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事迹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5:56:21

扶贫事迹材料

扶贫事迹材料篇1

县扶贫办党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切实抓好各项民族团结工作任务的落实,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成立了以____主任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是为民族和谐出力。办党政领导班子集体带领本办干部职工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及时妥善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为构建民族和谐靖州做出积极贡献。二是为民族团结绘图。办党政领导班子集体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经常对本单位的民族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法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单位呈现出风清气正、爱岗敬业、民族和睦的良好氛围。

扶贫事迹材料篇2

乡村脱贫扶贫事迹心得体会材料一

一腔热血倾注扶贫

“一直以来,我都把扶贫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任务。扶贫是我的责任。”说这句话的人,是_区枣林乡扶贫工作专职人员_。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从_年建档立卡工作开始,他就担负起全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工作。

枣林乡地处_区西山地区,下辖22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户数4720户。建档立卡工作中,根据精准扶贫要求,该乡共识别出18个贫困村4个插花贫困村,贫困户1350户3036人,贫困发生率为29.91%。山一家,水一家,扶贫要去每一家……作为一名乡镇扶贫工作者,不像第一书记那样直接面对贫困户,但是乡镇工作9年,_更了解农村、更了解贫困户。他自始至终一直在扶贫工作上,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更加熟练和精准。

争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自_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_一心做好本职工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由于枣林乡贫困人口多,这一重要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繁琐,而且要求严格。但是_在扶贫工作人手不足的时期,依然能独立圆满的完成任务。“有时候去得太远了,傍晚只能到村里借宿,住在农户家或者空置的宿舍里,晚上经常停电,黑黢黢的,当时觉得有些害怕,但是现在回忆起来也没什么了。”_笑着说。由于表现突出,由2018年3月,?_区政府授予_?“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在具体工作中,_悉心指导第一书记,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学以致用,积极争当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工作的排头兵,努力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两个百分之百”。

扶贫统计做到精准化、具象化

在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中,为了让识别结果和信息更加准确,_通过认真研究操作数据采集系统来查找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一天两会、一培训一指导”高强度集中指导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全乡在建档立卡扶贫开发信息录入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区前列,高质量率先完成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工作,使全乡信息平台建设精准指数达到90%以上,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脱贫指标实现紧密衔接。

_年冬,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开展以后,全乡都在忙于贫困户精准识别,_开启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指导扶贫三支力量进行精准识别及资料完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爷爷凌晨过世,只能随家人一同回家安排后事。心系扶贫大计的他有着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仅仅一个上午,中午就又赶回枣林乡投身到忙碌的工作当中。

多年坚守人生最美的风景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_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朋友说他疯、嫌他傻,正是他的“傻”和“疯”换来了扶贫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更换来了贫困户对他的高度认可。

贫困户的识别、录入以及脱贫退出等工作虽然繁重,但只是规划统计科工作的一部分。_对自己在规划统计科的忙碌工作评价为“甘之如饴”,他说:“在一次又一次的精准识别工作中,我们看到在政策的帮助下,我乡的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虽然工作越来越辛苦,但心里很欣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相信,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好脱贫攻坚的每一件事,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才是对自己多年乡镇扶贫工作坚守的最好诠释,才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乡村脱贫扶贫事迹心得体会材料二

放弃年薪10万元工作 回乡带领群众奔小康

说起_支书,村里的很多人都说他“傻”,“傻”在哪里?当然是“傻傻地”放弃在_年薪10余万元的高薪工作,毅然决然回到贫困村_村扛起了整个村的脱贫攻坚重任。

_,38岁,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6月选任_自治县_镇_村支书。虽然个头不高,但是整个人精神焕发、干劲闯劲十足。初见_支书,朴实灿烂的笑容让人觉得温馨,一下子拉近了距离,陌生感立即消散。

辞职回乡创业只因故土情怀

“家乡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我的根在这片深厚的土地上,我的故土情在乡亲们身上延续。当我看到家乡还是三类贫困村,乡亲们生活艰难,我寝室难安。回到家乡,能带领家乡人脱贫致富我很开心,我感到很幸福。”_如是说。

_自_年出去打工,在外面摸爬滚打16年,当过搬运工、推销员、部门经理、副厂长,吃苦耐劳,头脑灵光,敢闯敢干,收入稳定且充裕,是_村有名的致富能手。之前在外工作,很少回家,但是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乡的乡亲,期盼着家乡的发展。

_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想带着家乡群众脱贫致富。当这个念头给亲朋好友提出来时,大家都一致反对,都说我够“傻”的,放着外面的金饭碗不好好端,跑回村里当啥村干部。当知道到家里的态度反应后,我心里有点犯嘀咕但是很不甘心。同时,镇上领导知道了我的想法后,镇党委政府竭力支持我,帮助我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给我加油鼓劲,我又重燃信心,决定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不辜负组织和乡亲们的期盼。”

积极履职为群众干实事谋致富

_20xx年4月担任_村主任助理,6月担任_村村支书。虽然支书才干几个月,但是说起杨支书,村里群众都竖大拇指。

“_村共有265户1272人,其中贫困户有68户2_人,5个村民小组,有7户是低保户。”_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_自担任支书以来,马不停蹄不分昼夜为村里找产业谋项目,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短短几个月,修通了5公里的机耕道,协调上级解决了3个2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为100亩集体枇杷基地解决了灌溉和运输难题。

“我上任后,发现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更没有什么产业基础。即使有种植枇杷、红心柚等精品水果,但是分布比较零散,单打独斗,不成规模,集聚带动效果差。”_如是说。

_认为,结合_村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途径。因此,_上任后,积极推广“塘约经验”,推进村社合一发展集体经济,结合“五户联保”_牛养殖模式,计划在_村投资建立养牛场,发展_牛养殖;在坡度向阳地带种植提子、枇杷、脐橙等精品水果,在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目前_村已经种植五星枇杷300余亩,早熟蔬菜20亩,红提60亩,脐橙140亩。

为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_带领村支两委积极推进串户路、庭院硬化和路灯亮化。通过大家的努力,截止目前,_村串户路硬化2206.98平方米,庭院硬化6户184.4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覆盖全村220户。

苦干实干誓摘贫困村帽子

“自当上村支书后,没有了节假日,每天都在为村的各种事务忙碌,白天在外跑项目,晚上就处理村里的各种大小事务,经常还工作到深夜。”_说,由于村里的事务实在繁忙,自己很少陪家人,这也让家里人颇有怨言,但其称无悔当初选择,并坦言希望更多在外工作多年、有技术有资金有种养殖经验、富有经济头脑的人回乡,带领村民致富。

_知道,要发展必须要有领头羊,而人才是关键。自回村工作以来,_利用自己在外工作积累的人脉资源,积极联系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才回乡创业,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谈起_村的发展规划,_两眼放光,信心满满说:“今年要把产业发展起来,带领大家多挣点钱,到年底一定要摘到这个戴了多年的贫困帽!”脱贫攻坚路,领头雁带路,相信_村在_这个领头雁的带动下,必定能拔出穷根,脱贫致富。

乡村脱贫扶贫事迹心得体会材料三

“家乡是个宝,不能让乡亲们守着好资源过穷日子。”_自治县_镇_村返乡创业农民工_将多年打工积蓄悉数投入,回乡流转土地搞起了红肉蜜柚种植,不仅自己拓宽了致富路,还吸引和带动了周边农户也走上致富的新路子,昔日农民工成了致富带头人。

在_镇_村_的果园里,一米多高的果树上挂满了硕大的红肉蜜柚,看着着实喜人。但这仅仅是_红肉蜜柚种植的一小部分,据她介绍,不远的几处山头也全是她的红肉蜜柚种植基地,再等上一两月就可成熟销售。

多年前,为寻求生计,_夫妻二人去到了省外红肉蜜柚大型果园务工,熟练掌握了柚子种植经营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攒下了不少钱。_年,_从外省带着几十株红心蜜柚回家乡试种成功后,于是与丈夫将外出打工积累的1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发展起了红肉蜜柚种植,不仅为自己开启了致富门,也为当地群众务工找到了出路。

果园基地建起来后,解决不少农户务工需求,但_并不满足于此,想着乡亲们不能守着好资源过穷日子,_下决心要带领周边群众大干一番,带动家乡发展。说干就干,_立即动员周边农户种植,带动了全村6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小组种植红心蜜柚。针对想发展没能力的贫困户,_自己育柚子苗免费赠送,为贫困户发展带去了希望。

现如今,_已带动_镇及其它乡镇的红肉蜜柚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户40户,精准扶贫30户,扩大种植面积1200亩,解决劳动就业100余人。

乡村脱贫扶贫事迹心得体会材料四

_年_永辉超市积极参与_市对口_、_、_三个区县的扶贫工作,其中党委书记李国同志负责_扶贫工作相关事宜,共计投入400万元。自工作以来,李国同志认真贯彻_市市委关于“坚决打好全市扶贫攻坚战”的精神,认真履行扶贫开发方针、政策与措施,通过深入调查对口帮扶村,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多项扶贫开发工程,依次解决对口帮扶村民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明显改善,使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帮扶效果显著。

以为民谋福为动力坚持积极参与

李国同志在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系列精神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_市扶贫工作一系列部署,将扶贫理论转化为科学生产力,认真积极参与扶贫相关工作,对永辉超市对口帮扶_的扶贫工作做了具体的分工,并与_县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深入对接乡镇、村组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和乡镇、村组干部座谈,与帮扶对象进行零距离交流,对接具体帮扶事项,共商帮扶措施。持续跟进帮扶项目的后续事宜,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完成。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开展扶贫项目

李国同志一直坚持深入对口帮扶村进行实地调研工作,认为这是打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他深入_县调研,从_县三河镇独特的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出发,结合当地贫困村民的实际情况,对帮扶_县脱贫致富的计划作出了具体安排:为三河镇白玉村建立长毛兔养殖场;为三河镇万寿寨村建立猕猴桃生产基地、并且为了保障万寿寨村猕猴桃能顺利打出市场,还建立了猕猴桃冻库;亲自慰问贫困党员,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问候语关怀;针对万寿寨高山贫困村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情况,帮助他们进行了生态扶贫搬迁。通过深入各对口帮扶村实地调研,李国同志实施了符合对口帮扶村迫切需要的帮扶项目,在改善村基本生产生活环境的前提下,更是发展了适宜的产业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村民的贫困根源,为他们提供了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

以廉洁自律为保障打好扶贫攻坚战

扶贫事迹材料篇3

立足乡情实际,深入研究“理思路” 

XXXX同志自从事扶贫以来,为了快速转变角色,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学习成了最有效的途径。精准扶贫工作是党中央提出的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为了实现“精准”她在认真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知识政策,将惠民政策“吃准”的同时,更多的精力则用于下乡调研。 

立足本职工作,勤于研究“精指导” 

扶贫事迹材料篇4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矿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扶贫帮困总体目标,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包扶措施,严格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包扶工作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促使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单位来说,很多职工的生活都比较困难,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有的家遭变故,生活困难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我单位党、政、工的心。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事关我单位职工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单位把职工的生活当做我们的第一牵挂,对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等十分重视。

我单位职工突发重病,住进医院,我单位十分重视,积极向上级部分反映,矿及时给予了救济。

同时,我单位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并积极帮助困难职工申请救济金。我队党、政、工还曾多次前去探望因病住院的职工史忠显、刘建伟等,不仅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更送去了我全队职工的关心与爱护。

扶贫帮困工作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单位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我矿的快速发展做出我单位的最大贡献。

扶贫开发单位先进事迹材料(二)

xx区民政局是十x五扶贫开发重点村毛园村的定点帮扶单位。几年来,我局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一个中心,围绕两个重点,做到五结合的总体要求,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改善贫困地区面貌为目标,全力推进毛园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定为定点扶贫单位后,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定点帮扶小组定期地到村进行调研和指导帮扶工作,到目前为止,毛园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全村人民的认可,几年来共拨付扶贫资金20余万元,建设项目15个,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780元,比2006年人均增长2130元。

1、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该村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和抗旱能力较弱的情况,帮助该村完成了6.3村组公路的硬化工程,50口水塘,5条水渠的整修工程,1座病险水库加固。改变了该村村民行路难、抗旱能力差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投入7.6万元解决了38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结合新农村建设帮助该村选点、规划了两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完成组级主干道2.5公里的硬化工程,改房37户,改水改厕39户,现在两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整洁,绿树成荫,村民精神面貌焕发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景象。

扶贫事迹材料篇5

【正文】

黄凤贞,女,汉族,共产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奋斗在第一线,在推动全乡城居保扶贫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是积极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黄凤贞同志不畏艰辛、不怕麻烦,每月不定期利用集市闹区群众集中的时机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宣传社保扶贫政策,做到居民保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贫困人员的参保积极性。有个别贫困户因对政策不理解甚至理解有偏差,以为要自己出钱便拒绝参保,她都利用业余时间亲自上门入户耐心解释,最终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应代缴尽代缴”。

扶贫事迹材料篇6

【正文】

村第一书记教育扶贫事迹材料 孩子是文明传播的火种和根苗,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福镇塔竹村第一书记韦鸿安经常把“家有读书郎,贫困不会长;家有读书女,后代明事理”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每一次下到农户家时,也不时地向村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宣讲。这只是第一书记在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上的一个缩影。

驻村以来,韦鸿安坚持把“扶贫教育,扶智为先,扶智路上不落下任何一名学生”的要求作为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最首要目标,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在每年的三月和九月学校开学初期,他利用后盾单位南宁市军休中心红色资源优势,连续三年邀请军休干部深入塔竹小学开展爱国爱党爱家教育活动,通过老干部在边境作战中克服重重困难、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亲身经历,给学生培正铸魂,播种学生爱国爱党爱家的正能量种子,激励塔竹小学的学生排除万难、披荆斩棘,奋发向上。同时,按照学校上报的学生开学不到校情况,韦鸿安积极联系后盾单位组织具有丰富心理学实践经验的李旭云等几名军休干部对厌学的15名孩子进行了心理规劝。林某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林某娟在小学时成绩非常好,上初中后认识了一些社会人员,就开始经常逃课不上学。帮扶人走访过后仍不见情况回转,韦鸿安书记马上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并带着有丰富心理学实践的军休首长一起进村入户,走访了林某娟的6名社会朋友,终于劝她返回课堂继续学业,同时韦鸿安还与林某娟互加微信,随时了解林某娟的思想动态,给予心理援助。经过心理引导,15名厌学学生均返回课堂,目前已经有11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扶贫事迹材料篇7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一个脸上挂着微笑的梁静---宁明县北江乡北明村扶贫信息员,把青春当赌注倾洒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

2017年从广东务工回来探亲时看到村里贫困户的艰辛,再与广东的繁华对比,心里一阵酸楚,乡亲们还没脱贫我又怎么可以自扫门前雪?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更应该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发挥作用,便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几家公司提出的优越条件,回到生我养我的北明村做起了信息员。

为了及时把脱贫攻坚的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经常看书做笔记,认真学习扶贫业务的有关书籍、文件,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为做好信息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保障。作为一名村级信息员,我时刻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坚持信息的实事求是,各项工作都坚持以信息的形式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三年来,为了让上级领导和群众及时了解扶贫工作的工作动态,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凡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各种活动都深入了解,及时采集信息,为领导决策和人民群众监督提供第一手资料。

扶贫事迹材料篇8

正乡风:扶贫先扶心。X年,X上任X村第一书记。初来乍到,他信心满满。他决心扎根农村,带领农民兄弟脱贫致富。然而,现实很快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村民们叉腰观望,对扶贫计划将信将疑,看得多,干得少,扶贫工作几乎陷入僵局。

怎么破局?在经过短暂的彷徨后,X静下心来反复思量,决定转变思路,踏踏实实从基础工作干起,逐户走访,问情况、拉家常……深入了解村民的所想所需,和村民交朋友。几个月下来,他把各家各户的情况摸得门儿清,并总结出贫困的根子:不仅仅是山少、水少、田少,不仅仅是因灾、因病、因学,还有民风不正、脱贫信心不足等思想上的问题。扶贫先扶心。于是,重塑乡村传统美德,打好脱贫思想战,成了X带领的驻村帮扶队的“一号工程”。

走访中,X发现一到农闲村里便打牌成风,于是主动找村支部书记恳谈,提出沉迷打牌不仅影响照顾小孩、老人,还容易滋生不劳而获、懒惰散漫的懈怠思想,严重影响脱贫士气,要求村干部带头远离牌桌。村民们渐渐觉得这个城里来的干部说话总是说到点子上,于是慢慢打开心扉,心里有什么疙瘩都爱跟他说,而他竭尽所能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大家的心思逐渐聚拢到脱贫攻坚上来。

驻村一年多,在X的带领下,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涵盖尊老爱幼、日常起居、邻里相处、待人接物、珍惜良田、治家之道、婚丧嫁娶、戒赌戒毒、戒斗慎讼九个方面,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整理了村里走出的六位名牌大学生材料,制成村贤榜,张贴在广场;在全村组织评选“四美家庭”:孝老爱亲、干净整洁、教子有方、勤劳节俭;还成立了腰鼓队,组织广场舞、太极拳,提振村民精气神……乡风淳,正气扬,脱贫的脚步走得更稳更实了。

强产业:精准帮扶富腰包。村民们思想上的弯扭过来了,扶贫工作打开了局面,但这仅仅只是开始。X村山脉相连,顽石遍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散居在石头旮旯里,人均耕地仅X.X亩,人均纯收入不足X元。村里不仅缺地,还缺水,全村就一口水井,水量有限,村民用水紧张,几十年来,“水荒”问题造成村组矛盾不断升级。

用地用水问题怎么解决?石头山里怎么脱贫?X一筹莫展。这时,湘西十八洞村传来“在外租地X亩种猕猴桃”的消息,X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凉薄的几丘田何不改种猕猴桃?说干就干,X从省城请来专家化验土壤,开辟试验田,不到两年,X亩猕猴桃基地落成,一年创收几万元。

X还看到了顽石后面的商机,“这么多惟妙惟肖的石头,何不利用起来,打造X的石林,发展乡村游?”X带领驻村帮扶队,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发动群众,在石头缝里种上了X、芍药,打通了环山游便道。春天一到,X、芍药竞相开放,游客接踵而来,农家乐生意火爆。X、芍药的根还是有名的中药材,也给村民带来了收益。

扶贫事迹材料篇9

一、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工作队长驻村开展工作后,首先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掌握了湾里村基本村情,及百姓致贫原因。该村位于xx,辖xx自然村,耕地面积x亩,总人口x户x人。主要致贫原因有,土壤贫瘠且地块小不易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低;雨水稀少,庄稼长势差,收成少;文化水平低,缺乏一技之长;子女升学开支大,生活压力增加;思想观念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二、为群众排忧解难,增强致富信心

1、工作队长在流汾村进行走访调研时,xx贫困户反映他想发展养猪产业,但资金匮乏,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与银行沟通,协商贷款,后又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其筹集资金。猪舍建成并出具规模,又面临滞销问题,为了不让贫困户努力白费,不打击其积极性,向xx请示购买生猪,后又联系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屠宰场进行屠宰,最后拉运到各个指定地点,全程陪同。因市场好转,猪价上涨,该户收入可观,实现了稳定增收,增强了致富信心,摆脱了“等、靠、要”思想。

扶贫事迹材料篇10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知之不难,行之不易。突如其来的X疫情,打破了X村的宁静祥和,X主动放弃休假,大年初二便赶赴X村和村干部一起部署防控工作。

他时刻谨记防控疫情既是责任,更是使命,在他的号召下,X村X名党员主动投入疫情防控,X名党员为抗击疫情捐赠物资,通过党员带动引领,X名群众志愿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

在他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全村党员干部张贴疫情防控海报X余张、悬挂横幅X条、发放疫情预防宣传单X余张,全面摸排X次。消毒检查站防疫物资有限,他尽自己所能联系防疫物资,不给上级党委政府加负担,连续最长值班时间长达X小时。一件件,一桩桩,就这样点点滴滴、默默无闻的守护着X村。

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插上“e”翅膀。为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推销出去,提高群众种植、发展产业的积极性,X积极寻找销路和市场。

扶贫事迹材料篇11

【正文】

某局驻村干部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2月23日,在钟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暨“三大攻坚战”表彰大会上,钟祥市税务局驻双河镇三同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赵华被授予钟祥市“三大攻坚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成绩只属于过去,精准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我将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面对金灿灿的奖牌,他话语中低调而透着坚定。

心系村民干劲足

2016年,钟祥市局决定委派赵华驻钟祥市双河镇三同村负责扶贫工作,他欣然受命,从老队长邵光喜手中接过“接力棒”,回家卷起铺盖,一头扎进村里,这一呆就是五年。

三同村是双河镇唯一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委会一直无党员群众服务活动阵地,群众办事、就医、休闲成为“老大难”。他积极向市局、镇党委汇报,积极在帮扶单位、包联企业、乡镇政府及社会各界奔走,多方筹措帮扶资金95万元,建成了党务、政务、村务、医务、商务“五合一”功能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为帮助修建公路,他骑着摩托车,对6个组25.8公里泥泞路进行丈量、察看,向上级部门汇报,帮助争取整合村级道路建设资金467万元,新修了18.7公里的村组和入户道路。目前,村组公路已投入使用,村民从此告别了泥巴稀烂的“水泥路”,走上了宽阔硬实的“放心路”。

群众饮水工程一直是赵华心里牵挂的事。他积极与当地黄峪冲自来水厂协商联系,并通过捐资帮扶与村民自筹,整合资金40万元,架设通村入户自来水主管网,实现了全村202户775人用水安全“全覆盖”。另外,他积极争取电改项目资金250万元,更新老化线路,新增电力台区5个,确保了农民生活和生产用电安全稳定;落实国家保障政策,帮助9户贫困五保户申请每年享受保障资金7521元,帮助因病致贫的12户贫困对象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与电信公司达成协议,完成了电信光纤铺设入村,开通了网络,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上网;为7名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为留守儿童家庭送去大米和食用油,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

工作中,他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成功摸索出了香菇种植、富硒花生、富硒葛根、龙虾养殖、土鸡养殖、牲猪养殖“三种三养”高效农业,为村民经济带来了不少收益。目前,三同村种植葛根面积达50亩,人均增收1200元;种植富硒花生900亩,亩产800斤,人均增收800元;建成规模种植香菇25万袋,从事农户达到89户350人,年产值200万元,人均增收1200元;投入资金20余万元,开挖、清淤、除障、筑坝整治河道6.5公里,发展稻虾种养189亩,人均增收1800元;发展土鸡养殖3500只,年产值8万元;发展牲猪养殖900头,年产值198万元。

2020年8月底,三同村在迎接湖北省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抽检中再获佳绩,成为钟祥市“省考”反馈意见唯一的“零问题”村。9月30日,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75人已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退出标准,并顺利通过脱贫验收,实现了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退出、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的既定目标。

竭力申领助学金

“赵叔叔,我们学校希望工程的助学名额出来了,感谢您的帮助……”“我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争取以后有能力了,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2017年11月4日晚,在武汉某大学本硕连读的小刘,给赵华发来感谢微信。赵华随后回复:“恭喜你!希望你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走出精彩人生!”

小刘家住双河镇三同村,爷爷奶奶年老体弱,爸爸妈妈“面朝黄土背朝天”,姐姐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某软件公司上班。家境贫寒、因学致贫,四口人被列为帮扶对象。

赵华走访了解到小刘的家庭情况后,立即联系小刘的爸爸,向他宣传国家扶持贫困大学生政策,并与小刘互加微信。

赵华又联系钟祥市教育局、扶贫办等部门,建议小刘在校申请“湖北省希望工程·知音同行助学基金”,并马不停蹄地到双河镇扶贫办填写表格,到民政部门加盖印章,帮小刘出具家庭困难和贫困户建档立卡等证明,寄到小刘所在大学,帮助她成功申请到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

小刘的奶奶已到肺腺癌晚期,每年医疗费近9万元,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赵华又联系三同村村委会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评议大会,向扶贫办汇报情况征求意见,经评议,代表们一致同意将小刘的爷爷奶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为小刘的奶奶办理补充医疗保险,这样,小刘的奶奶每年只需4000元左右费用就可以安心养病。

后来,小刘的爷爷奶奶通过动态调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刘一家对税务部门“雪中送炭”感激不尽,连连称赞“扶贫干部是党和国家派来的恩人,共产党真好!税务局真好!扶贫干部真好!”

帮工助销解心愁

“唉呀!这可咋办?”2020年3月份,贫困户刘大伯两口子在听说可以恢复春耕生产的好消息后,却在自家香菇棚里犯起了愁。

刘大伯是村里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学会了种植香菇的技术,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尝到发展产业致富甜头的刘大伯一家,准备再增加种植2500袋香菇,年前他就已经准备好了香菇袋料,待3月底就可装料、点菌种。谁曾想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两个在外地务工的女儿又滞留在武汉回不了家;各村组之间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道路都实行了封闭管理,生产香菇的袋料也只能居家装料,并需要三人以上同时进行操作。

农时不等人。正当刘大伯俩口子正在香菇棚里为找不到帮手急得团团转时,赵华和曹祥通过大排查大走访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立即为他们送去了口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帮忙装料、封袋,解决了刘大伯的燃眉之急。

村民张大哥,现年49岁,前些年开农用车时发生车祸,导致手、腿重度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父母亲年岁已大,几乎干不动重农活,母亲患有长期慢性病,一家人生活极其艰难。

赵华了解情况后,对张大哥尽心尽力开展帮扶,指导发展养鸡,帮助建立了300多平方米的鸡舍,并架通了电线。次年4月,张大哥购买了4000只鸡苗,为保证鸡舍温度适合小鸡生长,每晚撑着拐杖起床10多次,为鸡舍里的几个火炉加柴;睡不着觉时,他便翻看工作队送来的养鸡方面书籍,让自己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在鸡苗长大一点后,就被散养在山坡上,成为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生态绿色食品;在驻村队员的广泛宣传下,不少人慕名前来订购。

2019年,张大哥养殖的5000只土鸡卖了一个好价钱,剩下的1200只,他打算随后就卖出。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地封村封路、禁止活禽流通,导致土鸡滞压卖不出去,本应4个月出栏的商品鸡,养殖了6个月,光一天的饲料费用就有200多元。面对疫情和巨大开支,张大哥一家人整天郁郁寡欢。

赵华了解到他的困境后,连忙四处帮助联系土鸡收购商,协助开好“绿色通道”申请,销售土鸡1100只,缓解了他们一家的经济压力。同时,获得所在单位领导支持,安排专车到其家中,按照每斤12元,价款3600余元,收购了剩余的100只土鸡,购买的土鸡用于单位食堂食材。

土鸡销售一空后,赵华心里压着的石块终于放了下来,张大哥一家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帮扶走上致富路

“三九”时节,冬日暖阳,村民曾大姐与赵华、曹祥,围坐在自家新盖的楼房门口晒着太阳,侃侃而谈着过去的艰难日子、如今的美好生活……

曾大姐一家六口,有一个还算幸福的家庭。自己和丈夫在家务农,种了十多亩水稻,俩女儿聪明孝顺,公婆身体也算硬朗,凭着夫妻二人的辛勤劳作,虽说不算宽裕,但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的一天,她在插完秧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农用三轮车撞倒,瞬间失去了知觉……两天后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术后病床上,由于经过开颅手术和惊吓,从此患上严重的手术后遗症——癔症,如果情绪稍微有一点波动,就会心慌气短、倒地抽搐。

2018年初,钟祥市迎来全国省级党委政府扶贫成效交叉考核。天气格外寒冷,到处冰天雪地。赵华、曹祥顶风冒雪入户开展调查、宣传扶贫政策,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一天的走访结束后,他俩拖着疲惫的身体正准备回村委会寝室休息,曾大姐丈夫急匆匆跑来,一把拉住赵华的衣袖:“赵书记,我爱人又发病了,现在已经脸色铁青,村医说心率只有40多了……”三同村地处偏远,客运班车早已停运,幸运的是扶贫税务干部带来了一辆越野车。“快!救人要紧!”赵华和同事找来防滑链罩上后,载着曾大姐夫妻二人历经4个小时,终于在晚上10点钟送到了荆门医院。看着曾大姐被顺利推进了治疗室,赵华和同事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扶贫事迹材料篇12

自到X村工作以来,X就成了村里的一名“特殊村民”。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那些日子里,她日历上常常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工作繁忙,生活便不规律,饿了随便“将就点”,工作队的同志劝她休息一会再干,她总是会说“干完了,再休息”。X与驻村工作队员密切配合,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调研,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讲实话,甚至是气话。她和工作队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制定出了属于X村和村民的脱贫路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