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1-13 13:09:28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05-01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转型,诸多利益的纷争,国人道德伦理、人情伦理已经显得非常弱化,严重影响到国人的礼仪素质,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建设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有诸多道德伦理知识,富含诸多社交礼仪文化[1],对于当代国人的礼仪发展具有诸多的借鉴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交礼仪,内容非常丰富,从社交用语、社交场合、社交平台、社交目的、社交行为等方面均能够窥视传统社交礼仪的诸多精华。[2]与现代社交礼仪、西方社交礼仪相比,具有诸多的特色。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内容广泛,从类别来分,有君臣之礼、长幼之礼、同辈之礼、男女之礼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交礼仪,有着非常严格的社交礼仪规则和习俗。从具体的社交礼仪场域来看,要注重社交中的称呼用语、语言表达,注重社交场域的座次安排规则[2],注重社交鲇蛴貌偷睦褚堑鹊取

二、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

1.从思想文化视角思考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3]传统社交礼仪富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其中关于人的思想道德要求非常多,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很强大的思想文化功能,能够推动当前中国的国民教育,推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从社会层面来说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传统社交礼仪非常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非常重视人情人际关系的善意发展,这种以和为贵的社交礼仪能够促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交往和谐发展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助推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从礼仪本身发展而言

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向现代社交礼仪发展。传统社交礼仪内容内涵非常丰富,从建设方式、价值取向和内容等层面为当代中国社交礼仪发展提供诸多的资源,尤其是传统社交礼仪的和谐互尊互敬至上的价值取向、诸多严格的礼仪形式,对于当今中国现代礼仪的规范化发展能够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4.从国民的现代素质视角来思考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社交礼仪对一个人的社交往来作出了很多的严格规定,这些规定对一个人社会能力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个人修为发展具有很多伦理道德的引领约束作用。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对当今国民的成长发展具有很大助推引导作用。

5.从家庭关系层面讲

传统社交礼仪也包含了丰富的家庭关系处理方法和资源,对家庭内外的关系和交往做了诸多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传统社交礼仪的规定和约束,能够维系一个家庭基本的运行纽带。

6.从国家层面上讲

传统社交礼仪的推广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传统社交礼仪其实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二)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的注意事项

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当今中国理应好好发扬光大。不过,在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时,我们从社交礼仪场域的话语表达上,要注重筛选,注重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注重与时俱进;从社交礼仪的形式上,我们务必要注重结合西方现代礼仪的发展,将中国社交礼仪的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从社交礼仪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务必要注重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社交礼仪发展取向;从社交礼仪的思想上,我们务必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等三大文化系统中优秀有益的东西和成分,坚持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交思想文化,推动传统社交礼仪容纳一切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其文化性和思想性。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当今国民道德素质与社交往来的发展引导具有诸多价值,对和谐社会构建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努力根据四全战略的要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当代国民现代礼仪素质发展,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礼仪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13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1-0057-07

井然有序的日本社会和彬彬有礼的日本人一直是对日本有过接触的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世界各国的学者、文人所著的日本文化论著中皆不乏对其礼仪的赞赏。我国早在成书于公元3世纪后半期的《魏志·倭人传》中已经有记载:日人主“敬”,描写其“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然诺。”日本作为一个长期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养分的国家,对中国文化根基礼文化也展开了广泛的吸收。著名法国东洋学者 m·kinsky感叹这一现象为“日本礼仪思想在没有中国礼仪文化存在的基础上是不能成立的。[1]97” 日本对华夏礼仪文化吸收情况的代表性研究著作包括:西本昌宏所作关于日本国家宫廷礼仪中中国礼仪文化吸收情况的探讨;王海燕研究日本古代都城空间礼仪中的中国因素影响;近藤启吾考察日本武家政权时代中国冠婚葬祭仪式的吸收情况;西村昌吉论述日本律令体制下畿内制创建过程中的中国典籍影响作用等[2]8。

先行研究中,考察日本国家层面或贵族阶层仪式性礼仪中中国礼仪吸收情况的研究居多。国家层面的研究偏重礼仪与政治、外交等的关系;仪式礼仪的考证多偏重特定场合程式化的礼仪规范。对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状况探讨的视角尚不多见。笔者通过选取各阶层礼仪书①,在考察内容上侧重民众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场面,形式图在这方面做一突破。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作用多发生在源头上,故本文重在探讨日本传统礼仪。日本礼仪发展变迁过程按照主要礼仪行为主体的标准可大致划分为:天皇政权下的宫廷贵族礼仪、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一般社会大众礼仪。其中开花于室町时代,于江户时代向社会民众普及的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此时诞生了武家传统礼仪的三大流派:伊势流、小笠原流、今川流。伊势流主攻室内礼仪、小笠原流主攻军阵礼仪、今川流主攻朝堂礼仪。到江户时代伊势流与今川流逐渐衰落,小笠原流吸收了其他两流的可取之处,其宗家服务于德川幕府,其门人致力于向庶民阶层的普及。到了明治时代,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被作为传统继承下来,通过学校教育、一般社会教育成功实现了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对日本进入现代社会后的礼仪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学者将这种全民普及武士礼仪规范的现象称为日本社会的“武士化”,并将其视为日本近代化的一个指标[3]7。因此,本文设定武士政权下的礼仪为日本传统礼仪,在明确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着眼于日本经典礼仪书中中国礼仪的吸收情况,就礼仪思想、礼仪行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

日本吸收中国礼学经典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过程经历了由中央到地方、由宫廷贵族、官僚、以禅僧为主的知识阶层到武士集团,进而到农工商社会各阶层的历程。早在日本《记》、《纪》传说时代就有中国儒家经典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记载,传说当时来自朝鲜的阿直歧教授太子中国经典,王仁将《论语》10卷和《千字文》1卷带到日本。此后在日本与百济的交通中,公元513年6月百济五经博士段杨尔抵日,此后516年9月百济又派出五经博士汉高安茂以替代段杨尔。五经是讲述周礼、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的总称。百济派出的五经博士模仿当时的梁制,需要分掌五礼(吉、凶、军、宾、嘉)的仪注。据此可以断定日本从此时开始系统学习我国礼学经典。此时中原礼学经典与平安时代开始设置的官僚选拔教育机构大学寮相结合,在大学四学科之一的 “明经道”课程中专门设置了中国古典礼书,即“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的课程。在广泛吸收礼学精髓后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以《周礼》的畿内制与宫城建设为理论基础,大化改新政权下以王宫为核心的畿内建设逐步完善;体现儒家礼制思想的官位十二阶与宪法十七条;奠定了律令体制下日本国家统治的基础;在推古朝的外交活动中,礼仪标准主要参照了隋朝的《江都集礼》[4]345。

到了武家政权时代 (公元12-19世纪),我国的宋学、禅宗、岁时思想开始广泛影响日本传统礼仪。经历了室町时代后期的“应仁、文明之乱”后,礼学经典在日本开始逐步由中央向地方传播。萨南学派与海南学派分别致力于在九州与四国弘扬儒学。设立于今日本枥木县足立市昌平町的足立学校承担了向地方各阶层传授《礼记集说》等宋学典籍的重要作用。武家的婚姻礼仪中吸收了朱熹所著《家礼》的诸多元素。朱熹监修的《小学》也被收录到金泽文库中①。另外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禅宗被武士阶层所青睐,从多个层面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重大影响。禅寺带有书院形式的房屋构造首先被上级武家住宅所采用,后扩展到民间,影响了其室内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以客厅为中心的日本式房屋内的礼仪与饮食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禅的茶礼及清规的影响[5]57。禅宗思想对日本的剑术礼仪也产生了重大影响[6]84。8世纪中叶,成书于中国6世纪的《荆楚岁时记》传入日本, 此后这本书一直拥有众多读者, 甚至直到江户时代还被重新翻刻,对日本的岁时年节礼仪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武家政权鼎盛期的江户时代后,德川幕府推崇儒学为官方学问意识形态,在幕府开设的学问所、诸藩开设的藩校以及民间大量私塾、寺子屋等机构中广泛讲授以四书五经中的《礼记》为代表的儒学经典礼学著作,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了大量的庶民教化政策。山下武论述道“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是德川幕府的一条政治主线。[7]89”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影响具有时间跨度大、影响层次深、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日本传统礼仪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日本传统礼仪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传统礼仪注重细节,不注重抽象思辨,礼仪书的内容基本都可以概括为“细微礼仪行为举止描写的罗列。[8]155”关于礼仪思想核心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礼仪本质与内涵的思考可以回答何为礼仪、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的问题,是一国礼仪之所以成立的关键所在;礼仪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关系以及礼仪原则是决定一国礼仪的特色所在。故本小节从上述三个方面分别考察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礼仪的吸收情况。

(一)关于礼仪的本质与内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将礼仪分为礼之文与礼之义。礼之义为礼仪的根本内涵,礼之文为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礼记·曲礼上》开篇开宗明义讲到践行礼仪必须做到“勿不敬”。后篇中有 “所以治礼,敬为大”(《礼记·哀公问》)的论述,日本传统经典礼仪书《三议一统》②中直接引用“礼记曰礼之所治,敬为大。[9]6”认为尊敬之心为礼的本质,奠定了日本传统礼仪以敬意为礼之根本的基调。

礼仪的本质为敬意,敬意向谁表达,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呢?需要对礼仪的内涵及其所要调整的关系做一论述。《三议一统》中回答这一疑问如下:

(礼仪即为)合神道、王法之理,制上下、同辈、三纲五常之矩,和平盛世为束带之法、举止进退之规,战乱之世为军旅之谋,以图天时地利人和之境。[10]9

这里所说的礼仪的内涵包括宗教、政治之理、军事之谋、衣冠制度(束带)之法、举止进退之规。这种包罗广泛,甚至包括军事、政治的礼仪内涵明显有别于西方及伊斯兰文化圈,应该说受中国传统吉凶军宾嘉的礼仪分类思想影响颇深。另外武家的礼仪在和平时代表现为仪表服饰之态、日常动作之仪,战乱时代表现为战事谋略。这与《礼记·聘义》中的“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日本传统礼仪在论述礼仪需要调节的关系时频繁出现 “上下的差别”、“同辈之礼”、“三纲五常”的概念。同辈之礼,不拘泥于只向身份地位高于自身的对象表达敬意的礼仪规范,在中国礼仪思想中体现在礼仪被封建道德化之前,“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甚至要求君王以臣下作为尊敬对象;《礼记·哀公问》中“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以自己的身体为尊敬对象。在处理上

下等级关系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关系是“三纲五常”,《宗吾大草纸》①中对“三纲五常”做如下解释:“所谓三纲,礼记有云,君臣、父子、夫妇是也。敬其所敬、亲其所亲、耻其应耻”[10]17,这与《礼记·曲礼上》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也。”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并且明确在文章中使用《礼记》作为引用出处来源,可见在当时的礼仪规范中,《礼记》作为判断礼仪行为是否妥当的标准发挥着巨大作用。关于三纲五常《宗吾大草纸》进一步解释为:“礼仪为,臣敬君,子孝亲,弟从兄,敬老者,上不侮,下不乱。[10]51”强调礼仪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的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日本传统礼仪继承了中国经典礼学理论框架,认为尊敬之心为礼仪的本质,礼仪的内涵包罗军事政治等广泛内容,在处理礼仪需要调整的关系时,通过吸收中国传统人伦思想使礼仪与封建等级秩序紧密结合。

(二) 关于礼仪与道德、修身的关系

中国传统礼学思想认为“礼节为治事之本”(《礼记·仲尼燕居》)。同时论述“不知礼无以立”(《礼记·尧曰》)。那么礼仪因何而立呢? 对于礼仪这样一种需要逐步掌握的社会规范,我国礼仪文化强调首先加强个人修养,即习礼应从修身开始,强调修身养性是持家立业的基础。并强调内外兼修,内修道德,外修举止。这一思想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传统礼仪流派小笠原流礼仪教育书分为《修身论》、《体用论》两本,《修身论》用于修心,《体用论》用于修体,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礼仪的神髓。

武家经典礼仪书《三议一统》强调“(礼仪的修为)首先修身最为紧要”[10]31,认为修身为关键第一步。这与《礼记·大学》“从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强调要达到“平天下”的境界,“修身”是最初的阶段,有明显的对照关系。在《宗吾大草纸》中进一步阐述修身与礼仪的关系:“修身即为修心。应努力提升自身修为,培养德行。克制自我,不可放纵身体(行为)。随心所欲、随心之所想而动的话,无法区分德行的高低。[10]22”

其中的“修身即为修心” 可以在《礼记·大学》中找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本源语句,意旨“心为身之主”。身(行为)是心的表现,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我,不过分放纵身体行为即为外修举止的过程。外在行为举止的修为在《礼记·冠义》中称:“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强调礼始于端正容貌、体态,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要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这既是内在修养的流露,也是尊敬他人的表现。《三议一统》中规定“礼仪之始在于正颜色、培养起居进退之度、言辞选择之慎。[10]38”同样要求礼仪起始于表情、动作、言辞等规范。

在外在行为举止的修为之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思想认为礼仪需与道德紧密结合。强调人的主体道德意识,要着力培养内在道德根基,要求人们做到“徳挥动于内”然后才是“礼发诸外”,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传统礼仪同样注重内在道德的培养。关于人的内在道德培养要求基于武士社会的需要,首先要求忠诚、武勇。在这些徳目之外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五常思想也有一定的吸收。《三议一统》论述道:“礼仪最初要培养,仁义礼智信的五常”[10]33。中国《礼记·儒行》强调“礼节者,仁之貌也”,《宗吾大草纸》中将其直接翻译为“礼节是仁之貌。”,并进一步解释“仁即内心慈悲”[10]26,仁在中国礼学思想中内容包涵甚广,孟子强调“仁者爱人”,仁的核心是“爱人”,也即可以理解为慈悲之心;《三议一统》对义的定义为“扬善惩恶,明赏罚”[10]27。《礼记·中庸》谈论“义者宜也”,也即是关于义务性的“应当”的判断;礼的定义为“礼用来区分上中下各种情形,以此为依据,做出适当的举动。[10]27”这与礼记中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也”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智为“忠为中”[10]28,在中国礼学经典中,不能直接找到类似的语句,但结合《礼记·礼器》中“忠信,礼之本也”与《礼记·仲尼燕居》“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是用来使人的言行适中的)的论述、忠(信)=礼、礼=中、可以推导出忠为中的结论。这里的“中”是指适中之意。信的定义为“真,真诚。[10]28”与中国传统道德观“讲诚信,诚实”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s=defstyle>

中国礼仪思想认为,内在道德与外在礼仪行为规范相结合才是表达礼仪的最理想境界,同时内在与外在礼仪修养的具体内容,对日本传统礼学理论的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 关于礼仪的适度性原则

中国礼学理论强调礼仪是仁慈、敬意的外在表现,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礼仪的神髓。在具体礼仪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适度性原则,避免过度的形式主义与精神主义。如《礼记·仲尼燕居》:“前略…徳不备,礼为虚”,无德的礼仪便是徒有其表,《礼记·乐记》更有“铺筵席,陈尊俎,列萹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的论述,强调“筵席·尊俎”等物品如何安置是繁琐的礼之末节,而非礼仪的本质。没有形式的“三无”即“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礼记·孔子间居》)甚至也都认为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三议一统》中有段《论语》中对礼仪本质与末节关系的引用“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0]41,即使形式上有所欠缺,只要内心充满相应情感,就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不提倡超出应有情感的过分的礼仪形式。

但中国礼仪文化没有完全否定礼仪形式的重要性,过分强调精神作用而忽略形式同样不可取,日本传统礼仪同样看重礼仪的形式,《三议一统》将习得礼仪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为礼的心、礼的型、礼的运用[10]19。其中,礼的运用强调从型到心,通过不断反复礼仪的形式,体会礼仪的神髓。《宗吾大草纸》更是有一段引自《礼记·仲尼燕居》中的句子“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10]15,来批驳轻视礼仪形式的心理主义倾向。

正确的礼仪应该是既反对置内心敬意于不顾的形式主义、又反对完全忽略形式的心理主义。在施行礼仪的过程中做到“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愈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曲礼》)。在内在精神与外在道德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做到恰到好处的度。这种平衡如何把握呢?中国礼仪理论强调礼仪行为与自身身份、礼仪环境相适应,认为恰当的礼仪行为需要自我抑制、自我调整。《礼记·檀弓下》有云“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中略)品节斯,斯之谓礼。”《礼记·曲礼上》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强调在礼仪的践行过程中,既需抑制主体自我情感,也需依照礼仪事项本身而选择装束、物品、采取适当行为,由此来达到礼仪效果。没有不加修饰的完全展现自我的礼仪规范或者需要适当调整、适应环境氛围的要求。

在继承中国礼学思想的基础上,江户时代著名伊势流礼学家伊势贞丈奠定了日本传统礼仪对这一礼学命题的基调:所谓礼节,是对贵人表示谦卑与敬意,不轻视身份卑微的人,对同等地位的人亦表示谦让。若过分对人表示尊敬即为谄媚;过分轻视身份卑微的人即为傲慢。既不谄媚、也不傲慢,举止与身份·环境相符合,无过之也无不及,是为礼节之要义[11]38。

上述内容强调,礼不谄媚、不傲慢的关键在于适度,提倡与身份符合的、与环境相适应的礼仪活动而且不可一味讲求外在礼仪规范,而失掉内心礼仪情感的伴随。(只注重形式的敬意容易被认为是谄媚)要时时考虑在适度性的原则下施行礼仪,在每个不同场合下选取最适合自身身份的礼仪形式。日本传统礼仪流派小笠原流强调礼仪要符合时宜,要遵循“时、位、处”的原则,即礼仪行为需与相应的时间、地点、个人身份相符合,认为礼仪环境与礼仪主体身份的重要性,小笠原流的礼仪儿童早教歌谣“失礼的行为,如(因与环境一致)未引起注意,不算作失礼。若引人注目(与环境不尽一致)了,即为失礼。[12]8” 《三议一统》指出“失礼,即是指不符合自身身份的不加抑制(感情与行为)的,随心所欲的行为”[10]19,根据身份、环境,选择合适的能够表达相应情感的礼仪形式,这与中国经典礼学思想有很明显的传承关系。

三、 日本传统礼仪行为中的中国因素

中国自古就有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之说,本小节重点考察了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行为,而频繁鞠躬几乎成为了世界各国对日本人交际礼仪的印象,以此探讨日本传统礼仪中交际礼仪核心要素敬礼方式与日常行为礼仪基本要素:对本节分基本姿态与基本禁忌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敬礼

交际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中用于人际交往的重要礼仪,在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敬礼是交际礼仪中历史最长的核心礼节,用于表达问候、敬意、致歉等多个含义。纵观世界各国的这项礼节,一般都伴随身体接触,如西方礼仪中的握手礼节、亲吻礼节。而唯独中国传统礼节中的作揖、跪拜以及日本的鞠躬、跪拜礼节,行礼双方不需发生身体接触即可完成。敬礼在日本传统礼仪中分为站立敬礼方式(立礼)与跪坐敬礼方式(坐礼)两种,都是通过屈体的深度表示敬意的程度。

“立礼”相当于中国礼仪行为中的“揖”,“坐礼”相当于“拝”。《仪礼·观礼》中描述古代贵族相互行礼叫做揖,分为:土揖(对百姓)、时揖(对异姓)、天揖(对同姓)三种、以直立姿态,双手合掌置于身前上下震动表达敬意。以手部提升的不同位置来表示不同程度的敬意,手部提升高度与敬意呈正相关,即提升越高,敬意越高。日本传统站立敬礼方式需首先保持身体直立,双臂下垂放置身前,随上体前倾双臂沿腿部下垂。敬意表示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一般划分为“真、行、草”三种,躯体深度即身体距离地面高度与敬意程度呈反相关关系,即身体距离地面越近,敬意越高。这与中国古代礼仪中的三种“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中国传统礼仪中对应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跪拜礼节一般按照《周礼·春官·太祝》的分类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吉拜、凶拜、奇拜之外的各种礼拜方式在日本传统礼仪中都有所体现。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因中国汉代前没有凳椅, 人们的坐姿相当于现在的跪,所以基本姿态都是先跪坐地面。日本传统礼仪中“坐礼”的基本姿态也都是先跪坐于地面①,

双手触地,上半身屈伸程度越大敬意越高,常见三种“坐礼”分别叫真、行、草,依次为使头部触到手背、头部距离手臂四五寸、身体带动头部略前倾。与中国跪拜中的上述三种跪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中国的“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这种拜法主要在日本神道拜式中有所体现,神道一般拜式为两拍手再拜,即双手在身前排击两下敬礼礼拜。褒拜是回报他人行礼的回拜,也称“报拜”,日本传统礼仪中一般要求受礼一方要根据与行礼一方的身份地位差异给予回应。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相当于上述站立敬礼方式,对应中国的“揖”。另一种说法为女性拜礼,跪坐于地面,双手触地,身体前倾而拜,但头部保持抬起,不触地。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女官中曾经一度施行过此种拜礼方式。

行礼时的基本禁忌在中国传统礼仪中规定“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礼记·玉藻》),这种不过分谄媚,否定仅仅依靠头部表达敬意的做法在日本传统礼仪中得到广泛吸收。日本传统“坐礼”、“立礼”都要求头部不下移,“头颈必中”,与背部保持水平。

上述日本传统礼仪中的立礼、坐礼从基本姿态、基本禁忌的角度都受到中华礼仪的深刻影响。

(二)步行

仪表礼仪中的步行方式在各种仪式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礼仪注重从一个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去窥探礼仪修养,对礼仪行为细节有十分苛刻的要求。日本传统礼仪观点认为表敬程度越高,越要迈大步并放缓速度(女礼、庶民礼仪书、武家礼仪书皆有要求)。中国《礼记·曲礼下》中描述“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从天子到庶民步速依次变得急促,可以推断中华传统礼仪认为步速的庄重程度、表敬程度是缓慢大于急促,应该对日本传统礼仪规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日本传统礼仪规定在铺设有榻榻米的和室中,举行茶会等较隆重的活动时要求足底不离开地面的步行方式,这种步行方法在《礼记·曲礼下》已经有所描述“行不举足,车轮曳踵”。要求步行时不抬起脚,像车轮滚地一样拖地而行。作为一种表达敬意的步行方式在我国《礼记》的成书年代已经存在。在建筑物内的快速行进,《礼记·玉藻》强调“执龟玉,举前曳踵,蹜蹜如也”,要求持有龟甲、玉器时抬脚尖用脚后跟拖地而行。而武家礼法的室内徐驰规定是“提高后脚跟,点脚尖进行,避免身体上下起伏以及发出声音。[13]18”传统武家礼法

的跑步方式与中国礼记中规定的要求不尽一致,但在抑制身体上下起伏,不发出跑步声音这点来说是共同的。

此外在步行的禁忌中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礼记·曲礼上》记载了“大夫士、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的语句,要求不踩踏门槛。日本传统家庭礼仪教育书《诸童躾法》要求“进入铺设有榻榻米的房间时,切勿踩踏门槛等。[14]23”在现代日本礼仪中依然通用。另外“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礼记·曲礼上》要求不踩踏地上放置的物品。这与日本传统礼仪普遍强调的“切勿跨物而过,将物品移至一边后再通过”[15]3具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

(三)对面

日本礼仪不论传统与现代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即在与身份高于自己的人交谈时将直视对方的眼睛视为禁忌。但是同时又将面部完全不朝向对方视作及其失礼的表现。这点在传统到现代的众多礼仪书中都有所提及。因此将视线投向哪里是一个非常微妙的礼仪规范。《三议一统》奠定了日本礼仪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规范,“跪坐对面时,目光投向六尺左右的距离,既不过度仰面也不过度俯首。站立对面时,目光投向十五尺左右的距离,过度仰面或俯视视为丑陋。[10]21”

中国《礼记·曲礼下》中规定“天子视不上于袷,……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与天子对面时,看天子的目光上不过衣领的交叠处,下不过衣带,凡视人,视线高于面部就显得傲慢,低于衣带就显得忧愁,歪着头就显得用心不正。中日两国对面视人时的目光投向规定有一定对应关系,只是日本传统礼仪规定更加细致。双方处于水平高度时,关于目光的规定如何呢?日本传统礼仪规定“在主君面前,要谨记将自身的左面呈现在其视线所及之处,切不可呈现右侧。[16]6”认为将自己的左半部呈现在对方目光可及范围视作敬意的表示,《礼记·玉藻》提到“凡侍于君,……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袷,听乡任左”,意为凡陪侍国君的,……目光下视,耳神上听,眼光下不过国君的腰带,上不过国君的衣领,倾听时头稍偏右,用左耳。与上述内容有一定的对照关系,应该同是遵从中国阴阳思想认为左为上的论断。综上可以认为日本传统礼仪中在与人对面时的核心礼仪规范——视线投向的基本要求与禁忌与中国传统礼仪有很深的渊源。

(四) 物品呈递

向对方呈递物品过程中,为了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及尊重,《三议一统》规定基本姿态原则:“轻物若重,重物若轻。[10]26”在《礼记·曲礼下》篇章中,“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意为“凡为天子拿器物,即使很轻也要像拿不能胜任的重物一样”几乎有同样规定。手持物品时的高度也有规定,在日本传统礼仪书中根据自身与对方的身份差异物品呈递时的举托高度按照敬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同目高、同肩高、同胸高、同腰带高四种。同目高的要求一般用于极其贵重之物品,包括祭神器具等。为来客呈上饭菜茶水一般要求托举至与胸同高。这种手持物品高度的差异可以在《礼记·曲礼下》中找到根据“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意为“执天子之器物需要举至高于心的位置,国君则与心持平,大夫则低于心,士则提着就可。”

物品呈递禁忌主要为,若是异性间相互传递物品时,有严格的禁止触碰手部的规定。日本传统礼仪认为:“(男性)向女性传递“銚子”(传统斟酒器具)时,应抓长柄后端,切勿抓前端,双方传递完毕后迅速收手”[17]51。江户时代小笠原庶流(民间版)“女性给男性递送(香炉)时,不论对方身份高低,一律先放置于地面再传递。[18]9”中国《礼记·曲礼上》中已经有“男女受授不亲”的礼仪规范、具体来说“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礼记·内则》要求男女不直接传授物品,在祭祀等隆重场合需要传递物品时,女性用托盘接物,若没有托盘的话则放置于地上,男性再取之。

日本传统礼仪中,为对方呈递物品时自身持物品的不同高度规定以及在公共空间男女传递物品时的接触禁忌,体现了对中国经典礼仪行为规定的吸收。

结 语

本文从历史源流、礼仪思想、礼仪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礼仪文化的吸收情况。以儒家礼仪著作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早在《记》、《纪》时代就传入日本,一直到江户时代到达鼎盛期,并成为政府的官方意识形态,在长达200多年

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了从统治阶级向社会大众的渗透普及,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礼仪思想中礼仪的广泛内涵及其与封建等级秩序的结合、重视内在德行与外在修为内外兼修的特点、礼仪的适度性原则均在日本传统礼学原理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礼仪具体行为实践中选取了交际礼仪中最常见的敬礼方式与礼仪元素层次的步行、对面、物品呈递四个方面加以考察,发现在行为姿态基本要求与禁忌方面均受中国礼仪行为规定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 m·kinsky.礼は食事に始まる[j].京都:京都大学人文学报,2002(86):

[2] 西村昌吉.关于畿内制的基础考察[j].the historical society of japan,大阪:日本近畿大学学报,1996(3):

[3] 梅棹忠夫.日本文明77 の鍵[m].东京:文艺春秋,2005.

[4] 泷川政次郎.江都集礼と日本の儀礼[a].岩井博士古希記念事业会編.典籍论业[c].京都:京都大学出版会,1963.

[5] 山根一郎.房屋结构与日本传统礼仪[j].椙山女学園大学文化情報学部紀,2004(4):

[6] 小松和彦.日本的年节活动——生活中的宗教要素[m].京都:大洋出版社,1993.

[7] 山下武.江户时代庶民教化政策研究[m].东京:校仓书房, 1969.

[8] 岛田勇雄.小笠原流古伝書[j].神户:神戸大学文学部紀要,1974(3):

[9] 小笠原贞宗,今川氏赖,伊势宪忠.三议一统[m].东京:平凡社,1993.

[10] 伊势贞赖.宗吾大草纸[m].东京:平凡社, 1993.

[11] 伊势贞丈.贞丈杂记[m].东京:平凡社, 1993.

[12] 小笠原清信.小笠原流[m].东京:学生社.1992.

[13] 小笠原贞庆.大诸礼集[m].大阪:菊屋幸三郎,1703.

[14] 高津金左卫门.诸童躾法[m].名古屋:名古屋永乐屋,1800.

[15] 大馆天涯.礼学童蒙必用[m].大阪:明礼堂,1836.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3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礼仪的影响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现代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形成礼仪的前提。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说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论语》中还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养成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形态——凡是不合于“礼”的行为应该自觉摒弃。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指出,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起,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学习礼节仪文之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比如,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现代礼仪中的“礼”是“礼节”,强调的是尊重对方,体现出内在的人格修养;“仪”是“仪式”指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内心的尊重要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做到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得他人的好感。但礼仪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修养与他的礼仪水平是成正比的。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人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 “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修养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形成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者相互促进,在形成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礼”的概念虽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现代生活中,这些礼的准则同样适用,比如,现代礼仪强调个人美好的内心世界,通过优雅的举止、礼貌的言行、富于风采的仪表显示出来,讲究礼仪,不仅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形象和内在素养,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社交场所,朋友聚会、商务交往,我们如何做受欢迎的人?

 

……

 

所有这些问题都和传统文化有着内在而直接的联系,因为儒家思想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情感,而礼仪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礼仪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现代礼仪与传统文化的差异

 

现代社会,礼仪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所产生的一定形式。

 

1.相对于传统文化,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已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述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和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它已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文化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礼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继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体现现代礼仪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三、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现代礼仪中,礼仪是礼节与仪表的结合,它是一系列建立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善良、高效和逻辑的基础上的传统习俗。“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仪”是指仪式。“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为使各种人能愉快融洽地一起相处,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这就是礼仪。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被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被称为礼貌。

 

这一切已说明,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同样强调个人外在的仪容、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礼记·大学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向我们展示了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 “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类似的表述还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念头都能真诚,而不自欺,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合乎信,也能够真诚地待人接物,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情况。“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孔子说:“礼者,敬人也。”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现代礼仪教育中的规范在这些方面和传统文化恰恰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就在于 “修身”二字。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49-02

在国家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包含文化、教育、国民形象等一系列非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因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并且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认识最直观的领域。日本的国家软实力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疑是其礼仪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际通行礼仪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礼仪特色之所在的是传统礼仪。日本礼仪之所以独具魅力也正是由于其经历了明治时代欧化盛行的文明开化后,依然传承下来的传统礼仪的鲜明特色,并一直保留至今。而我国清末民国初年,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传统礼仪多惨遭遗弃的境遇,因此考证明治时代日本对待传统礼仪的方式及其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无疑对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民间坚持传统礼仪的呼声

日本在明治时代经历政府主导的如火如荼的西洋化进程时,传统与现代、欧化与国粹斗争的声音也曾不绝于耳。但民间一直存在忧虑传统礼仪流失的声音,并积极向政府谏言、积极引导社会民众维护传统礼仪。早在明治十三年(1880年)青森县普通民众渡边村男就已经在给明治政府的建议书中慨叹:“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礼仪,但现在都面临即将消失殆尽的危险”。并进一步表示担忧:礼仪出现一时混乱国家不会灭亡,但传统礼仪完全消失了,国家就灭亡了。希望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礼仪规范”。向政府建议“启用通晓天下时务的廉洁有德者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通行天下的礼仪规范”。[1]以上建议虽然缺乏具体操作性,但表明了民众对保护传统礼仪的热情。

在欧化浪潮中社会精英分子也开始积极维护日本传统,明治2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保存国粹的社会思潮。三宅雪岭与志贺重昂于明治二十一年(1889年)创立了杂志《日本人》,陆羯南等人于明治二十二年(1890年)创刊了报纸《日本》。强调日本的近代化“不是西洋社会的同化,是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对西洋文明的导入”。[2]在高举维护传统旗帜的同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诸如:“强烈反对导入诸如亲吻礼等西洋风俗习惯、礼仪中的有害事物”[3]、“夫人小姐们的病痛全是西洋服饰的束腰工具所致”[4]等一些极其激进的西洋礼仪风俗有害论。人们在论及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时,时常涉及日本传统武士道,高呼“传统礼仪的复活就是武士道的复活”[5],认为在新时期要通过坚持武士道精神来弘扬传统礼仪,慨叹“从前在武士的家庭中,严格遵守着礼仪规范,而当今家庭中武士般的礼仪教育越来越少,到访日本的外国人不再能看到曾经武士家庭良好的礼仪规范,而只能嘲笑当今礼仪生活的混乱,实则遗憾之至”。[6]在明治时期,国家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运动过程中,“西洋”礼仪发挥了一种触媒作用,使人们开始更加积极自觉地维护日本传统礼仪。

二、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的结合

(一)学校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在维护传统礼仪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传统礼仪流派开始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明治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修身”课程开设确立。明治十二年政府了“教育大旨”,开始明确规定了一门“作法”科目作为修身科目的实践课程。明治十三年再次教育令,明确规定将“修身”列在读书、习字、算数、地理、历史之后,作为与其同等的科目。明治十三年再次改正教育令,将“修身”列为各学科之首。将其定位为教育的根本。这一规定一直保持到昭和二十二年。道德及其实践礼仪课程的成为明治以来近代教育的重要层面。

明治十三年传统礼仪流派家元小笠原清务①向明治政府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学校中开设礼仪课程的建议书。响应他的建议,以明治十三年东京神田小川小学开设礼仪课程为开端,东京府各小学中都开设了礼仪课程。此外明治十四年在男女共学的礼仪课程之外,开设了针对女生的“小学女礼式”课程。小笠原清务为此编写了教材《小学女礼式》,序言部分谈到,“而今,本府各公立小学校均开设了女礼式课程,为了向学生讲授起居进退之法,受府厅委托,我等制定了此学校礼仪教材”,成为全国多所学校的女子礼仪教材。明治十五年小笠原清务开始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礼仪课程,使用小笠原与松岗明义共同编写的教材《新撰立礼式》,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先河。文部省也将“女礼式”列为正式科目。宣布训令,女子礼仪科目应包括:裁缝、女礼、点茶、插花。明治十七年开始,师从小笠原清务和松岗明义的后闲野菊、佐方镇子开始招徒讲学,之后她们的学生遍及全国的女子学校。明治十年代学校礼仪教育迅速高涨,造成礼仪教师极度缺乏的局面,小笠原在自家开设的礼仪教室中培训礼仪教师。文部省命令东京的73所小学每个学校选三人,在小笠原清务的礼仪学校进修一年礼仪课程,后回到本学校任教。据此,小笠原传统礼仪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普及。以小笠原流传统礼仪为蓝本,其他传统礼仪流派家也纷纷著书。②随着明治近代学校教育的建立,体系化的传统礼仪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96-02

当前,礼仪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其事业、业务的成功。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应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加强礼仪知识的学习,全方位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一、高职院校礼仪理论课教学认识存在误区

1.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理论课教学内容趋利性明显。在物质文明繁荣的同时,一些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却相对落后、缺失。一些西方“新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上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减少,导致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不尊敬师长、缺乏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如公关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多与专业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动机趋利倾向明显,他们认为,礼仪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礼仪课学不学无所谓;甚至有人一想到“礼仪”,就把它等同于穿旗袍的迎宾小姐,这些对“礼仪”的区解,使礼仪课在专业课与必修课面前成为点缀。

2.部分教师认为,加大礼仪实践课的比例就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礼仪理论课的课时远远多于实践课时,以一个28课时的礼仪课为例,学生演练的课时不到一半,因此,一部分教师认为,实践课课时的不足是导致当前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根本原因,许多教师只注重在礼仪课中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未能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做除了能引起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外,很难从本质上做到以情动人、内化于心。一些学生为获得高分或读本的名额,而与辅导员老师、课任老师“套近乎”,反而成了老师眼中的“会做人、会做事”,一些学生做事走极端,这些是礼仪实践课里所不能发现与纠正的。

二、高职院校礼仪理论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传统教育与现行教育脱节,导致礼仪缺失。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礼仪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一些传统教育的影响,也仅限于背诵一些词句,而未将这些精华内化于心,成为指导自身行为的标尺。当前,高校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都是以拿了多少本证书、奖状以及成绩单来衡量的,而学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往往也是把成绩、证书排在第一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虑往往排在成绩、证书之后,这就使学生的行为以“分数”、奖状和证书为目标,缺少对内在道德品质、内涵修养的修炼。“软素质高于硬技能”,“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高职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礼仪作为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不仅影响着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的评价,更影响着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发挥。

2.礼仪理论课教学僵化死板,不能做到形神兼备。一些教师自身素养不足,理论课教学只讲外在表现,忽视内心体验,按教科书塑造出来的学生礼仪姿态,显得矫揉造作:手的动作不到位,不大方;动作到位,但面部表情又冷淡,有时虽面带微笑,却让人感受不到真诚。简言之,就是不能做到形(包括眼、面部表情、手、姿态、语言)与神(发自内心,真诚、亲切自然)一致。一些教师本人的礼仪形象不过关,言语缺乏震撼人心的穿透力,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对各种礼仪知识信手拈来,使礼仪的教育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无法使学生发出“我要改变”的实际行动。“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只有内心有着“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热忱的信念”,才能表现为一个人外在的谈吐优雅、举止得体。

三、创新高职礼仪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1.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礼仪美德。大学生作为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应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升自身的素养,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内省慎独、宽厚谦虚”和“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等主张是对礼仪素养的高度概括。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还应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时代内涵,使礼仪更符合时代的需要。“礼”的核心是“敬”,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礼仪的最高境界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道德修养的提升,只有理解了才不会误以为礼仪就是研究如何着装、化妆、站坐、迎来送往等,从而真正实现开设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

2.重视礼仪性情的培养。知礼、守礼、行礼、尚礼,是大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实践证明,礼仪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3.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各种礼仪知识的讲授。不同的专业,对礼仪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在设计文秘专业礼仪训练内容时,应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设计情境,主要让学生在办公环境中学习电话礼仪、接待礼仪、宴请礼仪、座次礼仪等专业礼仪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提高自身礼仪修养。而在旅游专业礼仪训练时,则应侧重学生处理旅游事务的具体环节中,学生的语言、仪态和礼仪知识的实际运用。

4.提高礼仪教师素质,使其能言传身教。礼仪教师应该是礼仪的“代言人”,教师本身应具有礼仪的专业知识,具备优秀的品德与高尚的人格,还要具有良好的修养与得体的举止以及优雅的仪表。当课程涉及到个人修养、接人待物、为他人服务时,教师自身的经历、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人际问题的方法,就是最好的示范;此外,教师得体的穿着、优雅的行为,使得举止礼仪和服饰礼仪的教学直观可视,日常的熏陶会使课程的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具备的有关礼仪的综合素质越高,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的“礼”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学生,将其塑造成为尊师重教、团结同学、爱护生命、珍惜资源、诚实守信、举止文明的新一代大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明礼诚信、团结友善”作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目标。

成功的礼仪实践教学能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修养,保持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完善,获得他人和组织的认可和尊重,增强自信,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楼世洲,周国权,潘正文.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49-02

中国,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中国人,历代传承着古国所赋予的博大精深的文明。而文明是一种文化奠基,从古至今,不断更新。方才有了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不断进步的中国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作为在“礼仪之邦”美誉熏陶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应把“礼”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并且肩负起传承“礼”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礼”文化传统中,对于“礼”的定义不胜枚举。“礼”的内涵包括礼节、礼仪、礼貌以及礼宾。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礼节往往无形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的过程中,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问候、相互致意以及相互祝愿。礼节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面貌,更能突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其次,礼仪有形的存在于一切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它所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礼仪不仅可以直接表现一个人的外在形态,更能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再次,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礼貌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所传递的友善与尊重,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最后,礼宾大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待服务中,礼宾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热情好客的积极态度,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了解了“礼”的概念以及其表现形式。可以看到“礼”文化涉及的范围广、产生作用大。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交交流的始终。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礼”文化传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具有积极影响

朱平的《“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一文中提到了“礼”的教化问题。论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身体教育、行为教养是人类文化的最基本开端,人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从最初的言谈举止、体态行为等“礼貌”培养走进人类文化生活的。”古有《弟子规》,“规”字即是准则,准则即是“礼”的教化。“冠必正、纽必结”,告诉我们衣冠必须整洁,纽扣必须系上。这是从“礼貌”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不仅体现着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能彰显出一个人所受的“礼”的教化。然而,不同的场合又要求穿着不同的衣服,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步从容、立端正”,告诉我们走路步伐应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这是从体态行为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良好的体态行为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全方面发展,更能体现对他人所给予的尊重感。然而,对于长辈、晚辈以及同辈,我们又将表现不同的体态行为,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府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老师授予我们的知识,却逐渐对中国“礼”文化传统越来淡化。往往只懂其思想,而忽略其精髓。

二、大学生是中国“礼”文化传统的必然传承者

“礼仪之邦”这四个字,是每个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然而,它是否仅仅适用于三纲五常的古代社会?它是否仅仅是一纸空文?它是否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思想?王兰芳的《“明礼诚信”―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强调“礼”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该文主要讨论大学生应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礼”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它所反映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这种思想道德素质与我们自身的礼仪修养息息相关。修养,是从内而外所形成的。然而“礼仪”就是提升自我们修养的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然而,这种传承需要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从自我形象做起,从自我管理做起,从自我行为做起。当代大学生要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重任,让“礼仪之邦”这四个大字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学习传承“礼”文化传统对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作用

徐红的《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大学生形象礼仪是增强个人竞争力的必备砝码。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就是自己的名片。它包括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3]而其中所提到的内在修养是与“礼”文化密不可分的。通过此观点可以得出,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必备技能。由此可见,中国“礼”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即将面临面试、求职的种种考验。重视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形象往往可以另我们出类拔萃。在面试中,“形象礼仪”往往可以影响我们求职的成功与否。(1)面试时所穿着的服装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大方得体,并且需要符合所面试的环境。倘若穿着生活装或者居家装,会显得稍显随便。同时,也会给面试官留下消极的印象。(2)面试时的体态行为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正如《弟子规》中所提到的“立端正”,它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积极的精神面貌。倘若弓背、站立不正,则会为自己的礼仪形象大打折扣。(3)面试时需注意自己的言谈,既不能太过夸赞自己,也不能保持缄默。由此可见,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当代社会提升自我形象。另外,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社会交往的礼仪同样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形象。步入社会,我们将会接触形形的人,而良好的礼仪修养的体现则是区别于他人的象征。然而,言谈举止则是个人礼仪修养的体现。我们应时刻把“文明”二字牢记于心、应把“礼”文化给予我们的要求牢记于心、应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牢记于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大学生,“礼”文化将使我们受益匪浅。首先,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规范我们的行为礼仪。其次,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升华我们的思想礼仪。最后,它影响我们的礼仪修养和个人形象,促进我们个人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礼仪修养将会成为我们个人发展中的风帆,引导我们诠释个人的精彩。

中国,享有美誉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礼”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它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一个人衡量其道德素质的标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修养将成为我们个人发展道路上的垫脚石。反之,则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传承“礼”文化是我们年青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

本文是南昌航空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从中国“礼”文化传统看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问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7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享誉于世。可以说,“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1]。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礼仪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素质教养的重要尺度,更是现代人立身处世、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对于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提升文明礼仪素养,复兴礼仪之邦,责无旁贷。

1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意蕴。

1. 1 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传统文化则是民族文化通过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磨合,不断地发展演变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 在物质文明极大繁荣的同时,“中国人在礼仪文化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媲美”[2]。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礼文化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韩国却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本位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对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不加以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殆尽。

大学生肩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对于传统礼文化,要批判继承,汲取精华,将礼仪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入脑入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言行举止之中,使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过历史的长河,体现出永恒的价值。

1. 2 推动国民素养的提升。

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修身为基础的。儒家把“礼”视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把它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礼记》有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强调礼仪和修身相结合。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是主张外在的礼节仪表要以内在的美好德性为支撑,内外兼修才能称为君子。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尤其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礼仪素养恰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

1. 3 体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传统礼仪曾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产生过不可取代的作用。总的来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就是“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和”体现了礼文化内在的结构性功能,礼能够调整人的主观欲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促使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境界。因此,礼文化中所强调的“和”,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和谐素养的大学生。汲取传统礼文化精髓,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使他们通过后天的习熏悟化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结构,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富者有礼高雅,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意笃,社会有礼祥和的良好社会风尚。

2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2. 1 礼仪素养残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且高度聚集的群体,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应有过硬的知识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文明素养。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在逐年完善。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学生仍不乏其人; 标榜个性、冷漠自私的学生随处可见; 不敬师长、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和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2. 2 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新事物”和“新思潮”涌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 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认同,能够快速接受。二是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被良莠不辨地一并作为封建残余批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被无情摈弃,文化因断裂而无法传承,礼仪之邦也辉煌不再。三是家庭礼仪教育的不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便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就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到的最初也是最关键的启蒙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而当代的一些家长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自身思想认识和礼仪修养不足,因此,“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论语·子路》) ; 加之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有余而管教不足,导致很多孩子教养不够。四是学校对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智力教育和知识教育,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相比之下,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生没有机会系统而深入地学习礼仪文化,导致一些学生忽视礼仪规范,礼仪素养不高。

3 礼仪教育的途径。

3. 1 情景化人。

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礼仪教育不仅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努力,更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青年学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大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传统礼仪教育,使学生知礼懂礼守礼,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将礼仪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引入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自觉传承中华礼仪文化。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通过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和专题讲座,提升当代家长的素质,弥补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再次,要营造全社会学礼守礼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国人学礼、明礼、行礼正在成为一种风尚,我国的礼仪环境正在恢复重建。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重视现代公民的文明礼仪素养培育。此外,还要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和渗透作用,大力传播明礼行礼的观念,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学习氛围。

3. 2 古意新范。

古语有云:“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任何一种新思想,既不会是人们脑中所固有的,也不会突然从天而降,而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换言之,是赋予“老”传统以“新”

意,即“古为今用”。因此,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做出现代诠释,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内涵极为有益。中国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如“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同现代的民主、平等观念格格不入,应当扬弃; 另一方面,传统礼仪中辞让、中和、敬老、尊师、诚信等观念,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礼仪是一致的。因此,古为今用,从传统礼仪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将礼仪教育深深植根于这一基础之上,会让大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正如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

3. 3 知行统一。

《吕氏春秋·孝行览》曰:“礼者,履此者也。”显然,中国传统礼文化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着鲜明的践履性,即实践性。“德诚于中,礼行于外”,意在礼仪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外在的行为尺度。因此,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要知识与实践并重。

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课堂想象成社会舞台,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运用“示范———模拟———评议”的教学模式,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操作,使学生亲临其境,融入角色,学以致用,促进理论知识和礼仪规范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清是非,掌握礼仪的“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缩短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距离,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此外,可采用对比教学法,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礼仪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礼仪和礼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帮助学生明晰古今中外礼仪的流变和异同,有助于学生正确施礼。

加强传统礼仪的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有利于大学生在体验和践行礼学的过程中,站在传统文化的制高点,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知识和修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读书与做人“两张皮”的问题,使大学生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无穷魅力,塑造出举止适度、气质高雅、语言文明、服饰得体的谦谦君子形象。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97-0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进而形成了完整的以“礼”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的文明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和繁荣,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受到礼学的熏陶。讲究礼仪成为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而现代酒店业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窗口,代表着国家形象,酒店从业人员的礼仪服务水平不仅是衡量酒店产品好坏的标准,更是展示国家精神面貌的方式之一。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重视和加强礼仪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的现状

1.中国传统礼仪被忽视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发展到文明阶段都会出现其独有的礼仪,因而,礼仪是民族文明的标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中国传统礼仪是我们几千年的古老文明的产物,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以其独有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例如,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礼仪小姐使用的中国传统礼仪就备受关注和好评,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魅力。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礼仪传统遭到了严重破坏,西方文化乘虚而入。现在的国人穿洋服,行洋礼,吃洋餐,自己的传统反而知之甚少。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材中充斥了大量的西方礼仪,对中国的传统礼仪却鲜有提及,即使有所介绍,也语焉不详,更遑论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了。而且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说是缺失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不了解本民族文化背景下礼仪存在的意义和内涵的情况下,冒然去学习异域文化的礼仪,其结果可想而知了。学生的思想西方化,一味要求平等,独立,不尊敬父母长辈,不懂得宽容。学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西方化,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揖礼”,只知道“握手礼”。长此以往,中国的“礼仪之邦”也只落得徒具虚名而已。

2.礼仪教育的功利性问题突出

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礼仪规范有很高的要求,礼仪的核心是“敬”,诚于内而形于外,我们首先应教育学生要有“自卑而敬人”之心。但是这种内心的修养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也是无法量化考核的。酒店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需要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礼仪服务技能,而这些技能是有详细的考核指标的。具备这些技能的学生就业时就相对多了一些优势,所以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就干脆跳过了“礼”,直奔“仪”而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具体的行为训练上,如训练学生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如何在微笑时能够恰好露出八颗牙齿。而学生就成了一个个只知笑、只会动,而不知为什么笑,为什么而动的毫无思想的“工具人”。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往往显得后劲不足。现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缺乏,职业忠诚度极低,人才的流失量很大,而这些问题也成了制约酒店业发展的行业难题。

3.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酒店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所以该学科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理论上。但我国很多酒店礼仪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礼仪教师在传统的教室里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讲。在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极差,效率极低。有些学校增加了形体方面的训练,但是训练内容也仅仅是基本的体形塑造、职业礼仪技能,如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微笑等等。这样的训练方式无疑是闭门造车,和我们的礼仪要求相距甚远。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酒店缺乏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很陌生,对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没有任何了解,怎么可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呢?当然更谈不上爱岗敬业!所以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要同自身修养,行为习惯,道德观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服务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做到礼仪精神的化于内而施于外。

二、改善酒店礼仪教育的途径

酒店礼仪教育的改善对于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素质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的礼仪教育状况,可以采用的途径有: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非常注重礼仪教育,而且是高效的礼仪教育,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礼节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其次,古代的礼仪教育从一个人如何吃饭、如何穿衣、如何说话这些细节入手,使中国传统礼仪“自卑而敬人”的思想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种教育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为基石,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教育效果而言一定是事半而功倍的。因此现代礼仪教育应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借鉴古代礼仪教育的经验,通过我们的教育把酒店礼仪转化为每个学生内在自觉行为,使学生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礼仪传统,一方面树立了注重自身修养的人文精神。

2.确立正确的礼仪教育价值目标

对于酒店礼仪教育来说,首先应明确礼仪教育的价值目标。礼仪教育有显著的教化功能,它涵盖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对于个人、社会和民族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学习的目的只为了就业和谋生;没有责任心,行为自由放任,对自己和家庭毫无责任感;缺乏道德观念,功利主义盛行,考试作弊,追逐名利。那么当他们在酒店工作时,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毫无抵抗力,很快就会迷失自我,步入歧途。而酒店礼仪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礼仪之民,这才是我们酒店礼仪教育的价值目标。

3.以教师为镜,发挥楷模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作为礼仪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应该自觉的充当学生的礼仪楷模。首先礼仪的学习贯穿整个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寻找模仿的目标,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而在学校里,教师要当仁不让的承担起这份责任。身教重于言传,正人先正己,教师应时刻留心自己的一言一行,待人处事更应表现出较高的礼仪修养,这样有利于提高礼仪教育的效率。其次,教师的礼仪行为,无论是正确的着装,还是规范的举止都能给学生带来感观上美的享受。而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这种礼仪之美会为我们的教学营造出一份和谐完美的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4.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酒店礼仪教学模式落后,使得学生面对教师的单向宣讲兴致索然,教与学成为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改单向宣讲为双向互动,改课堂教学为和情景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通过情景的体验,让学生在行为选择中体现礼仪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本质。新的教学模式要摆脱单纯的课堂讲授,强化情景教学,突出酒店礼仪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礼仪教学应以各种教学活动为基础,要针对每一授课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首先,可以进行情景的模拟,由教师先做讲解和示范,然后请学生演练,发现问题现场纠正。比如可以模拟待客,从宾、主的仪容、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及常用礼节进行模拟训练。其次,可以建立实训室,用于专项训练,如对酒店专业学生进行站姿、走姿、蹲姿及服务性手势进行规范;进行中餐和西餐的礼仪培训;可以分性别,分组进行,然后进行自评和互评,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可以校企合作,带领学生进入酒店进行现场的观察和短期的实践,把学到的礼仪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体会礼仪形式的作用和礼仪服务的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酒店礼仪的认知。

5.改变教学考核方式

由于酒店礼仪教育的特殊性,我们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学生由“礼”及“仪”的实践情况。所以,礼仪课程的考核应包括三项内容,首先是对礼仪理论的认知,可以通过试卷或论文进行考察。其次是日常礼仪规范的实施情况。设立这一考察内容,主要是因为礼仪应是自觉的习惯,涉及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平时的表现,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可以反映礼仪精神的贯彻程度;第三,职业礼仪水平的考核,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理应具备专业的礼仪服务技能,比如:握手、鞠躬等日常礼仪,迎送礼仪,岗位服务礼仪等。这些可以通过技能测试来评定。最终的成绩由这三项成绩共同构成,所占比例为3∶3∶4,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学礼仪,用礼仪的意识,督促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达到以礼育人的目的。

总之,酒店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礼仪教师应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努力完善符合现代酒店业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酒店礼仪教育,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提高学生的礼仪交往能力,使之奋发向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9

随着中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提升,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精髓,同时让其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好地掌握礼仪课程的重点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中职礼仪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中职院校礼仪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解析

从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通过中华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继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内涵不断深厚,且具备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并凸显出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民族精神。

而中国传统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深渊的影响。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中职院校礼仪课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体会到礼仪课程真正内涵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礼仪课程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将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职院校礼仪教学现状分析

1.中职院校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

相比于普通的中等院校学生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入学初期的综合分数较低,知识基础较为浅薄,这也是造成目前中职院校生源质量差的主要因素。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便是培养技术型的中级人才,并让学生掌握一门特殊的技能,以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在中职院校进行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学生为了日后获得从业机会,便会满目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了解、掌握,只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从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接触。这种教育模式以及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专业技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感、道德品质,也会对其全面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2.教师没有充分理解礼仪课程的内涵

根据目前中职院校的利益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中职院校在开展利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教授的大多是常用的礼仪知识,例如用餐、就坐、社交礼仪、着装礼仪等。这些教学内容缺乏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知识将表面的礼仪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这样的礼仪知识只是在表面做出相应的礼仪动作,并没有深刻掌握到礼仪课程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其没有对礼仪课程的群进行充分理解,便无法在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外来文化影响因素

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并对外来文化产生了高度认同。个别学生由于盲目追求个性,推崇庆祝西方的节日,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不积极去探寻。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往来程度不断加深,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学生向往西方的生活、交往。这些都是降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职礼仪教学中渗透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中职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学的内涵升华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教学便应提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礼貌、友好地对待他人,并做到和谐共处、互相谦让。中职院校虽然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进行了规范,但这种要求过于强制性,学生被动、强迫地接受学校的硬性规定,并不能发自内心接收礼仪课程的知识。因此,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中职院校的礼仪教学内涵进行升华,便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自内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遵守,并做到了良好的日常行为、礼仪规范。教师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礼仪的核心便是尊重,要让学生做到每一件事都应将尊重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因此教师在进行礼仪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对学生传输礼仪相关的表面知识,应在礼仪规范教学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才能让学生将礼仪的规范以及真正意义充分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之间更加团结,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古人采用传统礼仪与人相处的视频,并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还可以将古代的礼仪规范,结合礼仪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共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礼仪的魅力,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并提升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

2.在礼仪教学课堂中对学生潜移默化渗透传统文化

在中职礼仪教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由浅及深的方式,要在礼仪教学课堂中逐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礼仪课程具备的特点,结合传统文化为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从而突破说教式教学的弊端,教师还应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礼仪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全方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利益概念的过程中,可对礼仪的由来以及发展过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中国是礼仪之邦,并是人类在礼仪、礼节方面的重要发源地,礼仪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这便会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让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与自豪,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加深其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语

在中职礼仪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充分掌握礼仪课程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教师观。因此教师应加强礼仪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职礼仪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0

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是塑造理想人格的关键期,礼仪教育则是通往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将礼仪教育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是进一步落实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礼仪教育的本质

要回答什么是大学礼仪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则是将礼仪的内涵、观念、表现形式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手段进行传递,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礼仪文化的博大,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礼仪教育的价值所在,有三个层次:首先,对于个体来说,是对仁德的追寻,让个体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其次,对于社会来说,是在人际互动中更懂自我约束,更懂尊重与理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再次,对于国家来说,礼仪则是用完整的规范体系,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使国家和而不乱。依据上述论述,我们认为大学礼仪教育是指:高校根据礼仪规范及道德建设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内在素质进行必要的礼仪指导、修正和教育的社会活动。其主要是向大学生传递礼仪文化知识和常识,指导大学生践行礼仪,从而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或价值规范。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大学生知美德、塑美型、养美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演变与融铸中,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冲突与融合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自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在11年间,全球已建立孔子学院和课堂700余所,普及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将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五大洲,可谓是21世纪的文化“新丝绸之路”。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地保护和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究竟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切实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这是值得所有人关注和深思的议题。

(一)中国传统儒家礼文化的启示

1.要将儒家礼仪要义与现代的礼仪规范有效融合发展

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精神痕迹,无论是礼仪的起始发展还是礼仪的行为方式,一些积极的礼仪行为,比如“诚敬、“孝亲”、“敬长”等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在从事礼仪教育的时候,万万不能丢弃传统礼仪,不能否定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否则,在学习现代文明礼仪时,总有文化内涵缺乏,像是空中楼阁之感。

2.对儒家礼文化进一步溯本求源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日剧、韩剧,大部分原因是被剧中人物的礼仪举止及其透露的礼仪文化所吸引。假若大学生礼仪教育中进一步深谙儒家文化,就会了解到日剧、韩剧中的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曾经受到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教师要能够将当下大学生流行和追求的时尚元素整合和分析,追溯其在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始末,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既能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背景,又能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原则

中华礼仪的内容很复杂,条目虽多,但也不影响人们对它的记忆和践行。因为中华礼有它的提纲挈领,不难把握。这个纲领是什么,这个内涵是什么,在前人智慧结晶的总结下,大体可将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静、净、雅、慎五个字,也供大家讨论。

1.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没有敬就没有礼,可以说“敬”是礼的核心。《孝经》一言以蔽之:“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人们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长、对配偶、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2.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都有“静气”,神定气稳,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今成大志者,皆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3.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住、食品、衣服等卫生要求很高。中国人自古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还要用一块帛巾包好,然后再带上冠,很是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都有每旬一沐浴的规定。还有,在祭祀中,人们往往格外注重祭祀场所、祭祀牲畜、祭祀器具等的卫生情况,因为,人们往往通过“净”来表达内心修养和尊敬之意。

4.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礼记》就有文雅用餐的规定: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吃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都说明古人在交往中对典雅的辞令的运用十分讲究。

5.慎

我国古代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范畴——慎独,即个人闲居独处时,也要守礼自律,不可有越礼的非分念想。这是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之神。中国人要通过礼来把握自己,礼是道德的具象,是道德在人身上的体现,不需要神的监督它也存在。这个监督者就是“慎独”,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就是内心坚守的道德和良心。

作者:陈莉莉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1

目前,在世界各种民俗活动中,各民族都是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举行本民族的传统婚礼礼仪活动,现代的汉民族却遗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以及礼仪文化。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到民族服饰是民族身份的标志,是对本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于是大量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站论坛建立,许多有相同志趣的人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华夏传统礼仪和汉服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汉服运动。同时美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华裔建立北美汉服联合会等多种汉服民间组织。全世界孔子学院的建立,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式婚礼是传统礼仪文化的载体同时被广泛关注。基于传统华夏文化的现代中式婚礼礼仪,在社会上开始形成一股新的复兴传统礼仪的文化潮流。

在婚礼典礼时,作为汉族人身着汉服、按照传统礼仪举行仪式,这对恢复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已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史》等大量汉服与礼仪的研究史论资料,但是大都停留在历史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没有提出传统汉服和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际制作开发。本文通过对传统经典记载的历代婚礼礼仪程序、传统汉服婚礼服饰系列进行探索、收集和梳理,总结出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将对中式婚礼礼仪汉服的实际礼仪程序建立展开研究。汉服婚礼服饰体系和礼仪程序体系的确立有利于现代中式婚礼礼仪市场的开发和推广,有利于华夏传统文化的复兴。

2.重建符合儒家礼仪文化的周制婚礼的现代礼仪程序

第一部分:婚前准备。

准备新郎、新娘、赞者、司仪、从者等人的服饰。

准备婚礼所用礼器、果品等。

准备合卺一个(用一个葫芦,分为两半,用红绳连在一起)。

(1)新郎:

日落前两个时辰内,新郎身穿婚礼服,手捧木雁,乘车到女家,使两人各手持一个红蜡烛(不必点燃),坐于车后。到女家,在大门外等候。新郎就头戴爵弁,身穿c裳,亲自迎接新娘。跟随新郎的管事人员全部身穿玄端。c裳,是指上衣用黑色面料而用红色为边缘;下衣用浅红色面料而用黑色为边缘,大带也用黑色,象征阳气下行。

(2)新娘:

更妆,开面:清早,新娘于闺房中试穿嫁衣、定妆,进行最后修订并聆听父母训示。日落前两个时辰内,新娘整装在家等候新郎。新娘梳理好发式,士的新娘梳成,即将头发做成长短参差的样子,然后,戴好首饰。身穿黑色面料的丝衣,以c色(即浅红色)为衣缘。女子的上衣和下裳用同样颜色的面料,表示德行专一;以c色为衣缘,c色属阴,意味着阴气上行,上交于阳,象征女子出嫁成家而担当起新的责任。妇人不常穿浅红色衣缘的衣服,婚礼不按平时服装穿用,而穿盛装。站立在房屋之中,面向南方。

(3)亲迎: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新娘。

新郎亲自前往,在家中接受母亲教导,从母亲手里接过聘礼。婿以雁做贽礼叩门登堂。此时新娘在闺房等候,新郎到客厅,向新娘的父母请求将女儿下嫁,新娘父母谦称后同意。新郎入新娘闺房,新娘已穿上结婚礼服,向南站在房中。如果有条件,可以请新娘的一位嫂子、婶子、姑姑或者姨妈等已婚的较年轻的女性长辈担任新娘的“姆”。 姆为其梳发、插上发笄、结缨(用红绳系在头发上),谆谆教导。姆站在新娘右边,负责向新娘提示礼仪。新娘的伴娘则站在后面。新郎新娘携手出房。接着,新娘的姆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孝顺公婆。”随后,新郎新娘再拜别新娘的父母,登车离去。

第二部分:正婚礼的婚礼仪程(是传统婚俗的重点部分)。

(1)迎礼就位:

古琴演奏:背景音乐《花好月圆》。

司仪:

各位来宾,在这个吉日良辰,大家将要见证一位君子和一位淑女喜结良缘,共成连理。大家将要见到的,是依据华夏传统而制订的周制婚礼。周制婚礼重视庄重典雅,因为婚姻是神圣的、庄严的,它是人生一件大事。所以,君子重视婚礼。我们的婚礼为什么选择黄昏时候举行呢?因为这是“阳往而阴来”的时候。所谓“阳往阴来”,意味着阳气要把生机藏在阴气之中,以便使生机不断。简单介绍完毕,下面有请新人的双方父母、领导和媒人就位。

司仪:有请新郎、新娘。

赞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

(新郎在前,新娘随后,行礼然后跪坐。)

(2)夫妻沃盥:

古琴演奏:背景音乐《高山》。

司仪:华夏礼仪,重视洁净,所以,新郎和新娘在行礼时,都要洗净双手。

赞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1]

(同时男女执事负责帮新人行沃盥礼)

(3)证婚祝告:

赞者:宣读结婚证书,为新婚夫妇证婚,并宣读祝辞。

吉日良辰,喜成婚姻。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窈窕淑女,得其佳偶。恺悌君子,诚敬迎新。

衣冠黼黻,光耀门庭。华服夏礼,琴瑟和鸣。

合卺同牢,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福寿康宁。

尊祖敬宗,诗礼传家。五世其昌,和乐无涯。

天作之合,两姓亲睦。乾健坤顺,既融且洽。

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弦歌绕粱,齐欢共贺。

礼仪既备,肴馔既陈。鸾凤和谐,普天同乐。

(赞者从新郎身后退回原位。)

(4)夫妻拜堂:

司仪:

天地无私,养育人类。尊祖敬宗,光耀门楣。

一拜天地祖先:拜―兴;拜―兴;拜―兴。

父母之恩,没齿不忘。孝顺父母,礼所应当。

再拜父母高堂:拜―兴;拜―兴;拜―兴。

夫唱妇随,百年好合。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夫妻相互交拜:拜―兴;拜―兴;拜―兴。

(5)同牢合卺:

古琴演奏背景音乐《关雎》。

(男女执事把几案搬过来,放在新郎新娘中间。几案上有事先准备好的东西:猪肺、猪脊骨、猪肝、猪肋骨,整鸡,(有一部分分割好),分别放在四个小盘中;筷子两双;合卺一对;米饭两碗。)

司仪:

有请赞者,为新郎新娘主持同牢合卺。即夫妇要共食同一牲之肉,共饮一杯之酒。

新郎对新娘行揖礼,请她入席,二人对面一起坐下。同牢:开始食用一块肉食,只象征性地吃三次。此时司仪可以说一些比较吉祥、夫妻共勉的话语。

合卺:侍者托盘上放两对酒杯,伴郎伴娘斟酒分别奉给新人,饮半杯,由伴郎伴娘交换给新人互饮剩余半杯。第三次奉以红丝线牵连的卺杯一对(用象征夫妻同甘共苦的匏瓜(葫芦),新人执卺杯各自饮半杯后交换,饮干。礼成,撤馔。

新人起身,互拜,答谢赞者。

(6)解缨结发:

司仪:

请新婿亲自为新娘解去头发上的作为婚礼信物的缨。

(新郎亲自为新娘解下缨。)

请赞者为新郎新娘结发。

新郎和新娘把对方的头发各剪下一点,分别装在一个小锦囊里,然后把装新人头发的两个小锦囊装到一个大锦囊中扎紧,把新人的头发梳结在一起,意味着夫妇两人永远连在了一起,由此而成为结发夫妻,永不分离。

(7)拜谢父母:

正婚礼成后新人拜见双方父母,新人奉茶拜谢,同时新人改口。

(8)拜谢众人:拜谢媒人、双方领导、双方新朋好友。

第三部分:饮宴娱乐

播放传统音乐曲目。

可以安排新郎新娘换装敬酒,设投壶、猜谜的娱乐活动增加欢乐气氛(可以设奖,奖品为糖果),最后发放喜糖。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2

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仪发展史。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在我们课题研究带动下,作为班主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累传统礼仪文化,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之根本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文明礼仪之根本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文明礼仪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1.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我班从三月份开始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如:“征集文明礼仪班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会”、“文明礼仪小品”展演活动、“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和“文明礼仪书法比赛”活动。活动中,人人参与,个个都当演员,人人都背诗歌,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又生动的对自己和同学进行了教育。活动中,我们讨论出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训,评选了最佳演员、最佳课本剧、最具创意奖、最佳演讲能手、小小书法家等多个奖项。这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孩子们的荣誉感,加深了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力争要做校园“文明礼仪小标兵”。

2.利用节日,开展“我是优秀好少年”系列少先队活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我号召孩子们在家做优秀好少年,为母亲做一件事,感恩母亲做孝顺父母的好少年;植树节,我号召学生栽花、植树,美化环境,做心系祖国和他人的好少年。愚人节,我让孩子们谈“愚人”和“被愚”的感受,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要做诚实的好少年。

这些多彩的活动丰富了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促进了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

三、抓住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文明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