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论文

时间:2022-04-24 04:13:40 关键词: 课堂评价 课堂

摘要: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还可以广开思路,灵活多样,不断探索。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的评价原则和内容中不断成长,懂得评价应该关注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在注重学习结果的同时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让所有的学生得到科学的评价,让所有的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评价中体验成功,让评价同样成为传播美的途径。

课堂评价论文

课堂评价论文:剖析课堂学生管理评价权参与策略论文

摘要:中学政治思想教育教学评价的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学生管理的评价就应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创设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使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助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健心理。

关键词:中学政治思想教育课堂学生管理评价权参与策略

引言

在中学政治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学管理评价的权威是老师。学生正误、优劣多由教师评判,而教师的评价越多,给学生的思想框框也就越多。在这样的权威中,多少有个性的学生、多少有个性的答案都遭到蛮横的否定。因此,现代的中学政治思想教育课堂教学呼唤课堂学生管理评价的民主和开放。《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标准》在学生管理评价方面就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学生将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教学中学生管理的评价就应该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但就目前学生参与评价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或未引起教师们足够的重视,或行动上还不懂如何操作,或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深人探究学生管理评价与心理的指导策略很有现实意义。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指导学生评价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机会参与评价

教育的艺术和技巧是在于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同样,为了使评价成为学生内心的精神需求,我认为首要的策略就是为每位学生创设并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调动他们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创设各种机会引导学生自主的、大胆的参与评价。如当评价课文读得怎么样时,我就让学生当小评委进行自评互评,评中学读,从不以教师个人对言语的评价去抵消学生对言语的评价。当小组进行合作研讨时,我又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评价尝试,对同学的回答或修正或完善或补充,在这样的小组互评中,也培养了学生评价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当学生理解有异议或对问题有多解时,我又适时适度地灵活运用延时评价,留出充裕时间,让学生大胆思考,相互启发、相互评价。有一次,我示范讲解时,念错了一个词,有一位学生举手立刻跑上来,把念错的字写在黑板上,注上拼音。我立刻诚恳地说:“谢谢你的帮助”。这个学生听后,两腮绊红.从此,评价的劲头更高了……正是这些自主参与评价的实践机会,课堂上学生参与评价的勇气增强了,参与评价的兴趣深厚了,自然而然地主动地把评价当作自己的事了。

二、模式诱导学会评价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评价或不着边际地乱说一气,或只言片语不中要害,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这是因为学生还不会评价。学生的评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与其他学法一样,评价也是一种方法,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指导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关键的策略是模式诱导,即通过运用评价的“诱导模式”,采取友善的态度,鼓励的语言,热情的情感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那么有哪些“诱导模式”呢?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我就引导学生运用“你觉得他(她)说得最好的是哪部分?你能像他(她)一样说吗?”“你最欣赏他(她)哪些方面的观点?为什么”“你认为哪些地方想得还不够理想?该怎样思考?”的模式进行尝试评价。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我就启发学生运用这样的式发表意见。如“你认为他(她)说得对吗?为什么?”“这样回答全面吗?为什么?”“他(她)这样回答你满意吗?为什么”“对他(她)的理解你的看法如何呢?”“你同意他(她)的见解吗?为什么?”......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我就指导学生利用以下模式进行评价:“他(她)这种学习习惯好吗?为什么?”“他(她)的什么学习习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他(她)运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学习的,你认为这种方法如何?为什么?”……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评价的“诱导模式”,把学生推上评判席。这样不仅能促其在课堂教学中专心地听,认真地想,大胆地说,更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把握评价的“探究模式”,学会评价。

三、评点结合优化评价

以人为本的评价观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但在这种自我反思性评价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偏离航道、出现误差、陷入困境。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相机诱导,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及时补正、完善,使评价逐渐趋向完美。因此,指导学生评价的重要策略是评点结合。

四、真诚赏识乐于评价

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赏识,而这一切的获得都源于老师、同学对他们真诚的评价。因此,指导学生评价的第四个策略是真诚的赏识。在评价时,我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指出不足,还时时提醒学生不要把眼光盯在别人的不足上,要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真诚地赞美别人,让赏识给同学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带来干劲、增强信心。如“我想真心诚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XX同学读这段话时声音柔柔的,速度慢慢的,给人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这个句子比较长,他能读得这们通顺,可以想他平时对朗读是化了功夫的,我想请他再念一遍。”“xX同学他刚才的回答很精彩,我真佩服他……”“我最欣赏他的独特见解……”如此亲切、真诚的评价语,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这样的评价不仅让被评价者享受到了成功,而且评价者也深深体会到,真诚地夸奖别人,自己是最快乐的。从而都愉悦地、充满自信地投人到了评价中,课堂也成了大家乐于评价的舞台。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评价的灵活性,更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健康的心理,从而走向成功。就让我们的中学政治思想教育课堂里充满学生自信的评价声吧!

课堂评价论文:课堂评价语言的特点探究论文

摘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与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教师评价语言学生素质提高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也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运用上下工夫,追求科学性强、逻辑性强、艺术性高的语言。

21世纪教学改革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地位是平等的,具有民主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甚至虚心向学生学习;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能否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一些学生只是去继承和重复前人的东西(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没有创新,而只有少数学生的回答才是自己思维的结果,可惜被教师轻易地抹煞了(也许认为根本就不正确),至少是忽略了,未能引起争鸣。应该提倡让学生充分发言,甚至是辩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如何做才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行为予以评价,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呢?

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评价语言也应当是随机而发的,它应当是老师特定情境下的机变的智慧之果,应当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应当是学生心田真诚的体验,只有学生感受到你教师感情的真挚,你的话语才能化为鞭策,才能促使他们认真自觉地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修养有素,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文采斐然,以声传情,以音动心。同样,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的课堂用语、评价语言也应该灵活多样、艺术性地采用多种方式。

课堂评价语言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准确得体,因人而异,有针对性。而这些不同的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谁也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带点感情就更好了!”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

2.生动丰富,多样灵活。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评价语,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欣喜不已,课堂内总是勃勃有生机。如:有的老师的评价语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读得真不错!”“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长大了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

3.机智巧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的“母”。学生哗然。可老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大家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是‘养母’的‘母’……”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这充满爱心、智慧的话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4.诙谐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使课堂上总是笑声不断,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评价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应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既要肯定较为准确的答案,又要找出不尽完善的答案中的可取之处,把坚持知识的科学性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这是教师应追求的教学艺术。

一个语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也要更好地使用课堂语言,特别是课堂评价语言,才能使教学走向美好的艺术境界。

课堂评价论文:音乐课堂民主性评价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课程评价提出了建设性的实施建议,建立了有效的,全程的音乐课程评价指标,形成了易操作推广的评价方法。利用“斑级音乐会”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形成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激励评价机制,让学生的音乐技能、情感态度、创作表现等方面在丰害多彩的“音乐会”舞台中充分展示,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不断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形成生动活波的良好评价氛围。

论文关键词:民主性评价演唱会创作会愉悦体脸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新的课程价值,倡导新的课程理念,对音乐课程评价提出了建设性的实施建议。意在创设科学的音乐课堂评价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自信心、音乐潜能、音乐感知、表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一、民主性评价构建丰富的舞台

新《课标》中指出的“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定期定量地举行形式多样的音乐会,在班级里提供一个个展示不同艺术风格的舞台,让学生的音乐技能、感受、表现、创作及特长等有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学习自评与互评的方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音乐能力的了解与评析,更好地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深人开展与提高;也有利于学校与家长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效果的客观评定,不断完善对音乐课程的管理。

1、宽松愉悦的“演唱会”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与乐于参与的课堂形式。从歌曲演唱的考核中,可以了解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兴趣程度、合作情况及协调能力;可以测评出学生的音准、音色、节奏感、气息运用、表现力等技能表现。举行单元性的班级演唱会能及时评价学段的教学情况,促进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体现真实的教学水平。“演唱会”的表现形式是自由、宽松、合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师生都是演唱的合作者、表现者,也都是现场的评委。首先老师拟定一个评定方案让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老师作指导性的点评或总结。例如给一定的分值,尝试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做法,让学生体验到公平的原则;参与的方式可以从本单元里自选一首歌曲,进行独唱、二重唱、小组唱、表演唱;或师生进行问答式对唱、或一组演唱另一组歌表演;一组唱歌另一组打击乐;还可以请同学为你钢琴伴奏……无论学生选择哪种形式,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教师都予以肯定。如果第一次不太好,但能在多次表现中逐渐进步,更应得到鼓励与支持,并选择最好的成绩作为最后的评定结果。在这种宽松、愉悦的体验与表现中,更能激发学生声情并茂演唱歌曲,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不断树立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2、诗情画意的“听赏创作会”

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占重要的比重。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评价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能力,应该考虑和利用音乐与美术、文学的综合和联系,拓展思路,使之更加广阔。由于学生阅历和文学素养的差异,每个人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就不同,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参与测试。例如:当学生听赏完一首或一段音乐后,他可以选择语言文字来描述,把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说出来;也可以用线条、图案、绘画将联想到的与音乐有关的画面画出来;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尝试配乐诗朗诵或拟题作文;编舞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创编一段律动或舞蹈来表现音乐的主题。参与评价的方式可以个人展现或小组合作,各小组的听赏内容可以自选,避免雷同。师生根据参与者不同特色的展示结果给予客观评议,各抒己见。评委及时在个人的评价表上作公正的评价记录。评价在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挖掘潜能,增强自信心。

3、富有创意的“课前十分钟”

创造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而创设“课前十分钟”的舞台,能为学生提供发掘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运用音乐素材再创音乐作品的空间,鼓励探索和实践,相互激励和促进,增强合作与交往,关注全体与个体的全面发展;能深化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评价与整体评价,有利于教学工作的不断反思与大胆探索。富有创新的课前十分钟就是在每次课程活动的前十分钟,让学生自选内容和形式到台前来展现自我的综合音乐能力。如为学过的歌曲配上表演、配上打击乐,给听赏过的乐曲编读新的故事或配乐表演。也可以利用校本教材或生活中的素材来创作:如模仿一段潮剧中的“青衣袖水”动作,演示一首喜欢的流行歌曲,学唱一小段快板,模拟赵本山学老太太等。在“十分钟”里,我们经常收获惊人的喜悦,体验学生发自肺腑的笑声,感受孩子丰富的表现魅力。

二、建立及时多样的评价记录

我们强调评价的全程化,也一定要做好评价记录的有心人。随时拿起笔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才能使我们的评价更具科学性。

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时注重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以发展的眼光评定效果。可以用“丫J/I”等不同档次作记录;实施终结性评价时,应该参照整个评价过程的整体性和延续性,给予客观合理的分值或级别,如“优、良、中”等。在当面评价时采用准确、形象的文字作定性评价;而书面记录可采用量化评价。在各种评价记录中一定要重视和体现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意见,例如最受同学们喜欢和好评的节目或表演者用深色彩笔“.”作记录。

借助新版的实验教材封三的评价设置,其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很受小学生喜欢,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园地。如“音乐小花在开放”一专栏,分为技能展现、音乐感受及艺术创造等几部分,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创造条件、展示结果。学生可以同桌互评,也可以小组展评,特别进步的学生由老师给予评定记录,学期结束时,每位学生都能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了解不足,相互交流激励,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

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还可以广开思路,灵活多样,不断探索。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的评价原则和内容中不断成长,懂得评价应该关注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在注重学习结果的同时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让所有的学生得到科学的评价,让所有的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评价中体验成功,让音乐评价同样成为传播音乐美的途径。

课堂评价论文:课堂评价激发奋进论文

【摘要】教师的精彩点评,是对课堂资源的一种开发。适时、适度的课堂点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是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的碰撞,融洽了情感,产生了自信,点燃了智慧,激发了创造。课堂上教师一句富有情感、精练的语言点评,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一句充满关爱、情感的评价可能使学生如沐春风,使学生的心田多几分爱与善。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将扬起学生求知的风帆,奋勇向前。相反,一句不妥当的课堂评价也许就能浇灭学生学习的热情,消磨学习的斗志,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

【关键词】真情自然因势利导风趣生动创新多变准确得体

课堂上教学评价语言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思维水平、道德行为、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启发、激励、引导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贯穿于教学中的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推动学习进程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甚至是一生的命运。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不论学生回答的好坏,“很好”、“非常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太棒了”、“大家表扬他”等课堂评价语言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但学生对此却感受不深,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基于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评价语言不妨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情真意浓,亲切自然。

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真诚而亲切的自然流露,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就像点点春雨滋润孩子一样。这样才能博得学生信任,才能蠃得学生的心。如“××同学,我为你进步而高兴!”“××同学,这个问题老师都还没想到,你想到了,真了不起!”(师竖起大母指)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肯定很高兴、很自豪。相反,那种虚情假意、表里不一,没有用“真心”的评价语,不仅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对学习失去信心。

当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一般都比较紧张,这时教师就应该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没关系。”这样学生就不那么紧张了。一个学生回答《水浒传》的作者时说错了,其他同学都大声的“啊!”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评价,“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也会有说错的时候,没关系,再说一遍”。

当学生回答得不准确,词不达意时,这时教师应该肯定他的优点及正确的地方,并鼓励他说:“我知道你心里明白了,可就是语言还没组织好,请坐下再考虑一下。”对于没有回答出来的同学应很委婉地告诉他:“如果你再仔细考虑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答上来的,下次我再给你一个机会,你会回答的很好的!”

当某学生提出了一个别的同学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可走上前去,握住该同学的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呀,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么了不起啊!”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话语,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要甜。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多夸奖,不管多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们答对了,教师都应用高兴的语气真诚的给予评价:“你能回答得这么好,真了不起”!

由此可见,评价语的真情,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要有亲切感,是自然流露,要充满感情,而不能冷冰冰,夹枪带棒的。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情真意切、可亲可敬,也就乐于接受知识了。

二、因势利导,恰如其分。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而忽视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指正,这种评价是不负责任的,是不完整的。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负有引导的责任,要充分利用评价语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对知识的新奇感;引导学生在层层推进的情感中与教材教师产生共鸣感;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中经过挫折而获得成功感..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

如: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的“母”。学生哗然。可教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是‘养母’的‘母’..”学生在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一位老师执教《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你再读一次,把它们都引回来吧。”这贴切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不足,使得学生的第二次朗读十分到位、精彩。可见,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如果能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就能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幽默风趣,生动形象。

课堂评价语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饱含激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人。”易中天评《三国》,之所以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创收视率之高,除其内容深邃动人外,讲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饱含激情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教师授课也是如此。一个教师如果把平凡、枯燥、深奥的书本科学知识,通过自己妙趣横生、津津有味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欣然接受,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这样的教师一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教师在授课中自觉运用幽默、风趣语言这一艺术手段,对开启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动脑能力,创造和谐学习氛围,将是大有裨益的。

一位同学读《落花生》时,他的方言特别严重,把翘舌音读成了平舌音,读完后,学生纷纷要求点评,我看到这位学生小脸蛋胀涨得通红,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如果此时再让其他学生一一指出他的不是,那对他来说,可能自尊心会受到伤害,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说“这位同学的朗读很有‘水平’,连死人都活过来,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了”。同学们哈哈一笑。此时,我十分巧妙地把原文的“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与学生的错误朗读结合起来,寓庄与谐,以情寓理,效果比直说、比严厉的批评好得多。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生修改病句时,往往习惯于把有毛病的词句硬是剜出或砍去时就非常风趣,他对学生讲:“病句就如同病人,如果一个人上肢或下肢患了一点小小的伤病,大夫给他治病时却砍下了他的一条胳膊或一根大腿,这究竟算不算治病呢?”这样一比喻,学生便恍然大悟,修改病句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其收效比起一味阐述道理,强调概念来要快得多,而且省时省力。

生动和幽默,可以说是课堂语言的双翼。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要做到生动、幽默,必须精心组织。要尽量生动些,有趣些,力争做到铿锵悦耳,笑波激荡,让学生微笑听课,愉悦听课。

四、独特创新,准确得体。

众所周知,人喜欢获得新鲜的刺激。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让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他们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课堂评价语应该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有效性。而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让教师自己的评价语很好地反应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那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语独特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老师们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不断更换,常用常新,课堂上使用起来信手拈来,机智善变,时时给学生于不同时空、不同情景、不同对象、不同表现而迥异的评价语,让学生听而不厌。同时,使用时将评价语和体态语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地竖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感染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以及配以赠送有象征意义的实物或新奇的举动,这些举措传达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燃起了学生的期待和希望,会使课堂评价语发挥其超凡的高效作用。当然,课堂评价语还应该做到准确得体,因为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得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的准确性显得犹为重要,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

俗话说:“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犹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会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会点燃学生热爱语文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启迪学生感受语文智慧的光芒!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需要教师把情感、个性等难以量化的部分置于视野之内,需要教师深厚的语言功底,机智的教学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评价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奋进的动力,成为指点学生迷津的灯塔,成为启发学生深思的钥匙,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利剑,成为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

课堂评价论文:应用现代统计学进行课堂发展性评价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多值估量法”适用于多元评价、“程度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质性评定与量化评定相结合三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包括:传统的评价观的重心在于获得结果;多元评价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思想、多值估量法属于程度进行评判的方法、多值估量则有了较好的改进,同样是判定“很好”,却可以表达出属于程度;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鉴别和选拔为主要功能;统计学上可利用多值估量法计算出的结果,再使用综合模糊评价矩阵,获得各因素的程度分析;分析问题原因和制定改进方案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区别于传统评价的关键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关键词:教学评价统计学

传统的评价观的重心在于获得结果。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常常采用这样一种做法:确定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一套评价用表,由特定的人或群体对某堂课进行打分,然后综合统计,计算出总分,取得一个评价结果,以量化分数定质量。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以评价对象的发展为目标,更强调解释评定分数的内涵,寻找和分析评价对象的发展优势及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所在,要求开展多元评价,以质性评价整合量化评定,这就是所谓的发展性评价。但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一直是校长最关心的问题。领到了新的任务而又一时找不到完成任务的方法,的确是使人焦虑的事。尽管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笔者还是愿意将自己的探索贡献给校长们。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引入现代统计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一、“多值估量法”适用于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思想,评价者是多元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乃至被评价的任课教师本人都可以参与评价。多值估量法是对多元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较好的统计方法。多值估量法是由多位评价者对同一评价对象的各个因素在各个等级上的属于程度进行评判的方法,它可以避免评价者因所站的角度不同而给评价带来的误差。已往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多采用二值判断,如就学生课堂的情绪状况进行评判,我们设定几个等级——很好、较好、一般、不好,评价者就某一个等级的判断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属于(自信度是10),要么不属于(自信度是0)。而事实上,当该评价者认为其属于“很好”的等级时,可能并不认为完全“很好”(感觉不够完美),但又不属于“较好”的等级,所以只有划在“很好”的等级里。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二值判断易导致某些判断结果不十分准确。多值估量则有了较好的改进,同样是判定“很好”,却可以表达出属于程度,如从0到10,这样就可以使评价更准确。试举一例,说明使用多值估量法的操作程序。为了计算简便,我们选取两类评价者(实际评价中可能会有多类)。这两类评价者是5位教师和7位专家。他们对某教师的3种因素进行评价。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处理数据。上表是评价时评价者的评价结果:由上表可知,该评价者认为:“Ⅰ”因素处于较好等级且自信度分数为10,故评为“较好”;“Ⅱ”因素处于差的等级且自信度分数为5,其认为比差还要低一点或高一点,故评为“差”;“Ⅲ”因素处于很好等级且自信度分数为9,故评为“很好”。计算时,分这样几步走:1.计算某一个评价者的评价结果,用自信度矩阵Ci表示,计算的结果是这个人的评价结果。之后,将每一个评价者的评价结果用自信度矩阵表示出来。2.同类评价者的自信度矩阵求和,以获取同类评判者综合的模糊评价矩阵。3.将多类评判者求模糊矩阵,求得各类人员的综合评价结果。这一运算过程可以由计算机统计软件完成,将每个评价者的评判数据输入,编制程序,输入表达式,则可获得结果。

二、“程度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鉴别和选拔为主要功能,所以不论通过何种方法,只要按照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由评价者按评价因素打分,最后取得一个最终结果,能使被评课堂区分出优劣就可以了。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强调改进和发展的功能,需要发现被评价者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意见;也需要了解被评价者的优势,以便发扬光大。这样就需要采取程度分析的方法,了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此,统计学上可利用多值估量法计算出的结果,再使用综合模糊评价矩阵,获得各因素的程度分析。这一过程同样也可以通过输入表达式由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再以这位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为例说明:通过运算我们可以求得评价后各因素的程度系数,对照等级赋值表,获取的评价结果信息为:“Ⅰ”因素处于较好的程度,“Ⅱ”因素属于一般,甚至偏差,“Ⅲ”因素很好。“Ⅱ”因素存在问题,也可以说这就是该教师课堂教学的薄弱点,也是我们找寻的关键因素。发现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在“Ⅱ”因素上,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按照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等将“Ⅱ”因素进行分解,再发现更具体的问题。

三、质性评定与量化评定相结合

分析问题原因和制定改进方案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区别于传统评价的关键点,这一过程也是发展性评价以质性评价整合量化评定的重要体现。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应较多地运用定量处理方法;在分析问题和制定改进方案时,则需要更多地采取质性方法,如观察、面谈、头脑风暴等。综上所述,在评价中引入统计学概念,是教育评价的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引入多值估量法,贯彻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评价思想;进行程度分析,找出被评价对象的问题及优势所在;继而更深入地探讨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确定发展目标。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过程,使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当然,由于评判因素的确定及评判过程需要经验判断,因素确定的合理性、评判的准确性都将影响到评价质量,所以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课堂评价论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学生

【论文摘要】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课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评课的内容、方法、技巧以及应达到的功效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这就是告诉我们,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评价(即评课)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课改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最后的落脚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建立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从多渠道获取信息,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教师来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好的评价体系来“催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才不是“一潭死水”。所以,要狠抓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评价,切实做到让学生“减负”,优化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特级教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2]评课并不是专家、教研员、校长们的专利,只要是一名教师,就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

那么,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应该评些什么内容,怎样评,评课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评课后又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功效呢?

1.评课的内容课堂教学评价,既是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所产生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评价侧重点不一样。课前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课中评价主要是了解、诊断学习状况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调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后评价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以作为评价教学成果的一个依据,评价时我们应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教师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评价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教学目标与绩效达成、教师专业成长等诸多方面[3]。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时也应该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学习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如教学小语北师大十二册《人生礼赞》一课,不仅要评价教师如何执教即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对理想充满希望,还要看执教效果如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即学生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和感悟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看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表达对人生的憧憬、对人生的赞美。

2.评课的方法及技巧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课堂教学评价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都必须坚持科学、坚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评课应该针对教学现状进行“挑刺”、找问题。然而,在现实的评课中,却存在不少的弊端,没有发挥评课应有的功效,如:有的听后不评;有的评得很随意,不痛不痒,让人听后觉得毫无意义;有的评得却抓不住关键,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的评课者充当老好人,净说好话,使听评双方都没有受益;有的则是追赶时髦,流行什么教育理论就用什么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带给大家多少收益。

其实,评课是有一定规律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评课的科学性和实用技术性,这就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2.1以理服人,实话实说。评课最忌“就课论人”“评课评人”。评课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既要关注细小的细节,更要关注教育观,并且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提供给执教者与其他听课者学习借鉴的机会,评课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

2.2创设心理零距离。评课时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诚恳地提出该课的改进之处,让执教者感觉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一种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从而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2.3激励为主,共同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励执教者(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快速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直至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评价一堂不够成功或不够完美的课,一定不能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下定性结论,否则会让执教者丧失进取的信心,评课者要挖掘出执教者的优点,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这样,执教者才会痛有所悟、喜有所获,想方设法提高执教水平。这样才能激励听评双方共同提高。

2.4因人而异,重点突出。评课要根据执教的不同情况、课堂教学的不同形式而有所侧重,而且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对骨干教师的要求就要提高一些,抓个性特点,挖教学特长,激发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评课也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重点部分详细谈,理论联系实际,哪里需要改进,那里很有特色,哪个环节很有新意,都要评清楚,要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5方法多样化、艺术化。评课的方法和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要讲究艺术,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注意评价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方法的多样性,可从评价方式上、内容上尽量将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结合起来,以提高评课的准确性。做到六个关注:关注课型、关注教学思路、关注学习方式、关注学习成效、关注教学风格和关注评价方式,尤其要从学生的“学”反观教师的“教”,从学生学的状态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成败[4],但评议时也要为自己的观点留有余地,评课也是一种交流、探讨,不能说谁的观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

3.评课应达到的功效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论教”。教师要认真的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主动发展与创新,让学生体会到和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带来的乐趣,并在其中体现探究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促进同事之间相互学习、共同研讨评课的良好风气的形成,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结果,而是要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课评得恰如其分,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执教者的积极性,升华评课者自身的认识,还可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评课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要评价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否有效,要从学生的学习心境、个性发展、学习动机、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协作能力、技能发展、思维发展、认知状况、学习绩效等等方面来考虑教学效果。

课堂评价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把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主体性的一代新人。这里的所谓人格,是指学生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和。这不仅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奋斗目标,也是督导评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新问题,构想如下摘要: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体评价的构想

1.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原则;通过教和学双边活动是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熟悉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促进每个学生把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比较系统地把握小学数学最佳知识结构。即,那些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法则、规律、公式和数学思想组成的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的知识系统。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潜在智能的开发和提高;是否通过“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既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落实,又兼顾“因材施教”的推进。

5.课堂教学是否较好地体现了“认知结构”、“教材结构”、“教学结构”三者和谐一致的整体关系。

6.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喜好、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投入的质量和程度如何,发展趋向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7.进行“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课时教学效果的量化测试和“智能”和“情意”方面相应的课外跟踪考查结合。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评价的构想。

(一)对“把握知识”的评价构想。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非要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把握具有迁移的生动的活泼的知识结构。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小学数学课“把握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摘要:

1.“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实;

②感知材料的选择是否包罗新知的本质属性;

③感知阶段的诱导是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现区,展开求知探索;

④新、旧知识交接点的确定,是否便于快速促成学生认知的正迁移,教师的点拨是否有助于激起学生“短兵相接”的思维交锋,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⑤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省时优质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思维阶梯的铺设是否有助于学生在揭示新知本质的求知过程中,展开高效的观察和比较、分析和综合、判定和推理、抽象和概括。

②学生在归纳总结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经过了一个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又将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认知往返历程。

③学生对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学生对新知本质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浅出,表述具体严谨;是否达到了课时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

④学生在探求、获取新知中个性意识倾向性功能的发挥如何,全员参和的竞争质量和程度怎样。

⑤教师指导学生求知获取的“投入”和学生学会求知方法,得到收获的“产出”是否成正比。

(二)对“发展能力”的评价构想。

能力的发展只能在把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的传授过程去进行,知识有其能力价值,它凝聚在知识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不着重分析挖掘,不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发挥,就会落空。”发展能力必须结合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提高。练,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就小学数学综合课“发展能力”的评价而言,应包括下列内容摘要:

1.对课堂“半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给出的题目是否属于紧扣新知要点的基本型题目;是否便于全体学生直接运用新知,起到巩固理解,强化记忆的功能。

②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立足于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新问题,以思维能力的练习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和“放”适度,不包办代替学生对新知的再现。

③学生运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题目的技能和叙述算理,或法则或解题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④教师在本阶段的课堂小结是否切中由学生板演和课堂巡视所反馈新问题的要害;“结语”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要点的再现和发展。

2.对课堂“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本阶段习题设计是否由三类不同要求的题构成;这些题目的编排是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三类题目的要求如下摘要:

低档题摘要:比基本型题目稍有变化,其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运用新知解题形成技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中档题摘要:以新知为主体的综合型题目,题目的编排既突出适度的综合性,又带有一定的思索性色彩,用以培养和练习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和灵活性。

高档题摘要:思索性较强,略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思维能力的限制,用以解决“吃不饱”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饱”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励,推进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②在本阶段中,教师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练习时间(区间为10至15分钟);是否较好地完成本阶段课时教学任务,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3.对“独立练习交流和课堂总结”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交流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自信、民主的课堂氛围。

②教师对学生的解题交流和评定是否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广阔性、创造性;是否致力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

③师生合作的课堂总结是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回顾求知过程,把握新知要点,获得求知启迪。

(三)对“陶冶情操”的评价构想。

人的智力商数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数却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科学界已提出摘要:一个人的“智商”只占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决定人类聪明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去陶冶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情操、科学品质,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质量和程度,应当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把“陶冶情操”和“把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是否做到为此不遗余力,持之以恒。

总括起来说,学生的“熟悉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学生从事学习的正确熟悉是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情感又能推进学生的熟悉和行动;而坚强的意志则能使学生锲而不舍地提高熟悉和陶冶情操,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评价学生的“熟悉过程”,旨在界定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的水平,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把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评价学生的“情感过程”,在于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情操的培养。评价学生的“意志过程”,使教师明确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加强砥砺学生意志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学习目的,在求知中胜不骄,败不馁,知难勇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据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熟悉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去评价教和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评价论文:英语课堂教学程序评价化研究论文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积极高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应具备以下特征:

1、个人参与。有两层含义:作为阅读主体—学生要使其心智全方位参与;作为实施教学的教师要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主体参与阅读活动。

2、自我发起。就课堂上某一次阅读活动而言,学生可以借助外部的推动或刺激使其转化为自我阅读的需求,才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从形式化的表面上升为阅读的本质—理解内容并伴随着各种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及阅读情感的实际体验与交流。

3、自我评价。积极的阅读体验和自我评价是阅读主体不断进行阅读活动并获得更多实践的心理基础,也是阅读主体不断调整和完美自己阅读行为的动力源。因此,阅读体验的强烈程度和评价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具体体现。

当前,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从而缺乏相应的、及时的课堂教学环节评价,即形成性评价。阅读课上仍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使有检测阅读理解效果的提问或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或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相互“应和”上,而大多数学生更多的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方法必须加以改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的不仅仅是语篇内容的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使教、学和课堂评价一位一体;课堂评价应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课堂评价始终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将课堂教学程序评价化是进行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一、课堂教学程序评价化实施的理论依据—形成性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明确规定:“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还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思想,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形成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因素。如果形成性评价使用恰当,就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并得到激励,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形成继续进步的动力;也可以让学生反省和反思自己的欠缺之处,调整学习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适当监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将课堂教学程序评价化的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实施前

(二)实施中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形成性评价实施的过程,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容易导致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比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在的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强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按照这一改革的导向,教师应该为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而进行教学程序设计,使得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都包括评价。也就是说:促进探究教学的过程也是积极开展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形成性评价与其它教学活动一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的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学,我主要采取四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设计阅读课教学的程序,即通过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合作评价四种评价形式,使课堂每个教学环节评价化,详见下表:

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评价形式评价意义

限时阅读课文大意学生自读,找出个人的疑难问题。自我评价培养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思考,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及需要帮助的地方。

解难释疑

就课文内容编习题小组竞赛形式:

甲组A学生提问,请B组学生回答,反之亦然。如果B组B学生答不出,C学生继续答,这样其它小组的任何一个学生(包括不会的B学生)在听他人节使得过程中也在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对错评价。自我评价

互相评价使学生有机会检查自己和他人的学习,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更明确的概念,逐步增强“我也能做”的信心,同伴评价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意识到“同伴文化”的力量,以及友好气氛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和向他人学习。

必要时教师讲解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教学内容的同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教师要示范学习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评,管理学生学习,当学生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给予指导和支持,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

划分段落中心思想口、笔头复述课文拓展知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有必要参与进来进行评价。教师、学生合作评价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反思和自评,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再及时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当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和学生互评或学生本人自评时,无论成绩是优、良或中,效果都是非同一般的:学生喜欢听老师和同学描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的过程,因为学生这样做就能感到他们的价值和学习责任。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同学和老师都表示出对他的信心,具体分析他们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间的交流过程就是相互认识、重新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过程,这样,通过评价,学生学会了咨询,学会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学会评价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课堂程序评价化教学,不应只体现在阅读教学上,还应广泛用于听、说、写的技能教学上。

2、下一步要建立学生学习的个人档案袋,及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资料,通过师生分析、交流、共同协作,建立起学生个人需要,以及班集体需要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3、探索与教学相适应的、可操作的课堂表格化评价标准。

课堂评价论文: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论文

摘要:文章浅析了过程性评价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遵循的原则,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导引课堂教学的更优化,并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达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反馈信息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英语学科教师,本人认为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是当前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务之急是将旧教育体制下所习惯性采用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加以改革,采用更为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真正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FrederichTaylor(1911)首次提出了教学评价的理念,该理念强调考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的程度。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学期末或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提供鉴定性评价,这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职业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过程性评价理念的提出弥补了终结性评价的不足。科学的评价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不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和激励学生高效学习。

职业英语教学评价要在相关教育评价理论的支持下,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估的效果虽不容置疑,但其实施过程却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案和模式。

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激励和保持学生能够学习英语兴趣的场所;一个给学生提供最大最有效语言输入的场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个学习困难能得到解决、学习策略能得到培训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上,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最后评定是检查作业的整个修改过程,以及了解学生写了多少与答案不同的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尤其针对灵活的英语写作)。基于这种评价的作业,自然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的,其中不乏智慧火花的闪现。

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在过程评价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自己的某些特长、才能、潜质得到认定。从某种意义来讲,过程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具有公平意义的评价。

(二)课外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英语需要课堂内外的努力,仅靠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学习英语所需要输入的质和量,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自然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英语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该起到促进课堂学习的作用,课外的内容可以对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相关资料的查找情况及同学间合作探究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计划,参与英语活动,课外阅读量等进行评价。通过课堂外的自评和组评,内容既有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进行肯定,也有指出所存在的不足,以激励其改进和提高,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和态度上的准备。

(三)合作学习能力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具有表现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和合作机会,让学生通过策划,设计和表演等方式展示各自的才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各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标准》的精神实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创造性的任务给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想象力。

(四)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可有多种形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和点评、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职业教育过程性评价的任务应具有综合、语言、合作和思维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只是对简单的微观语言行为的评价。评价应更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语言任务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过程性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采用正面鼓励和激励机制。教师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三、过程性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标准》提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同时,根据不同知识体系、不同课型、不同程度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目标和标准,注意关注主体的差异性,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二)鼓励性原则

鼓励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性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课堂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发展性原则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过程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四)公正性原则

针对当代学生具有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评价的公正性,激励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如在选用评价方式时要坚持民主与公开的原则,注意评价方式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允许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优势并体验成功,在展示评价结果时,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切忌使用负面和伤害性的用语或表达形式,评价语言应体现教育性。

(五)实效性原则

评价既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评价方式应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评价方式应简单易行,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程序,干扰日常教学。注重评价活动的质量和使用时机,让学生感到评价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防止评价流于形式,或因评价活动不当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和厌倦情绪。总之,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四、结语

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过程,富有无数复杂的变化因素,我们应透彻了解教学现状,以评价目的为指导,基于过程性评价方法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有效的评价程序,有助于改变过去终结性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将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的特点和优点,我们需积极尝试并探索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寻求和丰富操作方法,以促使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更广泛、更合理的应用,使其更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例如:通过单元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学习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查找相关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喜好、观点和看法,结合身边现象和社会现象,设计编排英语小品短剧,人人参与演出,各尽所能,既充分发挥了当代学生善于展示自我的特点,又锻炼了英语口语,还复习了所学课程,何乐而不为!我们将该活动纳入学业模块成绩的过程性评价内容之一,不仅对学生的参与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该评价的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课堂评价论文:语文课堂评价教学论文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功能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此。一堂语文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师是怎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是否得当?等等,对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评价,不仅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学标准的落实,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目的、任务,还是教学过程、环节和方法。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改革工作很难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考试仅仅是质量评价的一小部分,用一小部分来代替全部是不科学的,是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对于克服“片追”现象,克服“高分低能”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2、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改进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2)评定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3)激励功能

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

对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信息系统中,教师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思想信息和心理信息。在输送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绩、教学风格以至品行情操,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语文技能:阅读、写作、书法、说话、听话等;计划技能: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制作教具等;实施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技能、学法指导、学习指导技能等)的综合尺度,也是考核师生双边活动效益的主要渠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估至少要从五个要素去考虑: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

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影响统帅其他要素(包括内容、方法),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

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受目标的制约并为实现目标而规定,是目标实现的物质载体。

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受制于目标,并为目标服务,同时它又受内容的影响,内容的不同决定了选择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正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才得以实现的。

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时间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教学环节与节奏是其内在要素。

目标的最终归宿是教学效果。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力的外化形式。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评价标准

(一)目标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1、目标的制订:主要看是否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的可能,来制订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2、目标的落实:主要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进程是否围绕目标进行,以及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二)内容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也从两方面去看:

1、内容的选择,包括三个方面:

(1)内容的质量:质量的选择必须确保“四性”:科学性、目标性、思想性、启发性。其中,科学性是前提,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目标性是核心,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

(2)内容的深度:所选择的内容,深度要适宜,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即选择处于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

(3)内容的广度:广度要适当,内容的广度又决定课堂的密度、课堂的节奏。要围绕教材内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内容的处理:这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一个环节,主要看重点是否突出,如何突破难点,是否抓住关键,是否揭示前后内容的联系等。

(三)方法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着重从三方面去进行:

1、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所选择的方法能否为目标、内容服务,是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法。

2、方法的运用:

从四个方面去看:

(1)指导思想:看有没有把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因材施教相结合。

(2)认知方面:看有没有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方法培养的有效性相结合。

(3)情感方面:看能否注重师生双方彼此情感的交流。

(4)调控方面:看信息反馈是否及时、调控是否得当、教育机智的发挥情况如何等。

3、教师基本功:主要从教师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清晰和简练,板书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字迹是否清楚,教态是否自然,教具设计是否实用合理,演示是否恰当、适度等方面去衡量。

(四)进程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进程的评价也从三方面去进行:

1、教学环节的进行:看各环节是否活泼而不死板,充实而不空洞。

2、教学环节的交替:看环节与环节之间交替是否自然,能否做到井然有序。

3、课堂结构:看整个课堂结构是否严密、紧凑。

(五)效果的评价

(附图{图})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掌握的程度、能力培养的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收获,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

2、课后运用各种测评手段,进行测试反馈,了解大多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所预期的效果。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立后,就要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三级指标:A级指标,即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各要素;B级指标为每一要素的各方面;C级指标为具体做法,这样评价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评价体系建立后,再根据每条指标以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分值),给起重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给起次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小的权重。

根据以上方法,可确立如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第2页右栏下表)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对语文课进行评价分析,80分以上为优,70—7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自然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课堂评价论文:课堂评价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生生存》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教学方法之中,也体现于教学评价之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发展。

一、评价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如教《五彩池》中“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绿、白、紫、蓝等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这句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法:要求学生根据句中“闪耀”一词评价课文插图。有的说:“插图画得好,已经画出了红、黄、绿等各种光彩。”有的说:“画得不好,因为图中没有光彩在闪耀的感觉。”也有的说:“画得不够好,因为五颜六色是画出来了,但闪耀的感觉没有。”经过评价,既深刻理解了“闪耀”一词的意思,也培养了敢于评价教材的勇敢品质。在学生评价的过程,教师则采取了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评价的手段:注意有效的激励

教学中如何避免“廉价的表扬”,进而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这不仅需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探究,也需要研究评价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情感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意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确实有头脑”、“很有自己的见解”、“鲁迅是大文豪,你是小文豪”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注意内容翔实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无力。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可比性材料:学生过去的有关情况(纵向可比)和学生在班级或更广范围内所处位置情况(横向可比),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具体做法:(1)挖掘特定环境中的可比因素。如:“你的表现比船夫还厉害!?(《威尼斯小艇》(2)与同学对比。如:“你的想法最有独创性!”“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3)与教师对比。如:“你读得比老师还好!”(4)与自身对比。如:“我真的不认得这是你的字,进步太大了!”

3、讲究语言机智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林海》一课,当研究大兴安岭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有位模样英俊的男孩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教师马上接口道:“你也美得并不空洞呀,不光人帅,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小兴安岭?”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把“空洞”一词的含义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如上《五彩池》,我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漫山遍野的水池”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这么响,我却只看到十几个池呢。”第二个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哦,你让我看到几百个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我评道:“呀,这下真看到了三千多个池啦!”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原因就在于指出学生不足时,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4、重视归因心理

心理学研究中把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内在倾向等非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意向归因”,如学习成绩好则归因于自己努力、肯下功夫,成绩不好则归因于自己粗心大意、马虎懒散,于是吸取教训迎头赶上。与之相对的叫“情境归因”,即把个人行为原因归之于情境或环境因素的过程。有此倾向的学生往往怨天忧人,寻找种种外界的理由推诿责任,或在取得成绩时,也归因于“运气好”或“聪明”,一旦受挫马上又垂头丧气。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归因心理。首先,不要一味赞赏学生的智能,如“你真聪明”、“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等等,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便觉得自己很笨,而丧失自信。其次,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如“你肯动脑筋”、“你读书真仔细”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这有利于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三、评价的内容:思维与人格并举

“创新意识已不单是一种智能特征,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文氛围,一种宽松环境。”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如何让学生的心情放松,这是第一要点。只有让平时上课中的军事管理式教学完全解冻,才能营造宽松的氛围。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内容,首先要注意谨慎地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其次,要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于小学生来说,发现、怀疑、猜测、想象、独特的见解等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如:有个学生提出“心肠”一词不懂,另一个学生:“老师,我可不可以说句话让他懂这个词?”我喜出望外:“太好了!你试试。”他说:“老奶奶总是做好事,心肠很好!”谁知提问的学生遗憾地摇头。我说:“别泄气,再想想!”另一个学生受到启发马上说:“老奶奶收养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心肠真好!”提问的学生高兴地说:“懂了!”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创新的火花,正确地进行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再次,注意创新人格的塑造。如果一个人虽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无提出问题的胆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意志,那么创新也将胎死腹中。因此,教学评价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这是创新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当今的独生子女比较欠缺的品质。有人说:“孩子总是朝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的学生最初不断地发现课文插图的失误,后来他们逐步地扩大视野,向作家、课文发起了挑战。每当他们提出类似的观点时,我总是说:“你很会观察!”“你能独立思考,很了不起!”“你真勇敢!”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评价,如甘霖浇灌着创新之树健康成长。

当然,在进行比较集中、单纯的语言创造性活动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无评价的氛围,使学生的精神、思想彻底地解放,这往往更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

课堂评价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大约三四年前,我在经历了一番“跳槽”的折腾之后,重新回到课堂。面对曾经的出发点和眼前的停泊地,我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而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裤管挽得高高的农民,给了我睿者的指引:

那是一个细雨的午后,这位农民父亲打着土布的雨伞来找他的孩子。这是一堂寻常的语文课,课开始仅有五分钟。我说:“有什么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亲连连摇头:“不,让他听完这堂课我再带他走。”于是,这堂课有了一位特殊的听众——一位打着土布雨伞站在教室外边滴雨檐下的父亲;于是,这堂课我上得特别投入,就像一位高超的琴师,在五十多名学生的心弦上拨弄了一曲……

从此,我踏进课堂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堂课是我也是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和我的学生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当为这堂课的平庸苍白而惭愧,也不应当为这堂课的碌碌无为而悔恨;

从此,我走下讲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我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

——是的,通常而言,教师的职业感受总是以“苦”为先。但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乃至“照亮”社会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正如叶澜先生所言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据以上述体会,我认为,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从“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前提出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列入以下三项重要内容:

一、课堂是否有师生全部身心的投入

一位语文教师执教《庖丁解牛》时,学生提出有几句话难以理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为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位老师立即在黑板上写下王国维的三句话来类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和“所见无非牛者”相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尝见全牛也”相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其实,课堂教学何尝不需要我们师生“官知止而神欲行”呢!

教师职业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其职业特点,呼唤着教师对教育,尤其是对课堂的全身心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也可以说,是投入整个的生命。如果一个教师耐不住寂寞,眼睛盯着窗外,总想跳槽干些什么,专业思想不稳固;如果一个教师不安于清贫,白天讲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晚上却干起“摧眉折腰事金钱”的有偿家教,把骨格都丢了;如果一个教师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教案是“老脚本”,上课是“山海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那他是不可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教师必须要把“职业”看作“事业”,把课堂视为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才能有生命力的辐射。

同样,作为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应当把课堂学习看作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这是承前启后的一段经历,这是打下基础的一段经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段经历。在终身教育已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的今天,“学会求知”也好,“学会做人”也好,“学会做事”也好,“学会交往”也好,作为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因此,教师要启发带动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课堂的蓝色海洋里,如雪白浪花般地自由奔涌。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②为题论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鸟归林”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我想,彼时彼地彼情彼景,教师心里是不会想着职称问题,学生胸中是不会装着午餐排骨的!

值得指出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应有双重人格。首先,他是自然人,具有自然人人格,和所有自然人一样,有属于他自己的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情绪、情感、意志、观念和行为、以及表现这一切的个性化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其次,他不是一般的自然人,他同时又是教育文化的载体,除了自然人人格成份外,还必须包括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目的,作为其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全身心投入课堂的同时,也要适时调控自己,修正自己,让自己处在比平时更充实,更丰富,更准确,更深刻,更自信的高状态中,处在“忘我”的境地。

二、课堂是否有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

两千多年前,孔子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强调非认知因素“好”和“乐”对于“知”的重要作用。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更说过一番发人深思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确实是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金钱和权力的冲击,永恒的话题如恋爱、婚姻、家庭、事业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物质的影响。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代中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喧泄,需要慰藉,他们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把老师和同学作为诉求对象,是顺理成章的事。面对生情百态,是弘扬,是容纳,还是抵制;是倡导,是允许,还是反对;是歌颂,是激励,还是鞭挞;是赞许,是默认,还否定;是热情,是温和,还是冷淡;是褒贬,是劝勉,还是告诫……教师总要有一个倾向性,总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精神世界的情感领域力求融通,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执教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在让学生把握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后,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有学生说:“我觉得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面时的外貌描写最感人。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物。这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后来也能体谅母亲。我大年夜也穿新衣服,可我从没注意妈妈的穿着,今年我要用零用钱给她买新衣。”又有学生说:“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让人感动,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给爸爸听。因为……因为他下岗了。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读完这篇文章后对他说,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样,我和妈妈总在他的身边,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最后一位同学说:“文中淳儿在作文中说:长在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也要对顾客说,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也许将来不会开面馆,但我一定会向我认识的人说这几句话: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还会说:好人一生平安。”对于学生的感想,我不断肯定,及时评价。对于第一位学生,我说:“我为你母亲感到骄傲!”对于第二位同学,我说:“是的,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坚信你爸爸会在你的鼓励下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寻找机遇,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对于最后一位学生,我这样作结:“好人一生平安,这话说得好。文中母子三人,老板夫妇,面馆的所有顾客都称得上是好人。我们祝他们一生平安。同时,也希望大家都做这样的好人,希望我们自己也一生平安。我提议,我们来唱一首歌,歌名就叫——《好人一生平安》。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课堂里每个人都自发起立,动情高歌。

课后,有人评价说:“这一环节,颇见执教者的匠心。这既是对前段所学内容的巩固,又是对本文所含内涵的升华。一篇外民族的小说,在这里被赋予了对于学生个体各不相同的现实意义。这种迁移,已非能力的迁移,而是情感的迁移,思想的迁移。”而我个人的体会是:由于我一贯重视情感意志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学生诉求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在这堂课上向我也向同学敞开了心扉,这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这是他(们)对自我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对同学的信任,也是对课堂的信任。

值得指出的是,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有赖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即,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能够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对付大量信息的向导或顾问,甚至进一步,成为学生中的“一个”,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征得大家的赞同,而不是自作权威,高高在上,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准学生的脉博,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撞击和生发,课堂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是否有师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我们的教育太多“标准化”的统治了!且不说“标准化”的考试,就是本应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参》一类“标准化”的东西来了个五花大绑,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一次听人上《皇帝的新装》,老师问,你如何评价文中的皇帝?学生答,知错不改。老师说,不对!又答,坚持错误。不对!错误到底。不对!顽固到底。不对!顽固不化。这下对了!教师来了个大大的板书:顽固不化。——这哪是启发式教学?分明是一个“逼供信”!这个老师自个儿可真有些顽固不化!!又读阿城的《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文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领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由此想到另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这样问她面前的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小朋友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小朋友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小朋友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小朋友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

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孩子们那些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感情色彩的句子,与老师原先准备的那个沉闷单调、一成不变的答案,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课堂教学,就是要保护这种积极的求异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就是要培养这种洞察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或假设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殊性、重复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就是要珍惜这种想像的丰富性,让学生带着主观臆测,哪怕是虚假和错误将感性认识暴露出来;就是要激发这种灵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习兴奋的选择性得到泛化,神经联系的突发性得到加强。——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教师要问,课堂中,如果学生创新的结果是错误的、荒谬的呢?——我的观点是,也应当让他展露。因为创新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我在执教鲁迅小说《祝福》时,在以“祥林嫂死了!”为题讲完一个课时之后,又以“谁是凶手?”为题讲第二课时。本意是从鲁四老爷是不是凶手,四婶是不是凶手,卫老婆子是不是凶手,柳妈是不是凶手,“我”是不是凶手等等的辨析中导学生得出“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封建社教吃了祥林嫂”的结论。结果,课甫一开始,课代表就语出惊人:“祥林嫂是自杀的,因此不存在凶手问题!”对他这一打乱我教学设想、教学步骤的独到见解,我一没置之不理,二没“课后再说”,而是请他上讲台,摆事实,讲道理,同时鼓励其他同学针对他的观点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辩论。开始,课代表还振振有词地说道,祥林嫂可以不把阿毛挂在嘴上,可以不要相信灵魂去捐门槛,可以不碰鲁四老爷家的祭祀品,可以走出鲁家到赵家、钱家、孙家去做女佣,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其他村庄去讨饭……并且找出了“雇佣女工之难”之类的依据。可台下四五十同学自由发言,同样找依据,一一批驳他的观点,批驳他的论据,批驳他的论证,课堂气氛如火爆般热烈。下课铃响起,课代表被“批”得大汗淋漓,观点已站不住脚跟,只好扯旗“投降”。我适时地肯定了他的创新意识并总结了全文。一堂被打乱了计划和步骤的课破中有立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课堂只是“老北京的传说”,那么,讲台下面只会是“死海一片”。语文教师的创造力较多地体现在对于教材取舍与补充,切入与开掘,归真与求美上。语文教材作为一种静止的“产品”,只有在师生的创新运用中,才能焕发其生命的活力。

课堂如蓝色海洋。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愿我们以生命和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评价论文:创新教育课堂评价管理论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生生存》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教学方法之中,也体现于教学评价之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发展。

一、评价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如教《五彩池》中“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绿、白、紫、蓝等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这句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法:要求学生根据句中“闪耀”一词评价课文插图。有的说:“插图画得好,已经画出了红、黄、绿等各种光彩。”有的说:“画得不好,因为图中没有光彩在闪耀的感觉。”也有的说:“画得不够好,因为五颜六色是画出来了,但闪耀的感觉没有。”经过评价,既深刻理解了“闪耀”一词的意思,也培养了敢于评价教材的勇敢品质。在学生评价的过程,教师则采取了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评价的手段:注意有效的激励

教学中如何避免“廉价的表扬”,进而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这不仅需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探究,也需要研究评价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情感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意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确实有头脑”、“很有自己的见解”、“鲁迅是大文豪,你是小文豪”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注意内容翔实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无力。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可比性材料:学生过去的有关情况(纵向可比)和学生在班级或更广范围内所处位置情况(横向可比),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具体做法:(1)挖掘特定环境中的可比因素。如:“你的表现比船夫还厉害!?(《威尼斯小艇》(2)与同学对比。如:“你的想法最有独创性!”“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3)与教师对比。如:“你读得比老师还好!”(4)与自身对比。如:“我真的不认得这是你的字,进步太大了!”

3、讲究语言机智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林海》一课,当研究大兴安岭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有位模样英俊的男孩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教师马上接口道:“你也美得并不空洞呀,不光人帅,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小兴安岭?”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把“空洞”一词的含义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如上《五彩池》,我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漫山遍野的水池”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这么响,我却只看到十几个池呢。”第二个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哦,你让我看到几百个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我评道:“呀,这下真看到了三千多个池啦!”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原因就在于指出学生不足时,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4、重视归因心理

心理学研究中把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内在倾向等非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意向归因”,如学习成绩好则归因于自己努力、肯下功夫,成绩不好则归因于自己粗心大意、马虎懒散,于是吸取教训迎头赶上。与之相对的叫“情境归因”,即把个人行为原因归之于情境或环境因素的过程。有此倾向的学生往往怨天忧人,寻找种种外界的理由推诿责任,或在取得成绩时,也归因于“运气好”或“聪明”,一旦受挫马上又垂头丧气。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归因心理。首先,不要一味赞赏学生的智能,如“你真聪明”、“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等等,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便觉得自己很笨,而丧失自信。其次,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如“你肯动脑筋”、“你读书真仔细”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这有利于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三、评价的内容:思维与人格并举

“创新意识已不单是一种智能特征,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文氛围,一种宽松环境。”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如何让学生的心情放松,这是第一要点。只有让平时上课中的军事管理式教学完全解冻,才能营造宽松的氛围。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内容,首先要注意谨慎地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其次,要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于小学生来说,发现、怀疑、猜测、想象、独特的见解等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如:有个学生提出“心肠”一词不懂,另一个学生:“老师,我可不可以说句话让他懂这个词?”我喜出望外:“太好了!你试试。”他说:“老奶奶总是做好事,心肠很好!”谁知提问的学生遗憾地摇头。我说:“别泄气,再想想!”另一个学生受到启发马上说:“老奶奶收养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心肠真好!”提问的学生高兴地说:“懂了!”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创新的火花,正确地进行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再次,注意创新人格的塑造。如果一个人虽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无提出问题的胆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意志,那么创新也将胎死腹中。因此,教学评价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这是创新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当今的独生子女比较欠缺的品质。有人说:“孩子总是朝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的学生最初不断地发现课文插图的失误,后来他们逐步地扩大视野,向作家、课文发起了挑战。每当他们提出类似的观点时,我总是说:“你很会观察!”“你能独立思考,很了不起!”“你真勇敢!”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评价,如甘霖浇灌着创新之树健康成长。

当然,在进行比较集中、单纯的语言创造性活动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无评价的氛围,使学生的精神、思想彻底地解放,这往往更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