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自我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5:00:08

改革自我总结

改革自我总结篇1

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专着,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培训和学习,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向领导学,向同伴学,向书上学。保证理论学习的高质量的走进了新课程。

二、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把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我力争从以下几方面改正:

1、备课。

认真的学习教材,熟悉教参,恰当处理好教材。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课程,而应成为课程积极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所以创造的使用教材内容,当认为教材上提供的情景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或者有了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景时,就更换主题情景。其中,教材内容“班本化”是重要的方法。更换后的主题情景更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这样做以后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新理念。

2、上课。

改革自我总结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30年的时间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14年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文选》,第1卷,222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1998年12月,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006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个重要讲话指出,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使党的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007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基本经验。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历次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这几次经验总结,都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它们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展开的。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

从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成功做法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几点基本要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关注。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32页)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正确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改革自我总结篇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审时度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理论上阐释这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改革开放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所在。

一、关于改革开放历史条件的阐释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提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苦探索,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如“走自己的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等观点的提出和实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创立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等等。这些都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正如邓小平所言:“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 我们也有发展, 而且还要继续发展。”[1](P300)

(二)长期的“左”倾错误,特别是十年内乱给我国造成的危难和困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现实基础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文革”结束后的中国,面临着异常严峻复的形势:整个国家百废待兴, 百业待举, 各种问题堆积如山,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需要恢复和发展;而由于长期“左”倾错误造成的巨大历史惯性,特别是由于“两个凡是”的禁锢,又使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举步维艰,处于在徘徊中前进的不正常局面。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走什么路的重大抉择。要不就是继续走“文化大革命”的路或者“文化大革命”之前的老路,这条路是封闭僵化停滞的路,要不就是由否定“文化大革命”进而否定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的路,这是一条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的邪路。要使中国发展和进步,只有一条新路可走,就是搞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三)“左”倾错误泛滥期间,使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需要把握机遇,奋起直追,这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同时,中国当时构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平台。1978年,中国外交又在两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中日缔约,一是中美建交。至此,对外开放的政治平台完全形成了,中国获得了进入世界主体市场的通道。西方国家也在寻求国外市场,中国是其首选对象。为中国提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绝好机会。

二、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的阐释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不断探索的历程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并经过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展、推进的。这条道路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又不可照抄照搬,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探索前进。改革开放的每前进一步都是勇于探索的结果。

(二)改革开放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能一蹴而就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特别是重大的改革措施的制订和实施,都会遇到阻力的。比如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就出现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等争论。同时,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和社会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在1979年在邓小平的讲话中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P236),但是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确是循序渐进的,这就要考虑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接受程度以及社会稳定等因素。政治体制改革涉及面更广,问题更复杂,更不能一蹴而就。

(三)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程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绝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党领导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之所以目的与效果是如此统一,之所以当一些国家的“改革”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丢失,而中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却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P9-10),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正是依据新的伟大革命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的。

三、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阐释

(一)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

通过改革开放, 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大解放, 积累了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和困难的雄厚基础。改革开放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今后我们事业的发展仍然有赖于改革开放。

(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的党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用“十个必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 14 年的实践经验。江泽民代表党中央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 20 年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在建党 80 周年大会上用“三个必须始终”总结了 80 年党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大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13 年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七大用了“十个结合起来”概括了 29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善于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修正错误,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所总结的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以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继续推进,所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是需要我们以后必须继续坚持的原则,而不能背离这些原则。

(四)总结经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理论来源于实践,通过经验的总结,上升为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永远保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过程。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理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改革自我总结篇4

“改革红利”,体现在我国货币总量的结构性增长中

改革红利,并不必须是GDP。你的消费,变成别人的收入;你的销售,成就了你的收入――对每个人而言,微观的“存款搬家”、“现金搬家”,造就了个人的“红利机遇”;宏观而言,我国能否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尚需要科学审视我国货币总量运动的历史与趋势。

自1950 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我国的货币化红利呈持续性、结构性增长态势。人民币的货币总量,从1950 年的65 亿元增加到2012 年底的100.5 万亿元,63 年增长了15000 倍;同期我国人口从5.5亿增长到13.5 亿,所以,63 年间的人均货币量从12 元增长到75000 元。可见,1979 年以来的货币深化,就是我国货币化的“改革红利”;此外,尚有非货币红利,比如货币购买后的城市房地产、仍未大量进入产权流转的农村耕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货币化了的改革红利,在当前100 万亿元(2012 年底数据)中周转,尚未货币化的改革红利,是尚未投入流通的货币化储备;改革得好它就顺利进入社会再生产,改革得不好它就将形成资产泡沫、虚拟经济,甚至导致整体经济的“硬着陆”。

采用货币总量的视角而非GDP 的视角审视改革红利,更能分层看出各类持币主体占有货币资源的组合情况。截至2012 年底,我国100.5 万亿的货币总量中包含:财政存款2 万亿、银行股本3 万亿、流通中货币5.5 万亿、非财政的单位存款43 万亿、个人及其他存款47 万亿(人均35000 元)。上述“存款+ 现金”的货币总量,随时恒等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 商业银行的信贷发债”,货币总量恒等式的逻辑结构永远处在“存款+ 现金= 发行+派生”的状态。可以说,在央行货币发行过程中分配出的货币资源,在商行信贷发债中派生出的货币资源,都是孕育、产生改革红利的货币流向。图1 分层分析了我国“改革红利”货币化的历史趋势。

图1 揭示了我国“改革红利”释放过程中伴随的货币增发、货币超发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外汇占款、被动超发的货币体制造成的。从民生角度看,由于存在着货币增发与超发,也就是说,币值稳定并非单纯是“跑赢CPI”的问题,因货币超发和物价增长,目前我国货币总量年增目标定在“GDP+CPI+3%”的增速上,所以,我们每人手里的存款和现金如果不保持同步增速,就都会被等比稀释。在理论上,无论是每个人名下人均35000 元的存款货币,还是宏观层面人均75000 元的货币总量,我国人口总量中没达到人均货币量的个人,就可以说是没有争取到、没有享受到我国货币化的改革红利。

中国“五大改革”持续释放了生产要素

中国改革的特点,最为重要的就是持续释放生产要素。我国“改革红利”的成因,源自:释放要素、塑造机制、增发货币的“三部曲”。释放要素,就是指增投生产要素,这是西方经济学中没有的概念。我国1979 年以来的历次“红利机遇”,都是释放土地要素、劳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塑造机制,就是指按照货币运动“融、投、管、退”的规律,塑造出符合“人、本、盈、需”要素配置规律的改革政策。生产要素释放得好,必然产生改革红利;释放得不好、不符合“人、本、盈、需”的要素配置规律,就是失败的改革、失误的经济发展战略。

持续地增量释放生产要素、不断地拓宽我国社会再生产的规模,是我国经济持续成长的关键所在。但当年取得成功的改革政策,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例如1979 年支持乡镇企业崛起的政策,因其盈利模式落后、市场需求流失,很快就不再释放“改革红利”了;还有2002~2008 年支撑了私营煤老板崛起的煤炭市场放开、大量增加电煤讨价还价和协商成本的政策,也因煤矿的集约化大生产而很快结束了。

研判“红利机遇”、前瞻改革成败,就必须回顾我国34 年来的“五大改革”即:农村改革、特区改革、城市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并总结其中“人、本、盈、需”全部生产要素科学组合配置的规律,这样才能在未来改革实践中,正确地打造出能够继续释放“改革红利”的全新“三部曲”。

农村改革:发生在1978 年底,是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除原来的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放开农产品价格。农村的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农村改革:发生在1978 年底,是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除原来的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放开农产品价格。农村的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进行了“包产到户”,即相当于集体土地承包权的确权,当时虽不可流转,但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最微观层面的土地要素,相当于释放了耕地要素,也释放了农民工的人力资源要素。特别重要的是,在“经济主体”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上,它确立“家庭”既是承包的主体,也是“联产”的主体。那些不选择参加联产而选择土地被承包的农民,就可以选择进城打工。释放了土地要素和人力要素的同时,我国还造就了当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1979 年中国全部统计人口为9.7542 亿,有18.96% 生活在城市,有8.1039 亿人口生活在农村。8 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自己的流动工作权、乡镇企业的资本运作权――从货币总量视角看,“农村改革”,可以视为农村的新“”、农民的新“人改”,甚至是农业在乡镇的新“企改”,以及农产品比价的新“价改”。它衍生了放宽统购统销后可进行深加工和上市交易的新增农产品;它也衍生了乡镇企业就近产地生产的各种新增商品;它还衍生了流动的农民工大军及其新增的打工收入;它更衍生出了新型农民企业家的投资冲动和消费热情。

特区改革:建立经济特区,是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的国际惯例。1979 年7 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四大特区。1984 年邓小平在特区考察时指出,要使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对于深圳特区,他指出:深圳搞了七八年,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变成工业基地,并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这是个很大的成绩。1988 年4 月,国家批准建立海南省全岛成为经济特区――切换到对外开放条件下,对外开放使得人民币立即碰到所谓“三元悖论(ImpossibleTrinity)”的困境,即:开放经济下,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资本跨国流动性三者不能同时实现。事实表明,我国人民币选择了本国货币政策独立、自主制定汇率并盯住美元、而放弃让资本跨国自由流动。在人民币确立“三元悖论”下的前两个选项后,立刻又受到“特里芬难题(TriffinDilemma)”所谓“盯住美元、一同贬值”的困扰,此时美元已于1971 年挣脱金本位束缚而成为可无限量发行的信用货币,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趋利避害?如何确定汇率比价?如何解决巨量美元的外汇占款?这些具体问题都集中反映在人民币“汇改”上。如果“汇改”战略失误,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输入型风险;在1978 年底我国3268 亿元货币总量的情形下,增加贸易换汇和引进外资的资本要素,无疑有利于当时发展经济。从货币总量运动的视角看,当年的引进外资、推出“汇改”、人民币增发三者之间的竞合,必将成为事关此后我国开启改革开放成败与否的总枢纽。

城市改革:启动于农村改革和特区改革五年后的1984 年。邓小平在1984 年10 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上说:“前一次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到城市改革”。而城市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城市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改革和住房商品化改革(城市依然没有走上土地私有化的道路)。中国在1982 年新修订的宪法中,首次规定了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的国有化制度安排。从此,市场经济中资产量最为庞大的生产要素,房地产,开始探索开发、上市、交易、融资的市场流通。“城市改革”相当于城市“”,并继续衍化出“房改”,此后衍生出的国有土地“招拍挂”市场和城市商品房开发与交易市场,形成了巨大的货币资产池。

企业改革:是1984 年启动城市改革中的另一主线。邓小平强调:企业改革主要是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他认为,运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才能调动企业积极性。“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从此,企业改革的诸多形式,包括承包制、租赁制、有限公司制、股份公司制,以及后来的股份合作制、合伙制、有限合伙制、资本分期到位制、知识产权入股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制、私募股权直接投资制、风险投资制、特许经营制、加盟连锁制,甚至传销、直销制等纷纷开始试点, 为市场经济法治化下的法人治理、法人投融资、法人自主经营塑造了制度约束。“企改”意味着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济主体可以自主进行法人融资行为、法人投资行为、法人并购行为、法人生产行为、法人销售行为,这些行为,都必然需求更多用于法人结算、融资、盈利、消费的资金,需要增发货币予以融通、代表。

物价改革:始于1985 年。自由出价、自行成交,是决定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活力的一大前提。1985 年7 月,邓小平指出:“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不过这个关,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基础。”他一再指出:“价格没有理顺,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我们准备用若干年时间把价格初步理顺,最终达到面向世界市场。”中国1985 年及以后的“价格闯关”,在我国经历了10 多年的努力――从货币总量运动的视角看,价格闯关所带来的历次物价波动与我国当时货币总量的热胀冷缩之间互相影响、彼此关联;但物价上涨不一定都是货币增发的结果;相反,货币增发如果不与要素投入同步进入市场流通,接踵而至就会产生物价上涨的后果。1985 年启动的“价改”,是我国货币总量与货币增发视角下的头号币值稳定挑战者。

“五大改革”释放巨量生产要素,催生我国一系列的金融改制。邓小平认为,金融改革不是简单的“财政集中或分散”的问题,重要的是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把过去采取拨款形式的制度,改为银行贷款的形式。他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宏观而言,我国改革开放所启动的、房改、企改、人改、价改、汇改,都是向我国经济体突然注入了此前国家储备的大量生产要素;其中的“”、“房改”、“企改”,相当于经过资产评估、真实交易后的大量生产资料,直接地涌入了新兴的中国市场;而“人改”,则意味着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劳动人口直接地投入了东部沿海市场;当时“汇改”的核心是稳定汇价,它意味着不仅要打开“净出口”的国外市场,还要通过强制结汇(含外资直投部分和外贸换汇部分),将大量的国外资本等量发行出我国新增的国内货币,通过“外汇占款”的名义,直接增发并投放到汇集了全新要素的国内市场。

从货币总量运动中的货币发行角度看,1984 年、1988 年、1993 年是货币增发总量推高的三个年份,这三年直接对应着国家推出新增市场要素的改革政策:1984 年对应了城市改革和国企改革、1988 年对应了价格闯关、1993年对应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再次过热。在我国财政金融搭配、或邓小平称之为“财政集中或分散”的改革方面,1984 年起我国确立央行地位、禁止财政透支,国家两个“钱袋子”已不再互通。我国货币总量从1978 年底 3268 亿元增长到1994 年底48099 亿元,16 年间货币总量增长了13 倍、年均增长15%,略超此前自1952 年到1978 年27 年间货币总量增长的10倍、年增11% 的增速,这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要素增投、红利释放,共同导致了我国货币化的速度加快。

未来“改革红利”,应关注“新四化”中的货币总量运动趋势

改革自我总结篇5

街道工委“改革开放新时期”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一个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由此开启。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重温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历程,品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共享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荣光,展望改革开放新时期未来宏图伟业,内心无不充溢着自强自立、自信自豪。最近大家都观看了中共党史专题讲座录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重点学习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系列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根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创奇迹,新征程创新伟业。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一个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由此开启。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重温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历程,品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共享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荣光,展望改革开放新时期未来宏图伟业,内心无不充溢着自强自立、自信自豪。最近大家都观看了中共党史专题讲座录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重点学习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系列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根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创奇迹,新征程创新伟业。

指出,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还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是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改革自我总结篇6

30年后的同一天,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纪念大会,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作了长达一个半小时、1万8千多字的讲话,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和经验进行了高度总结,并明确了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现任常委、前任常委,中央党政军各部门高层,各派中央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共约6000人出席了大会,其中更包括许多亲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的前领导人。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内重要网站对大会作了实况直播。

在中央纪念大会举行的同时,为期4天的中央高级别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也在北京京西宾馆拉开帷幕。而在此前,在中国媒体和民间各界,有关改革开放30年的报道总结和各种纪念活动,已大规模展开。中央的纪念大会和汇集了223名政要和学术精英的理论研讨会,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当前,中国正站在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和第二个30年的关键节点上,30年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的未来,弥足珍贵。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即将进入新的阶段,过去30年的改革历程和经验将成为新阶段的战略背景和发展起点。

为把握总书记的报告精神,记者对多位权威专家和此次理论研讨会的参会代表进行了采访。

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总结

“这一次的报告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前瞻,既总结历史,又展望未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总结”,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共产党用历史总结的方式来凝聚党、教育党、提高党,是最富智慧、最为娴熟的做法。历史总结有助于凝聚和团结人心,对于教育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党的中高层干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党长期发展和不断进步的成功经验之一。

“这一次的报告中充满着信心,是更上层楼的总结”,已届七十高龄的叶笃初教授谈起报告十分激动,他举例说,报告将改革开放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提并论,称之为近百年来中国发生的“第三次伟大革命”,“这一新提法对改革开放30年给予了高度评价,非常激励人心、鼓舞人心。”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叶笃初认为,不同于中共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等党代会上先后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进行的总结,这一次的总结时间跨度最长、概括最为全面,“不同于阶段性总结,这是一次时代性总结,分量很重,这标志着中国的发展翻过了跨时代的一页,今后中国的发展将要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谢春涛具体分析说,报告的脉络非常清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11个方面高度凝练地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不凡业绩;二是将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概括成“十个结合”,并进行了充分的展开;三是就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作了4个方面庄严宣誓,即“四个一定要坚持”的提出,回答了今后的中国“将是怎样的发展前景,应如何实现发展目标”的问题,有利于形成继续改革开放的共识和氛围,有利于进一步凝聚人心。“在作报告的过程中,总书记用坚定的语气说出了这‘四个一定要坚持’,这样的提法和力度都值得关注。”

“报告的核心在于对30年经验的总结,对于‘十个结合’要总体来看,把握其内在的互动关系”,叶笃初告诉记者,这次的“十个结合”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十个结合的展开。“十七大报告中的提法是比较集中的,而此次的总结则更加全面、充实,现实针对性更强,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推进和加深,并回答了某些人普遍关心但在认识上存在疑惑和不解的问题,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之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两难问题和复杂情况开始浮现。这些现象的出现,也令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改革开放和中国未来发展道路选择的困惑和疑问。

对此,的讲话强调了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这种种困难,并坦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同时用三个“世所罕见”对中国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巨大挑战作出了高度概括。

报告提出,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如此,报告还多次提到艰苦奋斗,这对于当前全党全国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今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的关键仍然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叶笃初提醒说,报告中“十个结合”的第三条和第十条集中回答了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的两个关键问题,内涵深刻、富有新意,“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87年历史的党,在执政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这次报告是站在更高的层面,用更广的视野,所作出的理性的思考”,在长期从事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看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这些困难和风险,就需要以过去30年的宝贵经验为科学指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四个一定要坚持”,则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信心和战略考虑。

渐进式改革的成功

一个个事实、一组组数据,凝练成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不凡业绩。30年里,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图景中,有辉煌亦有波折。“而立”之年,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将走向成熟。

此时,总结提炼经验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而举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目的也正在这里。

在1989年、1999年,纪念改革开放10周年和20周年的理论研讨会上,常修泽教授的论文都曾入选,作为亲历者,他告诉记者,这样高规格的纪念研讨会每10年举行一次,会上来自中央、各省区市的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参会代表将对于中央纪念大会的报告展开讨论,并将提交研究论文,在会后汇编成册。而参会者带来的这些论文都曾经过层层遴选,可谓好中选优。

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此次会议的参会代表共计223人,分别来自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组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国资委、教育部等数十个中央、各省区市的党政军重要部门和科研机构。在4天的会程中,他们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进行分组讨论和大会发言,会议在2008年12月20日李长春同志作重要讲话后闭幕。

梳理和盘点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和得失是参会代表的主要关注点,因为,这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参考和基石。

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分析说,中国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举世称道的成功范例。而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诸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宝贵经验。这包括: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改革理论;坚持发展标准,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合理引导,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循序渐进,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坚持因时制宜,把握与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坚持继承创新,科学对待原有体制基础;坚持兼收并蓄,合理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坚持综合配套,实行各项改革的协调互动;坚持规范操作,推进改革措施的法制化建设等。

应该说,这些经验,大大丰富了人类建设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发展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有这些经验,进一步廓清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对于我们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中国采取的是相对温和的渐进式改革方略,这可以视作中国改革道路一个重要的独特之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常欣从改革的理论指导、性质、方向、路径等12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她分析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发展绩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改革是根据本国特定的国情,独立自主并创造性地进行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使市场经济制度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形成内生诱致性和自适应的制度变迁轨迹,由此避免了强制性制度移植和输入以及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正因如此,中国改革的国别特色和“本土化”制度创新模式成为转轨经济中独树一帜的模式,在国际上被冠以“中国模式”。

“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前景辉煌,但是,前进的道路仍不平坦”,范恒山认为,我们应当站在更高的基点上,以更加缜密的思路,用更为科学的方式,花更大的气力,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努力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智慧与魄力应对“后30年”

“未来的30年,将是完全实现现代化的30年,对国家、中华民族、十几亿人民来说,是一个全面振兴的时代”,叶笃初说,“这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将非同一般,很难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和我们相比较。”

“以北京召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的第一个30年‘这一页’已经掀过,中国改革即将进入下一个30年的新阶段”,展望未来,常修泽认为,下一个30年历史赋予我们中国所承担的,将是类似奥运“五环式”的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环境制度改革,环环相扣,共进共荣。完成这些任务,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谈及此,范恒山分析说,改革进入新阶段,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大大增强。一方面,比较容易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已经完成,当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改革,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不仅如此,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紧密连在一起,改革真正成为庞大的系统工程。

另一方面,社会对改革效应的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改革的“目的性”日趋直接和强烈,改革已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破”于“立”,其建设性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与增进并重,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特别是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有公平的机会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下一步改革面临的诸多挑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魄力来应对”,常欣认为,面向未来,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改革将进一步向传统体制最核心的部分深化,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攻坚的任务越来越重;改革将进一步向全面制度创新的方向提升,改革的系统性越来越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由不平衡向平衡、由难持续向可持续的转变,还要因应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以及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框架,对改革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统筹协调好国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又要在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利益格局下趋利避害,改革的风险性越来越大;对于改革的领导者而言,也面临着完善改革方式和增强改革动力的艰巨使命。

2009年是第二个30年的开局之年,针对当前的各种复杂矛盾,常修泽建议,抓住国家“力促经济发展”对改革所形成的“倒逼”态势,主动顺势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从经济入手”推进政府改革,应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争取在垄断行业改革等几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面对下一阶段的改革任务,改革的战略思维需要拓展和提升,需要寻求市场化和社会公正这两个方面的“最佳平衡点”。他认为,在推进市场化时要防止“权贵”,在寻求社会公正时要防止“民粹”。

受访的专家特别提醒,讲话中,“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提法是富有新意的”,也是未来建设的重点。因为党的状况、党的领导的状况和自身建设的状况,将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核心作用。其要点有二:

一是十个结合中的第三条,提出解决好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体地位之间关系的问题。现在党群关系很重要的就是,要人民群众参与,发扬民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来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这是针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后,一些领导干部官气十足,没有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人民的勤务员,以及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同时,“这也有针对性地回应了近期发生的一些及政治建设等领域提出的问题”,叶笃初说。

改革自我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42-01

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社会主义中国生机勃勃,中国共产党更加自信。既然效果那么好,我们是不是对已过而立之年的改革开放好好地总结一下?当然应该。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行了全面总结,然后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又作了进一步展开。那么,总书记总结的经验是什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精辟概括的“十个结合”。

第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做到这个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问题,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然后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建设实践。

第二,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这个结合告诉我们,一方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什么意思?这就等于给改革开放设置了一道高压线。为什么设置高压线?因为改革开放不能胡改、乱改、瞎改,就是改革开放不能突破四项基本原则,突破了就要出错误。

第三,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这个结合什么意思?就是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人民的首创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推向全国。

第四,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第五,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这个结合,就是告诉我们要实行全面的改革,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第六,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什么意思?就是把“两个文明”一起抓,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切不可一手软一手硬。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不顾此失彼。

第七,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这个结合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这个结合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亚,着力完善收人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八,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这个结合告诉我们,我们国家发展自己的立足点是什么。这个立足点就是独立自主,这一点为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同时,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们必须充分把握这个趋势,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振兴我们的民族。

第九,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改革自我总结篇8

过去二三十年中,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古巴采用的“保守改革模式”,即政治体制完全不动,只对经济体制进行有限的改革;第二种是前苏联的“激进改革模式”,即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进行激烈的变革;第三种是“稳健改革模式”,即中国模式,其特点是“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相对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改革重点是为经济改革和民生改善铺平道路。这三种模式中,中国模式无疑是最成功的。中国避免了大的动乱,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稳健的改革模式最适合中国

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尽量坚持原来的体制,在局部地方作一些小打小闹的改革。古巴坚持计划经济,但也增加了有限的市场调节,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有影响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路颇有共通之处。但是不得不承认,古巴给人的印象是失望的。

人们往往把古巴的问题归结为美国的封锁和制裁。但我和一些古巴朋友私下聊天时,他们认为,造成古巴现今的状况,人为的因素至少占一半。古巴在80年代初曾尝试开放农民自由市场、物价改革、工资改革和外贸改革,但由于很快出现了投机倒把、贫富不均等问题,古巴政府从1986年到1989年进行了“纠偏运动”,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工作和精神鼓励,反对权力下放,使得经济又回到了原来的以计划经济为主。

回想起来,如果中国当初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老路,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而只对旧的体制修修补补的话,中国恐怕也很难告别古巴今天这种短缺经济的状况。但古巴并不全是问题,经济尽管如此困难,但还是实现了全民医疗低保。比较起来,我想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力大增,财税收入大涨,我们在社保方面一定可以比古巴做得更好。

在这个世界上,缺少基本的社会公正和贫富差距过大总会导致革命,革命是英勇的、浪漫的、痛快的,而革命之后的建设则是艰巨的、复杂的、耗费时日的。古巴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至今还没有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成功道路。

前苏联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走的是激进改革的道路,其结果大家都知道。但我们不能忘记在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和政治改革压倒一切,一时间还引来我们国内很多人的羡慕和赞扬。戈尔巴乔夫是以政治改革为主,用经济改革来辅助政治改革,结果成了首先要保证民主化这个政治进程不可逆转,为此什么都可以做,违背了经济规律,结果是灾难性的。

政治改革带来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政治参与迅速爆炸,而苏联的体制完全没有为这种参与做好准备。激进的政治改革首先导致了人们质疑苏联共产党的合法性,然后质疑整个苏联国家存在的合法性。接着,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紧随其后。因为经济形势已经恶化,戈尔巴乔夫乱了章法,他本人的威望几乎荡然无存,谁都可以拿他当笑料。戈尔巴乔夫本人至今仍在西方受到推崇,但很多俄罗斯民众不能原谅他。戈尔巴乔夫在自己人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1996年他曾参加俄罗斯总统竞选,得票率竟不到百分之一。

如果比较一下中苏两国在改革战略上的差别,中国在邓小平的强势领导下,走了一条“稳健的改革道路”。如果从政治与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这个道路也许可以概括为:较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而政治改革重点是为经济改革铺平道路,这也可以称为“经济改革优先的模式”。这个模式产生的利弊大家有目共睹,但总体上利大于弊,中国避免了大的动乱,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18倍于1979年,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人对国家前途持乐观态度。

综合比较中国过去30年中出现过的不同模式选择,我的结论是:我们的“稳健改革模式”虽然问题不少,但确实比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和苏联的“激进改革模式”要好,也比“极左”和“极右”的模式要好。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通过30多年的奋斗,经济规模增长了18倍,4亿多人脱贫,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而这些统计还是建立在人民币被低估的基础上的。西方人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批评指责,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但否认中国这些成就的已经大大减少了。

如果说我们大约300年前开始落后于西方,现在我们是真正地赶上来了。不管今天中国社会有多少问题,中国还是处在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候,处在300年来最好的时候,解决各种问题的资源和回旋余地也是前所未有的。绝大多数的国人也都为此成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甚至牺牲。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使大家尊重每一个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劳动者,包括现在的弱势群体,并通过各种手段,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大变革的社会里生活不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可以化解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的心态也会更平和,生活也会更温馨。中国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自己不打败自己,没有任何一种外部力量能阻碍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政治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今天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中国自己历史传统的一种独特延续,这种延续决定了中国道路的独特性。西方主流经济和政治学者从来没有想到中国走自己的路会如此之成功,也没有想到他们自己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会如此之不成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对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经济改革成功有三条根本的经验,第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完美的理想设计出发;第二是循序渐进、不断试验、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地推动体制转型;第三是拿来主义,非送来主义,也就是说,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以我为主,以自己的眼光来决定取舍,绝不盲从。这种成功的思路也可以大至勾勒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道路。

在西方历史上,与这种渐进改革思路比较接近的是英国历史上的经验主义变革思路。从国际经验来看,走经验主义的道路比理想主义的道路代价要小。英国是经验主义政治变革的典型,法国则是理想主义政治变革的典型。

从中国1949年以来的历史来看,前30年的经历更像法国,后30年的经历更像英国,而后30年的情况总体上比前30年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民得到了实惠,中国的崛起已不可阻挡。对于中国今后的政治改革来说,经验主义的渐进道路应好于理想主义的激进道路。

但是我们不少国人也有类似法国人这种政治浪漫主义情节和激进主义的传统,总希望通过激进的政治变革来解决中国存在的所有问题,毕其功于一役。其实,在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里进行政治改革,一定要考虑每一项改革政策的代价。稳妥地推动政治改革,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成果,这才是中国前进的最佳之路。

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民主形式的创新,从而使老百姓有更多的政治参与感和认同感。内容和形式相比,内容更重要,但形式不能被忽视。我们在形式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形式,也可以从我们自己的传统资源中进行提炼和创新,也可以土洋结合,创造出新的形式,从而使我们的民主在形式上更规范、更有活力、更为丰富多彩。我甚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政治改革的重点就是从重视“内容”走向“内容与形式”并重,从强调“结果”走向“结果与程序”并重。

当然,西方政治制度值得我们借鉴的不只是形式,也有内容。比方说三权分立的学说强调了对权力的制约,我们可以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借鉴权力制约这个思想,但没有必要学习美国三权势均力敌的政治构架。我们在保持行政主导的同时,可以借鉴一些国际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衡。

我们可以按照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来进行政治改革,在相当时间内最需要的不是“路线图”,恐怕也拿不出“路线图”,拿出来也是一个“花架子”,但像经济改革一样,我们可以有一个“指南针”,需要知道一个总体方向。经济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导向的改革,是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治改革总体方向应该是实现励精图治的良政,确立一流的人才选拔机制、一流的民主监督机制、一流的社会协商机制,最终落实到人民的“优良的生活”。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某种更为完整的思路,或者叫“路线图”,在适当的时候一定会应运而生,就像通过16年的改革和开放,我们终于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可以操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16年实践,是提不出这样的理论的。

我们是一个大国,在中国实践成功的东西,就是真理,西方现在可以不理解,可以挖苦,可以反对,但只要中国老百姓拍手叫好,只要最终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和做法是正确的,他们就只能来理解你,诠释你,并最终不得不接受你。中国模式最终一定会影响世界政治的游戏规则,丰富世界民主政治的形式和内容。西方自己的模式也是这样一路走来,并最终成为强势模式的。

改革自我总结篇9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取得的,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在已经过去的5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证明她是一个合格执政党。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同样面l临着能否继续执政,怎样执好政的考验。要想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达到继续执政的目的,作为执政党就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探索执政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水平。还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取得民众的认可,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选择执政党,而确定取舍的因素往往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程度。假如对一个政党缺乏了解,甚至是误解,人们必然对其信任大打折扣;假如一个政党的历史被否定,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它的未来。以前苏联为例,导致解体的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否定其历史是对苏共的一种致命伤害。正是由于对苏共历史的全盘否定,使多年形成的政治信仰破灭了,精神支柱崩塌了,人们思想混乱了,群众失去了对执政党的信任,结果苏联共产党就垮台了,苏联这个国家也就解体了。事实证明,经济搞不上去会亡党亡国,思想搞乱了也会亡党亡国,这方面的沉痛教训是必须记取的。晚清思想家龚白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0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来看,如何对待历史历来是斗争的焦点。敌对势力要想达到推翻执政党的目的,总是首先从否定党的历史人手,通过造谣、诬蔑、篡改、歪曲党的历史,进而危害党的领导因此,“正确评价我们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对于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现在社会上在对待党的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错误倾向。有是以极不负责的态度假借文艺作品之名肆意篡改历史;有的是以所谓的野史轶闻出现,宣扬封建迷信,诋毁党的声誉,丑化领袖形象;有的是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否定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要“告别革命”。这些思想舆论在社会上流行很广、危害极大,在群众甚至在干部中造成极坏的影响。由于我们没有重视党史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党的了解缺少了,对党的感情淡薄了,甚至于党员部都不学习党史,不了解党的历史,这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和极为有害的。“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相当一分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有的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不太熟悉,这就更需要自觉运用这些历史的实践经验来提高和丰富自己。”因此,从坚持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出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干部,必须加强对中共党史的学习和研究,宣传好党的历史。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能否取得胜利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学习党史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往往在高的层次上重复出现,历史发展就往往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不能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吸收,就可能犯同样的历史性错误。“治天下者以史为鉴”。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过去,而研究历史的目的,却是认识现在和预见将来。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很善于从历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把握中国社会的特点,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毛泽东志就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认为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认清革命道路,发展新的理论。在延安时期,他号召全党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他说:“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理好09y毛泽东正是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中国革命的道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他首先从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人手,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问题,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准确恰当的评价和定位,促成了《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澄清了历史问题,进行了拨乱反正,又解放了思想,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没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不会有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也不会有今天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总结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认真总结并借鉴党的历史经验,可以使我们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少走弯路,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今13年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到21世纪。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每天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掌握执政的规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结合‘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认真思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要认真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基本经验,思考怎样解决我们党内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带领人民完成跨世纪发展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历史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宝贵的思想财富。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防止历史上的错误再现。也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产生新的理论,开创新的局面。

改革自我总结篇10

现正在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会后,大家将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第六个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已整整三十年了。人们都期盼一切会更好。出现华尔街金融危机后,中国会少受影响,“三农”、经济、金融、股市、社会、学习、生活都能顺利健康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前段时间看了cctv-1《绝密押运》电视,19集下半段邵笛跟肖记者说的一段话,使我感触很大。邵笛说,我父亲喝了一些酒,打电话告诉我今天是他的生日,我表示很抱歉,由于工作忙,竟忘了先打电话祝贺、问候,他说不要紧,我来给你说个段子:“很久以前天空是篮色的,庄稼是长在地里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老鼠是怕猫的,坏人是怕好人的,药是可以治病的,人是要穿衣服的,欠钱是要还的,卖狗肉是不需要挂羊头的……”,说着说着,我父就哭起来了,哭得象小孩那样伤心。我安慰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大意)。 10月9日夜在网上看到了《刘国光: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文章。刘国光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是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去年5月20日央视10套首播(22日、27日央视1套重播)了刘国光做客“大家”的节目。央视介绍说,刘国光,在离乱孤苦的少年时代,热心捧读《资本论》,希望从中找到救国的答案;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他成为新中国派遣去苏联学习经济的第一人;改革大潮涌起的年代,他是最早在我国提出“市场”概念的人之一,他著书立言,为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不遗余力。 我认真阅读了《刘国光: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这篇文章,收益颇大,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特转发如下,供网友分享、参考。 下面是《刘国光: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全文:刘国光: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 《学习参阅》 2008年第7期最近,大家都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希望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我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讲几句话。 一、用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 应该怎样总结送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呢?角度很多,可以百花齐放。 一个不会反思的民族,不可能成其为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的伟大,与这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历时三十年,对于这样一场关系全国人民福祉的伟大的运动,显然更应该全方位地进行反思。反思就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总结经验会有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判断、言论,自觉不自觉地都有着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的态度、看法、判断,这是勿庸置疑的。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一贯做法和宝贵传统。既然改革开放是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当然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这是顺理成章的办法,是一个好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博大精深,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三条基本规律作为主线,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问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经济基础内部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的矛盾,以及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社会发展之问的矛盾。我试着用其中的一些观点方法,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作一个鸟瞰式的思考。 二、一分为二地看这三十年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一分为二是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普遍规律的科学简明的表述。他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96~498页)对于改革,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建国这六十年的历程极不

改革自我总结篇11

其次,怎么理解改革红利?改革红利可以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看。从规模上看,改革红利无疑是指改革带来的收益要超过改革的成本,全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从结构看,改革红利指的是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受益。总量与结构两者都很重要。没有总量福利水平的提升,就谈不上发展;而没有公平享受改革红利,可能有一些人不仅没有改革红利,还会遇到改革黑利。

第三,我们强调,改革要以公平可持续为导向,公平的含义就是要按改革收益匹配改革成本。改革成本,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有利益的冲击。但人总是不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因此,每个人承受的实际改革成本,与他们是否有能力规避冲击有关。一些改革之所以在现实中受到质疑,与公平有很大关系。

第四,公平本身也是一个令人纠结的概念,这是一个相当主观的判断。公平的改革(包括公平地分享改革利益和承担改革成本),不是哪位领导说公平就公平的,这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机制安排。比如,改革的公共政策要经过公众参与和互动,要有公众的广泛参与。

改革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益掣肘,以至于认为“调整利益比调整理念还难”。在实际中,释放改革红利关键在于防止利益集团绑架改革。

既反“不改革”,也反“乱改革”。改革既需要战略家的高屋建瓴,也需要外科医生的精确实施。没有前者,就有可能带来“不改革”;没有后者,就有可能带来“乱改革”。两者皆不可取。

从历史看,“乱改革”可能有几种情况:第一,没有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改革;或者强行推进社会普遍不认同的改革;第二,在改革策略上没做好相应的准备,匆忙改革。细节决定成败,一项改革中,各部分推进的优先顺序有时候也很重要。没有做好相应的谋划就推进改革,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阻力和困难。第三,绕开硬骨头,只改容易改的,难改的迟迟不动,绕着骨头转圈。第四,改革红利不能公平分配,改革沦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

真正的改革支持者,反对“不改革”,也反对“乱改革”。不改革的前景各方都看得很清楚,但乱改革的后果往往是滞后的,这就需要提高改革的科学化水平,要更多地倾听社会的声音,更多地汲取基层创新的经验。

改革自我总结篇12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近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的伟大革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在这条风雨兼程的路上,中国从国民经济崩溃的边缘走向世界前列,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

一、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改革开放

面对“”造成的动荡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

我国首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等地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农村联产责任制。与此同时,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迁中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转移到新建的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大大增强了经济活力和企业效率,并缓解了国有经济改革滞后的不利影响。农村改革的不断成功,为国民经济的整体改革创造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市场环境。在农村改革中提供的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也在打破人们的思想禁锢、摆脱传统思维定势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十二届三中全会将中国改革的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发展的局面。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进一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在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稳步进行。1980年中央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对外开放使中国及时地抓住机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极大地发展壮大了自己。

二、新时期最显著的历史成就是快速发展

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实施“三步走”战略,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推动中国持续快速地发展。国家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激发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活力;国家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了创新体系、科技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现代化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伟大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探索。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从结束“”后开始的。面对造成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现实,人们在思考,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邓小平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他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们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更加自觉地认识自身、完善自身进而全面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以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实惠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9%;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