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传播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2-28 15:16:24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12-02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

人类早就有了视觉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

二、多维视野:不同学科阐释视觉文化

尽管我们前面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但我们仍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地探讨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以期获得跨学科的学科支持。

1.处在艺术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从时间上看,对于视觉文化的关注,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很早用“视觉文化”来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早年出版的《电影美学》中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他也引用了一位艺术大师的名言来增强自己的观点:雕塑大师罗丹说得很明白“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处在社会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社会学家们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往往重视不够。实际上,很多社会学家已经较早的敏感的感觉到视觉文化将会成为文化主导。在这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佛・贝尔教授是佼佼者。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还说:“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3.处在文艺美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与前面二者相比,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呈现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较晚,二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4.处在哲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假如说前面几个领域的学者对视觉文化的论述已经足以令人注目的话,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的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决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有人认为,对视觉文化的哲学关注是后现代哲学家们的“专利”,实际却不是。古典哲学家、现代哲学家都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关注。例如,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动用。海德格尔在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显然,诸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都打算通过对视觉艺术的考察来发现非对象化、非客体化思维的精妙所在。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位哲学大师是现象学家胡塞尔,他关于“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图像主题”方面的精辟论述可以称作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么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后现代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几乎都关注并进入了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对我们传播学研究有何启发?这是我们在展开视觉文化传播学研究时要慎重思考的。

三、环境分析:视觉文化达观的社会动因

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如此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引发诸多学科的密切关注?我们需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论分析。

1.现代传播科技为视觉文化建立了媒体平台

德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论及电影作为视觉媒体达观时说,人们有着再现现实的永恒冲动。但是,在电影诞生以前,尚无一种媒体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永恒的冲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恩惠,使电影开始满足人们观看现实的深层欲望。这表明,首先是现代传播科技发展并构筑了视觉文化的媒体平台。当今媒体的高度发达,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更是构筑起了视觉文化的全球化平台。

2.消费社会构筑了产生视觉文化的温床

英国学者斯特里纳地认为,消费主义与媒介饱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一旦建立起具有充分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开始出现,然后人们就要获得休闲,或在工作道德之外获得消费道德。人们对消费的需要已经变得比生产更为重要。形象与商品的内在联系使得消费社会必然趋向于视觉文化。

四、理论建构: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假如说,视觉文化的研究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那么,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1.视觉文化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诚如前述所言,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间,影视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表现和完成的。视觉文化的生产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物质性的产品,而是越来越多地生产“视觉符号产品”。在两类的视觉符号产品中,人们消费的不只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也不是一般精神产品,而是将视觉文化的精神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2

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悠久、多样、神奇、瑰丽的云南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自1996年云南省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日标以来,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改革,云南省的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整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文化建设方面,云南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来具有云南特色的发展模式一一“云南模式”,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的“云南现象”。目前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电子音像、文艺娱乐、网络、新媒体、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1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

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形象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而与之密切联系的“视觉文化传播”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

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能得到更为广泛和更为自由的传播,而其他非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也可以借助图像、形象等视觉符号进行传播。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更为自由。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云南文化可以借助视觉文化传播的优势,加大产业发展,使其进一步深八人心,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现状

从总体上看,目前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力,呈现良好的前景,文化云南的形象日益显现,正在实现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

2.1民族歌舞文化在这一方面表现突出

“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民族歌舞资源丰富。民族歌舞文化利用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走向京城,走出国门,打造成为云南的著名文化品牌之一。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巧妙地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并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试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迥异的文化奇观”,不仅成为云南省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且也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大型民族风情歌舞《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候,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通过优美多姿的舞蹈、动人心弦的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恢宏的舞蹈场面、出神入化的灯光效果,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他诸如《七彩情》、《舞彩云》、《贝叶之光》、《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纳西古乐》等一系列的大型民族歌舞,让观众在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七彩云南的艺术景观中,深深感受到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云南以及云南民族艺术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2.2影视演艺界成果斐然

以《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表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特有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精神风貌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拓宽了民族电影的创作类型和表现领域。2005年9月,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影视创作指导小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了“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该系列预计在云南的10个地域拍摄10部电影,“云南影响”新电影旨在通过电影营销云南、输出云南,让“云南影响”影响世界。目前,云南省充分利用了云南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石林、大理、西双版纳、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的梯田打造“天然大摄影棚”,依托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城等建设了一批适宜电影电视剧拍摄的人工景点及景区,并创造了影视制作的相关条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与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各地地方文化节的开展

“视觉符号是事物和知觉之间的中介,是地域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地方文化节是以区域文化特征为基础,紧紧围绕特色文化而开展。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瑶族的“盘王节”,景颇族“目脑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等。有些地区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陆续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节,元阳梯田文化节、德宏葫芦丝文化节、罗平油菜花文化节、腾冲火山热海旅游文化节、晋宁古滇文化节、临沧茶文化节、扬武烟盒舞文化节等节日。地方文化节着重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2.4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特色牌

云南打造出以民族文化遗存为内容的香格里拉、丽江古城、大理古城、茶马古道等一批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新闻出版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云南出版业打“特色”牌,使滇版图书不仅内容丰富、品种齐全,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先后出版一系列的精品书籍,并编辑出版了《文化云南》、《祥瑞云南》两本高质量的邮册;云南本土的各影视动画公司创作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云南本土气息、有自己原创品牌的动漫产品,充分展现了云南在本土动漫创作上的巨大潜力;通过文化交流和国外演出表演,有时还搭载“中国文化年”的东风,使海内外的朋友领略到与众不同的云南民族文化,扩大了在海外的影响。

云南省在以上项目中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欣赏丰富而神奇的滇文化,并引领人们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滇文化的无穷魅力,这就是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效应。

3加强云南文化视觉文化传播的建议

虽然云南文化在视觉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和全国发达省区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产业规模总量较小,地区差异较大,而且产品较为单一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仍需加大力度,拓宽领域。

3.1借鉴原有经验整合云南文化资源,打造视觉传播平台

相对于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目前进行开发的文化资源极其有限,应借鉴成功的经验,打造视觉传播平台。在保护前提下,为传统工艺、民间的歌舞、民族建筑、民族美术、民族服饰等寻找适合的表现载体,对资源进行整合,使其焕发勃勃生机。云南省是一个“最美、最大的天然摄影棚”,《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大片相继来滇取景,通过影片众多观众领略了云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迥异的古滇文化,在此情形下,应利用视觉文化传播扩大影响,吸引大家的眼球;同时加大对云南本土电视节目进行整合和市场化运作,打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栏目;对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包装,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音像电子等领域的优势,将它们联合起来,打造成符合本土特色的视觉传播平台。

3.2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3

自1996年云南省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目标以来,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改革,云南省的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整体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在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的“云南现象”、“云南模式”。目前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电子音像、文艺娱乐、网络、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迅速变革,视觉文化时代早已悄然而至,人们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包围着——电影、电视、招贴海报、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已经身处视觉文化的包围之中。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形象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而与之密切联系的“视觉文化传播”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

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能得到更为广泛和更为自由的传播,而其他非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也可以借助图像、形象等视觉符号进行传播。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更为自由。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云南的文化产业可以借助视觉化传播的优势,加大产业发展,使云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云南视觉文化传播的现状

云南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文资源丰富和神奇,自然资源瑰丽和多样,被誉为音乐舞蹈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影视摄影的基地、文学创作的富矿、民族文化的金矿,为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总体上看,目前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实力,呈现较好的前景,文化云南的形象日益显现,正在实现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

首先民族歌舞文化在这一方面表现突出。“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民族歌舞资源丰富。民族歌舞文化利用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走向京城,走出国门,打造成为云南省的文化品牌之一。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巧妙地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并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试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迥异的文化奇观”,不仅成为云南省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且也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大型民族风情歌舞《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候i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通过优美多姿的舞蹈、扣人心弦的音乐、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恢宏的舞蹈场面、出神人化的灯光效果,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此后相继出现了《七彩情》、《舞彩云》、《贝叶之光》等一系列的大型民族歌舞,让观众在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七彩云南的艺术景观中,深深感受到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云南以及云南民族艺术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其次,像丽水金沙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映象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影视、演艺几大龙头企业,培养出一批本土文艺人才,并推出一批云南品牌的影视精品。以《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表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特有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精神风貌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拓宽了民族电影的创作类型和表现领域。2005年9月,由中国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影视创作指导小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了“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该系列预计在云南的l0个地域拍摄10部电影,“云南影响”新电影旨在通过电影营销云南、输出云南,让“云南影响”影响世界。目前,云南省充分利用了云南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石林、大理、西双版纳、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的梯田打造“天然大摄影棚”,依托曲靖翠山影视文化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玉龙湾东南亚影视城、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城等建设了一批适宜电影电视剧拍摄的人工景点及景区,并创造了影视制作的相关条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是与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各地地方文化节的开展。“视觉符号是事物和知觉之间的中介,是地域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地方文化节是以区域文化特征为基础,紧紧围绕特色文化而开展。

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瑶族的“盘王节”、景颇族“目脑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等。有些地区结合自身的优势,举办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文化节,元阳梯田文化节、德宏葫芦丝文化节、罗平油菜花文化节、腾冲火山热海旅游文化节、晋宁古滇文化节、临沧茶文化节、扬武烟盒舞文化节等节日,着重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而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昆明国际旅游文化节更是扩大了云南的影响力。

最后,云南省利用自身优势,打造香格里拉、石林、三江并流、茶马古道等等一批云南特有的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新闻出版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云南出版业打“特色”牌,使滇版图书不仅内容丰富、品种齐全,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先后出了一系列的精品书籍,并编辑出版了《文化云南》、《祥瑞云南》两本高质量的邮册;云南本土的各影视动画公司创作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云南本土气息、有自己原创品牌的动漫产品,充分展现了云南在本土动漫创作上的巨大潜力;通过文化交流和国外演出表演,有时还搭载“中国文化年”的东风,使海内外的朋友领略到与众不同的云南民族文化,扩大了在海外的影响。

云南省在以上项目中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欣赏丰富而神奇的滇文化,并引领人们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滇文化的无穷魅力,这就是云南文化的视觉化传播效应。

三、加强云南省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

近年来,云南省文化在视觉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仍需调整思路,拓宽领域。

(一)借鉴原有经验整合云南文化资源,打造视觉传播平台。

云南省是一个“最美、最大的天然摄影棚”,《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大片相继来滇取景。通过影片众多的观众领略了云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迥异的古滇文化,同时对云南心驰神往。在此影响下,应利用视觉化传播扩大号召力;同时加大对云南本土电视节目进行整合和市场化运作,打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栏目;对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包装,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音像电子等领域的优势,将它们联合起来,打造成符合本土特色的视觉传播平台。

(二)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4

自1996年云南省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目标以来,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改革,云南省的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整体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在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的“云南现象”、“云南模式”。目前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电子音像、文艺娱乐、网络、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迅速变革,视觉文化时代早已悄然而至,人们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包围着——电影、电视、招贴海报、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已经身处视觉文化的包围之中。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形象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而与之密切联系的“视觉文化传播”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

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能得到更为广泛和更为自由的传播,而其他非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也可以借助图像、形象等视觉符号进行传播。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更为自由。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云南的文化产业可以借助视觉化传播的优势,加大产业发展,使云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云南视觉文化传播的现状

云南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文资源丰富和神奇,自然资源瑰丽和多样,被誉为音乐舞蹈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影视摄影的基地、文学创作的富矿、民族文化的金矿,为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总体上看,目前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实力,呈现较好的前景,文化云南的形象日益显现,正在实现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

首先民族歌舞文化在这一方面表现突出。“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民族歌舞资源丰富。民族歌舞文化利用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走向京城,走出国门,打造成为云南省的文化品牌之一。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巧妙地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并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试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迥异的文化奇观”,不仅成为云南省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且也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大型民族风情歌舞《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候i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通过优美多姿的舞蹈、扣人心弦的音乐、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恢宏的舞蹈场面、出神人化的灯光效果,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此后相继出现了《七彩情》、《舞彩云》、《贝叶之光》等一系列的大型民族歌舞,让观众在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七彩云南的艺术景观中,深深感受到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云南以及云南民族艺术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其次,像丽水金沙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映象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影视、演艺几大龙头企业,培养出一批本土文艺人才,并推出一批云南品牌的影视精品。以《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表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特有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精神风貌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拓宽了民族电影的创作类型和表现领域。2005年9月,由中国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影视创作指导小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了“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该系列预计在云南的l0个地域拍摄10部电影,“云南影响”新电影旨在通过电影营销云南、输出云南,让“云南影响”影响世界。目前,云南省充分利用了云南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石林、大理、西双版纳、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的梯田打造“天然大摄影棚”,依托曲靖翠山影视文化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玉龙湾东南亚影视城、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城等建设了一批适宜电影电视剧拍摄的人工景点及景区,并创造了影视制作的相关条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是与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各地地方文化节的开展。“视觉符号是事物和知觉之间的中介,是地域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地方文化节是以区域文化特征为基础,紧紧围绕特色文化而开展。

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瑶族的“盘王节”、景颇族“目脑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等。有些地区结合自身的优势,举办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文化节,元阳梯田文化节、德宏葫芦丝文化节、罗平油菜花文化节、腾冲火山热海旅游文化节、晋宁古滇文化节、临沧茶文化节、扬武烟盒舞文化节等节日,着重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而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昆明国际旅游文化节更是扩大了云南的影响力。

最后,云南省利用自身优势,打造香格里拉、石林、三江并流、茶马古道等等一批云南特有的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新闻出版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云南出版业打“特色”牌,使滇版图书不仅内容丰富、品种齐全,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先后出了一系列的精品书籍,并编辑出版了《文化云南》、《祥瑞云南》两本高质量的邮册;云南本土的各影视动画公司创作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云南本土气息、有自己原创品牌的动漫产品,充分展现了云南在本土动漫创作上的巨大潜力;通过文化交流和国外演出表演,有时还搭载“中国文化年”的东风,使海内外的朋友领略到与众不同的云南民族文化,扩大了在海外的影响。

云南省在以上项目中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欣赏丰富而神奇的滇文化,并引领人们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滇文化的无穷魅力,这就是云南文化的视觉化传播效应。

三、加强云南省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

近年来,云南省文化在视觉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仍需调整思路,拓宽领域。

(一)借鉴原有经验整合云南文化资源,打造视觉传播平台。

云南省是一个“最美、最大的天然摄影棚”,《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大片相继来滇取景。通过影片众多的观众领略了云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迥异的古滇文化,同时对云南心驰神往。在此影响下,应利用视觉化传播扩大号召力;同时加大对云南本土电视节目进行整合和市场化运作,打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栏目;对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包装,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音像电子等领域的优势,将它们联合起来,打造成符合本土特色的视觉传播平台。

(二)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5

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悠久、多样、神奇、瑰丽的云南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自1996年云南省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日标以来,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改革,云南省的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整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文化建设方面,云南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来具有云南特色的发展模式一一“云南模式”,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的“云南现象”。目前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电子音像、文艺娱乐、网络、新媒体、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

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形象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而与之密切联系的“视觉文化传播”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

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能得到更为广泛和更为自由的传播,而其他非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也可以借助图像、形象等视觉符号进行传播。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更为自由。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云南文化可以借助视觉文化传播的优势,加大产业发展,使其进一步深八人心,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现状

从总体上看,目前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力,呈现良好的前景,文化云南的形象日益显现,正在实现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

2.1民族歌舞文化在这一方面表现突出

“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民族歌舞资源丰富。民族歌舞文化利用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走向京城,走出国门,打造成为云南的著名文化品牌之一。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巧妙地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并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试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迥异的文化奇观”,不仅成为云南省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且也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大型民族风情歌舞《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候,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通过优美多姿的舞蹈、动人心弦的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恢宏的舞蹈场面、出神入化的灯光效果,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他诸如《七彩情》、《舞彩云》、《贝叶之光》、《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纳西古乐》等一系列的大型民族歌舞,让观众在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七彩云南的艺术景观中,深深感受到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云南以及云南民族艺术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2.2影视演艺界成果斐然

以《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表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特有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精神风貌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拓宽了民族电影的创作类型和表现领域。2005年9月,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影视创作指导小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了“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该系列预计在云南的10个地域拍摄10部电影,“云南影响”新电影旨在通过电影营销云南、输出云南,让“云南影响”影响世界。目前,云南省充分利用了云南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石林、大理、西双版纳、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的梯田打造“天然大摄影棚”,依托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城等建设了一批适宜电影电视剧拍摄的人工景点及景区,并创造了影视制作的相关条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与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各地地方文化节的开展

“视觉符号是事物和知觉之间的中介,是地域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地方文化节是以区域文化特征为基础,紧紧围绕特色文化而开展。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瑶族的“盘王节”,景颇族“目脑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等。有些地区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陆续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节,元阳梯田文化节、德宏葫芦丝文化节、罗平油菜花文化节、腾冲火山热海旅游文化节、晋宁古滇文化节、临沧茶文化节、扬武烟盒舞文化节等节日。地方文化节着重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2.4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特色牌

云南打造出以民族文化遗存为内容的香格里拉、丽江古城、大理古城、茶马古道等一批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新闻出版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云南出版业打“特色”牌,使滇版图书不仅内容丰富、品种齐全,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先后出版一系列的精品书籍,并编辑出版了《文化云南》、《祥瑞云南》两本高质量的邮册;云南本土的各影视动画公司创作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云南本土气息、有自己原创品牌的动漫产品,充分展现了云南在本土动漫创作上的巨大潜力;通过文化交流和国外演出表演,有时还搭载“中国文化年”的东风,使海内外的朋友领略到与众不同的云南民族文化,扩大了在海外的影响。

云南省在以上项目中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欣赏丰富而神奇的滇文化,并引领人们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滇文化的无穷魅力,这就是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效应。

三、加强云南文化视觉文化传播的建议

虽然云南文化在视觉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和全国发达省区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产业规模总量较小,地区差异较大,而且产品较为单一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仍需加大力度,拓宽领域。

3.1借鉴原有经验整合云南文化资源,打造视觉传播平台

相对于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目前进行开发的文化资源极其有限,应借鉴成功的经验,打造视觉传播平台。在保护前提下,为传统工艺、民间的歌舞、民族建筑、民族美术、民族服饰等寻找适合的表现载体,对资源进行整合,使其焕发勃勃生机。云南省是一个“最美、最大的天然摄影棚”,《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大片相继来滇取景,通过影片众多观众领略了云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迥异的古滇文化,在此情形下,应利用视觉文化传播扩大影响,吸引大家的眼球;同时加大对云南本土电视节目进行整合和市场化运作,打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栏目;对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包装,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音像电子等领域的优势,将它们联合起来,打造成符合本土特色的视觉传播平台。

3.2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6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及社会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何为视觉文化,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定论。米尔佐夫认为视觉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是后现代文化中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是将存在图像化或视觉化的现代趋势,并不依赖于图像本身,当文化成为视觉性时,该文化就具备了后现代特征。”①美国学者斯特肯认为视觉文化包含了多种媒介形式,从文化艺术、电视电影、报纸广告到诸如科学、法律和医学领域里的视觉资料等。这些与媒介密切相关的领域,构成了一个文化域。②由上可见,视觉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丰富多元的,对于其认识有不同流派,而且在不同语境中也具有不同含义。

一、视觉文化的发展历史

视觉文化是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趋势,是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较早使用“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他用视觉文化进行电影研究,在《电影美学》中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进一步对视觉文化研究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德国思想家本雅明,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传统的审美景观已经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效果,渗透了其关于视觉文化的深刻洞见。在此之后两年,海德格尔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他指出:世界图像时代就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到了19世纪5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论证了电子媒介文化的到来,将视觉文化和听觉文化整合起来,凸出的表现是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经验超过以往任何一种媒介。③19世纪80年代起,视觉文化概念在西方学术界逐渐被普遍接受。

2002年6月中国第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该中心是全国最早关注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机构,并正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镇,标志着我国视觉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开始起步。同年孟建教授《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指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此文章将视觉文化传播和研究学结合起来研究,开拓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开启了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大门。④2004年5月29日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发展历史、科学实践、相关理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二、视觉营销基于视觉文化的营销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以及语言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转向,为视觉营销在消费社会中提供了契机和温床。有学者认为视觉营销从广义上看,是商家在视觉文化背景和新的营销理念下通过市场营销的诸多环节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它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可视的视觉形象传播,而是一个涵盖了信息接受者心理意向生成过程,与意义、概念的消费相关的泛化的视觉说服过程,与当前的视觉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还有学者以营销语境为立足点,以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视觉文化,比如研究者以当下视觉营销中“中国元素”之“中国红”为例进行演绎。他指出在视觉营销中恰到好处地借用了“中国红”符号的暗示意义,表达隐藏文化内涵,实现了社会经验与集体情感的凝聚化和对象化,使无论是方正的“点亮中国红”还是百事的“敢为中国红”都对品牌营销极具意义。⑤还有学者以DIESAL平面广告创意为案例进行研究,该广告以鲜明的后现代风格作品打造自身品牌个性,关注形象和形象风格化视觉传播塑造传达后现代精神,成功塑造和深化了品牌形象,达到成功的营销目的。

三、网络媒介研究

近年来,网络媒介凭借其技术和传播优势迅猛崛起,对当前视觉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学者研究视觉文化传播在网络媒介中的生成原因,研究者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绝不仅仅只是文化领域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人类追求享受的本能欲望、消费主义的社会理念、现代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共同催生了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时代。有学者认为,随着网络视频传播越来越规范化、商业化和品牌化之后,新媒体视频会取代电视,但当媒介受众越来越细分化,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整个传播格局乃至视觉文化生态的影响将是异常强大的。⑥还有学者通过分析视觉语言和网络广告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找出合理解决网络广告视频传播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四、大众传播视像

有学者从影像传播的技术、内容、方式、价值、意义和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视觉文化时代影响传播的新内涵;有学者从电影影像的理论建构、策略和运作范式上研究视觉文化⑦;还有学者从视觉景观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分析研究视觉文化下的国产大片,目的希望未来的国产大片能在全球化中有自己的地位。⑧有学者从审美化身体形象批判方面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者指出在当代消费社会,身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的核心。有学者认为在视觉文化时代,大众视像传媒促进了身体在当前的凸现,展现了完美无缺的身体图景,但这同时又是个扭曲的过程,完美无缺的身体图像是权利的目光所塑造身体的标本,诱迫人们按照这一标准来监督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在消费社会时代驯顺地献身于物。⑨

五、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问题研究

有学者对“海角七号现象”个案研究,采用话语分析与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海角七号》意义的阐述和解读,借鉴现有历史研究的成果,对其叙事策略及各方围绕电影建构的意义体系进行分析,力图对历史叙述阐释与解读问题化,借此揭示流行视觉文化在调用历史资源进行叙事或在现实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促进历史、媒介、文化三者互动。⑩

六、视觉文化传播引发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科技的进步是文明的象征,当代视觉文化转向使得视觉呈现方式发生了转变,影像文化逐渐取代和冲击了印刷文化,有学者对视觉文化转向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者提出电视视觉传播的负面效应。电视的图像引导作用使人们习惯于视觉的满足,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被人们渐渐漠然视之了,浮躁、肤浅已蔓延成了侵蚀人们精神的“世风”⑾有的学者对视觉文化泛滥情况下广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者认为广告泛滥的景观会加速消费社会的进程。文章认为由于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传媒根据市场促销的需要。制造和传播大量广告信息,成为现代视觉文化中最显见的事实。⑿

有学者认为网络视觉文化将是视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拓展和延伸;将对民族文化结构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⒀

总的来说,视觉文化传播在我国的研究还不到十年,还有很多未挖掘的内容,伴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更新,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成果必将进入另一个研究高潮。■

参考文献

①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②陈龙:《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

③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④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现代传播》,2002(3)

⑤杨筱,《解读“中国红”的符号演绎――以视觉文化下视觉营销的视角》,《作家杂志》,2009(1)

⑥于德山,《我国网络视频传播的崛起与当代视觉文化生态》,《媒介研究》2009

⑦裴磊、叶彤,《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播的新内涵》,《新闻界》,2009(5)

⑧董晓,《视觉文化下的国产大片》,《集美大学学报》,2009(3)

⑨陈旭红,《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审美化身体形象批判》,《湖北社会科学》,2009(4)

⑩李琼杰,《视觉文化中存在的历史叙事问题》,《国际新闻界》,2009(12)

⑾任重,《视觉的迷宫――兼谈电视传播的负面效应》,《新闻爱好者》,2003(5)

⑿王伟明,《适应与忧虑――对广告视觉文化的思考》,《当代传播》,2008(2)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163-05

图像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吸引全社会的注意,影响公众的舆论,甚至有时能改变国家政策、行为。越南美莱村大屠杀等照片的公布改变了美国公众对越南战争的看法,并促使美国停止了那场战争;美国士兵在伊拉克的虐俘照片公布后,使美国政府颜面扫地;2009年《华商报》刊登的《挟尸要价》照片,该照片夺得了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也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人们对社会良知的反思。总体来说,传播从过去以文字为主时展到今天图文并重的多媒体时代,一场视觉革命正在蔓延。图像作为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本文将图像作为文本,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积淀为符号(Symbolic)四个层面来解析图像的视觉说服机制。本文以新闻图像为例,一方面向传播者揭示成功的视觉传播效能是如何实现的、可以怎样实现;另一方面也向受传者揭示视觉传播是如何影响人的态度、行为的。

一、新闻图像:从表征到说服

新闻图像是以视觉符号为载体对新闻事实进行的视觉报道。按照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静态新闻图像和动态新闻图像两种。前者主要是指新闻照片和新闻漫画、图表等,也被统称为新闻图片;而后者则包括电视图像和网络视频等动态影像。在新闻图像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摄影(像)师还是观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观念、情感、经验融入其中,从而使图像体现了权力和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内涵。因此,新闻图像是一种文化表征。在新闻图像形象性、纪实性、真实性的背后,隐藏的是视觉符号语言逻辑和文化意义。那么人们不仅要问,新闻图像的话语、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等是如何通过视觉符号建构的?能不能为观者提供一种解读新闻图像的方法论?

英国伯明翰学派领军人物斯图尔特·霍尔引用罗兰·巴尔特《今日神话》中“一黑人士兵向法国国旗敬礼”的一个例子,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视觉表象建构意义的方法。对我们分析新闻图像的意义建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有一天巴尔特去理发店,看到一本法国杂志《巴黎竞赛》封面上有张照片,照片上一个身穿法国军服的黑人青年正在敬礼,双眼上扬,可能注视着一面三色旗(法国国旗)。在第一层次上,……这产生了带有简单的字面信息或意义的一系列符号:一个黑人士兵正向法国国旗敬礼(直接意指)。但是,巴尔特论证道,这形象还具有更广泛的文化意义。……“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她的所有子民,没有任何肤色歧视,都忠实地在她的旗帜下服务,对于那些提出所谓的殖民主义的诽谤者,没有什么比这个黑人服务于他的所谓压迫者时所显示的热情更好的回答了。”……在第一个过程中,各种能指(形象的各种要素)和所指(概念——士兵、国旗等等)联合构成一个带有单纯的直接意指的符号:一个黑人士兵正向法国国旗敬礼。第二阶段,这个完成的信息或符号被联系到第二层所指——有关法国殖民主义的一个广义的意识形态主题。

之所以这样引用,是因为这个例子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问题的起点。符号学方法是分析视觉表征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一层层有条理的分析,展现了意义的建构过程。但是,从第一层的“直接意指的符号”到第二层的所指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说,对是什么让巴尔特从“一个黑人士兵正向法国国旗敬礼”产生了“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她的所有子民,没有任何肤色歧视,都忠实地在她的旗帜下服务”这种意识形态的?巴尔特和霍尔等符号学家认为这两者之间是自明的,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阐释,这也许是符号学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面。实际上,在第一层的直接意指和第二层的所指之间还有一个环节——视觉传播机制,即在这两者之间有个视觉传播机制在起作用。也就是说,从新闻图像的编码到其解码的过程中,或者说从视知觉形式层面到文化意义层面有一个视觉传播机制在起作用。下面将运用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ACTS模式来剖析新闻图像的视觉传播机制。

二、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简介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8

艺术传播,指围绕艺术作品,对其文本艺术信息所进行的传播。“媒介即信息”。麦克卢汉宣称,是媒介在影响“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比如博物馆是17、18世纪西方盛行的艺术展览传播方式,而当今已不再是艺术传播的主流途径。

今天这个时代,在媒介技术及文化交往两个层面,呈现为以第二媒介、Web2.0时代②以及视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典型症候。这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意味深长的当代场境,为艺术的传播策划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场域。

第二媒介时代及web2.0时代,是以信息方式(mode of information)为历史坐标,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标记,其媒介技术变革及复杂的媒介传播体系,是当代艺术传播首要场境。

媒介技术及其传播,形成了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决定了作为人类交往重要内容和形式的艺术。媒介技术,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改变艺术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另一方面,从文化交往层面,改变当代人对艺术的接受方式、审美趣味、欣赏习惯。

在以报刊书籍(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为主导的中心化传播时期,有限制作向众多消费者传播。在这种 “播放模式”(波斯特语)下,艺术传播呈现为一种权威话语。在欧洲大陆的现代派艺术得到现代艺术市场哺育之前,教皇、宫廷、贵族垄断了绝大部分的艺术生产和传播。希特勒时期,纳粹可以将现代派艺术家视为“疯子和颓废派”,排挤其“畸形的胡涂乱抹”作品出德国统治区域③。

在Web2.0及第二媒介时代,艺术传播可以说开始真正进入平等、民主时期。以信息高速公路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电话等传播模式为主导,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制作者、者。艺术的传播变得更为鲜活、生动,活力四射。

其一,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新媒体艺术,并非简单的指与旧媒介形式相对的艺术,而是指现代电子技术、数字传播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数码艺术、网络艺术等新的媒介技术支撑的新艺术。新媒体艺术模糊了艺术和媒体的关系,媒体成为艺术新的艺术表达语言。

其二,全新的艺术“交往传播关系” 构造。依托高像数的数码摄影、摄像,艺术作品迅即数字化;依托信息高速公路、卫星技术转瞬即数字化传播到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终端广泛传播;依托新媒介载体,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形成了拟真化的艺术传播。全球著名的萨奇画廊在互联网建立的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的“我的画廊”,获得了全世界追逐艺术梦的青年艺术家的积极响应④。

其三,艺术在视觉上的迷恋。艺术进入机械复制时代,本雅明即注意到复制技术带来的传播效应,即艺术原作韵味的消散,这实际上表现出新时代一种仿真性的肤浅满足。视觉传播媒体终端的发达,促成了当代艺术在形式创新愈演愈烈,进入了比酷,比炫的角逐游戏中。

其四,艺术传播进入“人人网”的时代。智能手机作为全媒体广泛使用,腾讯QQ、微信、微博即时地对艺术通过视频、图像、文字进行现场和转发评论,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了艺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传统意义的专业创作者、传播者、管理者应该怎样去面对?

媒介,尤其是视像媒介大发展,极大地延伸人的感知功能,加大人对媒介的依赖。“文化发生的场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视觉文化及消费主义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典型症候,构成当代艺术传播活动的另一典型场境。

无论从阿瑟・C. 丹托的“艺术的终结之后”,还是到W・J・T.米切尔的“图像理论”及其“图像转向”,抑或尼古拉・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无不显露出视觉绘画、视觉符号、视觉图像等在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信息中形成独有的视觉文化。信息符号媒介的“可视化”变革,使得人类的“信息符号系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文化逐渐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⑤。

视觉文化“图像霸权”初露端倪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报刊、书籍中图片猛增、幅面加大;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道具;电话成为全媒体,能拍照、能上网、能可视通话。图、文地位微妙替换,图像辅助识字(如新中国脱盲教育及幼儿早教,都重视看图识字的方式)到文字沦为图像的注解(如电视剧,甚至于戏剧,都配上了字幕);文学作品价值在于影视觉改编。企业、商品,乃至城市及其文化体育活动,都在进行标志和VI设计、会标、海报和吉祥物的设计和传播。

“尽管图像表征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它现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⑥ 艺术家的图像生产和作品传播,无可避免卷入视觉文化产业体系,以满足当代文化工业视像产品的生产和日常之物美化的生活需求。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的核心消费,不是商品和服务的功能性的使用价值,而是精神性的“符号象征意义”,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被大众传媒等制造出来、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伴随消费大众形成,“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⑦ 。同时,物质商品的消费“脱物化”倾向明显,大众消费向娱乐、信息服务、教育、健康等服务消费转移,精神方面增长明显。

“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 生活的一切均呈现为景象(spectacles) 的无穷积累”⑧,法国哲学家德波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形象霸权。文化大众、享乐主义、消费欲望和都市空间,使得视觉因素僭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的主因。物质性的消费被精神性的消费所取代,商品拜物教转向“形象拜物教”。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说, 审美进入日常生活, 就是形象的大规模复制和生产。艺术家作为专门图形图像创意者,这个行业,在今天无比重要而需求广泛.

视觉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在艺术及其传播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其一,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的兴起。精神消费的增长需求推动文化的工业化,也由此带来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的衰落或边缘化。经典艺术品的“意义”和“深度”,以及艺术家为“美”的发现者和给予者逐渐被摧毁。

其二,后现代艺术的潮流涌动。在新的科技、媒介技术强权席卷一切,精英化,纯粹化的艺术山穷水尽的时候,新的艺术活动出现。因为对主流文化、精英艺术的反动,对博物馆体制的抵制,对艺术商业化的反抗,大地艺术、身体艺术、装置艺术、概念艺术、过程艺术等现代之后艺术应运而生,表达公众意识、多元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

其三,艺术波普化和卡通化。视觉消费需求旺盛,阿多诺,发现了文化工业给艺术成为的一部分。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宣称他就是机器。波普艺术从美术馆展览走向室外公共空间。9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处于大众文化或消费文化,油画、雕塑领域出现“波普”和“艳俗”风,广获市场欢迎。进入新世纪,卡通文化一代,卡通化图式符号特征明显。

其四,艺术商品化和艺术市场的火爆。当商品以其显著的可视性,入侵到社会生活各领域,艺术品的天价不断制造,艺术价格成为媒体最热衷的内容,艺术产业成为政府最为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光头、大头娃娃艺术的消费,与其说是在消费艺术, 不如说是在消费景象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被其外观的符号价值或景象价值所取代。艺术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交换价值。艺术市场把艺术创作变成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商品

当文化大众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消失。面对消费主义文化,艺术的生产和传播,何为?是媚俗迎合式的适应,还是远离鄙夷式的清高,还是正视引导式的响应?当代艺术传播,需要综合经济上的考虑、文化上的责任、艺术的创新承传。

策划是复杂情境的积极应对。当代艺术传播面临上述复杂场境,需要传播策划的有效介入,以整合传播资源,开启传播创新,科学的受众分析,精准的受众传播。

媒介技术系统空前复杂,传播场境空间复杂,为艺术的当代传播提供了传播策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一,传播需要兼顾,需要平衡。全球化语境下,一方面,大小传播发生在全球范围,牵涉“地球村”众多国家、民族和群体,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需要视觉艺术在内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另一方面,艺术传播既是艺术传播,也是文化传播,甚至于是意识形态传播。美国好莱坞大片,传播斯瓦辛格等硬汉形象同时也在输出美国价值,韩国的《大长今》剧情背后,暗藏文化资源争夺。

其二,传播需要挖掘、整合资源。迅速发展的媒介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就宣称了信息爆炸的到来。海量信息,信息爆炸、信息芜杂。视觉文化时代,视像铺天盖地,导致视觉疲劳、审美疲劳下,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媒体及其信息产品成为稀缺资源。媒体及传播如何有效,如何切实吸引人们注意力,如何调度公共资源和战略资源,成为当前艺术传播策划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其三,传播需要精心组织,积极谋划。当代艺术传播,是复杂的媒体组织活动,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艺术传播,既涉及到艺术作品通过个展、群展的文本媒介传播,也涉及到艺术作品通过艺术评论、艺术教育的演绎媒体传播,还涉及艺术新闻出版等大众传播手段等多媒介形式的传播;另一方面,传播活动涉及多学科知识、复杂人员组合和媒介手段。

视觉文化和消费主义作为时代的文化症候,为艺术传播活动提供传播策划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其一,艺术传播策划要进行受众的准确细分。

艺术生活化,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旺盛的视觉需求,但不同群体间个性偏好又千差万别。精准分析受众群体,是艺术传播策划前提。比如,当代青年群体,既是视觉文化的传播主体,也是视觉文化的策划者、享受者,视觉文化的传播者、做秀者。视觉文化以单线、明亮的视觉语言表达文化内容,形态简洁、形象明朗、引人注目、印象深刻,符合青年渴求自我表现、追求时尚和前卫的文化形态。

其二,艺术传播策划要着眼艺术“可视化”难题。

视觉文化提出了艺术传播的可视化这一重要课题。当代艺术形式纷繁复杂,包括观念艺术在内的新艺术,本身就抵制博物馆收藏,行为艺术等过程性艺术,以也含有对艺术商业化的反抗,在视觉文化语境中,如何对其“观念”、“过程”可视化,并有效传播,这是一个传播的现实难题。

第三,艺术传播策划要着眼传播载体形式的创新。

传播活动,目标在要抓住消费群体眼球,传播手段的丰富,既是机遇,也是难题。在人们的视觉疲劳中,如何推陈出新,找到体现现实社会反映时代,又能打动人心的传播形式载体非常重要。

其四,艺术传播策划要着眼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

艺术传播活动要面对媒体资源、事件契机,受众人群的心理与历史,以获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需要调度组织媒体,用好、用充分传播资源,以先进的传播观念和方法创新,是艺术传播策划活动的核心内容。

综上,对于视觉艺术及其传播,也许今天是最好的时代。新的媒介技术,视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作为艺术传播活动的当代场境,从艺术文本的媒介创新、艺术的传播、艺术的消费等多个环节,给艺术传播活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得以构成当代视觉艺术孕育、形成及广泛传播的温床。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见(加)麦克卢汉 著,何道宽 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p.18

②(美)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在其《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73页)提出了第二媒介时代概念。另O’Reilly Media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也最早提出“Web 2.0”的概念。

③见(德)哈恩斯-克里斯蒂安・罗尔(Hanns Christian Loehr)著,孙书柱、刘英兰译《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11,17页)

④英国著名收藏家萨奇开办的萨奇画廊,2006年,在互联网推出 “您的画廊”网站,中文版于2 007年5月开通。通过网上画廊“您的画廊”(Your Gallery),艺术家可以把自己作品和个人信息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展示。

⑤(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葛红兵译《视觉文化》[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⑥见(美) W.J.T.米歇尔著《图像转向》[M].文化研究[A].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78-02

媒介进入文化研究的领域,并成为构建新型文化形态的要素,时间虽不长但却迅速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文化的媒介化凸显了传播媒介在文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也引发对于媒介、人与文化的关系及文化传播的热烈讨论。我们当前正经历着一个由视觉所主导的文化时代,它对我们固有的文化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和困扰。如果,我们对目前所处的文化时代有足够的了解,对媒介在构建文化场域的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把握它,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视觉媒介的文化诠释

媒介的文化阐释,可以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中找到依据,虽然遭到了众多的非议甚至攻击,但是他那体现出敏锐洞察力的真知灼见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来愈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在对媒介本质的认知上,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开篇即给出了那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这里他颠覆了将媒介作为工具的传统认知,也将媒介与内容彻底撇清了关系,而是强调媒介自身传达了一种“尺度”讯息。他说:“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麦克卢汉所说的尺度直指人的认知与思维,尺度的改变意味着人的改变,进而影响由人构成的社会属性与文化特征。任何一种传播工具都有自身的媒介逻辑,“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视觉媒介时代,人们通过图像而不是语言来把握世界,这正带来了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和尺度,也将带来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产生一种与过去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因此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考察影视媒介对社会文化影响时也曾经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视觉媒介在视觉文化的形成中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首先是由人的认知心理决定的。现代实验心理学表明,人在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中绝大多数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把握的,因此,在传递讯息的过程中,人有优先选择视觉媒介的先天倾向。这也成就了视觉媒介(图像)对于印刷媒介(文字)的优势,图像具备的“直观的、当下的和带来的”特点契合了人的认知特点,成为主流和强势媒体必然是情理之中的事。观照一下人类的文明史,媒介与文化的对应关系也清晰可辨。如果说,印刷术的出现终结了口头传统,把传播媒介交给了曾经是默默无闻的许多人,开启了大众文化时代的大门,而作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一个性质――视觉文化的形成,要归结于摄影术的发明以及制版技术的进步,电子媒介则以更强大的力量直接将我们推进了壮观的“景象社会”。

强调媒介在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怀疑的技术决定论,这里面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麦克卢汉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过去我们始终只完全关注媒介的内容,而对媒介自身的性质熟视无睹,对媒介的心理和社会后果意识不到,这容易使我们忽视媒介的力量而陷于被动之中。

二、视觉文化的反思与讨论

视觉媒介的文化反思,以媒介与人的思维联系为出发点,同时建立在对媒介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文字与图像具有不同的属性,比如文字是“线性的、抽象的、理性的”而图像是“非线性的、直观的、感性的”等等,因而媒介文化的视觉转向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安与担忧,产生了一些争议。理性主义者认为语言文字“使人类思维有着无限延展的空间”,能“导向思想的丰富与深刻”;而视觉图像打破了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消解了“纸媒文本的那份高雅文体特有的理性反思的沉重感和批判意味”,势必会“导致思想的贫乏和肤浅、文化水准的下降”。与之相对的观点则强调了视觉或图像的叙事和意义表达功能,并从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找到有力的证据。现象学理论认为视觉有在直观中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美国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从思维学角度进一步提出,感知,尤其是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语言只不过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意象)的辅助者,因为只有清晰的意象才能使思维更好地再现有关的物体和关系。”还有人运用符号学理论试图解决图像的言语问题。图像与语言的关系的争论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至今也仍未有定论。

或许,我们可以暂且从这样的讨论中转移一下目光,就会容易地发现,单将文字和图像与理性和感性、深刻和肤浅进行简单的对应,这本身并不严谨。文字(言语)可以生动形象、充满感性,而图像同样也能丰富隽永、意蕴深长,这两者伴随着人类的成长,都早已超越其本来的属性。其次,理性(抽象、线性)思维与感性(具象、非线性)思维在人类思维活动中共同作用、不可分割,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由此再回到文化的层面上,文化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文化的理性或感性以及用文字还是图像来承载文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自然选择,我们应该以一种更积极开放的心态看待媒介,今天媒介的发展使我们更容易地拥有和使用视觉内容,这是客观的事实,也是客观的趋势。

以全局的观点来看,视觉文化的形成中还包含着其他的社会动因,也就是媒介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视觉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转向紧密相连,美国视觉文化研究专家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更直言“后现代主义即视觉文化”。后现代主义哲学表现为对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文化的反动,在美学上被强调为一种回归到视觉的、感性的审美意识中,迎合了大众的感官需要,当大众成为文化的主体时,文本所代表的精英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图像取代了。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商业逻辑将视像散布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构筑了产生视觉文化的温床,进一步“召唤着人们进入这种文化,享受它的愉悦。”所以说,是后现代思潮与消费文化的共谋召唤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而媒介技术的进步则直接将这种愿望和需求变成了现实。

三、当前视觉传播中的文化策略

在现代传播学的视野中,环境、媒介和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居于中心地位。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帮助人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感知和把握世界,进而不断实现对世界的改造和人自身的发展,也绘制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图景。媒介好比是一艘船,承载着文化驶向未来,而人作为文化的主体,显然不能任其随波逐流。

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中,将文化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这里的文化建设不仅是传播条件的建设,更显然强调的是体现优秀民族传统和特色的先进文化内涵的建设。就视觉传播而言,近年来的发展态势确实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不断凸显的文化危机。视觉传播的研究和实践长期以来都侧重于自身原理和规律的探索,对文化功能的重视和传播策略的探求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也仍需要我们持续地关注和讨论。宏观来看,现阶段对于视觉媒介的文化传播,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应重点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顺应媒介变革潮流和传播规则,但应加强传播内容引导和控制

视觉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我们首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步伐和状态,服从当代文化的传播规则体现出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服从主要体现在信息方式上,即主动利用视觉媒介优势,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视觉媒介具有从理性趋向感性的特点,因此将那些语言的、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形象的、直观的形式,将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比如现代人读书的时间普遍较过去大为减少了,影视则代替了书籍成为优势传播媒体,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先通过影视为人们所认识,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进而又促使人们去阅读原著。这种崭新的传播模式现在已被广为了解和接受,促成了作家和导演的联姻,甚至有一些作家干脆亲自上阵,将影视等视觉媒体作为自己新的耕耘土地。再比如台湾的蔡志忠和几米,前者以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诗宋词等等系列作品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让现代人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智慧;后者则以都市感十足的成人绘本风格作品,呈现了对现代人生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思考以及对真善美的颂扬。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采用以图为主、字为辅的形式,让图像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信息方式。景象社会中人们不断寻求视觉奇观带来的刺激和愉悦,审美日益生活化,如此,将意识形态中的严肃内容包装在华丽的外表下,这种“投其所好”式的叙事方式更能达到传播的目的和效果,甚至引起“心灵的震撼”。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则达到了这种目的,《黑客帝国》、《后天》、《少年派》等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它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人们对科技、生命、环境、人性以及未来的关注和思考。当前,数字媒介使人得到进一步的延伸,移动媒体使人们的阅读时间碎片化,图像对于文字的优势不断加大,也正将视觉文化导向超越视觉的更为深邃的境地,而“全媒介”时代也已触手可及,顺应新的媒介规则,才能利用媒介的优势,有效占据先进文化传播的高地。

对于文化传播而言,必要的控制是应该的,人类社会需要一定的精神自律,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前提。控制主要针对信息内容的,虽然,我们不能忽视媒介的影响力并且无法对媒介自身做到完全控制,但是借助于内容的控制,我们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视觉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特征会导致一些视觉垃圾和精神糟粕的泛滥,对此,现阶段一方面仍通过技术手段尽量控制其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主流媒体的制约。如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限制,以及对某些电视剧的乱象提出批评,都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曾几何时,国内的车展不知不觉变成了美女展,且不断挑战庸俗底线。而近期的上海车展在主办方这一环节就对此类现象提出了限制,以期让车展回归到汽车文化这一主题,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加快传统和民族文化建设,增强本土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麦克卢汉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如今,网络与数字化传播早已使这一构想成为现实,但我们离那种“人类大家庭结为一体……永恒的和谐与和平”的完美社会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就现阶段而言,人的感官、心理是得到整合,“非集中化”和“重新部落化”的社会形态也借助于网络如期出现了,但是现实中地缘性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从微观层面来看,视觉文化的多样性特征让人感觉轻松自由和丰富多彩,而从国际的更大层面来看则不那么乐观,商业社会中的文化融合与文化竞争甚至文化侵夺构成了矛盾。在文化传播方面,目前呈现出快速的融合和同质化的趋势,这种过于超前的单方面的文化趋同,背后实质是一种强势文化征服其他文化的过程,对于弱势的一方并不是好事。我们现在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被越来越多的欧美和日韩文化所包围了,我们如果只是一味追随,就会处于很被动的局面。比如在动漫影视艺术创作方面,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我们自身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内蕴都在快速远去,与此同时,充斥我们视野的是日本动漫和美国大片,而美国人拍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电影更将许多中国符号和元素成功包装并呈现出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对此,有识之士也早已开始反思和呼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除了奉献和共享文化的精神,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构建与传播。

当前,国际的竞争已经演变成文化竞争,加强文化建设,首先必须重视和尊重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整理、挖掘并注入时代精神,做优做强。对于目前大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我们也应时刻保持一份清醒,若片面强调产业便会本末倒置,过分娱乐甚而低俗不仅对文化是一种损害,更会使我们的文化失去竞争力。视觉传播中对积极、先进文化的坚持,不仅是一个原则,更是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朱永明.视觉语言探析:符号化的图像形态与意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10

摘要:中国广播影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中国广播影视的文化自觉来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又会推动中国广播影视文化更加自觉;文化自强则是中国广播影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宗旨所在。因此可以说,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路,必然是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之路。

关键词:中国广播影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13-02

一、引 言

十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吹响了集结号,描绘出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的美好愿景。下面就结合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发展实践,谈几点体会。

二、以文化自觉提高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品质

对于中国广播影视系统而言,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指对中国广播影视文化主动意识的增强和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引领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中国广播影视文化的发展规律、地位作用的科学认知以及对推动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的自觉担当。文化自觉是进一步推动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先决条件和思想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做到文化自觉,直接决定着中国广播影视文化的前途命运。

中国广播影视系统的文化自觉集中表现在思想文化建建设方面。近年来,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大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以思想文化建设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全国广播影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广播影视工作者自觉担负起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社会责任,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广播影视工作者的时代重任,是当代中国广播影视工作者的职业追求,是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全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自觉履行职责使命,找准社会责任的新闻落点,坚持“三贴近”和“走转改”,已经成为时展的观察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三、以文化自信凸显中国广播影视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广播影视系统而言,所谓文化自信,简而言之就是坚信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进而推导出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地域文化等特色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与肯定,以及长期积淀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正因为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广播影视产品越来越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越来越表现出不凡的中国气派,越来越表现出显著的中国风格,对外传播影响力日益增强,“初步构建了我国对外传播的新体系”[1]。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广播电视产品海外落地取得不断突破性进展。其中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音视频节目已基本实现全球覆盖并在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入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已形成覆盖全球近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传播体系;二是广播影视产品海外市场份额和影响不断扩大,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譬如,一些优秀国产动画片已经出口到17个国家和地区,国产影片海外票房及销售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四、以文化自强推动中国广播影视文化繁荣

对于中国广播影视系统来说,文化自强,就是一个不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昂扬向上,自我超越,增强自身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始终保持旺盛的文化生命力的实践过程。全国广播影视工作者将借着党的十的东风,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在世界任何国家,主流媒体都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柱[2]。中国广播影视媒体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确保导向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广播电视媒体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加强社会监督,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坚持导向立台,新闻立台。下力气改变正面报道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注意改进播出方式和方法,把镜头和话筒更多地对准基层,更多地对准百姓,要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体悟群众的冷暖,关注群众的诉求。尤其是重点广播电视新闻栏目,要注意用群众生动的语言、群众喜欢的方式,去制作和播出节目,进而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二)进一步打造影视自有品牌

要加大创新力度,突出自身特色,打造自有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升正面宣传报道水平。在保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中国广播影视媒体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要突出自身特色,下大力气打造自有品牌。上海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系列栏目《看东方》、《东方午新闻》、《东方新闻》、《东方直播室》,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湖北卫视的《长江新闻号》都是自有品牌的代表。自有品牌代表着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一家媒体在全国、本省、本地区的影响力和位次,主要取决于有没有品牌,而打造品牌必须要有创新思维。

(三)进一步适度开展舆论监督

一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广播影视媒体要在第一时间权威声音,有效引导公众舆论,为大局稳定做出贡献。二是要最大程度地提升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做到正面立题、正面效果,促进政府与群众的直接、及时沟通,化解疑虑、矛盾,督导、促进问题的解决。三是要避免跟风炒作,被网络信息甚至负面信息牵着鼻子走,而要通过及时进行客观、公正、权威的宣传报道,通过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通过与网民的良性互动,积极引导公众进行理性的公共讨论,使两个“舆论场”从对立走向对话,从而真正实现社会舆论的和谐稳定。

(四)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要紧紧围绕城乡全覆盖、均等化等总体要求,努力实施好一些重点工程,推动全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层次,上水平。“要加快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3],同时也要加快构建应急广播体系。譬如,要把发展直播卫星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围,实现农村广播电视由“村村通”拓展到“户户通”,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确保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能看上”,也就是说要能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看到电影的需求;二是“能看起”,也就是说不能因为片面追求高档次而导致电影票价过高,超出人民群众现实的文化消费能力;三是“能看好”,也就是说县级城市影院要配备数字化的核心技术装备,跟上数字电影放映的潮流,确保看电影的基本视听质量。

(五)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水平

要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加大工作力度,紧紧围绕推进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中国广播影视发展实现战略转型。要加快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步伐网络整合进程。要着力创新广播影视网络内容、技术和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三网融合带来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变化和新实惠。要坚持安全监管与业务发展统筹协调发展,通过不断完善监管平台建设,保障网络信息与文化安全。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五、结 语

中国广播影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中国广播影视的文化自觉来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又会推动中国广播影视文化更加自觉;文化自强则是中国广播影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宗旨所在。因此可以说,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路,必然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之路。

参考文献: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11

一、大众文化与影视艺术转型

大众文化是处于市场经济下由消费意识形态引导大众,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现阶段正处在繁荣时期的影视文艺、大众音像等文艺形式,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主潮,具有开放变革的意义。

1.新时期影视文化的主要特征。

视觉文化是指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文化形态。主要特征:一是组合性、综合性。它以影视图像为主要载体,组织了声音、文字等一切可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是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共同结晶;是传统意识形态与科学、工业和商业文化多重价值的交汇。二是传播运作的商业操作性。在讲究效率、追求轰动效应的现代社会里,视觉文化以其快捷刺激的特点无疑最能迎合现代文化大众的消费心理。三是生产方式的批量复制性。以现代工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代替传统文化的手工创作,形成了视觉文化生产的新的景观。四是内容的直观浅白性。视觉文化艺术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影视画面,较之于传统的延时文字传播,视觉的电子媒介传播更接近实时传播,影响力更大,冲击力更强。

2.大众传媒推动影视化转型。

视觉文化的兴起是以视觉艺术产生为先导即以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作为标志。由于影视文化所具有的直观性与具象性,视听元素必须先被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吸引观众注意。21世纪在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从电视节目、计算机的多媒体操作和网络传播等都与视觉文化、生活的视觉化趋势有关,视觉图像成了电影电视、广告美术及其它视觉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从美学上看,电影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电视作为当今最大众化的传媒,比其它传媒有更多的优点和功能,如传播速度快捷、形式上音像并茂、制作技术多样化、传递内容广泛等,深刻地影响着全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影视艺术转型是大众传媒由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型,并由此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相应变化。

3.应当多视角把握影视艺术转型。

影视文化跨度广泛,涉及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文化,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需要借助各种艺术的长处来完善。在经济与科技的双重驱动下,当代电视文化已由以往的艺术文化向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亦即电视大众文化转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引入,促使电视研究从传统的传播者重心向观众视角变迁,强调艺术对当代社会的介入程度,关注人和人的生存状态,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任何单一的阐释角度或评价尺度都是有局限的,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视角给予观照与描述,以客观真实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存在事实。

二、新时期影视艺术发展趋势

1.图像时代等大众文化背景对影视艺术发展的影响。

数码相机、DV摄像机和电脑技术正以最快的步伐走向大众化,影像艺术已经成为都市文化和当代艺术习惯采用的方式,更是改变了今日人类的审美观念与视觉经验,使现代都市由传统的话语方式转向图像文化,进入所谓“读图时代”,创造了当代大众消费群体及其文化观念。随着视觉文化转型的出现,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而取代印刷文化,这在西方的著名学者如波德里亚、德波等人那里都有相当深刻的论述。在美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也是影视文化所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嬗变,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化其实有着深刻的商品经济的背景,正是后工业时代的逻辑发展。

2.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当代影视艺术的发展模式。

影视艺术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传播观念与一定的传媒体制直接决定着媒体的功能表现,中西方传媒在认知以及操作方式上的区别决定了各自社会的传播生态。中国影视应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借鉴当代世界影视传播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借鉴经营运作方式集团化,统筹管理电视栏目,将资本运营引入影视增强竞争能力;根据WTO基本原则制定有利政策,尽快融入世界影视市场,实现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影视集团,使影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关注受众是未来影视发展的关键点。

影视传播必须以接受者的注意为前提,要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以人为本理念的广泛应用是影视传播观念转型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传播方式能像电视那样更具有吸引观众的参与感,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从而增强了电视节目的亲切感和真实感。随着电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视在实践中日益凸显其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殊性,从认识观众反馈的意义到重视研究观众,再到自觉运用观众研究指导传播实践,既反映出电视研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传播观念的变化。利用视觉思维通过直观、选择、发现等方法,将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视觉思维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视觉形象。当然我们在面对无所不在的视像时不必采取抵制或排斥的心态,而应该将视觉审美纳入到新的文化格局之中,引导发挥出积极作用。

市场经济下加强我国影视艺术转型研究具有显著重要性,只有真正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把西方的影视发展理论有机融入我们的观念,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中不断丰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与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影视实践变革,使中华民族文化走向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黄琳主编.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2] 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孙宜君.影视艺术鉴赏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篇12

[作者简介] 黎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院长,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艺术,广西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5-0064-0003

一、骆越文化简述

岭南地区多丘陵地带,人们在丘陵上开垦田地种植庄稼,这种农田称为“骆”(壮话译音),“越”是“人”的意思。骆越,指古代活动于如今广西地区(主要聚居于广西左、右江流域、贵州西南部、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的人们。骆越后裔的族称,紧接骆越的第一个族称是东汉时的乌浒,然后是魏、晋、隋、唐时代的俚僚,宋代以后称为僮、、沙、侬,今天则称为壮族①。

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②。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创造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骆越文化,其中的稻作文化、太阳文化、航运文化、龙母文化、龙舟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壁画文化、巫文化、玉器文化、象形方块字等文化瑰宝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骆越文化是壮族文化的根,是广西文化的根,它不仅属于壮族、属于广西,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继承和发扬骆越优秀文化遗产,对少数民族及广西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骆越文化的传播现状

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我国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骆越文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地政府也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打造文化品牌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尽力推进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当前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骆越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宝贵信息。广西每年农历“三月三”,南宁、桂林、柳州、玉林、百色等壮乡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三月三”节庆活动,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庆祝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在节日中多个地区举行的各具地域特色的祭祀仪式、歌圩活动,体现了骆越后裔民族对骆越祖先的尊敬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各地壮族地区,如武鸣的“四月四”祈丰节、马山农村的壮族大王节、隆安县壮族乡村的“四月八”农具节、六月六祭拜稻神“娅王”的稻神节等民俗节日都体现了质朴的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也成为传扬稻作文化、龙母文化、太阳文化、铜鼓文化等骆越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旅游开发

广西多个壮族地区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以骆越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开发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如隆安稻神山景区,以稻神山岜娅神像、骆越岜娅城古城、古老的稻作祭祀雕塑群等元素构成充满神秘色彩的景区文化,打造旅游、“稻作”民俗文化传承一体的旅游产业品牌;宁明花山景区的骆越文化宫项目建设用地约30亩,建筑面积17600m2,以骆越文化寻根探秘为主题,打造了一个集民俗文化教育宣传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景点;还有各地独特的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或文化旅游景区,均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也传扬了民族文化。

(三)其他形式

主要有歌舞、专题片、研究专著,但是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传播时间没有连续性,受众面不广。古代传统骆越祭祀舞《骆越点兵舞》是骆越文化歌舞的代表。它将浓郁的远古民俗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通过富有特色的民俗舞蹈、扣人心弦的民俗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气势恢宏的舞蹈场面,最大程度地再现了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深深感受到骆越文化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对骆越文化的考察与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先后出版了《大明山龙母揭秘》、《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论著。

总而言之,目前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还是单一有限的,受众面不广,不为大众普遍认知,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宣传不足。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不够,没有形成持续性;(2)手段单一有限。只有民俗节日、旅游开发、研究专著等传统手段,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3)传播方式需要改进。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载体、传承方式,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新媒体指的是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手机媒体、互联网、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四大媒体相比,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同时还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它具备以下优点: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更新快、及时性、使用方便、成本低、视觉效果丰富等。它符合现代高节奏工作与生活下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满足人们对信息互动与交流的需要,使人们选择与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与意愿更强,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新媒体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日益丰富多样。与传统媒体相比,以网络电视、网络视频、多媒体广告等新媒体形式为载体的视觉传播形式在形态上由平面、静态快速向立体、动态转化,表现手段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使用手段从纸质平面传播转化到虚拟化形象的传播。视觉传播形式极大丰富。不仅在视觉上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还导致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取向等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造就丰富视觉传播样式的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它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作,在工具上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后期编辑软件等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在表现形式上注重以声、光、电、虚拟互动等媒介进行内容的表达与传播,全面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了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导致人们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达到视觉传播的目的。所以,基于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新媒体艺术所产生的效果,新媒体视觉传播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四、骆越文化的新媒体视觉传播策略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骆越文化的传播、发展、创新也应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而改变途径,特别是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一)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

新媒体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它的作品“形态”可以是静态的,动态的、虚拟的与仿真的。数码艺术是最能表现这种现实的新媒体形式。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新媒体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进行视觉传播,效果方便、快捷,视觉冲击力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平面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进行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分类,对各个类别用数码艺术的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二维、三维的数码艺术作品制作,进行平面的数码艺术展示。 动态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以每个类别的经典传奇故事为题材进行动画形式的艺术创作,每个文化类别制作1~2个故事短片,以二维动画片、三维动画片的方式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进行阐述与展示。 立体视觉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提取,吸收与运用民族元素,进行可持续的设计与开发,应用在现代服饰、鞋、帽、文具、玩具、日常用品、现代手工艺品等方面的设计制作上。对“骆越文化”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加强传统媒体的视觉传播

电视、报纸、户外、广播四大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在文化宣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拍摄展现骆越文化遗产的高质量纪录片,制作骆越文化专题节目,介绍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介绍各历史时期的骆越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元素,依托电视、报纸、广播、户外广告等传媒开设骆越精品文化专栏,打造骆越精品文化栏目,使节目保持常态化与连续性。与新媒体互相共享高质量的素材,互相充实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

(三)尝试互动体验式视觉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喜欢虚拟互动的媒体体验方式。首先,网络游戏(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动娱乐的视频游戏)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娱乐形式,可以开发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游戏,将骆越文化的传奇民间故事设计成游戏内容,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骆越文化的民族风俗习惯、典故、文化内涵等,使民族文化无形中得到了传扬。其次,在地方门户网站、旅游网站、博物馆推出电子地图或虚拟展示,将骆越民族地区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等用静态画面、动态画面进行展示及说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展示屏等媒介进行虚拟游览,了解民族文化。

(四)推动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空间

当今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阅读习惯、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博客、微信、QQ、论坛、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的出现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更加乐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学习、娱乐、交流。因此,让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空间,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可以将宝贵的民族文化以符合现代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的视觉形式体现出来,拉近民族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以大众能够广为接受的形式,使人们在轻松的视觉传播中对民族文化观赏、学习、讨论、传扬、创新,达到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的。

五、结 语

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传承不是个体行为,也不能一蹴而就。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实现,需要集合政府、社会的力量,长期规划实施才会有所成效。要进行传播观念的更新和强化,政府加大宣传和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最后是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峰,王静.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J].美与时代,2010,(1).

[2]杨东篱.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与“伪民俗”[J].天府新论,2010,(1).

[3]王朝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困境及对策[J].新闻前哨,2011,(3).

[4]阎敏.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路径――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2012,(20).

[5]王桂娜,张丽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J].前沿,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