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7-10 10:56:45

生态产业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篇1

基于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业的定义,该研究认为县域生态旅游产业是建立在保护其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双重责任基础上的旅游活动,同时还强调县域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开发潜力以及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地考察和深入分析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国家标准,共选取28个评价指标,并依据科学性与客观性、综合性与整体性、可操作性与简便性、侧重性与层次性、引导性与动态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构建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图1)。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11]224-230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复杂问题的决策方法,是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指标赋权方法。该文运用YAAHP7.5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其原理为:1.构造判断矩阵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一层中的各组成要素相对于上一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从而构造判断矩阵A=(bij)n×n。2.层次单排序可以转化为求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于判断矩阵,求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其中λmax,为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就是对应元素单排序的权重值。3.一致性检验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按照下列公式来进行:CI=λmax-nn-1CR=CIRI其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4.层次总排序假设某一层次A包含m个元素A1,A2,…,Am,其层次总排序的权重值分别为a1,a2,…,am;与Aj对应的下一层次B包含n个元素B1,B2,…,Bn,其层次单排序的权重值分别为bj1,bj2,…,bjn;此时B层次中各元素的层次总排序的权重值为aj×bji(i=1,2,…,n)。最终,确定的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各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见表1。面反映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因此,该研究运用线性加权平均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用函数模型表示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为:O=∑ni=1XiWi其中,O表示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值,X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的模糊评价值,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目。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事物的持续发展理论及发展阶段理论,并结合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值,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分为5类。

二、实证分析———河北怀来县

怀来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40°4′~40°35′N、115°16′~115°58′E之间,东距北京120km,自古有“千里桑洋,唯富怀来”之誉,为“京北生态新区”核心区,中国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酒之乡。怀来县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旅游气候、特色鲜明的工农业、历史悠久的遗址遗迹以及丰富的地热资源构筑了集生态观光、工农业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2013年1-9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7亿元。目前,已形成7大生态旅游产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工业生态旅游产业、遗产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温泉养生旅游产业和度假休闲旅游产业。

(一)研究数据来源

对怀来县7大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指标的性质不同,其数据来源不同。对于定量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怀来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统计年鉴、旅游局、各生态旅游产业的实地调研资料等,按照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对于定性指标则采取专家打分法,邀请若干位专家和研究人员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形成怀来县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评价矩阵。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运用上述方法,借助SPSS19.0对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并依据表2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表3)。可见,怀来县7大生态旅游产业分布在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说明目前怀来县各生态旅游产业处在不均衡发展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有利条件及限制因素,以便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1.成熟阶段工业生态旅游产业评价分值为3.445,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是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的龙头,工业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已形成集葡萄采摘、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优势项目,打造成特色鲜明的葡萄文化旅游区。但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生态工程设施建设不到位等原因,出现了旅游解说系统不完善、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制约着向着高级阶段(分值3.5~4.0)的方向发展。2.发展阶段温泉养生旅游产业和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评价分值分别为2.909、2.796,两者处在发展阶段。怀来县地热资源优质丰富,已建成3大温泉养生场所,但仍属中低端消费,温泉养生旅游产业整体规模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发展;怀来县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以葡萄产业为主导,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和农业体验为特色,但发展缓慢,季节性严重,档次不高,尚未形成大规模产业。政府与旅游企业多从经济角度管理经营,忽视社区参与影响。3.初期阶段遗产生态旅游产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和度假休闲旅游产业评价分值分别为2.408、2.287、2.279,3者处在初期阶段。怀来县遗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极佳、区位优势明显,适宜发展遗产生态旅游产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以及度假休闲旅游产业。但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生态环境教育,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旅游产业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不高等,使其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鸡鸣驿急需修复古城墙、建筑,亟待修建基础设施(卫生间等)。4.起步阶段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评价分值为1.931,处在起步阶段。怀来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人文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是影视投资者拍摄的理想之地;而怀来具有的地理区位优势,能够极大地节约拍摄成本,从而吸引众多影视公司前来取景拍摄,影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基础设施极不完善,拍摄建筑多为临时布景,亟需进行统一规划,缺乏统一管理程序(如政府可成立专门与影视公司相互联系的官方组织等)。

三、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近年来,怀来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强化京津对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并提出建设“京畿生态休闲旅游强县”的目标。该文根据目前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进一步推动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政府主导发展

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是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整体协调各部门、企业和地方的关系,制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生态补偿工作,强化生态旅游产业管理。建议成立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事宜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促进区域企业合作

“大旅游”发展理念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企业发展的新潮流。通过优化配置与整合县域内外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内部协调与外部联动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怀来县在生态旅游资源禀赋与生态旅游产业基础方面互补性较强,具有开展区域合作的良好条件。因此,要充分利用怀来县与北京的特殊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推进生态旅游产业集团化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加强对生态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管理,通过各种奖惩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监督,以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管理水平。对生态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强、服务好的队伍。另外,树立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思想,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传播与推广,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变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证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顺利发展,政府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可设立生态旅游产业导向基金,用于生态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旅游服务、交通、水利、通讯等设施,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在生态旅游产业区实施综合生态环境整治,建设旅游生态工程,并通过法律法规加以保障。

生态产业论文篇2

在产业化时代,伴随着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民休闲意识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层级化、集聚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产业以整合互补共赢为导向,以传统旅游产业为核心,旅游文化业、旅游服务业、旅游金融业、旅游信息业等相关旅游产业迅速实现产业集聚,由传统的单维度的旅游链转变为三维度的旅游产业集群,再进化为多维度的旅游产业生态圈。

(二)市场化时代,旅游企业竞争加剧

在市场化时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依赖于运用市场的“无形的手”来实现旅游资源与旅游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旅游效率。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更多的行业巨头转变投资方向,开始涉足旅游产业。传统旅游企业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努力做大做强。同时由于旅游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较低,萌发出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因此,旅游产业生态圈内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伴随着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旅游企业竞争逐渐升温。

(三)大数据时代,旅游技术手段变革

在大数据时代,旅游产业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新态势。旅游产业适时把握时展趋势,及时革新技术手段,运用海量的数据、创新的理念、智能的手段、发达的技术和开阔的平台创新发展旅游产业。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库和先进的技术,整合数据资源,大力开拓线上旅游市场。因此,旅游产业生态圈内形成了新型的信息链、技术链、网络链。

二、旅游产业生态圈层次架构模型

生态圈由生物环境与生态环境构成,其中生物环境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生态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3]。在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圈模型前,首先从整体框架上考虑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层次架构图。如图1所示,在旅游产业生态圈中,存在着各种要素且要素间联系复杂。本文所建立的层次架构图分别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生态结构和旅游产业生态链三者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生态结构和旅游产业生态链三者密切联系,层层递进,存在着“共生共享共融共赢”的关系。从三个圈层来看,内圈的旅游产业生态链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核心,决定了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的大小,也是旅游产业生态圈不同于其他产业生态圈的独特之处;中间圈层的旅游产业生态结构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类企业组成,且在其内部形成上下游的关系,决定了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内部关系,旅游产业生态结构包含旅游相关企业、旅游行业,反映了旅游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外圈的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生态结构和旅游产业生态链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结构与发展水平。从时间结构上看,外圈层基础性条件的影响是长期的,内圈层核心性影响是短期直接影响的要素。图1旅游产业生态圈层次架构模型从旅游产业生态链层次来看,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消费者即为旅游者。围绕着旅游者形成了传统旅游产业链,即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以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要。这一层旅游产业链内的旅游企业主要是与旅游产业直接相关的企业,它们是生产者的第一层企业。旅游产业生态链上的企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过培育、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生态链上现有各大节点,进而形成上下游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状态。从旅游产业生态结构层次来看,这部分包括旅游相关企业和旅游行业。旅游相关企业是旅游产业生态圈内生产者的第二层,生产出与旅游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企业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内部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旅游行业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分解者,它们用于监管、控制、协调、调节旅游产业生态圈,使得旅游产业生态圈能够协调稳定的发展。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层次来看,这部分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开放的旅游市场中,经济环境决定旅游产业发展的程度,政治环境决定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社会环境决定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生态环境决定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是关系到旅游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必须创建一个良好有序的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为旅游产业生态圈内部的平衡发展提供一个科学合理良性有效发展的基础环境。

三、旅游产业生态圈体系模型构建

在旅游产业生态圈科学合理有效的旅游产业生态圈层次架构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本文从旅游产业的独特性、专业性、创新性、融合性出发,构建出旅游产业生态圈模型,以期更精准的反映旅游产业生态圈。如图2所示。

(一)旅游产业生态圈体系模型特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笔者试图用旅游产业生态圈体系模型来全面解释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生产、消费、运作和循环的过程,以期更为直观的再现旅游产业生态圈的运行模式。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特性包括稳定性、调节性和开放性。

1、稳定性

旅游产业生态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产业生态结构,内部企业能够实现有效的自给自足,上下游企业配合运作良好,既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围绕着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中心的产业链,产业链条完整,各节点企业分工明确,实现了合理精准的市场细分,进而形成了环环紧扣的旅游产业链;旅游相关企业延伸出多类与旅游间接相关的企业,它们为旅游直接相关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类型多样的旅游产业集群。

2、调节性

旅游产业生态圈的调节性主要由分解者来体现。旅游行业机构作为分解者,同时也扮演着监管旅游产业生态圈的重要角色。一方面,通过旅游协会、旅游学会、旅游院校、旅游研究院、政府部门等中介机构,适时的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则,协调旅游产业生物圈的内部关系,净化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依赖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发展效益好、成长性强的旅游企业,淘汰效益差、成长性弱的旅游企业,进而保障了旅游产业生态圈的顺利运行。

3、开放性

旅游产业生态圈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它在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为中小微型企业留有进入、成长和退出的空间。随着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旅游产业的地位逐步上升,旅游市场逐渐扩张,因此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开放性为中小微型企业的进入、成长和退出提供了一种可行性[4]。同时,旅游产业的灵活性使之受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旅游产业生态圈体系模型要素分析

具体而言,旅游产业生态圈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产业生态圈产生的物质和能量源[5],第二部分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生产者,第三部分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消费群体,第四部分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分解者,第五部分是旅游产业生态圈赖以生存的产业环境。

1、物质和能量源

旅游产业生态圈产生的物质和能量源是资金、信息、人才、政策和技术,它们相当于自然界的阳光和水,是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根源所在,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它们为旅游产业生态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使旅游产业生态圈得以存在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都是通过旅游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策为之辅助。

2、生产者

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生产者是旅游企业,它们相当于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作为旅游产业生态圈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制造者和提供者,为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旅游产业生态圈模型中,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直接企业围绕旅游资源构成了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第一层生产者。它们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了旅游者最基本的旅游需求。旅游文化、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旅游城建、旅游物流、旅游教育、旅游地产等旅游相关企业构成了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第二层生产者,它们提供了更为复杂、更为专业、更为人性化的旅游产品,为旅游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产品。同时,作为生产者的第二层的旅游相关企业,同时也服务于第一层的生产者,为第一层的生产者提供了相关的服务,使第一层的生产者茁壮成长,做大做强。

3、消费者

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消费者即旅游者。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特殊之处在于人作为一切活动的主体,贯穿着整个旅游产业生态圈。消费者既消费了旅游产品和服务,又反作用于旅游产业。它既可能成为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源,也有可能参与到旅游产业内部企业中,有可能加入旅游行业机构发挥好监管作用,还可能单纯的作为一名消费者。因此,消费者是整个旅游产业生态圈最为关键和最为活跃的因素。

4、分解者

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分解者即旅游行业机构。旅游行业机构存在的目的即监督和完善旅游产业生态圈,强化旅游产业生态圈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实现行业自律,保护旅游者的权益,同时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生态圈可能帮助淘汰掉落后的企业,帮助中型企业成长,大型企业的重组等。

5、生态环境

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生态环境即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任何生态系统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旅游产业生态圈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部分。经济环境指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它决定了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宏观基础;政治环境是旅游产业生态圈运行和发展所依托的政策和制度,包括旅游法律法规等;社会环境是旅游产业生态圈运行的精神文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即狭义的环境,指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最根本的生态环境,包括山河湖泊、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

(三)旅游产业生态圈模型相互关系

旅游产业生态圈内物质和能量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旅游产业圈的物质和能量源是旅游产业生态圈发展的基础,生产者是旅游产业生态圈发展的核心,消费者是旅游产业生态圈发展的目的,分解者是旅游产业生态圈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生态圈存在的条件。旅游产业生态圈内既有内部循环又有外部流动,内部循环即以旅游资源为核心,发展食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延伸多种旅游相关企业,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外部流动即生产要素以资金、技术、信息、政策和人才的方式进入旅游产业生态圈,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受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旅游产业生态圈管理创新

为创新旅游产业生态圈管理策略,转变旅游产业生态圈发展方式,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圈转型升级,发挥旅游产业生态圈的集聚效应,将从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管理体系和优化发展环境四大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一)整合资源,完善旅游产业生态圈核心链条

完善旅游产业生态圈核心链条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形成直接面向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链。这六大旅游企业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旅游产业生态圈内的核心链条仍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还需要整合资源以获取更大的旅游市场发展空间。一方面,平衡旅游产业生态圈核心链条各大节点,扶持相对较弱的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旅游产业生态圈核心企业内涵,实现节点旅游企业的主题化、品牌化、个性化和专业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创新业态,打造旅游产业生态圈产业集群

打造旅游产业生态圈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旅游产业新业态,旅游业可与多种产业开展深度的融合,形成旅游相关企业。旅游业与农业产业融合即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业与工业产业融合即发展工业体验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业与文化业产业融合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业与房地产业产业融合即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产业集群;旅游业与金融业产业融合即合理实现旅游资本运作,创新旅游投融资方式;旅游业与信息业产业融合即发展智慧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即建立旅游物流产业园区等。

(三)强化监管,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圈管理体系

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圈管理体系是旅游产业生态圈管理创新的必要前提,通过发挥中介机构的分解者作用,强化监管功能。围绕着旅游资源,旅游产业生态圈直接企业和间接企业建立内部企业管理系统,旅游产业生态圈行业机构建立行业监管系统。旅游协会、旅游学会、旅游院校、旅游研究院、政府部门各司其职,旅游协会和旅游学会制定行业管理标准、旅游行业守则和旅游行业道德体系,旅游研究院和旅游院校为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而政府部门则保障旅游中介机构的监管得以顺利的实行。

生态产业论文篇3

二、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衡水市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向东北缓慢倾斜,境内拥有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美誉的衡水湖,河流水系分布较广。同时,衡水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四季气候特点分明。土壤类型主要以土层深厚的潮土为主,全市潮土亚类面积达43.40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2.10%。此外,衡水市在矿产、油气和地热等资源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蔬菜、家畜等。自然资源优势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有利于该市新型生态化产品的开发、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技术的改造与推广等,进而推动该市快速形成现代农业体系。

2.特色产业优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经过多年的努力,衡水在建设农业强市,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性的成就。例如饶阳蔬菜、安平生猪、阜城西瓜、深州蜜桃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形成了特色优势,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方式的变革,为应对传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衡水市也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围绕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园区和合作社,例如邓庄农业园区、武强现代农业示范区、饶阳蔬菜百里长廊等。这种特色产业优势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促进了该市生态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劳动力成本优势由于历史条件原因,衡水市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无形之中形成了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2年衡水市总人口为4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高达340.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7%。以城镇人口占比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8%,其中唐山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均超过了50%,而衡水市城镇化水平最低,仅为41.39%,较全省平均水平和唐山市分别低5.41和12.21个百分点。这说明衡水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亟需往城镇进行转移,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4.区位优势石黄高速、衡德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G106、G307两条国道,S040、S302等12条省道,以及京九铁路、石德铁路等8条铁路都经过衡水市,使之成为贯穿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衡水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以及冀中南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较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对该市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都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5.文化优势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文化,经济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以生态文化作为思想支撑,指导和引领人们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衡水市作为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曾涌现出董仲舒、高适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因此,衡水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有着文化方面的优势,例如董仲舒思想中的和谐、重民等思想理念对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劣势(W)分析

1.经济实力薄弱衡水市是河北省起步较晚的农业城市,受建市时间短、历史欠账多和资源基础条件差等因素影响,该市工业发展落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经济实力较全省及其他城市比,呈现出较为薄弱的态势。2012年衡水市生产总值实现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5%,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8.7%、51.7%和29.6%,但是该市的整体经济仍处于全省11个地级市的后三位[1]。宏观层面上,以GDP总量作为衡量指标,2012年河北省各辖市中,GDP总量最高的是唐山市,为5861.6亿元,最低的是衡水市,仅1011.50亿元,唐山市经济总量约为衡水市的5.79倍。微观层面上,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2012年河北省各辖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唐山市,为79526元,最低的是邢台市,约为21410元[7]。而衡水市人均GDP22907元,处于倒数第二位,仅比邢台市高1497元,却比唐山市低56619元。可见,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层面看,衡水

2.技术水平落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技术状况的好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尤其对生态农业这种需要依靠高科技作为支撑的产业更是至关重要[1]287。虽然近年来衡水市政府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支持和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整个衡水市只有473人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以及地质勘查,而从事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科技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可见,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成为了制约衡水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衡水市虽然是个农业大市,但其农业产业化水平并不高,龙头经营组织数量少,缺少规模性的龙头企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2011年该市龙头经营组织总数只有110个。这些经营组织中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仅有25个。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少导致了企业经济效益偏低,制约了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并且很难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本来具有知名度的一些生态农产品因规模小而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

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农业的持续有效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体现,二者相互影响。近年来,虽然衡水市也在积极不断地进行生态保护机制的创新,制定和实施污染减排措施,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仍较为严重。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统计信息,2013年5-11月衡水市始终处于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同时2013年全年中该市空气质量有10天优,69天良,127天轻度污染,59天中度污染,65天重度污染,33天严重污染,超标天数比例高达78%[8]。

(三)机遇(O)分析

1.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契机自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地位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此的高度重视,而生态农业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和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也在逐渐关注。因此,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核心概念之一就是生产生态产品,而生产生态产品也就意味着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这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以绿色需求为市场发展前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与转变,追求绿色生态产品、进行绿色消费成为21世纪的一大特色潮流。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开始加大对休闲娱乐的关注,积极参与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可见,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未来我国消费市场主要是以绿色需求为主。近年来,衡水市凭借自身特色农产品、衡水湖等自然生态观光区等优势,一直作为整个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供应农产品与观光旅游等服务的重要基地,加上人们对特色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亟需更多的生态产品供应量,这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3.以新型城镇化为发展载体由于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乡统筹为原则,强调绿色低碳、生态节能等基本理念,所以城镇化建设中必然会涉及到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技术水平来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而且还需要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等。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汇集高素质的人才及先进的技术,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促进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此外,我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因此,衡水市生态农业要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发展载体,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4.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发展平台2012年衡水市武强县被列为第二批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该市首例,并且该批农业示范区中河北省也仅有4个。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积极效应,该区已经筹划并正在实施高标准、大板块、大循环建设北大洼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蔬菜、奶牛等特色产业方面初现规模,并且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也相继入驻。因此,要鼓励和扶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实施方案,从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入手,使其成为发展衡水市生态农业的新平台,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水平。

(四)威胁(T)分析

1.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和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其创新和变革是经济长期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目前,虽然衡水市政府也在积极倡导生态环保与生态发展,但主要是围绕衡水湖和城镇进行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公园和林业园区,关于生态产业制定的战略和采取的措施较少。现有的政策制度也仅限于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工程,与生态农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制度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该市生态农业的推进与发展。

2.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地等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等方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些基础资源的需要。近年来,衡水市发展方式粗放,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地下水质、土壤土质污染较严重,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等。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直接造成了生态农业缺乏发展的物质资源和条件,阻碍了其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成为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威胁与挑战。

三、衡水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本文分别针对政府、企业和农户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便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来促进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政府在该时期中对市场进行组织和管理,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有效发展。因此,对于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体制。根据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结合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短长期规划,以布局规划来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具体来讲,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土地、资金、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支持,因此,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来保障和满足其需要。例如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技术的引进或创新需要较高的成本,而这些成本一般很难通过企业或农户自身来提供,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放宽金融机构的贷款限制政策,给予企业和农户一定的优惠与补贴,以便能够尽可能降低其发展成本。

生态产业论文篇4

1.土地资源梅州土地面积15835.7km2,其中丘陵面积占56.6%,山地面积占24.3%,平原面积只占13.7%。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岗台地、丘陵地、低山地和中山地等土地类型齐全。地处韩江上游,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和汀江等几条支流分布,盆地呈串珠状分布,灌溉条件较好。土壤自然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砂页岩和紫色砂页岩。其中花岗岩成土分布面积最广,占山地土壤的55.8%以上。这类土壤土层深厚,富含钾,是造林和种植果树较好的土壤条件。缺点是土壤结构疏松、酸性重,植被破坏后容易水土流失。砂页岩成土的山地土壤占山地土壤的35.5%。这类土壤土层浅、贫瘠,石质较多。只能零散生长耐旱、能浅土生长的马尾松和一些生长能力特强的本地树种。紫色砂页岩成土的山地土壤占6.7%。这类土壤富含磷、钾,适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但岗台地多,土壤养分容易流失,利用不好会产生严重土壤退化问题。

2.气候资源梅州市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带,光、热、水的条件良好。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在460~510MJ/m2之间,夏秋季多,冬春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785~2065小时,冬春季少、夏秋季多,南部多、北部少,盆地多、谷地少,低丘多、高丘少、山区谷地更少。年平均气温为20.6~21.4℃。最冷1月,月平均气温11.1~11.3℃,最热7月,月平均气温28.3~28.6℃。年平均≥10℃的日数283~318天,有效积温为6850~7598℃,年无霜期304~326天。雨季长,降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442~1784mm,雨日在140天以上。70%集中在4-9月。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呈山地多、平原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全市光照与水热条件配合同期。多样的地形地貌,促成多样的小气候环境,非常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

3.生物资源梅州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超过2000多种,其中可作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芳香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等经济植物达几百种。主要水果有柚、橙、柑、龙眼、荔枝、橄榄、杨桃等几十种。其中富有盛名的优质品种有金柚、蜜柚、龙眼、细核荔枝、香榄、无核芒果等。茶叶有单丛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玉米、小麦、芋头等。经济作物有水果、烤烟、甘蔗、花生等。

(二)独特的客家人文背景

梅州是“客家之都”,是客家人聚集地区,也是客家地域文化的核心之地。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对客家人文特征做了很好阐述。

1.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传统客家人,“靠山吃山”。“客人家庭,除掉兼营各业外,又必兼养一二牛猪,若干鸡鸭,或狗猫等类。秋收完后,各家必酿些米酒,以备一年饮用。他们真可说是自给人家。”可以看出,客家人长期居住人多地少的山区,利用家庭种养和合理配制,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满足日常生活。其实,透过传统客家人居住的围龙屋,从屋内建制,到居住环境周边的农作选择和搭配,取之方便,用之自然,就能很好展现客家人道法自然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2.兼顾各业的文化传统传统的“客人家庭,很奇怪的就是同一家内往往兼营农工商学仕兵种种不同业务。他们度的是在家庭生活。一家中,普通总有多少田地,耕植的工作,大体由妇女或一二居家力练的男子任之。农隙无事,则在家从事普通工业,如织布制扇。或其他手工艺。农和工,简直分析不开;二三比较精明的男子,则往往于所居县邑,或国内各地,或南洋群岛,经营工商各业,就是资本短绌,没一定商店,也必展转负贩,奔走谋生。其一二比较聪明的子弟,则必令其读书成名,或叫他游宦各地,或操其他专门职业。”尽管客家人有“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但面对客观生存环境,“以商入仕”也是次优的选择。所以在历史上,富商入仕名人不少,比如张弼士。正是由于客家人一直以农为本,兼顾其他,只要有机会拥有土地使用权,就会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生产率,靠农致富,依农强家。

3.勤劳开放的生存态度“客家是最喜勤劳的民系,无论男女,皆以勤劳为做人唯一本义,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广义的)的青年男女,虽就有钱有势,在客家社会也没人看得起的。”“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在家勤劳和男性出外从业,也有别于其他汉人民系。“他们苟不幸罹着穷困的境地,往往能出人意表,运其过人的气力与精神,负担普通汉人所不易胜任的劳役,种田也好,做工也好,做买卖也好,当兵也好,只要可以维持生活,他们都能甘之如饴,勤之不辍,劳而无怨。”正是由于客家人的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积极进取的生存态度,创造出近现代海外华侨及社会各界客家人突出的成就。

二、因地制宜形成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模式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梅州市实施了“希望在山”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农业的综合开发。2002年,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根据气候资源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的近似性,把梅州全市划分为6个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土地承包农户和农业企业配合下,利用生态农业示范点,逐步形成了林果结合,以果促农;果草结合,以草兴牧;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农工结合,以工补农等,逐步形成了循环利用,搭配有效的生态农业。今天,走进梅州,常常可见山顶林木葱笼,山腰果实飘香,山下稻禾茁壮,低处鱼肥水美的景象。为此,介绍如下几种比较成熟的农业生产模式。

(一)“粮-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布在韩江上游及各支流所冲积的串珠状盆地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属于大面积的耕地保护区。尽管现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劳力不足,但有些愿意投身农业的农民利用土地承包或流转,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保护的耕地采用大面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二季优质杂交水稻,冬季蔬菜或烤烟轮作。住家附近择地修建一定规模的养殖场,禽畜废料生产沼气作为家用燃料,沼液沼渣还田。

(二)“林-果-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合地势较高,坡度较平缓山坑谷地,山下有溪流取水,风化土层较深厚的地方。布局采用山顶保留原有植被,补种松树或竹,增加植被覆盖,防止崩塌和水土流失。山腰建梯形台地,种植优质水果,如金柚、慈橙、香榄等,果林下种植牧草,园内放养鸡鸭,坡下建养猪场,禽畜粪堆积发酵,沼气用作家用燃料,剩余废料供日常施肥和冬季果树填肥之用。

(三)“林-果-粮-畜”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规模比较大,处在盆地与丘陵过渡带或谷地较宽阔的地方,园内有溪流或河流取水,适合多种农作物配套综合生产。布局采用丘陵山顶植树,防水土流失;山腰及山前种优质水果和建养殖场,肥沃的长期保水的农田种植优质水稻,沼气用作家用燃料,沼水浇地肥田,沼渣用作冬季果园填肥之用。

(四)“林-药(茶)”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一些山高、雾大、多雨的山区或某些具备优质南药、茶叶生长的小气候环境。针对高价值南药和优质茶叶的生产要求,园区周边做好植被覆盖,加强水土保持,营造南药和茶叶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南药和茶叶的生产质量。

(五)“林-果-粮-畜-鱼”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耕地面积较大,园区拥有盆地、丘陵低山和开阔的平原地带,根据土地本身优势,结合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进行综合开发,形成完整的、纯农生产的、山区立体式的生态农业。布局采用丘陵山顶种树、山腰山前种果、长期保水农田种粮、盆地低洼处挖塘养鱼、园内搭舍养殖等,合理布局,功能配套,土地综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生产。

(六)“林-茶(果)-旅”模式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和精致农业引入,梅州不少企业加大农业投入,逐步建成森林覆盖很好、茶园或果园布局合理、精致农业生产规范、适合开展观光旅游、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农庄或农业产业园区。结合梅州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与各大自然与文化景点联结一起,构成广东最热门旅游线路,愉悦旅客,展现客家山区和生态梅州独特的魅力。比如5A级国家旅游景区雁南飞和4A级国家旅游景区雁鸣湖,都是林茶果旅结合在一起的优秀案例。在发展生态农业,突出农副产品高质量的同时,有效推进农区的环境建设,把观光农业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大大拓展了梅州旅游的生态品质。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10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全面系统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梅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因地制宜,逐步改善山区农业的产业结构

梅州是广东重要的山区农业市。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因素,很早就定位好自身农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出了“生态梅州”的发展战略。根据梅州2013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材料,从2000年到2012年,在粮食产量有所保持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产值86.33亿元增加到253.79亿元;农业增加值从56.02亿元增加到157.17亿元。造林面积、水果产量、茶叶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已授牌的农业龙头企业个数从0至373个。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逐步形成农林牧渔并举,农业综合开发区域扩大,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强,山区现代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

(二)协调综合,逐步建成农工商旅相结合的产业体系

对于梅州来说,发展好农业将直接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从21世纪始,采用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企业加大投入,重视农副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商贸营销。如梅州金柚,现已成国内优质农产品,名扬海内外。对优质生鲜水果,注意冷冻储存,延长保鲜期,运用分选包装和快捷货运,减少运输和销售损失。如平远慈橙,设立“采摘节”,规范鲜果分选包装和订单包送,大大提升销售质量。合理采用提取、淹制、干制等生产工艺,提升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比如金柚,推出饮料、柚皮果脯等农副产品。梅菜、萝卜苗等利用干制技术,提高干鲜品质。协调农工商旅,促成以农为基地,以农产品为原料工业生产,伴随现代物流,依靠优质农副产品品牌,打造富有特色的土特产,整合旅游与观光农业,形成富有梅州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合理资源配制,增加现代农业的生产效能

梅州山多、森林覆盖率高,丘陵、盆地、小地形、小气候多种多样,为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环境资源和农作物生长条件。政府利用自然资源的调查,合理规划,合理配制,合理布局,引进优质适应梅州种植的农作物,指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不但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也突出了山区农业良性发展的自然与社会效能。比如种植高价值南药,针对其对光照、气温、水分和土壤等条件要求,因地制宜,加大技术引导,扩大规模生产,提升生产品质。经济林木,比如速生毛竹,指导农民选择山地坡度和土层深浅,做好冬笋、春笋挖留和竹林密度控制,增加成年竹与其林下经济作物生产配制,大大提高了毛竹的经济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山区环境的良性发展。

(四)重视环境建设,促成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梅州开始打造“广东文化特色旅游区”品牌,提出“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口号,梅州的旅游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了农业能够协同旅游业共同发展,梅州市政府要求所有经济发展都必须从加强环境建设开始,建设宜居环境,发展宜居经济,促成绿色崛起。作为农业,影响面最广、关系最复杂的产业,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是梅州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为了更好利用本地农业生产资源,积极采用订单农业和精致农业,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益。结合梅州重视旅游产业开发和追求“慢生活”,从农业生产准备、过程和结果上,做到以生态为出发点,以环境友好为发展方向,确保过程安全、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促进优质生态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可持续。

生态产业论文篇5

(二)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广西生态文化建设起步晚、基础薄,标准不明晰、体系不完善,因而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多为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生态文化产业建设认识还不够。在广西许多地方,生态文化产业建设刚刚起步,一些领导对生态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中发挥的引领作用认识不足,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支持力度也不大,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第二,生态文化产业建设投入不足。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建设战线长、领域广、内容多,既有宏观管理的内容,也有基础建设的内容,还有思想意识的内容,一些地方虽然加大了对生态文化产业的投入,但规模都很有限,严重制约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建设向纵深发展。第三,载体建设力度不够。由于广西缺乏对生态文化产业载体的明确定位,对于自然人文景观是否能够建设成为生态文化载体的判定和载体所应具有的标准的衡量还不够成熟,森林、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基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化展览馆、生态民族风情园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建和扩建。第四,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亟待提升。广西的生态文化产业从整体上讲,还存在规模小、结构单一、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大多数生态文化企业只重眼前利益,生产的产品都是简单的外在加工,对潜在的文化价值开发不够。

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原则和重点

(一)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原则。应科学规划生态文化产业布局,大力促进生态和谐。依托资源是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挖掘潜力是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突出特色是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魅力,注重效益是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城乡一体是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3]。

(二)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在广西生态文化建设中,应不断提高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的发展潜力,增强生态文化产业的活力;积极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和木竹雕、竹藤、生态影视等特色生态文化产业,提升生态文化产业竞争力,满足人们生态文化消费需求。广西应坚持以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将森林旅游业培育成为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先导。可持续发展观为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在政治上,它倡导公民的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要求从人的需要出发,消除落后与贫困,健全法律制度,实现社会稳定;在经济上,它要求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产品质量而不是数量作为评价经济发展的标准;在发展理念上,既强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4]。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先导,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这是实现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宏观管理。加快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财政等手段,建立有利于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首先,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内容,指导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科学发展;其次,组织编制《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建设规划》,争取把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并研究制定有关管理办法,确保其有目标、有计划、有制度、分阶段实施;最后,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将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纳入各单位、各级领导工作年度考核内容中,增强各级党政领导抓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的自觉性。

生态产业论文篇6

1生态位的表现因子。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它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

企业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考虑:

(1)环境维度:指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由于是处于产业生态系统当中的,因此,外部环境既指生态系统外的一切因素,又指产业生态系统中同种物种所施加的环境。

环境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其生存的环境,比如温度,水,阳光,草原等,这些是物种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环境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

②市场结构特征

③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总称,不仅仅对于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对于外部企业,也同样适用于这样的环境。这是企业乃至产业生态系统生存的大背景。对于这个因子,更多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以及政府部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很明显,企业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的存活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会体现在政府政策当中,同时,发展环境与行业政策还体现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

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考虑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以及进入、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则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体现为企业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大小、强弱,而进入、退出壁垒则表示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的难易程度。

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进行体现,比如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有些行业净现金流产生比较及时。另一是行业发展阶段,这是描述行业是处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重要变量。

(2)内部维度:指企业的内部禀性及其综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还是吃肉一样,每个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都有其固定的禀性,同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内部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该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链条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这些是生物发展壮大的条件。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内部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②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

③价值链条的个数

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企业附加值的多少,如企业处于价值链条的底层,则表示其附加值比较低,而处于价值链条的顶层则表示附加值很高。这就如同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位置,显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指标,统指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层面。

价值链条的个数则是对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受联系多少的度量,价值链条数多,则表明该企业在价值链中被广泛联系,因而具有较重要影响,相反,价值链条少,则表明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联系较少,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业务比较单一,风险较大。

将生态泣的表现因子概括如下(表2):2生态位表现因子特征及战略含义。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环境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如果对环境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则需要设置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则表示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也即环境维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个最小基准,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比基准分高的等绩则有:基本维持生存、生存环境良好,生存环境优异等。

而内部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如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则得到企业的发展指数,根据发展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有基本发展,有较大发展,有很大发展等多个等级。

因此,从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进行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基本维持生存的企业,其首要战略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且需要严重关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应对,加强风险防范,同时,迅速行动,不断积累自身实力,扩大规模,改变对于环境的严重依赖性。

对于生存环境较好和优异的企业,其生存问题不会受到威胁,企业的主要战略是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此时需要落实到对发展指数的评估上,如果企业基本发展或者有较大发展,则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宽自己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链条,或者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企业有很大发展,则主要采取维持战略。参见图4:

三、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生态位

1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相关电信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由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和产业协调者三部分构成。参见表3:

在上述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竞争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于该生态系统的供应主体,供应主体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需求主体以及产业协调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应主体所面临的环境。

在供应主体中,最为主要的是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

2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进行分析。

(1)运营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信运营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自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1998年邮电分离,1999年移动、寻呼剥离,2002年电信与网通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竞争格局,直到2008年,电信业务重组,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电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必将继续大力支持。因此,从运营商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角度,正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从市场结构角度,目前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格局,而且电信网络的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运营商是一个进入退出壁垒都很高的行业。

从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角度,该行业具有前期投人大,后期运营成本小的特点,行业发展的商机无限,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价值链角度,电信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顶端,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而且价值链数目较多,成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枢纽。虽然内容与服务提供商也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大部分业务必须有运营商的网络环境方能进行。

在企业竞争力上,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总体竞争力较强。

(2)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在环境角度,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没有运营商那么优异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整个电信产业的兴起,这些企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政策较好;对于市场结构,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则呈现出白热化竞争的态势,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低。

在价值链上,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处于底端,离消费者较远,当然,与消费者也有许多直接接触,但是,在电信产业系统中很难摆脱运营商的网络环境。

(3)设备制造与集成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具有与内容与服务商类似的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所不同的是该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稍大。这些企业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如手机)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提供商。对应的企业有三星,华为,Ericsson等。

以下将这三大供应主体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评估情况列表如下(见表4):

四、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结合前面的分析,讨论运营商、内容与服务商、设备制造集成商的基本战略方向。

1运营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运营商应选择紧跟时代的维持战略,紧跟时展态势,保持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具体策略有:

(1)努力维持目前的产业环境和价值链结构。

(2)不断加强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与其他运营商抗衡。

(3)细分客户市场,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2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具体策略包括:

(1)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推行行业标准,进行行业的重组和整合。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合作,稳固提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3)开拓与顾客直接式接触领域,拓展营销渠道。

3设备制造与集成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应注意应用的具体策略包括:

(1)塑造良好行业环境,抢占行业标准,提高自身竞争力。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生态产业论文篇7

二、产品选材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是构成物质产品的基础,选材是工业产品设计的重要内容。选材,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物理性能、视觉感观、触觉感受,还直接关系到产品材料的获取及其加工工艺,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构成产品的材料来看,可大致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目前,在工业产品的用材中,天然材料主要是木材、皮革和稀有石材。天然材料在色泽、质地与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由于天然材料直接取材于自然环境之中,“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因此并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当某一天然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发生变化时,对整体生态平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如树木被大量砍伐,会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链条断裂等恶果。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的稀缺性能够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商家对其趋之若鹜,因而,某些优质的天然材料就此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从生态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种损失将比前者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如果说,对天然材料的过度攫取其危害是显著的,那么人工材料,尤其是不可降解的人工材料的泛滥,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则是触目惊心的。人工材料建立在化学工业的基础上,人工材料之所以诞生,即是为了弥补天然材料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能、原料获取及加工成本等方面的劣势,然而,也正因如此造就了人造材料与自然环境的对立。人工材料泛滥所带来的环境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其获取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并产生废气和废水;2.难于或不能被自然降解,所形成的固体废弃物会对土壤、水体、生物造成直接或潜在威胁;3.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昂,焚烧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加剧环境污染。对于产品设计中的选材要十分慎重,既要考虑成本因素,更要时刻以生态利益和环境安全为准绳,着眼于材料科学的进步,依照不同产品的性质和用途,选择最为适宜的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应尽量减少构成产品的材料种类,降低其回收、利用的难度,将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至最低。

三、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设计,确立工业产品的各项效果和技术指标,并通过选择和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将其实现。具体来看,工业产品设计需要对产品的外观尺寸、造型、结构、材料、色彩、表面肌理等进行定义,生产和制造则是依照以上各方面的设计内容而展开的。众所周知,简化生产工艺能有效提升效率、压缩成本、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减轻环境压力。一方面需要借助技术创新,如设备的创新,多轴联动机床、激光雕刻机、大型3D打印机的面世,使得以往复杂的工序得以简化并能够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再如材料的创新,记忆合金、纳米陶瓷、石墨烯等新材料相继出现,除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之外更能够简化产品结构和制造工序;但无论是新设备、新材料还是新工艺,都需要长期的研发和巨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工业产品设计的优化,相较于技术创新,通过设计手段简化生产工艺将更加直接和高效。如在“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简约设计(Minimalismdesign)、可调节设计、模块化设计、工艺简单化设计等,都能够极大地降低产品复杂程度,提升模具利用率并简化装配工序;此外,采用简洁的造型、单纯的材质、简单的结构,利用料本色、材料本身质地、暗线装饰等具体的设计手法也能够有效地简化生产工艺。诚然,复杂的生产工艺,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然而,以此为标榜并刻意为之,反映在设计上,即是复杂的造型和结构,繁复的装饰和材质的堆砌,虽能够造就一时的感官刺激,然而从长远来看却是难以持续的,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可取的。研究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工业产品设计向着“结构最简单、材料最俭省、造型最简练、表面最纯净”的方向发展,从而简化生产工艺,将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四、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输与销售是产品转化为商品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不论是商家还是设计从业者,都对其高度重视。从设计角度来看,要保证运输与储存的便利、高效,以及促进销售,重点在于产品的包装,可以说,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主要来源是产品的包装形式。首先来看运输阶段。从规模上来看,产品的运输无外乎两种,一是大批量的运输,如从工厂将产品运送至销售地,二是小批量或单品的运输,如从销售地运送至客户手中。无论是哪种形式,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装的核心要求是保证产品安全,即是保证产品免于因震动、撞击、挤压、受潮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产品损坏或失效。为了保证产品安全,就必须采用更坚固的材料、更大的缓冲空间、更好的密封效果等,随之产品包装的质量更重、体积更大、耗材更多,但这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包装本身物料的浪费;二是运输效率的降低,而这也是运输阶段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部分。产品包装除保障产品安全之外,另一个重要使命便是增强展示效果,展示效果对产品的销售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产品在包装上煞费苦心。产品包装设计,为了增强展示效果,促进产品销售本无可厚非,在此要批判的是“过度包装”。所谓“过度”,即是包装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畴,如运用高档材质、复杂工艺、夸张的体量等,甚至在部分行业,包装的成本已经高过产品本身!其目的,无非是通过“过度”来追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如果说,过度包装的首要问题是对资源的浪费,那么更大的负面效应是对社会生态的破坏,因为这种包装形式营造奢侈消费,助长奢靡之风。研究产品的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产品包装向着轻量化、小型化、集约化、便于利用、易于再生的方向发展,这既是还原产品包装的本真,亦是对生态环境的责任。

五、使用与维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业产品设计将定义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方式,是使产品具备物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关键。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施动者是人,受动者是生态环境,连接两者的介质是产品,因此产品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人的需求,二是环境的制约。满足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Usability)。产品的安全是基础,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易用是更高的要求,即是方便人们更好地去使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备以下要素:可学习性、可记忆性、减少误操作、具备效率、令人满意。这既是工业产品设计所追求的“以人为本”,亦体现出目前产品设计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将会导致人在使用与维护产品时遇到诸多不便,甚至是危险,以至于对人身财产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要适应环境的制约,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产品的质量,二是产品的能耗。在这里,产品质量是指能否长期、稳定、高效地工作;而产品能耗是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能环保。要满足上述要求,首先,需要通过设计为产品设定适当的功能范围,功能范围过窄,会使得产品功能单一,适应性不足;功能范围过大,会造成功能浪费、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其次,需要通过设计使产品具备优良的工作性能,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应用,材料运用、结构和工艺设计上。再次,需要通过设计使产品具备科学的使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高度协调的人机关系。研究产品的使用与维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实现产品使用和维护的绿色高效。

六、废弃物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产品丧失物质功能和使用价值后成为废弃物,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效应最为明显。现代设计强调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Design)的理念,提出设计应当使产品具备“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的可持续性,即是希望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但要使产品具备这一属性,需要摆脱两方面的困境:一是材料的限制,二是观念的束缚。工业产品的用材绝大部分是人工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的共同特征是制造容易、回收困难,因而其成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尽管所谓“绿色材料”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现实是这种材料并未成为目前工业产品的主要用材,这里既有技术的因素、经济的因素,也有人们观念的因素。相对于突破材料的限制,观念的转变显得更加困难。首先,人们对于产品的态度普遍是“喜新厌旧”。产品生命周期的完结和产品代差的出现,是造成这一观念的客观因素,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产品推陈出新的频率越来高、间隔越来越短,刺激着人们的视听、调动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许多产品被提前“终结生命”。其次,人作为视觉动物,总是被精美、华丽的事物所吸引,这一方面是由于上述事物拥有更夺目的特征,而更主要的因素是人们对物质的迷恋和财富的炫耀,反之,质朴、简单的事物很难成为市场的主流,实际上,这是植根于封建时代、发展于工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当今的投射。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缺乏主动延续产品生命和参与废弃物再利用的动机,人们已经习惯于购买和抛弃,而非维护和再造,因为前者意味着喜悦和简单,而后者意味着乏味和挑战。研究产品废弃物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是对可持续这一命题的思考。可持续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可持续,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以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并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是达成可持续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生态产业论文篇8

鲁北企业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小硫酸厂,1977年8月创建。当时,鲁北的创业者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扎根盐碱荒滩,以创建之时的40万元试验经费,承担了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并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家空白。他们又依托此项技术成果,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装置,这套装置对我国化学工业是一个重大贡献。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又返回用于生产磷铵,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这既破解了磷复肥工业排放的废渣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难题,又开辟了硫酸和水泥生产的新的原料路线,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一线性模式,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1997年5月,在第72次国家香山科学会议上,鲁北的绿色产业链被科学家确认为我国独有的零排放技术、绿色环境技术。

鲁北企业集团生产的主要产品,无论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溴素、磷铵,还是一般的硫酸、水泥,都是用途广泛的成熟产品,其创新之处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鲁北集团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发展是相统一的,制定了“开发环保科技产业,综合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称之为绿色文明战略),把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战略决策的首要因素,并使之成为企业乃至职工的自觉行为。在创建石膏制酸技术生态产业链之后,以发展海洋化工为目标,该集团又完成了海水“一水多用”生态产业链的创建,使海水在蒸发、净化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分布调节,实现了“海水取宝,滴水不漏”。

鲁北企业集团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和海水“一水多用”这两大生态产业技术的成功实施,也昭示了一种新的资源观念和环保观念,即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进行重复多次的利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构成一个多次生成过程。这种既能多次重复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的高科技绿色产业,将使我国传统化工产业完成由“夕阳工业”到“生态工业”的革命性转变。对于生态工业园,中国工程院陆钟武、金涌院士在2000年11月“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中是这样评述的:工业生产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达标排放;第二个层次是零排放或微排放,在正常运行中企业所有废物都能循环利用,对外没有污染,假如出现事故,还是有污染;第三个层次是源头治理,开发新的清洁工艺,把污染消灭在源头;第四个层次是生态化工,不仅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也没有污染,要求产品本身生命周期是安全的;第五个层次是生态工业园,对地区所有企业统一规划,使一个厂的废物成为另一个厂的原料,整个地区的物流、能流甚至知识流全部闭合运行。生态工业园是一个或多个绿色产业链构成的理想工业系统,是未来的工业经济发展方向。鲁北化工走的正是绿色生态之路,符合生态工业概念,因而被誉为生态工业园。

二、加强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产业论文篇9

摘要 文章提出求解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准确界定生态产业园区概念及发展重心,正确处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的五大关系,慎重选择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突破秦巴经济走廊创建生态产业园区的技术力量的缺憾、市场机制的缺失、执法管理的缺陷、增长模式的缺点、资金投入的缺口、公德意识的缺损六大障碍;文章最后还根据问题解决的难度系数和紧迫性等指标来定量分析轻重缓急,对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时序进行统筹安排。 关键词 生态产业园区 发展类型 时序安排 引 言 秦巴经济走廊是衔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纽带,目前,“孔雀(笔者注:此处指人才)东南飞、政策西部行”的现状,使得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陷入窘境;而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力量的缺憾、市场机制的缺失、执法管理的缺陷、增长模式的缺点、资金投入的缺口、公德意识的缺损等原因,造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问题又比较突出的区域,当务之急是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无疑,生态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本文提出求解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难题的基本思路。 1、准确界定生态产业园区概念及发展重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特殊经济区域相继设立,尤其到了90年代,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出现了遍地开发的态势,从类型学及发展时序角度看,继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代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目前出现了第三代的生态产业园区,而且生态产业园区中大部分为工业园区。当前学术界对生态产业园区概念还没有完全从学理层面厘清之时,对其加以梳理是很有必要的。生态产业园区是一个复合概念,因此,对这一概念界定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从理论依托的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从生态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从产业集聚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是生态产业的集聚场所。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产业园区是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产业园区。 从产业发展模式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它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可以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从发展目标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的目标是废物减量化、资源循环化、生产清洁化,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或减量排放。 从管理角度看,由于生态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是按生态链和闭路循环形成的,因此可以实现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生态管理。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将生态产业园区界定为:一个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将众多能够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地域”综合体,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在各成员之间通过共生组合达到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来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它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具有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 从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看,生态产业园区正成为许多国家园区改造的方向。研究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九十二年代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美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生态产业园区特别工作组”;生态产业园区也是 中国第三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我国从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并在“十五”期间准备确立一批部级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内外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表明,生态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秦巴经济走廊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问题又比较突出的现状,要求这一区域发展第三代的生态产业园区势在必行。 2、正确处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的五大关系 国内外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进程中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第一,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关系。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要从企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及园区整体效益发展多方面综合考虑,并着眼于产业生态关系的连接,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活动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第二,企业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生态产业园区要遵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新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第三,动态平衡与静态发展关系。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从整体看是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立在生态的良性循环基础上,追求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但同时也不能以完全忽视局部的静态发展为代价,否则就使得微观层面缺乏动力。因此要处理好动态平衡与静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以获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 第四,园区内外资源整合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生态产业园区不可能集聚一条产业链所有的企业,从经济理性角度看这也有悖于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因此不能不顾整体效益而强调生产全过程都在一个区内循环,比较好的选择是“拆除围墙”,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 第五,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照搬照套其它生态产业园区的做法,而要以借鉴为主,结合实际情况来规划建设,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慎重选择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 确定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应处理好五大关系之后,选择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类型学角度分析国内外现有的生态产业园区,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旧区改造型、新区开发型和虚拟设计型三种。 第一,旧区改造型。旧区改造型生态产业园区主要是现已存在的产业园区,对园区内的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内成员间建立起废物和能量的转换关系。美国恰塔努加生态产业园区就属于这种类型,它曾是一个以污染严重闻名全美的制造中心,后来杜邦公司以尼龙线头回收为核心推行企业零排放,既减少污染又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在老工业园区拓展了新的产业空间。其突出特征是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减少污染和增进效益。旧废钢铁铸造车间变成太阳能处理废水的生态车间,循环废水为旁边的肥皂厂所使用,临近的肥皂厂是以其副产物为原料的另一家工厂。总之,各子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形成一个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 第二,新区开发型。新区开发型生态产业园区则要求在新建产业园区进行开发建设之初,就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将园区设计为开放式结构,便于园区生态产业链网络在园内产业不断集聚过程中逐渐丰富,尽可能让区内企业间可以进行废物、废热等的交换。如美国乔克托生态产业园区采用交混分解技术将当地大量的废轮胎资源化得到碳黑、塑化剂等产品,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品链,这些产品链与辅助的废水处理系统一起构成工业生态网。 第三,虚拟设计型。虚拟设计型生态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因其建立在虚拟设计基础上而得名。具体而言,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首先凭借园区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上模拟各成员间物、能交换联系,然后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如果论证的结果表明切实可行再付诸实施。很显然,通过计算机的虚拟设计 可节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同时也可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园区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效率,降低系统风险。不仅如此,通过虚拟设计还能突破园区的藩篱,不仅使得区内企业可彼此交换、循环利用资源,而且也可与区外企业建立起这种联系。 秦巴地区各地市在创建生态产业园区时,应慎重选择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类型。具体而言,对于现有的各种类型产业园区,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依托现代技术,加快旧区改造进程;对于要新建的生态产业园区,要注意搞好前期调研和总体规划,提高园区内科技含量。无论是旧区改造还是新区开发,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尽可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模拟设计和运行,将系统风险降到最小。整个过程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职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突破秦巴地区创建生态产业园区的主要障碍 从当前的总体情况来看,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在规划建设中 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第一,相关技术的缺憾 要真正实现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必须有生态产业园区的特定技术作为支持,然而,秦巴地区这些方面的技术相对都不能达到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秦巴地区生态产业技术水平偏低,相关技术开发周期长,科技成果转化难,园区企业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运行可靠性差等,都是秦巴地区当前普遍的技术缺憾,导致秦巴地区要实现生态产业园区的物质循环和废物最小化碰到了技术瓶颈。 第二,市场机制的缺失 生态产业园区内的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会在回收与循环利用副产品及废物发生的费用,以及购买新原料和简单处置废物发生的费用之间权衡,即使废物的再利用和循环技术可行,企业也可能不会这样做,除非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当产品被生产出来及废物被处置时,为了再循环,必须把物质分离成各组成部分,而分离需要付出劳动和费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往往会放弃循环利用方式而增加园区的环境负担,因为他们很清楚,对环境这种典型公共物品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效应,其内化包含高交易费用,治理污染不能由自由市场提供而是由政府提供,此时就出现了市场机制的缺失而导致市场不能正常工作,它是阻碍生态产业园区发展进程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三,执法管理的缺陷 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最大的障碍来自于目前的环境法规,其次是有关工业园区的管理办法,这些政策都是严格限制污染性项目的引入或进入。而按照生态工业理念,通常被限制的污染性项目的废物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可能是中间产品或副产品,因此,所谓污染性项目在生态产业园区内外以及不同生态产业园区内的生态内涵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界定。废物减量化是指局域或区域总体效果的废物减量化,而不是指单个企业或者少数几个企业的孤立效果,是面而非点,是结果而非过程。另外,现有的环境政策如排污收费、污染物配额分配等可能适用于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初期,由于对构建工业生态链产生障碍而不太适用于园区的成熟时期。 第四,增长模式的缺点 长期以来,秦巴地区的工业化、园区化选择的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效率、低技术”为特征的增长模式,在环境治理方面则表现为“只污染不治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等末端治理、责任治理甚至无责任治理等,而没有贯穿“源头治理”、“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这种增长模式有着重大的缺陷。综观秦巴地区环境污染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区域造成严重污染的杀手主要就是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电镀等15类小企业(即“十五小”),这些小企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在这种忽略环境的掠夺式发展思路下而萌生,它们的出现为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 第五,资金投入的缺口 &n bsp; 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这是解决当前各类产业园区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各产业园区在建设初期,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尚且不足,更何况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生态环境。环保投资严重不足、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成为制约的秦巴地区又一主要原因。尽管从80年代初以来,秦巴地区环保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占GDP的比例一直偏低,与污染相比治理投入还远远不够。秦巴地区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资金缺口太大,捉襟见肘,致使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举步维艰。 第六,公德意识的缺损 在上述各项都遭遇阻力的情况下,道德力量是最后一道防线,尤其对于涉及产业园区环境安全这样一种公共物品,道德力量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园区内经济主体的公德意识普遍缺损,使得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在有些园区,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再好的环保法规在公德意识缺损面前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如“九五”期间,各地市的产业园区应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取缔和关停了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又无治理价值的一批小企业。然而近几年,一些园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放松了环境保护这根弦,致使众多早已关停的“十五小”、“新五小”等一些重污染工业群又出现反弹,有些园区甚至还违法新建了一些消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它们长期危害人类身心健康,都是由于社会公德意识缺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必须明确的是,解决这些障碍是一个很长久的过程,而且也并非单方面因素得到解决就大功告成,鉴于生态产业园区这种多因素组合形成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地域”综合体,必须多管齐下,当前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找准突破口,根据解决的难度和紧迫性等指标来分清轻重缓急,对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时序进行统筹安排。 第一,技术层面,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并举。要找准技术突破口,目前技术突破口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等。要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秦巴地区周围有大小百余所高等学府,还有30多所中科院及各部委的科研机构,这为该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研发支持和条件。 第二,市场机制层面,建立并健全生态产业市场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来弥补市场机制缺失问题。发达的生态产业要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主要包括成熟的市场本身和完善的市场外部环境。就成熟的市场本身而言,作为竞争主体的环保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并健全适合市场主体运行的生态产业市场机制成为突破口。从德国的经济生态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界和政府积极合作,加快环境技术尽快进入市场,政府帮助技术开发者寻找试验和示范场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对技术改进提供支持。 第三,管理层面,根据国外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现状,可以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分为三个渐进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以现有环境政策为核心的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第二阶段是对园区实施区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三阶段是建立基于生态工业的环境管理体系。 第四,增长模式层面,实现增长模式的转换。摈弃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的增长模式,采用“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也就是说,在园区内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循环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或减量排放。秦巴地区要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产业园区,各个园区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废物零排放和减量排放的时间表。 第五,资金投入层面,引进BOT方式,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和政府共同对环保技术投资,使环保产业投资多元化,减少了企业单独投资新技术带来的高风险,促进了环保技术由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如1994年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政府和私营企业用于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投资达到2 77亿美元。 第六,公德意识层面,自律与他律并行。企业作为园区内的经营主体,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虽然无可厚非,但深入分析目前世界各产业园区内成功企业的“秘密武器”,可知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放弃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财模式,转而追求“均衡利益的满足”,回归到西方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首倡的“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思想。某些现代经济自由主义者不断误读斯密,将其自由市场理论中的道德价值抽离,并“逐渐淡化经济自由主义的道德承诺,但不可否认的是,斯密却是一个鲜明的、道德化的经济自由主义者。”其社会理想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在《道德情操论》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无论我们设想一个人有多大程度的利己主义,他的本性却显然是见他人有遭遇便动心。”书中他还呼吁建立一种正义的道德规范。斯密的突出贡献在于试图说明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关系,其关于经济人的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的思想,应该作为生态园区企业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在倡导园区企业自律的同时,建立园区生态环境披露制度,通过他律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达到“自律与他律并行,利己与利他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孙自法.环保官员称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势在必行[J].中新社北京2003-10-9(电) 赵永新.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J].人民日报,2001-09-05,www.gzii.gov.cn 杨明奕.生态产业园区的原则及分类[J].中国环境报,2003-07-18(3) 孟伟,罗宏.论生态产业园区的进展与障碍[J].中国环境报,2003-04-04(3) 范斌.经济自由主义的道德承诺[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5

生态产业论文篇10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品牌构建;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2012 年软科学计划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品牌构建策略研究”(20122BBA10060)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柯镇昌,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产业。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影视制作、新闻传媒或文化休闲诸领域,都曾取得过很大的发展。但是,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在品牌建设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众多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创新能力与维护能力欠缺,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提升与升级。当代经济学者都已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生命不再局限于其本身所拥有的有形资产,以品牌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正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生命的最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品牌的构建策略做一尝试性探寻。

一、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是构建文化产业品牌的关键

文化产业品牌的生成和发展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品牌的生成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当地的各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而该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社会文化为文化产业品牌的萌发、生长和光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中部和北部,这里春秋时属吴国,后来为楚国所兼并,因此有“吴头楚尾”之称。从全国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华东,北依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内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与武汉、南京、广州、杭州、福州、长沙、合肥等大城市相距都较近;更兼交通便利,水陆畅通,顺长江逆流可至鄂、川,顺流即到苏、沪,沿京九向北即至豫、京,向南便是闽粤。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另外,鄱阳湖地处北温带,这里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大量的动植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瑞昌铜陵古矿冶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商周时期这里便已有了较为发达的文明存在。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里逐渐形成了主要植根于九江地区的庐山文化、形成于景德镇地区的陶瓷文化和产生于南昌地区的红色文化。尤其是庐山文化和陶瓷文化,不仅盛名于华夏,在国际上也有着非常高的声誉。

所谓庐山文化,是指凝聚于庐山本体及其周边区域的相关文化。庐山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除山水文化外,还有书院文化、建筑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庐山周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瑞昌剪纸、湖口青阳腔、武宁打鼓歌等同样意蕴深厚。九江本地历史名人如陶渊明、黄庭坚、陈寅恪等的文化成就使得庐山文化具有了更为强大的张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电影《庐山恋》依托于庐山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成功地实现了文化产品与地域文化的双赢。近年来,针对庐山文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相关成果也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庐山形象的推广与宣传,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进行相关文化产业品牌构建时,完全可以依托庐山文化来构建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的影视作品,举办诸如世界名山大会一类的文化活动,建设诸如桃花源、瀑布村一类的休闲娱乐设施,形成饱含庐山文化意蕴的文化产品。

陶瓷不仅是一种工业产品,更是一种工艺产品,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融为一体,创造出具有多种文化内涵的艺术产品。景德镇陶瓷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其中的生产追求经历了由单纯使用向艺术鉴赏的转变。唐宋上流阶层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收集陶瓷作为一种时尚,宋真宗更用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景德镇为名。明清以来,景德镇的代表作品——青花瓷,因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广受购买者青睐,被作为中国的象征文化而远销欧美。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实践与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严格地说,红色文化并不限于江西,但南昌八一起义、井冈山斗争及赣南中央苏区建立等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无不影响巨大,江西由此也成为红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省份。“红色文化产业是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于一体的产业,除具一般文化产业属性外,还具有传播先进理念、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完全可以依托南昌及其周围区域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品牌,形成相关产品。总之,文化产业要构建品牌,就必须善于发掘和融入地域文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该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构建的良好根基。

二、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构建文化产业品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处,在地理上同长三角、珠三角及海峡西岸经济带很近,更兼具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因此成为江西省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预计到2015年,该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5000 元,2020年更将达到80000元。在南昌、九江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逐渐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生产、航空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行业、陶瓷业和纺织业等为龙头产业的众多产业体系。最近两年来,江西省政府又进一步做出打造区域经济板块的决策,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加快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推进昌九融合发展。在具体过程中,力争做大做强汽车、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医药三大产值超千亿产业,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九龙湖新城、金融商务区和“六大商圈”等的建设,这些决策对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了有效的影响。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品牌,要与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紧密相联系。鄱阳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生命湖泊网的重要成员。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政府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以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和赣东赣西“两翼齐飞”为主战场,以提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带动水平为主抓手,力争到2020年,建设世界级生态宜居、经济发达的新型城市群,打造中部崛起的象征。在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联系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文化产业作为生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文化产业品牌,自然要与生态经济发展这一核心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品牌,要具有产业群的意识。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依托优越的区域资源,实现地区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良好的产业集群有利于产业品牌的形成,例如美国硅谷的电子产业集群、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日本爱知县的丰田汽车产业集群、西班牙巴塞罗那汽车产业群等。国内有广东顺德的家具产业集群、义乌的小商品销售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以完整的生产体系、丰富的产品类别和众多的产业单位而在广泛的区域形成重大影响,由此产生品牌效应。同时,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既促进了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也有利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对于产业的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品牌的保持与维护起到了良性的功效。孙连才在总结德国学者克劳斯·施泰因勒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文化娱乐公司(电影公司、广播电视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介公司、出版社、唱片公司和设计公司、经纪公司等)、个人(艺术家) 以及相关支持系统(包括大学、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服务性行业、政府部门等)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和集中。”美国好莱坞影视产业集群即是成功的典型范例。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品牌,必须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意识,从构建若干小品牌入手,逐渐建构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品牌,由此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引导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正如先构建“晚间新闻”“百家讲坛”“星光大道”等品牌栏目,最后组合成“中央电视台”这一知名品牌。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中指出:“如果把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到一起,实际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堪与热门市场相匹敌的大市场。”核心的知名品牌一旦形成,必将为其麾下的众多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外,同一地域多种产业的相互合作,如传媒业与娱乐业、文化产品与电视业等的融合,也是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重要途径。

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品牌,还要具有社会责任承担的意识,为整个地方经济的“大品牌”服务。一个好的文化产业品牌,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企业并不只是为了赚钱盈利,还有解决社会问题、关心全民利益的责任心,随时准备并愿意为全社会、地区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如果一个企业具有把社会整体的发展作为自己发展的首要目标,它所构建的品牌必定是一个不但令人放心,而且令人倾心的形象品牌,而这一品牌的形成又必将成为企业长期盈利的有力保障。正因为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在构建品牌时,必须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地区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注意与经济区所倡导的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路线相结合,由此打造出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鲜明健康理念的形象品牌。

三、品牌构建与品牌发展紧密结合

首先,构建品牌必须做好品牌定位。与普通物质消费不同,文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鲜明的精神属性,而消费者的个人情趣、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等无不对其消费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依据品牌的定位理论,品牌传播要尽力表达“第一”的概念,因为人们大都只对“第一”的事物产生兴趣并将之记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文化中,有着许多具有“第一”特性的内容。仅以庐山文化而言,上世纪著名学者胡适曾提出,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这三大趋势无疑都具有“第一”的内涵。另外,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世界白鹤王国,景德镇在中国乃至世界瓷器生产史中首屈一指的地位,南昌在建军史上的特殊意义等等,这些地域文化堪称本区域文化产业构建附有“第一”名号的产业品牌的温床。当然,品牌的构建并不只是指向“第一”的极品品牌的构建,文化产业品牌的定位,还必须考虑产品的生成环境、产品的预想消费对象(如年龄、文化、心理等差异) 及产品的潜在市场。充分运用已有资源,针对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阶层打造特色产品,无疑是良好品牌构建的重要基础。

其次,品牌的构建必须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在进行品牌构建时,必须克服以往随便取名、盲目出击的缺点,时刻以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宗旨,正确地针对市场提炼产品的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将品牌构建的作用在市场运营中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能为企业赢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文化产业品牌构建必须具有品牌延伸的意识。

由一种品牌可以衍生出多个品牌,由此形成一个更大的品牌。正如古典诗歌中的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意境;中国画中的若干个小点,组合在一起就是群山万壑的图案。因此,若干个品牌的组合,可以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叠加,而可能是聚变。品牌延伸在品牌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成功的品牌往往都是在品牌延伸的基础上才取得更大成功的。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中指出:“第一,产品种类的长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第二,现在我们可以有效地开发这条长尾;第三,所有利基产品一旦集合起来,就可以创造一个可观的大市场。”我们可以电影产业为例,电影产业并不止于票房收入,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谓电影后产品开发是指对出现于某部影片或与某部影片相关的人物形象、名称和事件进行相关商品的生产、发行、销售或其他各种形式的开发,它可以渗透到其他媒体行业(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音像、图书出版、广告、玩具、服装、旅游以及相关的商业领域等诸多行业,带来的利润往往几倍于电影票房收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以往的品牌构建上,常常犯有急功近利、不顾后路的毛病,以致产品的进一步开发能力较差,企业的发展难以持续,严重限制了文化产业的提升能力。正因为此,加强品牌延伸意识,从长远着眼来进行品牌构建,为将来产品种类的开发预留条件,就显得非常必要。当然,品牌延伸也具有两面性。成功的品牌延伸有利于以较快的途径形成良好的品牌系列,而不成功的品牌延伸则有可能对原来已经形成的品牌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衍生的品牌不好,甚至可能破坏整个的品牌群,形成“一粒老鼠屎坏一锅羹”的现象。正因为此,如何将品牌延伸意识化为正确有效的市场行为,便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

生态产业论文篇11

纵观人类文明史,生态文明乃是一切文明的安全底线和最高境界。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可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标准应该是物我合一,“相看两不厌”;人类与自然共荣,人类与社会和谐;而不是对立。“罗马粮库”何存?楼兰古国安在?它的消失不是天神的发怒,而是沙漠的吞噬,水资源的枯竭。

其实,地球上的沙漠,除了几万年、十几万年前形成的被以色列人称为“上帝给的沙漠”以外,不少是人类自造的沙漠。以人类为优势物种并不断繁衍扩张以来,地球已经进入被某些地质学家称为“人类世”的新时期。草原和沙漠首先成为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对象,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这一错误观念的练兵场。自然界饱受人类社会不公正的待遇,从而使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巨大扭曲。它们被迫自卫,对人类实施应有的报复。气候恶化、水土流失、耕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活贫困化接踵而来。人类在饱经大自然的惩罚以后,正在学会与自然相依为命。这是对地球认识的升华,也是对生态道德的反思。迷途知返也好,悬崖勒马也罢,都是为领悟生态文明真谛付出的学费。

中国科学家认为,新世纪必须“换一种思维看环境变迁、看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包括沙漠化的防治、草原的科学利用、资源的可再生、经济的可持续等。要点可概括为:尊重规律,善待自然,造福人类,用系统思想和科学技术变自然界的生物链、食物链为产业链、效益链,构建新的平衡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原则是“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绿起来、富起来结合”。

二、钱学森是前无古人的战略科学家

钱学森先生作为有全球眼光、人本思想、系统观念、未来设计的战略科学家,50年前就介入了应对全球人口、人才、能源、生态“四大问题”之一生态危机的思考,并做出了伟大的创新性理论贡献。20世纪60年代,他在领导国防科研工作期间,经常利用深入内蒙古、青海、新疆等沙漠戈壁试验基地的机会,了解生活在周边地区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思索如何用科学技术改变那里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用战略眼光超前提出“再增加14亿人口,我国如何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等问题。

1984年6月28日,钱学森应《内蒙古日报》之约,发表了对我国五大草原进行历史反思和科学利用的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人民日报》1985年3月5日全文转载)。同年7月,他首创迎接21世纪第六次产业革命挑战的创新理论体系框架《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绘出了蓝图(见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调研通讯》1984年第27期)。钱老说,因为农业、海业已有专门的国家机构农业部、海洋局负责管理,所以应从实际出发,以林业、沙业、草业为重点,强调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三业结合”在我国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1986年1月,他在给天津学者张鸿烈的信中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宗旨就包括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而创造一个最优美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资源永续不衰的问题。”。

钱学森的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是科学利用草原、沙区优势资源,“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的系统工程。通过高科技和大市场,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 “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目标既明确为创新的阳光产业、节水农业,又具体为新型的扶贫工程、知识经济。其通俗表达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形成产业,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的“林业系统工程,草业系统工程或沙业系统工程”,简称林产业、沙产业或草产业。钱老所以要强调“一旦农业系统工程用到知识密集的农业产业、林业产业、草业产业、海业产业、沙业产业,就能大显身手”;“防沙治沙也是沙产业”但“沙产业比防沙治沙难得多”,是因为依靠科技新成果在沙上种草、用草、加工草,便延伸出草产业;在沙上长灌木、长树并加工利用,就延伸出林产业。其关键词是“四过转化”:其一,“过(阳)光转化”,把二氧化碳、水、叶绿素转化为植物蛋白;其二,“过家畜的腹转化”为动物蛋白;其三,“过机器(流水线)转化”为合格的产品;其四,“过市场转化”为商品和“增了值的货币”。通过“治用结合,以用促治,以治保用”即“绿化——转化——产业化”,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防沙治沙、用沙、管沙结合,向沙漠要效益,向市场要红利。判别沙产业的五条标准是:太阳能的转化效益、知识的密集程度、是否与市场接轨、是否保护环境和是否可持续发展。

三、林沙草产业系统工程是伟大的理论创新

实践已经证明,钱学森的沙草产业思想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强调以太阳为直接能源,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成体系地打造新的科技集群,最大限度地转化、加工、综合利用沙生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为人们提供“离土不离乡”的新生计、新经济。著名的沙产业专家、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先生说,钱老深刻分析了沙区农业气象资料、土地资源特征,指出沙区不仅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也具有独特自然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克服其不利因素。沙产业愈发达,第一性产品的产量就愈多,人们为追求生活必需品所进行的盲目开垦和放牧就会得到有效控制,脆弱的自然系统就会得到休养生息。钱老首倡的“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的“沙产业指导思想”,已引起国家高层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999年1月6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就指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沙产业”。

专家们认为,中国所以比西方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研究更全面、更辩证、更深刻,是因为我们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世界上古史著录最完整,有文字记载的灾害史料很丰富,经验教训刻骨铭心。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院士推动的中国“沙漠学”的创建研究、成果整理和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世界上起步很早,独树一帜。中国沙漠的多样性不但最具代表性,而且关于“畏天”、“敬天”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环境观、沙漠观的研究也最讲实际、最成体系。钱老要求我们“继承+创新”,“保护+利用”,“双管齐下”建设生态文明:一是要顺应规律,珍惜资源,因害设防,保护多样性;二要科学经营,绿色发展,通过循环经济、整合高新科技成果,面向市场生产终极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不但要搞生态道德教育,而且要用生态立法约束人类的不当行为。既不是搞传统的“工业化”,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也不是搞西方的“城市化”,置沙区、草原农牧民的贫困于不顾。坚持城乡一体化,工农携手奔小康。认清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贫困,既不能“只见沙漠不见人”,更不能“只保环境不保人”。

钱学森首创的林沙草产业理论是面向21世纪的前无古人和洋人的科学建树,站得高,看得远,懂天理,接地气。把战略的前瞻性、科学的整体性、人文的关联性、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一个复杂巨系统中分析,确保地尽其利,人尽其才,货畅其流,光尽其用。变以色列“高投入、高产出”的“贵族农业”为“工农联手、城乡一体、资源节约、循环增值”的“平民农业”。其高人之处可概括为四个字:“省”、“链”、“转”、“和”,即围绕一个“省”字,走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向市场要效益的龙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城乡一体、要素共享,工农互融、脑体差别消失的集约、集群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和”字,走技术创新、系统平衡、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和谐发展之路,为决策服务,为百姓谋利。

钱老提醒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坚定信心,创新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崇洋,不,不唯书,“只唯实”,“千万不要”像西方精英“罗马俱乐部”那样“只唱悲歌”。

专家们已形成如下共识:“荒漠化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经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采纳了专家的观点,明文规定“防沙治沙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须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讲求实效”的原则,促进“沙产业发展”。“利用沙区光、热、风、土地资源优势,在地表水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发展适合沙区生长且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林木,种植饲料、发展养殖、人工培育沙区中草药和食用植物资源,通过‘公司+基地’发展,使防沙治沙与农牧民增收致富、企业增效、政府增税有机结合”。到2010年和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更在关于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沙产业”、“鼓励发展沙产业”。

四、西部地区是中国发展的潜力所在

钱学森谆谆告诫我们:“西部地区是中国发展潜力所在。”我国的西部不但是大江大河大沙漠的源头,也是矿产资源和绿色资源的富集带。“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乳东供”、“西药东服”的物质保障靠它,建设北方生态屏障、保证民族聚居地区“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也靠它。学习新西兰,让“羊背之国坐着矿车起飞”是对的,但绝不能竭泽而渔。必须让绿色产业和黑色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两个翅膀一起飞。钱学森认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明确为通过转化、吸收、贮藏二氧化碳的“深度加工”,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全部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实现“零排放”、“全吸收”。1983年11月4日,钱老在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经济研究所曹美真教授的信中指出:要发展“包括农、林、牧、禽、渔、虫(蜂、蚕、蚯蚓……)、菌(食品菌……)、微生物(沼气、单细胞蛋白……)、工(加工业)九业,搞光合作用产物的深度加工,创造出第二个农业、第三个农业。”1994年2月27日,他在给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朱掌玉教授的信中明确支持“以菌吃污”:“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生活中有大量的垃圾和粪便,这都可以通过菌物改造利用。我国湖泊总面积的55%为含盐1‰以上的盐水湖,盐水湖中菌物可以利用阳光进行生产,有人称之为“盐湖农业”。他希望21世纪的中国在“利用菌物进行生产”的生物科技方面有所作为,预言此类生产的年“产值总会达几千亿元”。

有的调查报告指出,我国的沙漠、四大沙地和五大草原都在西部。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在西部,农村牧区6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西部。55个少数民族中的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人口虽占全国的近3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东部地区的4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一半,约20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些事实说明,日益扩大的东西部发展差距不但阻碍着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着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主席在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振聋发聩地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赴内蒙古视察团的《关于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的视察报告》也大声疾呼,应“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新认识草原、沙漠的价值”,“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像重视‘三农’一样重视‘三牧’;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把保护好、利用好草原纳入‘十二五’建设的国家规划”。

有感于西部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面临的种种困难,早在2000年,钱学森就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说,跨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应该有新的思路”,“起点一定要高”,“要用科学技术解决西部人民的富裕问题”,让少数民族兄弟与汉族一样,享受“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文化平等”。2002年,内蒙古成立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时,钱老大力支持,欣然担任名誉顾问。他在给协会名誉会长杨利民、会长夏日的信中强调:“内蒙古的优势产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沙产业和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内蒙古的同志紧紧抓住了这两大产业,真正建设成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和草产业,内蒙古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改善。”他在给协会专家赵永亮、郝诚之的信中说,“林、沙、草三业结合”,就可以“开创我国西部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

五、内蒙古是“试验、转化、推广之地”

内蒙古党委、政府、政协各届领导都高度重视钱学森院士的建议,把林沙草产业当作新型战略产业,一届一届抓,终于见成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国家民委原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原主席杨晶同志对国内理论界朋友的如下评价表示认可,即“十五”以来,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表现出八个亮点:由专家试点到农牧民实践;由农牧民个体经营到龙头企业带动;由资源简单转化到产业链延伸;从小基地示范到大集团加盟;从产品营销到名牌打造;从名不见经传到企业家军团出现及民营企业家挑大梁;从实物运营到资本运营及国际财团直接融资;从分散活动到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发挥作用,以组织化保证产业化。

资深沙草产业专家、中国工程院知名院士任继周先生和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先生都赞扬,在宣传践行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科学思想方面,内蒙古做到了八个全国率先:率先把“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率先把“大力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写进了自治区“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率先在全国注册并开通《中国沙产业、草产业网》;率先出版一套三本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实践丛书》和一套五本的《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探微丛书》;率先举办《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图片展》;率先提出以沙产业理论为指导的“生态小康”概念;率先总结了“鄂尔多斯生态小康双赢模式”;率先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六、鄂尔多斯的“生态双赢模式”

200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看望钱学森,高度肯定老科学家的两大理论贡献:一是系统工程理论;二是沙产业理论设想。总书记谈了他视察西部的所见所闻:“前不久,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产业发展得很好,沙生植物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钱老,您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同志认为,主席强调的三点,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标准,即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要“三生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三效兼顾”。

过去国家林业部门曾以森林覆盖率为依据,提出“南学榆林,北学赤峰”。后来徐有芳部长在《人民日报》1994年8月25日第二版发表文章《向沙漠要粮棉油肉》。钱学森院士读后说:“徐有芳部长这次讲治理沙漠戈壁有了新思路,令人高兴!但没有讲怎样才能做到向沙漠要粮棉油肉?怎样解决缺水问题!”现在以钱学森院士倡导、主席归纳的“沙生植物加工”、“沙区生态恢复”和“沙区人民致富”为综合指标衡量和确定治沙先进典型显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中国林学会理事长、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董智勇先生在《像钱学森那样攀登科技高峰》一文中说:“钱老倡导的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等理论,正在与林业工作密切结合。钱老提出的有关发展沙产业的建议,已经得到了‘三北’地区的重视,将指导我国沙漠资源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据我们多年跟踪调研,建国以来鄂尔多斯市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付出了巨大代价,摸清了基本规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地流传的一首总结50年生态变化的“顺口溜”很能说明问题:“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砍滥牧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工农联手闯市场。”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白玉岭同志在“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上讲演时深有感触地说过:“50年过去了,我们终于明白了人要吃饭,羊要吃草。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现实的选择是发展钱学森理论指导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2001年鄂尔多斯市的沙化面积曾占全市面积的70%;2011年,植被盖度高达75%,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3亿吨,转移农村人口40万,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的增加值达11.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就林沙产业一项增加891元,开始出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10月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部长的刘云山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明确要求总结“鄂尔多斯发展模式”。他说:“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缩影,是改革开放的典范和生态文明的典范。来到鄂尔多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理论工作者要对这个发展变化、沙产业草产业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提高对规律性的认识。”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同美国前总统卡特谈话时指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如内蒙古自治区,那里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做为中国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的“孕育构思之地、试验示范之地”,内蒙古自治区通过近30年的不懈奋斗,已经当之无愧地走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钱学森院士为此十分欣慰,亲笔署名给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赠送过这样一段话:“内蒙古各民族人民过去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贡献;现在又在沙产业、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希望他们在沙产业、草产业上继续做贡献,并把沙产业、草产业推向全中国!”巴特尔在《求是》杂志2013年第4期和《内蒙古日报》2月22日发表署名文章,郑重承诺:“按照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的要求”,把“科学治沙,科学用沙,大力发展沙产业”进行到底;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谱写美丽内蒙古新篇章”。从三晋大地调任内蒙古党委书记的王君经过调查研究,很快认识了内蒙古构筑生态屏障,突出绿色发展的战略价值和示范作用,在3月19日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工作的干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林沙草产业,形成多元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要求各级领导“完善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路径”,“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七、沙产业伟大思想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

生态产业论文篇12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则首次完整阐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专门列为一章,不仅篇幅增大、内容增多,还写入了新党章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将其放在突出地位、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上,这就使“生态文明建设”由经济领域扩展和提升到涉及执政能力的政治领域,事关我党执政的可持续性;而为了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舒适度,如绿化、资源节约、水利建设、土壤改良等;二是减少因发展经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作用,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循环利用、代替高碳产品等。山西省做为一个能源与重化工省份,因为经济偏重,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趋势尚未遏制;“十二五”期间,山西省“高能耗、高排放”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压力还将持续增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的确,发展经济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生态环境,但在发展经济中,相应的节能环保产业如果也有相同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就会使发展经济而产生的负作用降到最低。如果这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还能进一步提高,就能将过去发展经济中影响生态环境的遗留问题逐步解决。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建设就需要节能环保产业超常规地发展,它事关山西省能否在促进经济转型的同时、解决过去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保障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为了保障节能环保产业能够满足山西省的实际需求,必须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对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体系上进行深入细化、大胆创新和精心完善。

二、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1.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制度为纲,创新与完善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一个崇高的、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做为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措施。为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地落实这三项制度,必须以这三项制度为纲,围绕这三项制度,深入细化、大胆创新、精心完善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体系,赋予其具体的操作性和最严格的法律地位。从而以制度为底线,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实施最严厉的监督,保障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超常规发展,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建成美丽山西。

2.建立严格的节能环保指标核查与考核制度。

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主导型、法规驱动型产业,产业规模取决于政府节能环保目标的要求,同时需要高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把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将环境法规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制动力,将政府的方针政策作为产业发展的引力与支撑力。目前,虽然提出了许多节能环保的细化指标做为约束性指标来考核地方政府和企业,但由于没有严格的统计与有效的核查制度,单独依靠排污排废企业自我申报,而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有良好的政绩与社会责任感,形成节能环保指标实际数据有被修饰的制度性缺陷,难免使企业的排污排废量及其利用率有水分。例如:绿色和平组织的《粉煤灰调查报告》中抽样调查的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就与我国政府公布的相差很远。还如普通民众感觉的空气良好度也与政府公布的有一定差异。因此,山西省必须建立严格的节能环保指标统计与核查、及其考核制度,加强统计分析,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建立污染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省、市、县和重点企业的能耗、排废排污数据应按年度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重大环境事件要及时公布,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数据要进行排比,实行末位停产整改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办法,完善问责奖惩制度,实施最严格的“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利用”奖惩制度,坚决避免社会责任外部化;完善节能环保的法制建设,理顺工作机制,虚心听取公民对节能环保问题的反应并及时调研,在决策过程中要更多地接纳公众参与,更多地纳入社会心理方面的评估;鼓励环保NGO等第三方对节能环保指标落实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与监督,积极采纳他们的建议;监督检查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和用能单位、设计单位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情况,监督检查排废排污企业、环评单位、环保执法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规章情况,依法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硬约束”;从根本上督促节能环保产业的切实发展、高速发展,改善山西省的高能耗、高排放现状。

3.建立和完善资源消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十二五”时期,山西省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开发中带来的负作用和生态环境脆弱问题进一步加剧,能源消耗居高不下,污染减排压力增大,资源环境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约束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要谨遵清洁的水、耕地和空气是我们生命线,能源利用必须细水长流才能保障山西省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不能饮鸩止渴。例如:我们的石油按照现在这样的储量,也就是用十二年、十三年的时间;我国的煤炭按照现在这样的消费,原来煤炭非常富有的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现在已经是属于煤炭枯竭了,现在山西、内蒙、陕西,也按照我们现在这样的速度,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全部也就挖完了。由此可见,山西省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消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全面实施国家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实施全程监督,能评、环评不能走形式,一定要严格把关,事后要追踪,达不到设计招标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从而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和促进能源环保效率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提高。

应尽快设置山西省“十二五”能源消耗总量约束性指标,建议“十二五”期间在坚持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指标的同时,设定一个合理的能源消耗总量的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方,通过能源消耗总量的倒逼机制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踏踏实实地做好减排工作,从降低单位GDP排放入手,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能源安全与生态(气候)安全的协同目标,缩短山西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

在环境保护方面则要配套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环境污染责任论文格式保险制度、开展环境污染强制利用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在“超标即违法”基础上确认的“按日记罚”制度、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制度、排污费改排污税等,加大对超标排污排废的惩罚力度;造纸、印染和化工行业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硝,新建燃煤机组应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及其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生产线,绝不能将污染物从一种物态转化为另一种物态就弃之不管;对钢铁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水泥、石化、煤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以及碳排放总量的控制。从而使山西省企业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分区域、分类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可交易的排污和碳排放许可制度,通过逐步减少排污和碳排放许可证总量这一稀缺资源,进而提升排污许证和碳排放可证价格的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完成减排的目的。

针对山西省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工业固废的安全排放和储存,防止二次污染。这是因为在“三废”中,固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最大,它占用土地,污染水体和土壤,其粉尘恶化空气质量,并且还具有持久性。而山西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以电厂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主,同时电厂还能够提供热转化效率最高的蒸汽热能。因此,要以燃煤电厂固废高附加值的“变害为宝”综合利用带动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各大电力集团在山西省的电厂中要选择一个电厂,完成一个固体废弃物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坚决不再容许电力供应全国,污染留给山西人民;并要提供电厂成本价的低温蒸汽和未上网电力做能源支撑,不再增加新的小型燃煤热源。

4.建立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支撑制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的进步之上。没有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决定山西省转型发展成败、建设生态文明的节能环保产业必须建立先进技术支撑制度。山西省要利用自省的资源禀赋和财力,加大节能环保科技的投入,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制定的山西省“以煤为基、以煤兴业、以煤兴产、多元发展”转型发展思路,围绕煤炭能源重化工的节能环保研发领先技术、以节能环保产业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重视引智、引才和无形资产的投入,充分重视科技创新是产业链中的大脑和灵魂。组织实施“节能环保企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人才推进工程”等高端人才培育工程,构建励才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效能,配套完善现行的科技奖励制度;在建立节能环保科技支撑制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发展绿色经济这个中心主题,通过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绿色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消费方式的改进,以及技术集成打造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资源互补、产业互动的经济与生态文明循环系统,形成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在建立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支撑制度中,山西省应编制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推广目录,实施其产业化示范项目,在五个方面支持和建立节能环保技术的自主创新制度:一是制订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二是加强促进新技术利用的相关标准、准入机制的建设,以及相关的机构建设。三是制定促进新技术在市场初级阶段的培育政策,通过政府采购、价格补贴、市场倾斜等手段保障新技术的初期市场规模。四是加强省外和国际合作,对省外和国际上已商业化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及时引进,通过再创新使其适应山西省实际,尽早受益。五是将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生态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和谐发展,促进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六是将风险资本做为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的重要投入,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夯实山西省节能环保科技创新能力。[ LunWenData.Com]

5.完善节能环保产业财政扶持制度。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长期战略任务,因此必须完善和实施节能环保产业的“绿色”财政扶持制度:一是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环保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二是积极支持节能服务公司申请国家财政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三是全力支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建设。四是制定鼓励节能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财政政策以鼓励为主,同时限制低能效类产品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加大惩罚性和激励性措施,有效利用组合政策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六是提高对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投入,建立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特别是加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支出,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的支出,发挥财政投入的产业导向作用,同时还要扩展在节能产品销售、使用、服务、回收及信息传播等方面的投入。七是要重点投入山西省节能环保现状中迫切需要解决和影响重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节能环保项目,禁止平均主义,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节能环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八是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充分调动信贷资金、风险投资和社会闲散资金,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消除制度障碍,使社保资金、养老金等有望成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的重要来源,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和“杠杆”作用。

6.实施节能环保产业的因地制宜发展制度。

虽然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已具备大规模加快发展的条件,但节能环保尚未作为一个产业门类予以清晰界定和统筹考虑,缺少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的产业规划与制度。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制度,立足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是政策驱动型市场,突出“以我用为主”,根据山西省是煤电产能大省,因煤产生煤矸石,因电产生粉煤灰、脱硫石膏,因冶炼产生冶炼渣和赤泥等工业废渣,这些废渣占到山西省废渣总量的78%.而在“三废”中,固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最大,它占用土地,污染水体和土壤,其粉尘恶化空气质量,并且还具有持久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不做好,是与十八大报告中“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集中背道而驰。因此,这些固废物综合利用就是山西省今后节能环保的重点发展方向,山西省应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建立具有山西省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制度、管理制度、市场机制和保障制度;实施民间环保组织和第三方监督节能环保目标制度,节能环保技术免费评估和推荐制度,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行政推广制度,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和技术替代制度,污染物排放权、碳排放权市场拍卖制度、节能环保产业与低碳产业有机结合制度行政责任与市场机制形成合力制度、节能环保科技小微企业政府资助创业制度等。从制度上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而不是靠企业家根据有利可图的市场需求和节能环保的道德标准来随机发展,使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跟上时代进步的需要。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节能减排是根本,而环境修复和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的“标”.因此,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科技先行,先易后难,先负成本节能减排、后正成本节能减排,实施因地制宜的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例如:麦肯锡公司2009年所做的《中国的绿色革命: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报告中,披露核能、太阳能、风能、煤气化循环技术、电动汽车和碳捕存等途径的碳减排都是正成本,而对水泥进行技术革新,其节能和碳减排则是负成本,如果扩展到整体“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和“高排放产品节约与替代”中,这就可以从更多领域负成本地节能减排,最经济地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任务。总之,山西省经济实力还不强,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中一定要先易后难,摸清重点难点,立足实际能力和情况,不可盲目跟风,贪大求洋。

7.实施节能环保项目重点扶持和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国家投资制度。

节能环保的技术指标是可量化的,各种节能环保技术的优劣选择与对比非常简单,科学地评选能大大提高企业投资的成功率。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节能环保的技术和产品具有“政府采购政策”特性,好的技术和产品政府愿意购买,用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由此可见,节能环保产业是各产业中基本上是唯一一个可以用行政力量强制推广应用的,特别是可以有具体的、针对性的支持和推广政策,基本上属于“政策性”产业。如果节能环保项目在各地方、各行业自行其是,条块分割,分散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大削弱了国家有关规划的效果。因此,山西省要建立公正的、科学的评估节能环保技术制度,以培育市场为核心,开展系统性的产业规划编制,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分时间阶段、分地区差别加以实施,并做到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应衔接配套,统筹部署;实施节能环保项目重点扶持和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国家投资制度,根据山西省节能减排和三废综合利用的需求量,根据节能减排量化指标,选择节能减排潜力大的节能环保项目重点扶持和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国家投资,特别是要重点支持重大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的产业化项目,这样没有投资风险,效果更好,能够迅速带动社会投资和相关产业发展,很好地解决相关节能环保的问题。

8.建立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及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和优先应用制度。

应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等特定政策目标纳入政府采购体系,制定相关的采购政策来促使市场鼓励再循环利用,在其需要采购的众多商品和劳务中优先选择节能环保产业的产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消费,从而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效实行绿色采购,在法律法规、采购标准、信息公开经济激励、宣传教育和绩效考评等方面加以完善;政府部门将依据相关产业政策,抓好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扩大产品品种范围,鼓励使用获得全生命周期认证的低碳产品,对低碳产品认证机构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完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的生产企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领域和市场的准入制度,为规范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和将其纳入政府采购做好技术准备,建立完善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及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和优先应用制度。其中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对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给予优先考虑,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体而言,山西省要逐步建立节能技术和产品、环境标志产品、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建立并形成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体系,逐步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低碳产品比重。

9.建立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标准领跑制度。

山西省要重视和强化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化、系统化工作,大力制订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标准领跑制度,引导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高水平、高效益方向发展:一是要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完善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建立能效标准准入和淘汰制度,加大对标准实施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为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创造空间。二是要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从而为先进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扩展市场,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加强节能环保工程设计、监理和节能环保产品标准化与质量监督管理,完善行业信用评估体系,制订企业能力信用评定管理办法和服务业发展管理规范,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标准和标识实施的监督管理。从而真正做到鼓励创新、淘汰落后,最经济、最有效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完成山西省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

10.建立电力用量用价、上网电力价格和发电量市场拍卖制度。

在国务院下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已经是中央考核地方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各地的用电总量控制后,用电指标将会成为限量资源,并十分紧缺,极有可能出现倒卖和寻租现象,使用电企业实际用电价格远高于电网的销售电价;而与此同时,占我国发电总量80%的燃煤发电价格却是成本与电价倒挂,燃煤发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这不仅影响了燃煤电厂的正常运营和发电量,造成由缺电引发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诸如脱硫、脱硝、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等电力环保工作。因此,山西省应在控制用电总量的同时,实施煤电价格改革,建立电力用量用价、上网电力价格和发电量市场拍卖制度;对大中型企业的用电量实施荷兰式竞拍购电,电价由高逐渐降低,出价高的大中型企业可以买到所需全部用电量指标,出价低的则只能买到剩余用电量指标;而燃煤电厂的发电量和相应上网电价要进行竞标,上网电价报价低的电厂可以满负荷发电,上网电价高的电厂则只能获得剩余发电指标;同时实施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充分利用谷电;严格落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政策,制定脱硝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实行优先上网等政策支持;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差别电价;而小微企业按照竞拍购电中的最低电价来用电,居民、政府、市政、福利、农业等用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11.依托电厂建立节能环保产业园和延伸产业链制度。

山西省是煤电大省,电厂近煤矿建设,而围绕煤电集中产生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以及巨量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由于“三废”中,固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最大,它占用土地,污染水体和土壤,其粉尘恶化空气质量,并且还具有持久性。因此,它们的减排和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是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任务,山西省应依托电厂建立节能环保产业园和延伸产业链制度,特许经营脱硫、脱硝制度,并由电厂直接供电、供热,无缝衔接处理煤矿和电厂排出的各种固废制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输电、供热损耗和固废运输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并以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企业为龙头,与节能环保中小型科技企业携手或组合,打造一条开放式的全产业链,改变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弱、散的状况,将这些固废吃干榨净和最大限度地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