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6-22 20:29:21

调查管理论文

调查管理论文篇1

本文作者:叶明娟刘娅萍工作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供应室

供应室护士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时间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对活动和时间关系的识别、监控以及评价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时间管理倾向对个体具有动力作用,在不同人群身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具有潜在的可测度[5]。本次调查供应室护士时间管理倾向得分为(3.35±0.58)分,略高于应菊素[6]所调查的结果(3.24±0.49)分,依应菊素的标准,供应室护士时间管理倾向为中等水平。其中“时间价值感”维度均分最高,说明护士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有较好的认知,认为时间是宝贵的,对运用时间进行一系列操作比较有信心;“时间监控观”维度均分最低,说明供应室护士对器械操作时间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它通过一系列的外显护理活动来体现,比如器械的清洗、打包的时间控制长短不一,手供一体化中器械交接的时间与预期的有一定差距等,这说明供应室护士利用时间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特点专业自我概念是美国职业心理学家Super职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Super认为专业自我概念是个体整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专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职业选择及发展过程中对个体起着核心和驱动作用[7]。在本次调查中,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平均分为(2.95±0.44)分,与均分2.5分比较而言,供应室护士的专业态度是积极的。这与侯睿等[8]对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一致,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表明护士是积极的自我评价,自尊和自我接纳是良好的,这有利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人才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其中“灵活性”维度均分最高,专业最能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只有对专业的正向认识和专业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才能体现出灵活性。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供应室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结局,“满意度”维度均分最低,这与护理工作总被认为是不需要高学历、低技能和简单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以及医护地位不平等有关[9]。

供应室护士时间管理倾向与专业自我概念的关系特点本研究调查显示,供应室护士时间管理倾向3个维度及总分与专业自我概念5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相关。陈燕[10]研究认为,会进行时间管理的人其职业发展将会越来越顺,本研究再次验证了这一观点。几乎每个护士都会对时间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观念,她们会认为时间宝贵,在岗位上消磨时间是错误的概念。护理从业人员由于护理工作的性质特殊,每天在面临紧张的护理工作任务之余,还要面临新的护理技术和知识更新的压力。多数护士在团队环境中将工作时间安排的有条不紊[11],比如何时对器械进行交接、清洗和消毒等,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份内的护理工作任务,能得到同事和护士长的肯定和赞许,能增强护士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进而促进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发展。时间管理对于护士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护士的职业生涯中,认为时间宝贵、有紧迫感的护士,会对时间的价值有积极的认识和体会,她们善于设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12],比如今年要申请什么级别的护理课题发表什么样的文章、在晋升中级或高级职称时有多少荣誉或成果等,在短期目标达到后,护士会获得自信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能促进专业自我概念的进一步发展。护理管理者应在对护士进行专业自我概念的指引中,帮助护士充分认识和利用时间,提高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正向发展。

调查管理论文篇2

(一)预算管理

项目技术可行性方案的确立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项目资金的前提。项目预算编制必须是在科学确定技术方案,明确技术条件、细化投入实物工作量、人员安排等与预算相关的标准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列支范围、列支标准测算经费使用需求。经费预算是地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资金形式反映地质工作投入程度和预期绩效目标,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要求,2006年,财政部与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现有使用的地质预算标准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作)。2010年,根据地质调查新任务要求,地调局制定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及补充要求,2013年,为适应形势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项目委托业务管理的通知》以及其他一些约束性文件。这些制度、办法明确规定了预算编制方法和要求,预算编制人员首先按技术方案确定的投入工作量结合地形等级、地质复杂程度等技术条件,套用预算标准分类编制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化探等地质工作手段预算表,此表俗称经费投入表,并把工作手段预算按规范性、合理性要求分解成人员费、差旅费、委托业务费、咨询劳务费等15项费用明细表和费用归集汇总预算表,此表俗称经费使用表,两表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项目承担单位要做到坚持原则、紧扣实际、细致全面的编制预算。

(二)使用管理

加强地质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效益,现有规范性地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0〕174号)等,办法明确规定了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负责项目实施及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并接受有关部门及其委托机构监督检查。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严格按批复的预算组织会计核算;投资性支出、捐赠及赞助,各种罚款、违约金、滞纳金等支出,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不得列入项目支出。执行内控制度,本着节约做事原则,控制消费性支出。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同时还要以批复的项目预算为依据,把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套用预算标准据实列支。

(三)决算与评价管理

承接财政拨付地质项目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项目经费能够保障人员工资、工程施工、专用耗材等直接、间接费用支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资金合理性开支,避免资金的流失或者闲置,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完成率。按项目开展的工作进度,及时做好野外工作记录,特别是有实物工作量的手段费用,要客观、如实组织施工决算,提供真实、完整的决算凭证及施工合同,及时到财务部门报账,审计或监察部门不定时参与监督检查实物工作量完成真实性,避免造假行为发生,做到野外工作开展进度与经费报支进度相对一致。地勘单位应加强项目经费管理,严格遵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加强地质项目资金管理与使用的建议

为了更加有效使用资金,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控:

(一)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基础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在编制预算前要认真解读新要求,收集新信息,为全面编制预算做好基础工作,同时要着重抓好以下事项:第一,注重预算的有效性。结合项目任务书认真领会技术方案中与经费使用有关的表述,确认预算类型(根据野外实物工作量比例区分甲类预算或乙类预算)、工作区地质条件及相关技术条件,确定费用项目预算占总经费预算的比例,不可突破上限标准。第二,注重预算的合理性。对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根据以往经费执行情况合理编制预算,如:野外工作因工程师的水平差异化,若投入人员技术娴熟度高,就会缩短外业工作时间,可适当减少编制差旅费用。某一项目由不同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合理分配费用,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第三,注重预算可执行性。要对项目工作地的财税政策、人文环境有所了解,比照同类项目预算执行状况,找出共同特性,避免预算执行中申请变更,切实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二)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地勘单位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推行整套项目管理体制,从项目立项到预算的全流程都进行科学严格的审查,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项目资金使用充足、降本增效。其次,建立专项资金跟踪监管制度,通过日常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可以从全过程进行资金的统筹规划,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等重点环节更要检查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最后,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单位的实际,进行会计核算。规定对于项目在一定期限内未启动实施或工作进度缓慢的,对项目资金可以采取冻结等办法,敦促项目实施单位按时保质开展工作。

调查管理论文篇3

并非所有自称其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生活标准规定的人都可以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要获得这种权利,必须经过一定的工作程序的认定。同时,为了防止欺骗、冒领行为的发生,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严格规定了申请低保者的资格条件,并对其是否符合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所用的程序就是经济调查的方法。所谓经济调查,在社会保障领域又称作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它是指利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如恩格尔定律、现代调查统计手段等,对个人和家庭的收入、财源以及生活支出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为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并成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国家与社会的义务这一法律对应关系是否应发生的必要前提。经济调查的实施,一般是由基层社会保障组织中的专业人员负责,他们到申请者的住所、所在街区的管理部门或申请者的工作单位以及其它一些地方,如银行等进行详细、认真的调查,以了解申请者真实的生活状况,为最后的申请评判提供可靠的资料。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直接和有效地利用经济调查方法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所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是指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低生活标准,然后对其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孙光德主编,1989,(社会保障学),劳动出版社)。美国社会保障总署编著的(全球社会保障制度)(魏新武、李明善译,1989,华夏出版社)认为,“这种制度,通常是根据最低生活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据以调查个人或家庭的财源,以判断是否符合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条件”。同时,必须注意的是经济调查应贯穿整个保障过程,它包括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保障资格的审查、动态的管理等,最少也应当包括两个关键环节,即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和保障资格的审查。“这种保障待遇的享受者,指陷于贫困或低收入的申请人。在计发待遇之前,一般需对申请人当前的收入、财源和贫困程度进行调查”(引文同上),尤其是我国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的是差额补助,即计发申请人当前人均收入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之间的差额(如一个三口之家,妻子有残疾无收入,仅靠丈夫每月350元的微薄收入生活,人均生活标准约为117元,低于济南市208元的最低生活标准,经审批,该家庭每人每月可获得91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因此,第二个环节的经济调查就应该严格进行,不可缺失,否则,不仅不能充分实现政府“应保尽保”的要求,而且还会浪费社会保障资源,影响公平效应。

经济调查的缺失及后果

自1993年6月上海市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我国各地城镇都比较成功地对城市社会救济制度进行了改革,这第一步的成功得益于对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目前,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主要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穷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等四种,我国各地采用的则是“最低生活消费实算法”,操作过程分别是统计、科学预算和合理确定标准。当然,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动态调整依旧离不开经济调查。然而,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作的其它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却遗憾地发生了经济调查缺失的状况。

从理论上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作可分为以下8个环节:①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②低保对象申请;③居委会、街道办初步的调查、审核;④上报区民政局;⑤区民政局复核、审批;⑥报市民政局备案;⑦建档、动态化管理;⑧行政复议。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在第③、⑤、⑦这三个关键环节里,经济调查要么不够彻底,要么压根儿就没有进行。首先,低保申请者必须经过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第一个环节——居委会的初步调查。笔者根据在济南市市中区18个居委会的调查发现,该程序通常是这样进行的:当众多申请者口头申报后,居委会就会根据平时对辖区居民家庭基本状况的了解,进行排队,并按照各自对有关政策的理解而确定申报者是否具备低保资格,并发表格给筛选后的居民填写,然后上报街道办事处,而街道办事处通常不再派专人调查。期间居委会又是怎样了解情况的呢?主要办法是入户走访、开座谈会等传统的工作方法,对居民的就业状况、收入和经济来源等均是感性地了解和道听途说,没有或者很少有较为确凿的凭据,如失业证、特困证、下岗生活补助费领取证明、工资证明等。居委会的政策依据又怎样呢?这里仅以2001年4月19日出台的《济南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为例,对低保人员的认定,无论是应具备的条件,还是除外的情形,都可以归纳为定性的、描述性的、经验性的、模糊、不严谨、不够科学,缺乏实际操作的尺度。如传统的“三无人员”、残疾人、老人等申请对象才有较充分的获准条件;反之,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必需品,有“呼机、手机、摩托车”等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饲养宠物”等,均不能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因此,和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调查距离甚远。其次,区民政的复核审批工作,据了解主要根据两个尺度,其一为申报表上填写的有关情况和数据是否符合审批标准;其二为申报人数和所需费用必须在区低保保障金总量允许的范围之内,这种做法实际上偏离了中央政府“应保尽保”的政策精神。再次,所谓动态管理,是指区、市民政部门要对低保对象的经济收入、经济来源状况进行跟踪性的了解掌握,使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社会成员可以得到低保。一旦其经济状况好转,人均收入超过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则要其退出低保,真正做到在保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保尽保、不应保不保”的良性运作过程。由于以上两个环节在经济调查的缺失,何人应当退出低保便无从谈起,动态管理过程也就纯粹成了理论上的事情。那么,实际生活中低保享受者会主动退出吗?据笔者对54家低保对象的调查,除了迁出和死亡两种情况,结果为0.另据中央电视台2002年底对昆明市低保对象退保情况的调查来看,150多家中只有一家在经济状况好转后主动退保,答案也是令人遗憾的。

经济调查的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和后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使基层组织缺乏低保政策执行的客观尺度。由于有关的低保政策本身就缺乏科学的、量化的尺度,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若再不进行实际收入的经济调查,则不可避免地只能依靠观察、邻里介绍、申请者自己要求和执行者主观判断等经验性的工作方式,从而使现代的、科学的社会保障制度倒退到传统的社会救济的模式中去,妨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与完善。

2.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保现象,导致覆盖面变窄,保障率低。这主要表现为漏保了一部分出再就业中心后没有得到安置的下岗人员、停薪留职人员、离岗挂编人员、持有特困证人员和失业人员。由于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应当有其它方面的保障,如下岗生活补助费、失业保险金等,而忽略了很多亏损和濒临倒闭的企业,已不能给他们足额发放生活补助,有的甚至根本不发(笔者在玉函小区北区等处调查中发现类似情况有23例,有的每月只有70-80元补助,有的一分都没有);忽略了失业人员失业期满又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状况(在调查中发现,该类人员多数年龄偏大、学历低、缺乏技术,虽能找到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如社区服务工作,但是收入不高且很不稳定)。

3.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存有舞弊现象,即不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实施,而是根据亲疏远近甚至个人好恶来实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工作人员让自己的亲友或者能够主动向他们奉送好处的社会成员享受上低保,而不管他们是否符合条件,真正有资格者则被排除在低保之外;二是对新迁入的居民不予保障。笔者曾经发现多起在别的街道享受低保而在新迁入地却屡遭居委会否定的案例。

4.导致骗保、冒领、该退而不退保现象的出现,造成保障资金的浪费,并损害应保而未保者的利益。

5.妨碍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细化与完善。根据庇古的边际递减规律,经济学家通过调查得出:假如一个一口之家的消费为一个单元,则二口之家每人的消费为0.9-0.85个单元,三到四口之家每人的消费为0.7-0.65个单元。据此,很多国家在制定低保享受条件细则的时候,对普通、正常的多人口低保家庭会做出相应的削减。而对单亲家庭、有大病、慢性病、儿童等的家庭,因为治疗、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而做出上浮的调整,使有限的费用发挥更大的效益,并使之更为科学和人性化。如果没有经济调查,此项工作则会失去根据。

6.损害了申请者的尊严。享受低保是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公民应有的权利,然而,由于某些居委会采取张榜公布申请者家庭困难情况以供辖区居民表决的办法,不仅会让部分真实困难者望而却步,而且也侵犯了申请者的隐私权,损害了他们的尊严。

经济调查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在推动传统的城市社会救济改革、设计和制定低保制度的时候,政策规划者不可能不了解低保申请和审批等环节需要经济调查,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济调查的缺失似乎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笔者分析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非信用经济是经济调查缺失的客观原因。信用经济是经济调查得以顺利开展的客观基础,而我国目前包括经济与社会各方面都得以全面快速发展的上海等城市都尚未全面建立信用经济体制,因此仅依靠申请者自己据实申报则不现实,而调查工作由于碍于人情等各种因素又很难开展。

2.多种分配体制又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经济调查的难度。当前,人们的收入表现为工资、奖金、福利和工资外收入等多种形式,能力越强、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越多,工资外收入比例就越高。而且,有些职业的收入,如服务业比较难以计量。有些用人单位为逃避税收、雇员保险或帮助雇员申领低报等也会有意低报雇员收入,人为地增加经济调查的难度。

3.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经济调查的开展需要专门的机构和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城镇低保工作中,既没有民政部门专门设立的辐射到居民当中的基层专门服务机构,也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而是由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兼管,由居委会成员兼职负责具体操作。居委会工作人员虽然经过更新,无论在年龄、学历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改变,但是,大部分仍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使之不可能胜任经济调查工作。

4.工作作风的问题。(中国社会报)评论员写道:“中央领导多次指出,当前,不是缺乏资金,也不是缺乏粮食,如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那就一定是工作作风存有问题”((中国社会报),2002年12月13日)。此言甚是。

5.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与属地管理,妨碍了低保的“应保尽保”工作。当前,低保基金建立的主要方法是市、区、街三级共筹,有的还要加上单位,加上属地管理,基本上还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一旦该区、街、单位经费紧张或不够重视,势必采取根据经费总量来确定享受低保人数的老办法,离中央“应保尽保”的要求仍有距离。

6.政策依据粗糙。目前,我们国家在社会保障的立法方面,整体滞后,具体到社会救助方面,至今尚未出台(社会救助法),因此,各地在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也只能各行其是,自成一体。

7.社会成员道德风险的存在。道德风险是保险学上常用的术语,指的是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风险因素,如诈骗等。在低保领域,由于低保申请和审批的根据都是感觉性的、成定性上的贫困,因此,也就为一些社会成员虚报收入、骗保等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道德风险现象。骗保等道德风险的存在,势必伤害应保对象的利益,浪费国家和社会的有限资源。而要预防道德风险的发生,根本途径是在低保制度中引入经济调查制度。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讲,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定固然较难,但这是一项由专家和专业工作者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短期内不用更改的可谓“一劳长逸”的工作,而低保对象的调查、审批等工作却是常规性的、繁琐的、具体的、大量的,需要更多的专业、半专业人员去承担,虽然我们暂时不具备这样的人员条件和客观环境,但我们没有理由以此为开脱,而只有想办法改进工作方法。

具体采讲,当前应采取近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对策,近期着重解决当前突出的、难度较低的问题;远期则力争从根本上全面、彻底地建立经济调查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基层专门的最低生活保障机构。当前,社会保障机构进社区并在各街道办事处设立社会保障所(中心)已蔚然成风,当然,这里的社会保障实际上只是社会保险,但是劳动保障系统的这种做法民政系统完全可以效法,而且更为必要,因为低保承担着社会保障网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具体可以在街道设立最低生活保障中心或所,由街道出专人组建,隶属区(市)民政局管辖,并接受其业务指导,承担本社区的低保调查、初步审核、上报、发放和动态管理等工作。

2.引进、聘用专业人才,培训现有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各类院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直接对口的专业有200多家,本科、专科、中专层次皆有(我省就有20家左右),每年毕业的学生约有七、八千人,专科和中专层次的毕业生既可胜任,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可成为该项工作的主力军;此外,对过渡时期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也是非常必要的。

3.不断完善低保政策,包括低保中请的具体程序、细则、操作办法等,并逐步推动(社会救助法)的出台。

调查管理论文篇4

一、近代对中国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

中国近代对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始自1840年前后。那时的调查活动主要从植物学,而不是从饲料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起初,一些欧洲人对中国北方的植被进行研究、调查,清末英美两国的植物学者对中国西南和的植物研究尤其着力(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333—334页。)。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后,为了更好地利用东北的草地发展畜牧业,对东北和内蒙古进行了广泛详细的有关草地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学者对草原和饲料科学的研究始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不过早期主要是从植物学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涉及到草原和牧草方面的调查研究。三十年代后,有关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坡的调查工作才陆续展开。

(一)晚清时欧洲人对中国草地的研究

1830年,俄籍德国人Bunge受帝俄派遣率团到内蒙古、华北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俄国人科罗廖夫(1830,1841)、库托佐罗夫(1830—1841)、格瑞斯基(1840)、让佐夫(1840)等亦在内蒙古地区采集植物,编成《贝加尔—达乌里植物区系》一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海德尔研究了蒙古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并在1930年发表了《中国植物地理和亲缘》一文。美国人威尔逊在1899年至1911年,对华中、四川、东部植物作过考察和研究,并有专著发表;英国人瓦特1911年以后对东部和云南西北部植物作了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文;美国人诺克于20年代在云南设工作站,对云南西北部、东部、甘肃南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40年代英美学者十余人在云、川、藏等地研究当地的植物,均有。搜集中国牧草资源的则以美国人为主,迈耶尔1905—1918年在新疆、蒙古、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广泛搜集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牧草种质资源。专门搜集牧草种质资源的有汉松(1899)、皮蓬(1911)、斯蒂芬和墨密兰(1934)(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集料》,第333—334页。)。

(二)清末至民国日本人对东北地区的草原调查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东北,开始其征服中国的美梦。征服东北是日本征服中国的庞大计划中的第一步,对东北资源的调查自然受到侵略者的高度重视。1907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该机构的活动涉及东北草原的调查与研究,公开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计有1915年满洲产业部务农课的《满蒙牧草植物调查》;1916年矢部吉祯的《东蒙古的牧草和杂草》;1927年小佐井元吉的《满洲的牧草》;1934年佐滕润平的《东乌珠穆沁植物调查报告》;1937年三浦密成的《察绥植物目录》;1940年兴农部畜产司马政局的《满洲的野生牧草及毒草》;1939—1940年,大陆科学院斋滕道雄等的《满洲产野草的饲料科学研究》,内容涉及74种饲用植物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开花期、产量等性状;1941年,斋滕等人又对树叶进行分析,发表《满洲产树叶的饲料学研究》一文,内容涉及22种树叶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及单宁的含量;1943年,北满经济调查所发表《兴安北省牧野调查报告》以及《兴安北省三河地区的畜产及牧野》一文;1942年三木茂、川濑勇发表了《北支那牧草资源调查报告》;1943年,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发表《蒙疆牧野调查报告》(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所有这些报告,都是从实地调查中所得,这些有关东北的草地及牧草资源调查工作,直接为其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服务。然而,不可否认,这些调查也使我们对东北的牧草及草地资源有了比较深入而详细的了解。

(三)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与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始于20年代,开始主要从植物考察的角度,后来开发西北的呼声高涨,掀起了考察西北的热潮,牧草也被视为一种宝贵资源,因而对西北草原的调查给予足够的关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向西南方向溃退,一些学者又开始对南方的草山草坡进行调查研究。

1.民国早期的植物学研究

20年代,钱崇澍研究了黄山的植被;胡先研究了南方的森林。30年代,焦启元、耿以礼研究了江苏、内蒙古的禾本科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樊庆生、王启元、郝景盛分别研究了安徽九华山、内蒙古南部和青海湖周围的植被;孔宪武、陈怀封分别研究了兰州、燕山、长白山等地的植被(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第333—334页。)。

2.西北草原草地的研究

西北人稀地广,除矿产资源丰富外,草地资源是一大优势,畜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畜牧业潜力十分大。1932年,开发西北之声一度高涨,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手段有限,只能任其埋于地下,作为潜在资源,而草地资源则易于利用,因此在当时的形势下,许多学者对西北草地进行了考察研究。

1938年前后,孔宪武在辛树帜教授的授意下,研究了渭河流域的杂草,以供研究农业者参考。该研究对渭河流域的杂草植物学特征,以及作为牧草的性能作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注:孔宪武:《陕西渭河流域之杂草》,《西北农林》,1938年第3期。)。

1938年,沙凤苞在《陕西畜牧初步调查》一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牛羊矮小瘦弱的原因之一是牧草质量不佳,他认为应该减少耕地面积以栽培牧草,并推荐紫花苜蓿和雄刈草为最佳草类,这两种草类一来可用作饲料,二来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一举多得。此外还宜引进国外牧草,进行栽培试验并推广种植(注:沙凤苞:《陕西畜牧初步调查》,《西北农林》,1938年第3期。)。沙凤苞有关西北地区畜牧调查一文中关于牧草的论述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他认为要充分认识到草地和耕地具有同样重要性,盲目减少草地扩大耕地不仅不能受益,反而会因此受到惩罚,这一点我们曾经有过很多教训;二是在栽培牧草之时要充分注意水土保持,因为土地干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不考虑水土保持问题,当草地被家畜食后,极易使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1942年,顾谦吉对西北草原进行考察调查以后,根据自然条件及植被类型将西北草原分为七大草区,它们分别是蒙古草区、祁连山草区、青海环海区、柴达木区、巴颜喀拉山区、玉树区、陇南及西倾山区。顾氏对每一区的草类特征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注:顾谦吉:《西北畜牧调查报告之设计》,《西北农林》季刊第2卷第1期,西北专号(一),1942年3月。)。

1943年,美籍畜牧顾问,草原专家蒋森来中国,对宁夏的草原进行考察。宁夏地区由于冬末春初饲料缺乏,家畜因之大量死亡。他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除了在入冬前减少牧畜存栏量,使家畜的饲料需求和饲料供给达到平衡外,还需栽培牧草制成干制牧草,以备饲料缺乏之需(注:蒋森:《宁夏畜产考察报告》,《畜牧兽医月刊》1945年5卷3、4期合刊。)。

1944年,许康祖在《西北羊毛研究》一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绵羊大多天然放牧,由于草场质量不佳,春秋之季尚可,入冬以后多营养不良,羊群终日游牧而不得一饱。因此他建议把改良草场作为发展畜牧业最为关键的措施(注:许康祖:《西北羊毛事业》,转引自郭文韬、曹隆恭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489页。)。

1944年,耿以礼、耿伯介父子考察了甘肃、青海一带的草地情况,对甘肃、青海草地类型,草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草地改良办法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耿氏指出:(1)甘、青一带山坡草地辽阔,但牧草质量欠佳,亦无占优势之草种,系放牧过度所致;(2)平原草地面积有限,优势之草类亦显著;(3)青海湖之平原牧草,要优于拉卜楞甘坪寺之平原牧草,而甘坪寺之平原牧草,又较优于三果乎之平原牧草;(4)在牧草改良过程中,宜首先铲除毒草。毒草有醉马草和极恶草两种。铲除毒草后,以狼尾草替代青海湖“芨芨草”,用鹅冠草替代羽毛属植物群落,用粗穗野麦替代“醉马草”,用豆科植物苜蓿与芫香草替代豆科植物之“极恶草”(注:耿以礼:《甘青牧草考察简要报告》,《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1期,1945年1月。)。这些考察与研究,对于甘、青一带的草原资源的了解以及草地的改良都具有指导意义。

1945年,何景教授对祁连山一带的草场情况也进行了考察研究,写成《祁连山之牧场草原》一文(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3.南方草山草坡调查研究

对南方草山草坡的调查,主要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进行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使得大批学者退至西南地区,由此西南一带的草山草坡成为草地工作者的主要考察对象。

1942—1943年,畜牧草原工作者对广西的野生及栽培牧草进行较全面的调查。结论认为:广西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最多,次为莎草科等,在草地建设中,对一些有毒或与畜病有关的植物应特别加以注意(注:《广西牧草调查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1期,1945年。)。

1944年,美籍学者蒋森赴西康考察,对西康的主要草地类型、植被群落情况作了较详细地分类归纳。他指出西康草地虽然优良,但是载畜量也十分大,属充分利用的草地,如果进行深度放牧,草场退化则立等可见。因此建议在开发过程中,要适时对草场进行改良,以使之能持续利用(注:蒋森著,汤逸人译:《西康畜牧考察报告》,《畜牧兽医月刊》,5卷7—8期合刊,1945年8月。)。

4.草地草原改良与利用研究

有关草地的改良和利用研究,直接关系到畜牧生产的效益,一些草地工作者对此多有涉及,而其中着力最多者是叶培忠和王栋教授。

1944年,王栋对粗劣草地的利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许多草地的粗劣现状,大多是由于人为管理粗放所致,牧草生长任其自然,致使草地质量低劣,生长缓慢。因此,他认为粗劣草地是可以改良的,并分别针对干燥砂质草地、潮湿黏质草地、酸性草地、碱性草地、劣质草地提出改进措施。在改良过程中,他还建议应先将草地分成若干小区,使用不同的改进方法,择其收效快而大的进行推广,这样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王栋:《粗劣草地之改进》,《畜牧兽医月刊》,4卷6—7期,1944年7月。)。关于西北的牧草,王栋不仅作过专门研究,他还提出了西北草地产权归属问题,认为可通过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使草地利用趋于良性循环,这些工作对于合理地利用西北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具有积极意义(注:王栋:《西北牧区之草原问题》,《畜牧兽医月刊》,6卷8—9期,1947年。)。

抗日战争期间,叶培忠在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工作,他从水土保持与发展畜牧两个方面对西北牧草改良问题进行了研究。叶氏说:“多数人认为举凡不耕种之土地即为荒地,均可移民垦植,于是有木伐之,有草犁之,改种五谷。”他指出这一观点十分有害,因为林木有其特殊之价值,牧草为牲畜饲料,其价值不亚于农作物。西北素为牲畜繁盛地区,但数千年来,只知索取,不知保护,过度放牧,可食之草皆食之殆尽。西北气候寒冷,燃料缺乏,草木往往被连根挖掘而作为燃料烧掉,造成水土流失,旱则赤地千里,涝则田舍漂没。叶培忠是较早把发展畜牧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的学者,他较早地提出了在不宜农的地区种草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他还建议西北地区牧草种植应将饲料价值和保持水土价值兼顾,对一些不宜农的地区,应退耕还牧(注:叶培忠:《改进西北牧草之途径》(抽印本),由北京农大动物学院胡兴宗教授提供。)。

近代中国学者对草地草原的调查研究,使人们对草原和草地有了新的了解,使人们认识到,草原和草地也是一种资源,合理地利用草原草地其意义不在种植农作物之下。当然,尽管许多学者指出草地草原改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旧中国政治腐败,致使草原草地的改良仅仅停留在考察和研究阶段,改良与合理利用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大力开展。

二、中国近代牧草的引进

1875年,比利时传教士马修德将红车轴草由其本土引入湖北省巴东县与建始县交界的细沙河天主教教堂附近种植,作为养马饲草,有“洋马草”之称,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牧草引进行为。其后,该牧草逐渐传播,至今遍及鄂西山区(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但是,这一引进活动仅仅是一孤立的行为,没有造成反响和产生示范效应。

1897年,《农学报》在上海创刊,该报先后发表了《紫云英栽培法》、《苜蓿说》、《谈栽培苜蓿之有利》、《间作豆科绿肥之利益》、《论种苜蓿之利》等文章,率先提倡种植牧草,并阐述栽培牧草之意义。《农学报》创办人罗振玉更是亲自撰文,呼吁引进优良牧草,他认为应“讲求牧草,移植欧美良品牧草”(注:罗振玉:《论农事移植改良(下)》,《农学报》卷95,1899年。)。由此,国外优良牧草陆续被有识之士引入中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奉天农事试验场试种从国外引进的牧草达37种之多(注:《奉天全省农事试验场报告》,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日本人进入东北以后,也曾引进牧草在东北地区进行栽培试验。1908年,日本人大岛义昌在任关东都督之际,将苜蓿引到大连民政署广场附近种植(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914年,“满铁”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引入苜蓿,后来在铁岭、辽阳、郑家屯等地进行栽培试验。1922—1923年间,东北地区引进红车轴草、白甜车轴草、杂三叶、白车轴、长叶草、燕麦草、牛选草、禾萱草等,分别在铁岭、公主岭、辽阳、大连、爱河等地作引种观察试验。1927—1928年,又在上述地区引种猫尾草、小麦草等进行栽培试验(注:吴青年:《新引进两种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5期;《东北优良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7—9期。)。

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林业实验所,从美国引进100多份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种子,主要有紫苜蓿、红车轴草、杂车轴草、绛车轴草、百脉根、胡枝子、各种野豌豆、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和苏丹草,在南京进行引种试验。1933—1939年,新疆省从苏联引进猫尾草、红车轴草、紫苜蓿等,分别在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伊犁、塔城及布尔津阿留滩地区试种(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1期。)。1940年,成都华西大学丁克生等曾在云南试种从缅甸引进的象草。1941年,程绍迥托赴缅甸考察的邹秉文引进象草、天竺草、洛直草、锡兰草等(注:程绍迥、周泰冲:《象草——种新引进之青饲料之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3—4期,1945年。)。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中国访问,在兰州将92种抗旱性能较强的牧草种子交给当时甘肃省建设厅长张心一(注:莫容:《白兰瓜是怎样落户我国》,《北京晚报》,1985年10月3日。)。1946年,联合国救济总署援助中国21个品种的牧草种子,总重量达15吨,分配给全国的78个农业试验站、畜牧试验场(站)和教育机构,供栽培试验之用。具体情况如下:

(1)品种名称及其重量

白花草木樨1000磅二年生苜蓿1984磅

白花三叶草3000磅Alsike三叶草1000磅

野牛草1000磅加拿大早熟禾900磅

Bue三叶草900磅猫尾草660磅

画眉草2000磅一年生黑麦草2000磅

豆1900磅红花三叶草900磅

冰草990磅鸭茅1980磅

雀稗2000磅Grimma苜蓿2000磅

倒伏狐茅1000磅小糠草1000磅

雀麦草1000磅共计29304磅

(2)分配机构此次分配机构包括当时各个综合性大学、各农事试验场、各农业推广站等八十余个单位。

同年,联合国救济总署饲草专家,加拿大籍的Mecokey教授(加拿大Guelph大学)从美国和加拿大向中国引进食用作物、纤维作物、水土保持作物改良品种共194个品种(1561袋,每袋2磅),于1947年分配给20个不同的生态试验区进行小区试验(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刊稿)。)。1948年,中央农业实验所从美国FAO(粮农组织Washington办事处)处引进饲草作物种子62个品种,分别分配给一些大学以及农事试验机构进行栽培试验,具体机构如下: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工作站、西北山丹培黎学校、四川大学农学院、贵州农业改进所、云南农业改进所、广西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青海省建设厅等(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刊稿)。)。在本世纪上半叶,优良牧草的引进工作在断断续续地进行,但是由于政局动荡,政府腐败,不可能真正重视这一工作,引进以后处于一种有试验而无结果的状态,许多工作仅仅停留在试验栽培阶段,大规模的栽培推广工作并未进行,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十分有限。

三、近代牧草的栽培、育种及贮藏研究

(一)近代牧草栽培试验研究

近代牧草栽培试验研究,着力较多的是时期东北地区的牧草栽培试验,这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政策十分契合。此外就是西北农学院的王栋教授。

日伪在东北地区牧草栽培试验涉及面十分广泛,栽培牧草种类有猫尾草、红车轴草、苜蓿、禾萱草、白甜车轴、杂三叶、白车轴、大叶红车轴、长叶草、小麦草、狐尾草、牛选草、燕麦草等。栽培试验内容包括生长发育、饲草品质、干草产量、各类牧草在各地的适应性等。试验结果为:苜蓿、禾萱草、白甜车轴、小麦草、狐尾草、牛选草、燕麦草等在公主岭、铁岭、辽阳、爱河、大连等地生长良好,而猫尾草、红车轴、白车轴除在公主岭因气候寒冷不适应外,其它各地栽培试验均生长良好(注:吴青年:《新引进的两种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5期;《东北优良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7—12期。)。

1941—1942年,程绍迥、周泰冲等在农林部渔牧司作象草栽培试验,试验项目包括:经过长途运输之成活率;在荒山上生长情况;六月及八月份使用分根繁殖情况;在六月使用切插法繁殖之结果;各种土壤对生长之影响;气候对生长之影响等(注:程绍迥、周泰冲:《象草——种新引进之青饲草之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3—4期,1945年。)。

1942年,张仲葛等在广西第四区农场进行牧草引种栽培试验。试验材料选用国内外优良牧草,计有苜蓿、红顶草、猫尾草、州蓝草、果园草、马唐草、狗尾草、野稗草等。试验结果表明:以狗尾草发芽率最高,可达73%,发芽整齐,生长情况良好;以狗尾草和紫苜蓿发芽速度最快,平均分别为3.6日和3.7日,次为白花苜蓿,所需时日为4.6日;红顶草最慢,为6.3日。通过这一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豆科牧草以紫花苜蓿最优,禾本科则以当地野生狗尾草性能优良,不亚于一些引进的西洋牧草(注:张仲葛、刘应周等:《牧草引种试验》,《畜牧兽医月刊》,2卷9期,1942年5月。),本试验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1942—1948年,任教于陕西西北农学院的王栋教授,长期从事牧草的栽培试验。他的主要试验内容有:(1)牧草幼苗时期根茎生长之比较,样本有苜蓿、野豌豆、红三叶、白花草木樨、黑麦草、燕麦、鹅冠草等,试验结果为牧草幼苗期根的发育较早较快,而茎的发育则较迟较缓。(2)牧草种子室内及田间发芽试验之比较研究。(3)苜蓿种子发芽试验,使用材料包括一年、二年和三年种子。从发芽率来看,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二年种子比一年要高;从发芽速度来看,田间试验时二年种子远比一年种子发芽快,三年种子则与二年种子发芽速度相若,室内则二年以上种子比一年种子稍慢;(4)苜蓿植株增长速度观察,结果为苜蓿植株在幼苗期增长较慢,在发育期则增长较快;花后由于养分供应种子发育,成熟期株高增长较缓,种子成熟后增长又快,但纤维老化。因此王栋建议,收割期宜在盛花期。此时牧草产量高营养最丰富。(5)牧草茎叶花实各部比例统计,样本为苜蓿、苕子和野豌豆。结果发现,牧草愈老,茎之营养成分愈减;此外还受气候影响,天旱则茎叶发育差,雨水充沛则牧草生长旺盛。(6)苜蓿收割次数与产量之关系,结果为春播苜蓿当年产量以每隔六个星期收割一次为最高;每二个星期收割一次,则连割两次后,死亡较多;每四个星期收割一次,也影响其生长,产量较低;每八个星期收割一次,虽不影响生长发育,但比每六个星期收割一次产量要低。(7)苜蓿收割次数对次年产量之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年每六个星期收割一次则次年产量最高,上年每八个星期收割一次者,次年产量次之,上年每四个星期收割一次者,次年产量再次之,最次之产量则为上年每二个星期收割一次者。(8)苜蓿按株高收割与产量之关系,盛花期收割产量最高,次为株高16英寸,以下按株高12英寸、8英寸、4英寸、2英寸收割者,产量依次递减。(9)苜蓿历年产量之比较。苜蓿播种后,第二年产量最高,第三至四年逐渐降低,至第五年则降低最多。(10)苜蓿各月份产量之比较。经过三年的连续试验,发现以四月份产量为最高,约占全年的1/3,次5月、次9月,夏季则产量较低,十月至翌年二月则停止生长(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年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1—6期,1945年;王栋、卢德仁:《第二年牧草栽培试验报告》,《畜牧兽医月刊》,6卷1—2期,1946年;王栋:《六年牧草栽培与保藏试验之简要报告》,《畜牧兽医月刊》,6卷5—7期,1947年。)。王栋有关牧草栽培方面的一系列试验,多为国内首次,其中许多结论,成为今天牧草栽培工作的科学依据。特别是通过科学试验论证了一个古老的牧草何时收割营养价值最高的问题。17世纪无名氏《法天新意》一书中已有:“豆有花,犁翻豆种入地,胜如用粪,麦苗易茂”(注:明·佚名:《法天新意》,转引自闵宗殿《中国农史系年要录》,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77页。)的记载,但这一结论,大约是凭直觉观察得来的。王栋用科学比较试验的方法,认为牧草收割期应在盛花期中,此时营养价值最高,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盛花期掩青的正确作法。在今天的牧草种植过程中,依然遵循着盛花期收割的原则。

(二)牧草育种及选育研究

近代牧草的选育工作未能全面展开,仅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的叶培忠从事此项研究,并选育出新的品种类型。在杂交育种中,育成叶氏狼尾草;而在选育方面,培育的天水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具有良好的栽培性能。

1.叶氏狼尾草的育成

野生植物在自然界与相近的植物常常杂交产生一些新的品种,这就是自然界的远缘杂交现象。但是这种自然杂交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工干预、培育,产生的新品种类型多无较强的生存能力而自然淘汰,自然杂交费时多而成功者不多。叶培忠在天水水土保持站工作时,通过选择适合于该地的优良品种,通过控制其繁殖的方式,以期培育出理想牧草品种。该试验从1944年开始,用甘肃地区的@①草、狼尾草、徽县狼尾草进行杂交,@①草、狼尾草、徽县狼尾草三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期大致同步,而@①草开花时,雌蕊先放,雄蕊吐粉较迟,于是叶培忠将@①草雄蕊剪掉,以狼尾草及徽县狼尾草之花粉,涂于@①草柱头上,结实情形良好。第二年(1945年)采得种子,是为杂交的一代种子,将种子播种后,得一代杂交幼苗三株,各与母本大致相似而稍异,生长健壮,并都开花结实。这是近代通过远缘杂交方式育成的唯一牧草品种——叶氏狼尾草(注:叶培忠:《改进西北牧草之途径》(抽印本)承北京农业大学胡兴宗教授提供。)。

2.牧草选育

1942—1949年,叶培忠在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进行牧草杂交的同时,还从事牧草的选育工作,曾选育出天水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十分适合于西北地区种植,与农作物轮作,既可肥田,亦可保持水土,又可作为饲草,更可作为农家炊用柴草,民众十分欢迎,被广泛推广,不仅甘肃种植,还推广至周围省份,种植面积一度达100万亩,直至80年代还长种不衰,被当地居民称作“宝贝草”(注: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编:《金陵大学建校百周年纪念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三)近代牧草的贮藏研究

由于牧草的生长受季节限制,也就不能全年均衡供给家畜的需要,而在牧草收获的季节,大量牧草如不马上利用,就容易腐烂变质,造成浪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收获季节的多余牧草能在不收获的季节如冬季得到利用,是摆在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对此西北农学院王栋从牧草青贮和牧草干制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1.牧草的青贮

青贮是通过贮藏以保持牧草青绿的特征的贮藏方法。此研究自1943—1946年在陕西武功共进行了四次。方法是择地势高燥处,挖掘土窖,深宽各6英尺,长约20英尺。如地下水位过高,则深度稍减。所用材料是苜蓿和玉米的青绿的植株,其比例为1∶3,即三成玉米植株配一成苜蓿。窖底先铺一层麦秸杆,厚约1—2英寸,然后二层玉米间铺一层苜蓿,铺毕,上盖2英寸麦杆,其上面再封以厚约1尺的细土,踏实密封,贮放三个月后开封,除接触土壁之部分稍有霉烂外,其它皆色味俱佳,大部分呈棕黄色,味芳香而略带酸味,用以饲喂家畜,家畜俱喜采食。这一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势干燥地方,牧草青贮不仅能使青绿饲料得以保存,还可以提高其适口性。在西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其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乡民皆可仿效。1947年,王栋等又在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重复此项试验,效果也很好(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步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1—2期,1945年;《六年来牧草栽培与保藏试验之简要报告》,《畜牧兽医月刊》7卷4—5期,1948年5月。)。

2.牧草干制研究

牧草干制是一种仅仅通过降低牧草水份即达到可较长时期保存牧草目的的贮藏措施。在牧草干制时,一般以牧草水份降至20%为目标,这时,既能保持牧草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同时又能使之长时期存放,不会霉烂。干制牧草的关键是如何降低水份,如果水份蒸发太快,则细胞易死亡,牧草原味保存较少;如果蒸发太慢,则暴露时间太长,养分损失太多。为此王栋教授在1943年夏秋之间从事干草调制试验,目的是确定水份蒸发的速度与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草质老嫩、草层厚薄的关系,以供调制干草时参考。试验用苜蓿作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草质愈嫩水份蒸发愈快,气候晴热干燥水份蒸发较快,草层愈薄水份蒸发愈快,草料中水份含量愈高蒸发愈快,因此王栋建议,在调制干草时,需薄铺草层,多行翻转,如逢天气晴热干燥,则上午刈割,当日即可调制成功;若逢阴雨,则须数日方可蒸发至适宜程度(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步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5—6期,1945年。)。这一试验结果,对于畜牧生产具有指导价值。

3.其它研究工作

1946年5月,联合国救济署官员到达中国,与中国农林部官员左舜生部长、程绍迥博士会谈,会谈中救济署官员指出中国没有接触饲草作物,应立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首先计划在广西省良丰饲草试验站、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兰州某一机构(未确定)饲草试验站等三处从事饲草研究。

1947年1月,加拿大人Meconkey教授)加拿大Guelph大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指派为农林部顾问,促使粮农组织与农林部从事饲草作物方面的合作,此时中央农业实验所的东北公主岭农业试验场和东北农学院开始饲草作物小区试验,后由于战事未能继续,在南京的总部则成立饲草作物组,由蒋彦士博士领导,开始以下研究项目:

1.发展并扩大中国不同地区饲草作物,以改良草地和草原,以及畜牧业区的冬季饲草问题。

2.发现并推广豆科绿肥植物,以增加作物区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发现优良水土保持植物,以便在水土保持试验站试验,并栽种于土壤被侵蚀的农业区。

4.在中国草原地区进行调查,并绘制草原分布图,以便表示主要的植物群落与土壤和气候的关系;收集草原植物、绿肥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在农业试验站试验,以确定当地的最佳饲草、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

5.在中央农业实验所进行丘陵草地的改良试验,和沟式窖贮青贮饲料试验。

6.对抗战时引入中国的364个饲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品种进行试验。

1947年1月起,中央农业实验所共进行了如下有关研究工作:

1.绘制了中国草原类别图1∶100万比例尺地图一幅。

2.200多个饲草品种的田间小区试验。

3.引入所有饲草作物品种分配给有关省份的农业试验站。

调查管理论文篇5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人员行为特点的差异,造成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不同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特点和功能要求的建筑物的室内热环境分别进行调查研究,研究人员行为特点对于热舒适感的综合影响,根据建筑物内人员行为的变化,实现对于不同类型和功能建筑物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动态优化和调节,在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对实现建筑节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关于人员热舒适性的实地调查研究,基本主要集中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季制冷工况。对于寒冷地区,冬季供暖热环境下人员行为特点与建筑物热舒适性的研究,目前还非常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沈阳市冬季采用空调供热的商场进行了实测调查。

1研究方法

关于人员热舒适感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两种:人工环境小室试验研究与实测调查。环境小室的可控实验室研究能够对环境参数实施完善的测量与控制,可以更加突出的研究某一个或某几个变量的作用,但只是一种简化的热舒适试验,不能即时地反映热环境和人员行为的随机性和非稳态变化。通过实地观测和问卷调查,借助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研究的不足,更好的揭示人员行为的随机动态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影响,以及不同行为状态人员对热环境的接受程度。因此本文采取了实测调查的方法。

2实测调查

2.1调查对象

选取沈阳市3座全年中央空调的商业大厦进行了实测调查。调查时间为2002年1月8日到1月16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人员进入被调查的建筑中,对被调查人员进行面谈,详细讲解,协助他们正确理解调查表,以作出公正的客观评价。同时在选择被调查者时,要考虑到有一定比例的男性和女性,有一定比例的年龄混合群。被调查者多为营业员和进入商场的顾客。

2.2调查数据

利用温湿度仪和风速仪测试室内的热环境参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收集了284名被调查者的数据。被调查者需要填写个人背景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除此之外,被调查人员还须填写对热环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世界上普遍公认的Fanger的热感觉标尺,即热(+3)、暖(+2)、稍暖(+1)、中性(0)、稍凉(-1)、凉(-2)、冷(-3)。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中和温度和舒适范围

由测的数据得知,室内最高温度为27℃,最低温度为15℃,平均温度为22.4℃,标准差为2.6℃。由表1可以看出,在284名被调查者中,有6名即2.1%选择稍凉(-1),而有115人即40.5%选择了中性(0),有162人即57.1%选择了中性以上的选票。这些数据表明,选择暖的选票要远远大于凉的一侧,也说明人们对室内环境普遍感到偏热。

表1热感觉投票分布表热感觉投票值

-1

+1

+2

+3

频率

6

115

116

33

14

百分比

2.1%

40.5%

40.8%

11.6%

4.9%

对于中和温度和舒适范围的计算,可利用统计学中的线性回归方法得出。即温度对热感觉的线性回归。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热感觉选票值y=a+bt0,式中a为截距,b为斜率。t0为室内温度。令热感觉选票值为0时,对应的温度为中和温度。线性拟合如图1。

图1干球温度与热感觉回归图

线性回归方程为:y=-4.234+0.224t0,r2=0.434.r2是判定系数,是判定线性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r2越大,拟合程度越好。r2=0,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无线性关系,r2=1,表示所有的观测点全部落在回归直线上。由该回归方程可计算得出中和温度为18.9℃,舒适范围为16.6℃~21.3℃。与ASHRAE55-1992[1]舒适标准中冬季的舒适区t0=19.5~23.0℃,ISO7730标准中的冬季舒适区t0=20.0~24.0℃相比偏低。主要原因是上述标准是以新陈代谢率为1.2met(70w/m2),衣服阻值为1.0clo为前提条件的。本次调查由于是在商场进行,调查对象又是顾客和营业员,其新陈代谢率在1.6met(93w/m2)到2.0met(116w/m2)之间,平均值为1.7met,衣服阻值为典型的冬季装,最小阻值为0.738clo,最大阻值为1.353clo,平均阻值为1.32clo。

3.2相对湿度与热舒适

在调查问卷中,湿感觉评价分为七个等级:1非常潮湿2潮湿3有点潮湿4适中5有点干燥6干燥7非常干燥;热舒适标准中推荐:相对湿度φ=25%~70%。由实际测得数据中,最大湿度为43%,最小湿度为29%,平均湿度为36%。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当φ=25%~30%时,88.9%的人感到空气干燥,11.1%的人认为尚可;当φ=30%~45%时,50.7%的人感到空气干燥,45.2%的人认为尚可,5.1%的人感到空气闷热非常干燥。在所测的问卷中,没有任何人选择有点潮湿的。由此可见:当相对湿度为20%~30%时,80%以上的人感到空气干燥,而当相对湿度为30%~45%时,只有45.2%的人感到空气尚可。显然热舒适标准的下限偏低。

3.3性别与热舒适

设男性为1,女性为0。在284名被调查者中,男性为105人,占总数的37%,女性为179人,占总数的63%。

表2男女性别分别对应的热感觉投票分布性别

热感觉投票

-1

+1

+2

+3

女(0)

频率

2

74

73

23

7

百分比(%)

1.1

41.3

40.8

12.8

3.9

男(1)

频率

42

46

10

7

百分比(%)

40

43.8

9.5

6.7

从表2中可看出:男的有42人即40%的男性选中性,女的有74或41.3%选中性。ASHRAE标准和ISO7730标准中规定:80%的居民能接受的环境即为热舒适环境,即PPD≤20%的温度为人们可接受的温度。选-1~+1之间的选票,可认为是人的热舒适范围。由此得女性中有149名即83.2%的人感到舒适,男性中88人即83.8%的人感到舒适。这些数据表明对于同样的环境范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适应环境。平均舒适选票男性为+0.828,女性为+0.77,这表明男性的舒适温度比女性的要低。

图2女性干球温度与热感觉的回归图图3男性干球温度与热感觉回归图

由图2和图3分别计算男女的中和温度和舒适范围。女性回归方程为:y=0.320+0.198t女性的中和温度为18.5℃,舒适范围为16.1℃~21.1℃;男性回归方程为:y=1.298+0.158t男性中和温度为17.1℃,舒适范围为14℃~20.1℃。由此数据得女性中和温度比男性高1.4℃。

回顾一些研究,Fanger[2]对丹麦和美国人的实验中表明在男女之间所喜欢的热环境没有明显的区别。然而,丹麦人男性要比女性更喜欢温暖的环境。Ellis[3]发现对于不同的男女群组中,男女中和温度有1℃左右的区别,但整体来看没有太大的区别。Busch[4]1988年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女性的中和温度比男性高0.8℃,女性中和温度为25.4℃,男性为24.6℃。Olgyay[5]表明总的来讲女性比男性的舒适指标高1℃。

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中和温度是18.5℃,男性中和温度为17.1℃,女性比男性的中和温度高1.4℃。

3.4年龄与热舒适

我们把年龄段分开两大段,分40岁以上和40岁以下。尽管没有充分的证据,但理论上年龄对舒适温度的决定有着一定的作用。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率减少,所以年老的人喜欢较温暖的环境。20岁的人与65岁的人基本新陈代谢率相差4.7w/m2。Ashare表明所有40岁以上的男女均比40岁以下的人的舒适温度高0.6℃。Olgyay[5]表明年龄对热舒适要求起一定的作用:40以上的人普遍比40以下的人舒适温度高1℃。

然而,Fanger[2]发现年老的与年轻人的中和温度却是统一的。年老年轻的人有相同的中和温度是由于年老的人有着较低的蒸发损失,正好作为对低新陈代谢率的补偿。悉尼的Wong调查表明夏天年老的人比年轻人穿的要厚些。这正证明了年老的人喜欢较高的温度。

本项调查数据中有216人,占总数的76.1%是40岁以下的,68人占总数的23.9%为40岁以上。其中40岁以上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7.9℃,40岁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8.5℃,可见40以上的人比40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低0.6℃。

4结论

(1)沈阳市商场冬季供热室内人员的中和温度为18.9℃,舒适范围为16.6℃~21.3℃。比ASHRAE55-1992舒适标准中冬季的舒适区t0=19.5~23.0℃,ISO7730标准中的冬季舒适区t0=20.0~24.0℃要低。

(2)热舒适标准中推荐:相对湿度φ=25%~70%。当相对湿度为20%~30%时,80%以上的人感到空气干燥,而当相对湿度为30%~45%时,只有45.2%的人感到空气尚可。与热舒适标准推荐值:相对湿度φ=25%~70%相比较,显然热舒适标准的下限偏低。

(3)男女性别的不同,其中和温度有所区别。女性中和温度是18.5℃,男性中和温度为17.1℃,女性比男性的中和温度高1.4℃。

(4)年龄的不同,对热舒适的要求也不同。其中40岁以上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7.9℃,40岁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8.5℃,可见40岁以上的人比40岁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低0.6℃。

参考文献

[1]ASHRAEANSI/ASHRAEStandard55-1992.Thermalenvironmentconditionsforhumanoccupancy.Atlanta: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gineers.Inc,1992.

[2]FangerPO.ThermalComfortAnalysisandApplicationsinEnvironmentalEngineering.Copenhagen:DanishTechnicalPress,1970.

调查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绩效管理

0引言

绩效管理可能是目前国内企业谈论最多的一个管理名词了,公司的管理者都寄希望于借助绩效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效率。然而以我在一些企业的经历,我却感觉到企业中的很多管理者并不真正了解绩效管理到底是什么。包括我的一些同行们,很多人只是热衷于每年年底那一天或几小时的绩效评估活动,然后那一摞摞卷宗就被尘封了起来。这种现象不光发生在国企,部分外企业一样。本人查阅了一些资料结合我本人在国企和外资的工作经验,在此对绩效管理的理念、操作技巧和运用中的误区做一解释。

1绩效管理是什么?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就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形成的共识,以促进员工完成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并将可能受益的组织、经理及员工都融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

在企业中随便问一个人,绩效管理是什么?十有八九会回答是年底的考核。其实正如在上面定义中提到的绩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纯粹为了进行对个人绩效的评估而设计的,它更深层次的目的可是为了有效地推动个人的行为表现,引导企业全体员工从个人开始,以致个别部门或事业部,共同朝着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迈进。因此,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管理者必须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绩效管理体系紧密地扣在一起。否则,个人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必定会有所偏离,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有事倍功半的负面影响。

为了进一步把这个问题说明,我们再来看一下绩效管理“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

无论从哪方面说,绩效管理都是一件需要经理和组织进行巨大的投入的事情,至少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很多经理人都宁愿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其他地方。推动绩效管理,关键是要主管和员工同样看到从中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2.1我们先来看一看作为经理人日常工作中的困惑:①白天时间不够②为确保正确,事无巨细都要管③员工缺少热情,因为不明白为什么要完成这些工作④责任不清,相互推诿⑤问题被发现时已无法阻止它的扩大,工作质量低下⑥员工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2.2那么以上共同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不明确、缺少共同的理解和协调,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工作。

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员工将知道管理者希望他们做什么,可以决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应该何时告诉你。这样经理就可以节省时间,以便完成本职工作。

员工的苦恼又是什么呢?①不了解自己工作做得好还是不好②不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权利③没有机会学习新技能④被管得过细,自己不能做任何简单的决策⑤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

绩效管理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绩效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反馈,定期的交流使员工对自己的职责有更好的理解,如果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他们会更好的发挥。

3如何进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不只是绩效考评,通常应包括绩效计划和回顾,就是强调了这个互动沟通过程有两个明显的部分:在工作完成前、后分别发生了什么。但是不止这些,高效的组织利用绩效管理把企业战略和方向自上而下的传达到每个层次,保证每个团队和个人都能理解什么是公司的要求,他们为组织策略和方向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如何保证这些贡献一定是能够实现并且具体实施和发生。

另外,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时,流程中主要控制点的考核也必须同时考虑。因为在作业的过程当中,如果只顾着结果的评估而缺乏过程控制,会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4绩效管理中的技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流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不断检讨和持续改进的系统。在系统动态更新的过程中不断确认和改进“人”与“情景”的融合度。为了使组织的绩效管理达到更高的效益,完善的绩效沟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员工和主管之间的绩效沟通,一方面可使部署对其绩效表现好坏的原因及工作表现的优缺点有更清楚地认识;另一方面可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以了解员工工作所面临的情况及部署需要哪些协助;同时,通过绩效沟通过程的实施,以绩效评估结果为基础,由双方共同规划未来的工作计划与绩效目标,实现未来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无论怎样,绩效沟通都要把握住以下几点:①主管要给员工回馈和肯定;②改进与发展计划的制定;③通过沟通使员工得到不断的激励;④沟通公平而且客观。

更重要的是,在沟通过程中双方都要能够敞开心扉,以坦诚态度同心协力的解决问题,已达到绩效沟通双赢的目的。

现在就来讨论一下从绩效计划和沟通反馈环节中的应用技巧,至于绩效评估的设计方法和绩效面谈在其他资料中多有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绩效计划就是员工与经理共同研究以确定员工在下一阶段应该做什么工作、定以绩效评价方法、分析并计划克服工作障碍、就工作达成一致共识的过程。关键是制定个人绩效目标并得到承诺,并且要符合SMART原则。按照三步进行,绩效准备、绩效会议、确认。

4.1具体操作如下:①员工根据部门主管制定的个人绩效承诺和职责,制定自己的阶段个人绩效;②员工确定参与的项目、参与程度、时间段;③制定完目标后,与部门主管签字确认;④在所规定的阶段中有什么大的变动或目标调整,需员工和经理双方讨论修改。

绩效管理循环是从计划开始,以评价结束。但是能使绩效管理发挥最大作用的还是终结的环节——持续沟通。去掉中间环节,绩效管理就只能叫做绩效评估了,绩效沟通就是经理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经理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在沟通时要使员工感到你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审问,下面有一些技巧:⑤沟通时要使员工感到我们是一起的,比如:“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帮到你?”⑥不要在询问时带有威胁的语气。要通过询问得到足够的信息,以便你和员工解决问题⑦要让员工知道你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和期待什么,以便员工为你进行准备⑧不要仅仅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人们不仅仅需要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更需要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好。有成绩时应该祝贺⑨要鼓励员工自己评价自己工作的进展,如果他们知道你是想帮助他们成功而不是挑毛病时,员工是诚实的。

如果我们把绩效管理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话,那么紧紧依靠感觉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些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记录你所作的决策。这就是数据的收集。需要做那些文档呢?

4.2目标达到/未达到的情况①员工因工作或其他行为受到的表扬和批评情况,证明工作绩效突出或低下所需的具体证据②对你和员工找到问题原因有帮助的其它数据③你和员工进行绩效谈话的纪录,问题严重时还应让员工签字④关键事件数据。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绩效管理要制定目标、很好的沟通、做好记录,并且要评估和反馈,但这样还是不够。绩效管理的根本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每个员工的成功,这就要求你搞清楚员工绩效好的原因和绩效差的原因,想办法提高绩效。这就是绩效诊断的技术,与员工一起确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便加以克服,这个方法需要和员工一起合作并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使用。可以使用头脑风暴法,诊断可以从以下四点来发现问题:①知识:有做这方面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吗?②技能:有应用知识和相关技术的能力吗?③态度:有正确的态度和自信心吗?④外部障碍:有哪些外部不可控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杜映梅.《绩效管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118-137.

[2]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82-314.

[3]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89-105.

调查管理论文篇7

一、关于作文题材

题材是写作者摄入文章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材料。了解学生熟悉哪些题材领域,了解他们作文材料的来源,对我们的命题及作文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所熟悉的题材领域从总体上来说依次是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到家庭生活,高中的人数呈递减的趋势,而初中则反之,呈递增趋势。可以说高中生的生活视野比初中生要广阔一些。二是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兴趣。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再加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形象性,使学生对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为了具体地了解中学生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焦点,我们设计了一个简答题:“在社会生活中(包括新闻媒介所报道的),你最关注哪一方面的事情?”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的,但比较多地集中在重大新闻、热门话题(包括《焦点访谈》中的内容)、世界体育赛事、国际军事冲突等,可见当代中学生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评论,如《向“下海”的老师进一言》、《闲话“追星族”》、《我看学校招收“自费生”》、《我为东亚残疾人运动会欢呼》和《小山智丽(即何智丽)该不该挨骂》等。

学生作文题材取自自身生活经历的为数最多,而虚构的也不在少数。学生的虚构不宜一概否定,但不合情理的生编硬造毫无疑问要加以反对。学生写作时生编硬造往往是教师随心所欲的“命题”逼出来的。以取自书刊的间接材料作为作文题材,高中生人数超过初中生一倍,可见高中生的阅读面更广,吸摄力更强。在作文指导中,我们应多引导、多鼓励学生去写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二、关于命题形式

命题形式指教师命题与自由命题、命题作文与供料作文。

喜欢自由命题的学生比喜爱教师命题的多,占被调查人数的66.6%。究其原因,一是自由命题在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灵活性,符合青少年自由、活泼的天性;二是有些教师命题或脱离学生生活,或过俗过滥,限制过死,以致倒了学生的胃口。适当地让学生做一些自由命题作文,即古人所倡导的“放”或“先放后收”,是一条契合学生写作心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汲取。欧阳修主张“作文之体,初欲奔放”,谢枋也认为“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刘国正先生也提倡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即让学生自己拟题自由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当然,完全“放”长期“放”是不行的,可将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结合起来,间隔反复,形成螺旋形上升。而教师的命题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生活、情感实际,点燃他们写作的欲望。

喜爱命题作文的同学略多于喜爱材料作文的同学。从具体的调查材料来看,初中学生喜爱命题作文的更多一些,而高中学生在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与初中段较多地训练命题作文,而到了高中段适当地增加了材料作文所造成的学生的思维定势有一定的关系。

三、关于文体和表达方式

从表5、表6统计的数字来看,初、高中学生在文体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年龄段差异,初中学生喜欢记叙文和叙述、描写表达方式的占有优势,高中学生喜欢议论文和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占有优势,反映了初中学生偏重感性思维、高中学生偏重理性思维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引导初中学生多写记叙性的文章,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形象;而对高中学生,应引导他们多分析一些社会、人生问题,力求深入、辩证,具有理性色彩。

选“说明文”和“说明”的只有20人和12人,分别只占总数的4.9%和2.9%。学生为什么对写说明文这么不感兴趣?一、说明文的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不含或较少含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因此,一般来说,学生较难把握,缺乏探究的热情;二、说明文阅读教学往往显得枯燥、平板,知识讲解多,而情趣激发少,因而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写作说明文的兴趣;三、说明文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往往满足于布置题目,不善于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不能使学生体验到作“有米之炊”的成功的乐趣。说明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重视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要有一个搜集、分析、整理材料的阶段,决不能以布置一个题目或交给几则材料而简单了事。可以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上街检查、搜集错别字,然后,说明产生错别字的现象、原因和纠正的方法;也可以设置特定的情景,如让每个学生带一样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工艺品,互相观摩、欣赏,然后说明它的形象特点和心爱的原因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四、关于作文指导

根据“你对作文指导有什么要求和建议”的提问,学生作出了令人深思的回答。这些回答出自内心,发诸真情,是我们平时所不易听到的,对我们改进作文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的要求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写作兴趣,打开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作文指导应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让学生的眼睛发亮、发光。”“指导时多点拨,少一些老师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使我们打开思路,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写,不致在框框里打转。”“对于一些题目,老师不应讲得十分透彻,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些话语在指出了教学弊端的同时提出了恳切的希望,值得我们反思。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作文指导经验可资借鉴。如英国的作文教学,鉴于学生不会写好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就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先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听音乐,看戏剧,讨论等,以唤起学生作文兴趣。

第二,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或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神游其中,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起成年人来当然不够丰富,但也并不是白纸一张。作文指导应该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学生说得好:“建议老师着重开发同学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源泉,从而使同学们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体会最深的,而不是按老师讲的一般套路去刻意虚构。”“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确实,有丰富的生活,有强烈的表达动机,才有可能写好作文。

第三,适当淡化写作技巧的指导。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作一些相机点拨,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喋喋不休大谈作法,而不注重开启生活、情感这一源泉,那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非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误导学生,使他们以为只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就可以包医百病了。不但如此,“过多地强调写作技巧的提高,学生反而对写作文易产生厌恶的情绪”。(王晨、徐同编《国外语文教学概况》第39页)因此,有必要提出“适当淡化写作技巧的指导”这一观点。对此,学生也有强烈的呼声:“作文指导对写法不能提示太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思路。”“应理论联系实际,少讲空话、套话。”“作文指导应将学生易写偏的地方加以点拨,但最好不要多举例,多讲解写法,否则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得不到扩展。”确实,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力戒空话、套话,作一点切实、精要的点拨。

五、关于作文批改和讲评

真正要求精批细改的学生只占少数(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差生),另有一部分认为不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改或互改,而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是教师批阅后加以讲评。这后一种评改方式是教师所经常运用并取得了实际成效的,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

为了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作文讲评的要求和建议,我们又采用要求简答的形式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遵循鼓励性原则,就是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不嘲讽,即使对一些典型的毛病非指出不可,也要抱着诚恳亲切的态度,嘲讽决不是教学幽默。学生说得好:“讲评时,好的文章应加以表扬和宣读,而对较差的文章则不应责备。否则容易使这些学生难堪,从而失去对作文乃至对语文的兴趣。讲评时,应将作文中欠缺的地方分析透,然后告诉学生改的方法。”“不要把作文讲评课上成批评课或笑话课。”我们应该让学生特别是作文差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并使这种快乐和信心转化成追求的具体行动。二是多采用比较的方法。学生说:“讲评时应重复一下作文指导时的话,好让学生与自己的文章对照一下,看是否符合要求。”“在作文讲评时最好把好的作文与差的作文都读一读,先让我们自己比较,然后再指出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哪里,最后再读一、两篇范文,让我们在比较之后有所收获。”“作文讲评应以一至两篇好文章和差文章为例,先让同学们发表意见,然后老师讲评。”这些建议包括了三方面的比较:一是将习作与写作要求进行比照,二是将好作文与差作文进行比较,三是将学生作文与范文(或优秀作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差距所在及努力的方向。三是多分析“为什么”。讲评时罗列一些现象,套用几句术语是懒汉的做法,我们需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作一些具体深入的分析,正像学生所要求的:“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哪篇好,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好,哪篇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不好,都要使我们弄清楚。”讲评不必面面俱到,但对讲到的那一点必须抓准、讲透,分析得情理俱足,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六、关于课外练笔

课外练笔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作文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延伸,理应列入我们调查和思考的范围。

表8

(附图{图})

表9

调查管理论文篇8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业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目前对作业的态度和心理,透过作业这面“折射镜”探视教与学的状况,寻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性的方法,树立全新的作业观和探索新型的作业模式,这些都是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在实际调查中,从小学二、三、五年级,任意抽出200人为调查对象,答卷过程中,低年级由教师领答,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客观的解释,但不把教师主观意念附加给学生,高年级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以不记名形式填写问卷。调查时间为2003年5月上旬,教师和学生尚未完全了解新的教学理念。

二、调查的结论及分析

1、关于学生作业观的分析

(1)“学生对作业态度认真”占72%,但56.7%的“学生只认为作业就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10%的学生认为作业是提高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层面过于简单,注重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2)“作业是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占30%,“习惯与别的学生对答案,错了马上改,免得老师打错号”占72.3%,“若遇到课上学习的东西被遗忘,就看课本,再把作业完成”占25%,不难看出,学生对作业存在“任务”的观点。

2、关于作业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关系的分析

(1)“先完成感兴趣的作业”占65%,“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甚至不做”占57.7%,可见兴趣在很在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

(2)“对解决难题没有信心不愿花时间再想”占28%,表明学生对学好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缺乏自信心。

3、关于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分析

(1)“反思解题过程,考虑是否还有其它解法”占18%,表明学生对开放型的题目见得少,对数学答案的多样性缺乏认识,仍然把数学看成是程序化、模式化的科学;

(2)“做完题后将解法规类”仅占31%,表明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认真总结的良好习惯;

(3)“有解题思路或能够解决问题就是会做”占26%,“能看明白答案中解答过程就是会做”占64.7%,表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机会少能力差,只满足与解题;“对疑难问题不能靠问,要独立思考”占24%,“对疑难问题没必要记录,反正也不会”占60.7%,表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差,探索欲望不强,不能够正确对待遇到的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提问题的意识淡泊。

4、关于学生对作业处理及作业结果评价的分析

(1)“对老师检查的作业认真完成”占20%,“喜欢老师处理作业方式全批改”占26.4%,“学生互判老师讲评”占32.7%,以上三项表明,学生对作业的处理方式渴求别人的评价,包括教师和同伴的评价;

(2)教师批阅后很高兴,是因为“全对”占20.5%,是因为“老师给表扬性评语”占13.3%,是因为“老师将自己的解法做典型”占66.7%,以上三项说明,学生愿意表现“个性化”解法,体验学习成就感要求迫切,对一般表扬性评语表现的兴趣不浓。

三、改进的建议及对策

1、重新认识作业的重要性

在新的教育观、数学观和学生观的指导下,我们对作业的认识应该有新的角度,作业不仅仅是巩固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对作业做出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1)作业是课堂教学后学生进行的一种活动,作业就可以理解为是教师与学生学与教的缩影,是学生在学校课堂学习阶段性的总结与实践;

(2)作业既可以是巩固性的内容,也可以是应用性、实践性的内容,作业就可以理解为是数学学科和课堂教学内部的学习转移到联系数学学科和课堂教学外部学习的途径,是数学课堂的延伸,从而体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3)作业往往与学生家长见面,甚至接受家长的指导与检查,作业就可以理解为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媒体。

2、作业批改反馈形式多样,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目标。

(1)学生完成的作业是学生的“成果”,学生的成果渴求得到他人的评价,因此作业的批改力求涉及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得到了观注;

(2)批改的形式可以是由教师批改,也可以是同伴交流自评,对学生作业成果的评价,力求针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切记一般化鼓励性评语,要评价出学生的特色,使学生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调查管理论文篇9

2医疗废物暂存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暂存点的选址、存储设施、有门上锁、警示标识方面均符合要求,不符合的主要问题为:医疗废物暂存间内混有生活垃圾,无门无锁无警示标识,可开启门窗未装纱门纱窗,无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废物暂存间设在工作区域,无警示标识,内有大量工作人员个人物品混放;检查时医疗废物暂存场所无人,但医疗废物暂存间并未上锁;医疗废物暂存间内有生活垃圾混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时长平均符合率较低,调查显示最长暂存时间达到15天(表3)。

3问题分析

3.1主要存在问题

此次调查发现,丹阳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疗机构,存在法律意识不强、医废管理人员相关知识欠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不够规范、处置人员未开展健康体检,整体队伍水平不高、无专用转运工具、运送工具未清洗消毒、暂存间及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登记交接记录不完备,医疗废物暂存时间偏长等问题。

3.2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意识淡漠。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缺少法律意识,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对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培训不够;部分个体诊所负责人只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认为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没什么区别,只顾着日常的诊疗,而对医疗废物缺少相应的认识和管理。(2)硬件限制、先天不足。小型医疗卫生单位场地规模较小,没有空间设立独立隔离的医疗废物暂存点[5],有的是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的位置不符合要求,没能远离医疗人员活动区,有的和生活垃圾存放处混在一起。(3)处置垄断、能力不够。环保部门规定,每个地市级原则上只设一家工业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所占业务比例远远少于工业废物,因此处置中心对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视程度不够。作为本市唯一的一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来说,在做好市区大医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同时,要按时做好所管辖县(市、区)及乡镇的其他小型医疗内的医疗废物转送工作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即便与处置中心签订了合同,处置中心也无法及时运送医疗废物[6]。

4对策

4.1专长结合科学监管

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是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医疗废物的监管除了专项监督检查,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的长效机制。完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防护措施和应急保障制度,做好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医学观察及预防性用药等,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免疫接种[7],才能有效提升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效果,规范管理行为。

4.2细化法规强化服务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如何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但只是原则性的条款,例如“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日常监督检查时也发现,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常常对该建立哪些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知晓,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些制度应付检查。因此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应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医疗机构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例如“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定培训的内容和周期,用细化的指南指导医疗机构组织培训。同时应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指南,认真执行。

4.3严格执法加大处罚

本次检查,我们对16家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并提出整改期限和要求,在整改复查环节,这16家医疗卫生单位对存在问题均进行了整改,医疗废物管理和硬件设施配备上了一个台阶。可见,在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对医疗卫生单位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条款的行为,采取行政处罚手段,对今后医疗卫生单位重复类似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不断规范其守法行为。

4.4普及宣传实施公益

检查中发现,不仅是有些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知识不了解,甚至不清楚哪些是属于医疗废物,而且几乎没有医护人员会告知患者哪些物品属于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该如何处置,因此,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的社会化普及化宣传尤为重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在新闻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医疗废物及其危害的认识,增强公众法制观念和污染预防的意识。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有利于环境保护,防止疾病传播,具有明确的社会效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应当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增加医疗废物处置的专项资金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在县级市增加设立相应规模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确保农村基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安全集中处置。

调查管理论文篇10

1.1项目立项环节

首先表现在地质调查项目的设置上。地质调查工作的内涵是随国家政策和关注焦点而变化的,决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类型划分。长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需求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调查工作的规划和计划上按照专业设置项目并不断调整。专业的调整影响着项目的设置,项目的设置影响着预算的安排。项目设置在专业之间反复平衡,导致专业划分愈来愈细,项目规模愈来愈小,预算安排越来越困难。其次表现在项目立项的目的上。许多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难以维持财政供养人员费用。在这种背景下,各承担单位对地质调查项目经费的申请不仅仅是做业务出成果,还隐藏着项目支出预算弥补基本支出预算的目的。虽然地质调查专项经费要求专款专用,追踪问效,并严格规范预算费用科目和内容,但是截留、挪用、挤占、转移屡查屡犯,更有甚者肆意扩大相关经费开支范围,项目经费预算虚假、谎报等现象时有发生。

1.2预算编制环节

一是立项预算编制缺乏统筹规划。地质调查项目“一上”预算编制时间为每年的9月底10月初,编制时间紧、任务重,承担单位难以系统组织论证和编制,单位技术、预算、设备、财务等相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战,沟通不够,协调不足。预算编制的依据、参加项目的人员、拟使用和购置的设备、委托业务费用等都难以统筹规划。二是有的单位预算编制质量较差。由于一些单位拥有预算资质的人员少,或者有资质的人员调离了业务岗位,不愿意编制预算。个别项目预算由一般业务人员编制后,加盖预算编制人和预算审核人的名章,预算的初审流于形式。三是预算审查不理想。中国地质调查局尚未出台地质调查工作预算专家管理办法,一直以来重视专家的遴选,忽视专家的培训、考核。有些专家对政策和要求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出现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释,被审查单位难以辨析;个别专家审查不负责任,只注重预算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审查。四是审查结果不落实。按照规定,《地质调查项目立项(评估)预算审核意见书》和《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审核意见书》交项目承担单位和组织审查单位,但是没有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附在提交到大区、地科院项目备案设计中,大区、地科院项目办也不出示接收证明。在财务检查和经费验收时发现,有的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设计并非是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后的版本,给单位的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五是预算实施方案粗放。每年预算下达以后,国土资源部要求所属单位上报项目预算实施方案,大部分单位没有细化预算方案,而是简单地将设计预算直接上报,费用开支没有时限和时间安排,资金支付随意,致使预算执行难以预测和控制。

1.3预算执行环节

首先是误解法人负责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实行的是法人负责制。有的单位片面理解这一责任制度,自行制定资金管理政策,将专项资金视为对外创收资金进行管理,计提管理费用、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列支奖励支出、房改支出,将专项资金净结余视为利润进行分配等。有的单位财务报账采取领导“一支笔”审批,项目负责人只管业务,不管经费,结果是随意列支费用,尤其是难以确认具体支出对象的费用,如办公费、水暖电费、交通费、专用材料和燃料费、维修费、设备购置费、公务接待费等,地质调查项目经费成了单位开支的一个渠道,直至花光为止。有的单位将预算划分为单位控制经费和项目组控制经费,项目组控制经费由项目负责人管理,常常是自己花钱、自己审批,导致支出的不合规,甚至出现现象。其次是随意调整、突破预算。根据《预算法》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预算批准生效后如果没有经过合法程序,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不得扩大支出范围,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忽视预算严肃性。历年审计都发现,地质调查项目核算存在列支无预算、超预算的费用。其主要原因是有的单位业务、预算、核算相分割,预算编制后束之高阁,经费支出和预算调整随意,报账把关不严。最后是预算执行考核指标脱离实际。地质调查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东北、华北、西北受气候的影响,野外工作时间一般是4-9月份,当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份为室内工作时间。每年出野外时是借款的高峰期,进入野外工作区域后,受环境条件影响人员进出相当困难,按月报账无法实现,所以一律要求预算的序时均衡考核不切合实际。项目承担单位为了完成序时考核指标,有些采取非正当的措施,如将项目资金大量借出转到个人银行卡上,委托业务费一次拨出,零余额账户款巧立用途转到基本账户,大量采购物质积压不用等。为个人腐败、委托业务质量失控、资金挪用、资产浪费等提供了条件。

2加强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201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修订后的《预算法》具有三大亮点:其一,确立全口径预算体系,明确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其二,建立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要求预算公开贯穿工作的全过程,从预算编制到执行、调整、决算以及最后的审计,所有的内容全部公开。其三,健全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这三大亮点,对于地勘单位来讲,全口径预算体系和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必将贯穿于单位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成为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管理今后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2.1科学设置项目

聚焦需求,综合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地位、坚定不移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开展规划部署、坚定不移地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地质调查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按照“计划——工程——项目——子项目”的层次体系部署安排,在计划下设立若干工程、工程下设项目、项目下设子项目,逐级分解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汇总集成重大成果。已经完成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的顶层设计,编制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2015—2020年方案》和中国地质调查局28个直属单位的业务职责,从而确定28个单位的规模、专业结构、队伍建设,为今后地质矿产评价调查专项项目设置和预算安排奠定基础,改变项目年年变、预算年年改、目标成果不确定的状态。

2.2优化单位收支结构

公益性地勘单位基本支出不足是现状,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是要求。目前地勘单位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干好地质调查工作实现社会效益,提升业务能力;通过开拓地质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扩大服务领域,以对外创收来弥补基本支出的不足。各单位每年要超前谋划,编制全口径预算,制定年度财政收入和对外创收目标,优化收支结构,提升经济管理的调控能力。

2.3加强预算编制和审查

一是取消项目预算控制数的做法。项目预算编制的方法应该是零基预算法。预算确认程序为:承担单位编制预算——预算专家审核预算——财政部下达预算。建议取消立项时先行下达预算控制数的做法,使项目预算更加科学、准确。子项目应该设置备选项目和待定项目,当项目预算有结余时,安排备选项目;当项目预算不足时,取消待定项目。二是强化预算编制的统筹规划。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对项目预算的统一组织和领导。预算、设备、财务等相关部门必须相互协作,与项目承担处室(项目组)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统一负责提供参与项目的人员、工作时间、费用标准;财务部门负责提供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和续作项目以前年度的收支情况;物业服务部门负责提供水暖电和通讯费的数量和单价;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提供网点数量和费用标准。三是加强预算编制工作。项目负责人必须参与预算的编制,通过预算编制来优化技术方案;项目预算必须由具有预算资质的人员来编制;预算要经过由财务人员参加的初审;财务负责人必须总体把关,严格审核项目预算。四是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对预算评审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问责、退出制度。五是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完善对项目立项(评估)、设计方案的预算审查和确认。具体程序为:申请单位提交立项(评估)、设计预算——预算审核——申请单位修改预算——大区、地科院项目办出具《预算审核意见书》——承担单位提交备案材料(附《预算审核意见书》)——大区、地科院项目办审核确认备案材料——大区、地科院项目办出具接受备案立项、设计证明材料。

2.4严格控制预算执行

首先细化项目预算实施方案。项目预算实施方案应该根据工作计划进行细化,内容包括费用项目、单位、标准、数量、执行预算、用款计划(要填写到用款月份)。对于设备购置、参加项目人员工作情况、外协经费、出国经费需编制明细表。其次加强法规政策和预算标准的培训。目前竞争性优选项目承担单位工作的开展和优选项目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就要求对承担单位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政策法规和预算定额的培训,让他们熟悉地质调查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改变目前只重视项目申请,不重视项目管理;只重视业务开展、不重视经费管理;只重视任务完成,不重视项目绩效的现象。最后合理设置预算执行考核指标。建议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自身年度项目工作计划,填报预算执行指标,大区、地科院项目办审核后报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预算执行指标,有序安排地质调查工作。

调查管理论文篇11

(一)成立专门的矿山巡查执法大队

为加大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坚决遏制违法行为高发多发态势,部分市县从国土、公安、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门的矿山巡查执法大队,专职从事矿山执法,如百色市的平果县、贵港市的桂平市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矿山管理比较有序。

(二)加强巡查,设卡管理

针对矿产违法行为特点,各地都加强了巡查工作力度,采取条块结合的措施,划分责任片区、分片包干、明确责任、责任到人,确保巡查制度落实到位,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理”。贵港市在一些重点矿区关卡路口设立治安值勤室,由公安民警、国土执法人员及保安人员等一天24小时值班守卡;百色市建立矿山监管“六盯”制度,盯矿区、盯山头、盯户主、盯矿车、盯收购、盯火工品,在矿产违法多发地区路口设立矿产品检查点,堵住违法行为发生的渠道。桂平市还投入165万元,建设矿区视频监测中心,对重点矿区进行实时视频监测,大大提高了对非法采矿行为的防控水平。

(三)联合打击有了初步成效

为有效打击矿产违法行为,贵港、玉林、南宁、百色、河池、来宾6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下,不同程度地组成了联合执法队伍,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综合整治,拆除捣毁有关的机械设备,炸毁封填矿井窿道,没收非法物品,该罚款的罚款,该抓人的抓人,该判刑的判刑,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者。2012年以来,6市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打击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集中力量对违法勘察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清理和查处,已立案处理违法勘察开采矿产资源行为17件,收缴罚没款19.6万元,没收矿产品500多吨,炸毁机械设备279台,捣毁取缔矿窿(点)281个,治安处罚27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宗,行政拘留8人,追究刑事责任7人,矿山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各市在日常管理中,都注重制度建设,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制定细化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制度》、《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流程》、《非法采矿案件计算方法》、《打击重点矿区违法行为长效工作机制》等,贵港市、百色市人民政府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订印发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度》,明确了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巡查职责、方式、内容以及制止、报告、查处程序、处罚标准等,有序推进矿山的监管工作。

(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各地在矿产资源监管方面,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监管方式,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如南宁市针对法律对非法采矿只赋予国土部门制止权、报告权、查处权,执法手段有限,威慑力不足的问题,正加紧制定《南宁市非法采矿案件查处条例》,破解法律依据不足问题。同时,精心打造执法监察网络体系,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聘请了402名信息员、18名协管员、6名专员,进一步完善了“天上管,地上查,群众报,网上管”的执法体系,初步实现国土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有力推动执法监察工作由被动执法向主动防控转变,解决执法工作滞后和被动问题。河池市、百色市进一步强化矿山企业监管责任主体地位,有条件的企业成立矿山护卫队,实时对矿山进行监管,效果非常好。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广西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力度较大,效果也比较明显,矿产资源管理形势总体向好。但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

一是《矿产资源法》没有赋予国土资源没收采矿设备的权力,在执法过程中无法没收非法采矿者机械设备,不能从根本上触动非法采矿者利益。二是《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446号令)只赋予负责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省厅,没有赋予市、县一线监管单位没收无证开采煤矿违法所得和开采出的煤炭以及采掘设备的权限。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矿产品运输管理办法》(第40号令)颁布后,对严厉打击铝土矿、锰矿无证开采、运输提供了可操作性依据。但该办法仅试行一年就废止失效,造成铝土矿、锰矿等重要矿产品运输管理缺乏依据。四是负责巡查的国土资源部门无强制执行权,发现非法采矿时只能对违法者予以教育和罚款,无法触及违法者的根本利益,导致非法采矿活动屡打不止。

(二)矿产违法行为处理难度大

1.查处难。一是发现难。矿产资源由于其特性,往往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特别是一些零星盗采行为,昼伏夜出,屋前房后偷挖,执法人员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处理。二是调查取证难。由于国土资源执法没有什么强力手段,当事人不配合调查时,既不能抓人,也不能查扣有关物品,无法取得违法证据。三是处理难。由于执法人员很难找到真正的非法采矿者(组织者),违法主体不明确,很难立案处理,大多都只能采取关停炸封取缔了事。

2.追究刑事责任难。一是追究刑事责任标准过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非法采矿破坏矿产资源价值一年内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且有拒不停止开采的情节。或破坏耕地10亩,基本农田5亩以上才追究刑事责任,以个案来看,零星盗采一般很少达到上述标准。二是法律漏洞易被非法开采者利用。非法采矿组织者为规避法律,每次违法行为被查处都由不同的人代为接受处罚,而执法部门由于手段有限难以追查幕后组织者,使得单人一年内累计矿产资源破坏价值很难达到5万元以上,刑事责任难追究,容易出现“抓了放,放了抓”的情况。

3.暴力抗法时有发生。非法采矿分子为逃避打击和处罚,采取威胁和围攻执法队员、哄抢执法器材、掩藏盗采设备、设置路障等手段阻碍执法,甚至公然暴力抗法。据调查,仅2011年广西就多次发生执法人员在打击非法采矿工作中被打伤,汽车被砸坏等暴力抗法事件。

(三)执法队伍力量簿弱

在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执法监察队伍力量不足,人手少、任务重、装备差、素质低,很难适应工作需要。特别是基层乡镇国土所,人员编制迟迟未落实,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巡查用车等装备配置严重不足,难以做到对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处理。加上矿山执法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地方执法人员根本不敢上矿山执法,造成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四)监管手段比较落后,措施单一

目前,对矿产资源的日常监管仍然局限传统的实地巡查方法,措施也比较单一;在运用高科技监管手段方面、引进多位监管力量方面很多地方还是空白,如视频监控、公安部门设卡检查等,监管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完善。

(五)共同责任机制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到位。但是,各地在查处整改违法违规行为方面,有关的职能部门在联合查处工作机制方面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有关的职能部门对待违法行为还在推诿扯皮,没有履行应尽的责任,也没有相应追责机制,或者有也是很片面和不合理。

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

一是调整完善矿产管理法律法规,给国土资源执法赋予更为明确可行的制止权,可以当场查扣没收非法采矿设备及矿产品、运输工具等。二是对《广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进行修正,对非法盗采、违法采矿、违法运输矿产品的具体行为提出相应的处罚条款。增加对非法采矿者必须依法进行治安拘留,情节严重的列出刑法条款追究其刑事责任,对非法运输矿产品的运输工具和非法生产的采矿设备应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予以全部没收处理的条款。

(二)进一步强化执法监察队伍力量

一是积极争取落实解决执法监察队伍人员编制、经费、装备不足及待遇不高等问题,确确实实解决地方有人干事的问题。二是针对矿产执法特点,建议国土资源部参照林业部的做法,从上到下成立国土公安机构,在矿山执法中引进公安力量,国土公安可以直接处理发生在矿山的各种违法案件(包括抓人、查扣工具等),起到威胁矿山不法分子的作用,同时也有效保护执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规范矿业权审批行为

进一步加强矿业权整合开发力度,规范矿业权审批行为,对那些借探矿之名实为从事非法开采活动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原来已经发放的矿业权证又没有实际投入、又没有实力开采的,采取逐步自然淘汰的方式清出矿业权市场。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审批行为,按照规范管理,规模开采,科学使用资源的原则,上大的项目,上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上资源使用率高的项目,严格把关,规范管理,确保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使用。

(四)强化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

调查管理论文篇12

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选择分析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参与和体验为基本方式,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获取式的实践教学系统。本课程所采取的实践教学方法较多,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管理游戏、网络冲浪等方法。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采用较多,又是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是整个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特色形式。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对其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方法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材料,并形成一定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调查主题、调查准备、社会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等。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各类公共机构与组织,以及社区,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实现学会认、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素,因而选择“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作为调查主题。这主要是由于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本课程学习对象为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的认知度。其次,课程学习的60%以上的学生来自青海各基层地区,调研地点以就近为主,分布于西宁市及海东地区,还有玉树州,充分的体现了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而且,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能够保证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方法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两方面的内容。

1、调查方法的选取:调查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其常用调查方法为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进行交谈,讨论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问卷,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公共事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基金会)的现状、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公共事业组织运行的状况及存在的困境为主要内容,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考察所选公共事业组织的状况及这些组织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组织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

2、前期组织安排

由于关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安排为第二章,因此,在学期初,也就是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访谈法及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考虑到被调查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多样性及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由组合为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并且自主联系调研对象,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参与调研工作,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及督促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对象。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的公共事业组织为调查对象,或以兴趣因素选择教育、卫生、慈善、环保等领域开展工作的公共事业组织,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的对象有:“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金巴慈善基金会” “雪域慈善救助会” “青海义工联” “青海省康乐医院” “大通县小星星幼儿园” “西宁市小花朵幼儿园”等七个公共事业组织。在调查过程中,以调查组织存在的困境和问题为研究的主题及分析的重点。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及亲身体验性,从而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访谈技巧及沟通能力也有提升。

转贴于论文联盟

(四)调查资料整理分析与撰写报告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由于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及最终的定性结论也不同。由于本次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及学生本身的客观原因,多数小组以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导致获取的数据资料较少,未能实现本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但通过组员多次访谈及有些组员的亲身体会,收集的资料较多,对其分析,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学习。由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又影响着各组最终的调研报告的水平,因此多次指导,反复修改后最终定稿。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延长、访谈目的未达到、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积极等等。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慈善组织所涉及的公益问题时,很多学生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沟通能力的提高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