新媒体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策略

时间:2022-11-22 09:13:59 关键词: 新媒体 教师 提升

摘要:标是学生去哪里?某种程度说,职业教育有专业设置,学生进校门前是学生,出校门是职场人;在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中,有走向技能型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的需求;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会结婚生子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更将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新媒体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进步,新媒体以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服务更智能等独特优势得以蓬勃发展。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工具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支付方式、娱乐方式。新媒体的产生,让职业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学习方式发生较大改变,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1新媒体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1.1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相对于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的媒体形式,涵盖了网络空间上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在中国,QQ、微信、微博、知乎、抖音、快手在各目标客户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编辑者和传播者,传播信息量大

⑵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

非专业新闻采编人员,在撰写新闻及信息时缺乏专业培养,新闻及信息的真实性、社会价值受质疑。

⑶个性化的推荐机制

新媒体时代普遍采用智能推荐机制,即平台根据场景、内容、用户偏好推送消息,读者被推介符合个人偏好的东西,主动寻求信息的习惯会弱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⑷呈现碎片化。人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微型博客、微视频、短视频应运而生,人们阅读习惯碎片化又解决了传播信息的碎片化。

1.2新媒体环境对教学要素的影响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也给教学的环境、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⑴信息来源广,学生个性化更强

教学的重要主体是学生,教学工作核心围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工作内容集中在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校企合作、教研教改等工作。职校学生充满好奇,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受新媒体影响显著且深远。观念影响。生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学生纸媒体学习的观念、习惯、能力、自主性在弱化。网络游戏、视频成为很多学生娱乐消遣的一种常态,高流量网红、高关注博主、流量明星更容易成为盲从时期的模仿对象。职教学生自我意识更强,但又容易无意识随大流,能挑战传统权威,又对网络话语权者屈服。学习方式的影响。教师、书本不再是获取知识技能的唯一途径,碎片化阅读增加。以微信、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度影响着交流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碎片化阅读在侵占系统阅读。基于算法的内容定制与聚合,逐步形成信息闭环,出现信息蚕茧现象。

⑵外界信息爆,课堂环境更“嘈杂”

课堂环境更“嘈杂”,课堂里教师的声音在“变弱”。自媒体时代信息数量爆炸,各种信息以更吸人眼球的表现形式、更迎合受众喜好的观点表达、更多的智能推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吸引力置于自媒体大环境下的横向变弱。教师的信息环境更“嘈杂”了。工作群、比赛群、班级群、家长联系群众多,微信与电话沟通时代比,主动“撩”一下的成本更低了。不真实虚假信息在网络传播的指数级增加,破坏力更强,学生使用微信QQ交流的效率参差不齐。

⑶信息手段多,工作方法更多样

新媒体在影响教师的日常管理方法,面对面交流不再是唯一的教育管理方法。上课云班课签到,课余QQ答疑、微信答疑,班级宣传选择微信图文推送,晚上查寝视频查寝、拍照查寝。新媒体影响教师的课程资源选择,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网络上有丰富的案例资源、视频资源、课程资源。

2新媒体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要求新趋势

2.1教学目标变,教学评价多样化

国家期望和社会期待在变,学生家长的需求在改变。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以就业导向变为促进就业,服务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的关注点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2教学对象变,教育管理综合化

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越来越强,学生思想更容易产生冲突与矛盾。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引导者,是学生生活的关心者和帮助者,是学生自我冲突的疏导者。

2.3学习方法变,教育手段信息化

信息爆炸,良莠不齐,对教师发现界定问题确定所需信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途径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并运用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2.4产业行业变,学习需求终身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各领域更新迭代快,知识的边界在不断拓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知识与技能更方便的获取,知识技术的传播越来越便捷。活到老,学到老方可不被时代抛在后面,学习能力变成强大的生产力。

3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3.1合作沟通,拥抱变化

新媒体时代教育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教师的信息素养变得尤为重要。发现界定问题确定所需信息,选择合适的工具途径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并运用,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尤为重要。加强合作与沟通是教师的唯一选择。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及技能变化;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了解教学对学生工作及提升的作用;加强与教育同行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教研教改动向,创新教研教改;加强与教材编辑的沟通交流,反馈教学效果,学习教材编写思路。通过沟通了解变化、适应变化,从而提升教师的能力。

3.2教书育人,积极实践与探索

教育研究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展开。教师的工作本质都是“教书育人”。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法地开展引导学生自主习得知识、技能、方法,养成能力,形成价值观。

⑴悟差异,晓学情分析

教育实践重要环节是学情分析。要理解学生将去往企业成为职场一员,他们大部分对学习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把学习目标与考学校等同,学习兴趣与感官快乐联系,学习与记忆背诵等同。

⑵求发展,明教学目标

目标是学生去哪里?某种程度说,职业教育有专业设置,学生进校门前是学生,出校门是职场人;在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中,有走向技能型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的需求;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会结婚生子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更将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得以在社会立足,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有健康的体魄,独立的人格,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⑶搭桥梁,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规范学习方法,习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一堂课、一门课都应该是这些方法的交替综合使用,教学方法要随着教学目标与学生变化而变化。

⑷重引导,精教学实施

新媒体环境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以前的学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捕鱼方法接受者,现在的学生是海上的航行者,他们做中学,学中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发展创新能力。教学语言要精,即指令准确清晰;问题设置要精,引发学生的链接旧知与新知的思考;教学环节要精,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完善认知结构培养思维能力。

⑸重过程,巧教学评价

未来人才的竞争不在知识存储量的竞争,而在准确定义问题及所需信息、高效查找整合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这个能力不是通过记忆型题目考察,也不是通过传统试卷分数体现,这个能力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专业人才要求、培养方式不同,但存在通用技能与通用考核方法。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考评,重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考评,重视团队合作、团队管理的考评,重视寻找资源的路径与方法,重视任务与目标的切合度。

3.3为人师表,加强培训与学习

⑴根植传统文化学经典

传统文化是德育最好的精神及内容来源。学生是职业教育的学习主体,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技能习得、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教师更是学生成才路上的一个鲜活的案例与模范。根植传统文化学经典,完善个人文知识与素养。一个知从哪儿来往哪里去,文理兼修的教师才是一个更好的德育工作者。

⑵凝神静心读教育原著

读教育原著比读编著教材更好帮助成熟教师成长。原著求新求深,编著求广重应用,市场上大多数编写的教材的目的是让入门者系统掌握某个领域。编写的教材是领域发展的介绍,知识技能的集合,缺乏对科学知识的取得实验方法的陈述。专著依照研究思路呈现研究成果,方便模仿验证再创造。读原著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过往懂其现状悟其趋势,服务教育教改。

⑶资源整合多培训

周期性参加线下培训。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的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培训,其内容顾全教育的宏观、中观、微观,培训教师深耕某领域有成果,建议同类型的培训周期性参加,既保证参训效果又保证效率。有取有舍参与线上精课学习。时间、注意力是稀缺品,信息素养是弥合数字鸿沟的有效手段。对精品课程,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也要选难啃的课程,听讲授的知识也听知识传授的方法,看课堂组织的方法也思索方法背后的原理,学思维方式也学方式背后的价值取向,理性地看待批判地吸收。

作者:李喜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