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08-01 09:50:25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1

引言:电视专题晚会与综艺晚会相比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晚会,一般专题晚会的都是为了纪念重大事件,是一种宣传性很强的是暗示节目。电视导演要根据专题晚会的主题和性质,做好晚会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尤其是对晚会现场的把握和控制。导演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决定专题晚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做好现场把握有助于提升晚会的舞台效果,导演合理布置舞台、灯光、道具,做好人员组织协调有助于提升专题晚会的质量和艺术感染力,进而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

一、电视导演对于专题晚会的重要性

要想提升专题晚会的整体效果和节目质量,电视导演必须做好晚会的策划和综合管理工作。首先,电视导演要根据晚会主题制作整台晚会的方案,将晚会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体现的主题要与总目标相契合。其次,电视导演负责确定晚会的风格和艺术特色,通过提升晚会效果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及艺术需求。再次,在晚会主题确定后,电视导演要做好综合协调和组织工作,包括舞台布景、灯光使用、机位安排、道具布置、场景切换、背景搭配、现场调度,临时突发事件处理等等,电视导演对专题晚会现场的把握决定了晚会的质量和后期效果。

电视导演是一台专题晚会的制作人和策划者,从方案制定、节目设计到后期的执行都是由电视导演全权负责,导演就相当于一个总策划师,指导和指挥关于晚会各个环节的进展。电视导演要做好节目编排,通过电视导演的精心安排和策划,有助于将优质艺术效果的专题晚会提供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晚会导演拥有着晚会的决策权和处理事件的话语权,导演负责做好晚会现场的人员安排,包括后勤人员、场工、演员等,还要对拍摄机位进行合理布置,按照节目要求下达指令,要求后勤人员及时更换道具、切换场景等,通过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和控制,提高专题晚会的艺术效果。

二、专题晚会中导演的现场把握策略

1、明确晚会主题,准确定位晚会的风格与特色

所谓专题晚会就是有专门的主题,一些是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一些是响应节日安排的晚会。一台专题晚会能够成功首先取决于晚会的主体是否鲜明,专题晚会要以看点吸引观众,要以卖点提高收视率,如央视的大型专题晚会《感动中国》,这台晚会已经持续举办了很多年,主要以感动人物介绍和颁奖表彰为晚会的主要内容,晚会结构明确,主线明晰,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因此,导演在专题晚会主题确定后,要注意深入挖掘晚会的艺术特色,建立独特的晚会风格,一定不能是大杂烩,要是风格独特,主题鲜明的晚会。

2、导演要做好整台专题晚会的统筹策划

一台大型的晚会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人员共同完成,晚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节目,需要大量的演职人员和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如何做好节目策划和人员分工是导演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导演要负责整个晚会的方案拟定,创编是导演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导演要负责做好晚会计划和方案,进而指导全员为了实现晚会的顺利进行而努力。导演要能够调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人员统筹和人员分工。例如各地在建党90周年时举办的专题晚会,都是关于党的发展历程、党的建设、党的发展的内容,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导演要根据晚会的主题,做好演职人员的安排和部署,面对庞大的人员队伍,晚会导演要做好系统的节目策划和协调工作。

3、导演要加强专题晚会的具体事宜的操作

在一台专题晚会中,各个环节设计的事宜众多,晚会导演要做好晚会具体事宜的安排,晚会可以分为几个环节:前期准备、确定方案、节目排练、节目录制、后期制作等。晚会导演要从设计阶段到晚会结束,做好各个环节的把控,进而保证专题晚会的效果。

在前期准备阶段,导演要做好节目的设计,要根据晚会主题确定晚会的风格,要对演出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导演要负责编写台本,做好分镜头的脚本的编写。在节目彩排时,导演要对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机位,做好节目录制管理工作,在实际录制过程中,导演要利用审美技能和摄影技巧选择镜头感最佳的位置布置机位。导演要加强对晚会现场艺术效果的把握,例如舞台背景的布置、节目场景的切换、现场音乐的搭配,这些都是有效提高节目质量和艺术效果的有效措施。

4、加强对晚会现场的把握,提高晚会质量

专题晚会要切忌仪式感太强,仪式感过强会使观众失去观看的欲望,甚至导致观众的反感。其次,导演要保证专题晚会动静有序、张弛有度,一般一台专题晚会时长都在2-3个小时,如何在几个小时内保证观众的收视热度是晚会成功的关键。晚会导演要根据晚会主题,精心安排节目,按照逐渐递进的方式将重点节目放在重要位置,要做到重点突出,动静结合,每个部分要与整体结合,开头和结尾相呼应,晚会主线要明确,节目衔接顺畅自然。

晚会导演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临场指挥协调能力,做好众多人员的管理,晚会开始幕布拉开,一切都进入正常而紧张的状态,为了确保晚会万无一失,导演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把握,包括灯光、道具、主持人、场景等。如果是现场直播的节目,在节目中间,导演要做好摄像机的安排与布控,将机器分号,合理安排远景与近景,留给观众最美的视觉感受。其次,一旦晚会中途发生突发状况,导演要当机立断,做好决策,及时采取紧急预案和补救措施使晚会继续,不影响晚会的播出效果。例如晚会中途主持人话筒出现问题,导演要快速判断是主持人个人原因还是设备原因,主持人个人原因赶紧指挥其他主持人做好衔接,设备的原因要及时调整或更换话筒,保证晚会的顺利进行。

结语:专题晚会中导演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电视导演要从实际出发,做好整台晚会的现场管理和控制,确保节目质量和效果,保证专题晚会的收视率,进而提升专题晚会的关注度,达到宣传主题,提高收视率的效果。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2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加先进、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数字城市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数字城市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充分利用,更加能够在整体上实现城市土地规划的科学合理,构建起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为了促进城市规划的数字化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分析并探讨了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

二、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

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现代测量技术、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内部工程规划、城市整体发展布局分布情况、场地设计等等诸多因素,不仅需要各种高度专业的知识,更加需要能够在明确城市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城市规划的成功建模。在下文中,笔者以城市综合规划模型和城市工程专项规划模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以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城市综合规划模型分析

城市综合规划模型目前城市规划模型当中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型之一,宏观性和整体性是城市综合规划模型的显著特征,它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城市在规划过程中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生态因素等等,其主要面对对象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布局分布规划。所以,规划目的与城市价值取向不同,则城市综合规划模型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有较大差异;在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之后,城市综合规划模型需要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科学预测城市未来发展态势。正是借助于这种能力,城市综合规划模型主要应用于城市未来发展格局预测、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城市土地供求情况研究等方面。

在最初,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扩张时通常采用城市演化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城市演化模型在景观生态学的影响之下成为了预测城市景观未来发展态势的重要工具之一。虽然城市演化模型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该种模型过于理想化,导致其在许多情况下以景观类型转换概率为基础的城市演化模型无法客观并且真实地反应城市演化过程并预测城市景观未来发展态势。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日益深化的城市演化模型研究,使得人文因子、自然因子、生态因子的重要性越加凸显出来,研究人员也认识到了这些因子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并逐步开展了这些因子在城市发展进化过程中的综合、复杂的机理和作用。与此同时,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和运用成为了时代的风尚,传统学科也更加乐于摆脱过于专业导致的视野狭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积极进行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举例来说,美国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华盛顿大学城市模拟与政策分析中心研究开发了UrbanSim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城市演化模拟模型。UrbanSim模型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地价模型模块、房地产开发模型模块、居民区与劳动力选址模型模块、人口与经济迁移模型模块等等,该模型能够以年为单位仿真模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部门,例如政府机构、房地产开发机构、商业机构、家庭等等。总体来看,UrbanSim模型能够在微观上仿真模拟城市在发展演化过程中政府机构、房地产开发机构、商业机构、家庭等主要部门的行为选择,从而可以比较科学地预测城市规划方案的未来发展态势和发展格局,借此来评估该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UrbanSim模型采用了开放性的系统结构,并免费该系统的源代码,颇受城市研究工作人员的青睐。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相关科研人员也开始从事城市规划演化模拟的相关研究,包括对城市演化模型的研究。当时主要是利用景观概率转换方法来预测城市景观发展态势,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来模拟城市发展扩张态势。虽然我国在以上方法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城市的实际规划当中进行了应用,但是因为没有进行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导致我国在城市规划模型研究的整体落后,无法获得实际应用。

(二)城市工程专项规划模型分析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本身并未与城市规划的核心领域有机结合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通用的辅助设计平台并不能完全满足各种专业性很强的设计的需求,造成了辅助设计的技术与设计需求之间的鸿沟,这种现象在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要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与规划的空间框架相吻合的技术支撑平台,根据规划设计的对象和目标,建立专业领域的应用模型。

城市工程规划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实施的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管线规划、绿地规划、场地设计等方面。各个工程专项规划的差异很大,因此工程规划模型也是按照专业的不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供的支撑平台建立起来的。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些应用模型。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城市绿地的规划布局中,规划区域到底需要多大的绿地、需要什么样的绿地并没有统一衡量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对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发挥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估,因此导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科学的规划依据,在规划决策过程中盲目性较大。City Green模型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城市绿地的面积、种类的不同,计算出在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这样既可以对城市现存绿地进行效益评估,指导以后的绿地建设,也可以在城市绿地规划的过程中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目前该模型已经在美国200多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环境控制规划与生活环境评估方面得到应用。我国研究人员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支持下对City Green模型进行研究,探讨该模型在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还未能推广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中去。

三、结束语

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研究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对于促进数字城市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城市综合规划模型和城市工程专项规划模型这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并探讨了城市规划模型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3

二、冰山素质模型下营销课程体验教学实践

对于大多数非研究型院校的学生来说,高深且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唤起其对学习的兴趣,“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也无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体验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培养良好营销品质。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自主学习,强调在教学中设置一定情景让学生能置身疑难情景中并明确问题充分利用材料,对解决疑难问题提出种种假设并实践。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过程中进行辅导和点拨。

1.课内情景式体验教学

(1)角色扮演式体验

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关于角色扮演可以根据案例中涉及到的情景进行角色设置,也可以模拟营销视频中的片断。完整的营销过程包括市场调研、分析、决策、谈判、采购、分销、促销、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中存在方案的选择、人员的合理分工、方案的具体实施效果等问题。在这些环节中,学生们就会根据营销情景充当“厂长”、“供应商”、“经销商”、“潜在竞争者”、“客户”、“现实竞争者”“政府官员“”媒体成员”等角色。学生们在了解情景后,确定分工、明晰职责,合理安排营销活动的各个步骤。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以学生扮演“王老吉”凉茶营销人员为例。学生首先了解公司和产品,进行产品的优劣势、环境分析。教师进行营销技巧指导。学生分组,每组设一名组织者、一名市场调查员、三名销售员。另一小组成员充当客户。学生根据典型案例进行情景再现。在表演过程中组织者进行过程记录。表演完毕由学生和老师分别根据礼仪、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议,总结不足,提炼优点。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扮演营销活动的角色充当演员,实现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生能力和素质、情与景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各种模拟情景下,借助对一定环境、特定角色、活动的仿真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律、掌握一定营销管理方法和职业操作技能,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2)项目导向式体验

项目教学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实施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个教学理念综合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莱夫的情境学习理论。以调查“城乡家庭轿车市场的供需情况”项目为例,在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已掌握有关市场调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7—8人一组,共6组,主要任务是在城乡展开调查。学生参照教材,在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流程后确定调研的内容和步骤。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调查,做好记录,最后分析调研数据,得出结论。调查内容包括购买的可能性分析;愿意购买可以承受价格分析;不想购买的原因分析;欲购买的原因分析;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做整体评价。首先是项目成果评价,包括项目实施计划的合理性,项目是否达到既定的目的,质量怎样等;其次是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与他人进行合作,是否意志坚定,有无创新精神、能否虚心听取他人建议等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学生团队意识和营销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为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会有很多被拒绝的情景,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能力。在上课过程中就需要相应安排一些素质拓展项目。室内、室外都可以开展。主要有孤岛求生、背靠背等。这些项目近乎游戏,学生因竞争而变得有激情和活力,只要教师不断鼓励,相信每位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有一定收获。

2.课外实践类体验教学

(1)校企合作体验

为了提升学生营销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面向社会,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市场营销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依托学校一些社会服务项目,与当地企业合作。节假日或者实训周,教师和学生去企业进行营销实践。比如帮助企业开展有关产品的市场调查、产品市场占有率调查、消费者需求情况调查等。企业也可以把一些促销项目带到学校。教师在学生中征求方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思考学习,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让自己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注重学习的实效,提高自己的能力。市场营销课程具有应用型很强的特点,书本上往往没有答案也不会告诉如何操作,要在实践中学如何营销,开设营销课程中可以定期请企业界营销精英来校传授实战经验和营销最前沿知识,学生在与企业人士的互动中增长见识和素养。现在有一些高职院校开展的“三联”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所谓“三联”实践教学是营销理论+案例+企业项目。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分析案例也有描述案例,既有新案例又有老案例,既有长案例也有短案例,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相结合。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在三联实践过程中不断围绕企业和教学需要,引进营销类项目。典型的项目有2004年《某食品市场市场拓展策划》、2005年《某企业营销困境分析》、2006年《某蛋糕店促销策略》。学生以团队形式提交策划书,很多策划方案都得到企业的好评。好的策划方案又充实到案例库中。学生在策划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成功、新颖的策划使学生的自信大大提高。并且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比较认同。

(2)创业营销实践体验

高职目前培养学生的重点在于三创人才的培养。“创业、创新、创造”同样也是市场营销课程希望达到的主要目的。一方面课堂通过将创业知识和营销学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创业和追求卓越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创业营销实践,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创业之路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快乐。典型做法有校园超市、跳蚤市场、淘宝店铺、专业社团+创业实体运作等。校园超市从策划、选址、负责人竞选、进货、分销渠道、促销等等都由学生自主管理,老师负责指导和监督,这些创业项目为同学们提供创业营销实践的平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是以当事人的身份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校园超市在很多高职院校都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学生在真正的实践活动中能深刻认知营销的原理和方法,收获的喜悦让同学们更有创业激情。同时也让学生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开发和锻炼机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商业本领和营销素质。创业营销除了借助一些实体店外,淘宝店、跳蚤市场、专业社团+创业实体运作等也是不错的创业营销体验。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将专业社团+创业实体运作这一实践做法从艺术学院推广到其他学院。虽然是艺术类的学生,但他们也有市场营销课程,并且将专业和营销创业巧妙结合。他们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走“专业指导———社团历练———企业锻炼———创业团体———实体运作”之路。学生首先学专业知识,然后到相应社团进行锻炼进而去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体验,行业专业人士给予一定引导,鼓励社团学生立志创业。学生设立社团的过程也是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将社团当做课堂,企业项目完成情况当作专业成绩的主要考核因素。比如创意营销策划社团与某婚庆公司合作,学生参与到公司婚庆策划全过程。社团骨干成员与公司各个部门进行对接,参与市场运作。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社团按照婚庆行业标准进行运作,学生工作起来积极主动,专业化程度也高,很受市场欢迎。目前该实践教学模式得到当地很多媒体报道,并且在学校很大范围进行推广。该实践体验不仅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社会沟通、营销策划能力还充实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他们的情商。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4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以及国际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由于专业性相对不突出,高职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相对不理想,文秘专业的毕业生甚至被戏称为“草根白领”,工资待遇不理想,工作流动性大。2013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麦可思机构的跟踪调查综合整理发现,在毕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60%左右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已经不在当初毕业时所填写交给学校的就业协议书上的单位工作了,有20%的学生表示正在寻找新工作单位,还有15%的学生有换工作的打算。而在此背景下,公关行业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公共关系业2011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共关系业2011年营业额达260亿元。2013年2月22日至3月29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对中国大陆境内主要公共关系公司进行了为期36天的行业调查。调查显示中国公共关系市场2012年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据估算,整个市场的年营业规模约为303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6.5%。《中国公共关系业2008年度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公关业年平均工资水平就已达到7920元。那么,文秘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顺应这个大好形式呢?虽然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并不是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文秘工作的本身却具有公共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公关员职业定义为:“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人员”。一般公关专员的职位要求为大专或以上学历,良好的书写和对话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工作积极主动,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及责任感,能承受紧迫的工作安排和压力。这些能力也是一个合格的秘书人员所应具备的。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加强毕业生的公关行业竞争力与文秘专业整体培养方案并不矛盾。

一、结合文秘专业基础课程的公关能力培养

(一)情景模拟的公关写作能力培养

《秘书写作》是名高校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开设教学时数为96课时,分为两个学期,前期课程为《写作基础》。当前写作教学也较多地采取模块形式,基本分为公务文书模块、事务文书模块、经济文书模块等。《秘书写作》在不改变现有模块的基础上,可结合秘书实际工作中公关能力的需求,对模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合理化选择。高职院校文秘学生的基本就业方向是中小型企业,因此公务文书中的请示、批复等在工作中使用的几率并不高,而事务文书中的总结、计划却是秘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还有像讲话稿、述职报告等经常应用的内容却不是原有的教学重点。因此可在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调整各模块的教学时间,同时采用拟真式教学法,有目的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通过实际公司背景的设置完成对应的写作任务。课程在教学之初可以先设立几家公司:由学生设立,教师最终确定;注意公司的规模和经营内容的区别;数量控制在四家之内。此后的写作任务结合公司开展。拟真式拓展教学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模仿训练的公关礼仪能力培养

秘书工作的岗位特征决定其礼仪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秘书礼仪》或《秘书口才》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行为的训练,可用模仿法。模仿是学习的主要方法,特别对于可视的行为语言的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培训目标,收集相关素材,精心设计示范动作,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得种种“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并体现在自己的行为语言上。也可通过视频欣赏,如影视剧中秘书工作画面选放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职业秘书的风度、气质和行为语言,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在以后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所依傍。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模仿举止高雅、大方的人,学习他们表情、身姿、手势的运用,提高个人行为语言修养。

同时在模仿的基础上,师生还可以角色扮演,共同选择案例,编写脚本、学生演出、班同学评议、分析各扮演者的行为语言是否得当、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这种训练方式中,将学生的心理置换成职业秘书的心理,有利于学生将行为语言的知识原理迅速形成表象进行理解,工作岗位的“事”仿佛自己正在“做”,人际沟通中的“话”好像自己在“说”。学生扮演越真切,与现实的贴近度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

二、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公关技能训练

(一)《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活动方案训练

1.公共关系活动方案写作训练。方案策划与设计是《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核心,包含有形象设计方案策划、公共关系调查问卷设计、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公关与新闻媒介策划、公关广告设计等,以公共关系调查问卷设计、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为中心。课程教学在学期之初会要求学生成立各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建议以经济类组织为主,可以是参考现实已有的组织,也可以是虚拟成立的公司,每个组织的学生人数一般为6-8人,可自由组合,此后的工作任务需以公司的名义完成。以“公司十周年庆典”为例,各家公司的策划小组接受任务后,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应用庆典活动知识点),并获得相关信息(与自身企业相关的内外信息);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出工作行动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列出多种可能性(庆典活动的多种形式);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佳的方式(根据公司规模、行业地位等,反复听取意见和修改),做出决策,选择最佳方案。

2.公共关系活动方案演练。策划方案的写作仍然是纸质的书面练习,部分情境可能是美好的愿景,而公共关系活动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现实的演练。因此各组织可就上文完成的方案开展课堂演练。可将两家公司分为一组,自行选择其中任一方案,全班一般控制在四组之内,各小组轮流模拟演示。以庆典专题活动为例,要求学生演示庆典活动流程,人物角色由学生自行分配。演练可选择在教室进行,对环境作适当的布置。实训所需器材如桌、椅、及其他道具(名签、桌布、话筒等)由学生自行设计准备,活动所需文字材料由学生自行拟写。在演练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推选的评估小组按照工作规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形成评估报告,同时对该组学生的行为规范性、团队合作情况等予以打分。如果可能,学生可根据评估报告进行第二次演练,以验证所提出的建议是否得到修正。为节约时间,第二次演练可以放在课外,利用晚自修等业余时间,并可以录制视频。选择其中一组再次进行课堂分析已强化演练效果。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学期任务基本为4个。而一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强调团队分工与协助,锻炼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二)学院实训过程中的公共关系活动开展

课程内的训练不可避免的受到教学课时、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和客观现实会有差距。如何锻炼学生的实战性,可以尝试结合秘书实务的校内“顶岗实习”进行实战训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秘书实务的“顶岗实习”为期5个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全校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各部门进行实习。在此期间学生要参与各部门的工作,尤其是专题活动。

学校各部门每年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例如文化艺术节、“十佳”歌手大奖赛、知识竞赛等,如果文秘专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中,将有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并以部门策划经验为基础向大型活动延伸,如学院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歌咏比赛等可由学生组织策划、接待和主持,在学校的“三结合”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与用人单位洽谈,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发展搭建了良好很好的平台。

并且此模式还有的一个优势是,各二级学院会开展一些类似性的活动,例如“就业洽谈会”,但是学院性质不同,活动的形式就有较大的区别。比如机电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就业洽谈会”都会出现学生作品展示,但两者作品类型截然不同,相应的场地布置要求亦有很多区别。那么在方案的策划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并举一反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公关策划的实际能力。

全国高校中除了直接的公关教育专业外,就是通过文秘专业培养公关人才。因而结合以上课程的改革和实训,文秘专业学生的公关竞争力首先来自于写作能力尤其是公关策划文书的写作。因为一次成功的公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赖出色的策划。制定公关策划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公关传播效果。其次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能力。所有的公关策划书都不应该只是口头上说说了事,必须落实到书面上,以方便计划制定者随时查看项目进展,管理层能够有效对公关结果进行评估。再次是“软技能”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大学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当中,面对求职的困境所出现的一切,促使我们进行思考和改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麦金罗编译.没有任何理由―现代企业员工培训最佳读

本[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2] 胡劲.基于“能力本位”原则的公共关系教学方法探讨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5

1.前言

某些企业在安全检查中发现,几个不同的基层生产单位,组织开展的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科目完全相同,都是点上几个火盆,组织部分人员用灭火器将火盆中的火熄灭,然后进行简单小结,把演练情况记录到安全活动本上“交差了事”;生产单位所处的环境不同,生产性质不同,安全防范的重点也不相同,而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的科目却完全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预案演练中图省事,满足于活动开展了,安全记录本上有内容记载了,可以通过上级检查了,是一种“为了演练而演练”的应付行为。

事实上,应急预案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确实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加强各部门在应急状态下的协同配合,还可以以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应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为维护施工安全、构建和谐工地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不同性质的单位所进行的应急预案演练的项目和侧重点也不应该是一样的。

2.应急预案演练的有关常识

2.1应急演练定义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2.2应急演练目的

2.2.1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2完善准备。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对应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2.3锻炼队伍。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2.2.4磨合机制。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2.2.5科普宣教。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2.3应急演练原则

2.3.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3.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2.3.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2.3.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2.4应急演练分类

2.4.1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2.4.1.1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2.4.1.2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2.4.2按内容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2.4.2.1单项演练。单项演练是指只涉及应急预案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2.4.2.2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2.4.3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2.4.3.1检验性演练。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2.4.3.2示范性演练。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2.4.3.3研究性演练。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结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2.5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规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3.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准备工作

3.1风险辨识与评价

3.1.1危险源的辨识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特点,结合企业实际,采取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等方法,把在办公、采购、施工和服务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充分考虑员工及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要求,收集、整理,建立本单位的危险源台账。

3.1.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

3.1.2.1直接判断法,其依据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相关方的合理要求;

••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

•直接觉察到的风险等。

3.1.2.2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即LEC法)。

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的乘积来评价危险源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值: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具体如表1: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L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极不可能

0.1实际不可能

•E值: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具体如表2: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E值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每周暴露一次

2每月暴露一次

1每年暴露几次

0.5非常罕见的暴露

•C值:将需救护的轻微伤害的C值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C值规定为100,其他情况值为1—100之间,具体如表3: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C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灾难,数人死亡

15非常严重,1人死亡

7严重,重伤

3重大,致残

1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D值:根据经验,把风险性分值分为5个等级,具体如表4:

表4危险等级划分(D)

D值发生事故年产生的后果

320以上极其危险,不可能继续作业

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以下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通过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计算D值,当D≥160时,为不可接受风险。

3.1.3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确定及预案编制

3.1.3.1根据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综合分析、确定本单位所辖范围内的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

3.1.3.2对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巴新铁路PJ-02标项目部来说,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包括:物体打击,机械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架桥机倾覆、溜车、掉梁等。

3.1.3.2预案编制

各单位结合已确定的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了解当地政府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调查处理规定,查阅国家、行业、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掌握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调查处理的步骤和方式,判定出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可能涉及的范围、破坏、伤害和风险程度的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明确发生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场所、类别、性质和后果;分析可能发生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可能发生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场所应配备的器材;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及信息传递。

3.2演练准备工作

3.2.1制定演练计划及演练方案

明确演练目的,主要是组织应急演练的原因、演练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

分析演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事件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确定演练事件的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安排演练计划。按照演练活动的整体构想,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编制演练经费预算,概算演练经费,提出经费筹措渠道。

3.2.2落实演练保障

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场地、物资器材和安全方面的保障。

这里着重强调预案的人员保障问题,提倡全员参加预案演练。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中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个生产环节的工作,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安全工作,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上自领导,下至班组工人,人人关心安全,全体参加安全管理。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4.应急预案的实施

4.1演练的启动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由参加演练活动的最高行政首长或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4.1.2演练过程控制

4.1.2.1桌面演练(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巴新铁路PJ-02标项目部的架桥机倾覆应急预案、大型龙门吊断绳应急预案、大型龙门吊倾覆应急预案、溜车事件应急预案桌面演练就是以桌面演练的形式开展的)

在讨论式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或推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4.1.2.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巴新铁路PJ-02标项目部的5防汛预案、火灾预案演练就是以该种形式开展的)

在实战演练中,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和指令,控制人员及时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时的应急处置程序,或根据应急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控制人员应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1.3演练解说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可以安排专人或专业播音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应急知识宣传等。大型综合性示范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

4.1.4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内容全部完成后,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参演人员撤离演练现场,保障部负责演练场地的清理和恢复。

4.1.5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4.1.5.1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比照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可通过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和对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也可要求参演单位提供自我评估总结材料,进一步收集演练组织实施的情况,撰写演练评估报告。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4.1.5.2演练总结

现场总结。在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事后总结。在演练结束后,由文案组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演练参与单位也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4.1.5.3成果运用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储备等。

4.1.5.4文件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4.1.5.5考核与奖惩

演练组织单位要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按要求参加演练,或影响演练正常开展的,给予通报批评。

5.结束语

铁路施工企业所承揽的建筑安装产品多是处于野外、露天、高空或是地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作业劳动密集、环境多变、受地质和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与一般企业相比,危险作业和不安全因素更多,也不易控制。通过应急预案演练能有效地控制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职工危害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6

营销策划是一门方法性的学科,是一门专业技能深化的艺术,主要教学内容不仅是抽象的知识理论,还是系统的实际操做方法,教学侧重点在创意和传播。

课程教学中,营销策划强调从“做”中学,侧重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策划,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市场营销策划的方法与技巧。

一、营销策划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营销策划是市场营销实务的最高境界,受到营销教学的高度重视,相关的研究很多。为满足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层次的需要,学者提出了很多的教学理论模式(见表1)。

1.“教――叫――交”教学模型

“教――叫――交”教学模型(周勇、池丽华,2012)认为,营销策划课程分为三个阶段:教――通过课堂互动教学得出基本原理;叫――通过课外作业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实践;交――以独立设计策划报告培养综合全面的营销策划技能。

该教学模型高度概括了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进程,同时给出了不同阶段的主要教学方法:互动教学、课外作业、独立设计。

2.案例教学模式

以案例促兴趣,由兴趣识原理,案例教学是被很多学者检验过的行之有效的营销策划教学模式。

乔辉(2009)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宗旨是使学生在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产生主动的学习需要。该教学模式的要点是构建一个闭合双向反馈环节:主动学习的学生、针对性进行指导的教师、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构成,完成对知识的再理解、体会与灵活应用。

对如何完善营销策划的案例教学模式,张如云(2010)给出了进一步的方案:(1)采用“课内+课外”的途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内的方法是“角色模拟体验”,课外实践采用了“小组大作业”;(2)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选择与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模式为营销策划教学给出了具体详细的操作方案和教学方向,利于在教学上的使用和推广。

3.课堂脑力操

课堂脑力操(张如云,2010)具体操作是:在上课过程中提出三至四个问题,让学生充分想象、自由作答,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提出各种精彩创意的答案。

该模式是对案例教学模式课堂讲授环节的一种细化创新,实质是强化训练学生的策划创意技巧和策划创意思维。

4.模拟实训教学法

潘旭华(2005)提出营销策划教学中可以采取模拟实训教学法,该方法认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一模拟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完成模拟教学活动来掌握营销策划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该方法是对案例教学模式的突破,强调营销策划案例素材的能动处理,让学生通过参与式互动学习该课程。与上述几种教学模式相比,模拟实训教学法使用更接近实务的教学素材,突出时效性策划和能动性策划。

5.课程任务导向教学法

课程任务导向教学法(雷杰,2009)是以完成一项课程项目为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设计讲授、实践、考核等教学活动。根据课程内容布置具体的策划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得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围绕明确而具体的单元教学目标。

该模式充分结合了课程教学计划和期间教学重点及难点,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把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得到国内很多院校的推广。

6.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是俞以平(2009)提出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创设的情景、协作、互动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生的策划灵感、领悟营销策划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该方法与课程任务导向教学法教学类似,强化营销策划的针对性教学,尤其是策划素材的综合运用。

7.“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法

张晓(2012)提出的“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素材(或教学案例)真实且可感触,依托实体企业的真实项目构建教学情境,通过“一个大课堂”、针对“四类学习人群”,以真实项目为情境依托,采用“五化转换的模式”,情境教学过程均采用“八步教学法”的课程实施。

借助网络课堂、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及社会课堂,融为“一个大课堂”;为校内学生、顶岗学生、校外学生、社会人员等“四类学习人群”提供不同的课程准备、课程学习、课程考核、职业认证、创新课程等学习内容;把真实企业、团队竞争机制、“三师”(教师、师傅、就业指导师)团队、职业素养教育等引进课程――即“四大进入”;“五化转换的模式”强调项目任务模块化、模块内容流程化、项目案例情景化、情景模拟任务化、任务考核企业化;“八步教学法”指每项任务的完成都分为真实项目引导(受单)、现场企业考察(资讯)、学习小组研讨(决策计划)、小组分工设计(实施)、整合修改方案(检查)、作品展示(评估)、任务评估(评估)等步骤。

“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法是迄今为止国内学者提炼的较为完善和经典的营销策划教学模式,它从教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方面对营销策划教学做出了系统的归纳和提升。

二、营销策划教学模式的革新历程

现有代表性营销策划教学模式存在着差异,但本质上存在着很多共同点(见表2)。

1.营销策划教学模式的演变脉络

营销策划是科学与实用艺术的统一,重视实践运用。由表2可见,营销策划教学的模式演变遵循“教材理论――案例讨论――教学单元策划――综合策划”程序,不同的模式方法在流程侧重点上存在差异。

2.策划素材的内容选择

早期营销策划教学的案例素材多源于经典的企业经营案例,通常来源于经营案例类教材。这些经典案例材料通常大而全,侧重宏观,偏笼统。

出于对具体单元性教学的需要,一些学者深入一线实体企业亲力亲为,把一些成功的策划实务总结归纳成特色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这种素材往往时效性强,特色明显;素材企业在教学地所在区域,授课对象熟悉,便于营销策划尤其是在单元策划中的教学。

近年流行的策划素材是一线实体企业因遇到经营难题而委托的课题或项目(当然也有部分经营主体出于搜集良好策划创意需要进行的委托)。与上述二类素材相比,企业委托的课题或项目所形成的策划完全运用于市场操作,直接接轨实战。策划难度和挑战性极强,教学双方、企业等的重视和投入是前述策划所不能同日而语的。

综上,营销策划素材经历了“现成的公开发行的教材式经营案例――个人总结的已执行的真实实战型经营案例――经营主体委托的经营课题或项目”的过程。策划素材与经营主体逐渐实现无缝对接。

3.核心教学资源的形式

伴随着营销策划素材内容选择的变化,营销策划的核心教学资源形式也在剧变,具体为“纸质版本的印刷材料信息――可视化的电子音像视频信息――实战实操性的执行性市场经营信息”。

时下营销策划的核心教学资源如果仅仅依靠“拿来主义”的获取方式,必凸显陈旧,从企业实战中收集和归纳总结获取核心教学资源成为潮流。因此,时下的营销策划教学既是策划能力的比拼,更是信息资源处理能力的比拼。

4.策划效果评定的方式

营销策划的效果控制大致经过了“自由选题策划、自由创意”向“命题策划、受限创意”的模式演进。最初营销策划由于选题广泛,其策划效果主要依赖授课教师的主观评定;命题策划的推进形成了策划效果的易于感官比较,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策划效果的评定;在经营主体委托策划时代,策划效果由购买客户、市场评定,业内通行性经营性指标评定,实效是最实在的裁判。

三、营销策划教学的趋势

1.高校成为委托项目的接单方,营销策划教学突出实操执行性教育

出于对节省经营成本及高端策划人才稀缺的顾虑,时下的经营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采用外包的方式把营销策划转移给专业机构,高校成为此类委托项目的接单方。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之前营销策划素材资源的来源,也给今天的营销策划教学充分对接市场一线提供了机遇。

2.单元性策划教育被置于首要地位,突出营销策划教学的立体性教育

作为一门科学,营销策划有其独特的完整性学科结构,包括促销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传播策划等多个单元,这些独立的单元策划具有共性的策划思维,形成综合营销策划。首先,一线企业的策划实务中,单元性营销策划的需求量远远多于综合性营销策划,把单元性策划教育置于首要地位实际是顺应市场变化。其次,对综合性营销策划的领悟建立在扎实掌握单元性策划的基础上。兼顾综合性营销策划的同时,把单元性策划教育置于首要地位。突出营销策划教学的立体性教育,是现代营销策划立体化教育的体现。

3.理论教育为实践服务,强化营销策划教学的职业化教育

营销策划是为销售推广服务的,客户满意是最高宗旨。理论服务与实务,营销策划工作者要树立客户导向意识,把客户满意作为最高宗旨。营销策划是一种职业,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策划执行的关键。可操作性的创意、实在的效益、最优的成本组合,无一不体现出策划人才的职业素养。强化营销策划教学的职业化教育,是营销策划教育的重要环节。

4.市场经营实效日渐成为策划效果的终极评定指标,大力推行营销策划教学的开放性教育

营销策划是指导实务实操的纲领,实务实操是成功的营销策划的源泉。营销策划教育的大课堂不能局限在学校教室,制作实训室、商场现场、商业零售企业、网络等构成的开放式大课堂。营销策划教育的师资不仅仅是校内教师,行业职员、企业公司经理、普通客户更是营销策划教育大师,他们共同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施教、指导。市场是营销策划效果的终极裁判,购买客户、市场评定,业内通行性经营性指标是营销策划的最有效考核标准。把营销策划教育融入社会大课堂,推行营销策划开放性教育是培养成功营销策划师的根本途径。

四、对完善营销策划教学的思考

1.学校拓展营销策划的实践舞台

营销策划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的是动态市场、差异化的需求、不断转移的买点,学校教室只是营销策划教育的启蒙。这要求高等院校以开放性办学广泛联系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实践基地,为营销策划教学提供最大的舞台。

2.教师的双师型转变

营销策划初始的系统理论教育是由校内教师完成的,营销策划人才从来是社会市场造就的。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把握最新营销策划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追踪一线实务操作,才能完成真正的营销策划知识更新,培养出合格的营销策划人才。

3.学生深入一线

营销策划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策划创意瞬息万变,策划大师不是教室训练出来的,实践实务从来都是策划大师的摇篮。营销策划课程设计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如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务。缺乏感性实务,永远无法实现营销策划课程设计的其他目标。

参考文献:

[1]乔辉.《营销策划》案例教学方法分析[N].企业导报,2009,(10):194-195.

[2]俞以平.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71-72.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7

但是,纵观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应急演练工作,还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演练模式的创新,促进应急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

一、电力企业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电力企业开展应急演练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演练内容简单,信息化程度不高;

第二,对于规模较大的联合演练,缺乏系统策划,演练设计方案不完善,演练方案文件编写不规范,结果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演练效果和目的;

第三,目前电力企业开展的大型演练基本采用的是预拍模式,重演轻练,达不到演练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二、系统化演练策划

依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颁布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的有关要求和部署,电力企业在开展应急演练之前,需要根据演练类别和演练规模,进行系统化的演练策划。策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计演练情景,制定演练方案。

演练情景是指对假想事故按照其发生过程进行叙述性的描述。对演练情景进行设计是演练的初始条件,通过引入需要应急组织做出相应响应行动的时间,全面检验演练目标。

此外,需要制定完善、完整的演练方案。主要包括应急演练总体实施方案、应急演练人员手册、应急演练控制指南、应急演练评估指南、应急演练脚本等。通过编制这些演练方案, 做到应急演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演练效果。

第二,建设信息化的应急演练平台。

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信息化应急演练平台。其目标定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看得见:将各应急演练现场的视频信息接入应急演练平台,实现对演练现场状况和进展情况的实时监视;

二是联得上:在信息接发与处置方面,实现应急信息和日常安全管理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单位应急平台连接,向政府相关部门报送应急处置相关信息,并向社会公众应急信息;

三是叫得应:建立视频会商系统,各现场指挥中心可以随时实时进行视频会商。

第三,开展仿真演练。

建立交互式应急救援仿真演练平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事故发生、灾害逃生、灾后救援的全过程,不仅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在灾难面前如何自救,还对如何帮助他人给出了指导,是大规模应急演练的重要手段。

在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平台的基础上,采用交互式的仿真演练技术,实现应急演练的实时交互,可以极大的提高演练效果。

三、应用实例

武汉博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一体化运作,近年来集中了大量专业人员从事应急演练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不断协助电力企业开展应急演练的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笔者有幸参加了武汉博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共同为某流域水电公司组织策划的联合应急实战演练,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第一,基于“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信息化应急演练平台进行应急实战演练,各指挥中心、参演单位、观摩人员以可以实时了解各级指挥中心、演习现场的演练进展情况,属于国内首创。

第二,演练全程采用直播方式,更加真实,是演练而重在“练”,能全面提高参演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8

一、旅游管理课程体验度缺失的教学弊端

(一)知识理解思维误导

旅游管理课程是对于旅游专业知识在管理层面上的细分,其理论教学内容广泛涵盖了旅游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点。诸如:旅行社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英语、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会计、酒店管理、酒店餐饮服务、生态旅游、旅游文化、旅游客源、旅游资源开发、景点规划、旅游安全、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旅游财务管理、旅游项目管理等,均为相关的连带知识。而旅游管理知识本身也存在一种实践性的体验,可以认为体验度越强,其旅游管理经验的积累也越为真实。然而当体验度不足时,学生旅游管理知识的获得过于被动,缺乏主观性的分析与鉴别,那么极易产生对于旅游管理知识运用的思维干扰和误导,进而产生更为严重的实践性偏差,导致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二)操作技能实践偏差

旅游管理经验的获得更多地来自于实践活动,单纯的理论知识很难构建完整的旅游管理认知及操作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旅游管理课程也开展了多种实践维度的教育内容,诸如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旅游主题公园等方面的合作,便是校企合作共同培育旅游管理人才的发展趋势。但总体而言,即便是实践课题,也需要引入体验度更高的教学机制作为辅助,否则其教学质量也会产生相应的实践操作偏差。这样的旅游管理教学规律始终存在,且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当旅游管理课程中缺乏较强的体验度时,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以致于旅游管理操作技能出现了严重的实践性偏差,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旅游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基础框架

体验式教学特指依据学情,以及学生对旅游管理知识方面的认知规律,借助创设旅游项目虚拟情景,重复性地经历旅游管理实践操作内容,再现并还原书本理论知识,令学生在亲历旅游管理项目之后,产生更高的旅游管理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情感认同、职业认知、生命体验。体验式教学更加尊重生命发展规律,是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的教育形式。在旅游管理课程中架构教学框架,首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将更加接近于旅游实践管理项目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旅游管理课程中的诸多要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即导演

旅游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旅游管理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作为旅游管理知识的编排者。为学生提供虚拟的旅游管理项目时,专业教师即为导演,主导了课程进展的同时,也设计了旅游管理项目的诸多要求和内容。例如,旅游项目的所在地、旅游经费、地域特征、旅游文化、人力资源、辅助发展资源等,均可作为专业教师设计旅游管理项目的重点方向。通过专业教师对旅游管理项目的勾勒,细致地描绘出每一种旅游管理项目策划的重点实施路径和要求,为学生设置体验度更强的虚拟教学情景,而后引导学生学习和感受其中的知识变化与延伸性内容,增强旅游管理课程的体验度。因而,教师在旅游管理课程中采取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后,最大的变化是从教师身份转化为导演身份,主导了虚拟旅游管理项目的相关要素。

(二)学生即演员

旅游管理课程采取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后,学生身份也发生了一定的微妙变化。是学生脱离学习者身份之后的第二重学习角色特征,更加倾向于演员的身份特质。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并非单纯从教师的指导中理解旅游管理知识,而是在模拟旅游管理项目之后,分别扮演了其中的重要角色。诸如:导游、旅行者、旅行社管理人员、旅游服务方、旅游企业方、旅游景点解说员等。那么在扮演这些旅游管理工作中的身份角色后,学生间接产生了旅游管理知识的深刻感悟和体验,最终形成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感知的进阶,成功获得虚拟演练场景带来的体验式认知,更为客观和主动地形成了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运用。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身份发生了微小变化,虽然学习者身份仍然存在,但更多地倾斜于演员身份,扮演着旅游管理工作者的身份角色。

(三)教学环境为舞台

设计体验式的旅游管理课程,需要设计与真实旅游管理项目高度相似的虚拟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皆以模拟真实的旅游管理场景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的虽为虚拟场景,但更加符合真实旅游管理流程。那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下,感受到的学习方向皆为近似于旅游管理行为的真实方向,更加有助于形成客观的实践维度感知。因此,教学环境并非传统意义的课堂再现,而是更加倾向于实践操作的舞台,辅助学生辨析旅游管理项目的活动内容及策划重点。

(四)教学内容为剧本

开展体验式的旅游管理课程,必须突破教学内容设置的局限性。将教学内容视为剧本,让学生在模拟旅游管理情景的状态下,依据剧本设定方向,参与虚拟的旅游管理活动。诸如,在首都北京的标志性景点中,天安门、长城、故宫、恭王府等,均为必不可少的重点旅游项目。教师可设定本次虚拟活动的旅游人次,由学生依据旅游服务要求,整合当地旅游环境信息,规划出不同天数、费用、路程的旅游项目规划。并设计旅游景区攻略和策划方案。那么,依据教师所提供的旅游需求信息,学生细则里规划旅游项目中的多种资源开发,最终设计方案便是参照教师提供的剧本来演绎的教学内容。当教学内容更加接近于实践流程,并演绎刻画出具体的活动方案,代表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旅游管理课程发展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验式教学在旅游管理课程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基本路径

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在旅游管理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必须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增强旅游管理课程本身的体验度。在旅游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发展中,适应市场需求同样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数字化课堂,方能形成高度体验,契合学生的旅游管理职业能力培养方向。基于此,需要依据旅游产业当前广泛应用的多种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适当选取其中更加具备应用价值的信息技术,将其引入旅游管理课程中,从而增强其教学维度的体验度。

(一)设计虚拟旅游项目策划课题

在常规教学活动中,采取多媒体、微课、慕课教学方案,可有效增强虚拟旅游项目情景的体验度。但本质上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活动更加侧重于真实旅游项目的活动策划,这种策划方案可对接相应的执行层面。在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前期,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旅游项目策划的相应知识点。而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项信息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微课、慕课等。但更为重要的是将虚拟化旅游项目策划课题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查询方法,在大数据网络资源中解析旅游策划方案的可行性。例如,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所有小组提供相同的旅游需求,不同的旅游地点。各小组分别设计该地点的旅游项目策划,并设计相应的宣传海报,编排旅游线路、旅游服务、旅游行程等关键内容。学生在设计旅游项目规划时,需要制作相应的PPT课件,并选出一位讲解人员,对该项旅游活动策划进行解读。而后,通过另行选出单独的评价小组,在其他小组介绍的旅游项目规划中,感受哪一种旅游项目策划更加符合自身的旅游体验需求,并进行最终评分。继而在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之后,从学习旅游管理知识,到实践策划旅游管理知识,增强模拟旅游客户的体验度,增强模拟旅游项目设计方案的体验度,打造体验式教学在旅游管理课程中的体验情景,增强旅游管理课程的体验程度,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优势。

(二)借助GoogleEarth平台资源

GE谷歌地球的英文全称为:GoogleEarth。它是一款由谷歌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软件,该软件可以将卫星照片、航空照相、GIS布置在一个虚拟地球环境的三维模型上。该模型提供了诸多地理信息数据,例如:3D地形和建筑物参照标识,其浏览视角可360度旋转和倾斜。所有数字场景匹配了真实的地理信息,可以作为旅游管理课程讲解地理信息知识的技术手段。在旅游管理课程之中,借助GoogleEarth平台资源,可将相对抽象的地理信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旅游地理知识产生更为细致的形象理解。同时贯穿地理坐标上的横纵面,覆盖旅游项目地周边环境及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于旅游景区的宏观认知,产生更为形象和真实的旅游景区体验度。即便没有前往过该旅游地点,亦可通过GoogleEarth软件系统,创建属于学生的自学笔记。在保存、共享、搜索、收藏相关地理数据信息之后,可添加学生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注释。更加清晰地理顺所需管理侧重点及可优化服务的旅游项目资源。借助街景视图、地球城市夜景等辅助性功能,增强学生对当地旅游环境的体验感知,优化旅游管理课程的体验式教学质量。

(三)开发APP终端旅游在线设备应用

目前,国内旅游网络化经营与时俱进,网络营销更加侧重于APP软件的终端在线设备应用。这种教学资源,也是旅游管理课程开发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方向。诸如:去哪儿旅行、携程旅行、途牛旅游、飞猪、同程旅游、驴妈妈、马蜂窝旅游等APP软件终端用户量均破千万。诸多APP软件提供了各种旅行服务,包括订酒店、精选攻略、出行保险、景点门票、跟团游、品质游、热门演出门票预订等诸多旅游服务功能。这些旅游服务功能的演化,本身也是旅游管理课程电子商务教学的侧重点。课堂之上可引导学生熟识诸多旅游APP软件的服务功能,了解其对接终端旅游消费群体的管理侧重点。让APP旅游服务软件成为一种特殊的学习资源,且定期更新的旅游服务产品和项目,均可作为学生认知旅游产业变化的一手信息,是广泛开发旅游管理课程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而增强性的体验式教学,可由学生为自身制定自助旅游项目为参照,让学生形成更为强烈的用户体验度。诸如,在学生学会使用任何旅游APP软件之后,由学生依据旅游服务APP软件所提供的资源信息,设计自助游攻略,并公布于网络BBS论坛或旅游产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进而通过网络终端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评价,收集反馈信息,评估学生对于旅游管理资源的客观认知,对于旅游消费心理的掌握程度,对于旅游服务APP软件的信息整合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旅游管理知识架构是否完备。继而通过开发终端旅游在线设备的教学应用,实现增强旅游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真正以旅游消费的网络终端用户以及旅游服务APP软件作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深度理解,打造信息化课程的优越性。

(四)扩充外部网络资源知识容量

旅游资源并非一成不变,旅游网络营销的电子商务发展,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化。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方向将更为广泛,其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资源类型之一。在此方面,需尽量扩充外部网络资源知识容量,延展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多层面形象认知,方能真正加强旅游管理课程的体验度,为开展体验式教学铺垫基础条件。外部网络资源的获取,需重点关注全国各大景区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发生了何种变化,以及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采取了何种与时俱进的营销策划。当旅游市场的竞争模式发生变化,也是为侧重于实践体验的教学资源进行总结与归纳。这种旅游资源的知识容量扩充,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更加关注小众旅游文化体验度的激增速度和发展前景。诸如猫途鹰TripAdvisor作为全球知名的旅行社区网络平台,汇聚了来自全球旅行者2亿条真实点评。这些评价便可作为一种提升课程体验度、真实性、客观性、乃至宏观视角的知识容量。其中对于海岛、沙滩、酒店、景区特色、旅游服务、旅游目的地等榜单,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旅游管理知识的网络教学资源。尤其在旅游文化不断偏向个性化的服务市场需求之后,不断扩充外部旅游网络资源信息,增加旅游管理知识的储备容量,才能让学生了解最为真实的旅游市场动向、旅游消费心理、旅游资源管理重点、旅游服务开发倾向等方面的旅游管理学知识。真正优化旅游管理课程本身的体验度,借助网络资源的全维度视角,解析旅游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客观认知,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经验获取效果。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9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119-02

随着国民日常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发展,对电视节目从形态到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电视节目也体现出内容的多样化和类型的综合化,尤其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其本身结构灵活,不局限于开展的空间,因此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其他类节目形态的元素。另一方面,多元化的节目形态使得策划文案并不能统一标准,不同类型节目的策划文案的写作重点应根据节目本身的特点加以区别。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策划文案的作用与写作要求,在此基础上将电视谈话类节目大致分为讨论类、聊天类、访谈类和演讲类四种类型,分别阐述了各自的写作要点,以期帮助文案策划人员提高写作能力。

一、电视谈话类节目策划文案的作用与基本要求

(一)电视谈话类节目策划文案有以下两个作用

1.介绍节目的主题、本期的内容概要、话题背景以及节目流程,使主持人、嘉宾、音响师等各类技术人员了解话题的大致内容,便于统筹安排,并进行有机的配合。

2.为主持人提供语言和思路的文字支持,使需要涉及的问题在设计上更具体,结构上更紧凑,提高节目的观赏性,使之符合电视谈话节目“还原生活,高于生活”的诉求。

(二)一般来说,策划文案的写作有以下要求

1.主题明确。与其他应用文体的写作要求相同,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策划文案也必须具有明确的主题,突出话题的中心思想,使现场人员能够明确各自的任务。在编写策划文案时,选取的素材也要与主题密切相关,且数量不宜过多,内容上要体现节目的主旨,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失去自身的特点。

2.结构脉络清晰。策划文案的写作一般采取大纲的形式,以便让阅读者一目了然地通览整个节目的发展脉络,而不必到处去寻找环节,尤其在直播类的谈话节目中,为了不干扰主持人及嘉宾的谈话思路,形式上更要精炼,通常只写出话题的纲要或相关的串联词即可,因此这种形式对文案的层次分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口语化。电视谈话类节目策划文案要直接服务于电视谈话,这就决定了其写作语言要尽量口语化,体现出主持人的讲话风格,并且注重语言的简洁、准确,内容要生动、流畅,便于现场人员了解话题重点,如果采用较多的书面语或者共性化的语言,那么主持人不得不重新整理、转化成适合谈话节目和个人风格的文稿。

4.换位意识。谈话节目的文字稿要特别注意考虑各方的兴趣、爱好、心理、语言和思维习惯等,既不能将自己的口吻强加给主持人,也不能把个人的想法强加给观众。在设计每一个环节,准备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到主持人、嘉宾和观众,是否有不能说、不想说等心理状态。

二、讨论类电视谈话节目文案写作

讨论类节目是电视谈话节目最常见的形态之一,其流程也较为固定,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参与到某一当前话题的讨论,其中主持人主要起引导作用,一般不表明自己的偏向,有时也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互动。比较典型的节目有《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这类节目注重的是思想的交流以及信息的传递,所以在策划文案的写作中,首先要将话题的背景以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明,这样才能帮助主持人尽快的了解话题的指向性。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话题的表述更为直观,使参与讨论的人对话题都能有所了解,策划人员还要制作相应的VTR,以便在节目现场进行播放,而VTR的内容也是需要在文案中提前策划的。

其次,讨论类节目的参与话题讨论的人员一般较多,这就要求文案写作人员对嘉宾的背景、观众的来源有所交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观点罗列详细,使主持人事先做好准备,尽量避免场面失控的情况出现。此外,策划人员应根据话题的主旨将讨论目标分成几个阶段,体现出话题讨论的层次和逻辑。

三、聊天类电视谈话节目文案写作

聊天类电视谈话节目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和完善,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然而我国却起步很晚,窦文涛主持的《铿锵三人行》是我国第一档聊天类电视谈话节目。该类节目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依赖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以及知识储备,因此此类节目策划文案的写作应更加侧重于资料的搜集。通过策划会讨论确定主题后,文案写作人员应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需要注意的是,整理的过程中要根据主持人的特点按其习惯的方式排列,方便支持人浏览。对于图片类的资料,可以将其做成小展板,以便更加直观的展示。

总之,这类节目的文案呈现一定的随意性和松散性,但是信息量大,个性特色较强,很多文案都是主持人自己来完成的。

四、访谈类电视谈话节目文案写作

此类节目的特点就是主持人兼具记者的功能,节目流程比较像记者对嘉宾的采访,例如,央视的《艺术人生》、《走进科学》等。根据访谈对象,可以将访谈类电视谈话节目细分为人物类、资讯类和娱乐类三种类型,文案写作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下面分别对三种类型的文案写作进行阐述。

(一)人物类谈话节目

比较侧重于对嘉宾的提问,因此策划文案的写作重点是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题可以将嘉宾的经历完整的展现,并根据节目的宗旨,突出嘉宾在某一方面的特质。其次,访谈过程中难免涉及到很多人、事或物,需要相关的人员上场进一步说明佐证,或者播放前期采访的VCR,这些事项必须在文案中详细阐述,和主持人的谈话相结合,使访谈过程自然、流畅。由于节目的核心是对人物经历和内心的展示,而这都是编导前期知晓的内容,所以节目中的访问其实是“无疑而问”,为观众而问,为展示人物而问,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把问题的逻辑联系清晰地体现给主持人,便于其掌握节目的脉络。

(二)资讯类谈话节目

侧重的是对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资讯进行讨论,代表节目例如《走进科学》等。节目访谈过程比较侧重嘉宾对讨论事件的个人观点,而嘉宾通常是所讨论事件、资讯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这也是此类节目的最大卖点,主持人的工作比较侧重于适当的引导并发表相应的看法。由于此类节目的主持人一般不主动参与讨论,而是通过提问推进节目的进度,因此要求主持人的用语比较精确,那么在文案写作时就要将问题和用语罗列详细,并准备好与讨论事件、资讯等话题相关的材料,必要时制作相关的短片对事件的背景进行说明。

(三)李静主持的《超级访问》

在国内掀起了娱乐类访谈节目的热潮,目前很多电视台都有了类似的节目。这类节目可以说是聊天类谈话节目和人物类访谈节目的综合体,其访谈语言颇似聊天一般,比较随意松散,因而在文案写作上面,不必对主持人的语言做过多设计,因而将文案写作的重点放在对娱乐元素和环节的精心布置上,其余的则交给主持人和娱乐人物现场发挥。

五、演讲类电视谈话节目文案写作

这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谈话节目形式,代表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和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著名的学者为主讲人(主持人),以传播知识和理念为诉求。主讲人的讲稿都是自备,并不属于编导策划文案范围。但是,若单纯的把一堂课搬到电视上而不增加生动可视的元素,节目难免会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此编导会对主讲人的讲稿进行在创作,使之更符合电视节目的需要。

一般在这类型节目的制作中,主讲人会先行提交自己的讲稿,编导根据所讲内容进行整理、删减、策划视频资料,然后把每一讲划分成若干部分,在每一部分增添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制作成短片加以播放,通过提取一些关键词,或者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发下一环节的演讲,使整个节目环环相扣,紧张精彩。该文案和其他谈话节目文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详细程度可能会达到每个字每一句话。这个文案不是给主持人看的,而是后期编辑的制作指南。

六、结 语

一般情况下,较短的电视访谈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提纲即可,而在大型谈话节目录制之前,都要制定详细的策划文案。策划文案通常会由制片人、编导、主持人共同讨论生成,编导执笔。主持人作为谈话类节目的中心人物和执行者,应在策划文案的基础上,撰写自己使用的主持人文案,预置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或谈话场景,方便自己在谈话过程中更好地驾驭。不论是大纲文案、详细文案还是拍摄文案,策划文案的目的是为谈话节目服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具体的文案形式。

参考文献: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19-02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教学目标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发展,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传播信息,塑造形象,协调和改善组织的内外部关系,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的管理科学艺术。在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实务和技巧,具有良好的公关理念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公共关系课程是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的。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和非常强的实践性。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公共关系教学的需要,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应以课堂讲授为主,分析案例、实际操练为辅。在公共关系教学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不再单一,应采用多元化和多渠道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引入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寓教于“乐”、 寓教于“演”、 寓教于“练”和寓教于“行”。

(一)理论教学法,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

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和特点,合理安排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把握知识重点和难点,重视概念的引入,结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组织机构、管理职能和公共关系的实施与评估章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公共关系的传播、调查和策划章节。只有做到有区别地备课、授课,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出符合专业人才要求的学生。

(二)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分析洞察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1.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可以减少板书时间,增加课堂单位时间的内容信息量。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即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音像、视图等对教学案例的展示,启发学生通过感官和视觉对公共关系学案例进行逻辑思维分析,起到丰富教学内容和声情并茂的教学效果,给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2.精选案例教学法

公共关系教学案例特别多,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入案例,以经典案例导入公共关系概念,这就涉及到案例的选取问题。可以选取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公共关系活动中的经典案例,可以是正面的成功案例,也可以是反面教育的案例。通过精辟、生动的案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理论知识学习。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资料能力、自我思考能力、对问题的剖析和策划创造能力。例如中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和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一方面,透过对该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产品质量乃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做到产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方能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一案例的陈述、引导、剖析,结合危机公共的定义、特征、成因、处理原则、处理策略的理论。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公关危机分析研究,最终引导学生提出对该案例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三)课堂讨论法,提高学生的提问题能力、讨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堂讨论可以是随机性的,也可以是事先准备的。在知识点的讲授中,针对有关知识点和案例进行即兴讨论,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锐反应;也可以提前将讨论资料在课前发给学生阅读思考,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针对一个案例将五六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由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观点进行简明扼要地阐述,小组的其他成员补充说明。在每个小组对案例的剖析、论证得出结论过程中,可以收到各小组的相同和不同观点的多维信息,这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讨论能力、善于发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讨论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团队合作精神意识及行为,共同营造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获得了最佳教学效果。

(四)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和策划创新能力

情景模拟是学生将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体现。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模拟演练,通过组织小组成员模拟一个情景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演示或表演,使学生有种置身其中的感觉,真正体会到公关过程中角色的处境、实际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思维将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策划创新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例如,在讲授公关礼仪时,安排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言行举止礼仪的演示等,培育学生的日常实务礼仪。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公关技巧后,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公司人员招聘,事先设置好经典的招聘职位和招聘问题,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作为招聘方,第二小组作为应聘方,第三小组观摩表演方并评价打分。三个小组调换角色,轮流表演,最后,三个小组针对表演过程的情况进行总结。模拟招聘是对学生角色换位思考的锻炼,学生在不同小组角色的扮演中,可以清楚地分析小组中哪方面成功,哪方面不成功,哪方面还欠缺,如何去避免、克服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安排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策划,如大型会议策划、庆典活动策划、校园文艺活动策划等,让学生在实践公关策划的过程中,体验与社区公众、校园师生的感情联络。

组织学生对某个热点问题进行公众调查,涉及调查问卷设计、调查的程序、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一系列问题,培育学生的策划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客观、认真的研究态度,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情景模拟过程不仅是对学生的公关实战能力和公共技巧的考察,更是为学生在校园学习中增强公共意识,提高公关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为毕业后能顺利发展奠定基础。目前,以就业为导向的竞争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共识和奋斗目标。

(五)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社会企业发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公共关系学的学习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企业生产实践,带学生到知名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实习),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现代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帮助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形象策划和产品推销等专题活动。通过各专题活动,拉近学生与社会、企业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防止学生脱离社会。另外,可邀请企业中的专业公关人士(专家)到学校里讲座,现身说法,讲授企业中的精彩公关和弱势公关经验,有利于加强师生对公关知识的探讨,起到教学相长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应把握好角色

(一)教师应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改变教学思想观念

公共关系学教师应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时改变和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师德水平,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以学生为中心,把握教学方法的尺度

公共关系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也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层层引入,切忌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满堂灌。

1.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案例选取的恰当性、启发性和创新性,难度应呈梯度增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深化理解公共关系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提高教学效果。

2.在课堂讨论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耐心倾听不同的声音,不急于果断肯定或否定学生的观点,随着学生的讨论思路加以简短的评论,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思维得到释放,观点得到诠释,有秩序地各抒己见。案例讨论可以有多个答案(解决方案),不能规定唯一的答案(解决方案)。教师切忌在讨论过程中,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和否定学生的答案,打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良好的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和观点摩擦出火花的的最佳良机,它将教学课堂学习推向最高境界。

3.在情景模拟教学中,设置的模拟情景逼真,内容丰富,角色鲜明。模拟结束后,教师应当及时对模拟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扬长避短,指出模拟中存在的问题,查出根源,给出建议和意见。

4.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公共关系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延伸,也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体现。

(三)课后总结,加强科学考核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反应情况及时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做出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加强与同事的教学交流,多听讲课效果好的老师的课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好的教学模式应该加以创新、推广。学生的学习考核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和综合评价,包括作业成绩、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科学的考核制度能够反作用于学生,充分体现了公共关系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参考文献: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11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是模拟和仿真。

1、虚拟现实在规划领域的应用范围

虚拟现实在规划信息存储和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土质数据库系统,地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政策信息系统等。这一类系统多采用数据库系统的形式。现行数据库的一个缺陷在于数字化程度高,可视化程度低,这种数据表现出来是抽象的,可接受性差,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对地形地貌的表现,如果只是由数字来表现,则可读性很差,如果表现为地形图的形式,则相对容易接受。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系统中输入地形、地貌的数据,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不但可以取得必要的数据,而且能够有直观的感受,不用再劳神费力地想象地形图所表现的实际地形情况。

虚拟现实在规划的辅助表现集成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景观表现系统,交通规划系统等。目前,景观表现系统其表现物段主要是二维的图片,如果能够让用户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则景观的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全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虚拟现实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应用于景观表现的虚拟现实系统已经开始试用,德国的Frankfort的中心城市,最近将城市模型输入虚拟环境,用以规划一座银行,其实现并不是很复杂:首先把各个建筑物的平面图(轮廓)输入到记录地区的数据库中,将各建筑物的高度赋于适当的值的自动生成三维城市模型;再对重要建筑物利用CAD系统以不同精度进行修改,把建筑物正面的照片扫描进去经过修改加工输入CAD数据库;最后在VR系统及数据模型中加上动态措施及环境因素。目前,这一系统可以让人得到在其中漫游的感觉,以后还可望在此基础继续修正。

虚拟现实规划和建筑设计可行性论证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规划和建筑方案的设计还处在一个凭主观想象和经验基础上及抽象数据模型基础上的,而且对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没有一个系统的评价论证,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实际情况跟预期效果偏差很大的情况,并且,这样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如果,利用虚拟技术对须控制的要素(周围环境、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色调等)对项目建成前后进行描绘,从而发现设计中的不完善的部分,反复修改,再根据修改后的参数虚拟现实,直到在虚拟现实中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就可减少甚至杜绝实际建成效果与设计意图偏差很大的情况。

虚拟现实在规划管理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规划和建筑项目的审批辅助决策大多是两条途径:1、对于一般项目规划管理者参考国家或地方性技术规定来决定项目的可行性 2、规划管理对于重大项目的审批通过设计单位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和组织专家评审等办法来决定项目的可行性。上述规划辅助决策的两条途径都有它的局限性。完全根据国家或地方性技术规定来决定项目的可行性显得太僵化,它不一定适应于城市的每一地块和每一个项目。对于重大项目的审批,专家的意见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个人的爱好,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根据。因此,规划管理、决策者需要一个决策的可靠依据。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通过模拟仿真为规划管理者决策提供有力、可靠依据。

2、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领域中应用的迫切性

由于城市规划的延续性和超前性要求较高,城市规划一直是对全新的仿真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从总体规划到修建性详细规划乃至建筑单体设计,在各个阶段,通过对现状和未来的描绘(身临其境的城市感受、实时景观分析、建筑高度控制、多方案城市空间比较等),来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城市更加美观。规划决策者、规划设计者、以及公众,在城市规划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效的合作是保证城市规划最终成功的前提。虚拟技术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理想的桥梁,运用虚拟技术能够使政府规划部门、项目开发商、工程人员及公众可从任意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更好地掌握城市的形态和理解规划师的设计意图,这样决策者的宏观决策将成为城市规划更有机的组成部分,公众的参与也能真正得以实现。这是传统手段如平面图、效果图、沙盘乃至动画等所不能达到的。

一个大型的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或比较重要的建筑,如车站、机场、电视塔、桥梁、港口、大坝、核电站等,建成后往往会对某一地区的景观、环境等有较大的影响。它们建设成本高,社会影响大,其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功能合理性的意义更加重大。目前,这种重大项目的建设过程的初期可行性评价是建立在高度抽象的模型基础上,其结果经常出现很大偏差。项目上马前的功能评价也只是建立在想象和经验的基础上,经常出现偏差。而这种偏差造成的功能上的缺陷几乎是无法弥补的。当然,目前也有一些功能评价建立在物理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但物理模型是缩小比例的模型,试验和评价难免出现误差,而且试验周期长,费用较高。目前,计算机仿真模型由于存在和图形结合差、可视化不强的缺点,许多功能上的评价,特别是建筑的使用功能的评价,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如何在规划和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对方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许多研究未来城市的资料表明:随着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长,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土地需求的白热化状态、以及城市机能的高度集约化和信息化,工业时代城市的稳定社会结构和传统职能均被打破,许多新的课题将应运而生。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组团密集导致的城市结构系统扩张,城市为向三度空间的发展所期待的新环境研究,城市建筑(特别是住宅)的高密度和多样化需求提出的新内容、新形式课题,高速运载系统对环境的冲击,大量人口需求户外娱乐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新要求,能源匮乏和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等,所有这些都与城市实质环境有关。因此,在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不能不考虑到一个建筑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毫无疑问,在工程竣工以前,我们不可能以一个与实际建成后的建筑同等比例的模型置于实际的环境中,用以考察该建筑物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三峡工程为例,对于本世纪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影响是深远的,一旦其建成以后无论是对生态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就在截流前几天,一批科学家对三峡上下游进行全面考察,其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为了得到各方面的相关数据,从而保护上下游的自然环境。然而,以传统的在一堆抽象的数字上加以想象力的发挥,其结果的可信度无疑并不十分理想。要使结果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必须经过一套完善严密的技术对预期效果来论证和检验。显然,先期技术成果的演示和论证技术是检验这种效果的有效手段。基于这种情况,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都在作不懈的努力,以找出一种有效的评价规划设计效果及建筑质量的有效办法。虚拟现实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3、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领域中应用的意义

3.1 改善设计

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可以全方位,多种样式(步行、驱车、飞行、UFO等),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三维动画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传统动画的观察路径都是预先设定好的,用户只能按照事先设定的路径浏览场景;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由用户在三维场景中任意漫游,人机交互,甚至还可以使用专用的头盔把用户的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封闭起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一来,很多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能够轻易地被发现,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损失与遗憾,大大提高了项目的评估质量。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环境系统,可以向设计单位提供一套进行规划、建筑性能评价的有效工具,以利于更好地认识设计参数与设计结果之间的关系,发现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和问题,试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使整个设计更加完善。

如:长沙市院士专家村的设计和审批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虚拟现实这一技术,使设计更加完善,规划审批效率更高。为规划决策者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建设单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由于长沙市院士专家村位于部级名胜风景保护区(岳麓山)的边缘地带,规划方案的好坏和建成后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直接影响到规划决策者的决策。但是,传统的技术难以对项目建成后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模拟和仿真,虽然一些专家对此项目作过一些可行性研究,规委会也多次组织专家对此项目进行评审,但是,可行性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都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同时专家内部意见的不一致使规划决策者缺乏可靠的科学的审批依据,致使项目进度进展缓慢。在这种情况下,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利用虚拟现实,对项目建成前后进行周围环境、风景质量、山体水质、植被覆盖、进行了模拟和仿真,在虚拟现实制作期间,多次聘请权威专家到现场指点和评价,通过对设计方案虚拟现实,专家和规划决策者们有了更多的科学决策的依据,同时对方案提出了更多的、合理的修改意见,然后,设计单位再按照专家和规划管理者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再虚拟现实。这样最终使长沙市院士专家村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2展示设计成果

现在流行的三维动画,同样是通过强大的三维建模技术建立逼真的三维场景,对规划项目进行真实的“再现”。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环境是由基于真实数据建立的数字模型组合而成,严格遵循工程项目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属于科学仿真系统;而传统动画的三维场景则是由动画制作人员根据资料或想象绘制而成,与真实的环境和数据有较大的差距,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演示作品。

传统的设计成果的展示,都是通过平面图、分析图、以及鸟瞰图等来表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这样表现有它的局限性,它的表现仅是在平面的、静态的,而虚拟现实则不一样,它是三维的、动态的、仿真的。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设计成果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这种设计成果的展示,既可以面向大众,作为宣传的需要,又可以将方案展示给业主,供其提出修改意见,及时修改,以增加方案的竞争能力。在设计阶段,利用各种建模工具,数字化该拟建建筑物以及周围环境,对其进行仿真建模(此时的模型比例为1:1),得到虚拟世界中该拟建建筑物的实体模型;而后按真实三维位置放置建筑物,同时考虑周围地形的轮廓;再次加上建筑细节,如门和窗设计,以便准确地表现该环境的美学特征。综合编辑各种对象(文字、表格、图形、虚拟世界中用多维信息所描述的对象以及真实世界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在其中增加动画和对象的动态行为。同时利用虚拟艺术制作工具和虚拟世界编辑器,形成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拟建建筑物的“客观实体”。最后在各种输入、输出软件和设备的支持下就可以实现对该建筑物设计成果的预先展示,据此对拟建建筑物结构进行创建、修改和可视化。其设计开发系统框图如图一。

例如,桥梁的设计方案是方案能否为人们所接受,方案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一般地,桥梁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桥梁工程地点的路线、水文、地质、气象、地形等交通资料信息的处理;全桥平面图、立面图、结构设计图、钢筋布置图、曲线布置及墩部分详图;墩、台、基础设计资料;全桥工程概预算等。

长沙市劳动路和牌楼路之间的大桥就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从景观、交通、经济、航运来分析其可行性。把当地的地形、景观和交通条件和桥梁方案输入建筑物漫游的虚拟现实系统中,人可以漫步桥上,也可以从任意视点、任意角度来观察桥的形象,甚至可以驱车通过该桥,得到类似桥建成后的感受。结构设计方案也可以采用三维建模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而工程概预算等其它信息则可以用声音等多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虚拟现实系统可以设计成交互性很好的系统,用户可以很方便地选取任何细部去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英国的Skye岛大桥的规划设计,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有争议,受到公众关注。后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逼真地向公众展示了设计建成后的大桥及周围环境的形貌,以及作环岛飞行和驾车通过大桥的动态视觉感,受到公众的欢迎,大桥的设计方案也得到了肯定。

3.3 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运用虚拟现实系统,我们可以很轻松随意地进行修改,改变建筑高度,改变建筑外立面的材质、颜色,改变绿化密度,……所看即所得,只要修改系统中的参数即可,而不需要象传统三维动画那样,每做一次修改都需要对场景进行一次渲染。这样不同的方案、不同的规划设计意图通过VR技术实时的反映出来,用户可以做出很全面的对比,并且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很快捷、方便的随着方案的变化而作出调整,辅助用户作出决定。从而大大加快了方案设计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方案设计和修正的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先期技术成果的演示和论证有助于发现设计中多余的措施和方案中各工种不协调的部分,及时修正从而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演示论证也可发现设计中可能导致无法满足要求的设计不当之出,从而避免了建筑物建造完成后的返工。

再如,南方某省会城市的外环线。按照总体规划该市有三道环线,内环已建成,二环和三环正在筹建之中,当时在先建二环线还是先建三环线上颇有争议。最后,在一些“专家”通过可行性论证之后,决定先建三环,当时,该市在当时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耗资几十个亿,修建了三环线(二环线至今为止现在还没修好)。可是,事实却与研究结果大相径庭,到目前为止,耗资几十个亿的三环线几乎看不到车影(过境交通因为收费太高,绕道太远而不愿走三环线),而市区二环以内因为缺少快速交通而拥挤不堪。如果当时我们能够对利用虚拟现实对交通流量、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或许我们也不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

转贴于 3.4 验证施工方案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先期技术成果演示和论证技术也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筑业的发展使得建筑逐渐向大型、超高层和地下发展。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正在向层数增多,高度增高,平面布置更加复杂,筒体或筒束结构而且竖向建筑立面多样化发展。随之而来便是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测量和垂直度控制、高层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外脚手架工程、吊装机械与垂直运输等等新技术与工艺。这些都是以前的建设者所没有遇到过的,施工中就必然有一些问题不知如何去解决。不可否认,高新技术所带来的丰厚回报以及其远大的意义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是往往回报与风险的并存,令许多实力并不非常雄厚的企业滞足不前。

例如: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施工新技术、新经验不断涌现。如钢筋对头焊接新工艺——气压焊接;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玻璃幕墙的设计与施工;复杂建筑施工放线等等。所有这些新工艺的第一次引入,都带有较大的风险性,但是利用虚拟现实的先期演示和论证技术,则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系统中以“真实”的角度去观察任何新技术的预演,避免了风险,提高了成功率,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再如超大型建筑物的混凝土浇筑往往需要一次成型,这就需要解决混凝土的运输问题。混凝土的浇灌和输送方法,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经济性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建筑物的高度越高,混凝土输送的距离随高度增加,如何合理地选用混凝土的输送设备,对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及加快整个工程的进度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选择输送方法时,应对许多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然而运输计划是否可行,不可能去实际演习,只能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模拟。作为一个决策者和管理者为了处理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需沉浸到虚拟的环境中去解决。还有,大型混凝土浇注后的散热等问题都需要一个虚拟的环境去进行先期的技术演示论证,而这些就需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新型的施工方案,设计者往往为自己的大胆设想而激动,但是我们不可能实际去尝试、验证其是否正确,如何验证其可行性?先期技术演示论证为大胆的设想提供了一个演示的舞台。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地下多层建筑相继出现,施工人员缺少相应的施工经验。旧的施工方案是否可行,脚手架系统及吊车在高空中是否稳定等等施工问题都需要先期技术的演示与论证。

总之,先期技术成果的演示论证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虚拟现实技术则是其实现的重要支撑技术和手段。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必将给整个建筑业带来一场革命。

3.5 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土木系的“VRGROUP”小组于1998年开发了位于成府路中段清华大学南侧的“清华北大蓝旗营教师住宅小区”的虚拟环境浏览系统。这一开发成果在刚刚闭幕的Multimedia ’98国际多媒体展中亮相,受到观众的好评。这个虚拟环境浏览系统是在Superscape公司的VRT虚拟环境软件包中开发的,在这个VR的世界中,你可以领略到蓝旗营小区建成后的全貌。在这个占地2万多平方米,由十二幢高层住宅楼及商场、相应配套设施构成的小区中,人们可以随意浏览小区美丽的景色,即能沿着固定路线,由导游带您参观小区,也能任意在街道上漫步,感受由绿树、石雕构成的优美环境,又能信步走入自选商店体会现代购物的便捷。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走入住宅楼的房间中去参观一下自己即将拥有的住宅,观察一下房屋的构局,设想一下家具的布置。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这套虚拟环境浏览系统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使他们在小区未建成前,甚至是未开工前,就可以向消费者展示建成后的实际场景,比起空白的说教和复杂的图纸,这套系统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应。

实际上,虚拟现实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房地产开发商的产品,如写字楼、住宅小区、商业楼、旅馆等都必须经过销售,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销售是房地产经营的重要一关,尤其在目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总体不够活跃,销售业绩对于开发商的盈利状况具有决定性意义。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不仅要有合格优秀的房地产商品,还应具备出奇制胜的销售谋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现实技术是可以助那些目光敏锐,勇于进取的开发商和销售们一臂之力的。

房地产的销售分为现房出售和预售(楼花),由于预售的房屋实际上是并不存在,购买者很难在一片荒凉的空地上激起美丽的幻想,而图纸上的平面图形也不具有空间感,有条件的房地产商建造样品屋,表现未来产品的布局和机能,并加强装潢,让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样品屋具有一次性的局限而且成本较高,并难以表现出实际房产的外部环境,对于复杂或庞大的房地产品更是几乎无能为力。如果换之以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虚拟房地产,不仅可以获得远远超过样品屋所具有的适用范围和效果,而且更为经济合算。于是心存疑惑的买家就可以戴上头盔、数据手套,超越时空,在自己未来的房屋中尽情徜徉,直到作出明智决断。

大型实景演出策划案篇12

引言:随着雷达技术发展,雷达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优化探测策略,采用恰当的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方式,提高雷达系统性能,这就是感知雷达的概念[1]。

雷达工作的作战环境变化迅速,因此,实现高效自适应雷达观测能力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雷达对工作环境的感知信息[2]。例如,机载雷达系统已知地面和周围环境的具体特性,那么可以通过诸如发射波形、极化、频率、相位、功率、调制和编码等方法提高雷达性能,这些优化探测策略允许雷达自动地改变工作参数来适应环境变化,优化探测策略涉及雷达滤波、检测、跟踪、成像和识别各处理阶段。

雷达任务规划是指在一定战场环境和时间条件下,为达成特定的作战目标,安排雷达执行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探测任务,以及如何优化实施这些探测任务使雷达整体作战效能达到最佳的过程。在感知雷达系统中,雷达探测策略随着雷达工作的电磁/杂波环境变化而变化,雷达任务规划的作用非常关键,错误的优化探测策略如同“双刃剑”的反面,会使感知雷达无法正常工作。

一、任务规划方法

从雷达任务规划过程来看,雷达任务规划主要处理作战任务的目标、时间和资源能力需求约束的问题。任务规划过程是集规划、仿真、评估为一体的完整过程,它的目标就是通过系统运筹、合理规划、科学利用作战资源,完成作战任务,从而获得整体最佳作战效能。现有任务规划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推理、基于案例的推理、数学规划方法、启发式搜索方法、Petri网规划方法、模拟退火局部搜索方法,遗传搜索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等等。上述各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由此有人提出了将上述多种方法进行组合优化的任务规划方法,比较典型的是规则和案例方法相结合进行任务规划。

(一)基于规则的推理。为了解决雷达任务规划中遇到的不确定性问题,系统采用基于证据推理方法的置信规则库推理方法,构建基于置信度结构的一般规则表达机制,利用证据推理方法,实现规则库系统的推理。系统中允许根据先验知识直接介入规则库内部结构,人为决定规则库的参数。

具体的案例和规则相结合的推理算法为:(1) 先提取问题的特征,对于任务规划首先用基于规则推理方法进行推理,得到相应的结论。(2) 如果采用基于规则推理方法得不到合适的解,则调用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进行推理,求得问题的解。(3) 如果采用基于规则推理的方法只能得到问题的部分解,对于得不到解的部分,调用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求解,并将两部分解结合起来,则问题求解完毕。(4) 如果采用规则推理得到问题的所有解,则问题求解完毕。

二、基于HLA的任务规划评估

雷达任务规划具备作战想定的仿真演示功能,主要包括雷达探测演示、干扰威胁仿真演示、作战效果演示。在完成雷达任务规划后,通过模拟作战想定、执行任务规划和作战过程推演,在数字地图上演示作战场景、杂波环境、干扰环境、敌我双方对抗、目标探测情况和探测结果。 对雷达的探测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并将结果反馈给任务规划,实现进一步的任务优化,形成最优方案。同时,任务规划在日常的演习训练中,还可提供虚拟现实的训练环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判。整个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

任务规划评估的关键在于仿真条件下的作战场景、杂波环境、干扰环境、雷达探测情况等各种模型的逼真程度。目前基于HLA架构的雷达预警探测仿真系统比较成熟,得到较多认可,雷达任务规划将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仿真模型和仿真环境,进行作战想定和作战过程推演。

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是美国国防部1995年提出的仿真技术框架,它是分布式仿真技术DIS和聚合级仿真ALSP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通过解决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和仿真资源的可重用性问题,提高仿真系统效率和效费比。通过运行支撑环境RTI,提供通用的、独立的支撑服务程序,将应用层和底层支撑环境分离,可实现应用系统的即插即用。

雷达任务规划软件基于HLA架构设计,以原型系统或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身份加入仿真系统。雷达任务规划系统通过RTI接口实现与大型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连接,实现仿真系统的时间管理、对象管理、场景变化等功能,网络信息的汇集、分发和共享。HLA架构仿真系统体系结构如图3。

该体系结构以HLA/RTI作为运行支撑环境,有效地支持仿真系统的互联和互操作,支持仿真模型的重用,实现仿真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即插即用”。雷达任务规划软件只需要采用统一的接口和服务,各仿真模型能动态加入系统,具备良好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

三、结束语

感知雷达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感知雷达任务规划对感知雷达发挥自身的效能和特长起到关键作用。本文讨论了感知雷达的任务规划方法,以及通过基于HLA的仿真系统对任务规划进行评估的过程。现代雷达面临的作战环境变化迅速,要求雷达任务规划方法具备实时、精确、可重构、智能化等诸多特点。感知雷达任务规划的各种新方法如遗传搜索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