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7 15:02:49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篇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张先生在《教育哲学》中处处流露出对“人”的关怀,他也是从“人”出发关注教育的,他恢复了马克思对人理解的全面性。人的本质不是单维的,而是多维的。人的根本是什么? 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张先生也说:“教育就是教育”;同时,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要让“教育成为教育”。如此,笔者的最大感受是:人成为人,教育成为教育。我们不妨先从张先生有关人和教育的问题来看一下。

1关于人的问题

先生的教育哲学处处流露出他对人本身的尊重和珍爱,正如先生所言,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人是什么?或者,生命是什么?无疑是教育必须面对的第一问,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为大家所熟悉,但是熟悉不等于熟知,有谁能真正读懂人这本书呢,卢梭就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们应该从人的视角来看教育。

“人是什么? ”这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教育家不断对其发出询问的话题。因为这是个随着时展答案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不断扩大的话题。每一个时代都会对此做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回答。那么张楚廷先生是怎样对这一古老问题发出新的询问的呢? 他又是如何对“人是什么”做出回答的呢? 在先生的心目中,人理所当然是“教育的第一”,也是哲学的第一问。在他看来,要弄清“教育是什么”,首先必须弄清“人是什么”。在无数的教育问题中,‘人是什么’也是教育的第一个问题。他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人的颂歌。他从“人是什么”这个“教 育第一问”开始,对人展开多视角论证:人我关系、人物关系、我我关系、人与语言的关系、人与知识的关系、人与发展的关系、人的意识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人与自由的关系等等。

张楚廷先生澄清了长期存在于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误读,恢复了马克思对人理解的全面性。人的本质不是单维的,而是多维的。人的根本是什么?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唯一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人成为它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是唯一拥有己的历史并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写下并为宇宙写历史的生命”。“人是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最高形式”。“人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最高的动物”。可见在先生的视野中人的本质是极其丰富的多样化存在。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人就是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然而反观现状,“人像人罢了”。这里笔者用了“像”字,笔者想表达的是人的属性是淡化的,那种马克思强调的“自己的”、“本身的”东西色彩并不鲜艳。既然弄清楚了人的问题,张先生基于此观点又问:“教育安在?”

2有关教育的问题

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是从教育内在必然性探究出发,以探索与揭示教育存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为主要任务和方法,意图为教育的存在、变化和发展提供一个科学、合理、充满生机的理论支撑。先生提出“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什么”,“什么是教育”,“教育做什么”,“教育的过程是什么”等等。先生说:“教育中究竟有多少问题,我们无从查询。……就会发现问题真的不少。而且,我们也不必再怀疑询问的必要性”。

先生说:“教育就是教育,是一个万能的说法,简便省事,但这种万能的说法实在也是万般无奈的说法。”但这并不是无意义的说法。在对教育的定义中,有“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经济基础”、“教育是文化”等各种说法,事实上,这些都是用后者去说明前者,理性但并没有表达出感情。张先生说“实际上,它(‘教育就是教育’的说法)表达的不只是感情,也还包含了理性。”“事实上,用经济去说明教育,用政治去说明教育,都是由外部来说明自己,有他事物来说明这一事物,有别人来说明自己,于是,它就说‘教育就是教育’,意思就是说‘自己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或许,并不是这种说法不恰当,只是还没有被我们广泛接受。那么,为什么“教育就是教育”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呢?说白了,就是教育还没有成为教育。为什么教育没有成为教育呢?上面我们在人的问题中得出结论,就是张先生恢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但是,反观今日之社会,当今的人们是在失去“自己的”、“本身的”的状态。我们来看看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性。教育并不是原本就有的,它是在有了人之后才有的,那么,“离开了人的特性,我们有可能弄清楚教育的特性吗?”再来看,事实上,人也没有真正弄清楚“人是什么”,我们只是知道了“人的根本就是人”,但是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了。就算懂得了,也还没有做到。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因为思考自己是什么而成为人,人的反身性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特性。张先生说“‘人是什么’是教育的第一问”“人创造了教育,正常运行的话,人性便会转移到教育上来”,如此看来,现阶段人性还没有成功转移到教育上来,我们不得不把教育说成了别人而不是自己。所以,人和教育始终是复杂、矛盾、前进上升的问题。这道难题并非无解,所有这些,关键在于人,需要人在“我我关系”的斗争中不断前进;所有这些,都是要人成为人,教育成为教育。

参考文献

成人教育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11—04

一、成人教育的厘定

有关成人教育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对“何谓成人教育”的探讨却屈指可数。尽管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不同的教育体系,各自有着根本的学制特征,一些研究也认为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相对,“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对象即受教育者是否具备完全的主体性”,但是大多数研究没有对“何谓人的主体性”进行追问,对“成人”的理解也就没有达成基本共识,或认为成人是成熟的、有经验的人,或认为成人是能够控制自己行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或认为成人比较务实、学习自觉等。而且,成人教育经常与其相关概念“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国民教育”等混用,至今仍存在身份定位模糊的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成人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为更多的国家和人们所共同接受的,能够比较充分显示“全面性、权威性”乃至“国际通用性”意义的定义表述。基本概念不厘清,对于成人教育的专题研究无疑是个硬伤。笔者认为,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可以通过厘清“成人”和“教育”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而合成成人教育的内涵。

1 何谓成人

一般认为“成人”意味着人的心理成熟,做人和做事有经验和主见,不轻率和盲从。但是我们知道,成人往往也和“成见”、经验主义、害怕或轻视理论学习相生相随。成人年龄的渐长并不必然和经验的成熟同步,不会主动学习或自主钻研的成人,他的主体性人格和智商、情商只会低水平重复,根本谈不上成熟。所以,仅以成熟、经验、自觉性等主观价值判断来裁定是否“成人”,可靠性和可信度都不强,而且还存在“成人”对自我的自封嫌疑。法律中的“成人”规定无疑是大众的,而且是公信力较强的,即宪法规定的年满18周岁则是成人。因为此时的成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并能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宪法特别强调,个体身体发育的早晚、心智是否成熟、经济能否自足、社会是否认可等等,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干扰、混淆和取代“将18周岁作为成人标准”唯一性的理由,显示了如此定义“成人”的公权力和公信力的突出特征。

2 何谓教育

不同学者由于立场和视野不同,对教育的定义见仁见智,现有教育定义的数量已达几十种。但是教育的原点无疑是育人,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广义上,凡是以教与学为活动形式的有意识地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上则是指学校教育、函授教育等活动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无论广义或狭义的教育,它们都强调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结果通常表现为:知识丰富、能力增长、经验老练、做事专业、个性独立和创造性强、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等等,可以自尊、自由地工作、生活和休闲等。诚如布雷钦卡所言:“教育是成年人向成长中的一代提供的关怀”,“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特定的人格特征,使之有能力独立且富有社会责任感地生活。”

综上,“成人教育”的概念就可以清楚地表述为:“对年龄不小于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有助于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其人生完满与充盈的社会存在活动。”无论是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或是对一般学生进行普通教育后的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年满18周岁的具备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人,根据他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不同需求,对其人力资本进行开发,提高其知识和技能,完善其人格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反观当前的成人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其学历教育和谋生、成才的工具属性的较多,而对“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何乐生及享受人生、寻求自我实现等价值属性的追问则较少。“尽管成年人都有比较成熟的生活技能,但他们在人生问题上不能没有一种价值性的反思态度。他们必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考虑如何学会对待共同生活和共同利益的正当态度,学会正当对待他人的态度。因此说,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的核心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有价值。这也是成人教育的基本使命之一。”

二、成人教育中的“成人”:精神成人

成人教育篇3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成人教育在以一体化和科技化进步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通过学习,成人获得了知识、技能,获得了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同样受益。成人教育在减少贫困、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营养水平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与成员国一起为了确保每个成人拥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而努力。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内罗毕建议书》,该建议书明文规定了各国政府有义务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将推广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2年“富尔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及1996年“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推广终身学习的发展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成人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成人教育

“对很多人来说,成人教育就是为人们提供他们没有接受过的基本教育。对于许多没有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个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初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那些通过成人教育来应对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新挑战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教育的延续。成人教育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获得个体发展的一种手段。”

根据人的年龄可以将人的生命历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而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是提供和实施教育与培训的连贯的、有意义的框架,朝着人人终身学习的范式转变是必然的,而成人学习和教育是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

因此成人教育是“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的统称,不论它的内容、水平和方法怎样,不论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不论它是早起中学教育还是学院和大学教育、学徒教育的延续或替代,正是通过这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被所在社会认为是成人的人增强了他们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或专业资质。或者,这种教育过程在个人全面发展与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下为他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改变。但是,成人教育不应该视为独立的实体,它是全球终身教育与学习计划的一个分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成人教育的类型

成人教育学习即包括正规的、连续的教育和非正规的学习,也包括多元化的学习型社会所提供的,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正式的、随机的学习。

1.正规学习

正规学习是在教育和培训机构,通过有组织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和支持最后得到证书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我国的成人学历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非常规学习

非常规学习不是由教育或培训机构提供的,通常不会得到证书,但却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非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新东方教育,以英语学习为目的教育。

3.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与工作、家庭或娱乐有关的日常活动。它不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一般不会得到证书。非正式学习可能有目的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没有目的性的,或者说它具有“意外性”“偶然性”。例如对某国文化产生兴趣而开展的自我学习。

(三)成人教育的政策

成人教育政策一般都包含在常规教育政策里,很少在全面发展框架内成为主流。大部分成人教育政策既不连贯也不完整,更像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反应的拼凑,而不是密切关联的原则和项目的框架。在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中,有154个国家提交了国家报告,其中126个国家宣布成人教育已经直接或间接的包含在某些政府政策中。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欧洲比例最高,接下来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但是这里对政策的理解过于宽泛,从国家基本立法、宪法到行政命令和立法颁布,再到中期发展计划和十年发展计划等。

国家受困于普遍贫穷、高度的内部不平等和国际债务的程度,影响着成人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向。而每个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在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双重政策目标上侧重点不同,一些国家坚持以经济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一些国家强调“公益”模式,而且坚定地致力于将终身教育作为对个人和公民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做出人本主义贡献的事业。

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使成人教育政策在整合的终身学习政策框架内成为主流。普遍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可以为成人教育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一个共同的监测系统,这可以作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补充。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起法律、经费和管理架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成人教育联系起来,组成连贯的体系。

二、成人教育的立法概况

各国对成人教育立法都十分重视,1997年以来针对成人学习和教育的立法也有很多具体的实例,这些立法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成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见表1)。

成人教育的立法为将民主和可持續发展变为现实,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要想在世界各地公平和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还不能实现,但成人教育立法的开始,已经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各项配套措施逐步到位,成人教育未来必将有良好的发展。

三、德国成人教育概况

(一)德国成人教育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一个思想的国度。教育和科学、研究和发展被赋予核心地位。在一个无国界的欧洲和一个市场全球化的世界里,教育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无国界和知识网络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在推行教育社会化、民主化的德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已相当广泛,以成人为对象并为之提供学习机会的主体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谓硕果累累。

德国的成人教育开始于19世纪前半叶,1919年《魏玛宪法》第148条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教育制度以业余大学为主,由共和国、州和社区共同来承办。”至1932年,德国有200多所業余大学。1949年德国政府的国家基本法就对成人教育高度重视,196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通过了《德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任务》。1969年德国又通过了《继续教育法》《教育假法》《工作促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令,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迄今德国已建立了兼具多元性和辅助性的成人教育体系。

(二)德国成人教育思想的形成

1970年,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德国开始受到重视。1990年,德国联邦议院的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未来的教育政策:教育2000》为德国未来的教育政策提供了建议和方向。1994年德国又提出了《联邦法令规章与联邦、州、地区共同发展继续教育使之成为第四教育领域基本原则》。1995年德国的研究、科技与革新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信息社会:机会、革新与挑战》的报告书。199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了《终身学习:职业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展望》报告。1998年又发表了《终身学习的新基础:发展继续教育成为第四教育领域》。

(三)德国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企业或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二是国家、社会团体和大学主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三是教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四是其他机构。私人的函授机构通过训练班提供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普通和职业领域里的进修机会。而图书馆、博物馆、社会文化中心等机构也提供众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大众传媒机构则以讲座的方式和业余大学密切合作,进修计划通过媒体进入千家万户。

五是互联网教育。德国注重运用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扩展成人远程教学服务以支持成人教育的推广。德国在1996年便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

(四)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私人企业出资、举办单位筹资以及参加学习者交纳的学费。

四、中国成人教育发展

(一)中国的成人教育制度

中国成人教育近几十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制度建设还尚不完善。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无法典形式的中国成人教育制度。部分成人教育的内容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成人教育的专项制度有一些如:

(1)岗位培训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主体行为或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2)继续教育制度: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体行为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则。

(3)学历教育制度:是指以书面的文字形式反映在政府文件或法律法规文件中成人中、高等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包括管理体制、招生考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制度等。

(4)自学考试制度:是指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7)农村成人教育制度:扫除文盲、成人学历教育、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农村绿色证书、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村文明教育、农村老年教育、督导评估等。

(8)社区教育制度: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目前,虽然专项制度很多,但是执行起来情况不一,有的执行的较好,有的则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没有法律形式的规定,仅靠各专项制度是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有效实施的。

(二)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成人教育学萌芽期开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成人教育被纳入到大教育的行列中。建国初期称成人教育为社会教育,后又改称为工农教育、业余教育,1982年开始正式称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学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科群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成人教育学科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在成人教育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专著。

(三)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图1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又分为初等学历教育、中等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学历教育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主要以中高等学历教育为主。而非学历教育分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成人自我教育三种。类型多样,可见社会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四)中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而教育投入的主要形式有教育财政、学校财政、学生贷款、教育资助、教育经费筹措等。

成人学历教育的投入来源是学生的学费,由政府部门进行定价。低学费虽然为学生报考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教育成本却不断增大。成人非学历教育经费基本上是学生的学费,也包括部分社会的经费。

五、从德国成人教育立法看中国成人教育立法

德国的成人教育已经非常成熟,在金融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其发达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实体化为基础的经济配以丰富多样的人才队伍促使德国的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这对中国的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启示。目前在中国,虽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并非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在边远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保障也存在一些问题,读书无用论、女童辍学率等问题常有发生。德国和中国的成人教育虽有很大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成人接受各类教育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必须从更高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将成人教育立法提到日程上来。像德国一样,将成人教育纳入法律范畴,以法律的力量来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

成人教育制度是通过公共规则和社会规范而实现的个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成人教育制度要创新,主要表现在保障性、规范性、资源性三个层面,如理论创新、创制技术创新、运行模式创新、制度监督创新等。要解放思想,完善教育体制,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理想;促进基本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保证受教育者权利的压制、歧视、阻挠都能被纠正;同时制度异化的问题得到有效抑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加快成人教育立法的进度和执法的力度,保证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把成人学习与教育融入国家政策关注点之中,特别是教育决策部门要理顺、理解与成人教育相关的范畴、概念,使相关表述更准确;加大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各个部门协同参与成人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扩大成人教育的参与度和全纳性;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成人教育队伍,提高素质;建立检测与评估机制。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使前人制度文明的成果必须在新的制度设计中得到体现。一个制度、一部法律本应有的形式要件不得随意缺失,它的逻辑结构必须完整,否则理念再好如果技术上随意性太大、漏洞太多,这个制度、这部法律所应承担和完成的任务就会付诸东流。另外成人教育制度规范化,需在立法和制度创制的每一个环节、在法律和制度执行的保障和督促等方面稳步跟上。

要落实成人教育依法治教的精神。第一个要义就是在成人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要有保障以人为本、保障每一个公民都有通过学习开发潜能并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系列制度。第二,这些制度还必须能够从虚拟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真正走向现实,具体些、细致些、以便做到可操作、可落实。

虽然,成人教育立法还存在困难,但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一是巩固成人教育改革成果的需要。成人教育办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需要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和确认。二是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需要。管理体制的多元、指导思想的模糊、生源的不稳定、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三是完善教育法制的需要。制定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操作性强,适应市场经济的成人教育法对于完善教育法规,实现依法治教有现实意义。随着成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行,将有效地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升.我国成人教育立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2]刘畅,黄梅.论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8(5).

[3]任春.德国成人教育[J].德国研究,2007(1).

[4]崔玉玲.经营理念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宋孝忠.欧美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6]李胜春.德国成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06(2).

[7]孟庆梅.中德成人教育比较及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认识[J].成人高教学刊,2006(5).

成人教育篇4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成人教育业迅速发展。随着当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增强,成人教育业构造了新型的教育制度。但是,因为传统教育的观念,使得成人教育的管理十分的薄弱,教育资源不足,成人教育无序的发展等,都导致成人教育质量出现了问题,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政策、制度、管理、思想和认识等方面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努力的提高教育水平,从而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人才。

2.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2.1总体的生源减少,内部生源分布不均衡

近些年来,我国的在岗从业者的学历逐渐提高,在生源中大大降低,高中毕业生逐渐的成为了生源的主体。在成人教育的内部,专业的生源分布不均衡,一些热门专业上课生源超出招生要求,冷门专业则门可罗雀。高考的扩招也给成人教育招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总体上的生源下降,内部生源分布不均匀。

2.2人力、财力不足,教学设施较差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是依照普通高校的模式来办学的。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师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教学设备、师资和管理人员的配备上都减少了很多,把人当作创收的手段。致使本来就很差的教育资源被不断的分割和占用。

2.3教学缺乏成人性化

教材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很多成人教育的专业课仍然在使用高校教材,造成了学习上的脱节,理论知识过多,但是实用的知识太少,传统知识多,缺乏成人化。课本的内容很多,但是教学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所以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即使教师和学生都很费时、费力,但是教学质量却难以保证,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实现。当前成人教育的教学工作一般是由普通高校的教师来承担,这样必然会使学生的投入精力下降。有的教师甚至把本科教学的模式原封不动的搬来给成人学生,忽视了他们的特点,出现了严重的普教化倾向。

2.4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不够明确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提高职后教育的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目标。有些人认为成人教育不是太好,没有把成人教育当作正式的学校教育来看。有部分学校把成人教育作为学校创收的途径,把经济的效益放在了首位。也有一部分单纯的认为成人教育就是普通高等教育,在办学上只是简单的沿用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主要以追求文凭为任务和目标,教育方式上按照普通高校的办学方式,造成了教学无法体现成人的性质,背离了成人教育办学目标。

2.5成人教育的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在成人教育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个人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我国成人教育队伍素质在总体上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也仍然会有一些问题。首先在于制度上存在缺陷。一些院校没有将成人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与岗位津贴、评职称等联系起来,这样并不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十分不利。其次是教师缺乏责任心。有些教师要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压力很大,再加上成人教育的对象较复杂,相互之间的学习态度也有差距,出现一些教职工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导致了一些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

2.6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使学院的声誉受到影响

随着生源的萎缩,成人教育的招生选择不断缩小,一些热门专业有时会出现生源远远小于计划的现象。生源的质量不断的下降,使得教育增大了难度、质量下降。成人教育学院因此受到打击,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更加困难了。

3.当前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成人教育产生是新时期发展的产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的高考制度恢复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大量的考生与比例较低的录取率的矛盾加剧,所以成人教育也就应运而生。在成人教育诞生那一天,它就不只是为了给已经工作的成年人提供一个受教育的机会,而更多的是为了让落榜考生接受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不能取代的社会功能。成人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重要手段。成人教育能够为失去教育机会的人们创造教育机会,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自从1998年高考扩招以来,给成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成人教育的生源逐渐减小。因为多年的运行,成人教育逐渐的利益化,继续招生和继续收费已经成为一种惯性。由于国家对于成人教育的招生指标没有一个控制的范围,一些院校因此会滥招、抢招,从而牟取利益。由于生源不足,所以有很多成人教育都在降低招生的标准,一些地方竟然会默许、纵容考生作弊,用此方法来吸引考生。

以上这种招生方式显然是牺牲了整个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从事成人教育的人员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墓地里,成人院校只是在考虑自身的利益,不惜损失整个行业的利益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4.成人教育发展的应对之策

4.1大力健全职工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职工队伍的素质是单位发展的基础,只有把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到单位的考核制度中,才能够对职工进行调控,更好的落实职工教育。要明确管理的职责,统筹规划。职工教育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制度,从而在检查和评估过程中更加的合理,以规范管理。要不断的加强基础性建设,在新职工上岗之前,要进行及时的培训工作,不断改革新措施。

4.2优化成人教育课程

不断规划教学目标,对一些办学规模小、教学质量差,无法满足未来教育发展需求的函授点,要采取停办的措施。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并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紧密联系社会需求,拓宽办学范围。建立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不断拓宽专业基础课,做到以人为本。从课程体系结构来看,除了一些基础课、专业课之外,还应该更多的去设置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学科,要不断的对过时的课程内容更新,确定一些骨干课程必须落实到位,从而使学校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

4.3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者的水平

教学的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政策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对于提升教学的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学管理者一定要注重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要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熟练的应用到管理当中,特别是教务管理。

4.4不断的更新观念从而实现更好的定位

一直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基本上都是全日制教学模式,从而导致了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明显的趋于统一。这种统一化不能够适应当代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成人教育一定要面向社会,回归成人教育应该有的功能定位,明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编写适合教学的书籍。

4.5完善师资队伍

一个专业如果想要办得更好,就必须要有一批优秀教师,他们不仅应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要充分的掌握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特点,结合办学优势,推动成人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

4.6建立并完善适合中国的成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从学历逐步的走向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的特点。大力支持和鼓励人们终身学习,成为了当代的热潮。所以,我们更逐步的建立成人教育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逐步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质量评价体系。

树立新的成人教育质量观念。在当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如何评价和判定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原有成人教育的基础上,逐步的形成终身学习观念。要建立符合当展实际的评价体系。

应该做好制度的设计。对于以前的成人教育来讲,终身学习时代的成人教育内容更丰富,与社会联系更加的紧密,已经不是以往成人教育规章制度所能够覆盖的。首先,我们不能完全的去照搬普通高校的质量评价标准,要结合社会实际,建立符合当代成人学习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其次,应该针对成人学习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制度的设计。在网络学习、社区学习、农村成人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制定出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使各种成人学习都能够得到认可。要不断完善,循序渐进。建立并完善成人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尤其是东西部差距,社会各类的成人学习方向、学习方式、学习手段都大相径庭。全面建立完善的成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建立成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进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就必须因地制宜,先通过试点,由点到面,稳步推进。

4.7大力加强成人教育培训的规范化管理

近些年来,多种形式的培训逐渐兴起,诸如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社会化成人职工培训、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等发展极为迅速,规模很大。但是,出现了一些质量上的问题。一些教育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注重规模,缺乏时效性,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都很低。

5.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5.1成人教育的生源来源逐渐向在职、从业人员进军

根据教委指示,今后成人教育要面向在职及从业人员。对于在职人员的高水平岗位培训以及大学后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我们要不断加大大学后继续进行教育的进程。

5.2面向行业办学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一个方向

当前世界的经济逐渐趋于全球一体化,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所以要加一批有管理经验并且熟悉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的复合型人才。

6.小结

总而言之,而对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的去探讨和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品波,孙晓天,袁琴.对成人教育运筹学课程的若干建议[J].湖北广播大学学报,2008,28(10):13-14.

成人教育篇5

二、学科体系上的延展力

成人教育学的扩容性体现在学科体系上则具极强的延展力。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上的延展力是指成人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按照自身的逻辑线索衍生出一系列的新的课程和新的教学形式,满足成人不断学习的需求和热情。成人教育学学科的课程安排与设置上多元扩张,教学形式和手段上与时俱进,知识体系上呈现发散式扩展。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延展力在课程上的体现是其课程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丰富多彩,它有三类组成,其一是核心课程类:成人发展、成人学习、教学过程与教学手段、项目开发与管理等;其二是专门课程类:成人教育史、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学法等课程;其三是特殊课程类:成人基础教育、比较成人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立法研究等。此外,成人教育研究对象范围极其丰富,群体极其广泛,成人教育开设了关于工人、退役军人、妇女、老人等的课程。从而为那些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得到正规教育的青年、退休或者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为家庭献出自己青春的妇女、社会上无法得到正规学习的残疾人,离开部队急需学习一技之长的退役军人,为了家庭和生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等人群打开了一扇通往希望的大门,让他们有所学也有所为。成人教育学这种惠及大众的、多姿多彩的、师生互动的、注重生产的、普惠公平的学科体系,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周期短、次数频、规格多、成效快,成人在学习中能直接有效地把科学技术、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可以把潜在的尚未成熟的劳动力培养为现实的成熟的劳动。在课程的实施上也就是教学方式上,成人教育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其强有力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在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走在各类教育的前面,从而使得成人教育包容度更全面,延展度更深入,成人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水平掌控具体的学习强度,从而使学习更加便捷,知识掌握更加灵活。此外,成人教育学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教学形式上采取情境教学、对话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充分体现服务成人学生的宗旨。这种结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延展性的教学方式让成人教育的效率大大提升,成人的学习热情也特别的高涨。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视域既具个人性又具社会性,故而在教育知识体系上成人教育的延展力更为明显。关于教育知识的划分,刘庆昌教授在《教育知识论》中将其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个人教育知识和公共教育知识;社会的教育知识和理想的教育知识;事实性的教育知识、观念性的教育知识和方法性的教育知识;教育活动的知识、教育事业的知识和教育思想的知识。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延展性特质有效地将教育知识的这四个层面都涵盖其中。从而,成人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包含的不仅是个人教育知识还有公共教育知识,不仅是现实存在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理念下未来所理想的教育,不仅涉及事实、观念还涉及方法与应用。成人教育学延展的知识体系使得其教育结果不仅对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社会进步有着深远影响。成人教育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度也是极具延展力。在教育实践方面,成人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空间和时间界限,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采用微课、反转课堂、移动学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了成人原有的经验,增强了成人学习的效性和质性。例如中国远程教育网、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等互联网媒体在成人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沟通与学习的桥梁。在政教联合方面,成人教育充分联合各种社会资源,组织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力量,为自身发展开道护航,政策与财政的支持充分保证了成人学习的无障碍和稳定性。

三、学科建构上的创生力

创生力是成人教育学扩容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它给予成人教育学丰富的存在形式和生命力。成人教育源于“教育”,是从“教育”的母体中孕育而来的,符合进化论的逻辑,“在原有存在形态的基础上裂变新的具有更大功能,具有更大生存力量的存在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人教育以其自我不断的更新能力、自我分化能力和自我重构能力在教育进化中不断壮大。早期的成人教育学是单数形式存在的,其蕴涵着关于成人教育的几乎所有理论表述及认识成果,如近代以前的哲学在问世之初是以综合形态存在的一样,成人教育学最初也是综合形态的。之后,伴随成人教育实践以及成人教育学自身的成熟与开放,单数形式的成人教育学逐渐走向分化,孕育出许多成人教育的分支学科,从而形成现有的成人教育学科知识体系。成人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以及课程体系构成了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其基本框架的形成、构建和完善是成人教育学不断创生的过程,形成的多层次、多序列、多角度的成人教育学正是其创生力的体现。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基础学科成人教育学分化出的分支学科,如成人学习、成人教学论、成人课程论、成人史学、成人管理论、比较成人教育等。从综合形态到分支形态的演变使得成人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日渐丰富,从原本的一个问题点逐渐演变成知识的线与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面在横向与纵向间延伸,最终形成了较为清淅的知识体系和研究范式,故而第二类是由成人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如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经济学、成人教育伦理学、成人教育统计学、成人教育哲学等,这类学科主要是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对这些学科视阈内的那部分成人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观察,视角深入且透彻,未来的扩展度相当可观。第三类是由不同教育对象所构成的特殊领域,如工人成人教育、军队成人教育、家庭成人教育、犯罪成人教育、妇女成人教育、老年成人教育等。成人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的分类体现了目前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由理论学科向应用学科、由最初的单数形式演化而成了复数形式的扩展。现行的教育学正在日益走向学校教育的死胡同,教育愈发模式化和僵化。这种背景下,成人教育学突破了其“母体”教育学,从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唯一教育途径的怪圈中脱离出来,超越了教育学的传统视阈,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出发,以其强有力的扩容性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教育实践纳入其中,建立一种民主的、灵活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模式。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保罗•郎格朗说过“在为保证终身教育实现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具体事务’中,成人教育的发展史首要的,因为成人教育看上去是整个终身教育的‘火车头’。”成人教育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心与主体,是终身教育体系发展蓬勃的关键。成人教育学可以满足个体对知识无限渴望的需求,对于扁平化社会的治理以及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起着支柱的作用,对于改善社会分层与调和社会流动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成人教育篇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新规律、新途径、新机制,着力构建家庭教育新模式,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是目前和将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未成年人不同领域的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德育、智育、个性心理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未成年家庭教育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

1.1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培养

家庭的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家庭道德责任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的形成造成冲击;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孩子道德责任的形成受到影响;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行为失范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使得人们有必要探讨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问题。孔子曰:“少若成大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孩子自小养成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甚至一生的前途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是实现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和知识培养均衡的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2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智育培养

所谓智力教育,就是知识教育。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治理教育非常重视,并且已经有了很多探索。未成年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兴趣远远超过理性认识。所以,作者认为,如果采取未成年人智力教育生活化的方式将会更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学习兴趣,提高未成年人学习效率,同时,智力教育也是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家庭教育有效方法和途径。所谓智力教育生活化,就是把智力教育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从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比如,家长在教孩子识别动物时,就可以把孩子带到动物园,对这活生生的动物进行现场教育,这要比在书本、画册上教育孩子效果好得多。

1.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个性心理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一些全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极大地冲击着我们,而且以惊人的力量和速度改变着青少年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家长和家庭教育要转变旧有的思路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变化。然而,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十分缺乏。家长对孩子精神上的过度保护,如同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一样,极大地降低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家长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充分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重视和指导。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及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其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首先,它有助于孩子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其自主性和自律性。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孩子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索的能力;同时,家庭中有原则可循,这就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培养孩子自我约束、按一定行为规范办事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其次,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发展孩子的情感、意识、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孩子的智能水平。健康心理可以使个体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这对于调动个体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的形成,以及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所有神经联系的复活,都是十分有利。

2、未成年人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研究

2.1婴幼儿期家庭教育

婴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应该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交互和渗透作用。行为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加强对婴幼儿行为的指导,让婴幼儿在知行合一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完美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的,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与幼儿园相互配合,激发幼儿的行为意识,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力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2.2小学期家庭教育

在对未成年人实施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这种关系,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到校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避免临渴才掘井,发现自己的孩子落后很多了才来关心,表现为被动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

2.3青春期家庭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很强的叛逆心理,那是很正常的也是发育的必经过程!由于这个阶段孩子随之自己的长大和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知识面的拓展和经验的增多,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兴趣也逐步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他们希望独立,不再像儿时那样事事听从父母,如果父母过多地干预他们的事,他们则会不高兴,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强烈的独立倾向表现不理解,感到悲伤和失望,认为自己为孩子吃了很多苦,而现在孩子翅膀硬了,不需要自己了,于是总是把孩子紧紧抓住不放,事实上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认识到青少年寻求独立的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问题是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去进行科学引导。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按照自己的逻辑来管理孩子那将带来更多的麻烦!作为家长要管理好孩子就必须注意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变化规律,特别是心理,抓住他们内心的动向,正确引导,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合理处理,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复,为孩子树立榜样!

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因素

3.1不同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有一定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也会不同。不同的家庭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不同。在我国未成年人教育中,应当重视不同家庭背景的文化差异,使他们获得与其家庭相一致的教育,以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文化差异包括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等)。

3.2社会变迁影响着未成年人家庭教育

社会变迁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社会风气、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心理、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局部性变化。社会变迁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冲击着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理念,甚至对教育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也是很有影响。现代社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一部分家长由于忽视子女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忽视子女性格和情感的培养,忽视子女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忽视子女的劳动能力培养,使一部分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已是社会变迁中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就当前而言,家庭教育应该与时代同步,掌握教育规律,把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

3.3社区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社区文化对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影响。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我国城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收入在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与农村青少年的父母比较,城市青少年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更全面、自觉和科学,其精力和物质投入也更大。表现在教育方式上就是给子女的温暖多。要求也多,管理也严。在农村,父母虽然“望子成龙”,但囿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各方面条件限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主要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或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在教育方式大多数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城市父母。从农村和城市两类社区的文化背景来看,父母角色的认知和分工存在差异。

3.4家庭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影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的生活氛围、父母的品格和文化修养、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的等等诸多方面。父母应该多创造有利因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而深刻的影响,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父母乐观、镇定、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另外,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也应充分考虑其教育的影响。

4、未成年人家庭卫生保健与营养

4.1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要想对未成年人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一是避免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期望过高,这让孩子的压力过大。二是不要过度对孩子保护,养成孩子的过度依赖心理。三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要过多干涉,应该相信孩子自己能够解决好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四是避免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网络上充满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很多未成年人由于抵制力差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家庭在这方面应该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合理应用网络。

4.2未成年人的保健与营养

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期,所以这个时候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保健与营养很重要。目前很多孩子由于营养过剩或者不均衡造成肥胖症等等。家长应该准备合理的饮食习惯,为孩子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孩子暴饮暴食或者不吃早餐等不良习惯。

5、结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性格、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教育中,应该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充分考虑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营造愉快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环境的理性思考》,高布权;冯晓琴,2006年01期

成人教育篇7

中国成人教育(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 issn:1004-6577 cn:37-1214/g4 邮发代号:24-96 周期:半月 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中国成人教育期刊简介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为主要主办单位的部级综合性半月刊,系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是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部级中文核心期刊,连续多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于《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教育类核心期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致力于创造一片交流思想、争鸣学术的自由天地。 

栏目信息

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本刊评论、本刊特稿、焦点透视、成教时评、理论纵横、新视点、管理之窗、院(校)长论坛、青年园地、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现代企业教育、农村成教、省地巡礼、特色学校、任务天地、台岛专递、港澳采风、域外扫描、招考热线、成教简报等。

成人教育篇8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05-03

一、圆球人寓言

柏拉图在他那篇语言优美、意蕴深远的对话《会饮》中,借古希腊著名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之口讲述了一个“圆球人”的故事。据说,人原来有3种性别,除了我们现在的男、女两性之外,还有一种男女两性的合体自成一性。那时候人的样子是圆球形,除只有一个脑袋之外,其余的都是我们现在的人的双份,比如两张脸、两副耳朵,四只手、四只脚,等等。不过,这唯一的脑袋跟我们现在的也不一样,它要圆得多,尤其是上面有方向相反的两张脸。他们之所以是圆球形,乃是因为他们的来源是圆形。这种人本领极大,跑得飞快,精力很旺盛,因此难免有非分之想,以至于想到天上去造反,要跟诸神干架。诸神看到这种情形之后,既愤怒又不安,开始想着把这些人全灭了,可是又想,要是没了人,也就没有谁来供奉和崇拜他们。最后,还是宙斯想了个点子,让人继续活着,但是削弱他们的本领。这个点子就是把圆球人劈成两半。劈成两半之后,先把人的半个脑袋扭过来,让那张脸对着劈开的伤口,为的是让人记住自己的狂妄带来的伤痕,再把圆的背踩直,变成我们现在的样子,接着用力扯身上的皮把切开的伤口包住,并打一个结,这个结就是我们现在的肚脐眼。如此一来,劈开后的人就不再是圆球人了,而且只剩下男女两种性别。最糟糕的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的人,不再是完整的(圆满的)人,或者说失去了原初的本性。因此,作为被切开的一半的人,为了找回自己的完整,恢复自己的本性,就总是迫不及待地寻求另一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爱情。一旦找到,就紧紧抓住不放,还想要合二为一。很显然,以前是既男又女的那一性劈开来后是男人的一半,就会寻求作为女人的一半,而劈开来后是女人的一半,就会寻求作为男人的一半;原来这种圆球形男人被劈开后,就只会对男人感兴趣,而原来这种圆球形女人被劈开后,就只会对女人感兴趣,异性恋和同性恋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无论所追求的另一半是否与自己同性,都是为了渴求完整,恢复自己的本性。因此可以说,追求完整,健全人格,让人生变得完满,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状态,这也正是教育的基本理念。换句话说,教育的使命乃是人的养成,让人成为人,意识到人的尊严,成为孔夫子所说的“不器”之“君子”(《论语·为政》)。

二、当前教育的“非人”本性

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弊病之所在,就在于把人培养成“才”(材)的“器皿教育”,当然还有更好听的名称,叫做“成才教育”,而究其实质而言,无非是“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功利教育”。这种病症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学生们还没跨进大学校门,就在打听冷门热门、就业形势之类,其心态无非是想学一门吃香的“技能”、找一个来钱的“职业”。同时,我们的大学校长、院长们念兹在兹的也是“就业”二字,就是说到科研,所关注的也是“论文数量”、“项目级别”等等,单单忘了“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这个最朴素、最基本的使命。当然,政府导向是其主要原因,像着了魔似地把人变成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变成“会说话的工具”。我们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但这些“花朵”不是让其绽放,而是让其长成“大树”,长成“大树”也不是任其吸收“阳光雨露”,而是把“大树们”放倒,成为有用的“木材”。如此种种,从上到下,无不弥漫着功利心态。难道我们来到学校不应该学“专业知识(技能)”,将来毕业了不应该找到“工作(职业)”,不应该通过这份“职业”来养活自己甚至家人?当然需要,可问题不在于人要不要“职业”,而在于人是否整个儿地被“职业化”了。人要谋生才能生活,然而,人若只为谋生而活则不复为人。换句话说,人肯定是要谋生的,但人之为人的关键不在于谋生,而在于其他,这个其他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让人变得自由、变得有教养,使人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

总之,就是对人的提升,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精神丰富,而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即让人变得更像个人样。马克思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当然也是人得以生存下去的基础,但是,“基础”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本质”的东西。马克思自己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他指出,自由是在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的,而只有到了自由王国,真正的人才开始出现。我们可曾听说,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吃饭、人住房?如果这样的话,那就非常可笑。我们听到的是,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理性,人是自由的,等等。当然,人是离不开“物”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像其他动物种类一样地依赖于“自然”、“物”。为此,孟子才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人跟动物在绝大部分上是一样的,但人之为人不在于这些多数相同的地方,而在于那一点点不同的地方。在孟子那里,这个一点点的不同指的是“性善”,或者“善端”。而教育,就是为了发扬这一点点“善端”。

三、教育的“成人”本性

实际上,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教育就是“培育”“人”,是人的教育。我们古中国称之为“成人之教”,而西方称之为“liberal arts”(人文教育,也被翻译成博雅教育,字面意思更清楚明白,即自由的艺术),其要旨都是培养“有教养、有责任、有思想”的人。而除此外的技能习得,根本就不被列在教育的范围之类。不同的是,我们中国的这种“成人之教”是面向所有人的,是所谓“有教无类”、“人皆可以为圣贤”;而在古希腊,只有具有公民资格的人才有权获得这种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直接与作为人的资格相关。只是到了罗马时代,因战争和建设需要,教育才在公民之外展开。但是,公民之外的奴隶所接受的这种“教育”,并非“人文教育”,而是“技能教育”。爱因斯坦把这种毫无人文背景的技能教育训练称之为“训狗术”。由此可见,单纯的“技能”或者说“技能教育”是与奴隶相关的,是没有自由而充满压迫性的,它更多地要求受教育者“接受”、“熟练”,而不是让受教育者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如果说人是自由的和富有理性的,那么,“技能教育”则恰好背道而驰,是让人丧失自由和理性的。“钱学森之问”之所以在中国成立,无非是缺乏“人文教育”引领的“技能教育”大行其道的必然结果。一群毫无想象力的“熟练技师”,怎么有资格、有能力成为“大师”?

如此说法,并非要我们完全放弃“技能教育”,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消灭了奴隶制,但是奴隶从前所承担的那种“不属于人”的活动是没法消灭的,我们每个人只有自己承担起来,即承担其这份“奴隶性”。笔者只是想要强调,在“技能教育”之上,始终要有“人文教育”的引导,在成为“才”之前,先成为“人”,如此才不至于陷入韦伯所说的“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的境地。我们奋力所求的,不过是要做一个“人”,因为“技能教育”所服务的那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

四、阅读作为教育的门径

成人教育篇9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成人教育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传统的信息类成人教育转型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长期以来,许多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无法摆脱高等院校固有的传统模式,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综合素质培养问题上,没有做到适应社会化、企业化的需求,教学与应用脱节,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问题日趋严峻。

 

二、现阶段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相对于我国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在教学上有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整个通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所有工程知识的系统性问题。学校课程设置分割了工程课程,并未从一个总体系统去设置。第二,信息类专业教育中工程能力与实践缺失。由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第三,对人才的工程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固化,教学管理手段陈旧等,均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应加速对目前教学形式和方案的改革,以达到社会和企业对信息类人才的各种要求。

 

三、信息类专业培养体系的难点与探索

 

开设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学院,并非在课堂上讲授信息基础理论就能符合信息企业人才的要求,其对工程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都有更高要求。

 

对我院成人教育学院大四下学期学生的通信专业知识调查,样本人数为149人,主要调研专业为通信工程,问卷内容包括历年企业笔试、面试题目,经分析,学院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点和名词解释上,对贯穿前后要点的认识深度极为不足。从考查分析实际问题的文档编写能力来看,几乎无人能做出相对规范的文档,这些与信息类企业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相去甚远。

 

四、CDIO工程教育体系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CDIO的核心在于根据工程行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训练为载体,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重点将个人、社会和系统的制造技术与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

 

而成人教育应传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4个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变革措施,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实用型信息人才服务,使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培养成为成人教育的最终目标。

 

五、基于CDIO模式的通信工程师培养体系

 

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将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为:在信息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1.制订“订单式”培养方案。我校成人教育在充分调研通信类企业和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引入CDIO理念重新改革,针对不同信息学科所需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订单式”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2.培养方案的设计。以江苏省各大部级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嵌入CDIO工程教育理论,构建突出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每个实训分三个层次,课内实训模块由基础内容实验层、新技术应用与设计层、综合设计与实践层构成,我院在设计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时,可以借鉴CDIO的思路,将具体课程以项目的形式体现。比如,可将所有项目分为三级:一级项目包含通信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二级项目涵盖通信类周边相关课程和能力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三级项目解决独立设计参与通信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要在毕业时设计一个毕业项目,通过后才能说明这个学生的能力满足培养要求。

 

3.项目式教学法的融合。引入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法,整个实训项目从项目论证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在后期的分析、设计、实施阶段要将学生分组,以竞赛形式参与项目,使学生更早地以项目工程师的思维从系统的高度了解工作流程和实施细节。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4.建立以项目效果评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成人教育的评估体系不同于常规高等院校,在CDIO模式下的成人教育需要结合项目效果评估和考量学生的能力,因此,我校聘请“甲方”客户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验收,这一考核评价体系会更公正、综合和全面。

 

正确衡量和评估成人教育学院的培养成果,应考虑社会效应、企业效应、应用性和就业性,其考核评价内容应以知识测验为主转向以能力测验为主。

 

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通信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基地,已列入高年级的学分考核。通信IT企业分类细致,运营商(provider)和制造商(producer)各分天下,目前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外包(outsourcing)服务,已经从ITO跨入业务流程外包BPO,呼唤更多的外包服务人才。运营商部分业务也开始分包,制造商将部分集成子软件外包,学院紧密抓住这一时机,与运营商、制造商、优质外包企业合作,不断培养和发掘人才资源,先后与60多个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真正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为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预先铺设通道。

 

基于CDIO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可以解决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与信息企业之间的“双向瓶颈”问题。“双向瓶颈”的含义是:企业找不到适合的毕业生和毕业生不胜任企业需求。学院通过以下四大措施可以解决。

 

1.假期社会实践。通过组织一些低年级学生参观通信企业,了解实际运营和企业发展方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入一些对能力要求不高的部门实习,如营销部门进行推广销售、设计部门实施简单路测和勘察等。

 

2.把实习部分纳入学分考核。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可以选派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通信实践基地,参与生产一线的工作或配合实际项目的开发实施,对理论联系实际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创办认证培训中心。结合通信行业特色,引进并联合开展CCNA认证中心、华为工程师认证中心、中兴通信学院认证中心等结合实际交换机设备的开通联调测试项目,要求毕业生离校时至少握有三证:学位证、学历证、工程师认证。

 

4.“直销式”培养。通过详细了解常年合作的通信企业的需求,调研该企业对毕业生的开发水平、工程能力要求,指定该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有目的地培养毕业生,解决学校要求的就业指标。

 

七、结束语

 

成人教育篇10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城乡企业厂矿的在职人员以及部分农民。由于受教育的成人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年龄、知识结构、个人阅历、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他们的教学和管理颇具难度。很多参加农广校成人教育的学员把学习同个人职业发展相联系,呈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也有的学员是为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来的。总之,他们的学习、进修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农广校的教学工作担子重、责任大,需要我们学校和教师用心去探索、去研究,以确保教育教学的时效性,满足学员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日常教育教学有必要采用传统的面授教学、课本自主学习、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因时因地,因材施教。

 

一、集中面授 精讲点拨

 

农广校函授教育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学员平时在家自学,利用周末或寒暑假集中到学习中心接受面授。对于面授的重要性,有专家曾说,“面授教学是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具有启发、引导、帮助学员自学,在新课与旧课之间、自学与考核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实施成人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和主要形式”。面授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广校高等函授教育的质量。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面授方法的效用呢?实践证明,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深度的把握与学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本着“教学员所需,教学员所难,教教材重点、难点”的指导思想,精心备课,巧妙授课。具体策略如下:

 

(一)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农广校教师也必须从培养学员的兴趣入手,确定课堂教学策略。比如,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实例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员所学专业,使学员感觉到所学内容既鲜活、生动又有实用价值。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员的思维,达到既获取知识,又发展能力的双重目的。

 

(二)课堂教学与学员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少而精

 

农广校学员由于工作和生活原因,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员对知识的需求及自学困惑,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补充,力求教学内容少而精,跟得上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有效地满足学员所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化难为易

 

在教学实践中,枯燥的说教,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难以接受。为了让学员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到所需的专业知识,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设施的强大作用,以直观形象的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浅显化,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授之以渔 指导自学

 

信息时代,知识的增长与折旧也在加速运转。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农广校教师有必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帮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培养其较强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指导学员研读课本

 

教师可依据自己积累的辅导经验向学员提供一系列指导自学的文字材料,指导学员研读课本。如:本学期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各章节的重难点、多媒体课件等等。引导学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逐步形成自主研读课本的习惯与能力。

 

(二)指导学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学

 

远程教育启航的时代,网络教育掀起了新的学习热潮。网络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成人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现阶段,农广校与几所211工程学校协作办学,开设了多方网络与继续教育学习平台。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有效机制,指导学员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自学有难度的科目。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及文献资料,结合自主学习的困惑及辅导教师的点拨把教材学通学透,真正学到想要的知识与技能。鉴于学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有必要在学期初对学员进行集中辅导。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和网络操作,现场指导学员学会如何上网浏览信息,阅读文献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并对电脑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前期培训指导。确保学员随时随地上网学习,畅通无阻。

 

三、借助网络 函授指导

 

网络时代QQ、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促使农广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与时俱进,迈向新的台阶。网络给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便利,进一步解决了学员的工学矛盾,成为学员排忧解难的快捷通道。网教常用方法有二:

 

(一)集中讨论

 

班主任借助网络平台建设班级QQ群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班主任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研读教材的心得体会、学术前沿信息、有效的学习方法等上传到班级QQ群等平台,供大家分享。同时可创建班级论坛,由任课教师或学员结合学习实际,发起主题讨论帖,组织班级成员展开讨论。达到师生有效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一对一辅导

 

由于学员的知识底蕴不同,在自学的过程中未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教师可通过群好友这个小平台与学员进行面对面式的一对一交流。必要时借助QQ截图向学员传输看书学习、上网操作细节,便于学员理解、模仿。

 

成人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27-01

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型国家需要人才,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亿万各级各类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国家和社会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有用之才首先必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就是做为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人才,首先是树人,然后是成才。人才必须是人格健全、体魄健康的人。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成才的最基本条件,成才必须要读书,但只靠读书也未必能成才,要想成才必须先成人。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以及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所以接受职业教育成了人们最无奈的选择。致使职业院校招到的学生各方面素质普遍低下。具体表现为:

一、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有厌学情绪

有的初中没有毕业;甚至还有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有的自身不想学习是被父母强迫送来的;还有一部分家长送孩子来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帮他们看管,把学校当成“大托儿所”,只要不让他们学坏就可以了;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自觉性;缺少学习的动力;没有明晰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二、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便形成不道德行为,从而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的学生是父母离异的;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还因家长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方面参差不齐,缺少应有的家庭教育。其表现形式为: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举止轻浮,给他人以侮辱性绰号,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事,抽烟酗酒,行为自控能力差等等。

三、组织纪律性差,没有劳动意识。表现形式为: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律性极差,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缺乏进取心,懒懒散散、自私自利、贪图享乐,不爱奉献,劳动观念淡漠,不愿意参加劳动。这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

总之,到中等职业学校来学习的学生,大部分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三观,总是用短浅的目光、自私自利、命中注定的观点来为自己的无知和落后作辩护,加之物欲横流、“向钱看”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造成消极的人生态度。尽管这样,他们也对未来抱有希望,需要他人的理解、社会的尊重,进而渴望取得进步和成功。而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使这些平庸之辈成人成才,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输送合格学生。因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先成人后成才,成人,永远比成才重要,不能本末倒置。“成人”就是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要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良好品德、过硬本领、健康体魄对国家有用的人才。通俗讲“成人”就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有责任心、有上进心、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独立生活和学习的人。“成才”就是:在某个学术领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或者造诣,是某个方面的人才或是专家,就是要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能真正掌握真才实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的人。

在成人成才的教育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直接与学生打交道,言行举止,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这也被称为隐性教育。因为在成人的过程中,学生模仿性非常强,是非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树立,教师的言行具有导向作用和暗示效应。因此,要想学生成人成才,老师必须首先是合格的人,最好是优秀的才。也就是说“为人师表”,非常重要。成人成才教育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既教书又育人。在当今社会有的人被物质利益冲昏头脑 “见物不见人”的情况下,一定要既教书又育人,二者相辅相成。既要授业又要传道,主要多讲做人的道理。要搞好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唤醒良知、提高悟性。如果学生的良知和悟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觉醒、领悟,就是最好的效果。教师在教书育人上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的自,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自主、自由、积极主动自觉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最后让学生掌握自学的能力,这种自学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第二、既育人又提高修养,教学相长。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不断完善自我。教师既要育人,又要提高自身修养,应该说不断提高修养是育人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是在教书中提高修养。从教材中、从各种相关的书籍中,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教育学生前自己要先受教育。另一方面是在向学生学习中提高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学生身上也有好多东西值得教师学习,如纯洁、无私等等。这样就会事半功倍,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成人教育篇12

教师的言行和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远。一个称职的教师,一定要自警、自律,自觉遵守纪律,不断学习,做学生的表率。

1.强化责任意识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不干不行的事情。教师除了要对自己负责外,还要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负责。

2.强化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要以其声望、权威、影响力,启发、组织和控制学生的行为。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要具备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精神!

3.加强团队学习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更是如此,更需要加强团队学习,以便提高理论水平,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 抓好常规是强化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抓好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形成道德高尚、心理健康、意志坚强、情趣高雅的人格,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不懈地抓好常规落实工作,就是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订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订一系列的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又如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开展“我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会变得热情,开始团结、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学生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也会自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品格。

三 尊重学生人格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

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

1.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面孔,而是处处体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发自内心地对朋友、对亲人的爱。

2.尊重学生的感情

学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如果有意无意伤了感情,就会刺伤他们的内心。他们特别喜欢尊重他们感情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尊重他们的感情,同时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

学生需要教师的教诲、关心和爱护,同样需要教师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尊重。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保护他们的独立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有意识地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开展教育活动,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换心,在实践中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

四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养成教育的顺利发展

学生的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知识面广、信息量大,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毫不犹豫地认同每一个“自我”,并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1.注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指导学生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自由发展。为此,我们建议班级制订“遵规、自由”的班训。这里所说的“自由”,是学生发展方向的自由,是“遵规”下的自由。每个学生都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应任其自由翱翔。

2.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赶上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哲学家的这句话道出了方法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而且在平时的交往中也应常常介绍一些学习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