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中导师辅导制的运用

时间:2022-04-04 02:43:47 关键词: 思政课 教学

摘要:辅导制、课题设计、讨论式、个性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一步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全面论述导师辅导制的源流和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践履导师辅导制的背景、教学理念、运转逻辑和管理机制,力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思政课教学中导师辅导制的运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制度化研究中,学界往往多从宏观、从课堂教学理论着眼,比如“跨学科”“大思政”“某某教学法”等,较少从微观、从实践教学的视角来进行具体的机制研究。从本科生辅导制的视角来考量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一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是一个极有意义的研究。

一、导师辅导制的源流和内涵

(一)导师辅导制的源流

辅导制滥觞于16世纪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两校合称为“牛桥”,从现代大学的意义上说,“牛桥”是世界上排名前三位、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有着漫长的800多年建校史。12世纪后期,被英王亨利二世从法国召回的一群师生在牛津组建了学术团体,这就是英语世界中最早的“大学”[1](“大学”的原拉丁文“universitas”原是“行会、组合”之含义,后演变指称从事高水平学习和研究的教师与学生的新型“组合”,1216年第一次被用于指称牛津全体教师)。1209年,因为与当地居民发生龃龉,一批学者离开牛津前往剑桥,创立了剑桥大学。16世纪,“牛桥”所具有的中世纪特色的学院联盟格局在英国王室干预下定型为学院制大学模式,最初其使命只是培养神职人员,且为贵族和中上阶层的子弟提供养成教育,院士教学模式死板、冷漠、装模作样,普遍缺乏内在的热情[2]。后来学院考试制度改革,使很多学生为了在获取荣誉学位中脱颖而出,纷纷聘请私人导师。18世纪末,私人辅导模式首先在剑桥开始流行,私人导师乐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其个别成长,使其产生舒适和自尊感,从而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青睐。19世纪中叶,私人辅导模式逐渐在剑桥和牛津发展开来,这种新型辅导关系中师生和睦相长的氛围荡涤了剑桥古板的学究气,使“牛桥”诸学院后来也承认并在课程培养中采纳该辅导方式。1868年前后,大学探索跨学院教学制度,采用问答式教学和个别化辅导来拓展全新师生关系,例如古典学导师和数学导师在问答式教学之外另提供个人辅导,每周辅导1小时。1883年前后,导师辅导制渐成雏形,1889年,“牛桥”正式成立导师辅导委员会,在所有学院推广该制度,此举使正规学院的学术权威得以重树。至今,该制度已成为西方国家一种标准化大学教学模式。

(二)导师辅导制的内涵

导师辅导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结构组成。遴选学生所在学院的教学人员担任导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二面对面交流(20世纪中叶后渐扩展为一对四乃至更多的学生小组),每周进行。具体时间由导师掌握,一般不少于1小时。第二,过程与形式。辅导过程一般是导师确定选题,学生查阅搜集资料,用观点“串联”资料写出作业或论文,导师对其批阅点评,学生可以维护自己立场与导师展开讨论。在19世纪,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人文科学,后来随着学术分科复杂化而灵活调整,例如数学或其他相关自然科学一般就不采用讨论的形式,而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本质。导师辅导制的本质是讨论,是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不像课堂教学要“全覆盖”执行教学大纲或传递规定信息,也非灌输诠释某种理念,而是启迪、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第四,活动机制。该模式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充满挑战性与创建性的智力活动机制。从导师方面来说,“辅导本身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事前事后的论文批阅也绝不轻松,一次辅导要取得成功,导师必须不懈地、极有分寸地施展人格魅力”[3]193,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要因材、因时、因地施教和组织讨论,做到“既批评缺点,更鼓励信心”,同时通过人格和学识言传身教,传递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从学生方面来说,要积极搜集、查阅、消化资料,独立思考并形成见解,与导师进行辩论,既守护立场又要虚心接受导师意见。这是一场高强度的心智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表达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渐而养成“绅士品质”。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立导师辅导制的必要性

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普遍面临如下的困境。很多高校(特别在专科、高职类学校)只有思政课课堂教学,不重视、甚至不开展实践教学,此举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也客观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少高校虽然开展了实践教学,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只利用寒暑假进行,平时并不开展,这使得实践教学难以常态化;二是出于专项经费所限及其他原因,发动学生自行实践,教师不组织、不参与,更谈不上指导,此种模式可称谓“放羊式”管理。须知实践教学乃是课堂教学的理论延伸和拓展,是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此举听之任之,势必造成思政课价值性与实效性的断裂。一些高校虽然由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但事前只简单布置,并未开展指导,过程只是带大学生去红色革命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归来后学生递交一篇调研报告(实质上是“参观报告”),教师既不批阅也不点评,双方均交差了事,甚至有的高校连对写作都不作要求。此种组织形式实为“走马观花”,远非严格的、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有些高校倒是认真组织并进行了事前指导,也对调研报告(或论文)作了统一要求,教师也进行了批阅,但事前指导颇类似“集中培训”,事中跟进缺乏持久力度,事后批阅也没有向学生进行反馈和深入沟通。整个过程无个性化辅导,无启发式交流,更缺乏上升到一定层次的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创造力、思维想象力的机制,使“传授教育”与“自我教育”、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之间相互脱节。对应于此产生了两个广泛现象:一是相当数量的大学教师虽进行了辅导,但授受的大学生数量有限,总体受益面狭窄;二是学生虽撰写了报告或论文,但没有进一步对其质量进行后续打磨、拔高与提升,使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半截而止,难竞全功之效。上述情形一言以概之:思政课实践教学尚未建立成型化制度,从而使其组织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发功能等难以形成“协同合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强烈需要进行机制变革。而前述英国“牛桥”大学导师辅导制的宗旨恰在于: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交流、平等讨论、言传身教;在学习环境上营造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该模式可资借鉴,宜成为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导向。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立导师辅导制的指导思想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思政课的目标与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报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离开这条主线,就失去了“主渠道、主阵地”的基本功能与作用。因此,实践教学既不可“走马观花”,更不可“放羊”,而要在全程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把握育人铸魂的立场和方向。

(二)全程实施导师辅导制,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落实

“三全”要求,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借鉴导师辅导制须全程实施,不可虎头蛇尾、有点无面、顾表失里,既要关注事前,也要照顾事中、事后;既讲究全面,亦要深入。对学生的辅导,在质量上既要有对多数学生的一般性要求,也要有对于少数优秀生的促进和提升;在数量上既要有直接受益面,也要扩大间接覆盖面;在制度设计中既要注重组织功能,更要凸显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发功能,从而形成整体效应。

(三)全程践行“四个回归”,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合力创造性

落实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要求,实践教学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认知、自我教育、自行研究、自力创新的潜力和能动性,融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于一体,实现质量与层次的提升。

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践履导师辅导制的运转逻辑与机制保障

(一)导师辅导制的运转逻辑

第一,以课题设计为载体和切入点,事前选题提炼。导师辅导制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人数众多、教师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导师辅导制能否长期有效地推行下去,关键问题在于要有实施载体,通过载体明晰培养目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课题设计”为载体,来实行独具特色的导师辅导制。教师依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进程中分类设计课题和课题目录,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学生也可以自行选题,课题确定一周后,经与导师商榷可以更换。然后按课题类型和学生兴趣来分组,10人左右为一组,一名导师最多可以辅导5个小组。辅导分为整体性辅导和个别化辅导两种形式,明确规定思考的方向和原则,既提出系统性的要求,创设学生参与讨论和对话的机制,又为有创见的学生开辟单独通道,鼓励其大胆提出构思。通过导师对学生课题提炼的辅导,使学生对实践教学有一个初始认识,为进入下一步的实践环节做好准备。第二,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和着力点,事中讨论体验。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应限于寒暑假,也可以利用平时双休日进行,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以常态化、规范化。实践活动根据事先所选课题的需要来开展,原则上以小组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导师全程参加,与学生一道亲身体验,在调研中共同深化对课题的认知,发掘可研究的新方向,并时刻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其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在实践活动中,课题讨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导师要以调研中的收获、感知为着力点,细化每一次讨论的目的和要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自我教育”,自主完成讨论前的资料搜集与整理,构思讨论方案和讨论策略,以及讨论结果总结。通过此种“导师辅导、学生独立践行”相结合的讨论式教学,使学生的理论思维切实得到训练。讨论过后,导师可以根据讨论参与度、讨论的水平与层次、规则遵守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使实践活动的评导效果得以彰显。第三,以指导撰写为抓手和落脚点,事后论文答辩。实践归来后学生须撰写和提交论文,优秀者参加学院组织的论文报告答辩。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对其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一环,既是对实践活动的调研总结,更是对先前课题的研究深化,而答辩环节则是对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问题分析能力的综合性检验。在论文撰写阶段,导师须负责提供课题内容的背景资料,同时通过言传身教,以理论学识、经验素养和人格魅力去指引学生,而学生则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在论文报告中卓有建树。在答辩阶段,学生可以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并倾听现场导师组的意见,而导师组则要善于创设一个充满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反省、纠偏和拔高。第四,以“深广结合”为平台和拓展点,事末提升覆盖。针对“大学生受益面狭窄”和“论文质量的后续提升”问题,应“深广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提升与覆盖”行动。首先在深度上,对于答辩优秀的论文,导师应进一步辅导,以对其质量进行后续打磨、拔高与提升,然后推荐到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同时鼓励学生申报校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其次在广度上,为扩大实践教学的影响面和受益面,组织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全校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的宣讲,报告论文成果及实践感知体悟,使全校大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接受感染和教育,深化认知,获得对真理与知识的“真懂、真信、真爱”。

(二)导师辅导制的机制保障

第一,确保教学政策支持,为导师辅导制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设立灵活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查方式,通过成绩奖励,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设立课题研究专项资金,推动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研讨。另一方面,为调动教师辅导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辅导工作是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师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纳入日常教学工作量核算、职称评聘和年终考核中,并以绩效考评形式支持教师独立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和改革。如此双管齐下,使得师生双向发力,相得益彰。第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为导师辅导制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加强校院两级管理,使该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在学校层面,推动做好实践教学环节整体规划和宏观布局,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管理、考核和学分认定等管理文件,研究开发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全程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导师辅导制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学院层面,编写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做好教师培训工作,要求每个教研室制定具体组织计划、实施方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时掌控辅导教学的进度、质量等各环节,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其运行的成色和效果。第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为导师辅导制的实施提供基本依据。教学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对教学的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根据辅导教学的实施方案来确定其流程,可以简单表述为:“总结—分析—落实—修正”,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学院、学生三级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教师的评价方面,学校一级推动设立专门奖项,对导师辅导制中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学院一级制定考核细则,对教师辅导工作进行量与质的综合考核;学生一级则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私人信箱等多种形式进行评教。而对于学生的评价方面,由教研室和教师按照实践教学的要求制定成绩评价体系,主要从参与态度、理论掌握、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来确立不同阶段的评分标准,然后教师按照该标准去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最终通过过程考核、论文考核及卷面考核等三项测评来确定学生学习的成绩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建国.从西方大学的起源和发展看现代大学的精神内核[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1-136.

[2]周雁翎,周志刚.学院传统和牛桥导师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46-53.

[3]艾伦•麦克法兰.启蒙之所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M].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作者:王军 单位:皖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