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1-14 12:13:04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1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种成像技术和诊断知识的专业课程,其显示各类组织、器官的生理或病理形态图像。而医学影像学又是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而作为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要适应新世纪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达标、能力强的医学人才就必须进行影响学教育的改革。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扎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对影响学教学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探究,积极改进。

一、明确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为辅助临床诊断的作用,将其与病人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等其他相关资料相结合,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结论。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摆脱了单一的传统的放射诊断学,成为包括X线、CT、MRI及超声的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形成的集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为一体的诊治并存的综合临床学科。因此,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迫使我们在要为临床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的影像学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积极提高教师和学生知识水平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学科知识面较广的综合学科,早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1]知识面的广泛,要求任课教师就需要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达到相应的水平,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基础医学、电子学基本理论、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各项技术、计算机等技能都要求教师具备;对于放射防护的理论以及相关的伦理学都要求教师熟悉。教师应当对当前临床上影像学的动态变化做相应的了解,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同学们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因此,教师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让课堂时间充分得到利用,就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章节中,明确具体应该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并能够学以致用。

其次,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特点,进行不断的改进。例如,学生在学习影响知识如CT、MRI等较难理解。[2]造成难易理解的原因有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整理、归纳、总结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相应的知识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综合记忆和应用。而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对该部分的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引导,循序渐进的将复杂的知识拆分成容易理解的知识。

再者,在教学中,还可以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时间,可以将具体的案例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考的动力。在适当的时机将之前学习过的基础学科一点带面的与影像学知识联系起来。

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建议在学习期间阅读相关的书籍、做相关的习题练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章节前进行影像学知识的预习和对将要涉及的基础知识的复习。例如在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章节的学习时,就要求学生对组织学、病理学以及解剖学进行复习,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应的影像学图像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完善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

医学影像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快速的发展,而面对这快速的变化,现有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几乎不能够适应。同样面临这一现实的还有这一学科技术人员的专业独立性,陈旧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让专业人员在临床的工作中要进行大量的学习。教学计划和大纲对该专业的学生在将来从事临床工作、融入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未来影像科的发展。因此,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改革实在必行。医学影像学的培养主线应该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调整和优化后,既遵循教学的规律又符合时代科技的发展。

四、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现代化

随着医疗界各项设备、技术的更新,影像学也出现了新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等。再加上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普及,医疗设备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阶段,但是医学影像学的教育却依然在传统滞后的阶段,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数字化教学在影像学上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数字化教学的出现,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数字化教学利用多媒体等进行教学,能够给予学生以直观的图像显示,形象生动、文字清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进行引导教学,例如推荐相关的学习网站等,学生也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资源的获取,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另外,数字化多媒体还可以以三维立体影像展现给学生,且能够储存,容量大、不易丢失,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临床上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够在疾病的诊断中起辅助作用,随着科技的更新也在疾病的治疗中大展身手。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又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将设备与之相联系,有了超越传统的功能。基于此,医学影像学的教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要随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更要在教学的方法、策略上进行改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医学影像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改革,可以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2

医院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影像科是在内的每一个功能单元的发展都受到整体的制约,其规划也是影响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作为综合医院的一部分,与其他科室紧密联系、相互支持。

1影像科室的整体布局

就影像科的选址而言,影像科的选址应遵循"两近两远"的原则。"一近"指距离相关检查和治疗室近,目的是利于患者就诊。因此,一般影像设备机房应置在门诊和住院患者输送方便的位置。"二近"指离配电房或者变压器近,有利于降低电源压降。影像设备都是高精密的仪器,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因而有"两远"之说[1]。对于CR、DR、CT等X线成像的影像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存在辐射,这种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这些设备需要远离居民区,防止辐射;对于MRI而言,磁体的强磁场对环境要求很高:如金属性物质、铁磁性物质、汽车引起的震动都有影响,因此需要远离它们。

总而言之,影像科室位置的选择需要离相关检查和治疗室近,离配电房或者变压器近,离居民区远,离易引起震动的因素远。

2影像设备机房的位置布局

影像科一般由登记室、透视室、DR拍片室、CT室、MRI室、介入室和诊断报告室组成。整个影像科的布局要兼顾各部门的联系和统一。各部门根据患者流量的大小,设立相应的患者候诊区。登记室设在候诊区和检查室之间,方便患者预约、登记。

3安全的医疗环境

3.1医患分离医患分离首先是对医生身体健康的保护。很多患者具有传染性,为医护人员设立独立的区域有助于降低被感染的几率。其次,有利于避免人流混杂干扰医生工作,保证工作效率。

3.2分区候诊医学影像设备种类众多,每种设备的检查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患者候诊应进行分区安排;另一方面,一些设备检查或治疗前需对患者注射静脉造影对比剂等药品,已经接受注射的患者须与未经注射的患者分开候诊。

3.3放射防护X线照射会使人体产生特殊的生物效应,如果照射超过容许辐射量就会产生放射反应甚至放射损伤,所以放射防护工作不容懈怠。放射防护分为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主动防护以减少 X 线发射剂量为手段,包括选择合适的 X 线照射参数、采用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等,这些由各自专业的医疗技术工程师完成。被动式防护以减少受检者接受射线剂量为手段,包括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这些工作由建筑师负责。屏蔽防护一般采用铅板或者混凝土为防护材料,其厚度经计算确定,包围机房四壁、顶棚及地板,观察窗亦应采用铅玻璃。距离防护是指保证设备机房足够的空间,使到达机房周围走廊及控制室的射线经足够的衰减,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

3.4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为保证影像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寿命,必须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这也是对患者健康的关怀。

3.5对患者隐私的保护许多诊察项目需要患者脱衣检查,这就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足够的更衣室,以便保护患者隐私,部分设备可设男女分室检查。

4影像设备机房的设计

影像设备机房面积应根据各种不同影像设备的机组结构来决定,原则上是除容纳机器及辅助设备外,必须有足够的地方便工作,便于患者及推车或推床出入。

医辅区面积应与业主沟通,并根据医院性质确定,例如承担教学任务的医院应设置示教室等房间,医辅区面积配比会加大。建筑层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房间净高在2800mm~3000mm左右,设备管道高度在600mm左右,再考虑700mm左右梁高,所以层高大约在40000mm~4500mm左右,不应盲目加大层高。

影像设备机房以扫描室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将各功能房间布置得整齐美观,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和患者检查。扫描室以扫描机架为中心,扫描机架和检查床周边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扫描机架倾斜和扫描床面伸延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患者和准备车的活动,也利于维修。

采暖、通风、照明等资源的配置都是以建筑面积和空间尺度作为计算依据的,反之,医疗区域各部分的面积配比、空间尺度会直接影响到能源、空间、设施配置和使用的效率[2]。对于影像科的设计,按照拥有设备规模合理地配置机房区、医辅区、患者候诊区以及确定合适的层高就是有效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的适宜措施[3]。

5电源供电系统

电源供电系统的建立需要注意几点:①专用变压器:不仅要求电源提供足够大的电源功率,还要求工作频率稳定。电源变压器功率要求不能小于设备要求。②专用电缆线:在大楼主体建设时要将电缆线预留在墙体内,电缆直径要够粗,预备今后增加设备时够用。③安装交流稳压电源的重要性:设备在电源电压波动时易损坏,最好安装一台自动调节电压的交流稳压电源及过压保护装置,以保护影像设备免受突变电压的影响[4]。④制作地线:地线接地电阻2Ω~4Ω。

6结论

医学影像科作为医院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受整体的影响和制约,其适应性也必须经过前期策划、总体规划直到建筑单体设计的逐步控制来实现。布局方式应当根据用地规模而定,建设方式则应由医院规模和发展目标决定,并应依据与其他各部门的功能关系建立起合理的交通、物品、信息的联系,实现患者就医以及医生工作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朱险峰,李哲旭,张文华.医院大型影像设备机房建设及安装准备工作探讨[S].放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汇编.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TP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2

Construction of PACS and Its Application Preparation

Zhang Xiangxing

(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Information Center,Changsha410013,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implication,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CS system,how to build medical image PACS system has become the core duty of numer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arge comprehensive hospitals.different norms of the hospitals,the constructions and demands of the PACS are different,and the preparations of the earlier stage are also different.This article will give you a good example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knowledge of the PACS construction of our hospital about that.

Keywords:PACS;Clinical Application;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Digital Hospital Building

一、PACS系统及其发展阶段

PACS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的缩写,全称为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以医学影像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为要求,从而替代传统的胶片格式,以高效率、高性价比实现医学影像和病历信息的系统。按照不同的用户需求、实现目标可将PACS划分三个阶段:

(一)以影像设备之间的图像通讯和存储为系统建设目标而构建的PACS,即第一阶段PACS。它是从80年代末到94年,以工作站的方式出现,简单的把影像设备的图像通过采集或扫描方式储存在计算机,做一些图像数字化处理的功能.可以称之为Mini PACS(微型PACS),从而也就诞生了PACS系统。

(二)为实现影像科室的数字化诊断为建设目标而构建的PACS,即第二阶段PACS.它是从95年-99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实现了医学影像的部分网络化。PACS系统是将病人信息、检查信息相结合起来,带有病人信息、检查部位、预约时间、查询、统计等功能。PACS系统将一个影像科室内所有影像设备连接,对其图像做集中存储,实现科室内部影像数字化诊断,实现不同设备的图像资源及病人相关信息的共享。

(三)为满足以数字化诊断为核心,将医院整个影像工作管理全过程而构建的PACS。即第三阶段PACS.从98年开始,全面走上数字化的阶段,并且将PACS应用到临床医学的阶段。这一层次的PACS人们称之为Full-PACS,又称为HospitalPACS(全院整体化PACS)。它涉及到放射科、超声科、内镜室、核医学科等相关影像科室,临床医生开具的电子申请单将涉及病人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症状、体征、等等影像医生需要的资料,传递给影像医生。影像医生便能及时查看病人检查的图像,并出具精确的诊断报告给临床医生,从而实现诊治资源的共享。

二、建设PACS系统的前提条件

(一)为了保证FULL-PACS项目的顺利实施,医院成立了FULL-PACS项目管理与实施两个工作组,并由一位分管副院长来任组长,信息科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负责项目的决策与管理工作。实施组由影像中心、临床科室、信息中心技术骨干组成。在管理组的领导下,负责项目的文档管理、技术支持及项目的实施与后期维护。为此,医院专门召开了各有关会议,并邀请PACS软件供应商作专题推介。同时在经费上,院领导也给予保证和大力支持。

(二)网络规划:首先要求它能完成从各种影像设备上获取图像,并能快速地在医院网络上传输图像,最终达到不失真地长时间地存储和方便快速地调阅图像.PACS数据的产生量不同于医院初期建设的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在网络设备、网络综合布线、网络配置等等方面都要求较高,才能保证FULL-PACS系统的顺利传输,图像必须达到;清晰可见、色差对比、明暗对比等等条件。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根据已实施PACS项目医院的经验。我院PACS采用千兆三层网络架构:核心层(提供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提供工作站的衔接)。在楼栋之间、系统之间都划分VIAN进行管理,这样既解决了不同VIAN区域之间的数据交换,又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划分VIAN最大的好处就是准确找到发生网络故障的区域,而不影响其它VIAN段的信息传输。因此,FULL-PACS图像传输的质量优劣与网络规划有非常直接,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衡量FULL-PACS项目好坏的基础环节。

(三)工作站的合理配置:可从显示分辨率和工作站配置构型选择考虑。显示分辨率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投资水平确定一个既能满足基本诊断要求又不至于显著增加医院的投资压力的FULL-PACS工作站显示分辨率规划方案。尤其是影像检查的诊断工作站配置要求较高,需要高于1GHZ的双核CPU,高于1G的内存,带有双头显示的显示卡;用于接普通显示器与医用显示器。这主要是满足诊断医生的临床要求,给医生在阅片、审片准确定义病人病灶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影像诊断站是FULL-PACS系统应用的主要部分。影像诊断工作站除要包含影像显示和影像处理的各种常规手段,还要支持影像报告的书写、确认、打印等功能。依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服务器及存储:一个全院级的PACS系统必须要配有专门的主服务器、备用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盘库、磁带库,以支持影像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的媒介。是为医院实现无胶片化存储提供必备条件。我院服务器选用HP-DL580(配置为4个4核CPU,12G内存,146GSAS硬盘)作为影像服务器。HP-EVA4000磁盘阵列作为FULL-PACS在线数据存储,HP-MSA1500磁盘阵列作为FULL-PACS近线数据存储,HP-EML103E磁带库作为FULL-PACS的离线存储一起构成服务器集群,保证系统及硬件的冗余。每天进行数据库的在线数据备份。启用数据库的归档方式,归档日志同时保存在服务器硬盘和磁盘阵列中,保证日志的安全性。一旦数据库出现故障,确保恢复到故障发生的时间点。由于影像数据是海量数据,增长速度快,为方便容量的扩充,采用SAN存储结构,使用功能强大的群集软件lifekeeper来管理服务器,同时保证影像数据的安全性。通常情形,在线存储用磁盘阵列实现,一般采用RAID-5构型,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较高的数据读取速率及最大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近线存储目前多采用光盘库或磁带库实现,推荐采用前者。影像数据位于在线或近线存储位置可以执行不需人工介入的自动查询和影像自动迁移、转存、离线存储指影像数据存储媒质单元(如光盘、磁带等)被放置于与系统分离的存放位置,系统不能执行离线存储媒质上的影像数据的自动读取操作过程,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三、PACS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安全性问题:数据的安全在网络的使用中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性的网络是没有意义的。医学图像的安全性应包括如何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医生自身的安全性.在医院信息服务集团应保持一个防火墙防止和控制所有内网的入口。FULL-PACS网和医院网络都由此防火墙防范。这样,尽管用影像服务器在二个网络间架桥,但没有涉及病人的秘密或影像安全。为了保护病人的秘密,在提取的影像区域内涉及病人姓名、X线号等。也避免用诸如身份信息命名无保证的影像文件。

(二)寻觅可靠的合作伙伴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有良好的企业资质及社会形象。2.对PACS的集成设计有一定的经验,可进行考察论证及比较。3.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技术积累及工程经验,对各种影像设备的连接驾轻就熟,对各种非医学数字成像通讯标准(DICOM)设备能够顺利地构成互联互通的完整系统。4.能充分了解我国的医疗模式及医院的运行机制,从而能提供全面的架构设计及提供解决、克服障碍因素的解决方案。5.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及设备的故障,必须具有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并能及时排除障碍,使系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

(三)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组建一支有丰富实施经验的团队,FULL―PACS的建设涉及的影像科室包括(放射、内镜、超声、核医学等),各个检查科室的登记、预约、病人检查的流程都不一样。谁先接入FULL-PACS,谁后接入都要进行整体的布局。一般遵循先难后易,先复杂再简单的原则进行实施。然后制定符合就诊病人就医流程,又符合经济效益的系统作业流程。这就涉及到HIS与PACS的融合问题:因流程的改变,就对HIS与FULL-PACS的接口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接口的二次开发?两者信息如何共享、反馈信息如何传递?图片信息如何传递到医生工作站?等等在实际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将是程序研发者需要研讨的范畴。

四、建设PACS项目给医院带来的临床应用.

(一)从我院启动FULL-PACS系统建设以来,先后完成了放射、内镜、超声、核医学等医技信息与HIS的衔接,完成了与电子病历、检验系统、手术预约系统的接口与集成,实现了门诊与住院医生站实时访问PACS影像与报告信息。放射科的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能查阅病人的病历资料,不用电话询问临床医生病人的病情。这使的技术员的效率提高20-40%左右,放射诊断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40%以上。提高了诊断率,给病人出具的诊断报告更加的准确。尤其是骨科、呼吸科、普外科的临床医生都指出由于改变了无胶片化科室管理的相关工作流程,一般他们一天节约4小时左右等待影像结果的时间。如:在没有FULL-PACS前,病人为了取到检查结果,需要在病室与放射科之间往返奔波。上了FULL-PACS后,病人在病房就可以看到诊断结果和影像资料。医生也能尽快的为病人服务做出临床诊断,使病人尽快得到适合病情的治疗方案,得到更多的治疗时间。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4

这里选取了一家GE公司在县医院的实施案例,总结了县医院PACS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一些GE公司在县医院项目上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基层医疗PACS项目的展望。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人口33.01万人,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6.2%,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8%,全县有16个民族,是个黎、汉、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少聚居”的地方。

陵水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至今已有61年的历史,现在是该县医疗、预防、保健和教学科研中心。老医院占地面积仅40亩,建筑面积9099平方米,病床编制180张。新院区占地面积176亩,建筑面积25838平方米。新医院设置病床300张,包括门诊楼(含急诊)、医技楼、住院部、康复中心、传染病区、营养部、后勤保障和院内生活区等功能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1.06亿元。新医院区于2007年7月动工,2008年11月竣工。

新医院建成之初时,医院的信息化情况是刚刚起步的一个状态,其中老医院只有一个简单的收费管理系统,所以结合新医院的建设进程,医院计划全面规划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实施PACS系统,实现新购置设备的数字化运营与管理,然后建设HIS与临床信息系统。

医院放射科设有登记组、技师组、报告医师组、审核医师组、由科室主任进行统一管理。其中,登记组2人:一个普放登记、一个CT和MR登记;夜班和急诊由报告医师代登记(MR没有夜班和急诊);3个CT报告医师、4个普放医师、两个MR医师;建设PACS系统后,科室专门设有一个PACS系统管理员。

2008年,医院投资建设新院区,添置了一批包括CT,MR,DR在内的数字化影像诊断设备,新医院的建设大大提升了这家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也对医院提升医护水平,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些挑战,医院决策层考虑到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院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以期服务更多的当地患者并且提升医院管理的准确度,并且在购置影像诊断设备的同时提出建设全院PACS系统的需求。GE公司在对医院进行PACS系统选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PACS系统的建设步伐要符合医院整体信息化的规划。考虑到当时医院打算为新医院更新HIS系统,在PACS选型的时候,为医院制订了分两期建设PACS的计划:

第一步,建设科室级PACS系统,实现影像科的数字化阅片,数字化存储和影像科的信息化管理。

第二步,与新的HIS系统做集成,实现电子申请单与全院重点临床科室的数字化影像。

考虑到未来医院影像科对接市一级、省一级的区域影像信息平台,系统在建设之初,就完全按照未来可以无缝扩充至区域化PACS系统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重复投资,为未来医院影像科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其次,结合影像设备的数字化程度与使用要求选取合适的接入PACS方式;从设备数字化与标准化方面来看,医院的CT,MR,DR均为标准DICOM接口,通过简单配置直接接入PACS系统,另有两台超声登记暨报告工作站,通过配置视频采集卡将图像采集后接入PACS系统。

然后,要结合医院科室的设备与人员分布,网络与硬件环境,配置合适功能的工作站点,并按医院日常工作习惯进行布置。

放射科的设备位置和楼层分布情况是,设备都集中在一层楼。整个放射科的工作都是在一层楼内完成,其中,普放配置一个登记、CT和MR一个登记(原配置只有一个登记工作站,在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工作流程顺畅和晚上急诊检查便利,增加了一个临时的QA和登记工作站),阅片室集中配有四台诊断报告工作站。

超声科因为设备不多,没有设置集中的登记台进行检查申请登记,超声科室的两台超声设备各配有一台工作站,登记和报告直接在这台工作站上完成。

2009年3月GE工程师开始进场实施PACS,用20天左右时间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使用人员的应用培训,随即交付使用,具体包括:

场地调研与准备。首先,进入场地与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员查看医院机房与网络情况,收集影像设备的位置,类型等信息,了解放射科,超声科现有工作流程,调研工作站的分布位置;然后,与放射科、超声科、信息科一起讨论PACS流程与实施计划;接下来,进行放射科、超声科网络整改与布线,分配服务器、工作站的IP地址,并将准备的UPS电源接入机房电源。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开始RIS/PACS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RIS/PACS服务器安装与测试。按步骤分别进行放射科、超声科的服务器与工作站的安装并测试运行。

系统集成。与放射科、超声科、信息科讨论放射科与超声科的系统集成运行计划。然后进入系统集成开发与现场测试。(因为医院还未上线新的HIS系统,所以与HIS系统的集成开发放在了之后进行)。系统测试完成后,开始PACS连接影像设备的工作。

连接影像设备。在PACS服务器上配置设备连接参数。协调放射科与超声科设备工程师协助提供相关设备信息,然后进行设备连接、配置工作列表(Worklist)并测试图像上传。其中CT、MR、DR通过标准DICOM接口接入PACS,超声设备安装专用视频采集卡接入PACS。连接测试成功,开始工作站的安装。

RIS/PACS工作站安装。首先进行工作站的清点与软件安装,包括登记工作站、质量控制工作站、诊断报告工作站、和超声工作站。然后,配置条码打印机,安装扫描仪。安装调试完毕,即按工作站分布规划进行网络连接与部署。

PACS系统应用培训。首先,收集医院放射科、超声科、临床科室的用户名单。然后,结合客户的IT应用能力制定培训的内容与计划。安排GE公司专业的应用培训专家对客户进行专业的系统应用培训和临床应用培训。

RIS/PACS系统与超声系统上线。完成上述内容后,正式开始RIS/PACS系统的正式上线使用。在上线之初,GE公司会有专人观察使用情况,解决使用问题,并对系统实时优化。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5

医院的医学技术装备建设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整体经济技术实力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医学影像学科体系是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中,医学图像信息量占医疗信息总量的70%左右,医院影像科室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设备配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与临床的分工协作问题对全院影像技术功能的发挥、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科技实力的增强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构决定功能,效益取决于管理。对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通过组建疗影像中心,从人才、设备、技术标准和管理效能等方面加强医学影像科室建设,在专业化、标准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1.成立影像中心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对影像科室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技术决定战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影像技术的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趋势和介人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诊断及治疗为一体的,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影像、常规X线机、PEI,一CI’, CT, MRI, DSA,CR, DR以及PACS、电子内镜等多种技术组成的现代影像学科体系,成为与外科手术、内科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三大治疗手段。医学影像学科已经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影像学设备占医院固定资产三分之一以上。医学影像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必将改变医院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促进影像学科的发展。

1.1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和临床实践的标准化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成为学科发展的立足之本。随着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和设备进步的新形势下,影像学科的发展需要理、工、医的紧密结合,影像科医技人员按系统分专业将进一步强化,并且逐步向纵深专科领域扩展,影像科人员的工作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向着人员专业化和临床实践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完善、提高。这种专业化、标准化构成了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也是影像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随着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进程,影像学科的亚专业与各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临床与影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使彼此界限逐渐模糊,工作配合得更好,效率更高,使由于设立临床、影像科室和划分不同专业而引起彼此工作和知识脱节的问题得到解决。一方面影像学科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更加深人,另一方面临床学科医生对医学影像学知识的了解更好,或一人具有两个学科的行医资格,可以身兼两职。同时,影像学科亚专业各科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了许多交汇点,在诊断与治疗上相互借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一个新的、高层次上协作共进。

1.3数字化成像、存储、传输的实现,PADS系统的建立,使各种影像技术手段得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资源共享,使诊断综合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LS)是医学影像技术与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医学影像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它使得影像设备不再是孤立的一台设备,而是PACS网上的一个节点。科室间数据流的屏障被解除,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医院内数据流的无缝连接。

诊断的综合化是影像学料发展的一个方向,即在诊断台上比较多种诊断设备的图像,发挥各种设备的综合优势,进而可以用工作站将不同检查设备的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率。随着诊断综合化的实现,在影像学科内部管理模式上,必将改变目前以诊断设备为主的“分工”分组,转向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的专业化分组,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人员和装备的系统性、整体性优势,进一步提高技术一经济效益。 与技术进步相适应,在管理模式上影像科室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专科化发展阶段~专科协作发展阶段~系统专业化发展阶段。

当前,国内外医院PACS的规模有四种类型:

1.4成立医学影像中心是优化医院诊疗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保证。在传统的影像科室管理模式下,医学影像信息在医院各影像输出科室之间以及影像输出与输人科室之间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流程环节多、周期长、通道狭窄、手工作业化程度高,经常发生诊疗工作的延误和堵塞,影像信息的丢失和误差率也居高不下(有关资料表明:即使一个管理制度十分完善的医院,由于借出、会诊等,X光片丢失率也会在10%一20%之间)。通过对全院医学影像(输出)科室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调整与改革,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后,就可以通过PACS网络改造和优化医院诊疗工作的作业流程,简化医学影像流通环节、提高效率,为临床一线提供快捷、优良的医学影像信息服务,可以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手术待诊时间、提高住院病人的三日确诊率,降低病人的诊疗费用,“把时间还给医生、护士,把医生、护士还给病人”成为现实,力争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争取最佳诊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标。以先进的技术包装陈旧的医院影像科室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

1.5组建医学影像中心可以大幅度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通过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强强联合”,使医院影像学科体系更加完备、科学、合理,影像学科体系和影像技术装备体系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医院医学影像(输出)学科实力的增强也将带动全院学科建设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教、研能力。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6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172-02

近几年,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已经开始在县级医院普及,打破了传统的诊疗模式[1],同时PACS与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融合程序已成为衡量其功能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2]。尤其是卫生部对县级医院PACS能力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快县级医院PACS的建设步伐。本院作为项目单位已经实施完成,现将PACS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供同行交流参考。

1 PACS的设备及实施方法

1.1 基本设备

PACS系统经省卫生厅统一招标,包括影像工作组服务器、大容量影像数据存储柜,影像客户工作站,诊断报告、登记及查询工作站等。支持DICOM3.0协议的MR、CT、DR、CR、数字胃肠和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建设千兆光纤主干的独立PACS网络并接入HIS网。

1.2 实施方法

制定PACS项目计划书。计划书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充分调研、预留升级四个部分。即第一阶段保障PACS系统稳定运行,第二阶段将PACS与HIS连接并供临床直接浏览,最终与HIS等医院核心业务互连互通。各部分包括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实施目标、内容、监督等,明确各自责任与分工明细。

建立PACS标准的实施流程。公司和医院分别指定一名专业人员现场协作,现场评估所有预备上线设备,确认机器型号、网络连接、工作站、数据转存等情况,生成详细评估单;院方根据评估单进行准备;待准备工作完成后,通知公司派实施工程师进院开始正式实施;首先进行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安装调试并接入PACS网,然后根据设备情况先易后难,按超声、放射、数字胃肠、CT和MR顺序接入PACS系统并即时组织培训。所有工作完成并稳定工作台30 d,本院现场逐一测试后出具验收报告。

完善系统维护方案。PACS要正常运转并发挥强大功能,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维护。我科配备两名专职人员,熟练掌握PACS系统常规操作和维护,随时随地指导医技科室人员。针对工作站多人操作特点,在系统上线前均离线进行系统升级和杀病防毒,封锁所有设备端口和无关应用程序;同时制定定期维护制度,定期巡检,保障科室设备使用[3]。

2 PACS实施效果

通过制定PACS实施计划书,建立标准化实施流程,严格规范操作,所有医技设备全部快速完成上线,所有医生均能熟练掌握PACS各项功能,使医技部门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焕然一新,实现了PACS查阅资料、浏览、快速生成诊断报告并打印等,基本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和去胶片化[4],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取报告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建立PACS业务的标准工作台流程,利用PACS数据流约束工作流程,减少差错现象,让患者按PACS登记顺序自觉排队,规范患者就诊次序,大大减少拥护和吵闹现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根据设置不同级别访问权限,临床医生直接通过医用显示器在线查阅患者图像信息,快速获取有效诊断信息。

3 PACS优势功能分析

3.1 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效提高,诊疗和管理流程得到优化

PACS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医技科室传统的工作流程及诊断流程,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诊断报告书写明显加快,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报告模板的灵活设计与应用,大大加快了诊断报告的书写。既为患者提供了规范、整洁、简单明了的诊断报告单,又缩短了书写报告的时间,使医生有更多时间用于影像图像分析及诊断,提高了诊断质量,达到有效缩短患者等取报告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医院医疗成本等效果[5]。

3.2 图像胶片的集中数字化保存,整合医技诊断报告资源

利用PACS系统实现了医技科室影像资料的完整、长期保存,为医院开展教学科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彻底解决医技影像分散存储、无序管理的现象,为医院整合资源,如建设集中阅片室等提供技术保证,全方面地解决了医学影像的获取、显示、处理、贮存及传输与管理,使得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6]。

3.3 逐渐减少医学影像胶片使用量

作为使用习惯和患者认识的医学影像载体,仍会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传统影像胶片仍然会在医院的门诊、病房、手术室等部门流转[7]。如何充分发挥PACS和传统影像胶片的功能,减少业务过程中的手工处理,实现院级胶片数字化,不断降低胶片消耗量,逐步实现信息化和无纸化办公,不断推进“DICOM电子胶片”是医院影像数字化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8]。

3.4 丰富影像学教学内容,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本院PACS系统运行时间尽管不太长,影像教学的优势已逐步发挥出来,海量的图像资源为同类疾病、同类患者的不同病程等各种情况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强力检索,充分发挥图像的功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PACS系统打破本院医技科室多年来的固有工作模式,给全院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于影像医生,方便快捷地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信息诊断,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为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对于临床医生,可根据授权情况,随时随地在任何医生工作站和临床终端调阅患者检查信息[9]。

PACS系统实施涉及医院多科室、多领域,如计算机网络、PACS专业技术、医疗设备和临床医学等,项目实施及应用过程中需各方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协商处理出现的各类意见或建议,不断地完善实施方案,最终达到最佳的实施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琨,张清芝,郑二维,等. 基于PACS的影像学检查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44-45.

[2] 廖金红. PACS的发展和展望[J]. 医疗装备,2012,25(3):16-17.

[3] 钱琳琳,古凯,张萍萍,等. PACS系统维护维修解决方案[J]. 医疗装备,2012,25(4):66.

[4] 许朝璇,赵志清,刘星宇,等. 放射科日常工作中PACS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2-63.

[5] 陆伟. 基于Web技术的医生工作站调阅LIS/RIS/PACS图文报告的接口设计与实现[J]. 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38-40.

[6] 李丽娟. 医院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176-177.

[7] 王志康,娄海芳,孙建忠,等. “DICOM电子胶片”在医院影像信息化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2,27(2):41-43.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imaging in clinical medicine.Methods Based on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nvestigation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3 Sichuan provincial western medicine colleges and other 23 universities selected randomly in China,we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quality such as teaching scheme and methods,textbooks and servicing facilities,students number of the class,intracours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etc.Results Problems of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exist in China,such as too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ne class and relatively lack of servicing facilities,contradiction among few teaching hours and high requirements,simpleness of test mode,etc.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haracter,educative purpose and realistic situation,we should immediately transform teaching idea and advanc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plan; teaching quality; reform

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其他专业重要的支撑学科,值得临床专业学生深入学习领悟。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高校医学影像专业的不断壮大,理应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但现实状况可能并非如此。因此,为了解本课程教学现状,我们抽样调查了部分医学本科院校,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质量改进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将我国西医类本科医学院校无序排列编号(不含四川省属3所院校),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其中的23所(约占1/3)。结合网络信息,对该23所院校及四川省属3所西医院校(共26所)的相关教师、近2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36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班级人数、课程教材、教学条件、教学计划、见习安排、教学方法与学习效果等。

2 结果

各校理论课教学班级学生数量为80~260人,平均约163人。安排阅片实验/见习课的学校每组学生数量6~30人,平均19人。

各院校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影像学》教材,计划总学时30~112学时,平均58.71学时,其中,理论课时15~56学时,平均33学时,阅片实验/见习课学时3~56学时,平均25.71学时。实施过程中,9所学校并未开展实验/见习课,另17所学校实验/见习课教学学时3~36个,平均7.29学时。

各院校见习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科室环境、工作流程和影像学设备。实验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仍为传统胶片实习(以X线诊断为主),有3所学校同时使用PACS辅助实验教学。无院校常规使用CAI电子教材辅助教学。

各院校均使用多媒体教学,1所院校在理论课教学中全程尝试了参与式教改手段,实验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依旧是教师讲授和答疑。9所学校考核了学生实际阅片能力,其中,8所学校以胶片或PACS方式考核,1所学校以试卷和图像投影相结合的方式考核。

36名被调查学生都认为该课程理论抽象,不易理解,66.67 %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仅能分析简单的胸部和骨骼X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不够满意,认为学习效果中等、较差、很差的比例分别为55.56 %、33.33 %、11.11 %(合计100 %)。

3 讨论

3.1 教学效果整体评价

学生反馈意见表明,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实践能力很弱,整体教学质量不容乐观,难以达到所用教材“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目标。

3.2 影响教学原因分析

3.2.1 教学任务重 与学科发展同步更新的《医学影像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部级规划教材,包含X线、CT、MRI、超声、介入放射学的最基本内容,共六篇二十一章。为缩小篇幅,删减了解剖、临床与病理等基础内容,知识连贯性难免减弱。在省略疾病诊断各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比较影像学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像、综合分析疾病的能力,教材配备了CAI教学光盘,并推荐了其他28种电子教材供学生参考使用[1]。因此,该课程内容多而复杂,教学任务十分繁重。

3.2.2 计划课时少 早期《X线诊断学》内容单一,理论与实验课一般以1∶1的比例设计约60学时,另有1~2周的见习课,授课计划条理清晰。目前的《医学影像学》内容至少需要在原先基础上成倍增加课时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目前总平均58.71学时的计划反差巨大。

3.2.3 学生数量多 平均每班163名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了目前高度依赖PPT的理论课程教学难度,实验/阅片课程更是难以开展[2,3]。

3.2.4 教学设施差 以往胶片式的实验课方式和场所早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PACS广泛用于临床的今天,运用PACS开展影像学实验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4]。由于经费紧张,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所院校建立了可以基本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需求的PACS教学实验室。

3.2.5 教学手段少 目前,国内影像学教改研究极其缺乏,启发式教学方法虽有引用,但仍不规范,而网络教学和电子教材的使用也不普遍,于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PPT讲授理论并展示影像学图片的理论与实验阅片相混杂的教学手段渐成主流[58],其效果有待考证。由于配套CAI光碟的内容与教材图片相同,其教学辅助作用同样不明显。

3.2.6 考核方式旧 考试是指引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有力手段,在影像学实验课教学陷入困境的状况下,陈旧的理论为主的考核方式将进一步误导学生的学习目标,限制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充分发挥。

3.3 教学质量改进措施

从长远来看,只有提高人们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进而增强师资力量,改善硬件条件,调整课程设置[2],才能最终改进其教学质量。目前,教师应该重视先进教学方法的合理引用,提高大班理论课教学水平;勇敢探索简易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体系;大胆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自学“三基”重点内容[9,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工作终将再度受到人们的重视,发挥其“融众多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于一体”的优势,为我国优秀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 周杰,虞春堂,温志波,等.影像诊断学课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5:4647.

[3] 伍红霞,梅徽.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202203.

[4] 彭鹏,邱维加,唐海民,等.基于PACS的网络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93194.

[5] 袁蕙芸,谢宗豹,陈佩.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5153.

[6] 夏红梅,高云华,钱频.超声心动图学教学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1):7172.

[7] 梁东群,孙磊,汤艳萍.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5:1213.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8

21世纪科学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对人脑工作机制的研究[1]。其中人的智力(和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因素有关)和意识问题显然是大脑工作机制中两个重要、但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这些研究的结果,前者可以帮助找出造成智力低下人群成病的原因,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后者是各种精神性疾病的原因,和普遍存在的人口健康问题有关。随着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之后,人口健康和素质问题已经成为政治家和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科学家对人脑的认知功能和功能紊乱造成的疾病的机制了解还很少,对意识和智力的本质了解就更少。而这是科学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而对人脑和其它脏器功能的研究必须是无创伤的。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了开展这种研究的可能性。从而使得世界各国自90年代以后,纷纷把脑功能研究作为国家研究目标,而且把功能成像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人的其它脏器,使得功能成像成为医学成像发展的前沿领域,这不仅对科学发展是有意义的,而且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是必须的,这是因为人的脏器本来就有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疾病诊断应该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只是结构成像所作的判断很容易发生错误,这就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同构异病”和“同病异构”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个世界潮流,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我国医学界和医院的管理层还没有充分认识,还没有对功能成像在临床上的作用给予足够重视,也还没有投入相应的力量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已经列入发达国家的国家目标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在近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对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原来主要以思辨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哲学和心理学研究推向实验科学阶段,而把神经科学的研究推到了大脑的整体水平。作为科学发展来说,医学成像原理和方法的快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那时,科学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生命科学上来,推动了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成果发展诸如磁共振成像(结构成像aMRI,功能fMRI,谱成像MRIS)、正电子发射断层(PET)、X-光成像、单光子发射断层(SPECT)、脑电仪(EEG)、脑磁仪(MEG)和超声成像设备等生物医学工程设备。而这些设备的日益完善以及在时间和空间高分辨率上所取得的进展,使得科学家可以在无创伤的条件下仔细观察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成为可能,成为人脑和神经系统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目前达到的水平还不能满足脑功能的需要。因为信号在神经元内的传输速度估计在毫秒量级,神经同步振荡时的神经束的直径估计在1 mm以下,目前的所有影像设备都不可能在10 ms的时间分辨率的同时,达到1 mm3以下的空间分辨率水平。即使以最有潜力的磁共振成像来说,离开这个目标还很远。所以,提高单个成像模式的性能指标或者把不同能力的无创伤成像手段科学地联合使用,用巧妙的图像后处理对这些影像进行互补式的后处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但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而在这两条技术路线中,用单个成像模式一次性地解决问题是科学家追求的目标,多模式成像及其信息综合技术不过是中间的过渡阶段。核医学成像是功能成像,PET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有优势,终于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但是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离开上述要求还很远。核磁共振成像是有希望达到这个目标的,但是还要走很长一段路。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为例,由于使用的普及性,成像参数的多样性及进一步技术发展的余地,fMRI是医学成像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医学成像设备之一。它可以做结构成像、功能成像和谱成像,研究外源性药物和显像剂的灌注,内源性代谢物质的灌注和扩散成像。在磁共振成像方面,除了非常活跃的fMRI测量外,新的体外灌注成像技术的发展,例如,激光预极化129Xe-MRI和3He-MRI成像技术,有可能在脏器的功能研究方面提供新的实验手段。其中129Xe具有更好的前景,因为激光预激化的129Xe被人吸到肺内后,很快被溶解在血液内,输送到全身,129Xe还能在人体组织中溶解,可以同时对血流和组织成像,而且有较长的本征驰豫时间,在人的心动周期内可以测到相关脏器内的129Xe信号,有可能作为人脑功能性动态研究突破性技术手段[2]之一。但是,在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来研究脏器的 功能时,有二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即功能成像测量的血流变化和神经活动之间对应关系以及神经的抑制状态如何用fMRI来进行测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最近都有重要进展[3]。另外,Ca和Na离子的浓度和脑神经活动直接有关,用MRI技术开展的直接测量也在发展之中。从目前水平看,即使所有的现代化成像和测量手段结合在一起,距离实验脑科学要解决的问题还相距很远。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路线很多,对MRI来说,概括起来分两个方面:第一,提高主磁体的场强,从而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密尼苏达大学的7T系统正在安装时,俄亥俄大学的8T系统已经正式开始工作,密西根大学10T的系统正在设计。第二,通过软件方法或显像增强剂或线圈技术等局部技术的改进达到提高系统信噪比、灵敏度和反差对比度。最近含铁和锰的化合物显像增强的效果不错。提高MRI射频发射和接受线圈(探测器)的灵敏度和信噪比进展明显。经过这些努力之后,现在0.5 T的系统可以做以前1.5 T的系统可以做的事,为MRI降低成本,使得功能成像更加普及创造了条件。最近新的磁共振成像原理,例如非均匀场成像和边沿场成像有可能发生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在产业方面将会引起广泛的注意。

另外,在功能成像方面,新的成像模式,例如近红外光学成像,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重视[4]。

2 计算机辅助诊断

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是可以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的一个工具,其核心是对各种影像设备产生的影像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医生需要的各种数据,和人的生理参数测量数据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再根据医生的需求完成对图像数据的显示、记录、存贮与传输。其中,定量影像学是其核心内容,CAD的发展对影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系统的实现和完成可以为21世纪的定量诊断开辟新的道路。它的作用是把有限的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医生的有限的视力和精力变成计算机扩大了的能力,使诊断变得更为精确,更为科学。统计方法和模糊数学等新的概念将在系统中得到应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于1994年开始酝酿医学物理学科,其中包括核医学和磁共振成像物理和技术。自从1996年,主持召开了北京磁共振成像物理研讨会[5]之后,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除了脑高级神经功能的计算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外,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功能成像物理和技术的研究方面:包括快速高分辨率成像方法[6-9];图像重建(含重建的快速算法)[10-12]和后处理技术方法的研究(图像配准、融合和分割)[13];高场磁共振超导磁体和线圈的设计[14,15];图像压缩和网络传输技术等[16]。这些医学和脑功能成像的通用技术,将为定量诊断学的发展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今后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定量数据的测量和分析上,其中灌注和扩散成像是两个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成像手段。最后把这些研究成像用软件固定下来,例如目前正在制作的SPECT临床软件包,计划制作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软件包,三维治疗计划和质量控制软件包等。以便使得定量研究方法在医学影像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放射治疗物理中的影像学研究

在射线治疗物理和技术领域,北京大学于1997年成立了“北京大学肿瘤物理诊疗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和北京大学医院联合成立了一个肿瘤诊疗临床部,有30多个病床,和中日友好医院的辛月龄院士,医科院肿瘤医院的徐家昌教授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成为活跃在医疗领域的一支有生气的力量,在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和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作为应用基础研究,北京大学肿瘤物理治疗技术研究中心把肿瘤的诊疗作为主攻方向。这是因为癌症是目前影响人类寿命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由于环境恶化和遗传的双重原因,肿瘤引起死亡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据专家预测,21世纪初出生的人中将有1/3的人在一生中要得癌症,癌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癌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不可能用一种手段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包括基因治疗,因为所有致癌基因,都在人的生长和发育中起某种作用。在所有的癌症治疗中,目前仍然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但是,手术和放疗都是局部治疗。有资料表明,世界上,大约有1/3的癌肿瘤病人,由于把转移的肿瘤当作局部肿瘤进行治疗,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14]。更何况,癌细胞并不只是集中在可以看得到的病灶处,当医生把主要肿瘤切除时,不得不割掉周围的大块好组织。即使这样,也不能保 证把须状的大量癌细胞去除掉,还必须辅助于放疗和化疗。这正是功能成像为什么可以在肿瘤诊断中发挥作用的原因。目前,大约有70%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接受放疗。最近发展起来并在临床证明有效的中子俘获治疗(neutron capture therapy-NCT)是人类战胜癌症的长期奋斗道路上的一个进步,它的发展和成熟预示着,很多原来以为不可治愈的癌,例如神经胶质瘤等,可以通过放疗和药物结合的增强性放疗治愈[17]。在这个领域内,影像学起到延长人眼功能的作用,即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和愈后的的监督和检查功能。例如,用可视化方法可以显示硼有机化学合成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测量T/N和T/B比,其中T是指肿瘤,N是正常组织,B是血液,供医生作治疗计划时参考,同时建立治疗中的影像学监督和愈后检查手段。北京大学自1994年以来,开展了硼中子药物方面的研究工作[17];在加速器中子源方面,用我们的4.5 MV静电加速器开展了NCT中子源的研究。同时,还开展了研制小型强流专用加速器的方案[18]。和专用或兼用的核反应堆相比,在医院安装时,我们设计的加速器体积小,安全性高,没有核废料的问题,容易被人们接受。作为在线影像学测量手段,可以通过对实验测到的核反应10B+n=7Li+α中,7Li第一激发态的瞬发γ(478 keV)角分布数据(7Li第一激发态的半寿命为73 fs)进行分析和处理,用现在发射型CT(ECT)的方法实现对治疗的在线监督。

医学影像学在治疗计划系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北京大学最近又开始对剂量学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研究。这项研究旨在把三维剂量的解析计算、三维剂量的Monte Carlo(MC)模拟[19],以及用组织等效模型进行的剂量测量相比较,经过科学判断得出在临床应用上可靠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目前世界上价格很贵的治疗计划系统,很多是用均匀模型计算后制作的,没有用测量和MC方法的精确计算进行验证,而带有科学研究的治疗计划系统,应以医学影像学的诊断结果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包尚联,王卫东.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进展[R].北京:中国医学物理年会报告,1998-05-23.

[2] 包尚联,俎栋林,等.研制激光预激化129Xe磁共振成像设备,开展肺病的早期、动态和高分辨率诊断研究[C].6th核医学电子学学会论文集,1995.20-31.

[3] 包尚联.国际应用磁共振会议综述[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8,7:46-51.

[4] 包尚联.医学物理[M].北京大学研究生教材,第二册,1997.

[5] 王义遒,冯义廉,包尚联.北京: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WL Workshop系列[A].1996-10.69:7-11

[6] 王卫东,包尚联.高分辨率核医学成像新方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特刊],1995-10.35-37

[7] 王卫东,包尚联,等.γ光子延时加权定位方法的研究[J].电子学报,1996,(5).

[8] Wang Weidong, Bao Shanglian,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of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in Signal Processing.Proc.on Inter.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Oct.1996.

[9] 王卫东,蔡建新,包尚联.核医学影像中的单光子定位的最小二乘方法[J].核电子学和探测技术,1996,(3).

[10] You J.Bao S.Liang Z.Benefits of angular expression to reconstruction&nbs p;algorithms,for collimators with spatially-varying focal lengths.IEEE Tans.Med.Imaging,1997,16(5):1-5.

[11] 王卫东,包尚联,蔡建新.“计算Randon逆变换新方法”[J].信号处理,1997,13(1):93-96.

[12] You J.and Bao S,An analytical formula of fully 3D image reconstruction,Acta,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ersitatis Pekinnensis, 1996,32(5):594-601.

[13] 王卫东,卢卫国,包尚联,等.医学成像数据的配准和融合[C].CT理论及其应用,1996-10.

[14] 俎栋林,郭华,包尚联,等.北京:磁体设计国际会议,1997-08.

[15] Donglin Zu,Lifeng Yu,Hua Guo, Shanglian Bao, Head Bird-cage Resonator for fMRI at 4T, 15th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Magnet Technology, Oct.20-24,1997,Beijing,p14.

[16] Yuanmu Deng,Shanglian Bao,Haige Shen,Baiyu Tang,and Donglin Zu,Performance Comparisson of Transforms for MR Image Compression,Satellite Symposium of the 20th Annual Inter.Conf.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Beijing, Nov.2-4,1998,p171.

[17] Wang Xiangyun,Bao Shanglian,Song Ruixia,Zhao Yunlin,Xie Jinglin,Liu Yuanfang.Neutron Capture Therapy(NCT) for Cancers.Progress in Chemistry(in Chinese), 1997,9:99-105.

[18] 方家训,等.安徽黄山.全国第一届医用加速器会议,1997.10.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9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门现代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相互结合的学科,主要在理工科院校开展,作为一所以医学教育为主的高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中,注意与医学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侧重医疗器械实践培养。该校生物工程专业前身为医学影像学(工程方向),自1999年开办至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培养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工程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培养目标。

1该校发展历程

牡丹江医学院自1958年创立以来,目前已经拥有近60年的教学历史,1997年6月,学院通过了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评价,成为全国首批本科教学评价合格院校。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如今的发展壮大,牡丹江医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及科研投入上均下足了功夫。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科研、实习和就业方面均走在了同级别院校的前列。

2生物工程及影像技术的发展背景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结合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与工程学原理,从事生物学、医学、行为学或卫生学的研究;提出基本概念,产生从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的知识,开发创新的生物学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器械和信息学方法,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患者康复,改善卫生状况等目的[1]。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体制变革正处在快速时期,理工类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尤其是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对于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就更加急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点大力项目[2],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政策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专业其中一门[3]。我国在2006年时出台了改革政策,将医学影像学专业区分为两种学制不同的专业进行教育,此教育模式早在上世纪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结果。4年制医学影像技术是专门从事影像技术与操作方面的工作的一类高精尖技术人才,在仪器操作及治疗剂量控制方面的能力水平要明显优于五年制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4]。

3该校学科建设情况

该校拥有较高规格的影像实践基地,该基地初建于2003年,现拥有6个实验区,47间实验室,建筑面积达3000㎡;配备X线机(常规X线机、程控X线机、高频X线机)、CT(螺旋CT、往复式CT)、MRI(超导MRI、小型MRI教学仪)、ECT、DSA、超声(彩超、黑白超、数字超声教学仪)、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麻醉剂、体外碎石机、血液透析机、激光相机、洗片机、高压注射器等50余台设备,总价值达1000余万元。可满足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的实验课、实验室开放等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动手机会。亦可带领学生参与医院大型设备的拆卸、搬运、安装、维修等工作,让学生得到“实战”的机会。该校于2013年在医学影像学院增设4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与原医学影像学专业(工程方向)(5年制)不同,《医学影像设备学》作为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教学大纲亦作调整。根据医学生物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理论课删减部分陈旧设备相关知识,如压缩常规X射线机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的讲解,由学生课余时间自行学习讨论。在实验课改革方面,删减部分陈旧实验项目,让学生多多地参与实验课教学互动中,增加学生实践动手机会,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医学生物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每学期均进行实验室开放,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DSA设备的安装,X射线机设备的局部改进设计等。积极组织指导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近几年该教研室共指导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牡丹江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共6项,例如:“常规X线机灯丝加热电路改进”。该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2016年1月,医学影像学院经实地考察,与北京威格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医疗器械公司达成合作。2016年7月,首届2013级医学生物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公司进行生产实习。2017年7月,经调查反馈,一年来各家医疗器械公司均能按学校要求培养学生,实习效果非常理想,多位学生实习表现优秀,被实习公司正式录用。校企合作模式将继续开展。医学影像学院于2013—2014年编写的高等学校改革创新教材、医学影像专业特色系列教材中,影像设备教研室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编写了《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指导》《医用常规检验仪器》《医用传感器》《临床设备学》4本理论及实验教材,并已投入使用。该校现已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已提上日程。

4未来学科发展模式

4.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只要目的,在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设施基础的同时,坚持理论教学为基础的主要宗旨[5],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后,运用先进的实践教学来不断地提升、完善自己的综合技能[6]。使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可以将专业发展为: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形成独特的专业特色的优秀学科[7]。

4.2确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无论在学科建设中进行怎样的改革,其宗旨都是培养优秀的毕业生能被社会所用[8]。因此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9]。因此让学生提早进入医院及工厂进行实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使其在即将进入工作岗位前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早上手,从容地应对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在教学中主动聆听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不同呼声对于教学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尽最大可能地覆盖尽量多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10]。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及教学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逐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教学效果明显的优秀教师队伍[11]。

4.4建立教学评估及监控体系

完善的一套教学评价及质量监控系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12]。建立一套过硬的实践教学基础、完善的实践教学过程、科学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加强对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的宏观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3]。

[参考文献]

[1]李树祥,刘晓勤.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4,8(1):5-7.

[2]王能河,但汉久,张志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2):70-74.

[3]宁旭,金贵,许佳,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7(22):3512-3513.

[4]陈月明,孟雪.基于工程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置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7-91.

[5]吴凯,吴效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16,28(9):80-81.

[6]王岫鑫,庞宇,冉鹏,等.“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134-135.

[7]钟娟,郑旋.基于创新型应用人才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4(10):151.

[8]张岁霞,杜守洪.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方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9):147-150.

[9]王洪凯,刘惠,邱天爽.《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32-133.

[10]陈瑛,龚著琳,苏懿,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79-80.

[11]李鑫,王爱英,闫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26):357-359.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10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瑕疵的玉就不是美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必须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

(一)、我的优点

1、乐观向上、大方开朗、乐于助人、积极进取。

2、善良、有爱心,待人热情、真诚。

3、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心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4、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有团队精神。

4、细心谨慎,总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细节,防患于未然。

5、擅长手工制作,热爱生活。

6、兴趣比较广泛,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7、忧患意识较强,做事情计划性较强。

(二)、我的缺点

1、 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做事不能一心一意。

2、 有时侯比较固执,比较倔强,不见棺材不落泪。

3、 有时候优柔寡断,犹豫不定,做事不够干脆利落。

4、 容易被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乱了阵脚,进而影响更重要的事情,分不清主次。

5、 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意志不够坚定,不够坚信自己。

6、 我的字写得不好,这也是一个缺点。

7、 有时会很懒,以自我为中心。

8、 社会实践的经验还不丰富,对许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且没有积极地去学习。

(三)、决心

将不足改善,让优势发扬!

(四)、格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外云卷云舒。

二、环境分析

(一)、家庭分析

我出生在西北陕西宝鸡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世代以种地为生,家庭条件一般。之所以选择医学这条道路,主要是因为家里人觉得医生是神圣而崇高的,而我本人又善良热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就来到了医科大,走上了这条漫长孤独而又欣慰的医学之路。

(二)、学校分析

我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优秀医学教育传统的省属骨干大学,其前身是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的北洋医学堂。1995年5月,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目前,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具有较完善的办学条件。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口腔医院等5所省级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共开设病床8810张。河北省人民医院、唐山工人医院等14所医院为河北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此外,学校另有60余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河北医科大学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河北省对外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社会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高压力等问题,导致病患人口数量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医疗服务越来越成为必需。2011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为246.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82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还有较大差距,并呈现结构性失衡。可见中国医生还是很少。

三、职业分析

(一)、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物理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卫生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耳鼻喉炎学、眼科学、医学心理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医学影像物理学、人体断面解剖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超声诊断学、影像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高医精、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卫生医疗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

(四)、就业前景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医学影像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等部门从事医学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五)、就业现状

1、毕业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2、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3、毕业生供需矛盾

(六)、理想

1、短期学业目标:完成大学所开的专业课程,做好在医院的实习工作,获得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证。

2、长期学业目标: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考取大型医疗器械上岗证以及相关的上岗证,争取进入三甲医院。

3、人生理想:成为引领时代的影像高级技师、执业医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争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五、结束语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只有实践的目标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作为医生这个特殊的行业,实践能力更是我们锻炼的技巧,所以要加强实践。在学习之余,给自己找个医院实地观察和学习,很多临床经验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对于工作后的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我们的知识和行动服务于病人,并虚心和老医生学习临床经验,医生是个要不停学习的职业所以我们不可以放弃学习的时间,利用自己的年轻给自己充电。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珍惜青春时光,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迎接每时每刻的挑战!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专业:医学影像学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104-0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国内开办已30多年,开办高等职业教育也近10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范畴不断扩大,已包括X线、CT、MRI、超声、核素扫描等多种成像技术。因此,如何根据各级医院及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不同需要设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培养适用性专业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根据近十年来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情况分析,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计现状

据调查,全国5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基本相同的,其中包括《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已经有约10年了,对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现有的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也逐步暴露出某些不适应之处。

1.1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与医院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适应

目前,一般地(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影像科的职业岗位包括普通放射科、CT室、MRI室、超声室和核医学科等多个部门;一般县级医院只有普通放射科、CT室和超声室;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则只有普通放射科和超声室。从毕业生就业定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地(市)级以上医院就业。目前,《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三门专业主干课程都是由普通X线、CT、MRI、超声四大影像学内容的横向组合而成,显然,上述课程设计与毕业生就业单位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适应。

1.2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与教学进程安排不适应

从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前后关联性看,各种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诊断学三者之间是纵向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先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再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最后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然而,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内学习时间仅为两年(毕业实习一年),上述三门课程只能同时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开课,这样就难免出现课程前后衔接有“错位”现象。于是,部分师生“责怪”教务处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认为“难教”,学生也觉得“难学”,教学效果无疑会受到一定影响。

1.3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不适合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各级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的相对独立性。譬如《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囊括了X线、CT、MRI、超声等各种影像诊断学内容,其希望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影像诊断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合于在地(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职业岗位就业的部分学生。但这不能满足于不同层次医院、不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尤其是不适合于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也不能使学生个性发展(选择职业岗位)得到充分实现,这与实用性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各级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毕业生择业的意向。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改革,构建满足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主干课程体系,以达到培养适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

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2.1 实施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依据职业岗位设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引用的国外职教课程模式主要有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等,这三种模式统称为“能力本位模式”。它们各有所长,特点各异,其本质都体现了核心课程理念、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综合化,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这些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其课程开发方法已成为改造传统职业教育弊端的有力武器[1]。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职业教育界追求的一个目标[2]。近十年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做了类似的课程模块化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部分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也进行了某些教学改革工作[3],但至今尚无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的研究报道。

2.2 依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设计模块化课程,有利于实现零距离上岗

综合性医院影像科内部主要有四个部门(普通放射科、CT室、MRI室、超声室),每个部门就是一个职业岗位,各职业岗位工作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假设将每一个职业岗位设计为一个总的课程模块(即为一门课程),然后,再根据这个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进一步分成许多更小的二级、三级课程模块(称为子模块),即是各个章、节的课程内容。这样,针对每一个职业岗位设计一门课程,那么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上就不会出现“错位”现象。学生在学习掌握好一门课程后既可胜任医院影像科的某一个职业岗位工作,学校也可根据各级医院影像科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这样,既便于教务处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进程,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及就业岗位意向重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课程模块,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2.3 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

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的设想和职业岗位的要求,由(医)院、(学)校合作共同编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教材及配套实验实训指导书,并共同承担专业课程(含理论课、实训课)教学工作,创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毕业生在各级医院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岗位适应准备。

此外,模块化课程改革取得成功后,要逐步推广应用于全国相关高职高专院校,为新一轮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的改革提供依据。

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工作的初步成效

3.1 (医)院、(学)校合作,共同编写模块化课程改革教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三门课程为基础,以综合性医院影像科四个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为依据,重新编写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材,分别确定为《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和《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四门课程。新编教材每一门课程均包含成像原理、检查技术和诊断三方面内容,各门课程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参加教材编写人员都是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和医院临床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是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授课教师。此外,还为本套改革教材编写了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

3.2 设计实验班与常规班对照,组织实施模块化教学

每年将同年级的三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分成两个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进行专业课教学。其中一班学生(简称常规班)使用现有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学》,二班学生(简称实验班)使用学校自编的模块化改革教材《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和《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两个班的授课总学时数是相同的,各课程均安排在第三、四学期上课。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分别对两个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考核,比较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差异性。考核的结果反映:实验班的课程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各门课程之间不会出现前后衔接“错位”现象,模块化课程教学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常规班,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

3.3 通过对毕业生实习医院调查反馈,评价教学改革成效

自2008年6月以来,学校对三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所在的实习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听取了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对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评价,比较两个班级学生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差异性。总体评价是:模块化改革教材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实验班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比常规班学生要强一些。

4 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时间还不长,各门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整合;职业岗位能力的指标体系及考核测评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模块化课程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教学,教师问题是根本。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的课程观,加强模块化教学的培训,尽快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方式;第二,要根据模块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配置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第三,要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教材。

[参考文献]

[1]搂一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7):43-44.

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15

北海市卫生学校(原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始建于1958年,属卫生行业主管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是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学校被自治区卫生厅确认为广西第三批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附属医院确认为临床技能培训基地。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附属医院是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地作为特色项目重点建设。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既是师生参加社会和技能实践的重要实训基地,也是对应卫生产业的经济实体。多年来,附属医院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服务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975年开办,具有四十多年办学经验,初期称为放射医士专业,进入新世纪后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我校的特色重点专业,2005年被广西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全区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013年我校中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竣工并顺利通过广西自治区教育厅验收。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年招生人数较多(250人/年),在校生规模较大(686人)的专业,培养了广西医学会影像技术委员会主任李文美、副主任钟易等一大批区内该专业杰出学者、专家和技术人才,据统计,全广西大部分医院县市级放射科主任和副主任均为我校该专业毕业生。

北海市卫生学校始终把卫生中等职业教育和医疗服务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基本方略,教产结合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重要的抓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需要X线机、DR、CT和超声等大型医疗设备作为教学设备,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人员和环境要求高,诊断治疗和技术操作人员准入认证、人员防护、环境防护以及患者防护等都非常严格,如果没有附属医院作为临床实训基地依托,实行教产结合,这些大型医疗设备就单纯作为示教教具,必定造成资源浪费,生均教学设备均费用很高,学校难以维持运转。反之,如果以附属医院作为临床实训基地依托,实行教产结合,学校对附属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医学教育功能和医疗服务功能,一方面开展医学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大型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降低了教学投入成本,增强了学校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教产结合的收益除满足附属医院的发展外,还投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附属医院作为师生参加社会和技能实践的重要实训基地建设,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壮大,就能很好地展示学生日后将从事的卫生职业前景,起榜样示范作用[3-4]。

1 建设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硬件

学校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培训、科研四位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有门诊部、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麻醉科、中医科、理疗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业务;医技部门开设药剂科、放射科、CT室、超声诊断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胃镜室、病理科等科室,开设病床数336张。附属医院加强与医学影像技术等办学专业的实训基地相关建设,建好示教室和所有实习生值班室,安装了超声诊断科教学闭路电视录制和转播系统,完善医学影像PACS系统,真实的医疗服务场景和卫生职业服务流程等为师生参加实践训练提供保证。还新建了两个各拥有30台计算机,配备投影设备的医学影像诊断一体化实训室,新建了每个拥有8套先进B超设备、电脑捕获实时图像可大屏幕投影演示的超声诊断实训室,各科室均安装多媒体大屏幕投影并连接校园网,可随时调用包括附属医院实时CT、DR、超声影像等网络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上课,这一系列的建设投入有力地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也保证了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

2 改革实训实习课程和创新实训实习管理

以附属医院为依托,学校率先中职学校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等现代先进教学方法,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按“模块化”教学,完善阶段实习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法、重新编写实习生手册,优化和量化阶段2周阶段见习和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法,完善实习管理相关制度教学模式,实施2周阶段见习和顶岗实习。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学校创新教学方法,让部分专业课教学在附属医院实施,通过工学结合,改变原来单纯理论教学后再实验的教学方法,引入“导生制”、“助教”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4-5]。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学校在完善校际共享、校企共享、师生共享、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构建以岗位能力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取得进展。

3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产结合,增强教师动手能力、知识传授能力、现场指导能力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学校建立附属医院专业人员教学轮岗和兼课机制。制定相关制度激励专业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和中职教师系列职称,采取双职(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放射科、CT室、超声诊断科和心电图室等业务科室主任)或挂职的措施,培养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担任附院科主任和兼职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和医疗服务,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临床经验、优良的教学效果和突出的科研能力获得社会和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教师不仅熟悉操作过程,而且精通原理,并能教会学生;教师不仅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应用于生产,而且将这些知识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师应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很好地顺应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一方面,大大提高教师自身的动手与实践能力、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分析能力、指导实训与现场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探求改革课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实现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的目标[4-5]。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现拥有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又具备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二十多人,教师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型教师向现代学者型、反思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4 改革学生评价模式

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评价模式较笼统,专业条块分割,无细化和量化标准,难以实现与岗位所需的技能对接。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重新制订实习生出科成绩评定办法和实成绩评定办法,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和评价标准,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评价模式。学生要掌握多门知识,还要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同时,也要掌握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因此我们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标准,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强调的是职业岗位、技术的专项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学校通过对该专业技能操作岗位细分,制定了X线摄影技术、肝胆超声扫描技术、心电图检查技术等专业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组织实施专业技能操作考核,通过这些考核,对学生实施客观、标准的量化考核,保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学校还举办全校医学影像专业技能操作比赛,激励学生参加实训兴趣的积极性。学校还建立以理论考、实验考、实训考、用人单位考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模式[3-6]。

5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具有联系实际、知能并重和启发诱导等特点,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又不乏高深的理论,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3-4]。课程设置为培养目标服务、教学内容为专业服务、理论系统为操作实践服务,突出能力的培养。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通过真实病例、实际工作场景和仪器操作,教学具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为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充分实践,我校大力推进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医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贯彻多媒体视图直观教学、多图纵横对比、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参与等教学原则。学校加大投入,增加了超声诊断学课时和增开心电图诊断学课程。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比较笼统,各学科课程条块分割,难以实现以岗位所需的能力对接[3-5]。传统的教学大纲专业课程设置超声诊断仅安排72学时,只能达到让学生了解的水平, 因此要真正达到熟练的层次必须依托附属医院,增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时,尤其是实训课时,我校实施的教学计划中超声诊断学调整为144学时,理论实践比为1:1。传统的教学大纲中无心电图诊断学教学要求,因为该门技术在基层已经普及应用,我校在选修课程模块中安排114课时[7]。通过教产结合,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医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贯彻多媒体视图直观教学、多图纵横对比,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从模具、课堂练习转为真实人体操作和实际场景的恐惧心理,而且方便了在校生及早接触社会,贴近岗位。制订完善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草案),创新教产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医学影像专业新课程表,完成效果评价报告,构建模块化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完善“教产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只要一人当班即可同时兼X线、超声和心电图仪器操作和常见病看图诊断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强,深受乡镇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欢迎,很多在实习阶段学生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合同,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当年对口就业率达到了95.4%。[5-7]

随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大量增多,规模扩大,设备更新,大多配备了X线、超声、心电图等辅助诊断设备,基层医学影像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今后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机遇,产教结合,加大投入,促进作为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地的附属医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功能进一步完善,促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我校医学影像专业的办学优势,培养更多胜任基层卫生服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充分体现卫生职业教育的功能,彰显示范校的特色,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刘伟,曾以初,陈承军等.深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基层的多能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33-34.

[2]刘伟,曾以初,曹俊.医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构建和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6):67-68.

[3]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肖智谦,陈碧瑕,邱琼华等.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在中职卫校中推进问题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1-33.

[5]肖智谦,陈碧瑕,刘伟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卫生职校的应用[J].广西教育,2009,(18):39-41.

[6]肖智谦.教产结合,建设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地[J].时代教育,2013,(11):112-113.

[7]刘伟,肖智谦,邱琼华.电图诊断视图直观加问题驱动教学法实践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76-77.

作者简介:肖智谦(1968-),男,汉族,广西合浦人,医学硕士,临床医学高级讲师,副主任医师,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院长,国家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试考官,连续从事中职卫校教学二十多年,是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广西北海 5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