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时间:2023-03-07 10:59:46 关键词: 书法 艺术教育 传统文化

摘要:只有加强书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书写能力,促进学生智育、美育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优秀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质,汇集了多种优秀的思想文化。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汉字发挥着重要作用,书法艺术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光辉闪耀。书法艺术集中体现了艺术审美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书法艺术教育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使命。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书法艺术教育,在书法艺术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一、加强书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很多学生的书写能力逐渐削弱,出现了汉字书写危机。识字写字是学习的开始,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载体。在全面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我国教育的内涵发展[1]。只有加强书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书写能力,促进学生智育、美育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

汉字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书法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汇集了汉字魅力与传统文化精华,也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的内在核心。通过书法艺术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书法中蕴含的执笔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且还能感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书法艺术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开展书法艺术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三)是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

要想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要找准文化所依托的载体,找到传统文化的“根”。中国文字的产生发展,就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优秀思想,都是通过文字记录而来。中国书法伴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和应用中成为艺术形式。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的书法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书法艺术的笔画、线条等都融入了书写者的情感,彰显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此外,中国汉字记载了历史、经济、思想等内容,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人文思想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书法艺术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因此,加强书法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学生领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中华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

二、在书法艺术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在笔画和字形教学中传承

书法与汉字有着密切关联,书法是在汉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书法执笔者写作时,将自己的情感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融入书法写作中,通过横竖撇捺的组合创作出中华书法作品。当人们鉴赏这些汉字书法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书写者的人生体悟和中华之魂。虽然从表面看来,汉字笔画非常简单,但是实际写作起来有一定难度[2]。书法笔画类型多样,不同执笔者的写作风格不同,从墨色浓淡与运笔曲折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处世准则。在书法艺术教育中,教师开展书法笔画与字形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讲授字形内容时,注重精神文化的解读,让学生在笔画书写中感悟中华文化,感悟人生,找准时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中华文字从甲骨文到唐楷宋字,经历了从实用美到境界美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之美。因此,教师在开展书法笔画与字形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儒道思想,将和谐思想融入书法艺术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笔画与字形的同时,形成以和为贵的思想,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成长与发展中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在书法临帖教学中传承

书法艺术的美是书法艺术家精心构思而成的,不同派系的书法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具有浓厚的文化思想,让学生在书法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书法作品中不仅蕴含着书法家的文化素养,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精髓。在书法艺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临摹王羲之的字帖,比如《兰亭集序》等,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到王羲之潇洒俊秀的书法笔法,又能感受到王羲之笔下的和谐与惬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书法艺术教育中让学生临摹字帖,也可以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三)在汉字构型教学中传承

汉字的构型与来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提前搜集一些与文字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比如甲骨文的由来等,为学生讲述汉字的历史及其蕴含的文化,让学生加深对汉字构型与来源的理解和记忆之外,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另外,在书法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相关书法名家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书法名家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鉴赏书法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品格,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国大部分书法名家的习字时间较长,经过岁月的变迁,他们的精神定格在书法字体中。这启示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坚持书法练习,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3]。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练习书法的过程,也是考验耐力与专注力的过程,只有具有较强的恒心和毅力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还能展现一个人的情操和品格。在书法艺术教育中,尤其是在汉字构型与来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法名家的故事和典故,巧妙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在书法创作教学中传承

书法艺术教育方式较多,教师在实际书法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也可以发挥创新意识,创新出更多方式,在书法艺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教师在书法创作教学中,可以借鉴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将创作指导与书法感悟相结合,不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书法创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书法艺术相关的名言名句:“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定角度和立意进行书法创作,不可套作。这句关于书法之道的名言,从表面上看讲的是书法,实际上其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体现了勤学苦练的道理[4]。通过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深入思考书法与人生的关系,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写作中,借助书法的道理揭示处世之道,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落实书法艺术教育的保障措施

首先,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在书法艺术教师选聘时,选择一些地区的书法名人或者美术教师担任。同时,从现有教师中遴选出具备一定书法基础的公办教师兼职书法艺术教师。此外,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安排优秀教师专门进行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培训和学习,促进他们书法水平的提升,提高书法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书法艺术教材。通过对当地学校进行深入调研,对学生的书法基础、写作能力水平等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与当地书法组织和机构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书法艺术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特征修订书法艺术教材,完善书法艺术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书法艺术教学需求。再次,明确书法艺术教育两端。在书法艺术教学中,主要包括汉字书写两端,一方面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书法教学的艺术化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提高书写的规范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水平。在书法艺术教育中,需要将这两个方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日常书法教学中,要求学生规范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断提高书法艺术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借助书法欣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使他们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组织多样化书法艺术实践活动。其一,教师要定期开展汉字书写展等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书写作品展示出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书法艺术。其二,定期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宣传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要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在语文、美术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教育,在板书、作业中强调汉字书写规范,增强书法育人功能[5]。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展板、电子屏等宣传书法艺术教育,将学生的书法作品张贴在学校走廊、教室以及活动室中,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书法艺术教育氛围。其三,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成立专门的书法艺术工作室,定期召开研讨会,制订科学完备的工作计划,不断提高书法艺术教育成效。比如,学校可以主动承办地方书法艺术教育现场会,并且积极参加书法教学观摩研讨会,积极与其他学校沟通交流,掌握更多书法艺术教学经验,为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智能化时代下,书法艺术逐渐被忽视,提笔忘字现象比较常见。文化是国家的灵魂,在书法艺术教育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书法艺术教育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分别在在笔画和字形教学中、在书法临帖教学中、在汉字构型教学中、在书法创作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推动书法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秀廷.传统生态文化下书法艺术教育对环境艺术的影响[J].环境工程,2022,40(4):287.

[2]杨永彬.书法教育:融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J].江苏教育,2022(29):6.

[3]马冬.小议书法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J].文化月刊,2021(12):182-183.

[4]廖佚.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院校书法艺术教育研究[J].辽宁丝绸,2020(3):33-34.

[5]姚晓莉.小学书法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9(22):130.

作者:董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