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6 15:58:35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1

现在,已走上领导岗位的X老师,仍主动请求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他说,他一刻也离不开他的学生,离学生久了,就像鱼儿离开水那样难受。所以他经常和他的学生在一起,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2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常年高强度工作让李保国积劳成疾,今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李保国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测试】

阅读热点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保国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这体现了公民享有()

A.名誉权B.荣誉权C.姓名权D.智力成果权

2.李保国的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说说理由。

3.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体现了教材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答此题时,要区分姓名权、名誉权与荣誉权。姓名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它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在社会生活中,姓名与某个特定人的联系非常紧密,一旦侵害其姓名,势必会损害其人格。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和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名誉权就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荣誉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简单地说,姓名是与人区分开来的符号,名誉是社会评价,荣誉是组织授予的称号。李保国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这体现了公民依法享有荣誉权。

2.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的理由就是他令人感动的优秀品质。解答时,回归材料,对应事迹,多角度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李保国具有自强不息、意志坚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优秀品质。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3

然后,要写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主要事迹。

这部分内容是全篇材料的主体,要下功夫写好,关键是要写得既具体,又不繁琐;既概括,又不抽象;既生动形象,又很实在。总之,就是要写得很有说服力,让人一看便可得出够得上先进的结论。比如,写一位端正党风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重写这位同志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的先进事迹,在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中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又如,写一位搞改革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力写这位同志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的,已经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前后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在写这些先进事迹时,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的,都应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实来说明。必要时还可运用一些数字,以增强先进事迹材料的说服力。

最后,是先进事迹材料的署名。

一般说,整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材料,都是以本级组织或上级组织的名义;是代表组织意见的。因此,材料整理完后,应经有关领导同志审定,以相应一级组织正式署名上报。这类材料不宜以个人名义署名。

先进事迹范文(一)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岁。

牛玉儒同志1952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一个革命干部家庭。1970年5月在通辽县农村插队锻炼。 1971年12月在哲里木盟盟委办公室工作。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3月担任通辽县莫力庙公社党委书记。1978年2月在中央民族学院干部培训班政治专业学习。1979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委员会组织部工作。1980年5月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工作。 1983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先后任秘书、秘书长、常委,其间于1987年9月至1989年11月在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1989年11月开始,先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兼办公厅党组书记。1996年11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2001年2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政府党组成员。2003年4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是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牛玉儒同志在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忠实地为内蒙古各族人民谋利益。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在分管和负责的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在包头市工作期间,牛玉儒同志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深化企业改革、关心群众生活等方面,提出并实践了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措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针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抓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组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成功地推进了稀土高科、明天科技、华资实业、钢联股份、北方重汽等企业实现股票上市。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了包头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他紧紧抓住震后重建的机遇,用经营城市的理念进行城市改造和建设,实施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先后荣获全国园林绿化、住房制度改革、安居工程先进城市和“联合国人居中心2000年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良好范例”等光荣称号。

在自治区政府工作期间,牛玉儒同志分管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商贸流通和政法等方面的工作。他坚持从抓项目建设和规划编制入手,在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库的同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到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认真组织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有效地促进了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招商方式,拓宽对外开放思路,扩大招商引资领域,落实目标责任制,并多次率团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外进行招商与经贸洽谈,2002年超额完成了“引进国内资金200亿元,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2亿美元”的工作目标,实现了我区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在所分管的商贸流通和政法工作方面,也颇有建树。

市工作期间,牛玉儒同志团结带领市委 “一班人”,充分调动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自我加压,奋力赶超,再创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跨越,取得显着成效。2003年,夺取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生产总值增速跃居全区和全国27个省会(首府)前列,提前实现了“十五”规划奋斗目标。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成功承办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继续快速协调发展,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正在朝着实现“到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第一”的目标迈进。呼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的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不凝聚着牛玉儒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在住院治疗期间,牛玉儒同志仍心系事业,忘我工作,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全身心地关注和牵挂着呼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住院治疗期间,他几乎每天都通过电话询问、指导和督促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还带病两次考察城市建设和开发区的工作。去世前不到一个月,仍以顽强的毅力,主持召开市委九届六次全委会议,作了激情澎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工作报告,进一步描绘了呼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人民,奉献给了他深深眷恋的草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牛玉儒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较强的亲和力、创造力和工作推动力。他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党的干部工作路线,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顾全大局,作风民主,团结同志,清正廉洁。在班子内部,是团结合作的模范;在干群眼里,是良师益友。不论是青城还是钢城,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无不被他的革命激情和奉献精神所感染。

牛玉儒同志是党的优秀民族干部,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水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观察、处理民族问题,旗帜鲜明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党的团结和各民族的团结。

牛玉儒同志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风深入,注重实效,竭尽全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他经常深入到企业、街道、社区、农村牧区等基层一线,深入到下岗职工、困难居民、贫困农牧民之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直接解决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实际问题,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对家属子女从严要求,为各族干部树立了良好的公仆形象。

牛玉儒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英年早逝,使内蒙古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民族干部,使全区各族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悼念牛玉儒同志,就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特别是学习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的献身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内蒙古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4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查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因此,从教学实际、学生习作发展的要求和“课标”精神三方面来看,培养学生积累素材、搜集素材、选取素材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的家乡六合位于苏中江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区域内历史古迹、人文会馆、自然风光、地方特产等资源非常丰富。利用这些乡土特色资源,引导学生获取写作素材,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游”出“风景这边独好”

学校春秋两季都会组织学生春游或秋游,游览的地点常常就是本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在六合境内,大自然留下了许多杰作:桂子山石柱林、瓜埠山火山口、灵岩山玛瑙涧、方山的猫耳石……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有其独特之处。

游玩之前,笔者会先对学生们作简单的介绍和提示:本次去游玩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景观,最特别之处是什么。在游玩的过程中,笔者和同学们一起漫步山道,穿梭林间,登山远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挥想象,让所观赏的自然奇观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迹。

在游览瓜埠山国家地质公园时,走到火山口旁,引导学生观察火山口的形状,想象亿万年前大地发出的怒吼,喷出的火焰;接下来带着学生观察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堆积成的山――“雄狮之塔”,整座山像一头爬在那里的雄狮。先是远看,再近看,看山体上形成的独特的图案,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瀑布飞流直下,有的像一片整齐的密林……在观察与想象中,让学生的脑海中留存下这儿最独特的景观。

回到学校后,展开交流,笔者把拍摄的照片以及搜集来的文字与图片再次呈现,这样,学生们对家乡独特的自然景观印象更深,了解更多。这时候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写游记,写导游词,为景区写宣传标语,为影像写介绍说明等,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和练笔,积累了关于家乡自然景观的众多资料,丰富了写作的素材库,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游览瓜埠山地质公园之后,学生初步形成了在游览中认识事物、抓住景观的特点的意识和能力。在游览其他景区时,能够在休闲之中积累关于家乡特色景观的写作素材,为写作训练找到了可炊之“米”。

二、“观”出“古迹前世今生”

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这样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六合境内,长芦寺、梵天寺都是南朝时所建的古寺,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到今天已有约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位于太子山公园内的长芦寺建筑群规模宏大。笔者带领学生去参观,学生从外观看到了长芦寺大殿、楼台、佛像,吟诵杜牧的诗句,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长芦寺的厚重历史。这还不够,走进殿内,我引导他们观赏、阅读相关的文字与图片,了解到长芦寺初建的寺址紧临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很不稳定,堤岸经常塌陷,因而长芦寺建筑群也不断遭到破坏。北宋时,曾大兴土木重建寺院。后来江岸继续后退,至南宋淳熙初年终于被水淹没。淳熙十二年,将寺址迁到今天所在地。长芦寺兴盛时的规模很大,民间传说:“前门通到金刚殿,后门通到六合县。”由于该寺名声很大,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赋诗秉文。唐朝的骆宾王、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孟郊、温庭筠,宋代的王安石、坡、秦观,明代的李东阳、王守仁、王世贞等都曾慕名而来。

了解了这些历史,知道了长芦寺的前世今生,增加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回到学校,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参观感受,结合图片、照片等资料,学生积累了关于长芦寺的丰富翔实的资料。这样参观不同于一般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长芦寺的宏大规模,还领悟到它的厚重历史,更加体会到国家的繁荣和家乡的发展。

一名学生参加“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时,透过长芦寺的变迁,写出了家乡的发展,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所选的视角和材料都别具匠心,获得了评委们的赞赏。

三、“查”出“民俗来龙去脉”

在香港回归时和北京奥运会上,江苏民歌《茉莉花》优美的旋律打动了许多人的心扉。《茉莉花》这首本校学生几乎人人会唱的民歌是怎么产生的呢?

笔者带领学生走访了六合区文化馆,到那里去查访《茉莉花》的来龙去脉。

我们找到了文化馆的吴书记,从她那儿知道了《茉莉花》是根据六合民歌《鲜花调》改编的。1942年冬天,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六合一带活动的新四军有个淮南大众剧团。14岁的剧团文艺战士何仿被六合民间艺人演唱的《鲜花调》迷住了,他立即用简谱记录了这首歌。1957年,何仿根据《鲜花调》精心改编的《茉莉花》在北京演出时一炮打响。从此,源自六合金牛山的优美乐曲《茉莉花》在全国流传,并且远播四海,唱响世界。

我们查访到了《鲜花调》的歌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

这与《茉莉花》的歌词何其相似!再对比旋律,也是非常相似。

在查访的过程中,学生们积累了关于乡土文化的资料和写作的素材,同时,在查访的过程中学习与人交流,锻炼了交往的能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访”出“英才动人故事”

六合地区英才辈出。近年来,涌现出了以“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全国模范教师”徐其军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对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全国模范教师”徐其军身患尿毒症,发出“把有限的时间献给孩子”“死也要死在讲台上”的心声,展现了乡村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他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党和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徐老师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又回到了学校,站上了讲台,和乡村的孩子们一起徜徉语文的世界。

对于这样的老师,学生们如何感受?

首先是通过文章和图片向大家介绍徐老师的事迹,这仅仅是第一步工作;第二步是走访,带领学生向本校的老师了解徐老师的事迹;第三步是采访,采访徐老师本人,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对话,从徐老师的言行、细节中深刻感受他朴实的思想、崇高的品格。

在走访与采访的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徐其军老师毕业后本有机会留在城里工作,面对这个人人羡慕的机会,他婉拒了校长的劝说,希望在六合县泉水乡最穷、条件最差、最缺老师的枣林小学任教;了解到徐老师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还经常把来不及批改的作业捆在自行车后带回家;了解到徐老师为了让学生受到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他自己掏腰包买了录音机,在教室里给学生放磁带;了解到徐老师的心声:“山道弯弯,崎岖狭窄,它从山里通向山外,连接山里山外两个世界。我啊,愿做那吹笛的人,将牧童引向山外……”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5

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材料1

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

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2020年,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7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材料2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教育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平在小学及以下。

2015年到2020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平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平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材料3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习。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6

【正文】

开展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汇报材料

2021年1月26日,贵阳市南明小学副校长、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第一校长王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48岁,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2月3日,中共从江县委、从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广泛开展向王玉同志学习活动。为做好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从江县结合实际,按照“六个一”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开展一批典型事迹宣传报道。把王玉校长支教帮扶病逝的典型故事作为宣传从江脱贫故事、讲述从江战贫感人事迹、传递从江扶贫正能量的重点任务,积极对接省委宣传部和州委宣传部,主动对接央级媒体和省州媒体,精心策划做好系列宣传报道,先后在《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新华网》《中国教育报》《黔东南日报》《黔东南新闻联播》等媒体宣传报道,加强正面宣传,打造先进典型。

二是开展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为扩大宣传教育效果,拟定在全县“两会”期间举办一场王玉校长先进事迹报告会,安排贵阳市南明小学校长曹凤英、贵阳市南明小学支教教师赵发勇、省纪委驻大歹村扶贫干部林思宇、从江县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等作先进事迹报告,精心准备事迹报告稿,确保宣传教育效果。

三是开展一系列感恩感师宣传教育活动。由县教育工委和县教科局谋划安排“七个一”系列活动,即:一是开展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二是开展一次专题研讨会、三是组织一次师德师风演讲活动、四是开展一次宣讲活动、五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六是绘制一次手抄报、七是树立一块感恩墙。各中小学校在春季开学后,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学习她以爱育爱、潜心育人的大爱精神,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情系苗乡、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矢志不渝、忘我工作的担当精神。全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感恩感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7

二、宣传载体

《陕西日报》,《xx日报》,xx电视台,市内地标建筑,全市各镇办、各园校和商业聚集区LED电子屏,市教育局新媒体,各有关媒体;基层各园校新媒体。

三、主要形式和内容

(一)为教师亮灯

1.9月9日和10晚20:00-21:00,市内地标建筑刊载“老师,您好!”标语,为教师亮灯。

2.9月7日早8:00起至9月10日,全市各镇办、各园校和商业聚集区LED电子屏刊载尊师重教标语。

(二)制作教师节宣传短片

综合宣传科牵头制作教师节宣传短片,并在教师节前夕通过xx教育新媒体和市内及各重点学校LED电子屏进行播放。

(三)宣传先进教师事迹

1.宣传“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典型教师事迹

对象:xx幼儿园 贾玉琴 象山中学 张向玉

xx

形式:综合宣传科联系《xx日报》记者进行采访,通过xx教育新媒体刊发,9月8日《xx日报》教师节专版刊发。

2.宣传2018年“百佳”典型教师事迹

xx

形式:9月8日《xx日报》教师节专版刊发每人200字至300字的文字加一张标准照;9月3日-10日通过xx教育新媒体刊发个人事迹。

3.9月8日《xx日报》教师节专版刊发市委市政府教师节慰问信和“百佳”教师名单。

4.各园校结合实际宣传本校的各类优秀教师和驻地尊师重教、看望慰问教师的事迹。

四、工作分工及要求

(一)全市庆祝第三十四个教师节的宣传工作由综合宣传科牵头、策划,其他科室和基层各单位做好配合。

(二)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担当“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落实好相关工作。要积极组织教师转发宣讲,营造良好氛围。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8

所谓“校本课程”就是指学校根据教学目标所需而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其学科特点看更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优势。本校所属区域为著名的湘湖风景区域范围,有着丰富的人物古迹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开展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主要依托资源和寻求开发的主要依据。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明确理念,形成开发意识

理念的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达到国家对于学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本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而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教育哲学观、办学宗旨与教育目标的学校是不可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此研究旨在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使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群体参与,凝聚开发合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更多地表现为教师,教师应勇敢地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学校给予教师课程开发的自和自由度,即放手让教师去做、去选择,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同时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广泛参与,只有群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步入一个更高境界。本研究对课程开发内容进行了探讨,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并征求了学校、社区和部分家长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3.需求分析,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前首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也会使校本课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开展研究前,我们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古迹历史知之甚少,但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了解本地的地理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一方面为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了解甚少而感到痛心,另一方面又感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能不说也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契机。

4.寻求资源,动态生成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所以学校在选择校本课程资源时,应因地制宜(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条件)、因校制宜(学校的传统与优势)、因人制宜(学生的爱好、家长的希望),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开发的程度。校本课程绝不是在事先拟好的图表中填充相应的案例,而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资源,灵性迸发,也就是说可能是随时发现、随时选择、随时使用的一个动态生成的学习历程。只有坚持“动态生成”的观点,才会使我们不断地发现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才会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开发进度,不断地把握良好的教育契机,不断地提供鲜活的育人素材,更适合于《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1.发动教师、学生和家长,探寻当地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概况,树立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本校地处石岩地块,学区有湖山、金西、赵家墩、老屋、路平、华汇、史家桥、沿山、湖东、前章等十个行政村,人口众多,山川广布,文物古迹颇多,境内存有明朝永乐年间任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的魏骥墓遗址;明朝兵部尚书严嵩的干儿子黄祝等集资建造的“甲科齐美”石牌坊和明代嘉靖年间黄九皋所建的五孔平行石板桥,这些均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初建于宋代的先照寺、初建于明嘉靖十年的一览亭,有史家桥贺知章的出生地(此地现更名为知章村),还有古湘湖的遗迹等。风景名胜也不少:有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石岩八景,在湘湖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中,石岩秋望将成为一大景区。还有当地的土特产(有茶叶、蜜梨、杨梅等),我们都进行了实地考察。

2.探古访今,开发当地的人文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传统文化,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探寻石岩的历史沿革、本校的变迁、黄闻等姓氏的家族渊源、村文化建设、本地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贺知章、魏骥、黄九皋)等。现今的名人也不少,我们去采访了亚太集团董事长黄连兴、知名人士黄枢等,他们的成长经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调查研究,探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近几年,石岩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现今企业众多,其中浙江省亚太机电集团公司最为突出,被评为浙江省“五个一”高科技重点骨干企业和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探究。本地农业发展已形成“城郊型、规模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后注册“湘湖”牌茶叶、“湖山”牌蜜梨和“览亭”牌花木等商标,我们可以对湖山苗木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

4.学会生活、实践生活、融入生活,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运用所学地图知识,小组合作绘制所在自然村的社区图,最后汇制成石岩区块的区划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收集农家菜制作方法,最后汇制成农家菜谱,推出每周一菜,实践生活;调查所居住地的人口状况、居住状况、环境状况,最后汇编成本地的生存环境报告;环保从我入手,绿化环境,培植苗木,获取经验;依靠本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自主策划旅游路线,推出石岩一日游、二日游等。

5.根据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并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编排,结合学校和区域的实际,根据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以“话说蜀山”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纲要,大致分为十二讲,安排每月一讲(根据实际需求和动态生成的原则可适时添加或删并)。

第一讲:蜀山概述(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气候、河流道路)

第二讲:校园变迁看蜀山变化

第三讲:知章故里和知章村

第四讲:“甲科济美”和29位举人

第五讲:魏骥墓址和湖山村

第六讲:先照寺和一览亭

第七讲:古桥风韵(思家桥、黄家大桥等)

第八讲:亚太集团和当地企业

第九讲:苗木经济和农土特产(茶叶、蜜梨、杨梅等)

第十讲:石岩八景与湘湖旧景(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

第十一讲:寻访我们的校友

第十二讲:我是家乡小主人

根据每月确定的课程纲要主题,采用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展示交流,动态生成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与反思

1.引领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介入课程开发及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与学习,发挥了自身的工作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迫使自己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专业的自主意识得以强化,能力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2.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各合作小组对每一个主题探究活动都进行了分工,并且每个主题组员的分工都不同,促进了学生能力平衡发展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动手能力也提高了。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材料分析、展示交流,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如不少学生对家乡建设、旅游开发等提出很多创新性建议。

3.辐射效应,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使村民们也开始关注历史古迹的保护、周边环境的治理等问题。一些行政村已开始着手对本地的文物古迹进行研究,采取修缮保护措施。如知章村专门请专家对知章故地和“甲科济美”牌坊进行了研究和保护,一些自然村也加强了对周边的环境的治理,加大对一些污染企业的监督力度。

4.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当地资源情况,不宜求快求大求全,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不能盲目跟从。特别是农村学校,时间、精力、财力都是很有限的,要考虑学生实际,只要找到了切入点,哪怕只有一个点,也是好的。学生应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动态生成,最终形成一定的体系。

5.需要学校和领导的大力扶持,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首先领导必须重视。然后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提供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以及课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指导等。适时的鼓励与奖励会极大调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教师和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以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在师生的实践活动中动态生成。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持久的工程,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创新、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初中历史与社会培训资料》 浙江教育厅教研室编(2003年)

4.《萧山区初中乡土教材》萧山教研室编(2001年)

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5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其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充分开发、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是颇具价值的课程资源。这些地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定会使品德教学的载体更贴近实际,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本地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呢?

一、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家乡美景

品德教学中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观察、思考、体验、感悟,能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对家乡的浓烈情感。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其北部层峦叠翠、峰奇谷幽,中部岗岭起伏、河港交错,南部沃野舒展、稻香鱼肥。其中,大洪山风景区林木丛生,溪泉遍布,遍布对节白腊、古银杏等生物活化石;漳河风景区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胜地;黄仙洞的云盆景观更是国内外罕见。

在教学《可爱的家乡》一课时,教师经过实地考察后,把学生带到了春意盎然的象山风景区。师生登上岚光阁,凭栏远眺:远处群山苍苍茫茫,汉水逶迤而过,黄的花绿的禾苗织成一幅壮锦平铺在山水间;近处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城市如画卷般绵延在脚下。在充满童趣的“捉迷藏”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远山近水,感悟家乡的繁华与美丽,“美丽”便成了学生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叹。而后将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做成课件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进行解说,如此,让学生对身为荆门人而深深自豪。

二、搜集民风民俗,体验先辈智慧

德育不是说教,更不是训斥。沉闷、机械的品德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既不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不会给学生以真实可感的情感收获。荆门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故事大多精彩感人,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的勇敢,有的聪慧,有的孝敬父母,有的满腔正义,大多形象丰满,可感可知。在品德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为学生讲述这些民间故事,可以拉近道德要求与生活的距离,让他们从故事中明理,在生活中践行。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课余学习》时,可让学生课前收集荆门本地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如罗汉山的传说、阳春白雪的典故、关公与掇刀的传说等。当这些趣味横生的故事出现在学习过程中时,学生会将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景物与这些故事相联系,学习十分热情高涨。借助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透过故事理解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有效地提升了道德认知,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新课程的要求。在荆门,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俗,表现出了极强的地域特色,丰富多彩,却也各有不同。大年三十祭祖辞年、吃团年饭、拜跑年、守岁,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后走亲戚,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些传统习俗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资源。利用品德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走进乡村,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悟习俗中蕴含的为人处事之理,体会到入乡随俗的道理,对于学生道德智慧的启迪,十分有益。

三、寻找家乡特产,感悟家乡发展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产品,地方特产往往体现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文化品质。荆门物产丰富,漳河茶叶、三阳板栗、山灵葛粉、纪山龙米、金龙泉啤酒声名远播;八角雪枣、长湖鱼糕、钟祥盘龙菜、太师饼美味飘香。每一种特产由“产”至“特”都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在品德课上,根据教学主题,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寻找家乡特色,介绍家乡特产,让学生从特产的产生、发展历程中,从特产背后的故事中去感悟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感悟家乡人勤劳创新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例如在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时,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围绕“漳河柑橘”这一主题,分组细化,调查漳河柑橘种植、采摘、包装、销售、成名的原因……通过研究,学生不仅能领悟柑橘作为家乡特色产品,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感受到柑橘生产离不开橘农的勤劳与智慧,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四、追寻名人足迹,接受心灵洗礼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遗迹众多。这些俯拾皆是的历史遗迹,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今天的荆门人理当学习、传承。在品德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就地取材,深入挖掘本地名人资源,学习名人精神。利用这些真实、鲜活的素材来进行教学,不仅会让德育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还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名人的道德魅力,受到心灵的启迪与洗礼,激励自己见贤思齐。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10

2.要因地制宜,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饶平地处粤东沿海,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工农业生产发展,素有“岭南佳胜地,瀛洲古蓬莱”之美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令人神往!名胜文物繁富,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文化源远流长。这些自然资源都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生动材料,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可贵的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了解民俗风情和节日习俗。例如,除夕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给压岁钱;春节醒狮拜年;元宵节闹花灯、放烟花;清明节扫墓挂纸;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冬至节吃汤圆等。通过组织学生调查访问、写作。透过这些民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2)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饶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集寺庙、摩崖石刻于一体的石壁山风景区;有风光迷人的柘林金狮湾海水浴场;有“北湖”———汤溪水库;有新丰温泉浴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饶道韵楼,等等。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指导学生写游记。

(3)组织学生了解革命事迹和文化名人。如:黄冈丁未革命、饶平山区游击战争、张竞生博士,等等。我校的所在地是张竞生博士的故乡,我校是张竞生博士创办的。我们组织学生采访、收集、整理张竞生博士的生平事迹,布置学生写作题为《时代的先知———张竞生博士》的文章,收到良好的效果。

(4)布置学生搜集整理饶平民间传说故事。如:《黄冈姑嫂桥的传说》、《张琏称帝》、《柴房会》、《百花公主》等;还指导学生搜集整民谚及俗语,如:“平安当大赚”、“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等等。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写作水平。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11

【摘要】中山市南区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南部,它是中山的重点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近4万人,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区长达150多年的华侨史可以说是中山近现代华侨史的缩影。因此,作为侨乡的中心小学,如何挖掘侨乡文化特色,传承侨乡文化,培育侨乡新人就成了我校发展的一个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侨乡文化、侨乡精神、德育创新

我校的课题《利用侨乡文化资源加强学校德育研究》是在2007年1月被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定为德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的,其实早在2004年区对学校进行布局调整的时候,我校就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以下是我们在结合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下,对侨乡德育工作的几点创新做法:

1.整合侨乡教育资源,创设了浓郁侨乡氛围

我们知道,育人场所是育人的客观存在因素。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它所具备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结合香山文化教育的开展,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创建一个具有浓郁“侨味”的校园环境。因此,学校聘请了具有研究中山华侨史三十多年的市侨联退休干部陈迪秋女士、原华侨中学校长李镜澄、社区的著名华侨、有“中国史奴比爸爸”之称的马乐山爷爷和电子科大中山学院艺术系的专家等组成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他们根据学校校区特点、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社区的华侨资源等,通过充分论证,制定了一个以“侨乡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主线的《竹秀园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和VI系列方案,把我校建成一个既具有传承侨乡文化的历史怀旧气息,又同时具有发扬侨乡人精神的奋发向上的现代气息。

除了建设好学校本身的育人环境,学校还努力挖掘校外的德育教育资源。近1000多年来,尤其是香山立县852年来,南区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人物,至今还保留着诸多享誉海内外的众多人文历史古迹。主要包括:功建铁城梁功祠(香山首任县令为纪念铁城总设计师梁溪浦而建)、宋帝遗迹及侍郎故里牌坊、状元牌匾及探花墓、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故居、中国民族百货业先驱马应彪故居、在中国工商业史上写下辉煌篇章的香港郭氏永安家族故居、渡头抗英纪念馆(渡头先人抗英事迹比著名的广州三元里抗英事迹还要早)、有“中国史努比爸爸”之称的马乐山卡通制作梦工场。这些侨乡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源实际上也成了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外延,是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新天地。

另外,学校还十分注重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调动区内资源为学校服务。因此,学校在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没有离开社会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为着同一个目标,这些单位、家长和学校一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每个学期初,为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学校法制副校长——区派出所郭月君所长和有关干警都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报道:http://news.zsedu.net/news/2006/9/06/085549am.html)为更好地开展“一畅两会”的精神,提高教师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扑灭初期火灾的胆量和能力,区安监分局经常到校调研,并为我校全体教师开展讲座和灭火操作演练;

为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学校联系单位——城区大队五中队苏队长和有关交警经常到校了解情况,并于每个学期末为年级学生举行交通安全讲座和交通红绿灯规则演练;每个学期里,区关工委同志都到学校来了解偏差生的情况、与他们开展谈心;竹秀园社区也深入学校了解学校周边治安情况,为学校营造健康和安全的教育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还通过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们汇报学校的工作、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通过召开家长会,学校搭建了和家庭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收集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建议,促进了学校“走进家庭,共育新人”工作的开展。

2.开展丰富活动,传承了侨乡文化

我校主要是以“校本”为载体,“课堂教学”为渠道,“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传承侨乡文化。

2.1编写校本课本,传播侨乡历史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我区历史上有名的华侨及其事迹、重点文物、古迹等资源,制成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校本课本《我爱我家》,要求教师结合思品、班队课等进行上课,让学生认识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家乡的辉煌。

2.2开展实践活动,探究侨乡文化

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实验课、综合实践课、活动课等,开展实践探究活动,通过开展“我家华侨”、“侨乡历史知多少”等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对乡情文化知识的情感教育。学校更是成立了子课题《走进良都文化》并通过拓展课堂的空间,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2.2.1《学校门口塞车问题的调查及对策》调查活动(附光盘材料)

2004年,此项活动是针对学校周边环境由于侨乡建设时留下的客观历史问题导致弯多、路窄,家长接送学生时经常塞车这一实际情况而开展的,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了解塞车的情况、调查门口车辆的总数、车辆的类别和路面的情况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报告。

创新做法:把有关报告情况向城区大队第五中队反映情况,并受到城区大队第五中队的肯定和表扬,引起他们对我校门口交通情况的重视,并顺利解决了问题。此项活动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2.2“溯源侨居”的调查活动(附光盘材料)

在2005年,学校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次“溯源侨居”的调查活动,通过组织、发动学生调查良都地区华侨古宅的数量、面积、风格和结构特点,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侨乡的文化和剖析侨乡的发展与变迁。

创新做法:学生根据调查报告,向区侨务办公室发出倡议,促使他们对区内古宅进行保护和维修,此调查报告受到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表扬了学校的兴趣小组。而该项活动在2005年广东省科技实践活动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2.2.3《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调查活动

在2006年,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调查活动”,学生通过走访、参观和写报告的形式,对区内的旅游资源作了一个系列的分析、总结和报道,让学校更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南区的旅游资源情况。

创新做法:调查报告程送到区建设开发公司,得到领导的表扬。此调查报告在当年中山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被评为二等奖;

2.2.4母亲河——马恒河的污染情况调查

在2007年,学校开展了一次以母亲河——马恒河为调查对象的“马恒河污染情况调查”活动。

创新做法:通过邀请区城市建设办公室领导一起实地调研,把马恒河的污染情况写成报告,把相关图片在学校出版,扩大影响面,使学生爱护马恒河的意识得到提高。此项活动获得了中山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2.5“良都名人趣事”征文比赛

2007年,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良都文化、弘扬良都精神,学校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良都名人趣事”征文比赛,通过班主任为学生上主题班会课介绍侨乡名人、学生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最后组成文稿等步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良都;

2.2.6“良都传统美食”制作比赛

2007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良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良都传统美食,学校举行了高年级学生的“良都传统美食”制作比赛。比赛通过学生分组制作良都传统美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良都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把良都文化的精粹传承下来。

创新做法:家乡乡土糕点制作进入课堂,是学校成为侨乡文化的宣传。

2.3拓展延伸侨乡文化

学校利用《我爱我家》、《走进良都文化》校本课本中的著名华侨的优良品德行为,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编写了出版成另一本德育校本教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养成》,并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指定教材。在课堂上以明目、道理、悟意、促行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明白到爱国爱家,就要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要争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就要爱己、爱人、爱校,从而有效地把校纪校规落实到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行为上。就是在这样的育人思想指导下,学生行为的文明程度逐年提高。在06年,学校顺利通过中山市文明行为规范学校的验收,成为28所中山市首批文明行为规范学校当中的一所。同时,学校还以警示场所为教育基地,以活动体验课的形式,开展学习侨乡伟人,改掉不良行为的教育活动。中山市戒毒所、中山市劳教所、中山市拘留所、中山市看守所都座落在南区,这就为学校开展警示教育提供了条件。我们认为只有正面的教育还不够,还必须有反面教育的辅助,因此,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参观警示场所的教育活动。在2003年9月我校由原来的恒美小学、先施小学、马岭小学和竹秀园中心小学4所学校合并以后,我们共开展参观警示场所的次数超过10次。这些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震撼,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效果。

创新做法: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警务室。报道:http://zsedu.net/news/2006/2/14/083927am.html)学校还聘请了专业保安14人,物业管理式的后勤工作进入校园。所以从合并学校到现在,学校连续多年保持师生犯罪率、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率为零。故此,学校在2005年被评为中山市唯一一个“全国平安校园”。

3.发扬华侨精神,培育了侨乡新人

教育要体现时代性,这是无可争议的观点。面对世界形式变换,生产力形式的转变,学生视野的拓宽是与时俱进的做法。而最为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永恒不变的教育。我们的做法是:

3.1以爱国爱乡的永安公司回家乡投资、关心学校发展和捐资助学的事迹为契机

通过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其创业先人的故居、采访其后人、了解其在区的投资情况,开展以“我与华侨比贡献”为主题班队课、学科竞赛、科技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在学校内掀起了向永安公司郭氏后人、先施马氏后人等爱国爱乡精神学习的热潮,激发学生立志报效家乡的情怀。在2004年,借香港永安公司郭氏后人郭志安先生捐款兴建电脑室的机会,学校安排了学生对其进行访问,并把采访的相关材料出版了一期板报,把郭氏后人爱家爱校、报效家乡的事迹进行推广。(报道:http://zsedu.net/news/2004/12/8/085608am.html)

德育亮点:德育工作与区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3.2抓住著名华侨马乐山爷爷的“史奴比制作梦工场”在学校附近的有利条件

组织学生参观制作现场,了解风靡全球的“史奴比”整个制作过程。同时,通过近距离接触、采访马乐山爷爷,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要成名、要全球认识并不困难,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坚持理想、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必定成功。从2004年到现在,学校一共组织学生参加史奴比制作梦工场、采访马乐山爷爷达10多次。

(报道:http://zsedu.net/news/2005/10/20/112041am.html)德育亮点:德育工作与世界级名人紧密相连。

3.3在发扬侨乡文化上,我们还开展“邀请南区的名人走进校园”的活动

其中香港永安公司郭氏后人、世界级手模大师、史奴比的中国爸爸马乐山、中国书画艺术家李均成、南区著名武术教练马演南和区侨乡事务办领导杨文宝先后来到学校举行讲座接受学生采访等。学生聆听他们的故事,心灵受到震撼,收到了很好的深刻教育效果。

德育亮点:德育工作与名人课堂紧密相连。

3.4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校外力量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学校在2008年10月成立了竹秀园中心小学亲子义工服务队,并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开展了多项的活动,以通过“义工”这一途径,达到“亲子”这一目的。竹秀园中心小学亲子义工服务队的成立标志着家庭力量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再创新。侨乡人热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情怀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同时,学生在各项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科技比赛中都发挥出了侨乡人自强不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市、区争得了荣誉。(义工队成立:http://news.zsedu.net/news/2008/10/08/170401-4886-1.html、义卖活动:http://news.zsedu.net/news/2009/03/23/145923-25616-1.html、组委会成立:http://news.zsedu.net/news/2009/04/02/090318-27361-1.html、慰问老人:http://news.zsedu.net/news/2009/04/02/090145-27354-1.html。)

德育亮点:德育工作与亲子义工同一方向。

3.5结合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的机会,大力开展纪念系列活动

孙中山是位出生在中山市的伟人,作为中山的一份子,学习其平等、博爱、包容和创新的中山人精神是我校今年11月份德育工作的重点。为此,我校举行了大型的纪念活动,其中包括参加市集邮知识竞赛、专题为“中山人精神”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比赛、学生“我心中的孙中山”演讲比赛等。通过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爱国的情怀和报效祖国的决心。(报道1:http://news.zsedu.net/news/2006/11/13/054250pm.html,

报道2:http://news.zsedu.net/news/2006/11/21/093254am.html,报道3:http://news.zsedu.net/news/2006/11/21/093803am.html)

德育亮点:德育工作与纪念日活动紧密相连。

中山市南区是一个德育宝地。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悲壮的革命史、源远流长的侨乡文化及雄厚的教科文化共同组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侨乡文化。侨乡人的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报效家乡的精神是新时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精髓。利用侨乡资源创新德育模式是我们学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手段。

?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12

关键词:武隆中小学 红色文化资源 利用调研

作者简介:项福库,男,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朱小琴,女,长江师范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地处重庆革命老区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武隆县,境内遗存有大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资源,其资源形态既包括革命的旧址、旧居、遗物等物质形态文化资源,又包括境内流传的革命先烈事迹、革命精神、革命歌谣等精神形态文化资源。近年来,为充分开发利用武隆县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中小学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开展,笔者对武隆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一、武隆县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之现状

1.境内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现状。

其一,革命历史遗址。坨田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武隆县双河乡场以北约8公里的三重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二路红军司令部、政治部双河场旧址,位于武隆县城以北约70公里的双河场上的两幢木楼里,现为武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部分建筑尚存,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平桥特支旧址,位于武隆县平桥镇乌杨村小河口小组;白马山战斗遗址,位于武隆县城西的乌江南岸,为历代军事战略要塞。

其二,革命先烈事迹。武隆县有许多革命先烈事迹,如1923年贺龙率川东边防军在江口镇除暴安良的故事;1929年10月,武隆地下党借贺龙的军威震慑国民党的“两顶博士帽”的故事;1930年四川二路红军在武隆县后坪坝领导农民运动时用稻草人扮“红军”让敌人空欢喜一场的故事;在浩口村红军渡发生的诸多革命历史故事;1942年武隆抗日英雄王超奎在保卫武汉的战场上带领一营士兵与日寇血战英勇捐躯的事迹传遍国内外,等等。

其三,烈士纪念建筑物。为了纪念为解放武隆和建设武隆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武隆县政府修建了白马烈士陵园、江口烈士塔园、火炉人民英雄纪念碑、武隆县城烈士墓、桐梓烈士陵园等纪念建筑物,现均为武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武隆县中小学在清明节开展缅怀家乡革命先烈扫墓活动。笔者调查得知,为了让中小学生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加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武隆县中小学每年都会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参加缅怀家乡革命先烈的扫墓活动。如2012年3月31日,长坝镇中心校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文明学生”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到长坝镇烈士陵园,对为保卫家乡、保卫祖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表示沉痛哀悼。同年4月1日,桐梓中学组织该校一千多名师生到桐梓山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全体学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誓仪式。当天,实验中学也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新团员代表发言并带领全体同学在烈士纪念碑前郑重宣誓。通过在纪念碑前重温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并庄严宣誓,切实让中小学生接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心灵的洗礼,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武隆县中小学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走访中得知,武隆县部分中小学校的老教师在历史、思想品德、语文课中少量地穿插介绍了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如接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讲“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时,提到了武隆县火炉镇起义的英雄人物邵平阶、武隆抗日英雄王超奎等;语文教师讲《千里挺进大别山》一课时介绍了白马山战斗中刘邓大军击溃宋希濂20万大军的赫赫战功;武隆中学历史教师在“土地革命”教学中讲解了四川二路红军在武隆后坪坝建立农会、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等史实。此外,武隆县中小学还利用其它形式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如接龙乡中心校开展了慰问当地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活动;武隆实验小学开展了“民族英雄说一说”的革命故事宣传活动,班、队会上以小品、小合唱、演讲、诗歌朗诵等形式宣讲革命故事。

总之,武隆县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利用,对帮助学生继承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有些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重视、宣传的力度不够,利用的广度、深度、效度不够,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浓。

二、武隆县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采取抽样调查法对武隆县的“接龙”、“后坪”、“仙女镇”、“火炉”4所小学及“桐梓”、“白马”、“长坝”、“武隆”4所中学的128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从调查、访谈结果看,武隆县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中尚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宣传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在被调查者中有49%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根本没有触及到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多数中小学没有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和班级墙报等校园媒体传播家乡红色文化资源,也很少利用其它活动形式让师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红色文化。课外活动中,除了清明节扫墓时向学生介绍一点革命烈士相关事迹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几乎没有开发利用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即使是地处革命老区的学校,校园中也感受不到红色文化的气息。

2.课堂教学中未能系统介绍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调查显示,武隆县中小学仅有35.5%的教师认为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课堂教学中却很少利用。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重视、宣传、挖掘不够,年轻教师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知之甚少。在被调查的武隆中小学教师中,仅有39.5%的教师知道2处以上家乡革命遗址;武隆本地的年轻教师中仅有0.07%的人知道2处以上家乡革命遗址;大部分来自境外的教师只知道1~2处境内革命遗址。二是课时少、升学任务重,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无暇顾及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的介绍与普及。

3.乡土教材中尚未编人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内容。近年来,重庆市统编了一些乡土教材供各中小学使用,如初中乡土教材《重庆地理》、《重庆历史》及武隆县九年义务教育乡土教材《小学生德育读本》等,但是这些教材均没有将武隆县红色文化资源编人其中。迄今为止,武隆县各中小学均没有制定有关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的乡土教材编写计划,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穿插介绍零散的武隆旅游资源而已,各中学由于升学压力大,根本没有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去向学生普及家乡红色文化资源。

三、武隆县中小学利用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应采取的对策

武隆县中小学只有积极做好推进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课外活动的“四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1.积极推进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橱窗、宣传条幅、班级墙报、手抄报等校园媒体是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校园媒介,将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融人校园媒体传播中。如通过校园广播向师生解读历史上的今天在武隆发生了什么样的革命故事或英雄人物事迹;通过黑板报创办红色文化专栏,展出学生搜集的家乡红色文化资料;可组织学生绘制家乡红色文化资源手抄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宣传,使校园网络成为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载体。

2.积极推进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各中小学教师应在适于引进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的课程教学中,主动运用“穿插式”教学法,选择典型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适机插入进行普及。可拟定《县内红色文化资源穿插教学进度计划》,避免盲目性,使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能有序进行。鉴于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建议教师可精选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3.积极推进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武隆县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人力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启动中小学红色文化乡土教材编写工作。教材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写。例如,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可编写乡土漫画教材,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欣赏漫画中了解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可编写家乡历史故事教材,讲述发生在武隆县的革命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感受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对于高中生,可编写章节体的红色文化乡土教材,更高层次地传播家乡红色文化资源。此外,各中小学可组织教师编写家乡红色文化专题讲义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