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赏析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4-04 11:26:44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1

美术创作是一种长期的实践性活动,指的是美术家对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及使用的创作技巧。任何美术家的美术创作都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氛围中进行。西方美术作品的创造和发展需要依据特定的西方美术发展历史。西方美术发展历史能够对美术风格流派的特征及发展变化进行介绍,从而加深美术家创作作品的内涵,提升欣赏者对美术作品复杂性的认识。另外,对于西方美术作品的欣赏还体现在美术批评上。美术批评(评论)是一种专业性的谈论,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解释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欣赏者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理解美术作品,进而提升欣赏者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一、西方美术作品欣赏

西方美术表现形式高雅深奥,具有很强的人文情怀,会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加强对艺术的体悟能力。西方美术发展根本 在于对自身的认识,西方美术在西方指的是一种非公立主义的艺术,是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一)美术作品的描述

从美术评论的角度,要对美术作品的门类进行区别,比如判断出作品是绘画作品还是雕塑作品;要对美术作品的创作题材进行区别,比如判断作品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材料进行分析,比如使用的是油画颜料还是金属材料。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要对美术作品的尺寸大小进行陈述,了解美术作品创造的历史,掌握美术作品创作者的传记,明确作品创造背后的意义。

(二)美术作品的分析

对于美术作品的分析时将美术作品划分为成几部分,将复杂的问题以一种简单的要素来进行研究。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第一,美术评论角度。从美术评论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一般是超过语言描述的,是进一步对作品创作原因的分析,包括美术作品创造的要素以及创作规则,具体表现为色彩、线条、形状、系统空间布置方面,讲究作品设计的均衡、比例协调以及节奏问题。第二,美术史的发展角度。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美术家作品的比较,来对美术创作的流派进行分析。

(三)美术作品的说明

美术作品的说明是为了进一步探讨美术创造的内在含义,了解美术家赋予美术作品的思想观念内涵。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第一,美术评论角度。美术作品的创作是通过某种信息符号唤起欣赏者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能够对欣赏者的回忆、情感以及价值观形成产生作用。不同的欣赏着受自己阅历的影响对同一种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第二,从美术史发展角度。主要是从美术家的创作背景来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想要了解戈雅的绘画作品,就需要了解戈雅所在的社会政治背景,

(四)美术作品的判断

美术作品的判断是针对美术作品的艺术角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美术批评角度。具体表现为对艺术家创作作品风格的判断,比如美术家使用的具象派还是写实派,是表现主义还是情感主义等。第二,美术史角度。需要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目的、风格、情感、表现方法等。

二、西方美术艺术起源及发展成果研究

(一)起源

西方美术艺术的起点在希腊,主要发展的高峰时期包括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十九世纪。历史的发展体现了艺术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且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革新。中世纪时期的西方主要被基督教思想笼罩,人们的思想行为及艺术创作深受基督教影响,表现为艺术创作缺乏创造力。文艺复兴的发展则是解放了人们的美术创造天性,创造出了无与伦比、流传至今的西方美术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大量的艺术创作天才,比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

(二)米开朗基罗的美术艺术作品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爆发性力量,其美术作品的创作发展带来了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高潮。米开朗基罗对身体绘画的创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进行人体解剖研究的同时,创作出了展示人体美的美术作品。比如早期的浮雕作品《阶梯旁的圣母》和《山陀儿之战》,以一种朴实、庄重的画风展现了在强烈运动中的人体美。米开朗基罗的美术创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其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人性特色,描写的宗教对象大多是穷人。第二,他的作品体现了时展 的气息,比如《大卫》的思想、《摩西。中的愤怒等。第三,作品集中展现了个人思想发展和时代进步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强的悲剧性色彩。

(三)米开朗基罗美术创作的作品――《大卫》

大卫是以色列的大王,他在少年时期,是一个牧童,在非厉土人对以色列进行侵略时,大卫到前线给自己的哥哥们送饭。在送饭的过程中遭遇了凶悍的敌人,以色列人不能抵御这种强悍的敌人,大卫用武器杀死了敌人,拯救了整个民族。因此,西方将大卫视作一名英雄,代表的形象是保卫国家的英雄。

在1501年的春季,米开朗基罗回到弗洛伦撒,在当年的秋天开始创作雕塑美术作品《大卫》,创作历经三年完成。当这部作品问世时,整个弗洛伦萨热烈欢呼,人们都纷纷来欣赏这部美术作品。米开朗基罗没有将大卫塑造成一个牧羊少年,而是将他塑造成了一个青年的壮士,在他身上赋予了一切美好的思想。大卫不再是圣经里的理想人物,而是代表了市民英雄,将人们的英勇反抗斗志赋予在大卫身上,体现了强烈的改造世界的人文主义思想。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一座高为5.5公尺的立像,塑造的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男子,这名青年男子充分自信地站着,左手持有石块,右手持有石器,描向远方的敌人,体现了男性的英勇魄力。《大卫》是西方美术发展史上被人们夸耀最多的男性雕塑,赋予了人迷你的抗争精神。

总结:西方美术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对理想的美好追求,经过时代的变迁,西方美术艺术在时展洪流中愈发地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得到了各国的关注。为此,需要有关艺术人员进一步加强对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充分借鉴,在借鉴基础上促进本国美术艺术的创作发展。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2

1.1存在“好人主义”

近年来,国内艺术批评领域存在“好人主义”,艺术批评者进行艺术批评时,对艺术作品的缺点和不足简单带过,甚至是避而不答,只是一味做出好的评价。虽然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做到不得罪人,但却降低了艺术批评所应有的作用,不利于激励艺术作品创作者认识自身艺术创作水平,进行艺术反思与艺术创新,推动艺术创作活动的长远发展。当代中国画艺术批评领域“好人主义”的存在,将使艺术欣赏者在面对不真实、不公正的艺术批评时,一是无法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入了解,二是可能失去对艺术批评的信心,甚至对艺术批评敬而远之。

1.2存在过分西化现象西方艺术理论及艺术分析方法

存在精华之处,对中国艺术作品分析也有积极作用,吸收西方艺术理论及艺术分析方法亦成为中国艺术批评融入全世界的有效途径。但批评中国画作品都套用西方艺术理论与西方固有模式,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中西文化间存在巨大差别,这些差别也体现在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中,突出表现为中国艺术创作对应中式艺术批评,而西方艺术创作则对应西式艺术批评;进而可言,中西艺术创作间存在差别,中西艺术批评间也存在不同之处。正因如此,不能完全套用西方艺术批评模式来评判中国画艺术创作,如果不能规避过分西化的现象,容易出现中国画艺术批评的民族模式和批评术语的丢失,而这种过于西方化的批评模式,也必然为众多的艺术欣赏者所排斥。

1.3存在盲目吹捧现象

近年来,国内艺术批评界存在盲目吹捧之风,这使一些优质艺术作品不被理会,一些低俗艺术作品却受到吹捧;使一些造诣不高但却善于投机逢迎的艺术家受到“好评”,而一些造诣很高却只致力于艺术创作艺术家备受冷落。中国艺术界所存在的这种盲目吹捧的现象,助长了艺术创作中肤浅浮躁的风气,而不客观实际的艺术批评也为广大艺术欣赏者所反感。

1.4存在庸俗化倾向

很多艺术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选择,不是倾向于高品味的艺术作品,而是选择分析和批评低品味的艺术作品,甚至采用庸俗的语言进行评论。当代中国画艺术批评中所存在的这种庸俗化倾向,这将影响到中国画欣赏者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格调,不利于中华民族整体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现实是,绝大多数中国画欣赏者有健康的欣赏品味和审美追求,但庸俗化的艺术批评将使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有所曲解。

2如何建立当下中国画的艺术批评学说

中国画批评标准的混乱与缺失,是当下画家们及艺术批评家们的共识,如何建立当下中国画的艺术批评学说是广大艺术者们所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2.1艺术批评者肩负起应有责任

艺术批评在艺术创作及艺术欣赏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我国艺术批评正趋向于衰落,在实际艺术批评过程中,很多艺术批评者想到的只是获得艺术批评的巨大影响力,却并未肩负起其在艺术批评中所应尽到的责任。为了纠正上述错误行为,广大艺术批评者应进行深入反思,在进行艺术批评时,能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不捧杀也不扼杀,做到摒弃“好人主义”,能够发现中国画画家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做到艺术批评语言既不庸俗化,又能满足广大欣赏者的需要,对欣赏者审美水平及鉴赏能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除此以外,中国画艺术批评还应展现中国特色,这既包括在对形、神、意、象等艺术术语的表述上,也表现在艺术批评的行文思路上,在注重西方理论性分析同时,也应有对中国传统感彩的渗透。也唯有如此,才能创作出更能展现中国化的艺术批评文章来。

2.2批评家与艺术家的和睦相处

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是相辅相成的,为推动二者的和谐促进与发展,应加强艺术批评者与艺术家的交流与沟通。但现实情况是,诸多艺术批评者与艺术家间缺少交流,甚至存在怒目冷对、相互谩骂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两者间的良性互动,致使艺术批评应有的推动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反而为欣赏者及国外艺术界所嘲笑。为确保我国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的整体形象,有必要完善艺术批评者与艺术家间的关系。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3

在西方美术史的艺术赏析教学中,由于名画作品本身的含义并不是直接显现,再加上鉴赏者的知识修养、心理情感等的不同,面对同一作品,常会有各种不同的体会和解释。学生在西方美术史的名画作品赏析教学中,常会因此而感到无法入手去赏析名作。艺术的鉴赏中存在着审美的差异性,同一幅作品,观众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就是西方人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画赏析的意义的多重性吸引了人们的诸多迷恋,也能激发学生的诸多思考,通过名画赏析的教学活动能扩展学生的史论知识领域,提高审美欣赏能力,也就是这门课的意义所在。以下谈谈西方美术史名画作品赏析的教学方法。

1.了解艺术作品的典故

西方美术史中的艺术名作有时常带有描绘故事情节色彩,自欧洲文明以来艺术家们常常以神话传说、《圣经》故事等为题材进行创作,不了解其所表达内容,就很难进入画面,体会所要传达的含义和弘扬的精神。了解了西方名画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背景,领悟了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结构、形式的特点,达到了与作品在感情上的交流,有了典故的知识背景了解,再来看画就能体会到更多的意味。

2.认识了解艺术名作的表现特色

(1)构图、光线、色彩的运用。

构图规律给画家们进行系统的绘画构图提供了法则。就像三角形或金字塔形构图是人人尽知的经典构图样式,西方绘画艺术中的许多肖像画、圣母画像,都是按照这种形式构成的。并且这种构图样式还增加了垂直线条装饰,并反复出现在意大利的宗教绘画中。此外,还有S形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样式。要运用好这些构图规则,确实是一个艺术审美层次的问题。金字塔形画面构图区域的划分,无论画家是有意识还是凭直觉,几乎到处都可以证明是依据黄金分割率来进行的。画面中的面和线的交叉,使得物体看起来好像彼此间有前后之分,给人一种空间的幻觉。斜线及其平行线引入画的背景上,从而产生空间感。平行线延续不断,可增强动势,有助于产生韵律感。对称和平衡显示静止,反之则显示运动。

在绘画中要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取决于画面中物体是作为暗区中的亮色块出现,还是作为亮区中的暗色块或亮区中的更亮的色块出现,等等。在画面中,强光会妨碍强烈的色彩效果,而强烈的色彩则会破坏画的光线效果。画面中的色彩、形体、光的变化,线条等,都可以说是基本的东西。仑巴赫(德国油画家)说过,你能用这些做出其他任何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吗?那就去做吧。[1]有了对名画作品的技能分析,就提高了对名画的技术层面的把握能力,由表及里地进行体会、分析、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加深对西方美术史知识的掌握。

(2)了解比较名作中画家观念的表达。

纵览西方艺术史,人们好像在穿越一条无尽的人像长廊。一切似乎都用人像去表达,无论是具体的实物(宗教说教、历史题材等),还是抽象的概念,西方人的眼光始终都没有超出人的世界。即使偶尔穿越出去,也带上了人的折射。[2]西方艺术名作中画面含义的造取与捕捉,直接体现为画家传达的对人物的处理与表现。作为现实主义观念的传达者,米勒的《晚祷》更是说明了这一切。画面中两个劳作了一天的农民夫妇在金色落日的余辉中听到了远处村庄的教堂传来的钟声,他们就默默地虔诚祈祷。画幅中弥漫着黄昏的暖色调。画家显然对这样虔诚的劳动者有无比的同情和祝福,体现了画家表现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和弘扬善良人性之美。到了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伯瑟尔斯的《晚秋的钟声》,恬静的人间画面不见了,同样运用米勒的构图、艺术形象,只是抽换了背景、服装、道具等,却传达了一个令人震惊和痛不欲生濒临毁灭的地狱般的时代观念。画面传达由相互美好的祈祷转换成了相互诀别的毁灭,令人吃惊和深思:这个纷乱的世界带给人类富足,也带来毁灭性的因素,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毁灭性的武器和不休止的战争……人类究竟要做什么?艺术要传达的是什么?成为当代艺术家苦苦思考和追求的目标。

(3)体会感受艺术名作中的艺术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绘画作品。曾在几百年的时间内激发过无数艺术体裁创作;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有着更为博大的愿望,必须致力于以自己的崇高观念提高观众。[3]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在这幅画面的构图上采用最为传统的金字塔形构图,人物描绘上力求与自然的人物一致,并努力删去人物的不足之处,力求完美追求的是理想人性美的画面。西方文艺复兴是一个“人”的发现时期,“人”的世俗性价值、“人”追求物欲的权利、“人”的自主意识等,渐渐从神性的雾障里显露出来。这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文化逐渐自觉的时期。[4]而到了现代主义画家杜尚这里,更是具有调侃意味地进行转换:在《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用铅笔画上山羊胡和八字胡,并把它命名为《L・H・O・O・Q》,他又是传达什么样的意念呢?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旧秩序彻底崩溃了,残酷的战争给欧洲带来全面的灾难和伤痕,这是一个饱经磨难,令人绝望的年代。文化艺术需要脱胎换骨,把对战争、权力的仇恨的灵感全部迸发出来,抨击现存的社会准则,以批判眼光重新研究传统和审美概念。《达达派宣言》:“今日的世界除了荒谬以外,没有其他什么东西,没有任何意义。过去的艺术和学问显得非常愚蠢……必须完成破坏性的否定工作,狂气与解体。”这是达达主义标榜的全新艺术态度。他们用一种新方式去思考,杜尚是达达整个冒险活动的启动者和精神领袖。[5]

名画作品赏析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作为普通高校西方美术史教学方法的思考探索,肯定不能解决所有西方美术史欣赏教学的问题。回到西方美术史的名画作品赏析过程的根本意义,就是要从作品的赏析中认识名画作品的文化性。一个国家拥有多少博物馆和美术馆,可能就是直接见证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丰富的程度和高度的一个标尺。[6]在今天,我们从存世的世界名画的赏析中去体验研究。美术学专业的大学生不但要从中感受名画作品独特的美的体验,而且要从中去发现产生美的规律,从而培养和提高对艺术形式的感觉,逐步提高对绘画艺术语言的感受力,达到最佳的艺术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德]多奈尔.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1版:86.

[2][4]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文化小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第1版:34,41.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74-1

比较是人们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它对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各自的特点和形象,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和提炼,同时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评价,促进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拓展。

一、比较鉴赏法的涵义

比较鉴赏法是对内容相关的不同作品的相互联系所进行的比较,主要表现在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思维过程。比较鉴赏法的对象选取可以是不同作家的相关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比较鉴赏,主要表现在比较相同题材的作品、同一年代的作品、某位艺术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

二、比较鉴赏教学方法的意义

美术鉴赏是初中美术欣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鉴赏其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表现性以及文化价值等。比较鉴赏法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评价的行之有效方法,美术课堂中比较鉴赏方法的应用不仅富有新意,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直观、鲜明的对比,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和鉴赏,提高其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美术课堂中的艺术作品欣赏,往往比较孤立或抽象,不利于学生对作品内涵和艺术特色的认识与理解。所以,通过比较鉴赏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学生发现作品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特点,清晰而深刻地进行审美的体验。

三、比较鉴赏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科学运用比较鉴赏法,要注意作品之间的可比性,即进行比较的作品要有一个主共同点,同时与相比的不同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比较和鉴赏,比如图表比较鉴赏法,能够将不同流派或不同艺术家的难以用语言或文字等表现的异同点,更加直观地通过图表这一形式进行展现,形成更鲜明的对比,更明确的对举,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一)灵活应用比较鉴赏教学方法

比较鉴赏方法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基本方法,其灵活应用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鉴赏活动,帮助学生发掘更多方面的潜能,不断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各自小象的绘画,然后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投影仪展现于大家面前,分别从色彩的应用、画面的质感、绘画的内容、造型以及情感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和鉴赏,引导学生进行踊跃的发言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相比较下哪个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线上价值。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阐述每一个作品都有值得赞扬的一面,每一个作品也都有需要进步的一面,尽可能地将每个作品的闪光点进行挖掘,鼓励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从中西方角度进行美术作品的比较与鉴赏

中西方的文化底蕴、审美方式、哲学背景以及世界观、宇宙观等等的差异形成了中西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及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中西方的社会背景、艺术表现形式及主要艺术成就与特点等,进行比较,从形象的感受入手,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比较有代表性的中西方雕塑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比较和赏析,同时将相关问题导入并贯穿于整个课堂:“什么是雕塑?怎样的作品可称得上是雕塑?你对中西方的雕塑作品有多少了解?”带着这样的问题,着重介绍中国古代的秦始皇兵马俑、六朝陵墓雕塑、敦煌石窟等,展现典型区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特点;同时例举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孟卡尔王和王后立像》、《维伦多夫的裸女像》等图片,引导学生对西方雕塑作品进行赏析,小组讨论和交流。对中西方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和鉴赏,引导学生立足于风景、人物等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观摩、讨论与交流,总结并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艺术形式特点以及表现形式,促进对中西方审美观点等的认知,引导其体会本民族文化的艺术精髓,最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总而言之,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对美术作品或现象的体验,是对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实践。而比较鉴赏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鉴赏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关注,同时有利于学生其他能力,如创作、表演、阅读等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理智、道德与审美情感的发展。比较鉴赏法值得引起广大教育工作的关注与重视。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5

美术鉴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体验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实践。其优势在于:(1)引起学生鉴赏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活动之前,先讲述或讲解某种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轶事等,联系学生过去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引起学生鉴赏的心向。(2)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惊讶、赞叹、欣羡、钦佩、敬仰等情感反应,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3)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当学生对鉴赏的对象发生强烈情感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们从事阅读、创作、表演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

王大根在其《美术教学论》中指出:“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想、知觉而变成情感和艺术的过程。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说,在初中、高中的美术欣赏中应包含‘美术鉴赏’的成分,即从哲学、美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而比较鉴赏法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是把两种或多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使各自的形象、特点更加鲜明突出。通过比较才能概括提炼出事物自身的本质特征,正确的评价和判断是建立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孤立地赏析某一件或某一流派的作品时,学生往往认识模糊,难以真正理解作品的涵义及艺术特色。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能使学生找出作品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达到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因此,比较是进行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方法。其中有“横向比较”(在鉴赏过程中,对有可比性的作品或有关因素进行一种空间平行性的比较分析)和“纵向比较”(在鉴赏过程中,对有可比性的作品或有关因素进行一种时间纵向的比较分析)。以下,笔者以美术作品中的绘画作品为例,简要介绍比较鉴赏法的应用。

1.中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

中西方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背景和对世界的审美方式不同,导致了传统中西绘画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中国绘画历来是含道应物、澄怀味像,讲究精神对过程的体味,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对心境意絮的表现。西方绘画则讲究焦点透视、光影、明暗、色调等,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两大传统绘画体系不仅成了世界美术的两大支柱,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从中西绘画中对空间、时间、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进一步阐释中西艺术家在对待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和哲学思想。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加深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

第一,空间的比较。以北宋著名山水画家王希孟的长达6米多的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为例,与印象派后期保罗・塞尚的《圣维克多山》作比较。前者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深远、平远三者结合的构图方法,将繁复的崇山峻岭表现在一幅长卷中。后者虽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有所不同,但近处的地平线和房屋墙面的直线、房屋屋顶的斜线,均体现出科学严谨的透视法则,塞尚试图通过线条、色块的摆放来表现事物的形体、透视及内在结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对于空间的表现,西方画理的透视是运用近乎科学的几何方法来认识理解空间的,是精确的、自然的。西方艺术家往往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利用观者视觉上的错觉和幻觉,来克服画面这一平面局限,使观者产生空间上的距离感。而我们常以“散点透视”来理解中国绘画中的空间特征,中国艺术家则往往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表现空间的无限伸展,体现一种绘画的意境。

第二,时间的比较。我们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而从古至今,中西艺术家们也一直在探索着绘画中的时间表现,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时间表达方式。法国立体派画家杜尚在1912年画的《正在下楼梯的女子》,很像一张重叠曝光的照片,画面充满了动作,而没有静止状态中的形象。画家的目的是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表现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女子下楼梯的连贯动作,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中国山水画中,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采用的手卷式构图,在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上,是非常成功的。《清明上河图》在结构上有序曲、高潮(虹桥部分)、尾声,形成鲜明的情感节奏,突破时空的局限,在同一时间里展现不同环境。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在克服时间的局限上,西方艺术家往往强调瞬间的因素,在表现上选择富有暗示性的动作的一瞬间,需要观者的想象;中国艺术家则往往采取横幅手卷形式,表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或场面,引发观者的回忆。

第三,线条的比较。对中西绘画中的线条,可以将中国画中的线条提炼出来,与西方绘画素描、速写中的线条加以比较。总的来说:中国画基本上用线条、墨块组成,中国历代画家们十分重视用笔、用线,因此,中国画也可以是线的艺术。西方绘画中的线条是依附于形体的,没有上升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范畴,就如《罗丹艺术论》中提到:“由于线条的显然的来龙去脉,你们才能够深入空间而获得物体的深度。”从中细想起来,罗丹绘画中的线条的确优美,但线条的表现并不是为了其本身的审美意义,而是为表现事物的形体和空间,也正如罗丹自己所说:“你们要记住,没有线,只有体积。当你们勾描时候,千万不要只着眼于轮廓,而要注意形体的起伏。”而中国画笔墨审美体系中的线条,内涵丰富,具有自己的“笔法”(各种描法、破法、点法等),既传达不同物象的质感、量感、运动感,又因以书法入画成为相对独立的形式美要素,体现着一定的人文内涵和不同的个性特征。

2.同时代艺术家的比较

通过比较让学生把握艺术家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理解社会、文化环境、艺术思潮、时代的审美理想等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如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的作品,学生就可以体会到:达芬奇的绘画典雅高贵,充满神圣和神秘之美,是智慧的艺术,深沉、含蓄、理智;米开朗基罗的绘画雄健有力,充满阳刚之美,是力量的艺术,博大、雄伟、激情;拉斐尔的画风则秀丽典雅,充满阴柔之美,秀逸、和谐、优雅。精神气质以及审美理想的不同形成了艺术家各自的艺术风格,但他们的作品共同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风格虽然不同,但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另外,还可以进行中国元代山水画“元四家”比较,扬州画派诸家的比较,现代画家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齐白石等的比较。实践证明通过比较,学生们不仅能体会到艺术家独特的个人风格,而且认识到形成其风格的个人及社会因素,加深了对艺术创作过程及理论的理解。

总之,运用比较鉴赏教学方法,从中西美术作品对人物、风景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通过观摩、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总结出中国画与西方传统绘画在艺术特点和形式特点的不同,进一步探讨形成不同绘画风格的人文背景,认识中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从而更深刻领悟本民族的及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6

美术鉴赏课主要为学生提供培养自身基本人文素养以及鉴赏能力的平台。教师在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之余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利用美术名作,提高教学针对性

美术作品作为记录文明的一种方式,其意境往往会与当时的社会相结合,因此开展美术作品赏析课程不只是为了单纯地欣赏艺术作品,更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些艺术品背后的意义以及包含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著名雕像《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为例,当学生初次看到这座女神雕塑的图片时,也许只会注意到女神丰腴的身体或者是美丽的笑容,但论起深层次的含义,却不能感悟,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雕像中的残缺美,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习热情

所有的艺术均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学习美术鉴赏课程时,教师可适当地将实际生活引入美术欣赏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艺术。如,在讲解《中国民间美术》时,学生初次接触这些艺术作品,可能会觉得这些东西并非高雅的艺术,而是带着“土气”的东西,教师的任务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点,让学生在这些写实的艺术品中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些质朴的艺术中寻找历史的记忆。如此才会使学生对艺术有更深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艺术赏析的兴趣,提高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7

关键词

广西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十分明确地把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将其纳入到了素质教育的大范畴,表明了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美育、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问题。”⑴之后,教育部又颁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发展规划(2001——2010)》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通知,这些纲领性文件,再次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它对塑造人的品格、提高人的修养、培养人的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特殊功能越来越凸显。

地处西部的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东西部地区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极为不平衡。加之广西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处于这种特殊的环境和地位,艺术教育是处于被忽视和边缘化的一个学科。在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体系”上更是严重地存在着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存在着“一纲多书”、因人设课;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微观落实的教育现状等等,这些原因不利于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此,笔者对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院、河池学院四所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为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一、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数据收集。这次调查主要针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研究及教材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对广西少数民族学生聚集较多的四所高校中相关的领导、老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所获得的绝大部分数据是反映客观实际的,是比较准确的。

1、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情况,调查数据显示。(表1)

学校名称 开设课程

广西师范大学 《书法欣赏》《书法基础》《中国音乐史及名曲欣赏》《外国音乐史及名曲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交响乐欣赏与评论》《舞蹈艺术欣赏》《视觉艺术欣赏》《中国美术史及名画欣赏》

广西民族大学

《演讲与口才》《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现代舞》《音乐鉴赏》《经典名歌名曲欣赏》《器乐欣赏》《语言表达》《东南亚舞蹈欣赏》《新闻播音》《少数民族舞蹈欣赏》

广西师院

《电脑平面艺术设计》《中国画技巧》《基础乐理》《声乐演唱技巧入门》《装饰色彩》《西方油画艺术赏析》《西洋管弦乐经典作品欣赏》《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中国设计艺术史论与欣赏》《卓别林电影艺术欣赏》《美术名作鉴赏》

河池学院 《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表2)

学校名称 教师总人数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外聘教师

广西师院 8 0(0%) 8(100%) 0(0%)

河池学院 13 0(0%) 13(100%) 0(0%)

广西民族大学 40 0(0%) 35(87.5%) 5(12.5%)

广西师范大学 14 6(42.9%) 8(57.1%) 0(0.0%)

总计 75 6(8%) 64(80.5%) 5(6.6%)

3、你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目标怎么看,调查数据显示。(表3)

学校名称 问卷题序 A B C D

广西师院 Question6 0.00% 71.43% 0.00% 85.71%

河池学院 Question6 80.00% 40.00% 30.00% 60.00%

广西民族大学 Question6 75.00% 50.00% 50.00% 75.00%

广西师范大学 Question6 75.00% 16.67% 25.00% 50.00%

总计 Question6 60.61% 39.39% 24.24% 63.64%

A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B传授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C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D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感染,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4、你怎样安排上课内容,调查数据显示。(表4)

学校名称 问卷题序 A B C D

广西师院 Question7 14.29% 28.57% 0.00% 57.14%

河池学院 Question7 10.00% 0.00% 0.00% 90.00%

广西民族大学 Question7 0.00% 0.00% 0.00% 100.00%

广西师范大学 Question7 50.00% 0.00% 16.67% 41.67%

总计 Question7 24.24% 6.06% 6.06% 66.67%

A鉴赏为主;B理论讲授为主;C实践练习为主;D鉴赏、理论、练习都有

5、您经常在教学中加入介绍广西本土少数民族特色艺术的内容吗?调查数据显示。(表5)

学校名称 问卷题序 A B C D

广西师院 Question11 28.57% 71.43% 14.29% 0.00%

河池学院 Question11 10.00% 80.00% 0.00% 10.00%

广西民族大学 Question11 50.00% 25.00% 25.00% 0.00%

广西师范大学 Question11 27.27% 36.36% 18.18% 18.18%

总计 Question 11 25.00% 56.25% 12.50% 9.38%

A经常介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B有这方面的内容C很少介绍 D没介绍过

6、教学有无教材?调查数据显示。(表6)

学校名称 问卷题序 A B

广西师院 Question 4 57.14% 42.86%

河池学院 Question 4 70.00% 30.00%

广西民族大学 Question 4 25.00% 75.00%

广西师范大学 Question 4 33.33% 66.67%

总计 Question 4 48.48% 51.52%

A有,根据教材安排,由浅入深,系统学习;B没有教材,根据学生程度、兴趣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如有其它情况,请说明。

7、您参加过艺术教育方面的课题、项目、撰写过文章或论著吗?调查数据显示。(表7)

学校名称 问卷题序 A B C D

广西师院 Question 13 28.57% 42.86% 28.57% 0.00%

河池学院 Question 13 10.00% 60.00% 30.00% 0.00%

广西民族大学 Question 13 50.00% 50.00% 0.00% 0.00%

广西师范大学 Question 13 25.00% 41.67% 33.33% 0.00%

总计 Question 13 24.24% 48.48% 27.27% 0.00%

A主持、参与多项课题、撰写论文并发表多篇;B参与过、发表过少数几篇论文;C很少参与、写作;D没有参与、写作

(二)现状分析。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从课程目标来看,调查显示,公共艺术教育注重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占比例非常高,B和C占了63、73%,与要求的课程目标有偏差。目前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设的课程只管课表的体现,而忽略目标的实施,即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于目标的不明晰,容易导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盲目无序状态。

2、从课程设置来看,调查显示,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因人设课”或者是“搭专业便车”,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美术、音乐、舞蹈三大门类,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共八门,但八门中的戏曲、戏剧、影视几乎是空白,可以看出缺乏这方面的师资。另外,艺术教育课程主要由“三大类型”课程群的模块组成,即为“理论型”、“欣赏型”、“实践型”,但调查显示,欣赏课程比例很少,只占24、24%,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几乎没有,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混合型”,占66、67%,没有侧重,更多的是按照专业模式走,什么都给一点。普遍地感到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

3、从课程内容来看,由于课程开设因校而异,学生选修因人而异,缺乏统一的教学体系、教材和衡量标准,由于以上原因,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很多是“专业”的翻版,课程观念和内容极为陈旧,严重地制约着普通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同时,对本土的艺术资源不够重视,调查显示,以本土艺术资源作为重点内容的只占25、00%,不能根据广西本地的地域情况和民族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点补充,缺乏特色。

4、从师资队伍来看,调查显示,专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仅占8、00%,兼职教师占80、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但目前担任艺术教育课程的主要是兼职教师,所以,很多把专业课的内容搬到公共课,并且,兼职教师也不能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也不能针对非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5、从课程教材来看,调查显示,由于目前没有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教材,所以广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是各行其是,各取所需。50%以上没有教材,有教材的采用的是专业院校的教材,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6、从教学改革来看,调查显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处于非常薄弱的环节,48、48%是参与过,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极少,仅仅只有24、24%是主持过课题,经常发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近30%的很少研究和没有研究。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实施,是要不断的思考和研究,否则公共艺术教育难以尽快地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现实所存在着的较为明显的问题,由此可见其课程改革刻不容缓,改革的步伐应该加速前行。

二、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对广西四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的认识。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是受教者的智力、意志、审美、体能体魄、操作技能的全面培养、提高,离不开融合着感性和理性、自由和规范、功利和超越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要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必须要有与之相符的课程体系支撑,在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课程观念是教育观念的核心,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核心,课程改革问题是教育整体改革问题的核心。课程改革在更深的层次上决定着教育整体改革的成败。因此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建立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艺术教育事业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摇篮。因此,这就要求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具备创新精神。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养成。

2、促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1)课程设置的完善。以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基本是按现有艺术教师的知识结构设置课程的状况,没有形成按需设课、因材施教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该在必修或选修课程中注意视听课程的搭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搭配、基础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搭配,使课程体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打破原来学科与学科之间相对封闭、缺乏有机联系的弊端,建立富于多样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结构。

(2)课程内容的改革。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渠道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体现出来。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教师、学生不仅仅是课程实施者和接受者,应该是创造者和开发者,要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实践、环境等要素的整合体,理解为学习者的经验过程,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以审美为核心,而且要注重以人为本。……通过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使受教育者提高对人文之美的理解,增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架设人文与科学间的桥梁,奠定科学、艺术、人文创造的共同基础。将能否成为促进全面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和达成的重要手段,”⑵所以,要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与之相符合的课程内容。其次,在公共艺术课程里要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把本土的艺术资源融进教材中,使广西高校的学生与自身民族的天然关系更为强烈,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为历史、生态、环境、社会、自然等对本土民族艺术的形成、产生、变异的影响,以及本民族与其他民族艺术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使广西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彰显民族性和地域性。

(3)课程模式的更新。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脱节的状态,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有机模式,打通艺术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将艺术教育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完全纳入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大课程体系中来,调动各种艺术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延伸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4)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建立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艺术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评价,一是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艺术教育课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够持续进行并贯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二是教师也应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单凭学生考试成绩论成败的传统学习评价模式,更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把对教学结果的静态评价和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分析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5)师资队伍的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好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要熟悉教学对象,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支持者、协作者、引导者。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大艺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以活动推普及,坚持普及和提高的结合,推动艺术教育跨上新的台阶。

(6)课程教材的撰写。目前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使用不规范,教师选择教材的随意性很大,有些直接将专业的教材用于公共艺术教学,学生难以接受。应该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精心编写课程教材,这是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内容要符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为目的,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注意题材、体裁的多样性,易于大学生所接受。同时结合地域特点,编写有广西民族特色内容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

三、结语

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在逐步向前,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期的挑战和机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现实。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都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审美功能与非审美功能;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唤醒原则”与“创造性原则”;如何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多元性”与“完整性”;如何在教师培养中强调“专业水平”与“知识结构”;如何在课程评价中注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过程”,“艺术教育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注重艺术活动的功能和效应的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施教者按照确定的价值取向和预想的艺术教育目标,结合受教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运用艺术媒介,引发受教者的情感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⑶总之,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任重道远,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工作,理论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应抓住这个历史发展的契机,为使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得更为迅速,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艺术修养和综合能力的有用之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8

朱光潜研究的是文艺理论,探讨的问题属于美学范畴,但是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曾经在如何分析文艺作品这件事上人们用哲学的思维套路去分析,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完善,“它丢开一切哲学成见,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从事实中归纳出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用心理学观点研究文艺的创造和欣赏这个对象。艺术家对内容与形式,艺术与人生,写意与写实的思考,大部分是从经验中得到,比如达・芬奇《画论》,歌德和爱克曼的《谈话录》,罗丹《艺术论》,福楼拜《书信集》。能够有这样的经验很珍贵,但是并不证明具有理论建设能力,文艺研究中错误见解弊端之大课余低劣的手腕相提并论,研究艺术鉴赏的理论依据并不仅仅是好奇心驱动,更因有了“价值”的标准和艺术的本质的了解,才能去判断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否则就好像水手说天文一样,只能凭借粗略经验。

美学研究两个问题:1、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2、什么事物算是美。其中“美感经验”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心理活动。美学最大任务在于首先分析美感经验。美学从哲学分支,克罗齐认为知识有两种:直觉的和名理的。也就是说名理的知识本身毫无意义,当与另一事物或概念有联系时,而得到意义。直觉的知识不涉及其他,只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意向。物可以呈现在心里的除了形象,还有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等。没干经验中无所依呈现于心是它的形象本身,不关其他事项。对待一件事物,有三种不同态度: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态度,美感的态度。“朱光潜强调美感经验的分析高于对美本身追问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把美学弄臣如果一个仅仅是对经验模式作过程分析的学科,他知道美学离不开综合。”(――宛小平.学术月刊[D].2004年4.)进而转向美学心理研究的历程。

拉开心理距离,用客观态度欣赏一件事物,就是美感态度。一般事物带有常态,去掉常态中的经验积累,就是形象本身,如果事物和我们的欲念和希冀之间还有一种适当的距离,就能够只观照形象本身。心理距离也是一个亦近亦远一个欣赏者越能拿自己的经验来验证作品,就越能了解它,欣赏它。创作者要是能够描绘出切身的情感,他的作品不会空洞不近情理。文中提到:

法国心理学家德拉库瓦在《艺术心理学》说:雷奴维埃(Renouvier)一位艺术家须先站在客位来观照自己,然后才可以把自己描摹出来,表现出来,这是很精当的话。艺术家如果要描写自己切身的情感,须先把它外射出来,他须变成一个自己的模仿者。托马斯・曼(Thomas Mann)说:“生糙的热烈的情感向来是很平凡的不中用……强烈的情感并无艺术的意味。

在凝神观照的时候,除去观照的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尼采说过,美学只是一种应用生理学。“移情作用”和“内模仿”的问题很复杂,各家学说争论不休。以一个例子说清朱光潜的总结观点,一个人看见宏伟的石柱,产生一种威严的感觉,立普斯认为这是“移情作用”,可以纯粹用心理学解释,大多数学者认为“移情作用”的胜利作用不可忽视。“移情作用”不仅仅是心理活动,还有在看到石柱时候身体肌肉筋骨产生的升腾的反应。

美感经验是一种聚精会神的观照。要达到则会种境界,我们须在观赏的对象和实际人生之中辟出一种适当的距离。在聚精会神第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向时,我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注,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在美感经验中,我们常模仿在想象中所见到的动作姿态,并且发出适应运动,使知觉越加明了,因此,筋肉及其他器官起特殊的生理变化。形象并非固定的。

美感与联想的关系是当我们丢却了生活中的种种牵制,心里没有一个主题思想的时候,看见一件美的事物,可以引起美的联想。但是当看见文字来描绘音乐的时候,同样可以引起联想却不是音乐本身。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语一个鼓励绝缘的意象上,不旁迁他涉,联想则最容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转,使精神从美感的意象本身转移到许多其他事物上面去。联想从甲到乙,再到丙都是偶然的没有艺术的必然性。注重联想就是注重内容。从近代实验美学的结果看,联想最丰富的人大半欣赏力也最低。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9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外国语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十分重视学生修养气质的养成,大力提倡审美教育。几年来,通过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手段、依托本校办学特色、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学校的审美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课程建设具有层次化、多样化、特色化的特点

课程建设的层次化体现在学校建立了限定性选修课程、任意性选修课程、艺术专题讲座及网络教学四个层次的立体课程结构体系。每一个层次都鲜明地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以及依托外国语大学语言类学科优势的特色。

第一层次,限定性选修课程。按照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设八门课程: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在本科四年期间至少选修其中1门。

第二层次,任意性选修课程。主要分为赏析类、理论类、实践类及特色类四种类型:赏析类有西方美术欣赏、交响乐欣赏、奢侈品品牌赏析、服装流行趋势与赏析等课程;理论类有中国近现代美术思潮、文艺美学、中国书画史、西方现当代美术研究、西方美术思潮等课程;实践类有服饰手工艺编织、书法、简明视唱、合唱等课程;特色类课程主要体现外国语大学的特色,采用双语授课,有英语电影赏析、爵士乐赏析等课程。根据近三年的情况统计,学校共开设各类艺术课程近30门。

第三层次,艺术专题讲座。这是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设的系列讲座。如“世界文化巡礼”系列讲座,主讲人均为我校语言专业教师,已经举办了“欧洲浪漫主义绘画艺术”“走进巴黎博物馆系列之一:卢浮宫”“走进巴黎博物馆系列之二:奥塞博物馆与罗丹美术馆”“走进巴黎博物馆系列之三:橘园博物馆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之法国新潮电影”“透过《茜茜公主》看巴伐利亚风情”等讲座。再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讲座,由专业艺术团体或专业艺术院校集体完成,既有讲座,又有表演,广受学生欢迎。

第四层次,网络教学。目前,学校引进了尔雅通识课程,使学生能听到来自其他名校的课程,获取更多的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网络学习的便捷,使学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更加有效的学习。

二、依托学校艺术类专业,建设教师队伍,保障教学条件

学校秉承打通审美教育与专业艺术师资的交流通道、充分发挥艺术交叉学科的优势、发展艺术师资力量的建设原则,建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目前,教研室有教师20余人,除了包括音乐学理论、作曲、声乐、民族器乐、音乐教育、美术学、服装设计、油画、书法、摄影等专业教师外,还配有外国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专业教师。教研室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研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等。

学校艺术学院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备均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如排练厅、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书法教室、画室等,为全校的艺术课程教学及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学校拨有公共艺术教育的专项经费用于设备购置、图书资料购置及教学维持费。学校现有艺术教育(音乐、美术、舞蹈、摄影、影视、文学欣赏等类)方面的图书50676册,光盘3258张,图书音像资料齐全,由图书馆统一管理。

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互为补充

艺术实践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艺术实践,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深刻领悟艺术的美感,又能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堂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学校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孔子学院工作处等部门密切配合,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为学校审美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学生艺术实践平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学校团委、学生会、各院系学生会和摄影协会、健美操协会、街舞协会等60余个校级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艺术活动,在学校的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歌手大赛、摄影大赛等大型活动中,学生的参与人数多、表现突出,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级艺术类竞赛、评比、演出等活动。在师生不断的努力下,学生夺得多项部级、省级奖项,成绩可观。如在全国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全国啦啦操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戏剧节等赛事中均有不俗表现。第三部分是通过孔子学院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学校自2007年起,先后在俄罗斯、日本、韩国、哥伦比亚、圭亚那、巴西、亚美尼亚、葡萄牙建立了八所孔子学院。自各孔子学院开办以来,不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汉语教学水平持续提高,满足了海外汉语学习者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孔子学院的文化推广活动也日益增多,成为学校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而开展艺术活动是其中非常有效的途径,仅2014年,就在各孔子学院举办了“传统艺术鉴赏会”“中国书画展”“庆祝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巡演”“中国民族乐器文化沙龙”“中国书法艺术展示”等十余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弘扬了中华文化,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积累了艺术表演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

结语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10

赵德奇先生的文章《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看后很受启发,促使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现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浅陋之处敬请指谬。

一、赏石艺术与艺术赏石

近年来,赏石界对观赏石是不是艺术品一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观点也趋于一致,大家也基本认可了观赏石是自然属性的艺术品。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有自身的短项和不足。既然观赏石是艺术品,就有了艺术创作的基本特点和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因而也就有了赏石艺术、艺术赏石等观点的出现。但让人困惑的是,一些文章中往往把赏石艺术与艺术赏石混淆或等同,这不免让人如雾里看花,不明不白,时间久了会误人误事,有必要予以澄清。赏石艺术是什么?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是与赏石有关的艺术门类,如同绘画艺术、书法艺术、摄影艺术一样,它既包括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包括创作的成果和作品。艺术赏石是什么呢?是赏石的一种角度和方法,它区别于常识性赏石,不再局限于是像人还是像佛,像虎还是像猫,像狗还是像狼,是花鸟还是山水等。而是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其中包含的故事、表达的文脉或展现的意蕴,还有的是用创作的方法把石头进行全新的布局和展示,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二、赏石内容与艺术形式

世上任何理论的产生,都要晚于实践的出现。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没有实践哪来的理论?文学概论、艺术概论等等的形成与发展无不是文学和艺术蓬勃发展后的结果。奇石的欣赏也是如此。比如宋代米芾提出的“瘦、皱、透、漏”四字诀,更是其对灵璧石鉴赏与收藏的高度提炼和概括。随着长江、黄河、汉江等水系一系列画面石的出现,特别是近几年逐步升温的画面石的收藏,也开始催生相应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探索和梳理这些理论的同时,既出现了积极借鉴姊妹艺术为我所用的趋势,如借鉴绘画理论欣赏和解读画面石等,也出现了借鉴一些西方艺术理论观点来建立观赏石理论体系的做法。个人认为,这种不了解观赏石特点特色,一味以西方艺术理论为范式的所谓理论,似乎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全然忘却了石头的本质特征,显得板滞和生硬。如把主题内容与艺术形式作为赏石的标准,以致进行绝对化的解读,一切以套用理论出发,这种赏石是僵化的,也是不符合赏石艺术规律的。赏石理论的产生,必须根植于观赏石赖以产生的沃土,必须由赏石人慢慢探寻,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积少成多、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三、主题先行与过度解读

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期间拜读过杨靖副主编的文章,也看到了赵德奇先生的观点,说真的,我是赞同二人观点的。有些石头是有主题而且是非常好的主题,由此也决定了这块石头的质量,但现实中这种主题十分明确的石头是少之又少的,更多的是没有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的,没有主题的就没有艺术价值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画面中只有一根有生命力的线条、石头上有一块或几束亮亮的光影等等,虽然没有主题内容,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但它具有美的元素存在,所以它仍然是美的,是有艺术价值的。也正是有了主题先行或以主题先行为准则,现实中一些人生拉硬扯地把一些似有似无、似是而非的东西,冠以某某主题,似乎找到了主题,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成了精品,成了名石。比如,画面中庄重一点的女人形象就命名为观音,体态肥硕的男人形象就是佛。特别是如有石界名人命名一新的主题形象后,众人跟进,千石一名,全然不顾石头本身是否具备此形象。特别是在文字石的解读上,牵强附会的现象比较突出,全然不顾基本笔画和笔顺的要求,这种主题先行与过度解读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不加以正确引导,长此以往,会慢慢成为一种积弊,进而影响到赏石活动的健康开展。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11

一、问题之提出

批评,作为一种区别于仅是审美感知或欣赏之行为,是一种理性活动,一种术语、命题、论点之组织。在任何情况下,此活动之特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构成此活动的操作性因素,就像它亦依赖于它所针对的对象,或其作者之精神与环境特性一样。2

作为日常生活概念,“批评”(criticism)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诸对象、行为与语境,比如对服饰、饮食及人物的品评。然而,作为诗学概念,“批评”一般特指对艺术作品及表演行为之评价,即“艺术批评”。

批评者,议论、判断与评价之谓也,包括日常生活批评与艺术批评在内,人类现实活动中出现对某对象、行为之批评现象,当是人类理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信息;然而,人类任何领域活动的整体自觉要走向专业化与精致化,反过来似乎又以批评的出现为前提。无论哪一种活动,当零星的意见式议论与评判转化为系统性判断与评价时,批评便由现实活动的寄生性因素蜕变为具有超越性的独立行为,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化的观念活动。当然,任何领域的专业化批评,其终极价值又体现为它对所批评评价对象与活动的反哺性回馈――其评估性判断对所批评对象、活动之优化与提升。

古典时代,东西方均存在着艺术创造、欣赏与艺术批评大致均衡的平行发展史,此二者互依互惠,促进了人类艺术审美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艺术批评对东西方艺术审美的高度自觉及其精致化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与此情形大为不同,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传统中却并不存在此种大致相同的结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之并行,而是只有自然审美欣赏,并未建立起相应的自然美批评。东西方自然审美史,乃是仅有欣赏并无批评的局面。要言之,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史存在着一个关于自然审美批评的巨大空白。

如果说对人类任何现实活动而言,批评乃理性之标志,对艺术审美而言,艺术批评促成了古典艺术审美之高度自觉,艺术创造、欣赏与艺术批评双向互动乃人类艺术审美之理想格局,那么,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有欣赏而无批评的局面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传统自然审美意识并不健全,感性主导而理性不足;它意味着,整体而言,东西方传统自然审美并未实现真正的自觉。如果说在艺术审美领域存在着理性判断:怎样的艺术欣赏是正确的,怎样的艺术欣赏是不完善的,其间已然建立起审美欣赏恰当与否的价值标准与技术体系,那么与之相较,关于自然审美则似乎一直是一种怎么都成的局面。若对艺术审美而言,专业欣赏与外行欣赏、肤浅欣赏与深度欣赏之别是必要的,那么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一种怎么都成的无政府、自然主义状态为何是合理的?人类的审美欣赏在自然审美与艺术欣赏两端为何如此心理分裂、二元对立?只要人类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尚未建立起明确的是非价值标准,只要人类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尚未提炼出一套精准、细腻、深刻地揭示自然审美内涵的技术系统,那么无论人们在日常生活、诗文与美术中如何热烈地展示其对自然的审美热情,无论其献给大自然的颂歌与诗画如何浩繁,都不足以说明人类自然审美意识已然自觉与成熟。与艺术审美传统相比,人类的自然审美意识依然极为朴素、粗疏与肤浅。当代自然审美经验如何实质性地超越古典自然审美传统?当代自然美学的独特学术使命是什么?进行历史性的补课,正面引入关于自然审美欣赏内涵与方法正确标准的批评环节,初步建立起关于自然审美批评的话语体系,便是当务之急。1

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在自觉反思西方自然审美传统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西方自然审美传统中所存在的基本错误类型,正面提出了自然审美的恰当性问题,并就自然审美欣赏中到底欣赏什么、如何欣赏提出初步意见。此实乃当代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重要成果,值得学界严肃关注。 然而,当代西方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键词却仍然是“自然审美欣赏”。学者们虽然就如何欣赏自然发表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却并未正面提出发展自然审美批评、建立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的问题。笔者认为,仅从美学理论角度原则性讨论何为正确或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应当如何欣赏自然之美是远远不够的。当代自然美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便是在形而下层面拓展自然审美批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简明、有效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使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不再只是人类自然之爱的朴素情感表达,而是像艺术审美欣赏的情形那样,成为一种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审美内涵与方法引领的自觉审美活动,使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实现整体自觉。

同时,关于自然审美经验的评价,也不能满足于主观、零星的私人审美偏好表达,而应当发展成一种专业性、可分享的严肃活动,就像艺术批评已然做到的那样。现实的描述是,科学合理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当是朴素自然审美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理想的描述是,唯有首先在学术研究层面建立起一套有操作性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进而将这套话语体系在现实的自然审美批评中大力推广,有力促进自然审美批评的普遍性展开,当代自然审美才会真正实现自觉。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玄学状态,必须自觉引入自然审美批评这一环节,如此方有扎实的现实与学术基础,就像发达的艺术批评实乃艺术哲学的必要基础一样。理想的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应当建立在由自然审美与自然批评构成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哲学分析研究。

当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家们满足于坐而论道时,来自文学批评领域的传统艺术批评家们却大胆跨界,据文学文本中的相关信息拓展出“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从事着本该由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家们首先尝试的工作。然而,文学批评家们所进行的生态批评与自然美学家、环境美学家心目中的自然审美批评毕竟有所不同。

当代西方的“生态批评”着力讨论文学与环境之关系,可谓是对纯艺术文学观之突破,立足文学视野关注现实环境问题,或立足现实环境问题讨论文学。 然而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N传统艺术理论中的领域性视野。一方面,环境观念不只存在于文学,而普遍地存在于艺术各领域,因此生态批评不能只是一种以文学为材料的环境批评,而当是一种以诸艺术领域为材料的环境批评。就其归旨――环境问题而言,生态批评实当称之为“环境批评”,至少当是关于艺术而非仅文学的环境批评。另一方面,审美现象不只存在于艺术,还存在于非艺术领域,诸如自然审美、工艺审美与生活审美诸领域。故而生态批评若以审美为视野,就当是一种关于审美的环境批评,故而生态批评需要扩容。然而,作为自然科学,特别是一门实用性技术的自然科学分支,“环境批评”乃是以自然环境为实体,以生态健康为宗旨,关于自然环境现状、环境改进技术与环境保护政策效用状况的技术性批评,鲜及人文价值观念;目前作为文学批评拓展性领域的生态批评,则主要围绕文学文本中的环境观念进行。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实际上有两种环境批评:一曰“技术性环境批评”,以自然环境为实体,从自然与社会路径解决现实环境问题;二曰“观念性环境批评”,以关于环境的人文价值观念反思为实体,通过人文观念变革实现环境问题改善目标。现有的生态批评显然属于后者。1

当代西方的生态批评乃学院派文学批评家由传统文学批评向环境批评之拓展,看似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却大大遮蔽了基础性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生态批评要想富有成效,首先需要在自然审美观念与方法方面奠基必要的学术与社会文化基础,而不是直接扑向生态问题。先解决观念,再解决技术,这本来就是观念性环境批评的根本思路。从美学的角度看,当代环境诸问题,首先是因为人们在自然审美观念上存在问题,因此,治本之策正在于重建自然审美观念,拓展自然审美批评。所以,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基础性补课工作便是,首先在自然审美环节上建立基础性的审美批评规范系统,建构关于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切实回答什么样的自然审美才是恰当正确的,从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方面解决如何恰当地欣赏自然的问题。所以,当代生态批评需从自然美学角度补课,从源头上解决自然审美价值观与方法论问题。没有这种深层理论自觉,若无此基础性工作,只停留于从环境科学中借鉴某些概念议论文学艺术中的环境价值观念,便不足以切实改进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趣味与方法,生态批评难以实现其对环境问题的现实关怀,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也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基础。在此意义上,生态批评需要自我深化,从关于环境问题的“外在批评”转向关于审美观念与方法的“内在批评”,在自然美学意义上根本解决自然审美价值观与自然审美方法论问题,将生态批评转化为自然审美批评。

二、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任务

经验地看,自然审美批评就存在于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中。审美感知就是一种审美判断,一种没有审美价值判断的审美欣赏是不可思议的。自然审美欣赏中,至少存在着关于特定自然对象美与丑的感知性判断,即仅从生理感官愉悦与否的生理感知层面,对所欣赏自然对象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审美价值判断。在此意义上,关于自然对象审美价值的评估首先是一种审美直觉,是自然欣赏者审美感官发挥其生理功能的一种朴素行为。进而,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实践,也存在着理性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判断,即争议性审美判断,当人们对同一自然对象发生不同审美价值判断时,人们往往会努力给出理由以支持自己的判断。然而,总体而言,发生在社会大众日常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的审美判断,多为关于特定自然对象审美价值的主观、零星、私人性意见表达。在学术界,人们通常将批评总体上为理解为一种自觉、理性的专业,而将生理意义上直觉式审美感知反应排除在外,亦将普通人在自然审美欣赏过程中所发表的零星、私人性意见忽略不计。历史地看,整体而言,关于自然的专业性、系统性审美批评应当是民族自然审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后起的超越性观念活动,故而当产生于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之后;然理想言之,自觉、优质的自然审美欣赏,实需自然审美专家――具备相当领域知识与经验的批评家们的指导,因此理想的自然审美欣赏又当以自觉、成熟的自然审美批评为前提,就像严肃、完善的艺术欣赏需要以专业的艺术批评为指导一样。

当代西方生态批评并不以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为直接批评对象,而是一种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间接的环境批评――对文学文本自然审美经验中所存在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学术性检视与评估。自然审美批评则是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活动直接的审美鉴赏指导,可以将它理解为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审美教育或自然审美观念与知识的文化普及活动。由于它所批评的是直接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其核心自然审美理念来自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因此在它指导下的自然审美欣赏当能避免生态批评所揭示的传统自然审美欣赏中所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换言之,由于自然审美批评的直接性与其观念的时代性,它以审美批评的方式更高效地实现了生态批评间接批评(一曰以文学文本为批评对象;二曰以环境问题为批评旨归)的终极目标。因此,恰当的自然审美批评在助力社会大众建构恰当自然审美趣味的同时,客观上服务于当代生态文明理念(尊重、关爱与敬畏自然)的建设。

作为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的理性指导活动,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任务,应当是解决自然审美欣赏所需要的总体哲学立场、自然审美欣赏到底欣赏什么以及如何欣赏自然这三个基础性问题;在回答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概括一些必要的概念与方法,以有效地描述、阐释与评估自然审美欣赏,建立起系统性地描述与评价自然美的话语体系。

自然审美批评家首先要积极地参与当代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与之积极互动;并在此过程中为当代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实践提供必要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指导,以期改变传统自然审美缺乏趣味、价值与技术标准和怎么都成的自然主义状态,从根本上提升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的内涵与质量,实现当代自然审美活动的整体自觉。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乃正确从事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审美批评所需要坚持的首要哲学原则,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用它从根本上解决自然审美欣赏的独立问题,是当代自然美超越古典自然审美传统、整体上实现自觉的根本前提。在卡尔松那里,客观性原则成为其解决自然审美恰当性问题的哲学方案。在我们这里,客观性原则当是自然审美批评得以正确展开的前提。

如何恰当地欣赏自然?自然审美批评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从哲学的高度明确提倡自然审美欣赏的客观性,或曰客观地欣赏自然。在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这一原则可具体地表述为“将自然当自然对待”或“依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因为研究者们发现:由于自然审美欣赏长期没有实现关于自然审美价值与特性之自觉,长期没有是非标准,处于怎么都成的状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传统自然审美欣赏是一种依据早已成熟、发达的艺术审美趣味与方法而进行的审美欣赏,亦即“基于艺术的自然欣赏”或“艺术导向的自然欣赏”;这也正是生态批评家可据文学文本从事生态批评的重要原因。卡尔松所反思的西方自然审美欣赏两大传统――“对象模式”(Object Model)与“景观模式”(Landscape Model)即属于此类。1 立足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立场我们会发现:自然美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其非人工、非艺术性,自然审美的独特魅力正在于我们从自然中发现了人类艺术对象与活动中所不可能有的独到之美。如果我们根据艺术趣味、艺术视野去欣赏自然,即使我们发现了美,那也并非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独到之美,而是欣赏者艺术趣味、视野在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中之投影,因而本质上乃是一种艺术之美、人工之美或文化之美。因此,基于艺术的自然审美有其表而无其实,是对自然自身审美价值的遮蔽,而非发扬,乃是一种自然其表、艺术其里的伪自然审美。这对真正的自然美而言,岂不哀哉?因此,当我们习惯于用“如诗如画”奉承自然时,乃是极富有诗意地表达了自然审美徒有虚名的难堪处境。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传统极为久远、普遍,似可成为古典时代人类自然审美欣赏之典范,其实大谬不然。因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除了对各式自然对象声色之赞美,“比德式欣赏自然”与“借景抒情式欣赏自然”乃其自然审美之两大主导形态。在这种看似可观的对于天地之美的极度热情中,欣赏者与诗人、画家们真正所关心的并非所欣赏之自然对象到底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独到的自然特性与功能,其命运如何,而是通过描摹各式自然对象之表象与情境抒写人类自身的价值、情怀与命运,欣赏的焦点是人文价值,而非自然价值。一言之,借自然之酒杯浇人文之块垒,乃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之核心秘密。此种自然审美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寄托与表达人类自身的主观价值与情感,而非对自然对象自身特性与价值之感知与理解,从哲学上说,它在本质上是主观的与人类中心的,根本背离了上述自然审美之客观性原则,因而本质上并不属于独立的自然审美形态。在此意义上,整体而言,中西方古典时代是否存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审美,尚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虽然表象上对天地自然之赞美与描摹确实充斥于各式古典文献。2

2.自然美内涵

从现象上看,说中西方古典时代可能并不存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审美,似乎并不正确。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东西方早期文明阶段,自然即进入人类意识视野,对各式自然对象的崇拜与赞美乃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主题。进入古典时代,各民族对诸自然对象与现象的描摹、称颂又乃其古典艺术史的重要内容,至少对中国古典艺术史是如此。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意识到:无论古今,既有的自然审美主要局限于对各式自然对象与现象突出其外在感性特征,即对自然形式美特征的欣赏。然而若理想地要求之,用卡尔松的话说,这样的自然审美欣赏乃是一种对自然审美特性的“肤浅”欣赏,由于此种欣赏中鲜及各类自然对象的内在深层特性,并非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全范围欣赏,因而它又是一种不完善、片面的自然审美欣赏。当代自然审美则需由表及里、由片面而完善。

传统自然审美主要依赖两种资源:一曰由生理感知而探测、积累的对于自然对象与现象的日常生活经验;二曰人文价值与知识。缺乏关于自然特性的深度知识,因此它很难摆脱如此困境――要么仅据欣赏者的生理感官和对自然对象的日常观察与积累的经验肤浅地欣赏自然声色之美;要么只能据自身人文价值与知识主观地涂抹自然,为自然对象附会一些自然对象本身根本不具有的东西。前者客观却肤浅,后者深刻却主观。

当客观性哲学立场解决之后,当代自然审美批评所面临的第二项任务便是在具体可操作性层面,切实解决自然审美欣赏中到底应当欣赏什么的问题。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具体、完善地阐释自然美的内涵,确立自然美内涵系统,从而为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在内容方面提出更深刻、完善的解决方案。需要用正面案例呈现自然审美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以消极案例揭示传统自然审美趣味的肤浅性与片面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描述自然美内涵的话语系统。依笔者,较为理想、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至少需要触及自然对象的以下四种要素: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此四者结合在一起,似可较完善地呈现自然审美特性与价值,揭示自然美的丰富内涵。1

3.自然审美方法

传统自然审美欣赏的不自觉还表现在审美方法方面。迄今为止的自然美学尚未就自然审美欣赏方法问题提出正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然而对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而言,这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传统自然审美欣赏的“不恰当性”,除了上述审美欣赏根本方向性误区(主观性)以及内涵方面的肤浅与片面性之外,还存在欣赏方法上的错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要想促进自然审美欣赏的全面自觉,便需同时在自然审美方法上实现自觉,就恰当自然审美方法提出正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传统自然审美在欣赏方法方面的“不恰当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曰“感知中心”。人们在自然审美中主要依赖欣赏者的感官(视觉为主,听觉、嗅觉、触觉为辅)印象,因而在此情形下,欣赏自然便意味着感知自然。由此所得到的自然美便只能是自然对象外在的感性表象之美、形色之美或关于自然的形式美,而难以探测到自然对象内在的深度事实,难以发现自然的深度之美。因而,此类欣赏便不得不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肤浅”欣赏。二曰“比附中心”。此类欣赏在方法上自觉地超越了前面对自然的外在肤浅欣赏,开始调动人的心理功能,自觉地应用想象、联想、移情、比德等手段,以发现自然的精神性深度审美价值,从而使自然欣赏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收获。然而,此种欣赏虽然积极地调动了人的心理能力,却由于在哲学上未能坚持客观主义、对象中心的路线,从而走上了自由发挥的主观主义思维路线。因而,此种自然审美虽然不再肤浅,然由于欣赏者在自觉、充分地发挥其心理功能――联想、想象、移情、比德等精神性能力时,其具体内涵乃是欣赏者个人主观性人文价值与情感,其审美收获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之客观事实并无逻辑上的实质性关联,因而在此意义上,其最终的审美经验便不能被合法地判定为关于所欣赏自然对象之审美信息,其欣赏本质上便不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最多只能是与所欣赏自然对象有关联的欣赏(所欣赏自然对象之外在感性特征诱发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情感等)。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之主体即属此类。

前者不恰当乃因其肤浅,后者不恰当乃因其主观。那么,如何才能使自然审美既有深度又不主观,因而是一种恰当、完善的自然审美欣p呢?而且还有自然审美方法之解决方案。简言之,在坚持以对象为中心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欣赏者的心理能力,乃是对治上述错误的根本思路。具体言之,恰当的自然审美方法应当由以下三种要素构成。

(1)感物。感物者,自然美欣赏者调动自身诸生理感官对诸自然对象外在感性表象之直接感知也,包括“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理”两个方面。审美乃人的感性精神活动,欣赏自然必须从自觉地调动人的各式感官,用心地感知各类自然对象诸外在感性特性开始,此乃中西传统自然审美已然成功做到的。我们需要反思与超越的自然审美欣赏中的形式主义,即认为形式之美乃自然审美欣赏之唯一内涵,而不是自然审美欣赏中的形式要素。恰恰相反,自觉地发挥欣赏者的感知敏感性,充分地感受各类自然对象的形象、声音、气味与质地之美,乃自然审美欣赏的首要任务。因此,感知实乃自然审美欣赏的最初且必要门径。换言之,一切自然审美欣赏不得不、且应当从感知自然开始。

(2)格物。“格”者,至也,谓自然美欣赏者亲接诸自然对象,悉心考察与理解诸自然对象内在特性、功能与历史。依中国古代哲学家之见解:“格物”而后能“致知”,故欲深度把握自然之美,做自然之深度知音,必于感物之后进一步做“格物”,即深度了解与理解诸自然对象内在特性与价值之功课。在由浅入深地欣赏自然的过程中,传统自然审美所犯的主要错误乃是无视或远离所欣赏对象自身之审美特性,纯主观地发挥人的心理功能,在联想、想象、移情、比德过程中,随意地涂抹自然,主观地阐释自然,从而根本偏离了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之基本事实。

如果说恰当的自然审美应当是、也只能是对自然对象自身所具特性、功能与历史的欣赏,那么如何才能探测到关于自然对象的上述深度事实?只能是自觉地调动人的理,自觉地借鉴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理性、深入地了解自然对象自身所存在的诸特性、功能与历史。于是,以理性为核心能力的理解,便成为恰当自然审美,实即深度自然审美欣赏所依赖的核心方法要素,此乃自然审美方法系统中的第二项要素。

传统自然审美以为欣赏自然就是感知自然,或者说欣赏自然就是喜欢自然。其实,欣赏自然首先意味着尊重自然,特别是尊重其感性外表背后的深度事实。真正意义上的热爱自然,除了真诚地接受各类自然对象的外在感性事实外,还意味着乐意于客观、细致、深入地了解关于自然对象的各类内在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存在于表象背后,超越欣赏者诸感官之感知能力,因此便不得不诉诸欣赏者的理性能力,需要欣赏者用心地走进自然,细心地观察自然,用心地了解自然;需要欣赏者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理性能力,对各种自然对象的内在特性、功能与历史客观、严肃地探测之、研究之,从而理解之。如此功课显然大大超出了人们对自然审美的一般印象与传统理解。准此,欣赏自然不再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观赏、游乐活动,而成为一种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因而,我们容易对此种活动的审美性质产生质疑:审美乎,科学乎?其实,转而思之,此种要求似并不很过分。我们需意识到,传统的艺术欣赏也存在浅尝辄止与专精鉴赏之别。对于各门类艺术中那些结构复杂、内涵丰富之作,鉴赏家要求我们多方用心,批评家提供多方面的专业引导与阐释,研究者更是为之提供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艺术经典的研究性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人们并不以之为奇。如果说,对于人类艺术经典的理解,人们可以不厌其烦,为什么对于各类自然对象的欣赏,就可以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呢?因此,在自然审美欣赏中,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入理性理解要素,提倡细致、专业、精深与全面的欣赏,而不只是感知印象式欣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我们若喜欢一位朋友,便乐于耐心、细致地了解这位朋友,了解其个性、生活经历、职业成就、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生活趣味等,以便能与之深度交流。真正地尊重与热爱自然要求一种严肃的自然审美,意味着做自然之知音。如何才能成为自然之知音?肯定不能仅靠对自然之外部感知,也不能任凭对自然之主观联想、想象与移情,而需要做客观、细致地了解自然,从而理解自然的功课。

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决定了客观地对待自然的哲学立场,将自然审美的客观性立场落到实处,便需要我们在自然审美欣赏之中,甚至之前,认真地做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探究自然,从而理解自然的工作,系统地掌握所欣赏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的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等方面信息,如此方可全面、深刻地欣赏自然。在此意义上,自然审美欣赏并非纯感性的工作,也是一桩有难度因而有深度的理性精神活动。无理性,无智慧,何以作自然之知音,何以体会自然之深度魅力?

(3)体物。体物谓对所欣赏诸自然对象特性、价值与命运的同情式体会。客观地欣赏自然,并不必然排斥欣赏者的情感因素,而是要始终坚持情感所关注的客观目标,从而围绕此客观性目标发挥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在自觉、充分地发挥欣赏者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的理性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完善地进行自然审美欣赏,还需要将刚刚自觉隔离(为避免主观性欣赏)的情感要素再邀请回来,用它来为自然审美欣赏作完美收官,此即自然审美欣赏方法之第三种,亦即最后一种――“体物”。

体验首先是一个感性概念,乃经验、体察、体会之义,逻辑上包含了前面所提感知、想象、联想、移情等要素。然而,此处之体验概念又有其特殊内涵。其一,此处体验概念的要义乃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之体验,而非欣赏者对自身之体验。具体地讲,它指对所欣赏自然对象以自然特性与功能为核心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善,即“自然之善”的深切体察。这种体验的外在形式是感性的,有感知、体会之义,但由于它以上述对自然对象内在事实之深度理性理解为前提,故而,此处之体验又包含了理性理解在内,乃对自然事实、自然价值自觉、深刻理解基础上,对自然美的再感知、再体会,因而是一种理性其里、感性其表的体验。其二,上述对自然自身之善,有益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特性、功能与历史设身处地的积极认同性体察与体会,若动态地描述之,又可理解为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独特命运的认同式体会,即以所感知与理解到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善为美,以所感知与理解到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命运为命运,对它们的独特命运持一种情感认同态度,积极地关切之、理解之、认同之。

西方理学家将上述此“体验”概念称之为“同情”(sympathy)。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上述关于自然对象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度之美,实即自然之善。欣赏者对自然对象表象、特性、功能与历史之理性把握,最终归结为对自然对象利益与命运的同情式体察与关注。即以自然之善为自然之美,这便与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理解为自然对象能够激发欣赏耳目之悦与情智之悦的某种特性与功能在本质上区别开来。换言之,传统的自然美观念将自然美理解为自然对象有利于欣赏者的某种工具性价值,对于欣赏者的某种善;而这里所阐发的自然美观念则是欣赏者从自然对象身上所发现(感知、理解与情感认同)的有利于自然对象自身之生存与发展的自然之善,自然之内在价值。1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看,自然审美欣赏一旦达到如此境界,自然美感便成功地转化为一种环境美德,对自然之善的感知、理解与体验。自然之美与自然之善融为一体,欣赏自然之情便转化为一种热爱自然之美德。一种关于自然的美趣、德性与信仰便共生交融。

三、自然审美批评方法

如何具体地开展自然审美批评?由于我们所设定的任务是促进当代自然审美意识自觉,因此这里所讨论的自然审美批评便与传统艺术批评一样,当是一种行家式职业批评,而非社会大众个人审美偏好之随意表达。它可以印象式审美感悟表达为起点,但其核心工作当是一种以特定知识系统为基础的理性分析工作,因此对自然审美批评家的文化素质当有专业性要求。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自然审美批评家?何为较完善、必要的自然审美批评素养或知识、能力系统?要者有三:审美敏感、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

与包括艺术批评在内的一切审美批评相同,有职业信誉的自然审美批评家也当以感性的审美活动为基础,因而要求批评家首先必须是一位优秀的自然美鉴赏家。他/她要有丰厚的自然审美欣赏经验;要在其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表现出突出的感知天赋,在其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表现为突出的审美敏感(aesthetic sensibility),较他人能更轻松、高效地捕捉到各类自然对象的形色、声音与气味、材质之美。然而最为重要的,他/她还需对天地万千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具有真诚、执着、强烈的爱。自然审美批评家需是一位自然美的痴迷者,一位具有深厚、持久山水情怀甚至山水情结(“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自然之情人与信徒,乐于走出书斋,行万里路,以大地为书卷,乐于做自然之知音。

作为职业性批评,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特定的系统性相关专业知识。首先是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方面的知识。这是批评家言说自然之美、分析社会大众审美经验、做出倾向性意见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背景,现有的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知识会为他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专业话语支撑。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对自己所欣赏与议论的各类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具备比普通自然美欣赏者更为具体、专业与系统的知识,即各门类自然科学知识。是否具备此类知识当是一般性鉴赏与专业性鉴赏、一般性议论与职业性批评的分水岭。正如各门类艺术史、艺术理论知识对艺术评论家是必备知识一样,对于自然审美批评家,较为丰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是其必需的知识修养,特别是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自然史等方面的知识;否则他/她对自然美的议论,对普通自然审美欣赏的评价与指导,便难有职业信誉。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自然审美批评家会像某领域的自然科学家那样,对所欣赏的所有自然对象都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但他至少要像一位博物学家那样,对自然研究各领域具备多于普通人的初步专业知识,不求精深,然须广博。至于到底哪些自然科学知识与自然审美相关,自然审美欣赏者与自然审美批评家到底应当具备多少自然科学知识,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度讨论,且难以得出很精准、固定、统一的意见。这里我们只能原则上提出:有胜于无,多胜于少。

我们对自然审美批评的期许是实现当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全面自觉,建构成熟、完善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因此,自然审美批评家的职责并不只对个案性的自然审美欣赏作恰当的议论与评估,还需对当代自然审美经验作系统性研究。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具备对一线自然审美批评作反思性分析与概括,故而又需要具备哲学视野与哲学思维,如此才能将形而下的个案性批评提升为关于自然审美的普遍性规律,才有能力系统性反思传统自然审美之误区,就当代自然审美如何超越自然审美古典传统提出建设性、方向性指导意见。要言之,理想的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将审美敏感、专业知识与理论能力三方面的素养集于一身,同时是一位优秀的鉴赏家、知识型专家与哲学家。

自然审美批评家在其批评实践中要向社会大众提倡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方法,要点如上所述。除此之外,对批评家自身而言,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自然的自然审美批评工作,则是另一重要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看,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审美批评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因而需要各自不同的操作方法。如何切实展开自然审美批评?笔者这里概括性地提出三种模式,或可参考。

(1)个案评点式。与其他批评活动一样,个案式评点当是自然审美批评的基础、朴素形态。在此方面,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应当自觉吸收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经验批评的优良传统,以此培养自己敏感、细腻、精准的审美直觉能力。中国古代诗文小说与书画评论大多精准、细腻,体现了上乘的文化素养与直觉智慧,正可成为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的入门津梁。自然审美批评家们首先需要走出书斋,亲近自然,行万里路,全方位地感知自然,做天地自然之解人。在积极参与社会大众行游山水的自然审美实践中,对身边的典型性个案发表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当者引导之,精彩者褒扬之,循循善诱,从而在参与社会大众自然审美实践中践行自然审美教育。自然审美批评家亦可将自己行游山水、赏花怜草之自然审美经验整理成文,以山水小品、自然文学的形式发表出来,以便美趣共赏,乃是自然审美批评与自然审美教育传播的更佳途径。总之,在直接的自然审美实践中对自身与他人的自然审美经验作及时的个案分析与评估,是自然审美批评的基础性模式。

(2)现象总结式。为了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实情有整体性认识,自然审美批评家不能满足于对当下个别性审美事件发表意见,还当自觉地关注群体性自然审美现象,对特定群体、区域、时段的集体性自然审美现象进行专题性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重要的审美信息,以加深自己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情势的认识。对此类研究性批评,群体性现象关注,上述个案性点评便不足以应对,需要团体性合作,在批评方法上更需要自觉引入社会学统计方法与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此种模式不但是自然审美批评方法之一,而且是从性质与内涵上改造了批评概念。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若想对当代社会大众群体性的自然审美趣味、方法、观念等有客观、具体的了解,就需要对群体性自然审美活动作第一线的调查、描述、分析与评估工作。自此,自然审美批评便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行为,而不得不拓展其内涵,将更为客观、理性、细致的描述与阐释工作吸纳进来,融入理性分析之智,使批评不再只是私人性主观审美趣味偏好之表达,从而成为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专业化学术性研究工作,并因此使自己的终端评估更有基础、更具可共享性或公众性。在此意义上的自然审美批评,便不只是一种人文价值表达活动,而是具备了社会学因素。某种意义上,我们可将这种针对特定群体自然审美经验的专题性调查与分析工作,这种分类描述式自然审美批评称为关于自然审美的审美社会学,或社会学性质的审美研究。比如,批评家们可以针对不同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或自然审美欣赏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知识背景,以及不同区域、时段的群体性自然审美行为,进行专题性调查、统计与采访,对这些信息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总结后,得出自己关于当下群体性自然审美欣赏行为的批评性意见。此乃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第二种模式。

(3)哲学分析式。如何使当下、具体的自然审美批评不仅有益于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也有利于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使之成为后者基础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当代自然审美批评需要自觉的自我升华环节。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对前面两种方式所获得的自然审美信息,无论是个体性的还是群体性的,无论是典型个案还是值得关注的普遍性倾向,都需要在更为抽象的理论层面作进一步的哲学分析与概括工作,努力从中分析出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概括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并将此工作作为自然审美批评的最高形态、自我总结环节,由此提炼出关于自然审美哲学立场、自然美内涵、自然审美方法等方面更为简明、深入的认识,从而将此类认识最终升华为一种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这样至少有益于自然美学家、环境美学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为他们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具体、丰富的有力支持,就像艺术批评之成全艺术哲学那样。赫伯恩(Ronald Hepburn )对于积雨云与海岸沙滩欣赏个案的哲学分析,可谓此类自然审美批评之经典案例,因为他在此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美学的普遍性问题――自然审美欣赏内涵的层次性与恰当性以及理性认知,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自然审美欣赏中的独特作用。1在此意义上,哲学分析当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必要形式,自然审美批评不仅需要自然美鉴赏家的奠基、自然博物学家的加盟,更需要自然美学家的参与,如此方可实现自然审美批评与自然审美哲学之良性互动,形成较好的学术生态。

(4)文本分析式。如前所言,自然审美批评与生态批评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社会大众当下自然审美欣赏活动的直接性批评,而后者则是立足现实环境问题与生态观念对相关文学或文字文本的间接性批评。然需补充的,生态批评家所从事的间接性文本批评仍然可视为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必要辅助环节。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要想形成关于人类自然审美经验之完善认识,便需要了解历史性文学文本中所记载的中西自然审美传统,以及进入文学文本的当代自然审美经验,以之为重要参照。在此意义上,我们又可将生态批评理解为自然审美批评之间接形态、必要补充。对当下自然审美活动进行直接审美批评的自然审美批评,正可从生态批评对文学文本里历史与当下自然审美经验的描述与反思中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观念借鉴。

理想言之,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话语的建构与成熟,应当在上述丰富的现场批评与事后式分析案例基础上方可完成,当是一项长期的批评与研究实践、长期的实践与学术努力。

最后,关于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目标,在具体的层面上,乃是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的评估与引导。积极言之,它应当有益于促进社会大众正确、深入、细致、丰富地感知、理解c体验自然之美;消极言之,它应当有助于鉴别与纠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中对于自然各类对象、现象与环境的不恰当欣赏,即错误、肤浅、单调、粗疏的欣赏。在抽象的层面上,它当是以当代生态文明核心理念(天人和谐,人类文明之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积极建构与当代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相适应的合理、健康的自然审美观念,指导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向社会大众普及必要的自然审美欣赏知识,最终促进当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全面自觉,超越古典自然审美既有的局限,为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开出新境界,在审美文化的意义上,为建构当代生态文明观念与生活方式作出积极的贡献。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篇12

一、清晰西方音乐发展史主线,厘清教学思路

广义的西方古曲音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乐历时三百多年,从被称为音乐之父的巴赫开始一直到印象派的大音乐家德彪西。在这一段时期中,出现了许多闪耀的音乐明星和音乐作品。可以说,这三个多世纪中,西方可谓音乐繁盛至极,成果丰硕。但高中阶段并非要把这些成果都拿出来欣赏,一方面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高中生认知能力有局限。实际上,高中音乐课程不可能全部为西方古曲音乐,整个课程体系中只能拿出部分空间来容纳西方古典音乐,往往只是选取一些重头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甚至只是一个音乐名段。不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不能仅仅为欣赏而欣赏,而要适当贯穿讲解一些音乐史的知识,从理论上提升学生鉴赏素养。笔者综合各家观点后,将西方古曲音乐史大致分为如下阶段: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然后按此划分规划欣赏课的内容,使教学的思路沿着音乐史的发展线条运行,最终使教学结构清晰,教学重点突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快速掌握了西方古曲音乐史的知识,提升了音乐欣赏的理论素养。

在开始讲解西方古典音乐时候如笔者上述所讲己经为学生勾勒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西方音乐发展史,这时的学生大概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基于此,笔者在讲解巴洛克时期的时候事先会大概的描述一下什么是“巴洛克”,什么是艺术中“巴洛克风格”这些基本的概念,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一问题只是做一些概念性的描述。接着会对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风格做一个大概描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何为巴罗克”这一基本概念,下来会进入对于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的一般性讲述,期间会涉及到“音乐之父”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和威尔第等人,还会讲述到这一时期的音乐类别和特征。在这一前提铺垫完成后就会进入对重点音乐家和作品的稍微详细的讲解阶段,选巴赫为例,因为巴赫的作品数量较为庞大,所以会选取被世人公认的名曲如《卡农曲》《托卡塔曲》、《哥德堡变奏曲》、《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十二平均律曲集》和《马太受难曲》等做一个概述性的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热情,笔者在讲完这些后会不时的穿插一些如巴赫终生未婚这样的一些逸闻轶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艺术家本人伟大的艺术气质的感知,然后,笔者会选取教材或者笔者自选的上述名曲的一些精彩片段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播放让学生切身感受巴洛克音乐中的严谨对位法的艺术风格而后让学生阐述自身的看法。在让学生熟悉了上述的课程进行方式后,对于以后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时期的西方古典音乐的讲解会依次进行但也会进行一些根据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所讲内容的粗细和方式相应的会做一些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调整。

二、多学科交叉,辅助提升音乐欣赏水平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音乐也如此。音乐与当时的社会风貌、民族习俗、政治、经济、文学、科技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世上根本没有完全独立的音乐。当前享誉世界的贝多芬名曲《第九交响乐》原本就与文学相依相生。德国文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时期为“狂飘突进”时期,其领袖之一叫希勒,他写了一首诗叫《欢乐颂》,当时的音乐家贝多芬为之谱曲,在创作过程中,由于音乐天才灵感的触发,贝多芬最终写成了具有四个乐章的宏大交响乐——《第九交响乐》;此外,巴赫的音乐带着浓浓的基督教味道,瓦格纳的歌剧完全就是音乐与文学、表演艺术等多艺术的融合产物,而一些现代乐器的创制和使用,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音乐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始终于各学科相关联,在各学科的影响和促进下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音乐时,应适当引导他们了解相关的学科背景知识。比如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在听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想象拿破伦领军驰骋的壮观凄美景象。结合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赏析,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音乐有更好的审美素养和能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赏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