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体育教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9-25 21:13:15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1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基本类型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教学主体分类,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两类为主,将其细化可分为五大基本类型:

1.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体育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此互动为主。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是体育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情感目标的重要保证。

2.教师与学生个人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的提问与回答、个人辅导等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个人对体育的理解和掌握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互动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3.学生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

体育教学,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有助于掌握体育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认知、拓展思路。

4.学生个人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此类互动可以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5.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分组互动。比如,组别之间的评价和竞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特征

1.在互动情景下,以情感性互动为主

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情景不同,人们的互动方式也会不同,互动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而言,课堂互动的情景通常是“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混合并存的情景。在体育教学课程中,主要以实操练习为主,教师在辅助学生练习时,除了知识性的引导外,情感性的鼓励是很有必要的。据证明,在体育教学任务完成中,鼓励的情感交流比知识性的传授更有效。

2.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组织随机性强

体育课堂中的互动有着鲜明的组织特征。与文化课相比,体育课堂教学随机性强,学生在体育场所的位置随时变化,在教师的总体指导下,学生活动以自主练习为主。这就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契机,此互动随机性强,但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角色的体验,以实现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情感目标的达成。

3.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形式多样

文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学生与学生,群体与群体的互动少之甚少,但是相对于文化课程的互动,体育课程教学的互动就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了。(1)教师的非语言指导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2)学生的合作和组别竞赛有助于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3)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组织互动。体育课程互动的多样性,使得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趣味体育”的特征。

4.体育课堂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来展现的。学生在动作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都与学生体育项目技术的掌握有关,并且还能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深刻理解,学生能高效地掌握技术。体育活动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还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发生就是其发展的催化剂。

5.体育课堂教学互动,有助于及时反馈信息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0引言

学校体育学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各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在学校体育学的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l把握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环节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陈旧的教学方法培养不了创新人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仍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不少教师还是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原始教学模式;习惯于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满堂灌的方法。其根本原因是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认识缺乏深度。教学方法改革表面看似一种形式,其实质却是教学观念问题。

1.1转变教学观念是搞好《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

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价值观,要把教学着眼点从在校期的时空转向受教育者终生。所以《体育学》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此引导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1.2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体育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以教为本:并广泛阅读,收集最新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全面了解国内外体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特别要注意吸收一些国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

1)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材时,在不忽视教材给学生获取知识价值的同时,重视内含于教材的文化价值,并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去促进学生社会主义伦理道理观念的形成。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趋向为主线去设计教学方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心理认识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性和外在实践性的统一。3)在进行教学研究时,既要认真探讨理论教学的研究,要重视实践教学的探索。要克服那种单纯追求学生的外在技能水平。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建立以运动实践为手段,不断增强体质、传授体育文化、培养体育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的统一协调发展的新型教学体系:同时要把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1.3学生自主学习是《体育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保证

课堂内外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铸造素质,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学生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而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只能在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阅读有关资料、书籍,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

1)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靠教师的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的激励和指导,否则就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中应经常灌输“三带”原则。带脑子:一边看书一边想问题;带本子:记录重要经验和信息;带票子:复印有价值资料。这样学生可以搜集大量课外资料,课上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就显得活跃,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增强能力。2)教学相长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如果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得死死的,没有或很少有自,那么也就用不着自己去动脑子、想问题,一切惟命是听,那还有什么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学生在教学中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每一节课均提出一些问题和学生一起商量探讨;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磋商、彼此取长补短。这样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情感,有利于在轻松愉快之中做学问、求知识、炼素质、长能力。

2抓住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内容认真开展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且涉及面广、难度大。通过这几年对《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我本人总结出一下几条经验。

2.1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课前一个“思”字每节课上课前l0分钟,在黑板的左侧.板书3~5个“思考与讨论”题,内容一般为上节课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也可为课外阅读到的有关内容或者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自主地积极地阅读教材。想问题。写提纲,激发学生进行个案钻研:从而克服学生上课前思想涣散,精力不集中的状况。

2)课上一个“论”字。上课后,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发言,展开讨论?一个同学讲述的同时,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表达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课中一个“讲”字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将有关的疑点进行详细讲解,强化“传道、解惑”功能:并就该节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小结,使学生能举一反,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动、深入地进行钻研,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巩同教学成果

2.2认真抓好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改革

《体育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体育学》教材本身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其教学才有生命力结合教学实践,特别是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课和本校一年一度的讲师、助教教学比武课的现场.把学生带出去实地观摩学习,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通过学生亲临教学改革的现场观摩学习.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成果,同时也使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从而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现场实践教学的熏陶,使学生有超前步入社会的感觉,增加了紧迫感、责任感。这样学生就能更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之中,认真地探索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就能更主动地了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体现出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素质的提高及能力的培养。

2.3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3

在最高层面上,教师居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基础层面上,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动作用;在中间层面上,班级集体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对班级成员实施教育的主体,发挥着主力作用。

课堂教学的三主体结构规定并规范着课堂德育的结构和运作模式。

班级集体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产物。集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走进课堂,开拓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生动的社会心理环境之中,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与个别化教学相比,3个主体在人际关系、心理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教师方面

1.人际关系。教师教学和交往的对象不只是个别学生,主要是班级集体,师生之间的那种单一的线型关系已退居次要地位。

2.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新的内在需要,即期望集体能以良好的风气对班级成员施加积极影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教师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以整个集体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个别化的反馈调节只是集体教学的补充。

(二)学生方面

1.人际关系。学生交往的空间和内容得以扩展,不仅有同教师的纵向交往,同时还有同集体的横向交往。

2.学生心理。学生普遍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义务感和寻求尊重的欲望,这种情感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他们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3.学生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不仅要受到教师的直接调控,同时要受到集体规范的间接影响。

(三)集体方面

1.人际关系。集体参与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影响班级成员,同时也发展自身。

2.集体心理。集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班级成员认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3.集体行为。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铸造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个性。

面对班级教学的三主体结构,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已成为一种必然。运用这一原则的实践模式就是在教育学生个体的同时也教育集体,在教育集体的同时也教育学生个体。具体操作是: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化其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传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集体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班风、学风、考风的道德价值和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的教学目标应做出的努力。实践表明,只有正确地处理班级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整体控制与个别化的调节反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三主体的协同运作。

二、集体,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实施集体教育的主体。

哲学研究认为,实践的主体因其不同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4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集团主体是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集体作为集团性主体,在实施集体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其吸引、推动、协调、激励班级成员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不是任何一个教师和少数学生领袖所能代替的。这种主力作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集体力是由集体自身创造出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结合而成的。

1.凝聚力。这是指集体对其成员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或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能满足多数成员的多种心理需要,如求知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等等。

2.驱动力。这是促进集体发展和班级成员个性发展的内动力。它主要是通过集体目标的激励、舆论的推动、社会助长、榜样示范、人际之间的互动等发挥作用,产生驱动效应。

3.同化力。这主要是指集体的良好班风对消极因素具有一种转化作用,也是精神生命体具有的“吐故纳新”的机制。集体正是通过无形的群体压力、模仿、暗示、认同、感染、从众等心理现象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使集体的期望、信念、规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班级成员的人格结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产生同化效应。

在教育实践中,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也是集体所以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的心理机制。正是由于集体的积极参与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产生两种主要的功能:

1.认识功能。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合作型的交往不仅可以使学生间不同的智慧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网络得到“互补”,而且能促进他们的道德感的加强。

2.社会化功能。实践表明,班级学生人际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归根结底是其社会关系类型结构和班级文化的反映。班级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对学生的社会观点、社会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影响。

正是由于集体在教学中具有认识功能和社会化功能,所以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产生了许多力求发挥这两种功能的教学模式,如“非指导性教学”、“合作教育学”、“探究发现教学”、“社交教学法”等。

班级集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习实践中,学生以教材中物化的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为对象,“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接受教育内容,主动接受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同时又以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为对象,主动地吸收、选择,然后内化并塑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这正是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过程,从而体现学生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学生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

三、课堂德育寓含、渗透、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说它没有其独立性,它除有正式的课程(指学科课程)外,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

它不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结构,而且有自己特殊的方法、特殊的目标、特殊的途径和特殊的功能。实践表明,课堂德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学生、集体三主体的协同运作及其多种途径的相互配合。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学课堂德育三主体协同运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人格影响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整体素质的全方位的展现。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理想的教师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智能方面,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巧、深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品格方面,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在于它是原则性、教育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我们说,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不只是指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而且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对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教师的人格正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现实真实,自然地、多层次、多侧面地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不仅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需的强制性手段,而且是一项“育人工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施调控的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的调控,集中反映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5]。教师的管理既要从严治教,又要有民主作风,要善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集体的尊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和考风;同时,须注意调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体的影响力。此外,管理者要注意把非强制性影响力与强制性影响力结合起来,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课堂管理是教师、集体、学生主体作用协同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要着力调动集体和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良好个体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的社会传递

教科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社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这些载体将人类创造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课堂教学是实施这一传递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这一社会传递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教材中的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其合理变异与“再生”,从而达到“文化增殖”与“活化”,然后力求运用最佳的方法和手段使这种传递达到最佳效果。

课堂上的社会传递,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它还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实践表明,在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上,历来是教育改革所触及的敏感区,也是不同教育思想和不同教育流派形成纷争、对抗与碰撞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社会传递过程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四)集体的人际交往

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是教师、学生和集体三主体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作用与彼此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各种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来实现的。这里的非言语行为主要指体势、表情、目光、距离等。集体的人际交流能把集体的期望、规范、价值观、信念、态度等通过有声或无声的语言进行传播和扩散,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凝聚、驱动或同化效应,从而发挥德育功能。良好的班集体中,对课堂上出现的非道德行为,同学们会用语言、或用表情和目光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厌恶,构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有的学生就会在这种压力之下改变态度。课堂上同学中一旦有发现、创造、互助、合作等积极行为时,同学们就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和赞赏的目光,形成一种“社会助长”。有良好风气的班集体是一个催人上进的团结互助的社会心理环境。课堂上气氛和谐活泼,能为师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学习困难学生就不会感到孤独、苦闷和失望,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尊严,树立起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实践表明,集体中的人际交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五)学生的内在激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除教师和集体的影响外,其内部的心理动因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只是智力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生活。学生在课堂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离不开这样一个内在的激励机制: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新知,或解决了某一新问题,或者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赞扬的时候,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兴奋、喜悦的情绪体验就会转化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提高其抱负水平和精神境界。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获取知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进一步发挥出来,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就会被激活、开发和强化,进而成为直接推动主体产生新的认知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因。这种情境下的学习再不是被动的死记硬背,而是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是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统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是智育过程与德育过程的统一,是良好思维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协调共振。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课堂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生机制。

四、课堂德育三主体协同运作的途径,也是课堂德育主体作用发挥的渠道。这里的协同运作是由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班级集体的主力作用和学生个体的主动作用的协调同步,形成合力,产生系统效应。

实践表明,课堂德育的三主体的作用不是并列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为教师不仅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同时还是“教学过程的操作者和设计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都是教师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延伸。教师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它必须落实到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而三主体协同运作的实际效能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心理的健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上。教师、学生个体、班级集体三主体是一个整体,协同运作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是一个整体,实现于教学活动中;知识、能力、人格是一个整体,包容于教学目标中。我们只有整体地认识和整体地把握它们的结构,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才能更有利于发挥课堂德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参阅前苏联教育部提纲《把学校改革提高到现代化要求的水平》,载《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6期;〔日〕筑波大学教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捶,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2]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4

以广州市5所高中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互联网、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关于高中体育教学设计的相关材料和文献,进过分类和整理,全面地掌握新形势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状况,从中汲取经验,为论文构思做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的问卷分为体育教师和高中生,问卷采用当面发放的形式,体育教师的问卷发放数量为50份,回收46份,有效回收率为97.8%。发放高中生的问卷数量为500份,回收率为472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2结果与分析

2.1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为高中体育课堂带来许多优良现象,但是与新课程改革目标还相差较远,在高中体育课堂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并加以解决。

2.1.1高中体育设备和场地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是保障高中体育课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广州市高中体育教师有关体育硬件设施的问卷调查,从表1中可知,接近60%的体育教师反馈学校体育场地是足够供应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但是体育设施处于基本足够状况的现象存在也较常见。这充分说明了近几年来的新课改带给体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部分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教学设计对教学的重要作用。

2.1.2高中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偏差

该文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众多体育教师并不能全面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对教学设计的内涵没有深入的了解,对教学设计存在一些偏差理解。体育教学普遍将教学设计与“备课”混淆一谈,实质上这两个概念之间不能划同等号,二者既有联系又有较大区别,“备课”主要是对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整理和构思,而教学设计是关系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长远发展的构思。教学设计的概念引入到我国教育事业中并不长,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才备受人们的关注,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相似点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2.1.3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访谈了解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过于单一,缺少深度和广度,目标的制定多围绕着单个运动项目为目标,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体育教学内容中竞技体育与其他类别的运动项目的安排比例严重失调,竞技体育所占比例远远超出了其他项目,竞技体育对技术动作的标准性、统一性、复杂性要求极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分追求竞技水平的提升。使得学生心理倍感压力,单一的训练使课堂枯燥无味,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枯燥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运动的实用功能也失去原有的价值。

2.1.4课堂教学内容不完全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特征

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是组成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表2、表3是对高中体育教师、高中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从两个表格中可知57.78%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体育需求,但对于高中生而言,则有58.23%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的设计并不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分析其导致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存并没有具体的分支和归类,内容存在“杂、乱、多”的特点,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分类上存在缺陷;二是由于高中生并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发展特征,认为高中体育运动是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延续,常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变化运动项目,学生面对多种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疲惫心理和身体状况,这违背了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长期如此,高中生很难找到适合自身特征的运动项目,不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

2.1.5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考虑自己的感受较少

体育课堂要围绕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因此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考虑自己的感受就尤为重要,这同样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4、表5的调查结果可知,教师在课堂设计上考虑学生的感受占大多数,这表明教师意识到学生主观感受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设计和教学实践之间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学生对教师采用的手段并不理解和接受,或是教学设计中的方法在操作中不容易把控,这均造成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并未关注自己,调查显示,只有34.93%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关注自己的,这就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对等性。从以上关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发展现状可知,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还未实现“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目标,虽然部分体育教师已经重视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教学设计时在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此对学生的主观感受带来忽视感,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

2.2课堂体育教学设计内容的确定

2.2.1教学内容设计的灵活与结构化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以教学目标为主线和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筛选,并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技术基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进行内容安排,其中要尤其注重对内容的重难点划分。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要弥补以往传统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枯燥性等不足,尽量安排出灵活多样的内容供学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加工、创新和丰富,依据教学目标的变化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例如在田径短跑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爆发力、速度和坚强意志力,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若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教师则可选择接力赛、追逐跑等体育项目加强教学效果。如此看来,在不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通过加工和创编促进学生对相同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设计和组织,使教学内容形成网络知识体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直观和具体的事物传达给学生,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构想,这种方式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加工和设计后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简洁性、思维性,方便学生对重难点的归纳和总结,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2.2教学内容要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征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征,主要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体育基本技能和训练方法等内容。在受到竞技体育训练思想的制约下,多数体育教师忽视对高中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因素,高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成熟。传统教学内容设计过于竞技和复杂,并实施用运动技能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设计的不合理性使基础条件较差的学生倍感压力,久而久之,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体育教学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和兴趣爱好,对学生的身体水平、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做一步评估,在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安排具有差异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层次,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获得胜利的喜悦,并从中发现自己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应刻意追求体育项目的高竞技技能。

2.3课堂体育教学设计手段的确定

课堂教学手段是指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保障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是连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桥梁的重要方法。教学手段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硬件化,是指学校为课堂教学所配备的教学场地、设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等媒介物质;另外一种是软件化,即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肢体、语言、表情等一切教学非物质辅助。

2.3.1注重对体育课堂教案的设计

一堂成功的体育课需要教师为本节课设计出精彩的教案做准备,教案的设计要严格依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节课中重、难点内容的划分。此外,还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考虑教学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操作性,紧密联系教案与实践过程。最后,教案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体育负荷和强度是否超出高中学生的承认范围,技术动作中常见的错误、出现的事故损伤与急救等。

2.3.2注意教师的传授语言和示范动作

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需要在室外和室内两种环境下进行,体育教学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技术体系外,还需要较强的课外组织和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感召和引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据调查传统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语言魅力存在较多不满,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声音亮度、表述清晰的高要求,教师语言的使用可根据具体课堂的要求灵活变化。在体育动作技能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示范,一次要注重自身动作的准确性,其中包括自身服装大方、整洁的搭配。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节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观察教师准确的动作激发学生对完美技能的求知欲,教师的传授语言和动作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志,良好的教师素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素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5

高中阶段作为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而思想教育课程是指引学生正确迈向更高层次思想境界的媒介,因此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这在一定程度影响到整个国家甚至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希望能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我国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化

目前我国高中新人教版的思想政治教材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与道德规范,在课时相对较少的思想政治课,要根据教材进行系统的教学实属不易。虽然教育不断改革,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应试任务仍然很大,尤其是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学生的应试任务较重,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较大,由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性逐渐变得模糊化,原本是为了提升学生素养和思想道德的课程,逐渐变成了高考的工具,导致学生更注重死记硬背,而不是从中吸取思想精华、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

2.教师的教学方式刻板、陈旧,学生学习的兴趣淡薄

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学的教学技术、教学方式相对陈旧、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脱节,学生仍然在黑板粉笔的世界里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加上农村中学的教师大多袭用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较少接触先进的教学办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枯燥、无趣,压制了高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也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

3.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的农村中学思政课程考核沿袭了“卷面分数”的标准,即是以分数的高低去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课程后其实践的评价,在教育改革继续深化的今天,这种唯分数为准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目前很多城市中学思想教育课堂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性学习等,并且根据小组的合作表现、实践表现给予评价,最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活动体现实效性。

二、增强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1.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虽然现阶段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分数是不能忽略的目标。但是作为一门素质课程原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如果完全忽视了原有的目标而去追逐高分目标,那么只能培养学生背书和答题的技能,根本无法达到提升学生素质和道德的目标,即无法体现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立场出发,首先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而且教师要坚定此目标,坚决贯彻素质教育的路线。同时为了保障高考,在确保原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适当地熟悉教材的理论知识与道德规范等教材内容是必要的,这二者目标的实效性表现在学生的为人处世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上。

2.进行思维教学,从本质上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标指出思维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因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条件相对城市中学差,比较缺乏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因此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从本质上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农村中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摒除只说教不思考的陈旧教法,尽量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主要的思维教学办法有:(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时间。思想政治包含的许多哲理学识都是辩证的,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思考思想政治问题的重要性,适当地留一些空间和时间给学生自由思考,有利于其培养哲理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2)教师要善于提取价值较高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大部分的思维活动都是由疑问开始的。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每一个问题、每一层关系都清清楚楚地剖析,而是适当保留一些价值较高而且难度适宜的问题,先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区思考,最终有效习得知识。

3.重视教材,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的升华生成。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处于思维活动比较旺盛的年龄,接受能力较强,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大好机会。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务实且不断创新的课程,上课的节奏相对较快,如果教师要真正提升一节课45分钟的教学效率,那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墨守成规,才足以完全消化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同时也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教材,理清头绪,提升教学效率。如在讲解“物质”这一节课上可以先将整节课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解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解释;(2)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先于意识的,是客观存在的;(3)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现代教育观提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思想政治课程多理论性知识,更需要发现“创新点”。因此。教师从学法指导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精神,这样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法指导,可以参考这样的做法:(1)进行教材学习的时候,指导学生学会找出内容中关键处,并作出标记;(2)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并且进行知识的分析、比较、归纳等;(3)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4)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获取新信息,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相结合,主动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指导学生记忆基本知识点的时候,一字不漏地背诵教材的意义不大,而且花费时间多。一位老师就尽量把书上十几个字的句子,缩减到几个字去让学生记忆,类似“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教师将其改为“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法律的权威”,短小精简,读了一两遍就可以记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心进一步被激发。

5.将主动权交还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紧紧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学生多是出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的实效性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加强对学习控制和设计,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的实效性才能体现。如某农村中学政治教师,一改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采取钱梦龙提出的“三主教学法”,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在课堂上这位教师尽量精讲、少讲,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是不规定标准答案,免得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在复习课上教师也改变以往只机械复习难点和重点的模式。将选择复习内容、方式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侧重指导学生依照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学习、复习,通过这样的课堂自学指导,各层次学生的自查自学能力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6.努力发展多媒体教学

近年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例如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声像资源等早已走进城市中学的课堂,这些教学技术应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一点不同之处是:它摆脱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僵硬的、呆板的画面与氛围,体现出图文并茂、课堂信息容量大等优势,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的课堂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的呈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森磊,张景芬.浅谈课堂教学秩序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成功:教育,2010(8).

[2]张爱珠.如何构建实效性课堂[J].学周刊,2012(1).

[3]钱芳.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8).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6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展开,“黑板+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不同,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且又迎合了信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摒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信息不足的弊端,可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于是,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以及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比抽象为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不少语文教师的青睐。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的课文距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遥远,没有生活实际作为参照的课文学生理解起来就显得困难。虽然常规教学也利用语文学科、教师本身的条件因素来或多或少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回响在学生的耳边、荡漾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增,激起他们无与伦比的兴趣。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文为“苦”之者大大多于“乐”之者。致使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迅速而敏锐,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可以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们可以在课前播放歌曲《幸福在哪里》,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美丽旋律、动人画面的同时,寻找春天的足迹,春天的画面,春天到来的气息,为我们学习《春》打下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又如执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课,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与诗的意境相近的课堂氛围,选择钢琴曲“星空”,并用powerpoint展示几幅城市夜空灯火闪烁的图片和暗夜星空的图片。再自定义动画使诗句字幕式的出现。在一幅城市夜空与星空相互辉映的图片上,此时要求学生不用看书,只需注视画面倾听范读。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这种学习氛围是传统的讲和读所无法实现的。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都受到了激发。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在这种人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其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多媒体教学人机交互的特点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三、多媒体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负担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案上注明难点,并寻找材料,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维,攻克难点重点,加快课堂进度。同时多媒体的容量非常大,制作好的课件里标明了需要注意的地方,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在这有效的时间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其他环节的讲述,也可以化作有效提问。这样一来,就把以往时间不够用的课堂变成绰绰有余的课堂,而且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容量大等特点,还让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预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状态,设计出问题写在课件中,这样就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强调和板书的时间。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在课件中采取闪烁、特殊颜色等方式来提醒学生注意,也避免了学生容易忽视的现象。同时将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富含哲理的话语标示在课件中,无需学生在课本上特殊标记,也节省了书写在黑板上的麻烦。这样一来,将不必要的时间转换为学生思考的时间,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在无形中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综上所述,将现代电教媒体引进中学语文课堂,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让电教手段更好地为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服务,这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7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体验式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体验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感受、经历”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它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而体验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经历学习过程,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将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展现:它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积累相联结的学习方式。

二、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一翻曲折的道路,有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一系列活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关键时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教学“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时,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教室的地面。学生花了很多的力气去尝试后,许多学生纷纷放弃了尝试,觉得用“平方分米”这个单位去测量太麻烦了,觉得有必要产生一个更大面积单位,这样“平方米”也就呼之欲出了,然后再让学生用“平方米”去测量,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平方米”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较大的物体表面应该用“平方米”这个单位比较合适。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和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传统的数学运算的教学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我们认为数学运算的教学应跳出技能框框,不能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反馈时学生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样把学生置身于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在展示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方法的局限性、同时学习到同学们更多方法,从而能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合有关内容向学生渗透一些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如极限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统计思想等。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只要稍作挖掘,适度地加以渗透,让学生体验到这些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的习惯和能力。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知识之中,这样就造成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学习层次实现质的“飞跃”,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组织得很好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摆脱“题海”之苦,焕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极其广泛。这不仅仅限于简单地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像以往教材中以求解为主要目的的应用题。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许多分析问题、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所以,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8

二、体育课堂心理氛围

体育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等。体育课堂心理氛围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它是逐步形成的,而其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畅通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此可见,学生意义对话式互评既需要“友情式”分组的“心理小环境”,更需要积极的班集体课堂心理氛围的“大气候”。

三、身体自尊

身体自尊是学生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敏感的组成部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正当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自尊,那么学生就很难具有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好感。学生正确评价的态度与能力的有效形成也是新时期考量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艺的基本要求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一种“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从而有效规避了互伤身体自尊的教学评价现象。“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是指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后针对同伴在课中的学习态度、拼搏精神、任务完成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不伤身体自尊的书面评价。实践表明,学生经过长期的评价训练,正确的评价态度与能力得以提升,反映在课堂中的相互评价也逐步趋于规范和精彩。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9

2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策略研究

2.1课程的开头需要设计一些情景引入内容,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情节来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去

教师需要考虑实际教学情况来设计情景引入的内容和模式,比如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等,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跑、跳、爬”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假设一个情景,可以利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角色来带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认为是“在花果山水帘洞陪美猴王一起玩耍”,这样的情节设定可以直接提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的热情完全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来,教师就可以顺利进行课程开头之后的内容。

2.2课程中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条件

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要适当添加游戏教学,游戏可以带动学生的运动,让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更丰富,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形式的体育运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灵活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活跃体育课程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设计好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前达到热身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有跳远和投掷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打靶的教学游戏让学生争取做好投掷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再设置优秀奖励可以让学生争做神射手。在跳远的教学中可以加入青蛙过河的教学游戏,在这些小游戏中把教学内容完成,不仅有很高的教学价值,还提高了小学体育课程的高效性。

2.3班级体育课程内容竞赛

经常性的组织有效的体育内容竞赛,可以让班集体的气氛更活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学生在竞赛的同时就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对学习体育内容产生更多的有利条件,体育从其本身来说就有很高的竞争价值,所以适当组织班级的体育课程内容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2.4教学评价的实际效果研究

教师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对学生正确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完成体育学习的成就感,当学生的心情愉悦之后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可以对体育学习更有信心。这种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有更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素养,更好的完成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在完成之后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和正确的表扬,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之后的体育课程学习中有更良好的表现。

3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

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学模式,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价值的正确性,能让学生通过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作为标准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发展自身身心健康的目标,在教学的同时树立起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实际素质和身体要求,在教学的同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文化性质和教学价值,选取适合当前教学背景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要从各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安全,对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让学生受益终生。

4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研究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方法并不抱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通常是运用局限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灌输,这样的情况是不适合当前的教学背景和教学理念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的同时吸收到更多有利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更趋近于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只有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从实际教学中提高小学体育的有效性。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10

初中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小学,他们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不同的认识。如在篮球教学中,稍微会打篮球的学生就会不屑一顾,不听讲,有的甚至影响其他学生的听课。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要求,不需要再听教师的讲解,自以为是,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

2.长期缺乏关注引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是身体素质的练习,有的学生天生就不喜欢运动,课堂上教师不顾及所有学生。这类学生在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他们的行为是破坏课堂纪律的“慢性毒药”,慢慢影响周围学生。这类学生往往长期受到冷落,形成对周围环境淡漠的行为,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对于教师的要求、指责,学生的嘲笑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二、针对体育课堂中不和谐学生的维护技巧

1.加强组织纪律教育,留给学生表达的空间。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常都是无意间违反了课堂纪律。教师只需要稍微点出,给个手势或眼神,大部分学生就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做。然而,仅仅约束学生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与释放,便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兴趣转移的现象,这样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在约束学生行为的同时,还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表达见解和展现自我的空间。这样既有利于正常教学的进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加强深入学习。

学生的个别差异,导致某些学生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教师应加强集体、团队意识的培养。学生个体是在一个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这个集体。教师要培养、利用学生骨干,营造好带差、强带弱的团队学习氛围。学生在相互带领、相互帮助下学习不仅发挥个别学生的优势,而且带动整个集体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与教学质量。

3.关注“特殊”学生,使其尽快融入集体。

对于长期受到冷漠的学生,最直接的办法是重视关注他们,让他们了解很多人都是理解、重视他们的,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因此,温暖和谐的课堂是治疗冷漠最好的良药。对于这类学生,他们的适应能力、运动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是比较差的,教师应多关心鼓励他们,并教会其他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并制止部分学生非善意的言谈。

三、体育教学中和谐课堂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1.教师积极参与,师生课堂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学习,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蹲”下来看学生,贴近学生,真正成为“孩子王”,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进而在与学生共同参与中构建和谐。

(1)师生互动,共同进步。

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讲,青少年都是最喜欢体育活动的人群。在体育教学中,青少年总是能够很快全身心投入练习。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加入游戏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教师应该有和学生共同上体育课的想法和做法。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当教师和学生共同练习时,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知识,比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效果好。

(2)正确示范,优化表象。

正确的示范是学生获取正确的运动技术、技能最直观的方法。正确的示范可以达到缩短教学时间,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每当教师做完示范后,学生都会被教师的完美动作所感染。这是学生学习练习的最佳时间。根据动作、时间、地点的不同,教师应该做不同的示范,如背面、镜面和侧面示范,使学生更直观、深刻地认识学习动作。

2.积极创设机会,拓展教学形式,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点,教师应拓展多种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积极参与的课堂环境,搭建开放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1)体育干部轮流做。

发展能力指向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推行“体育干部轮班制”和“小组长轮流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担任体育干部。教师可以根据学号或前几节课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体委或小组长,负责本节课的课堂管理,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管理的苦与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并且多协调,多合作。采用“体育干部轮班制”后,学生都体会到管理的苦与乐,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沟通,同时有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2)人人都来露一手。

发展能力指向学生的示范能力,表达能力。以往体育教学中,都是教师示范的单一教法,每次都做的学习和游戏都是教师事先规定的,学生的示范讲解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师可以发挥个别学生的强项,让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关注,多理解各项运动的方法和动作,可以请这些学生做示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平时对体育知识的关注程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一问多解的拓展。

发展能力指向学生的参与能力、表达能力。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拓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会相互讨论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如,体育教学中,针对一种游戏,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么玩,学生往往会说出很多种新方法。以“长江黄河”游戏为例,学生会提出用特殊起动姿势起跑;跑前要做附加动作;经过简单运算的“结果”作为追逃信号,等等。再如,“喊数抱团”游戏,以往教学中都是喊几就是几个学生在一起结合。笔者在教学中,把规则稍微改了一下,效果不一样。以往抱团后数的是人的个数,笔者改成抱团后数落地脚的个数,这样学生就不是简单地死板地听数字结合,而是需要动脑筋思考。一开始,学生比较茫然,但经过几次尝试后,学生就能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喊数字“5”时,这时学生的人数只要不小于3都是可以的,3个人的时候,其中一个人抬起一只脚,4个人的时候其中两个人各抬起一只脚……但人数超过5个人时,学生又有了新办法:把多余的人背起来;把脚踩在别人脚上;坐在地上把脚抬起等解决办法。同一种游戏突然多了几种方法,或者增加了游戏的强度难度,效果就会有所强化:一是调节了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和谐度,二是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11

(二)把握尺度,规范实施影响练习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难确定统一的标准数据。把握练习密度的计算尺度是准确预计练习密度的关键,体育课中涉及的活动内容很多,但要抓住一点:在课中安排的活动内容,凡是有目的的用于学习与复习,巩固与提高技术技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的练习时间,都可视为有效的练习时间。当然,组织休息调整与队伍调动所用的时间不应计算在内。另外,要确定有效的练习时间必须明确各课时主教材的性质、技术动作结构、难度与安全性、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合理安排各课时中主教材的练习时间与分量。

二、调控练习密度的意义

1.从数据中我们能清楚了解学生参与练习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的一个较科学的指标。小学体育课以游戏娱乐教学为主,技术教学少,练习密度相对较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要大些。根据我二十多年教学实践体会,平时实践课中预计练习密度达到35%左右比较适中。但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与任务要求可作适当调整。如以掌握动作要领和技术为主的新授课,教师以讲解示范指导的时间多,学生练习次数相对减少,练习密度自然偏小些。而复习课,是以巩固已学会的动作为主,练习次数增多了,练习密度就能提高。再有耐久跑课较之短跑课的练习密度明显要小。因此,不同的课型和项目,对课的练习密度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一节优秀公开课的练习密度力求要达到50%。明确这些差别后我们就能调控好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对授课过程也能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

课堂体育教学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63-02

引言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不断重视,职教师资的培养成为研究的重点。“一体化”职教师资是适应中职教育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既要求教师能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求能够将理论知识转接于技能训练[1]。然而,在注重强调培养学生理论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师范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通过第一课堂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借助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一体化职教师资的方案。

一、职教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它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职教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能塑造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职教师范生毕业后会成为中职院校的教师,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学生。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美育,提升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4]。可见教师人文素质提高势在必行。另外,良好的教师素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艺术效果。基于此,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构想,以提高职教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二、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的必要性。第二课堂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为开阔,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5]。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通过第二课堂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传递人文知识,如讲座、竞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促进学习效果。

2.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目的。遵循“厚德博学,修师范神韵;强能创新,谋职教未来”的总体目标[6],以“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为核心,在保证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职教师范生素养的提高。

3.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课程化、学分化是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传统的第二课堂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存在着不规范、学生积极性低、缺乏管理等问题,为了保证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第一课堂的教学优势转嫁于第二课堂,对第二课堂进行课程化、学分化处理。引入学分制和课程的理念,对第二课堂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7],使其在保持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性的同时,能够具有科学的授课体系、评价方式等。通过对第二课堂实施课程化、学分化的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促进学习效果。

4.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第二课堂课程设置本着统一性、科学性、灵活性的原则。(1)统一性。统一性是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统一,两者要保持一致。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第一课堂为基础,首先应对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再设置第二课堂的课程,从而对第一课堂学习起到促进及延续的作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2)科学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秉承科学的原则。第二课堂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同时,以人文素质为核心,构建涵盖艺术、历史、哲学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灵活性。灵活性是指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所具有的优势。第一课堂秉承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授课时间上具有相对严格的规定,而第二课堂在这些方面可灵活的处理,根据课程性质、学生需求从授课形式、授课时间上可选择相对灵活的方式。

5.课程体系具体方案。(1)课程内容。基于人文素养的构成,从艺术、历史、哲学、交际能力四个方面入手设置课程。如图1所示。①艺术:《音乐作品赏析》和《美术作品赏析》有助于提高人的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同时,艺术修养课程的设置也是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美术、音乐课的延续。②历史:《孔子与论语解读》、《国学经典与教育》与《中国文化修养》这三门课程并不是纯粹的历史知识,是与教育紧密的联系的,是从教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学习的。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在日常生活及教学中的言行,因此,《孔子与论语解读》重在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国学经典与教育》是通过对我国优秀的、经典的原创著作的学习来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素养。③哲学。《中西文化与哲学》是对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与理解,拓宽学生视野。④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能提高人的社会适应力。职教师范生不仅要与同事等交往,更重要的还要与中职学生交往。通过《现代礼仪讨论》、《人际交往实践》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处理事情的艺术性。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现代礼仪讨论》与《人际交完实践》课程来提高。(2)课程时间。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证第一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八门课程分设在五个学期。其中艺术与哲学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即大二上学期;交往能力设置在第四学期,历史知识设置在第五、第六学期,最后《国学经典与教育》是在八与第期的暑假来完成。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学生逐步的提高人文素养。(3)课程形式。授课形式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将传统的授课模式与名家讲座、辩论、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结论

在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我校已在部分班级进行实验,教学效果良。学生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在不同类型的比赛中,学生们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良好的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职教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一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势在必行。而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纯国,贺文瑾,习海旭.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10-13.

[2][3]张夏.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构建思路[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62-65.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