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中心督导室合集12篇

时间:2022-06-05 07:21:46

职教中心督导室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1

(一)对教育督导的认识不到位,教育督导机构形同虚设,督学工作流于形式。

一是社会对教育督导工作,教育系统对督学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督导督学工作氛围不够;二是一些学校领导对教育督导和督学的认识不够,工作马虎;三是区县政府督导室督学自身工作热情和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正常履职尽责;四是片区责任督学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对片区学校的督导不到位或质量不高。

(二)工作机构不健全。

在区县督导室和学区督导办公室领导下,绝大多数学校按照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市教委的要求在校内也成立了学校督导室,但有少数学校至今尚未完善该项工作,或机构以文件形式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部分成立了督导室的学校对学校督导室定位不准,归属和组织领导不明,与校内的部门和处室的关系理得不清楚。

(三)职能职责不明确。

市政府督导室明文对督导、片区责任督学的职能职责进行了规定,但由于区县督导室和片区责任督学常规视导工作不到位,部分学校督学职能职责不明晰,工作目标和方向不明,督导工作无作为,督导室形同虚设,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无地位,片区责任督学工作面临尴尬的境地。

(四)工作不到位。

由于部分片区责任督学监管、指导、服务不到位,片区内学校督导室工作人员来源渠道复杂,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学校督导室成了养老机构或收容所,加之缺乏必须的系统培训,学校督导和片区责任督学工作难以开展和到位。

(五)保障不得力。

部分片区责任督学办公室和学校督导室机构、工作人员到位,职能职责清楚,但对片区责任督学和学校督导室督学的工作量、政治、经济待遇未得到及时解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未调动起来,工作质量不高。

(六)片区责任督学的督导结果运用不到位。

区县督导室和教委未把片区责任督学对区域内学校的专项和综合督导结果纳入对片区内学校的考核依据,学校也没将学校督导室的督导结果全面纳入对处室和教职工的年度考核、评优晋职等行政管理,片区责任督学和学校督导室工作群众效应低,工作欠力度。

(七)对片区责任督学办和学校督导室常规视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不到位。

由于关系未理顺,部分区县教育督导室、片区责任督学办和学校督导室不能规范地按常规或创新工作,使本项工作处于自然流离状态,上一级督导机构对下一级督导机构的常规视导、专项和综合督导机制有待完善。

二、对策

(一)开发领导层,疏通主渠道。

教育督导工作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是关键,其中区县督政工作市政府督导委和地方党委是关键,督学工作地方政府督导委和政府督导室是关键。只有党政部门引起了重视,把教育督导工作和责任督学工作摆在了议事日程,教育督导和责任督学工作才有可能按照国家意志强化教育监管、指导、服务职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教育事业才有可能更健康更快速地得到发展。

(二)加强对督导工作和督学工作地广泛宣传,及时提高全社会对督导和督学工作的认识。

地方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督导工作的全社会、督学工作的全系统地全面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督导工作、全教育系统对督学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为区县教育督导和督学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

(三)定位教育督导工作,助推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主要是要及时正确地给教育督导工作作好定位,给区县教育督导室作好行政级别定位,这直接影响到区域督导工作和区县教育督导室的影响力和作为程度,影响教育事业的稳步、健康和快速发展。

(四)及时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构。

一是明确确立谁领导和管理教育督导工作和区县教育督导室;二是要及时建立和完善区县教育督导室、学区督导办或片区责任督学办与学校督导室的行政管理机构,理清行政领导关系和职能职责,为区域督导督学工作地良性运转提供组织保证。

(五)切实加强对学区督导办或片区责任督学办、学校督导室的专项督导工作,确保常规工作到位。

区县督导室要在市政府督导室的指导和地方政府督导委或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区域内督导工作机构建设地专项督导工作。通过专项督导促使该项工作快速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六)切实解决片区责任督学和学校督学的工作量、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一是明确片区责任督学和学校督学的工作量;二是解决督学的政治待遇,片区责任督学应列席片区教育工作会,学校督导室常务副主任应列席学校行政会议;三是及时解决片区责任督学的经济待遇,主要是符合政策的相关津补贴、车旅费和电话会等。

(七)加强对督学队伍的建设。

一是按照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学科专业、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求严把片区责任督学和学校督导室督学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建立对片区责任督学和学校督学的学习和培训机制;三是加强对督学队伍的领导和管理,完善对督学的学年度过程和终结目标工作考评激励机制。

(八)完善责任督学和督导结果运用工作。

在规范督导督学工作的基础上要完善片区责任督学对区域内学校的督导考核结果的运用机制,学校要完善学校督导室对学校处室和教职工的日常考核成果的运用机制。加强教育监管完善监管机制,促进教育事业按照国家意志和地方实情正确、康健、快速地发展。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2

督查室是在校长领导下的综合管理机构,下设教育教学督查组和校务督查组,协助校长全面督查学校领导决策、校务工作决议的实施,以及各项工作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为学校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接受县政府督导室和县教育局的领导、监督和指导。根据《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管理办法》、《湖南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管理办法》以及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督查工作制度》、《教育教学督查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督查室工作人员由在学校教师中一定的威望、学术水平较高、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熟悉学校校务和学科教学、原则性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督查室组织督查员对《办法》进行反复学习,对如何做好督查工作进行多次讨论和研究,确保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工作机构和工作内容如下图:

二、重视常规督查,抓住主要工作积极运作

我校的督查工作紧紧围绕每个学期的主要工作开展督查,重点突出学校管理的“规范、落实”。根据这个重点,督查室主要抓三个方面的督查工作。一是课堂教学的督查。要求教学督查员深入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师课堂,每周听课2节以上。督查员实行推门听课,听课前一律不打招呼,每听一节课必须填写好听课信息反馈表,课后及时与执教人坦诚交换意见,以达到教学督导的作用。二是处室和年级组工作的督查。要求督查员深入到师生工作中去,采取查、看、访以及问卷调查和民意测验等多种方式,全面督查各处室和年级组工作的落实情况。三是学校周工作计划的执行与落实的督查。由校务专任督查员对照每周工作计划,逐项进行督查,将落实情况进行等次评估。督查情况实行每周一小报、每月一大报。每月底,督查室撰写一份月督查工作专题总结报告进行通报,在每周教职工例会上予以通报。

三、突出重点督查,狠抓专项工作落实到位

根据学校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抓好督促检查,确保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开展成效,是督查室的工作重点。学校以及各处室、各年级在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对这些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若不加强督查,很可能出现走过场现象,或只有方案没有结果,成为一纸空文。为促使各项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得到有效落实,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过程、有结果、有总结,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督查手段,应作为专项工作来进行督查。 对专项工作的督查,我们一般按以下方法进行:①确定督查事项;②下达督查通知;③组织跟踪督办;④形成督查报告;⑤进行情况通报;⑥搞好立卷归档。为使督查工作更加全面、更加到位、更能发挥工作效益,我们从方式、时效、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督查工作方法,采取了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定期督查、突击督查、长期督查、重点督查、指导性督查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工作督查。

四、重视督查结果,肯定成绩奖优罚劣并用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3

学校督导部门由校长室直接管理,设督导室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干事若干名,督导室主任一般由校中层干部调整产生,副主任由普通教师担任(该教师由此进入校中层干部行列),干事大多是教辅人员或快要退休的老教师。督导部门成立后,其工作流程是:

(一)制定工作细则

督导室的工作细则有针对本部门的工作要求,该细则只在督导室内部公布实施;也有开展督导工作时针对学校其他部门及教师个体的督导工作范围及要求,该细则以文件形式在全校公布。纵观各校督导工作细则,大多涉及考勤、卫生、工作纪律三个方面,在细则中出现最多的是出于“督”的层面的“不可”“不允许”“不能”“不准”等字眼,对于“导”的层面涉及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

(二)开展督导检查

督导检查最多的是出勤,定期检查考勤机或签到簿,在开校会或校集体活动中负责点名或抽查教师在岗情况,深入到教学区抽查教师上下课时间遵守情况,检查办公室及校园的卫生状况,检查教师在办公室的工作纪律等。也有的学校督导内容涉及到抽查教师教案、随堂听课、班主任工作日志、学生对教师的意见与建议等内容。

(三)公布检查结果

督导检查结果的公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校园网或微信平台即时公布,一种是纸质督导通报定期公布。有的学校将督导检查结果与到期末考核或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有的学校只是公布,但不与教师考核挂钩。

二、督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层面的督导检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注重外在形式,有“督”无“导”

在一些学校,督导被质疑为劳民伤财、形式主义。人们听到的大多是基于“督”的层面的这样不行、那样不对,却很少听到基于“导”的层面的怎样才行,怎样才对。设立了种种目标,却鲜有支持目标实现的耐心、技巧和资源。以督导组听课为例,听完课后,将评分表上交学校后便完成任务,加之听课督导次数有限,很难全面反映学校教学状况。对教科研的督导,只是看每个教师有没有研究课题、有没有,至于如何进行教科研却没有“导”的能力。有“督”无“导”,导致督导工作简单化、浅表化、形式化,甚至口号化,无法深入到学校的文化、思想、精神层面,解决不了教育的真问题。

(二)部分督导人员教育理念不高,未涉及教育的内核

任何一所学校都很难将本校优秀教师安排到督导室。受督导室人员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督导工作大多属于表层的督查,很难深入把握学校制度、实践背后的深层精髓。督查范围大多局限在出勤、卫生两大方面,很难深入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研组活动管理、教科研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交流论坛等方面,没有涉及教育的内核。

(三)频繁督查、通报,加大了教师的非教学压力

督导组经常拿着课程表到各个办公室检查教师是否在岗,发现某个教师不在办公室即刻通报,让没在岗的教师解释原因,全然不顾教师工作还可能在实验室、图书馆及校外进行的特点,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进行教学督查时,只要教师上课时声音洪亮,就以上课认真、课堂秩序好进行通报表扬,全然不顾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多样性,伤害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加大了教师的非教学压力。

(四)督导室与其他职能部门关系未理顺

督导室与教务处、学工处、总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在管理上是怎样的关系,很少有学校能够理顺。在制订工作计划和管理细则时,督导室及各职能部门一般是不需要协调的,很多学校的督导室都将督导重点放在教师身上,但教师又隶属于某一职能部门,而各职能部门又有各自的工作要求,当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与督导室的要求相冲突时,教师会难以应对。

(五)没有针对学生成长方面的督导

学校教育的好坏应该看学生学得如何,学校各项工作都应以学生的学――即学生成长为中心,教育督导也不能背离这个中心。而现实是大部分教育督导都将督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形式上,并未考虑教育效果。以活动课检查为例,督导室检查只看指导教师在不在岗,如果教师在岗,即使活动课没有开展或流于形式,也没有问题。如果教师不在岗,而学生的活动井然有序、高效开展,也是教学事故。只看形式,忽略学生的自主发展。

(六)只反馈问题,不分析问题

很多教育督导动静很大,效果却不佳,主要原因是教育督导只督查问题、反馈问题,却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对教师个体解决教育困惑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样的督导,貌似为了提高、促进教师成长,实际上,却形成了对教师工作的干扰,让教师将很多精力放在非教学事务上。只反馈问题,不分析问题,没有分析就没有研究,就难以改进。

三、协调好“督”与“导”的关系,有效开展教育督导

督导部门靠频繁的检查、通报来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会遏制学校的活力和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疲于应付,产生许多非教学压力,当个别教师无法应对这些压力时,这些压力必然就转嫁到学生身上,教育的伤害也就发生了。有效开展督导工作,需要在“督”与“导”的相互关系及运作上下工夫。

(一)认识到教育理念是督导工作运作的灵魂

督导水平的高低,既与能力有关,更与意愿、理念和观念有关,教育理念是督导运作的灵魂。督导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应通过聘任的方式,建立面向全校的开放的专业化的督导队伍。应定期对督导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督”出真问题,“导”出新方法,让他们站得高、看得远,能在“鸟瞰”层面有自己的思想,让广大教师从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发现睿智、积极的想法,而且能够通过说服、影响、感召等方式,让教师们准确地理解甚至认同自己的思想。

(二)“督”出真问题

“问题意识”的强弱,是督导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反映,也是督导工作的起点。要想“督”出教育的真问题,就不能只局限在形式上的检查通报,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旁听课程、讲座、参加学生的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校园巡视等方式,接触学校的多个领域和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多方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师生的诉求,从纵向的教育体制、横向的教育环境、立体的教育氛围、多维的教育理念中,“督”出真问题。

(三)注重“导”在“督导”中的重要作用

督导不仅要找出教育中的真问题,更要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预防提供指导。只“督”不“导”是形式化、低效率的督导,要高度重视“导”在“督导”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督查出的问题如何“导”?在什么环节“导”?是督导工作的重点。“导”应导在“疏忽点”、导在“陌生点”、导在“疑难点”、导在“拓展点”。“导”的过程是分析、研究、改进的过程,而非管理检查过程,与“督”相比,“导”的技术含量更高,操作难度更大。

(四)“导”在需要处

如何“导”?要看督出的问题是师生中的个性问题还是学校教育的共性问题,若是个性问题,可采用一对一或小组帮扶的形式解决,不将问题扩大化,但要加强对前置性问题的预设。若是共性问题,应与校长室或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共商解决之道。督导室应定期与学校职能部门举行“碰头会”,了解各部门对督导工作的要求,也让职能部门了解督导室的工作状况,避免出现交叉管理、集权管理和越权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解放教育生产力。

(五)勿让“外行”督导“内行”

要想学校督导工作合理、有效,督导者不能是“外行”。由不了解教师和教育的行政领导或教辅人员去督导教师工作,会导致教育督导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工作围绕着督导指标细则转;二是督导表面化。只有内行才能诊断出真问题,能抓住核心的问题及问题的核心,然后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否则,将会从伪至伪。督导工作人员一定要由教育一线,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尊重并敬畏教育价值,有教育远见,有一定专业素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组成。督导部门的领导一定要由教学业务骨干及价值多元的人担任,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督”在点子上,“导”在需要处。

(六)协调好督导室与教师的工作关系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4

一、工作格局

1.组建督导工作机构。该校督导工作机构由主任、成员及其具体工作人员组成,下设工作室于支部办。本校的督导工作室主任为学校副支书与工会主席(兼任),各处室正副主任为督导工作组成员(兼职)。其具体的组织工作机构如下:

2.明确督导职能职责。本校督导工作的职能职责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督导工作室主任岗位职责》(5项);二是《督导工作室督导员岗位职责》(5项);三是《督导工作室职责》(10项)。其具体内容如下:

3.构思督导工作举措。在学校“自督”工作上,我们先后实施了“三走实”(走实健全职责制度、走实实地督查督导与走实建立资料档案)与“3211”措施(“三深入”,深入处室、深入班级与深入学科组督查督导;“两结合”,定期与随机督查督导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一简报”,编辑督导工作简讯,通报新人、新事与新亮点;“一调研”,对在督查中发现的突出性问题进行及时研究解决)。

4.进行实地督查督导。按照学校与督导工作室计划,校领导和学校督导工作室全体人员多形式地深入到各处室、各班级、各学科组等进行督查督导,如校本培训、年级教研课、课程设置、安全设施、环境卫生与课程辅助活动等。

5.采写督导工作新闻。本着宣传与推进学校督导工作,学校督导工作室对每一次的督查督导都要进行及时的新闻报道。一年来,学校的督导工作专题新闻在县、市和部级网站发表近30篇。

6.督查处室工作月报。学校督导工作室在实地督查督导的同时,还对处室实施了工作月报制,即每月底,各处室将月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小结汇报。该月报为表格式,项目分为处室本务工作、协作工作、干部听课、工作亮点与工作建议。

7.编辑督导工作简讯。本着强化督导和汇报工作,学校督导工作室定期或适时编辑督导工作简讯,通报在各项工作督查中发现的新人、新事、新亮点和问题。这样,一来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二来起到了促进工作的作用。

8.建立督导资料档案。为扎实学校的“自督”工作,同时便于总结,使之得到有效推进,学校督导工作室不断地分门别类建立了督导工作资料档案。目前,该校已建立起了12个卷宗的督导资料档案。

二、工作反思

我们认为,学校的“自督”工作是在国家《教育督导条例》颁布实施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督导工作的深化而产生的,它是当今学校的一项新生工作,学校扎实有效的“自督”工作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内动力。

一年来,该校督导工作室大胆地创新开展工作,其“三走实”和“三深入、两结合、一调研与一简报”的“3211”举措,先后在县、市政府教育督导网站发表交流。2013年5月22日,国家督学、重庆市教委专职督学张荣一行亲临本校督导工作室视察时,对其工作资料档案的丰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一年来的学校“自督”工作,我们深感有喜有忧。其“喜”在:一是该校创新的督导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曾在县教育督导工作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有关工作举措在县、市网站“教育督导”栏目发表);二是该校扎实的督导工作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近一年来学校各方面声誉大大提升)。其“忧”在:一是对于学校“自督”工作,一些教工和学校干部认识模糊,认为可有可无、无济于事;二是该项工作部分学校“自督”不得力、不扎实,或无动于衷,或流于形式。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对于新生的学校“自督”工作,需要引起多方关注,得到高度重视。概而言之:

一是要提升“外力”――即上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对学校“自督”工作的督查督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常态化。如,对学校“自督”工作实行定时与随机督查督导、时时通报工作情况、定期考核考评(把学校自我督导工作的扎实与否作为考核学校工作和校长的重要内容)等,以促进和引领学校的“自督”工作,推进学校健康科学发展。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5

一、建设学校督导工作室的必要性

1.当前学校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将教学工作管理好了,可以保证学校形成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扰学校管理者的问题:

一是教师备课。作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之一的备课管理,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采用哪种备课方式心存疑惑:常规备课、抄优秀教案或网络教案(费时费力效果差),用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进行修改批注再使用(教师个人教学特色不突出),还是直接备在教材上(适用但害怕接受检查时扣分)等。

二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制度是否合理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否稳定。教师评价目前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还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建立规范、全面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所涉及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如果盲目地进行教师评价,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给教育造成消极的影响和损失。

2.新课程背景下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管理者、教研人员更新观念至关重要。如何在教学研究中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鼓励教师创新值得大家探讨,不能照搬过去固定的模式或教学思路,更不能将管理者的意图强加给教师。如何评价一节好课,关系到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问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是追求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教学艺术的完美无缺,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因此,做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一是更新课改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是更新课程的学生观。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发挥学校督导办公室职能作用,促进学校规范管理

1.完善学校督导办公室职能

学校设立督导办公室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

学校督导办公室是一个相对于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学状况监控组织,是一个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监控、检查、评价和指导的职能机构。

教学督导办公室的督导工作以严格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督导、保障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检查督促、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指导整改为工作思路。主要职责:

一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主要环节进行巡视检查、监督指导、调查研究、质量评估,为全校教学工作提供监督指导和咨询服务。

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研究学校教学改革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

三是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教学检查,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评估,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和外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及教书育人等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帮助和指导,使其不断改进和提高。

综上所述,学校督导工作的特点有二:

一是管理职能的独立性。相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而言,学校教学督导工作要有其独立性,可根据学年督导工作计划开展对学校各科室及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评估工作。

二是与学校管理的交叉性。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包括“督教”“督学”和“督管”,这与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部分相同的工作内容,同样也能达到促进学校管理效率的提升。

2.建设学校督导工作室

根据学校督导工作的特点,可以选择以下几类人员作为学校教学督导办公室人员:

一是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教师,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市县级骨干教师、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质量标兵等。

二是做事客观、公正、无私心的教师。

三是愿为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献力的教师。

3.充分发挥学校督学的职能、职责

一是随机听课。要求专职督导人员每周听课不少于5节,兼职督导人员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每次听课都要检查教师的教案,并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量化评分。凡是随机听课被发现上课不合格或勉强达到合格的教师,督导人员均要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寻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6

作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专门机构,教育督导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成为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左右手,只有两只手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教育管理系统中“决策、执行、监督”相统一。因此,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现代管理体制,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的迫切需要。

湖南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各地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评估机制、科学的反馈机制和有力的保障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工作流程,促使学校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行政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权限虽属教育督导部门,但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才能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督导,与教育决策和执行相比,教育监督则相对薄弱和滞后,从而导致许多重要的教育决策落实不彻底,执行不到位。因此,只靠“决策”和“执行”两个系统,缺少“监督”系统,组织的目标难以全面实现。为此,我们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立体督导模式,成立学校督导室,推行“家长督学制”,引入第三方力量监督学校管理,这是在督学责任区的基础上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

“三位一体”立体督导模式一改学校过去由校委会决策、各处室执行、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检查评价的做法。在督导深度上是一次延伸,在广度上是一种全覆盖,在方式方法上对督学责任区是一种有益补充和完善。

二、“三位一体”督导模式的实践过程

(一)构建“三位一体”督导模式

一是建立督学责任区。2013年,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区的通知》,根据学校布局,将辖区内学校划分成3个督学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由2名德高望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且责任感强的退休(或退二线)老同志、1名主要业务股室的骨干、1名督导室人员、1名学校督导室主任组成,负责对责任区学校进行近距离的监督、指导和服务。

二是成立学校督导室。为建立自我诊断和约束机制,推动全区中小学校设立督导室,作为学校的内设机构,各校均配备了专技类兼职督学,负责对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目前,全区31所中小学校均成立了督导室,由3至5名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组成,共落实学校督导人员129名。

三是组建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采用本人自荐、学校和社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学生家长、“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组成,每届聘期为两年。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采用现场察看、听课、参与活动等方式,对学校办学行为、师德师风、办学特色、家长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等进行督评。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的督评结果将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以及中小学绩效管理考核中。

(二)加强“三位一体”督导队伍建没

一是认真挑选责任区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采取志愿报名、公开竞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在教育系统在职教师或退休人员中为每个责任区挑选督学。全区3个督学责任区共挑选136名专兼督学,主要通过听课评课、师生访谈、实地调查、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经常性督导。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督导团作用。长时期以来,学校基本处于“关门办学、单向育人”的封闭状态,缺乏与社会深入接触。而学校教育是社会化工作,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为此,我们将家庭、社会纳入学校管理的框架中,积极推行“家长督学制度”、“‘两代表一委员’督学制度”,通过与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平台,进一步发挥家长的作用,建立学校和社会、家庭双向沟通的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公信度,努力实践“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高兴”的学校教育。

三是改善责任区督学待遇。实施专职督学分类管理,行政管理类督学设正副科级督学,专技类督学纳入教育系统教学类进行职称评聘,为责任区督学提供专业发展空间。区财政每年下拨12万元,每月为每位责任区督学发放200元工作津贴。确保责任区督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明确“三位一体”督导职责

一是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全面深入地掌握责任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情况,领导班子建设及运转情况,教师资格、职务、聘任等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招生、学籍等管理情况,学校的安全、卫生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校舍的安全情况,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等办学条件的保障情况。教育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情况:落实规范办学要求情况:教育局文件、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等。

二是明确学校督导员职责。在督导室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督导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听课评课: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常规检查及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负责全校教学督导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负责定期汇总督导情况,及时向教学相关部门、学校领导和区教育督导提供督导信息;切实履行督导的导向职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完成督导室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是明确“家长制督学”职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参与学校管理,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学校出谋划策。

(四)完善“三位一体”督导工作制度

一是工作规程制度。印发《苏仙区督学责任区工作规程》,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督导评估的目的与原则、主要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基本要求、结果运用等8个方面,对责任区督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

二是督导记载制度。印发《苏仙区督学责任区工作手册》,对督学责任区年度工作要点、每期工作计划、督导记录、听课记录、访谈记录、约谈记录、整改通知书等文书格式做出统一规定,强化督学记载。

三是通报整改制度。针对每次督导巾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通报整改书,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追究,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四是考核奖惩制度。下发了《苏仙区责任区督学工作考核办法》,对责任区督学工作进行考核。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责任区督学,由区教育局和区人民政府督导室进行表彰奖励;凡考核为不称职者,或群众反映责任区督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责任区督学资格,不再予以聘任。

三、“三位一体”督导模式的效果评价

(一)提高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照权责明晰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督学与校长双方的职责。督学责任区工作,既有督学的“督导”责任,又要有学校的“执行”责任。在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的同时,着重抓了学校层面执行“责任”的落实,对无故不执行督学提出的合理化督导意见或拒绝督学依法行使职权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受到通报的校长取消当年全部先进评选资格。这样,责任区督学经常性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相关学校,使群众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快捷地传达到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随着今年苏仙区中考7A人数和高考上线人数攀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牢固树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郴州市二中、湘南中学、郴州市一完小等学校率先成立了督导室,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如郴州市一完小推行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参加对象是2010年后调入学校的教师,实施方法有:一是教师自选课题,学校制定上课安排表,校督课小组对参加者实施一次公开课考核,对于未达标教师,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课堂跟踪听课、评课指导,并进行二次考核,直至达标。二是授课结束,当即对执教者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日常教学常规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各有关单项指标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三是学校督课小组每周统计督课得分,客观、真实记录督导课的优点与建议,写出一周小结并在每周教师例会或QQ群反馈。

(三)构建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推行家长督学的过程中,郴州市四完小校长谢风华说:“学校推行‘家长督学制’,就是让家长走进校门,对学校活动进行了解、参与、监督与评价:化解家校之间的不和谐,建立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校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该校切实做到“三个度”:一是调动家长督学积极态度,消除家长顾虑。督学制度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参与学校、提升学校,增进面对面的沟通,营造更利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因此是共赢。二是明确教师激励制度,消除教师疑虑。家长委员会督学制度可以让家长更理解教师的辛苦与付出。三是促进学校协商调度,善意解决各种分歧。处理家校分歧时,要求教师首先要勇于面对问题,真诚给予回应,做到回应不回击,对话不对立,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体现一位教师“三省吾身”的自省与自律、宽容与大度。学校看到了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巨大作用,希望能让孩子们早日用上多媒体设备,但经费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家长督学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动员家长捐款购买多媒体。几位家长督学说:“钱既不是给校长,也不是给老师,而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不久,郴州市四完小的学生率先用上了多媒体。

(四)促进了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

责任区督学坚持“两走一贴近”,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贴近师生,通过推门听课、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和校园巡视等方式“明察暗访”,及时纠正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如城区督导组在郴州市一完小学杂费收取上实行动态管控,对于其他项目收费,充分介入,坚决杜绝乱收费、多收费等现象,定期对学校各部门和年级部开展账目清查,对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同时,全程参与学校基建、大宗物资采购、教辅教材订购、大额开支、招生工作、教师任课安排等工作,近年来群众对学校的投诉明显减少。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7

随着举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3]2号),全面推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之际,我县“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这一作法也开始实施。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点滴记录下来,与同仁们切磋交流,共进共赢。

1、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之好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顾名思义就是教育督导室按统一规格制作公示牌,将责任督学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和督导事项在相应学校校门口显著位置予以公示,责任督学对责任学校进行经常性督导,这样做的优点:一是畅通了家长、社会、学校、各界人士与督学人员的沟通渠道,有问题随时可以与责任督学取得联系,可以将问题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下;二是将督学人员的督学行为置在学校、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责任督学必须严守督学人员行为准则,确保阳光督导、科学督导的实行。这样一来全县人民对教育的满意率不断提升,近年我县的民调教育满意率一直处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2、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之关键。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之一是在于责任督学“三有”。(1)有勇气,敢于将自己的基本信息公之于众,自己的工作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2)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学校各类矛盾问题通过协调处理好;(3)有热心,不厌其烦地接受各界的信息反馈,不发脾气不推诿,耐心解释热心办理,有问必答,有行必果。二是在于学校重视责任督学的督导意见,积极投入整改。三是在于县教育督导室将督学情况汇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情况通报和交办。四是在于县教育局及相关职能部门重视责任督学的督导意见,积极运用督导结果,将学校的整改执行情况列入目标管理考核。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法定为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因此,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建立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督导评估制度,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实施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各级政府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实现的强有力的法制监督和制度监督;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和服务教育督导工作,自觉履行教育工作职责。

二、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教育督导的职责和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为根本,以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巩固“两基”成果为主线,以理顺督导体制和创新工作机制为关键,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督学队伍为保障。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督导评估制度,不断提高教育督导工作质量和水平。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认真履行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职能,制定全县教育督导工作规划和督导评估方案,组织开展全县教育督导工作;对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全县中等及以下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情况实施督导;组织开展全县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对全县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督学培训,开展教育督导科学研究;办理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督导机构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各项教育督导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制度。按照《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黔教督〔2011〕3号)的要求,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校长教师、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安全卫生等全部纳入综合督导评估体系,3—4年完成一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的综合督导评估。促进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督学责任区,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工作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根据全县学校分布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对就近整合的原则,将所辖学校划分为几个督学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至少设1名专职督学和若干名兼职督学,负责对责任区内学校教育工作的经常性督导,并及时向教育督导部门报告督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和工作建议。

(三)建立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考核制度。通过督导考核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保证工作目标任务实现,助推农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按照中共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建立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的意见》(纳教字〔2010〕67号)的要求,从履行教育职责、教育发展环境、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事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及其党政主要领导进行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考核,并根据年度教育工作重点增加考核内容。原则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在每届任期内要接受一次督导考核。

(四)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要结合工作实际确定监测的对象和内容。监测工作要在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教研室、基教股和督导室组织实施。要通过科学的监控和测评体系,指导和改进我县基础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促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全面落实,促进教育质量有效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教育部抽样我县作为2012年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板县的相关监测指标。

(五)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自查自评制度。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及《省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评分说明》,切实做好全县教育工作的自查自评。2012年要做好迎接省对县人民政府及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突破工程督导考核、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考核的自查自评工作,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完善自查自评制度,对乡(镇)政府和学校进行督导评估时,要将自查自评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检查,自查自评结果的真实程度将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乡(镇)政府和学校的自查自评每年进行1次。

(六)建立专项督导检查和督导调研制度。教育督导部门要紧紧围绕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年度教育工作重点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和专项督导调研,提出工作建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为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七)建立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反馈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的重大督导评估活动,要按规定程序进行,并反馈督导结果,及时下发督导通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予以公示。被评估单位要按照督导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并在限期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复。教育督导部门要及时组织回访或复查,切实促进整改工作的落实。

(八)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教育工作制度。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学校教育工作,是切实帮助解决学校存在问题和困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辖区内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联系点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学校调研,充分了解学校发展现状,听取学校领导、老师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每年帮助学校办1至2件实事。

四、理顺督导体制,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是县人民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的专门机构,代表县人民政府依法对乡(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因此,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的要求,理顺教育督导工作体制机制,真正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成为定位明确、建制合理、职责清晰的教育督导机构,切实解决督导机构建制不能适应“督政、督学”的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力度。县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人员配备根据《关于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机构升格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纳机编〔2011〕31号)要求,县教育局要加强协调,做好内设股室建立及人员配备的相关工作。合理配备兼职督学,明确专职督学的职级和待遇。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拟定督学聘任管理办法,完善督学聘任制度,按照督学的任职条件,县政府将聘请一批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教育工作者和懂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兼职督学。逐步建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督导队伍。

(三)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督导队伍素质。要将督导人员培训纳入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计划,完善督学培训体系,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督导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考察,开展督导交流和工作调研,不断提高督导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五、努力增加投入,切实保障督导工作条件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督导工作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为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效率,适应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安排必须的工作经费,改善督导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督导工作环境,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正常的督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县财政局要按照部门预算的原则核定经费,将办公经费、督学学习培训经费、监测评估经费、督导结果奖励经费、兼职督学参加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的督导评估活动的工作补助等费用列入教育经费预算,确保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正常运转。

六、切实加强领导,推动教育督导持续健康发展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9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评估鉴定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更多地在于通过督导评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基于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将以我国现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为依据,更多地着眼于在中长期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可能达到或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是一种导向性的评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将通过评估引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一方面将通过评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将通过评估强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即积极心理学的取向,督导评估方案通过引导中小学校创造积极条件,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构想: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学校层面的专业工作,同时也涉及到政府层面的政策保障与组织推动。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将分对政府的评估及对学校的评估两方面进行研究,两方面侧重点各有不同:对政府的评估侧重于机构建设、发展规划、政策保障以及工作举措等;对学校的评估侧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与特色化工作。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在指标确定方面将参考我国现有各地区开展的教育督导评估方案,总体上分基础建设指标与工作成效指标,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在研制评估指标时将根据区域特征对基础建设指标与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分别提出层级指标,分别为A 、B、C级。A级指标将作为发达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B级指标将作为中等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C级指标将作为欠发达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

二、督导评估专题方案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对政府的督导评估研究

1.对政府的督导评估指标研究

■基础建设指标:

(1)组织机构

A级指标:组织机构配有独立的办公室与必要的办公设备,并与相关部门具有一定的联合度(妇联、团委、文明办等);

B级指标:组织机构配置独立的办公室与必要的办公设备;

C级指标:建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2)人员配备

A级指标:配备一名专职人员,并有多名兼职人员;

B级指标:配备一名专职人员;

C级指标:配备一名兼职人员。

(3)经费保障

A级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并逐年递增;

B级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

C级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

(4)队伍建设

A级指标:在中小学包括职高设立心理教师岗位,按照1:400的标准配置专职心理教师;

B级指标:在中学包括职高设立心理教师岗位,按照1:600的标准配置专职心理教师;

C级指标:在高中包括职高设立心理教师岗位,按照1:1000的标准配置专职心理教师。

■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

(1)发展规划

A级指标:有近期及中长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规划制定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区域发展特征;

B级指标:有中长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五年或十年);

C级指标:有近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年度)。

(2)工作举措

A级指标:开通心理辅导热线,为本区域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B级指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推动本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C级指标:每年举行两次及两次以上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规活动(如培训、宣传、专题研讨活动等)。

(3)工作成效

A级指标: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力,特色经验受到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B级指标:区域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鲜明;

C级指标: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常规工作全面展开,效果明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部门)

2.督导评估承担主体研究,包括什么机构组织督导评估、派什么人去督导评估、与现行教育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或督导处)的相关性。

(1)教育部对省的评估承担主体研究

教育部各司局机构中,基础教育一司职责包括“指导中小学校的德育、校外教育和安全管理”。在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属德育工作范畴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可以作为组织督导评估的承担主体。

在教育部对省的评估人员构成中,可以考虑如下配置: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行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家教育督导团相关督学及督导员、国家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心理学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督导。

鉴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基础教育一司在组织对政府部门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过程中,应与现行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保持协调与合作的关系,既要独立组织督导,又要保证国家教育督导团的相关成员参与其中,以使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成为国家教育督导的常规部分。

(2)省对市、县的评估承担主体研究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负有“统筹全省教育督导工作,负责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省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有关章程,并进行监督、检查”等职责,因此,在省对市、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中,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理应成为组织督导的主体机构。

督导人员构成可有如下配置: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相关部门(基础教育处)领导、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相关督导员、省级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督导。省级督导主体与现行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一致。

3.督导评估的实施及结果运用

(1)督导评估的实施方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施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发展性原则。必须以促进地区和学校发展为根本目的,引导学校通过科学规划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使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2.全面性原则。坚持面向每个地区、每一所中小学校,在具体工作中采用的评估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坚持以全面评估省域内的学校为前提。

3.动态管理的原则。实时对地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复查,不搞"终身制"。经复查发现问题,责成限期整改。

■教育部对省的评估实施方式。

1.省级自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自评领导小组,并组织评估小组,对照教育部制定的督导评估内容要点和评估方案,每年进行一次自我评估。

2.教育部复查。教育部每年汇总分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评结果,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复查,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复查工作至少每两年一次。

3.教育部抽查评估。教育部根据省级自评和部级复查结果,视工作需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分期分批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综合性督导评估,系统地分析其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和整改建议。

■省对市县的评估实施方式。

1.申报评估。由省制定并下发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并制定评估标准与进度。各地(市)根据督导评估标准制定本地市建设进度,并根据该规划定期(每年一次)向省教育厅提交各县(市)建设进度与任务完成情况,再由教育厅组成督导评估小组对各地申报情况进行初步验收,对申报验收通过的地市进行实地验收。

2.实地评估。由省教育厅组织相关地市组成实地督导评估小组,对申报通过的地市进行实地验收。

(2)督导评估的方法与手段。

■教育部对省的评估方法与手段。

1.把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综合分析,确定评价等级。定性的评估要在通过“听、看、查、访、议”等形式取得客观的数据、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的评估要认真核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要时进行实地测查核实。评估时既要对各级指标所包含的要素逐一评价,也要对各级指标综合考虑,按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给出的等级评估标准,逐项逐条定等量化。评估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绝大多数系指90%以上,大多数系指75~89%。

2.评价时应注重实证性的考察,如现场观察、访谈、问卷、座谈、查阅教案和学生作业活动情况、抽样测试、分析地区和学校的原始记录和档案等,广泛收集信息,全面了解情况。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估认定省域内中小学校三个方面工作达成度和等级情况,主要的成绩和不足,形成督导评估意见。

3.督导评估结果信息反馈,内容应包括三方面,即主要成绩与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要求,同时附上评价成绩表与评估等级结果,使每所学校找准问题、明确方向、认真整改。

■省对市县的评估方法与手段。

将基础建设指标作为评估必备条件,在“申报评估”阶段完成,由各地政府部门以自查的形式检查验收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建设情况,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以及队伍配置等。

实地评估重点考察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根据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与评估标准,结合通过政策验收的评估申报情况,组成省教育厅挂帅、各地市代表为成员的评估小组,对各地市进行交叉验收。评估前制定量化(数字化)评估标准,进行逐项验收。

(3)督导评估的结果运用

督导评估结果将定期公布,并纳入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工作或有关学校的教育质量考核标准,或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德育先进单位”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文明单位”评审。

■教育部对省的评估结果运用。

1.建立督导评估结果通报制度,教育部、省教育厅应当及时公布督导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2.国家督导评估结果以书面形式抄送省人民政府及同级党委组织部门,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和分管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3.督导评估结果作为教育建设项目立项、专项拨款、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4.教育部根据督导评估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省(区市)给予表彰;对工作存在问题的,及时促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视情节予以通报批评或“黄牌警告”。

■省对市县的评估结果运用。

省教育厅每年度公布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报告,并对验收合格单位、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建议联合各省文明办联合出台奖励办法)。除精神奖励外,物质奖励与各地市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到位、实际建设情况挂钩。对完成整体工作先进的地市奖励与文明单位、文明城市评选挂钩,地市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或实施人、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该项奖励与职称评定、晋级等挂钩,有条件的可以以政府名义给予记功表彰。对完不成进度的地市降低下一年度的奖励比例和名额,并取消文明城市的申报评比资格,取消完不成建设任务地市的教育系统省级文明单位的评比资格,减少该地市其他行业省级文明单位的参评数量,完不成建设任务地市的教育负责人二年内不得评先、晋级,对完不成建设任务的学校及其负责人,建议也采取同样措施。

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各地市中小学校园事故发生率、学业成绩提升幅度与稳定情况纳入考核评估范围。

(二)对学校的督导评估研究

1.对学校的评估指标研究

■基础建设指标:

(1)组织机构

A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健全、运作良好,并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防网络;

B级指标:学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分管领导,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与学校其他部门有配合度;

C级指标: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2)师资力量

A级指标:学校按照1:400的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B级指标:学校按照1:600的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C级指标:学校按照1:1000的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3)辅导室建设

A级指标:学校心理辅导功能室齐全(至少建有团体辅导室与个体辅导室),开通心理热线、应急电话(有条件的地区开设网络辅导,如QQ心理辅导、电子信箱心理辅导等);

B级指标:学校建有个别辅导室,配置空调、电话、桌椅等基础设施;

C级指标:学校建有团体辅导室,配置图书资料、心理检测软件等基础用具。

(4)辅导课开设

A级指标:学校每班隔周开设心理辅导课;

B级指标:学校每班每学期开设5节或5节以上心理辅导课;

C级指标:学校每班每学期开设3节或3节以上心理辅导课。

(5)经费保障

A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经费预算,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并逐年递增;

B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

C级指标: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经费预算。

■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

(1)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

A级指标:学校每学期分别向学生、教师、家长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不少于1次;

B级指标:学校每学期分别向学生、教师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不少于1次;

C级指标:学校每学期向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不少于1次。

(2)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及效果

A级指标:学校心理辅导课内容贴近学校学生需求,并形成完整的系列,教学效果明显;

B 级指标:学校定期(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开展心理辅导课的公开研讨活动,评价心理辅导课的效果;

C 级指标:学校有心理辅导课课程计划,并根据课程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有开课记录。

(3)心理辅导室的专业工作

A级指标:学校定期(每学期两次)召开典型个案研讨会,评价辅导效果;

B 级指标:学校有完整的、年度心理辅导台帐;

C 级指标:学校个别心理辅导一案一表,有完整的辅导记录。

(4)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

A级指标:学校利用心理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B级指标:学校设立心理委员,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

C级指标:学校设立心理社团,依托学生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及同伴辅导。

(5)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及效果

A级指标:学校师生关系融洽,校园生活满意度高;

B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浓厚,学生心理求助意识强烈;

C级指标: 学校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6)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与影响力

A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力,特色经验受到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B级指标: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鲜明;

C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常规工作全面展开,效果明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

2.督导评估承担主体研究,包括什么机构组织督导评估、派什么人去督导评估、与现行教育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或督导处)的相关性。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评估,应作为专项督导评估,由学校所属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组织实施。督导评估组人员构成应包括所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督学及督导员、教科研机构负责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及其它相关人员。学校的教育督导主体与现行教育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一致。

3.督导评估的实施及结果运用

(1)督导评估的实施方式。

A.学校自评。

学校结合年度工作总结,每学年进行一次自评;学校自评应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并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社区、校外教育机构、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学校应形成自评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教育督导部门。

B.县(市、区)督导评估。

县(市、区)教育督导评估按照三年一轮的原则要求,统筹规划辖区内中小学督导评估的周期与数量。主要任务是:开展过程性的随机督查,指导(参与)学校自评,了解学校自评过程和结论的依据,并判断其可信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并形成书面评估报告,反映评估过程、描述评估结果、说明评估结论的事实依据,指明成绩与经验、问题与建议、重大问题限期整改的期限等,使学校明确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努力方向。评估报(下接第17页)(上接第9页)告主送被评学校,报送上级教育督导室,抄送有关部门。

C.省市督导评估审查。

采取随机抽查形式,对县(市、区)及其下属学校教育督导评估的结果进行复查;误差在5%以内的予以确认,误差超过5%的不予认可。

(2)督导评估的方法与手段

督导评估方法:采用分级周期式的抽样督导评估方法。即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所辖学校在三年内应受到县区级督导评估一次。省市级评估可以五年一周期,即在县区级督导评估的基础上,在五年内对各类学校抽取不低于1/3的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县区级督导评估中对已被省市级督导评估的学校在三年内可以不再重复进行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手段:采用“听、看、访、评”四步法的程式。

听:听学校领导汇报,了解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方法、措施以及经验和效果。看:看现场、看材料、看设施、看环境、看师生的精神状态。

访:访问师生了解情况。通过座谈、填写问卷收集相关信息。

评:在听、看、访的基础上作出综合评价。评价要充分体现出督导评估的发展和导向作用。

(3)督导评估的结果运用

督导评估结果将定期公布,并纳入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工作或有关学校的教育质量考核标准,或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德育先进单位”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文明单位”评审。

A.经过督导评估后,认定一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为县级、市级、省级三个层次。

B.申报程序。

县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中学由学校申报,小学由中心小学(学区)申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市(地)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省(市)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由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C.确认与颁牌。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10

1、在医院党政领导下,执行医院的教学管理职能。负责全院的教学管理,包括本科教学、研究生 教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士、技士)、卫生部临床临床药师培训、z省专科护士培训,各 级各类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的培训和教学,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外教学、远程教学等;

2、组织协调全院的教学管理工作;

3、对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三级学科/科室等进行教学工作的业务 指导、督促管理、评估检查;

4、负责与z临床医学院、z大学、卫生部/卫生厅等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和协调 ;

5、组织医院教学督导组开展工作;

6、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医院、z临床医学院、z大学、卫生部/卫生厅等上 级主管部门的教学管理规定;

7、负责组织实施师资培训、青年教学比赛、医学教育学术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等;

8、建立健全医院各类教学管理档案,收集汇总全院各类教学/培训数据,提供全院教学/培训数据 报表;

9、负责全院教学工作总结,协助主管院长完成医院教学发展规划。

二、教研室/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科室职责

1、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在医院教务部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组织管理本二级学科(教研室/培训基 地/培训中心/科室)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士、技士、临床药师 等)、各级各类培训基地的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远程教学、计划外教学等。二 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主任全面领导,分管主任具体负责,设秘书一名 协助主任及分管主任具体承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本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各项教学/培训工作任务 ;

3、负责对所属三级学科、相关科室进行教学/培训业务的指导和督促。

4、负责与医院教务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

5、根据医院、z临床医学院、z大学、教育部、卫生部/卫生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 本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

6、负责本二级学科教学/培训档案的归档管理,向教务部提供教学/培训数据报表等。

三、三级学科职责

1、建立本三级学科的教学管理组织,负责组织管理本学科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护士、技士、临床药师等),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科室主任全面领导,分管 主任具体负责;

2、按照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本科室的教学/ 培训工作任务;

3、根据学科实际情况对本科室教学/培训档案原始记录进行归档管理,向二级学科提供教学/培训 资料数据等。

四、教学督导组职责

医院教学督导组在医院教务部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全院各类教学工作的指导、督查、评估等工作 。对全院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具 体职责如下:

1、全面了解学校教学动态和各级教学组织的管理情况,对教学管理制度和流程提供意见和建议, 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广泛听课,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和督导;

3、随机抽查作业、试卷等,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及对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4、深入医院有教学任务的科室,检查临床的本科生见习/实习和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 士/技士等的临床带教情况,评价带教教师的教学效果;

5、担任青年教师试讲和赛课的评委;

6、参与研究生、住院医师、护士、技士的面试及各项考核工作;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11

一、明确职责,找准方向

二、抓住重点,开展工作

重点一:学校督导室建设工作

本学期,中学责任区根据督导室的要求,指导责任区各学校搞好学校督导室建设工作,以此作为督学和学校的联系纽带,进行学校工作的有效督导。

1.学校教育督导室按要求挂牌、健全制度职责并开展工作。

2.中学责任区建立中学督导交流QQ群,主要交流督导工作信

息,分享教育教学优质资源。

重点二:各类专项检查工作

1.开学工作专项检查。9月1日至10日,中学责任区对我县十二

所中学(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中心)展开了学校开学工作的专项督导,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校开学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十三五"规划。

2. 重庆市安全交换大检查。武隆中学和实验中学分别于9月14日和15日代表我县的中学迎接检查。检查组这样评价我县中学的安全工作:管理到位,工作扎实。

6.学校安全工作考核。1月5日至13日,中学责任区参与了教委安稳科组织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考核工作。

重点三:开展教育教学专项活动

1."卓越课堂"合格校、示范校创建验收活动。11月9日至16日,在督导室的组织领导下,责任区督学参与了武隆中学、长坝中学、白马中学、桐梓中学、火炉中学的"卓越课堂"合格校、示范校的创建验收活动,通过听课深入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并与相关人员适时反馈交流。

三、回应需求,有效督导

2.学校文化建设督导

十月以来,中学的三位督学一起到责任区学校,实地查看各校的校园建设,全方位了解各校学校文化的规划蓝图。目前,鸭江中学的"存真"文化和江口中学"江"文化基本成型,火炉中学和职教中心也已经初建体系,其余各学校在这一版块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每到一个学校,督学们都会就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与各校领导班子作深入交流。

3.学校专项活动督导

9月22日,中学室三位成员受邀到火炉中学参加他们的"传承中华文化做优秀学生"的太极拳进校园活动的启动仪式;9月23日,中学室成员到鸭江中学参加他们承办的全县中学物理教学研讨会;9月25日,参加江口中学承办的全县政治学科研讨会;11月16日和1月6日,任晓川督学到武隆中学参加毕业年级研讨会,了解指导毕业班相关工作。每到一校,与领导老师的交流都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既能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思考。

四、认真学习,提升能力

职教中心督导室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1-01

当前,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规范化的不断深入,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来看,目前高职专科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期将面对更为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以郑州交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升本”转型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强教育质量督察尤其是教学督导的作用,必须加快推进高职院校的专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确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职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值得教育质量督察人员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高职专科教育教学督导模式的分析

(一)教学督导在高职专科教育阶段发挥了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育督导内容包括督学与督政两个方面。通过成立教学督导组织如校督导室、各院、系督导组,是各高校最常用的质量监控手段。而民办高校要实现此功能,发挥董事会领导下的教学督导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高职院校如郑州华信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等均成立了教学督导室,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以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为例,自2005年院系两级督导管理机制建立以来,学院督导室率领各系督导组在培养、指导和评价青年教师教学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2012年,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在原教学督导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学院教育质量督察室,构建了新的教学督导和行政督察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了教育质量督察制度,促进了教育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完善。这是一个创新,也是新的挑战。

(二)原教学督导模式的不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升本”指标设置的迫切需要,旧的教学督导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及“升本”工作的需要,其不足表现在:

1.随着 “升本”步伐的加快,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学生素质、管理质量都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矛盾。

2.许多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制度尚不健全,缺少严格的、全过程的教育监控机制,评价教、学、管的好差往往客观指标少,印象成份多,不利于调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改革探讨中的新教育质量督察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我们以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为例,对转型期的高职院校新的教育质量督察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讨。

(一)逐步更新教育督察理念,完善督导工作机制

如何做到“‘督’的有度,‘导’的有理”,‘察’的有效”?如何使教育质量督察制度更加完善和不断发展,使高职院校完美过渡到本科教育督察模式?

通过学习和实践,郑交院督察室认识到教育质量督察工作的职能是:调查研究把握学院现状,掌握教学运行的具体信息和整体状况,监督检查控制过程、分析评价指导激励、反馈信息沟通协调、提供依据咨询建议。

按照教育质量督察工作的范畴,分为对教师教学的督导、对学生学习的督导、对教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工作的督察。即:督教、督学、督管。

(二)实施“以督教为主体,督学为中心,行政督察围绕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教育质量督察模式,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1.以督教为主体,严把教学关,大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1)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制度:①教学督导评价。督导经常采用三种形式,即随机性评课、认证性评课和会诊性评课。评价结果除当面交流意见外,还填写“听课评议卡”,及时反馈给受评教师及所在系部;②学生评价。与教务处共同关注学生网上评教平台。对学生在网上评教结果做出总结分析,作为教师考核依据之一;③同行专家评价。实践表明,同行专家评课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深广度,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非同行专家难以达到的优点。

(2)完善和强化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与处理制度

教学督导工作运行的首要条件是要做到“两畅通”,即收集和获得信息的渠道畅通,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每月至少一次收集、汇总学生对学院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设立院系两级反馈信息处理机制:每月月底前系部将能处理的问题解决完毕后反馈给系部学生QQ群向班级学生传达。

2.以督学为中心,配合学生处的学生管理,加强学生自觉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以督管为基础和保证,推动管理服务于教学管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督察室经常与教学主管院长、教务处和各系部教学主任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调研与评价督察室、各系部、各行政部门督察组工作。

三、仍待解决的问题与构想

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在此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尚限不足,还存在不少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

(一)造就一支优秀教育质量督察员队伍亟待解决。

(二)教育质量督察过程中尚待解决以下问题:

1.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忽视其它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管理。

2.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的评估,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

3.偏重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的督察不足。

(三)督察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较少。

(四)尚待完善与各教学部门及学生管理部门的合作机制,形成教、学、管齐动互促的良好督察局面。

参考文献:

[1]何兵生,邢亮,蒋娟.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四化”探索――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3,(04):167-168.

[2]刘玉.论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学督导理念[J].河南科技.2010,(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