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科技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1-30 08:06:24

通讯科技论文

通讯科技论文篇1

文章将光通信传输介质的四种不同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这四种技术是:RPR技术(也叫光以太网弹性分组环技术)、ATM技术、OTN技术(光传送网技术)、SDH及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SDH也称为同步数字体系。

1光以太网弹性分组环技术

光以太网弹性分组环技术(RPR技术)对于实时性的时分复用业务,RPR技术定义了协议,在实际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对于数据业务而言,RPR技术具备绝对的优势,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分配带宽,该技术支持统计复用技术和空间复用技术,在网络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可使带宽利用率相对SDH网络提高3-4倍。RPR技术还可以对数据业务进行优化,能有效的支持IP的突发特性。

2光传送网

光传送网也就是OTN技术,它是采用基于TDM体制的一种复用技术,每路信号占用在时间上固定的比特位组,信道通过位置进行标识,有独特的帧结构,可以区分不同等级速率,还能在同一网络中综合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对于非实时性业务和实时性业务都能提供相应的承载,该技术实现了从窄带到宽带的综合业务传输。该技术的传输设备可以直接提供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接口,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接入设备。缺点是该技术被垄断,设备的维护受原厂家的束缚,与其他非OTN网络进行连接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故障,设备的兼容性比较差。

3异步传输模式

异步传输模式技术也称为ATM技术,ATM虽然可以承载实时性业务中的时分复用业务,但每一个节点的延时都要大于SDH传输制式,特别是故障时系统切换时间较SDH传输制式长,所以一般在时分复用业务的承载方面不用ATM技术。另外,ATM技术没有低速率的接口,需要增加新的接入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格高其协议也复杂。对于视频业务,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突发度,而ATM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具有突发性的可变比特率业务,并且其固有的设计已经充分考虑了业务QOS(服务质量)问题,因此可以实现承载。在非实时性业务的传输中,由于ATM技术存在带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它也没有音频等低速接口,这就需设接入新的设备。

4MSTP技术

通讯科技论文篇2

1.引言

我国台湾地区的图书资讯学与大陆地区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同根同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成立。1949年后,两岸图书资讯学发展模式各异,大陆地区参照苏联模式,而台湾地区受美国影响颇深。1955年,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设立图书馆学组,标志台湾图书馆学教育的开端。通过20世纪60-70年代的经验积累,台湾的图书资讯学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经过了60余年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教育具备了扎实的根基。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人们对于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国内专门研讨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文章并不多见。邱均平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师资力量、继续教育5个方面对海峡两岸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周莉娜对台湾开设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大学课程仿照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图书情报学课程模块设置,建立课程分类框架分析得出台湾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特色及启示。张华姿从学科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师生情况、教学设备、继续教育等方面对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各阶段的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梳理。张云瑾介绍了台湾高等院校图书资讯学教育发展历程及现况,简析办学特色以及面临的问题。宋安莉从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三方面介绍了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教育的现状、特点以及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杨美华等从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相关标准和数字学习的认证方面,探讨了台湾图书馆学课程设置的规划和教学策略的创新。从内容上看,现有的研究多偏向于对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的教育现状进行整体性概括介绍,具体涉及到硕士阶段课程设置模块分析欠缺;从时间上看,现有研究多集中于2010年之前,这对于反映当下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现状与动向缺乏新鲜的信息;从研究方法上看,大多数研究以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定性研究为主,通过实际调研获得全面而准确数据的定量研究相对罕见。文章以我国台湾地区目前设有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7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对其课程设置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进一步结合师资建设、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等对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展开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2.调查对象与数据搜集

通过访问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官方资讯网,进入大学院校一览表及硕/博士班概况检索系统(http://ulist.moe.gov.tw/),确定台湾地区现开设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7所高校系所,分别是: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中兴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辅仁大学图书资讯学系以及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系。调查时间上以最新的时间为准,搜集2016年我国台湾地区7所高校开设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最新动态以及各校在2016年的即时官方网页信息。在数据搜集上注重数据的新颖性和权威性,以真实地反映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现状。

3.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分析

通过网络调查的方法,直接访问台湾地区拥有图书资讯学硕士招生资格的7所高校系所官方网站,获得课程设置相关数据。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参考王知津等学者提出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分类框架体系,结合我国台湾地区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将课程归入四个一级类目,分别是:专业课、专题课、讨论课以及实习课。为使归类课程合理,对所有多元课程进行拆分,例如将多元课程“资讯搜集与组织”拆分成“资讯搜集”与“资讯组织”两个课程小类归入不同类目。

3.1专业课课程模块

通过在一级类目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二级类目和三级类目,形成表1。根据表1所示内容分析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专业课课程设置的特点。

3.1.1较重视图书资讯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把一般理论与方法的专业课设置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第一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对于大学阶段非图书资讯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先修部分专业课程,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核心知识,为研修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奠下基础。如: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要求先修参考资源与服务、资讯搜集与组织、图书资讯学等课程;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要求补修资讯征集与组织、资讯资源与服务2门课程;中兴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要求学习读者服务研究前应先修完参考资源与服务,学习技术服务研究前应先修完资讯搜集与组织,学习图书资讯学研究前应先修完图书资讯学导论。第二,图书资讯学专门理论类别下具体课程体现了课程设置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特性,如包括学术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医学图书馆等专门理论课程,注重对特定信息机构的研究。第三,台湾地区7所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高校皆开设研究方法的相关课程,且种类齐全。如包括统计方法、计量方法、质性研究、引文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3.1.2设置了实践性强、技术性强的课程

由表1可知,7所高校系所皆开设资讯资源管理、资讯技术/系统与网络、组织/管理与环境的相关课程,且课程开设数量众多,这些课程正是图书资讯学专业领域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如:7所高校系所共开设191门专业课课程,二级类目资讯资源管理下开设课程数量最多,共43门课程,占专业课课程总数的23%,在其资讯搜集类目下,开设的资讯资源类课程涉及到的领域V泛,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技、生物医学、商情资源以及专利资讯等;二级类目下开设课程数量第二的为资讯技术/系统与网络类目,共41门课程,占专业课课程总数的21%,其资讯技术类课程不仅开设院校比例为100%,且包含26门相关课程,是专业课中课程开设最多的三级类目,资讯技术的掌握可以更好地促进资讯系统、资讯网络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图书资讯学的发展。此外,资讯服务业作为21世纪的热门行业,各级图书馆与资讯服务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之大显而易见。以三级类目资讯服务为例,其课程设置服务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健康资讯、文化创意等,其服务方式既包括线上参考服务又包括线下读者服务。课程设置分类之细、程度之深、涉及之广,旨在满足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图书资讯学专业人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要求。

3.1.3忽略了资讯检索、素养与数字图书馆等课程

由表1可知,7所高校系所专业课设置较少的课程模块主要集中在资讯检索、资讯网络、数字图书馆、资讯素养与教育4个三级类目下。在开设院校数量上,仅有2所高校开设资讯检索类课程,而资讯网络、数字图书馆、资讯素养与教育也仅只有3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而这些相关课程知识的培养也正是当下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需予以重视加强的地方。其原因显而易见:首先,具备扎实有效的资讯检索能力是图书资讯学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职业竞争力以及个人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其次,在动态且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资讯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对于图书资讯学高级人才教育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再者,只有具备高资讯素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与资讯社会、资讯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资讯社会的发展;最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大众需求的不断专深,使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一个时代的智慧成果应运而生,成为图书资讯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因此,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加强以上薄弱环节的专业课程建设。

3.2专题课课程模块

专题课课程归类所参照的分类体系与专业课课程分类框架相同,台湾地区7所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高校的专题课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由于专题课自身特点是对某一专门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专题课数量相比于专业课明显减少,在实际分类中个别三级类目下由于未开设相关课程而没有列入表格之中。

3.2.1保持与专业课设置要点的一致性

专业课课程设置重视图书资讯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同样这也是专题课课程设置的基本要点。如表2所示,专题课课程设置涉及到图书资讯学理论与方法、资讯资源管理、资讯用户与服务、资讯技术/系统与网络、组织/管理与环境、相关专业以及其它专业课各个方面。其中,图书资讯学理论与方法的课程开设院校的数量为7,即开设率为100%,且图书资讯学理论与方法的类目下共开设了11门专题课课程,在所有二级类目中课程开设数量最多。这两项数据从侧面反映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忽视加强教育学生对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理解,重在坚持图书资讯学学科专业研究的根本。如以图书资讯学专门理论为例,其专题课程就包括我国传统的目录学专题、四库学专题,以专题课课程深入的互动形式,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图书资讯学学科理论的学习兴趣与研究认识。

3.2.2设置既有深度又有代表性的专题内容

专题课是对专门主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加强学生的研究力度与深度,培养其能够深入研究该领域精髓部分的能力。一方面,设置具有深度的专题课程内容。如表2可见,在三级类目资讯服务下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分别设置了读者资讯服务、技术资讯服务、工商资讯服务、图书馆电子资讯服务、图书馆数位典藏与服务、书目疗法等8门专题课程,强调对特定用户群的研究。另一方面,设置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课程内容。由表2可知,各个二级类目下皆开设了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课程,资讯技术类目下设置热门的研究领域课程,如数位学习与图书馆、人机互动等专题课程;资讯用户类目下设置代表性的多媒体读者专题、资讯使用专题以及资讯行为专题。这些专题课程设置正体现了iSchool确立的核心要素,即以“信息、技术和人”的关系为研究中心。此外,部分高校对于专题课的开设不拘一格,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现在其不局限于本学科领域内的专题,还拓展相关学科、其他学科主题的专题研究,开设跨学科的专题内容。如档案学、出版发行、教育学等,既扩宽图书资讯学硕士的知识面,也促使学生广泛汲取各领域的知识。

3.3论课课程模块

讨论课的形式活泼生动,不刻板的追求知识点的讲解,而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价值的传递,培养学生的自由表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力。7所高校的硕士讨论课与实习课的设置情况如表3所示。

讨论课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讨论课设置范围宽、形式多。讨论课的课程设置涉及到图书资讯学理论与方法、资讯资源管理、资讯用户与服务以及组织/管理与环境四大二级类目,从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的讨论到对专业技能的讨论,涉及到图书资讯学众多研究领域与热点内容。各高校讨论课的形式多样,这既能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气氛下吸收知识要点,又能鼓励他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和传递,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讨论课课题的设置以时下研究热点或具有争议的学术话题为主要讨论对象,如当代技术服务规范专题研讨、当代图书馆问题研讨等讨论课,激发学生密切关注专业动态,掌握最新资讯,与时俱进。

3.4实习课课程模块

在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开设的实习课,不是作为实践环节,而是纳入课程学分之中,作为课程模块中的一项内容,其实习课包含科研实习和教学实习两种类型。由表3可知,总体上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专门的实习课开设院校相对较少,大部分院校提供给硕士的实习类型是工作实习,但也有少量院校给学生提供了教学实习的机会。其中,工作实习以图书馆单位实习为主。在工作实习中,学校主要安排学生去各种类型的信息机构实习,如档案馆、学校图书馆媒体中心、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其它的专门图书馆或信息组织机构。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各高校还比较注重学生在技术领域的实践机会,例如,学校为学生安排关于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等方面的实习内容。通过与校外专业单位合作开设实习课程,增进学生的实务能力。各校合作对象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图书文献馆、出版社、书店、信息服务公司以及其他各类型企业、组织等。

4.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启示

4.1聚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台湾地区7所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高校系所除了聘任学有专长的专任教师外,也特别聘请图书馆实务界、产业界专家以及学界名誉教授担任兼任教师,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首先,各高校系所师资建设不仅注重师资的高素质水平,同时也重视师资学科背景的多样化。如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拥有最多的专任师资,其中,教师博士学历占比100%,教师海外学历背景占比71%;辅仁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拥有最多的兼任师资,其聘用的教师专业背景涵盖图书馆学、管理学、信息科学、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学习、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样化的学科背景。其次,各高校系所师资的海外教育背景众多。如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高校系所中,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作为台湾地区第一所通过iSchool联盟认证的成员学校,其海外背景的教师数量最多,比例达76%;而根据大陆地区的相关统计显示,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的海外背景教师数量最多,但其比例仅为25%,二者相差甚大。因此,大陆地区相关高校系所应当进一步加强师资的海外背景建设,把握学科前沿、培育创新型人才、增强国际影响力。

4.2切中时代脉搏与学科特色,培育需求导向型人才

首先,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各高校系所硕士培养目标相同之处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多元的培养目标。如武汉大学硕士培养目标为:能从事图书馆学和编辑出版学教学与研究,并担负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编辑出版发行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培养目标为:知识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人才、学习资源中心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知识管理人才、数字内容管理人才以及图书资讯教学及研究人才。其次,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大陆地区的图书情报学硕士培养属于兼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综合教育,如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社会主义觉悟;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系所中则鲜有强调通识教育,更加强调专业教育。最后,从个体上看,不同于大陆地区高校趋同化的培养目标,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高校系所结合教师研究的细分化、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化以及本校与所在区域的发展情况,确立了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体现出各高校不同的培育倾向与侧重点。如政治大学培养目标中强调图书资讯学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融合,培育数位资讯时代的高科技专才;中兴大学强化培育学生行政与领导能力等。

4.3注重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与模块化,培养专业竞争力

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硕士课程设置方面相比较主要呈现两大特点。第一,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硕士教育的专业课程内容皆设有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大模块。我国台湾地区的课程总数量最多的是辅仁大学图书资讯学系,共有73门课程,其专业选修课占总课程数量的比例达90%。据有关调查,我国大陆专业选修课比例最大的为武汉大学,比例达68%,二者相差较大;而在ischool院校中,课程总数量最多的是伊利诺伊大学,共有194门课程;选修课占总课程数量比例最高的是匹兹堡大学,共有63门课程,比例达92.6%,5所学校中比例最低的也达到77.8%。可见,同ischool院校的数据相比,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应当丰富专业选修课程的多样化设置。第二,在课程体系规划方面,我国大陆图书情报学硕士课程相对独立,而我国台湾地区课程规划之特色在于其更加具体、详细的模块化设计,每一模块下设围绕某一主题紧密相联的若干课程,并说明该模块的核心培养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如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下规划资讯组织领域、资讯资源与服务领域、资讯管理领域、资讯传播科技领域以及资讯与文献学研究议题五个下属模块,五个模块下共包括50门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进行选修,从而构建和调整个人知识结构,培育个人专业核心技能。

4.4依托“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方式,驱动教学全过程

通讯科技论文篇3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通讯制式标准逐步成熟完善,从最初了模拟信号发展到现在4G LTE,从最初的满足人们的通话要求,到现在可以为使用者提供高速的移动网络接入,与之配套的移动通讯设备也由凤毛麟角,成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如果说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那么改变生活的途径就是应用程序。正是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成熟,智能手机软件研发行业异军突起,以苹果的App Store为代表的应用市场大行其道。在App Store的分类中,社交类App占据一席,而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目前市面上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种类非常之多,有美国的Whatsapp,日本的Line,韩国的Kakao,中国的WeChat,也有基于Facebook的Facebook Messenger。WeChat在功能上允许用户之间免费收发短消息、图片以及语音信息。虽然,很多业内人士指出微信是一款山寨产品(比如kik)。不过,众多同类软件相比,善于微创新的腾讯给微信增加了很多新功能,比如:“扫一扫”、“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微信的这些新功能已经超越其在亚洲的同类软件,Line与Kakao。本文希望通过对WeChat的研究,了解影响使用者的使用者的使用原因,以及让使用者持续使用的深层次原因。

二、文献回顾

科技接受模式,也称科技接受理论,是由戴维斯(Davis)在1986年提出,目前常用以探讨使用者对于新科技的接受度。在该理论中指出影响使用者使用行为因素有三层关系,并且是渐进的。创新扩散理论,起源于创新使用模式是由学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提出的。它假设消费者会经历“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反应阶段,且依此顺序“学习”―“感觉”―“动作”完成新产品的最终购买决策。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它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与事物”。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对其模式有了不同修正性的解释,也就是创新扩散理论。

(一)科技接受模式

戴维斯(Davis,1989)根据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在1975提出的理理论与阿耶兹(Ajzen)在1985年提出计划行为理论发展而提出科技接受模式,目的是探讨人们对于新科技或新信息系统的接受行为。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于1975年提出,理理论是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的影响个体行为,并关注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基本假设认定人是理性的,并且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思考各种因素,判断自身行为的意义与后果。阿耶兹(Ajzen)于1985年提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因为阿耶兹(Ajzen)认为TRA虽对行为有预测及解释能力,但却没有个人行为条件与能力,故加入认知行为控制变项。TRA与TPB 皆有行为的态度及主观认知为变相,但在TPB中多一项认知行为的控制,他能直接对行为产生影响力。所以阿耶兹(Ajzen)在计划行为理论中认为是受到“对该行为所抱持的态度(行为态度)”、“主观准则”及“认知行为控制”三项变项所组成的。

(二)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起源于创新使用模式是由学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提出的。它假设消费者会经历“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反应阶段,且依此顺序“学习”―“感觉”―“动作”完成新产品的最终购买决策。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对其模式有了不同修正性的解释,也就是创新扩散理论。创新扩散理论是由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所提出,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它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与事物”,主要包含四大要素:(1)新事物:被使用的个人或团体认为是新的创意、作法或对象均可称为新事物;凡是被使用的个人或团体认为是新的创意、作法或对象均可称为新事物。但新事物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使用者可能去改变或修正它,此称为再创新。(2)传播管道:创新扩散是一种较特殊的沟通过程,也就是有使用新事物经验的个人或机构,利用各种沟通管道,向没有使用新事物经验的人群散布有关新事物的信息,希望接受信息者能因此改变态度或行为。传播管道以大众传播媒体为最快,但在说服他人方面,则以人际沟通较为有效。大多数正在考虑使用新事物的人,其评估的根据大多经由他那些曾经使用新事物的亲朋好友,而非根据专家的研究。(3)时间:新事物散播的时间因素可由三个层面来探讨:(A)创新决策过程模型:1983 年罗杰斯(E.M.Rogers)将使用过程模式修正为创新决策过程。个体或决策制订单位,从开始接受创新的知识到形成创新的态度,再决定接受或拒,接着执行新的想法,最后确认决策,上述的流程就是创新决策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知晓――说服――决策――执行――确认(B)创新使用者类型:在扩散的早期,使用者很少,进展速度也很慢;当使用者人数扩大到居民的10%~25%时,进展突然加快,曲线迅速上升并保持这一趋势,即所谓的“起飞期”;在接近饱和点时,进展又会减缓。 整个过程类似于一条“S”形的曲线。 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早期使用者为后来的起飞作了必要的准备。这个看似“势单力薄”的群体能够在人际传播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劝说他人接受创新。(C)接受速率:根据若干实证研究发现,社会全部人口接受新事物的速率以曲线图表表示均呈 S 形,新事物愈早为人接受,S 曲线便愈陡直。(4)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内的型态分配,会影响新事物的散播。社会系统中,成员建立的行为型态称为行为常模(Norms), 可作为成员们的标准指引,这些常模亦会阻碍变迁。另一种非正式的结构存在于人际网络中,联结系统成员,称为沟通的结构。当人们的信仰、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相同,沟通较容易,但问题是参与新事物散播的双方,通常具有相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很容易造成双方缺乏共同的语言,常导致沟通无效。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使用访谈法和归纳法进行抽样和总结归纳。本文采用访谈法进行抽样人群的信息收集。在收集信息后,本文使用归纳法整理资料。归纳法(Inductive reasoning)。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本文个案选择对于WeChat有使用兴趣或已在使用的使用者作为本文的访谈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事前先准备访谈题目大纲,受访者访谈内容答案为开放式,依受访者自由意志对访谈问题充份表达自身意见、想法和感觉。访谈前,事先将访谈大纲拟定,并决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等(5W 1H),访谈中尽量避免出现引导受访者的情况,尽量让访谈者表达自身的真实感受,采访大纲的问题根据本文理论框架中的科技接受模式与创新扩散理论的变量而提出。

四、研究结果分析

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支持Apple IOS、Google Android、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的类Kik软件。

当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者与潜在接受者的背景越相近,作为信息来源的可信度越高,对于潜在接受者采用该款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影响就越大,潜在使用者未来使用该款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几率越高。潜在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者,接收的关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讯息来自于与自身背景相近的使用者,较于其它使用者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潜在接受有更大的可信度。当潜在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者,接收背景相近的可信度越高的使用者,传播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相关信息时,对于潜在使用者的使用有更高的影响度。

本文认为:背景越相近,对于潜在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影响就越大。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比传统手机有更好的可试验性,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下载安装后通过移动网络环境,使用者可以自行下载其设备兼容的APP。而传统手机的功能是写死的。由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较高的可试验性,对于使用者有正向的影响。因此本问认为:移动网络环境有助提升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可试验性,因而对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创新扩散有正面的帮助。

潜在使用者对于从与其关系紧密的使用者处得知的信息,有较多的观察的机会,并且有较高的试验的机会,这大大提升了潜在使用者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了解。因此,本文认为潜在使用者与创新使用关系越紧密,可增加其在使用中的可试验性与可观察性,对于其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正向影响。

在文字、通话等信息传输成本方面,传统的通话方式的成本要高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传统手机讯息传递成本,通话以分钟计费,并且,对于跨省市通话的费用则更高。而传统短信的传输则以条计费,并有字数上限的限制,传统的通信方式的累积的成本相当高。智能手机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出现之前,对于常常透过手机与他人通讯与讯息传输的使用者,是一笔相当大的成本费用。在不同电信公司之间,与不同的费率方案,常常让使用者对于要节省与他人通讯费用时,需移转到其他电信公司。而智能手机开始普遍,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大量开发,让使用者使用移动网络即可和其它使用者进行通话、讯息传输。因此,本文认为: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大量降低通话、文字、图片等讯息传输成本,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于讯息传递成本相较于传统手机,拥有相当的相对优势,以致让使用者采用软件的意愿大大提升。

使用者所注重的功能不同,年纪大些的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时,主要用来传递文字或语音信息,而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其它的多元化功能,例如:游戏,查找附近的人,扫一扫等,较少使用或未使用。相比之下,年纪较轻的使用者,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所提供的创新多元化功能,较会比较关注并且会尝试使用。本文认为:使用者的年纪不同,其生活背景与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经常使用和注重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功能会有所不同。当使用者在多种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使用时,当多数使用者开始使用其中一种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时,该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所带来的外部性效益,影响潜在使用者使用该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意愿。因为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与其它软件的使用者相对较多,潜在使用者使用该软件,能获取较多的资源与协助。因此本文认为:当越多使用者需要经常联络的对象,使用某一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时,对于潜在使用者使用该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意愿越有帮助。

随着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各式移动即时通讯软件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WeChat开始拥有广大使用者后,其它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例如:陌陌和Line,它们仿照WeChat手法营销软件,并且针对WeChat相关缺点进行功能上的补强。其它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虽然透过各种沟通渠道与营销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其知名度,并且改善WeChat软件缺点或新增WeChat所未拥有的功能,以增加其创新性,而使用者对其他套软件的使用意愿并未拥有明显的大量提升。WeChat上市之初,依靠与QQ的关联,加入的语音对讲功能以及LBS类服务“查看附近的人”,利用车站牌的广告等方式提升知名度,迅速提高占领了几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虽然后来者加入改进了一些WeChat本身不具备优势的功能,并通过各种营销手法推广,提升了该软件的知名度。但是却不一定能提高使用者使用该软件的意愿。因此本文认为:新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研发,可通过各式营销手法进该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营销,让更多使用者知晓该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却不一定能提高使用者使用该软件的意愿。

当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相当大量的使用者,拥有良好的外部性效果时,使用者对于其使用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拥有较高的忠诚度。该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比其它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着更高的外部效益,拥有较对较多的优势,即使新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与多样化的功能,受其外部效益影响,使用者对于新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使用意愿并不是相当的高。除了使用者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习惯外,也受到使用者移动设备的限制,在早期的智能手机系统不是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安装太多软件可导致系统运行速度降低甚至是死机,影响使用者使用该软件的因素。因此,使用者对于新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使用上拥有不确定性,而让使用者对于已使用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较高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由于使用者习惯、移动设备和系统现状,使用者对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创新使用的不确定性,使用者对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较高的忠诚度,导致先占优势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创新使用有很大的效果。

移动即时通讯软件通讯方式与传统的手机的通讯方式相比较而言,除传统的文字语音通讯与表情图案外,增加了更活泼生动的图标,甚至是支付功能,在软件功能上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拥有绝对的优势,虽然,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传输上有时受限于无限网络稳定状况,但是这种优势足以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意愿。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虽然比较依赖移动网络的接入,对于使用者而言有负面的外部变量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影响使用者使用。但是,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使通讯多元化,以及更加多元话的功能,例如:表情、适地(LBS),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意愿让许多使用者愿意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本文认为:相对于传统手机,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具有多元化的功能,以及趣味性,促进使用者对此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使用意愿。

作为外部因素的中的一部分,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中也在影响使用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比如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某些功能,以及网络接入的速度与质量等,这些因素对于使用者的使用态度和使用行为产生影响。网络环境,软件本身的功能等等属于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影响,最终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态度和使用行为。外部因素分为环境因素,自身因素,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虽然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使用者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意愿并没有大幅度降低,依然在继续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显然,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对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更大。本文认为:在外部因素中,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对于使用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大于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

根据以上,可回答研究问题中的四个问题:

1.了解目前WeChat的使用概况如何?根据WeChat的公布的数据以及本次调研的显示来看,目前WeChat中国大陆知名度很高,覆盖的人群较广,并且各个年龄段都有使用。

2.使用者特征和背景是否会对潜在使用者产生影响?使用者特征和背景会对潜在使用者产生影响,并且由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环境与特性,使用者与潜在使用者拥有兼容设备时,可观察关系紧密的使用者使用状况,或者自行下载安装软件实际试验,增加软件的可试验性与可观察性,对于使用者采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正向影响。

3.WeChat使用者在感知特性、使用意愿与继续使用意愿是怎样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多元化功能,以及低于传统通讯成本的成本花费,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态度进而影响使用者实际使用行为,移动通讯软功能的多元化与大幅降低信息传输成本,相较于传统手机拥有较高相对优势,有助于提升使用者采用意愿。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状况,不同年龄所注重功能属性有所不同,年龄偏大者主要注重和使用文字、语音传输功能,年龄偏小者除文字、语音传输功能外,对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多元化功能也相当注重。新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复杂程度,影响使用者采用意愿,使用者移动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习惯与外部效益情况的不确定,对于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重要影响。

4.外部因素如何对使用意愿与继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与潜在使用者背景越相近的使用者传递出信息越可信,对潜在使用者影响越大。在各外部因素中,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对于使用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大于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

五、研究结论

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先进移动设备的出现,带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与应用。由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环境与特性,使用者与潜在使用者拥有兼容设备时,可观察关系紧密的使用者使用状况,或者自行下载安装软件实际试验,增加软件的可试验性与可观察性,对于使用者采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正向影响。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多元化功能,以及低于传统通讯成本的成本花费,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态度进而影响使用者实际使用行为,移动通讯软功能的多元化与大幅降低信息传输成本,相较于传统手机拥有较高相对优势,有助于提升使用者采用意愿。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状况,不同年龄所注重功能属性有所不同,年龄偏大者主要注重和使用文字、语音传输功能,年龄偏小者除文字、语音传输功能外,对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多元化功能也相当注重。新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复杂程度,影响使用者采用意愿,使用者移动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习惯与外部效益情况的不确定,对于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有重要影响。与潜在使用者背景越相近的使用者传递出信息越可信,对潜在使用者影响越大。在各外部因素中,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对于使用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大于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

本文为探索性质的研究,探讨使用者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行为,可能影响使用者采用移动通讯软件因素。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各式营销手法、信息传输成本降低等实际效用,可以让更多使用者愿意使用该软件。除软件本身功能与效益外,本文提出的命题与各理论数据可提供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业者,更加深了解使用者使用对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需求,除通过大众媒体之外,人际间的互动更是影响潜在使用者使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因素,提供给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厂商研发参考。

参考文献:

[1]安琪,2008,《我国Web2,0时代下的网络广告新形式探析――以腾讯为例》,厦门大学.

[2],2011,《基于SNS的开放协作式学习模式研究》,河南师范大学.

[3]陈炯良,2006,《以“使用-扩散”观点探讨VoIP网络电话之扩散》,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4]苏伯方,2004,《实时通讯软件采用模式之研究》,台湾国立中山大学.

[5]郭中桦,2009,《使用手机为载具阅读数字内容意愿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为例》,南华大学.

[6]候东仪,2004,《新产品创新扩散模式-以行动电话为例》,台湾国立台北大学.

[7]谢恒,2009,《大学生使用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山大学.

[8]简文益,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讨Moodle系统运用于高中职教师教学之研究》,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9]Clara Chung-wai Shih, The Facebook Era:Tapp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to .

[10]Eshet, Y,(2004), Digital Literac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urvival Skills in the Digital er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3(1), 93-106.

通讯科技论文篇4

当代21世纪的教育核心理念就http://是“素养”与“能力”的教育。根据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2003)所提出的报告指出,理想中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应该有二个部份,第一是“知识”的向度,包括了语言、艺术、科学和数学等核心科目(core subjects)以及全球意识、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和环境素养等议题能力(themes);其次是“技能”的向度,包括了学习与创新、资讯媒体与科技以及生活与事业的技能等,其中又分别涵盖了创造和创新、批判思考、问题解决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另外也纳入了资讯素养和媒体素养(如表1所示)。

此外,由于现代传播媒体的日益发达,学生们的学习管道其实已经不再局限于制式环境的学校教室,相反地,媒体传播(包括网路、电视、新闻、报纸、广播等)的各种讯息已经成为学生各类学习的重要管道之一,媒体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学校(invisible school),能够提供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各种学习内容。就科学教育的情境而言,透过科技新闻的接触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准以及科学本质观可以视为是提升科学素养的一种取径,本文将以此概念架构为主,尝试分析科技新闻批判阅读的重要性。

二、资讯、媒体与科技的技能:

1科技新闻与科学传播

在现代的科技社会中,科技相关知识传播的方式有许多种,举凡学校教育、电视传媒、杂志…等。就一般社会大众而言,在脱离了校园环境后,要再学习到科技知识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科技相关的新闻报导可以看成是一般大众在走出校园后仍能持续接收科技知识与接收科学讯息的重要管道与来源(黄俊儒、简妙如,2006;norris, phillips & korpan,2003)。然而对非科学相关背景的民众而言,科技相关的知识通常是艰涩与难以亲近的,所以必须藉由传播媒体的力量,将科技的内容与知识转化成大众熟悉的传播符号,包括文字、影音以及图像等表征形式才能方便社会大众的学习与理解(关尚仁,2006)。

所谓的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可以是多面向的概念,以科学领域而言,科学传播是将科学讯息传播于科学家或相关技术人员;以传播领域而言,科学传播是将科学讯息透过传媒传播给一般大众(谢灜春,2006)。科学传播的路径通常分为两种,其一是学校的正规科学教育课程,其二是一般的大众传播媒体;前者目的在于传承人类文化中的科学知识,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而后者的目的则在于确保一般大众在离开学校教育体系之后,仍可获得相关的重要科技知识。事实上,一则好的科技新闻报导可以帮助大众了解现在科学家在做什么或是能理解科技知识的内容,增加自身的科学素养,进而能理性地辨别或评论相关科学议题;相反地,一则不适切的科技新闻报导,则容易造成大众对科学认知的误解,也会增加大众和科学之间的距离。就报导内容而言,科技相关的文教类节目,因为涉及科技知识与专业面,所需成本比较高,因此电视业者投资也较少,所以一般社会大众主要只能藉由西方节目,如discovery频道、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 international,ngci)或是相关的科技新闻来吸收科学知识。但有时常因为编译的错误及记者科学素养的薄弱而造成知识传递上的谬误(曾国峰、徐美苓,2004)。此外,若仔细分析科技新闻报导的过程,可以发现其报导的手法常以”印象”来取代“内容”,忽略完整的科技研发与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仅以广泛甚至夸大的报导来满足一般人的好奇心(nelkin,1995)。更有研究发现,

转贴于 http://

学生在阅读科技新闻的时候,普遍对于科学发展的社会脉络、科学报导知识的内容、新闻背后的相关讯息以及相关的价值关怀等面向都有认识不足的现象,也因此有可能造成对科技议题认识上的简化、难以进行有意义的论证、无法对讯息做出判断以及忽略个人公民角色等缺陷(黄俊儒,2008)。 http://

2科学教育与传播媒体

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目标都在强调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希望学生在经过学校的科学教育之后,可以“体会到明了和理解自然世界后所带来的丰富感受和兴奋心情”、能够“运用适当的科学过程和原则做出个人的决定”、更可以有能力”智慧地投入有关科学与技术事物的公开论述和辩论”,最后,进而可以“运用以科学素养所带来的知识、理解和技能来增加经济的产出力”(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其实“科学素养”是一个非常多元的概念,会因为在不同的情境脉络下而衍生出其他新的内涵。例如shamos(1995)就曾指出科学素养包含了“文化性”、 “功能性”以及“真实性”等三种层面,其中“文化性科学素养”(cultural scientific literacy)就认为一般人对于在社会沟通过程中常用到的科学名词都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因此民众可以阅读报纸及杂志中有关的科技资讯内容,甚至能参与公众议题的讨论;millar(2006)就提到资讯时代中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具备相关的阅读能力,可以阅读和理解传播媒体或新闻报导中有关科学事务的讯息,而且可以针对这些相关资讯进行批判的反思(reflect critically),以辨认出报导中所包含的资讯,甚至是报导中忽略的讯息。jarman 和mcclune(2007)更将新闻中的科学成份(science in the news)同时看成是资讯时代提升科学素养的必要条件,也是表现科学素养的一种平台。

一般而言,所谓的素养(literacy)就是指语言或文字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但是在现代科技的媒体环境中,素养的概念内容必须加入一些必要的元素。诚如美国媒体素养联盟(alliance for a media literate america, amla)所提出的概念指出,“媒体素养是一系列的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包含对于各类型式的印制(print)与非印制(non-print)资讯,具备取得(access)、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以及沟通(communicate)的能力”(amla, 2004);媒体素养也是一种能够运用不同形式去获取(accessing)、分析(analyzing)、评估(evaluating)以及沟通(communicating)讯息的技能(hobbs, 1998)。具备媒体素养的人可以同时是图像(images)、语言(language)和声音(sound)等讯息的批判思考者(critical thinker),也是一位创意的产制者(creative producer),所以媒体素养就是一种在媒体与科技讯息环境中的技能性应用能力(skillful application),能够理解一些具有批判观点的问题,例如媒体中呈现了哪些说服的讯息? 为什么媒体要有特定的呈现形式? 谁可以从这些讯息中获利? 我们会如何受到媒体的影响? 以及应该如何改善媒体系统或环境等,而这些反思能力正应该是媒体素养或是资讯素养中的重要元素。

malamitsa、kokkotas和kasoutas(2008)曾经提到,在现今教育研究上,普遍接受批判思考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教育是让世界发展与和平的希望,也是批判思考最好发挥的环境(handford,1993)。许多研究者在谈及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时,也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如表2所示)。根据表2之内容整理,研究者主张,批判思考就是对于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关心的人、事、物等对象,经由一系列的观察、假设、存疑、评估及判断等过程来解决问题的历程。

转贴于 http://

台湾自1993年7月后,多数家庭开始安装有线电视,且陆续有许多传播业者加入有线电视的行列,之后随着电脑与网路系统逐次兴盛,对一般民众来说,现今取得各类资讯的方便性已经大为增加,随手打开电视、开启网路,映入眼帘地尽是各种不同的讯息资源(李明哲、唐志宏,2002)。但随着广播、电视频道的林立,以及网路的普及性提高,衍生出的问题也非常多,例如,所呈现之内容趋向以商业利益为导向,http://逐渐地对社会不同的面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冲击和影响;节目内容常常都是宣传广告与灌输等谈话性的娱乐节目;记者报导或主持人言论易有个人主观意见或偏见以及节目内容充斥着虚实不分的资讯等(余佳贞,2007;李明哲、唐志宏,2002;关尚仁,2006)。在这样的情形下,一般社会大众渐渐地缺少了想像与思考的空间,甚至在教育现场,部份学生为了贪图方便,直接采用网路上所查询到之相关资料并照单全收,而不加以选择或思考;或是常因媒体传播或网路资讯所提供的资讯而受到误导,甚至受骗(洪敏怡、黄万居、彭彦璟,2008;苏明勇,2003)。这表示出一般社会公民或学生对于传播资讯的内容无法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也缺乏批判思考的能力,更显示出批判思考的能力培养将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沈家平、陈文典,2006)。

通讯科技论文篇5

在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这个名称在大陆是历史地形成的:它既是一项为现实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研究事业,亦指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群,其中主要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社会学等)界,1978年也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年头。其典型事件有以下几例:(一)1977年12月,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在北京举行,其任务是制定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规划,筹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办学术刊物《自然辩证法通讯》。1978年1月6日,《一九七八年——一九八五年自然辩证法规划纲要(草案)》正式成文下发,它强调要加强自然科学方法论、各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和外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二)是年7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委会在北京举办“全国自然辩证法夏季讲习会”,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工作者、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共1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听取3位科学家和学者的专题报告。这次讲习会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其影响经年不衰。(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又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同年招收了后的第一届自然辩证法研究生(前者招生14人,专业定名为“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史”;后二者分别招收7人和10人)。(四)1978年1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创刊,这份四开四版半月刊的学术新闻性报纸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会刊,其目的在于促进自然辩证法的学习、研究和普及(它于1990年底停刊);10月,《自然辩证法通讯》出版试刊。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学术准备,科学哲学自1978年开始逐渐在大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按以下几个方面分而述之。

专业刊物

专业刊物是一个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也是其学术水平的鲜明标志。与科学哲学相关的刊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1977年10月,李昌、于光远、钱三强联名向方毅(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呈交了“关于筹备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的请示报告”。该报告经“华[国锋]主席和党中央批准”后,中国科学院于1978年2月2日正式发文,成立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积极筹备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于光远兼任杂志主编,李宝恒担任副主编,查汝强兼任副主编。《通讯》1979年1月创刊时为季刊,从1980年起改为双月刊,截止1991年底将出版13卷6期。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起初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司局级单位,1985年与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合并,成立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杂志遂由该所下属的科学哲学研究室负责编辑、出版工作。自1991年起,《通讯》被移交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尽管隶属关系几经变动,但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的名号一直保留使用。《通讯》为16开80页的出版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订户将近7000份,海外订户约为100份。

在《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的封面上,开始加有醒目的副标题:“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科学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从1982年起,将副标题中的“科学学”改为“社会学”,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个副标题,既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范围做了界定,也点明了《通讯》的学术内容和特色。从1981年起,该刊形成了“科学哲学”、“科学学与科技政策”(从1983年起改为“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科学技术史”、“人物评传”四个主要的固定栏目。此外,还有“科学家论坛”(1986年撤消)、“问题讨论”、“科学前沿”、“教学与研究”、“书刊评介”、“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动态”等栏目。该刊既注重老学者的精湛之文,尤其注意发表中青年学者的真知灼见和斗胆之音。在近几年所发表的科学哲学文章中,出自中青年学者之手的已占70~80%。

二、《自然辩证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该刊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创刊于1985年。创刊时为季刊,自1986年起改为双月刊,1991年又改为月刊,每期16开80页。从1988年起,该刊封面加上了副标题:“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研究》现在已成为发表科学哲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园地之一。现任主编是丘亮辉,副主编是贾云祥。

三、《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79年、1983~1985年在刊名上加有“丛刊”二字)。该季刊创刊于1979年4月,每期16开96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主办,主编邱仁宗。该刊是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译刊,主要译介国外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以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和研究资料。该刊于1989年底被迫停刊,共出版43期。

四、《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该刊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小32开译刊,创刊于1979年,停刊于1986年底,共出版48辑。该刊译载了不少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译文。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专业刊物外,《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哲学研究》(北京)、《大自然探索》(成都)、《自然信息》(长沙)、《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太原),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的机关学术刊物——诸如《社会科学战线》(长春)、《求索》(长沙)等,有关大专院校的学报也刊登科学哲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世界科学》等刊物也刊载科学哲学译文。

翻译研究

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大陆学术界对科学哲学的研究基本上还处在翻译和评介阶段。当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和《科学与哲学》。译载了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劳丹、图尔敏、普特南、汉森、夏佩尔等西方科学哲学家的论著,以及国外的有关评论文章。同时,一批科学哲学译著也相继问世,诸如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库恩的《必要的张力》(纪树立、范岱年、罗慧生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约翰•洛西的《科学哲学历史导论》(邱仁宗等译,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出版)、M.W.瓦托夫斯基的《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范岱年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出版)、A.F.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务印书馆在1978年前后出版了三卷本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由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范岱年编译,1977年出版;第二卷由范岱年、许良英、赵中立编译,1977年出版;第三卷由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1979年出版),该文集是一项巨大而严谨的学术工程,搜集资料详尽,翻译质量上乘,在学术刊物上引用率很高。

在此基础上,大陆学者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对波普尔的批判理性论、证伪主义和划界问题、科学发现的逻辑、进化认识论,对库恩的范式、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模式、科学革命的实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和评论。这些新颖的学说像清新的空气一样,不仅使学术界深受启迪,而且像证伪主义和范式变革这样的概念的新奇性和革命性,也使有文化的公众闻之倍感振奋。

1980年代中后期,当代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的代表作陆续在大陆出版,如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证明与反驳》,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劳丹的《科学与价值》、《进步及其问题》,夏佩尔的《理由与求知》等,上海译文出版社在这方面功绩卓著。此外,还出版或发表了苏联一些科学哲学译著或译文,如凯德洛夫的《列宁与科学革命》(李醒民、何永晋译,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等。

在翻译和评介的同时,大陆科学哲学研究者开始对科学哲学本身的对象、内容、涵义等也进行了探讨。武汉大学江天骥教授认为,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理论、科学语言和科学活动,它包括三方面的研究内容:各门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经验内容的分析,科学理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分析,科学理论和科学家的关系的分析。吉林大学舒伟光教授指出,广义的科学哲学是指以科学为对象,研究科学有关方面的一个分支;狭义的科学哲学是指现代西方哲学的某种流派。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强调,科学哲学的基本内容有七个方面:科学的性质和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和科学认识过程的形式和要素,科学认识的程序,科学理论的结构和科学解释的逻辑,科学的检验逻辑和发现逻辑,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即对科学进步和科学革命结构的研究,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在198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科学哲学思潮和流派的传入和引进,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新一代研究生与中青年学者的崛起,大陆科学哲学工作者在消化和吸收外来成果的同时,也陆续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陈维杭:“西方科学哲学的来龙去脉”(《通讯》1984年第6期),江天骥:“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通讯》1985年第1期),邱仁宗:“科学理论评价的双标尺系统和整合观:(《通讯》1985年第4期),江天骥:“归纳和辩护问题”(《通讯》1986年第5期),周昌忠:“试论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结构”(《通讯》1987年1期),曹秋华:“意义与科学进步”(《通讯》1987年第1期),兰征:“不可通约性和科学合理性”(《研究》1987年第5期),陆建体:“科学说明的新争论”(《通讯》1988年第2期),洪谦:“关于逻辑经验论的几个问题”(《通讯》1989年第1期),金观涛:“奇异悖论——证伪主义可以证伪吗?”(《通讯》1989年第2期),鞠实儿:“论归纳逻辑的局部辩护和适用范围”(《通讯》1989年第5期),郭贵春:“测量实在论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研究》1990年第5期),李醒民:“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通讯》1991年第4期)等。这方面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激动人心的年代——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邱仁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年),林定夷:《科学进步与科学目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等。不用说,在自我创新的过程中,研究者也一直追踪着国际科学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各流派的学说,对邦格(M.Bunge)、玛丽•赫斯(MaryHesse)、尼尼鲁托(IlkkaNiiniluoto)、费希尔(R.A.Fisher)、庞迪(G.L.Pandit)、科恩(J.Cohen)、埃利斯(B.D.Ellis)、蒯因(Quine)、范弗拉森(B.C.VanFaassen)、史尼德(J>D.Sneed)、塞拉斯(W.Sellars)等人的学说和理论也作了介绍和评论。

大陆的科学哲学研究,并没有局限于狭义的科学哲学,它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对各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一直持续地进行着,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发表。尤其对物理学哲学和数学哲学的研究比较深入,比如对互补原理和物理学理论结构的研究就颇有新意。

二、对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突变理论、混沌、生态学等综合学科的哲学研究也逐步深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三、对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哲人科学家的思想研究始终是研究重点之一,10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然辩证法通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每年都刊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前者还有“人物评传”栏目,全面评介有关科学家的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乃至精神风貌。尤其是对马赫的哲学特征、精神气质和方法论的研究,对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思想的研究,对爱因斯坦唯理论思想、经验约定论思想以及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两极张力特征的研究都具有独创性。在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1979年)、逝世30周年和狭义相对论创立80周年(1985年),还分别举行了爱因斯坦研究学术讨论会。

四、在对科学史的哲学分析和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也有不同凡响的成果。例如关洪:“牛顿、歌德和黑格尔——关于颜色理论的争论”(《通讯》1984年第4期),吴忠:“西方历史上的科学与宗教”(《通讯》1986年第6期),李醒民:“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通讯》1981年第6期)和“论批判学派”(《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等等。

五、对一些传统的哲学问题,如时空、物质、实在、感觉、知觉、记忆等,也从科学和科学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深入的研究,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视野。

从事科学哲学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各高等院校的哲学系(所)和社会科学系。他们所处的机构大都命名为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教研室),也有少数叫科学哲学研究室(教研室)的。这是一支为数不少的专业队伍。

学术交流

科学哲学研究的稳步进展,是与广泛而频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分不开的。在大陆,从1980年起,先后举行了五次全国性的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它们是:

第一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0年11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30余人。会议就波普尔的科学观、认识论、方法论、基本哲学立场和“三个世界”理论进行了讨论。(参见周寄中的报道,《通讯》1981年第1期)

第二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1年12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50余人。会议就库恩的范式、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模式、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讨论,并涉及对西方科学哲学总的看法和应有的态度。(参见李醒民、黄亚萍的报道,《通讯》1982年第2期)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3年9月4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80余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科学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此外,还讨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有关著名科学家的哲学思想。(参见李醒民、黄亚萍的报道,《通讯》1983年第6期)

第四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5年12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70余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参见李醒民的报道,《通讯》1986年第1期)

第五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7年5月16日至19日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100余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科学说明(科学解释)、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发现、科学进步、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以及各门科学的基础和方法论。(参见李真真的报道,《通讯》1987年第4期)

在第五次会议上,已拟订于1989年在无锡召开第六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届时将讨论价值在科学中的作用、科学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科学的合理性问题。拟议中的会议因故未能按时召开。所幸的是,在事隔数年之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国际学术交流部拟于明春在北京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哲学讨论会,着重讨论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问题,届时国外一些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将应邀参加。

除了以上的专门会议外,在此期间还召开了与科学哲学有关的其他会议。例如,1980年11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自然科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1981年10月29日至1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自然辩证法首届年会,1982年4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达尔文逝世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84年4月22日至26日在洛阳召开的全国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座谈会,1984年7月10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科学发现的模式学术讨论会,1984年8月25日至30日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首届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1986年8月19日至24日在安徽屯溪召开的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1987年8月31日至9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牛顿《原理》出版300周年纪念大会,1987年9月10日至14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1988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徐州召开的马赫学术思想讨论会,1990年5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理论发展中青年研讨会,等等。

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任刘述先教授、何秀煌教授及其同人的努力下,港、澳、台和大陆学者有机会两次幸会,探讨交流了有关科学哲学的研究情况和成果。1988年10月24日至28日,“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向会议提交的论文涉及到逻辑经验论、波普尔、库恩、戴维森(D.Davidson)、范弗拉森、古德曼(Goodman)的学说,也分析了马赫、彭加勒、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还讨论了科学说明、科学翻译、不可通约、观察的确定性等科学哲学问题。1991年3月7日至12日,“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这次会议,也有部分论文与科学哲学有关,例如“意义与信念”、“库恩论科学哲学的客观性”、“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等。

在国际交流方面也比较活跃.大陆学者数次参加了设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市的国际大学校际研究生研究中心举办的科学哲学讲座,参加了1987年度(在苏联莫斯科)和1991年度(在瑞典乌普萨拉)举行的第八届和第九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国外一些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如新西兰凯图大学孔宪中(1981年)、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亨普尔(1981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厄尔曼和华莱士(1982年)、牛津大学女王学院乔纳森•科恩、(1983年和1987年)、哈佛大学西拉里•普特南(1984年)、东京大学伊东俊太郎(1984)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罗伯特•科恩(1985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乔治•格尔(1986年)、美国内华达大学尼克尔斯(1986年)等人先后访华。中国科学哲学家江天骥、查汝强、邱仁宗、范岱年、纪树立、张华夏等人也应国外同行之邀,多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与国外学者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人才培养

自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招收研究生后,次年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哲学系等单位也开始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1981年,这两届研究生36人同时毕业,其中大多数研究生选定科学哲学或与科学哲学相关的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例如,《探索科学本质的模式》(周寄中),《维纳和他的哲学思想》(朱熹豪)、《狄拉克和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曹南燕),《彭加勒与物理学危机》(李醒民),《布里奇曼的操作分析思想》(杜云波),《假设与现代科学观》(刘大椿),《科学理论与科学进步》(马献庭),《自然学科与形象思维》(李建珊),《论思想实验》(高文武),《自然科学中的美学方法》(刘仲林),《对称性方法的哲学探讨》(朱亚宗),《论波普尔科学哲学中的反心理主义》(谢遐令),《论科学创造中的直觉》(周义澄),《科学认识系统的信息过程》(官鸣),《量子力学方法论问题》(王振武),《试论经验与理论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梁国春)等。此后,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的院校和研究机构愈来愈多。1990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把“自然辩证法”学科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大学江天骥教授的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多数是从事科学哲学研究的,而且他们的学术水平都比较高。这从他们的毕业论文可略见一斑:《归纳逻辑与合理信念的测度》(朱志方),《图尔敏科学哲学思想述评》(王小光),《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曹秋华),《夏佩尔科学合理性理论述评》(李晓蓉),《亨普尔和理论名词问题》(陆建体),《科学发现: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黄亚林),《论不可通约性和科学合理性》(兰征)等。现在,大陆的科学技术哲学硕士授予单位8个,博士授予单位4个,博士生指导教师有于光远、龚育之、黄顺基、陈昌曙、邱仁宗、孙小礼。

198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开设自然辩证法方面课程的意见”,建议把自然辩证法课列为理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课(文科研究生是否开设,由各校自定),课程内容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专业特点,自行确定。按照这个意见的精神,各校相继开设了自然辩证法课程,其中一些院校穿插有科学哲学的内容。为了交流教学经验,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982年7月21日至29日在山东烟台、1987年7月30日至8月6日在安徽九华山两次召开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为了促使大陆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系统而深入地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促进中英学术交流和两国哲学家的相互了解,中英双方经过协商,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两期“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一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于1988年合作承办,主题是“分析的哲学和哲学的分析”,招收加强班学员40名,普通班学员50名。第二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于1991年合作承办,主题是“科学哲学”,招收加强班学员50名。第二期的教师和课程为牛津大学博士、教务长凯•威尔克斯:“脑和行为科学”,牛津大学罗•哈雷教授:“科学实在论:传统观点和最近的发展”,曼彻斯特大学哲学系基•李女士:“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形成”,利兹大学杰•拉维兹博士:“对科学中确定性的追求”,夏威夷大学冯•泰尔斯副教授:“逻辑和数学哲学”。本期学习时间从7月29日到8月16日,授课共90学时。在规划和举办过程中,邱仁宗教授效力良多。

总而言之,自1978年改革开放10多年来,科学哲学在大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是科学哲学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虽说科学哲学曾在1987年和1989年遭到某些人的非议,出现过一些挫折,但是并没有带来致命性的伤害,而且困难处境不长时间就过去了。可以预期,只要大胆而广泛地消化和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细致而深入地发掘中国文化的遗产,中国的科学哲学家一定能够创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东西,科学哲学在中国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不用说,这是需要一个自由、宽松、平和的外在环境作保证的。

参考文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1983.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历史与现状.北京:知识出版社.43~47.

同上.229~240.

例如:纪树立.1980.现代科学哲学的兴起..1981.科学探索的逻辑.1982.论库恩的范式概念.自然辩证法通讯.2(6).3(2).4(3).邱仁宗.1982.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方法论.自然辩证法通讯.4(5).

江天骥等.1983.科学哲学笔谈——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部分发言和论文摘要.自然辩证法通讯.5(6).

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1982年出版的各年度的《中国哲学年鉴》中的“自然辩证法”、“哲学新书目”和“哲学论文索引专栏”。

戈革.1987.尼耳斯•玻尔和他的互补原理.自然辩证法通讯.9(5).

洪定国.1988.物理学理论的结构和拓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董光璧.1986.马赫哲学述评.自然辩证法通讯.8(1).

李醒民.1990.恩斯特•马赫:启蒙哲学家和自由思想家.大自然探索.(2).

李醒民1988.略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自然辩证法研究.3(3).

李醒民.1988.论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中国社会科学.(2).

许良英.1984.爱因斯坦的唯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6(2).

李醒民.1987.论爱因斯坦的经验约定论思想.9(4).

李醒民.1986.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中国社会科学.(4).

李秀果.1979.他的成就属于全人类——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讨论会纪要.自然辩证法通讯.1(2).李醒民.1985.爱因斯坦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自然辩证法通讯.7(3).

通讯科技论文篇6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 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 for Public Economic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Assessing The Progress of UN Member 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 “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贪污腐败、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贪污腐败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 Online Citizen 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 21 Strategic 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 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 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 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 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 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 The World Bank:《A Definition of E-Government》

    [7]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通讯科技论文篇7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forPublicEconomicandPublic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GlobalPerspective:AssessingTheProgressofUNMember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Wide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PartnershipforReinventing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OnlineCitizen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21Strategic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TheWorldBank:《ADefinitionofE-Government》

[7]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通讯科技论文篇8

一、无线通讯技术的概念界定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无线通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通讯技术最先进的科技领域。据学界统一归纳,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是由无线终端、无线基站及公共管理服务器等构件组成。

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科技不断发展,公众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交换个人近况、工作状况、家庭状况、文化教育等信息。同时,无线通讯技术也从原始的定位通话方式转变为现在的移动通讯方式。笔者在综合大量的国内外专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翻阅世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将无线通讯技术分为的发展阶段根据历史脉络分为四个阶段。

(一)20世纪20年代初至20师姐50年代初

此阶段,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是军队及航海使用,其主要采用短波频与电子管技术。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该阶段末期出现150 MHZ VHF单工汽车的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二)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在此阶段,原来的150MHZ的频段已经扩展为UHF450MHZ,器件技术大部分是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关键的器件技术也向半导体过渡。同时,期间也解决了公用电话网与移动电话接续联系的技术问题。

(三)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在该阶段,美国贝尔研究所经过大量的试验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并将频段从450MHZ扩展至800 MHZ,这项技术的发明极大推动力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

(四)90年代末至今

随着无线数据通讯需求与社交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为了及时适应无线移动数据通讯需要与社交多媒体业务的发展,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理论构建与计算试验,研制出第三代通信技术,即3G。第三代通讯技术的星期标志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其全球标准化开始推广与相应的配套设施机制也开始研发出来。

三、无线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互补性明显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公众的需求越来越高,公众对在不同的区域要求有不同的接入速率,这也就要求无线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适用区域、接入速率等。

(二)政府要加强相关技术频谱的规划工作

为了方便各类企业及时的根据市场变化与发展战略及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规划自己的无线通讯网络,实现企业资源整合最大化。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也需要加强对频率有限的频段的资源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占用,实现资源最大化。

(三)3G技术成为无线移动网络主流

3G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的主流,也已经成为全球包括中国移动网络演进的主要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无线通讯技术发展的经验来看,由于移动用户普及率较高,所以通过发展用户盈利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盈利的方式。

(三)无线通讯技术向NGN网络融合

专家在进行大量的试验基础上提出了NGN概念,其定义主要是固定网络将形成一个IP化、高带宽、具有强大QOS保证的信息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软件应用将成为与客户接触的网络触手,并且会向社会公共领域延伸以实现NGN的全球信息交流功能。

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一)视频、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刺激数字电视广播和无线通信技术走向融合

由于移动用户对语音与视频节目的需求较大,因此技术研发要将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应用到无线通信技术以满足客户需求。对于视频业务方面,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网络的视频业务具有资费高、带宽小、耗电大等问题。

(二)宽带无线技术与移动在互补和竞争中走向融合

宽带业务的迅速增长、移动通信的成功发展以及Wi―Fi的成功,促成了Flash―OF、DMWiMAX等多种无线通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同时,由于WiMAX的技术研发成功又推动了3G增强型技术的发展,二者在竞争中互相推动发展,不断弥补缺陷并及时研发新的技术,最后在4G时代实现技术融合,推出4G无线通讯技术。

由于移动用户所在的地域与对移动应用的需求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的带宽需求与不同的技术优势不同的矛盾共存,因此发展无线通信网络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技术研发手段,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采取整体化、合理化的方案设计和网络建设。

五、3G、4G技术的应用发展

(一)3G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G技术已从原来的问题颇多升级为现在的成熟技术。3G技术中的WCDMA和CDMA200无线通讯技术在全世界不断扩散,带宽不断改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国的无线通讯技术方面,TD―SCDMA的技术研发已经成功并进行商用推广,并在国外市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已经能够支持大型化的商用网络部署。我国换机市场容量在2亿部左右,根据专家预测,3G消费市场的销量在理论上应该可以达到1亿左右。2010年全球3G用户快速增长,美洲国家允许移动运营商使用800MHZ至900MHZ的频段发展其3G业务获取更多利润,而欧洲国家允许移动运营商在900MHZ频段发展其3G业务获取更多利润。

(二)4G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其突出特点表现在数据传输的速率不断加快。电信技术的研发人员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大量试验后提出了LTE概念,并且预测4G技术很可能是在LTE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同时,WiMAX的技术研发成功使得E3G技术的标准化速度不断加。根据现在世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朝着移动化和宽带化的方向发展的可能较大,即移动通信则朝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无线宽带的接入向着移动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通讯科技论文篇9

关键词

电子技术;通讯行业;应用措施

电子技术作为单独的一项科学技术,所涉猎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子技术整体发展情势良好,各方面技术表现较优异,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增强,通讯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产业也极其重要,改变了通讯手段和形式,促进通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电子通讯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1现代电子技术特点

1.1智能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应用方面也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类的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现代电子技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高科技的智能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随着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人们生活工作中的趣味性,对于车间工作者来说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手动工作时发生的种种危险。解放劳动人民的双手、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1.2精准化

由于科技不断提高,我们对于电子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多关注与现代电子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的准确程度是否与实际偏差过大。因为对于像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医疗事业等方面都需要精准的数据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精准化的电子技术满足了特殊性工作的需求。

1.3普及化

随着现在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涉足人们生活工作中各个方面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化电子娱乐产品、检查身体的医疗设备、工作中的快捷高效的机器等等,都体现着现代电子技术在生活的普遍性。

2我国通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少创新思维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极大程度的带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在通讯中充分发挥现代电子技术的作用,我国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投资较多的精力。在世界通讯行业发展中,我国通讯很多国有企业运用电子技术促使本企业通讯的发展,拥有很多专利项目,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对于目前大多数通讯行业说,我国对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影响意识还比较薄弱,并且缺乏创新精神,还是习惯依赖于模仿外国企业,从而制约了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

2.2地域差距较大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理位置造成了严重的地域发展差距,不同地理位置相对经济效益也不同,我国改革开放后加大了对沿海城市的发展扶持政策,不仅提高了沿海城市的经济状况,对通讯产业同样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一些内陆偏远地区城市的通讯发展,并不理想,通讯产业一味的参照发达企业的发展模式,影响通讯企业更好发展。

2.3专业人才缺失

我国通讯产业今年来发展较快,企业过多,且规模较大,这就造成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竞争的核心那就是通讯企业的专业技术。拥有专业知识强,技术先进的科研团队,对提高通讯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通讯行业中,通讯技术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很多通讯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存活率较低。

3加强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措施

3.1创新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想更好的应用在通讯行业中,就要加强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在通讯产业中,技术是通讯的核心发展力量,占据不可代替的生产地位。因此,通讯中在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过程中,除了要将电子技术合理应用到通讯中来,且要创新出自己通讯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当地相关政府应给予通讯产业在创新技术研发过程中相应的帮助与鼓励,促进通讯产业技术创新力的发展,作为通讯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财政投入,为创新技术研发提供基本保障。

3.2缩短地域差异

我国内陆城市及偏远地区的通讯产业发展缓慢,起步较晚,政府应对通讯产业出现的地域差异推行相关政策扶持,调整企业内部结构的同时,要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将沿海城市通讯产业发达的成功企业经营理念及电子技术应用方式传达给内陆城市,通讯企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的正确合理运用,组织沿海与内陆城市电子技术科研讨论会,增加技术交流,全面提升内陆及偏远地区的通讯发展,缩短我国地域通讯企业间的发展差距。

3.3培养专业人才

现在是人才的时代,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的应用重要体现就是人才的建设,人才也是当今每个企业发展过程竞争的重要内容。企业想要更好的运用现代电子科技,就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的科研团队要对现代电子技术应用表现、应用领域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充分掌握,这样才能使现代电子技术更好的应用到通讯中。相关通讯企业要定期培训在职技术团队,增强专业知识,提升整体综合素养,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及研发潜能。现代电子科技的技术研发人员同样也应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只有提高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才能促进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对我国通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现代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近年来,我国通讯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通讯行业中后,极大的满足现代人们对生活的高要求,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从根本上提高了通讯质量、使用效率及企业经济效益,使通讯行业达到质的飞跃,从而,对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滑洁 王晗 单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通讯科技论文篇10

电子技术作为单独的一项科学技术,所涉猎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子技术整体发展情势良好,各方面技术表现较优异,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增强,通讯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产业也极其重要,改变了通讯手段和形式,促进通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电子通讯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1 现代电子技术特点

1.1 智能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应用方面也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类的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现代电子技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高科技的智能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随着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人们生活工作中的趣味性,对于车间工作者来说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手动工作时发生的种种危险。解放劳动人民的双手、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1.2 精准化

由于科技不断提高,我们对于电子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多关注与现代电子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的准确程度是否与实际偏差^大。因为对于像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医疗事业等方面都需要精准的数据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精准化的电子技术满足了特殊性工作的需求。

1.3 普及化

随着现在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涉足人们生活工作中各个方面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化电子娱乐产品、检查身体的医疗设备、工作中的快捷高效的机器等等,都体现着现代电子技术在生活的普遍性。

2 我国通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少创新思维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极大程度的带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在通讯中充分发挥现代电子技术的作用,我国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投资较多的精力。在世界通讯行业发展中,我国通讯很多国有企业运用电子技术促使本企业通讯的发展,拥有很多专利项目,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对于目前大多数通讯行业说,我国对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影响意识还比较薄弱,并且缺乏创新精神,还是习惯依赖于模仿外国企业,从而制约了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

2.2 地域差距较大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理位置造成了严重的地域发展差距,不同地理位置相对经济效益也不同,我国改革开放后加大了对沿海城市的发展扶持政策,不仅提高了沿海城市的经济状况,对通讯产业同样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一些内陆偏远地区城市的通讯发展,并不理想,通讯产业一味的参照发达企业的发展模式,影响通讯企业更好发展。

2.3 专业人才缺失

我国通讯产业今年来发展较快,企业过多,且规模较大,这就造成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竞争的核心那就是通讯企业的专业技术。拥有专业知识强,技术先进的科研团队,对提高通讯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通讯行业中,通讯技术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很多通讯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存活率较低。

3 加强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措施

3.1 创新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想更好的应用在通讯行业中,就要加强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在通讯产业中,技术是通讯的核心发展力量,占据不可代替的生产地位。因此,通讯中在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过程中,除了要将电子技术合理应用到通讯中来,且要创新出自己通讯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当地相关政府应给予通讯产业在创新技术研发过程中相应的帮助与鼓励,促进通讯产业技术创新力的发展,作为通讯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财政投入,为创新技术研发提供基本保障。

3.2 缩短地域差异

我国内陆城市及偏远地区的通讯产业发展缓慢,起步较晚,政府应对通讯产业出现的地域差异推行相关政策扶持,调整企业内部结构的同时,要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将沿海城市通讯产业发达的成功企业经营理念及电子技术应用方式传达给内陆城市,通讯企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的正确合理运用,组织沿海与内陆城市电子技术科研讨论会,增加技术交流,全面提升内陆及偏远地区的通讯发展,缩短我国地域通讯企业间的发展差距。

3.3 培养专业人才

现在是人才的时代,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的应用重要体现就是人才的建设,人才也是当今每个企业发展过程竞争的重要内容。企业想要更好的运用现代电子科技,就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的科研团队要对现代电子技术应用表现、应用领域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充分掌握,这样才能使现代电子技术更好的应用到通讯中。相关通讯企业要定期培训在职技术团队,增强专业知识,提升整体综合素养,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及研发潜能。现代电子科技的技术研发人员同样也应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只有提高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才能促进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对我国通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现代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近年来,我国通讯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通讯行业中后,极大的满足现代人们对生活的高要求,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从根本上提高了通讯质量、使用效率及企业经济效益,使通讯行业达到质的飞跃,从而,对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鹏,杨天龙.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13-16.

[2]黄冠军.浅谈现代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4):20-22.

通讯科技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063-02

现如今,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推进,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其中的通讯工程施工直接影响着通讯质量。所以,在通讯工程施工基础建设中,通讯工程施工质量就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通讯工程建设而言,也属于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其中涉及的范围极广,涵盖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智能大厦以及综合布线等各个方面。在建设通讯工程时,要以通讯网络为最终目标,而这种目标的基础则是要从根本上搞好通讯工程的质量控制。假设在通讯工程的质量控制上没有把好关,那么最终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产生质量责任事故,给通讯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建设通讯工程时,势必要根据相关的规定以及要求严格执行,要做到实地考察、勘测,通过精心分析和对比再设计出最终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行科学建设,确定出最有效的建设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根据现场情况,使用最佳的方案,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通讯工程进行建设,从根本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本文提出了影响通讯工程质量的几点因素,分析了提升通讯工程总体质量的措施。

1 影响通讯施工建设的各种因素

1.1 在监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监理在整个通讯工程的基础建设中,起着领导、组织的重要作用,监理能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可是在现如今的监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业务水平差、领导能力低、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1.2 通讯工程施工人员问题

在通讯工程建设过程中,人是主体,可是很多施工人员与相关人员之间缺乏经验,再加上自身管理水平较差,施工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之间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通讯工程施工团队。

1.3 其他因素

工程策划以及施工设计方案不够完善,在施工过程中缺少指导力度;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性能未能达到标准,很多施工人员对设备操作不够熟练,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因素都会给最终的通讯工程质量造成巨大影响。除此之外,因为地理环境的恶劣程度加之天气因素,都会直接导致到施工设备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效用,而影响到最终的通讯工程施工质量,使工期延误或工作进度开展缓慢等。

2 有效提升通讯工程施工质量的策略

2.1 明确通讯工程的责任制

若要实现通讯工程质量,达到工程项目合同指标,那么首先就应当强化通讯工程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人,这是确保通讯工程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条件。对于通讯工程项目而言,这是一个庞大且系统性的工程,其中的关系相互牵连,根据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基本原则,要将通讯工程质量的目标进行一个分解,与此同时,确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中的质量目标。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分项工程不同的技术要点以及要求,在综合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确定好通讯工程质量监控的重点以及管理要点。认真撰写质量保证书以及书面交底,要对每一位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分清责任人,目标要明确。从实际中将通讯工程项目看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管理,这种管理包括了协调、控制、组织、计划以及指挥等。在施工、建设以及监理上,通讯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反馈信息,合理做出调控,一一实现各层的项目指标,从而实现通讯工程最终目标。

2.2 对通讯工程的监督机制进行强化

要想对通讯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到控制和保证,那么就应当强化施工中的监督机制。最近几年,我国通讯工程、安全事故频发,追求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监督机制不完善所引起的,总体的监督机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通讯工程施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在通讯施工中,各个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都应当共同联手,制定出监督机制,将内容深入到招投标、论证、项目立项等各个环节中。将通讯工程的监督机制看作是监督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只有将各项监督制度层层落实,才可以也更加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通讯工程施工质量。

2.3 合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施工水平

在通讯工程施工阶段,应该注重科学发展思想观,充分合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组织施工,形成专业化、机械设备自动化以及管理现代化,优化各种配置,进而提升总体生产效率。对于我国而言,现如今正在大力推广使用革新技术,如混凝土与钢筋新技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节能技术等等。而通讯工程建设单位更应该积极鼓励通讯工程使用这些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水平。

2.4 对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强化施工管理

对于通讯工程的建设团队而言,包括了技术人员、工程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等,其组织复杂,再加之流动性大。所以,通讯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培养他们使用最新的工艺设备以及新型材料。对这些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以及再教育不但可以提升整体的素质以及水平,同时还可以大大提升通讯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以及管理水平。

2.5 与其他协作单位之间加强联系

在整个通讯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包括了对水、电以及土建的安装,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安装这些设施时,通常都是由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的,其管理难度大,而且协作性强。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各个分包单位应当相互协作,处理好不同岗位、不同职位之间的关系,这对通讯工程施工质量总体目标尤为重要。对于那些设计无规定、规范要求不明确的通讯工程施工,要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场处理,在现场施工的同时,应当把重点放在交叉作业、分项施工等方面。与此同时,还应当合理安排人员、分项工程技术间歇,从根本上保证通讯工程施工质量。

3 结语

通讯工程施工质量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在现如今的通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整体工程的实施过程,严重忽略了细节问题。若要是想进一步控制好通讯工程的施工质量,那么就要对通讯工程进行全程控制,应当结合工程计划,抓好质量控制,提升通讯工程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楚鹏.浅谈通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115-118.

[2] 胡朝晖.浅析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J].企业

技术开发,2012,(24):162-164.

通讯科技论文篇12

1.医院通讯员队伍建设现状

1.1通讯员队伍建立

台州医院文化中心一直致力于医院的文化宣传工作,在医院内部开办网站、院报《恩泽视窗》、组建医院通讯员队伍,向外积极与各媒体联系,报道医院先进技术、医护人员风采及医患关系新风尚。2010年度在《健康报》等部级、省市级等院外媒体发表文章395篇,其中《健康报》24篇。但文化中心科室新闻采编人员只有5人,通讯员队伍是医院新闻宣传的坚强后盾。文化中心2010年3月组织120余名写好者成立了全院通讯员队伍。

1.2通讯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通讯员一般是由各个科室的员工组成,在医院基本是从事医学工作的专业人才,对于新闻写作基本是半路出家,对新闻写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实践,往往采访经验不足、稿件组织能力不强,写出思想深刻、可读性强的声色俱佳的文章存在难度。

.通讯员新闻敏感性不强,错过好题材。比如医院急救中心社会新闻很多,但是医护人员“看过了太多的生死别离”,即使有好的题材也错过居多。

.关心新闻,医院工作忙碌,错过最佳时间。新闻讲求实效性原则,过了三天的事件就是旧闻。

.凭个人经验判断,缺乏事实根据。收到一些医学新技术文章,有些写着市首例、省内前茅,但是只凭借个人经验,缺乏真实性。

.深入报道不够,经不起推敲。报道流于表面化,一些通讯员对于有些具备深入报道的事件,只是做表面化处理。

.新闻缺乏亲和性,专业性过强。医院新闻的受众是广大的人民,但通讯员的投稿多是专业术语。一些健康教育类文章,长篇累牍,晦涩难懂。

.缺乏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通讯员没有进行正规的新闻学习,对于常见的新闻类型区分不明确,消息和通讯等容易混淆。有些稿件甚至新闻五要素也缺失。

2.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2.1医院新闻宣传的必要性

a.卫生新闻定义

对生活、生产卫生领域,及医学、药学、医疗领域内新近变动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传播。卫生新闻是一种交叉性很强的新闻,但作为“科教文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报道特性。卫生新闻是医院做好宣传的主要途径。[1]

b.受众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安全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在满足了吃和穿的生理需求之后,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求上升。2010年,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2415.1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3.1%,增速为近三年来最高,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在全省十一个地市中居第三位。[2]台州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以及健康知识的需求也随之而来,卫生宣传工作受众关注。

c.医院发展的需要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做好医院的宣传,对内能够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对外提高知名度,塑造医院形象,缓和医患之间的矛盾。

2.2通讯员的优势

一位报人说过,谁拥有了通讯员这支生力军,谁就会在新闻大战中稳操胜券。[3]对于医院媒体,这句话同样适用。受众与医院本身都需要来自医院的新闻。医院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少,大部分缺乏医学知识。医院通讯员分布在医院各个岗位,掌握着第一手材料。

3.多方位发展通讯员队伍

3.1加强思想建设,让通讯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新闻的必要和重要性。

医院宣传工作是医院业务工作的一部分。同样,科室宣传也是科室业务工作的一部分。加强医院宣传有利于医院、科室的长足发展和业务拓展。医护人员的文章技术类或者健康教育类,都会在老百姓产生影响。在认识上应充分理解健康教育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健康教育新闻写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3]

3.2深入完善培训体系,提升通讯员基本技能。

a.继续组织基本技能培训,对于新闻基本写作作讲解。课后组织新闻评论会议,通过讨论深刻理解培训所授内容。

b.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忌照本宣科。医院的题材如健康教育类,与一般新闻有所区别。授课老师教授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不能一味讲解放之四海皆准的新闻框架、模式。重点讲解医院新闻的写法;怎样抓住医院的新闻点。

c.讲解各类报纸喜欢的文章风格,增加投稿的命中率。针对不同媒体,新闻写作方式各不相同。老师培训时候,能够结合不同媒体,站立的角度讲解。

d.在方式方法上创新。

要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和推行研究式、启发式、开放式、双讲式、互动式、视听式的教学方法。采取理论讲座与问题研讨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开展社会调查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积极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学员的参与程度。[6]形式创新,提升教学的效果。

3.3组织专题采风。

确定一个主题,以征稿形式在通讯员中征集稿件,提高通讯员的参与度与热情。如医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我见,医患关系新风貌,医院医护人员风采等可以调动临床一线通讯员新闻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