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0-23 17:00:18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1

1经济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进人“新常态”,济南市经济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明显表现出放缓趋势。2011~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2%,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5.2:38.4:56.4,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9%,第二产业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6.5%,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为11.7%。

根据相关经济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增速将维持在6.5%~7%这个区间内山东省增速预计将维持在8%左右。济南市生产总值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计将在8%~9%之间。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济南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7.8%,结合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实际,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情况做出“年均增长8%、2020年达9300f乙元”的预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整体放缓,济南市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阶段,第三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放缓’第一产业平稳紙预计“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比重将调整为3:35:62。“十三五”期间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模式,将有利于环境压力的缓解。

1.1农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60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蔬菜作物;畜禽养殖业以生猪、蛋鸡和肉鸡为主,产量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济南市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占全市的排放总量的63%、29%,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专业户数量逐渐增多,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低于养殖专业户,但济南市目前畜禽养殖现状仍是以分散式农户养殖为主,养殖场及养殖小区的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量约占总量的一半,而蛋鸡和肉鸡的养殖数量不到总量的20%。同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化学品投入品污染现象十分普遍,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成为常态,有效利用率分别不足30%、40%,也是造成农村土壤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农村人口和农村污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但全市目前19个乡镇或街道无污水处理设施,除去7个镇办拟接人城区或园区管网、2个镇办拟建污水处理站,仍有10个镇办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

“十三五”期间,针对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污染、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畜禽养殖导致污染物排放等突出问题,济南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将进一步优化化肥施用结构,提高利用率,同时提高畜禽粪便还田率和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并在进一步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土壤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保证农村土壤环境安全。

1.2工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工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偏重,工业耗能高,结构性污染严重。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济南市轻重工业比重基本保持在2:8左右,新常态下轻重工业增速均表现出明显放缓,但比重情况仍然是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比重近10年来未有明显改善。济南市高耗能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工业源消费量髙达90%,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3%。高耗能行业的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96%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量59%、55%、74%。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分析工业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5个行业中,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企业均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源比重的18%、20%和44%。

同时,济南市存在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全市11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和5个工业集聚区多数分布在城市主导风向以及不易扩散的区域。尤其是东部老工业区,以2014年数据为例,东部老工业区内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总量的19%、17%、56%,由于企业设施落后,污染物排放点多、面广、量大,对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的扩大发展将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隐患。

根据济南市政府2014年底印发的《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及落后产能淘汰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对东部老工业区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优化升级,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对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带来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同时,随着“十三五”期间工业的转型升级,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的淘汰和提升,工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压力有望缓解。

  1.3服务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年均增长率为12%,2014年服务业产值达到3256亿元,对经济贡献率超过67%。随着济南市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住宿餐饮业也进人稳定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2010~2013年度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的结果,来源于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约占济南市PM2.5的16%,“十三五”期间,由于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带来的餐饮油烟问题不可忽视。

2能源消费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济南市能源消费具有以煤炭消耗为主、能源结构偏重的特点,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达4100万t标准煤,煤炭消费总量约为2500万t标准煤,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小,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工业行业中,由于工业结构偏重,工业高耗能问题仍然存在。综合能源消费量前3名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前3名的行业以占全市工业增加值25%的份额,消费了全市85%的煤炭,排放了85%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全市生活能源消费消费量约为300万t标准煤,其中约200万t标准煤来自农村生活用煤,100万t标准煤来自城镇生活的散户燃煤和小餐饮炉灶用煤,散户燃煤数量不可忽视。

根据“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到2020年济南市综合能源消费量将增长至4800万t。按照山东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强化能评约束,切实做好能源和煤炭消费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济南市“十三五”期间将达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由于天然气价格偏高、燃气运行成本高等价格因素,以及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无大型季节调峰气源和储气设施、供应保障和应急能力弱等因素,导致“十三五”期间天然气推广压力仍然较大。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放缓,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具有直接的有利作用,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仍然难以改变,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前景仍然面临较大压力o

3城镇化对济南市+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2014年,济南市常住人口达706.7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750万人,人口总量的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建成区内尚有3000万m2的建筑采用散煤取暖,根据估算,全市散户用煤总量约300万t,建成区内约承担100万t,由于生活源散煤的燃烧无处理措施,各项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远远高于工业燃煤的排放水平,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生活源排放将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014年,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近160万辆,城区内机动车保有量约100万辆,占总量的70%左右,机动车排放的3类主要污染物CO、HC和NO,的排放量在全市污染物排放分担率分别达68%、60%和28%。“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的机动车数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增加至220万辆。同时,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加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污染将进一步加重。

4济南市“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

目前,济南市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实际排放量已超出理想环境容量的42%和79%,仅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常情况下每天氨氮排放量已远超过小清河市区段的容量,在“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来自环境容量的约束和压力将更趋紧张,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仍然是重点。结合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经济、能源、城镇等各方面发展情况分析预测,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到202_化賴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新增量将至少增加3、1、2、1.5和0.4万t。

5结论和建议

根据对“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环境影响情况分析预测,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落后、能源结构性污染亟待解决、工业结构布局问题突出、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两点建议。

5.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应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外电入济的机会,以引入外部能源为重点,同时加大天然气推广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工业污染防治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重点,同时重视非常规污染物,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推动油品升级,发展清洁能源车辆;在城镇化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防治中,继续实施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大集中供热污染防治力度,并严格控制餐饮油烟污染。

5.2水环境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2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一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这五年中,我们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环境保护队伍经受住了考验。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可以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对环境保护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彻底抛弃“两高一低”,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努力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统筹协调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压力,全市上下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势必增加环境承载力。目前,欠发达、欠开发仍是我市的基本市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还会大幅增加。“十二五”期间,国家初步确定西部省区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COD和NH3-N(氨氮)8%、削减SO2和NOX(氮氧化物)10%的目标。结合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口基数大和排污总量剧增的实际,发展和污染减排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环境保护的工作压力很大。第二,环境污染发生转移,农村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衰退;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植被被破坏,土壤受污染,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如果这一发展态势不能受到根本控制,后果不堪设想。第三,环境保护自身能力建设远跟不上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发达地区,得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投资,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基础好、起点高,工作成效明显。在我市,尽管“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有所发展,但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尤其是为环境执法提供数据基础的环境监测能力严重缺失,存在着人员结构单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环境保护能力不容乐观。第四,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巨大。“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迎来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两大历史机遇,加之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试验区的高度重视,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我市的支持力度将显著加大,我市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按照产业梯次转移规律和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第二产业将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化工、煤炭、电力、原材料、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将加快发展,资源开发强度将进一步加大,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增长。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基本格局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第五,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两大领域,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处理得好,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多赢;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现在,环境污染威胁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环境保护已成为群众的热点领域。这说明,人民群众越来越把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保护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期望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多。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及时解决。此外,近期我国各地发生的环境事件,如福建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漏、大连新港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安徽怀宁电源厂污染儿童血铅超标等,无不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当前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

“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上衔接,抓紧制定环境保护控制指标和监管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推进。2011年,各镇乡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管理,围绕目标定任务,围绕任务抓落实,切实开展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一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快推动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当前,环境保护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同时又要考虑环境容量,把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把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努力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要在区域布局中,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要大力推动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新兴技术,大力发展应用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环境保护产业和低碳经济。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事业统筹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十二五”工作中是相互促进的,“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一定要立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如果我们产业结构调整还维持“十一五”状态的话,市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新的进步,那是很难的。为此,必须下定决心,通过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该关的关,该停的停,决不手软。如果我们的产业还是以那些污染排放重、能量消耗大的产业为主体的话,那势必会影响我市的经济发展。

二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控体系。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完善措施,健全污染防控工作体系。一是抓源头治理。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等“源头防治”措施,严厉惩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认真开展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积极探索重大决策环评方法,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达到环评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要真正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把好污染排放“总闸门”。“十二五”减排增加了两项指标,总体难度比“十一五”更大。对于市政府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各单位要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确保完成。二是抓综合治理。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淘汰传统落后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生产体系。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绿色采购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推行垃圾分类和消费品回收,完善资源回收利用,建立绿色、节约的消费体系。

三要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一是抓好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市的饮用水主要来自倒天河水库和利民水库,为三类水体标准。然而,这一全市人民的生命之源近年来已经受到了污染,水质有富营养恶化趋势,必须加大污水收集处理和农业面源治理力度,不断改善水质量,保障市民饮水健康。二是健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监管的长效机制。必须要把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长效机制作为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三是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为环境质量改善保驾护航。

四要及时化解环境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增多,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环境污染扰民投诉日益增多。要坚持预防与处理并重、执法与服务兼顾的原则,转变工作思路,寻求合理解决环境纠纷的正确途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健全机制,完善环境工作制度和程序,加大环境处理工作的执行力。要对全市环境进行调查处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专人登记、领导批阅等制度,及时上报信息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处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赶赴现场做好调查处理、回访反馈等工作。二是严格把关,有效预防环境投诉。要做好前置审批,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对新建项目选址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坚决不予办理,杜绝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预先征求群众意见,群众没有意见的再行办理,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投诉的发生。三是严格环境执法,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工作效率。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政策明确、需要解决的合理诉求,一次性解决到位,让群众息诉罢诉;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同时逐一落实措施,防止矛盾积累和激化;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做到领导包案,采取定时限、定责任、定方案的方式,一包到底,限期处理问题,实现“人要回去、事要解决、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工作目标。四是定期排查,集中整治,消除环境隐患。要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相对集中的特点,开展环境噪声专项整治,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排查,努力做到环境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防范、早处置,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早发现,提前做好准备,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齐抓共管,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单靠环境保护部门很难取得重大突破,务必做到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一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提高应急管理水平。要以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破坏生态环境和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违法行为。要实行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管理,重点加强对河流沿岸和人口密集区化工、采煤、洗选企业的监管,规范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及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消除环境安全隐患。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事件的能力。

二要进一步明确各镇乡办事处和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环境保护执法的监管责任。严格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环境保护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其他各职能部门和各镇乡办事处要通力合作,对因决策失误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的,要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3

我街先后召开了XX街道秸秆禁烧工作部署第二次会议、XX街道2020年秸秆禁烧暨防火工作现场会、XX街道2020年农村环境整治现场工作会、XX街道“农村总动员、干净迎小康”启动仪式会议、XX街道2020年第二季度生态环保理论学习会共5次会议,研究部署督察整改工作。制定了《XX街道春季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方案》《XX街道2020年秸秆禁烧、防火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秸秆离田现场,对秸秆禁烧工作要求增加巡查频次及离田效率,划分区域责任田、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秸秆禁烧责任到村、到组、到户,全面实现“零火点”目标。对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案件复查复核工作先后做出2次批示,要求全面梳理,逐个案件对标对表,确保案件整改到位。分管领导先后3次深入现场检查调研,协调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秸秆离田、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复查复核等工作。

二、督察整改任务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我街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共有整改任务4项,应完成整改任务4项,实际完成3项。按序时推进1项。本月任务十三取得明显进展,按照我市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XX街道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抓实抓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层层抓落实。为进一步增强季家村保洁队伍清理能力,将季家村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贫困户纳入到季家村保洁队、巡河队中,进一步健全季家村保洁队伍,逐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活动,落实垃圾清理责任制,划定保洁员责任区域,重点对村头屯边、公路铁路两侧、垃圾堆放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日常清理。实施“三个第一”工作机制,即第一时间领取任务,第一时间整改到位,第一时间汇报整改情况。我街将继续强化监督管理,保持日常工作常态化开展,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使季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共有整改任务5项,应完成整改任务5项,实际完成3项;按序时推进2项,本月有2项取得明显进展,分别是任务十五、任务十八。取得的进展分别为水源地保护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一是XX街道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严格按照《XX街道关于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将季家村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贫困户纳入到季家村保洁队、巡河队中,进一步健全季家村保洁队伍,逐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对季家村现有4处水源地开展巡查消毒。安排专人进行值班看守,对水源地采取封闭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坚决切断病毒水源传播渠道,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开展春季河道集中整治行动,结合“清四乱”行动,对辖区河道开展日常巡查,坚决做到“四乱”行为发现一起,解决一起。三是对季家村生活垃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台账,村保洁人员对保洁区域开展日常清理,由明基公司统一清运。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共有整改任务6项,应完成整改任务6项,实际完成4项;按序时推进2项,本月有2项取得明显进展,分别是任务十四、任务十五,取得的进展分别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及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一是对我街季家村垃圾点进行再摸底、再排查,做到垃圾点位清,宣导鼓励村民生活垃圾丢弃规范化,确保垃圾箱周围整洁干净。本月分别召开了XX街道2020年农村环境整治现场工作会、“农村总动员、干净迎小康”启动仪式会议、XX街道2020年第二季度生态环保理论学习会环保季度专题会、研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二是对季家村现有4处水源地开展巡查消毒。安排专人进行值班看守,对水源地、取水口、蓄水池等关键部位和水质净化消毒等重点环节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杀,不留死角,严防水源遭病毒垃圾污染,避免安全隐患流入供水环节,保障我街季家村饮用水安全。三是开展“农村总动员,干净迎小康”清洁月活动,对季家村生活垃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活动,保持常态化清洁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4

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随着城乡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电的使用在人们生活中的迅速增加,合理选用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对生活小区的环境质量将直接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必需考虑生活小区整体给排水生态化设计电气设计与住宅用户电气设计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现代生活小区是集住宅、办公、商服等建筑组成的群体。

一.生活小区的给水生态整体设计

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是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生活小区建筑的美观、实现住宅建筑的功能、降低住宅造价,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虽然日趋成熟,但设计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的管理及经济运行,采用什么样的排水等级对生活小区的整体构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安全管理系统

小区规划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应考虑今后的发展,对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应留有余量,以备将来发展的需要,避免今后东添西改,争取小区规划一次到位为佳。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安全管理系统包括防渗水系统和防压力系统,系统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在小区的建筑群体中,有高层建筑,有多层建筑,对高层建筑中的一些生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和消防设备,应有安全管理系统以确保可靠性。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如果建在旧市区,周围管网纵横交错,应从建筑物顶端引入,设于某单元顶层楼梯间内。

建筑物如果是在新建区并已规划有闭路电视网,可以考虑从地下进户,前端箱设于地下室或一层楼梯间内。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可以应用电脑抄表系统,由住户部件地址码和计算机系统、管道等组成。住户部件地址码分别装于各户电度表内,可定时检测各户用水和排水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并予以打印纪录。住宅内部的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施应该分开保护和分线设计,选用带保护功能的高分断力的小型空气开关和选用有带高分压力的真空开关。

2.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的内部设计

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安全管理系统线路敷设应以暗敷设为好,多采用其对住宅内部的线路进行敷设。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安全管理系统要求各级保护可靠,维修方便。安全管理系统设一个总箱和应总计量表,室内开关箱均采用铁制箱。总箱应在中心处,可设于楼梯间内,也可设于外墙上,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以当地做法为主。

外墙上的总箱要注意安装高度,一般底部距地1.5米,箱体应选择户外防水型。室内开关箱应尽量靠近门口,底部距地暗1.8米装。为了检修方便及合理的选择导线的截面,每单元应设一台分箱,箱子不单设,只是在单元箱内加设一只分开关。

二.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建设的探讨

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设计工程规划设计依据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的安全要求。依据有关规范,应配套设置完整的室内外消防及生活给水系统。采用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方式,美化为主兼顾功能,创造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映衬的绿色有机体系。

1.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生活给水设计

污水与废水合流的排水体系,从卫生间排出的粪便污水需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污水排水量系以各计算管段卫生器具的当量换算为设计秒流量确定,雨水系统根据当地或邻近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量,重现期按两年考虑。在屋面设有雨水斗经雨水立管引至室外雨水系统,雨水立管具置由建筑单体确定。室外雨水直接排入雨水暗沟,经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排放系统。规划中植物配置讲求经济美观,对环境起点缀和增色作用。道路绿化、院落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人工草坪、花圃和各种自然绿化。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生活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其城市管网接管点水压不得低于0.35pMa,从市政管网接入两路给水管进入该用水区,接入管管径均为两根并设置相应的室外水表井计量,用水区内形成环状。生活用水量,建筑区主要为住宅,同时还包括相关辅助用房,采用分区给水系统,为保证本建筑物用水安全,室外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多层住宅由环状管网直接供给,供水方式采用下行上给方式,小高层及高层由地下水箱和水泵联合供水,供水方式采用上行下给方式。

2.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消防给水设计 生活小区给排水生态化消防给水设计,规划设计依据相关规划管理条例,为业主提供的具体任务书及用地红线图。融汇人文意识、点染山水自然、提升文化气质。在总体规划的指导同时因地、因情、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统一。强调居与生态、文化、等领域联系,密切关注环境设计在规划中的突出地位。

室外消防按要求于室外环状管网上设置室外消火栓,由于本建筑室外消火栓及市政消火栓承担室外消防功能。室外设置方式为地上式,其间距不大于120米。室内消防根据有关规范于建筑物内设置,室内消防系统包括消防管网及室内消火栓,根据该建筑发展用地功能要求,预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功能。在消防管道规格设置时考虑其水量要求,消防水源采用地下消防水池储存水,设置两根进户管且室外消防给水管形成环状以确保消防供水安全可靠。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5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力动员做好夏季灭蚊环境整治工作

病媒生物防制特别是灭蚊环境整治工作是确保我镇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创省级卫生乡镇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镇党委、机关高度重视,会议研究,由行政综合服务中心领导该项工作,拟定工作方案,要求全单位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安排,扎实有效实施了深入宣传动员广泛发动群众,把夏季灭蚊和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爱国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标本兼治,防治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双管齐下,做到了措施落实,工作扎实,有安排、有检查、有效果,使蚊蝇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突出重点,科学防制,不留死角,全面整治防杀

我中心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和行政综合执法队配合,加强了对我镇各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的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对蚊虫做到了防杀结合,确保了防制效果,坚持科学消杀,不流于形式。各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和固卫标准要求,通过认真做好组织安排,落实消杀工作责任,加强督导检查。坚持科学消杀,规范药物使用与管理,切实保证消杀工作质量。并进一步完善各类防蚊设施。全面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即:消除蚊虫孳生地,疏通排污沟渠,实行垃圾日产日清,采用药物喷洒、灭蚊等多种方法杀灭,通过综合治理措施,集中开展蚊虫孳生地环境卫生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卫生防病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三、加大宣传,增强公众卫生防病意识

为让全镇广大群众掌握灭蚊知识,科学、有效地全面开展灭蚊工作,我中心通过专栏、宣传资料、电子显示屏、板报等多种形式在辖区内进行宣传。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增强了居民对蚊虫危害性的认识,使辖区居民掌握了灭蚊防病知识,形成了人人了解灭蚊、人人关心灭蚊、人人参与灭蚊的良好氛围。广泛发动广大经营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消除一切卫生死角和蚊虫孳生地,要求门前“三包”,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自觉做到了不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维护好清洁、生态和谐的镇域卫生生活环境,确保了人民身体健康。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6

一、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根据年度制定的安全培训计划,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全员安全培训学习,并进行安全考试,通过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现场管理,更新现场各类标识牌

今年共新增受限空间警示牌50个、禁止踩踏23个、当心高空坠物37个、当心烫伤20个、小心淹溺30个、小心触电30个、禁止攀登30个、当心腐蚀30个、小心冻伤10个、噪声有害10个、当心吊装5个、防静电牌10个、洗眼器牌10个职业危害告知牌4个、重大危险源警示牌7个、岗位风险告知卡和风险管控应会卡15个。

三、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每周三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不间断的监督各车间,每时每刻紧绷安全之弦,严查“三违”现象和“三无”现象;对重大危险源、消防检查和劳保着装进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罚和整改,有效保证生产和人员的安全,全年共下发及整改安全隐患内容366项,整改率100%。

今年接待上级部门及各类来我公司安全检查10次,对于提出的85项安全隐患不合格项,都一一进行了整改,并以书面报告向上级检查部门进行回执。

四、加强特殊作业票证管理

为规范特殊作业票证的管理,安环处对各车间安全员进行培训,并要求所有特殊作业票证办理必须到安环处登记编号,发现有填写不规范或漏项的,给予指正,作业结束后到安环处进行备案。

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开展安全月活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根据年度制定的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安全预案演练,先后举办了合成炉紧急停炉演练、单体储槽泄漏演练、主变压器停电应急演练、氯气泄漏事故演练、聚合工段突然停电事故、次钠分解中毒等,提高了一线员工的应急应对能力。

6月份安全月活动,组织开展义务“安全员”活动、空气呼吸器佩戴和消防水带抛洒比赛、进行了“出彩在岗位,尽责保安全”演讲比赛;聘请消防队专家,对全厂员工进行防火知识消防培训。

六、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及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对其管理制度进行修订,明确重大危险源安全周知牌中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并对其内容进行修订。定期组织各车间安全员进行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各级负责人按照检查频次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020年8月31日,委托河南鑫安泰安全监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公司在2020年9月25日,委托河南省安评检测检验技术有限公司对公司现状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七、持续开展双重预防体系机制建设工作,通过评估考核

按照市安监局要求,在公司积极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在车间岗位开展宣传,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让员工了解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意义;并对《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进行了修订。更换安全风险分布四色图、安全作业风险比较图、各岗位作业风险告知卡共计17处。2020年8月31日通过省安科院专家组评估考核。

八、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设备检验工作,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度安全管理人员复审15人,新办证1人,危险工艺操作工复审9人,防爆电工复审8人,低压电工复审11人,做到需持证岗位人员均持证上岗。气体报警仪检测131台;安全阀检测40台,压力表94块,磅秤等计量器具10台,压力容器进行了校验登记,3月3日、9月2日分别进行了防雷防静电检测,保证特种设备、设施处于安全有效、准确计量的状态。

切实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在车间醒目位置制作安全提示卡、职业危害告知牌,并对生产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216人)。在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损伤场所设置冲洗设施,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确保人员安全。

九、按时取得各项许可证件,保证公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020年10月23日完成金祥材料应急预案备案。

2020年11月5日完成金祥材料经营许可证延期备案。

2020年11月7日完成金祥材料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备案。

2020年12月8日完成济源市方升化学有限公司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的变更手续。

十、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2020年和河南省华鼎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消防维保协议,每月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本年度共充装35kg干粉灭火器19具、充装8kg干粉灭火器143具,充装4Kg干粉灭火器38具、充装CO2灭火器57具;新购8kg干粉灭火器13具、推车式泡沫灭火器2台、消防水带2条;维修消防栓箱3个、维修氯气捕消器2台、维修空气呼吸器6台。

十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2020年12月22日发生一起人员手腕摔伤事故,充分暴露出我们的安全工作还亟待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员工安全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2、在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方面,未能做到举一反三,主动彻底整改,整改后的隐患还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

3、在安全培训方面部分人员未能引起重视,存在侥幸和支差应付思想。

4、对安全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不够,给工作带来不便。

十二、2021年安全生产计划与目标

1、落实三年行动方案中涉爆环境生产场所的控制室、交接班室等搬迁工作,对确需在装置内布置控制室、交接班室的进行抗爆设计、建设和加固。

2、按时间要求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

3、对照各自职责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主体责任,严考核促落实,确保公司平稳生产。

4、加大对外协调工作,完成压力容器校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检测、气体报警仪检测和员工职业病健康体检等 。

5、配合各车间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落实。

6、提升公司安全文化,加大安全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抓重点、促落实,提高作业现场事故预防、避险、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7、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做好日常安全督促、检查、落实,健全安全生产台帐、报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制度规范、执行有效、数据准确、痕迹清晰。

8、与各部门协调,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9、确保公司2021年度安全稳定生产。

环保工作总结

一、202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善环保手续,为企业稳定生产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1)4月28日签订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合同,目前第三方公司已将报告编制完成,等待生态环境局进行初审;

(2)4月28日签订“突然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合同,7月30日通过生态环境局组织的专家评审,8月6日通过省厅审核备案;

(3)继2019年底完成氯碱、树脂排污许可证登记审核后,今年11月份又完成氯乙酸部分审核登记,至此方升公司排污许可证已全部办理结束。

这些环保手续的完善,为企业创造了稳定生产的良好氛围。

2、与各处室、车间通力协作,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20年是国务院“打赢三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也是我公司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按照示范区生态环境局的要求,我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按照生态环境局现场管理“6S”的要求,我公司坚持每周五开展环保大清扫工作,并将照片上传到环保工作群;

(2)元月8日签订用电监管合同,5月8日通过镇政府组织的验收;

(3)5月18日通过了示范区生态环境局、镇政府、相关专家对我公司大气污染“六治理”的验收工作;

(4)6月11日通过生态环境组织的一体化执法检查;8月8日通过省厅组织的一体化执法检查验收;

(5)6月28日签订大宗物料运输门禁系统升级改造合同,12月28日与生态环境局对接联网;

(6)7月3日签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山东隆之智),8月4日-6日完成现场检测;

(7)3月16日完成干燥在线监测(VOCS)安装调试,11月12日与生态环境局对接联网;

(8)较好完成了上级部门的迎检工作:本年度共接受生态环境部检查2次,省厅检查11次,多次接受示范区攻坚办、生态环境局的检查和指导;同时协调相关单位,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3、严格危险废物管理:

(1)制定了2020年度的危废管理计划;10月15日完成危废物联网的投运;在4月、11月完成两批次废触媒等转移;10月份、12月份完成两批次二氯乙烷的转移。

(2)协调相关车间完成了2020年危险废物的培训、演练工作;

(3)宣贯新《固废法》,8月14日下发新《固废法》竞赛要求;8月24日举办公司内部知识竞赛;8月28日参加生态环境局比赛,缺德全市第十名的好成绩,受到了生态环境局的通报表扬;

(4)认真落实“吨树脂用汞量减半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在元月12-13日,组织人员到北京参加生态环境部吨树脂用汞量减半目标技术经验交流;10月14日到昊华宇航参加生态环境部固体司、对外国际合作中心召开的吨树脂用汞量减半目标座谈会;制定实施方案;督促树脂车间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技改;按季度上报技改进度等;按时完成省厅的要求。

(5)在2019年8、10月完成了示范区生态环境局黄河流域危险废物检查、考核工作。

4、信息公开:

按照生态环境局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写了自行监测方案并上报备案,在第三方公司、各车间的大力支持下,每月定期对废水、废气排放口及厂界四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往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完成排污许可证台账管理:

严格要求各车间按月完成废水、废气的运行管理记录;按季度完成各工段水、电、汽的用量季报;结合在线监测(废气、废水)数据形成公司月报、季报,并上传全国排污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

6、完成土壤监测工作:

按照省厅、示范区生态环境局的要求,8月18日与第三方公司签订检测协议,9月2日完成现场采样工作,10月15日土壤及地下水检测报告完成,并上报备案、公示。

7、协调处理好群众举报,为公司稳定生产创造条件:

协调、处理多起群众举报,不厌其烦与环保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始终坚持“企业利益高于一切”,努力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8、服务好新项目:

(1)自2019年4月份成立项目组,参与了前期的搬迁、赔青等工作;(2)12月15日签订新项目环评合同后,努力推进环评进度;(3)积极了解周边企业的相关资料,为项目提供支持。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干部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理念亟待加强;习惯性做法、侥幸心理在日常环保工作中表现较为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大环保力度,逐步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干部、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

2、水污染管理存在不足:我公司是一家涉重化工企业,雨污分流是环保的基本要求,虽然雨污分流已经实施,但有一些不足之处尚待改进。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及打算:

日月不肯迟,岁月相催迫,转眼间2020年就要过去,2021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要求公司要有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环境污染攻坚战”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务院提出的“打赢三年蓝天保卫战”(2018年4月-2021年4月)的持续开展,环保的督察、检查、督导等将持续开展,环保压力的传导将会更加显现,为此在新的一年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持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唤醒广大干部员工的环保意识,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将环保的理念和意识贯穿到日常的工作行为当中去;

2、巩固大气污染治理成果,与各车间共同努力,使之处于良性运转状态;

3、协调各车间做好雨污分流的实施,加大检查力度,使雨污分流设施充分发挥其作用;

4、做好《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新的排污许可证的取得,将对各个工序的废水、废气、废渣提出更加具体的管控标准,这对我公司的环保工作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挑战,倒逼我们的环保工作更加规范,标准更加严格。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能适应新的制度要求。

5、尽职尽责服务好项目建设:完成新项目的环评批复工作,并为竣工验收做好准备。

设备工作总结

一、设备维修和技改方面:

1、本年度共签订设备维修合同30份。

2、积极配合车间完成2020年大修计划14项,合计226.8万元,未完成10项。

3、在卫总和周总的指导下,在汇源氯碱购买设备20余万元。

二、设备日常检查方面:

为保证全厂设备正常运行,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我处每周组织一次设备检查,查出的设备隐患监督相关责任车间,对所查出隐患进行整改。从6月份开始推行运转设备盘动180度活动,减少设备长期不动变形的隐患,增大设备的完好率。

三、设备档案方面:

1、进一步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建至班组层级,全面落实设备日常维修的记录工作,定期对维修记录进行检查。

2、加强对重点设备档案的管理,对重点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跟踪。

3、设备维修档案的建立也可以对各车间全年维修设备所需费用进行统计,为各车间下年度材料费用的预算提供参考。

四、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

1. 科学谋划滨海新区

茂名因油而设,是石油化工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国内的大多城市一样,产生了不少环境污染。未来,随着我市滨海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我市城镇人口将不断增加,经济总量将继续大幅提高,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有利于维护地方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滨海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联系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绝不要再走“经济大发展,环境大污染”的老路。

2. 环境现状

2.1 水环境

城市水污染依然严峻。主要河流水质分别处于Ⅱ~Ⅴ类,河流水质没有发生明显好转,甚至部分河流个别水质指标在下降。

城市生活污水缺乏处理设施,茂港、茂南及重点中心镇均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近岸海域水质压力大。吉达港盐业区、博贺湾、虎头山海滨3个点位的监测结果为二类水质标准,水东港口区、澳内工业排污区2个点位的监测结果为三类水质标准,虽然符合相应的功能区水质要求。但受陆域排污和船舶排污的影响,局部海域水质较差,超标项目主要是无机氮和无机磷,其次是石油类,个别贝类体内粪大肠菌群含量偏高。

2.2 大气环境

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虽然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三同时”政策,各企业亦加强消烟除尘的技术改造,大型企业同时加强脱硫和消烟除尘的技术改造,使消烟除尘效率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近年来机动车数量的增加,给城市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压力。

2.3 环境基础设施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己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多,加上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转率及处理达标率不高,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低,且垃圾处理厂采用堆肥的方法,难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环境监管能力与经济飞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监控方法仍有待改进。

3. 滨海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目前滨海新区的环境管理基础薄弱,对于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美丽的现代化宜居海滨城市的目标而言,这个基础显然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和手段创新,使环境管理能力水平有质的提高。实现环境管理政策创新应该首先进行观念和思路创新,首先须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3.1 实施环保引导工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1)确立绿色发展理念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认真研究滨海城市发展进程中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编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积极破解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难题,切实促进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高度融合,推动和保障“绿色”开发的顺利实施。

(2)严格环境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以环保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控制限制类工艺和产品,淘汰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控重污染项目引进和“两高一资”行业扩张,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建项目必须进入与产业定位相符合的开发区,将单位产值能耗、水耗标准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作为强制性门槛,防止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强化行业政策的执行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逐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退出企业的补偿机制。

(3)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对上争取工作,争取国家和省对博贺新港、吉达港等重大建设项目和规划环评的支持。积极平衡和协调排污总量,推行异地搬迁项目自带总量政策;对投资额度更大的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钢铁、石化项目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类建设项目,积极申请省级排污总量指标“点供”。

(4)优化产业结构

抓住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模式典型的机遇,构筑完善的产学研体系,发挥环境保护政策杠杆作用,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以石化、装备制造为主的临港重化工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农业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积极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总量超过标准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建立危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交换信息平台,在石化高新区,积极推行循环经济,促进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建设。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环境友好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体系。

3.2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不断优化生态空间

(1)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根据新区开发现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完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划分工作,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政府指导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

(2)修复重点海域生态环境

开展环水东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实施对渔场等重点海域、临港产业区以及滩涂围垦、航道、港口码头附近海域的生态修复,开展主要经济生物资源种群恢复与增殖,保护和恢复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分期投放人工鱼礁群,建设增殖放流实验示范区。研究推广生态养殖,有效防止养殖污染。继续加强滨海湿地生态、海洋自然历史遗迹等自然保护区建设。

(3)构建生态网络体系

以自然保护区、滩涂湿地、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主体构建生态网络。加快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受保护区域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15%。编制完成沿海地区湿地保护规划,建立湿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湿地以及潮间带、潮下带湿地的保护,建立湿地保护示范基地。实施“绿色滨海新区”行动,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

(4)优化滩涂围垦布局

依法开展滩涂围垦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沿海滩涂淤涨、演变规律和生态服务功能,分析论证滩涂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学确定滩涂围垦规模和范围。积极探索高效、节约的滩涂资源利用模式,优先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耕地占补平衡和生态保护与建设,适度用于临港产业发展。

3.3 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1)加快推进环境创建

围绕生态新区建设目标,加快实施各项生态建设。

(2)积极治理近海污染

科学调整海洋功能区划,优化配置入海河口和近海海域排污区域及规模。制定和实施近岸海域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开展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试点。所有港口、码头等涉海工程必须建设油类、化学品、垃圾和生活污水回收、转运设施,完善港口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设施。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制定完善港口船舶溢油、有毒化学品等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减少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影响。

(3)强化大气污染控制

制定并实施新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加强新区建设等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强化对新区道路和运输扬尘污染的控制。禁止露天焚烧生活垃圾、落叶和有毒有害物质。新区内所有电厂、水泥厂和工业锅炉必须安装高效除尘设施,达到排放标准。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管理,对超标车辆依法进行限期治理,淘汰污染严重的各种车辆。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倡导绿色出行。

3.4 实施民心环保工程,解决群众关注问题

(1)积极治理油烟污染

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餐饮业环境管理办法,注重餐饮业污染源头控制,合理安排餐饮业规划选址布局,新上餐饮企业应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实行高空排放,新开发商住楼要同步建设专用烟道。将学校、繁华街道、居民住宅集中区和旅游风景点等环境敏感区作为重点保护区域。

(2)注重扰民噪声监管

做好新区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工作,强化噪声环境管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新城区建设重点做好生活区、文教区的声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与工业区、商业区和交通干线之间留出适当的防护距离,避免产生新的噪声扰民问题。加强对噪声达标区的建设和巩固工作,不断扩大噪声达标区面积,提高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加强对各类固定噪声源、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城市交通等噪声污染的防治,努力为市民创造一个安静祥和的人居环境。

(3)扎实推进城市绿化

重点实施沿海防护林生态景观带、环水东湾景观大道、市民大道、海洋大道等道路绿化以及浮山岭生态公园等项目。城市中心区合理布局大、中、小型绿地,搞好城市干道、街巷和水系绿化,逐步建立环城绿带、绿色走廊、大型绿地、郊区森林相配套,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城市绿化系统。

3.5 实施治污工程,实现污染有效控制

新区建设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同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结合水产养殖品种严格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防治水产养殖污染。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规模、品种,调整沿海水产养殖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模式。改进饵料成分及投饵技术,减少残饵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及时做好养殖海区的水质监测和海区净化工作。

3.6 实施能力建设工程,逐步提升监管水平

(1)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新区的环境管理机构,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物监管、环境污染应急、放射源监管等机构和队伍建设。

(2)加强预警应急能力建设

制订水、气、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外来物种入侵、核与辐射等环境安全预案,构建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市、县两级环境安全应急防控体系。完善环境污染事件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完成对重点企业、石化高新园区和港口的环境风险评估,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及应急能力建设。

(3)加强环境监控能力建设

根据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机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环境监控能力建设。重点加强饮用水源、地下水、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对近岸海域、直排海污染源及河口地区环境质量监测和监管。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8

2低碳消防

2.1火灾中物质燃烧会排放有害物质物质的燃烧,必然要排放CO2等有害物质,不同物质燃烧乃至物质燃烧量的多少,决定着排放出有害物质的多少。比如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1987年5月6日发生大火,燃烧了28d,焚毁了10万hm2森林,其有害物质排放量相当大,对人类的危害也大,在这场森林大火扑救过程中,有193名人员殉职,这些殉职者多是吸入有毒烟雾过多身亡的。又比如1997年6月27日21时,北京东方化工厂储油罐区发生火灾。该灌区共有31个储罐,罐内分别储存乙烯、丙烷、液化气、汽油和柴油等1.9万t。大火持续燃烧40h,焚毁油料,损失1.17亿元,在扑救火灾中,有8人殉职,40人负伤。这么多的油料燃烧,要排放多少有害物质。近年来,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火灾10万起,排放有害物质也是相当庞大的。

2.2关于灭火剂的使用我国传统的灭火剂是水,水能克火,但是消火过程中,最忌讳过量射水,以避免造成水渍损失。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火灾中燃烧物的不同,化学灭火剂应运而生。适量向火场注射化学灭火剂是必要的,但从低碳的观念出发,过量注射化学灭火剂所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水渍的二次污染。曾有一家建在黑龙江畔的化工厂,当油罐火灾时,大量注射化学灭火剂,经过一番苦战,大火虽然被扑灭了。但是灭火剂混合油污一起流到江水中,造成跨省乃至跨国污染。

2.3低碳消防的概念低碳消防就是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减排防灾。依法加强消防监管,倡导在城乡建设中提高耐火等级,减少火灾荷载,降低燃烧物在火灾中排放有害气体的浓度。在消火过程中,采用洁净低碳灭火剂,尽快淘汰不环保的灭火剂、采用快捷灭火方式,以减少火灾燃烧范围,下大力预防火场上危险气体、液体的泄漏,减少灭火剂的流失,确保火场周边的大气、大地和水域少受污染。因此,做好防火工作,力争减少火灾发生,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并在火中科学使用灭火剂这是低碳消防的一项重要内容。

3探索低碳经济和低碳消防的结合模式

3.1近年的环境污染和雾霾的形势据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9日电: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专家称趋势仍会增强。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处于较高水平,伴随PM2.5等环境浓度的升高,东部地区的环境空气呈现出多污染物共存、相互影响等复合大气污染特征。2013年10月21日前后,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东北,清晨哈尔滨市区大部分地方的能见度,有的地方甚至能见度不足10m。北京市2013年污染减排任务确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这四项主要污染物均要比2012年削减2%。但是,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天公不作美,北京的高浓度雾霾天数持续上升。仅2013年6月,北京雾霾天气高达18d,是近10年同期雾霾天数的3倍。面对雾霾,北京和全国各地应急响应不断,停驶部分公务车、企业减排或停产、部分工地停止作业。部分专家认为,天气变化并未出现较大起伏,“人为因素”影响环境、大气污染仍在累积、环境容量下降,是雾霾高发的根源。因此低碳消防是低碳经济的必然。

3.2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重在于“防”在低碳经济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人认为凡是节能的建筑材料就是低碳材料,例如:将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芯材或者硬质聚氨酯芯材的挤塑彩钢板,推上大雅之堂。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胶州路高85m,28层的教师公寓大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8000m2,58人死亡,86人受伤。200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建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服务楼发生火灾,该楼30层159m,建筑面积103648m2,过火面积22000m2,全部外墙保温材料及其幕墙框架被焚毁,内部结构和设备也有不同程度的烧损。直接损失150721938元,在灭火过程中有一名消防警官殉职,五名消防警员受伤。2011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一),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AB两幢高层建筑被大火吞噬。过火面积10839m2。A座距离B座数10m,A座着火后,B座外墙保温材料也被燃烧起来。以上这三场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起因都是其外墙保温材料采用了可燃烧的聚乙烯泡沫塑料挤塑板,这些材料如遇到焊接火花、烟花爆竹就会带来灾难。据调查目前我国各地城乡,使用聚苯夹心彩钢板盛行,几乎遍地“开花”,然而,对于这些材料给火灾带来的危险性用户并不知情。这种白色污染建筑材料是十分危险的。目前建材市场上的彩钢板或挤塑板通常多是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者硬质聚氨酯为芯材,其外包金属多为锌铝制品,这种板面遇到高温时极其易容融化流淌,熔融点为418℃。其聚苯芯材在65℃温度条件下即开始排放出有毒气体,自然温度为300~500℃,燃烧时会产生浓烟和细小微粒在空气中漂浮扩散。它对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会使吸入者头痛、失聪,对脑神经有严重损害甚至死亡。

3.3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也离不开科学的“灭火”低碳经济和低碳消防以及二者的结合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消防辖区内创建低碳生态区或许是低碳经济和低碳消防比较好的结合方式。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北部地区,将成为北京城最大的低碳生态区,区域内建筑将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按照“北京市海淀区北部地区低碳生态建设实施方案”,据称:所有入住项目,不管是公共建筑、研发建筑、工业建筑,还是居住建筑,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从源头上减少排放。开发商须要政府部门签订承诺书,把达到建筑标准明确写在合同里。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是绿色建筑,已建成未达标的建筑也将改造成绿色建筑。这样一个区域相当于海淀区消防支队50%的辖区,以后如果有条件会逐渐创建全区域内的低碳生态区,使这里的消防安全条件大大得到改善。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9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1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make the office building can adapt to the new function and indoor environment needs, should be constantl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new humanized office space, the design of the modern office building competence should conform to the function pluralism and large space into the flexible, combined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erfect combination with art materials.

Keywords: engineering exampl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科学城新址场地位于广州市科学城开泰路以南,开源路以东地块。

地块内首期建设的办公实验楼,拟建地上8层,地下1层。标准层层高4.2m。地下室一层平时为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为人防地下室。地面高度及高宽比见下表:

地面高度(m) 等效宽度(m) 高宽比

35.40 35.48 0.998

总用地面积约33605.5,总建筑面积17389,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3915;地下建筑面积为3474。

2、建筑设计

科学研究中心作为科学研究的场所,是知识孕育和发展的地方,特定的工作内容对工作环境提出了特定的需求。本项目选址在大城市的郊区,位于广州科学城内,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核心园区,位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生态保护区边缘,地处广州知识密集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该区域规划设计科学,地理位置优良、交通运输便利,实行生态优先,开发建设起点高,是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和摇篮。但与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而与生产的工厂分离。强调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优美舒适,力求为工作科研人员创造、轻松的办公科研环境。

项目规划设计理念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共存。设计中应充分尊重现有地形地貌环境,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利用各种适宜的技术手段来减少建筑能耗,促进办公环境的无害化,满足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设计中,强调外部空间的多层次园林化处理,精心组织空间和景观,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来说轻松交流的环境极为重要,因此要注意环境氛围的营造。规划整体性强,建筑形式简洁大气不过分扭捏作态。

本项目的设计指导思想体现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地域化的特点。设计打破各个功能相互独立的布局模式,采用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布局,在独立的工作空间之外提供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共享平台和交往空间,设计突出科研所的文化氛围,通过规划、建筑、景观的设计体现岭南文化的地域化特色。

主要设计特色:

以中心园林为主要轴线构架的园林式科学园区

项目基地为矩形狭长形状。这样,地块特征就成为了基地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元素,建筑的布局和景观的营造都按照地块的特征进行组织。规划在各个部门组团核心营造生态园林,为各科学组团创造优美的景观中心和交往场所,并以贯通基地东西的园林景观轴将几个园林中贯通为空间序列,作为园区的主要规划骨架与开放空间体系。设计中我们融入岭南园林的设计手法,用各种大小开合的园林空间,将各个不同功能的办公场所有机的结合起来,丰富空间层次,形成建筑与景观之间起伏有致,收放自如的轮廓线。

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创新交往的科研所

提出中心园林―共享平台―研究社区的模式,将相近学科以共享园林为中心相邻布置,并在共享中心设计生态园林和公共资料中心等公共平台,实现相近学科的资源共享,利于研究氛围的形成。

提倡生态设计原则,注重环保与节能设计

建立环境-屋顶-空中庭院-室内的立体绿化体系,减少硬质铺地,采用生态铺地。在建筑的外侧设置智能百页,根据外界太阳高度角及气温的变化自动调整角度,满足遮阳及采光通风的需求,百页形式也成为了建筑造型的主要构成元素。在建筑物屋顶设置相应的遮阳棚架,减少太阳辐射造成的空调能耗增加。空中庭院的设置有效减少了东西向爆晒阳光的不利影响。采用双层智能玻璃幕墙,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调节其机制,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照明和通风,同时减少过多的热辐射、眩光等不利条件所带来的影响,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回归建筑基本原理,塑造简洁理性的现代建筑形象

建筑的主要朝向布置为南北向,减少东西向的建筑日照对空调能耗的不利影响。外立面材料采用白色金属扣板、深色金属百叶和仿木金属百叶,严谨的材料风格形成深沉大气的立面材料肌理。建筑立面造型上巧妙结合,几种材料回环相扣,形成崭新的建筑形象,

确保结构上的合理性和造价上的经济性。

3、结构设计

3.1结构体系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竖向体型规则,侧向刚度均匀变化。

3.2抗震设防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主要屋面高度35.4 m(从室外地面起计)≤55m,属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3.3 构件设计

3.3.1主要结构构件尺寸:

柱、梁、板具体尺寸详各层结构平面图。

3.3.2结构用料:

现浇结构各部位构件强度等级及抗震等级详下表:

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PB235(fy=210N/mm2)、HRB335(fy=300N/mm2)、HRB400(fy=360N/mm2)级钢筋。

上部结构(屋面除外)板钢筋,采用冷轧带肋钢筋(fy=300N/mm2)。

砌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MU5,容重≤10kN/m3。

4、照明设计

照度标准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执行。标准如下:

5、灯具与光源

采用吸顶灯及高效节能日光灯为主作电源照明光源。

车库、设备房选用带反射罩日光灯管吸顶安装;办公及实验室选用高效节能带反射罩格栅灯盘;管井及附属用房选用节能日光灯及白炽灯。凡日光灯使用低温电感镇流器,并设就地补偿。

6、事故照明

1)消防控制室、变配电所、配电间、弱电间、前室、水泵房、电梯机房、防排烟机房、重要机房的值班照明等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的应急照明按正常照明的100%考虑,应急照明不小于3小时。公共走道按正常照明的30%设置确保照明,以保证停电时正常工作的照明用电

2)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疏散通道、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其疏散应急照明地面照度,不低于5Lx。

3)消防疏散楼梯、地下室走道、重要的机房等房间都必须要安装带充电电池的应急照明,应急时能迅速点亮的光源。

4)各层疏散走道、拐角及安全出口处均应设置疏散指示灯、出口指示灯。

5)疏散应急灯设在墙面上,安全出口标志灯设在出口的门顶。疏散指示灯设在疏散走道及其拐角处,距地面高度不大于0.5m处的墙面上,其间距不应大于10米。

6)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选用自带镍镉电池灯具,应急工作时间不小于90分钟。

7、防雷

本工程建筑物高39.3米,按二类建筑防雷设计。在天面设置不大于12mx8m或者10mx10m避雷网以防直击雷的侵袭。在建筑物四十五米以上的部分每三层沿四周设一围避雷带,地面面筋及圈梁均与引下线联结,形成等电位面,并将四十五米以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金属构件接地以防侧击雷的侵害。

引下线,接地装置均利用建筑物的结构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地级利用桩筋、基础钢筋连通而成。被利用的结构钢筋不小于Φ12。

所有引入大楼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及大型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接地系统相连。

8、通风及防排烟

8.1防排烟

本工程是一座科研实验楼,总标高42米,为二类公共建筑。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进行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

1)对不能满足自然防排烟要求的防烟楼梯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设机械防烟系统。风机置于天面及首层吊顶内。共设4个加压送风系统。消防报警后,启动加压送风机,并打开着火层及其上下一层的合用前室加压送风口行正压送风。

2)地上大部分房间都有开启的外窗,开启面积超过2%,能满足自然防排烟要求,不设机械防排烟。

3)大堂中庭和净空高于6米的房间在外墙高侧处设置电动排烟窗,开窗面积超过地面面积的2%。

4)超过20米的内走道,不符合自然排烟要求的,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5)超过60米的走道,设置竖向机械排烟系统,按每平方米120m3/h计算,轴流排烟机置于天面。

8.2消防控制

1)大楼着火时,各个消防通风机都跟消防指挥中心连锁,受消防指挥中心控制,着火时只开启着火区域的消防通风系统,其余空调,通风设备应自动切断电源。各个电动阀门按照要求与通风连锁控制,达到消防送风、排烟要求。

2)消防排烟风机,加压风机,排烟口由消防中心遥控,也可就地控制。

9、结语

对于现代化办公建筑领域来说,其关键领域还是要看建筑的外观和实用,其中包括安全、健康、舒适、经济等等。提高工作场所质量和能源性能,加强安全使之能适应承租人的频繁改造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办公建筑才能够为业主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并且节能环保,同时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生态环境消防工作总结篇12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71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在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地质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现实可行性

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是相对的。在生产力提高、资源消耗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扩大环境的人口容量。西北地区的问题在于,在人口增加和经济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生产方式仍限于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特别是没有抓住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相应地提高用水效率。只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在西北地区是现实可行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主要内容

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二要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三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还需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三、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和地理环境的格局,是在2000多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而形成的。

在西北地区,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于2000多年前。经过秦汉、隋唐和清代3个鼎盛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力推进农耕文化,使贺兰山以东自然条件适宜于牧业的草原、草地,发展成为今天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格局。在气候自然波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农垦破坏了草原、草地的植被。黄土高原在变牧区为农区的过程中,天然植被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贺兰山以西的内陆河流域,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游修建平原水库,基本控制了河流的径流,虽然发展了灌溉,但平原水库建成之日,往往就是下游断流之时。在牧区生产发展中,片面追求牲畜头数的增长,使草原超载退化。在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进一步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很广泛,可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大系统,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持久延续,系统将最终崩溃。当然,对于一个人工绿洲、一个城镇、或一个小地区来说,可以建设一个有别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新的子系统,但是这些人工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天然生态大系统的整体性为原则。当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较普遍的误解是,简单地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调查中看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或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都应予以改正和防止。

2.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下大力气治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以及不属于荒漠化范围内的退化土地,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根据生态类型组合特点与治理目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区。(1)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区。(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区。(3)长城沿线—阴山山麓生态环境建设区。即农牧交错带。(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区。(5)黄河沿岸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6)渭河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7)青藏高原黄河河源区。(8)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三)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

西北地区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天然植被类型由温带半湿润向极干旱地区推移,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本区内森林分布不多,主要在黄土高原的土石山区、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以及河流两侧的冲积地带上,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非常珍贵,天然林保护工程非常必要。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干旱区以灌为主,半干旱区以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应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天然河湖的保护与恢复

内陆河流的下游,延伸到沙漠的腹地。河流两岸由地下水支持的天然绿洲,以及河流终端的湖泊、湿地和周边植被,都起着分隔和限制沙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现实的水资源情况,在坚决保持现有河湖格局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增加入湖水量,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失和萎缩的湖泊,加以不同程度地恢复,从而恢复河流的原有长度,并恢复河湖水质。具体建议:

(1)准噶尔盆地:使西端的艾比湖水面恢复到接近原有水面,中部的玛纳斯河延伸到玛纳斯湖,要坚决制止地下水的超采。(2)塔里木盆地:适当恢复塔里木河终端台特玛湖的水面。(3)河西走廊:适当恢复黑河终端东居延海的水面;使疏勒河目前的终端西大湖不再萎缩,下游的地下水位不再下降;争取适当恢复石羊河终端的青土湖。(4)柴达木盆地:保持目前的河湖格局不再萎缩。(5)青海湖:争取湖水位逐渐稳定。(6)渭河:逐步解决中、下游河道的严重污染和淤积问题。(7)黄河干流:尽快解决两岸城市、工矿和农牧业的污染问题。(8)保护绿洲、草原和沙漠(地)内尚存的湿地。

(五)防污减灾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工业排污量大。(2)城市污水处理率低。(3)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

2.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经济政策。(1)加强节约用水。(2)推行清洁生产。(3)实施污水处理后回用。(4)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5)制定适合各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控制指标。(6)实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等经济政策。(7)重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的开发和成套设备的制造供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

(一)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的基本途径

———根据提高总体用水效率的需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建设现代农业、控制并逐步压缩农业用水的目标下,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及科学技术水平,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和乡村。

(二)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1.西北地区农牧业的主要问题是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3亿亩,占全国的64%,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区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粮食作物结构中,夏粮面积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牧业的低投入:灌区老化,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水资源粮食生产效率0.58公斤/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草地年均亩投入只有2—3分钱,目前草地生产力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

2.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近期目标。转变增长方式,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上不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比重,使农牧业总产值逐步增长,农牧民生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致富。

3.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面向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未来30年内,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0.2,旱作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1—0.2公斤/毫米·亩,草地干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到180公斤/亩。

(三)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矿业

应坚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区工业的主要基础是能源、矿产和农牧产品加工,应避免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

1.能源工业的水预测和今后对策。石油、天然气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其2000年产值占本区工业总产值的23.78%,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有较大发展。预测石油石化和煤炭企业至2015年的用水量为9.3亿立方米,应确保其需要。

石油石化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水源建设,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煤矿开采和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国家应鼓励企业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回用。

2.矿产开发的用水预测和对策。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7种矿产资源中,西北有37种超过全国储量的一半。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西北开发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战略价值,应使矿产开发成为本区的又一支柱产业。2010年的矿业用水量将增至12.5亿立方米,数量相对不大,但需加强污染防治。

钢铁工业是本区废水排放量最多的工业行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也需加强污染防治,很多小金矿和小黄金生产企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不能改造者,应坚决关闭取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及用水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如不加以控制,2030年可能达到1.3亿人;如果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望控制在1.2亿人之内。预测城镇化率2010年将接近40%,2030年将超过50%,仍低于全国水平。城市用水的总需求量到2030年将增长近一倍,约需70亿立方米。

2.城镇水务设施建设。当前的问题是城市水务基础设施不足,供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严重滞后。2010年和2030年的城市污水排放量估计将分别达到40亿立方米和50亿立方米左右。

3.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发展要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条件的可能;要顺自然、依水源、靠全局、有重点、重质量,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的建设,西北地区已形成“四带一环”的城镇格局。“四带”是指4条主要以省会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西宁—兰州—渭河流域城市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城市带、武威—张掖—酒泉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一环”是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城市环带。这种基本格局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城市和城市带的发展规模不能超过当地水资源供应的可能。今后在开发工矿资源时,可考虑将生产基地与生活基地分开进行布局,或预先考虑替代产业。对已建的少数条件十分窘迫的工矿城镇,应及时加以调整。

五、合理配置水资源

(一)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与展望

1.近年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变暖,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波动性。降水量变化有更大的区域性差异,其变化趋势不如温度明显。近50年来西北各地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东降西升的趋势,其分界线大致在河西走廊东部。黄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幅度比降水量大。内陆河流域径流量有所增加,估计是由于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2.对未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展望。对未来50年西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各方面专家都估计为变暖。对降水量的预测,各方面意见有很大不同。对于90年代以来,新疆等地降水量增多的现象,是属于西北全区由暖干型气候向暖湿转型,还是属于西北西部局部地区的转型;是属于长期的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还是仅属于年际的、10年的波动;有各种不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转为“暖湿型”气候,也不可能根本改变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状况。

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立足于“向最好方向争取,从最坏可能准备”,尽可能使今后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在目前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新疆地区,应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同时防止盲目加大社会经济的用水规模;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黑河和石羊河流域以及广大的黄河流域,是目前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必须立足于可能的不利情况,加强工作,决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宣传报道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时,要注意到增加降水的数量有限,原来的自然面貌并未根本改变,防止给人以盲目乐观的错觉。

(二)水资源配置的要求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总要求是:在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合理用水时,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留有适当余地。为此,不但要统筹兼顾河流的上中下游,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杂转化,以及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本区3大片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方面的关系上,有各自不同特点,需要分别加以分析并规定水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

1.内陆干旱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耗水,使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上中游的社会经济系统合理分享水资源。研究后认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

按社会经济平均耗水率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根据2000年的实际资料,除新疆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以及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河流外,其他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已接近或超过70%。因此,贺兰山以西内陆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用水总量应基本控制在现有规模,不再增加。超过规定限额所挤占的生态环境耗水,或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足,或坚决加以压缩,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耗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

社会经济用水的内部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大力节约并逐步压缩。城镇和工矿发展必须增加的用水量除少数地区由外流域适当调水外,大部地区原则上由农业用水有偿转移,并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

2.半干旱草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因地下水超采而影响草原的天然植被。

本区绝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天然降水形成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可以维持草原的天然植被,但不能形成可集中开发的地表或地下径流。因此,只可在一些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及个别有引水条件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适当建设人工饲料基地,少量用于发展社会经济。

如果没有可靠的地质勘探资料,证明确有可以再生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盲目大规模抽取地下水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或植树造林。

3.黄河流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缓解干旱年份的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黄河流域特别是兰州以下一些支流的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不仅影响到这些支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也影响到黄河的出境水量。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境的平均年水量(以三门峡入库水量表示),已从50—70年代的413亿立方米降至225亿立方米,其中1997年以来直到2002年,黄河出境的年水量都小于200亿立方米,严重威胁到黄河下游的社会经济用水和河道的冲沙用水。分析减少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的幅度远超过降水量的减少幅度,上中游社会经济用水量增加。

因此,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资源要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要合理安排,主要应依靠天然降水恢复植被。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建设也应强调高效节水防污。为了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危机,从长远看,还需要通过西线南水北调,适当补充水量。西线南水北调可能的调水量约为150—170亿立方米/年。

(三)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布局

1.对现有水利工程的评价。经过50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基本建成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工程系统,支持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局限,没有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致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粗放;二是水资源开发的过度。

2.近期的水利工程布局原则。近期的水利工程应以对现有和在建工程进行调整、更新、改造和配套为主,新建工程也应以地方的中小型工程为主,辅以少数的大型工程。对现有和拟建的调蓄水库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成效显著的要巩固,有安全问题的要除险加固;一些不利于下游生态和蒸发损耗很大的平原水库,要调整功能,有的应予报废或以山区水库替代;三门峡水库在小浪底建成后应调整功能,尽可能降低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水位,为渭河整治创造条件;对拟建的大型水库,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在慎重考虑生态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兴建,何时兴建。

3.近期有条件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1)陕西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2)新疆的北坡水资源开发工程和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3)青海的引大济湟工程。(4)甘肃的河西走廊综合治理工程和陇中引洮工程,其中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尽早立项。(5)宁夏的扬黄扶贫工程和青铜峡灌区更新改造工程。(6)内蒙古草原区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和河套灌区更新改造工程。(7)陕蒙地区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工程。

4.在中、远期考虑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2)新疆从天山北坡调水工程。(3)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和大柳树灌区工程。(4)黄河中游水利枢纽和两岸灌区工程。

六、10项战略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水资源最为紧张的新疆天山北坡、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以及陕西的渭河,目前都还没有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综合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量、质并重,城、乡兼管,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单纯地开发和修建水利工程。为此,需要调整现有的水利投资机制,满足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所需的资金,改正现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以封育为主,退耕休牧还草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修订和完善有关地方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一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

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的成败关键是:在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后,能否真正建成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应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规划,让一些条件不好的退耕地恢复天然植被;与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集中使用农、林、水等各方面的资金,综合建设基本农田、饲料基地或经济林果基地。

退耕休牧还草必须与围栏、轮牧、小水利、人工草场等措施相结合。还必须加大投入,发展畜牧业,才能巩固退耕休牧的成果。

如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需考虑适当外迁人口,实行生态移民,使人口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三)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相互支持和制约,组成了全球的大生态系统。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相当多的地方,总结多年来防沙治沙的正反面实践经验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

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防沙治沙应定位于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

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主要为农牧业所消耗,过度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将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传统农业转换到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的现代农业的轨道,从破坏生态环境的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建设。

(五)因地制宜地保证粮食供需平衡

就西北地区来说,要求各地粮食自给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粮食在某种意义上是水资源的载体,在西北地区,按较先进的用水定额,1公斤粮食一般需水1吨(目前的平均水平是1吨水产粮0.58公斤)。另一方面,西北一些产粮区由于区位劣势,在全国卖粮难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卖粮更难。

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强求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粮食自给和西北地区粮食自给。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剂解决问题。只要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包括饲料)供应不致有很大风险。

为确保安全,可考虑将黄河规划中的宁夏大柳树灌区,作为未来的粮食战略储备区,如有需要,可在南水北调西线建成的基础上建设。

(六)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意义,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西北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工矿业中,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中,要防止脱离当地情况,盲目攀比城市化率的倾向。

(七)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防治污染

防治污染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真正地提高认识,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管理,杜绝对污染项目的保护,并加大对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环境,应坚决及时地进行治理,以免将来付出更高的代价。

(八)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消除贫困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人口布局,最终消除贫困现象。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少生快富”的有关政策,在少数民族中推行计划生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贫困地区尽快普及九年制教育。鼓励和支持西北地区以各种方式,输出劳力、引进人才。将宁夏西海固等一些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列为“十五”扶贫攻坚项目,加大综合措施的力度。在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实施生态移民。培育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开发资金渠道。

(九)抓紧前期工作,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警惕黄河水资源的危机,抓紧准备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建议在2010年前完成包括生态环境评估的工程前期工作和开工准备,2015年争取第一期工程通水,2030年前后完成

二、三期工程。

(十)建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综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农、林、水和城建、环保、扶贫等部门,要统一规划,通力合作,使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有关省和自治区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机制。

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