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2-14 17:07:17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1

中日两国自古便是一衣带水的隔海邻邦,翻看中国历史资料,最早关于日本的介绍来自于班固的《汉书》,在其《地理志》一章中标注了“乐浪海”上的倭人诸国,即现在的日本九州一带。而据《后汉书》记载,中国最早与日本通商往来可追溯到光武帝时期。早在公元57年,光武帝赐以印绶,拉开了中日长达两千年的交流往来。在不断通商交流的过程中,中日文化产生过摩擦、碰撞及融合,直至明治维新之前,二者已然达到水融,并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共性与差异。而这其中,自唐朝服饰影响而发展至今的日式和服,其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并融合了自身民族精神入服饰文化之中,最终形成了匠心独运的日式审美;而在我国,在清文化影响深远的基础上,满族旗袍作为我国古代代表服饰之一,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审美特色。对此,本文以分析中日古代审美文化为目的,探究旗袍与和服的发展历程与审美异同,从而明晰二者所反馈出的中日古代审美文化特色。

一、中国旗袍的发展史

中国旗袍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清政府统治时期,就《辞海》中对旗袍一词的解释来看,旗袍的兴起源自于满洲妇女的着装,并在随着时间演变的过程中,成为现代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旗袍的款式自清满时期便大同小异,即使经历了时代的变革也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款式基础,即立领,右开襟,随身形,衣下摆过膝,两侧开衩,并分长短袖。不过,进一步追溯旗袍的诞生渊源,由满族女性着装推广之前,旗袍的前身――长袍便已经是我国较为广泛穿着的服饰。《诗经・无衣》中针对“袍”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句,由此证明春秋战国时期“袍”便已经出现。而在《后汉书・舆服志》中,袍则被描述为西汉时期较为普遍的服饰,无论是官员、王亲,亦或是普通百姓,都会着装袍。此后,到了东汉时期,袍的发展逐渐从日常私服向“贵人”礼服方向转变,并有原有的内衣变外外部着装。后至努尔哈赤时期,统一女真建立满族“八旗”制度后,袍正是成为满族人典型的特色服饰。再到清兵入关,统治汉人的满族贵族逐渐推行满汉一家,并在原有满族旗袍特色的基础上融汇了更多的汉族元素,进而形成了先阶段极具民族融合,又有浓厚少数民族特色旗袍。辛亥革命后,封建政府被,但其宝贵的服饰艺术却仍获得社会大众的一直认同,并由此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极具特色的着装服饰之一。

二、日本和服的发展史

日本的和服文化是日本文化中极为典型的文化之一,作为90%以上属于“大和”民族的日本人来说,和服文化如其他历史传承的文化一样,均是当今日本人十分珍视并谨慎传承的文化。其实,了解中国文化者不难发现,“和服”一词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外来词汇。正如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一样,中国诸多的新名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日本文化的反影响,“和服”一词便源自于这种反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和服”一词源自于日本文化的反影响,但是和服的原型却起源于中国古代。在《魏志・倭人传》中便记载着运用一副整布,中置一洞,头至其中,不需量体的穿着,而其便是后世的和服雏形。在此之后,和服不断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并在大和时代进一步吸收了中国织造元素与纺织缝纫技术,从而促使和服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发展。随后传至奈良时代,日本遣唐使带回的唐朝赠予服饰获得了当时天皇的青睐,故此,以传统服饰为基础,融入了唐装元素与款式的日式和服逐步在日本普及,并借助日本本土优质的植物染料与矿物染料资源实现了自身色彩的丰富化与多样化。到了室町时期时代,日式和服的款式已然基本成熟,并根据穿着的人不同而产生了应需性变化,普通劳作人员穿着窄袖便装,而上流富足人家则依然穿着宽袖礼服。但到室町后期,贵族的奢靡引发的战乱使武家逐步成为政权的中枢,崇尚节俭的武士逐渐淘汰了宽袖和服,从而使窄袖成为日本和服的主流趋势。自此以后,经历了江户时代、明治维新等时代的洗礼,窄袖便装逐渐受到日本人的青睐,并成为和服创作大师笔下美丽的代名词,直至今日仍被日本人民所钟爱。

三、旗袍与和服的审美异同

从旗袍与和服的发展历史中不难看出,其均源自于中国古代服饰的进化,受到汉文化影响深远,虽然融入了本地域的风俗特色,但终究仍保留着传统的基础特点。只是,既是一脉相承,又各有审美特色的两种服饰,深究其服饰中存在的审美异同,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旗袍与和服的审美相同点

旗袍与和服传承于中国古代汉文化,虽然其设计方法不同,穿戴模式有别,但是其中蕴含的审美相同点却是相同的。具体来说,旗袍与和服均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演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迎合人需而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旗袍由“袍”演化而来,在成为满族人代表服饰之时融入了大量的满族文化特色;相应的,和服在吸收中国古代制衣技巧与唐代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利用了本土特色织染技术,结合本土实际文化漂染成漂亮的和风花色,丰富着和服的款式与色彩。当然,无论是旗袍还是和服,其最终服务的主体均是人,因此在旗袍与和服发展的过程中,其均依照人的意愿而进行改良,这种改良既凸显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审美思维,同时也实际的反馈出不同时期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旗袍为例,随着其应用场合的不同与变化,旗袍由原有的长袍逐渐变为短袍、上下两件等形式;相对的,和服则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穿着人身上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由长袖变为短袖,并根据不同的场合而改变样式。由此可见,根据人的需求与文化的差异来改变服饰样式,从而融汇入自己的民族习惯,并使其适用于社会需求是旗袍与和服审美发展变化的共同点。

(二)旗袍与和服的审美不同点

旗袍与和服审美变化存在相同趋势,但从具体细节中却有极为明显的不同点。中国自古便拥有独具特色的思维体系,虽然早期存在百家争鸣,但由于历史及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儒家思想于百家争鸣中异军突起,由此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思维引导下,中华服饰的变化更讲求内涵化及民族化,各地区民族服饰的特色极为鲜明。对此,旗袍作为由汉服演化而来,又通过满汉文化融合而进一步发展的民族服饰,其在审美设计上也逐步迎合了中华儒家思想理论,其内容花色表示等级,设计图案也沿用中国古代图腾花样。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旗袍作为清时期典型的服装款式,其本身的时代性特别强烈,无论旗袍演化发展如何,其均代表了清代及民国两个时期的社会审美。相对的,和服演化时间悠久,其传承与发展也日新月异。即使在如今,和服漂染技术仍然代代相传,其借助染料渲染的布匹可呈现出自然的千姿百态。对此,日本作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信奉自然的民族,其本身的文化体系便是由神传人。故此,在日本的和服发展中,与自然的融合是其一项注重的。顺天而行的日本在和服设计中极为忠于使用者的需求,即使在现代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和服,并⑵渥魑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由此可见,旗袍与和服虽然在审美发展的大方向趋于相同,但在其内在审美侧重上却也因文化的差异而存在区别,这种区别保证了不同地区民众的文化独特性,从而实现了地区服饰的特点差异。

四、旗袍与和服反应的中日古代审美特征

在满语中,旗袍被称为“衣介”,其经历了多年的演化与时代的变革,于现代服饰中作为具有中国代表特色的服装之一,在融入了众多新鲜的元素与时代特征后,已然成为极具艺术性的服饰之一。相对的,在日本,和服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却经常可以见到。日本女性穿着和服一般被称为“きもの”,写为汉字“着物”;男性使用和服被称为“はかま”,汉字写作“F”,两者均是正式场合所穿着的服饰,包括婚礼、毕业礼、丧礼等在内,虽然不同场合的着装礼仪有别,但日本人在重要的时刻普遍会选择穿着和服。由此可见,无论是旗袍还是和服,其在各自国中均具有一定的文化地位与应用价值。对此,借助两种服饰去探究两国古代在审美发展上的特征,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注重服饰的作用。服饰原本是用来遮蔽身体的存在,但当人类社会出现等级制度,服饰的作用便逐步丰富起来。地位、权利及金钱决定了不同人的着装差异,而这些差异也逐渐体现在人类的着装之上。例如旗袍,不同阶级人所穿着的旗袍无论在质量、色彩及图案上都有所不同;相对的,和服也是根据不同的人的职级、分量高度给允许其穿戴不同的服装。由此可见,在古代的审美意识中,地位的尊卑是决定服饰穿着的关键,而服饰本身也是展现穿着者地位的重要道具。

其二,文化思维的展现。旗袍与和服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迎合人需而改变款式,其花色样式的差异也充分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审美差异。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上普遍穿着随性,基本都以西方服饰为主。但在古代,服装的差异可以表现出个人的职业、素养及地位。例如,旗袍中根据穿着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色彩来表示人物的官位是极为常见的事情,黄马褂便是最好的例子。而在日式和服中,武将与贵族在和服穿戴上也有十分迥异的差别。这样的穿戴差别不仅是展现了不同身份人的不同地位,同时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普遍以黄色为贵,因此黄色是帝王象征,黄马褂自然是帝王的代表。相对的,日本武士崇尚节俭,并需要经常活动身体,因此比较钟爱短袖和服。由此可见,不同民族的不同行为习惯,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侧重都在服饰上有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也是古代审美趋势的最终表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旗袍与和服在发展中可谓一脉相承,但根据地区的不同,吸收元素的差异而拥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但认真追求其审美特征不难发现,两者在发展中都遵循了迎合人需与展现文化特色的特点,是各地区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容缺失的存在。和服作为日本人重要场合与庆祝活动的主要服饰,一直是日本生活着装的重要选择。而且,随着日本文化传承的意识越发浓厚,有诸多注重传统回归的日本甚至于平日里也开始穿戴和服上街。相对的,我国的现代都市街头,旗袍的着装率却并不高,不仅是旗袍,具有中国特色的汉服、唐装也并不多见,吸纳并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现代都市人,已然不会将旗袍等具有民族性特色的服饰穿着于身。对此,随着中国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步觉醒,诸多国人希望借助文化的反影响来激发国人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热爱与钟情。因此,现代社会许多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与弘扬的青年志愿者,将包括旗袍、汉服、唐装等众多的中国代表服饰的再设计与再推广作为自己生活的关键,因此得到的效果也十分显著,正逐步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服饰,热爱中国服饰,传承并发展中国服饰。

【参考文献】

[1]李亚楠.论日本文化的精致性――以和服和日本料理为中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2):111-113.

[2]王舒蕾.从古代民族服装风貌观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J].天津纺织科技,2016(02):101-103.

[3]王子成.我国民间布艺的成就及其对日本布艺文化的影响[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80-182.

[4]佐藤伊奈.「旗袍と和服に比^について――中日I国の不一致の美文化をも反映する[J].MagazineHouse,2014(05):101-104.

[5]Pan Miao.Research on Digital Technology Used in Inheritance of Cheongsam[J].Women of China,2015(09):78-79.

[6]吕国伟.吴韵和风――从苏绣与日本刺绣的异同看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向[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6):160-162.

[7]徐竹君.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以旗袍与和服为例[J].艺苑,2016(02):96-102.

[8]江玲君.长衫、旗袍、中山装――试论中国国服的勘定及发展传承[J].服饰导刊,2015(01):46-51.

[9]宋小娟.藏与露的艺术――简析和服与旗袍的审美艺术特点[J].艺术科技,2015(08):96.

[10]张祝平.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J].历史教学,2015(11):28-31.

[11]庞晓虹.中日传统文化保存现状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6(S1):341-342.

[12]贾晓丽.古服之变与时代审美――中日服饰近现代演变与发展比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2):120-122.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2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以主流服装为主,年轻人的流行风潮也是其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从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流行风潮往往能更加直接地折射出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时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当这一代青少年成长起来以后,他们的品味与欣赏倾向将会成为社会最主流的思想力量。 

就青少年服饰流行趋势发源地而言,日本是很有代表性的。自二战以后,日本开始大力投资教育、发展科技,使得受战争重创的国家经济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同时也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人才以及流行文化。例如,二战后,美国的r&b就被邀请到日本;1947年,西方的时装开始在日本流行; 1948年,日本首次进行时装表演 ;20世纪50年代出现时装杂志《美国样式》和《十七英寸》; 1955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发行《装苑》杂志; 1957年,在日本境内,西餐馆占餐馆总数的40%,日本餐馆占39%,中餐馆占14%,其他占17%; 1970年,日本出现第一家汉堡店;迪斯尼东京乐园是迪斯尼公司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游乐园;到2001年为止,全球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在日本已经拥有800家分销店;可口可乐目前在日本市场众多饮料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文化也在向全世界大范围扩张,在美国、法国等很多欧美国家都开设有日本的艺术展厅以及寿司店。在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日本国内的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教育形式也在平稳上升,水准不断提高。日本的中小学生制服以其优良品质以及高水准的设计独树一帜,青少年着装力求整齐、健康、统一,强调团队合作,这与日本企业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是十分一致的。在这里,应该看到无论日本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技术,但是从民族精神层面上来讲,他们从来没有丢掉“和魂本位”的思想传统。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深深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从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就能够体现出来。这种有些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不断进步的同时,新生的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升级,这种冲突表现在服装上就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状态。如果传统民族文化占据优势,整体趋势就相对比较传统; 如果新生文化占优,服装流行趋势就比较激进一些。 

在一系列海外扩张的同时,逐渐在亚洲失势的日本也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重视这片市场,确保不丢掉亚洲的投资份额。但是,随后爆发的亚洲经济危机却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首先是日本几家大银行的倒闭使日元贬值,然后是近十年的经济疲软,连著名企业丰田公司也于1995年首次大规模裁员。日本的社会状况亦在20世纪末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重要转变。以教育为例,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①,阐述了日本在这十年中教育水准下滑以及前景堪忧的青少年成长现状。首先是从教育立国到教育误国的转变,日本学校教育状况十分混乱,课堂崩溃,校园失控,青少年犯罪的势头激增,学生无心学习,能力普遍下降,缺乏生气的日本大学被称为“小学十三年级”。青少年的着装这时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大量引进欧美文化的时候,伴随其它流行文化一起传入日本的服饰文化也发展迅速,从街头文化发展起来的hip-hop风格着装——宽大的上衣和肥大的裤子以及运动鞋。这些原本是美国贫民区的黑人少年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穿兄长剩下的大号衣服而流行起来的服饰,后来因为结合了音乐、滑板等多种因素而在青少年群体或者更广的范围里风靡开来。日本年轻一代又结合本国特色,将其发展演变成为有日本特色的前卫着装,如紧身的金属质感服装、厚底娃娃鞋、短裙长裤搭配的稚嫩扮相、晒黑皮肤、涂橄榄油并且画艳丽的彩妆、男孩的极度女性化造成性别错位等。日本的音乐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极力渲染性别错位所造成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这种风潮并没有因为日本经济在21世纪伊始的好转而有所消退,以至于波及到了周边的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韩国的情况没有日本那么典型,但是也同日本有很大相似性。在日本受到亚洲经济危机困扰的同时,韩国经济也一度由于政府官员乃至总统的贪污腐败行为而受到影响。在经济危机期间,同样难逃一劫,韩币也在大幅地贬值。韩国青少年的激进态度愈演愈烈,就服饰而言,大有赶超日本之势。以青年乐队为例,韩国的h.o.t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流行组合,他们的服装、化妆造型、行为举止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韩国的一代青少年。染彩色头发、男孩的女妆造型、阴柔妩媚的举止等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典范。同样,黑色或者银色的瘦长风衣也在舞台上大展风采,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超级肥大的印有卡通图案和文字的上衣和裤子,上衣要长至膝盖,裤腰的肥度要求扎皮带有三分之一余量后刚好卡在胯上,再配以金属链条或者耳环鼻环一类的饰品。由此可见,以日本、韩国为例,也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服饰发展趋向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当经济发展越是不景气的时候,服装的流行风格就越是前卫和叛逆,反之则趋缓。 

无论是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亚洲国家,青少年服饰的流行趋向总是与本国或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亚洲的代表国家——日本的青少年们则是在用另一种民族化强一些的语言反映他们的心声。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整齐划一的民族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个性化的服饰语言比较弱。当经济发展不乐观的时候,反叛、暴力风格的服装涌上街头,他们用夸张的色彩、性别互换的款式来装扮自己,配合反常规的行为方式来宣扬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总体来说,青少年的服饰潮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发展状态的晴雨表,他们会十分敏感地捕捉到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 

从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稳定的时期,青少年的服饰流行风格会比较自然、健康、平和,并会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一些个性化的调整。而当经济发展状况恶化的时候,反社会的前卫、激进的服装就会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思潮大量出现,并且其流行范围相当广泛。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3

非言语的Nonverbal一词,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言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不属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称为“不是语言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不需要使用言语就能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像语言只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来辅助说明。非语言交际就是交流的双方利用身体的特征或者自然环境给交流对方传递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语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在意对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等,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对于非语言的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的玛娇丽・F・瓦格斯把非语言分为9类,分别是人体(身体特征、皮肤、体形等)、动作(手势、姿势等)、眼睛(视线、眼神等)、副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点)、沉默、体触行为(接吻、拥抱、握手等)、对人空间、时间、色彩等。显然,玛娇丽・F・瓦格斯的这种分类归纳并不能完全涵盖非语言的范围。纳普(M・knapp)将非语言分为7类,分别是人体的传递行为(例如表情、视线、手势、体势等)、身体特征(体形、肤色、毛发等)、 触摸行为(握手、拥抱等)、副语言(如声音的特征、咳嗽、哭声、发话间隔等)、空间因素(如体距)、个人物品因素(如服饰,化妆,随身物品等)、环境因素(如家具、灯光、温度等)等。美国的K.W.back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以及有声的非言语交际等。毕继万将其分为4大类,将姿势、身势、面部和手部动作、体触行为等归类为体态语;将沉默、话轮转接、非言语声音等归类为副语言;将化妆、衣着、肤色、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归类为客体语;将空间,时间、距离、灯光、颜色、标志等归类为环境语。

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有很多,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着服饰、声音暗示等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语交际的有效手段。例如人们高兴时会眉飞色舞,忧伤时会愁眉苦脸、悲痛时会嚎啕大哭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表达出来的。又例如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同时会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有时这种动作会起到强化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则起到弱化言语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给小孩礼物时,他若真的不想要,就会说不要,同时也会伴有摇头、扭身、眼神漠视等行为;而若他很想要却碍于大人的说教,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眼睛会一直盯着看,并使劲扳着手,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语内容。所以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补充言语信息的内容,还可以代替言语手段来表达信息。西方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尔认为: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仅占35%,非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认为,两人在交谈时,非言语占93%,语言本身仅占7%。由此可见,在交际中,仅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往往需要非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效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对非言语交际的正式研究普遍认为始于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年)一书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各种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此后,逐渐出现了大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动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类行为观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马兰德罗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人体语言》(Body Language)等。而关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可谓始于美国的莱克・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它第一次直接对中英国家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庆祥主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前沿丛书,其中收录了25篇论文,内容分为概论篇、分论篇、音声语篇和教学篇等。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对比方面,概论篇中有卢涛的《日本非语言交际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比较研究》和吴宏的《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日本文化――兼谈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之差异》等论文;分论篇中主要关于手势、表情、副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中日对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势文化比较――以手指动作为主》;教学篇中有赵春利的《对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和樊军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等论文,主要是关于日语语言教育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语言 文化与交际》(2007),主要论述了中日文化差异与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副语言及交际功能等。铁军编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中,以五种基本色为中心进行了中日对比。

另外,关于体态语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方面有孙鹏的《从体态语看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日体态语对照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3));王连娣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日手势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林燕燕的《体态语语言表现之中日比较――以“喜”的面部表情为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赵平的《从灾难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语言交际》(日语知识,2012(09));张晓梅的 《论中日手语中表情与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张淑婧的《关于中日谈话节目中附和表现的使用实态》(2010);王冠华的《关于面部表情描写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所进行的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程放明、刘旭宝的《体态语的中日语言表述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硕士论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体语言”的中日对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2016)等。

在服饰色彩方面,有马兴国的《中日服饰习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张祝平的《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历史教学,2002(11));钱国英的硕士论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颜色词的异同》(2005);刘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使用的差异――以服饰、礼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4));李的《日本服饰搭配中日对照》(1-8),(日语知识,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间概念中“内”与“外”的对比分析》(科技风2010(6));魏娜、蒋翔云的《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学理论 2012(21));白玉兰的《中日时间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苗M的硕士论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2014);陈颖超的《中日两国“白色”异同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谷秋实、吕园园、王芳的《小议中日服饰色彩禁忌》 (萍乡学院学报,2015(2));张欢的硕士论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出,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比较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无论是期刊还是硕士论文数目都不算多,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论文分布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体态语对于和服饰色彩的对比,主要是关于姿势、身势、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的对比研究,还有关于中日服饰色彩方面的比较研究。少数文章关于副语言的比较研究,但是论文数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总之,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发掘的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亟需进一步构建,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学者们今后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J].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年版。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4

3、 户川芳郎《所谓明治初期大学制度的“汉学”:近代学院派的成立与中国研究》,载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日本近代化研究会1964年度报告《日本近代化及其国际环境》。另有《汉学支那学的沿革及其问题点》,载《理想》,1966年6月号。

4、 盐谷温作于1937年9月24日“皇军保定入城之日”,见其《孔子的人格与教训》,1937年10月开隆堂书店出版。“后序”第4页。

5、 田中王堂《作为评论家的福泽谕吉》,《中央公论》1913年10月号。

6、 福泽谕吉的儒(汉)学观,中国观,亚洲观一直是日本近现代思想史上的热门话题。本人所见到的论文就有:矶边弥一郎的《福泽谕吉翁与儒教》(《东洋哲学》第31编12号,1924年12月),“满洲事变”之后小泉信三发表有《日清战争与福泽谕吉》,四十年代有丸山真男的《福泽谕吉的儒教批判》(收入其《战中与战后之间》一书),六十年代有桥川文三的《福泽谕吉的中国文明论》(收入其《顺逆的思想——脱亚论以后》一书)、三浦叶的《福泽谕吉及其汉学观》(收入其《明治的汉学》一书),七十年代有今永清二《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亚洲经济》第16卷第8号,1975年8月)等。

7、《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1页。

8、《评〈劝学篇〉》,《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5页。

9、《劝学篇》,第74页。

10、 《劝学篇》,第89页。

11、 《文明论概略》,第14页。

12、 《文明论概略》,第145-146页。

13、 《儒教主义之害在于其腐败》,转引自丸山真男《福泽谕吉的儒教批判》。

14、 《儒教主义》(1883年),转引自丸山真男《福泽谕吉的儒教批判》。

15、 《文明论概略》,第149页。

17、 《文明论概略》,第52-53页。

18、 《劝学篇》,第83页。

20、 《文明论概略》,第91页。

21、 《文明论概略》,第14页。

23、 《文明论概略》,第52页。

24、 《文明论概略》,第53页。

26、 《劝学篇》,第4页。

27、 《劝学篇》,第49页。

28、 《文明论概略》序言。

29、 1867年12月24日致其弟的信。转引自三浦叶《明治的汉学》,汲古书院,1998年,第56页。

30、 住谷天来的《孔子及孔子教》,内村鉴三序,警醒社书店,1911年。

31、 1924年4月30日《日记》。转引自宫崎道生《近世·近代的思想与文化——日本文化的确立与连续性》,ペりかん社,1985年,第78页。

32、 田川大吉郎《关于论语》,载“论语讲座研究篇”《儒教史之概观》第555、558页。春阳堂书店。

33、 田川大吉郎《关于论语》,同上。

34、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25-26页。

35、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25-26页。

37、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180页。

38、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169-170页。

39、 见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194-206页。

41、 武安隆《文化的抉择与发展——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说》,第40页。

42、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1929年11月,凡人社(大阪),第5页(序)。

43、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页(序)。

44、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6页。

45、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4页(序)。

46、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219页。

47、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页(序)。

48、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7页。

49、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2-3页。

50、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页(序)、第7页。

51、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153页。

52、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192页。

53、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78页。

55、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202页。

56、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79页。

57、 日本近代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84页。

58、 和辻哲郎《孔子》,1964年12月角川文库第九版,第23页。

59、 和辻哲郎《孔子》,第26页。《孔子》一书第三部分为“论语的原典批判”。

60、 和辻哲郎《孔子》,第101-102页。

61、 和辻哲郎《孔子》,第98页。

63、 和辻哲郎《孔子》,第70页。

64、 大岛康正《井上哲次郎》,载《日本的思想家2》,朝日新闻社,1963年5月,第100-106页。另外Ginok.Piovesana S.J.也认为井上哲次郎“他从早年的史宾塞主义转变为日本儒学家”。见江日新译《日本近代哲学思想史》,东大图书公司(台北),1989年,第30页。

65、 收入三本集子中文章的题目依次是《关于孔子的人格》、《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三篇的内容大同小异,互为补充。以下只注篇名。另外1935年4月20日为“儒道大会”召开而举行的儒教文化讲演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孔子的人格与信念》的讲演,收入《斯文》第17编第6号《儒道大会记念号》。

66、 《关于孔子的人格》

67、 《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

68、 《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

70、 《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

71、 《关于孔子的人格》

72、 《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七》

73、 《关于孔子的学问和人格》

74、 《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十二》。

75、 《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十三》,“孔子不重视军备,乃其弊。”这一点井上哲次郎的学生蟹江义丸在其《孔子研究》(1904年初版)中有论述。见京文社1927年改版《孔子研究》,第402-403页。

76、《斯文》第10编第7号,1928年7月,第3页。

78、 服部宇之吉《谈谈孔夫子》,1927年,京文社,第303页。

79、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1917年,明治出版社,第41页。

80、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202页。

81、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125页。

82、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287页。

83、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48页。

84、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65-68页。

85、 同上,《孔子及孔子教》第90页。

87、 “服门十哲”虽然各有特色,但从一定意义上均可归入此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宇野哲人、盐谷温、小柳司气太、藤冢邻等。如宇野哲人有《孔子教》、盐谷温有《孔子的人格与教训》等著作。

88、 参见三浦叶《明治的汉学》,1998年,汲古书院,第140-145页论高山 牛的汉学观的相关部分。

89、 三宅雄二郎《日本的孔子教》,见《诸名家的孔子观》。

91、 德富猪一郎《通过论语看孔子》,载《儒教史概观》,第496-518页。

92、 《章太炎全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4页。

93、 《章太炎全集》第三卷,第423页。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5

 

一、引言

所谓外来语就是从外国吸收而来的语言。日语的外来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日语当中的汉语词汇也属于外来语。狭义上讲,日语外来语主要指来自于欧美语言,并且由片假名来书写的词。所以,无论在日本还是在日语学习者当中,提到外来语,首先想到的就是片假名形式的外来语,而忽略了汉字外来语。前者当然是现代日语中最具代表性的外来语,但后者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将主要从汉字外来语,欧美语系外来语两方面分析日本对汉文化及欧美文化的吸收。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展示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兼容性。金田一京助曾说:“每一个词语都是民族文化的种子。一个个的外来语就是吸收外国文化的种子,外来语是研究如何吸收外国文化的重要资料。”[1]让我们看看洒落于日本各个领域的种子是如何一点点一步步地把各国的先进文化吸收囊括到本国文化中的。

二、日本文化中的唐风汉韵

(一)日语中的汉字

公元四世纪人文历史论文,大和朝廷建立统一的国家,与邻国朝鲜,中国等的交流也频繁起来。在频繁的交流中大陆文化源源不断的传入到日本,汉字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到扶桑之邦的。自此,日本从无文字时代进入了文字时代龙源期刊。到了平安时期,日本才创造出片假名和平假名,慢慢有了本民族自己的文字。日语中的平假名,片假名都是由汉字这个“真名”假借而来的,所以称作假名。平假名是借汉字的草书字体而成的。据说是因为当时的日本的文人墨客推崇晋朝文化,于是临摹草书而来的。而片假名则主要借汉字楷书的偏旁而形成的。据说是汉唐佛教文化传入日本时,僧侣们抄习经文创制而成的。 [3]日本人经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终于创造了自己的一套由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组成的文字体系。日本民族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无文字时代到了拥有表音,表意文字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绝无仅有的,让人感叹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之包容。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以汉字为载体的汉文化,已然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交往,漂洋过海,抵达扶桑之国,并发展,繁衍开来。可以说汉字为日本民族送去了文明开化之灯人文历史论文,照亮了其漫长的文化发展之路。

(二)日本对汉文化的吸收

日本最早吸收的外国文化应该就是汉文化。主要是因为在当时世界上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日本民族又是一个擅于吸收学习先进国文化的民族。而事实上先进的汉文化确实对当时相对落后的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催化作用。正如一位日本汉学家所说:日本文化与汉文化接触之前是一锅豆浆,汉文化就像碱水,日本文化一与汉文化融合就成了豆腐。道出了汉文化在日本文化当中所扮演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

隋唐时期,日本对大陆文化的吸收达到了鼎盛。彼时的先进汉文化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

政治体制方面,仿照中国实行年号制。根据遣唐归来的高向玄理等改新国博士制定的新政策,设置了二官,八省的中央官制和国,郡,里三级的地方行政体系。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这种焕然一新的政体制可以说几乎是把隋唐封建集权制的核心移植到了日本。

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也仿照唐朝,设置了大学僚,以中国儒家经典《孝经》《论语》《礼记》《左传》等为教材。文学方面,可以说唐诗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当时从天皇到贵族几乎人人都会作唐诗,奈良时代到平安初期编纂而成的有名的汉诗集《怀风藻》《凌云集》等可以说是最好的证明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是当时日本人最喜欢吟诵,模仿的了。比如,成书于十一世纪,日本文学中伟大的古典名著《源氏物语》,该书之中就引用了大量的白居易的诗。[4]文化艺术方面,我们所熟知的日本的茶道,也是由唐朝传入的。作为宗主国的我们对其不甚重视,而日本人却把这种文化发扬到了极致。再次,书法,唐朝时候书法艺术可谓百花齐放人文历史论文,登峰造极,日本人最推崇的是王羲之父子的作品龙源期刊。以至于现在日本还有几百家专门的书道学院。最后,日本的绘画也深受唐朝影响,具有明显的唐风。以至于学者称这个时代的日本文化为唐风文化。可见,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之深远,之广泛。[5]

行文至此,不得不感叹于日本对汉文化如饥似渴地吸收。汉文化已经随着汉字这个文化之种扎根于邻国日本,并与异邦本土文化交织融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日本文化。日本文化中可以说是处处可见汉文化的影子,上至政经制度,下至文娱生活无不充盈着汉文化的映象。

三、日本文化中西方色彩

(一)日语中的欧美外来语

在现代日本,使用片假名表示的外来语俨然成为了一种时髦,时尚的行为。有时候明明有些日语固有词完全可以表达,却非要用一些蹩脚的外来语。而对于听者,就算对说话人讲的有些外来语的意思不明所以,也不好意思直说,以免让人笑话。由此可见,外来语在日本社会的应用已然达到了泛滥的程度。外来语的输入与日本的历史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吸收某国外来语的多寡,则反映出当时日本与该国交往,交流的深浅与长短。让我们随着日本历史进程的长河,看一下日本民族是如何一步步一点点地编织起这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西洋文字体系的。

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与英美两国交往的频繁,输入日语的英美词语大量增加。经过大正,昭和到近现代的继承人文历史论文,发展,现在英语已经占日语现代外来语的百分之八十,成为欧美语系中最大的外来语。当然,大规模的美式英语输入日本是在二战之后。当时,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对美国的“一边倒”,加上作为占领军的美军在日本驻扎多年,使得美语对日语和日本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着日本锁国政策的结束,除了英美外,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等西方国家也开始了与日本的贸易往来。长期闭关自守造成的文化匮乏与社会落后局面,使得整个日本民族对滚滚而来的西方文化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欧美文化很快覆盖了整个日本社会。相应的日语中的各国外来语也猛增起来。代表这些国家特点或某方面文化优势的语言随着国家间的交流进入日本。来自法语的主要是服装,文艺,料理等方面的外来语,比如バレエ(芭蕾)、ルージュ(口红);来自德语的主要是医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外来语,比如:ウイルス(病毒)、イデオルギー(意识形态)、ザイン(存在);来自俄语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外来语,比如:ソビエト(苏维埃)。

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近现代文化是借助于吸收人文历史论文,融合发达的西方文明才得以取得迅速发展的。日本政府借助这些发达的西方文明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

(二)日本文化中的欧美风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实行欧化政策,全面吸收西洋文化。日本是一个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所以首要的就是把西方发达的近代教育制度移植到日本,使得全民教育急速发展,二十世纪初日本成为世界上教育水平最发达的国家,为日本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即使是在二战失败后,也以“国破教育在”的精神重建教育龙源期刊。福泽谕吉等把天赋人权论等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带到了日本。又大批聘请外国教师前来讲授和派遣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方面,实行“文明开化”政策。跟当时学习汉文化一样,主要表现在衣食住。服装从天皇皇后的礼服到学生的校服全部采用西服的样式。吃的方面,以吃素为主的日本人为了学习西方增强国民体质天皇带头喝牛奶,吃牛肉,甚至僧侣也可以吃肉食,并娶妻生子。ワイン、ビール、ウイスキー等也开始进入日本社会。建筑方面,西式建筑多了起来,著名的国际社交场—鹿鸣馆就是由英国人设计的。

二战后,日本开始大规模的吸收美国文化。这时,除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受占领军的控制进行了各项改革外,美国的生活方式也在战后通过报纸,电影等展示在了日本人的眼前,对日本人的衣食住带去了巨大的影响。衣着方面,战前日本女性穿和服的居多人文历史论文,战后基本上都穿西服,到了现代,和服也只是在特别的日子才穿;吃的方面,战前,早饭是传统的米饭和味增汤,而战后面包,奶酪,咖啡,牛奶等西式早餐普及开来;住的方面,被称作“老鼠小屋”狭小的日本人的房屋在战后开始引入美式的住宅建筑方式,布局使用2dk,3dk这样的西式结构。在榻榻米上吃饭的传统的吃住一体的生活方式渐渐淡出了日本人的生活。可以说生活方式的美国化是战后日本人所追求的目标。

四、结语

如果说日本的古代文明是传承于中国,那么日本的现代文明就归功于西方,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中西融合的产物。正是因为日本文化的这种混杂性,兼并性,日本文化也被称作混血文化,杂种文化等。也正是因为日本文化对外国文化的这种兼容性才使得日本文化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总是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参考文献:

[1]王曰和.外来语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8.

[2]王勇.日本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25.

[3]唐磊.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4]李光泽,卜庆霞.日本文学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0-25.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6

Analysis of Japanese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System

――Take Hokkaido University Library as an example

LI Xuexia, WANG Hongfang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Library, Xiaogan, Hubei 432000)

Abstract Hokkaido University established in 1876, is among the best in the count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Japan. Its library facilities, management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ully embody its Japanese university library nuanced service system. In this paper, a subsidiary of Hokkaido University Librar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brary service system, take a look at Japanese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system of "humane", and thus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learn some experiences and further to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 of domestic universities library.

Key words library; service system; college; Japan; Hokkaido

1 日本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日本于1952年通过了《图书馆法》,伴随图书馆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图书馆法》也得到了不断修正完善。法规对日本公立、私立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都加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对各个图书馆的性质、职能以及各馆入馆的细微差别都作了详尽的规定。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日本图书馆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日本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发展几乎遍及全国,都道府县都设有图书馆。图书馆不断融入了本国居民的生活,不仅给本国居民们带来了便捷的服务,而且也有效地促进了国家文化整体的繁荣。日本高校图书馆因其社会化服务,在日本无论是学生还是普通市民都可自由的在高校图书馆阅览书籍。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课外的课堂,为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了教学实践的理论资源,为广大市民文化修养的提升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日本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一切都是以读者为服务宗旨,这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图书馆的设施环境的人性化、细节化。日本图书馆始终以读者为中心,最大可能地给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将“全体国民的图书馆服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的口号作为服务宗旨。①图书馆从内部的整体环境到各期刊阅览室的格局,再到馆内所备配的种种贴心物件,都是每一位馆内人员对读者服务至上理念的体现。馆内整体布局从视觉上让读者感受美观的同时,充分考虑读者查询使用上的便捷。为了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便利的读书环境,馆内多处设有饮水机、自动贩卖机,空间及窗户光线的处理上也很注重科学性。为了使读者不受声音的干扰,能够安下心来认真读书,馆内铺设了地毯以减轻脚步声,选用隔音的建材进行隔音,尽可能为读者营造的安静的阅读环境。不仅是在日本高校的馆内设施如此,在日本的其它图书馆的馆内设施环境处理也极为人性化。在细节化方面的表现也有很多,如多数图书馆大都在正门旁设置有24小时可以来还书的窗口、出口处配置雨具、放置专架摆放新到的书刊目录及讲座活动等指南之类的免费宣传手册、自动储物柜、无线网络、纸笔等供读者免费使用。另外,馆内设有“专有固定座位”、“专有研究室”以及“小组特别研究室”,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读者可申请使用此类房间,在这里读者们可以进行讨论,有效促进教学与学术的发展。

(2)对特殊服务人群的细致入微的关照。日本以注重细节而世界闻名,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强调细节性。日本的图书馆里也是一样,细节性、人性化的管理服务,让每一位来馆的读者,都能倍感亲切。日本图书馆注重实效化,为读者服务是基本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处处体现这一理念。②在日本高校图书馆,管内随处都可感受到细致入微人性化的服务。让这些特殊人群不在被孤立,让他们享有与其它人一样的权利。列宁曾经说过“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这句话强调了图书馆是为一切读者服务,充分体现现代图书馆的关爱精神和平等意识。③

(3)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日本国内大部分的学术性资料文献及电子信息资源,以大学图书馆为主要的存放处。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众要求获得继续受教育的权利,终身受教育观念的呼声日益增强,大学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也势在必行。20世纪70年代,日本图书馆界提出“真正的把图书馆办到了普通读者的身边来、生活里”的口号,各大学的图书馆也都展开了外借业务,并已经形成一种趋势。④日本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包含两部分,其一是,日本在1981年制定了《国立大学图书馆间相互利用资料实施要点》,规定日本各个国立大学的师生凭本校的图书阅览证可在全国任何一所高校的图书馆进行文献的查阅与复印。其二是,日本高校图馆可对本地居民开放。对办证的居民不收取任何费用。日本的图书馆事业在世界中算是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书为人用”的理念,在资源充分得到利用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大学图书馆自身的社会地位,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有效地促进大学周围地域社会的知识普及,市民也获得了终身受教育的权利。

2 北海道大学附属图书馆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系

北海道大学最早称札幌农学校,是日本较早被授予了学士学位的大学。从1876年建校之日起,130多年来秉承开拓精神、全方面教育和重视实学的教育研究理念,成为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之一。北海道大学图书馆藏书370余万册,馆内有1200余个席位供读者使用,是日本国内屈指可数的重要高校图书馆。其图书馆的设施建设、管理方针及政策法规方面充分体现着日本高校图书馆的其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系。为了满足适应读者的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通过以人为本的服务的理念,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注重细节化的服务实现了社会化的发展。

(1)服务的人性化、细节化:北海道大学图书馆从一进馆,便能深切感受着馆内人性化、细化的管理服务氛围。如前文所述的日本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一样,在北海道大学图书馆内无一遗漏的体现了现来,甚至为读者做的更加的细致周全。为弱视读者提供放大镜,为不便来馆读者提供资料的复印与邮寄。馆内阅览室内的楼梯扶手处,都设有盲文即凹凸字体示意信息。由于在一些书库内的楼梯处有时无盲文字体提示,此时也无需为难,可向馆内的综合服务处工作人员申请所需资料,工作人员会代为取来资料,还可根据读者的需要给予进一步的帮助,如复制邮寄等的服务。在馆综合服务处,还专为身体不适的读者准备了轮椅使用。如此关怀备至的为读者服务,使每一位到馆者都可满载知识而归。

北海道大学的图书馆分为北图书馆与本馆两个大部分,其中在每馆周围还有分布着16个院系的图书馆及图书室,这些图书室都是根据具体的研究学科所开设的图书室。校园随处可见的图书馆大大方便了师生们借阅查找书籍资料文献,为广大的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不论是本馆还是北图书馆,还是下设各专业性的图书室,每天都会在图书馆网站的主页上,对每一部门所新购置的书刊文献资料进行更新。每一本新到的书籍刊物都有详细的信息录入,这种服务方式有效地吸引着读者主动的关注图书馆的变化。

(2)尊重读者,保护读者的隐私。日本1979年,由图书馆协会所倡导发表了《图书馆自由宣言》,提出了尊重读者保护其隐私,如:图书馆不得将读者的信息泄漏给他人。“碎纸机”成为图书馆保护读者隐私的首选工具,在日本高校图书馆大都配有“碎纸机”。无论是书刊文献的借还记录,还是读者办证手续资料等等,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会在一天工作结束后,将读者用过的有关个人信息的纸质材料,用“碎纸机”进行处理销毁,进而来保护读者的隐私。这一举措,使读者在馆内办理借阅证手续、申请资料手续等时留下的个人信息,不再有担心与顾虑。

(3)“社会化”的服务:根据1981年《国立大学图书馆间相互利用资料实施要点》这一文件的制定,与其它日本大学图书馆一样,北海道大学的师生可以去到其它国立大学的图书馆查阅书籍文献资料。其它大学的学生及教职人员,凭学生证和身份证明也可对北海道大学图书馆进行书籍文献的利用,如不方便来馆且有急需资料的读者,工作人员可将图书馆及下设的图书室的图书、杂志文献复印之后邮寄给读者。北海道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除此之外,也对不属于北海道大学的校外人员开放,即对本学校毕业的及本市居住的20岁以上市民进行开放。

3 给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所带来的启示

伴随国力的日益强盛,对人类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在加强。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口号,这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属于信息服务的部门,其宗旨就是为读者服务,服务好每一位读者。吴慰慈在《图书馆学概论》中指出:“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⑤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其服务也是传统的服务体系。一直以来,各高校也不断的求新求变,而这种新与变大部分高校在强调藏书的数量、馆面积的扩大、自动化设备的增加等方面,而对于图书馆内在的自身的服务体系做的改变不是很明显。日本高校图书馆的细微周到的服务细节、温馨体贴的人性化服务体系,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当然,国情的不同、环境、民族特点的各异,不应全部照搬,应有的放失的效仿。首先,人性化、细节性的服务意识要强化。其次,高校图书馆完全实行社会化可能有些困难,但至少高校之间可以互通,这样师生不论身处那个城市,只要该城市有高校图书馆便可去查阅书籍刊物,最大限度的方便师生对图书馆的利用。希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发展可进一步完善深化。

注释

① 张妍,隗伟,黄月洁.日本图书馆人性化特色带给我们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3(27):182-183.

② 吕红珊,赵洪波.管窥日本图书馆业-探究我国图书馆业的走向[J].现代情报,2007.5:19-21.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7

与Inter-color(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不同,AIC一直侧重于色彩科学和色彩科技,而在近年来,中国流行色协会的发展也由单纯的时尚、趋势向色彩科学、科技的普及转向,在关注趋势的同时,愈加迫切的认识到色彩科技对于产业和企业的巨大影响,好的理念需要科技作为支撑,因而中国流行色协会也在加快推进色彩科技建设的步伐,在2011年,我1n也将组织会员参与在瑞士苏黎世小镇举行的2011AIC年会,主题是在艺术和科技中的光与色。

中国大朗2011/12秋冬毛针织服装流行趋势

第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举办之际,2011/_2秋冬中国(大朗)毛针织服装流行趋势在“中国羊毛衫名镇”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举行。本次流行趋势以暗流、系统、遗风、怪诞四大主题表现明年秋冬季毛针织服装的流行动力和原创力,倡导低碳环保、自然健康、简约传统的时尚风格。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副会长梁勇,大朗镇委书记尹景辉,大朗镇委副书记、镇长谢锦波,镇委委员、第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林熙仿,著名服装设计师陈娟,中国流行色协会趋势研究中心设计总监王旭等出席了本次。

基于今年6月举行的2011/12秋冬中国毛针织服装流行趋势研讨会所做的决议,经多位国内知名专家、设计师等共同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在国内著名毛针织设计师罗亚平等指导下,由中国流行色协会趋势研究中心、中国流行色协会毛织专业委员会、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基地等机构的各位专家研究和设计了本场趋势。

活动还得到了具有专业优势和丰富资源的中国时尚同盟的大力支持。由中国坊织信息中心、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国家坊织产品开发中心四大国家权威机构联合发起组织的中国时尚同盟作为“中国时尚文化传播国家队”今年首次参与到中国毛针织服装流行趋势的工作中。

本场的服装大部分采用了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霞客环保色坊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环保纱线新品,制造了如第二肌肤般的针织体验。

2010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中国上海企业座谈会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8

尊敬的党组织:

在三个月前我还是个对党不是很了解的一个人,但是,入党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我对党知道的越来越多,对党和一些优秀的老党员更加崇拜,为人民服务的心更加坚入党申请书范文定了。为祖国以后的繁荣富强伟大复兴更加有信心了!

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我认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时态不是一种过去时,而永远是一种现在进行时。它不是一项突击一阵子就可以完成的短期任务,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不断地在建设中的一种社会状态,需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创新。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的转型。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应贯穿一种具有世界眼光的积极有为的创新思维。

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对抗的世界格局一波三折,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诸如,强权政治在以不同方式干预、颠覆别国政权,霸权主义以强凌弱用战争的形式推行它的国家利益,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把它的价值观进行世界普适性的包装在全球兜售,而它的理论家又以世界级言论论证它在世界热点地区进行战争的合理性。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冲突应对冲突,而应进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提出和谐文化的理念,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

总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底蕴。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智慧的结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

频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克服浮躁心态,避免急功近利。

对于政府来说,要狠抓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要打牢民生之基:就学问题。要解决民生之急:就医问题。要筑造民生之盾:社会保障问题。对于公民来说,要时时体谅政府的困难,不要总是跟发达地区攀比,所提出来的要求不能超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太多,否则是空谈。再就是要依法办事,遇事要冷静,不能超越法律的界线。其次要将创建和谐社会与各项社会生活和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观念,一种习惯。

千万不要搞成形式主义的活动比赛,必须是全民皆兵,众志成城,而且是持久战。比如说xx对和谐社会所作的概述中讲到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只有社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按照去做,才能让社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有和谐这个整体观念,不能为了部入党申请书范文门利益或地方局部的利益而伤害全国的整体利益,不能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要在和谐这个总观念的指挥下,奏响一部和美的交响乐。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9月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二)

尊敬的党组织:

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政治组织,每一个组织在它成立的时候都会有其宗旨,即目的和意图,都会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是党组织每一个成员一切言论和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由党的根本性质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所决定的,是党的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它贯穿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是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深厚根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都应该自觉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必须吃得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树立服务理念。树立这个理念,我们就必须搞清楚为什么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认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弄清楚这些知识后,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处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处处想着人民的利益,用实际行动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其次,我们要践行服务职责。不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而不去行动,那样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我们必须通过实践来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服务的职责,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亏。在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找到快乐,提升自己的人身价值。

再次,我们应该提升服务能力。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出现在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就必须拥有各个方面的能力。不然,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什么都不会,而只有一颗想为他们服务的心,那是完全没有用的,只是会更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去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最后,我们要规范服务行为。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按规则行事。要时刻维护好中国共产的优秀形象,不能做出有损党的形象的事情。当然,在为人民服务时,我们还得制定高效快捷的工作程序,而不要拖拖拉拉,耽误人民群众的时间。

虽然,要做到以上的这些方面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有难度的。但是,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些困难是不能击退我的。我一定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处处为人民服务。用最严格的要求来使自己能够践行党的宗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9月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三)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自己学习和党员的帮助,本人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在工作中向党员同志看齐,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将本人近期思想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要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是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有些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辨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第三,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即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总之,共产党员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和又红又专的模范,不但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在工作中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懂得干好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要加倍认真负责,努力向党员同志看齐,缩小同党员同志的差距,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此致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9

在新结构诞生、新规则初见雏形的2012,第17届中国服装论坛将主题定为“构建世界格局下的中国服装品牌”。

3月27日―29日,如意・2012中国服装论坛如期开讲。近百名国内外专家、500余位服装企业领袖、设计精英将汇聚于此,分享关于时尚、品牌、市场的本质思考和价值,集结不同领域的思想创见和基本实践,定位世界时尚格局中的中国坐标,寻找中国服装的成长方向和世界价值,探源服装品牌发展的内生动力,呈现最精彩的品牌自我。

“本次论坛意在剖析全球经济、文化、时尚正在发生的转变(正是这些转变撼动了旧秩序的基石),探讨中国服装在世界时尚新秩序下的坐标、角色与价值,溯源中国服装品牌经营逻辑与秩序的持续构建。”论坛主办方如是说。

年度开谈上演尖峰对话

世界正走在“裂变”的路上,旧的秩序、思维和模式开始被打破,新的结构、状态与规则正在诞生,社会价值观逐步自省并呈现回归之势。

一如既往地,3月27日晚的论坛开幕式暨第四届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之后,便是连续两天的“大脑SPA”。

28日上午是TED主题演讲大会时间,TED主题演讲大会集结不同领域的思想创见和基本实践,分享他们关于时尚、品牌、市场的本质思考和价值,充分打开中国时尚产业的思路和维度,擦亮中国服装品牌成长的未来视野,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智库与“大脑SPA”。

围绕“迈向世界新秩序”这一主题,独立演讲的嘉宾们将从各自所处的不同领域讲述他们对于以创造力、文化、传统继承和环境为秩序的新时代有着怎样的体察和洞见。

演讲嘉宾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包括:著名设计理论家王受之先生、哈佛大学教授、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著名文化学者、评论家张颐武先生、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卢希鹏先生、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先生、《Women’s Wear Daily》(《女性时装日报》)亚洲编辑Amanda Kaiser、著名时装设计教育家、时尚思想家、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Ms. Jane Rapley、360时尚创始人Ms.Anina Trepte……

作为各个领域的先锋人物,他们将提出怎样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应对全球经济的变化与挑战?作为智慧产业先驱的中国服装品牌,将如何借力世界经济秩序重建的契机,最精彩地呈现和传递品牌价值,实现品牌能量的释放?世界时尚新秩序中的中国服装,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价值、地位与方向?这些答案将在3月28日上午揭晓。

而28日下午的年度对话大会将上演三场尖峰对话。年度对话大会通过同一领域不同思想的互动交锋,深度展现品牌智慧的直击碰撞,带来最具创造力的先锋体验,以不同维度和向度的诠释、解读与深延,对中国服装品牌构建产生直接、深刻、有裨益的启发与思考。

在第一场尖峰对话里,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先生与国内优秀设计师代表将重新思考“设计的精神”:什么是中国服装行业最大的资源?在文化断代、传统难以为继的今日,“中国设计”创新力不足的症结如何祛除?无论技术再如何发达、人们的生活形态再如何变迁,所有杰出的设计依然会继续以它的遗传基因去触发我们迈向未来的原动力。那么,中国设 ,我们必须学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重整秩序,启动品牌的自我。

而世界服装设计大师Mr.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先生)将在第二场尖峰对话时刻亮相,他将讲述服装・人・商业价值的关系;国际优秀品牌的代表们则将在第三场尖峰对话时探讨巅峰品牌的经营之道。

经历了一天的大脑SPA后,28日的夜晚将用故事打动你。“品牌故事之夜”里,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女士将与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女士领着观众倾听品牌故事。在倾听的过程中,中国的服装品牌经营者们或许将明白,自己该如何清楚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并给人以深刻清晰认知、找准自己品牌故事的基因秩序。

圆桌交流深度剖析热门话题

仅限受邀代表参加的主题早餐会是中国服装论坛精心设计的一个极具特色的环节:企业家们作为早餐会召集人自由组合,充分就论坛上感兴趣的主题和议题,与来自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的大师们和同行们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一个半小时近距离的有效主题交流,使企业家们收获了思维的交融与碰撞,产生未曾有过的体会。

早餐会后,专题平行会接踵而来。

中国设计已然深陷进“使用西方语汇就被视作抄袭,而使用东方传统语汇则被视作卖弄中国概念”的尴尬困境,如同那只玻璃瓶中的小蜜蜂,看得见光明,却寻不到出路。设计向何方?不仅是设计师,更应成为品牌思考的着力点。中国服装设计的未来是怎样的?应该建立怎样的独特认知与品牌烙印?新的创意灵感从何处寻?如何用传统元素表达现代价值?如何以世界语言表述中国哲学?归根结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冲突根源于文化内在秩序的不同。作为品牌和设计师,如何消解和融合新与旧、东和西的文化冲突?

《ILOOK》出版人洪晃女士、著名服装设计师叶明子小姐等中国新锐设计师代表将寻求以上尖锐问题的答案。

好的服装品牌必然拥有创造感动人心的美学力量。无论建筑、音乐、电影、文学……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学倾向。甚至最为严肃的政治,也呈现为各阶层美学理念的对决。美学的应用,推动着品牌的进化。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45-03

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思想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矗立的新时代,我们国家又正值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更新与改革的良好契机,我们就必须大胆的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一定要以世界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这一切都是时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求。我们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作为参照物,借鉴其成功的发展经验,从而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显著作用。

一、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相同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存在,而绝非只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特产”,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着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无论中日两国的古代还是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强调培养合格的顺应时代的国民,从而为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神学色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因为人类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极其不吻合,无法正确解释当时的自然现象,社会实践活动也难以得到驾驭,就这样人为地创造了神创造和统治世界的荒谬认识。这种认识告诉人们,统治阶级是神创造的,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神所赋予的,社会生活实践不能违背神的意志,人们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得违背。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又都对不同的外来思想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我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而日本引进了我国的儒家、道教和佛教的传统思想,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并对其本国统治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差异。中日两国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国情,因而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必然会有诸多不同之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的继承方式不同。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思想理论基础,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既继承了古代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又不同程度地学习了外来思想理论即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而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全盘继承了本国古代的传统理论思想的同时,以及吸收了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理论,这是一种内外交融的理论基础改造形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的服务对象不同。中日两国由于统治阶级和社会制度完全不同,因而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服务的对象也完全不同,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当然它所服务的对象就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无产阶级利益;而日本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国家,固然其服务对象就是资产阶级利益团体。

二、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相同点。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通过不同形式和手段捍卫着统治阶级的国体和政体,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规范人们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护卫国家政治体制的正常有序运行。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对本国人民群众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维护国家利益,奉献社会上来。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差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的共同宣传教育下,不断地使广大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拥有主人翁荣誉感,它也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指导着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由国家“全面”干预,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体制,教科书审定制度上,日本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的办法,不顾历史真相,颠倒黑白,在这样一个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使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性更加突出显现出来。

三、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方式的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方式的相同点。首先,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不同,内容、方法、方式各异,但这种教育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国家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而有的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无名却有实”,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体制方面,都能够得到统治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中央人民政府具体执行,无论是军队、学校、农村都有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而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日本当局政府指挥,文部省具体执行。在日本的这种单一民族的大一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质下,彰显着国家在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表明国家对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其次,中日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都强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教育主要体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系统有预期地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学习方式。比如:在不同阶段的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方式的差异。我国注重正面的教育,虽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多样,但是主要强调正面、直接、正规的教育手段。国家教育系统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一定的范围和规定的时间内对其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日本更加注重熏陶和训练的教育方法,所以,日本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并通过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相同点。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历史性,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同时,也都会结合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吸收和消化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会重新塑造本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新的价值观。实践证明,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越发注重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大。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又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同时,也都会反映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中国各级学校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服务于本民族本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日本致力于创造有个性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社会及国家而努力,进而培养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又为社会发展到更高文明创造了条件,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而日本以二战后日本战败为分水岭,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期间的目标是“和魂洋才”、“完美的人”等,指培养一代具有神国主义色彩并拥有西方先进技术的新一代日本人,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强烈需要,神国主义色彩又染上了军国主义色彩,这时的培养目标上升为培养“尽忠报国”的以天皇为中心的良民为目的。二战后,日本的教育必须追求人格高度完美,促使作为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重视勤劳和责任,充满自主精神,成为身心共同健康的公民。对青少年则注重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能力,自主、自律精神及在国际事务中务实能干的国际化的新型日本人。

五、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启示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社会文化相结合。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且始终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目标,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在吸收外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的传统社会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又有效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对于传统文化部分,同志曾经提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建立在全民族全社会的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借鉴与改造,用科学的实践方法去伪存真,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实现更高的价值,从而丰富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使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人们错误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本阶级内部的一种驯化教育,当代社会,随着教育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当然我国的教育是针对全民族以及全国人民的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加快向全社会,全民族转换,并不是摒弃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维和观念向这个方向转换,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更加得到发挥,也会得到全社会,全民族人民群众的强烈拥护和大力支持。

3.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社会全人类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关键在于把外在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内化为个体品德意识,只有实现了这种素质的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还需要必要的省察、研究以及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方法的自觉运用,从实践中获得真理,用真理去指导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参考文献:

[1]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225-04

一、绪论

日本进入明治时代以来,结束了长达200多年的封建锁国时代,日本人的世界意识开始扩大到欧美。著名日本文化学者熊仓功夫谈到:“开国使日本人感到紧张,在全新世界西洋面前,如何做到

举止得体,不被耻笑,成了他们冥思苦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西洋礼仪的理解和学习成为一大课题,礼仪书中对西洋礼仪典型代表人物——绅士的描绘激增。这些描述中既有将绅士视为西洋化礼仪的标准人物像加以赞美,也存在将其讽刺嘲笑的负面评价。本文以礼仪书中关于绅士的描绘为基本内容,分析嘲笑讽刺绅士的修辞逻辑、将评价绅士的论述方式分类。通过考察其论述方式来探明明治日本近化过程中对“西洋文明”的憧憬以及抗拒的感情作用机理。

神岛二郎(1961)、平川佑宏(1976)、圜田英弘(1993)对日本明治时代西洋文明的容受与矛盾展开了成果丰硕的研究。但均未见围绕“绅士”言论为中心展开的内容。而从明治初期开始在日本社会广泛流传的绅士形象,是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在处理近代化、西洋化问题时爆发矛盾与不安的重要表象。人们考察明治绅士“是否实现了真正的文明化”时,不仅考察其表面上是否实现了西洋化,更要考察行动样式以及内在人格是否具有了绅士的素质。综上所述,围绕着绅士言论做相关分析能够反应后进国家在近代化、西洋化过程中的矛盾以及具体应对措施,可以捕捉一直以来日本近代化研究中忽略的侧面。

二、明治时代绅士概念的登场及演变

绅士一词是明治日本对gentleman的对应译语。但最早在何文献中使用这一对译语,学界评论不一。笔者考察发现《西国立志编》(Smiles,中村翻译,1871),《米欧回览记》(久米,1985)已经开始使用绅士作为gentleman的对译语,可以推测在明治初年已经开始使用。另外从明治中期报纸杂志开始对绅士的概念进行论争,说明诞生于明治初年的绅士概念已经在中期时得到了普及。1880年成立了绅士的社交机构“交询社”,1889年以所得税额为基本条件,广泛记载了人名、职业、住所等信息的《日本绅士录》创刊。绅士社交机构的诞生与《绅士录》的创刊,可以说明绅士作为理想的人物像开始在社会上普及。社交俱乐部和《绅士录》所登载的“绅士”是建设近代国家精英阶层或经济富裕阶层的代名词,另外明治后期出版的礼仪书也大量出现了“交际”、“社交”等时代关键词,成功术、社交术为主题词的礼仪书大量出版。在这些礼仪书中,精通西洋礼仪具有重要意义,绅士作为体现西洋礼仪的理想人物像被塑造。但同时也存在对现实生活中虚假绅士的批判、嘲讽。特别是作为近代化、西洋化象征的人物像,在批判西洋风俗与明治新政府激进的西化政策时频繁登场。其中较常见的是设定“真绅士”与“疑似绅士”两个概念并将其做对比,以“真绅士”的标准来批判“疑似绅士”的批判逻辑。这种批判逻辑实际上没有给绅士设定一个完全对立的概念,而是为其加一些限定条件,适当变换“绅士”的含义来理解和接受这一来自西洋的全新人物形象。明治维新以来,面对目不暇接的全新文明事物,人们的态度不再是接受和排斥的简单对立,而是通过各种折中战略摸索着传统日本与西洋的妥协途径。在上述西洋文明的容受过程中所产生的折中·协调的思维模式在设定“真绅士”与“疑似绅士”这样一种应对西洋式全新人物形象的战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因此,以下通过“疑似绅士的建构”、“真绅士的改编”两个部分的讨论,重点考察这种理解和接受的战略。本文所关心的重点并不是绅士实际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物,而是关于绅士这种表象的描述,运用了怎样的修辞逻辑和论述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容易接受,而最终实现在社会上被广泛认可的。

三、疑似绅士的建构

疑似绅士的建构是指,通过建构不够格的疑似绅士的否定表象来描述西洋式的绅士。在“绅士”前加接头语,或通过某种方式加以限定来表述“真绅士”是很好的,而“某某绅士”就不能被认可,这样一种批判的逻辑。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12

摘 要: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教育教学课程内容高度融合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发挥体育综合育人、传统文化教育功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价值认同;注重实践育人,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实现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转化;加强组织领导,探索构建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经济和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社会价值取向多元态势下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的精神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院校作为高校中的单科专业型院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使大学生自觉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施加的影响并提高影响的程度。更要让其外化于行,使大学生自觉追求、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理念。

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于大学生心灵,内化于心

在人们的多方需求及精神世界多样化现实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断被表达出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扩大社会认同和思想共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化价值追求的统领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法规等多种手段,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化的“大德”,而是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利益的反映。

1.1 加强校园内宣传教育,拓宽宣教渠道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认知不同,产生和形成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体育院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必须与学校的历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同全校师生共同建校的奋斗相结合。将宣传工作作为长期系统性工作,注重宣传艺术和有效方法的探索,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从宣传内容上,着力构建校园大宣传格局,统筹规划,按照中共十八大精神,精心策划、深刻解读学生关心的理论和热点问题,坚持面向广大师生,多反映学生的心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从宣传方法和宣传载体上,综合利用校报、海报、媒体广播、校园宣讲、等常规宣传方式,创造性运用网络新媒体工具,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师生的榜样带头作用,合理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价值观的动态差异,在确证价值观多样合理性的前提下创新宣传方式,谋求多样性追求核心价值观。

1.2 革新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价值认同

教育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化学生,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认知的主要方式。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脚在激活学生的价值认同上,价值认同并不与强制灌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知识量存在相关关系,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价值需求,重塑合理的价值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生活,统领学生价值追求。深度挖掘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目标要求,科学设计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成长所需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体系决定课程门类设置和专业考核标准。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增强理论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建设,增加课程内容设置,突出体育特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与学生价值认同、生活习惯、理论基础、个性特点相耦合,唯有紧跟学生学情、倾听学生心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空洞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

2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文化育人

2.1 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积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院校的传播和认同。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综合育人功能,公正、合理的规则要求,团结奋进的协作意识,勇攀高峰、永争一流的挑战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自强精神,爱国敬业的奉献精神,这正是体育运动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体育院校应结合体育项目产生、发展演变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编写出版具有体育特色文化的通俗理论读物,让大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项目的历史及所折射出的传统文化内涵。加强体育项目、艺术形式的宣传推广,标榜优秀运动员的奉献之美。专项教师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读,结合项目自身,言传身教,把体育所蕴含的拼搏、奋进、奉献精神传达给大学生,内化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认同。

2.2 通过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它讲道德、谈做人、讲诚信、博采众长、倡爱心、求和谐、重教育、器人才。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传统文化修养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每一个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历史文化汇集凝练的过程。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爱国、孝悌仁爱、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等道德价值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要纪念日是在传承优秀文化、铭记历史、珍爱生命等方面所设置的节日,如青年节、建军节、共产党诞生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等。体育院校要重视并发挥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渗透教学中。挖掘纪念日、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目的地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明修养。建设网上传播阵地,探索建立网上节日文化专栏、专题网站,弘扬节日文化,凝聚民族共识,拓宽节日教化作用的影响面。

2.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理想信念坚定、道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师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职业操守方面的集中体现。严谨治学,探求创新,学识渊博,行为规范是社会大众对教师的普遍认同,但职业情感与道德观念缺失,价值观扭曲,职业定位不清,理想信念淡薄在有些教师身上也有所突显。体育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中心,重点抓制度规范、氛围营造、思想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严格选聘准入,坚持先培训后入岗。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骨干群体队伍建设,坚持科学选配管理、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的统一,定期进行专题培训,完善定期考核。全体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内外兼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机制,提高教师师德践行能力。

3 推动深度融合社会实践,注重实践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关键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拓宽实践活动通道,创新活动形式,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3.1 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体育服务社会”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目的,是体育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体育院校因专业招生不同,学生专业技术、人文素养差异明显,在学校内成绩突出就一叶障目、自恃清高,学校一般对这类学生倍般珍视。“出学校”“进学校”自己的所学并未服务过社会,与体育发展的初衷相背离。志愿服务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志愿”参加热度不高、人数不多、质量偏低。体育院校推进“体育服务社会”需要深入实施体育院校志愿服务计划,全员动员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制度,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认定、学业考核的必要环节,启动志愿者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时数作为志愿课程学分修订,规定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完成的志愿服务时数并作为评优评先推荐入党的先决条件。与周边社区结帮结对,努力探索体育院校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建立志愿服务需求档案,开展紧贴市民服务需求利于体育专业发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积极到基层和中西部就业创业,在服务国家和地方改革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展才献志。

3.2 发挥体育院校体育特色,融入社会实践

多方合力,资源共享,为学生实践搭建平台,构建覆盖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发挥体育院校体育特色,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人员组织、经费投入、成果产出上规范管理,对调研成果要动态考察、评判。培育品牌特色社会实践队,结合体育专业特点提高社会实践服务的广度及深度,并能通过一己之力使社会关注调研项目或事态。大学生体育艺术团进社区进行文艺汇演、专业成果展示,创办养生讲堂,关注社区群众健康生活。与区县社会发展局、团委等部门合力走进社区和群众长期开展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环境保护、文明创建、养生健康等社会公益活动。

4 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工作各方面,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强化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形成全员育人的新格局。校党委作为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结合本校自身特色、文化传统和师生情况的实际总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根本方向,推动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一体化进程,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践行机制。建立健全与学生成长成才、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领导与部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进展情况作为部门评定考核和目标管理考核测评的重要指标。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工作有力开展。领导个人要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影响广大师生,带头示范,成为师生的学习榜样。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中坚骨干作用,增强学习和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做好党员干部的学习管理工作,积极引导,自觉主动,率先垂范,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把核心价值观作为选人用人、评判好干部的标准和价值风向标,融入日常生活、精神世界中。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