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家访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3:19

辅导员家访总结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1

2、高校辅导员家访对象需多样化。

从高校辅导员家访问卷调查和家访现状访谈结果来看,高校辅导员家访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差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事实上,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以便扩大家访的范围并保障辅导员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3、高校辅导员家访队伍可随机性。

大多数辅导员进行家访工作时,只是单独行动,认为家访只是学校布置给个人的工作任务,忽略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巨大作用。事实上,高校辅导员家访活动可由一个辅导员家访到团队组合家访,组合方式可采取家访学生地区一致的原则、辅导员性格互补的原则、辅导员专业结合的原则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这样更便于辅导员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4、高校辅导员家访活动可随时性。

按照惯例,各高校辅导员基本都是在每年寒假期间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由于辅导员的时间、精力、体力、安全和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辅导员不能够走访更多的学生家庭。所以,各辅导员可充分利用平时的节假日时间、出差工作的额外时间等,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

5、高校辅导员家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1)备学生。

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众多,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如果在短时间内做到到每个学生家庭中走访,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这样就需要辅导员有重点的筛选即将要走访的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组合情况、学生的心理情况、奖惩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家庭经济来源、学生的恋爱问题等等,选取这样的学生进行家访,便于找到问题的症结,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2)明确家访目的,端正家访态度。

在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后,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明确家访目的,对本次家访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里有数。因为学生的思想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而这些思想不但会表现在生活中的一个方面,甚至会表现在多个方面,这些不良的思想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自卑、交往受限等问题;另外,辅导员在家访前,也需要端正自己的家访态度,不可把家访看成是走过场、走形式,而是要真正的用心去做,让家长和学生同时感受到学校及老师的关爱。

(3)辅导员自身需充电。

高校的大多数辅导员,都是80后,年龄基本都在30岁左右,上班工作的时间短,社会阅历也不是很深,尤其是初次与学生家长接触,很多人情世故都不是很明白。所以,在家访前,辅导员自身也需要学习很多相应的知识。第一,辅导员的生存能力。个人的生存能力,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辅导员家访基本都是单独行动,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个人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有较强的防范意识、遇事时临危不惧的心态、沉着冷静的处理问题等能力。第二,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在家访前,辅导员要做好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充分准备,把家长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上,要了解学生上大学之前的教育情况,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应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整体发展情况,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学校规章制度、了解学校发展方向。辅导员通过与学生、学生家长促膝谈心,能够拉近彼此心理间的距离,并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有利于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6、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家访的效果。

各高校要以家访为媒介,主动赢得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到大学生扶贫助困的工作中来,把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的学习。

7、高校要建立和健全辅导员家访考核和评估体系、建立家访档案。

各高校要把家访工作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并通过总结评估检验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建立过特殊学生档案的被访学生,在建档时更应该仔细慎重。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2

一、高校辅导员大走访工作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利用寒暑假期,深入学生家庭开展与学生及家长“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大走访活动,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走访是践行国家青少年培养战略的具体体现

关心、爱护、培养青少年,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一直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战略方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种场合明确要求,各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要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二)大走访是辅导员工作高效优质开展的现实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青少年教育培养战略实施的主要对象,他们思潮前卫、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社会阅历浅、价值观不够成熟,抵御腐朽思想和不良诱惑的能力弱,要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需要学校、社会为他们提供理解、支持和必要的扶助导引。

高校辅导员大走访活动以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深入学生家庭面对面、点对点的与学生及其家长无障碍交流沟通,知悉学生思想动态、家庭情况,通过零距离体验学生生活,增强师生沟通有效性,使得辅导员工作更加贴近学生,为工作开展寻找源自实践的支点,为高效优质的开展学生工作奠定良好基石。

(三)大走访是“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教学相长的必然选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了解工作的对象、性质、特征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保障。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摸清工作对象的特定环境、阶段、状态等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办法措施的工作。

伴随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建设持续推动,一大批刚刚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80后”走上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他们面对的正是青春阳光、标新立异、不拘一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90后”。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探究新的辅导员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80后”辅导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服务、指引、辅助的对象,需要深入知悉“90后”大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课外表现等在校信息之外的“家庭信息“、”社会信息“,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适应、认同的新型教育方式。

二、大走访工作高效开展与效用实现的路径分析

高效开展大走访工作,实现大走访工作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功用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精心策划活动实施方案,打好大走访工作的提前量

理念指导行动,大走访工作开展的方法论决定了工作的实效性。要实现大走访工作功效,促使大走访工作的开展结果对今后学生工作具有长远而现实的指导意义,前提是充分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大走访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重点是带着学习、锻炼的态度用心感悟、体会,关键是选取好具有典型性和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作为活动的目标对象。

基于此,辅导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类“贫困生”,即心理贫困、家庭贫困、学业贫困。通过对其所带班级学生的档案查看、日常行为表现、班级学生干部的反映、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意见以及学生家庭所在地域等情况的综合考量后,选择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三类学生的代表作为活动对象。

选定对象学生后,辅导员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积极联系学生家长,知悉当地天气、环境、风俗,安排活动开展时间等相关事宜,做到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熟稔于胸,做好针对学生个性情况、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后,制定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学生心灵的个性化辅导方案。

(二)要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模式

根据事前准备的活动方案,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大走访的工作精神,与学生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体验、感悟、学习的心态与学生促膝长谈,与家长全面交流沟通,在田间地头聆听学生、家长的想法、期望,在厨房和餐桌架设沟通的桥梁,在游戏娱乐中打开心房,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家庭的困难,与学生及其家长一道分析学生的问题,为学生及其家庭遭遇的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困境。

在执行既定计划的同时,要根据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方案,重新明确工作目标和实践路径,要以为学生及家庭提供务实、现实、真实的帮助为指导思想,适时调整主观判断,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中心”的开展大走访工作。

(三)要及时、全面的总结大走访工作的功效与经验

辅导员大走访工作,可以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拉近老师与家长距离,辅导员能更加真实、完整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体会学生家长的艰辛、理解学生行为的合理性,为今后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开拓工作视野、丰富工作方法。

但由于辅导员大走访工作开展的范围有限、时间较短、参与面不够深入等诸多不利因素,及时总结、全面思考大走访工作带给辅导员工作的经验教训、实际效用及改进办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辅导员开展大走访工作要做好笔记、日记,勤于思考、乐于总结、擅于反思,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交流、田间地头劳作体会、厨房餐桌参与体验等细节捕捉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社会环境等相关信息,做到能够理解学生的行为、掌握学生的思想、预判学生的行动、知悉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上述信息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帮扶措施。通过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制定学生工作新方案、新举措,做到了解一类学生、新增一类措施、服务一类学生。

作为承担着辅助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辅导员,有必要身体力行地将大走访工作持续、深入的开展下去;有必要积极思考探索辅导员如何创新务实的开展大走访工作;有必要为大走访工作的不断完善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杨玉凤,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以龙岩学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为例[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0(2).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3

沈阳医学院按照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辅导员家访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着力点,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为重点,组织专、兼职辅导员开展了以“沈阳医学院辅导员暖心之旅百家行”主题家访活动,通过集体集中走访的形式深入辽宁西部,完成了辽宁西部的家访计划,驱车累计行程达4500余公里,足迹遍布建平,建昌,喀左、凌源,朝阳、绥中、兴城、葫芦岛、阜蒙、阜新、义县、锦州、黑山、北镇等15个区县100多个自然村,四年来共计走访了400户学生家庭。实践证明,家访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拓宽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是提高辅导员思想业务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实际举措,是建立家长、学生和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有效载体。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目的

1.家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上,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通过家访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了解,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中,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环境,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掌握了许多在学校无法了解到的学生情况,掌握了真实的、直观的学生家庭情况,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老师和家长、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有效利用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强大合力。对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贫困生教育帮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格通常偏内向,且部分存在自卑心理。在被访学生中,学生家庭情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此次家访中了解到学生贫困家庭的类型,学生大多出身农村,父母多为农民,家庭收入较少;父母身体条件较差,缺乏经济来源,生活无保障;多子女家庭较多,需赡养老人,家庭负担较重,部分贫困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部分学生为单亲家庭。通过家访,能够真正了解到贫困生的实际困难程度,为特困生资格认定及贫困生心理问题等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家访提升辅导员工作视野

通过家访工作,能够促进辅导员对学生家庭进行更深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家长更为详细、迫切的教育要求,此外通过家访不光是达到了解学生的目的,我们广大辅导员尤其是“80后”的年轻老师自己也深受教育,使他们了解当今农村的现状,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辅导员,所肩负的不仅仅是培养国家的栋梁,还是承载了每个家庭的希望,增加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从中看到了自己在工作的不足,为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石。

二、家访工作的实践

1.高度重视,认真策划,精心组织

按照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的通知》(辽委高[2009]1号)文件精神,沈阳医学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沈医辅导员百家行”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在学生处的大力支持和基础医学院的高度重视下,基础医学院制定了辅导员寒假辽宁西部贫困生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利用三年的寒假时间,完成辽西部地区全体贫困生的家访工作,对辅导员家访活动进行了认真部署。号召专职辅导员共同参与到此项活动中。

家访的主要对象主要为辽西部贫困学生,因此家访活动采取团体家访和辅导员单独家访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出发前组织辅导员专门召开了会议,部署、落实家访学生计划,设计家访日程,规划家访路线。同时要求家访对象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家访活动要与探访、慰问贫困大学生家庭活动结合起来,家访人员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析导致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的主要原因,寻找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

2.多个维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家访的实际效果

首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其次,客观地介绍当前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家长探求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后是向家长介绍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要举措。家长达成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上的共识,制定学生的成才计划。建立家长、学生和学校三位一体育人环境建设重要的契合点和长效机制。

3.以家访为平台,形成家访、家访地区家长会、毕业生回访“三位一体”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家访效能,扩大加家访成果

在家访活动中,我们注重结合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要求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以“实践—研究”为家访工作导向,深层次的挖掘家访深层意义,提升家访活动的内涵,我们把家访活动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深入交流的一个沟通平台,而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在这个家访平台上设计贫困生家庭走访,走访地区非贫困生家长会,毕业生回访三位一体的三大主体活动。为了能让家访有针对性,我们给被访家庭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编制了《辅导员家访谈话提纲》《贫困生调查问卷》《贫困生家庭调查问卷》,并抽取部分贫困生开展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进一步提升了家访活动的深入性和延展性。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家访活动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学院还在朝阳市、锦州市召开“沈阳医学院暖心之旅辽西行”家长会,邀请该地区的家长一起观看沈阳医学院纪录片,介绍我校这几年取得的长足进步,辅导员和家长围坐在一起,促膝交谈。除了与家长们沟通孩子的表现,耐心解答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就业、考研等问题外,学校还结合精心制作视频,与家长们共同分享孩子在大学期间的成长进步,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一位学生家长说:“从来没想到大学也能有家长会,更没想到学校和老师这么贴心,把家长会开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不仅了解到孩子的表现,还学到了家长怎样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引导孩子成长。”

为了获取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掌握学生就业形式和基层医疗情况,家访期间,回访当地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看到学生们一个一个在辽西生根发芽,事业茁壮成长,家庭和睦美满,

我们的心理很是高兴和自豪,同时也为我们的就业指导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的事例和素材,也加强了毕业生和母校的联系。

4.认真撰写家访心得和感悟总结

结合实际,分方向总结家访活动的体会和感悟,总结不同类型问题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推广,提升工作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收获和启示

1.通过家访活动,收获的是感动,更多的是责任

在春节前夕,我们在家访的同时又送去了节日的关怀与慰问。在学生真切和充满真情的拥抱中,在家长那充满感激、期待、信任和送别时久久不肯离去的身影,深深地萦绕在我们的思绪中难以忘怀。让我们感到自身工作责任重大的同时更感到工作的崇高,感到爱心力量的伟大,为被家访的学生和家庭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祥和,我们非常的高兴和欣慰。

2.通过家访活动,收获的是鼓舞,更多的是希望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关怀和温暖感激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对他们境况的重视和关注,以及为他们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所带去的鼓励和信心,使他们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当家长听到介绍孩子在校表现良好的情况时,真诚感激学校那质朴的情感深深的打动着我。我们不仅将学校的发展建设情况和学生的表现情况带到学生的家中,而且还进一步了解学生和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更进一步详细地掌握了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的原因,与家长商讨达成了帮助引导学生的共识。

3.通过家访活动,收获的是信任,更多的是信心

家访不仅影响了一个家庭,甚至影响了整个村庄。向贫困生家庭及周边群众详细讲解了国家确保贫困生不失学的相关助学政策和学校的实施方案,家访让群众增强对学校的信任,也增加了贫困大学生家庭乃至周边居民送孩子上大学的信心。家长都表示不论多苦都要供孩子完成学业,学生都表示要努力奋斗,刻苦求学,用知识改变家庭的困境,报答父母,回报社会。

4.通过家访活动,收获的是理解,更多的是反响

家访工作的启动、总结,在高校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优秀特困学子们那坚强的意志力,敢于面对挫折与困难的精神,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情怀,现实生活大课堂教育和历练的成长经历,他们对“苦尽甘来”和“梅花香自苦寒来”哲理的深刻理解对其他学生的成长和成材教育作用是很大的。其次,学校领导和老师走进学生的家庭,这种关怀和关爱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更进一步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种潜在的影响和感染的力量是巨大的。

四年的辽西家访工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美好回忆!也让我们懂得了责任和爱的力量。坚信,在我们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家访工作一定会深入可持续的发展,并将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我们愿意为之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美]MaryLouFuller,Glenn01sen.谭军华译.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孟万金.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赵豫林.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5]李在强.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6]尹作发.对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7]姬广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3).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84-03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1]在《实用教育大词典》中的解释是:为了教育好学生,教师到学生家庭与其家长取得联系的活动。[2]

高校辅导员家访,是辅导员有目的地同学生家庭进行沟通、联系,以期得到家长的配合,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3]

一、对高校辅导员家访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西方的思潮和价值观影响着我国社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身心都不成熟,极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表现出了不良言行。作为“90后”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活跃、独立自信,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差,自律性差,这表现在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面,都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对学生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孩子从小到大的言行都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中,孩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思想和做事的方式,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数家长不是教育学者,家长的素质也不同,决定了他们的言行可能有助于孩子全面成长,也可能不利于孩子成长。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合力。

如何进行这种合力教育,家访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4]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长的桥梁,能与家长和学生近距离地沟通交流,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的根源,从而能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管好学生,培养好学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西平曾说过:“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5]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此,深入家庭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访谈、访问,是学校和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

家访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心,使家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能交换意见,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作用,家访还可以听取家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意见,使学校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面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高校辅导员家访的工作内容

辅导员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有困惑或者有问题的学生,还可以对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家访。笔者认为,根据家访对象的特点家访的工作内容如下。

1.辅导员家访时要跟家长讲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制度、规定等,以及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的班规等,更要客观地跟家长讲明学生的在校表现,如学生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思想状态、人际交往情况等。

2.辅导员在家访时还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成长环境、家庭情况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等;了解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共同探讨管理学生的方法、如何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等,还要听取家长对学校在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辅导员还要告诉家长多和学生交流,要根据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学习、人际关系、感情、心理等方面的困惑;还要和学校教师多沟通学生的情况。

4.通过家访,辅导员和家长之间可以加强彼此的了解,建立长期联系的关系,并努力达成共同管理、教育学生的共识。

三、家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2012年和2013年的暑期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家访,走访了5个地方,对30个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笔者发现在辅导员家访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家访时有些家长和学生不愿予以配合

有的教师在家访时感受到家长和学生都缺乏对家访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有的学生不愿意辅导员家访,认为自己能管好自己,不用教师管太多,而且认为教师是向家长告状;有的家长认为,当学生在校时不听话或者惹了事辅导员才会家访,他们认为家访只是“走过场”,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以至于在家访过程中,不如实告知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不配合教师的家访。

(二)家访受时间和地域限制

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地域差异性较大,由于家访经费等原因,高校辅导员多在省内学生中进行家访,而且辅导员日常工作很多,只能利用寒假和暑假的时间进行家访,这使家访工作不全面,可能会造成辅导员和家长不能及时沟通,使真正需要家访的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辅导员和家长的共同指导,不能使家长和教师达成教育管理学生的共识。

(三)家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进行家访的工作人员中有高校辅导员和其他学生工作者,他们平时是做学生管理工作的,而且他们所学专业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或者专业性不强,对家长提出的专业发展或者就业指导等问题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这也是家长认为“家访无用”的原因。

(四)家访的积极性不够

在家访工作中,辅导员是重要力量,他们的日常管理事务很繁杂,而且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再加上家访的经费、补助很少,这都会使家访的积极性不够。

(五)家访缺乏对学生的继续跟踪

根据家访后的反馈信息了解到,辅导员家访后,学生的表现往往比家访前有所进步,但是如果没有家长和教师的监督,又会重蹈覆辙。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多,比较繁忙,很少有多余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没有注重后续家访的效果,这样会使家访前功尽弃,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对高校辅导员家访的建议

根据对辅导员家访的认识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人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经验,笔者对家访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家访的经费投入

经费不足,使辅导员家访受地域限制,也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教育部门应该每年出一定的经费作为辅导员家访的费用。

(二)学校要重视家访,形成制度

学校要把家访的形式、内容等形成制度,使家访有据可依,促使其成为一个常态的工作,在平时日常工作时间,也可以进行家访。只有学校、教师共同重视,才能把家访工作做好。

(三)提高辅导员的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主要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他们必须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增强家访的实效性。辅导员对学生要有耐心、信心、爱心、责任心,才能做好家访工作。近代教育家夏D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6]辅导员要真正爱学生,让爱温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爱的教育下快乐成长。

目前,很多辅导员专业化不足,缺乏与家长沟通的经验,甚至不能发现学生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高校要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辅导员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对学生的专业化指导能力,这样有助于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学业、生活等问题。

(四)家长要提高对家访的认识

学生的性格、习惯、思想等方面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但是,在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他们认为,自己不会教育学生,主要靠教师和学校管学生。每次家访,家长都会说“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什么都不懂,还是要靠教师费心”,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忽视了自己的言行等各方面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在家访中,还感受到家长对学生在学校遇到的人际交往、情感、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很少过问。这些都是学生成长的烦恼,他们在大学期间遇到的这些烦恼或者问题,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作为家长最了解学生,要和学生经常交流,在了解到学生的困惑后要及时与教师沟通,以便结合学生的特点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家长还要主动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积极参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7]

(五)大学生提高对家访的认识很重要

当学生遇到成长中的问题时,家长和教师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大学生总是反感教师和家长的强加式的管理。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应该让他们自己管好自己。作为大学生要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要意识到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有什么样的发展。

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指导学生未来的成长。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家访的价值,使学生理解教师、家长,接受家访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共同教育培养的目的。

(六)家庭和学校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合作教育关系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国家在教育学生方面,教师总是处于主导地位,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出问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能力不够,没有管好学生,没有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作为家长担心学生会因出现的问题受到不良影响,总会被动地听教师们的“教诲”。但是家长的教育能力是不同的,我们要尊重家长,平等地沟通,要听取家长对学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家长也要尊重教师,配合教师和学校,把学生共同培养成一个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七)建立有效的家访方式,促进家访的长期效果

为了使家访有成效,笔者提出如下有效的家访方式。

1.制定学校、家庭和学生情况信息表。学校在开学伊始可以制定学生、学校和家庭情况信息表,表上有学校的简介、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校规校纪等,也有辅导员的个人信息,还有需要家长填写的家庭和学生的信息等。学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家长送学生上学的机会与家长见面,让家长看信息表上的信息,并填写相应的内容,这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也方便家长、学生与辅导员联系。辅导员在对学生家访后了解到的学生成长经历、家长教育方式以及家长、辅导员共同商讨的学生成长计划等要进行总结,也可做成信息表,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利用电话、短信、书信等方式。辅导员要每学期给家长写封信,信中要客观地写明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等各方面,并希望家长能及时和辅导员交流沟通,给予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对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或者是学习退步的学生,有心理困惑或者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和家长电话或者短信沟通。对于家访后的学生,要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在校表现,这样才能延续家访的效果,更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3.建立家访的网络平台。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工具进行。辅导员与家长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微博等加强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网上建立家长和教师的互动专栏,家长和辅导员可以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还可以在专栏上介绍家访中家庭和学校共同管理学生的成功案例,促使家长能自觉参与到家访中,使家长能认识到家访的意义;还可以建立辅导员的工作专栏,公示班级的日常管理规定,还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参加活动等情况在专栏中记载,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还可以请家长在专栏中发言、互动,对专栏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可以建立家访专栏,辅导员利用暑假寒假时间家访后,把家访心得放在专栏上供家长阅读,使家长能进一步了解家访目的,了解家访对学生的价值和重要性。在专栏上教师还可以与被访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及时了解被访学生的在校情况,共同督促学生进步,使家访的效果得以延续。

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物质和地域条件的不同,与家长联系的渠道也会不同,辅导员教师要根据与家长联系的方便程度和解决学生问题的效果程度来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

4.家长、学生都要参与家访。在开学初新生报到时,学校可以让辅导员召开家长会,同时还要求学生参加,由辅导员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学校的概况、宿舍管理规定、教务管理规定等校规校纪,并与家长互动,对家长关心的就业、考研、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疑问进行解答;还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参观学校的实验室、重要教学设施等,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感受学校的良好校风、学风;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等,请专家讲关于大学生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家长也可以针对学生问题和家庭教育中的疑问向专家提问;还可以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可以到学校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督促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家访[EB/OL].[2014-05-05].

http://

[2]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白雪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模式研究[J].教育求索,2012,(5):189.

[4]马晓玲,王韬.浅谈高校家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湘潮,2012,(4):109.

[5]家访在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与思考[EB/OL].[2012-05-25].

http://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5

“访谈师哥师姐,寻找青年鲁班,内化鲁班精神,促进学风建设”

二、实践活动目的

鲁班文化是“知行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鲁班精神具有“踏实严谨、精技强能、勤奋进取、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为帮助同学们弘扬鲁班精神,传承鲁班文化,在辅导员介绍和组织下,通过访谈优秀校友的形式,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在一线工作的师哥师姐成长体验与创业经历,感受企业文化、工地文化,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增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推进学风建设,做精技强能的鲁班传人。

三、实践活动准备

(一)辅导员认真进行策划和组织,做好校友选择、联络与学生实践发动工作。辅导员在班导师支持下,在近六年所带毕业班级学生中,联系推荐五名或者更多优秀校友,接受实践学生访谈学习。

(二)所推荐校友原则上具备“青年鲁班”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示范性:

1.在施工企业一线扎扎实实工作,表现优秀,得到单位认可;

2.曾在“鲁班奖”、“泰山杯”等获奖项目中工作,能够分享精品工程施工经验;

3.在工作单位表现突出,个人能力和业绩进步明显;

4.个人自主创业,取得一定业绩,发展态势良好。

(三)辅导员在目前所带班级中,组建学生实践团队,在暑假深度专访至少一名师哥或师姐。

1.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本着居住地相近,交通联系的原则,可以跨年级、跨专业,组成实践团队。实践团队由四至六名同学组成,明确一名团队负责人。

2.实践团队提前联系要访谈的师哥或师姐,确定访谈时间、实践地点。制定实践计划,提前认真准备访谈提纲和实践内容,进行实践任务分工。

3.学院为每个实践团队提供实践经费二百元,用于团队成员短途交通费和基本准备费用。

四、实践活动方式

(一)进行工作体验。

参观师哥师姐工作场所,了解企业文化;了解岗位要求;了解工作流程,实地感受师哥师姐的工作氛围。跟随师哥师姐进行一天的工作体验,体会师哥师姐的工作状况,做好记录。参观与体验要服从企业管理,保证人身安全。

(二)与师哥师姐座谈交流。

深度访谈师哥师姐,了解师哥师姐自毕业后的工作历程,在工作中、发展中的成长体验与创业经历,体会“踏实严谨、精技强能、勤奋进取、自主创新”鲁班精神在师哥师姐身上的表现。请师哥师姐提出对自己的寄语和建议,对老师、对学院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探寻鲁班印迹,班墨文化齐鲁行。

在辅导员老师指导下,通过网络查询、亲朋交流、查看资料等形式了解本地区“鲁班印迹”,即与鲁班相关的景观(古迹、庙祠、纪念场所、雕塑)、文化资料(年画、书籍)、传说典故。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照片和故事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拍摄照片,进行简要文字说明,反映此印迹实物本身蕴含的故事,或者反映寻找此印迹实物过程的故事。文字不超过1000字。

五、实践成果体现

(一)通过实践照片、实践报告、心得体会等方式来体现实践成果。书面材料不少于XX字,图文并茂。

(二)开学返校后,召开实践成果分享会。分享实践经历、讲述实践故事、交流实践心得,形成共识促进个人成长与学风建设。

(三)在班级中设置实践成果宣传栏,更广泛地分享实践体会,通过“青年鲁班”的故事,激励同学们践行“踏实严谨、精技强能、勤奋进取、自主创新”鲁班精神。

六、对辅导员的要求

(一)辅导员做好实践辅导工作。在实践安排、实践安全、实践成果等方面对实践团队进行认真辅导,保证达到实践目的。

(二)辅导员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践,实地引导实践团队高质量完成实践活动。

(三)指导实践与辅导员家访相结合。通过实地家访,了解掌握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关心帮助他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重视到困难学生及特殊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为学生及其家庭送去温暖和爱心,宣传落实国家和学校的帮扶政策,激励学生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立志成才。

七、教学系指导

(一)教学系团总支进行实践活动组织工作。发动辅导员、班导师联系推荐优秀校友。汇总校友资料,按校友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进行分类整合,确定实践地点。

(二)组织辅导员分工指导。确定实践指导地点、时间和家访学生情况。教学系鲁班项目指导老师,结合本系特点,组织本系鲁班文化社团,合并进行“班墨文化齐鲁行”实践活动。

(三)辅导员在外地的实践和家访工作,按照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办理。教学系把暑期辅导员《参加实践活动指导安排表》,在7月13日报送鲁班项目组,提交院领导审批实施。

(四)暑期结束后,以教学系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总结工作,推荐表彰人员,展示实践成果。

(五)校友联系资料(附表)、学生实践团队组成(附表)和实践成果书面材料做好存档,副本在9月21日前送交鲁班项目组(4号教学楼北305房间,巩文学老师)备案,电子版发邮箱:lubanwenhua@sdcjxy.com。

八、表彰与奖励

学院鲁班项目组、学生工作处和团委对“访谈师哥师姐,寻找青年鲁班”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工作。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实践团队和指导教师进行评选与表彰。奖项设置:

(一)对积极参加,表现优秀,做出贡献的学生,颁发“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奖”,发放奖品。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6

会议现在开始。

为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工作的通知》(县委办[2009]62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上半年信访工作情况,部署下半年信访工作任务,决定召开全县信访干部工作例会。参加会议对象有18个镇乡(街道)的专职信访干部、8个重要部门的信访室主任和局班子成员、

科室负责人,信访维稳督导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抓基层、打基础、增和谐。会议议程共三项:一、典型发言。由西周镇、爵溪街道、石浦镇信访办分别介绍"说事制度"、"网络建设"、"考核制度"的具体做法;二、业务培训。由副局长鲍跃飞同志、党组成员李世平同志、党组成员赵庆良同志分别辅导接访复核、办信督查、办公室工作;三、由局长洪霞同志作2009年上半年度信访工作总结和部署下半年信访工作任务。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

典型发言

请西周镇信访办鲍英权同志介绍"说事制度"的具体做法,大家欢迎。

请爵溪街道信访办周万立同志介绍"网络建设"的具体做法;大家欢迎。

请石浦镇信访办庄从求同志介绍"考核制度"的具体做法,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

业务培训

请副局长鲍跃飞同志辅导群众来访接待、信访复查复核并结合贯彻落实县委办62号文件精神方面的业务工作,大家欢迎。

请党组成员李世平同志辅导群众来信办理、督查督办方面的业务工作,大家欢迎。

请党组成员赵庆良同志辅导办公室综合信息编写报送方面的业务工作,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

由局长洪霞同志作2009年上半年度信访工作总结和部署下半年信访工作任务,大家欢迎。

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完毕。本次会议:听取了局长洪霞同志作的2009年上半年度信访工作总结和部署下半年信访工作任务。上半年度信访工作总结中回顾了主要工作、分析了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半年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下半年全县信访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会议进行了有关信访业务培训,提高了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开展了镇乡(街道)信访工作经验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为了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保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特提以下几点要求:

1、 汇报好会议精神。汇报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信访形势和特点;二是本单位信访工作的簿弱环节;三是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始终坚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学生工作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我们学院开展家访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教育了学生,辅导员及家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组织的“家访”活动十分赞同,认为这是种很好的沟通渠道,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客观的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表现,家长掌握了一些学生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配合辅导员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辅导员和家长都在活动中收到了启发,学生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收到了深刻的教育。

2.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力。通过活动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辅导员与家长、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强大合力。

3.树立了学院良好形象,扩大了学院影响。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到,被访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很高。家长表示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尊重自己的孩子,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可见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充分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多年来,现代产业学院始终开展暑假辅导员进万家的工作,落实党和国家、学校的帮扶政策,实现学校、家庭的良性互动,构建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的良好局面。今后,我院将进一步深化家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参与面和覆盖面,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家访,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学校和学生的距离,让更多学生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以及学院的关注与关怀。传递人间大爱,共筑社会和谐,现代产业学院将在日后不断细化家访工作方案,拓宽家访形式创新渠道,让更多老师加入家访团队中去,让更多人走到学生群体中去,继续为广大学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8

一、高校家访工作的意义

家访是架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辅导员准确了解学生实际,借助家庭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及心理教育的渠道,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高校思政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看来,家访是一种由学校、家庭、学生构成的三位一体互动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上,需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特别是要整合好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家庭学历层次、教养方式,以及学生的以往受教育情况与学校评价等信息资源,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性成长状况等,方便辅导员在具体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其次,家长可以通过辅导员老师了解到学院目前的政策方针与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能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放在学院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也有利于辅导员老师与家长在学生个性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与相互理解,方便双方就学生在校可能存在的特殊问题得到协商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家访这个前沿阵地。第三,家访能够取得一系列的社会连锁效应,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学院办学层次与学生的培养素质能够通过家访带动起来,同时家访工作有利于将学院的影响力直接推进到所到的家访地区,这样独立学院的品牌效应得到了一种很好的自我宣传。

二、家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1、家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拓了新的工作空间

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地点可以不限于在办公室和校园内,因为在这个相对狭窄的空间范围内观察到的往往只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表象,不是问题形成的根源和本质。只有把工作空间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家庭,结合学生生活的背景和环境,才能摸清学生成长的脉络,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攻克现代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家访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开辟了新的工作阵地,借助这块阵地,思政工作中的难题不仅可以在学生身上查找原因,更可以深入到学生成长的环境中寻找答案。特别是e时代的背景下,家访的形式也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家访模式外,电话、短信、email、qq、msn等形式的家访也逐渐形成并开展,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形式更加丰富。

2、家访加深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当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自幼在父母的珍惜呵护下成长,自立、自律、自理能力差,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而往往一位辅导员老师要面对上百个学生,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家访这种形式,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家中面对面互通信息,辅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家庭式融和的相互交谈,极易赢得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和信赖,可避免和纠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不正确方式和行为,达到家校教育行为上的步调一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家访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特殊问题学生的距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家访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高度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高校中存在着几类特殊问题的学生,贫困生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类。他们大多出身农村,性格通常偏内向,且部分存在自卑封闭的心理。对于这部分学生,家访中对待家长的态度更要

和蔼,理解并尊重家长。要向家长充分了解贫困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心理特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努力,充满自信,消除自卑心理。家访不仅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到这类特殊问题学生实际家庭状况,在送去温暖与关爱的同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使这类学生及其家长真正感受到来自学院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三、高校家访工作的经验分析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自2008年寒假以来,在全省高校中积极倡导并深入开展以“千名辅导员访千家”为主题的家访活动。全省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动员和组织全院辅导员广泛开展家访工作。选取不同特点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活动,增进与家长的联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同时向学生家庭传递学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年来,按照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特点,重点选择学生当中思想困惑、内心迷茫、家庭贫困、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家访足迹遍及 全省各地。有的家访地点非常偏远,需要乘坐火车、汽车,再步行才能到达,但是广大辅导员努力克服众多困难,仔细斟酌选择家访对象,努力提高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和辅导员们深知,家访工作是建立学校、家庭和学生三位一体育人环境建设重要契合点的有效载体,家访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学生成长、教育效果的好坏。学院十分重视,并力求让每一次家访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通过家访建立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长效机制。

每次家访前,高校领导组织全体辅导员召开动员会,对家访工作进行精心的安排和部署。一是指导辅导员做好家访准备工作,选定好实地家访的学生对象,收集整理好相关材料为家访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由于时间空间等原因对于不能进行实地家访的学生,采取电话、信函等形式进行家访,确保家访工作贯彻执行到每一名学生。二是结合家访学生的特点,明确在家访工作中要了解的重点问题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每名辅导员都要结合家访日程和家访目标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并上交学工部备案,家访计划制定后及时与学生和家长取得联系,使双方沟通顺畅,达成统一认识。三是从多个维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家访的实际效果。首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其次客观地介绍当前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后是向家长介绍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要举措,与家长达成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上的共识。四是认真撰写家访心得和家访报告。结合实际,总结家访工作的个人体会和感悟,总结不同类型特殊问题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推广,提升工作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直以来,家访工作在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大家对上级教育部门和学院的这一重要举措赞叹不已,呼声很高。与此同时,家访工作也帮助辅导员们针对很多“问题学生”找到了理想的教育方法,对转变学生观念,启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鹏.浅谈家访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启示.时代教育,2009,9.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9

一、高校家访的目的

高校辅导员的家访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有利补充。首先,通过开展家访活动,辅导员老师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以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家访可以建立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通过辅导员老师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老师可以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从老师口中更进一步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此外,家长也可以将自己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看法,以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二、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形式与实施方案

在新形菹拢随着电话、短信、QQ、微信以及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方式的不断涌现,家访的形式亦越来越多样化了。尤其是对于当下的高等院校来说,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家乡遍布全国各地,辅导员老师想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并非易事。所以,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家访工作来说,家访就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而较为常见及效果较为显著的形式就在于电话访、书以及实地走访这三种。

1.电话访。电话访主要是针对边远地区的学困生、贫困生以及特殊家庭的学生,辅导员老师通过电话家访,与家长进行简单的电话交流,及时地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让这一通电话的信息量最大化,使得学生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的同时,也能了解学校以及辅导员老师的各项工作,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

2.书。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收到来自学校与老师方面的问候,每次寒暑假放假之前,学校和老师给每一位学生的家里寄去“致家长的一封信”,并附上学校以及主管辅导员老师的电话的联系方式,以尽可能多渠道地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书信家访中,学校与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文字把学生的在校情况以及学校的各项政策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期望。在开学初,若学校和老师能够欣喜地收到来自家长的意见反馈,这就更好地实现了书信家访的目的。

3.实地访。实地访是让辅导员老师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走进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也是高校家访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鉴于高校生源的实际情况,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家庭的实地走访也显得并不容易。因此,在选择走访的对象时,就要具备针对性,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殊家庭的学生等等。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偏远的农村,而高额的学费却和家庭经济状况矛盾着,他们由此也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家访过程中,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就要鼓励学生要正视家庭经济条件,并希望他们通过自己努力,来提升自己以后的生活质量。除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也值得辅导员老师关注,这就突出表现在单亲家庭或者家里出现较大变故的学生中。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不管是在学校的表现上还是自身的性格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例如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同学们交流等等。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在家访中,更进一步了解他们家庭情况的同时,积极地开导和鼓励他们。可以说,不管是家庭经济困难,还是家里有一些特殊的变故,这些都不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阻碍,此时,辅导员老师就要要鼓励他们正视家庭情况,让他们树立起美好的志向,绝不能因为家里的一些消极因素而懈怠。

对于辅导员家访的实施方案。首先,在家访过程中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情况等,了解特殊家庭、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其次,辅导员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等;再次,根据不同学生,介绍学校的相关政策,让学生以及家长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项政策;最后,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学生工作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意见和建议,全力配合学生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以很好地实现辅导员家访的目的。

三、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意义与展望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首先,辅导员老师通过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等基本情况,能够解决家长对于我们学生工作的某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对学校的信任度,使得家长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其次,家访可以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学生资料。例如,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于很多方面的因素及顾虑,可能不会很真实的反映家里地情况。而家访就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真诚地与家长交流,了解受访学生的真实状况,了解到家长的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地记载,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再次,家访能够将爱送上门。说起家访,大家想到的往往是中小学生被班主任家访的情形,而当人们听到大学也有家访时,往往会感到很惊讶。是的,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员,高校教师亦有责任给学生及其家庭送去爱与关怀,这正是我们大学老师走出去家访的目的。此外,家访还可以多方面了解学生,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档案里看不出来的东西,比如他们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毕业后的志向等等,使得我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状态,有利于我们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家访活动,不是一个短期的、应景式的任务,要形成一种制度,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做好此项工作。”因此,高校的家访活动应持久地开展下去,推进家访活动常态化,并积极利用网络、书信、电话等方式拓展与学生家庭沟通与联系,让家访成为提升我们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家访就是在于通过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努力构造起学生、学校以及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10

团体心理辅导是从英文Group Counseling 翻译而来,Group 也可以译成小组、集体、群体,Counseling 也可译成咨商、辅导,所以团体辅导与小组辅导、集体咨询、团体咨询概念相同。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心得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由于笔者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因此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与他人相处与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增强自信心,开发潜能,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尽管当下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还是很多的,但是其研究领域多局限在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及理论综述,而自我探索、自信心及提高社会能力、生存与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很少。

团支书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受所在院、系团支部直接领导,从事团工作并协助班长搞好班级日常工作的学生干部。团支书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开展形式丰富的团日活动,使同学们从思想上对活动的意义产生正确的认识;负责在班级内开展政治学习,使同学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开展党员推优选优工作等;协助班长开展班内活动。因此,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团支书的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其一,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团体为正常的人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团体成员可以坦诚、开放的互动,尝试更多的行为,并把它扩充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通过与其他团支书交流,团支书可以学习到更多社交技巧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其二,团体心理辅导中自我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团支书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更适当的看法,从而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与担当。其三,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可以培养团支书的责任感,使其能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更善于理解他人。其四,团体心理辅导能增强团支书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处理团支部建设和管理中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矛盾和冲突。

本研究采用访谈研究,旨在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和团支书能力培养的关系和意义,有望为学院团支书的工作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经验分享及给优秀学生干部的选拔提供一定的借鉴。

2研究方法

21访谈对象

由于本次团体心理辅导限30名团支书,实际参加人数是30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9人。参加辅导的成员整体上无明显的心理障碍,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缺乏自信心、轻度焦虑、强迫、少语等现象。

22研究过程

(1)开展参与者需求调查与分析。在确定参与者后,笔者单独开展了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前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团体心理辅导知识介绍、了解团体辅导成员需求。团体成员需求表的设计除了包括基本资料外,还包括如“是否参加过小组”“曾参加过的小组名称”“参加小组的期望是什么”及“你个人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等问题。经了解,成员普遍希望可以增加对自己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及感受团体的力量。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共有四次,每周一次。根据团支书能力培养需要具备的素质,活动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

(3)实施访谈。在活动结束后的一个月后,笔者以短信预约来访的形式对所有的参与者陆续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采访内容的保密性及采访之用途均已与参与者详细说明,并在访谈前签订了关于此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访谈的问题主要包括“团体心理辅导给你留下最深刻的活动项目是什么?你喜欢团体的什么?你不喜欢团体的什么?你对团体支持人的意见或建议是什么?参加团体的经历对于你的团支书能力提升有无帮助?请用一句话来分享此次团体对你的意义”等。

(4)进行分析。访谈过程中,笔者记录了参与者回答的主要内容,也记录了非语言信息。在对内容进行转录后,结合相关理论,对于转录稿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分析,得出访谈结果。

3结果

通过对结果的归纳与分析,参与者反映了如下的情况:

31情绪的感受力增强

通过“身心灵游戏”“大风吹小风吹”及“心有千千结”,参与者表示察觉到了自己情绪的放松与焦虑状态,认识到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及反应。

32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改善通过“穿越丛林”及“盲人旅行团”等游戏,参与者感觉一系列的肢体合作如男女手拉手等增进了男女生的亲近感,有趣而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配合,让大家懂得了相互支持的重要性。看不见光明的情况下的障碍旅行让大家体会到了信任的重要性。“优点轰炸”的游戏更是让大家明白了欣赏自己与赞美别人的技巧。这些活动让参与者普遍有了自信心的极大提升。

33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由于本次团体辅导设计中有好几个游戏是围绕增强团体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的,团支书通过参加“仙人饮水”等游戏明白了团体的重要性,进一步熟悉了团体的环境。

34培养了参与者的感恩与责任意识在“歌唱祖国”的游戏环节中,每名成员都绞尽脑汁贡献自己的爱国歌曲,欢唱中产生了更多对祖国的感恩之情。“海岛探险”的活动要求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从六个小岛中选择一个居住。活动既让参与者们了解了各种不同职业类型的主要特征,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工作,在选择中也逐渐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借助从事某个具体职业来实现。

4讨论

41存在的问题

(1)成员的自我暴露水平不一。由于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班级,彼此的不熟悉造成了部分成员并没有积极投入活动,对其他成员缺乏足够的信任,这极大地影响了活动的氛围。

(2)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有所不足。本次团体辅导并没有采用细分小组的形式,这造成了耗时长、成员参与不均、成员体验不深入等情况。

(3)活动效果的评估。活动评估通过结构式的访谈与总结得出团体辅导的一些主要效果,但是缺乏问卷测量,这使得评估结构不够客观,推广性不够大。

(4)团体领导者的经验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为团体领导者,笔者在过去作为成员参加团体的经验不多,这造成了在团体活动中有时不够理解和明白成员,对成员的反应和感受缺乏一定的观察力和敏感度。

42改进的措施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11

党的十报告中阐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使我们的教育深入人心。辽宁省教育厅自开展“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以来,学校也大力支持辅导员开展家访工作,辅导员与家长的沟通方式由电话、写信到面对面交流,家访由扶贫帮困到关注心理困境、学习困难、品学兼优、特殊家庭学生(父母离异、单亲或孤残、身体有问题的学生),家访方式也由登门造访到与地区家长会相结合。

一、家访是检测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有效手段

家访的目的是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使学校教育有的放矢;如果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冒然家访,就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的让人欣喜,有的让人动容。当教育者坐在明亮的办公室,站在宽敞的教室,待在温馨整洁的宿舍楼里为学生传道授业,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时,我们不会知道学生现状表面现象下所积攒的问题根源。只有走入他的生活、他的家庭、他的内心,我们才会更贴近问题的本质,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因此,熟悉、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在校表现,认真查课、查寝、与学生耐心地谈心,才能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既是做好家访工作的前提,也是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检测。平时工作的细致入微不仅关系到与家长沟通内容的可信性,而且关系到学生对辅导员老师的认同度以及家访的实际效果。才能在家访过程中针对被访学生的情况侃侃而谈,让家长信服我们的教育。

二、家访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家长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

传统的家访往往是问题出现了,老师登门造访细数学生的种种不是,学生抵触,家长郁闷。现今,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为90后,他们思想活跃,清新健康,朝气蓬勃。他们出生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深入、开放扩大和信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既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体验者,也是社会不良风气和文化传媒的受害者。因此,他们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面对这个“张扬、自信、独立、成熟”、特点鲜明、时代感鲜明的学生群体,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认清形势,转变理念,积极探索,走进他们的心理,挖掘他们的潜力。

他们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家长会、家访多为“指责说教的批评性家访”、“事后告状的被动家访”、“评价学生性家访”。当我们提到家访时,一些优秀学生都表现出很有顾虑,学习较差的学生更是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当我们联系到家长时,家长也表现出疑惑,不知老师的来意为何。因此,我们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正面家访”、“加强沟通,主动联系性家访”和“职业(学业)规划构建性家访”,消除家长、学生的顾虑,建立充分的信任,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家校合作,共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学业规划的系统工程

1.家校合作,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学习和就业,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等问题。家访过程中,辅导员应适当地向家长灌输非智力因素、性格养成对大学生的意义。

一些家长苦于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无法与孩子正面沟通。家长认为孩子阅历少、不成熟,希望孩子遇到问题时都听自己的;而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了,不愿意处处听家长安排,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加剧,影响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正面家访”,给予孩子正面鼓励、肯定的同时,建议家长也适时地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平等地与孩子去进行沟通,家校合力,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此外,“加强沟通,主动联系性家访”是避免危急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在日常工作中,那些看似乖巧,平时按时上下课,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重视,但外界的突发变故引起他们的强烈不适继而发生问题。因此,要积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敏感脆弱的学生,并与其家长主动联系,经常沟通。家访让我们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帮助家长重视学生的问题。

2.家校合作,共建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工程

父母一辈的经历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80后的父母大都赶上上山下乡、单位下岗,这样家庭的子女普遍缺乏安全感,在就业时选择保守,倾向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的工作。部分90后的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思路开阔,这样家庭的孩子在就业选择时更独立,更具有主见,喜欢有挑战有个性的工作。

“职业(学业)规划建构性家访”能够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就业方向与趋势,帮助学生尽早制定学业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发展方向。这一方式的家访对那些学习成绩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效果显著,这些学生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只是目标不明确,家庭沟通的不畅又使得这些学生的困惑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学生在实现自我与实现家长希望的矛盾冲突中纠结,踌躇不前。对学生职业(学业)规划的构建可以使家庭、学校、学生的奋斗目标更加一致,对学生的培养更有针对性。

四、家访能够更进一步关注特殊家庭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表现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支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善解人意的父母已经在孩子升入大学前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质,学校教育是基于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不同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优越,但这没有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是成为了一个自信、品学兼优的骄子;有的学生家庭贫穷,但贫穷并不能阻碍孩子前进的脚步,艰苦的环境也没有压垮他们的脊梁,打垮他们的意志,这些反而成了他们前进的永恒动力,骨子里特有的坚韧和顽强,对生命和现实的不屈精神,一直鼓舞着他们坚强地走下去,这种乐观不言败的生活态度,令人欣慰。

除了家庭环境的富裕与贫穷,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性格、行为也决定了孩子自身的成长。如果家庭环境是“灰色”的,父母给予他的影响是“消极”的,那么学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此外,单亲家庭学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学生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而且产生单亲家庭的原因也呈现出多样化,随之带来的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从行为表现上来看,这个群体上既有成就需求弱、心理脆弱等特性,也有自理能力差、不善面对挫折的共性。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教育,应主动积极的研究特殊的教育模式,把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关爱教育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

五、家访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1.家访是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促进

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参与因素――家庭。家庭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行为方式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想真正在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促成学校与家庭在大学生教育上的良性互动,这样高校家访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

辅导员家访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育人渠道。首先,家访能够确立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良好途径,使家长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建立起家校互信合作的良性关系。其次,家访工作能使家长真正了解到孩子在学校成长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家长对孩子下一步的教育成长做出合理的计划;也能使辅导员对学生家里的家庭结构、经济条件、亲子关系、教育模式以及学生以往的经历等有进一步了解,思想教育工作中许多难题的答案就会有源可溯,有根可寻,对学生的认识会更丰满真实,有利于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最后,家访工作可以汲取家长对孩子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监督,共同促进,达到学生教育的“三赢”效果。

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是实现家访效果长期化的必要途径。家访结束后,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还是要继续坚持的。如果想通过一两次的家访就解决这个学生身上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因此,一如既往地关心学生,对他们的问题认真分析、区别处理,本着教书育人、爱护学生的原则与学生交往,是实现家访效果长期化的必要途径。此外,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需要辅导员继续跟进,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渐解决,家长的配合也必然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优秀人格的目标。

2.家访能够提升辅导员的责任感

通过家访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学生工作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做一名优秀辅导员的信念。家访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形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热烈欢迎,而且激发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强化了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每一名学生在校时可能是我们教育对象中的二百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则是百分之百。当然,我们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有充满希望的人生目标,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顺利毕业找到理想工作,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希望每个学生的寝室都是整洁的,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展示出最棒的一面,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生活……我们有那么多的希望,而这些希望都需要我们以辛勤和智慧的工作去实现,这才不愧于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个光荣的称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乎全局的宏伟事业,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力量,担负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是无比光荣的工作岗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不断探索、创新想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桓美丽.对高校学生家访工作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1(9).

[2]孙建青.辅导员如何深入做好家访工作[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2).

[3]金新等.高校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4]李明.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4).

[5]赵鹏云等.关于新时期贫困大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考[J].2011(1).

辅导员家访总结篇12

在人们的印象中,家访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少有人会把它和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以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以学校为主阵地,采取辅导员对学生的直接教育为主要方法,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学校和家庭作为对学生教育影响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会对大学生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在,高校学生家访是很多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采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向全方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访工作的现实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教育管路工作,全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学生工作者利用寒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的活动。家访是大学生“关怀教育”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我们从他们的实际家庭情况入手,抓住他们产生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家访工作取得的成效

辽宁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非常重视大学生家访工作,在2008年寒假期间开展的“千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之后,又在2009年继续开展了“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拨款50万元,资助1000名辅导员利用寒假期间、春节前后到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走访。省内各高校也拨出专款,资助本校辅导员开展家访活动,各高校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笔者是鞍山师范学院参与家访工作的一名学生工作者,仅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家访工作,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家访工作。自2007年暑假开始,我校就已经作为一项长项工作开始对特殊学生群体家庭进行家访,截至目前,我校甲方人员先后走访348名特殊学生群体,形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解决了许多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受到学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尽管家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家访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总结出一些家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进行剖析与思考。

三、当前高校学生家访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1.部分受访学生对家访有抵触心理

目前,为了解决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受访的学生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有障碍学生、成绩挂科学生、经常违纪的学生等一些特殊群体。而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往往对辅导员家访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好,存在害怕老师向家长“打小报告”的心理,所以,不愿意辅导员到家里进行家访,对家访活动认识不正确,有抵触心理。

2.家访覆盖面还有待扩展

这里的家访覆盖面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受访学生群体的覆盖面。受访学生的类型应从特殊群体向全体发展,使这种对学生的关爱普及到大多数学生,而不是一提到家访,就让学生或学生家长联想到学生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指受访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覆盖面。受访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目前,受访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多为学校周边地区,而不能到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家庭进行家访;第三个方面是指家访时间的覆盖面。进行家访的时间多为寒暑假,而平时基本没有家访,这就使一些急需学校和家长解决沟通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这样很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

3.对一些学生家长关心的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工作人员不能给予家长很好地解答

现在,参与学生家访工作的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及其他的学生工作者,他们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生活管理,但对一些学生或家长关心的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生涯设计等非常专业的知识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今后家访工作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1.加强舆论宣传,使学生端正对家访的态度

现在的大学生们从小就形成了对家访的排斥心理,这也不是我们很快就能改变的。但家访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更全面健康地发展,在学生中加强对于家访的宣传力度,强调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家访之前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明确我们家访的目的。与家长交流时要实事求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协商下一步解决的办法。

2.政府和校方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并给予政策支持

家访工作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取得切实的效果,政府和学校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家访工作由于经费的限制出现了家访人次和甲方地区覆盖面小的问题。只有政府和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增加经费的投入,才能是家访工作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使家访成为一个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长效常规手段。另外,政府和学校还应对在家访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促进家访工作更好的发展。

3.扩大家访人员队伍组成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专业方面有很多问题,平时在学校也很少有与专业课的教师进行沟通的机会。如果能让一些专业课教师也参加到家访的队伍,与学生和家长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仅能解开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知识方面的疑问,同时建立了很好的师生感情,对将来的课堂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家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都了解甚少,很多学生也是只有在放寒暑假的时候才回家,与父母的沟通也较少。家访给家长、学生和学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而且加深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相信随着高校家访工作的逐渐深入和完善,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在我们的工作中受益。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