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研究3篇

时间:2023-01-18 15:19:20 关键词: 小学 应用题教学 问题 研究

摘要:应用题是学生解题能力的表现形式,学习好应用题可以有效提升解题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有效对策,为小学生进行今后的数学应用题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研究3篇

小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篇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所占的比例最大,所耗费的教学时间最久,并且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还是重难点教学,所以教师应注重应用题教学。新小学数学教材中取消了应用题的教育章节,但是却将应用题和数学意义的运用放在一起,这表明了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强调了应用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还在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法都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记进行,在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都是教师让学生对应用题进行解答,然后再进行讲解,答案以及过程统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受到限制,不能够进行主动学习以及主动思考。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学生在遇到应用题时不能积极思考,对自己的想法缺少信心,并且教师以及学生的语气态度等都会影响学生解答问题时思维的确定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过多地依赖教师在课堂教学讲述答案,甚至还会出现抄袭答案的情况。教师只是运用这一种教学方式进行应用题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满足现如今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太过单一,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并且教师都是运用固定的公式套入应用题中,有一点逻辑性的应用题学生就会完全找不到思路,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也得不到发展。例如,买5支铅笔需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只,需要多少钱?解: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当教师讲解解题步骤以及公布答案后,学生再遇到同一种题型但是有些改变时就不知道怎么解答了。如:买16支铅笔需要1.92元,一支铅笔0.12元,买5支铅笔还剩多少元?这两道题都是一个类型题,由于教师运用固定的方法,而第二道题有些不同,因此学生就找不到解题思路了。

(二)小学生对应用题存在恐惧心理

由于小学生是以直观思维为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并没有完全发展,而很多应用题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都很强,这就导致学生很难找到解题办法,逐渐对应用题学习失去信心。并且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最难学习的,由于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都非常宠爱,为其打点一切,这就导致小学生过分依赖,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往往遇到挫折以及困难后就想要逃避等,在应用题教学中也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导致小学生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有些学生甚至都会做但是就是不敢去做。还有些教师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本身就属于比较枯燥的内容,并且过多的题目会为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解题过程中会表现得非常烦躁,逐渐对应用题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小学生对应用题不感兴趣那么就不会集中注意力,不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应用题学习。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式

新教程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快速、更好地理解题目,直观地感受解题过程,并且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操作教学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哥哥一共有10支铅笔,送给弟弟6支铅笔,还剩下几支铅笔”这道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作为一组,拿出10支铅笔来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思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运用实践操作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应用题内容进行设计,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题都适合实践操作教学法,教师在运用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题目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实践操作教学法。

(二)激发学习兴趣消除恐惧心理

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多多地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例如,在进行一个商品盒是正方体形状,棱长为6厘米,用塑料棍做这个盒的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塑料棍?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商标,贴商标的面积是多少?讲解这道题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对这道题进行讨论,并且告诉学生哪一个小组求出正确结果的时间最快,哪一个小组就会获得奖励。运用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充分地进行思考,并且比赛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解题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应用题讨论中,而且还会因为想要获得胜利而充分发挥想象,以此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竞争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应用题的恐惧心理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在日常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且在学生遇到问题以及难处时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并且不再害怕遇到问题,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增加学生学习信心。

三、结语

应用题是学生解题能力的表现形式,学习好应用题可以有效提升解题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有效对策,为小学生进行今后的数学应用题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高元隆 单位:甘肃省东乡县河滩镇苏孟小学

小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篇2

小学数学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比较简单,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应用题教学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要求较高,使其成为了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难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出小学生学习应用题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这些教学问题,从而达到优化应用题教学效果的目标。

1.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问题

首先,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现象和场景都涉及到一定的数学计算,而这些计算的内容完全可以转化成应用题的形式,具有较强的生动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应用题并没有与生活元素相关联,使得应用题的抽象性较强,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对应用题形成枯燥性的印象。其次,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思维,教师的讲解过程是其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这就很难激发其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往往具有多种解题方式,而教师大多会从向学生渗透教材中知识点的角度来讲解,一味采用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应用题,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在应用题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数学题的元素都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应用题的抽象性,使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的教学方式的有利于使学生发现学习应用题的乐趣,从而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看,应用题可以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师讲解到“位移问题”的过程中,涉及到时间×速度=路程这样的公式,如果教师仅仅告知学生,一辆车的速度和行驶一段路的时间,让学生计算路程,这种方式较为死板。教师可以将其转化成一个生活问题:小明的爸爸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去送小明上学,爸爸骑车的速度是300m/min,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骑行15min,那么小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这是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使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积极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活动

课堂互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并尽量以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应用题。教师可以一改直接为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信息,并讲解解题方法,而是采用互动启发的形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自主总结应用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和互相启发,从而形成更多角度的解题思路,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师在针对“圆柱”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带领学生学习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黑板上展示一幅一个圆柱形水桶的图片,但是水桶的每根木板的高度不同,现在要求木桶能盛多少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什么呢?”多数学生通过观察都能发现,取决于最短的一根木板,然后教师可以给出几根木板的高度以及底面直径,让学生求这个木桶能盛多少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想象出更多的解题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

(3)提高应用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使小学生发现学习应用题的乐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应用题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将其作为主要参考的因素,采用合适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应用题。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出几幅图片,图片上画了一只小兔子在卖胡萝卜,每斤胡萝卜的价格是5元,那么小狗的手里有30元钱,它走到胡萝卜面前,拿出手中的钱,小兔子给它装了一袋胡萝卜。问小狗买了多少斤胡萝卜?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片,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公式来计算。综上所述,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效的应用题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数学综合能力,还能使学生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应用题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积极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活动,提高应用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顾兆芳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青年巷小学  

小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篇3

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特点,根据大数据统计更多学校已经开始转变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理念,创新应用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积极探索性,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导作用,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以此构建学生完善的思维体系。笔者从小学应用题的类型和特点出发,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体系不完善,对数学符号思维能力弱

小学数学应用题考查学生对数学变量代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对数学符号所表示变量的数学意义感觉有些抽象性,理解和代换有困难,对所学习的数学数据与数学符号间不能进行很好的知识迁移,综合分析能力弱。

(二)分析问题不全面,没有形成分步和全面综合的解题思路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解题中一方面没有利用好上一步已经解答出的结果,作为一下个问题的条件来进一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综合分析问题的不周密和不全面,仅仅考虑了一两种可能出现的结论,遗漏了其他可能的情况。

(三)分析图形不仔细,没有抓住图形的特征和数据间的规律

小学数学应用题一种是给出了图形,另一种是自己根据题意绘制图形并解答。对于第一种学生读题目,粗略地看图就说自己不会,读题的过程中没有把相关的量标注在图形相应的位置上,自然找不出图形的特征和数据间的规律;对于第二种大多数学生光读题目不绘图,没有将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形,解题时困难重重。

二、如何有效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精确应用图标策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图标方法应用是指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用图表和符号来解释,借助这种方式来表现数量关系和关键信息。学生要自主思考想象,逐句分析问题,把题目中的数字提取出来,建立一个公式,分析可能存在的条件[1]。例如,在行程类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审题,清楚所问的问题,标出速度、时间、路程相关的数据,再让学生根据公式或者公式的变形式进行计算,把数字带入公式得出结果并检验答案的正确性。教师以分步、找变量,选公式、解答验证教学的步骤,可以使小学生树立强烈的探索意识,建立起完善的思维体系,有助于构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模式。

(二)分步审题,理清题目的结构关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内容逐步深入,需要学生认真审阅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离题目中的条件,分析不同的情况,以及不同情况下得到的不同的结论[2]。在多种条件的应用计算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逐步审题计算,理清楚结构关系,并将关键的数字标记起来,这样才能快速的运算,得出正确的结果。例如,在一家水果店里有50箱水果,其中有20箱橘子,其他的均是苹果,试问苹果比橘子多多少箱?教师要先把总量提出来,分类计算,可以利用减法来计算,同时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计算结果写在黑板上,看解答的步骤是否正确。教师可以把每个组的计算结构都看一遍,了解小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这样分步审题,可以清晰理解题目中的信息结构,方便计算和应用。

(三)画线段图帮助解析,寻找变量关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课堂教学,从实际出发采取画线段图的方式来理解题目。行程类问题中的相向问题、同向问题和追击问题,初步训练时课可以画出一部分线段图,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补充。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加应用知识比拼,每个小组2-4人,合理分工,明确计算和整合的任务。这个环节过关后让学生独立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独立完成线段图的制作并解题。画线段图是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教师示范后由学生按照教师的轨迹来练习,课后可以设置一些这样的题目提高学生绘图解题的熟练程度。总之,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计算,联系生活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采取应用题主题教学训练和实践,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洪秀丽.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8(3):61.

[2]陶小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考察中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6):131.

作者:侯雪花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青年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