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模式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5:00:34

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篇1

粤港经济合作模式经历了从由市场主导、企业投资活动带动的功能性的经济一体化向政府间根据合作的发展需要签订协议、建立组织的制度性一体化的过程。1979年中国实施开放政策,而香港商界也在积极寻找商机,两者形成粤港经济合作的重要驱动力。粤港之间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前店后厂”式的制造业跨境生产和贸易的协作体系。香港厂商通过把制造业生产工序迁移到广东珠三角地区,把珠三角地区作为制造业后方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广东丰廉的土地与劳力,以及广阔的市场,为香港制造业走向规模经济、创立品牌提供了基础。由于跨地分工的发展与深化,香港的以贸易为中心的服务业迅速增长,成为集贸易、金融、信息、航运于一身的国际商业中心。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施,粤港合作进入一个新时期。然而在处理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中,内地与香港对于“一国”与“两制”之间关系不能很好掌握,从而给粤港合作带来很大困扰,粤港合作发展出现僵局。因此,粤港于1998年3月30日成立了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在两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合作的僵局仍无法打破。制度性的限制是90年代中后期粤港经济合作陷入僵局的根本性原因。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WTO的框架内,必须实施国际市场经济的统一规则与规范。中央政府承诺对外开放市场,包括服务业市场,这解决了“一国两制”下粤港区域合作深化的制度性制约问题。香港为了取得先发优势,积极向中央政府提出“类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CEPA 中的所有内容是面向全国的。但广东走在了最前面。广东省政府与香港政府建立的高层协调机制立即升级,两地组织了15个专题小组进行合作研究。CEPA的实施解决了香港与广东在生产要素流动上的一些障碍,启动珠三角与香港的第二次经济互动,使大珠三角重新走向合作与分工。而处于粤港一体化的前沿的深圳则提出“深港一体化”方案,其中“大方案”是深港之间成立自由贸易区;中方案是,深圳二线管死,深港之间经济一体化;小方案是深港之间在原有保税区的基础上建设跨境工业区,深圳希望与香港结合共同建设成为世界大都市。

从粤港经济合作来看,加入WTO与CEPA的签订,使已经成为国际性出口加工基地的粤港区域的经济合作实现了制度性一体化。

二、闽台经济合作模式

闽台经济合作由“非法”、间接的阶段向“合法”、准直接及局部直接阶段发展,进程迂回、缓慢,与粤台、苏台合作相比,呈现凹陷状态。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福建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采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1981年发表谈话,呼吁两岸实现“三通”,及欢迎台商到大陆投资的谈话,但由于台湾当局坚持“三不”,因此闽台经贸往来主要是通过香港等中转地的间接贸易,是作为两岸经贸往来的一种补充,而台湾当局视闽台两地民间直接贸易为走私,予以严厉打击。

1987年下半年,台湾当局在岛内外的强大压力下,宣布解除长达38年之久的“令”,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间接进口大陆农工产品。1989年5月,台湾“经济部”原则允许有条件地开放对大陆间接投资。1990年7月,正式开放台商前往大陆间接投资,并制定《对大陆地区间接输出货品管理办法》,采取正面表列方式,开放24类2500项产品可赴大陆投资。至此,台商投资大陆在经历了禁止、缄默等阶段后终于正式取得“合法”地位。在两岸加入WTO后,双方经贸关系发展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和限制,台湾当局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进一步开放台商赴大陆直接投资,开放两岸贸易直接交易,逐步放宽对大陆商品进口的限制。

两岸经贸“合法化”后发展迅速,闽台两地逐渐向直接往来贸易发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颁布后,福建省相应制定了《保护法实施办法》及其他一系列地方性涉台法规,为吸引台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各地也不断开拓招商引资渠道,“以港引台,以侨引台,以台引台”。1997年4月,两岸外国注册的商船首航于福州港、厦门港至高雄港之间,从事转口货物运输。2001年1月,福建的厦门、马尾分别与金门、马祖进行“小三通”。2002年7月,国务院批准增开泉州港为对台通航港口,与金门、马祖直接往来。经国家交通部批准,在两岸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厦门与金门之间的定期客运班轮也已开通。闽台两地农业合作颇具特色。1997 年9月,福州、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正式挂牌成立,闽台农业合作向大规模、组织化方向发展。福建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

但是,由于两岸没有实现三通,闽台之间的人缘、地缘优势难以发挥。祖国大陆各地都在凭借各自的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资,台资不断北移西进。利用台资方面,广东在1991 年超过福建,1992年江苏也赶了上来,闽台经济合作落后于粤台经济合作及苏台经济合作。福建经济龙头厦门深刻感觉边缘化的危机,于是在2006年提出了“厦金特别市”的观念,以带动福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三、造成闽台、粤港经济合作模式发展差异的原因

粤港经济一体化与闽台经济合作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大趋势,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同时,各自具有人缘、地缘及政策优势,然而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统一”问题影响程度不同

中英对香港问题顺利达成协议,香港成功实施“一国两制”,极大促进粤港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而闽台经济合作受制于两岸政治关系的对峙而难以展开。

自1982年9月中英开始就收回香港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 日正式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之后,尽管中英之间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斗争,由此也暂时造成一些人心浮动、社会不安,但是没有造成大的波动,也没有因为中英谈判而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及粤港合作进展的速度。

尽管在两岸经贸交流的过程中,福建因为最早实现“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发挥了先导作用。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持续挑衅,李登辉先后提出了“两国论”、“论”,上台后又提出了“一边一国论”及“公投制宪正名”等“”主张,两岸之间的政治气氛持续紧张,无法进行“三通”谈判,闽台之间的地缘优势也被“禁锢”。闽台两地之间的经贸交流还得经过香港,两地经济交流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中央政策的效应差别

中央政府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加入WTO的决定及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都极大促进了粤港经济一体化。而闽台合作政策受制于两岸关系,从赋予福建灵活措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出台,这些都只是单边性的政策法规,对闽台经济合作促进效果有限。

香港、澳门属独立关税区和WTO成员,而广东、福建并不具备同等地位。另一方面,香港是特别行政区域,台湾还未统一,两者政治地位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合作需要通过中央人民政府进行。

中央赋予广东先行开放政策,启动了广东与香港的第一轮互动,主要以制造业的市场开放为其主要特征。珠三角是中国最早成为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地区。香港服务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随着珠三角生产基地的运作而相伴产生的。但由于制度性的限制,它们无法跟随运作,服务不能到位,香港对珠三角的经济落差无法转化为对区域整合的贡献。2001年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区域合作提供了一个“体制接近、规则统一”的制度性基础。在WTO旧的框架下以及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下,内地与港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制度性差异逐步缩小。香港与大陆签署CEPA使得广东对香港的服务业打开了大门。所以,与前一轮港澳和珠三角的经济互动不同,新一轮经济互动的主要内容将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这是两地优势产业的反差及互补决定的,它将彻底弥合大珠三角之间的地区恶性竞争,推动珠三角重新走向区域合作与分工。CEPA的签订最终解决了这个制度性的问题,使港澳能够真正地融入珠三角,为珠三角与港澳的区域整合及大珠三角的真正建立提供了制度性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珠三角的市场统一、经济一体化才得以实现。

70年代末,我国对台政策发生了变化,确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方针。与此相适应,福建在海峡两岸关系中的定位由“前线”改为“基地”。当然,这一基地是以和平建设为核心的,但对峙感仍然较强,因为台湾仍以其为复兴基地。所以,和平统一基地仍不利于闽台双边关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促进闽台经济合作的政策都是一种单边性的政策:1994年《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颁布,1997年国家农业部、外经贸部和国台办联合批准了福州、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两岸第一次有政策默契的是“小三通”,然而由于其严格的地域与人员资格的限制,实质效果不大。随着中国的“入世”以及内地与香港CEPA的签订,使得国家给予福建的优惠政策因市场的日益开放而自行失去其经济效应,长三角与珠三角以其各自优势而成为新政策的获益者,在东南沿海地区中,福建又成为了政策上的“凹地”,闽台经济合作中政策优势不复存在。

(三)合作双方政策对接差别

香港实施的“积极不干预”经济政策有利于粤港两地经济一体化;而台湾当局实行的“三不”政策、“戒急用忍”、“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及“南向政策”却抑制了闽台经济合作的进展。

英国占领香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经营其为英国商品、资本进入东方市场、进入中国市场的“滩头阵地”,开发经营其为英国、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与亚洲、与中国发生经济联系的“窗口、桥梁和国际通道”。因此,英国人登陆香港伊始即宣布香港是“自由港”,并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这使得市场力量在粤港经济合作过程中得到有效发挥。无论是“前店后厂”的模式,CEPA的提出,还是港珠澳大桥的建造都是由香港方面提出与主导,市场力量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香港对广东发挥着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间,粤港之间既形成了从香港―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佛山等线性的城市集团,也形成了粤港的外向型都市延伸区。在这个延伸区中,以特大城市香港为“聚核”,带动广东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聚群协同发展。

而闽台合作上,台湾当局对于两岸经济合作一直采取抗拒的态度。先是蒋经国时期的“三不”政策,接着是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最后是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为了限制台商西进,台湾当局分别在1994年、1998年及2002年推动“南向政策”,直到今天台湾当局仍然抵制两岸“三通”,导致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中,福建陷于边缘化危机,闽台两地区域空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也尚未建立。

(四)地方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存在差别

广东政府以香港为中心,制定了正确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推进,促进粤港两地合作的内涵深化。而闽台关系由于两岸关系的僵持,福建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模糊、摇摆,闽台合作优势不断散失,空间被侵蚀。

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建设“小珠江三角洲”的口号,“小珠江三角洲”只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等十个城市。“小珠江三角洲”通过与香港的对接,珠江三角洲企业的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随着粤港经济合作的深化,“前店后厂”模式逐步演变为“厂店合一”的新模式。CEPA 签署后,广东提出由粤港澳联袂打造“大珠三角”。其地域范围包括:一个以广州为顶点,以香港、澳门为两个基点的三角连线所贯穿和包围的城市经济带。2003年,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小珠三角”、“大珠三角”到“泛珠江三角洲”,广东省的区域发展战略一贯而明确,既促进粤港经济合作的深化,又使粤港两地经济腹地不断拓展,引领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潮流。

闽台经济合作中的福建是一个多山省份,西有武夷山脉,仅有东边一条狭窄的沿海平原与台湾岛西部城市带遥相辉映。这本是一个天然的区域经济体,但是由于台湾海峡的对峙背景,使得福建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单元,成为一个地理上的“凹地”,加上政策上的“凹地”,福建省处于“双凹”困境。闽台关系是两岸关系的一环,对台的大政方针都由中央决策,而闽台经济合作中福建是属于台湾的辐射区,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也是一个不可控因素。面对这些问题,福建省缺乏长期的区域空间组织和拓展的战略意图及明确的向内地拓展市场空间和腹地的长远规划,导致福建空间组织意图及贯彻的意志力摇摆。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基地”,90年代初期提出“沿海、山区一盘棋发展”,1995年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2001年提出构建“三条战略信道”的战略构想,2004年年初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些认识都还只是着眼于建设自身,没有摆到环海峡经济圈组成部分的位置上去认识,没有摆到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携手并进的意义上去认识。结果导致在两大三角洲经济区夹持下,市场空间被严重侵蚀,内部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干扰,以至在划分国内经济区时,福建省出现了多种空间归属。同时,福建省缺乏明确的空间拓展策略,包括与国际主流空间的对接策略和内陆腹地空间的拓展策略。

三、闽台、粤港经济合作发展差异的思考

(一)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

作为中国次区域合作,闽台与粤港经济合作中不仅有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而且还有中央与台、港关系及闽台之间及粤港之间的关系。所以,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首先是中央政府的作用。目前,国家对经济调控是强有力的。同时,香港、澳门属独立关税区和WTO成员,而广东、福建并不具备同等地位。另一方面,香港是特别行政区域,台湾还未统一,两者政治地位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合作需要通过中央政府进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在闽台与粤港经济合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是香港及台湾的角色。香港政府及台湾当局由于其各自的经济总量大,相对于闽粤是经济扩散的“聚核”。因此,在闽台与粤港经济合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广东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受到了香港政府的积极配合。由于台湾当局的抵制态度,福建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并未得到积极响应。

第三是闽粤地方政府作用。闽粤政府只有积极顺应有利形势,提出正确的发展战略方针才能发展自己。广东政府各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是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形势的需要。当然,闽粤政府也不是被动反应。例如,福建省政府以两岸的“三通”为假设前提,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加紧对其松散城镇体系化空间结构进行秩序化整合,为未来闽台区域整合做准备,这一战略具有前瞻性。

(二)跨界区域合作的制高点

合作模式篇2

一、合作教学模式在n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合理进行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

在小学的美术教学课堂中,除了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应该强化个性化的管理,按照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配,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分配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进行优缺点互补,进而实现学生间的优缺点互补。这对于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沟通、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互动都是一个十分有利的选择。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最大程度的深化,让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到的结论进行准确而细致的剖析与点评,最终达到让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尽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度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在创造力,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要重视课堂的艺术性,调动学生的情绪

小学美术不同于其他的理论课程,其中基础理论性并不是主要的,艺术与创造才是其真谛。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在人格方面逐渐走向独立、思想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注重于学生在美术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为其灌输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个讨论小组,为学生展示一些世界名家的作品,例如毕加索的《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弗朗索瓦・布歇的《戴安娜的休息》等,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最为顶尖的高雅艺术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引用我国的大画家齐白石的例子,齐白石在小时候十分的顽皮,不喜欢学习。后来终于发现了自身在美术领域的天赋,于是刻苦努力,术业专攻,终于取得了一番成就。教师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这些感人的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与魅力,通过不同的分组,让学生来分享这些故事,同时在进行讨论,讲述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有关美术的小故事,互相分享,从而激发出学习画画的兴趣与兴致。

(三)进行正确的引导,“投其所好”

如今的学生对于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诸如国画及其山水写意或者素描等已经难以再有兴趣,而对于国外的油画更不会有多大的兴致,如今的学生由于受到了更多的网络文化的冲击,对于动漫更加喜爱。教师可以投其所好,引用一些非常著名的动漫诸如《火影忍者》《海贼王》《死亡笔记》等,强烈吸引住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对于教师抵触的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消除了隔阂,交流与沟通会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分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阅读漫画的同时,对于其中的画画水平与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现状的小学美术课本上也需要增加更多的漫画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喜欢上这门科目。拥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便随之而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式的临摹作业,让学生描绘自己喜欢的角色与形象,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情况进行点评与筛选,评选出其中的优秀的作品,向大家进行展示,让大家学习他们的优点。在小学美术课程上,不但要有素描、简单的油画、国画的介绍、漫画的初步了解等课程的理论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与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自行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思维交互,互助互相鼓励,讨论心得,从而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得到自身价值的提高。

合作模式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3601

1委托研发

企业想要开发新产品,当自身没能力开发或者是自主开发成本过高时一般采用委托开发的方式与高校合作,合作的方式是通过委托合同划分好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双方按照合同的规定做科学研究。委托开发是一种松散的合作科研模式,企业提出研发思路和预期的科研成果形式,学校是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学校要经常和企业沟通,也要经常听取企业的建议。

委托开发的科研成果一般是归委托方所有,委托方式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得科研成果。接受委托进行科研开发的学校通常情况放弃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具体的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看委托合同的规定,也可能是共同拥有使用权。

2技术引进

技术引进是指企业通过与学校进行技术合作引进比较先进和成熟的新技术。其优点是,能够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较快地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出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可收到花钱少、见效快的效果,有利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进一步研究,更好地发挥引进技术的作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企业从学校引进技术时学校要负责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技术引进合同签订之后企业和学校的科研合作正式开始,直到企业完全掌握技术为止。

3联合开发技术协作

联合开发是指企业与学校合作采取联合的方式共同参与科学研究,这种合作形势可以使他们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能够解决由于资源和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很多问题。这种方式是将企业内外技术力量结合起来开发新产品。如从学校请专家、教授、研究员、工程师等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审查设计方案;或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组成联合设计小组,共同攻关;还可组成各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共同开发新产品等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联合开发、技术协作的形式,是我国开发新产品的一种有效的、良好的形式。

4共建科研机构

企业和学校共同建设科研机构是一种较好的合作科研模式,这种合作模式通常是企业出资金学校出人员共建科研机构。企业选择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的高校联合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其特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二是高校以优秀的科研人才加盟,企业投人研发经费,安排产业化人才加盟,形成“人才+资金”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三是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行管委会或理事会或董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四是实验室或研发机构独立运作,具有经营自,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均有明确的约定。

这种模式适用于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各方均有比较显著的优势和较强的实力,且互补性比较强,属强强联合,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

5共建经济实体

共建经济实体是产学研之间最紧密的、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模式,也是最成熟的合作方式。虽然这种模式在产学研结合中所占比例不高,却反映出产学研结合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的态势。

共建经济实体的特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机构是技术的源头,企业作为生产、销售的基地,相互结合形成研究、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一条龙;二是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以技术(无形资产)入股,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现金等投资入股;三是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四是产权明晰,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一般适用于:一是高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在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价值观念基本趋同。由于高校、科研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开发,不是企业经营,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种模式是否有效,取决于企业能否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

6共享科技资源

合作模式篇4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服务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总结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校企合作体现了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也是目前改革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等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

一、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是利益的主体。学校可以利用企业先进、完善的设施和生产环境,培养出等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可以借助学校学生自愿的优势,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中一方面获得报酬,另一方面参与到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张平(2010)等将校企合作模式类型分为以下几类:模块型委托培养模式;校企互动模式;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式合作模式;教学见实模式等。邓志新(2012)把校企合作类型分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等。无论如何划分校企合作模式,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普遍存在学校的积极性高,但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的原因:一是学校谈到校企合作时,总是希望企业给予经费或者设备上的无偿支持,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不愿意做短期没有收益的事情;二是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的供求也发生变化,过去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的吸引力逐步下降。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只是一种比较松散的校企合作方式,而且会因为人事的变动造成“只谈恋爱不结婚”的局面。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缺乏有效衔接的桥梁。

分析企业合作的热情不足的原因在于,企业的投入成本大,但是收入少。要解决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必须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校企合作中,解决企业参与教学、教学内容更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兼职教师聘任和学生就业等问题,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减少企业的成本。

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金融专业为例,探讨校企合作模式,对现代金融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该院的金融专业为了适应企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主要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目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金融类专业在进行校企合作的现状是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军人类人才的需求,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行业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强化校企合作的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需要切合区域经济特点,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是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金融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区域经济特点,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我们选择长江证券有限公司、宏穗投资有限公司等作为合作对象,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产学研的合作,我们采用2.5+0.5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前面两年半的时间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课及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第六个学期学生开始进行毕业顶岗实习。金融专业在实践中摸索发展,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理论教学体系、时间教学体系及素质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吴耀伟(2010)认为,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从学校层面上看,主要有:对校企合作办学理念认识不足;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包括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开发满足不了职业岗位需求、双师素质教师不足、实训条件和场地不足等);传统的教学管理不能适应需要等;从企业层面上看,主要有: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企业合作动力和能力不足等;从政府层面上看,主要有:缺乏法律支持;缺少宏观调控等。高职教学人才培养主要是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以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为手段,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现了高职教学的本质。当前高职院校的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满足行业的需求,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正尝试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特色的校企合作道路。

1、校企共建“合作学院”式“订单班”

校企合作还可以共建“合作学院”式“订单班”,使学校企业两者融为一体。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金融专业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与广州宏穗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组成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松散的管理,而是在2012年开始对订单班学生进行独立组班,企业派遣专业老师,针对企业的独特需求,进行授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参考企业专家的意见,企业参与到制定一些教学的管理制度,共同构建双师教学团队,共同实施教学环节,共同实施顶岗实习,共同开发教材等,合作院校式订单班成为校企合作的稳固平台。在这个合作平台上,学院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到学院做兼职教师,使师资队伍的实力增强,同时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金融专业以技术交流为辐射点,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合作院校式的订单班的建立确保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企业可以培养自己所需的技能人才,把合作的院校当做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发展,可以客服目前校企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2、校企共建“实训校区”

学校引企业进校共建实习工厂、实习基地等。企业负责设备投资、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和技术指导。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安排他们在课余、课内等阶段性进行实训。依据协议,学院向企业提供学生和开展员工培训。通过共建“实训校区”,学院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中,让企业感受到高职学生在企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目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营销专业就建立了“实训校区”,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金融专业建立了“金融服务中心”,现阶段“金融服务中心”只是本专业的老师在操作,下一步将要与企业共同建设,将“金融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扩大化,更加正式化,让老师、学生和企业的人员共同参与进去,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3、校企共建“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指的是在实施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配备两个导师,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两个导师各司其职: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校外导师侧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能力素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的训练。这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两种教学资源和环境,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促使“双导师制”的顺利进行,学院构建了“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三方的责任、义务权利相对明确的机制。

一是互惠互利激励。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作为长期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开展工学交替、产学研究。二是学生跟踪管理。构建学院、老师、企业的三方管理机制。校内导师需要不定期到企业走访学生、探访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校外导师经常联系,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经常和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组织纪律、行为表现、关心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安全问题、生活和健康状况。三是顶岗实习效果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以项目成果为依据,突出社会价值。主要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完成业务的质量、带来的经济效益等作为评价指标。

“双导师制”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导师的选取。校内导师一般从专任教师中选拔,要求导师有良好的师德和责任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有较强的专业学习指导能力。校外导师的职责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一般由校外实习基地所在企业中业务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业务骨干担任。学校与校外导师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使得“双导师制”顺利进行。“双导师制”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构建了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学生的平台,建立学生实习、就业的长效机制,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但是在探索中,我们也发现校企合作还存在相当的问题。第一,政府角色的缺位。校企合作的保障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时间长短和合作的深度取决于校企之间的情感,因此合作的稳定性较差,常造成“只谈恋爱不结婚”的局面。政府虽然表示对校企合作的重视,但是并没有实质性地推动参与协调校企合作,政府在立法、财政等方面也未能给予支持和引导。第二,合作机制不规范。由于政府没有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校企合作缺乏监督与约束。学校与企业基于双方的利益进行合作,但是由于利益的去向和短期行为,使得校企合作难以建设长期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机制。第三,教学机制不完善。学校和企业确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院对教学机会的限定和企业培训的灵活性两者有时难以协调,因此会采取一些变通方式,但是结果不甚理想。因此,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给予直接引导,甚至是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确立专门的法规保护鼓励校企合作的开展,而学院也将继续完善教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喜梅: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抚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 邓志新:高职校企合作研究[J].职教通讯,2012(2).

[3] 郭福春: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育,2011(5).

合作模式篇5

0.前言

说到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是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以及一些本科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与市场接轨等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这对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具有非凡的意义。

1.关于校企模式现状的分析

对于教育行业,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来说,校企合作模式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要比其他的模式多得多。因为对于大中专院校等职业院校来说,进行校企模式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应用专业型技术人才,所以他们的学时比一些本科院校要短,实习期往前。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学校的学生能在毕业时就能很好的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能直接上岗为社会做贡献、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呢?这个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有的高校确实进行了校企模式,但他们在学校的实践机会还是特别少的,学习理念还是过多的偏向传统教学,更多地学到的都是些理论性的东西。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的参与性不够积极。其主要问题原因是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对于商人来说他首要追求的永远都是利益,商人和企业都不做赔本的买卖,因此有些情况下明知道做一些东西对社会是有益的,但看不到利益的情况下,商人是不愿去做的。而校企模式其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弊端,校企模式中企业在这中间获得的国家补助非常有限,这对他们来说既要浪费心力却又得不到实在的好处,所以积极性也就不高,这也是目前校企模式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1]

2.关于一些不同校企模式的探索分析

2.1共同合作式

此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由学校与企业双方签订合同协议,由双方共同为学生、为人才的培养负责,共同为了学生定制相应的课程,因为毕竟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是要进入企业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盈利的。而此种模式,就早早的将企业带进校园,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他们以后就将为之服务的企业,这样他们也就对企业更熟悉,更亲切。此种模式需要双方都要付出努力,比如学校在教授学生的同时,由企业也派人如高级技工等来辅导老师教学,教授学生们企业将来所需的技能,从而定向地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2校企一体式

此种校企模式其实细分的话也可以分成两种,但因为其主要思想都是将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故此杂糅成一种探讨之。对于学校和企业的联合一体化可以是将学校和企业股份制化,双方各占百分之多少多少的股份,这样能大幅度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所创造的价值都有自己的一份,因此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双方的合作关系显得更亲密,更加没有隔阂;还可以是由学校出资自建个企业等,这样的校企一体化可以说是“自产自销”,由自己为自己提供人才,为自己创造出利益,这样会督促学校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好的人才才能创造出好的价值。

2.3企业订单式

此种校企模式主要是由企业对满足自己需求的相应的学校进行下订单任务,而学校方面则会让同学们承担这些订单,让学生们动手操作完成这些订单,把传统的理论教学改成实际操作的模式,学生在动手完成订单的同时,既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对于企业的需求也有了相应的了解,在此同时也将课本上生硬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从而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对于企业来说,这样做可以节省加工成本,对于学校来说这主要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光会说不会做,学校还要进一步开放,允许给予学生们相应的订单工资,这样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赚些零花钱,这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关于校企模式意义的分析

对于校企模式,笔者还是认为其意义十分重要。对于上文的现状问题,都是瑕不掩瑜的,贯彻校企模式是一个方面,但如何正确的落实校企模式却又是另一个不同的方面。校企模式对于教育行业,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来说,是正确的模式理念,如果引入了校企模式却还没有成效的话那就是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校企模式的引入无疑是让学生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来说在平时有了更多的实践时间,他们的实践动手时间大大地加强,与之对应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越来越强,这对于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而对于企业逐利的这点我们也无法指责,企业商人逐利是天性,而我们相信我们的模式理念是正确的,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所以我们要发展我们的校企合作模式,只需要制定一些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亏损的但是对企业来说是吸引人的条件,这样他们自己就会“愿者上钩”。而且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如果实行订单式或者半工半读的教导方法,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生能赚到额外的零花钱外,还可以当做勤工俭学项目,对于一些家里贫困的同学来说,真是福音,能够让他们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顺利完成学业。而且除了对学生的好处之外,对于学校里的老师和企业的员工来说都是福利。一些实施校企合作的学校,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来说,他们的老师都是从专门专业的高校毕业的,理论知识当然不用担心,但是如果加上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的部分,让老师在教课前进行实践培训,这样一来,对老师来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更能帮助他们领会教课内容,让他们再把自己所无所得传授给学生,这样反而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根本上的提高;而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则恰恰相反,他们也许早已忘记了一些专业技能的原理,但却依靠着自己多年来在岗位上的经验去解决一些问题,如果让他们接受理论培训,这样也可以使他们对专业技能的领悟更上一层楼,对于企业来说也是福音,反过来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他们可以和教师一起,互为表里,共同授课,可想而知,这样双重教导下的学生质量能不高吗?[2]

4.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在求新的教育事业里,校企合作模式无疑是为教育、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打开了另外一扇门窗,这样带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高校、为社会提供一批批人才,还为企业、为社会经济价值做出了贡献,实施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多元化互动,成为经济与教育交汇点,是政府在二十一世纪实施人才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战略发展模式。虽然校企合作模式目前还处于探索与实施的初级阶段,但正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一样,会有一天,校企合作模式在经历完探索后,实施起来如野火燎原般在中国的高校,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中普遍展开,即使采取的校企合作方式不一样,但包容性强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会在高校中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合作模式篇6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今后几年,此比例还将上升;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青壮年继续向城市迁移,农村老龄人口的比重会远远超过城市。因此,解决好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是解决整个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核心内容。

一、寻找农村合理、安全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地区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保险养老为辅的模式,其他的养老模式发展比较滞后。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两类模式,都存在很大的风险。随着生育文化的深入人心,未来50年内的家庭结构以“4+2+1”为主流,一对年轻的夫妇赡养四位老人和抚育一个孩子是非常艰难的;而乡村地区农民的参保率也比较低,60岁以上参保率不足10%,即使参保的农民也存在货币贬值的风险。

其他养老模式存在较多的缺点。一是传统的家庭养老随着家庭规模的减小、养老费用的上升变得越来越艰难;二是随着通货膨胀和房价波动,以保险、住房养老的风险逐步增加;三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以土地养老也变得不切实际。因此,探寻农村地区合理、安全的养老模式成为必须。

综合考虑中国农村的经济条件、青壮年日益减少等问题,农村合作养老应该是顺应了时代和乡情的。

二、合作养老的基本框架构建

1.合作养老范围的区域选择。合作养老适合住房位置上接近、心理以及价值取向上差异不大的人群,所以,合作养老的范围选择该综合考虑当地人口密度、交通方便程度、耕地集中度等。最好按照村庄规模的大小、亲缘关系,适当考虑上述因素进行划分。

2.合作养老的制度建设。①区域内所有家庭都有参加合作养老的权利,同时遵循自愿参加、自愿退出的原则。②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合作养老的家庭范围内选出管理人员,制定出管理人员应尽的职责。③财务制度的制定。④运转机制的制定。⑤退出合作养老的制度建设。⑥监督与改组管理人员的制度建设。

以上制度的建设均由区域范围内的乡民进行民主决议、政府监督。

3.合作养老的具体运作。①合作养老的经营设想——成立合作养老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参与养老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土地的经营权归公司所有,经营所得用于老年人的养老补贴。②护理方面的相互合作。在参与养老的老年人中,选取体力、精神状态相对较好者对体力、精神状态不好的老年人进行日常的陪护与聊天,并以大循环的模式轮换。③小病的治理费用由自己的家庭支付,遇到大病寻求集体的帮扶。在医疗费用特别大的情况下,资金来源于家庭、农保理赔以及集体资金三部分、并有合作公司出面向国家申请大病救助。④老年人的文化和娱乐需求。合作养老公司用经营所得添置书籍、视听设备、健身器材;在老年人中选取有一定文艺才能者成立文艺队,进行艺术创作与表演。⑤财务每一个季度公开一次,选取老年人中有一定文化知识者对财务进行审查。

三、合作养老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合作养老的制度缺失。目前我们国家合作养老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加以模仿,所以政府对于养老模式的探究与应用该加以扶持与引导。

2.管理与经营人才的缺乏。就目前来讲,农村地区的管理与经营人才是非常短缺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这样的状况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会逐步解决。解决当前人才短缺的办法是,养老公司聘请社会上的相关专家、学者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3.合作养老过程中矛盾的化解。参加合作养老的农民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各种纷争很容易导致合作养老非常艰难。因此,吸引高素质人员加入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极为重要。

四、农村合作养老的优点

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农村合作养老存在较多的优点:

1.迎合了老年人不愿意离开乡土的心理要求。老年人在故土生活了几十年,对家乡的风俗、人情以及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他们绝大多数不愿意离开乡土去远在异乡的儿女身边养老。

2.兼顾了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需求。在中国子女赡养老人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子女因为工作繁忙而将长辈送往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养老时,往往被社会传统文化责难为“不孝”。所以,不管作为子女还是作为老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去养老院的。而合作养老不需要老人离家庭。

3.降低高昂的养老费用。合作养老以相互帮助为基础,以纯福利性质为宗旨,节省了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等,这与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实情相吻合。

4.合作养老解决了老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养老不仅仅是要解决吃饱、穿暖、医病等问题,老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难题。合作养老由于都是乡里人,语言交流、情感沟通不成为问题,况且合作养老还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这些都满足了老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五、结语

1988年,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巴黎发表《巴黎宣言》,郑重声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孔子的智慧——孝文化,无论“孝”的形式如何变化,都将重新点燃人类生命的火焰。

“合作主义模式”在中国是可行的,这不仅是因为它可以调动一切资源,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多数量和最高质量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中国孝文化的底蕴已经为“团结”与“互助”奠定了基础,这种模式的选择能够为民间团体的发展壮大给予足够的空间,为福利的服务社会化提供机会,这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危机盛行的当世,此模式的推广显得至关重要,当经济复苏时,社会成员将受益无穷。而实践这种模式的最好形式无疑是“家庭合作,团体服务”。

另外,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小,目前的时间段是政府引导、解决养老问题的最佳时间窗口。紧紧抓住这个时间段做些文章,我国可以使得农村老年人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参考文献:

合作模式篇7

[DOI]10.13939/ki.zgsc.2016.03.189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结构和能源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能源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经过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中俄能源合作近期呈现加快推进的趋势。中俄通过持续创新能源合作模式的方式,努力共建新型能源大国关系。

1 中俄能源合作的具体实施模式

根据中俄双边能源合作的实际成果,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合作模式。

1.1 联合开发模式

能源联合开发模式是指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等地下资源的地质勘探、开采和销售工作,采用新技术提高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效率的合作模式。联合开发模式是两国能源合作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

俄罗斯大陆架面积为620万平方公里,其中400万平方公里富含油气资源,俄罗斯新版《矿产资源法草案》规定,外国公司只能通过与俄罗斯公司建立联合企业的形式参与资源开发。中俄联合企业主要从事在俄东西伯利亚等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地下资源地质勘探、开发和销售工作,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效率。两家公司执行全面长期合作的协议,合作内容涉及石油的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勘察开发以及科技信息交流等。开发俄罗斯的地下资源、需要巨额投资,为此,已经背负沉重债务的俄方企业会积极寻求中国企业参与联合开发。这对于双方企业结成战略资源联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从而有利于中方最终取得俄罗斯能源的利用许可。

联合开发的优点是:针对目前俄罗斯缺乏资本和技术条件的现状,在双方联合开发的过程中,中国的资本与技术可以引进俄罗斯企业中参与联合开发,从而为中国油气公司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机会。联合开发模式的缺点在于:联合开发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分歧与争端,比如两国政府在价格上的分歧,俄能源决策各方间的利益争端,中俄联合企业作为联合开发投资者和实施者双方间的利益争端等。

1.2 技术合作模式

技术合作模式是指以技术合作为基础,以科技合作为主线,以能源产业为平台,通过中俄技术交换、技术互补和技术贸易三种科技合作方式的自动,从而实现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将中俄能源合作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能源储量方面,中国的可开采年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短缺问题以及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会日益加剧,这就要求必须加强能源技术创新。虽然俄罗斯的能源产量巨大,但在能源的勘探开采方面,存在着开采条件恶化、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也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措施。目前中俄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田湾核电站是中俄在核能领域的高科技合作,为两国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同时在矿业科技合作方面也有一定程度进展,双方互相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钻探和爆破技术等。由此可见:加强技术创新是中俄两国政策的共同目标。双方技术领域的广泛合作为能源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能力的调整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能源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

虽然中俄能源技术战略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优势条件,但是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包括四点。

第一,国际因素的竞争或干扰,尤其是美俄深化能源合作给中国开发俄罗斯油气资源及运输通道建设带来了竞争压力。

第二,两国工商界在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方面缺乏深度了解,缺乏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对寻求合适的合作项目和可靠的合作伙伴存在一定难度。

第三,两国经贸科技合作的运转机制不畅。

第四,俄罗斯正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国内经济制度建设滞后,各利益集团、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利益争夺削弱了政府战略和政策的执行能力。与此同时,对外国投资战略性行业的本能排斥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技术投资。

1.3 安全合作模式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包括:供给安全、价格安全、消费的环境安全、运输安全以及勘探、开发与利用的研发安全等。在俄罗斯方面,尽管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很高,但能源问题对俄罗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却是很现实的。俄罗斯能源安全现状包括:能源出口依赖度日益突出,能源生产下降,能源行业固定资产老化,在能源发展与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已探明石油资源开采比例低、浪费严重,原有加工深度百分比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等。

中俄要想采取安全合作模式,构建能源安全合作机制势在必行。在构建能源安全合作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加强双方政治互信,建立政府间能源战略安全对话与沟通机制,将能源合作纳入地区战略对话。

第二,加强能源企业间的交流和互信,完善市场合作机制,加强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和石油进出口方面的合作,推动亚洲石油和能源市场的建立。

第三,督促和支持俄罗斯改善能源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快油气运输管网方面的建设,构建运输安全合作机制。

第四,加强双方法律机制完善,为双方能源合作的顺利进行和保障两国能源安全搭建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框架。

第五,加强反海盗、反恐怖及有组织犯罪等领域的安全合作。

2 中俄能源技术合作模式是最优的合作模式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标准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根据这种标准综合分析,技术合作模式是最优合作模式。

中俄两国巨大的资源互补性和经济互利性,是双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能源领域合作的强大推动力。目前,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中国最短缺的资源是能源资源,而俄罗斯最短缺的资源是资金和技术资源,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遭遇的欧债危机。因此,为了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和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两国往往根据自身的国情、世界局势变化来选择合适的能源贸易合作模式。对俄来说,目前石油贸易是最合适的合作模式。然而此模式无法保障合作的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唯一的办法是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技术资源,推动双方在技术和资金优势上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落实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的建立,从而提高中俄两国能源基础研究水平,解决能源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技术创新。

目前中俄两国都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创新能源开发技术作为重大战略。能源技术合作模式可以加强能源开发技术的革新和促进新型可替代能源领域的合作,通过建立中俄科技合作示范区的模式可以进一步拓展合作项目。与此同时,技术合作模式还可以通过企业的技术引进,进而落实到产业上,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使能源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并进一步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推进,将中俄能源合作推向下一个循环。

参考文献:

[1]程春华.新形势下中俄油气合作特点及思路[J].国际石油经济,2013,21(6).

合作模式篇8

[中图分类号]F091.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59―01

产学研合作是指生产企业、以学校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及以科研院所,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合作,致力于产品的开发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试制和市场销售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从而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道路,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手段。探讨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应对当前社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研究

1、按产学研合作组织中各主体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政府组织型、企业拉动型、学研推动型、共同主导型。

2、按结合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实体三种模式,从技术转让到合作开发再到共建实体,是一种逐级渐进的关系,合作关系逐渐趋于紧密。

3、按产学研合作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生产经营型、主体综合型。

4、有针对性探索的学研合作模式:“四驱互动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技术和市场双向推动模式等。“四驱互动式”是指在高校知识驱动、实践基地岗位实训驱动、行业协会信息驱动、企业项目与就业驱动各方面相辅相成,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共建共赢。技术和市场双向推动模式是把技术创新推动与市场化推动的两种模式结合起来,选择产学研共建联盟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推动的双向推动模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样式众多,每种合作模式适用的条件各不相同,合作双方面临的风险和收益也各不相同,这将直接影响对合作模式的选择。选择哪一种模式更合适、有效,就要由资金、设备、技术、市场潜力、环境、国家政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才能决定,一条不变的原则,即各方利益的保障是产学研合作得以顺畅进行的根本动力。围绕这一原则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才能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最大社会效益。

二、产业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1、合作双方价值观、知识产权归属有冲突,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不明确。对此政府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协助建立有效、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合作双方的权责,使拥有知识产权的高校或科研机构消除顾虑,同时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各自的利益。

2、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研院校的创新潜力不足。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争取成为合作创新的主体,通过合作改进原有产品和服务,并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员工素质,在企业内部加强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管理。为解决当前科研院校在产学研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需要采用创新的观点,构建适合大学产学研和整体长远发展的研发体系。大专院校应该设立产学研促进中心和研究院分别负责外部和内部的相关事务,实行从组织到组织的合作模式。

3、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目标不同,产、学、研无法真正对接,导致合作名存实亡,高校和企业无法真正达到互融。明确利益才是双方合作的动力,只有同时把握企业和研究院校才能探索出有效的合作途径。

4、产业链与知识链的失衡,在我国每年获得大批量的成果、技术专利,但是理论性成果较多,具有市场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少,真正吸引企业实现科技转化的成果、技术更是少之又少。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关注点的不同,导致了合作的不和谐,从而削弱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因此科研院校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根据自身喜好盲目进行,应该开始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根据企业及市场的需求来选定研究方向。

5、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协调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对产学研合作的计划性指导。二是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资助投入力度不大。三是产学研合作缺乏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协调。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和开发的内容各有不同,政府要根据具{本的产学研合作规划、计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政策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引导和推进产学研合作,使产学研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零星向系统转变。同时,要进一步增加政府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助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应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资助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品,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

三、加强产业研合作的几点建议

1、构健和完善各种政策机制。包括:利益需求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组织机制、社会机制、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机制、市场机制、法制机制、政策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行政管理机制、风险与利益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等等。

2、加强产业研中介机构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近几年来,一些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中介机构不断涌现,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提升区域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其宗旨是以促进我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产业研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了产学研三方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提高了产学研合作效率,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针对当前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管的作用,利用法律、法规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问,通过对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使中介服务不断地规范和完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岗位培训,打造一支具有高专业素质的中介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刘玉查;面向自主创新的东北地区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文少保;产学合作中的大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季佳玉;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合作模式篇9

2以产品协同创新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流程与机制

现从选题方式、校企双导师指导制、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方式、答辩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流程与机制进行展开论述。2.1选题方式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要求,不允许毕业设计的题目有所重复。通过采用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来自于工程实际,并以新产品协同开发与工程应用为导向,选择正在研发的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过程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为选题范围,并侧重于“以理论分析与仿真设计为核心”、“以新产品开发为核心”、“以工艺设计为核心”、“以新技术工程应用为核心”、“以试验研究与验证为核心”等模式。这种选题内容具有实用性、广泛性、丰富性、新颖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较大选择范围,而且可结合自己工作意向进行选择,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从根本上避免选题重复、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此外,针对以前出现的企业选题范围过大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一个大题分为几个部分,由多名学生各自承担其中一部分的方式。例如,一台机床由多个部件组成,其设计过程可分为几个部分,由一名或两名学生负责总体方案设计,而其他几个学生侧重于某个部件的设计。针对企业,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其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毕业设计为桥梁实现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与合作。2.2校企双导师指导制毕业设计指导方式采用校企双导师指导制,其中企业的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的实践指导工作;学校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的理论指导部分以及监督管理工作。校企的指导老师互相协作,共同指导,而在这个协同创新式的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指导老师参与工程实践得到能力的提高,企业指导老师在理论上有所提升,有助于汇集校企智力资源,更好的开展新产品协同创新。此外,这种双导师指导制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提早接触企业的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对于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企业有较大帮助。2.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方式由于教学改革以及课时调整,目前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越来越短,而毕业设计期间也存在学生就业应聘以及实习占用部分时间的问题,因此给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校企联合方式也存在学校与企业相隔距离较远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想设计搭建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协同指导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毕业设计过程的全程管理与进度监控。通过该平台,指导老师下发设计任务以及进度控制,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根据任务安排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并按时提交完成内容;双方可以实时沟通与反馈,以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此外,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保证学生每周到企业1-2次,以通过现场实践解决毕业设计过程的问题,并有助于指导老师掌握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学生每周2-3次跟学校指导老师讨论与汇报毕业设计情况,解决设计过程中的理论问题。2.4答辩以及考核方式实施“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规范答辩流程以及考核方式。(1)针对该模式对于毕业设计的更高要求,需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考核办法,并制定严格、科学、量化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在这种模式下,毕业设计成绩由企业指导老师评定成绩(约占30%,占比最高以突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学校指导老师评定成绩(约占20%,侧重于理论部分)、专家评审成绩(约占20%)及答辩成绩(约占30%,强调答辩环节)4部分组成,即由指导教师的评分(包括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并且评分含平时成绩以及毕业设计成果评定成绩)、评阅人的评分以及答辩评审小组的评分组成。(2)组建由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组成的联合答辩评审小组。因为学生选题为企业实际工程问题且侧重于创新应用于实践应用,因此答辩评审老师应有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参与;而毕业设计也涉及到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考核,因此高校教师也应参与毕业设计的答辩评审工作。组成联合答辩评审小组,力争使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判更加客观公正。通过强化评审环节,对于本科毕业生可起到一种鞭策作用,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3)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模式对于毕业设计的考核应侧重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这种毕业设计模式以协同创新为导向并侧重于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因此学生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由于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实现实物化,并有可能形成失败的设计方案;企业强调于工程问题的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很多设计过程及成果无法量化。在这种情况下,考核过程应重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而不单单以最终的结果来评定。

合作模式篇10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属性。承担着培养人的一般任务。通过对被教育者实 施充分、公平的教育,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2.职业教育又有着与其他类型教育不同的特殊属性。承担着直接为经济服务的责任。在 我国,职业教育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为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 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与市场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3.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北美的“cbe”模式,还是德国的 “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 国民教育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

1.“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由用人单位确定人才标准,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 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根据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 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会议参与学校的培养方 案的制订,通过讲课等形式把企业的用人要求传达给学生。

2.“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班的一种办学形式。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成了办学的伙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建设 。学校得到了企业办学经费及师资支持的同时,企业则得到了符合自身人才规格需求的未来 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3.“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逐步形 成 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校的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立良好的校内学生实践基地,而企 业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校企双方就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在 校接受理论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培养,更高一些的技能培养由企业来承担。

4.“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是由企业直接进驻学校,通过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学校零距离 接触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进入学校,企业怎么进入学校,企业进 入学校后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学校获得企 业资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和师傅的指导,学到了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 技能。对于专业技术优秀的学生企业可以出一部分费用,资助其继续深造。从而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校企互动式”培养模式。是企业主动为学校培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参与企业的 项目实际。这种形式解决了“学院派”教学的局限性,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教师通过企业 培训,了解了市场前沿技术,再回到学校教学显得得心应手。

三、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手段

1.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第一,深刻认识校企合作的意义。职业学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在培养 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 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 少的要素之一,要把企业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 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

第二,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的,职业学校要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 上拓展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 层次,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接合点。

第三,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合作功能。职业学校要放下架子,努力寻找合作伙伴。要建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在 自身功能定位上为企业发展,担负起应尽责任,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主动融入 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2.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配套

第一,紧贴区域经济需求,校企共建专业。邀请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顾问,共同商议专业设置,让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人才培养方案等。在校企合作中努力探索多样化实现形式。一些有条件、有特色的专业可以 和行业企业共建,企业从学生一进校就全程介入教学过程。

合作模式篇11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蒙代尔(1961)最早明确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主张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在当时的背景中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一些国家可以放弃自己的货币,在本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货币。这一设想的优点是降低了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及汇率风险,缺点是容易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影响就业,因此他强调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认为地区内高度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1963)提出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是指一国生产消费中的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率。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中,如果为了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采用本币贬值政策势必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以至于带来国内物价的上涨,但为了控制物价,又会引发国内需求下降和失业人口增加。同时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的效果。因此,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应该组成相对封闭的货币区,这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此外,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最优货币区选择的参照标准,如:凯南(1969)以低程度产品多样化、英格拉姆(1969)以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G·哈伯勒(1970)和弗莱明(1971)通货膨胀率的相似程度、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1970)以政策一体化程度等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末,这一理论又重新复活起来,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有关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90年代以来,欧洲经货联盟(EMU)的发展使得经济学家加强了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德瓦拉詹和罗迪斯(1991)、巴尤米(1992)、里斯(1997)、德弗罗和恩格尔(1998)等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早期的OCA理论建立模型分析,并运用大量历史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测定地区间实物冲击、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OCA标准的内生性分析、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的关系、汇率工具的效应、货币联盟中最优币种数目以及其他相关的货币调节机制,主要包括财政转移、信贷及资本市场在最优货币区的作用等问题。90年代克鲁格曼在深入研究蒙代尔和麦金农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货币区理论,建立了GG-LL模型,用以解释加入固定汇率区各国的经济结构应比较接近并且经济联系紧密,这样发生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货币区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以来,对国际货币一体化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的开创者蒙代尔由此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理论又得到了极大拓展,克鲁格曼(1993)甚至认为“最优货币区问题应当成为国际货币经济学的中心”。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

1.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单一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区域内成员国承诺放弃本国货币发行权,在区域内创立和使用全新的统一货币模式。目前最为成功的典型实例即欧元区统一货币模式。从欧洲货币联盟内部来看,由于使用共同货币,形成统一大市场,欧元区各国之间能真正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转移,使各国资源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同时,按照《马约》的四个趋同标准,加入欧元的国家应自觉维护财政纪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维护统一货币的稳定,促成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欧元启动后削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元的结算量已经上升到24%,从中期来看,世界金融资产的30%~40%将以欧元计价,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也将增加,这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局势和国际货币体系。

2.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先通过地区内次区域货币合作,然后再过渡到单一货币联盟的合作形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3.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指使用一种别国货币,如美元,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最终直接取代本国乃至本地区的货币,发挥区域货币的职能或作用。这种货币一体化方式又被称为美元化路径。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许多国家目前仍选择显性或隐性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美元作为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同时,货币替代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现象,许多拉美国家实行“双轨货币制”,即本币和美元都是国内的法定通货,有的拉美国家甚至取消本国货币直接使用美元作为其本位货币。在东亚,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影响在东亚次区域采取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只要各国愿意接受这种货币,就可以在该区域采用它作为次区域的共同货币。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1.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

如前所述,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原因是“亚洲传统”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渐进性。这种独特的“亚洲传统”是指东亚合作的灵活性、渐进性、协商性和非政治性。灵活性是指东亚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统一市场进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货币体系等方面不强求一致;渐进性是指东亚各国经济差异较大,可以分批加入货币一体化组织;协商性是指目前东亚经济合作尚处于对话机制阶段,远未完成制度化建设的进程;非政治性是指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和国家统一等问题,目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应多讲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不讲或少讲政治,不谋求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上这些“亚洲传统”极大地影响着东亚区域经济货币合作,使这一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和渐进,充满艰辛,这也是东亚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区别。2.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

笔者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可选择如下路径,并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初级阶段——建立危机救助机制

东亚货币合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就是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危机,在东亚建立某种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是近期东亚货币合作的中心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4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财政部与央行主要官员在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在APEC范围内建立了“马尼拉框架”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ADB)、世界银行及IMF协作进行经济信息交流与经济形势监控,并确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此外,东盟(ASEAN)10国强化彼此的监督机制,10国财长每年聚会两次,进行政策协调。这一监督机制后被扩展到“10+3”监督进程,在2001年5月的檀香山财长会议上提出了设立“10+3”早期预警系统。2000年5月6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又称“清迈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估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只要东亚外汇储备中的10%至20%被用来作为地区基金,参加的国家就能够很容易地克服任何清偿危机,而不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任何帮助。一旦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将相互提供干预资金,以应付紧急之需,同时还将交换经济和外汇方面的信息,建立起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迄今为止,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互换协定。2002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日本银行总裁速水优在东京签订了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显示旨在稳定亚洲地区货币的合作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中级阶段——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能在短期内解决外部冲击与金融危机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东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也难以保证东亚经济在长期内的稳定增长,因此建立一整套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合作模式篇12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蒙代尔(1961)最早明确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主张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在当时的背景中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一些国家可以放弃自己的货币,在本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货币。这一设想的优点是降低了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及汇率风险,缺点是容易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影响就业,因此他强调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认为地区内高度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1963)提出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是指一国生产消费中的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率。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中,如果为了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采用本币贬值政策势必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以至于带来国内物价的上涨,但为了控制物价,又会引发国内需求下降和失业人口增加。同时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的效果。因此,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应该组成相对封闭的货币区,这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此外,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最优货币区选择的参照标准,如:凯南(1969)以低程度产品多样化、英格拉姆(1969)以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G·哈伯勒(1970)和弗莱明(1971)通货膨胀率的相似程度、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1970)以政策一体化程度等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末,这一理论又重新复活起来,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有关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90年代以来,欧洲经货联盟(EMU)的发展使得经济学家加强了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德瓦拉詹和罗迪斯(1991)、巴尤米(1992)、里斯(1997)、德弗罗和恩格尔(1998)等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早期的OCA理论建立模型分析,并运用大量历史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测定地区间实物冲击、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OCA标准的内生性分析、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的关系、汇率工具的效应、货币联盟中最优币种数目以及其他相关的货币调节机制,主要包括财政转移、信贷及资本市场在最优货币区的作用等问题。90年代克鲁格曼在深入研究蒙代尔和麦金农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货币区理论,建立了GG-LL模型,用以解释加入固定汇率区各国的经济结构应比较接近并且经济联系紧密,这样发生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货币区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以来,对国际货币一体化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的开创者蒙代尔由此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理论又得到了极大拓展,克鲁格曼(1993)甚至认为“最优货币区问题应当成为国际货币经济学的中心”。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

1.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单一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区域内成员国承诺放弃本国货币发行权,在区域内创立和使用全新的统一货币模式。目前最为成功的典型实例即欧元区统一货币模式。从欧洲货币联盟内部来看,由于使用共同货币,形成统一大市场,欧元区各国之间能真正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转移,使各国资源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同时,按照《马约》的四个趋同标准,加入欧元的国家应自觉维护财政纪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维护统一货币的稳定,促成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欧元启动后削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元的结算量已经上升到24%,从中期来看,世界金融资产的30%~40%将以欧元计价,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也将增加,这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局势和国际货币体系。

2.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先通过地区内次区域货币合作,然后再过渡到单一货币联盟的合作形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3.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指使用一种别国货币,如美元,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最终直接取代本国乃至本地区的货币,发挥区域货币的职能或作用。这种货币一体化方式又被称为美元化路径。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许多国家目前仍选择显性或隐性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美元作为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同时,货币替代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现象,许多拉美国家实行“双轨货币制”,即本币和美元都是国内的法定通货,有的拉美国家甚至取消本国货币直接使用美元作为其本位货币。在东亚,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影响在东亚次区域采取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只要各国愿意接受这种货币,就可以在该区域采用它作为次区域的共同货币。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1.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

如前所述,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原因是“亚洲传统”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渐进性。这种独特的“亚洲传统”是指东亚合作的灵活性、渐进性、协商性和非政治性。灵活性是指东亚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统一市场进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货币体系等方面不强求一致;渐进性是指东亚各国经济差异较大,可以分批加入货币一体化组织;协商性是指目前东亚经济合作尚处于对话机制阶段,远未完成制度化建设的进程;非政治性是指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和国家统一等问题,目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应多讲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不讲或少讲政治,不谋求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上这些“亚洲传统”极大地影响着东亚区域经济货币合作,使这一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和渐进,充满艰辛,这也是东亚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区别。

转贴于中国论2.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

笔者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可选择如下路径,并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初级阶段——建立危机救助机制

东亚货币合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就是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危机,在东亚建立某种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是近期东亚货币合作的中心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4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财政部与央行主要官员在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在APEC范围内建立了“马尼拉框架”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ADB)、世界银行及IMF协作进行经济信息交流与经济形势监控,并确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此外,东盟(ASEAN)10国强化彼此的监督机制,10国财长每年聚会两次,进行政策协调。这一监督机制后被扩展到“10+3”监督进程,在2001年5月的檀香山财长会议上提出了设立“10+3”早期预警系统。2000年5月6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又称“清迈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估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只要东亚外汇储备中的10%至20%被用来作为地区基金,参加的国家就能够很容易地克服任何清偿危机,而不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任何帮助。一旦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将相互提供干预资金,以应付紧急之需,同时还将交换经济和外汇方面的信息,建立起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迄今为止,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互换协定。2002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日本银行总裁速水优在东京签订了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显示旨在稳定亚洲地区货币的合作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中级阶段——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能在短期内解决外部冲击与金融危机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东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也难以保证东亚经济在长期内的稳定增长,因此建立一整套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