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7 11:09:06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1

本季度,我们认真按照分局党委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委会和支部大会,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分局党委举办的党课讲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体党员强化了集中学习和自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支部根据“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主项教育整顿活动要求,组织支部党员集中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习近平关于政治法工作论述,认真学习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履职尽责践初心。

按照“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开展队伍状况分析、个别谈心和集体恳谈等活动,关心民警的生活和工作,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及时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了党支部团结稳定,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表率作用。

三、坚持从严治党,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以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始终把“正警容、肃警纪、树警风”作为贯穿始终的大事,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坚决纠正政治意识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化、警容风纪不严整、执法不规范、精神不振等现象。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上班考勤、会议纪律、言行举止等日常点滴细节抓起,支部先后7次召开党员大会,支部班子成员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倾听意见、征求建议,按照认真对照检查、查摆突出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的程序。经报分局党委同意后,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整改措施,研究制定了问题整改清单,促进工作的效果,提升了全体民警和辅警的工作热情。

第三季度,支部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各级和辖区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主动性不足。部分党员同志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未能用深入学习最新政策法规,思想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执法环境,对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缺乏自信心和驾驭能力。

二是部分党员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个别党员群众观念淡薄,没有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服务群众需求方面下的功夫不够、用的力气不足,党员先锋模范作风发挥不充分。

三是党的组织生活有不严肃、不规范等问题。存在组织生活记录质量不高,流于形式,专题组织生活会自我批评与批评不够到位,问题整改不扎实的问题

在下步工作中,支部将正确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不足,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识,以党建引领全部工作,严格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工作,强化学习,深刻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精神。

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同志要践初心、担使命,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决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党员带头、争先奋进,真正把派出所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2

2019年第一季度,我所有针对性地加强廉政教育,有效提高了派出所民警的廉政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一季度XX派出所廉政情况良好,未发生违法违纪及违反各项廉政规定的情事。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利用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派出所民警辅警的思想动态,做到防微杜渐。在春节来临之前,组织全体民警辅警座谈,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节日期间的廉政意识。春节后开展以“严格执法,廉洁从政”为主题的座谈会,加深对于廉政工作的理解; 

二是组织学习贯彻党风廉政相关会议和文件。组织学习了《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学习读本》,要求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以身作则、严于律已

三是加强XX派出所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的氛围。  

综合第一季度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现分析如下: 

(一)、顺利渡过元旦、春节期间的廉政隐患高发期,一季度XX派出所没有发生与工作对象“吃”、“请”、“收受红包”等情事,但是仍不能放松警惕,防患于未然; 

(二)、外界无不良反应,派出所形象健康,未发生投诉事件,但是仍需要加强业务素质,积极防范 ;

(三)、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廉政意识较高,思想状态良好,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加强教育。

下一步派出所将着力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切实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全体民警辅警廉政意识;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3

怎样做好劳资统计工作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从何而来?追本溯源,来源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基层单位,出自于各个基层单位劳资统计人员之手。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只有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劳资统计数据,才能确保社会平均工资数据的真实准确。那么,作为基层统计人员,应该如何做好劳资统计工作,才能保证数据质量呢?作为一名县级统计机构的劳资统计专业工作者,笔者每年审核的劳资统计报表数以千计,发现的错误林林总总,千奇百怪。通过对报表常见的共性错误逐一归纳梳理,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借用一个成语,就是从“三心二意”四个字上下功夫。

什么是“二心”?责任心、进取心,再加上细心。

首先要有责任心。有些新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对统计工作不肩一顾,认为劳资统计就是简单的数字加减,随随便便就可以应付,结果制造出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让人啼笑皆非。

例一:人数相加不等于总数。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的总数填报9人,其中:在岗职工7人,其他从业人员3人。7加3应该等于10,这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计算的加法,该表是在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才上报的数据,居然仍然会出现此类低级错误,当真是咄咄怪事。

例二:工资总额等额递增。有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数据一季度是300,二季度600,三季度900,四季度1200,如果单看某一个季度的数据,算出来的月平均工资也符合逻辑,但是结合各季度的数据查看,每个季度的工资实际上是一模一样,没有一分一毫的变化,这样的数据真实可信吗?这完全是敷衍塞责,视统计工作为儿戏。

有个村庄喜获丰收后开庆祝会,大家商议在村中置一大酒缸,各家出一瓶酒倒入大缸,聚而饮之。有聪明人就想:我何不带上一瓶水去充数呢,区区一瓶水应该不会被人察觉吧。庆祝会的当天,众人取出缸中之“酒”一喝,竟然全无酒味。原来是村里的“聪明人”太多,都往酒缸里倒水。可笑的是,这些“聪明人”心中有鬼,为防把戏拆穿,还违心称赞:“好酒,好酒。”社会平均工资的数据是依据一家家基层单位的报表数据计算出来的,是一个个基层统计人员报送上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每一个统计人员都不重视报表工作,不按劳动工资报表制度认真报表,报送的数据或添油加醋,或缺斤少两,那么,社会平均工资数据还有什么公信度可言呢?因此,每一位基层统计人员,心中都应该有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做好劳资统计报表工作,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法律责任。有一类很典型的错误,就是填报内容残缺不全。劳资统计报表中所需要填报的资料,不仅仅包括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数据,也包括表头的单位详细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表尾的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等相关指标。比如单位详细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这两个指标是为了对单位基本情况进行对比,防止弄错单位,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填报人姓名和联系电话,这两个指标是为了能够及时联系统计人员,核实相关数据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因此,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是每一位基层统计人员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其次要有进取心。有些从事多年统计工作的人一味地吃老本,不学习新的统计方法制度,不参加一年一度的统计年报培训会,甚至连统计报表都是沿用几年前的老报表,对新的统计指标不懂装懂,对新的统计口径想当然地去理解,报表自然也会出问题。

例一:“单位负责人”这一指标,取代了以前的“管理人员”指标。统计中的“单位负责人”是指: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包含同级别及副职)、单位内的一级部门或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同级别及副职),特大型单位可以包括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副职)。部分统计人员将“单位负责人”与“单位主要负责人”混为一谈,几百个人的单位填报的“单位负责人”指标数据只有1人。这是对统计指标含义的混淆不清。

例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这个指标,指的是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这个指标是平均数而非累计数,是不能累计计算的,有些统计人员却将平均人数逐月累计,到了年末10个人变成了120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这个指标,指的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这个指标需要逐月累计计算,而有些统计人员却又只报送当季的工资数据。这是对统计口径的错误理解。

有三个人用石头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回答:“我在砌一面墙。”第二个回答:“我在盖一幢楼房。”第三个则说:“我在为这个城市建设而努力”。若干年后,第一个人还是砌房子的工人,第二个人成了建筑设计师,第三个人则成了房地产公司的老总。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事的心态决定了收获的成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当我们把自身的工作不再当成单调的任务,而是当成一种事业来做,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也许将获得丰厚的回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要认真负责地去做,每一项工作都可以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使自己不断成长,也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鲁迅先生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我们拥有这只“向上的车轮”,即进取之心。进取心在工作中就表现在能不断接受出现的新事物,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一套表”“双基建设”“三个提高”“四大工程”,随着统计方法制度的不断创新,统计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要想实现统计工作的提档升级,必须从源头数据抓起,齐心协力严把质量关。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和任务,广大统计人员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统计工作,以强烈的进取心做好统计工作,才能不辱使命,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

然后还要求细心。有些错误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

例一:劳务派遣人员有人数,但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上没有任何数据。其他从业人员没有填报人数,但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上有数据。很明显,统计人员填报数据时不细心,将劳务派遣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相关指标数据填错了行。

例二:从业人员人数按报表制度应该是四舍五入的,因为人数只能按整数计,数据也需要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挂钩,不能脱离实际孤零零地存在。有的报表上却没有四舍五入,从业人员保留了小数点,闹出了单位上有零点几个人的笑话。

例三:劳资统计报表中工资总额的计量单位是千元,有的粗枝大叶不加细看,工资总额按元填报,结果工资一下子增长了一千倍,原本4000元的月平均工资一下子变成了40万元一个月,一个季度的工资就可以成就一个百万富翁了。有的又习惯于使用万元单位,按万元计量,工资总额顿时缩水了十倍,人均月工资水平比最低工资标准还低得多,这无形中一下子触犯了两个法律,一是《劳动法》,因为工资没有达到最低标准;二是《统计法》,因为统计数据不真实。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一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电视上,科马洛夫对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导致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事故。这个故事印证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说明了细心的重要性。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在封面上引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一句话。细心也是一种工作能力,只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统计工作主要是跟数据打交道,搜集数据时细心一点,上报数据时细心一点,审核数据时细心一点,能够做到“细心细心再细心”,劳资统计数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什么是“二意”?就是要明白“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两组指标的具体意思。

其一,清楚从业人员相关指标的意思,重点要掌握两个区别和两个原则。

首先看两个区别。

一是从业人员包含的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区别。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此类人员是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

二是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和平均人数的区别。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曰当天及以前己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季度或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然后看两个原则。

一是“不重不漏”的原则。对于新招收的人员,从其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当月工资,即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对于自然减员、参军、不带工资上学的人员,从其离开之日起即不再算本单位的职工。对于调往其他单位的人员,如己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其期末人数和平均人数均应由原单位进行统计,调入单位从发放工资之月起统计。

二是“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不论是编制内的还是编制外的人员;不论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人员;不论是出勤的还是因故未出勤的人员;不论是正式的人员还是试用期间的人员;不论是在本单位工作的还是临时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只要由本单位支付工资均应统计为该单位职工。需要注意的是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属于用工单位间接发放工资,其工资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

其二,清楚工资总额相关指标的意思,重点要掌握一个区别和一个原则。

一个是工资总额与应付职工薪酬的区别。

口径不同:“工资总额”包括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应付职工薪酬”不包括派遣制职工的工资。

内容不同:“工资总额”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基费只含个人缴纳部分。“应付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4

据《中国统计年鉴》和财政部网站上等相关数据显示,2003-2009年,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加2.2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2700多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加2100多亿元。国有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显著提高。其中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下降。2009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经济状况好转,国有企业营业收入225087.3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润1.3万亿,同比增长9.8%。与此同时,国企改革的问题与不足也暴露无遗。如仍有出资人代表职责还没有完全履行,监管不力、职责不到位的情况存在;又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真正落实,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难以真正到位。

一、地方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现状

财政部网站近日刊登了2010年1-3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和36个省、计划单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充分显示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现状。

第一,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2010年1-3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5101.1亿元,同比增长43.2%,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6.4%。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181.8亿元,同比增长39.9%,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10.5%。

第二,地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010年1-3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088.2亿元,同比增长75.8%,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0.2%。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119.3亿元,同比增长1.7倍,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23.1%。

第三,地方国有企业应交税费和已交税费。2010年1-3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6002.7亿元,同比增长37.2%,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5%。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应交税费1350.8亿元,同比增长27.7%,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1%。

2010年1-3月,国有企业已交税费5733.9亿元,同比增长30.6%,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2%。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已交税费1318.6亿元,同比增长21.6%,2010年一季度比209年四季度环比增长7.5%。

地方国有企业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4.8%、5.1%和1.8%。上述数据显示,地方国有企业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效益从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后,经过2009年的休整,目前的运营正常。如何增加国有企业的效益,挖掘国有企业的活力,尽量使其受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使其在各种突发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控尤其重要。

二、构建新型地方国企出资人监控体系的原则

我国国有资产不仅数量庞大,且分布很广、战线过长,必须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对国有资产施行分级监管。

建立完善的系统适合我国地方(省、市)国企出资人的财务监控理论模型,全方位布设和实施财务监控网络体系。对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而言,要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单靠一两项制度、措施很难达到,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监控制度体系。我们设计的省市级的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控体系是按照“分级所有,三层(或两层)运作,多方监督,全程监控”的基本模式。同时实施全面试行监督检查作业规范,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一是要首先坚持“一级政府、一级产权、一级信用”的原则,各级政府对所属企业拥有完整的所有权和财务收益,产权明晰,监控主体明确。二是要遵循决策、监督和执行相分离的原则,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三是要坚持顺向监督的原则,也就是说,监督者必须来自被监督者的上级或同级、或者是独立的第三方。四是要保持财务监控部门的独立性是监控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而财务监控部门的独立性又是由其成员的独立性来保障。五是要监控的有效性需要来自监督者的能力及经验保障。

三、构建地方国企出资人财务监控体系的框架

本文针对省(市)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中央国有企业的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分级所有、分层运作、多方监督、全层监控。

第一,“分级所有”:是指地方(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委托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各级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简称国资局),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国有资产进行监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三层运作”或“两层运作”:针对地方国有企业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力不同分别建立“三层运作”或“两层运作”。一是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国资局-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企业”三个层次的基本框架来监督国有资产,国资局作为监督主体,监督国资运营公司;国资运营公司作为监督主体,监督国有企业,以外派监事会监控为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除受国资运营公司的直接监督外,还受到国资局的间接监督。二是相对于中央国企而言,有的省市级的国企在资本金和规模上都比较小,为了减少中间层次的委托链从而减少委托成本,可以设计一个两层次的监控体系,由地方国资局直接监控国企,以财务总监直接监控国企为主。

第三,“多方监督”:明确国资监控机制的核心是国资局,国资委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经济状况,制定地方国企经营预算制度,地方国资局行使好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力,监督好国有资产经营者,并在政府审计及外派监事会和由国企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等监控主体的相互配合下,做好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相互协调,使国资监控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以确保国资的保值、增值。除了省属重点大型国企需要国资局派出监事会以外,其他的国企就成本效益层面就没有必要派出监事会,由国资局派出财务总监来对企业进行财务监控。

国资局的外部监控:对于省级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由独立性最强的外派监事会为主,其他的监控主体为辅。其中,政府审计、外派监事会主要是对国有资产产权管理部门、营运机构等在资产评估、产权转让、国有股权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监督。外派监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主要涵盖政府监控和注册会计师社会监控的协作,侧重于宏观监控和结果监控,与公司外部的独立审计机构进行交流,选择独立审计机构对公司财务进行社会监控。基于专业信任关系,监事会有理由相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无须对同一内容进行重复监督,让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报告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承担全部责任。为了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监控职能,审计委员会应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并且由具有财务、会计、审计、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声誉和品行的专业人士组成,接受监事会的授权和直接领导,主要是协助监事会对董事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及财务决策行为进行监督。

国资局的内部监控:主要由委派的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实施。国资委作为国有股东的代表,拥有聘用委派董事、监事和财务总监的权利,进而间接拥有国有企业日常运营及重大决策的权利。作为出资者利益代表,财务总监更多的是关注国有股东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在行使监控职责时,其工作原则是事先预防、事中纠错和事后挽救,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委托者(国资局或监事会)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发生的较大数额的项目投资、产权变动、资产抵押等事项,事前向监事会报告,并做出及时、恰当的专业评价,以防不当行为的发生。由财务总监对国有控股公司实施的适时财务监控,既有利于省市国资局掌握充分的信息,又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财务总监以所有者利益代表的身份进驻企业,承担监督国有资产运行、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审查企业财务报告等职责,重点对经理层的财务执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这种经济监控制度,是从产权角度行使权力,体现了一种来自产权约束的监控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层次”的财务监控是以国资局外派监事会为主体,“二层次”的财务监控是以国资局委派的财务总监为主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地方国有企业财务监控体系。

第四,“全程监控”:即事前、事中和事后财务监控相结合。国资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高度重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称:在未来国资改革工作中,将以落实出资人机构定位为切入点,着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为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完善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等管理制度,2009年将首次公布中央企业年报,并将加快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其他基础管理。国资委对省市一级的经营预算体系设计是独立的,是对地方国企的事前监控,并为期间经营业务的开展提供依据,也就是说可以做到适时监控,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行为有可能危及国有资产安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侵害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以及其他重要的紧急情况。经营预算体系还是业绩评价体系的依据,是事后监控,是考察企业一个经营周期的业绩情况的考证。业绩评价体系也是对经营者激励的标准。

总之,有效的省市一级国有企业出资人监控体系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重机构组合而成的监督体系,国资委作为宏观调控机构,地方国资局作为具体的执行机构,应该能实现各个监控主体相互配合、协调制衡,内外监控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全程监控和期间监控相结合,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郭复初.建立“两级三层”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J].财会通讯,2003(6).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5

每个工作日上报《顺河乡重点信访隐患人员排查登记表》(零报告)至信访局;

每周五上报《顺河乡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周统计表》至信访局;

3月份每周五上报《顺河乡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至区综治办。

2月份对于区信访局交办的王淑玲、王长安、陈迎利三人的交办单,制定重点信访人员包保稳控措施及包案领导小组汇报材料上报至区信访局。2月份及3月份信访局王兵局长及区纪委联合信访局的督查组对两会期间重点信访人员的包保稳控措施来我乡进行督查。

3月10日区综治办召开严重精神病危险程度3-5级的患者监护管理补贴的认定申领会议,会后我乡综治办牵头,利用一周时间,联合派出所、民政所、卫生院对于全乡31户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病危险程度3-5级的患者进行逐户入户核查信息,填报申请表、监护管理责任书、审核表等材料,并附件身份信息粮补卡上报至区综治办。

3月份开展综治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召集派出所、司法所、社保所、林业站、农技站等等综治委成员单位在司法所门口拉横幅、发宣传材料进行重点综治宣传并上报图文信息至区综治办。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6

1924年6月17日,斯大林在县委书记训练班上做报告,指责加米涅夫犯了一个错误,把列宁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的俄国”歪曲为“耐普曼的”俄国(实际上这是记录员笔误造成的,新经济政策的俄文缩略语的音译是“耐普”,记录员记成了“耐普曼”──意思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商人),这个奇怪的口号是由于加米涅夫平时对理论不闻不问造成的。斯大林还不点名地批评了季诺维也夫关于“党”的提法是“胡说”。斯大林此举表明,他在“三驾马车”中居于最高地位,可以对另外两人提出批评。

1925年苏联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以布哈林、李可夫为代表的新经济政策的坚定拥护者,主张扩大和完善新经济政策,放宽对农民的限制,使农村雇工合法化,减少农村税收,降低工业品价格,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则从左的立场出发,夸大农村富农发展的危险,认为14%的富农手中握有61%的余粮。他们要求加强对富农(实际上大多是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富裕农民)的限制,加重对他们的税收,实际上是恢复军事共产主义时期的做法。两派围绕着怎样理解和执行新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斯大林本人则高居于他们之上,保持着行动自由,对两派的观点都保持着批评的权力。

针对“新反对派”要加速实行工业化、打击富农的要求,布哈林反复强调工业化不能破坏农业的发展,不要杀死生产金蛋的鸡。针对农民发展经济的顾虑,布哈林于1925年4月25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俄共在农村政策的着眼点是摆脱和消灭对农民发展经济的许多限制,应该“对全体农民,农民的所有阶层说:发财吧,积累吧,发展自己的经济吧!只有才会说,我们永远应当贫穷;现在我们应当采取的政策,是要能在我国消除贫穷的政策。”布哈林只是发挥了列宁的思想,列宁在1922年2月解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时说过:“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加倍严格地要求你做老实人。”布哈林的说法立即遭到“左倾”反对派的攻击,把他说成是富农的人。

斯大林一方面批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关于党内有“富农倾向”的指责,一方面又要求布哈林承认“发财吧!”这一口号是错误的,要求布哈林收回。这说明斯大林并没有理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左右逢源,他说党内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种是对富农的危险估计不足,另一种是夸大富农的危险。当前党内主要危险是第二种倾向,应该“集中火力反对第二种倾向”,也就是支持布哈林等新经济政策的维护者,反对新反对派。斯大林不是通过说理来说服反对派,他认为反对派指责中央对富农让步过多是“对党的污蔑”,“我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主义者决不会这样看问题,只有自由主义者才会这样看问题。”

伏龙芝神秘死亡与斯大林掌握军权

1925年12月在联共(布)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季诺维也夫代表所领导的新反对派作副报告,发表了“列宁格勒组织的声明”。他们的报告与发言没有得到代表的支持,他们的讲话不时被代表们愤怒的喊声所打断,“要斯大林!要斯大林!”的呐喊声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攻势,不让反对派把话讲完。尽管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站在“新反对派”一边,而且她提醒大家,列宁在世时从没有这样对待过反对派:如把他们调离党的领导岗位、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季诺维也夫等人在十四大上仍然遭到了失败,代表大会以559票对165票通过了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的决议。

在大会的最后一天,斯大林作了长篇总结发言,他用列宁的话作为武器,运用尖刻的语言,按照自己的推理,有力地打击了反对派。斯大林巨大的号召力完全征服了大会代表,反对派无力与之进行较量。大会拒绝了“新反对派”提出的撤换斯大林总书记职务的要求,而且将“新反对派”的一些骨干分子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加米涅夫则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索柯里尼科夫失去了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克鲁普斯卡娅从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委员降为监察委员。虽然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的职务仍得以保留,但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加里宁三名斯大林的拥护者进入了政治局,政治局成员从7人扩大至9人,斯大林稳稳地掌握着多数。

十四大后,斯大林马上开始剥夺“新反对派”的行政权力。季诺维也夫所担任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和列宁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分别由布哈林和基洛夫接任。加米涅夫担任的劳动与国防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职务也被解除。1926年2月,列宁格勒州委召开第十二次代表会议,改组了列宁格勒州委领导班子,基洛夫当选为州委第一书记和西北局书记,季诺维也夫及其支持者在列宁格勒各级党组织中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1925年秋伏龙芝的神秘死亡和1926年捷尔任斯基的去世,进一步加强了斯大林的权力。伏龙芝元帅是内战中战功卓著的英雄,在军队中很有威望,1925年代替托洛茨基成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时年只有41岁。得过胃溃疡,1925年秋天,在胃病没有复发的情况下,他却要遵照斯大林而不是医生的指示做手术,结果因心脏不能承受麻醉而死在了手术台上。斯大林的好友伏罗希洛夫接替了伏龙芝的职务,斯大林不仅控制了党的组织系统,而且掌握了军队。

反对派缓和斗争的要求被拒绝

1926年夏,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与托洛茨基结成联盟,加米涅夫乐观地认为,只要托和季这两位领袖站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出现的情况却是“1+1< 2”,他们被说成是“无原则的联盟”。确实,他们曾相互毫不留情地进行攻击。但是,说他们完全是无原则的联盟,也不正确,他们有共同的理论基础:都是世界革命的坚定拥护者,都反对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都夸大新经济政策的危险,主张加快工业化速度等等。

斯大林充分利用他们的错误,果断而有力地对他们进行了回击。他抓住“托季联盟”这个联合反对派的弱点,列举他们前不久还互相争斗甚至相互谩骂的事实,很容易地让广大党员相信他们是不讲原则的,这种联合是不正当的。而对他们提出的正当的批评和意见,斯大林则避而不谈。斯大林还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他们过去的错误上,他重提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在十月革命期间的错误,托洛茨基与列宁的分歧等等。凡是持与之不同意见的人,斯大林都斥之为“搞破坏活动”,是“集团”,威胁要把他们开除出党、。

1926年7月2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会议通过决议,认为反对派的派别活动是由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领导的,决定把季诺维也夫开除出政治局。“警告一切反对派分子,不管他们在党内的地位如何,如果他们继续组织同党对立的派别,那么,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为了维护党的统一,将不得不对他们也做出相当的组织结论。”

在斯大林的强大压力下,反对派害怕承担破坏党统一的罪名,开始退却,1926年10月16日,他们签署了一项《六人声明》,承认他们的派别活动是错误的,表示要“坚决放弃用派别方法来捍卫自己的观点,因为这种方法危及党的统一,并号召同意我们观点的所有同志采取同样的行动。”由于他们宣布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斯大林所不允许的,斯大林并没有接受他们缓和斗争的要求。 1926年10月23日,联共(布)中央联席会议通过决议,对反对派的主要成员进行警告,认为季诺维也夫不能继续在共产国际中工作,决定撤销托洛茨基政治局委员和加米涅夫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

反对派转入地下

1927年出现了中国革命失败和苏英关系恶化的事件,反对派相继发表了《八十三人政纲》、《十五人政纲》提出“我们需要列宁在世时那样铁的纪律,我们也需要列宁在世时那样的党内民主”。 1927年10月23日,中央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托洛茨基在这次会议上仍毫不妥协,他在发言中说:“列宁提到的粗暴和不忠顺,已经不仅是个人品质了;它们已经成为统治集团及其政策和制度的素质了。这不是一个外表的作风问题。现行方针的根本特点就在于相信暴力万能,甚至对待自己的党也是如此。的核心是我们党的中央委员会。……从列宁卧病之时起,情况就开始变化了。由于通过书记处选拔人员,斯大林分子的官僚集团有了一种独立的、不顾政治路线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列宁在考虑到自己不能视事的前景时对党提出了最后的忠告:‘把斯大林撤下来,他会把党带到分裂和毁灭的地步。’党没有及时得知这个忠告。选出的机构把它隐瞒了。”

托洛茨基的发言得到的是一片喧哗声、口哨声和“滚下主席台”的喊声。有时,人们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在这种气氛下争论已无法进行下去了。既然合法的党内争论自由并不存在,“联合反对派”便日益走上了用极端手段进行斗争的道路。在党的会议上,反对派的讲话被叫骂声所打断,人们根本就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在群众性的辩论会上,则常常有数十辆汽车喇叭齐鸣,干扰会场。而拥护斯大林的发言,则不断受到欢呼。在正常的辩论渠道被堵塞后,反对派转入了地下,他们又在党内建立秘密小组、成立秘密印刷所,斗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具有个人斗争的色彩。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7

(一)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上下级之间约束性薄弱

有效的制约既包括会计专业内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之间的制约,也包括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制约。在未实施会计委派制以前,银行内部相互制约机制不能完全落实,一些重要职责和岗位没有严格分离,混岗或集多职于一身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建行常德分行对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经营管理层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常常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会计部门独立行使监督职能的力度不够。由于建行常德分行普遍具有分支机构多,分布区域广的特点,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这给建行常德分行带来的经营风险将是无法预计的。

(二)会计核算不真实,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建行常德分行分支机构为了应付上级业务部门的考核,不顾会计法规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随意篡改帐表。如:大量逾期呆滞贷款不进行单独列帐;有的通过少提呆帐准备、应付利息、折旧等来增加利润总额等。一些建行常德分行分支机构的帐务处理也很混乱,具体表现为:对外来凭证审查不严,甚至接受虚假的会计凭证,不按规定进行帐务冲帐,不及时进行总帐、明细分类帐核对等。会计检查部门对会计部门处理各项业务的合规性、正确性、及时性的监督检查缺乏计划性、针对性,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

二.建行常德分行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内容

建行常德分行从2007年起在所辖的30个基层网点中的21个网点中实行了委派会计制,主要通过向基层机构委派会计主管的方式进行。建行常德分行实施会计委派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是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常德市分行关于加强委派会计主管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中国建设银行常德市分行基层机构委派会计主管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常德市分行基层机构委派会计主管日常工作规范(试行)》三个规范性文件。

二是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资格确认制度。委派会计人员的任职条件是: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和建设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提高受派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技能的培训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全局观念,具备处理会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按规定条件取得建设银行会计上岗证;具备助理会计师或其他中级(含)以上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含)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六年。

三是赋予委派会计人员相应的权利。包括业务办理权、研究参与权、岗位设置权、建议权、人员推荐权、处理建议权。

四是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义务和职责。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建设银行各项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基层机构委派会计主管日常工作规范;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严格岗位分工,规范柜面操作,防范操作风险;配合受派行合法依章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定期提供会计管理信息;管理受派行日常会计工作,对重要会计事项(如大额支付、挂账、特种转帐、冲正错账、开立账户、口令密码等)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五是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办法。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三种。委派会计主管年度和聘期届满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委派行应予以诫勉;连续两次被评为基本称职的,委派行应免去其委派会计主管职务。

六是详细规定了委派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规范。日常工作规范包括每日、每周、每月、每旬、长假期间以及年终等工作规范。在每日工作规范中,还细化了营业前、营业中和营业后规范。

三.建行常德分行实施会计委派制的成效

(一)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和保证,虚假的会计信息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建设银行常德分行实行会计委派制以后,票据使用正确率、报表按时保送率、会计信息准确率均达100%,使得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实施会计委派制,实现了二级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改变了 “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经营与报表两套帐,公司领导决策靠猜测”的现象,保障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了集团利益的实现。

(二)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

“一级法人,分级管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管理体制,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体制依然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主流体制。而由于管理权距加长,形成了对“人”即各分支机构领导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建行常德分行实施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由建行常德分行统一委派,会计核算工作直接对建行常德分行负责,真正享有了相对独立的会计监督权,能够依法依规对所在单位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规范了费用开支,从严治行、增收节支得以落实。建行常德分行实施会计委派制度以后,利润成本比逐年上升。

(三)加强了会计队伍自身的建设

通过会计人员委派,改变过去在单位内选任会计的管理体制,实行“以考试、考核为主,审查为辅,择优上岗”的新机制。对不称职的人员或经考试、考核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会计任职资格;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对会计委派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对具备专业资格、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一大批专业人员,打破专业,部门界限,择优委派。实行会计委派制,也有利于会计管理部门客观公正地去评价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通过对会计委派人员的严格考核,择优聘用,竞争上岗和定期培训,并把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工作业绩好坏和本身利益联系起来,这就促进了广大的会计人员自行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文化,钻研业务,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建行常德分行实施会计委派制中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建行常德分行实行会计委派制工作的现状来看,委派人员的报酬问题是按照《建行常德分行实行会计委派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处理的。该办法第3条规定:“委派人员的工资、工资性补贴及其他福利待遇由分行统一发放。委派人员一律不准在受派单位领取任何奖金及福利,否则视为受贿,交纪委进行处理,要求广大职工群众进行监督。”

这一规定所体现的激励机制明显不足。委派的会计主管是基层营业机构防范业务风险和案件的第一道关口,在当前不断加大的内控要求之下,他们要比其他人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目前尚未有较好的制度来明确其与风险相对应的待遇,致使个别委派的会计主管感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严格照章办事不如做个老好人,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一派了事、工作照旧的被动局面。比如由于各营业机构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和经营效益各不相同,如果把委派的会计主管纳入受派机构考核,则工作相同待遇不同,不合理;如果按统一固定标准执行,则势必形成吃大锅饭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配套措施不完善

在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过程中,选拔是前提,委派是核心,管理是关键。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的利益不再与经济实体的利益挂钩,其工作积极性不可避免地难以提高,激励机制的作用未能发挥。委派会计人员即使工作效率低,会计信息等资料不能及时报告,二级机构实体对委派会计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约束办法。同时,管理与考核委派会计人员由委派机构负责,而会计人员则在二级机构中工作,这样管理与考核会计人员全凭委派机构领导说了算。对会计人员的考核依据的人为性增大,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考核会计人员的业绩,直接影响了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评价。

(三)考核晋级不合理

从目前实施的《建行常德分行实行内部会计委派制实施办法》来看,对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虽然这四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但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只有定性标准,如何确定“德、能、勤、绩”四方面各自的权重、如何进行计算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缺少量化标准,导致了考核的任意性和考核结果的弹性。这样就使评价成为了无法量化的、只能以领导主观判断为依据的评价。

委派人员的晋级办法和机制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委派人员的积极性和内部会计委派制的绩效和成败。《建行常德分行实行内部会计委派制实施办法》第四部分第10条规定:“委派会计人员行政职务晋升,由委派部门和受派单位共同推荐,以委派部门为主。”这一条的合理性也有待商榷。委派会计人员的晋升应以对他们的考核成绩作为依据,而考核成绩是由委派单位、受派单位、同级委派会计人员和委派会计人员自己等各方共同评价的结果,以受派单位为主的推荐并不公平。因为一旦委派会计人员与受派单位关系紧张甚至不合,那么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委派会计人员失去宝贵的晋升机会;而如果他们之间关系良好的话,则一个表现一般的委派会计人员很有可能会获得晋升机会。久而久之,委派会计人员会逐渐失去独立的地位,转而迎合受派单位的偏好,倾向于代表它的利益,这和会计委派制设立的初衷自相矛盾。这样不但无法对二级单位进行监督,而且还会增加委派会计人员和二级受派单位的合谋可能性,加剧腐败现象的滋生。

五.完善建行常德分行会计委派制的对策

(一)加强会计委派制的制度建设

会计委派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制度。

一是建立委派会计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有委派会计人员的档案应分职务、分层次统一管理,对他们的档案应统一式样,统一编号。要开发通用的委派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的系统软件,通过该档案管理软件进行委派会计人才的信息统计、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

二是建立委派会计的任职和职务升迁制度。委派会计的任职由会计主管机构考核,由会计委派机构即建行常德分行认定,且必须得到企业财产所有者的同意,但最好也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满意。而关于委派会计的升迁,主要由会计主管机构根据业绩和工作年限向财产所有者推荐,最终由企业财产所有者决定。

三是建立委派会计的考评轮岗制度。每个会计主管机构应对所有其委派的会计人员进行考评年检,经过会计年检,一是调整企业因注册资金变化、经营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委派会计范围变化;二是对委派会计的年度业绩进行考核,对合格者(企业财产所有者满意,会计主管机构认定合格)继续留任,不合格者经会计管理机构认定,免任另派。

四是建立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制度。委派会计独立于被委派的单位,是会计管理机构聘用的员工。因此他们的工资奖金应由会计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用人单位或其委派机构按合同标准每月向会计管理机构缴纳委派会计的服务的工资。年底根据合同规定的考核条款对委派会计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会计管理机构再根据考核结算清算与用人单位间的服务费用,实行多退少补,最后发放给委派会计与业绩挂钩的年终奖金。

最后还要建立会计委派人员的约束制度。会计委派制实施后必须加强对会计委派人员的监督和约束。用制度和法规约束会计委派人员的行为,遏止和杜绝会计委派人员利用职权私舞弊行为的发生。为此,一是通过对会计技术方法的规范,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二是通过有关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二)明确会计管理机构与会计人员及其服务管理单位之间的关系

委派会计人员与派驻单位主要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委派会计人员与企业、单位的领导者都是受国家之托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与管理,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已。委派会计人员并不会因为其工资、福利、组织等关系而改变其工作的性质、任务,会计监督职能也并没有发生变化。不管是委派会计人员自身,还是派驻企业、单位领导,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共同努力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搞好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受派的单位聘用和配备会计人员,应该像聘用其他工作人员一样要解决被聘用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问题,可以由企业直接支付工资奖金,也可将这部分资金上缴财政,由财政部门发放。其次,对用人单位聘用会计人员要做出明确限定用人单位聘用的会计人员特别是主管会计人员必须是会计管理机构监控下的合格的会计人员,只有合格的会计人员才能够持证上岗。最后,用人单位有权选择会计人员。单位可以根据企业的客观情况与会计管理机关协商,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会计人员。如果会计人员在单位经营管理中不能胜任工作,单位可以上报会计主管机关,由他们进行调换和另行委派。

(三)完善委派会计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

1.严格考核方式。委派会计主管的考核采用逐月通报、按季述职、年度考核的方式。

逐月通报是指按月对各委派会计主管在受派行的各项履职情况进行通报。

按季述职是指按季对每月工作的执行结果、工作重点的履职结果,受派行在组织会计核算、防范会计风险和开展柜面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待解决和已解决的问题,对市行会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建议等进行述职。

年度考核包括委派会计主管月度考核情况;年度会计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受派机构年终会计综合考评情况;受派机构对委派会计主管的评价情况;委派会计主管的年度工作报告情况等。

2.考核与待遇挂钩。委派会计主管的考核情况与其绩效工资、聘任挂钩,按月评比,分季考核。具体方法包括:

第一,季度考核前三名分别按本人当季绩效工资上浮20%、15%、10%,后两名分别按本人当季绩效工资下浮10%、5%。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8

2006年9月底,季允石由河北省长调任人事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成为这个“最为重要”工作部门的新“掌门人”。

日月轮回,两度春秋。这位在江苏、河北两个大省担任过多年省长,被称为“实干型”的高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同样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留下了令人称道的佳绩。

体贴“国宝”:为外国专家建中国的家

“爱泼斯坦、沙博理、寒春、伊莎白……”,季允石如数家珍般说着一个个外国老专家的名字,讲起自己与这些外国老专家的不解之缘。

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年代及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峥嵘岁月里,一批外国友人为追求正义,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来华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2005年去世的爱泼斯坦先生,他于1938年在香港参加宋庆龄创建的保卫中国同盟,从事国际宣传工作,为广泛争取国际人士对中国进步事业的了解和援助做出了艰巨的努力。美国专家阳早、寒春夫妇当年越过战火前往延安参加中国革命,解放后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工作,在奶牛品质改良和养牛机械化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还有日本老专家土肥种子、马来西亚老专家马丁等等。这些“国宝级”的外国老专家中,有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加入了中国国籍。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如今到了耄耋之年,有的已与世长辞,现还健在的有11位。几十年来,国家外国专家局一直在积极做好各项服务,使这些外国老专家在中国安度晚年。

为来华工作的外国老专家服务,是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之一。当然,不仅仅是老专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邀请了外国专家到中国来进行指导,国家外国专家局既当牵线的“红娘”,又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季允石介绍,国家对这些专家非常关心和重视。每年国庆,总理都要邀请他们参加国庆招待会;春节前,总理还与他们举行专门的座谈会,并一起吃年夜饭。2005年4月17日,在爱泼斯坦90岁寿辰前夕,来到这位外国老专家家中,同他及家人热情握手,表示问候,并送上插满鲜艳花朵的花篮,祝爱泼斯坦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动情地说,你和一批老专家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季允石说,国家外国专家局,要进一步完善外国专家工作准入、居留、国民待遇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激励更多的外国专家来华,为他们在华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各级外国专家局真正成为“外国专家之家”。

倾心工作:“请进来,派出去”

2008年9月29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荣获本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50名外国专家以及他们的眷属。温总理说,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凝结着成千上万名外国专家的智慧和劳动。

2006至2008年,季允石担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以来,已经连续三年主持“友谊奖”隆重的颁奖仪式,见证了中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成就和发展。

“友谊奖”是中国政府对外国专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和奉献精神的感谢和表彰。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年平约产生获奖者50名,逢五逢十国庆年为100名。从1991年设立到目前,已有来自58个国家的共999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

外国专家局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季允石概括为六个字,就是“请进来,派出去”。而这六个字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热忱吸纳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参加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白求恩、柯隶华、路易・艾黎、爱泼斯坦、马海德、阳早、寒春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曾聘请了大量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专家,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侨华人专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派遣大批学生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留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引智事业进入全面开创、积极推进的新时期。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七・八”谈话,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从此,引智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引进国外智力作出一系列重要概括和论述,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引智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多年来,在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中,无论是教科文卫类专家还是经济技术类专家,都对中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日本专家平松守彦多次到中国各地传授日本“一村一品”先进经验,接收中国技术、管理人员到日本研修学习,并派专家来华进行指导。如今,由他倡导的“一村一品”项目已经成为各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项目。

5年前,美国高盛银行全球前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桑顿辞去职务,放弃高薪到清华大学当一名年薪1美元的客座教授,令世界金融界大为震动。目前,他主要负责“全球领导力”课程,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最受欢迎和最有影响力的课程之一。

2005年初,德国专家威斯德作为西门子公司代表派驻唐山,任铁路动车组项目德方总负责人,频繁往返于中德两国之间,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经过3年的努力,使得国产化时速350公里车型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其国产化率超过70%。

请进来的同时,还积极派出去。多年来,我国每年都选派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如2003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在财政部的积极支持下,启动了“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分期选派全国100多所高校的领导到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一流大学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季允石上任后,积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践行“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的战略思想。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季允石领导国家外专局连续推出了一系列“请进来,派出去”的新举措,为中国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拉开了新的序幕。

善于思考:推动创新与发展

在多年领导工作的实践中,季允石养成了善于运用理论、善于学习思考、善于总结经验的习惯。他深知,在新的形势下,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极其重要。

他上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致力于积极抓好“用科学理论武装队伍”。他提出全国引智系统开展所有的工作,都应该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理论先行,才更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方向。

在季允石的推动下,2008年6月16日,全国引智系统引进国外智力战略与方法专题研讨班在国家行政学院隆重开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外专局长作为学员参加研讨班学习。

开幕式上,季允石作了题为《关于新时期引智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主题报告,对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是邓小平《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发表25周年以来引进国外智力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对新时期引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并拟定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可以说,一部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引智发展史。”季允石认为,新时期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立足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有效途径,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现实需要。

季允石将改革开放30年来引智工作的经验概括为“四个必须”: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必须坚决贯彻“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更有成效”的方针,发挥市场在配置国际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找准引智工作的突破口,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协调各方,加强协同,密切配合,形成引智工作合力。

季允石在用科学理论武装队伍,大力推动引智创新和发展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抓紧建章立制,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如2008年1月制定印发了《引进国外智力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分类指导意见》。他还亲自主持编写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十一五’规划”。

回顾以往:“引智”成就令人振奋

季允石欣喜地告诉记者,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外国专家局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首先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做好引智工作。比如,从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倾斜,集中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及资源城市转型等方面的引智项目。

在为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地区发展服务方面,支持清洁能源、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风沙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大了对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的引智支持力度,围绕新疆人才队伍建设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大力开展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同时加强了对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智力支持。

在工业领域,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先支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国有大型企业、软件、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等,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在社会领域引智方面,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聘请外国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法律、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危机管理等方面专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及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外专局实施了“海外智力西进工程”,借鉴发达国家开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验,促进西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特色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中,西部地区共聘请海外专家逾15万人次,派出培训3万多人次。

同时,国家外国专家局还把服务“三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服务。

季允石介绍说,目前,我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呈现新局面。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国际人才交流空前活跃,仅国家外国专家局就与399家国(境)外人才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交流机制;建立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及分市场24家。

他认为,近年来的引智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展望未来:“引智”事业任重道远

2008年11月28日,以“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为主题,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为目标的2008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季允石在会上说,“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科技成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他表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引智力度,为国际人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我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特别是高层次和领军人才严重缺乏,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季允石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引智工作要在九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国外智力支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引智空间,充分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进国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国外成功方法和先进经验;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创建引智工作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广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对社会建设引智资源供给;服务建设和谐世界,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大力提供海外人才和智力保障。

季允石深深感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引智事业前景广阔、大有作为,引智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坚定地表示,要带领引智系统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断推进新时期引智事业的发展创新。

为官之道:“先动腿,再动嘴”

季允石上世纪60年代末从山东大学物理专业毕业,整个70年代,他都是在工厂里度过的,从工人干起,当过厂长。1980年,就任江苏省苏州市第二轻工业局副局长一职,正式开启他的政坛生涯,那一年他35岁。此后,从团省委书记到市委书记,从江苏省省长到河北省省长,再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经受着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

季允石坦陈,28年的为官历程绝非一帆风顺,而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只当“太平官”。他回顾,每到一个新岗位,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很多都属于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层次的矛盾或体制转化问题。每当面临新困难,他最坚信的一个字就是实事求是的“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

在多年的领导工作实践中,季允石摸索出了“实”的最好经验:“先动腿、再动嘴”,就是亲临一线把实际情况搞清楚,经过深入思考,理清思路,再做决策,指令。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9

(一)棉花田管。于月底月初,乡组织了棉花田间管理现场会,总结了各村棉花科学田管的经验和,了棉花后期管理的要求和注意,并聘请农业技术人员,田间地头,了技术跟踪服务。

(二)了农业用水管理。在指派专人,与石河子玛管处,请求水量的基础上,生产,成立乡水、电管理站,了农业生产用水调配管理,结束了乡生产用水无专人管理的历史,了水的率;动员各村党员、干部,24小时巡逻,查看水口,组织农户棉花浇水,既了水源浪费,又了棉花浇水进度。据检查,8月中旬各村己了棉花三水灌溉工作,村己四水任务,为棉花丰产奠定了基础。

(三)棉花测产和土地丈量工作,手资料。为彻底摸清各村农户耕地情况,为年底人均收入的测算打好基础,从8月底开始,乡组织了以农业技术员、各村主任、代表组成的工作组,各村,对农户耕地面积逐块丈量、测产。据统计,今年全乡棉花耕种总面积9300亩,平均单产270公斤,按5.00元/公斤计算,年底人均纯收入有望达5900元。

(四)搞好夏收工作。乡及早动手,于月初就对夏收生产、安全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夏收期间,又组织人员,各小麦种植户,的检查。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夏收工作,任何不安全事故,共收小麦300余吨,超额了下达的夏粮收购任务。

(五)“三秋”工作管理,运行。成立了以党、政为正、副组长、各村书记、主任为的“三秋”工作,任务,责任到人,了对“三秋”工作的;组织专人,对农户运输工具、棉花仓储场地防火、生活用电线路等了一次的安全检查,问题,责令了整改,了整个秋收工作的安全;健全了周例会制度,并将先教工作例会与生产例会合二为一,布置,两不耽误。

(六)拾花季节工组织工作,为排忧解难。在各村、各农户自行组织的基础上,党委、棉花生产需求,派专人与伊犁州尼勒克县,一次性组织拾花季节工300余人,了拾花工短缺矛盾,了棉花采摘工作的,了农牧民的利益,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赞扬。眼下,棉花采摘工作需要,又派人前往塔城地区组织拾花工,拟成立拾花突击队,即日即将到位,以打好棉花采摘的突击战;动员组织各村有生产能力的低保户,劳务输出,拾花创收活动,既聚集了乡闲散劳力,参加棉花采摘劳动,又为低保户开辟了一条勤劳致富的新路;在拾花季节工中了为期10天的劳动竞赛,对拾花状元表彰奖励,以调动季节工的性,拾花进度;四是拾花工的生活,在榆树村开设了清真食堂,解决了民族拾花工的生活难题,受到了尼勒克县及拾花工的好评;与区文体局,每周巡回在各村放映一次电影,活跃和了拾花季节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中秋节前夕,又为拾花工每人送去了月饼、水果等节日慰问品,是对有病的拾花工,、村了的关怀,带领就医、送水送药,使在异地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节日的气氛,纷纷深受感动。五是成立了以乡派出所警员为主的社会治安管理,了对各村社会治安巡查和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到为止,全乡未1起外来人员违治安案件和不安全事故,社会稳定,生产秩序。措施,管理,全乡棉花采收工作进展,截止月日,共收棉花1500余吨,计划量的54%。

(七)乡农技站建设进展,月中旬破土动工,现主体工程己完工,即将内部粉刷,入冬前有望竣工。

(八)村防护林建设项目己80%的工作量。

(九)经乡与博湖苇业接洽,达成了大拐苇湖开发协议,使乡多种经营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十)了“四五”普法先进乡创建工作,并了自治区检查验收。

(十一)以补贴,为榆树村农户购进了1台大马力拖拉机,了乡农机耕作。

(十二)先教工作。的学习教育,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据不完全统计,两个多月来,各支部党员共为办实事、好事50余件,真正了党员受教育,得实惠之目的。区先教办的安排,现乡先教工作己转入党性分析、征求意见阶段。

二、季度工作计划安排

(一)措施,抓好棉花采收、销售及生产安全等项工作,农牧民收入不受。

(二)的支持,1万亩低产田改造工作和4000亩滴灌建设项目。

(三)组织,于月中旬前力争7500亩棉田秋翻、冬灌任务,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

(四)组织专人,力争于月底所有家庭农场土地管理费清缴工作。

(五)措施,组织,力争于年底乡镇企业改制工作,使企业沿着现代企业管理轨道运行,企业活力,企业经营效益。

(六)大拐苇湖冬季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工作,杜绝火灾事故,人员、生产安全。

(七)搞好农技站、农户抗震房及村防护林等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投入使用。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10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特派员”是指经县以上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按科技特派员选派程序选派聘,深入农村转化科技成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建立农村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行农业技术服务,带动农民增收的各类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及事业法人单位。各类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自然人称为科技特派员,企业及事业单位法人称为法人科技特派员。

二、选派原则、对象和程序

第三条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派科技特派员,注重派得出、留得住、干得好、效果优。选派科技特派员必须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具备技术服务能力。科技特派员一般应具有中等专业以上学历,具有助理以上技术职称,具有实用技术专长,具有创办技术示范、组织技术培训能力。

2.符合生产实际需求。要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针对性,突出与经济建设的热点、难点相结合,特派员的特长与经济建设的需要相结合,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开发应用新成果与推广普及相结合。

3.坚持长远发展要求。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制度,要依靠行政推动和市场引导,努力创造双向自愿的环境条件,通过政策鼓励、机制吸引的办法来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持续发展。

4.突出科技特派效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点是推广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服务,特派效果至关重要,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强管理服务,加强考核指导。

第四条选派对象

1.本县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单位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行政人员。

2.乡镇各站所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乡土人才。

3.聘请来我县担任科技特派员的大中专学校、科研院所及农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条从事以下两种形式科技服务的科技人员纳入科技特派员管理。

1.针对优势特色产业、新建示范基地、科技产业园等需求,带领农民创业、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或合作组织,培育和壮大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人员。

2.农业科技项目承担单位为实施项目所聘用的技术人员。

第六条选派程序

1.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和优势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供需方案;

2.组织供需双方见面洽谈;

3.签订协议书;

4.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认定,颁发科技特派员聘书。

三、工作内容及工作制度

第七条科技特派员主要工作内容

1.深入调查,从长远着手,帮助入驻地制定和落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规划。

2.因地制宜,研究开发一批适合当地发展的科技项目,引进和推广适合当地种养业的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产业。

3.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通过项目合作与开发,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租赁经营、技术承包和技术中介等多种形式,帮助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济利益共同体,组织农产品流通,提高服务效率。鼓励科技特派员出资创办领办公司、园区基地,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周边农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4.开展科普宣传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办班示范,开辟科技专栏,编发资料等有效形式,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乡土实用科技带头人。

5.定期反馈当地农村工作信息,反映当地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提出发展当地经济的建议和措施。

第八条科技特派员每期下乡进点服务期限暂定为2年,可根据工作需要和项目执行进展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科技特派员在派驻工作期间,如遇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履行工作任务的,由特派员本人提出申请,经入驻点同意后,报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批准,方可离开。

第九条科技特派员可以根据农时季节、实施项目需要和当地实际,灵活掌握在乡镇的服务时间,但每月驻在项目单位工作的时间一般应不少于10天。特派员所在服务单位或示范基地要为特派员提供食宿和工作方便,支持特派员的工作,保证科技特派员有工作、学习、生活必须的基本条件。

第十条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每季度要召开一次科技特派员例会,掌握工作进度,交流特派员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和先进工作管理经验。解决存在问题,部署阶段性工作;半年进行一次小结,年终召开会议交流进行评比。

第十一条科技特派员要认真填写《科技特派员工作日记》,每季度须向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和派出单位书面汇报本人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及所在服务单位项目进展等情况,半年写出小结,年终写出总结。

四、待遇

第十二条科技特派员在派驻期间,享受省人事厅、省科技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鼓励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优惠政策的通知》(陕人发[2006]185号)所规定的各项待遇。

第十三条科技特派员帮助入驻地及企事业单位申报的扶贫开发、科技开发、农业产业开发等项目,县政府相关部门要优先予以支持。科技特派员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取得的收入为合法收入。

第十四条鼓励企业自愿聘请科技特派员。政府有关部门要为民营企业引进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特聘科技人员给予奖励。科技特派员在企业工作期间,有关优惠政策和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

五、管理措施

第十五条建立科技特派员档案管理制度。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统一建立特派员工作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电子档与文书档并用。档案内容包括科技特派员个人简明资料、特派服务的工作内容、阶段性工作实绩、考核考评意见、创新的成果和突出贡献与经验等内容。

第十六条建立检查督促制度。在科技特派员驻点工作期间,由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和派出单位共同做好跟踪管理,对特派员驻点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第十七条建立考核鉴定制度。由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会同派出单位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半年工作考评和年终考核鉴定。科技特派员年度考核时,派驻地必须写出鉴定意见,重点对特派员一年的工作成效和工作纪律进行评价。考核和鉴定材料存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晋升职称、晋级、评优以及提拔使用和县委、政府对特派员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

第十八条对于成绩突出、考核优秀的科技特派员,由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报请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县级以上科技拔尖人才要优先从成绩突出的优秀科技特派员中选拔,在推进有关项目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的由县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在提拔使用、晋升职称上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11

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推动安全生产驻点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确保驻点监管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通知要求,决定建立驻点监管相关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专班工作机制

各驻点监管派出单位要成立工作专班,负责驻点监管统筹协调、工作指导、情况调度、分析报告等工作。工作专班要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和区安委会工作部署,制定阶段工作计划或任务清单,及时推送驻点监管人员,指导驻点监管人员按计划或任务清单开展驻点监管工作。

二、建立周报告机制

驻点监管人员要按照派出单位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细化工作安排,每日填写工作日志,每周报派出单位汇总。派出单位要及时对驻点监管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并实时调整安排工作任务。

三、建立问题解决直通车机制

各驻点监管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或隐患,要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对重大隐患要直报派出单位,提请启动执法程序,督促企业按时整改。发现问题或隐患不在本部门职责权限范围内的,要及时报告并提请派出单位移交具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处理,紧盯抓好整改落实。

四、建立季度研究会商机制

区安委会办公室建立驻点监管工作定期研究会商机制,原则上每季度一次,有重要问题要及时研究会商。研究会商要重点交流驻点监管工作情况,分析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结合安全生产总体工作部署和季度特点,确定需要驻点监管完成的共性任务,推动驻点监管工作深入开展。

五、建立定期轮换机制

驻点监管工作分批次进行,半年轮换一次。派出单位要对驻点监管人员轮换工作统筹谋划、稳步推进,提前确定驻点监管人选并进行岗前培训,按要求轮换,避免出现空岗和断档。人员轮换要既交接岗位又交接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延续、无缝衔接。

六、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驻点人员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做到驻点不添乱、监管有法度,不得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各单位要关心支持驻点监管人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驻点监管提供有力保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不尽职不尽责的要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根据上级对口部门要求,有驻点监管任务的单位或是有省市部门驻点监管企业的单位,请于3月19日下午下班前将《驻点监管情况统计表》报至区安办。

联系电话:8786865,电子邮箱:wfgxajj@163.com。

 

附件:驻点监管情况统计表

 

潍坊高新区安委会办公室

2021年3月18日

 

 

附件

 

驻点监管情况统计表

 

序号

部门单位

驻点类型(省级/市级/区级)

驻点企业名称

驻点企业所在地

驻点人员名单

驻点人员联系方式

 

 

 

 

 

 

 

 

 

 

 

 

 

 

 

 

 

 

 

派出所季度工作总结篇12

【正文】

2021年第二季度,**区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区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有序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努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以赴做好全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辖区安全形势平安稳定。现将我局第二季度转作风提效能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履行区安委办综合监管职责

(一)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发挥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我局持续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时组织召开区安委会例会、区安委办工作例会、第二季度安全生产联席会议传达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认真研判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及时督促各镇各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推动各成员单位抓好安全生产各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第二季度,全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累计派出检查组4480个,检查人员13858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2023家次,发现隐患5312处,落实整改隐患3894处,发出责令整改指令书1188份,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91次,罚款270.49万元,责令停产停业33家。

(二)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印发《**区2021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宣传南粤行”活动工作方案》以及系列子方案,开展了“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线上有奖竞答、“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微视频制作、“青年安全示范岗”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其中“6.16安全宣传咨询日”以网络直播和视频连线互动的形式开展,吸引辖区近千家企业、2万余人同步观看;“安康杯”竞赛收到答卷约20000份;安全生产征文比赛收到文章约400份;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线上知识竞赛参与人数达35万人次。

(三)牵头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检查工作。按照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我局定期于每周三牵头组织住建、应急、卫健、文体、公安、消防、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对辖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酒店、中转点和核酸检测点进行联合安全检查,并按照区防疫指挥部要求,对隔离场所开展启用前联合安全检查。今年第二季度,共开展周例行联合检查12次,检查隔离酒店105家次,开展海泉湾、祥祺、汉庭、阳光机场酒店启用前联合安全检查4次,共发现安全隐患问题55条,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0条,现有5条隐患正在跟进整改中,全力为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基础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工作

(一)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持加强管辖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检查,紧盯危险化学品、涉爆粉尘、有限空间、医药化工、涉氨制冷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危险源风险点排查管控工作,积极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领域工作,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日常监管。一是加大检查整治力度。结合常态化检查,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专项行动等工作,加大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整治力度。2021年第二季度,危化监管室出动检查人员313人次,检查企业71家次,发现隐患679处,下达责改文书79份,复查整改隐患696处,下达复查文书181份。办理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6宗,经营许可5宗,烟花爆竹零售许可13宗,安全条件审查2件,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2件,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4宗,重大危险源备案1宗,重大危险源核销1宗。二是成立本地专家库。组建了危险化学品本地专家库,目前入库专家31名,涵盖安全管理、工艺安全、设备安全、电气仪表安全、应急等10个专业领域,更好地发挥本地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

(三)强化安全生产法治保障,提升安全监管执法能力。通过加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罚力度、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普法工作、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等系列举措,实现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结合日常执法检查工作,统筹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第二季度全区共监督检查经营单位789家,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508家次,发现隐患数2263项,已完成隐患整改2094项,隐患整改率92.53%,使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3599份,其中制作《现场检查方案》982份,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670份、《整改复查意见书》549份。一般程序立案19宗,已作出经济罚款案件18宗,处罚金额46.13万元,其中监督处罚案件16宗,处罚金额24.18万元;事故处罚2宗,处罚金额21.95万元。

三、持续提升防灾减灾应急保障能力

我局坚持多措举、致力于提高我区整体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不断完善三防仓库规范化管理机制,动态掌握各类应急物资供需情况,确保随时可用。目前,全区共设有专用防汛仓库11个,总储备发电机29台、橡皮艇48艘、冲锋舟7艘、排水泵30套、移动发电机29台、救生衣1012件、防汛抢险排水车17辆,移动式组装虹吸管3套等防汛装备。二是扎实开展专项或综合应急演练,第二季度期间,全区共累计开展应急演练61场次,演练参演人数8575人次,全面提升了宣传教育实际效果,营造了浓厚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三是加强防灾减灾隐患排查,第二季度,全区共派出防灾减灾工作检查组113个,派出检查人员315人次,检查企业112家,共发现隐患119处,当场整改7处,下发责改60份。四是加大防灾减灾宣教力度,第二季度,全区各镇各单位利用村务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发布各类安全温馨提示约13873余条,LED电子屏滚播警示动画、宣传标语及视频约3288余次,派发防灾减灾小册子等宣传资料约20070余份,出动巡查车流动宣传43余车次。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师生等群众森防安全意识,全区先后组织8批次、352人前往**综合应急体验中心参观学习,有效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提升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四、持续抓好应急值守和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一直以来,我局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及时接报反馈各项信息,确保值班值守网络畅通,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和报送工作,强化法定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应急值守工作。第二季度,值班室共接报突发事件244起,主要涉及道路水浸、交通事故、溺水、海上救援、劳资纠纷等;接报疫情信息156起,其中咨询类154起,反馈类2起;今年以来共启动防汛(防暴雨)应急响应20次,其中Ⅰ级应急响应2次,Ⅱ级应急响应7次,Ⅲ级应急响应11次。由于信息报送及时、应急处置迅速跟进,突发事件均得到妥善有效处置,维护了我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