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0 12:18:32

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篇1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农村文化篇2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农村文化篇3

一改革与发展创新中一路走来

1.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绩显著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正在形成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道德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以及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使中国农村社会正向着文明的方向演进。比如我单位在农村设有农民画创作基地、舞蹈培训基地、农民摄影公社、农民艺术团培训基地、戏曲培训基地、农民画、农民版画、民间艺术展示基地等8个艺术培训场所,年培训人数、接待参观人数、参加各类活动人数达二万五千多。

2.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以持续性地维持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2005年策划启动“百村文化长廊建设”系列活动。我单位在积极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也是不遗余力,开展了各项文化活动,推动了农村文化的课持续、健康发展。比如,2005年提出“农民文化素质三大提升工程”,从我区的特色文化着手,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计划3年内培育出百名农民画家、百名农民摄影家、十大农民艺术团。

20**年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民摄影公社,先后举办“欢乐过大年”、“我爹我娘”等农民摄影比赛5期。2008年,我区农民画组织、举办、参加各类活动27项,其中全国级9项、省级5项、市级8项,区级5项,掀起了农民画艺术节后的一个新高潮。

这些创新的文化建设活动,为本区的农民送上家门口的文化狂欢,享受文化带来的幸福、喜悦,从农耕体育、广场文艺、民间民俗等全面展示新农村、新农民的时代风貌。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文化成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前,出于政治需要,人们片面强调文化的精神属性和政治功能,忽视和否定其物质属性和经济功能。认为文化只是从属于政治的,单纯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性,忽视其商品属性。实际上,文化与经济是密切结合的,文化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是生产力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增多,文化日益经济化,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文化,经济将寸步难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全球化的文化资源配置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传统的文化资源只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开发,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民俗文化重现生机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活动日趋活跃,传统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民俗文化重现生机,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5.文化建设为新农村提供“软实力”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表现出来的“软实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能没有文化“软实力”的聚合和支撑。毋庸讳言,新农村建设,确实需要改善农村的硬件,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然,在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困难。有些问题是长期遗留下来的,有些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只有认清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对其进行分析解读,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子,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

1.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

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由于文化供给比较单一,农民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目前,看电视己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消遣,而电视节目的针对性又差,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虽然以健康、优秀的文化产品占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庸俗、低级、迷信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充斥着文化市场。特别是一些民间艺术团体,人员复杂、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专业水平差,大多是草台班子,无组织、无纪律,表演节目随心所欲,他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粗俗的表演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好奇,提高叫座率,掏观众的腰包,有的表演肆无忌惮、不堪入目。黑网吧、无证经营游戏厅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反映比较强烈;音像制品、书店盗版现象十分普遍,色情、暴力影像、图书充满大街小巷。

2.农村文化机制不够灵活

农村基层文化单位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其运转完全靠财政支持。然而,一些基层政府在经济优先发展战略的思维模式下,对文化事业单位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着较大困难。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滞后

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提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但是至今没有实现。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文化事业经费增长应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建设就行,农村文化建设根本不重要,因而用于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之又少,群众文化活动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活动经费基本上靠自筹。

4.农村文化发展速度较缓慢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改革和社会生活的改革。农村文化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分布不平衡、性别分布不平衡、年龄层次分布不平衡等几个方面。掌握了经济自的农民,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往过去由党组织包办一切的文化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他们谋求文化主体地位的活动越来越多;改革前中国农村实行高度集权的组织制度,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都受到政治权力的超强控制,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驱动,很多自发的民间组织属非法的则被取缔。随着乡村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和政府在乡村社会逐渐退出,生长于民间的自发群众组织越来越多,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三新的工作思路设想

1.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文化人才

文化艺术寓教于乐、娱情益智,它在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对提升人的素质、协调人际关系、激发创造潜能、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乡镇文化站一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村、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也是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的前哨阵地。

2.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筑新的发展格局

农村文化改革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结合当前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而进行。一是改革宏观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实现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坚持走“部门出谋、政府出面、社会出钱、共同出力”的路子,以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办)、村为抓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挂帅,文化部门主管,群团组织配合,社会各界努力,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参与的文化格局。二是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加快推进以“馆〔站)长负责制、专业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图书)馆、站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使馆(站)长和业务干部的选聘、考核、奖惩及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重点搞好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内部活力,调动文化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科学高效的运作格局。

3.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疏通文化渠道

改革要思路清晰,措施明确。一是要加快县、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二是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要转企改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四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五是要加强政策调控,既拓宽又规范农村文化市场。

4.充分挖掘农村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优势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因素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积极因素而被整合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中。但是必须注意,这一整合,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也不是简单的摒弃,而应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改造、补充,使之转化为现代农村文化,成为现代农村文化的生长点。

在我区散落在农村各地中,也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果利用得好将会起到传播文化,弘扬传统的作用。而我单位在开展诸如这类传统文化的时候,也非常注重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比如,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节、王江泾长虹碧波文化艺术节、洪合镇新居民“歌舞新家乡”才艺擂台赛;油车港镇“双溪之声”乡村文化体育节文艺演出;高照街道“艳阳高照”文化艺术节暨居民运动会;王店镇朱彝尊文化艺术节、新城街道文化艺术节等,让我区居民常年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的权益得到不断满足。

5.抓住特色,提高农村文化创新能力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对现有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始追求寓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样化的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适应这一要求,丰富文化生活,创新文化形式,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全市各县、乡镇文化发展并不平衡,发挥各乡镇之间的互动作用,抓住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新的增长点,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这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要牢抓特色文化。要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农村文化创新的最佳切入点。不断挖掘、利用优秀文化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民间特色文化的特殊效应。可以开展更多的诸如,在07年启动村级艺术团互动巡演的活动,让活动走进全区各镇(街道)的村落、社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强化“一镇一品”文化建设。我区目前五镇二街道都已经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以品牌效应推动文化建设。

结论

农村文化篇4

中国农民淳朴善良,广大农村保留着许多良好风气和传统美德。但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落后和无奈。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曾经有人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建设应该先于文化建设,有了经济基础才能种植文化的根苗。这种将经济与文化机械分割的说法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实际上二者是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只有生长在深厚文化土壤上的经济,才是稳固而可持续的,国内生产总值本身的增长并不必然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只有当物质的增长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养分时,经济的增长才能具备不竭的动力。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新农村建设不光是修路盖房,更重要的是改变农村面貌,实现乡风文明,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幸福。“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不是新农民,物质发达而文化缺失的农村也绝不是新农村。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形成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和塑造新农民,能否让广大农民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应该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至关重要的指标。

如果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民典型的生活节奏;如果说“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民最朴实的幸福观……那么,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他们求知求乐求美,改造自身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构建中国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塑造中国农村新的文化与新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离不开新文化这个大背景,离不开新农民这个新主体。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和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理念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则意味着新的观念意识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全体农民素质的提高,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一定能够迈得更大更快。

当前,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由于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农村传统文化既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以及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农民也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根植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只要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文化活动,挖掘和用好这两个资源宝库,新农村文化建设就能如虎插双翼一飞冲天。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的追求和梦想,也会像这春天的花儿一样在祖国大地竞相开放。希望的田野有了新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农民接受新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为此,我们的《农民科技培训》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农村文化建设,为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做出新的贡献。让丰富多彩的新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共同携手建设我们更加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文化篇5

[论文内容提要]中国乡村社会秩序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着演化,当前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则为其中的因素之一。因此通过灌输“勤勉、合作、自助”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自立、自助与合作”的精神,调动并依靠社区成员积极自愿地参与,改善自身的文化环境,建设适应形势的农村文化成为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一、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

乡村秩序主要指农村社会结构要素之间平稳有序地互动,乡村社会处在相对稳定和均衡状态。一般来说,乡村秩序主要由国家和农村社会的二元整合而实现的。虽然政府的合法性迅速增强,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其它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相反,经济发展与乡村秩序的悖论越来越突出,乡村秩序的弱质性将在今后表现出来[1]。

在众多深层次负面因素中,原子化与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影响乡村秩序基础的基本因素之一。农村的这种原子化关系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之下,城市工作者在工作之外是原子化的,日常交往很少;而农民是工作上的原子化。这一点在组织合作上得以体现。农村的这种原子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发展到个人生产力可以解决自身问题,但又没有产生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分工合作需求。这反映了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东部农村,这个问题并不明显。

吴思红对农村目前所反映出来的这个特点做了确切的描述。原子化,即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的联系很少,主要通过与一个共同权威的联系才得以建立,而不是直接发生联系,不是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群体之中。孙立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个人间社会联系的薄弱,二是在追逐自己利益时,是以个人而不是以群体的形式行动的。

这一理解相对淡化了“差序格局”中传统文化的因素,而强调个人利益的动机性。从目前农村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工具性差序格局”不是在减弱,而是处于不断加强的态势中。虽然农村各种礼俗习惯和人情往来并未减少,并且以内在道德的评判表现出来,但实际上个人利益的至上性隐藏着世态炎凉的真实背景。[2]

这种农村“原子化”关系的存在不仅不能强化农村的合作能力,反而使集体行动陷入了困境。奥尔森强调,理性的、自我利益中心的个体一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行动,因为此类公共物品不会按照集体成员是否做出过贡献来进行分配,扣留没有做出贡献者的那一份。因此,理性的行动者将会是一个“搭便车者”;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想搭便车,那么集体行动则无法可能实现。

二、文化关联的缺失

农村的这种原子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断裂,即从合作化至文化大革命中,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整合因素,强行用一个新的整合因素。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强有力的打击成功地将传统表层的东西瓦解掉了[3]。另外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这就导致新旧文化之间的误读,特别是对改革开放的误读。在今天的农村,可以听到过去历史上从来不存在的这种日渐单一的评价:谁会挣钱,谁就了不起,且令人钦佩[4]。

在传统社会中,也即弱国家强社会整合模式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的宗族自治和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的特殊性产生了持续的整合力。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制管束着,从俗即是从心,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5]。因此社会自我整合促进了村庄集体认同的形成,为村庄社会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内生动力。

在村庄场域中,由于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减弱,通过契约产生的内生强制力十分弱小,普通村民和体制外精英即使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仍然难以采取有效的一致行动[6]。

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之所以能形成村庄集体认同、引起村庄集体行动、实现村庄社会整合, 是因为它一经形成便能将村民纳入到同一文化场景之中,让村民在同一文化场景中体验并遵从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使村民在村庄社会中的活动越来越体现村庄文化网络的要求[7]。但是,随着市场化力量对村庄社会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支撑力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减弱,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逐渐弱化,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不足以形成集体行动和社会整合。

生活在同一村落活动空间的村民原本极易形成特有的文化关联,但是村民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曾经存在的遵守共同

规范的默契和自觉性发生了关键性的断裂, 这些最终导致文化关联的缺失,从而无法形成集体认同,也就不能进一步形成集体行动。

三、集体合作的可能

化解农村原子化,从直接目的来说是要达到社会活动中的“技术”集体如分工协作,但最终这个目的还是通过要达到文化认同与“心理”协作如强调共同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感相依来实现,也就是重新实现农村的社会整合。

科利尔认为不管是政治社会资本还是民间社会资本,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而解决社会秩序问题的。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从这个定义,我们得出,村庄内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具有可以共同遵守的规范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克服当前原子化以及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整个村庄的社会资本,达成集体合作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贺雪峰认为,在传统社会中,村民们团结起来,共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依靠的是建立及强化以宗族组织为代表的传统组织体系。在传统社会中,也不是不存在有强烈搭便车欲望的“落后分子”,但是因为存在一套相对有效的惩罚机制,也就是将不合作者边缘化的办法,使大部分人不愿意(或不敢)变成那种事事搭便车的懒汉,从而使有限的合作进行下去了[9]。但是这个办法最终要依托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传统组织及传统文化。 "

总的来看,有条件是能实现合作的,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体系,因为合作需要起码的信任氛围,需要谈判,要有合适的沟通话语。但是在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制度不存在了,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文化基础,而现代价值还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人生意义的重建、农民整体人生价值的建构,从而形成农村的文化传统。

四、文化何为

在许多社会中,个人并不是唯一的行动者,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社会,社会行动单元是多元化的,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护创造力,让个人独立地发展,却又发挥凝聚力,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化解原子化,文化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其重新构建生活意义;另一方面是为农村社区的整合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对社区的整合作用在农村社区整合中是不可忽视的。文化是依靠价值、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发挥作用的。由于文化整合属于深层次整合手段,所以它对集体认同感,个体意识有着深刻、深远的影响。采纳一个集体行动框架,则涉及到了文化体系(即一个特定的关于世界的分享理解)的产品和个体意识的相互拼合。一个持续的、用于维持社会运动参与者忠诚和承诺的集体认同感的创造,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成就。因此农村文化的内容以及文化内容的有效组织则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

首先,农村文化内容涉及到了农民的生活意义和农村社区的意义共建,因此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确立了农民自身想当然的、不自觉的认同对象。但是,当文化背景发生变化时,农民原有的认同对象和认同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出现了个体权利的不断膨胀,人际交往的异化,公共善的丧失。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里,“价值观”常被用作表示共享文化的标准。而这些有效的共享价值观即普遍价值观必须在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中进行。梁漱溟认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教育,平时皆为“绵延文化而求其进步”,换言之即为“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而“所谓文化者,一切文物制度,礼俗习惯莫不属之”;即“着意在改造文化、创造文化,而不是绵续文化”[10]。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从而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能够获得集体行动的条件。

其次,对文化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是进行文化扩散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内容应该在农村的信息构成即一种等级制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内容在农村要使用最强的中心服务器,并建在传统知识扩散的中心,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的质量。农村文化内容组织的不足,在现代化冲击之下,现代社会成员丧失了共享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每个人都将自身想象成为完全自由、独立的自我,其进入社会、接受社会责任,只是为了减少冒险,保证自己的安全、利益的实现。这样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之下,村庄内部的文化联系就被逐渐削弱,因为农村文化表现形式的增加就随即增加了联系社区的纽带,文化纽带的凝聚力是抵御由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的盾牌和必备的平衡力。以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可继承部分作为文化内容的主要内容在农村社区的中心位置进行传播,同时对于文化的组织方式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要以农民最容易接受以及最乐意接受的方式。目前各地的文化中心户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正是对文化组织方式的一种调整。

再次,农村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没有活动,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就得不到提升。一些民俗活动在内部具有特殊的维护内部秩序和自我生存的作用,对其自身来说,是有特殊价值的,是村民自我文化价值的实现。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节日仪式、古歌、古物等,被现代化趋势冲击着生存地位,现在又重新为人所捡拾。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借助乡土文化来重新建构农民的日常交往方式,使得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网络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通过运用一些现代话语体系的解释, 使传统文化的自我体系纳入到现代科技社会和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最后通过发展地方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化来化解原子化,在传统文化日益消减和衰微的现代社会,通过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并且作为当地的发展优势,能够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 即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使其村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重要性,重估文化的价值,从而会更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这样可以延续传统文化,增强社区“领域”感,培养认同意识,形成社群共识;同时也可带动地方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提升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3][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农村文化篇6

一、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

乡村秩序主要指农村社会结构要素之间平稳有序地互动,乡村社会处在相对稳定和均衡状态。一般来说,乡村秩序主要由国家和农村社会的二元整合而实现的。虽然政府的合法性迅速增强,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其它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相反,经济发展与乡村秩序的悖论越来越突出,乡村秩序的弱质性将在今后表现出来[1]。

在众多深层次负面因素中,原子化与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影响乡村秩序基础的基本因素之一。农村的这种原子化关系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之下,城市工作者在工作之外是原子化的,日常交往很少;而农民是工作上的原子化。这一点在组织合作上得以体现。农村的这种原子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发展到个人生产力可以解决自身问题,但又没有产生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分工合作需求。这反映了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东部农村,这个问题并不明显。

吴思红对农村目前所反映出来的这个特点做了确切的描述。原子化,即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的联系很少,主要通过与一个共同权威的联系才得以建立,而不是直接发生联系,不是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群体之中。孙立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个人间社会联系的薄弱,二是在追逐自己利益时,是以个人而不是以群体的形式行动的。

这一理解相对淡化了“差序格局”中传统文化的因素,而强调个人利益的动机性。从目前农村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工具性差序格局”不是在减弱,而是处于不断加强的态势中。虽然农村各种礼俗习惯和人情往来并未减少,并且以内在道德的评判表现出来,但实际上个人利益的至上性隐藏着世态炎凉的真实背景。[2]

这种农村“原子化”关系的存在不仅不能强化农村的合作能力,反而使集体行动陷入了困境。奥尔森强调,理性的、自我利益中心的个体一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行动,因为此类公共物品不会按照集体成员是否做出过贡献来进行分配,扣留没有做出贡献者的那一份。因此,理性的行动者将会是一个“搭便车者”;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想搭便车,那么集体行动则无法可能实现。

二、文化关联的缺失

农村的这种原子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断裂,即从合作化至文化大革命中,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整合因素,强行用一个新的整合因素。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强有力的打击成功地将传统表层的东西瓦解掉了[3]。另外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这就导致新旧文化之间的误读,特别是对改革开放的误读。在今天的农村,可以听到过去历史上从来不存在的这种日渐单一的评价:谁会挣钱,谁就了不起,且令人钦佩[4]。

在传统社会中,也即弱国家强社会整合模式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的宗族自治和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的特殊性产生了持续的整合力。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制管束着,从俗即是从心,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5]。因此社会自我整合促进了村庄集体认同的形成,为村庄社会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内生动力。

在村庄场域中,由于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减弱,通过契约产生的内生强制力十分弱小,普通村民和体制外精英即使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仍然难以采取有效的一致行动[6]。

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之所以能形成村庄集体认同、引起村庄集体行动、实现村庄社会整合, 是因为它一经形成便能将村民纳入到同一文化场景之中,让村民在同一文化场景中体验并遵从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使村民在村庄社会中的活动越来越体现村庄文化网络的要求[7]。但是,随着市场化力量对村庄社会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支撑力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减弱,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逐渐弱化,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不足以形成集体行动和社会整合。

生活在同一村落活动空间的村民原本极易形成特有的文化关联,但是村民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曾经存在的遵守共同

规范的默契和自觉性发生了关键性的断裂, 这些最终导致文化关联的缺失,从而无法形成集体认同,也就不能进一步形成集体行动。

三、集体合作的可能

化解农村原子化,从直接目的来说是要达到社会活动中的“技术”集体如分工协作,但最终这个目的还是通过要达到文化认同与“心理”协作如强调共同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感相依来实现,也就是重新实现农村的社会整合。

科利尔认为不管是政治社会资本还是民间社会资本,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而解决社会秩序问题的。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从这个定义,我们得出,村庄内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具有可以共同遵守的规范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克服当前原子化以及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整个村庄的社会资本,达成集体合作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贺雪峰认为,在传统社会中,村民们团结起来,共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依靠的是建立及强化以宗族组织为代表的传统组织体系。在传统社会中,也不是不存在有强烈搭便车欲望的“落后分子”,但是因为存在一套相对有效的惩罚机制,也就是将不合作者边缘化的办法,使大部分人不愿意(或不敢)变成那种事事搭便车的懒汉,从而使有限的合作进行下去了[9]。但是这个办法最终要依托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传统组织及传统文化。

总的来看,有条件是能实现合作的,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体系,因为合作需要起码的信任氛围,需要谈判,要有合适的沟通话语。但是在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制度不存在了,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文化基础,而现代价值还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人生意义的重建、农民整体人生价值的建构,从而形成农村的文化传统。

四、文化何为

在许多社会中,个人并不是唯一的行动者,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社会,社会行动单元是多元化的,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护创造力,让个人独立地发展,却又发挥凝聚力,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化解原子化,文化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其重新构建生活意义;另一方面是为农村社区的整合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对社区的整合作用在农村社区整合中是不可忽视的。文化是依靠价值、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发挥作用的。由于文化整合属于深层次整合手段,所以它对集体认同感,个体意识有着深刻、深远的影响。采纳一个集体行动框架,则涉及到了文化体系(即一个特定的关于世界的分享理解)的产品和个体意识的相互拼合。一个持续的、用于维持社会运动参与者忠诚和承诺的集体认同感的创造,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成就。因此农村文化的内容以及文化内容的有效组织则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

首先,农村文化内容涉及到了农民的生活意义和农村社区的意义共建,因此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确立了农民自身想当然的、不自觉的认同对象。但是,当文化背景发生变化时,农民原有的认同对象和认同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出现了个体权利的不断膨胀,人际交往的异化,公共善的丧失。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里,“价值观”常被用作表示共享文化的标准。而这些有效的共享价值观即普遍价值观必须在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中进行。梁漱溟认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教育,平时皆为“绵延文化而求其进步”,换言之即为“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而“所谓文化者,一切文物制度,礼俗习惯莫不属之”;即“着意在改造文化、创造文化,而不是绵续文化”[10]。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从而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能够获得集体行动的条件。

其次,对文化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是进行文化扩散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内容应该在农村的信息构成即一种等级制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内容在农村要使用最强的中心服务器,并建在传统知识扩散的中心,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的质量。农村文化内容组织的不足,在现代化冲击之下,现代社会成员丧失了共享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每个人都将自身想象成为完全自由、独立的自我,其进入社会、接受社会责任,只是为了减少冒险,保证自己的安全、利益的实现。这样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之下,村庄内部的文化联系就被逐渐削弱,因为农村文化表现形式的增加就随即增加了联系社区的纽带,文化纽带的凝聚力是抵御由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的盾牌和必备的平衡力。以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可继承部分作为文化内容的主要内容在农村社区的中心位置进行传播,同时对于文化的组织方式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要以农民最容易接受以及最乐意接受的方式。目前各地的文化中心户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正是对文化组织方式的一种调整。

再次,农村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没有活动,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就得不到提升。一些民俗活动在内部具有特殊的维护内部秩序和自我生存的作用,对其自身来说,是有特殊价值的,是村民自我文化价值的实现。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节日仪式、古歌、古物等,被现代化趋势冲击着生存地位,现在又重新为人所捡拾。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借助乡土文化来重新建构农民的日常交往方式,使得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网络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通过运用一些现代话语体系的解释, 使传统文化的自我体系纳入到现代科技社会和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最后通过发展地方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化来化解原子化,在传统文化日益消减和衰微的现代社会,通过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并且作为当地的发展优势,能够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 即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使其村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重要性,重估文化的价值,从而会更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这样可以延续传统文化,增强社区“领域”感,培养认同意识,形成社群共识;同时也可带动地方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提升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1][2][6]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j].中国农村观察,2005,(4).

[3][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4).

[8]贺雪峰.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9]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农村文化篇7

一、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

乡村秩序主要指农村社会结构要素之间平稳有序地互动,乡村社会处在相对稳定和均衡状态。一般来说,乡村秩序主要由国家和农村社会的二元整合而实现的。虽然政府的合法性迅速增强,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其它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相反,经济发展与乡村秩序的悖论越来越突出,乡村秩序的弱质性将在今后表现出来[1]。

在众多深层次负面因素中,原子化与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影响乡村秩序基础的基本因素之一。农村的这种原子化关系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之下,城市工作者在工作之外是原子化的,日常交往很少;而农民是工作上的原子化。这一点在组织合作上得以体现。农村的这种原子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发展到个人生产力可以解决自身问题,但又没有产生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分工合作需求。这反映了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东部农村,这个问题并不明显。

吴思红对农村目前所反映出来的这个特点做了确切的描述。原子化,即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的联系很少,主要通过与一个共同权威的联系才得以建立,而不是直接发生联系,不是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群体之中。孙立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个人间社会联系的薄弱,二是在追逐自己利益时,是以个人而不是以群体的形式行动的。

这一理解相对淡化了“差序格局”中传统文化的因素,而强调个人利益的动机性。从目前农村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工具性差序格局”不是在减弱,而是处于不断加强的态势中。虽然农村各种礼俗习惯和人情往来并未减少,并且以内在道德的评判表现出来,但实际上个人利益的至上藏着世态炎凉的真实背景。[2]

这种农村“原子化”关系的存在不仅不能强化农村的合作能力,反而使集体行动陷入了困境。奥尔森强调,理性的、自我利益中心的个体一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行动,因为此类公共物品不会按照集体成员是否做出过贡献来进行分配,扣留没有做出贡献者的那一份。因此,理性的行动者将会是一个“搭便车者”;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想搭便车,那么集体行动则无法可能实现。

二、文化关联的缺失

农村的这种原子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断裂,即从合作化至中,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整合因素,强行用一个新的整合因素。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强有力的打击成功地将传统表层的东西瓦解掉了[3]。另外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这就导致新旧文化之间的误读,特别是对改革开放的误读。在今天的农村,可以听到过去历史上从来不存在的这种日渐单一的评价:谁会挣钱,谁就了不起,且令人钦佩[4]。

在传统社会中,也即弱国家强社会整合模式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的宗族自治和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的特殊性产生了持续的整合力。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制管束着,从俗即是从心,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5]。因此社会自我整合促进了村庄集体认同的形成,为村庄社会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内生动力。

在村庄场域中,由于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减弱,通过契约产生的内生强制力十分弱小,普通村民和体制外精英即使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仍然难以采取有效的一致行动[6]。

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之所以能形成村庄集体认同、引起村庄集体行动、实现村庄社会整合,是因为它一经形成便能将村民纳入到同一文化场景之中,让村民在同一文化场景中体验并遵从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使村民在村庄社会中的活动越来越体现村庄文化网络的要求[7]。但是,随着市场化力量对村庄社会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支撑力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减弱,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逐渐弱化,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不足以形成集体行动和社会整合。

生活在同一村落活动空间的村民原本极易形成特有的文化关联,但是村民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曾经存在的遵守共同

规范的默契和自觉性发生了关键性的断裂,这些最终导致文化关联的缺失,从而无法形成集体认同,也就不能进一步形成集体行动。

三、集体合作的可能

化解农村原子化,从直接目的来说是要达到社会活动中的“技术”集体如分工协作,但最终这个目的还是通过要达到文化认同与“心理”协作如强调共同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感相依来实现,也就是重新实现农村的社会整合。

科利尔认为不管是政治社会资本还是民间社会资本,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而解决社会秩序问题的。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从这个定义,我们得出,村庄内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具有可以共同遵守的规范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克服当前原子化以及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整个村庄的社会资本,达成集体合作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贺雪峰认为,在传统社会中,村民们团结起来,共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依靠的是建立及强化以宗族组织为代表的传统组织体系。在传统社会中,也不是不存在有强烈搭便车欲望的“落后分子”,但是因为存在一套相对有效的惩罚机制,也就是将不合作者边缘化的办法,使大部分人不愿意(或不敢)变成那种事事搭便车的懒汉,从而使有限的合作进行下去了[9]。但是这个办法最终要依托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传统组织及传统文化。

总的来看,有条件是能实现合作的,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体系,因为合作需要起码的信任氛围,需要谈判,要有合适的沟通话语。但是在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制度不存在了,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文化基础,而现代价值还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人生意义的重建、农民整体人生价值的建构,从而形成农村的文化传统。

四、文化何为

在许多社会中,个人并不是唯一的行动者,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社会,社会行动单元是多元化的,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护创造力,让个人独立地发展,却又发挥凝聚力,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化解原子化,文化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其重新构建生活意义;另一方面是为农村社区的整合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对社区的整合作用在农村社区整合中是不可忽视的。文化是依靠价值、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发挥作用的。由于文化整合属于深层次整合手段,所以它对集体认同感,个体意识有着深刻、深远的影响。采纳一个集体行动框架,则涉及到了文化体系(即一个特定的关于世界的分享理解)的产品和个体意识的相互拼合。一个持续的、用于维持社会运动参与者忠诚和承诺的集体认同感的创造,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成就。因此农村文化的内容以及文化内容的有效组织则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首先,农村文化内容涉及到了农民的生活意义和农村社区的意义共建,因此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确立了农民自身想当然的、不自觉的认同对象。但是,当文化背景发生变化时,农民原有的认同对象和认同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出现了个体权利的不断膨胀,人际交往的异化,公共善的丧失。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里,“价值观”常被用作表示共享文化的标准。而这些有效的共享价值观即普遍价值观必须在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中进行。梁漱溟认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教育,平时皆为“绵延文化而求其进步”,换言之即为“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而“所谓文化者,一切文物制度,礼俗习惯莫不属之”;即“着意在改造文化、创造文化,而不是绵续文化”[10]。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从而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能够获得集体行动的条件。

其次,对文化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是进行文化扩散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内容应该在农村的信息构成即一种等级制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内容在农村要使用最强的中心服务器,并建在传统知识扩散的中心,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的质量。农村文化内容组织的不足,在现代化冲击之下,现代社会成员丧失了共享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每个人都将自身想象成为完全自由、独立的自我,其进入社会、接受社会责任,只是为了减少冒险,保证自己的安全、利益的实现。这样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之下,村庄内部的文化联系就被逐渐削弱,因为农村文化表现形式的增加就随即增加了联系社区的纽带,文化纽带的凝聚力是抵御由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的盾牌和必备的平衡力。以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可继承部分作为文化内容的主要内容在农村社区的中心位置进行传播,同时对于文化的组织方式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要以农民最容易接受以及最乐意接受的方式。目前各地的文化中心户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正是对文化组织方式的一种调整。

再次,农村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没有活动,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就得不到提升。一些民俗活动在内部具有特殊的维护内部秩序和自我生存的作用,对其自身来说,是有特殊价值的,是村民自我文化价值的实现。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节日仪式、古歌、古物等,被现代化趋势冲击着生存地位,现在又重新为人所捡拾。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借助乡土文化来重新建构农民的日常交往方式,使得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网络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通过运用一些现代话语体系的解释,使传统文化的自我体系纳入到现代科技社会和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最后通过发展地方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化来化解原子化,在传统文化日益消减和衰微的现代社会,通过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并且作为当地的发展优势,能够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即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使其村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重要性,重估文化的价值,从而会更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这样可以延续传统文化,增强社区“领域”感,培养认同意识,形成社群共识;同时也可带动地方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提升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1][2][6]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j].中国农村观察,2005,(4).

[3][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4).

[8]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9]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农村文化篇8

[中图分类号] G1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7-3

一、农村经济机制影响着农村文化

(一)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

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

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联,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引导、扶助和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导、扶助和支持

引导、扶助、支持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意识上,“文化下乡”送去作品,活动和服务是必需的,但文化意识是直接送给农民的“造血”功能。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除了文化意识之外,文化部门的引导、扶助、支持最好的途径是典型示范。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出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办。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文化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选项目,立项目,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起步、举办过程中,文化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最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熟悉乡情民俗,掌握文化人才的状况,能够代表政府规划具体目标和事项。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

(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农村文化产业。政府的支持从很大程度讲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企业家和城里的企业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农民群众自己筹资举办文化产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规模小的产业、个体户减免等优惠。基层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三)农村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标志着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工业为城市提供着生活资料,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文化生活养料。街头巷尾的腰鼓、秧歌、舞龙,节庆、婚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和仪式,从其本源看,都是来自农村广阔土地滋生出来的文化。我国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许多镜头是中国的群众文化场面,其中不少是乡间民俗文化的聚焦。因此,农村搞文化产业前景大有前途。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途径

农村文化产业化,既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又是适应农村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不同于一般定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它是以产业为手段,适应目前的农村经济状态和今后发展趋势,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目的,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孕育着机遇,也开辟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可以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到农村文化蓬勃开展的景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那里的农民不仅有着文化生活的欢悦,还吸引着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的乐趣。事实证明,是市场经济把农村经济引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并从文化观念到文化活动运行模式都适合了农村经济体制。而我国农村经济同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从农村经济的模式程度看,还没有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但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眼光既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

(三)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

事实上,我国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展开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剪纸、年画、各类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都是通过产业的方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如果我们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许多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了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生活活跃和兴旺。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非常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我们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以产业的方式使我们的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四)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里人来说,了解农村只不过是沿途的乡村风光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景象,其实秀山秀水田园风光都在乡间的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恰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农家秀美风光其实在那僻远的深山幽谷、村寨田间。农村的旅游文化前景广阔,农家游的庭院民宅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景深曲径,美食游的大铁锅煮出的饭、炒出的菜,风俗游的民风香淳奇妙天然等等。旅游是人们的天性所致,是人在工作繁忙中放松自己,去领略风光世界,去感悟大自然,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交汇是非常恰切的文化形式。我们的农村文化为什么不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形式,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亮点和突破呢!

(五)让民间艺人成为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

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都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如果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这既能使农村文化有经常性的活动组织,又方便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农民的节令庆典,农村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个体户的开业庆典等,这都需要文化团队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在农民群众中有不少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人,有不少善于组织、主持能写会说的人,他们热衷于文化活动,他们希望能组织、协调起来。如果把农村的文化艺人巧匠组织起来,以产业经济的方式运行,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还能使民间文化活动的规模扩大,农民群众自然会得到文化生活的充实。

(六)开辟文化产业项目要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

运用科技进步是开辟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也尝到了实惠。近几年,许多青年农民群众用数码摄像机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主题庆典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农户婚娶、生日庆典等。拍摄MTV、DVD、VCD片,不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赚了不少钱。在拍摄秧歌、腰鼓、春节社火、地方小戏中,农民群众不请自来,义务当演员,场面十分热闹。为购置拍摄设备,许多农民还自愿捐款捐器材。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启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新的文化时尚,会给农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为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新途径。科技带给农村的不仅是经济的进步,同样也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另外,如工艺美术厂,电影流动放映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班或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以上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重视是容易兴办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巩固和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起到促进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创举,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精心培养,呵护支持,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备内容。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农村文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向农村大地兴起、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必将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吉发.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农村文化篇9

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下,呈现出了政府、集体、群众共同投资兴建文化活动场所的局面,使我市的文化基础建设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各类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正朝着多样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目前,在我市911个行政村中,已有多个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其中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活动经常开展,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村级“文化大院”有120个,浙江省文化示范村10个,温州市级文化特色村23个,乐清市级文化特色村42个,农民群众文化非常活跃,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极大地推动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与我市的经济发展相比较,我市农村文化事业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干部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不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当前,我市个别乡镇和部门在制定计划、部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轻视农地文化建设的错误倾向,对农村文化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经常出现搞其他设施大方投入,搞文化建设小气投入,搞农村文化建设近乎吝啬投入的现象。

(二)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没有专职专用。现有文化站的人员编制是由乡镇政府确定的,农村文化站的编制一般有3至6人,人员编制较为充足,但真正从事文化站工作的人员只有1至2人。如我市31个乡(镇)文化站共有83名在编人员,但实际从事文化工作人员只有52人。文化站人员编制被其他人员占用或在职不在岗的现象出现,大大制约了我市农村文化建设。

(三)农村文化设施重建设,轻利用,管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我市开展“文化特色村”和“文化大院”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市不少行政村都修建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配备了先进器材和设备。但是,据调查,一些地方在建起这些设施后没发挥其功效,没有利用这些设施开展文化活动和提供文化服务,甚至有些设施建起来后变成了空壳子和“花瓶”,缺少基本管理人员,缺少基本运转经费,缺少基本活动内容。有些阅览室、图书室也开展了借阅活动,由于管理不善,借出的书收不回来,有的活动器材设备得不到及时保养和维修,再加上人员素质偏低,久而久之,损坏严重。

(四)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完全占领农村阵地。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可供广大农民消费的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远不能适应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文化部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过于简单和陈旧,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一些文化站只热心于唱歌、跳舞等活动,而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和文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一些乡镇“为文化而文化”,只是在年节期间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雷同的多,群众参与率低,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完全占领农村阵地,导致一些腐朽落后、低级媚俗的文化在农村拥有一定市场,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五)村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未能有效整合。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市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农村与企业交错在一起,许多农民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长期与工厂毗邻,长期与外来务工人员相处,彼此之间的文化虽然相互渗透,但未能有效整合。所以时常出现本地人岐视外地人,外地人敌视本地人,村企之间出现矛盾的事情发生。

三、对策和建议

以上存在的问题,若不进行合理解决,势必会对我市农村文化发展造成障碍。为此,笔者建议:

(一)进一步解决好基层干部的认识问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二二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包括: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文化建设不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当基层干部的认识解决了,认识有了高度,农村文化工作才会有了位置,才能摆上议事日程,才舍得投入,才能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解决。

(二)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设置和功能划归,对已与其他机构整合的应保留乡镇综合文化站名称,站长为乡镇中层正职。根据乡镇人口规模和文化建设实际需要确定乡镇综合文化站编制,做到专职专用。为此,建议一类乡镇(中心集镇)配务5至7人;二类乡镇配备3至5人:三类乡镇配备1至3人。同时还要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确保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应有的福利待遇,从而调动他们从事文化工作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篇10

文化创作生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是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将文化产品质量提到更高一层,这样才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农村不断地建设,社会结构也不断进行转变,传统的农村文化产业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限开发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建设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充分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指导。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篇11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451.8亿元,占全国的10.7%,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部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农村文化篇12

二、影响新型农民养成的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中的小农意识不利于新型农民的养成

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业文化沉淀成了我们的传统民族性格和思维模式,在转型期的现代农村,我们依然可以觉察到传统民族性格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其中不乏艰苦朴素、勤俭自强等积极方面,但也有一些消极方面,集中的表现就是小农意识。主要表现为小富即安、封闭守旧、目光短浅、重男轻女、自由散漫等方面。小农意识会降低农民追求更好生活水平的冲动,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阻碍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阻碍新型农民养成的内在因素。

(二)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不利于塑造新型农民

近些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增长较快,但是从全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一个是总体投入的不足导致分配到各地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数量有限;另一个是区域差距造成西部一些财政较困难的农村基层无法保障农村文化建设费用的足额支出。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文化设施缺乏或者残缺不全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农民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权利,农民培训费用匮乏,从而影响新型农民的养成。

(三)农村文化设施功能不能发挥影响新型农民培育

农村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如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电影院、农家书屋、球场、文化广场等;二是农民文化活动设备,如电脑、电视、桌椅、图书、宽带、光盘等。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尤其西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的来说还比较薄弱,并且出现的问题较多。如有活动场所无活动设备的问题、没有专职文化服务人员的问题、文化设施长期闲置形同虚设的问题、图书光盘长期得不到更新的问题、电影下乡走过场惠及面小的问题等,这些其实都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农民群众对文化、科技等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反而让封建迷信、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乘虚而入,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民的养成。

(四)农村教育发展困局造成农村精英人才外流

农村精英人才外流又被称为“孔雀东南飞”现象,据此,阮荣平、郑风田提出了“教育抽水机”假说,他们认为“目前教育体制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将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从农村抽吸到城市,将本来可能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变成了仅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4]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固然是农村人才的智力流失的主要因素,但也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局有关,一是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的增加,与农村经济增长也未表现出因果关系;二是旨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导致短期内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落后影响新型农民养成

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落后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重经济轻文化的理念导致了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进而影响了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二,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阻碍了新型农民的养成,持续拉大了城乡距离;其三,政府包办文化及其带来的低效益影响了其它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其四,僵化的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导致了农村文化人才的流动不畅甚至人才流失。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落后直接造成了新型农民培养机制的落后,进而影响新型农民的养成。

三、新型农村文化建设造就新型农民的现实路径

(一)倡导农村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梁漱溟曾说,“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有思想力才有行动力,今天的农村迫切需要一场新的文化运动来解放农民的思想,解决新型农民养成的深层次问题。农村新文化运动的主旨就是要逐步消减小农意识,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民主科学意识、文明法治意识。当然小农意识并不是农民的专利,也并非所有农民都有小农意识,是否有小农意识跟一个人的家庭影响、受教育程度、区域位置、民风民俗有关,是一个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大环境是主要因素。农村新文化运动就是通过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来改变这种大环境,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启蒙,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倡导他们做积极进取、开放创新、崇尚科学、文明守法的现代农民。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培育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作支撑,用以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维护、农民培训费用支出等问题。首先,国家应该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承担基础性作用,保障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稳步增长,这也是由国家文化建设的短板和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现实决定的;其次,地方政府应该落实好地方财政的文化建设资金配套,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再次,农村基层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筹备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办文化,主动解决资金缺口,这也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农民自己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重视文化投资,主动花钱接受文化熏陶,提升个人素质,这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作用促进新型农民养成

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首先要健全农村文化设施,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力争做到各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各乡有多功能综合文化站,各行政村有多用途文化活动室,各行政村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一个标准篮球场、两个乒乓球桌。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落实相应的经费保障和人员服务,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期免费向社会开放。如切实提高农村文化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及时更新图书杂志,使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能够就近找得到、读得懂、用得上;配备并及时更换必要的体育器材,引导农民乐于流连球场远离赌场;改善电影下乡的放映条件,精心选择农民群众需要看、喜欢看的电影资源,保证电影下乡的实际效果等。这样更多的农民才能感受到文化的阳光普照。

(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留住农村人才

长远看,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仍然是新型农民培育的根本出路。但在短期内,为克服“教育抽水机”机理的影响,当务之急是先培养出一批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真正能够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为此,在目标定位上,要培养一批立志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分类管理上,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固本强基,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农村职业教育院校要根据当地产业和行业的特点,开设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组织开发和编写体现地方特色的教材,体现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农村教育事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服务农村发展的职能。

(五)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助力新型农民培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