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6 15:58:58

新课改论文

新课改论文篇1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学习也开始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个体性差异的存在,导致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差距,教学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课堂教学资源有效整和及利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历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三维目标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一个整体。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三者的有效统一,首先应该确保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地位不能动摇,所有教学目标都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在新课程的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将前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材所涉及到基础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理解有失偏颇,认为仅仅是课堂教学方法在形式上的改进,因此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毛病,结果课堂搞的热热闹闹,学生却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这实质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新课程理念中,过程和方法既要求贯彻在教学过程当中,又要求把它们当成教学目标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基础知识在史料研读、图表分析、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达到在教学中突现方法,在目标中掌握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知识与能力并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较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比如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课外探究活动,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外在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和及利用

在课程标的指导之下,教材在整体编排上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课程结构设计突出系统化、层次性和探究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这种编排下与存在教学单薄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树立起整体的、宏观的概念,在认真研究课标与教科书、借鉴教学参考资料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教学任务繁重与课时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不应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要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同时根据“模块链接”的提示,指导学生积极搜集相关教学素材,对本课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充实、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方面。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都可以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进行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时,可以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联系起来;思想文化专题部分,可以将语文、政治、美术、音乐等课程的相关内容穿去。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把在其他课堂上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总结联系起来,可以克服新教材知识专题化所带来的学生知识系统不全的缺点,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生动。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的触摸、体验历史。丰富有趣的课外探究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的兴趣,都是我们应该合理有效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没有把新课程理念完全理解、内化为指导课堂教学的武器,就不能把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会出现“形”与“神”分离的情况。如何才能让历史课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如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效”?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的观念转变非常重要,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教学。教学设计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走形式主义的道路。这就涉及到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态度问题。提到传统教学方法,很多人会联想到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灵活驾御。创新并不是指要完全抛弃我们原有的各种教学模式、方法,而是在借鉴原有教学模式、方法益处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其他教学模式、方法。

教师要能根据课堂实际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趣味性强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主动收集和利用教学资源,逐步培养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精心创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知识与能力在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实现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根本转变。并使学生在探索历史问题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历史,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模块单元专题的编排体例突出了内容精炼,知识系统性强,思维层次高的特点,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当今社会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大量介入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所能获得的有效课程资源大大增多,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完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在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老师又如何能创设出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富于思考的教学情境?在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备好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课堂教学应该“怎么教”。在主要教学环节上,如何过度、如何突破重难点知识,这都对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教师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决定着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独独辟蹊径,形成有自己个性并适合教学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板书的浓缩和转化,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历史知识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养料,通过准确、生动,且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出来,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活跃的课堂,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达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主导,讲述性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可以借助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来完成。比如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物,都可以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很好的外在形式。学生通过参观名胜古迹,进行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促使情感得到升华。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高中历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去感受历史气息的机会是不多的。因此,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如果能注意营造出民主氛围,保持诚恳态度,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必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刻苦钻研业务,培养起发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敏锐洞察力,在课堂教学中磨练教学行为,深入思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相互学习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新理念和技巧内化,力争使教学更加有效,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潘虹.“和乐”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12.

[2]赵克礼.“育人为本“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8.

[3]曾超洪.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J].理论研究.

[4]孙卫东.把问题意识引入课堂[J].教学研究,2006,(10).

[5]陆继银.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6,(1).

新课改论文篇2

现象:有些版本的新课标实验教材按照主题组织单元,凸显人文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难免将体悟和感受课文中的“人文性”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导致知识型目标和能力训练型目标的弱化,使得教学目标变得空洞无法测量。

问题:这是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如何统一所致,在关注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维度的同时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摒弃不理,从单维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转变为单维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思:如何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呢?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融合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练习等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在清晰可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只有将知识和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过程中,语文实践活动才不至于只剩下“呐喊”几句“轰轰烈烈”的口号。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

现象:有些教师上的语文课怎么看也不像语文课,既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也不让学生朗读课文,而是抓住课文中的一点,不及其余。譬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再生现象;学习《竹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画竹与画马的区别;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看大量的《山海经》图片。语文课变成了生物课、绘画课,甚至历史课、地理课,独独不是语文课。

问题:面对一节具体的语文课,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判断教师对语文教材使用的角度是否恰当,不过,如果一位教师一学期的课都是如此下来,语文失去了精髓,将不能称其为语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下滑。

反思:那么,哪些是语文问题,哪些不是语文问题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文问题,反之则不是。

比如说,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对“期日中是否科学”的讨论即不能称之为语文问题,因为学生讨论“期日中是否科学”无非是想借以判断“友人”是否迟到了,而对于友人“是否迟到”,文中有言答得很清楚:“过中不至。”即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友人还没有到来,显然是友人没有如约而至,迟到了。根本不需要借助于外在文本内容的资料来回答的问题,应该紧扣文本,通过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语文教学内容的无意识泛化,使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陌上桑》时,让学生表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学生分别扮演行者、耕者、犁者,做含情脉脉痴呆状看着“罗敷”。这时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道:“好色!”问题:新课标实施后,许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貌似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表演化”的现象十分突出。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以体验人物的情感本没有错。但是,并不是任何情节都适合表演。这段描写最终的指向是讲述罗敷的美丽,而表演展示的却是观者的垂涎欲滴。所以学生不但没有体会到罗敷的美丽,没有发现间接描写的作用,而是将种种“好色”的丑相记在了心中。显然,在这里表演起到了反作用。

反思:表演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某种教学方法。否则,就会过分强调和夸大运用某种方法,而方法的不恰当运用只能将学习领入误区,其结果势必是教学方法的积极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消极方面造成的不足则逐渐扩大,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方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价值。

(四)语文教学手段的形式化

现象:一位教师上《再别康桥》,展示了几幅粗糙的当年的真实的康桥黑白画面,让同学们体会“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体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看着这些模糊不清的图片一脸茫然。

问题: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像,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无法再现康桥的美丽,精工细作的影视资料不能取代文字的魅力。

反思:多媒体只是手段,决不能起到取代文本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恰当运用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理应受到欢迎,但偏离了教学指向、违背了教学初衷的教学手段应该遭到摒弃。

教学手段的本质是为了激发、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从这个角度加以判定,才能够真正理解教学手段的价值,并在适合的时间恰当地应用。

(五)语文教学评价的肤浅化

现象: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讨论,不做任何分析,不管对错,只是频频用“你真棒!”“你的感受真特别!”“真聪明!”来应对。

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许多教师认为,批评学生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或者用一味的肯定表扬学生,不管学生怎么说,都加以肯定;或者是用模棱两可的含糊语言来应对,即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让学生不知可否。

新课改论文篇3

一、教育改革呼唤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

当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愈来愈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这一理念可以展开为以下六个命题: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能够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自主发展是其核心和灵魂。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就是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就是有明确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就是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人。因此,高品质的教育就是要促使所有学生的成功——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为了造就自主发展的人,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过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让学生全副身心地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信建立在点点滴滴的成功的基础上,这就是造就自主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途径。其次要切实推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另一个原则即激励性、期待性,以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另外,在学生全部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在课堂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想象未来、憧憬未来、规划未来、设计未来的能力:着力培养他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干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要经常和学生讨论当下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的意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让学生感受到思考与探索的乐趣。最后,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始终应该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

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两点:一是课程改革有助于改造我们的国民性。这就必须改变每个人的人格定型期,即学校生活时期的生活方式.而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倡导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表现空间: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更多地互动和合作交流:强调对问题的多角度的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与碰撞:提倡发展性评价,力图带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进取的个性,形成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民主性格。二是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教师成为探索者。探索是教育的当然要素。探索意味着探索者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意味着探索者大胆尝试、追求卓越,意味着探索者经验的开放性和工作中丰富的动机。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做课程的开发者,而且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如何设计教学的活动.如何搭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如何构筑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系统,如何评价学习的效果,等等。因为探索,使得课堂多一份灵动和飞扬,多一些朝气与活力。教师的探索影响、引领和激励着学生的探索,课堂生活因为探索而变得悬念迭起、趣味无穷.变得开放、幽深、鲜活和魅力十足。师生因为共同探索。而享有着更高品质的学校生活。

二、教育改革实施需要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一再强调:“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的确,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教育信念确立的基石就是人们对于社会的理想和人生的理想。如果缺乏现代文化精神的价值指向,缺乏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核心的价值,这个“理想”就值得怀疑。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成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谙熟人类文明历程、确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的人,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是高度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基于生命的灵动与热力的,而不是机械、麻木与冷漠的。它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扪心自问,不断地眷注心灵,不断地投人生活和不断地成长。

三、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的应有内容

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对于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的判断,它影响着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信念主要包括关于学生、关于学习和关于教师自身的三种信念。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师信念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只有逐步确立这些新课程教育教学的信念,并把各种信念相互接纳,紧缩相连,形成一个具有个人意义的信念系统,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去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工作才能有一份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培养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性人才。

新课改论文篇4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旧政治教材有着较强的理论性,观点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符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乏味,而且会死记硬背教材所述的观点,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新课改对过去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模式进行了创新,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对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处理,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因此,将案例充分运用到了政治课教材中,选用的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贴近。

(二)淡化抽象的理论,生活化表达政治理论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概念抽象是旧政治教材难的重要原因。高中学生往往能死记硬背,使得很多的细节都无法了解清楚。这种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容易忘记,并且加重了学习负担。在新教材中,生活化表达政治理论,没有过分强调概念定义。

(三)突出探究性教学策略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旧教材在推导概念的时候,往往是从概念出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形态和思维特点,只给学生留下很小的空间。而新教材对其进行了创新,模块划分了教材内容,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充分发挥出来了,大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二、高中政治教材的创新和使用

(一)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把握好课程改革目标

新课程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全方位落实科学素质教育,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结合高中政治课的具体情况,转变思想,对学生发展足够重视,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考虑,要充分结合人文要求,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大力创新,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给应用过来,要大力重视学科渗透,对学科本位观念进行改变。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讲,需要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研究,要对新教材的编写模式进行领会;对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要从细节来对教材内容、结构等进行研究。另外,教师也需要全面了解师生生活、思想和学习,对学生的兴趣充分关注。培养学生兴趣,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努力,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

(二)积极创设情境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新教材对过程和体验十分重视。新教材中的活动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有着较多的探究途径。这些活动,可以将学生的主动性给充分激发出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积极应用起来,不能够单单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要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给应用进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结合学生的具体爱好,来创设情境,如辩论、演讲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整合教材资源,细化教学过程

在新教材中,知识的获取是从活动中得来的,而要想成功开展活动,就需要将学生参与的热情给充分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过程进行细化。如整合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等,教师需要大胆改进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等,优化教材资源。

新课改论文篇5

2.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新课改下历史教材难度降低淡化知识体系,所以每课的导入新课环节都将以学生生活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情景进入学科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切入点可以由教师依实际情况设疑导入,学生在掌握、体验环节按课标要求,而教师则围绕课标和探究主题精讲史实,指导学生掌握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线索的方法。同时,师生要在历史情景中体验、强化应有的情感态度并升华为一定的价值观念。而合作探究环节是通过全班或分组围绕主题在一定组织形式下展开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教师一方面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另一方面又适时启发引导,把握整个教学活动节奏。对学生的答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对知识点小结。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行分组讨论这样做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渠道获取史料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评说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课标中的相关知识点,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爱国情感与智慧。同时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在目前的历史课改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我们手中所掌握的资料极其有限,而且有不少的还是以前老教材的翻版。这种情况会制约我们的课改进程,让我们的课改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相信随着网络技术在课改中的应用,会让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

新课改论文篇6

二、新时期课改的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体系一直都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技巧,有研究表示,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分割不开的。因此,新时期课堂教学必须要优化评价体系,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评、评什么等笼统不明确,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评价观点以教师为主,这样就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把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素质上来,把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组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同学们真正的快乐的学习。因此,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做到整体性、全面性,既要对学生学习成绩做出评定,又要正对学生的各种特征做出评定从而充分的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的衡量和评价,才能充分的创新课堂。

三、新时期课改的观念

可以说新课堂的教学观念实现的几大转变。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新课改实践的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建构起“大教学观”的理念既系统的解读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能力,过程、方法)的手段。其次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好课”的借鉴而不是摸仿。再次是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四是要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等对待,要以学生为主,发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改善教学措施,重视教学的过程。教师是通过课后学生所反映的各方面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立教学目标,同时为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了依据。教学反思中有在教学中的经验,也有不足。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师逐渐成长,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四、新时期课改带来的变化

课改实行至今已有许久,其所带来的变化也已日渐明显,主要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教材功能的变化。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新时期教材内容的变化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能展现自己的主观学习能力,不再是要教师的说教形式。在新时期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结合实际和社会实情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将教学主题转移给学生。

新课改论文篇7

既然不再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而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的是一种媒介的作用,那么教师就不必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不能质疑的,必须不折不扣地照此执教。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学生是中心,学生的学是主要矛盾,一切围绕怎样学,怎样才能学好这个中心进行。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如教师用书、学生读物、活动手册、挂图、卡片、音像音带、多媒体课件、教学VCD等,教科书也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活动和作业。但是这一切并不是要你全部掌握和使用,只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去选择。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这些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这些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以前的教材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少,只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对于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他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去选择去创造去应用,他们反而不知所措。许多教材一改传统的做法,没有了明确的课文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学提示以及背景知识等,要求教师自己拟定教学目标,到教材和教辅书以外查阅资料,一些教师很不习惯,感到难度很大。这次研讨会的经验说明,要教好新教材,首先要研读国家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领会教材意图,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另一半则要从当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把位定准确。这一点尤其重要,离开了具体环境和条件下的学生实际,是教不好的。

课文后的问题和课后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减少了明显的暗示性的、提示型的问题,答案非惟一性,甚至是不确定的,只是提供广泛的背景素材和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种种途径的可能性,这样做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而不是已经暗示或提供了明确答案,只是让学生复述或依既定的思路思考,求得一致的答案。

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四五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这方面的教训很多,甚至发生了许多悲剧,其根源在哪里?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

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些品质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性的东西,但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思考一、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形成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创新意识。在实然的教学目标与应然的教学目的之间,在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之间都是以教学策略作为中介的。历史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策略层面上更趋近于教学目的的达成。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科学性、过去性、具体性、多样性和连续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亦应切合这些特点。

新课改论文篇8

1.体育教学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求,体育事业也得到进一步的推进。我国曾有学者将体育的作用扩展到很多方面,如健身、娱乐、情感、教育、政治等。也有人将其分为生物与社会效能两种,其中生物效能包括健康、健美、保健、延寿;社会效能主要有政治、经济、教育、娱乐等。体育既能提高身体素质,也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2.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帮助他们适应生活,同时也肩负起传递体育文化的使命。体育教育中的规范,能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另外,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现阶段,很多学校仍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进行课堂讲解再做示范,并没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发挥出来。课堂教学中多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多为被动接受,失去了主体地位,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2.教学思想落后。对于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仍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另外,很多学校因为体育不属于必考科目,因此其在学科体系排名中居于末位,这就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很难实现。3.设备设施不健全。许多学校目前仍没有完善的教学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甚至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只在简单的空旷场地进行。而且学校体育设备、器材比较陈旧,大多用于应付教学检查,所以体育教学很难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4.教学内容乏味。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还停留在自由活动层面,如男生打篮球、女生打羽毛球等,教师并没有将体育经验以及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5.缺乏完善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由教师进行评判,在考核与评价方面十分单一,往往只看一方面的成绩,并没有综合考虑学生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新课改论文篇9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支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正是“学生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在于将“教中心”变为“学中心”。其次,重新构建课堂师生关系,将“师中心”变为“生中心”。为了实现这教学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让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单方向的知识输入,而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多方向的交流,使高中语文课堂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性、选择权与主动权,向学生呈现一个丰富性和多义性的课堂。另外,教师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去安排授课内容,采取合适的授课方式,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建优雅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说播放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融入到这种优雅的教学情境当中。总之,学生在一个充满意境的教学氛围中,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之余,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样让学生们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然而,通过分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彼此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互相讨论、团结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小组讨论完之后,教师将学生们所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汇总讲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中语文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传授的内容也是以考试大纲为核心,缺乏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埋没了学生的才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扬语文的传统人文魅力,营造人文性教学。人文性教学就是人性的引导和教育,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高中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情怀的学科,老师既可以通过教材内容锻造学生的人文情怀,还可以从课外知识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高中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首先,构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建高效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中,更便于对知识点的掌握。语文知识点包含很多难于理解的内容,如果教师采用以往的完全遵照教材生搬硬套教学方法,则很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没有学习兴趣,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发展。其次,高中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便于提高学生能力。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非常必要。

新课改论文篇10

    既然不再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而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的是一种媒介的作用,那么教师就不必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不能质疑的,必须不折不扣地照此执教。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学生是中心,学生的学是主要矛盾,一切围绕怎样学,怎样才能学好这个中心进行。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如教师用书、学生读物、活动手册、挂图、卡片、音像音带、多媒体课件、教学VCD等,教科书也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活动和作业。但是这一切并不是要你全部掌握和使用,只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去选择。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这些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这些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以前的教材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少,只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对于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他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去选择去创造去应用,他们反而不知所措。许多教材一改传统的做法,没有了明确的课文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学提示以及背景知识等,要求教师自己拟定教学目标,到教材和教辅书以外查阅资料,一些教师很不习惯,感到难度很大。这次研讨会的经验说明,要教好新教材,首先要研读国家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领会教材意图,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另一半则要从当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把位定准确。这一点尤其重要,离开了具体环境和条件下的学生实际,是教不好的。

    课文后的问题和课后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减少了明显的暗示性的、提示型的问题,答案非惟一性,甚至是不确定的,只是提供广泛的背景素材和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种种途径的可能性,这样做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而而不是已经暗示或提供了明确答案,只是让学生复述或依既定的思路思考,求得一致的答案。

    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四五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这方面的教训很多,甚至发生了许多悲剧,其根源在哪里?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

    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些品质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性的东西,但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新课改论文篇11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语文应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学生在学校要生存,今后在社会上要生存,就要考高分,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且“持续”得很好,就不应仅靠考高分,还应拥有较强的能力,在语文上表现为读写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形成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便构成了现代人发展的许多内涵。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围绕着语言去做文章,大力提倡范读、诵读、赛读、析读、理读、比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新课改论文篇12

二、提高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教学界不得不赋予教师以新的角色,并不断加强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除此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教学语言,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课程的调整,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众所周知,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要想合理地规划好初中语文的语言教学,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上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和了解,其中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可以说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初中语文语言教学的提升,强化教师语言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教师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首先,就是要加强对任教科目的熟悉与掌握。在实际的教学中,任何教师都应该事先了解和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结构体系,然后,通过不断的钻研与学习,当完全形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后再传授给学生。初中的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另外,语文教学语言的实质就是对语文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初中的语言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科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加强语言学习的规范性和示范作用。其次,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的或者完成教学活动,教师有必要掌握一些教育学科知识。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而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例如,教师可以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知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教育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探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这样一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教学语言,分清主次,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最后,要积累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语文的世界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既有历史文化的古典美,也有现代学科的新型美。各种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本学科的学习上,还需要统筹兼顾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掌握。只有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涉猎其他学科的内容,教师的文化水平才能不断上升到新层次,才能用更加丰富生动的语文语言教学取代原有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