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合集12篇

时间:2022-12-04 13:39:39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篇1

1.前言――历史的启迪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文化的某些特征: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微微曲起的构架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塔”的联想。或许正是表现了各自开放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为世人赞赏。然而,“地域文化”面对网络时代、虚拟空间与场景、经济全球化等,似乎正慢慢地被人所遗忘与不屑。

我国的建筑事业在近十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成就瞩目。可这其中有着惨痛的教训,一大批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建筑和街区被无情破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性、民族性风格、形式统一的现代“国际式”建筑,单调、生硬、冷漠。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在建筑界面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有形的和具体的表现。为此,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以及地域建筑特色的再创造.必须从地域建筑滋生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去发掘、去研究。

2.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概念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本文的论述着重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同时,不同的地域,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建设人类文明的时间、方式、程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因此说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作为地域文化结晶和凝聚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自发形成。它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功能要求,体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需求等精神需求,反映了隐含于其中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建筑及其所产生的地域建筑环境(包括城镇聚落环境)一旦形成,就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一种新的文化情境,包藏并孕育着新的文化发展,并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台中不断推动地域文化的改造更新和发展;反过来,新的文化土壤又滋生新建筑,产生新的特色。这就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互动性。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不断演进。难怪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3.地域建筑文化陷入的困境――文化趋同与特色失落

众所周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地推动下,出现了以欧美西方现代文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趋同现象。这种文化的趋同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积极的,是主流;一方面.却是压抑了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负面的影响 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出现了建筑的“国际化”趋向,虽使众多传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却更多地是导致了建筑风格、形式的雷同,地域建筑特色的消逝、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没落,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

4.地域建筑文化的新方向――回归理性

回归,绝不是简单的复活,而是批判地继承与创新回归,不是对地域传统文化在现今的简单延续与重复,而是要透过它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以批判态度吸收与创造。回归,也不是对外域文化的消极抵触和无理排斥,而是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综台创新。这样的回归,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4.1 必须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地发展地域建筑和文化才能使它产生长久的魅力。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并不能一味怀旧和复古,那是被动和消极的表现,而是应该积极地面对全球物质文明,对其进行分析取舍,在保留本地区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域的地域文化。

4.2 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建筑之神韵。传统建筑之美,并非全是写在表面形式上。如安藤的建筑决不复古,却传日本悠久文化之神。安藤携带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又用国际性的建筑语言来阐释,散发出浓厚的日本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让全世界人读懂了日本。有人说丹下创造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而安藤创造了“现代的日本建筑”。

4.3 “模仿”是地域文化消失的重要原因。这时既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又有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模仿。在各种“快速设计” 工具书充斥建筑案头时,各种不加分析,不加取舍的建筑耸立在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上,有KPF的挑棚,高技派的构架,后现代的山花,新古典的柱式, “欧陆风情” 的住宅等等,大大冲击了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各城市出现了新的“千遍一律”。同样,那些为片面强调民族性、地域性,为表现“中国固有民族形式”、“夺回古都风貌”等做法,都是一味模仿中国古代建筑,用本土文化被动地抵制全球文化趋同的趋势,企图通过固有的传统形式来保持地域性建筑文化也是消极的和不现实的。

最好的模仿作品也不能称之为创造,模仿外来形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外来形式掩盖了地域文化特色,使地域建筑文化遭到极大破坏。模仿“传统形式” 则会使地域文化陷入了教条、死板、僵化的泥潭。

4.4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共同推进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北京》中的这段话很好的总结和归纳了在全球化形式下如何保持和发扬地域文化的问题。现代建筑必须扎根当时当地环境,突出其地方个性,而乡土建筑应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现代”乡土建筑。

5.地域建筑应具有的新内涵

传统地域建筑是我们塑造现代建筑地域个性的创作源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但传统地域建筑自身封闭的观念、结构、技术等制约了它的发展,甚至面临崩溃.地域建筑要重放生机,必须解决自身本质问题,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发挥尊重环境的特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1 开放性

地域建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受封建宗法制度制约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当今世界日益走向开放和融通,封闭自守的地区、民族不复存在,借助、吸收其他地区的优势为本地区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积极、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在与外部环境互动中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今天,地域建筑应更具开放性,固守狭隘的地域或本土观念,拒绝外界的信息、资源和能量,无异于扼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才能自觉意识到“地域性”存在的意义,才能使“地域性”和“全球化”在开放融通中得到互补与发展。

5.2 兼容性

地域文化篇2

本文作者:韩天艳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

目前,黑龙江省档案馆存有关于哈尔滨犹太人出生、死亡、结婚等项证明文件8000多份,犹太居民登记卡4000余张,有关犹太社会活动家的材料将近200份,还有哈尔滨犹太人死亡登记册、影集等珍贵历史资料。这些历史资料不仅有利于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历史、近现代犹太人来华史、犹太人世界大流散史,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哈尔滨俄侨史、东北亚史以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记录哈尔滨城市历史、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犹太侨民档案,还有哈尔滨犹太遗址遗迹———犹太建筑和犹太公墓。它们记录了往日哈尔滨作为著名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历史和犹太人在哈尔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成为哈尔滨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哈尔滨依然保留着许多犹太人当年在这里从事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慈善、社会活动的旧址以及他们的故居。这些犹太建筑有将近30处之多,它们主要分布在南岗区和道里区。而在道里区中央大街及其附街,经纬街及其附街以及通江街的分布最为集中。在众多的犹太建筑中两座犹太会堂旧址是最引人注目的。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2号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旧址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会堂建成于1909年1月15日。1921年经纬街上的犹太新会堂落成后,它又被称作老会堂。该建筑呈现了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二层砖石结构,呈拉丁十字形;屋顶上有大小两个穹顶,擎起大卫之盾六角圣星;门窗饰以圆拱和尖拱,并有大卫之盾六角圣星这一犹太标志。该会堂是哈尔滨当年最漂亮的教堂。[2]2004年哈尔滨市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了重新修缮,现为商服场所。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62号的哈尔滨犹太新会堂旧址也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建筑落成于1921年9月25日,是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犹太会堂,属于犹太教哈西德教派会堂。它同样体现了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主入口处是三开门,突出部分的4个廊柱擎起尖券高门;正殿为正方形,屋顶耸起巨大的半圆形穹窿;窗棂上饰以大卫之盾六角圣星。该建筑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的第二展馆。在哈尔滨,仅次于两座犹太会堂旧址的著名犹太建筑是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6号的犹太中学旧址(现为哈尔滨市朝鲜族第二中学校)。该建筑于1918年12月落成,具有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檐壁饰以蜂窝状钟乳拱,入口处设有马蹄形券窗,二楼是尖券型窗、窗棂上饰有大卫之盾六角圣星、女儿墙上饰以塔柱、屋顶上有圆状穹隆。该建筑是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上述犹太建筑外,在哈尔滨还有犹太医院、犹太免费食堂和犹太养老院、犹太国民银行、马迭尔宾馆、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边特兄弟商行、А.奥昆大楼、拉比诺维奇大楼、鲍格丹诺夫斯基大楼、Р.А.别尔科维奇大楼、梅耶洛维奇大楼“、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马尔斯”巧克力糖果点心厂道里分店、惠康呢绒庄、莫斯科大药房“、戈洛布斯”犹太电影院、哈尔滨商务俱乐部、穆棱煤矿公司、罗森达里医生私人医院等旧址,以及当年著名犹太企业家索斯金、斯基德尔斯基、克罗尔等人的私邸旧址。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能对这些犹太建筑进行详细阐述。它们中的大多数已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有的还是省级或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被称为“建筑艺术博物馆”,而犹太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呈现出了犹太特色、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运动等不同的建筑风格,见证了哈尔滨城市的历史变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位于哈尔滨东郊皇山的哈尔滨犹太公墓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由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于1903年建在俄国东正教老墓地后侧(现南岗区东大直街东正教堂后侧),后来迁至太平区太安街(现道外区太安街)。它是当时外侨墓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1958年公墓迁往东郊皇山的时候,共有3173座墓穴。[3]1963年皇山犹太公墓落成。许多当年活跃在哈尔滨的著名企业家、音乐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在那里安息。1997年和200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资对该公墓进行了修缮,重建了犹太墓地会堂。目前,它是东亚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块犹太墓地。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墓碑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犹太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成为犹太人在哈尔滨繁衍生息几十年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犹太公墓被哈尔滨市列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加以保护。

由于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包括犹太文化在内的外侨文化进入哈尔滨,促成了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形成,哈尔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是首屈一指的。在较为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犹太文化在远离世界犹太中心的哈尔滨得以保存和发展。犹太人虽然离去了,但是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却留了下来,成为当今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何保护、挖掘、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城市文化品牌,成为人们不断思考的课题。事实上,近些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保护、挖掘、利用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资源给予了高度重视。哈尔滨市陆续把一批犹太建筑列为保护建筑,把犹太公墓列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还曾出资修缮了重点的犹太建筑和犹太公墓。黑龙江省财政也曾支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哈尔滨犹太新会堂旧址举办了大型的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览。然而,就整体开发利用犹太文化资源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使这一特色文化成为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首先,应加强对哈尔滨犹太侨民档案的编研工作。鉴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已有一批多年从事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建议由其牵头成立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会将吸纳、集聚一批在该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黑龙江省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和研究人员。在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旗帜下,与黑龙江省档案馆通力合作,建立编研基地,实施协作联合,最大限度地整合黑龙江省在该研究领域的人力资源,解决因单打独斗编研人手不够、专业不熟、经费不足等令人棘手的问题。哈尔滨犹太侨民档案的编研工作一旦完成将大大提升哈尔滨的区域文化品位,推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哈尔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次,应对哈尔滨犹太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要实现龙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生产力。旅游业是带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由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特色文化游的需求不断上升。哈尔滨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犹太历史文化资源,把犹太特色旅游业做大做强。然而,目前对犹太文化资源的挖掘水平比较低,还停留在简单地介绍犹太遗址遗迹的基本情况,大多数人对哈尔滨这一特色文化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一些实物的感官上,比如只知道存在一些犹太建筑,而对其所包含的文化含量并不了解。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把已经知道的故事和遗址遗迹本身一起展现给广大参观者,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掘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风俗、遗址遗迹等文化遗产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再次,应加强对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宣传,提高地域文化的知名度。为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览在促进黑龙江省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关部门应给以适当的资金支持,使其对展览进行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增设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口述历史影像资料,使该展览成为哈尔滨的“名片”,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吸引以色列及世界各地犹太人来哈尔滨观光旅游。我们也可以主动走出去,把展览推向犹太人聚居的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让世界了解、认识哈尔滨。还可借此时机寻找适当的合作机会,为哈尔滨社会经济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外力支持。另外,应与世界各国的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建立联系,利用哈尔滨举办盛大音乐会、展会等时机,邀请他们重返或到父辈、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城市来参观,为犹太文化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机会,让世界犹太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哈尔滨,客观上达到宣传哈尔滨地域文化的效果。

地域文化篇3

中图分类号:G127;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182-02

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除却现实性因素之外,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地域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在理论家和现实发展中已经得到了实证。

一、文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300年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贡献,另一方面是得益于特有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功劳。

著名的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源于欧洲的资本主义的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出现,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宗教这个文化因素在资本主义滋生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整个漫长的中世纪发展过程中,欧洲是受宗教长期压抑的,在宗教的重压之下,欧洲社会的历史虽然漫长,但是并没有释放出应有的活力。当欧洲经历规模空前的宗教改革之后,以加尔文教为代表的新教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被人们逐渐接受,这样欧洲才有了与其他几大文明不同的发展路径,而最终选择资本主义这条发展路径。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容易让人质疑,就是人们怎么可能自愿接受别人的剥削?人们从哪里来的这种文化观念?如果人们不能接受这种观念的话,那么资本主义是不能发展起来的,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问题。马科斯・韦伯指出,是宗教改革出来的新教伦理让人们接受了剥削合理化这个理念,因为在新教伦理中“由于雇主的经营活动也被解释为一种天职,因此使剥削这种明确的劳动心愿成为合法行为”[1]172。新教伦理还“强调固定在某一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伦理上证明了现代专业化劳动分工的正确性”[1]155、“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1]19、“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1]19,并且“将谋利解释为天意,证明了商人的活动都是合乎道理的”[1]155。新教伦理还号召人们“常同一种善于计算收入高低的严密经济头脑、以及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成效的冷静自制和节俭结合在一起。这就为以赢利为目的和资本主义必需的把赢利视为天职的观念提供了有牙的基础”[1]36。新教伦理还主张禁欲,而“强迫节省的禁欲导致了资本的积累”[1]165……

资本主义以专注于现实目标、勤奋工作以及合理的算计为存在特征,而这些社会存在特征毫无疑问与新教伦理的主张息息相关:因为宗教革命导致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理念的完全变革,人们在宗教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而这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便是韦伯口中所谓的新教伦理,即新教伦理宣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奠定、决定了资本主义精神。在这里,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韦伯是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去分析、认知资本主义的成长过程的,的确在一些地方夸大了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诞生过程中的作用,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韦伯的这种分析虽然是片面的但又是十分深刻的。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文化观念所起到的作用的确不可忽略。中世纪后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思想,在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分权主义、社会契约等诸多方面对西方世界进行了广泛的影响,从而也真正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观念和制度上障碍的同时,又以极大的热情论证了一个既合乎自然又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

可见,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新教伦理这个文化因子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言之,新教伦理这个文化要素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

二、文化对东亚发展的推动

与西方发展相对应,很多人将东亚经济的发展归功于儒家文化。

众所周知,在亚洲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发展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国家和地区聚集在东亚地区,以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为代表。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最大的特点便是近展的迅猛,其发展始于上个世纪中后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带着满身的战争伤痕,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迅猛发展,很快就成为亚洲经济的代表,并在世界发展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国家的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化因子便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中的儒家文化的潜在作用。

日本是东亚地区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日本国民具有浓郁的“国民精神”,虽然日本将这些“精神”称为自己的“国民精神”,但是其实这些所谓的日本的“国民精神”,仔细分析之后便会发现其实就是儒家精神精义。日本有着著名的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武士道精神是以“忠”和“孝”为核心的,“忠”、“孝”精神很显然是传统儒家精义。日本社会是公认的民族色彩较浓的社会,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以“孝”、“悌”、“和”、“忠”、“信”等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国古代,“这些伦理规范是用来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性规范”[2],而日本则用它构建了一个所谓的“大和民族”。其实“孝”、“悌”、“和”、“忠”、“信”等伦理观念无非就是儒家“仁”为本的人伦关系道德准则的外化,“孝”、“悌”、“和”、“忠”、“信”本身就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德目。日本企业发展全世界是很著名的,但是日本企业其实也是以儒家文化为精神养料的,日本首富西武集团总裁堤义明自认将荀子当做崇拜偶像,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认为自己企业成功归功于《论语》,丰田公司将《中庸》、《孟子》作为企业文化核心……

其实不但日本如此,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东亚发达地区基本都是传统儒家文化圈的文化精神在担负着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要义。1991年8月10日世界华商大会在新加坡召开,李光耀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了这种儒家文化对于华人文化圈发展的重要性:“世界各地华人成功的主要因素是节俭、刻苦耐劳、重视教育、社群的信任和互相扶助,简单来说,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r值观。”[3]其实李光耀这里所说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指的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精义。华人很早就已经向海外开拓生存空间,同时也把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带到了东亚各地。儒家文化讲究勤奋、节俭、信用,对社会有关爱情怀,对法律有尊重精神,对家庭有责任心,对子女有爱心,这些儒家文化精义其实是放置四海皆准的真理性伦理准则。由于华人的坚守和坚持这些文化精义很快便成为东亚诸国和地区的主要文化精髓,带领并指引着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也便规范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生产准则,促成了当地社会的良性发展。

可见,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实际上是受儒家文化这个文化因素影响很大的,甚至可以讲是儒家文化这个文化要素促使东亚诸多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形成和发展。

三、 文化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的推动

在中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是东南沿海地带,现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也是东南沿海地А6南沿海地带经济社会发展如此之好,决定性因素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贸易经济很发达,商品贸易经济的发达直接推动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4]东南沿海地区的物质性经济要素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东南沿海地带代代相传的文化却不会改变,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和贸易经济的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因子。

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地带,在古时被称作“沼泽瘴气弥漫”之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也就使得广东等地的人们变得比中原地带更加具有实用主义色彩;而且在历史上封建政权都是集中在中原地带的,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中原地带要想传递到岭南,则需要翻山越岭,同时需要穿过江浙、两湖,是被这些地带过滤之后才能到达广东的,所以广东等地因此也就自古不倾心于政治,而是更加重视直接对应解决生存和生活的商贸问题。另外,也因为广东地区自古海运发达,与南洋、西方社会接触频繁,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远远大于中原地区,所以西方文化中的性格开放、喜纳新鲜事物等特点都在广东人身上有所体现。正是因为这些地理文化因素,所以广东人的商贸精神和商贸兴趣才远远大于内地,广东等地今天的商贸经济如日中天,其实是和这些文化要素分不开的。

概言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何种时候,文化、风俗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中国(尤其是东北)来说,“依旧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5],文化风俗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而且这个所谓的文化风俗是一个社会、地域发展的内部要素,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果仅有外部条件,没有内部变化,谁又能说若干年后,不会出现又一次新的衰落呢?”[6]因此,东北如果想真正的振兴就必须从文化层面这个内因入手。

参考文献:

[1] 马科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

[2] 郑文宝.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123.

[3] 搜狐新闻.首次世界华商大会在新加坡举行[EB/OL].(2008-08-10)?[2017-01-26].http:///20100810/n274096312.shtml.

地域文化篇4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05-02

林文月的散文风格自成一体,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何寄澎曾用“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华采”来形容,不论是六朝文学靡遗钜细的写作方式,还是中国文人仙风道骨一般的人生体悟,或是日本文化中平淡感伤的一面都可以在林文月的散文中见出端倪。一个作家的风格不是一层不变的,岁月的流逝与人生阅历的增加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作家的创作风格,不同时期的风格也必然是渐趋演进并且相互融合的。

一、地域转换中的身份认同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到了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对艺术的明显作用。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每个地域都有它特殊的作物和草木。物以境迁,情以时迁,不同的地域与文化时空的转换,在丰富作家生命体验的同时,也会影响作家的知识结构与心态,使作家不断获得自我的身份认同。

林文月的一生可谓经历颇丰,她虽是台湾人,却出生在上海日租界内,幼年的林文月甚至以为自己是日本人,《说童年》里曾这样写到“日本小学生往返学校都排队走路。我们经常会在路途上遇到中国孩童;双方总是像仇敌似的,往往一方叫喊:‘小东洋鬼子!小东洋鬼子!’,另一方又叫喊:‘支那仔!支那仔!” 童年的我们就好比白纸一张,既然父母并未告诉林文月中日战争的种种因由,因此就一个接受日本教育的小孩而言,会有如此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不久,日本战败了,林文月举家来到了台湾这个陌生的故乡,她要开始重新学习汉语注音符号,从头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考入台大中文系之后,林文学真正开始了与文学相伴的道路,对古典文学的研究也使她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与民族心理,完成了自我的身份认同。林文月在回忆中曾经提到,自己小时候的身份一直是不定的,“我的母语其实是日语,我最先会讲的是日本话,在家还会说点上海话。回到台湾,我不会讲台湾话,国语也不会。”也许正是这种复杂的身份,这种在地域转换之中不断确定的身份认同,才使她在文学创作中拥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

二、传承古典,塑造风格

(一)靡遗巨细,反复铺成

林文月的写作渊源有二,其一便是日本文学靡遗巨细、反复铺成的记叙风格。林文月曾说过“往时写作,喜欢铺张缘饰,唯恐心中感知不够清楚,故而一提笔便洋洋洒洒不可收拾。”她认为散文的写作乃是艺术的经营,故特别注重文章的章法结构,材料的剪裁安排。

在早期的作品《京都一年》中,林文月掠三十年前京都之影,查考严谨,笔触游走的范围涵盖了京都近郊的山川寺院、庭园市集,乃至充盈着帝王气象的皇家离宫,洋溢着庶民意趣的公共“汤屋”,文字中兼有人文感怀的淡淡闲愁,读之时时使人为之低回沉吟,动情处亦不无感伤的意味涌现。也许是为了更好地使读者了解日本社会与文化,林文月力求细腻详实地描述京都的景致与风俗,可谓工笔白描。例如,《岁末京都歌舞伎观赏记》一文,从看似不相关的“师走”、“事始”风俗,到歌舞伎表演的诸多特定称谓,面面俱到、靡遗巨细,足见林文月的学者风范,这样洋洋洒洒的文字背后必然有她严谨的考证。又如后期作品《饮膳札记》诸篇,对各种佳肴美馔的描写,莫不自材料选择、细节处理、烹饪方式、辅助器具,乃至特殊心得,条分缕析,极为详尽细腻。《烤乌鱼子》一文仅是切乌鱼子一节,作者就用了将近一百字,更是精确到“厚度以不超过零点二公分为宜。”即使在怀人依旧的文字中也可见林文月独特的记叙风格。比如《从温州街到温州街》中,有一段写到因为郑先生指挥有误,我们不得不退回原路重新出发时,我说“不是您的记性不好,是近年来台北的交通变化太大……”,又说“其实,是您的记性太好,记得从前的路啊”。这样的反复与强调,使得记叙的对象更明显更持久。

(二)以小寓大 情致深厚

以情入文,在琐碎的小事之中渗透着友情、亲情与友情,在记叙之笔中渗透着万千思感,记叙与抒情恰到好处的交融是林文月散文的一大魅力。从上海到台北再到东京,林文月总是敏锐而又细腻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那些回忆里的故事最终成为她日后书写的文字。《往事》中林文月追忆了与母亲一起度过的吉光片羽,追寻了一段又一段平淡细索的往事,从武昌街到延平北路,从金凤姨到罔氏姨,从糕饼店到五金店到太平茶行,林文月细致地讲述了许多年前一起走过的路以及当时的种种联想,其中渗透着温馨而又甜蜜的感情,而此文作于母亲逝世十三年之后,又增添了一些化不开的忧伤。叙事与抒情就像显与隐的关系一样,情藏之与事,事以情显,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之中透着一股至情,是林文月散文极易打动人心的地方。“零零星星的小事情居然也点缀着生命的五线谱,经常在我不小心回头的时候,便会听见叮咚作响,只是那些声音微弱得只有自己听得到。”上海一爿书店中精心照顾“我”的日本母子,意奥边界的女儿和父亲那会心的一笑,消失在长廊近处的朱立民先生,这些平凡的人与事总是唤起她对人世美好一面的真挚情感。

(三)物我之间 感悟人生

主客之间的观照方式是一种审美态度。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天人合一”,即主客不分的一种观照方式。以己观物或者以物观物,有我之境或者无我之境,这样的审美标准同样适用于散文。林文月一直关注六朝文学的研究,陶渊明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物我不分的观照方式自然而然地折射在她的散文中。

《翡冷翠在下雨》中,下雨的翡冷翠,幽暗晦涩的曲折街道自然唤起了作者的思古之幽情。进而作者开始追忆意大利灿烂的文明、伟大的先哲,然而时间流逝,“肉体会腐烂,印象会模糊”,我再次看表,“一点三十分,这是台北的时间”,穿越于时空,盛世的繁华与今日的冷落相比,使人更感到生命的无可奈何。《白发与脐带》中,作者选取白发和脐带两个意象展开回忆,一个是生命的起点,一个是生命的终点,本来就足以让人感叹生命如真似幻。白发与脐带犹在,母亲却已逝去,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苍蝇与我》一文中,作者与苍蝇的关系从对立到相互陪伴再到感伤苍蝇之死,其中也体现了作者心态的变化。寂寞的晚上,到底是我给了苍蝇同情,还是苍蝇慰藉了我的寂寞之感,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易逝的感悟与泰然处之的情怀。正如《白发与脐带》结尾所写“我彻底清理过梳妆台的抽屉,仍然将白发和脐带放回原处。现在,我不再逃避、害怕,也不再激越、伤悲了。我的心似乎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平静。”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生意识与洒脱情怀在此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三、结语

艺术创作如同人生轨迹一样,如果要想有所超越,要么在前人驻足之处继续前行,要么把前人的脚印踏得更深,也许林文月是兼而有之,不起波澜的文字之间自有一种从容的态度,絮语亲情与怀人忆旧之中自有生命如真似幻的体悟。

地域文化篇5

鲁南文化内涵丰厚,儒家文化是鲁南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新兴文化资源构筑了鲁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了人文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从文化架构看,人文圣贤文化底蕴深厚“,仁”“、礼”传世的孔子,“民本”、“仁政”的孟子,“兼爱”、“非攻”的墨子,百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儒家治国理念的首位实践者滕文公,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至孝忠恕的曾子,凿壁偷光的匡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等先贤圣哲,灿若星辰。古地理文化特色鲜明,北辛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少昊陵、古薛国、古滕国、古运河巷道等古迹众多。以汉画像石、伏里土陶为代表的古器物文化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论语》、《墨子》、《孟子》为代表的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思想博大精深。以台儿庄大战、孟良崮战役、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使鲁南文化具有了革命文化的特质。鲁南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艺术知识和道德知识等内容,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知识土壤,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众多先贤圣哲的思想品德、人格、学说、贡献和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华,不但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素材,而且提供了鲜活的模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人格、提升民族素质,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2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地方上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地方文化活动及文学、影视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地方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地方精神。地域文化既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载体将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也能够以人文素质教育载体的形式,直接承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都被鲁南各高职院校确定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不但能从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长期生活在本区域的人们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而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生源同样具有地域性特点,这种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为学生所熟悉,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物、历史文献、历史故事等物质文化,感受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认知态度、思维方式、民俗传统等精神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引发了精神上的共鸣。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染,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把鲁南地域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充实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思想品德,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

1构建地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地域文化教育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首先,要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要体现文化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必须以“实用“为目的。在教材内容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名胜古迹、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内容应该重点介绍,对于学生不感兴趣或不易接受的内容应该简略一些,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想实现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要涉及历史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等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包括名人趣事来启迪、激励学生。再者,在教学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独立思考,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不断提高教师对鲁南文化资源的利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地域文化资源教育价值实现的执行者,只有教师积极地参与,地域文化教育的设想才能真正落实,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在鲁南高职院校中,教师利用地域文化教育资源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对地域文化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我们教师要乐于加强对地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动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增强对地域文化的利用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地域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地域文化精神的教育。

3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地域文化是一种教育资源,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是创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渠道之一。首先,将地域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其次,地域文化资源引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渗透到校园的精神文化中,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网络等方式,使学生耳濡目染、学思并重,无形地优化了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再者,要积极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地域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创办论坛等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域文化的激情,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地域文化篇6

地域性中的自然因素是影响绘画题材主要表现内容,画家创作作品来源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牡丹江地域风貌,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文化”,牡丹江别名是中国雪城。“冰雪”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地域符号,著名的雪乡部级森林公园坐落在牡丹江,这里的冰雪景观最具有代表性,成为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对象,决定了画家绘画艺术的总体风貌与风格特征。如著名的山水画家周遵胜创作的“冰雪画”作品带有明显的牡丹江地域文化特色。作品中漫天飞舞的雪花、皑皑白雪带给人们地域文化独特的冰雪魅力,画家的作品中冰雪世界让观者心驰神往,产生无限遐想,仿佛把人带到了仙境。另外,还有著名的画家姚厚武的国画作品《寒林》《冬韵》《雪乡情》同样是描绘故乡牡丹江的独特地域景观。画家王长江的“雪乡系列”之《雪乡人家》《镜泊冬日》为其代表作品,多采取以小见大、焦点透视、复杂中求深然,重复中求统一的手法,运用墨与巩给予充分的表现源于对牡丹江地域冰雪文化有感而发。这些画家以牡丹江地域文化所创作的“冰雪画”是北方“冰雪画”派重要的组成,其独特的表现技法和创新精神同样也推动了雪城冰雪文化的发展。牡丹江这块黑土地上涌现出一批成绩卓著、引人瞩目的青年画家,如水彩画家戴剑波先生长期在牡丹江深入生活的他们观照牡丹江雪景、认识牡丹江的特点,其中创作情境耐人寻味。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对画家的精神世界、艺术视界、生活境界的巨大影响。创作出优秀的水彩作品《老黑山•桥》《镜泊冰瀑》《老黑山桥》《北方的腊月》《激流融雪》《长白山晨曦》《镜泊冬韵》,不仅在国内外屡获大奖,而且还被亚洲水彩艺术博物馆馆藏收藏。

地域文化篇7

作为广告传播的切入点,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习俗、传统、生态以及民俗等特征都是广告鲜明的个性,因而地域文化也就成为了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沟通纽带。如伏特加的广告“城市系列”就是以世界上不同国家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作为视觉符号来设计的,这一设计灵感结合伏特加酒瓶透明、短颈和圆肩的包装,通过地域文化极其巧妙地渲染了品牌的个性。从中不难发现,当下现代广告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的一大关注点应该投放在地域文化这一广告视觉平台之上。

(二)地域文化能够帮助广告捕捉受众注意

21世纪是读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图像,大家对于信息的获取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图像。尤其是在视觉信息更新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在广告中运用图像能够更为迅速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便于不同语言、不同环境的人们对于广告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读图时代的进步让人们开始通过图片来争取和吸引更多的关注。因而,广告中的地域文化也应当以图片为基础,通过图片传播广泛的特征,并将广告文化与视觉信息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对地域文化中的视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以此实现广告设计的新理念与新策略。

(三)地域文化能够增强现代广告设计的特色

尽管广告设计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通过设计的语言都能够互相进行沟通与理解。设计的语言还能够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品体现出自身独特的内在追求。如德国的广告设计就十分重视整体风格的把握,无论是在色彩运用还是图形文字上都给人一种浓厚的严谨意味。又如美国的广告设计则多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并注重个性特征的表达,其设计风格就格外张扬和简洁,充满文化韵味。这些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色的广告设计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地域文化背景下,突出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将会加深人们对广告的印象,并提高广告的传播度。

二、地域文化给现代广告设计带来的启示

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的外在呈现形式以及多元化的内在结构,其给现代广告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与能量。

(一)创新地域文化,以形传意突出文化特征

在现代广告设计当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应当要能够与设计对象所传递的信息相贴合,保证信息传达的准度。因此,设计需要选用有代表性特征的对象,并适当的添加新颖的形式作为载体来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同时通过受众对图像元素的联想心理来选择适当的图形符号,达到以形传意的目的。此外,地域文化中推崇的顺应自然的理念也影响到了现代广告的设计,如贵州古井贡酒的广告就配了一首《桃花曲》,并呈现出古井贡酒采用无极之水和原酒精华、纯手工酿造等特征。其中的“桃花曲”“无极之水”“手工酿造”等都是同归自然的一种体现,从而突出了古井贡酒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二)贴合地域文化,以义达言产生文化共鸣

广告设计必须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相吻合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一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文化色彩、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广告设计本身是对商品的解释过程,也是对文化的一种深度验证,受众通过广告接收到信息,并通过自身感知来验证这一信息,从而产生共鸣并达到互动的效果。如果在广告中选用共性的元素,以义达言,则更容易拉近不同地域文化带来的差异隔阂,使受众对广告中的元素产生共鸣。如高炉家酒的广告就通过竹的“宁折不屈、高风亮节”的内在含义来体现产品“以天下为公”的文化内涵。广告设计中竹子的形态所要表达的除了产品,还传达了做人要以家、国为重的追求。又如云南制药厂的广告语“捧出一片爱心,献给千万老人,这是云南制药厂的奉献”。这条广告语中的“药”所表示的不仅是单纯的商品,更多的是表示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传达出对于老人的关爱之情,同时还体现与弘扬了儒家文化中的“仁爱”精神。

(三)展现地域文化,以情动人激发文化情结

广告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不仅仅是刺激消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习惯。因此,广告品牌在投放社会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新颖的形式,标新立异地来突出展现地域文化情结,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在地域背景中根植的民俗民风和生活习惯,若能够对其进行再设计必然能够出现新特性来唤醒消费者的情绪。而关于利用标新立异的方式展现乡土情结这一做法,KFC无疑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从极具中国风味的老北京鸡肉卷到广东地区口味的咕咾鸡肉卷,从奥尔良烤翅到新疆自然烤翅等,KFC从未停止过产品的创新,并针对国人口味不断推出刺激味蕾的新产品。特别是早餐系列的推出,更是让人感觉到KFC似乎要通过全方位的渗透来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如早餐油条的广告中通过年轻男子的视角到江南水乡中走街串巷地寻找记忆中的美味这一创意,就极其巧妙地指出了在国人生活中地域文化情结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篇8

二、室内装潢设计与地域文化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在人类文化学中地域文化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所存在的一种持续发展的文化。如今,地域文化这一概念在设计中被提及的次数不断增加。显而易见,人类的生活与地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不管是在物质上、制度上,还是在哲学层面上所起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地域文化的积淀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实现与人交流的基础,地域文化还是社会风尚形成和法律建立的重要依托,除此之外地域文化还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室内空间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所以所谓的室内装潢设计就是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装饰和设计。人们的生活在室内空间,所以在室内装潢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地方习俗以及法律要求进行考虑。地域文化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有很重要的影响。如今,地域文化成为室内装潢设计的主要方面。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体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以符号的形式来实现,另一种形式则是通过设计主题来体现。设计主题的形式则是当今室内装潢设计主要遵循的,而且这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这就造成了在室内装潢设计中如何体现地域文化变得比较混乱。

三、在室内装潢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篇9

2地域性风景园林的设计实践

2.1项目概况和规划目标

芙蓉湖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城东南部,地处乌江与芙蓉江交汇地带,为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的聚集地,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整个场地形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盆地地貌景观,且场地南北两侧各有一条山溪流过,形成了山环水抱虎踞龙盘之势(图1)。周围的山体起伏较大,规划区用地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势(图2)。芙蓉湖旅游区由巴渝风情镇、温情土家寨、激情苗寨、怡情仡佬寨、诗情农耕园、湿地公园休闲区构成,它既体现了场地天然的山水优势,又与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相结合,在景区的设计中把地域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芙蓉湖旅游区的规划目标为: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山、水、田、林、民俗村庄”等旅游资源,注重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将传统文化在现代景观的营造中加以继承和发展,在尊重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打造新的文化。

2.2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

2.2.1总体规划布局

本规划在总体布局上未采用城市规划中常见的连片发展的城镇布局样式,而是采用我国古代聚落“田+林+庄”的空间形式。通过农田、绿地将规划区内的土地分隔开来,形成以巴渝风情镇为核心,以土家族、苗族、仡佬族民俗文化村为重点的4个功能组团。其中将苗族民俗文化村布局在基地左侧,而土家族世世代代有喜水的特点,故将其布局在基地右侧更靠近山溪的地方,仡佬族的祖先称他们是天上来的民族,将其布局在基地的缓坡的最高部,寓意最接近天的地方,以商业为主的巴渝风情镇,布局在缓坡的最低处,通过环形道路又将各个组团之间连接贯通。该组团方式既没有破坏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还丰富了景观层次和内容(图3)。

2.2.2功能分区

本规划根据用地功能及风貌特征,共划分了6个特色片区(图4)。1)巴渝风情镇。该片区中以巴渝文化为主题,在位于巴渝风情镇码头处,设置一组码头文化的缩影景观。主要通过纤夫主题雕塑以及印刻在地面铺装上的纤夫足迹和川江号子,向游客展示码头文化的历史沧桑。这组纤夫主题的景观设计,既丰富了景观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又为游客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1]。2)温情土家寨。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园,利用园区基地南部河流两侧的地形高差进行分台处理和种植花卉植物,形成层层花田。并于河流之中分段修建景观性拦水坝,提高水位,增加静水面积,形成水面倒影效果。在河流之上还设置了滨水栈道,架设了景观廊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花溪景观。3)激情苗寨。苗人素有对枫树的崇拜,他们把枫树视为苗族的族标。因为苗人世代信奉枫树对其庇佑,故将红枫纪念林设计在苗族风情区入口处的大面积开敞缓坡地带,潺潺的河水从旁边流过,苗族村落散布在其周围。人们置身于高耸入云的枫树林下,仿佛感受到枫树正在向其讲述着苗族悠久而神秘的历史。另外利用园区基地地形高差,采用“蓄水成瀑”的方式,形成了水幕墙景观,将苗族历史上5次迁徙的历史镌刻在幕墙之上,让游客在观景的同时了解苗族历史[1]。4)怡情仡佬寨。仡佬族是以竹为图腾的民族,而竹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又是高雅的象征。本规划利用这一文化现象,将其定位为以文化艺术和养生为主题。利用仡佬族民俗文化村周边的农田,以仡佬族的族花百合花为基础花种在配以郁金香等花卉植物种植,形成一片花的海洋。在花田周边搭建的艺术家客栈与花田景观共同构成了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画卷。5)诗情农耕园。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农耕园内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形成五彩梯田景观,在梯田中矗立瞭望塔,让游客可以登高一睹梯田盛景。除此之外,于农田之中,设置木栈道,既可以近距离接近作物,又不会破坏到作物的生长,游客漫步之上,穿梭于农田之间,在欣赏田园美景的同时,还能聆听到自然界的鸟语虫鸣。6)湿地公园休闲区。以浪漫沙洲为主题,以情侣文化为基调。本规划以苗族广为流传的《小龙女与召赞》唯美动人的爱情传说故事作印子,通过在湿地公园的小岛之上设置龙女与召赞的爱情主题雕塑,并在园内规划情人路、情人树等文化景观,将其打造成象征永恒爱情的文化之洲[1]。

2.3规划内容

2.3.1景观组织

景观组织分为“两轴”和“两带”。“两轴”:东西向贯穿田园风光带,并连接仡佬寨和巴渝风情镇的人文景观轴;南北向贯穿巴渝风情镇的生活景观轴。“两带”:依托规划区内主要河流形成的南北2条滨水观光休闲带(图5)[5]。

2.3.2植物规划

在对原有植被的处理上,以保留为主,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景区植物进行适度改造。根据每一功能区风格的不同,对基调树种的选择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除此之外,应选用季相特征明显的乔灌木,以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所选树种以本土易活树种为佳。

2.3.3建筑规划

1)村落建筑风貌片区。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地域性高于民族性。不同民族在同一区域内其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因此,该片区建筑以渝东南传统干栏式木构建筑风格为主,建筑色彩上以灰顶为主,屋身保留木本色。在此基础上,土家族和苗族建筑突出吊脚楼建筑特色。苗族建筑融入牛角形的特色装饰符号和突出“豆安息”的建筑构件特点(图6)。仡佬族则以干栏式建筑为主,体现朴素的建筑特点,简化门窗的装饰构件,在檐口处增加具有仡佬族风格的波浪纹符号构件[6]。2)巴渝风情镇风貌片区。该片区的建筑以白墙灰瓦、大坡顶穿斗结构的巴渝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强化吊脚楼建筑形式(图7)。

2.3.4水系规划

除了规划湿地、池塘、水梯田等大型水景和喷泉景观、跌水景观外,还通过引水穿寨的方式,形成丰富的景观网络,并将浅底、窄道引导的细流不断流淌于人行尺度的空间中来,形成具有特色的水街空间,创造了富有生气的街道景观。

地域文化篇10

(二)淮安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方面,淮安市以“中国运河之都”为主轴,通过文化名城、名人故里、淮扬菜之乡、漕运文化等特色化的文化展示,以观赏型、度假型、娱乐型等生态养生方式来促进文化的传承再现与活力创新。在建项目始终保持名城特色,系统策划、有效推进里运河沿线的重点文化复兴工程建设,继续完善了运河文化长廊,通过运河文化的国际交流、文化产业的孵化创新、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最终实现淮安地域文化的永续发展。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做好各级文保单位、文化建筑的保护,传统风貌的保护,继承和发扬淮安传统特色的建筑风格;做好空间形态的保护,整体控制淮安古建筑的高度,做好城池格局的保护,设置历史文化标志牌与说明牌。继续做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和民族精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普查和公布。保护淮安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无形文化遗转变为有形文化遗产。做好运河沿线各景点、文化建筑的串联,加快清口大遗址文化公园的建设步伐,使这成为运河文化遗产长廊上名实相符的节点,充分发挥文化遗存的价值。重点打造运河文化遗存集群,实现运河两岸新老城区的融合发展、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融合发展。

(三)无法恢复的历史文化遗存淮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尽管取得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前些年淮安进行了大规模的老城区改造,由于缺乏旧城保护意识和科学规划,一些老街、遗址的历史文脉被“改造”断送,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遗憾。淮安市区的东大街、西大街的改造,将清江浦上最富盛名的“花街“”牛行街”改没了。陈白尘、谢冰岩、王叔相等名人故居被拆除,“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不知“整体搬迁”至何处。

二、地方高校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一)地方高校与政府“联姻”,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淮安政府就历史文化遗产出台了许多新的保护传承措施,在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当地高校一定的扶持和倾斜。高校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地将历史文化融入课堂,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淮安市高度重视“班”创建工作,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活动中开展了“走近恩来、了解恩来”“研究恩来、学习恩来”“践行恩来、传承恩来”等活动,包括“缅怀总理,走进总理故居”“学习恩来精神,争创恩来班级”“弘扬恩来精神,提升五德修养”“读万卷书,品恩来精神”“恩来精神在我心中———志愿服务日”“传恩来精神,让爱传大地”“恩来精神为引领,缅怀先烈,开展红色之旅”“发扬恩来精神,践行中国梦”等项目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班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学习实践的“教育观、群众观”为重点,我校在教职工中侧重师德教育,在党员干部中侧重深化党性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探索一条新路。以“文化研究所”为依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建设教育基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专题文化场馆。从剪纸到仿生线编,再到草编、刺绣,淮阴花鼓、《十番锣鼓》、《人文淮安———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丛书、《人文淮安———民间文学集萃》、《淮扬美食文化传奇》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进入校本课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人人参与”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对我们的必然要求,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地方高职院校是具有明显地区性质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服务方向方面具有灵活性。因此在高校的改革进程中,更应以坚守民族文化为前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

(二)地方高校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是服务社会的需要由于地方高职院校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给予的支持,决定了办学特色化建设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高校利用当地经济资源和当地的支柱产业办学,不仅能为地方经济服务,而且还可形成自身特色,培育出来的人才也能更好地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与“民建会员企业———淮安民贸物流园”“中锐华汽教育”“京东商城”等企业合作;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安双汇”“快鹿牛奶”“天士力药业”等企业合作,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目标。淮安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并大力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政行校企协同,促进淮安现代化企业的升级改造,为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另外,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下岗工人及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开展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班、短期技能培训班;暑期带领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对苏北农民开展信息化培训、科技支农、家电维修、支教帮扶、文化宣传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地方教育的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发挥职教骨干作用。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便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化,具有独特性、传统性,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三)地方高校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历史文化遗产凝聚祖先们的聪明智慧、情感追求,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不同群体的文化积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它的教育审美价值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伦理道德、工艺技能,培养人的毅力,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素质。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加强对它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他们思维活跃、思想纯洁,有较高的审美感和学习意识,在接触历史文化遗产过程中,能真切体会到人们的勤劳、勇敢、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格魄力;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内涵建设,青年学生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念方式,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主要依据。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可以丰富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文化遗产保护进程添砖加瓦。

(四)地方高校传承区域文化创新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遗产,它是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见证的载体。然而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正如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言:“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死去,它们失去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历史文化刻不容缓。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当地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承担起引领整个社会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学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这其中,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应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课题:既要挖掘和传承优秀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要整合和创新优秀文化资源,创造出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使学校成为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正确认识区域历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教育体系,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三、地方高校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途径

(一)发挥社团作用,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高校社团是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爱好,培养自身才华而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群体。地方高校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的地域文化范围,其校园文化受到地域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社团活动,对区域历史文化传承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当地高校社团利用社刊开设诸如地方历史名人、地方曲艺、名人佳作、淮扬美食、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展示地域文化的魄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搜集整理当地的历史文化,将有关本地域的地图、照片、历史文献等资料,经整理在校园画廊橱窗展览,使学生对本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感性的认识;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民俗征文等活动,传播优秀地域历史文化。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社团作为高校最活跃的因素,应该担负起传承地域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

地域文化篇11

 

传统建筑最为直观地折射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其中不少佳构,目前已成为各地重要的文物遗存。当然,反映地域文化的载体可谓纷繁多样。以地处皖南低山丘陵的徽州为例,这里尽管经历了几百年的世事沧桑,但仍然保留着极为可观的地面人文景观——既有世人熟知的牌坊、宗祠和古民居,又有浩繁无数的传统历史文献。更为幸运的是,这里留存有目前所知国内为数最多的民间档案文书,这些反映传统徽州民事惯例的乡土史料,几乎涵盖了民众生活的各个侧面,对于重新建构数百年来中国民间的历史文化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对此,日本学者岸本美绪教授曾指出:“契约文书作为史料的魅力还不仅仅在于所记载的物价、租额等数据,纸质、字体、笔触以及其他通过文书可能察知的如登场人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都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气氛。这些文书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事物,但正是由于其普普通通、无意造作的性质,反而能够给研究者带来关于当时生活现实的实在感受。”学界普遍认为,作为明清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徽州文书为代表的民间档案文书,具有不亚于故宫档案或地方衙门档案的数量和重要性。

 

地域文化篇12

回到地域建筑,基于以上的阐释,我们不难明白,地域建筑的形成一定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只有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建筑才能成其为地域建筑,地域建筑一定要有地域文化的基因。但是反思近年来许多“地域建筑”的创作,有延续文化脉络,和谐处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真正地域建筑;也有部分仅是徒有其表,根本不具有与建筑形态相协调的文化内涵。一些建筑师认为,只要造出传统建筑的外表,弄点青砖、屋檐,那就是地域建筑了,殊不知,地域建筑的核心在于文化,没有与之相呼应的文化,那么这个地域建筑就不再是真正的地域建筑了,充其量是个“死”的地域建筑。因此,地域建筑创作不仅要有“形”,更要有“魂”,做到“形”表其外,“魂”聚其中。

二、游学考察:地域文化探索的有益尝试

有幸参加今年于成都举办的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西南联席会2013年会的川北地域文化考察行,承办方选取了阆中古城和剑阁古蜀道两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考察目的地。在两天的考察时间里,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两地浓郁的地域文化。在感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我也将自己的见闻和一些思考作一个分享:之前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的一批热衷于研究西南地域建筑的建筑师们就希望组织会员单位的建筑师们参观考察地域建筑文化,由研究考察地地域文化的知名学者或是文化名人带队,通过游学的方式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及其与地域建筑的关联。本次活动的组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次地域建筑文化考察的有益探索,其中加入游学的部分,使考察更加有深度和意义,值得以后借鉴和发扬;其次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融合问题。

阆中古城三面环江,一面临山,以中天楼为轴心,围绕其而布局,据说由唐代袁天罡设计,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整个古城充满了生气,不论是街道的整体布局还是单个的明清式小院,亦或是屋檐窗花、门楹吊檐等都能很好地传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建筑真正成为了文化的符号,成为了地域文化向外展示的窗口。但是到了剑门关顶,有几处仿古建筑却看着那么生硬,了无生气,死气沉沉,完全是为了仿古而仿古,却没有将根本的文化植入其中,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三、项目实践: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