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广告设计合集12篇

时间:2022-11-22 05:25:00

新媒体广告设计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1

二、媒介意识,整合能力——广告设计教育亟需的创新

在坚持策略与创意为本的前提下,处于当下各种媒体形式综合作用于广告行业的时代里,学生是否具有清晰的媒介意识,具有能够适应各种媒介形态的设计整合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媒介是广告设计赖以存在和实现的根本,决定了广告设计的最终表现形态和视觉效果。媒介意识要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全面了解各种媒体突出的个性特征和传播优势,了解广告设计的媒体适应性。如平面媒体同影视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在广告设计的文案撰写、色彩选择、互动方式等内容上,是各有差异的。甚至对平面媒体自身来说,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同各类户外平面媒体,在广告文案的数量、适宜的图片类型等方面,也是各有千秋的。报纸广告设计适合多文案,户外则少文案,报纸对于图片的要求不甚高,但杂志则因其印刷精美而适合使用实景拍摄图像。影视广告以声音和图像为主要形态,声音的参与丰富了影视广告的表现效果,开创了印刷广告的表现与传播空间。影视广告既可适用于单一的影视媒体,也可同互联网结合使用,作为互联网媒体的视频内容予以呈现。实际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所谓新媒体,更像是以往各种媒体形态的整合与融创。横幅广告(Banner)是多个平面广告作品的依次反复呈现;流媒体则是数字化了的在网页前端呈现的影视广告。互联网媒体的创新在于它改变了传统平面或影视广告的无反馈缺陷,将无反馈或延迟反馈变为即时反馈与多回合互动。如果传统媒体广告(如平面和影视)设计是设计一个广告作品的话,那新媒体广告设计,则更像是设计一系列广告作品,设计一个完整的广告活动。戛纳创意节自2010年开始设立了实效广告这一竞赛类别,其获奖作品90%以上均为综合使用传统媒体形式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广告作品。如在平面作品中设置手机二维码,然后借助手机APP使平面同移动互联网产生连接,或直接将网络平台作为广告传播的主战场,而以平面或影视作为诱导路径,或将移动互联网的LBS技术(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地理坐标置信息)与户外平面二维码结合使用,完成整个广告设计与传播。这些作品,能够使广告受众产生大量即时性的互动反应,并能够得到迅速而准确的受众反馈统计。而知名广告奖——艾菲奖,就是完全依据广告作品和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评选的奖项。这一系列广告作品中,可能是对平面广告的改良,或是影视广告作品的场所更迭,或是实现了从平面到影视再到互联网的直接、迅捷和反复转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广告设计教育,可不必跟随所谓的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技术亦步亦趋,而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把握现有媒体特点,了解未来媒体趋势,立足广告传播目的与特点,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媒体意识与整合设计能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核心课程中,我们依据三种基本媒体样态,设置了“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与“新媒体广告设计”三门课程。同时,在该方向培养目标最后一条明确提出,本专业学生需“了解媒体发展趋势,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媒体,进行创新性广告设计与品牌形象传播实践”。以“媒体”形态来界定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范围与内容,正是为了明确广告设计教育在面对新媒体技术时,所应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2

新媒体主要以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为发展基础,以受众的互动性传播为特色,是一种极具创新化的媒体形式。随着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受众传统的媒体消费模式与习惯被彻底改变,面对这一发展形势,媒体作为广告设计教学的主要依附载体,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积极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广告的特点

毫无疑问,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必须符合新媒体时展的形势,必须在正确了解、掌握新媒体广告特点的基础之上,能够构建出具有可行性的广告设计教学新模式。新媒体时代广告在不太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与传统媒体广告完全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互动交流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媒体技术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这使得广告的互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本质上来看,最科学、合理、高效的广告传播形式就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传播者散发出商品信息,需求者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获得自身需要的市场信息[1]。

(二)整合品牌信息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之间存在性别、性格、职业、年龄、喜好、文化、收入、地区、心境等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市场上形成了无数碎片,因此广告就必须从商品本身的特性进行整合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受众群体,在体现商品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心理,进而提升商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新媒体时代广告品牌整合便由此产生。

(三)连接信息服务

传统媒体的广告形式是“我播你看,我播你听,我刊载什么你就看什么”,接受者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在信息载体方面打破了原有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的形式,在接受途径上也有了更加便捷的选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求自己需要的种种信息,由于互联网本身就具备范围足够广、内容足够多的信息以及高效的搜索速度,因此使得连接信息服务效率更高[2]。

二、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机遇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数量和种类快速增多。当前我国已经拥有大量的新媒体用户群体。新媒体集广播、印刷、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电子出版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在对文字、数据、图像、影音等综合化处理的基础上,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大大丰富了传播策略,增加了途径,使得手机广告、网络广告、数字电视广告等广告视觉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同时也更具影响力,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伴随着广告表现形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广告这一传播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二者间的互动也变得非常及时。因此我们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时代的广告设计从业者面对的不单单是平面媒体、视频媒体,更多的是面对诸多媒体聚集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新媒体时代对广告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了。因此,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尤为必要[3]。

(二)广告设计教学面临的挑战

传统意义上的广告设计教学大多重理论轻实践,相关的职业院校并不那么关注课程知识体系结构,教学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大多是闭门造车,完全不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建构该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上,使得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呈现不合理现象,并不能培养出新媒体时代需要的广告设计人才。全新媒体技术时代下,广告设计对从业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极高,一定的广告创意需要一定的技术操作来实现,若是技术能力不够,则势必会影响广告创意的实现。因此,改革传统广告教学模式是新媒体时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形式下,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广告设计者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表现力和艺术表现力,使得广告创意向数字化技术延伸,从而实现各种数字化媒介之间的整合。然而,广告设计专业的授课者也多以文科类教师为主,使得能够把握新媒体知识、胜任数字技术操作的教师并不多,教师本身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势必会影响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数字化广告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很难实现对学生广告技术表现力和操作表现力全方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教育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使得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全方位构建实习模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高校广告专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构起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得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能够懂得广告创作的困难以及创业的艰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提供其探寻到从校门走向职场、社会的捷径。除此之外,良好的校企合作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新事物、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其身处的社会环境。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二者合力建立具有校企特色的培训基地,齐心协力共同制定出符合本学校与本企业需要的学生培养计划,不仅有助于加强校内外教学之间的高度融合,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三赢[4]。

(二)增加教学投入,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培养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广告设计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势在必行的重要课题。高校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师资培训,增加院系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此外,也可以采取聘任来自广告企业的兼职教师,在广告设计方面他们有着足够的经验和最新的市场信息资料,高校可以借鉴他们的丰富经验,加强广告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带来挑战和机遇同时,高校应该注重吸纳优秀的传媒从业者、广告从业者、设计从业者从事教师队伍,努力推进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5]。

(三)建构适应新媒体时代广告特点的互动性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课程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预先给学生布置与下一堂课程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发挥、探索知识,制定学生阅读有关经典以及具有代表性材料以加深理解。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实践,比如要求学生按照所讲内容给自己喜爱的人物进行广告条设计等。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广告设计的主题来组织相关课堂讨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彼此之间意见与想法交流,从而加强对广告设计的认识,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最后,手机、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络的出现,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它们也是学生常用的交流方式,因此,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寻求知识、交友、娱乐的重要渠道,使得教师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传播形式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一对一对话进行课程探讨,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从而帮助推进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广告设计教学带来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所以,设有广告设计相关专业的学校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对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广告设计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要促进现代广告设计教学与新媒体时代的各方面相结合,而且要加强对广告设计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以及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促进培育出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学校还要加大教学环境的改善,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广告设计大赛或者征稿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竞争力。

作者:赵永立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晏虹辉.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1).

[2]梁麟.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文化教育•大众文艺,2013(10).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3

关键词:

广告设计;新媒体时代;教学改革

现阶段,新媒体已成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通过微博、手机和博客等之间的密切配合,可以及时、准确了解信息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使传统媒体不再是垄断新闻传播的现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世界若是缺少广告,将会造成信息局限性,使人们不能更好了解商品。而目前,在部分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更是普遍存在学生美术功底差、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导致相关传媒学、广告学以及广告策划等专业不能有效地进行链接,致使学生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相对较差,在社会上更是面临着淘汰危险。所以,对广告设计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广告设计教学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下,国家逐渐增加了许多种类与数量的多媒体,其中新媒体主要包括:广播和印刷、网络与电视、电子出版以及移动通信等其他信息媒体,通过对数据和图像等进行综合化的处理,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和多样化的信息方面服务,在丰富传媒策略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途径,例如:电视广告和手机广告等其他广告,它们在视觉上可以呈现出多样化形式。由此看出,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发展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而广告设计方面的从业人员,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视频媒体和平面媒体,还应该面向多媒体比较聚集的形式。部分院校对于广告设计的知识结构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学人员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多数院校采取“闭门造车”的原则,没有将一些精力放于课程知识结构方面,导致广告设计的教学出现不合理情况,不能有效地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专业型人才。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于广告设计人员更是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技术能力、丰富广告设计经验、较强广告创意等,所以,对广告设计教学进行改革至关重要。

二、在新媒体时代下对广告进行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告设计教学应该依据时展要求来进行教学,必须在真正掌握和了解广告基础上,正确构建广告设计的教学模式,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看出它和传统广告在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面。第一,信息服务的连接。传统广告主要以“我演你看、我放你听”为理念,广告播放什么,观众只能观看什么,使广告接受者一直处在被动地位。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告对于信息载体上改变了传统杂志、广播以及报纸等媒介,同时在人们接受途径方面,也有了便捷、方便的选择,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更多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知识信息。因为互联网自身具有内容丰富、范围广阔、搜索速度较快的特点,所以,在信息服务连接效率方面相对较高。第二,品牌信息的整合。在我国市场不断发展中,人们之间在性格和性别、喜好与职业、地区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许多区别,使市场逐渐开始出现无数碎片,由此得出,广告应该就商品特征角度出发,对于不同需求进行相应整合,同时在商品性能上,可以更好的实现受众心理要求,从而改善商品在市场氛围下占据的份额,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信息的整合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第三,改善互动交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属于新媒体技术典型的一个代表,将广告互动性这一特点进行充分表现。就本质方面来讲最合理、最高效以及最科学广告传播方式,可以促进接受者和传播者间进行更好的互动、交流。而传播者所发放出来的商品信息,接受者利用有目的和有意识的不断观察,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第四,即时管理信息。在真正接受新媒体广告前,应该具有替代传统广告心理,即广告不再只是以静态品牌以及商品信息形式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由消费者自主进行相应的选择,从而获得适合的商品。所以,对相关信息给予整合,更好提供给个体受者。对于个性化信息进行供给,不仅需要将不同信息进行整合传播,而且还要即时性的对信息进行相关的沟通管理工作。

三、新媒体时代下对广告设计教学进行具体改革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广告设计进行教学改革,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策略:首先,教师应对广告专业的学生自身优势进行充分的应用,更好的建立和企事业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创建更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以更好的了解广告创作所面临的艰辛、困难,从而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为今后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其次,创建适应时代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其更具互动性,从而改善广告设计教学质量。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再结合不同新媒体平台来对广告设计进行相关讨论,之后教师利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网络,更好的与学生相处,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加大教学力度,创建高素质教学队伍。拥有较强素质的教师,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同时还能加强广告专业的教学质量,所以,培养高素质和高层次广告设计教师队伍,对广告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于广告设计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上进行有效地改革,才能保证广告设计教学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学校应将现有教学模式和新媒体时代进行充分的结合,同时应提高对于广告设计的技术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方面的培养,确保广告设计学生发展成为全面人才,使其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在保障教学质量基础上,加强广告设计学生的竞争力以及综合能力。

作者:曹新建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琳.浅谈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3(23):95-97.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4

然而,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新媒体广告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具体来说由于广告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新媒体广告市场还不规范,因此广告设计人员在广告设计上存在着诸多漏洞,广告设计亟待完善。

二、新媒体广告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新媒体的发展直接导致传统广告设计必须进行广告创意理念的升级。具体来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似乎愈发厌倦传统媒体时代下的富有华丽外表的广告,传统广告因为缺乏讨论平台,与观众的距离感十分强烈,无法得到观众发自内心的赞可。而新媒体的出现就给单向的广告发展提供一个革新的机会,即广告设计要从原来的单向性传递转而思考如何更好地与观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广告设计就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将消费者的兴趣和注意力都充分调动起来,如何通过与观众交流将产品信息顺利传递出去,而且范围要越广越好,影响也越大越好,让消费者欣然接受广告信息,摆脱传统的暴力广告模式。这是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的重要理念。

如何将广告设计更为娱乐化,是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要考虑的第二大因素。在传统媒体下,广告的内涵和意义都十分有限,观众已经对传统媒体产生厌倦感,加上暴力广告因素,广告的发展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因此,广告设计人员要积极开拓自己的思维,大胆更新观念,利用数字技术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充分激发观众对广告的兴趣。例如,游戏广告就是巧妙地将产品信息融入到娱乐性的一个成功典范。游戏广告本质是一种娱乐,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游戏娱乐对大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游戏广告就巧妙利用了游戏这一载体,传递出自己的广告信息,而且让观众丝毫感受不到压迫感。这种类似的形式就是新媒体广告设计需要不断考虑和模仿的。

在传统媒体下,广告设计一般都是由策划部充分在调查民意的基础上提出广告设计方案,这种线性模式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调查范围有限,依然不能满足大部分广告消费者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就必须做出改进和完善。广告设计者可以巧妙地搭建一个平台,利用互联网的覆盖面让消费者充分参与广告设计,即广告设计更加体现平台化,让消费者成为广告设计的主角,改变以往的被迫接受的地位,充分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

秉承上述理念,广告设计必须体现出以下原则:第一,增加互动性内容,让观众改变单一的接受地位,让消费者更多地参与到广告信息的处理和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权和尊重感。处理要增加互动性内容,还要便捷互动环节,即让观众不在参与互动中有繁杂的感觉,最好是将其设计成为一个享受的过程;第二,就是充分体现数字化。广告设计人员必须有所突破,充分利用资源,将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广告充分融入消费者生活当中;第三,让消费者感受到人性化的温暖。在广告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众的需要,及时抓住他们的心理需求,把广告观看变为一个享受的过程。以上理念和原则在具体广告设计中必须充分体现。

三、新媒体广告设计的分析和策略

由于新媒体广告形式众多,不能逐一陈述,因此笔者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之上,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网络广告和户外广告来具体说明广告设计者在设计广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网络广告

网络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一个令人折舌的地步了,政府、企业、个人每天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网络信息交流。网络广告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在过去,我们一般都是通过电视和报纸来接触广告的,而现在网络为广告提供了一个新的形式――一个便捷的信息传递频道,一个可以双向互动交流的平台。

在传统广告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富媒体广告悄然出现并在短时间内得到大众的认可。所谓的富媒体广告,指的是在整合传统媒体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媒体组合广告形式,它改变了以往文本、图片单独成列的状态,将文字、音频、视频完全整合在一起。随着富媒体广告发展逐渐成熟,现阶段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以图像和视频为基础的广告和以文字为基础的广告。这两种广告都有多种形式,比如弹出式广告、旗帜广告、游戏广告、邮件广告等。一个专业的广告设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熟悉各种广告形式,在广告设计的时候根据产品信息和广告对象慎重选择最佳广告形式。

广告设计人员还要充分把握大众动向,例如微博的风行就给网络广告带来一个广阔的平台。微博和博客本身就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广告设计者就可以将产品信息人格化建立一个特色微博,通过与“粉丝”和听众的交流来传递自己的产品信息。同时,还可以和微博运营商和名人微博联系,借助他们的微博平台来表现自己。类似地形式还有电子杂志和播客,总之,广告设计者一定要紧跟潮流,以最小的成本将广告设计的更为互动性、人性化、娱乐化。

(二)户外广告

很多广告设计人员认为户外广告是最为古老和陈旧的广告形式,已经逐渐被时代和社会所遗弃。事实上正是这一观点阻碍了新媒体广告的发展。虽然户外广告可以追溯早五千多年以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户外广告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出租车广告、地铁广告的出现都很好地说明了户外广告的不断进步和更新。广告设计人员应该有敏锐的目光区发现户外广告的更多发展空间。

例如,户外设计对于广告设计员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确定路牌的最佳路线,传统媒体下,广告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确定,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完善,广告设计人员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技术,通过卫星定位的方式来确定路段的人流量,选定最佳的路牌位置。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5

设计教育体系

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育体系为整个广告设计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新型教育方法,比如在广告课程的技术课程上,可以尝试以下其他的媒体播放格式,如SWF格式的文件必须转化成MP4格式才能在电视中正常运行。其次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学校应组织学生到有关的单位进行短期的观摩学习和亲自动手实践,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熟练,记忆更加深刻。对于一些重点性的广告设计方面的知识,可以邀请几名有关单位的资深职工,对该校学生进行有关内容的课堂讲解,传授一线的工作经验,从而使得学生学到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广告设计知识。

二、创建广告设计大赛

众所周知,广告设计大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需要学生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因此学校应该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大赛,并激励学生参加校外的一些大型设计比赛。类似的设计比赛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于广告设计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比赛中便于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深切感受广告设计行业的竞争和压力,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我能力,在比赛中不断学习进步。还可以分组参赛,自主选题,在题目的选择方面要注意,尽量选择一些高水准的比赛项目,特别是一些省级或者部级的项目,因为越高水准的比赛越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最大潜能,同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参赛兴致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在小组的分工方面要综合考虑每个小组成员的实力,根据每个成员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分工,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严格选拔广告设计教育者,

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6

新媒体泛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对传统媒体的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新媒体主要有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互动广告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表现形式,它不是单向和强制性地向受众传达信息,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将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双向性和体验式的传播效果,让受众主动参与到广告的传播过程之中。该文探讨的是新媒体文化在互动类广告设计中的渗透并阐述其发展趋势。

1新媒体

1.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概念。相对性是指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此外,在不同时期,新媒体是以相对于旧传播媒体的形式存在。比如:广播出现时,相对于报刊、书籍是新媒体,然而相对于还没出现的电视来说就是传统媒体。从媒介发展史角度来说,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形式某些方面的创新,然后慢慢衍生出独立完整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共同构成了该文所指的新媒体环境。从新媒体的内容角度来讲,新媒体是指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出现的技术来作为传播的新媒介。除此之外,借助新技术只是新媒体的基础,而新媒体进一步发展与利用则在传播思路的创新上,例如: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播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信息的垄断,受众不再是单方面接受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并且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具有双向互动性。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综上所述,该文将新媒体定义为:能够打破旧的媒体发展的局限性,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充分传播信息,实现更好的信息交流的媒体形式。

1.2新媒体特点

新媒体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1)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新媒体是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应运而生的媒体,一旦缺少这些技术的支持,新媒体则寸步难行。人工智能、软件深度开发和虚拟空间等技术应用广泛,此外,感应装置和人工智能程序的协调让消费者产生更好的互动体验。

(2)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这是新媒体能够迅速侵占并颠覆传统媒体市场的重要特征。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决定了它们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从以往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可以自主选择和接受信息,从而摆脱了过去被动接受传统媒体强加的模式。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对传播内容进行实时反馈,积极主动参与到传播过程当中。

(3)新媒体的时空自由性由于新媒体借助于比较先进的数字及信息化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受时间、地理位置限制的局限性,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新媒体使信息传播更为自由,取消了限制信息传播的诸多因素。此外,新媒体还将广告媒介设备统一化,另一方面,移动设备的出现也大大加快了新媒体的自由性,从而促进了新媒体的出现于发展。

2互动广告

2.1互动广告的产生背景

广告的信息传播依赖于媒体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媒体的形式决定了广告的传播效果以及传播模式。例如:在早期的广告业中,广告媒体大都出现在一些生活用品上,那时候音响广告、口头广告和招牌广告较为流行,但这些广告是一种完全被动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随后,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普及,广告传播形式趋于多元化,广告传播模式也变成了主动,然而,这种广告传播是单向的,没有关注消费者个人需求,同时也未能达到交流的效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渐渐占领了传统广告业的市场,并以其交互性特点引起了广告业的革新。

2.2互动广告的定义

在传播学中,互动指的是信息传播者与受众间有信息或动作的往来。进一步解释是,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既能反馈传播者的信息,还能自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能随时主动地进行意见、观点和信息的。与传统广告传播形式相比,互动广告在进行传播过程中,受众能够与广告进行交流反馈,让受众也成为广告的主体。依据互动性的差异,笔者将互动广告理解为狭义的互动广告和广义上的互动广告两种。狭义的互动广告:受众有意识地参与到广告传播过程中,进而对广告进行相关反馈,从而达到互动广告传播信息并收集反馈信息的目的。广义上的互动广告:广告传播过程能够引起受众行为或思想上的交流反馈,受众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广告的传播过程中,进而广告传播过程得以完成。

2.3互动广告的特性

互动广告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灵活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广告传播者和受众关系的改变,随着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设备的出现,受众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周围局限的广告,而是能自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广告。广告的传播通过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完成,而在同一广告的传播中,受众也能变为下一次广告传播过程的传播者,通过下一次的互动完成广告传播。(2)受众对广告内容控制欲望增强,一些学者认为控制是“互动”的主要出发点,也就是说广告的受众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来改变广告的呈现形式,从而使广告的内容以个人满意的形式呈现,进而完成更为舒适的内容体验。在广告业早期,受众一度想改变内容被控制的局面,只是当时由于时代和科技的局限性使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单向的广告传播。然而,新媒体环境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受众可以对内容进行自主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受众能够选择性是否接收和选择性接收某一部分广告内容,该接受过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二是受众能够对广告的内容发出反馈,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对广告进行评论。(3)受众反馈更加便捷,在广告业早期,互动广告就已经出现。然而因为科技条件及传播环境的限制,受众对广告内容的反馈难度较大而且费时费力。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能够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能够对广告内容进行交流与反馈。

3新媒体作为互动广告媒介的主要优势

由于新媒体的特性和互动广告的特点都是人们自我生活更进一步体验所需要的,所以,新媒体成为互动广告的媒介是必然趋势,而这样的传播也是快速发展社会所需要的,跟传统媒体的传播相比,新媒体在广告互动中应用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传播效果更好

实际上,互动广告虽然能让受众参与到广告内容中来,但广告内容依旧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广告目的过于明显仍然束缚着受众的选择权,也就是说,真正的主动权仍在传播者受众,同时这种传播速度慢,传播效果差。即使能够通过某些方式来得到可观的注意力,但就广告效果转化率、品牌形象、认知和理解率等方面来说,广告不能充分发挥其表达效果。然而借助于新媒体的互动广告特别关注用户的广告体验,通过用图表、音乐、文字、图像、动画、图片等来组构广告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同时也更为新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这样的广告成本大大降低,在关注主体广告的同时也能展现其他受众所关注的内容。

3.2有利于广告市场结构的细化

随着市场供给的饱和以及竞争压力的加剧,广告商更加注重市场结构的细分,同时希望和客户间进行有效沟通。媒体不同,用户群体也有差异,比如:人人网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大学生以及以下学历的学生,豆瓣网的用户群体以文艺青年为主,美容类网站的用户群体则是一些注重外表的人,由此可见,媒体的差异已经产生了市场的细分。所以,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促进广告市场结构的细化。

3.3有利于企业准确掌握市场情况

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推出相关的体验游戏,同时通过注册的形式来反馈该产品的潜在用户,从而组建该产品的潜在用户数据库。经过多次反馈,实时掌握市场结构的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

4新媒体文化下的互动广告设计策略

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广告的媒介、受众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广告创意也必然要进行策略上的调整。加强广告的创意性和体验性,吸引受众主动参与。常见的互动广告传创意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4.1提供利益式互动创意策略

通过利益互动来进行互动广告设计能够调动用户的积极性,而新媒体提供的虚拟交易平台为该互动创意提供可能,实际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实物奖品和虚拟奖品来开展该策略,这样也能加快广告的传播与转发,提高广告的真实性有效。

4.2制造悬念式互动创意策略

通过制造悬念来激发用户的求知欲望,使用户快速主动地参与到互动广告中。这样既能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也能调动用户的大脑进行思考,从而加强用户对广告的记忆,从而大大消除了人们对广告的厌倦性。

4.3游戏式互动创意策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游戏娱乐成为人们闲余时间放松的主要途径,如果将互动广告设计成游戏互动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加互动广告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延长互动广告的持久性,同时,游戏的普及人群很广,这也为互动广告在多层次人群的开展提供可能。

5结语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互动广告的新媒体话俨然变成必然趋势,深入探讨新媒体在互动广告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互动广告的效果,进一步发掘互动广告设计的潜能,同时推动新媒体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程。

作者:郭春方 苏大伟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7

随着手机的网络化、宽带化,手机演变成了一种交互式的多功能媒体。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的数据,到2015年年底,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到6.48亿,且超过PC互联网用户,网络广告的主体将由PC转向移动智能终端。同时,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我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的收入在5年多的时间内,市场规模增长30多倍。随着手机市场推广的加速和WIFI等各种领先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增值内容应用和互联网等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到来,手机作为“第五媒体”,是用户日常携带的移动终端,具备随身性、隐私性、长期在线等优势,手机将不只是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一种新型的传播资讯与广告的互动。移动应用广告在精准性、互动性等方面更胜一筹,这种新型广告载体,它是安装在移动终端里的应用程序。例如根据广告主的特定要求,采取手机型号定向、内容定向或位置定向的广告投放方式,便可实现对使用特定手机、关注相关内容或处于特定区域用户群的精准覆盖。如“大众点评网”的手机移动应用可通过手机定位使用者的位置,并向使用者推荐周围的娱乐、餐饮、购物等优惠广告信息,这种人性化的广告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现如今用户对各类满足自身需求的移动应用程序十分感兴趣;当用户在移动应用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时,移动应用广告的机会随之来临。

二、我国网络广告课程教学的现状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的主要开设在艺术设计学院,在数字时代,该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教学形势十分尴尬和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的“网络广告设计”教学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仍然只局限于电脑终端上各类banner广告、文本链接广告、分类广告、插播式和弹出式广告、网页广告、电子邮件广告、游戏广告及形式丰富的富媒体广告等,其中有关手机网络广告设计的内容鲜有涉及,更谈不上基于移动应用程序上的广告设计,目前教学与市场需求脱离现象比较严重和普遍。

(二)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课程定位不准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在大多数高校,尤其是独立院校仍然被当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软件课程进行教授。诚然,软件是设计的工具,殊不知,现如今网络广告的范畴更广,形式更丰富,涉及到的广告的表现形式当然是日新月异。可这样简单的制定该课程定位为软件操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显然不合理,且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应具备的技能。但即使顺应市场需要,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也存在课时量不足,很多相应的先修课程设置缺失,也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很难深入的进行下去,这致使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无从下手。

(三)教师知识更新迟缓,教学形式单一

网络广告,尤其是基于手机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广告形式发展迅速,让很多教师有些措手不及。很多4G手机广告、移动平板广告是和移动APP融为一体的,而不少教师还没搞清楚原来的互联网技术是什么,面对新的技术更是“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科学与艺术原本是相通、相伴的,没有没有科学的艺术;没有没有艺术的科学”。现有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更加重视移动应用的交互性,网络广告的形式越来越隐蔽,很多网络广告的形式已经超出了设计的范畴,更趋向于整合策划,设计处于下游地位似乎没那么重要,这对教授该课程的教师的知识的深度、广度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很多教室倍感困惑。

三、如何进行“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高等院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的《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应密切关注手机媒体平台为导向的网络广告发展趋势,其主要对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跟网络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创新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的数据,到2015年年底,中国网络广告的形式的市场份额占比由大到小依次是垂直搜索广告、关键词搜索广告、品牌图形广告、视频贴片广告、富媒体广告、固定文字链接广告、分类广告、电子邮件广告等。跟广告设计、信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相关的似乎主要集中在品牌图形广告和视频贴片广告的创作与表现上,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我们有很多关于广告设计的相关课程,深度足够,广度不够,很多品牌图形广告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布在各式各样的移动APP里,且广告的交互性特别强,这需要我们在前期课程设置上多开设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设计心理学等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将《网络广告设计》课程不能单单当成一门课来上,而是本科高年级的一个专业方向、一个综合设计课题来做。

(二)依托在该领域领先的高校,联合相关企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企业对市场的需求是最敏锐的,设计教育应该深入企业和市场,教师作为设计教育最前线的冲锋军,应该多向前沿院校学习最新的设计理念,联合企业进行实践创新,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设计项目中去。

(三)充分发挥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与热情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8

随着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广告随处可见,比如电视、大街小巷、地铁等,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广告设计中,不仅仅追求广告画面的色彩、排版等方面,更重要的是遵循广告设计的二维法则――沉浸与交互,从而有效提高广告设计的质量,保障广告效果。

1 新媒体背景下的广告设计特点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属于新的技术支撑下的各种媒体形态,比如常见的数字报纸、触摸媒体、网络等。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广告设计走上新的台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参与性高

在传统媒体的广告设计中,大多以表现为主,受众大多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参与性。新媒体的广告设计中,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让广告作品具有良好的互动表现力,鼓励受众参与到广告作品中,让他们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现代的“主动”参与。

1.2 针对性强

从传统媒体广告设计情况来看,大多是针对某一个群体,所以广告作品的形式、内容呈现大众化特点,受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对广告的关注度不高。在新媒体广告设计中,可以充分借助互动媒体的作用,将消费者的兴趣识别出来,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的形式、内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能够做到“投其所好”,从而提高广告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2 新媒体广告设计的沉浸与交互分析

新媒体广告设计中,要求遵循沉浸与交互这一二维法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它是社会发展对广告设计提出的新要求,是促进广告行业良好发展的条件。

2.1 沉浸与交互的对立

所谓沉浸,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指的是当人们处于精神专注状态时的一种心理体验,空间、时间、情绪三个方面的沉浸是美国学者赖安对沉浸的分类。

空间沉浸,一般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蛋糕效益”的沉浸,指“一块蛋糕的气味,引发了人们的回忆”,属于一种记忆碰巧与事情经历发生交叉的沉浸;另一种是场景逼真的沉浸,它比较注重在真实场景中去营造一种心理体验。时间沉浸,指的是人们在某一活动时间结束后,他(她)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知识的渴望。比如人们经常使用的悬念手法,其实就是一种常用的时间沉浸效果技法。情绪的沉浸,用在广告设计中,指的是广告中涉及的各种因素,比如事件、人物等,引起受众的共鸣并投入情感,促使其专注与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交互广泛应用于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多种领域。交互这一概念,对于不同的领域来讲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广告领域中,交互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新媒体的广告设计存在良好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指的是受众和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根据对两者概念的分析可知,新媒体的广告设计中,沉浸和交互是不同的两种体验方式,前者注重自我意识的搁浅,后者强调个体意识的存在,所以两者存在对立关系。

2.2 沉浸与交互的统一

虽然新媒体广告设计中,沉浸与设计存在对立的一方面,但是,判断一个新媒体广告作品是否优秀,需要看其是否遵循沉浸和交互,所以这两者又存在统一性。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交互逐渐成为区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交互是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新媒体广告中,人们越来越关心广告作品是否让受众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获得新的体验。因此,在新媒体广告设计中,需要突出其优势――互动性,让受众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参与。此外,在新媒体广告设计中,还要使广告作品具有召唤受众沉浸其中的能力,有效实现沉浸与交互的统一。

3 人的需求心理主导新媒体背景下广告设计的创新

设计创新归根结底来源于人的心理需求。在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中,产品的功能属性是一件产品最重要的地方,人们往往也只会关注产品的功能属性。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心理也开始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可以归因于人的社会需求,在满足了基本生存保障之后,人们追求的就是怎么使得生活更加舒适。产品的选择体现了各人的思想,除去功能属性,产品的形式是实现人们精神内在需求的重要体现。

一般而言,设计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优秀的工业设计师往往在两者上是兼得的,他们既精通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同时又能很好地把握产品设计时的心理。一件件尽乎完美的产品都是出于设计师之手,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需要经过专门化的培养,他需要精准地掌握产品设计的心理,因此在专业的训练课程安排上,设计相关的心理学都属于重点课程。首先需要对人才引导,让他们在内心上接受工业设计这一学科;其次要让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喜欢的感觉,对设计有着深厚兴趣,在实践中形成的设计师,他们更关注设计的效果。但是由于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的缺乏,很难有所突破。

设计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设计师通过产品来解决人的需要,因而关注人的心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特别是使用者心理,是设计师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使用者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工业设计心理学体系当中一部分内容。因此,设计师应用工业设计心理学所训练的内容去不断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出消费者一见就喜欢的产品或者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那么这样的设计就是非常成功的设计。

4 新媒体广告设计中沉浸与交互的举例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者为了实现沉浸与交互的统一,既可以在互动场景中将产品信息、品牌标识等植入其中,同时又可以邀请受众参与到品牌故事的展演活动中。这种类型的广告设计,主要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上吸引消费者参与到活动中,让受众的精神得以释放,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下面从沉浸角度出发,探讨广告设计中是如何将沉浸与交互完美结合起来。

比如情绪的沉浸,在广告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以激发用户共鸣为目的,让用户参与到广告作品中,从而将沉浸与交互良好结合起来。比如北京奥美公司设计的WWF平面广告,主要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一则广告。画面中,将人与大熊猫的位置互换,大熊猫拿着猎枪来“射杀”人类,为了体现广告的交互性,它在中枪部位装置了感应器,只要人们经过,就会发出射线并发出枪声,人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大熊猫“被射杀”时的真实感受,从而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告诉人们要珍惜和爱护动物,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去剥夺他们的生命。这则广告就充分体现了沉浸与交互的统一,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时间的沉浸是读者对活动时间结束时知识的渴望。在用户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时间不知不觉在流逝。以法国维珍电台(Virgin Radio)Youtube创意广告《越吵越好》为例来看。法国维珍电台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电台,如何才能把该电台推广到全世界呢?此广告设计者针对年轻人都喜欢音乐,并且喜欢在看电影、电视、听音乐的时候,把音乐声调的很大,这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以为这样就能存在于绝对自我的世界。为此,设计者们提出了“Louder is Better”(越吵越好)的创意。这一广告作品由三段交互视频组成。第一段交互视频是少年用把车内音乐声调的越来越大的方式来挑衅母亲,接着在视频的最后如果用户感兴趣,可以点击观看另外两者交互视频。用户和视频交互的方式是通过调节视频下方的音量按钮进行交互,此时严肃的内容随着音量的增大开始变得有趣、可笑。士兵正在训练和医生、护士正在手术,这本来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在用户和视频的交互下,士兵们做起了各种滑稽的动作,而医生和护士则更是跳起了街舞。这一广告形式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营销效果是:一周内观看视频的用户达到100万人,视频获得10万次转发和分享,三周后80%的观看过此视频的用户想去听维珍电台的节目,67%的人愿意和朋友、同事一起分享该视频。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具有参与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在广告领域中,沉浸与交互是一种对立关系,属于不同的两种体验方式。但是,在新媒体广告设计中,能够使两者形成互相补充,实现了两者的统一,吸引受众的关注,转变受众的地位,有效消除了受众对广告的抵触心理,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新媒体广告设计中,为了保障广告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需要遵循沉浸与交互这一二维法则。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9

2015年暑假,为了进一步完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理念,提升专业建设与教师视野,在专业顶岗实习期间,我对河南省郑州市的广告市场进行了考察调研。在顶岗实习期间,基本了解了现在广告公司运作模式与对广告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所见所感,对以后完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触动颇多。下面,结合本次调研考察的目的与见闻,来谈谈我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的几点体悟。

一、专业建设与教学要洞察媒体环境的发展

这次考察,郑州发达的媒体与创意性的广告对我触动很大。在这个近千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立体的全方位的媒体体系,让行色匆匆的芸芸众生,从出门的那一刻就开始暴露在无尽的信息洪流中。在这种媒体围堵的氛围中,无人能置之度外,或多或少,或者在不经意间就被哪个广告所俘获,媒体所营造的这种传播环境,在特别是诸如益阳这些三线城市所不具备的。广告人对媒体的独有敏感,让我觉得广告策划专业建设与教学切实要重视媒体发展的趋势与影响的介入。

因此,应鼓励广告媒体教学的老师更多的关注媒体发展的动向,关注新媒体,研究新媒体,把新媒体的广告策划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新媒体勃兴的语境下,利用多元的媒体进行广告策划的能力。

新媒体的变革,以及广告行业理念的转型,对广告策划专业的建设思路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在这种需求下,广告策划专业必须主动对接广告产业、行业之需求,培养适应一线广告策划岗位能力要求的合格人才。在新媒体勃兴语境下,研判广告行业新的人才需求的内在导向标准,让我们更清醒广告策划专业建设要努力的方向。

二、C合素质的提升是当下高职广告人才培养的重点

在顶岗实践期间,我多次就广告人才素质的问题与公司领导交流。现在中小型广告公司对优秀广告创意、策划人才是求贤若渴,急需素质高的广告创意策划复合型人才。正如河南洋聪文化传播公司张总所言,人才决定了一个广告公司的高度与未来。但目前优秀的广告人才偏向沿海、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内陆城市的广告公司在引进高端广告人才方面不具备优势,大多是从大学毕业生中遴选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而现实却是新进的广告专业毕业生大多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弱,特别是本科广告毕业生,反而那些高职的毕业生一进公司就堪大用,动手能力比较好,也比较务实上进。却如张总所言,目前该公司几个核心团队人才,大多是高职毕业生。作为高职广告专业教师,这点我是比较自豪的,但也让我对如何进一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有了更深的思考。

广告策划专业对学生的岗位技能与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单单专业课所能担当的,因此,需要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走。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诸如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等,积累创意素材,培养广告与策划“沟通元”。在阅读的基础,特别是案例的解读上,要多思考,归纳总结,提升创新的策划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广告大赛,提升文案与策划案写作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实践锻炼沟通能力。利用暑假等节假日,深入到广告产业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了解各种媒体性质,体悟市场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作为广告人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课程成果展示的创意性与交流作用

郑州是我大学求学生活四年的地方,在这里我接受了专业系统的广告学教育,为今天作为广告与策划专业教学的教师打下了建设的基础。暑假顶岗实践的空隙,我多次回到母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拜访当年教诲我的师长,在广告学专业教研室再次聆听恩师的谆谆教诲与深切的鼓励,同时也交流了当下广告专业教育的现状与瓶颈。作为河南省高校最早进行广告学本科教育的母校,影响与名气在 外,特别是广告专业教学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广告占线的创意与策划人才。

一直以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相关策划与文案课程结课后的作品成果展示是个空白,原因大多是作品以文字为主,展示体量规格大小难于解决,现有的展示橱窗不便于展示,或者达不到展示效果。在母校参观期间,我特别关注广告专业成果的展示,并对这个问题与相关老师做了交流,学习了他们的在教学成果表现方面的经验。

在成果展示中,可以班级为单位,在比稿的基础上优选精品,不求多只求精,自己设计或交有设计水平好的同学完成展示设计,在体量规格上要文案醒目、设计美观。这样,不仅能让好的作品以展示的形式得以肯定,又方便学生的学习与交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设计能力。

总之,专业建设在新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下要适时革新,这点上只有新的开始而没重点。这次暑假考察收获颇丰,对今后的专业建设的思路的启示,要“因地制宜”做好内涵深化、落实。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10

我国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群的思想。W关于课程群概念的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观点,广义上,对课程群概念的界定不仅包括了关联的课程、还包栝对这些课程重新规划、设计、整合构建的有机教学体系;狭义上对课程群的界定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课程群内大多数课程所属学科进行划分,集合;二是对专业课程体系内的某一类课程的集合。

广义的课程群概念的代表性观点: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成的系统。狭义的课程群概念的代表性观点: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诸多课程的集合,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综上所述,不论使用哪种概念对课程群进行界定,总归脱离不了两个核心:多门课程的集合和构建整合多门课程的有机系统。

学者李慧仙在《论高校课程群建设》中提出:课程群的类型一般分为知识型课程群、方法型课程群和问题型课程群三种,其中知识型课程群是指同一学科、专业课程的组合。我国高校以“专业”为界限划定课程间的整合,所以目前课程群建设都是在同一学科和专业进行。按照李慧仙的课程群类型划分观点,根据广告学设计类课程群包含的具体课程来看,广告学专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型课程群。广告学专业中课程群一般有4一5个左右:传播学课程群,广告学课程群、设计类课程群、人文素养课程群等,每所高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所侧重,但开设的核心课程基本围绕以上几个课程群进行。

二、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设计类课程群的构成

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一般有7-8门左右,主要分为设计基础和设计专业两个方向。课程群建设在规模限制的前提下,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的问题会选取核心课程5-6门进行,课程选择应包含设计基础和设计专业课两个部分。

(一)课程群建设的规模

课程群的建设规模一般选择培养方案中关联性密切的课程5-6门。设若课程选择太多,则系统太过繁杂,而少于3门难以成群,体现课程间的关联性。广告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主要有: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1课程。以设计课程为核心可以选取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这5门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在5门课程中其中有3门课程开设在大一和大二,包括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另外2门课程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分别开设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分为设计基础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设的广告美术基础和平面设计基础是设计的基础课,主要是弥补广告学专业非艺术类生源的美术功底薄弱的问题,通过这两门课程对学生的素描和设计基础知识点如构图、形体结构,光影、形式美法则、色彩属性等有较好的认知度;第二阶段课程集中突出设计在课程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注重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基础知识、标志设计和企业视觉识别手册(VI)设计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群建设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在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基本围绕以某一类课程为中心建设课程群的思路。这些课程往往都具有开设前后顺序的关联性和知识点的承接性,然而,这些课程的知识点不可避免的存在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叠。如何最大限度的整合同类质课程,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点无疑是课程结构调整目标之一。并且,一般情况下,课程群建设选择的课程都是在性质相近或具有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的课程中进行。P]具有递进关系的课程一般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在开课的顺序上也有先后性,不能更改开课顺序。例如,广告美术基础要开设在平面设计基础之前,标志设计要开设在CI原理与实务之前。设计类课程群建设要对几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删减、调整、填补,使课程群间的课程关联性加强,整合后课程教学目的更加明确突出,课程群整体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三)课程群建设的结构

课程群内的课程要有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严谨的结构性,群内课程的选择和整合过程中要有“一体化”的思路。设计类课程群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相关软件课程、设计专业知识等课程内容,课程选择要包含设计基础和设计专业课两大部分,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实践应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有先后顺序,明确方向区分,才能形成具有递进关系和整体性的课程群结构。

三、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课程群建设不是单门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学方案修改提出更髙要求,同时也涉及到多门课程及任课教师,课程群建构的指导思想要从教学指导部门到教学执行者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课程群理念出发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才能实现课程群建设的设想。

(一)以谋程群理念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结构、重构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开设中要确定核心课程,全面规划课程内容的联动,课程内容的衔接与方向。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中基本由必修课组成,其中广告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都是专业必修课,另外两门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是专业限选课,课程间有相互支撑、循序渐进的关系。核心课程是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也可以替换为网页设计、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但是总体上教学结构以必修核心课程为中心,选修的应用型课程为辅助,实现课程结构逻辑化,按照知识型课程群建构课程结构。同时,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的考虑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不能各自为政。课程群建构是要求各门课程之间内在关联性加强,逻辑紧密,这也就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只从单门课程出发,要有课程群建设意识,不仅在单门课程教学中围绕培养目标,建构课程群教学内容,还能跳出单门课程局限思维,从课程群角度对课程体系内容重置。

(二)以课程群理念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设计类课程群内每门课程实践课时都比较多,因此,设计类课程群是应用型课程群。课程群内大量的实践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课程群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设计及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情况。鉴于此,应该建构该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增加和确定每m果程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项目;综设性实验项目的设立和改动任课教师有决定权,往往带有随意性,应该建立起统一的规章制度,经过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协商确定毎门课程具体的综设性实验项目个数以及项目实施内容,并且要考虑到与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综设性实验项目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及关联性,项目一旦设立不能轻易改动,必须按照项目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二是可以增设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开设课程设计,比如《标志设计>\?CI原理与实务》>《电脑图文设计》这三门课程内容具有独立性,可以用课程设计的形式代替考试,在结课时完成课程设计,还可以举办课程作品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在课程群中建设一套综设性实验项目立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三项内容逐渐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应用课、再到毕业设计构成具有连贯性、递进性的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可以有目的,有方向的实施应用性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大为提高。

(三)基于课程群需要建设教学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最终都要把实施的任务交给教师,通过教师的行为和理念把教学内容的精髄传授给学生,所以,在任何一项教学改革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课程群建构中不能只建构课程群结构,同时也要以课程群思想,根据课程群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如教学团队,这也是在教学中能最大限度贾彻课程群建构思想,提髙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者髙萍在《传媒类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中提出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教师“人人呼应”,即同一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将自己的专业理念贯穿下去,并针对不同年级专业课程不断提升和扩充。这个观点对于课程群建设也同样适用。设计类课程群需要组建一支8-10人左右,专业方向、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参与课程群建设的老师要赞同课程群建构理念,有全局意识,打破课程见的间隔,互相沟通协调,单门课程教学能从课程群建构的髙度出发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11

二、广告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广告设计的理论研究及课堂导入滞后

新媒体出现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显著特点之一是理论研究滞后。而将理论研究广泛地转变为教学内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部分高校新媒体广告设计教育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而稳定的理论指导,这直接影响到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2.新媒体广告设计的技术领域广、更新快、学习难度较大

广告设计复杂性较高、系统性较强,特别是新媒体广告在技术上门槛高、关联领域多、更新快等特点加大了教学难度。在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依照当前复杂的广告市场对内容进行全方面把握,需要对各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进行全面了解。学生除需要学习广告策划、广告创意、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等相关内容外,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网络应用技术、影视编辑技术、摄影技术等新媒体关联技术,学习难度大幅提升。

三、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构建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体系

高校广告设计教学应该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教学体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广告设计能力,让学生带着目的研究相关问题,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还要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参观实习,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学校还要不断强化广告的关联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创意类课程、视觉表现类课程的学习效果,从而全面夯实广告设计课程之前的基础关联课程,为学生学好新媒体背景下的广告设计提供保障。

2.加大新媒体广告设计相关技术的课程比重

在新媒体广告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提升广告设计相关技术的课程比重,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新媒体广告设计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对新媒体广告技术的认知及应用效果。在进行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时,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提升教学中的广告技术比重,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设置新媒体广告设计技术分析内容,提升新媒体教学质量。教师要全方位讲解新媒体广告技术,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从技术上保证教学质量。

3.加强广告设计教学体系的辅助手段建设

高校要加大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学人员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提升自身的师资力量。同时学校还可以聘任新媒体领域的优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将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讲述给学生,提升学生对新媒体广告设计的认识,积极推进高校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广告设计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需要团队的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只有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新媒体时代所需的广告设计人才,进而促进我国广告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媒体广告设计篇12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97-02

近年来,一些新的传播媒介及传播形态正在改变整个媒体环境。以数字电视、网络广告、手机电视、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通过其互动性、便捷性、个性化等特征吸引着更多受众的关注和使用。新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竞相争夺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广告市场,所以新媒体广告势必成为广告主的新宠。然而,新媒体广告制作、投放和效果评估都与传统的广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为适应新媒体广告的人才需求,积极设置网络广告概述、网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等相关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设置在内容设置、目标定位以及与行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造成高校广告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一定偏差。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网络广告课程的具体内容的创新设置,来探讨新媒体广告人才的培养。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人才的新要求

新媒体主要是指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或传播形态,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微博、豆瓣等。马为公在《新媒体传播》一书中指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通信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广告正是依托这些新兴媒体为载体的广告。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产生、传播技术、信息传播的模式、成本和收益的评估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媒体存在差异,新媒体广告的运行与传统广告的运作也不一样。例如,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使传统广告的单向传播成为双向传播,新媒体技术使得传统面向大众的广告变成分众传播,更加精准的击中目标受众。而且新媒体传播促进了富媒体广告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而且改变了新媒体受众的阅读信息的习惯。新媒体环境的大变化,给广告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媒体广告人才除了应具备传统广告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受众的消费心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对最前沿的通信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新媒体广告的运作需要具有一定新媒体理论素养,善于新媒体广告实务运作,对新媒体广告整体运作有把控管理能力的人才。

二、《网络广告》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在各大高校广告学专业认识到新媒体广告的重要性,纷纷开设新媒体广告相关课程,如《网络广告》、《网络广告设计》等。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网络广告方向和互联网行业仍然优势甚微,这与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网络广告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有关。开设《网络广告》课程的学校,它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关于网络广告的概述、历史、经典案例和一些相关术语等理论,忽略了学生们对网络广告从制作到投放,再到效果评估以及数据分析一整套销售流程基本的认知。《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是着重于Flash、3Dmax、Dreamweaver等相关软件的学习与使用,如果高校广告学专业定位为培养营销传播类人才,显然这么课程内容偏重于后期制作,与培养有策划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广告学人才的定位有所偏差。

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网络广告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这个大环境的需求,网络广告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待创新。完善广告人才在新媒体下的网络广告相关知识,以更好的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需求。

三、《网络广告》课程内容设置的几点创新

从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人才的新要求可以看出,广告方面的人才必要要有以下两点素质:一是要注意新媒体技术与广告创意的融合,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拓展广告创意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要注意网络用户行为特征与广告创意的融合,能够更加精准的抓住目标消费者。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对新媒体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来看,课程内容应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分析、网络广告管理和最新前沿广告技术等知识。

首先,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到《网络广告》课程中来。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基本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TCP/IP协议及相关技术,Internet连接及其应用,WWW的工作方式和URL的信息定位、搜索引擎、网络与网站建设单元等。例如,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网络媒体环境,为更好认识前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如最近在业界和学界兴起的云计算云存储等;了解URL(网页)信息定位的功能,我们就可以用URL给投放在网络上的广告进行定位,这样系统就可以根据URL查找、更新、替换广告,也为统计广告位的收益提供便利。2012年艾瑞报告指出搜索引擎是中国网络广告的主要媒体,搜索引擎能够记录和保存很多用户行为,是研究网站用户行为的一个有效工具。认识和了解搜索引擎能让学生了解网络广告投放的主要媒体环境,并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根据搜索引擎的分类或存储信息的特征更加精准的投放广告的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现在网络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趋势,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为培养媒介创新能力和适应新媒体环境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

其次,增加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内容。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分析网络用户的构成、心理特点、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以及其研究方法等。如分析用户访问的行为,一般通过客户浏览过的网页和内容、浏览路径、频繁访问的页面、搜索或点击相关关键词来分析网络群体的构成、行为及其动态改变等一些特点。从顾客行为上的不同浏览内容和行径来发现不同的顾客群表现出的兴趣和偏好,从而进行用户分类,辨别核心客户群。准确定位每个用户或用户群体的需求和爱好不仅能够配置基于用户需求的广告形式和内容,而且极大的节约了广告费用,实现了广告效益最大化。现在新媒体下的网络用户行为呈现出知识含量高,更新速度快、隐蔽性强、互动性强等特征。网络用户及其行为特征更加复杂更为隐蔽,所以单独分析网络用户行为对网络广告的制作、投放有其必要性。

再次,网络广告课程要增加数据分析的内容。数据分析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获取用户数据、相关术语的运用,网站分析和用户行为分析等。网络数据分析的基础是了解获取用户数据的方式。获取网络用户数据可以通过Web服务器日志,用户访问一次网站的网页,Web服务器就在日志文件中添加一条相应的记录,这个日志记录着用户在Web站点的访问行为和路径;服务器端存储的其他类型的使用信息,如Cookie以及用户的查询数据。熟练的理解和运用网络广告展现及其效果评估的相关术语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必要条件,如PV(Page View)是指页面浏览量,CRT(Click Through Rate)点击率、网络广告的计费方式有CPC(Cost per Click)每次点击的计费、CPS(Cost per Sales)根据实际销售额付费、CPM(Cost Per Mille)每千次印象费用等计算广告费消耗的方式。学习数据分析是分析网站信息和用户行为的基础。例如网站分析主要依据一些基础指标:IP地址、浏览量、访问次数、访问者、页面停留时间、跳出率、访问时长和深度等。浏览量是衡量网站质量和热度的重要指标;跳出率是指只访问一个页面后离开网站的次数与总访问次数的比值,高跳出率可以通过调整广告渠道、优化登录页面的内容等方式解决;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据的掌控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新媒体市场的灵敏触觉和领悟能力。

最后,增加网络广告管理和最新前沿广告技术等知识。学习网络广告的管理不仅仅是对广告内容的把控,更多的是对网络广告整体投放的管理。如,管理广告位广告的投放和收益,协调技术部门改进或创新广告产品等。了解和认识行业内最新前沿通讯技术、互动技术,投放技术等,拓宽了创新空间。比如淘宝网的TANX广告投放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实时竞价的广告交换市场,能帮助广告公司通过实时竞价(Real Time Bidding)的方式购买众多互联网站点的广告资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广告主以实时竞价的方式来获得广告展现的机会;Google的广告投放系统Double Click能帮助广告主在正确的网站和网站位置、正确的时间来投放更具针对性的广告。新媒体环境下市场需要有基本广告学知识基础的网络广告管理人才。了解和熟练的运用最新前沿广告技术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技术的先进之处,而且能够是广告人利用新技术实现创意的基础。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将新媒体下《网络广告》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见下表):

四、总结和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广告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高校广告学专业也应该跟进新媒体的变化,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行业需求创新网络广告相关课程的教学设置及其内容,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比如广告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管理学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等专业合作,共同开设更多选修课程;在师资上,实现跨院授课,比如网络广告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由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教师来教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估上也应该根据新媒体下的广告行业需求实现创新。只有根据新媒体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广告人才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广告人才的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好适应业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为公,罗青.新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