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专干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0:20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1

(二)精准信息录入,更新完善贫困户信息。自2016年1月20日开始,我办制定了工作方案,要求各县(市、试验区)对2014年建档立卡工作认别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以及2012年省扶贫办确认的贫困乡镇等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更新,并录入贵州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目前,全州共完成8个县、88个乡镇、629个贫困村2014年相关数据的更新和录入;完成30.59万户贫困户信息修改更新;完成3.27万户贫困户帮扶措施的修改更新和录入;完成6.72万户贫困户帮扶计划的修改更新和录入;完成2016年计划脱贫贫困户标注3.87万户;对因死亡、出嫁等原因贫困人口1378人进行消户处理,对新出生或嫁入而新增加的1036人进行补充登记,做到有进有退,动态管理。并于5月13日召开了全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培训会”,共核实比对五保户4928户6895人;低保户10.60万户21.78万人;低保贫困户14.45万户56.90万人。

(三)强化责任分解,大力推进减贫摘帽。一是分解目标、落实减贫任务。年初,我州将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一一分解,明确到8个县(市)和义龙试验区,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以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达2016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计划任务的通知》(州扶领〔2016〕1号)将15.06万人减贫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试验区)、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明确各县(市、试验区)逐级将减贫目标任务认真分解落实到乡镇、村、贫困户,按照“脱贫必须有项目扶持、必须列入年度脱贫计划、收入必须超过扶贫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负责人,实行“精准”管理,有效推动减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其中:兴义市计划减少0.75万人;兴仁县计划减少2.05万人;普安县计划减少1.6万人;晴隆县计划减少2.2万人;贞丰县计划减少1.9万人;望谟县计划减少2.31万人;册亨县计划减少2万人;安龙县计划减少1.55万人;义龙试验区计划减少0.7万人。二是精细测算、做好“减贫摘帽”县、乡镇申报。根据“十二五”期全州重点县和贫困乡镇“减贫摘帽”计划,对还未实现“减贫摘帽”的重点县和贫困乡镇2014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进行摸底、测算,将晴隆县和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5400元的贫困乡镇,拟申报为2016年计划“减贫摘帽”。并于2016年2月22日以《____州扶贫开发公室关于申报2016年度“减贫摘帽”重点县暨贫困乡镇的请示》(州扶呈〔2016〕4号)向省扶贫办初步申报。

(四)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抓好各项试点工作。一是积极探索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工作。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我办加强与州金融办、信用联社驻州办等部门的联系,印发《____州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努力推动全州各县市积极开展小额信贷金融扶贫试点,从因素法分配到县资金中安排2407.30万元作为小额到户贴息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投入。预计可撬动金融资金4.8亿投入扶贫开发,放大扶贫资金投入效应。目前,各县正在跟金融部门积极对接,做好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二是大力推进“减贫包干试点”。下达上级财政扶贫资金6949万元,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即:产业化扶贫工程、生态化扶贫工程、城镇化扶贫工程、科技化扶贫工程

、品牌化扶贫工程、合作化扶贫工程、就业化扶贫工程、个案化扶贫工程、信息化扶贫工程、兜底化扶贫工程),强化“六大措施”( 召开攻坚誓师大会、建立贫困户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严格过程管理、强化协调联动、严格追责问效),细化责任,确保兴仁县“减贫包干试点”有力推进。三是全面推进麻山乡精准扶贫整乡推进试点。成立麻山乡四项行动领导小组,及时下达麻山乡“四项行动计划”资金5370万元,推进59户贫困户移民安置到望谟县生态移民安置点;完成牛场小康寨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完成广场、农贸市场场平,现正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完成小水池建设60口;建成标准化牛(羊)圈10个近1620平方米,种植皇竹草1200余亩;完成3000平米标准化生产大棚。四是积极开展“雨露计划·1户1人”试点。适应新常态下精准扶贫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按照省的统一安排部署,并结合我州培训工作实际,科学制订全年培训计划,确定重点专业、培训数量、培训班次和补贴标准,并将任务指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同时,对全州培训工作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实行月统计、季报表、截止目前共完成各类培训5809人。五是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文件要求,州扶贫办与州委组织部联合行文,要求各试点结合实际积极制定方案,拟通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开展“1户1人·雨露计划”培训、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推动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实现扶持一村、脱贫一村、致富一村,形成党建、扶贫共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格局。 (五)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开展同步小康及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实施“212”扶贫开发战略(即抓好州内、州外两个市场,用好党建扶贫和同步小康这一个载体,实现帮扶对象和脱贫目标任务“两个精准”)。打造“三招两式一提升”精准扶持____模式(即招支部结对子、招市场促销售、招能人搞带动这“三招”,以“菜单式兜底,育婴式管理”这两个帮扶模式,提升群众文化、技能、文明等方面素质),通过农餐对接,实现学校、机关、企业等单位食堂与贫困农户建立面对面、点对点直接的购销关系;同时,积极开拓州外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帮助贫困农户将农产品变为商品直接进入高端消费市场,助农增收,脱贫致富。二是推行“6大特派员”制度。选派1537名组织、扶贫、科技、流通、金融和企业等六大特派员驻村开展工作,帮助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社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贫困村,有科技需求的乡镇、村委会和省级农业园区开展帮扶,为农民持续增收,农业高效发展,农村稳定繁荣服务。三是强化同步小康驻村。从州直单位选派名4560干部,赴全州8县(市)、义龙试验区854个村,统筹开展同步小康驻村、“联乡、驻村”、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暨州直单位党支部结队帮扶特困户工作,每个村至少安排5名驻村工作队员,确保全州629个贫困村派驻精准扶贫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达到全覆盖。同时,州四大家班子成员挂村帮扶,从精准识别出的扶贫对象中选择2户以上特困户重点帮扶。通过政策引领、领导示范,确保每村都有一个以上帮扶责任单位,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名帮扶责任人,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套帮扶计划。

(六)强化督查检查,推动扶贫项目稳步实施。下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40824.6万元到县,下拨率100%。督促各县(市、试验区)严格执行扶贫项目审批“七流程、十步骤”;开展全州扶贫系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和民生政策、民生工程及民生资金信息公开,促进项目公开公示接受监督。4月,我办对全州2013-2016年扶贫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和报账情况以及利益联结机制和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就存在的部分乡镇群众积极性不高、技术服务不到位以及资金报账不及时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限时整改落实,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七)深化沟通协作,进一步争取对口帮扶力度。3月17日,宁波市对口支援办领导到我州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共同洽谈初步确定了2016年宁波市级对口帮扶项目及资金,共5类14个项目,帮扶资金1500万元。截至5月底,我州初步确定宁波对口帮扶项目54个,帮扶资金总额已达4275万元,其中,市级帮扶资金1500万元,各县(市、试验区)帮扶资金2775万元。6月17日,宁波市对口支援办到我州就7月初党政代表团考察访问事宜做准备工作,并初步商定党政代表团到访我州时,追加市级帮扶资金1000万元。

(八)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扶贫专项改革思路。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办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专项改革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____州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方案》、《____州“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全州党支部结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____州关于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7年)实施方案》、《____州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____州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为我州扶贫专项改革的指明了思路。

(九)瞄准市场靶子,突出抓好绿壳蛋鸡产业发展。截至2016年5月底,全州投入发展绿壳蛋鸡产业资金4203.4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703.49万元,部门投入资金90.00万元,贷款资金75.00万元,企业、农户自筹资金335.00万元;覆盖67个乡(镇、街道办)、514个村、2.40万户、9.49万人,其中,贫困乡镇39个,带动贫困农户2.30万户,9.01万人发展绿壳蛋鸡产业;养殖绿壳蛋鸡存栏139.00万羽,其中,兴义30万羽、兴仁18.60万羽、安龙14.5万羽。

(十)做好扶贫

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今年来,按照“大题大作、搞好策划、把握导向、注重实效”和州领导的要求,围绕扶贫开发中心任务,服务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形成内外结合、上下互动、正面引导、重点突破的宣传工作新局面,努力营造扶贫开发的良好舆论氛围。我办切实把扶贫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州扶贫办党组加大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制定了《____州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从“一网一刊两报一信息”(即:扶贫信息网、金州扶贫专刊、扶贫简报、扶贫信息专报、短信发送平台)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拓宽了扶贫宣传的渠道;5月19日至23日,举办了全州扶贫宣传工作培训,对全州扶贫系统通讯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了全州扶贫系统的信息宣传能力;5月底,第一期《金州扶贫》专刊正式出版,并在全州范围内进行分发,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报送省扶贫办信息80条,全省排名第四,采用40条,全省排名第三。 (十一)完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切实履行好“两个责任”,办党组高度重视,按照“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党员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扎实推进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办党组高度重视干部召回工作,将开展干部召回管理与讲政治、讲规矩相结合,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解决自身矛盾相结合,认真总结、借鉴全州干部召回管理的好经验,研究制定了《____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化拓展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按要求报送工作台账和工作信息,确实保证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召回管理对从严治吏、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作用,切实使干部召回工作取得实效,真正落实到位。二是狠抓三大纪律不松懈。办党组根据有关要求,全面统筹,精心组织,研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通过党组中心组学、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学等多层次学习,切实使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三大纪律、认识三大纪律、遵守三大纪律,让三大纪律入脑入心,形成工作、生活的行为规范。三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按照州委活动办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州扶贫办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暨调研的实施方案》、《2016年州扶贫办机关党支部学习计划》、《2016年州扶贫办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2016年____州扶贫办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和《____州扶贫办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按时报送有关材料,确保“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不走样、不变味。四是切实贯彻落实州委“十严措施”。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坚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3月,全体干部职工签订了《2016年勤政廉政承诺书》,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把思想教育与落实规章制度相结合,既使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使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制度治党的过程。

第一,层层签订任务,明确目标责任。根据《全省、全州经济工作会议及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大事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和2016年州扶贫办工作要点安排部署,我办将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各相关科室,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确保任务有序开展,目标顺利推进。

第二,切实加强调度,推动形成常态。一是会议调度。每个月由分管主任和有关科室负责召集各科室召开干部职工会,分别汇报各项工作的措施、进展,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共同商量有效推进。二是分类调度。重点针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使用,以及扶贫项目的实施、扶贫产业的推进、扶贫园区的建设等四个类别进行调度。

第三,扎实搞好督查,确保有序推进。一是项目实施督查。在财政扶贫项目实施管理上,按照“乡镇实施、部门指导、县级监督、确保质量”的运作模式,重点做好:(1)申报审批管理。(2)强化组织实施。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上:强化组织领导,做到“两个明确”。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进度质量。(3)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管。突出加强重要环节的督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4)严格验收工作。二是扶贫资金使用督查。采取“县设专户、乡建专账,封闭运行,专账报账、财政决算、专项审计”的模式,在资金运行上严格遵守“三专"的要求,即“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同时接受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在资金使用环节,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资金实行专账报账制;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项目采取法人负责制;专项资金审计制。三是档案管理督查。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形成 “专人负责,全程收集,县乡一致、一事一

档、分类存放,长期备案”的管理模式,一个项目一个档案专卷,分类排列入柜存放。项目实施每个阶段的图片、影像资料刻盘保存,随纸质统一归档,长期保存。 第四,以干部召回为抓手,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制定《____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州扶贫办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和《____州扶贫办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规定抓好“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教育,强化干部职工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作风转变扎实推进全州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半年来,各项工作虽然扎实推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员编制问题。全州扶贫队伍现状与担负的任务极不相称,州、县、乡各级扶贫办人员少,业务骨干缺乏,工作任务繁重。二是县、乡扶贫工作有待加强。由于实施扶贫项目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贫困乡(镇)因财政困难而不愿实施扶贫项目、或对扶贫项目的争取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的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管理不到位,效益不明显。三是工作质量问题。各县市因为人手少,扶贫项目编制不精,项目储备不够,项目实施推进不理想,项目信息录入滞后。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抓好“减贫摘帽”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33668”扶贫攻坚计划和《____州“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精准管理、精准帮扶,扎实抓好“六个到村到户”及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努力减少贫困人口15.06万人,实现晴隆县及拟“摘帽”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二)扎实抓好遍访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制定《____州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实施方案》,扎实抓好全州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积极与中央、省对口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长期联系机制,与上级部门保持经常性接触和紧密联系,多方位了解和掌握项目信息,为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严格执行扶贫项目审批十流程七步骤,推动项目加快实施,提高效益,确保扶贫资金高效安全运行。

(五)认真谋划,编制好“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部门的沟通对接,抢抓政策机遇,开拓创新,拓宽视野,谋划编制好“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切实壮大产业规模,拓展市场,提升扶贫产业效益。

(六)着力抓好扶贫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抓好望谟麻山试点、兴仁包干试点、信贷扶贫试点、1户1人试点等工作。

(七)努力实现对口帮扶和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推进与宁波共建产业园、招商引资等工作;配合做好同步小康工作队和扶贫特派员下派、集团帮扶和定点帮扶工作;认真组织好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注扶贫、参与扶贫。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2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年全面脱贫的要求,月日第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扶贫攻坚战略,从月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县长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月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的肯定,见《》第25期。月日上午,县委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月日,县委书记在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月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会议。月日和月日分别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月日召开了县委届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月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省委领导傅德辉常委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 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 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书记到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3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重点工作

(一)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

(1)建档立卡。国务院扶贫办制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负责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分省(区、市)和分片区贫困人口规模,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分解和控制办法,负责将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逐级向下分解到村到户,并负责市县两级相关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县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数据录入电脑,联网运行,并实现动态管理,每年更新。

(2)信息化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制订标准规范,整合办内原有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各省(区、市)、市(区)、县(区)负责设备购置、人员配备、数据采集和更新等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向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配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此项工作20xx年12月底前完成,以后逐步升级完善。

(二)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

(3)各省(区、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数据库。此项工作由各省(区、市)负责,20xx年6月底前派驻到位。

(4)做好干部选派工作。各省(区、市)要充分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有较高政治素质、能力较强、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并明确职责分工、帮扶项目、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等。

(5)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6)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各省(区、市)建立健全驻村干部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制度,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提拔重用,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实行退出和问责。加强驻村工作队的规范管理,实现驻村干部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

各省(区、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品牌。

(7)雨露计划。各省(区、市)扶贫和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政策和规划,对参加中高职教育或两年及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升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稳就业、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8)扶贫小额信贷。各省(区、市)扶贫、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没有外出就业、有一定技能又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贷款,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换穷业。提高瞄准性,加强监管,真正惠及贫困户。

(9)易地扶贫搬迁。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局)与扶贫部门共同负责制定规划和计划,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型城镇化中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使这部分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搬迁户的意愿,并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四)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0)各省(区、市)扶贫部门要将扶贫措施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紧密衔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

(11)各行业部门,要重点围绕落实25号文件,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十项重点工作。各行业部门按照25号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办法并组织实施。

(五)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12)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统筹建设中国扶贫网,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负责顶层设计,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20xx年底前完成。

(13)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鼓励引导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参加扶贫协作的东部省市、军队和武警部队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扶贫参与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可持续,实现社会帮扶的精准化、科学化。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各省(区、市)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于20xx年9月底前完成。

(六)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健全贫困县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研究重点县退出机制。

(14)中组部牵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配合,20xx年12月底前修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贫困县考核工作指导意见》,重点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完成减贫增收任务情况,增设精准扶贫考核的内容、指标,并合理确定分值权重。

(15)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发改委、财政部,20xx年6月底前修订出台《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地方政府扶贫责任落实情况以及扶贫成效。逐步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根据考核和评估结果改进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三、保障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片区牵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强化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县、乡(镇)两级扶贫部门力量,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能。

(三)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逐级分解落实;扶贫部门要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沟通、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相关行业部门要按照分工,发挥职能和行业优势,切实加大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帮扶力度;要搭建有效平台,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乡镇实施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中共xx市xx区委办公室、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x委办发〔20xx〕18号)精神,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xx镇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委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贫困村的发展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建卡、村造册,政府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两学一做践行四讲四有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选登)村到户项目的扶持,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组织实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帮扶人员,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分期分批稳定脱贫达到小康。

(一)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队,贫困村由区上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非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组,开展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

(二)贫困户。从20xx 年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年稳定脱贫 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镇平均水平,确保到 2020 年,全镇 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目标,达到六个保障,即收入有保障、住房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四、工作内容

驻村工作队要及时组织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针对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基础设施改善到村到户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环境,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1.驻村工作队制定村级道路畅通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贫困村农村公路建设。

2.制定饮水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

3.制定农村电力保障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二)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镇政府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每一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要协助贫困村开展贫困户识别、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工作,制定并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引进资源、筹措资金、指导实施并监督管理扶贫项目,协调当地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户。

(三)增收项目到村到户

1.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一个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带动,促进贫困户增收;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向贫困户注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2.加强旅游村创建工作,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四)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到村到户

对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与相关生态工程相结合,努力实现扶贫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目标。

(五)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和医疗卫生到村到户

教育部门要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义务教育学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免除制度,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和奖学金资助。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新农合等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

(六)扶志到村到户

把扶贫开发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结合起来,帮助村组干部及贫困户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改变精神面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七)社会爱心帮扶到村到户

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在基础设施改善、致富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贫困户在重大疾病和残疾人救助、技能培训、就业促进、捐资助学、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帮扶。

(八)惠农政策落实到户

坚持把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所有直补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九)社会救助到户

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民政部门要纳入低保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于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低收入家庭要给予临时救助。

(十)信贷支持到户

金融机构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购买保险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支持。

(十一)法律援助到户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片区或贫困村设立法律援助点,确立援助联络员,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组织保障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4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重点工作

(一)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

(1)建档立卡。国务院扶贫办制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负责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分省(区、市)和分片区贫困人口规模,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分解和控制办法,负责将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逐级向下分解到村到户,并负责市县两级相关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县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数据录入电脑,联网运行,并实现动态管理,每年更新。

(2)信息化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制订标准规范,整合办内原有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各省(区、市)、市(区)、县(区)负责设备购置、人员配备、数据采集和更新等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向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配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此项工作20xx年12月底前完成,以后逐步升级完善。

(二)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

(3)各省(区、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数据库。此项工作由各省(区、市)负责,20xx年6月底前派驻到位。

(4)做好干部选派工作。各省(区、市)要充分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派、企事业单位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有较高政治素质、能力较强、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并明确职责分工、帮扶项目、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等。

(5)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6)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各省(区、市)建立健全驻村干部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制度,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提拔重用,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实行退出和问责。加强驻村工作队的规范管理,实现驻村干部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

各省(区、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品牌。

(7)雨露计划。各省(区、市)扶贫和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政策和规划,对参加中高职教育或两年及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升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稳就业、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8)扶贫小额信贷。各省(区、市)扶贫、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没有外出就业、有一定技能又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贷款,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换穷业。提高瞄准性,加强监管,真正惠及贫困户。

(9)易地扶贫搬迁。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局)与扶贫部门共同负责制定规划和计划,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型城镇化中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使这部分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搬迁户的意愿,并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四)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0)各省(区、市)扶贫部门要将扶贫措施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紧密衔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

(11)各行业部门,要重点围绕落实25号文件,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十项重点工作。各行业部门按照25号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办法并组织实施。

(五)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12)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统筹建设中国扶贫网,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负责顶层设计,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20xx年底前完成。

(13)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鼓励引导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参加扶贫协作的东部省市、军队和武警部队及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扶贫参与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可持续,实现社会帮扶的精准化、科学化。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各省(区、市)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于20xx年9月底前完成。

(六)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健全贫困县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研究重点县退出机制。

(14)中组部牵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配合,20xx年12月底前修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贫困县考核工作指导意见》,重点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完成减贫增收任务情况,增设精准扶贫考核的内容、指标,并合理确定分值权重。

(15)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发改委、财政部,20xx年6月底前修订出台《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地方政府扶贫责任落实情况以及扶贫成效。逐步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根据考核和评估结果改进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三、保障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片区牵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强化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县、乡(镇)两级扶贫部门力量,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能。

(三)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逐级分解落实;扶贫部门要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沟通、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相关行业部门要按照分工,发挥职能和行业优势,切实加大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帮扶力度;要搭建有效平台,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乡镇实施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中共xx市xx区委办公室、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x委办发〔20xx〕18号)精神,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xx镇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委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贫困村的发展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建卡、村造册,政府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两学一做践行四讲四有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选登)村到户项目的扶持,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组织实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帮扶人员,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分期分批稳定脱贫达到小康。

(一)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队,贫困村由区上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非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组,开展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

(二)贫困户。从20xx 年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年稳定脱贫 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镇平均水平,确保到 2020 年,全镇 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目标,达到六个保障,即收入有保障、住房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四、工作内容

驻村工作队要及时组织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针对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基础设施改善到村到户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环境,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1.驻村工作队制定村级道路畅通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贫困村农村公路建设。

2.制定饮水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

3.制定农村电力保障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二)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镇政府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每一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要协助贫困村开展贫困户识别、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工作,制定并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引进资源、筹措资金、指导实施并监督管理扶贫项目,协调当地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户。

(三)增收项目到村到户

1.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一个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带动,促进贫困户增收;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向贫困户注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2.加强旅游村创建工作,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四)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到村到户

对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与相关生态工程相结合,努力实现扶贫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目标。

(五)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和医疗卫生到村到户

教育部门要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义务教育学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免除制度,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和奖学金资助。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新农合等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

(六)扶志到村到户

把扶贫开发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结合起来,帮助村组干部及贫困户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改变精神面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七)社会爱心帮扶到村到户

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在基础设施改善、致富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贫困户在重大疾病和残疾人救助、技能培训、就业促进、捐资助学、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帮扶。

(八)惠农政策落实到户

坚持把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所有直补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九)社会救助到户

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民政部门要纳入低保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于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低收入家庭要给予临时救助。

(十)信贷支持到户

金融机构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购买保险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支持。

(十一)法律援助到户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片区或贫困村设立法律援助点,确立援助联络员,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组织保障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5

全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的总体部署上来,把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创新举措,举全县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脱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5年至2018年,是我镇扶贫开发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总体要求是: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扶贫开发各项政策措施,以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落实“五大脱贫举措”,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总体目标是:到2018年,全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阶段: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整体脱贫(2016年至2018年)。到2018年底脱贫3个自然村1560人。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贫困标准,即:2015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进入小康(2018年至2020年)。按照省市县要求,做到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继续对初步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给予三年扶持,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确保持续发展不返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三、“六大扶贫”措施

(一)搬迁扶贫。认真实施扶贫移民搬迁规划,三年实施移民搬迁196人,2016年移民搬迁58人,2017年移民搬迁87人,2018年移民搬迁51人。要围绕城镇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结合镇村综合改革,坚持80%以上搬迁群众向集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安置,其他搬迁群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规划、就近就地集中安置。优先搬迁特困户、贫困户、受灾户、避灾户。

(二)产业扶贫。围绕全镇产业布局,依托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落实专项资金扶持、互助资金扶持、就业创业扶持和信贷资金扶持等措施,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确保贫困户都有致富产业。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资金作用,建立专项扶贫资金到户台账,集中扶持当年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积极引导小额创业贷款、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入扶贫开发,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倾斜,重点扶持贫困家庭退伍复转军人、大中专学生和进城镇居民自主创业,拓宽脱贫渠道。金融部门要主动承担扶贫开发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推广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大中型农机具、农村有效房产等抵押贷款模式,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为贫困户提供更多贷款支持。拓宽农业保险险种和承保覆盖面,贫困农户应对自然风险能力。

(三)整村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大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持力度,镇直相关部门负责水、电、路和广播等“到村”问题,专项扶贫解决“到户”问题,提高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扶持标准。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对列入年度新农村建设的贫困村,适度提高所涉贫困户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确保2018年所有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

(四)能力扶贫。整合扶贫、人社、教育、农业、工会、团委、妇联等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建立由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扶贫办确定对象、远程教育及专家培训、社会各行业协助就业的培训工作机制,依托职业培训机构,举办扶贫培训班。实施“雨露培训”计划,对贫困户“两后生”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对象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技能鉴定费。要加强贫困户剩余劳动能力输出,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要健全完善大中专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促进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自主创业、有效就业。保洁员等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吸收贫困户就业。围绕发展林果、小杂粮、养殖等特色产业,利用远程教育教学农技知识,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至少参与一项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

(五)救助兜底扶贫。民政办负责对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实现救助全覆盖,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及时提供应急救助;对因临时性、紧迫性、突发性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户给予临时救助。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条件的,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照省定脱贫标准补足差额,实行政府精准兜底保障。民政办要和县残联搞好对接,将农村一级智力、肢体、精神残疾人口符合政策条件的要纳入“五保”供养对象,二级以上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要纳入农村低保范围,逐步提高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要优先扶持残疾人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社保中心要将60岁以上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养老范围。

(六)驻村帮扶扶贫。

一是建立“驻村帮扶”机制。实行镇党委领导二包一联(包二个村联户)、中层干部“一包一联”(包一个村联户)、大学生村官和村两委干部联户扶贫,动员全镇干部全面参与扶贫工作,实现干部包村联户全覆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联户干部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联户干部向贫困户填写“一对一”结对帮扶明白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即:工作管理、规划计划、分类施策、项目资金、帮扶责任、监测考核到村到户,确保精准脱贫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包村联户考核机制。各包村干部包村联户,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使用。领导干部包村和驻村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制定规划、发展产业、改善条件、扶贫解困、服务群众、调处矛盾,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联户干部的主要任务是:理清思路、增强信心、发展产业、提升能力、资助上学、协调就业、解决困难,实现脱贫目标。要结合实际调整驻村联户及包扶低收入村干部,保证每个村有1名副科以上的驻村组长、1名以上驻村干部。

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各部门要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制定各部门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村级道路畅通工作。结合移民搬迁、特色产业发展等,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支持力度,重点实施村、村和村生产道路建设。全面实现贫困村村级道路、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道路通畅,解决村社断头路问题。(责任部门:交管办、城乡建设办)

(二)饮水安全工作。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到2018年全面解决贫困村、移民搬迁安置点安全饮水问题,贫困村居民安全饮水比例达到100%,同时解决移民搬迁安置点、贫困村产业发展用水问题。(责任部门:农业服务中心)

(三)农村电力保障工作。到2018年全面解决贫困村和移民搬迁安置点安全用电及生产用电问题。(责任单位:供电所)

(四)教育扶贫工作。整合扶贫、教育、民政、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慈善协会等各类助学资源,对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全覆盖。合理布局调整就读学校、幼儿园,保证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落实和实施好“春蕾计划”(责任单位:学校、扶贫办、民政办、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关工委)

(六)卫生计生扶贫工作。卫生院要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卫生院和民政办要落实好贫困人口在门诊治疗老慢性病过程中产生费用的报销及重特大病报销政策;对贫困户因大病和意外事故产生的住院费用,除按现行医疗保障政策标准报销外,民政办要根据其困难程度,再从社会救助资金中优先给予扶持,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大病返贫问题。进一步完善镇、村二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开展医务工作人员联系因病致贫贫困户帮扶活动。计生办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助政策,使扶贫对象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责任部门:卫生院、计生办、民政办)

(七)文化建设工作。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体系和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2018年,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村级图书馆普及率达到100%,全面实现贫困村广播电视“户户通”。(责任部门:广播站、文化服务中心)

(八)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加强贫困村和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小型淤地坝和治沟造地建设力度,增加耕地面积,改良土壤质量,有条件的推广节水灌溉,到2018年贫困户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亩以上。(责任部门: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

(十)生态建设工作。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不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做好移民搬迁安置点和贫困村的绿化美化工作。城乡建设办公室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村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改善。房管办要集中危房改造资金,切实加强贫困村、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生态乡村。(责任单位:城乡建设办公室、林业站、房管办、农村环境整治办)

五、建立健全精准扶贫“五大工作机制”

(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健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开发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全镇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和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计划,下达年度扶贫工作任务,制定扶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组织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健全镇扶贫工作机构,为适应扶贫工作精准化管理、动态化监测的要求,加强各驻村小组驻村联户;各村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村三职干部为各村扶贫工作人员,负责各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组织协调、跟踪监测、档案管理等工作。各贫困村要配合“第一书记”,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有关规定,建立财政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机制,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报省市县备案。按照县级报账制,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封闭运行。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制度,公开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资金管理,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6

20xx年以来,x镇党委政府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举全镇之力而为,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镇辖x个村(居),其中贫困村x个,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其中五保户x户,低保户x户,一般贫困户x户。从致贫原因来看,因病致贫x户,占%,因残致贫x户,占%,因缺劳动力致贫x户,占%,因缺技术致贫x户,占%,因学致贫x户,占%,其它原因致贫x户,占%。20xx年脱贫任务是x个贫困村出列,xx户贫困人口脱贫。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1.精确评议,摸实扶贫对象。

按照区委文件要求,我镇于x月中旬安排布置贫困户评议工作,为确保评议会开出效果,评议出真正贫困户,镇联村党政班子成员参加每个村的评议会,各村村民组长、党员等80%村民代表参会,会上联村干部向群众充分介绍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各村支部书记逐户介绍贫困户家庭情况,每一个贫困户接受参会人员评议,并由参会代表逐户票决。评议结果由镇统一制作公示名单在每个村民组公示,并公布监督联系电话。经过逐村召开评议会和公示,全镇基本做到了扶贫对象精准,为下一步“真扶贫、扶真贫打下了基础”。

2.精细走访,调准扶贫策略。

充分发挥党组织力量,认真开展党员干部包保贫困户。按照区委文件两个全覆盖要求,全镇20xx年脱贫任务xx人中除区直单位党员干部包保外,镇机关干部xx名、村两委所有干部全部参与包保贫困户,党委书记张恩平、镇长王宏琴分别包保三户贫困户,并经常入户走访,了解户情。每位党员干部踏实走访包保贫困家庭情况,分析致贫原因,认真填写扶贫手册,科学制定脱贫计划,使每个贫困户既感受到组织关怀,又对未来充满希望。全镇形成了浓烈的扶贫攻坚氛围。

3.精准发力,全面落实政策。

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确保贫困户脱贫取得实效。镇扶贫工作站根据本镇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脱贫任务、干部包保、责任落实、脱贫人口、扶贫措施等“六项清单”,各村居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即脱贫任务清单、责任包保清单、项目到户清单、村级扶贫项目清单),做到挂图作战,目标明确、任务清楚。

镇安排x万扶贫专项资金,细分为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和零售发展业扶贫三大类,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安排相应的项目支持,保证贫困户顺利脱贫。全镇光伏发电共计安排x户光伏发电贫困户,x个村级光伏电站,现正在对选址地点进行土地平整,待平整结束后施工方进场安装;产业扶贫到户共计安排x余户,已发放前期补助资金xx余万元;我镇50%以上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镇拿出专项扶贫资金对因病致贫贫困户给予健康扶贫,已实施到户;雨露计划共计资助在校大中专生x余人;镇村两级公益事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相关企业共计安排x余户贫困户就业,带来稳定收入,确保脱贫。

区帮扶单位深入到村、帮扶到户,为村级发展带来了实际效益。区环保局包保联系到户,同时帮助桃湾村做好村级发展五年规划,安排了专项扶贫项目,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4.精心归档,规范软件资料。

按照区两次现场会会议精神要求,镇组织全体包保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年去新安镇参观学习两次,深入了解扶贫资料的整理要求。统一购买档案柜、档案盒、扶贫包,保证做到一户一档,资料详实,能够很好的掌握贫困户发展状况和脱贫成效。同时对村级扶贫资料做到规范完善,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扶贫项目的安排、贫困户帮扶的措施都留存资料以备查阅。

三、存在的问题

1.村级后劲不够足。

xx、xx两个拟出列贫困村一个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一个收入较低,严重制约了村级的集体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2.群中认识不够高。

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想通过自身努力来脱贫,只想等着救济和帮扶,整天想着不劳而获,此类贫困户脱贫任务艰巨,需要打通思想,通过“扶智、扶志”来解决思想上的根本问题。同时还存在群众相互攀比现象,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由于贫困户的产生是非硬性指标,不好把握,虽说通过“四议两公开”推荐上报,但群众对扶贫措施的过高预期容易造成互相攀比,争指标,形成不稳定因素。

3.干部作风不够实。

扶贫工作上级倡导的很响,群众期望值很高,各阶层都很关注。扶贫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审计严,基层仅靠走访很难掌握实情,从事扶贫工作人人自危而又无能为力,很容易因掌握的农户信息权力和承担的真实性责任不对称受到党政纪处理。

4.长效机制不够细。

今年以来全区自上而下制定各项责任机制,压实扶贫工作,但对于贫困户而言,如何做到稳定脱贫,降低返贫的发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机制不够细、措施不到位,这都将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隐患”。

四、下一步计划

1.坚持精准扶贫到户。

根据前期干部包保情况进一步弄清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大病救助、危房改造、雨露计划、异地搬迁等政策,因户施策,确保到户项目、脱贫效果精准,务必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2.充分发挥党的核心力量。

结合当前“两学一做”活动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的核心力量,把扶贫攻坚作为衡量党组织战斗能力和党员带头引领力量的试金石,通过党员干部包户,落实干部包保责任等方式,压实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责任,通过扶贫攻坚来进一步树立党的形象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3.紧跟脱贫目标任务不放松。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7

建档立卡工作的开展是重庆市加强基层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机遇,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走出了“抓队伍促工作,用工作练队伍”的路子。

重庆市将建档立卡工作作为锤炼扶贫队伍的实战战场,坚持把扶贫干部放在重大工作中锻造检验,全市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工作责任和纪律要求,建立了倒查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市扶贫办坚持干部统一调配,多岗位锻炼,交叉使用,形成了干部一专多能的良好局面。各区县把扶贫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把建档立卡作为扶贫工作的阶段性中心任务,把政治思想强、思想素质高、实际工作能力突出的干部放在扶贫工作最基层进行磨练,把建档立卡的实际成效、群众满意度、群众率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指标。巫山县实行了建档立卡主要领导约谈问责制,通过这些办法,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持续好转,工作能力的持续提高。

按照中办、国办25号文件中“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重庆市结合考核机制改革,着眼当前建档立卡需要和未来精准扶贫要求,在全部有扶贫工作任务的乡镇设置了扶贫专干,向全市所有贫困村派出了扶贫特派员,普遍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酉阳等区县分别在村社建立了第一书记、第一组长制度。巫山3000余名干部对口联系12000多户贫困户,并实行年终扶贫工作述职。通过这些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确保扶贫队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市扶贫办依托各级培训指导中心,结合建档立卡培训,把政策理论、工作形势、方法步骤等扶贫工作知识一并纳入培训内容,对扶贫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今年以来,市级培训区县分管领导、扶贫挂职干部、区县扶贫系统班子成员、扶贫集团联络员共计800余人次,培训乡镇村扶贫干部1000余人。各区县采取专门培训、以会代训、现场示范、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扶贫干部5000余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扶贫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他们把握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完善了工作方法,在整体上促进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重庆市扶贫系统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把建档立卡作为访民意、察民情、问民需的过程,视角下移、重心下沉、力量下放,注重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民主评议依靠群众,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市扶贫办建立了办领导与机关处室联系基层工作制度、下基层月报制度、到基层调研制度,责任领导和责任处室每月至少两次深入基层帮助指导建档立卡工作。截至目前,市扶贫办共派出260余人次深入基层,走访贫困群众28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院坝会600余次。各区县分别采取领导包片、干部蹲点,巡回督导等方式把主要力量派驻到力量最薄弱的基层推动工作。据统计,全市18个重点区县共组织1200余人次深入村社、乡镇开展建档立卡工作。

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普遍利用黄金时间、重要版面宣传建档立卡工作。各级扶贫系统普遍建立了入户宣传制、外出务工人员宣传工作责任制、吊散户专人包干制、潜在深度贫困户走访发动制,所有单位都向社会公开了监督举报电话、咨询电话,据不完全统计,自建档立卡工作实施以来,全市扶贫系统接受社会咨询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

各乡镇、村社在采取广播、专栏、标语、发放资料等手段进行宣传的同时,还结合人员分布情况、舆论动态、生产生活习惯、工作特点进行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宣传,确保党和政府向贫困宣战的决心、信心和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丰都县建立了qq群,万州、巫山、酉阳、秀山、石柱、云阳、开县等区县采用信函、电话、手机报、短信等方式,向外出人员进行宣传。

与培育农民脱贫积极性相结合

在建档立卡工作中,重庆市各级扶贫部门坚持扶贫先扶志,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激发广大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扶贫部门工作人员结合进村入户调查和政策宣讲,大力宣扬党的亲民、爱民、惠民政策,宣扬党的工作重点和国家发展战略,反复讲解个人、地区发展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联系,深入开展“国家要富强,我该怎么办”的讨论,努力形成“我为国家富强做贡献,国家富强我受益”的共识。

结合对建档立卡标准程序的把握和民主评议、公告公示环节的执行,各乡镇、村社反复明确工作程序和组织纪律,引导大家正确行使民利,及时纠正和防止工作中出现偏差,有效防止了部分偏远农村可能存在的宗族势力、极少数黑恶势力对民主评议的干扰;各级扶贫干部坚持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中摆事实、讲道理,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引导大家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望,为下一步开展结对帮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贫困农村,推动农村市场环境的根本转变打下良好基础。

在严格标准程序的前提下,各地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民智,努力从基层干部群众中寻找好的思路和办法。各乡镇、村社组织农村党员、村社干部、返乡退休人员、乡村教师、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充分民主评议,保证了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石柱县实行了评议团制度,酉阳县落实了岗位责任制,丰都县建立了质量承诺制度、乡镇综合评定制度。通过这些工作,基本杜绝了厚此薄彼、优亲厚友的问题,群众满意度、党委政府公信力空前上升。

与制度设计相结合

今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的意见》,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贫困地区的比重,市级财政扶贫资金预算安排增加1.9亿元, 综合扶贫投入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38亿元;新设立了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科技扶贫专项资金;提高了对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环境整治的帮扶标准;从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改善了对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推动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政策体系,面向贫困区县定向招录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免学费和住宿费,补贴生活费,通过推广职业教育、扶持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措施,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质量。

除此之外,重庆还设立了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建立了贫困女童就读职校生活费补助办法,开展了贫困人口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工作,市县(区)两级财政对贫困人口参加意外伤害保险进行了基础投保,云阳县建立了双女贫困户家庭优先资助政策。各级扶贫部门结合在调查摸底阶段掌握的个别特殊贫困问题,现场研究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帮助就业、纳入培训等方法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市扶贫办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正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精准扶贫政策。

与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相结合

建档立卡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重庆市扶贫办和各区县扶贫办把建档立卡工作有机融入年度扶贫工作,坚持提前布置、及早谋划,充分运用建档立卡工作成果,按照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思路,以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大扶贫格局,发挥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目标,重视搞好制度设计,努力构筑与中央要求一致、与贫困群众期盼相适应、与重庆发展目标相吻合的扶贫政策体系。

在新启动的244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工作中,扶贫部门整合扶贫资金和各类相关涉农资金,启动实施了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等十大计划。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8

一、基本情况

xx村海拔1200至XX米,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2560亩,林地23000亩,其中退耕还林业1600亩;全村共有535户,共计1729人,其中五保户5户、低保户43户;人均年收入3000余元;现村里常住人口主要为老年人和儿童,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果蔬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主要有苹果、核桃、花椒等。

二、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经济发展及安全生产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

1.当前需求最迫切的是公路建设,五六组通村公路建设立项18公里,实际只完成了14公里,因为两个组的群众都想把余下的4公里安排到自己的那一段,缺4公里的项目和资金。存在较大的稳定隐患。林区公路和连户路共需要建设20公里。

2.四组约500人的人畜饮水水源已协调好,差4000米管道工程项目。

3.一、四、五、六组约1000人用电质量不能保证。

4.山坪塘需求量较大,约需100口,堰道初步计划有10公里需求。

(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方面

1.缺乏支柱产业,始终被动跟风,效益不好。

2.农业耕种技术和营销能力欠缺。

(三)安全生产方面

1.煤、铁、高岭土盗采盗挖一度比较突出,近期明显好转,但仍时有发生。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因道路条件差,安全监管难度大。

三、原因分析

造成xx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通村公路的建设不完善、无支柱产业,导致村民生产发展的不便捷、经济效益不高,青壮年多数选择外出打工。

四、扶贫对策

(一)积极协调衔接项目

在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根据联系村xx村的实际和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并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订、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管,积极增加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二)实现长久发展

根据xx村土地资源的优势,建议选择适合的果木进行栽种,请专家亲自示范教授村民生产技术,带动村民积极性,帮助xx村真正长久地脱贫致富,并协助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xx村的农副产品走出山区。

(三)加强安全宣传

广泛开展送安全知识、安全警示教育等下基层活动。积极推进安全法治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努力把安全法治和安全文化产品送到河西乡,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全社会支持参与依法治安的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

(四)加强感恩教育宣讲

进一步深化三为汉源爱家树风、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动员局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宣讲,保证党组书记全年宣讲2次以上、班子成员宣讲1次以上、其余乡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宣讲,培养群众感恩之心。

五、建议

(一)加强对xx村民的农业技术培训,让村民学习到生产发展技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

(二)适当开发旅游业、宣传推广。

(三)为老年人构建健身、娱乐场所,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教育方面,为学生争取一定优惠政策。

(五)注重发挥妇联、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增加安排针对贫困妇女的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参与度。

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县长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2016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县委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县委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县委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省委领导傅德辉常委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议。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9

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主要是以扶贫工作重点村(“十二五”称作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整合资金,集中力量,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分期分批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建设一大批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力争使这些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村民收入得以增加,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十五”以来,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规范,基本上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资金实行报帐制管理。其运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项目的规划立项。制定扶贫规划是合理配置扶贫资源、组织项目实施的前提,村级扶贫规划的编制主要由各扶贫重点村负责,乡镇扶贫专职干部与扶贫重点村干部、村民代表以及村人大代表讨论并提出项目,然后按规定的格式、规定的时间组织编写完成。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要求组织群众大会讨论,以使群众了解规划的情况、了解项目和资金的预算安排情况。

2、项目的审批、公示与调整。项目的审批、公示与调整过程实质上也是扶贫资金的审批、决定过程,是扶贫资金下达、使用过程中的制度安排,这个过程我市要求要充分体现扶贫资金决策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以求确保扶贫项目按计划实施。首先是项目审批,县扶贫办根据制定的扶贫重点村扶贫规划,建立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每年扶贫重点村从扶贫规划项目库中提取项目,上报到县扶贫办,由县扶贫办编制全县年度扶贫项目计划,会同县财政部门联合上报市扶贫办和财政部门,由市级扶贫部门审批确定。项目批准后省扶贫部门与财政部门一起下达扶贫资金。其次是公示,县扶贫办上报的年度项目计划获得上级扶贫部门批准后,按规定需要在县政府网站、电视台进行登载公示,乡、村也要将批准的项目上墙公示,以确保扶贫项目与资金安排整个决策过程公开透明,这种方式也是群众了解扶贫项目及扶贫资金安排的主要途径。第三是项目调整,由于整村推进扶贫是一次规划,分5年实施,这个过程比较长,原规划的项目难免会发生变化,因此项目调整也是整村推进中常见的事情。扶贫项目调整的审批权在市级,需要调整的项目由扶贫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并按程序上报批,至于是否需要调整、怎么调整、调整什么项目由扶贫重点村确定。

3、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项目启动。这一步需要县扶贫部门组织扶贫重点村做好以下工作:县扶贫办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专干到受益村组织项目前期准备,对即将开展的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协调,如土地征用补偿问题、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问题等;第二步是项目实施,项目村以招投(议)标方式将项目工程承包给专业施工队,由专业施工队负责完成整个项目的建设。这一过程涉及的项目招标、合同签署、资金拨付、工程监督等环节都是由县乡村三级共同负责。项目村主要是出面配合施工单位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土地纠纷问题。同时,按照《扶贫项目监管办法》以及承包合同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项目,然后由县乡二级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

4、项目的监督。项目工程与资金使用实行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主要由县乡扶贫办、审计部门、项目乡村共同履行对扶贫项目的监督职能。一是市、县扶贫办下发项目资金文件时抄送同级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自觉接受行政监督;二是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公示,重点村对批准项目资金、实施单位、项目验收等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都坚持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三是村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每个重点村均要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在签订项目施工合同、项目发票的审核、项目验收等重点环节的扶贫项目的实施实行监督;规定群众对项目有了解和参与决策权、知情权和话语权,也参与对资金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提出的意见。四是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在政府网和电视台进行公示,提高财政扶贫项目的透明度。

5、项目的验收。完工项目的验收是由县扶贫办按规定组织验收,省市级扶贫办进行抽查验收,“十一五”中后期则采取绩效考评办法。扶贫重点村群众在此环节则是全力配合验收,并作为项目验收组成员在验收报告上提出意见。项目完工后,项目责任单位向县扶贫办提出验收申请,由县扶贫办组织包括工程技术人员、乡(镇)扶贫专干、村项目监督小组组成的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小组应通过实地察看,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进行认真检查,对申报验收项目做出是否验收的结论,并对项目建设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凡项目建设质量差、不符合项目设计和施工要求的不予验收,并严格执行项目保证金制度。合格项目应按规定要求填写《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验收表》,并做好该项目照片等相关资料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二、现行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运作模式的利与弊

从“十五”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实践证明,相对于“十五”以前的扶贫项目运作模式,新阶段扶贫项目模式运作,由于采取了以上机制,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较好的堵住了过去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漏洞,切实解决一大批贫困群众最迫切、最急需、最盼望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贫困乡村群众做了大量的好事和实事。具体来说有以下三大优点:

1、当前扶贫资金监管方采用报帐制和公示制,从根本上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推行扶贫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度,让所有扶贫项目和资金从审批到实施都做到公开透明,让扶贫项目从审批到实施都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减少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贪污等现象,确保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

2、项目采用招标方式,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采取招标方式实施扶贫项目能够按期开工和完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有保证。当前的扶贫项目大都是通过招标的方式由专业施工队来完成。因为有合同约定,所以施工队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完工,按合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因为施工队的专业运作,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有保证。

3、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当前农村青壮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挣钱,农村除了传统的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农村人员较为集中外,其他的时间基本只有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在家,农村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以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队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项目,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尽管目前这套项目运作模式,在减少挤占、挪用、贪污等现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多数情况下,项目的运作主要还是以政府扶贫部门为主,审计及相关专业部门在参与监管中只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项目村群众对项目的决策、控制、监督,只是作为被扶持对象而不是扶贫主体参与其中,是被动参与。因此其不足之处也是相当明显的:

1、项目运作中群众参与度低,扶贫重点村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长期以来,扶贫和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掌握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管和项目实施权,扶贫重点村的群众习惯了政府“给予”的扶持,只要有需求就向政府伸手,政府给不了就等,从来不愿主动关心项目,参与项目建设不热情,投工投劳不积极,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没有为群众的有效参与开展培训活动,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给群众提升操作能力设计程序和标准,即使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也是扶贫部门来执行。群众在项目实施当中参与太少,很难得到锻炼与提高,群众的组织、监管、发展能力得不到提升。

2、由于扶贫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主要由扶贫部门承包给施工队。施工队是以盈利为目的,需要有一定的利润,没有利润可赚的项目施工队是不会做的,所以以招标方式实施的扶贫项目工程需要的资金量可能比群众自主组织实施项目需要的资金量多。另外,由于部分农民在解决项目纠纷、处理土地补偿等问题时不配合,或要价很高,也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同时,在整合扶贫重点村资源方面难度会加大,如群众在自筹资金以及投工投劳方面不是很支持、很配合,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能最大化。

3、无论是作为项目管理部门的扶贫办、财政部门还是乡村干部和群众,都缺乏工程项目方面的必要技术素质。在考虑项目运作成本前提下,也极少去寻找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导致扶贫的公益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和监管的随意性过大,缺乏技术支持,因而造成实施的项目和资金投放使用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浪费。而且无论是检查还是项目验收时基本上是走过场,时流于形式,项目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工程验收也不象行业工程项目那样有一套严格的量化指标体系,多数时候只注重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同时,当项目施工的日常监管的村民代表(通常是村干部或理事会)与群众少交流或沟通不足时,村民便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产生猜忌,认为在项目资金使用方面会存在问题,有的群众认为这么多扶贫资金如果项目由村组自己做,肯定可以比施工队做得更好的,或者认为如果由群众讨论决定,这么多的扶贫资金可以为村里解决好多问题了。

4、扶贫项目后续监管难落实。项目后续监管一直是困扰扶贫项目效益正常发挥的难题。扶贫重点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完工后,没有完善的后续监管办法,群众对项目的权属感不明,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痛、不爱护,项目的后续监管难以落实,无法让项目发挥持续的效益,难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后续监管工作跟不上,项目损坏了,妨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把责任归到政府部门,埋怨政府没有把项目维护好,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三、改进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监管机制的若干思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完善现行这套财政扶贫项目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改进扶贫项目监管机制的思路是:优化“参与式”的扶贫理念,整合扶贫主管部门、专业技术部门、项目村干部群众多方的监管资源,充实监管力量,并设计出一套既能确保项目实施与资金使用安全,又能让扶贫工作人员和项目乡村干部群众培训、学习和实践提升能力的制度安排,力争使各方在项目选定、申报、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使得监管由单向转变为多向,提高监管实效。

1、完善扶贫项目选项和设计机制。在制定扶贫项目规划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群众意愿选准和科学制定扶贫项目的原则,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贫困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拟定扶贫项目、充分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还应该邀请相关技术部门、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技术论证评估,反复筛选,逐级申报,最后确定。

2、明确项目组织实施责任体系。扶贫部门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主管机构,对项目管理具有组织协调、审核督查、验收把关的责任;项目的具体责任单位必须是项目村的村委会;所有的财政扶贫项目,县扶贫办均与项目责任单位签订《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责任书》。为规范项目的实施工作,上了一定规模的扶贫项目均要实行招投标,确定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一些相对较小未达到应招投标额度规定的项目,由县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及乡(镇)扶贫专干、村项目执行、监督小组等组成的招投标小组,向社会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公开议标工作。

3、建立项目竣工的验收评价机制。迫在眉睫的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尽快分类建立相对专业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项目质量量化指标。二是完善一套科学的项目验收程序。三是组织对县乡扶贫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程项目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10

扶贫,建设小康社会心得感悟一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x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扶贫,建设小康社会心得感悟二

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当前,市卫生计生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相关扶贫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调查摸底、政策落实、督导督查、分类施治、人才管理等五方面举措,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不断提高我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据了解,在调查摸底工作中,市卫生计生委针对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进行核查,登录新农合系统进行逐人核对,对发现遗漏参合的人员立即协调有关方面完善参合手续,在确保参合率100%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20x、20x年计划减贫人口参合情况花名册,同时对20x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各家医疗机构住院就诊情况进行清理,准确掌握贫困人口每次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在抓政策落实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补助政策,确保医疗救助精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九免二补助政策;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

在督导督查工作中,市卫生计生委组建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工作组,深入盐边县鳡鱼乡马鹿村开展蹲点现场督导,对贫困村的发展规划和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20x、20x年度计划脱贫摘帽的55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了全覆盖督查;对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下发督查问题通报;多次深入结对帮扶的联系村开展扶贫工作。

在分类施治工作中,制定了《攀枝花市健康扶贫分类施治工作方案》,针对扶贫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突出重点疾病和主要致贫因素,开展贫困患者疾病清除行动以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工程,增强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抢救能力,增强二级以下医院常规手术、妇产科、儿科、中医和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间慢病分类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深化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

在人才管理工作中,探索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统一资源、统一财务、统一绩效、统一人员改革,全域推进乡村尤其是贫困村卫生人员一体化管理试点;逐步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扶贫,建设小康社会心得感悟三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扶贫开发工作在精准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各部门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总体上是合法合规的,也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同和拥护;但同时,也有少数地方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不按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扶贫资金,造成了严重损失,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一、 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当前的扶贫工作,不难发现,扶贫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项目申报各自为政,扶贫资金到位不及时。一是项目申报无头绪,没有详细计划。由于扶贫项目和资金计划一般都是由各部门自行研究确定,并按各自渠道逐级向上申报,然后资金再自上而下逐级拨付;由于计划下达迟,资金到位晚,影响扶贫项目的正常实施;二是擅自调整计划项目。扶贫项目计划是指x,一经扶贫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就应严格执行。但一些地方由于项目前期准备仓促或项目论证不充分;同时,又缺乏综合统筹平台和协调机构来进行平衡,一旦资金到手则以种种理由自行改变项目计划,从而影响了扶贫整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资金管理政出多门,难以统一监管调度。上级部门对基层单位申报的扶贫项目进行批复后,原则上是不允许地方随意调整变动的;同时,为了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各部门对各类扶贫项目从资金申报、下达、实施、管理等环节上,执行的是所对应的上级部门政策规定,难以统一调度和监管。

第三,监督管理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各级管理部门;较多,帮扶资金安排的渠道和项目种类众多,资金使用范围广、管理层级复杂,监督管理难免顾此失彼,对扶贫资金监督不到位。一是资金挪用。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扶贫资金“政治资金”的特殊性,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个别地方甚至挪用金额较大;一些单位挤占扶贫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挪用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项目,还有的出借扶贫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二是资金滞留。普遍存在资金滞留现象,有的地方滞留金额较大,滞留时间较长,造成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很不充分;三是管理形式杂乱。有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有的则通过单位财户自行安排,混淆了与其他资金的界限,一些单位白条抵库、收支核算不及时、财务不清;差帐、错帐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财务执行不严格。少数人以身试法,贪污私分扶贫资金。有的违规向非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贴息,有的借扶贫工程项目骗取扶贫资金,有的甚至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中以权谋私,贪污私分,收受贿赂。

第四,制度建设明显缺失,资金整合效果不理想。由于制度建设滞后,部门利益至上,造成资金整合比较难,从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产生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法纪观念淡薄,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导致占用和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屡禁不止;三是扶贫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四是基层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导致会计核算不合规,帐务管理比较混乱;五是干部任用机制上存在偏差,没有将专项资金审计纳入对干部的任前考察范围。

二、建议和对策

为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扶贫资金的政策性。坚持扶贫资金的扶贫性,这是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政策,也是提高扶贫投入效益的首要问题。扶贫投入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更要体现扶贫效益,扶贫效益既要体现扶贫资金投入以后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扶持的程度及解决温饱问题的效果,还要让扶贫资金的投入从根本上体现贫困农民的利益,要真正瞄准“贫困”对象,切切实实使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事实上,中央每年安排数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并实施扶贫开发,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贫困农民有一个起码的生存环境条件,切实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扶贫资金是一种“救命钱”,是专门救助贫困农民的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救命钱”,因此扶贫资金必须用于扶贫,必须瞄准扶持最贫困的乡村和贫困农民。坚持扶贫资金的扶贫性是安排扶贫资金投向的总原则,不能以任何借口偏离或干扰这个总政策和总原则。

二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的责任性。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管理好、使用好扶贫资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为民务实清廉”方针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条规的学习宣传和警示教育,不断增强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观念,做到警钟长鸣。

三要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一方面要创新制度管理,制定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各地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严格实行扶贫资金的报帐制管理;广泛推行扶贫资金项目的公示、公告制;对投资额度较大的扶贫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对需要量较大的大宗扶贫物资实行政府采购。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扶贫开发规划,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库建设,不断提高扶贫项目质量;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要坚持“四专”原则。对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帐、专账核算。二是要严格公示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向群众公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严格拨款制度。坚决按项目实施合同书实施项目管理,按工程实施形象进度和规定程序、规定数额,凭合法手续分期拨款。四是要强化报账制度。全面建立扶贫项目资金专户,推行县、乡、村三级,扶贫办与财政局两家共同参与“三级两部门会审”报账制,坚持凭合法票据报账。五是要强化全程追踪。坚持项目责任制、分片包干制、过程跟踪制,强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的过程监控,严防扶贫资金流失。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11

(一)县委全会《决定》责任分工落实情况。认真落实《中共县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重大部署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我局及时召开党委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富强村实际,制定了李场镇富强村驻村帮扶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工作进度安排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确定了年度扶贫目标和任务。

(二)全面推进“五个一批”工作。制定了我局“五个一批”年度方案和计划,并全面落实完成。

(三)积极配合推进“六大兜底”工作。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六大兜底”工作,确保达到最佳扶贫效果

(四)积极落实“10个专项”。我局牵头承担“产业扶贫专项”,按时制定了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着重推进粮油、水果、茶叶、蔬菜和蚕桑产业发展,充分挥其助农增收脱贫的作用。

(五)做好贫困村扶贫规划。从2016年7月启动开展驻村工作,共选派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两名。驻村干部下村之前,参加驻村干部岗前培训,确保每个干部下去之后就能立即开展工作。驻村干部认真按照《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工现象”,指导完成了定点扶贫村李场镇富强村的扶贫规划,指导该村发展养殖特色鸡等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脱贫。

(六)贫困户帮扶计划。指导定点帮扶贫困村李场镇富强村完成了贫困户帮扶计划,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七)认真开民扶贫日活动。按照《2016年“扶贫日”系列活动总体方案》,认真落实本部门责任,制订实施细则,我局同县农工办于2016年9月30日共同组织了“拜年鸡”助力贫困户脱贫的捐赠活动,初步估算将实现贫困户拜年鸡户均收入6000元左右,从而达到贫困户脱贫的目标。同时在扶贫日当天我局捐献6000元现金,为贫困群众提供帮助。

(八)切实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干部驻村联系帮扶到户、帮扶村贫困户干部帮扶责任人实现了全覆盖、按要求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派驻郑春艳到复龙镇松溪村担任第一书记,唐建为李场镇富强村驻村干部。截至目前:我局对李场镇富强村参与贫困户包户干部职工达30人,共帮扶贫困户30户,走访近60余次。

(九)认真完成扶贫领导组交办的其他任务。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扶贫开发攻坚领导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落实保障措施

(一)扶贫“一把手”责任制。我局成立了局长聂学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站、股、校负责人为成员的富强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人事股,由杨兴刚兼任办公室主任,唐建、刘剑为成员,负责与李场镇富强村帮扶工作联系、资料整理、汇总、上报等日常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站、股、校、室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个落实”,为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016年,我局对李场镇富强村共争取扶贫资金8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个,其中到户项目5个。在收到项目审核批复后,立即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尽快开工,抓紧实施,早日完工,不定期地对2016年度扶贫开发项目进行督促施工进度。截止今年12月,所有资金已安排到具体项目,项目开工率达100%,目前完工率达100%,已完工的项目验收全部合格,项目验收后资金全部拨付到位。

(三)行业部门资金整合。一是全面整合扶贫资源和项目资金,形成合力。2016年我局共争取上级资金3000万以上,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工作,自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来,解决了富强村出行难问题,整治硬化富强村社道公路2.7公里,逐步解决70户217人出行难问题。二是2016年7月1日,县农业局组织农技站、农安股等站股深入李场镇富强村开展扶贫对接工作。活动中我局为70户贫困户发放了部分衣物和7吨化肥。三是在扶贫日阶段开展扶贫活动,我局同县农工办于2016年9月30日共同组织了“拜年鸡”助力贫困户脱贫的捐赠活动,初步估算将实现贫困户养殖拜年鸡户均收入6000元左右,从而达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贫困村班子建设。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按时到位开展扶贫工作,配合当地党委加强定点帮扶贫困村班子建设,落实好帮扶措施到位,努力尽早的实现贫困村脱贫。

(五)资料信息报送。为加强驻村扶贫工作干部管理,每季度都召开驻村工作会,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并为每个驻村干部进行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同时,我局驻村干部也按时完成扶贫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定期上报驻村工作方案、信息、简报和到村扶贫登记表,第一书记每月上交一份工作小结。

三、帮扶工作成效明显,目标全面实现

(一)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农业局领导和部门、驻村干部结合富强村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劳务输出和劳动技能培训为主要帮扶手段,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抓好劳务输出培训,认真开展帮扶工作,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规划,确保了扶贫帮困工作有序推进。到2016年底预计富强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能高出李场镇的平均水平,完成年度减贫目标任务。

(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定点帮扶贫困村完成年度减贫目标任务。

(三)稳定。我局定点帮扶贫困村富强村未发生和越级非访,所指定的行业扶贫政策未诱发,富强村村民生活正在不断的改善和提高。

四、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及亮点工作

(一)我局结合富强村的基本情况,出台了精准扶贫大思路方案,并获得了县委书记王光柱的支持和充分肯定。

(二)我局主动协调和联系市农业局林世全局长到我县宣讲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创新知识培训,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的进行。此次会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由县纪委书记宿斌亲自主持。

(三)我局结合农业部门自身优势和特点,专门制定了一个从农业角度如何开展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即《县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同时,我局开展了农技人员技术扶贫帮扶工作,按照“一村一人、不交叉、不重复、全覆盖的原则,从农业局各站股和畜牧局、水产局共选派66名,其中农业局56名,畜牧局、水产局10名农业科技人员分别落实到全县66个贫困村进行农业技术帮扶,争取更好的从农业的角度帮助贫困村民早日脱贫。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12

王国良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以及下一步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并对培训班学员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扶贫工作,各个国家均有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扶贫机构,因此可以看出,绝对贫困消除以后,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他表示,我国贫困地区的致贫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二是部分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这些突出困难也才构成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王国良建议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应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和规章制度,对贫困地区党政工作实行六大机制改革和十大行动计划。

六大机制改革为:改进贫困地区实际工作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进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完善金融支持机制,形成社会参与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

十大行动计划为:建档立卡,村级道路的畅通问题,饮水安全,危房改造,职业教育促进就业,贫困乡村旅游,特色种养业、增收计划,贫困村的信息化,金融服务,青年干部挂职锻炼行动计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