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专业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4:59:41

水产养殖专业

水产养殖专业篇1

目前,我国高校水产养殖课程大多数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口头讲授,课件展示,讲授内容大多偏重于书本知识,冗长生硬,对学生来说空洞乏味。虽然多借用多媒体技术,但不可避免还有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难以激起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认真听讲,一般在睡眠或在手机玩耍中度过,甚至出现逃课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信心和动力,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不巩固,已成为很多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学非所用、学无所用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全面展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学科,其课程设置不乏多门与室外实践应用相关的专业课程。课堂授课大多以理论为主,对于与实践应用相关的知识点难以深入介绍,即使结合具体的图片,学生也只能略懂皮毛,对于具体的操作印象不深。由于受教学环境与实践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对于与实践相关的基础内容无法一一安排室外现场实习。缺乏形象的实物演绎与理解,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进而影响了其学习效果,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开发,最后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经验。

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视频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当代大学教学中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教学方式也逐渐出现了多元化,多媒体教学素材,高清图片、动画模拟、视频教程等多种教学元素已逐渐融入当代教学环境中。其中,视频教学图文并茂、动感鲜明、生动形象地展现课堂上无法操作的内容,已逐渐成为传统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工具。

(一)视频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动课堂积极性

目前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大多以板书和文字讲解为主,大学生每天接受不同课程的学习,头脑中充斥着大量的文字概念与符号,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疲劳与枯燥之感。视频材料蕴含着丰富生动的画面、文字、声音等直观的视听信息,图文并茂,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调沉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深入了解水产养殖具体操作的过程和细节。此外,传统的讲授方式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而将视频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中,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观看视频,从视频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二)视频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普通教学手段难以清楚地讲解知识,如一些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或者是普通教学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的技术过程利用视频技术会让该部分知识难点变得直观形象,显著提高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思考。如在讲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最基本的人工催产操作技术,如果用传统教学方式,借助教材的文字描述以及相关图片的剖析讲解,尽管教师讲得鲜明生动,大部分学生仍难以明白整个过程的原理操作,或是难以把各部分的技术操作相互衔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三)部分水产养殖学课程需要通过视频展示才能有效突出课程亮点

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水产养殖学专业设置了许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倘若仅仅依靠教材的讲解,学生大多数只能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对于与生产实践相关的技术内容无法全面了解。此外,文字是单调的,许多简单的原理现象以及技术流程若转化为文字性描述会占用较多的内容篇幅,需要花费较长的讲解时间才得以把问题阐述清楚,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会让教学陷入沉闷的境地。虽然室外实地观察可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但每次上课专门进行室外教学也不现实。且多数实践内容容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法一一开展。如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大多数实践内容跟繁殖有关,而鱼类的繁殖习性受季节和温度影响较大,繁殖时期一般在3~6月份,倘若授课时间未逢其时,或课程安排于下半年,这方面的实验以及实地观察就无法开展;又如水产动物疾病学,病害的爆发都具有不确定性,受养殖品种、温度、水体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也限制了室外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利用视频进行教学

视频教学在实践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但也并非万能。在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中也不能一味依赖视频教学的模式,毕竟视频技术只是作为教学工作中的辅助手段,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应用视频材料,与传统文字教学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视频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能过多依赖视频教学方式

视频教学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中可以带来显著的教学效果,但也不能说明今后的教学方式一律采用视频教学代替传统教学,而是应该重视视频技术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过多依赖视频材料会助长学生的惰性,让学生习惯了上课观看视频,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学习的主题。同时,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做笔记,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水产养殖专业虽然许多课程内容与室外实践相关,但也有绝大部分内容是基础理论知识点,例如专业性的概念,原理,发生机制等等,必须以文字讲授为主,以巩固学生头脑中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与概念,对于那些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实践型的技术操作流程和实验等需要通过视频材料才能直观形象讲解的内容,合理性的引入视频材料,结合文字讲解,才能有效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二)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安排,提前准备视频材料

在进行每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授课之前,我们需要认真制定教学大纲,整理具体的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确定授课方式,确定需要应用视频材料的章节和内容,提前准备与此相对应的视频材料。此外,对于每个视频,任课老师在课前必须认真观看一遍,理清讲解思路,保证课堂中能够有条理讲解视频的内容,进而引出该章节的重点与难点。

(三)在众多视频材料中应择优而取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种类越来越丰富,来源也越来越广泛,琳琅满目的视频资料在互联网上都能获得。对于众多的视频材料,任课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课程需要对视频素材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筛选,选取合适的视频资料作为授课素材。如有关鱼类受精卵发育过程的视频网络上就有十多个,但是选用的鱼类材料,视频时间长短,拍摄手段等各有差异,而有关鱼类增养殖技术方面的视频更是多不胜数,任课老师要根据具体的课程要求,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教用视频。

(四)原创性实拍视频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力

互联网上的视频五花八门,许多视频学生只要上网也能轻易获得。可能教师上课中播放的视频部分学生之前甚至很久以前就在网上看过,视频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故倘若条件允许,教师最好多收集第一手的原创实拍视频应用于教学上。譬如任课教师与校外的试验基地,实习企业,研究单位合作交流,获得相关教学内容中的技术操作实拍视频,或者自身参与相关室外实践和技术交流的同时,在现场进行拍摄获得第一手实拍视频。

水产养殖专业篇2

渔业产业包括以养殖、捕捞、种苗等为主的渔业第一产业;以加工、渔机制造、渔船改造、饲料、药物为主的渔业第二产业;和以流通、存储、休闲渔业等为主的渔业第三产业。《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数据显示,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4761.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占49.73%,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37千克(人口139,008万人)。水产养殖业不仅在世界食品供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还能够带动全社会渔业经济中很多环节的发展。与2012年相比,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7.5公斤,增加2.1公斤,增长39.7%[2],以上数字充分体现了水产养殖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和其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对标战略需求

广东是水产养殖大省,也是水产养殖强省。2016年,广东省渔业经济总额为2863亿元,仅次于山东和江苏,位列全国第三。广东省水产养殖面积55.5万公顷,居全国第六,但养殖产量却全国第一,说明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领先,同时也表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水产养殖生产各环节提供的优质服务,体现的重要作用。我校地处广东省西部,毗邻南海,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水产一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拥有水产科学与技术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3]。

二、加强专业教育

有调查结果表明,部分高校学生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比例高达40%[4]。历来农业院校或者农学类专业的招生相对困难。水产养殖专业属农学,我院招到的大部分新生多为调剂生,他们对于水产养殖简单地理解为“养鱼”,有的学生直接表示对专业不感兴趣。针对于此,在强化专业优势的同时,我院制定了专门的招生和就业宣传画册,安排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和学科专业推介,对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内涵以及大家最关注的就业逐一进行介绍。作为班主任,接收到对专业的不理解更多的来源于学生家长。在新生入学时,除了接待新生,还会接待很多送学生的家长。有的家长提出转专业的要求,有的家长质疑“我家里就是养鱼的,培养个大学生还是养鱼?”“这专业毕业了除了养鱼还能做什么?”“养鱼还需要上大学?”等。因此,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外,有必要以学院或教学系为单位,对家长的误解进行专业疏导,就专业性质、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就业途径和前景做详细地介绍,强化学科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就业渠道优势。

三、改善培养模式

我校“水产学”为“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水产养殖”为部级高校特色专业,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水产养殖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即水产养殖和饲料安全。在大学四年间,学院设立导师制,大一至大二阶段导师在学生选课、生活和参与社团活动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大三至大四期间的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对就业给出专业性建议。这期间的两个导师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换人,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指导意义。在党的十八大会议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教育部于2010年7月29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纲要明确了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设立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以项目的形式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科研实践。学院和导师分别给予一定资金的支持,并鼓励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文章。同时,学生可以结合此过程的学习和科研的经验撰写科研申报书,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攀峰计划等,以此更加深入地进行专业学习。

四、重视班主任工作

如今的班级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很难集中在一起,同学之间很难体现集体的概念。因为现在教学体系实行学分制,学生自主在网上选课,最终导致同样的一门课,学生所选的教师不同、时间点不同而导致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散在不同的课室上课。课余时,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社团活动需要参加。因此,一个班级能够聚在一起的时间微乎其微,最多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聚,班集体的概念涣散。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时,将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进而将产生新的班级,原来的班集体将不复存在。因此,对班级集体意识的培养必须及早介入,否则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成员之一,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的关键引导者。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发现班级的问题,要有技巧、负责任地协同班委同学积极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宿舍的矛盾、班委之间工作的协调以及同学们的上课状态不佳等问题。同时,农业院校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这些学生不仅存在课业压力,还有家庭经济压力。因此,在班级建设方面也需要特别关注。大一初始的军训,是同学在一起较为集中的时间,由陌生到熟悉,是建立班级概念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后期大家上课又都较为分散,不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第二个建设时期就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初始,过了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大学慢慢失去了新鲜感,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的圈子都已逐渐成形,再改变就很难了。能让大家集中在一起的方式之一是团日活动。尽管班主任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大家上课时间不同,参与的社团活动多样,况且还有部分同学不是团员,团日活动也很难聚集所有同学。主题班会是另一个聚集方式。在大一第二学期初始,针对大一上学期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适时提出召开主题班会。首先,在班会召开前,先由同学们提出问题,并由宿舍长和班长集中收集。其次,班主任针对各问题进行梳理,最终召开主题班会“唯有努力不负光阴”,并通过PPT的形式,在班会上集中解答。该方式首先让同学们自我反省,去寻找自身的问题,学会提出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在班会上集中解答,可以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将某些同学已经意识到而其他同学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该次主题班会很高效地解决了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学会了处理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矛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表中给出了该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反映了同学们初入大学、初识水产养殖以及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疑问。

五、专业建设与就业指导

水产养殖专业篇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阅读这封求职信。

我是XX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的应届毕业生,在此临近毕业之际,我希望能得到贵单位的赏识与栽培,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特向贵单位自荐。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自入学以来,我一直把它铭记于心,立志要在大学四年里全面发展自己,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提高个人素质。大学四年来,我不断提升自己,学习上勤奋严谨,对课堂知识不懂就问,力求深刻理解;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到图书馆阅读各类有用的书籍、刊物,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购置了个人电脑(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多年来我积极参加班集体、院团委、社团等工作活动,并和同学创建了XX科普兴趣协会,这些经历使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社交方面的知识,增加了阅历,相信这对我今后投身社会将起重要作用。

本人性格活泼、开朗、乐观,积极迎接人生中的各种挑战;爱好看书、户外活动,如慢跑、打乒乓球等。出生于农村,朴素的乡村让我养成了质朴、坚毅的性格,培养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我以满腔的热情,准备投身到现实社会这个大熔炉中,虽然存在很多艰难困苦,但我坚信,大学生活给我的精神财富能够使我战胜它们。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您阅读这份求职信!

祝贵公司事业欣欣向荣,业绩蒸蒸日上,也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求职信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CNrencai,我是广东海洋大学(原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的应届毕业生。在此临近毕业之际,我希望能得到贵单位的赏识与栽培。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自入学以来,我一直把它铭记于心,立志要在大学四年里全面发展自己,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提高个人素质。大学四年来,我不断提升自己,学习上,勤奋严谨,对课堂知识不懂就问,力求深刻理解。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到图书馆阅读各类有用的书籍、刊物,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购置了个人电脑(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多年来我积极参加班集体、院团委、社团等工作活动,并和同学创建了海洋科普兴趣协会,这些经历使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社交方面的知识,增加了阅历,相信这对我今后投身社会将起重要作用。

本人性格活泼、开朗、乐观,积极迎接人生中的各种挑战;爱好看书、户外活动,如慢跑、打乒乓球等。出生于农村,朴素的乡村给于我质朴、坚毅的性格,培养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水产养殖专业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027-02

水产养殖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农业项目,关系着我国渔业的发展规模。而且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我国的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是院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大专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水产养殖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实践锻炼不足

由于当前我国在职业院校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面还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资源创建学生的就业实践平台,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得不到相应的实践锻炼,导致专业知识的不稳固,难以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没有经过实践经验的培训条件下,很难激发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专业发展成为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由于各种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对本科院校教学方案的压缩,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薄弱,缺乏专业上的创新。

2.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

我国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除了海洋类的大学以外,还包括综合类的、师范类的、理工类的都相应的设置了水产养殖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在各个院校的师资力量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大中专院校,由于教学条件、科研实力的不同,很多具有丰富水产经验的教师都聚集在重点院校或者相应的科研院所,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开展来说,专业教师的人才队伍还是十分匮乏,教师对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是对当前的企业生产实际并不了解,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锻炼,不利于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

3.缺乏对学生专业理念的培养

水产养殖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不但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探究能力,能够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到水产养殖的生产实践中去。另外,对于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精神意志也是一项很大的考验,需要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锻炼中具有热爱水产专业、不怕吃苦、勇于献身水产事业的毅力。而当前的水产养殖专业缺乏对学生在专业理念上的意识培养,没有从最初的专业认识上,使学生养成不怕吃苦、热爱水产养殖专业的奉献精神。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上,过于重视水产养殖专业技能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在应对未来岗位的变化时,对专业变化的适应力较差。

4.水产养殖专业学科的发展困境

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或者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认识上存在误解,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水产养殖事业。导致水产养殖专业在每年的招生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水产养殖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国家也在不断关注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前景,其专业面逐渐从传统的水产品养殖技术与管理转向了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技术与管理,使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规模逐级扩大。另外,由于水产养殖专业与农学专业比较相近,其生源质量也并不占优势,据调查,国内水产养殖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还不到30%,很多在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学生,都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或者是补录进来的,对职业院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在学科发展上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5.学生与企业对养殖专业兴趣不高

水产养殖在当今社会是一门冷门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度以及兴趣不高。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作为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也应该协助学校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二)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目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展开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企业热情不高的现状。随着水产养殖基础知识的传承和新知识的不断更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但是由于学生对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在最终的就业中,其实际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差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积极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加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端丽能力,从最直接的就业环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补充相应的知识,改善学校人才培养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政府对于校企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还存在很多欠缺,需要政府更加关注校企人才培养的物质和经费问题,促进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建立。

二、校企人才培养策略的应用

(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构建

1.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在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对于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上的教学模式形成双方的协作意见,从招生、培养到就业的全过程都由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并且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生产实践的锻炼。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企业可以提供困难学生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的奖学金,以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服务,学校也可以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通过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水产养殖技术,增加恶露就业机会,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才的引入,实现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2.在企业中实践,增加技术应用能力

对于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能够将知识熟练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将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培训基地,可以实现水产养殖全过程的实习培养模式。通过在实践中展示水产养殖的全过程培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具备独当一面的水产养殖技术。

(二)校企人才培养的策略

1.学校提供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平台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专业基本技能的了解,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知识结构体系。水产养殖专业的内涵已经从以往的淡水鱼、虾、蟹的人工繁殖发展到了多样化的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学校提供的专业知识学习应该更加全面化,加强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发展之间的联系,并涉及到名特优和高附加值养殖品种的开发以及养殖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对水产养殖的全方位了解,增加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创造更大的利益价值。另外在大力推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学校还可以增设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毕业之前更早的接触到科研工作,帮助其提高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就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企业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

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重点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群体中稍微处于弱势,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双方共同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人才,这样的培养条件可以增加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的实力。

3.企业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通过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实习和锻炼,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文化和组织建构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所以企业可以对实习的学生进行优选,学生也能从实践中得到企业本身的素质熏陶,可以直接与合作企业之间签订就业协议。由于毕业生之前的实习经验,在正式进入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快地适应相应的工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校企人才模式的培养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了企业更快的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者之间的良好发展模式。

结束语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产业也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面对我国职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现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结合学校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锻炼,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共同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专业篇5

高职院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经过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水产养殖专业建设特色鲜明,于2010年我校水产养殖专业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现将我校水产养殖品牌专业建设相关经验及成果作一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教学课程建设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除了能够做到生动、形象地讲授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外, 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1、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从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按照高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积极补充水产养殖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的传授, 又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性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 充分体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高职层次的办学特色。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改革,更多的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来授课,这样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接近生产实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 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为“学”,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水产专业教师在制作网页与课件上精益求精, 不惜耗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制作电子课件。课件页设计新颖, 既美观大方, 又生动活泼,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课件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直观性强, 且通俗易懂,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实物展示、现场讲解、操作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3、教材及相关资料齐全:

本课程选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并配有实验实训指导书, 充分保证了水产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题库、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及鱼类图库等相关教学资料配套齐全。

4、实验条件不断完善

为满足学生校内实验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学校要加大实验实训投入力度,成立了饵料培养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循环系统养殖实验室、生物标本实验室、病害防治研究实验室等,不断完善校内实验教学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生产实习教学是水产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生产实习基地,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它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中心课题。学校通过校企、校地合作,加大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学生生产实践实习的需求。

近年来,辽宁沿海地区掀起了海参养殖热潮,从而推动了海参苗种生产的快速发展。刺参育苗生产时间在5月份就开始准备工作,各育苗场急需水产技能人才和小水体的技术人员。我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辽宁沿海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和对水产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2006年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给学生重点讲授《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和《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学生进入生产厂家之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水产专业技能操作的集中综合实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后学生带薪上岗,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学生把企业看成自己的企业,学生按照企业安排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由校内教师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水产养殖行业实践性和季节性很强,作业条件相对艰苦,而且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进企业实训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稚嫩走向成熟。经过在企业艰苦的磨炼,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认识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消除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尤其是刺参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学生们参与育苗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团队意识、主人翁精神、心理素质、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对从事水产行业充满信心,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职业岗位上顶岗训练,接受企业化管理,绝大部分表现优秀,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企业的首肯,为学院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学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影响,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学生生产实习期间对企业生产情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有些学生通过实习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专业人才规格目标的实现。因此, 本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对教师教学及实践做出明确任务,提出要求。一方面鼓励教师不断增强专业理论学习,一名教师已考取了全国水产执业兽医师资格。另一方面鼓励大家积极深入生产实践。由于教研室青年教师数量较多,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跟班下企业蹲点,必须对学生实习方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同时在生产车间收集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以指导课堂教学。

四、水产养殖技术品牌专业建设成效

随着我校水产养殖技术品牌专业的发展,不断推动水产养殖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使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水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的成长更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实现校企互利双赢,为水产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使学生能直接在企业就业,并为一些小水体育苗场培养技术员,更好地实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文琳.浅谈水产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河南水产,1998,4:37~40.

[2] 郝瑞荣,王伟伟.提高水产专业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科教文汇,2009,5:91.

水产养殖专业篇6

1.2生产具有季节性水生经济动物包括鱼类、虾蟹、贝类、棘皮动物、两栖类、爬行类等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摄食、生长、生殖都随着季节而变,有冬眠或夏眠习性,实质是受季节更替带来的水温、饵料丰歉的影响。虽然有可以控温的工厂化设施渔业生产方式,但囿于成本太高,只适合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相对海水室内养殖较多。主流的养殖形式,尤其是成品养殖还是以室外水体养殖居多。另外,大多数的育苗工作主要在春季展开,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及是否有控温措施酌情提前或延后,以增加效益。因此,水产养殖生产具有季节性,这一点不像畜牧业,更不像工业项目。水产养殖的实施要充分调研市场,根据养殖品种和季节规划实习内容。

1.3工作时间具有连续性水产动物的亲本暂养催熟、产卵、孵化、幼体培育、成体养殖都是一环接一环,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比如在幼体培育阶段,为加快幼体生长,1~2小时就要投饵1次,24小时不间断,节假日照常。所以,除合理安排人员外,提前对学生讲明工作特点及工作性质也很重要,使学生能正确对待。

2以生产环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实施范例

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下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熟悉工作环境,为未来职业规划和开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学习方式。学校有自己的实习场地,比如校办养殖场,当然可以侧重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提高。其次要考虑利润。生产实习在一般的校外实习中存在过于服从企业利益,实习项目随机性大,过程不完整等问题。比如,在生产旺季,企业会从生产用工出发,让学生在一道工序上连续干很长时间。学生不能对整个生产过程有一个全盘了解,会产生厌倦情绪,还会妨碍正常的生产。因此就要兼顾学习和生产,平衡二者关系,对实习进行合理安排调整。

以生产环节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生产技能的效率和独立操作能力。以刺参的育苗生产为例,整个生产过程按顺序分为亲参选择、培育、促熟、催产、受精孵化、浮游幼体培育选优、附着期及培育等环节,支撑技术主要是饵料调配及投喂、水质调控、常见病害防治。可以把学生按工作量的需求分组,随着每一批的生产走,有些环节比如换水倒池,可以临时增援的方式解决。加上带班技术人员或教师的指导,经过很少的轮次,学生就能大概掌握常规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加自信,更快地走上独立工作的岗位。

3相关支撑课程体系建设

3.1根据职业技能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往往会面临专业课程多,学时不够安排,以及有些课程已不完全适合却又不能没有的矛盾,这就需要对原来的课程进行整合或重组。把相近、相关的课程并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减少内容的重复,使之更精练。如把鱼类学和鱼类增养殖学合二为一。一些课程不能合并但有重复内容的,通过集体备课协调,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和具体授课内容。不拘泥于统编教材,倡导教师编制更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需要删去一些不重要的传统课程,作为选修课。这种经过精心整合重组后的课程,有着较好的系统性和专业特色,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2教学方法多元化高职课程应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某些教学内容应多用设问和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提供他们张扬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手段也要改革。水产养殖专业教师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教法,广泛查阅最新、最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实例,广泛利用自己获取或收集的图片、影音资料,借助多媒体更直观、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4提高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

随着学校扩招,近些年很多高职院校的师资直接来自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从学历背景看,很多是从相近专业甚至是无关专业,通过读研转入水产养殖专业,只在学校从事过与水产有关的实验,对生产实践基本不懂;再就是一直是水产科班出身,但只有过短暂的生产实习经历,实践方面尤其是独挡一面的能力不具备。这两种类型的教师要想成为1个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必须进行实践锻炼,途径包括学校提供条件及自己努力弥补实践能力的不足。辽宁医学院为青年教师制定实践学习计划,由老教师指导帮助,通过企业兼职等形式,使其尽快成为既懂理论又能搞生产,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水产养殖专业篇7

关键词:

协同育人;校企合作;水产养殖技术

协同育人是指各个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的,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聚能量的有效互动[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5年12月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推动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成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应突破传统模式,建立长效稳定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我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下同)在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把校企协同育人作为建设的重点工程,予以大力实施。

1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我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在水产养殖场、饲料或渔药生产等相关企业从事水产养殖及相关水产品销售与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专科层次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从2000年开始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近几年,在各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拥有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2个校内实训基地,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虽然校企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当前我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在2+1的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本脱节,无法进行充分融合。(2)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大部分专业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无行业工作经验,导致无法从社会需求开发科研项目。(3)学生顶岗岗位技术含量低,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创新创业意识。

2校企协同育人实施途径

2.1校企协同育人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及相关水产品销售与服务等技术服务岗位工作,学校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课程的制定,基于企业行业真实工作过程及工作要求来开发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课题体系[2]。整合企业资源,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企业:秋雪湖现代渔业示范园、上海农场、海辰集团等,参照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员、饲料化验检验员等国家职业标准,把《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检测与保护》、《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等专业课程融为一体,重新排序,基于典型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例如鱼类、虾类、贝类的品种鉴定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领域就是水产生物发育与鉴别,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同时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校企协同育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优质专业技术人才。工学结合,交替式教学来达到理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3]。介于水产行业的特殊性,4~8月份是水产行业生产的主要季节,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了暑假时间,打破了传统2+1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采用交替式教学,按照理论—实践—理论循环学习,不断融入行业新动态,更新课本内容,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教学与课堂设计。在高职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通过企业行业提供的生产现场图片以及视频,为校内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科立体感,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到企业文化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的生产过程。同时,通过与企业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师生与企业技术骨干可以在线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2.2校企协同育人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针对市场对于渔业养殖人才的需求,我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与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通威集团联手开展“雄鹰人才计划”,分成育鹰、展翅、搏击、翱翔四个阶段。育鹰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企业文化渗透阶段。大一的第二学期,在每年的3月份建立40人左右的校企合作“通威班”,学员在校期间的4~6月份、次年9~1月份,与学校的课程衔接,企业的讲师、外聘专家每月至学校讲授行业动态、管理、专业技术类等课程。每年的7~8月份,利用暑假时间,大一“通威班”的学员经公司培训后到企业生产一线跟班实践,学习饲料生产工艺,实现从书本到实践的转变。通过在企业的培训和生产实践,学生对于所学专业有更直观的认识,了解饲料生产工艺、销售、品质管理等基本流程;对于未来就业前景充满信心,坦然面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展翅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基地学习阶段。大二的第二学期,水产科技系学生按实践的安排,4~9月份由学校专业老师带队到公司的养殖基地统一培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测水、投喂、用药巡塘等水产专业技能;带队的专业老师也能从企业流程中意识到市场需要什么从而改进在校教学,使之更有针对性,并且可以联合企业的专业人才,进行学术交流,技术研究,更好地为市场服务,开拓专业。搏击阶段:这一阶段也是生产实习阶段。根据校方与企业的协议,企业可以直接留用优秀毕业生。根据大学三年的培养及发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胜任不同部门工作。翱翔阶段:这一阶段其实就是一次质的飞跃。经过3~5年的时间,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3校企协同育人在产学研用中的应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手段之一[4],也是对创新驱动和“一路一带”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营造了创新创业氛围的新型校园环境,师生通过企业资源能够使得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对于高职学生,产学研用促进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个合作企业在校园共同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激发了其社会参与感。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快速提升高职学生技能,使之成为企业所需的有用人才。例如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利用创新创业基地,研制的悬浮式增氧曝气盘获得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三等奖。对于高职教师来讲,产学研用同样是高效地对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培养。高职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但是却没有直接参与产品研发的经验,通过产学研用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例如《长江口甲鱼仿野生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就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不仅为教师成功申报省市级课题做好背景技术储备,而且将专业知识融入产品研发中,深入推进了高职教师参与企业研发的步伐。

3校企协同育人实施后的成效

根据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本专业建立了由水产养殖场、水产研究所、水产饲料及渔药公司、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及水产营销等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是进行专业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建设等内容的研讨。通过专任教师带队进工厂,邀请行业专家到校授课,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等方式,基于协同育人理念,将企业行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培养过程紧密联系,师生以及企业都同时收益,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市周边地区水产企业以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企业满意度90%以上,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比例达到82%。充分证明了该专业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1):21-23.

[2]刘革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3):58-61.

水产养殖专业篇8

一、慕课的内涵及其特点

慕课(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统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在线视屏的形式,能够支持多人同时在线学习,其出现大大提高了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慕课一词最早出现于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提出[1]。随后,慕课在美国快速崛起,并引起了教育界对高等教育模式的大讨论,并在美国及世界各国快速传播,由此《纽约时报》把2012年定义为“慕课元年”,许多教育者认为慕课的出现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与革新[2]。随着慕课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我国从2013年起也开启了对慕课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首先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它们于2013年加入了在线教育平台“edX”,成为加盟该教育平台的亚洲六大名校之一。随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先后签约了Coursera在线课程,双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此,慕课在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一股新的讨论和实践热潮[3]。慕课的主要特点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即反转课堂。这一特点彻底的改变了课堂上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模式,通过将课程资源切割成多个小的知识单元,以视频的方式为主要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此外,每个视频把知识点讲清楚以后,会接一系列的小测试,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检测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了解学生对所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够及时检测出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另外,慕课平台的在线交流功能可以帮助在线学生及时相互沟通交流,同时教师也能够参与互动,这一模式能显著地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4]。因此,慕课这种方式对当代的高等教育来说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二、水产养殖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水产养殖课程主要包括六大核心课程,即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与饵料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增养殖学及水产养殖工程与管理,而与此相对应的各种能力也是水产企业提出的基本要求[5]。然而,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多媒体开展,而许多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课上很难集中,难免会走神开小差,甚至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除个别教师上课没有新意外,更多的还是课程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因此许多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讲解,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就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了。其次,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够。作为应用型专业,传统的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大多数高校现行的教育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操作所占比例较少,这与专业的性质不符,而实践课程的开展如果只停留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只是片面的,目前大多数实践操作课程还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视频教学不多。我校在水产养殖转型发展过程中在创新教学方式上做了一些探索,通过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目前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6]。最后,网络课程的建设不足。传统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主要以上课所录的视频为主,效果较差,导致学生到网上观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这也是现行的网络课程建设所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慕课在水产养殖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慕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翻转课堂,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目前的时代特点,将新媒体与教学完美的融合,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其创新的模式特点对于新形势下水产养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视频录制方面的优势。结合水产养殖核心课程,把繁杂的知识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视频就每个知识点做具体讲解,并且一门课程的内容可以由多个教师负责讲解。一方面,能够发挥每个教师的专业优势,提高视频的内容质量;另一方面,不同的教师讲解视频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专业的公司制作能够显著性的提高课件的美观质量,具有较高的可观赏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次,主体转变方面的转换。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慕课的翻转课堂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回归到教育的本源,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其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提高[7]。再次,教学改革方面的优势。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一方面,课程改革要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改革要突出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要提高学生对关键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慕课的改革就是将重点知识突出,理论知识的重点讲解及实例解析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最后,平台建设方面的优势。慕课的建设维护简单,操作方便,且能与现代的电子产品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能够将学生的手机转换为学习的工具,能够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出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是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新事物对我们提高教学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不能盲目地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用创造性的思维,将它们的优势积聚于一体,在教学改革中取长补短,大胆尝试,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慕课的出现不仅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水产养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116-121.

[2]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J].中国教育报,2013,(7):19.

[3]何国平,杨云帆,陈嘉,等.“慕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95-1099.

[4]陈吉荣.国外慕课研究最新发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1):118-127.

[5]覃川杰,齐泽民,岳兴建,等.二本院校水产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234-237.

水产养殖专业篇9

根据辽西沿海水产养殖技术人才需求现状,我们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水产养殖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熟练掌握大菱鲆、牙鲆等名贵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熟练掌握中国对虾及日本对虾的人工育苗和池塘养殖技术;熟练掌握河蟹的土池生态育苗技术及稻田养殖技术;熟练掌握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和池塘养殖技术;熟练掌握水产动物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基本掌握渔业水质常规指标的分析检测技术;基本掌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成分分析及制作技术;具有一定的从事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技能。

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从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所以压缩原有专业课程的学时,突出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高职层次的办学特色。同时结合水产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对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整,合理分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的比例,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完成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讲授,同时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根据当地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和对水产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给学生重点讲授专业课程的内容。在学生进入生产厂家之前对学生进行水产专业技能操作集中综合实训。进入企业后学生带薪顶岗实习,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由校内教师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同时,结合专业实习,依托我校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24站),学生可以选择参加海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工、海水水生动物养殖工、淡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工和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等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工种的从业证书,具有双证的学生在就业市场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师资队伍建设

水产养殖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所以专业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生产活动,充分提高自身的生产技能,同时在生产车间收集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以指导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郝瑞荣,王伟伟.提高水产专业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科教文汇,2009,(5):91.

水产养殖专业篇10

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在英语课程改革中,广西水产畜牧学校主要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模拟实训法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将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境模拟活动,教师根据教材中要完成的课堂任务,通过创设、模拟逼真的情景,安排学生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将课堂任务中需掌握的词汇和句型有机地融入其中,用对话和动作表达出来,最后由观察者(学生担任)和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定和反馈。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练习使用所学的实用语言,又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做中学,使学生学有所获,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职场能力。例如,在学习Unit5Let’sDoSomeShopping(基础模块第一册)时,教师先播放一段英文购物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出常见商品的英文名称及购物过程中常用的重点句型,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熟记常见商品的英文名称及购物的重点句型,最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明确角色分工(售货员、顾客、收银员、观察员),轮流到课前布置好的收银台、试衣室等购物场所(在教室的讲台上)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其他同学认真观看,记下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扮演过程中的闪光点及语音、语调方面的不足之处。表演一结束,每组的观察员就汇总各组的记录,各抒己见,相互评价,教师与学生选出最佳扮演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后教师点评。学生在逼真的购物情景活动中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口语交际得到真正有效实践,从而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多媒体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情景教学法是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结合教学内容,真实立体地展示所学语言的背景,集形、声、色、光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是切实可行的激发学生思维和潜能的方法。多媒体情景教学中,除常见的视频、图片教学外,链接相关的英文歌曲和精彩的英美原声电影片段也能有效地渲染气氛,给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率,不断地保持教学的新鲜度,达到教有所乐、学有所趣的境界。例如,在学习Unit3RainyDays,SunnyDays(基础模块第一册)中,在完成一系列教学活动后,教师让学生以欣赏Weather英文歌的形式来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型Howistheweather?Itissunny(rainy/cloudy/foggy/snowy/).Itiscold(hot/cool/warm/cold)。实践证明,这种独特的教学设计是抵御学生厌学情绪的良策,不仅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此外,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教师还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背熟规则然后做大量语法来巩固,这必然让不少学生知难而退。但是利用精彩的英美原声电影片段来学习操练,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祈使句时,教师精心挑选英文电影《冰雪奇缘》(FROZON)的精彩片段,影片中高频率出现了口语交际中常用的祈使句,如Comeon/Getfaster/Slowdown/Don’tworryaboutit等,而且其优美动听的主题曲LetItGo(随心而行)更使得学生对祈使句的巩固起到强化作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在充实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任务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特定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教学的成就是以展示成果的形式来体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切实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设定任务时,应将教材中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工作需求有机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尤其适合应用于以下教学内容:制作英文名片、贺卡、个人简历、求职信(个人表格填写)和中职生工作实践中常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业务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广告、产品介绍及使用说明书、合同、进出口及保险的单证等。这种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培养自主探究互动合作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4.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学生今后继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和反思的习惯、做题后进行归纳的习惯等,还应重点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英语阅读技巧、英语听力技巧等。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笔者认为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条不错的途径。2012年春夏学期,教学学校公开课(Unit9Reading&Grammar)时,笔者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提高课堂的参与率。

5.情景模拟实训法。情景模拟实训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岗位角色,在教师创设的以接近现实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为场景的教学环境中,以相关道具为辅助,设计教学环节,有机地将教学内容和工作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现实的各种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淡水养殖专业对外贸易过程中,商务英语口语的实训主要体现在商务交际(机场迎接、带外宾参观公司、企业,介绍企业、描述产品等)。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学习专业词汇和商务英语口语常用句型,设置情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明确任务与岗位职责和要求,设置外宾(客户、合作伙伴)、各部门经理和商务助理等角色,在课堂上演示出来,学生成为模型训练的参与者、观摩者、学习者和评价者,最后从两大方面评价学生,即模拟实训结果与实训过程中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使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逐步实现无缝隙接轨,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建立综合性考核模式,完善评价机制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是很重要的环节,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模式也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教学改革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考核学生的基本内容是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即英语课程成绩总评=40%平时成绩+60%期考(笔试)成绩。期考成绩占考核成绩的60%有不合理之处,不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实施教学改革后,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建立了综合性考核模式。即除笔试、口试外,还增加课堂评价(出勤情况、参与学习的积极程度、完成作业情况等方面)、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改变了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在考试和教学评价上细化内容,将终结性评价变为动态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对考核成绩进行了以下调整:学习过程综合考核占40%(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完成作业情况,)口试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30%(包括听力、单项选择、补全对话、选词填空、阅读理解题)。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课程成绩评价模式使考核更加合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学生发挥英语口语方面的潜力,进一步实现了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促进英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坚持教学为生产服务原则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的原则,以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与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资源优势,促进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在发展自身专业的同时保证教学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推动了教育科研的发展。在课题研究期间,课程改革主持人发表了论文《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水产养殖专业篇1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1-3]。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高等职业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水产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五年我院水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本文主要概述了我院增强水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改革探索经验。

一、我院水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改革现状。

水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教学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应该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性教学,使教学做到知与行统一、理论与实践一致。我院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水产养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备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我院在遵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突出高等教育的层次,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以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主,达到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4-7]。

我院每年都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根据行业的最新进展、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水产养殖专业的一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综合实力。我院近几年大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跟一些企业单位合作加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我院水产专业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达到15个,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接近6∶4。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最后每年通过跟踪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通过和生产用人单位交流,针对水产专业学生的就业素质和专业建设改革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一些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如《水产药品学》、《养殖水处理技术》、《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家庭水族箱的安装和维护》、《水产养殖场经营管理》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强化水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生产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利用暑期让学生直接参与养殖生产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实验室实习实训

我院水产专业目前有实训室6个,共800m2,生均占4m2以上,主要有生物基础实训室、标本室、水产疾病防治实训室、水环境检测实训室、鱼类学实训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室。我院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情况见上表。通过课内实验,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水产专业应该具备的技能。

2.校内实训基地实训

我院水产专业实训基地位于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内,其中养殖池塘面积120亩,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鳜鱼、克氏原螯虾等,还有一个5亩的休闲垂钓池塘和一个占地8亩的田地(用于种植草食性鱼类所食用的黑麦草和苏丹草等),主要用于学生实习。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内已经建成学生宿舍、食堂和实训室等设施,完全能满足学生专业训练、技术培训、课程实践等所需。另外,我院水产养殖教研室还在基地雇佣一名养殖技术工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我院水产专业也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训(主要是教学实习周和暑假),相关课程主要是《池塘养鱼》、《特种水产养殖》、《观赏鱼养殖》、《水化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等。校内基地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训知识直接用于生产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生产实训

我们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学生实习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强同省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和养殖场合作,在省内外先后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个,并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人才、技术和先进设施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要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生产环节、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提高吃苦耐劳与艰苦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从而切实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有鱼类繁育技术、甲壳动物苗种生产技术、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技术、饲料加工技术等。通过几年的探索并付诸实施,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

4.顶岗实训

近几年我院和倍康药业、通威集团等共同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学生赴企业顶岗实训,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学生由于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在企业直接上岗,不需要经过培训,为企业服务。我们了解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学生普遍反映不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做人道理,还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如情感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洞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表达能力等。

通过顶岗实训,学生毕业后独立工作,上岗即可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服务,缩短了在用人单位的适应期或不需适应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技能鉴定

为了切实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目前我们所开展的鉴定工种主要有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员、淡水成鱼饲养工、鱼类繁殖工等工种。目前我们组织的专业技能鉴定时间在第五学期,保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获得一个或多个技能证书,增加就业筹码,增强竞争力。

6.毕业前实训

我院水产专业学生在第五学期第十二周就完成学业,然后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来我院招聘毕业生,被企业录用的学生直接在该企业试就业。毕业前实训主要是第五学期的8个周和整个第六学期,在这大概半年多时间里,毕业生可在企业工作岗位练就水产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岗位的多种实际工作能力,最终实现就业。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毕业生明显提高了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特别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深受行业系统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100%。目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学院特色鲜明、就业率高、学生适应能力强的新兴专业。

参考文献:

[1]陈解放.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2005(9):48-50.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陈宏智,潘开宇,周本翔,等.高职高专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116-117.

[4]张道波.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J].青岛海洋大学高教研究,1998(4):26.

水产养殖专业篇12

水产养殖专业是以应用为主的学科,某些科学研究无法局限于实验室进行,而需要在与水产养殖实践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实习同样也是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高水平养殖科教创新基地是水产养殖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样也是教师科学研究与学生生产实践,加快水产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是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基本技能日益重视和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地建设,是确保学生学有所成的关键。

1.教学、科研方面的基本功能

1.1强化学生专业素质

基地实践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基地还为学生提供了解养殖生产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机会,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实习的过程中,首先,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操作的理论依据,而且也可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其次,校内实习基地也为培养实践型的专门人才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条件。

目前,相关专业的企业、公司或相应的商业活动单位,他们所要求的人才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才到达岗位后能立即投入工作,这些标准与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息息相关,而高校水产养殖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将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提供学生实践场所

为了使学生全面领会所学理论知识,高校一般均采取实验教学与实习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观察到根据理论知识所能产生的科学现象,了解操作程序。其中,实习则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内容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直观地、不间断地观察学习。而各种形式的校内、外基地则成为学生实习的基础。

水产养殖基地同样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实践部分的完成提供了场地条件,在水产养殖基地进行毕业论文实验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取材方便,实验结果更接近实际。

1.3构建科学研究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水产养殖专业的科学研究已脱离了传统的养殖方式,应越来越符合现代化的标准。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有责任将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求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必须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个人的科研实力。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则为此提供了相应的场所和必要的条件。教师先进的科研成果在基地内进行应用和示范则会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示范基地。

2.水产养殖基地的扩展功能

2.1加强新生专业教育

刚入学的学生绝大多数对水产养殖业深入了解不多,加强针对新生的专业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专业课程的认识与兴趣。在进行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应使学生在刚进入校园时就能真正接触专业知识,并增加对专业的了解,校内教学基地的示范教育正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在教学基地,初来的学生可以了解专业的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2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基地教学改变了传统实验课授课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实践,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实验能力水平上的提高,从而可以培养出实验基础扎实、具有科学研究基础、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国家高素质人才。学校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在在校期间就能自行设计、动手并完成相关科研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及项目设计打下基础,为培养应用兼研究型人才提供条件。

3.水产养殖基地管理方式

3.1管理人员职责明确

水产养殖基地顺利运行,需要有一批教师担任基地的实验技术人员,他们应责任心强、具备理论知识、懂得科学管理。应将基地工作人员的聘任、考核、晋升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基地工作人员的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学校应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带动与水产养殖相关行业的共同提高,从而促进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的结构调整,为广大的教师、学生提供水产科研服务,为水产养殖专业的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3.2基地设施规范使用

水产养殖基地应满足学生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同时也为研究生、本科生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场地和服务。在保证完成当年的教学任务之外,对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及学生应要求采用书面申请的形式,写明使用的时间段、实验的具体对象、所需的内容条件以及参加的人数等,根据申请人的不同任务及要求,由基地管理人员统筹组织、合理安排,为他们提供优良的资源设施条件和优质服务,确保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顺利开展。相关实验技术人员应在他人使用过后进行基地设施的常规维护,对损坏设施的个人采取赔偿措施。

3.3学生实习及其管理

为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建立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及评估制度。在实践教学之前,应让学生明确实践活动的目的、方法、步骤、标准等。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测评,最终给出合理分数。实习内容应分成不同课题、方向,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配备专门实习管理人员,随时解决问题。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评估工作,应注重实际,基地实验技术人员应建立适合系统的、专业的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真正领会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路安明.水产养殖科教创新基地功能和管理方式的探讨.浙江农业学.2011(6):1423-1425.

[2] 黎春红,尹绍武,陈雪芬,李 红,王永强.高校水产养殖学实验室开放的思考.创新教育.2007(24):24-25.

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