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考核自我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4-06 19:18:08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1

一、宣传学习工作

组织教师学习了《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2019学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师对照自己的工作与表现,深刻地剖析自己。为做到考核工作深入人心,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人人皆知,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考核文件,宣传考核目的,明确考核时间和步骤。

二、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组织考核

1、学生评价。每班下发评价表,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任课教师逐条作出评价。一、二、三年级学生将表格带回家同监护人共同完成,四、五、六年级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教师的评价,填写完成后由学生直接投入票箱,统计结果之后作为考核的参考资料。

2、师德管理机构考核工作评分。学校师德管理机构考核工作评分,及时收集评分表,过期交表作弃权处理。过程强调保持公平、公正,以免出现“人情分”和教师之间互相猜疑、影响团结的现象。

四、统计成绩

1、将师德管理机构评分、学生和家长评价表等录入电脑,算出参评人数的均分。

2、及时进行公示,让每位老师知道自己的考核分数,进行自我的反思。

五、效果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2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0年修订)为考核内容,建立师德考核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0年修订)为主要内容。

三、考核对象

在编在岗教职工,其中校级领导干部考核按瑞安市教育局教育干部考核办法执行,离岗退养和长期病休超6个月及以上的人员不参加考核。

四、考核方法与步骤

1、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工作小组:

由领导小组成员和民主推选产生的教职工代表(占工作小组总人数50%以上)组成,分三组,分别对低年级段﹙一、二、三、年级﹚教师,高年级段(四、五、六年级)教师和非教学人员进行考核。

加强对师德考核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广大教职工正确认识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参与意识;要引导学生和家长对师德考核工作给予正确理解和支持。在考核中要精心组织、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规范式操作、务实求效,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公正。

2、形式与时间

采用“五考核”的形式,即自我考核、领导考核、同事考核、学生考核、家长考核,考核时间在每年的5月份下旬,并在每年6月份上旬将考核结果上报安阳教育学区和市教育局备案。

3、步骤

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好《规范》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主题学习会、研论会、座谈会、演讲会和暑期师德专题培训等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将《规范》、《瑞安市人民教师誓词》、《瑞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在职工有偿家教、带寄宿生、兼课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印给教职员工,做到人手一册,并充分利用会议室、办公室、黑板报、校园宣传栏、广播等载体进行宣传;聘请专家、名师对《规范》进行宣讲,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实施考核。一是要做好准工作;二是教职工自评;三是要组织好学生考核与家长考核,要召开专题会议,讲清意义,明确要求,学生考核由学校随机选择任课对象不低于50﹪学生(每年变动)参加。家长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可采取问卷、座谈等形式;四是组织好领导考核和教师间的互评;五是组织好非教师人员由自我考核、校长考核、其他领导考核、教师考核(非教学人员参加)四个层次组成;六是考核领导小组评议,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在打分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对每个教职工作出客观评价。七是做好考核统计、分类建档。

公布结果。考核小组将考核结果通过适当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公布。

梳理反馈。学校对考核中反映出来问题,应认真进行梳理分析,视情况向教职工本人反馈,同时进行个别谈话。教职工要根据反馈的问题,剖析原因,提高认识,主动反思,认真开展自我考核,制定整改计划,提出改进的时限,并上交学校存档。

整改提高。师德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考核主要内容,边考核边整改,对师德表现差,问题比较突出的个别教师由学校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限期改进提高。通过整改使教师队伍中觉悟不高,师表形象差,以职谋私,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得到时有效遏制,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认真总结。集中考核结束,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个人总结上报学校。学校要认真总结,对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提出整改建议,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工作。

五、考核计分办法

1、分低年级段(一、二、三年级)教师、高年级段(四、五、六年级)教师、非教学人员三类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分值分别为90及以上、80—89、60—79,60以下,调查表中的优、良、合格、不合格分别以95分、85分、70分、45分进行统计。

2、低年级段(一、二、三年级)教师:自我考核占10%,领导考核占40%,教师相互考核占35%,家长考核15%。

3、高年级段(四、五、六年级)教师:自我考核占10%,领导考核占35%,教师间互评占30%,学生考核占15%,家长考核占10%。

4、非教学人员:自我考核占10%,领导考核占20%,中层干部考核占30%,教师考核占40%。

六、考核结果运用

《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考核结果运用作如下规定:

1、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之一。

2、师德考核成绩位于前10%的,在市级奖教金、师德楷模、终身班主任、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三坛”、学科骨干教师评选中优先推荐。

3、考核成绩位于前三分之一的,在以下方面优先考虑: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在教师竞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时予以倾斜;优先推荐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学术考察和科研活动。

4、考核成绩低于后三分之一的,原则上年度不得评优评先。

5、对师德考核不合格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给予缓聘或转岗分流。

(1)、有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

(2)、热衷于第二职业、乱办班、有偿家教、带寄读生等,经查实,教育后仍不改正的;

(3)、因失职、渎职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途径;方法;考评机制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 approach; methods; evalu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70-02

1师德建设的内涵与教师职业道德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首先是一种知识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知识技能来进行传授,日常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一种知识技能而已,同时它还是一种信念。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部过程都是在向教育对象证明并努力使其接受这一概念: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是教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位教师一生的整个教学当中。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是指师德对教师所产生的一种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的表现,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师德规范和原则以及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师德理论、信念、意志、情感等,在教学实践中,为满足社会、学校、教育对象、以及科研学术创新需要的一种积极功效。这种积极效果,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具体体现。

2师德建设的现状透析

近几年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且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教师课堂教学的仪表、教态、教学语言进一步规范化,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服务教学的意识明显改善,教师职业道德质量注入了专业内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服务意识较差,敬业精神欠佳;不能严格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和道德情感等。

3师德建设的要求

3.1 健康的身心素质健康体魄是一切素质的载体,而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为了适应新时期高节奏、大范围、多学科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应和谐发展。

3.2 成熟稳定的教师人格魅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服务仪态,甚至个人卫生习惯等,都会对教育对象产生巨大的作用。成熟稳定的教师人格魅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品质:第一,热爱教育对象的丰富情感;第二,培养教育对象成材的坚定意志;第三,谦逊、好学、活泼、开朗和幽默的性格。

3.3 积极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应当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忠于职守,以培养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天职,以积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3.4 积极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日益 提高,知识经济社会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养。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从质和量上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3.5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但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而且还要不断探索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出现的新问题,把握其最新的信息动态。其次,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实施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等几个方面。

3.6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一是教师自己要作个有创造力的人;二是要思考、发现并应用新的适应时展的教学模式、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

4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1 提高教师的身心素养社会的变革、体制的转型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不断出现,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打破了人们原有的思维和心理定势。这种变化也对教师带来相当大的影响,集体性、统一性讲的少了,讲实惠、讲索取的人多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在相当一些教师中也不无表现。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正视这些矛盾,做到洁身自好,加强个性修养和个人修身,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己任,虚怀若谷,性格开朗,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修身正己,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素养。

4.2 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当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青年教师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适应时代的这一要求,使党的教育事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4.3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队伍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密集的群体,虽然具备了基本的政治信念,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相对较为完备的环境中经过了若干年的历练,社会风范,社会礼仪等从事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事业所必须的方面的知识都有了一些积聚,但同时也存在着这方面理论实践与行为实践都相对不足的弱点,表现为理论实践上需要更渊博,行为实践上需要更深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地向理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世界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民众学习,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风尚,展现出良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

4.4 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教学任务的广大教师,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做到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广泛吸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来丰富自己,增强自身知识结构的复合性、辨证性和全面性,以培养全方位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4.5 提高教师的社会意识素养提高教师的社会意识素养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标。社会意识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法律意识素养、公共意识素养、责任意识素养、集体意识素养、服务意识素养、换位意识素养和环境意识素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知法、懂法、普法和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尊严的带头人和忠实的卫士,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育对象的思想当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切从国家大局出发,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远大信念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

5师德建设的考评机制

5.1 设立师德考评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主管人事领导负责,组织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各系党总支书记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师德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师德考评工作的指导、部署和考核。各系部成立相应的师德考评小组,负责本系部师德考评工作的具体落实。

5.2 制定师德考评内容和细则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制定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内容和细则。师德考评内容(总分:100分)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政治思想(10%)、爱岗敬业(20%)、关爱学生(20%)、教书育人(20%)、为人师表(20%)和终身学习(10%)。每一项考评内容下面可以分别再罗列若干细则。

5.3 公示师德考评办法及程序学生评议:每学期学生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对其任课教师进行师德评价,与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教同时进行,其后将两学期进行平均。教师互评:年度结束前由各系部组织所有教师就师德表现和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相互评价。个人自评:组织教师自我总结和反思,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写出书面材料,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自评,量化得分。教研室评议:教研室可按照系部制定的师德考评内容与细则的要求,结合平时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监督和考评记载情况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逐项考评打分。系部综合评议:年度结束前由系部年度考核工作小组根据学校的师德考评内容与细则,结合每位教师的实际表现,进行师德综合考评。系部将五方面师德考评结果汇总,加权后得出教师年度师德考评结果。具体权重为:学生评议占40%,教师互评占15%,个人自评占15%,教研室评议占20%,系部综合评议占10%。系部将教师师德考评结果报学校年度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并按不超过所属教师总数的15%的比例推荐师德考核优秀的教师参与全校师德模范的评选。学校年度考核领导小组审定全校十名师德模范,并表彰奖励。

5.4 彰显师德考评结果效应首先,设置师德考评等级:师德考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师德考评总分在90分以上(包含90分)为优秀;总分在80-89分为良好;总分在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其次,师德考评结果效力:与岗位聘用挂钩:师德考评的结果作为对教师岗位考核的一项重要条件,考评结果归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岗位聘任和晋级的重要依据。师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学校对该同志缓聘或解聘。评为师德模范的教职工,评聘职务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年度考核挂钩:师德考核结果达不到优秀的,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师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与评先进挂钩:师德考核结果达不到良好及以上者,不能参与任何级别的先进评选。师德考评获优秀者,年度考核评优可优先考虑。与奖金挂钩:师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取消下一年度学校发放的各类奖金。与评定职称挂钩:师德考核结果两年内达不到良好以上者,不予推荐参加高一级职称评审。当年的师德考评等级为不合格,职称评审和年度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

5.5 建立师德考评档案,保障考评机制运作持久化师德档案是教师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教师师德状况的重要载体。人事处要建立师德档案,将考核结果记入本人档案。教师师德档案可以真实地记录、了解和评价教师师德情况,科学、全面地评价教师。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应一人一档,内容包括个人学期师德工作总结,《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登记表》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材料,确保师德考评机制运作持久化。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郭秀莲.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理工大高教研究,2002,4:18-21.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4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三年来,我校坚持把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共制定了十项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组织了十二次相关培训,参加各级各类培训3000多次。三年来学校没有发生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该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完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只有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师德建设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和各班主任为组成人员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下列制度:

1.责任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各副校长是所负责部门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因教育管理不力造成重大师德问题的,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在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师风建设重大问题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不按时报告、干扰和阻挠如实报告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会议制度

学校班子每学期至少要召开2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安排、总结师德师风工作;学校每年要召开一次全校教职员工参加的师德师风建设大会,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3.学习培训制度

教师要自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师德师风培训。并完成规定学时,按时取得培训合格证。今后,凡教师培训都必须讲师德、必须讲教师礼仪。要把师德师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4.谈心制度

学校领导要经常找教职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构建和谐和校园文化。

5.档案制度

学校为每一位教职工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专门记载教师师德师风表现情况。其内容为:教师的个人简历、师德师风考核情况、师德师风承诺书或责任状、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和演讲材料、个人总结、奖惩情况等。师德师风档案不仅要如实记载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要如实记载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方面的情况,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少记漏记,确保记载内容的真实、全面。

6.民主评议制度

要面向社会公开师德师风举报电话、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或建立其他举报和反馈渠道,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构建完善的评议网络,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并采取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预防和减少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每年九月为全市中小学师德师风活动月。结合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开门纳谏、进行反思、总结提高。

7.情况报告制度

对照师德规范要求,教师每学年写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由学校组织鉴定评价,并记入个人师德师风档案。

8.考核制度

学校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师德师风考核。每学期期末,以年级组或教研组(含行政组)为单位组织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自查互查,每位教师在自查中都应如实报告本人该学期遵守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的情况,接受群众评议。考核结果要公示、备案、存档,并把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

9.诫勉谈话制度

发现教职工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师德师风等方面有不好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时,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实施跟踪观察,以观后效。校级干部的诫勉谈话由具有任免权限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10.奖惩制度

结合实际,完善奖惩机制。对师德高尚、事迹突出的教师,大力表彰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有失德失范言行的教师,及时诫勉、警示和处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者,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在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聘任和晋升、表彰奖励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教职工违规违纪由所在学校处理,校级干部违纪,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对触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培训

本年度由于疫情影响,学校没有召开线下培训,但是利用微信群进行了两次线上培训。一次是领导班子在微信群里召开2019至2020学年度下学期师德师风建设会议。会上学习了《吉林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和《吉林市教师十不准》。一次是利用线上召开学期初、学期末召开全校教师大会的时机,对教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主题是:不触碰师德红线,做新时代“四有”教师。参培人数600多人。

三、开展主题活动,落实建设具体措施

真对党员教师实施“共产党员亮牌示范”工程,全体100名党员教师参加,参与率达到100%。这对全体教师开展“比修养、比学习、比奉献、比业绩,争创职业道德优秀,教育教学优良,学生家长满意”的师德主题教育和“师爱进万家”的专题活动,让广大教师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师德修养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服务学生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使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参加人数多达300多人次。班晓梅等10名教师获得“”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四、积极查处教育“三乱”行为

按照《吉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吉林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集中整治教育“三乱”问题活动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在职教师乱补课乱办班、乱订乱发教辅资料(以下称“三乱”)问题,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及家长的权益,我校把“三乱”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

成立了治理“三乱”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建立治理“三乱”工作责任制,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实行明察暗访严查严处。

截至2020年7月,我校严格执行省市区文件规定,按照预定方案严查“三乱”现象,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5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知道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基本要求,深入思考新时期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德,从教师职业生成的角度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训对象

我镇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已参加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三、培训内容

1、《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教师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

4、《教师心理素质教育》

5、《师德启示录》

四、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天,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要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各具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感悟,从感悟到领悟,从领悟到行动上的追求,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8月——XX年1月)。

主要工作:

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

2)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

3)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镇海区《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并在XX年2月17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4)推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一名,并在XX年1月13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主要工作:

1)辅导员培训。XX年1月23日,《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赴奉化参加培训,听省教师培训中心专家辅导讲座。

2)组织集中培训。

时间:上午八点。

地点: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

培训对象:九龙湖镇中心(包括完小)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

主讲:师德培训讲师团成员

要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组织者:教师进修学校

3)组织校本培训。

从XX年2‘月至4月,认真实施学校《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至少精心组织6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交流研讨,挖掘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主题开展师德讨论,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相结合,重视师德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交3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自定),要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作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3、考评阶段(XX年4月底——XX年5月)。

主要工作:

1)书面考试。4月底组织闭卷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2)过程考核。主要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出勤等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培训过程恰当的综合性评价。在4月底,完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3)学分登记。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由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师德与教师职业》计36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6

二、主要任务

全县“师德建设年”活动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深化认识、高扬正气、规范行为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我县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水平,努力创建一支具有“扎根山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人民满意”的*县师德精神的教师队伍。

依法执教方面:认真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总书记20*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提高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规定。

思想素质方面:牢固确立服务意识,具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甘于奉献,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这五种职业精神。不断更新教育理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成为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行为方面: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谨治学,恪尽职守,不酒后上课和在课堂上吸烟、使用通讯工具;爱岗敬业,依法从教,不搞有偿家教、乱办班、乱收费及向学生或家长推销学习资料和商品;为人师表,廉洁自律,不收受学生家长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不和聚众上访。

长效机制方面: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在师德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增强师德建设的时代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州市教师“七不准”》《*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四劝十规十戒”》等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关于师德建设的监督、考评、奖惩机制。

三、方法步骤

“师德建设年”活动分宣传发动、学习教育、自查整改、建章立制、总结验收等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20日)

4月20日前,全县召开“师德建设年”动员大会,向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宣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发动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积极参加以“弘扬师德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活动。

各学校、直属事业单位(以下称学校)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筹划好本单位的活动。要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教职工充分了解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学习教育阶段(4月20日-4月30日)

各学校要组织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以及《宪法》、《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州市教师“七不准”》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展开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通过写学习心得、师德演讲、师德论坛等形式,提炼总结本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并用于师德师风建设实践中,始终把师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各学校要制订出学习计划,认真组织教职工深入细致地学习研讨,写出学习笔记(不得少于1000字)。要使广大教职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依法治教和以德施教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法制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以“弘扬师德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旨,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诚信、愉悦的师生关系

(三)自查整改阶段(5月1日-5月31日)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学校和个人都要开展自查活动。学校要开展“四查”活动,即一查是否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二查是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制度。三查是否有违背师德规范和其他违纪违规行为。四查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工作是否落实。教师要开展“三查”活动,即一查是否牢固树立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二查是否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谨治学、勤奋教学。三查有无讥讽、歧视、侮辱学生及家长,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有无组织本校学生进行有偿补课行为;有无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有无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成果的不法行为;有无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中提供虚假材料;有无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搞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有无其它违法违纪和违公德的行为。

2.学校和教职工要采取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办法,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自查在以往教育过程中的思想行为,找出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与差距,对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危害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写出书面自查报告,在校内进行公布,并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

3.学校和教职工在自查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要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针对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狠抓落实,确保整改效果。

(四)建章立制阶段(6月1日-10月31日)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教职工队伍管理的规章制度,使之成为学校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同时,要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重点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1.科学的师德师风学习培训制度。要把师德师风学习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完善的师德师风民主评议制度。要广泛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构建完善的评议网络,进一步拓宽评议领域。要组织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及每个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进行评议,并采取问卷方式征求意见。

3.规范的师德师风情况报告制度。要对照师德规范要求,教师每学年写出师德师风自查评估报告,由学校组织鉴定评价,并记入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学校定期汇总并向教育局汇报情况,对不良苗头要及时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动态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估制度。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年终考核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师德师风情况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要公示、备案、存档,并把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同时考核结果要与年度奖惩挂钩,作为教师进修、职称评聘、晋级晋职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5.严格的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要实行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于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情况,应迅速查处,并根据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组织处理或低聘、解聘处理,性质严重的,清除出教师队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违反师德师风规定的,对重大问题隐瞒不报、不处理的,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凡师德师风方面有较严重的问题或考核定为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

(五)总结验收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各学校要认真分析总结活动的成效和经验,撰写专题报告并上报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点要对学校(含辖区内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等)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检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是否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和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学校是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教职工的师德水平是否切实提高;有无违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对违规的教师是否进行了教育和处理;领导班子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能力是否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政治纪律性、组织纪律性和工作纪律性是否切实增强等。

直属学校和教育直属单位由教育局机关联系股室负责人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工作。

具体工作安排

(一)4月中旬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

(二)4月中、下旬各校、各单位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每人至少完成心得体会2篇;

(三)5月开展自查活动,主要采取深入自查、深刻剖析、群众评议、认真整改相结合的办法;

(四)6-10月建立各种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五)6-8月开展推荐评选市、县师德先进集体、师德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活动;

(六)9月1日,以校为单位组织全县教职工集体宣誓活动;

(七)9-10月听取*州市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巡回报告;

(八)10月举办“师德论坛”;

(九)11月-12月对师德建设年活动开展进行检查验收;

四、组织领导

师德建设年活动是事关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学习为主导,以活动为抓手,以考评为手段,以激励为动力,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树立教育形象的关键所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者的迫切需要。各学校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效果落实。县教育局成立师德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组,负责指导和督查各校、各单位师德建设年各阶段的活动。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7

大家好!根据区教育局文件要求,今晚我校召开"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争做‘四有’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习XX总书记2014年在庆祝第30个教师节会议的讲话精神,通过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好我校教职工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广大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教职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下面,我着重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活动主题

本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主题是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长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绝大多数教师政治信念坚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热爱本质工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亘一直稳居全区前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有些教师在师德师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有些教师思想觉悟不高,不热爱本质工作,甚至有厌恶的情绪;有的放松学习,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并转为自觉的行动,上课只是啃老本,凭教参上课,知识陈旧,方法老化,自己不花功夫,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

2、存在庸懒散现象,进取心不强。有的集体活动不热心,本职工作不操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有的对学生缺乏关爱,态度简单粗暴。

3、个别教师纪律观念淡薄,自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无故经常不参加教师例会,有的连起码的上班纪律都不能遵守,有缺早晚读、迟到、早退、串岗离岗等现象。

上述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的教职工身上,但负面影响较大,对学校声誉和教师队伍的形象造成很大损害,直接影响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这种不良倾向,不仅与当前日效力加剧的职业竞争态势格格不入,更与社会、家长和各级领导对我们学校的关心和希望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必须从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的高度,深刻理解开展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三、明确要求,务求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处室领导为组员的伉导小组,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吴树巧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师德师风活动的日常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细化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量化各项工作任务,层层抓落实,确保师德师风建设不搞形式,扎扎实实地开展。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利用学校网站、校讯通、广播、标语、电子屏幕等各种载体,努力为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随时通报教育活动进展情况,大力宣传师德高尚教师的先进事迹,及时总结推广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真正使大家的观念得到更新,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从4月开始到9月结束,主要有学习宣传(4月)、查摆整改(5—6月)和总结推广(7—9月)三个阶段。

在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我们既要做好"规定动作"(学、议、查、评、谈、改、写、讲、立),又要做好"自选动作",精心组织开展好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1、抓集中学习,提高对师德的认识

学习教育要贯彻于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始终,广大教师要学习文件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专著,每人都要有专门的读书笔记本,要撰写1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坚持把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把集中学习、辅导讲座、讨论交流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抓问题查摆,找准查实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办法,认真组织排查。每一位教师都要诚心诚意的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和帮助,正确对待学生、家长和同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发现和认识到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危害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努力从主观上找原因,把问题找准、找全、查实。

3、抓整改提高,推进师德水平上新台阶

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要对照师德规范,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认清问题严重性和危害性,澄清是非,总结教训,列出整改期限,在教师分组大会上对照检查和交流,并进行民主评议,征求意见。对一般问题进行自查自纠,批评教育;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学校及时诫勉;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师德考评定为不合格等次,实行"一票否决".

4、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师德管理长效机制

一要优化师德学习培训机制。进一步突出师德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在校本培训中坚持把师德教育作为必选科目,开展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至少安排1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8

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对学生品德的测评,要在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实施。因此,改革现有的德育课学业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1 中职德育课学业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强调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为有效发挥德育课这个主渠道作用,我们必须推进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只有实行科学的学生德育评价,更加注重体现对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检验,德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当前的研究表明,德育课的学业考核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单纯的课程学习考核模式和课程内外考核相结合的知行合一模式。单纯的课程考核模式即就课程学习情况本身进行考核,一般分为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两部分,采用期终考试与平时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70%或60%,对课程本身所要求的知识点、理论观点和能力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方法一般是期终考试,采取闭卷或开卷的形式。行为考核即平时考察,占总成绩的30%或者40%,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回答问题、出勤情况、参与讨论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情况的考核。这种考核模式的优点在于对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核比较集中,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等方面,考核指标比较简单,任课教师容易操作和把握。其缺点在于考核主体单一,且集中于对课堂和理论知识的评价,对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较少涉及或难以涉及,最大的弊端就是导致考核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课堂上老师所讲理论方面的考核上,没有能够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知与行相脱节,离基础课真正的教学要求相距甚远。

德育课考核的另一种模式是知行合一的综合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在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核外,增加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在具体实施上,考核主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 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将学生自我考核、学生相互考核、辅导员(或班主任) 的评价及课任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考核和日常行为考核结合起来。这种考核模式重视将学生的道德行为纳入德育课学业考核指标体系,力图在教学评价中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将理论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与行为习惯评价结合,从而建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然而,这种考核模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少具体的考核指标,在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价时,只能进行表层的外显的行为习惯的评价,难以涉及到对更深层次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行为导向的评价容易导致心口不一、表里不一甚至功利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

因此,通过研究分析目前两种德育课学业考核模式中存在的利与弊,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和实践引导,结合激励性评价与管理性评价,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并以定性评价为主,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并通过动态的学业评价体系,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从而能够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突出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评价重点,从而实现通过评价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以评促教的目标,发挥德育学科教学主阵地作用,从而最终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2 中职德育课学业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内容

德育课学业考核评价模式是新课题,我们深知自己还不具备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条件,只能从我们的认识和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在已有的理论指导下,反复实践、总结,对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实效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2.1 制定《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标准

依据德育指导思想,制定完善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将考核渗透到与学科相关的活动范围,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知识到行为,行为到情感,从情感到心理,从心理到意志;并制定层次分明、操作方便的评价指标体系。

2.2 实施《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形式打破试卷测试单一局面,以项目式德育实践活动为重点考察学生,让卷面考评与师生平时观察和相关资料记载实证考查相结合,真正做到实效性、科学性、时代性相结合,知行统一。

2.3 建立《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考核评价网络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网络,改变单一的德育课教师独立评价、随意性大、单一片面的主体考核的缺陷,贯彻全员德育观思想,让所有任课教师、班主任、同班同学甚至企业及社会机构都参与进来,从而体现考核的全方位、统一性、独立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2.4 形成《职业道德与法律》考核评价结果分析与报告

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最终为了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考核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更应体现评价目标的实现与否。通过准确全面分析与报告考核评价结果,鉴定德育评价质量,减少德育评价存在的负面效应,纠正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德育评价的教育功能。

3 结束语

本研究力求从实践层面对中职德育课学业考核模式进行探索,针对不同专业制定《职业道德与法律》评价标准,以项目式德育实践活动为重点考察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卷面考评、师生平时观察、家长评价反馈、企业专家评价和相关资料记载等考核方式,构建学校、学生、家庭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网络体系,并通过准确全面分析、报告考核评价结果,鉴定德育评价质量,最终实现考核评价的教育和检验功能。

【参考文献】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9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绩效为导向,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老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广大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全面考核教职员工的德、能、勤、绩。

二、基本原则

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2)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3)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4)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核对象

实施绩效工资的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四、考核主要指标和内容

考核主要指标以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表现。主要指标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廉洁从教等。

能,是指履行教师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主要指标包括教师具备的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勤,是指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表现。主要指标包括出勤情况、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等。

绩,是指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以及所产生的效益和贡献。主要指标包括从事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

考核内容以教职工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分类

1、中心学校领导及初中校长(以教育局正式批复为准)由教育局和本校考核小组同时考核,其中正职校领导教育局考核占60%,副职校领导教育局考核占40%。

2、专任教师、学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班主任等均由学校考核小组考核。

(二)量化考核

考核共计100分,其中考勤20分、工作量30分、教育教学过程20分、教育教学业绩30分。

(1)考勤(2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出勤情况。病假3天扣1分、事假1天扣1分、旷工1天扣3分,本项得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婚丧嫁娶产等假期按有关规定执行。考核依据为学校考勤记载。

(2)工作量(30分)。量化出学校所有岗位工作量(如管理工作量、课堂教学工作量、教学教研工作量、初中早晚自习学生辅导工作量等)。全体教职工周工作量相加,得出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除以全校教职工总数,得出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除以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乘以工作量分数即为教职工工作量得分。计算公式:

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教职工总数

教职工工作量得分=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30分

各学校要合理搭配教职工的工作量,尽量使教职工周工作量均衡。

(3)教育教学过程(2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安全管理职责履行情况、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任教师重在考核备、教、批、辅、考、研等常规教学落实情况和教学研究及教学研究活动参与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要引导教师把教学工作落实在常规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从事非教学工作的人员的此项考核各校要制定相应的细则。

(4)教育教学业绩(3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的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的实际效果。非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考核,由学校依据岗位任务目标及每次安排的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认真严格搞好考核并量化打分。

六、考核程序

1、平时绩效考核要坚持准确及时,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月度记录为基础,每学期考核一次;

2、学期末将绩效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教师。如教师对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学校考核工作小组提出申诉。

3、学校将教师考核结果在本校内公示5个工作日以上。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1、学期末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原则上获优秀等次的考核总分达到90分以上;合格等项的分数在75—89分之间;基本合格的在60—74分之间;总分在60分以下及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评为不合格: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私自办班或进行有偿家教的;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的;旷课或请假超过国家规定的天数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的;采取罢教等方式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有其他严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被评为不合格的人数不占比例。

全校绩效工资浮动总额

全校教师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2、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为了此项工作稳定进行,我乡教师平均绩效工资额的30%进行浮动,另外70%如教师无严重问题则平均发放。

教师浮动绩效工资额= ×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得分

八、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1、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绩效考核细则,考核细则必须经过职工全会或职代会讨论通过,报中心学校审批后方可执行。

2、实施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要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5天。有意见的要及时核实,考核分值有误的,必须重新确定考核分值。并告知教师可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复核、申诉,各责任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规定,认真做好复核、申诉的答复工作。

3、各校要成立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分配具体实施工作。工作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组成,校长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教职工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考核小组成员可由学校行政会提名或民主推选,经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通过的方式产生。

九、纪律要求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10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根据国家教育部出台的《高等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可以总结为八个方面和五大关系,其包含的方面: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荣誉,教师职业态度。五大关系分为:教师与学校的道德建设,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建设,教师与同事关系的道德建设,教师与同行业者关系的道德建设。通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隶属于教师评价的一个方面,它是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完善和提高,不以奖惩为主要目的,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价值判断为核心,通过上述的五大关系可知评价主体为教师、同行、学生,客体为学校等。由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分为八个方面,因此评价的手段也具有多样性。评价的方式应该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置于专业规范之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才能拥有全面的评价,否则,会削弱评价的整体严肃性。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而科学有效合理的职业道德评价能够正确的引导高校教师的道德行为,同时保证道德评价的信度与效度,全面发挥道德评价的功能,有助于高校的整体师资建设,促进高校更好地向社会输送全面的人才。

2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面临的问题

2.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要采取第三方的方式进行

所谓第三方评价即为社会或者他人评价,而忽略了个人作为职业道德主体的自我评价。同时,在第三方评价中的社会评价,高等院校所组织的考核单位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传统风俗以及社会舆论等对教师的道德评价有限。在这种形式下,教师个体只能被动接受,[1]从而会让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2.2评价的内容不准确

关于“德”的评价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以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然而从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来说,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德、勤、能、绩、廉等方面,但高校进行评价的重点都是关于科研成果和教学。评价的指标主要就是遵纪守法、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等方面。例如“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规章”等,可以看出指标的设计往往进行大量的理论性描述,评价没有进行二级三级指标细分。绝大多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反映的是教师的部分行为,高校重视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等指标的外在性量化,轻视道德,重视业务量。整个过程缺少对学生培养质量的长期跟踪考核和观察,没有办法从本质来考察教师的道德现状。不能充分考虑和尊重差异性,评价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很好体现时代性、地域性以及学校和教师的特殊性。[1]

2.3评价的程序不合理

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从上而下的程序进行。具体分为:一是教师自我评价,填写考核表总结;二是360度测评,同事、学生、领导考核小组打分;三是根据排列出来的总分比例,确定教师评价等级;四是由学校审核结果,最后将考核结果存入档案。从管理的角度讲,这样的评价具有全面性,但会导致评价程序的复杂和琐碎,在具体操作中显现出问题。现有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要包括考核领导小组评价、教师之间互评、学生评价和教师个人评价几个部分,分别赋予权重比例分值,采用年底一次性打分的方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大多数都是在学期开始或者学期结束,通常会与学校安排的期末考试和年终学术任务一起进行,这时高校教师因忙于应付,所以考核工作随意性较大。

2.4评价的结果相对比较性差

高校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往往是抽象的、定性的,对于教师的思想表现、工作任务、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具体量化的衡量缺少体现,所以评价结果相对比较性较差,极易出现“千人一面”的通病。并且,实行的群众监督评议制很难落到实处,只要不发生严重的过失行为,干与不干、干得好与干得不好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差别。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可知“实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要求与高校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相统一”。我们应该综合发展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道德发展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评价的实质意义上追溯教师职业道德的真正意义,不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度和工作技能,还要激发教师的思想认识,提升个人的全面技能和素质,实现人生价值。[2]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3.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层次

3.1.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评价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职业情感:这种情感即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热爱之情。[3]对于职业情感的评价主要是靠个体评价,即道德自律;另一方面,教师职业理想:指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即为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抱负和志向,我国高等教师的职业理想为“献身高等教育事业,不停探索改进个人实际、实用、实做的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教师职业理想属于教师的内在行为,所以要采取自我评价。

3.1.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

第一,爱岗敬业。爱岗即用一份热忱的心来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即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做好工作。只有做到先爱岗敬业,才能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为高校做出贡献。第二,心系学生。高校教师在高校里直接面对的人群就是学生,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极为重要。师生关系的和谐、愉快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反之亦然。这就要求必须做到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既不放任不管,也不苛刻要求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并且理解学生。第三,教书育人。在教书上,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己任。在育人上,积极的引导学生保持阳光的心态,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第四,创新精神。“创新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的特征是变革、超越和进步”。[4]第五,社会责任。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是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使命所决定的,高校教师的首要社会责任就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就是需要教师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项目;其次要主动融入地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市民讲台,专题讲座,与社区互动关注热点难点;最后还应该走入家庭,开展更多的道德修养教育。第六,乐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精神就是让自己的付出大于回报。在社会教育活动中,要求高校教师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教师应当做乐于奉献的楷模。

3.1.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与评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主要包括: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义务、职业道德良心、职业道德荣誉和职业道德幸福。一是高校教师的道德义务主要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它是由高校教师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所确定的,这种义务主要是需要自觉地去履行,没有强制性。义务也需要监督和评价,这时义务就能够分为他律性和自律性,他律性的评价主要是社会评价,自律性的评价主要依靠教师主体自身的意志。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心是指教师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积极履行义务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心在教师职业劳动过程中和道德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贯穿于教学中的各个阶段,成为思想和情操的精神支柱。这种自我评价始终会受到教师本身道德水平的不同的影响。三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荣誉是高校、社会及个人,对教师职业道德履行情况的肯定以及赞赏。四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幸福感为教师在从事教育的活动中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目标达成的意识体现。这种幸福感是道德他律和自律共同施以作用而产生。

3.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方法

3.2.1评价体系设计的途径

第一,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估指标的层次结构(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其次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最终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二,德尔菲法。首先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的知识范围,确定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20人。其次向专家提供预测问题,所需相关材料,接着由专家做出问题答复。再次根据各个专家所接拿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是如何根据材料做出自己的预测。最后将各个专家第一次预测的结果汇总,制成图表后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个专家,让其互相比较不同意见,做出第二次预测。经过三四轮的汇总反馈以后,致使每个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

3.2.2评价程序

首先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一定的简化,在分析借鉴总结的基础上,适当对评价标准进行最优处理。其次需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强化完善网络考评系统,利用校园网的平台,在网上进行360度考核。

3.2.3评价方案的制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案制定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需要解决教师道德评价的有关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的问题。通过制定评价方案,确定道德评价工作的主要部门和次要部门,将具体的工作安排到各个部门里。将教务、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的评价标准进行整合,避免相同工作冲突,影响效率。[5]第二,教师道德评价中要充分考虑指标细化、评价原则和内容等,不能单单只重视指标,要有完备的方案。第三,充分发挥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作用,降低突况的概率。总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体系完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评价体系和机制也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全面并且高效的发挥评价的功能,引导高校教师向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构建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5).

[2]王光彦.试论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王光彦.现行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反思与改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2(4).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11

(二)对师德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有效机制目前在国内高校的评价体系中,普遍呈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文化等倾向,师德建设并没放在突出位置,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也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推动师德建设。

(三)价值取向偏离,功利思想严重受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教师价值取向逐渐以利益为导向,教师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课程选择、教学科研投入都以“能否获利”作为行动准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治学得过且过,缺少敬业精神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但是有些专业教师认为教学才是自己工作的全部,德育工作与自己无关,而且对于专业教学也只是安于现状,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产生的原因

师德水平的每况愈下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宏观方面:国家方针政策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社会氛围的变化都严重影响着高校师德建设的走向首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利益观念日益深化,极大地冲击了高校教师的传统价值观念。职业的认同感下降,在面对工作选择和教学科研投入方面容易心态失衡,偏离正确方向。其次,国家对于高校的评价体系不尽科学,“唯成绩论”的传统模式依然主导,素质教育多停留在设计层面。因此高校在教学安排和业绩考核时只重科学文化素质,不顾思想道德素质就成了很“自然”的结果。

(二)中观方面:高等学校的各类管理制度不健全是直接原因,对于师德的不断下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在教师聘用和职称评定方面,考核标准单一。把专业授课能力和科研水平作为唯一标准,对于师德修养方面没有设立考核环节或流于形式。其次,缺少定期师德培训,使得师德提升缺少公共平台。有的学校只是搞一些讲座或是发些材料自己学习,培训内容更新慢,过程中缺少互动,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本人都意识淡薄,不以为然[2]。最后,高等学校对于师德建设不够重视,并无主管部门或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不能充分地激励、引导高校师德建设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微观方面:教师自身是师德建设发展的内因,师德修养不高,立场不坚定,随波逐流才是师德滑坡、失德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首先,价值观的转变。在面对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冲突时,放弃职业操守,一切以利益为标尺,是导致高校教师师德下降,失德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其次,师德修养不够。一些教师没有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作为重要内容,对于相关培训也是应付差事,与立德树人渐行渐远。最后,责任感和使命感淡然。现阶段的高校教师对于国家的需要和学校的学科建设漠不关心,完全站在个人立场,以是否有利于晋升职务,有利于提高待遇为标准。

三、科学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推进高校师德建设

在现阶段,强化立德树人,把握教育本质,把育人作为首要目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统领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一)组织领导机制,为推进师德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政策保障首先,要成立立德树人,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一把手负责。把与师德建设相关的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等部门的一把手也纳入到领导小组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清晰。形成统一领导下的有机整体。其次,在各学院等教学单位也要按照学校模式设立领导小组,而且是师德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定期开展师德状况分析,为校级统筹提供第一手材料。最后,校、院各级领导机构要结合实际制定开展师德建设的实施计划。制定过程中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力争形成既科学合理又能反映群众心声的方案。

(二)宣传教育机制,为开展师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保障,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首先,充分发挥宣传的窗口作用和感召力量,丰富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通过集体大讨论、典型讲座等方式宣传高尚师德,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把全体教职工都动员到师德建设活动中。其次,丰富教育形式,不只停留在教条、枯燥的理论学习层面。把道德规范外化为教师更容易认可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内化为高等教育所需要的道德素质。最后,做好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严把质量关。定期总结培训经验,不断调整,力争在培训结束后给教师师德水平带来质的提高。

(三)激励引导机制,激发广大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提高师德修养的主动性首先,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把师德修养纳入到职称晋升、业务考核评价体系中,对于在个人师德修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同等条件下给予适当倾斜,对于有失德行为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制”等,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3]。其次,注重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对于在师德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点带面,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最后,建立与精神激励相配套的物质激励机制。协调好精神与物质的利与弊,通过适度的物质奖励进一步坚定立场,以实现与科研中先进的“平衡”[4]。

师德考核自我总结篇12

一.建立师德考核工作领导机构

师德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学习和宣传报道工作

1.通过学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回信的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文件和要求,提高师德学习的针对性,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2.持续宣传报道,形成全社会影响,利用板报、广播、专栏,多角度宣传,全方位展现师表形象。

三.评选范围和条件

1.评选范围

年度师德标兵的评选范围是: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

2.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模范遵守新的<<中小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

(2)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专业发展意识和行动具有明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心理健康,与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关系融洽,和睦相处。

(3)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驱赶学困生等行为,无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无校外办班、兼课和有偿家教等行为,无在教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等。

(4)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所任学科在全县处于前列。

(5)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媒体进行过宣传报道和参加过市级(含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优先。

3.推荐方法

(1)评选师德标兵应在对本单位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核的基础由进行。

(2)我单位在上报推荐名单之前,要在本单位对师德标兵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

4.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

(1)“师德标兵”申报表

(2)“师德标兵”典型事迹材料1份,字数在3000字左右。

(3)本人师德档案:包括<<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表>>一份、学习笔记、个人评价材料、本人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媒体师德事迹宣传报道材料原件或相关材料等。

中学师德实施细则

一、在学校统一组织下,由学生和家长实行无记名投票评议。

二、对学生和家长的评议面应覆盖教师所教授的所有班级,并不少于所教授学生人数的60%。

三、根据<<学生和家长评议教师问答卷>>,由学校组织专人进行回收和统计后,记入<<师德考核表>>。

四、考核方法

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无记名民主测评为主,实行教师自评(占30%),学生和家长评议(占30%)、同事互评(占20%)、领导班子评议(占20%)四方面相结合的办法。

考核结果分为四档,分数在90分以上者为优秀,在80-90分者为良好,在60-79分者为合格,在59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