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读书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4:50

幼儿园教师读书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1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着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2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3

一、幼儿园中幼儿的阅读现状

1.阅读形式单一

幼儿园的阅读形式主要由幼儿在图书区自行翻阅图书,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带领下阅读(幼儿阅读主动性差)给少数幼儿园提供幼儿电子读物,由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人均阅读时间短

据研究者观察,幼儿园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时间主要有:早上来园、区域活动时间、放学等待家长来接。对于入园晚、离园早的幼儿来说只有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进行自由阅读,但是由于每班幼儿人数基本为30~40人,许多幼儿并不能如愿。

3.阅读材料简陋

基本上每个幼儿园都配有专门的图书室,数量和质量各个幼儿园情况不同,但是这部分图书的利用率非常低。而幼儿可以随时获得阅读材料,主要集中在各班的区域角中,而这些图书基本上是由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而据研究者观察,这些材料存在以下情况:内容不适合幼儿阅读、数量较少、印刷质量低劣、图书保存状况差。

4.没有舒适安静的阅读区

个别幼儿园没有专门的阅读区域、幼儿取到图书后需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阅读。有的幼儿园有专门的阅读区,并布置了软垫等,但是空间不够独立、安静。

二、结论与建议

1.幼儿园阅读状况的原因

对于造成以上幼儿园里阅读状况的原因,研究者将从家长、

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幼儿在幼儿园里可获得的阅读资料大部分是由家长提供的,也就是说家长主导着幼儿园里阅读资料的选择权。据研究表明我国有83%的家长简单地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教儿童识字,将早期阅读变成了识字的工具,把阅读等同于识字。持这种认识的家长,忽视了早期阅读的任务主要是对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机械地认识一些汉字。可见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对幼儿早期阅读形成科学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长为幼儿选择阅读资料的决策。并且有部分家长不能很好地理解把阅读资料带到幼儿园这一举动的意义,因此把家里的旧书或是随便在市场上买的质量低劣的图书带到幼儿园以完成老师的任务,这样的做法并不罕见。

幼儿园多把重心放在图书的配备上面,大多幼儿园有专门的图书室,并且从内容和装帧质量和数量来说,都比班级配备的图书要高,但是对于图书的真正使用率这个问题却值得怀疑。此外,幼儿园对于幼儿在园的阅读并不重视。同教研活动、教师专业成长等相比,幼儿阅读处于一个无人问津的地位。

从教师方面看,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教师至今还没有真正思考过幼儿到底需要什么,在阅读上还是在走“告诉你一个道理”的老路子。虽然他们也认为“想象力是吸引孩子的兴趣所在,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是无限的”,但是在具体做的时候,许多幼儿园教师仍然觉得“虽然孩子喜欢,可是没有什么教育意义,给幼儿讲这个故事不适合”。可见许多幼儿教师对于幼儿阅读资料的选择依然停留在教育意义上。并由观察来看,幼儿教师对幼儿阅读的组织并不重视,“讲故事提问题”依然是幼儿园集体阅读的模式。

就研究者观察的情况来看,幼儿在幼儿园中的阅读兴趣并不高,其兴趣远低于幼儿园中的其他玩具,如插塑,橡皮泥等。而且幼儿的书籍爱护意识不高,在区域活动中,如果进入阅读区的幼儿多,很容易发生争抢,导致书籍损坏,许多幼儿在归还图书的时候没有整理的习惯。

2.解决方法

(1)家长树立科学择材观念

许多家长对儿童阅读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为对儿童读物的选择随意性大,另一方面对幼儿早期阅读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在给幼儿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年龄特点选择,选择适合各年龄段的读物。幼儿在听读成人讲故事的时候,往往依靠插图或形象化的语言来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言语的发展,幼儿逐渐摆脱了对图的依赖,而仅靠词的描述来理解,但在有适当的插图作辅助的条件下理解的效果最好。因此家长在给幼儿选择材料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切不可随意购买。此外,家长应对幼儿在幼儿园的阅读情况给予关注,家长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督促幼儿园和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2)幼儿园为早期阅读领航指路

面对当前早期阅读令人担忧的现状,幼儿园应该担负起幼儿阅读的引路人这一重要角色,以避免幼儿园图书室成为摆设。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周活动,各班推选爱读书的幼儿向全园推荐好书,既可以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提升自身阅读素养

教师作为幼儿在园进行阅读的指导者,他们的阅读观念是否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阅读状况。首先,幼儿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并接受“儿童文学回归儿童”这一理论,才能在现实中让文学真正走向幼儿,使文学成为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从而使幼儿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值得一提的是,需要进行幼儿文学启蒙教育的,不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阅读内涵的指导和对家长的建议都建立在教师科学的早期阅读观念上。其次,教师在组织幼儿阅读的时候不应该拘泥在传统的集中形式上。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易于接受而又非常喜欢的阅读方式,如:师生共读、伙伴共读。为幼儿提供舒适、温馨、安全、丰富、便于交流、展示的物质环境,以及宽松、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从倾听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大赛,到师生互动的共读,再到因人而异的个别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致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如:爱护书籍、看书的正确姿势等,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很难自己养成这些习惯。同时,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尽力配合幼儿园做好早期阅读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整个大环境而言,目前我国幼儿读物市场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引进版居多,原创不够;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选题重复、内容雷同的读物过多;很多作品在观念、科学性、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专家媒体有义务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广,把优秀的幼儿读物推荐给社会、幼儿园和家长。

参考文献:

[1]翟晓云.当前幼儿读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傅敏敏.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4

(一)家庭读物与阅读氛围匮乏

某老师:班上有53个孩子,家里有图书的只有4个,其他孩子家里没有图书。在有书的4个家庭中,图书最多的一个家庭有6本。这个家庭的图书内容主要是关于拼音、数字、识字的,也有2本故事书。

某园长:我们园是乡村幼儿园,各班建图书角,老师向家长提过小朋友开学时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放图书角,放假时还给孩子们。孩子们带来的书大都是现买的,农村不比城里,家里有书的很少,家长没有看书习惯,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大多都是祖辈带的,不识字的多。也有些是其他亲戚带的,父母在家带孩子的少,虽然我们知道幼儿园要避免小学化,多数家长还是关注识字的,提起阅读就是认字。

这两段农村基层老师园长描述的情况十分具有代表性。可见,农村家庭幼儿读物缺乏,家长不识字、没有阅读习惯,无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无法为幼儿树立阅读的榜样。

(二)留守儿童多,隔代教养突出,阅读基础差

1.农村父母进城务工,家庭亲子阅读缺失。

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占比高,部分班级可高达70%。我们知道,亲子阅读和师幼共读是早期阅读开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家庭亲子教育的缺失无法为孩子提供亲子阅读的土壤。当前,城市经济远超农村经济水平,农村经济收入低,导致农村中青年人进城务工赚钱。多数父母将孩子的监护责任转移给了年迈的祖辈,未尽到家庭亲子教育的职责。许多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隔代教养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农村家庭的亲子阅读无疑成为了一种奢望。

2.隔代教养问题突出,家庭早期阅读受限。

一般而言,孩子阅读多数时间不是以学习为直接目的,而是在成人生动有趣的讲解、游戏式阅读活动中产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逐步获得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隔代教养中,(曾)祖父母本身年龄较大,思维僵化,精力有限,教育孩子时更多表现出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等负面倾向。因此,有两种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老人心力不足,喜欢幼儿安静地活动。识字的祖辈给幼儿讲故事时严肃、不苟言笑,不会根据故事情节转换语气、音调,不会以游戏方式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幼儿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无法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二是命令性语言多、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些家长知道阅读对幼儿有益,常以命令口吻或是反复念叨要求幼儿阅读,缺少耐心引导。这种强制式的教育方式,常会带来负面影响,让幼儿抵触阅读。

另外,对比城市,农村地区的祖辈在家庭早期阅读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文化水平更低,识字少,自身没有能力阅读,更无法为幼儿树立阅读的榜样,或与幼儿一起阅读;家长存在阅读等于识字的错误观念,倾向为幼儿提供文字性读物,如儿歌、童话、识字等智力开发类读本,许多经典图画书因文字少而被家长排斥。对于尚未识字的幼儿,大量文字的读本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限制了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更无法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幼儿园进行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的能力不足

家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园的指导密切相关,但是,农村幼儿园对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的现状并不乐观。接受访谈的园长、老师谈到:农村幼儿园里常是老师带孩子阅读,没有开展家庭阅读指导。究其原因,是农村许多幼儿园老师对如何开展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没有清晰的认识。通常,城市幼儿园对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包括:(1)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2)指导家庭营造阅读环境;(3)幼儿园向家庭开放图书借阅;(4)向家长介绍早期阅读的活动方式、方法,开展家庭交流活动。

这些方式农村幼儿园大多可以直接借鉴,但也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资源、家长三方面。首先,教师方面,农村幼儿园老师自身对早期阅读的指导意识不足、指导能力欠缺,比如老师自身不清楚:家庭早期阅读方式方法有哪些?哪些图书比较适合幼儿?其次,资源方面,农村幼儿园图书资源稀缺,幼儿园开放图书借阅问题多多。调查中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图书少,多在100本以下,甚至没有,公办乡村幼儿园图书约有100~200本,其中还有部分是教师参考书籍,可向家长开放的资源少。第三,家长缺乏阅读的能力和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这些都影响着家庭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家庭中开展早期阅读的对策思考

(一)改善农村家庭早期阅读环境

1.家长自主、幼儿园辅助,扩充农村家庭读物。

目前,农村家庭读物不足,家长不知道如何选购适宜幼儿的图书,部分祖辈家长不识字,无法给幼儿选购适合的图书。幼儿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促进这种现状的改善:

一是列出建议选购书目,正面引导农村家长自主买书。许多家长并不清楚幼儿阶段该读什么书,哪些书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基于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编写家庭图书阅读指导手册,着重推荐适合幼儿年龄段的家庭阅读图书目录,用简短的导读语分析该图书的推荐理由或教育价值。不论家长是否识字,有条件的家庭都可以在节日、幼儿生日时,以图书作为幼儿的礼物;识字的家长多看书,带幼儿选购图书,和幼儿一起阅读,让幼儿喜欢并享受亲子阅读。

二是幼儿园实行图书借阅制度。如果家长没有条件购买图书,幼儿园可以开放图书借阅,以支持家庭早期阅读的开展。开放图书借阅的前提是要提高幼儿园的图书储备,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自主购买、募捐、与绘本机构合作免费共建绘本馆、家庭图书漂流等方式,提高幼儿园图书储备量。参考获奖图书、当当网童书排行榜、家长推荐图书等方式能帮助我们快速收集优质图书信息,从而购买到优质图书。另外,为了让图书借阅落到实处,幼儿园需做到:教师通过家长会、讲座、集体活动等途径,宣传亲子阅读的好处;教师对图书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书籍的筛选推荐,减少家长和幼儿选择的时间。

2.指导家庭营造阅读氛围。

针对不识字,没有阅读习惯的家长,幼儿园可以建议家庭为幼儿提供专门放书的地方、创设固定的阅读时间。制订明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计划,如一周阅读一本图画书;每天安排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开展阅读活动,保证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则提倡亲子阅读,成人与幼儿和谐配合,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科学阅读观念,重视家园共读

1.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早期阅读观念。

通过各种早期阅读宣传活动促进家长建立科学阅读观念。农村家长多存在阅读等于识字的观念,幼儿园可通过微讲座、黑板报、宣传册等方式分析早期大量识字的弊端,纠正家长要求幼儿大量识字的错误观念,引导家长认识到幼儿阅读是以图画为主。

家长不识字,可以和幼儿一起看图;祖辈家长看不清图,可以帮助幼儿建立阅读常规,教会幼儿如何翻书、如何看画面、如何用自己的话讲述所看画面内容等经验,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如果祖辈家长比较年轻、有精力,则可利用扮演游戏、操作、续编故事情节等策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利用复述策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记忆能力;通过看图说话,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不仅从文字,也可以通过画面获得信息,从而逐步实现自主阅读;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反思、预期、质疑、假设能力。

2.编写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手册,加强家园共读。

幼儿阅读的图书应该是适应该年龄段和其生活经验的,幼儿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对于识字的家长,发放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手册,可以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具体而言,农村幼儿园可以和各地方中心幼儿园合作,遴选适合本地幼儿的图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图书,列出推荐书目;各幼儿园教师合作编写阅读指导语,指导家长阅读的方式、方法,引导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可以通过看、听、说、演等多种方式进行。

对于思维僵化的年老家长,家园共读能更直观地让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的价值。家园共读还可组织隔代家长参与幼儿园阅读活动,通过讲座、现场示范、交流等方式使家庭阅读与幼儿园阅读有机结合,从而引导隔代家长走出幼儿早期阅读的误区。帮助家长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亲子阅读,掌握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提高家长亲子阅读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指导能力

1.通过自主学习、讲座培训等方式,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指导能力。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5

幼儿园读书节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伴随着故事表演的落幕,我园四月份读书节活动也结束了。回头看看,这个四月很精彩、这个四月很忙碌、这个四月很累人。现简单回顾一下四月份的主要工作。

一、四月份工作内容

1.罗列优秀幼儿故事读本,鼓励家长踊跃捐献幼儿图书。

2.挑选优秀教师教育心得、优秀亲子阅读心得,并展示给全园教师及家长。

3.策划、组织《幼儿早期阅读及阅读习惯培养》专家讲座。

4.策划、编写幼儿园园刊,并组织教师折叠。

5.组织撰写《早期阅读家园宣传栏》。

6.挑选优秀幼儿自制图书给家长展示。

7.策划、组织幼儿故事表演活动。

寥寥几笔概括了本月的工作,但背后却隐藏着太多的辛苦。 文学社老师基本都是在下班时间赶制,只要她们接到任务就挤时间完成,我在这里感谢她们的辛勤工作,感谢她们对文学社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二、工作效果评价

本次读书月活动的宗旨是“为幼儿提供读书环境、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让幼儿与书本做朋友,使其听说读画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现在对工作评价如下。

1.通过班级老师的宣传和鼓动,家长都能积极捐献幼儿图书,使幼儿园图书藏书量大大增加,而且质量很高,为我园幼儿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读书环境。接下来是如何管理及使用这些图书。

2.通过几天的观察,家长对教师及家长读书心得的关注度比较高,她(他)们经常驻足翻阅,但由于展示地方有限,只能有少部分家长看。教师教育心得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幼儿早期阅读与阅读习惯培养》专家讲座使家长更科学、全面地认识了早期阅读及亲子阅读,并且积极与专家互动,效果比较好。

4.幼儿小书制作展示,有不少亲子坐下来细细地看幼儿自制小书。但由于展示时间较短,展示地方所限,还有很多家长没有看过幼儿自制图书。教师跟家长的沟通有待加强,应多引导家长如何让幼儿更多地参与到小书制作中,通过小书制作让幼儿的情感、认知及技能都有所提高。纠正家长“漂亮就是好图书”的观念,避免家长全部包揽。

5.幼儿故事表演过程中,幼儿基本上都能投入到故事中,观看兴趣比较高。从中也看出幼儿对故事的偏好,他(她)们喜欢多人组合的情景故事表演。而个人故事表演由于缺乏情景,幼儿语言有时不清楚,影响故事的观赏性。加之场地限制,坐在两边的幼儿只能看到表演者侧面,影响观看效果。下次应多安排情景故事表演,录音效果好,幼儿能全身心投入到故事表演中。

读书月的各个活动都按计划完成了,但离最初的设想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一则是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做好,二则是老师的时间有限,加之人手不够,很多想法都难于实现。文学社第一次负责读书月活动,经验不足,希望明年活动办得比今年好。

幼儿园读书节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我园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旨在引领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使教师们通过读书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一、做好了组织宣传工作

我们召开全体教工会议,共同学习读书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园教师“被读书”的现象在悄悄地改变。一学年中,教师的读书行动从被动逐渐变成主动。通过一学年的读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并按要求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计划、读书笔记、小结都能按时上交。

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

我园的读书活动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并与幼儿园考核挂钩,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倾向。比如:读书积极分子的评选、好书推荐优胜者的评选等,都是一些奖惩制度的体现。在“读书月”活动中,大家纷纷表现出读书习惯好、读书兴趣浓、借书购书多、阅读量多、参加活动积极等。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幼儿园添置了大量的图书、光盘等,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三、结合了本园特色课程

我园的读书活动还结合了园本特色课程开展活动,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比如:我们有教师讲故事、幼儿将故事的活动,还有绘本介绍等,这些活动既锻炼教师和幼儿的表达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而且通过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进一步掀起了读书活动的热潮。通过读书活动,教工在不同程度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非浅。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老师们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改进教学。本学年,教师论文数量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多位老师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获得奖。

四、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结合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大家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比如:大舞台活动、心心广播活动、师德演讲活动、好书推荐、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讲故事活动,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仅锻炼了教工的表达能力,而且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把老师们引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书的沃土,

“阅读经典,丰富人生”活动在我园的顺利开展,得益者——教师,受益者——幼儿,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使“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理念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当然,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读书笔记过于简洁。部分老师的读书笔记很简单,只是提纲形式的。阅读不够详细。

2.阅读的内容不够广泛。大部分老师局限于教育教学之类的书籍,阅读文学类的老师不多。

3.读书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方案虽对各项活动的安排做了详细的说明,可大家在落实过程中较少有创新,因此缺乏活动的亮点。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一本好书会令人受益匪浅。我们会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实在,更加有效,让大家读书活动中播下的热爱读书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让实幼的书香味越来越浓。

看了“幼儿园读书节活动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幼儿园读书节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书,传递着知识;书,传递着文明;为了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环境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引发幼儿从小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倡导爱读书,勤读书,乐读书,培养师幼良好的阅读习惯,活跃我园文化生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第四届读书节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根据幼儿园工作计划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节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 _月17日,__幼儿园全体教师举行了“第四届阅读节”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营造园内、园外齐读书、读好书的浓厚书香氛围,使教师、幼儿及家长能亲近书籍,明白读书的意义,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会议上首先宣读了本次阅读节的活动方案,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读书节活动的重要性,再次对活动做了具体的安排。让教师们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年龄段为每班配发了图书,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师幼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责任,开展活动

1.落实与开展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根据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结合本班特色班集体建设,也相应地制定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读书活动,确保了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2.教师阅读活动精彩纷呈

(1)精品书屋: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全园教师集体读书活动(周四一小时读书活动),活动前十分钟,园办负责挑选优秀的专业型文章推荐大家共同阅读分享。

(2)课余拜读:广大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发掘新书,拜读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籍,并将优秀书籍推荐到时幼网站读书栏目的好书推荐中分享;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们还将书中的精彩片段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3.幼儿读书活动渗透各个环节

(1)班级开展“吟诵经典”活动。

各班利用午间、离园前等开展每日吟诵活动。从教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幼儿一起读书,利用每天午睡前的十分钟给幼儿讲一个经典小故事。

(2)亲子故事半小时

建议家长将每天睡前半小时时间定为“家庭读书时间”,开展每天晚上30分钟“亲子共读”,共同将喜欢的故事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制作成绘本,促进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共同成长。

4.家长 “助教”也精彩

在_月底每班邀请了一位家长来班进行助教活动,他们为孩子们分享的是绘本图书,家长激情地讲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通过这次的活动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发展。

5.精彩片段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6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17-03

幼儿园中曾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每个幼儿的书包里至少有1本书,饭后幼儿将小椅子搬到走廊上,拿出自己带的书。当教师组织幼儿进图书区看书时,有的幼儿提出:“老师我可以看我自己带来的书吗?这里的书我都看完了。”这种现象让我有所反思,幼儿读物本身的服务者是谁?选择读物的主动权在谁的手里?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能力的获得都有各自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再想获得相应的能力就会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弥补。在人的一生中,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开阔幼儿的眼界,幼儿读物则是实现幼儿阅读能力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教师对幼儿读物的认识、选择与指导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同时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绵阳师范学院的华正宏、王洲林(2002)认为,“所谓幼儿读物,就是对适合幼儿阅读的各种知识、文学、艺术读物的总称,它的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以形象为主、图文结合、文字简练、知识浅显易懂。”①

一 关于3~6岁幼儿读物的现状分析

1.读物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读物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和体验,还能培养幼儿读写、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多数教师认为读物对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但问及对幼儿的影响时每个教师的回答不一,如:

A教师:中班幼儿正是好奇心较强的阶段,读物对幼儿影响很大,可以增长幼儿的见识,帮助幼儿了解他们很好奇的东西,幼儿可以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相对应。

B教师:这影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要看教师和家长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幼儿读物。我们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欢看的读物不一样,他们的个性也完全不一样。男孩子喜欢玩一些奥特曼的动作,女孩子则喜欢给公主涂颜色。

C教师:大班孩子即将毕业,有质量的幼儿读物,可以增加幼儿的认知,有利于词汇量的积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D教师:小班孩子还不认识字,只能看一些图画、绘本之类的读物,可以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从现在开始给他们看各类图片,有利于积累生活经验,也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从几位老师的回答中,发现教师对幼儿读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完全认识到读物对幼儿的重要影响,也就不能主动地将阅读变成“悦读”。

对两所幼儿园的观察可知,这两所幼儿园都有独立的一间幼儿阅读室,但一周只有一次可以进入阅读室,阅读时间为20分钟。两所幼儿园的幼儿和教师在阅读室的表现情况如下。

园1的情况是小班幼儿进入阅读室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一个阅读区后,由教师选择一本书讲给幼儿听;中班幼儿进入后,立刻奔向自己喜欢的阅读区,当教师组织他们到同一个区域听故事时,便拿着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大班幼儿则自动分成男女两队,男孩跑到有科幻书籍的区域阅读,女孩则在童话故事区阅读,教师放手让幼儿自主阅读。另外,幼儿读物也较为丰富。

园2的情况是阅读室没有分区域,将书放在类似布袋的兜里,幼儿进入后自己从布袋中找出自己想看的,教师则坐在阅读室的外面,且幼儿读物以绘本为主。

两所幼儿园在配置上有所不同,但都能留有一间阅读室,都认为读物对幼儿有很大影响。不同的是两所幼儿园的老师在处理方式上不同,有的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教师却没有作为。教师只是让幼儿看书,可大部分还滞留在表面的认识。

2.幼儿读物的种类

幼儿读物的种类可依据不同的性质分为很多种,但每个班级的图书区为幼儿提供的读物种类只有两三种。每个班内图书区的读物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准备的,种类多以绘本、故事书为主,有的还是连载套书。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很多老师不清楚幼儿读物的分类,也不清楚班里有多少种读物为最佳,且幼儿喜欢读什么就拿什么。

E教师:我们班的读物主要以绘本为主,其他就没有了。

F教师:我们班有识图类、数字类、智力类、故事类的读物,以连载套书居多。

从这两位教师的回答中,看出班级的读物资源有限、种类少。既然读物本身是为了让幼儿开阔眼界,必然需要幼儿看各方面的书籍,单一的读物不仅有损幼儿阅读的兴趣,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3.幼儿读物的主要来源

关于园内幼儿读物的来源,有时会定期购入一些幼儿读物,但班级内的读物要四周甚至很长时间才更换一次,从书皮的新旧程度、损坏程度可做初步判断。幼儿多数从家里带书来园,并且将自己的书与其他小朋友相互交换或者围在一起共同阅读。通过与教师的探讨得知,班级内图书角的读物是由园里统一分发的,也允许幼儿带自己的书来园与小伙伴共同分享,幼儿也很喜欢看自己带来的书,但图书角的书几乎没动过。这源于幼儿本身喜欢的书很少,或者是已经看完一遍了,还没有及时更新。

幼儿吃完饭后会拿出自己带的书,主要有《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迷宫》《十万个为什么》等。从幼儿自己带的读物可以发现,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欢看的读物也是有差异的,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爱好为幼儿提供适合的幼儿读物。

A教师:主要是由园内统一订购的,分给我们班后把这些读物放到图书角。

D教师:我们让幼儿自己带书来幼儿园,图书角的读物是园里统一订购的。有时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书目让家长给幼儿购买。

由此可发现,幼儿读物的来源较为单一,幼儿所看的读物是否会促进身心的发展,开阔视野,教师自身也难以把握读物的质量。儿童读物作为幼儿的“好朋友”,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其次要有教育价值和必要的生活经验,一方面让幼儿得到成长,另一方面便于理解,将知识融入生活;最后具备知识性。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幼儿读物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说出一些,说明教师对读物的特点是有所认识的,但在实际应用上却难以根据读物的特点来实施。

二 对策与建议

1.重新定位教师对幼儿读物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读物作为幼儿接触这个世界的重要媒介,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加强教师对幼儿读物重要性的认识之外,还要关注读物对幼儿的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思想意识层面上认识到幼儿读物对幼儿的重要性,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积极主动地为幼儿准备丰富的阅读材料,而且要精心挑选阅读材料。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充当幼儿的伙伴和指导者;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幼儿一起“悦读”。

2.要树立以儿童为主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对教师的行为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盲目、没有主观认识和判断、不会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有所选择地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是很多教师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应该认识到,虽然孩子的年龄、身体发育等都差不多,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特殊的个体。他们的智力、认识、兴趣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虽然幼儿读物设计上的大众化是符合大部分幼儿的发展水平的,但在选择时,仍然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而不应该盲目地跟风。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幼儿遵守秩序,不大吵大闹就行,看什么样的幼儿读物都没关系。因此,教师应持以儿童为主的教育观念。

3.要丰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虽然教师认识到读物能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但在促进心理发育方面还不够了解。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功利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教师对幼儿读物认识的不足,属于知识的一个盲点,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在选择时存在盲目性,这种选择的盲目性有一部分原因是对幼儿方面知识的匮乏造成的。表现为不知道什么样的读物适合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能看什么、适合看什么,导致选择时盲目、跟随大流。因此,为了能更好地选择适合幼儿的读物,做到在为幼儿选择读物时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想法,要重新研读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系统地了解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有所依据地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

4.给幼儿一定的选择空间,丰富班级幼儿读物的种类

幼儿读物选择的主体是幼儿,服务对象也是幼儿,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应该给幼儿一定的选择空间,关注幼儿喜欢什么样的读物,关注他们的需求,丰富班级读物的种类,不能“一刀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幼儿喜欢的读物,他们就更愿意接触读物,其效果肯定比强加给幼儿的读物要好得多。尊重幼儿、关注幼儿也是贯彻整个教育过程的。

5.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所侧重地选择读物

幼儿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是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在为幼儿选择读物时,不能一视同仁,而是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所选择地区别对待。这种有所侧重地选择读物,不是只给幼儿提供某一类读物,而是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在关注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发展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能力。

6.拓展幼儿读物的来源渠道,注重读物的教育价值

就幼儿图书的内容来说,幼儿读物一般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儿童生活经验故事、儿童小说、成语故事、笑话、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绕口令、谜语、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幼儿园应依据读物分类来丰富读物种类,扩展读物来源,除了统一订购和幼儿自带外,社区可以组织开展“和幼儿一起‘悦读’的活动”,搜集各类书籍供幼儿选择。对于读物的内容更要关注本身的教育价值,不要让幼儿沉迷于暴力、科幻的故事书中。

注 释

①华正宏、王洲林.幼儿读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89~90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7

2. 将课题研究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睡前讲故事、茶余饭后阅读、幼儿自主阅读、晨间阅读。

3.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召开亲子阅读讲座。我们召开《家园亲子阅读活动》讲座,使家长明确了解开设亲子阅读活动的目标、原则、环节、创设设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的重要性,同家长共同制定家庭亲子阅读的计划,如要求家长配合做到一个月读1本书、讲2个故事);确定每天30分钟亲子读书时间;过去我们经常进行食物分享、玩具分享,如今我们组织孩子和家长来分享好书,把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看看谁推荐的书最受欢迎。

(2)开展家园互动活动。通过家园互动,更增加了亲子、师幼、家园之间的和谐关系,共同摸索出适合家园亲子阅读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家庭故事表演,让家长孩子扮演角色使孩子与父母、家庭与家庭、家庭与幼儿园的情感牵连到一起,使孩子们感受到博大的爱以及阅读的快乐;家庭才艺展示(语言类)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长春市教育局教研室开展的“第一届长春市幼儿园阅读文化节”的活动。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倡导用科学的方法引领幼儿阅读适合其特点的书,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5. 开展幼儿园阅读开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对图书产生喜爱之情,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带领幼儿参观书店、图书馆并开设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售书员介绍新书扮演图书管理员开展借阅图书活动。

6. 开展阅读开放观摩活动。其间,也给家长提供阅读方法,引导家长怎样更好地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结合分级阅读读本,使家长获得阅读的经验和方法。

7. 开展幼儿园童话剧比赛。这是幼儿对图画书阅读经验的延伸,它不仅能够满足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形象的愿望,还可以让幼儿进入故事中,感受故事情节给幼儿带来的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会体会到阅读不只是把书看完,把故事听完,还可以自己尝试来创造。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幼儿、家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教师阅读能力、演讲能力,形成了人人读书的氛围,明确了阅读对幼儿终生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幼儿综合素质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发展水平及学习品质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成度的提高。特别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表演幼儿经常模仿书中的人物对话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家长的观念有了改变,不再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应家园配合共同完成。

参加市里分级阅读教学观摩、童话剧表演,分别获奖。教师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4名教师获省级骨干和名师、6人获市级骨干教师、5名教师获区级骨干教师、多篇论文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所有的收获和成绩都是参与科研带给我们的,为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带动教研同步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师成长带动儿童发展。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8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14-05

近两年来,早期阅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认识到早期阅读对儿童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特别的价值。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已成为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应当如何开展?我们在深入研究0~6岁汉语儿童阅读行为和早期文字习得过程的基础上,与幼儿园实践工作者合作,开展了有关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践研究,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此与幼教界同行分享。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

研究发现,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儿童通过早期阅读获得核心经验,萌发书面语言意识和行为,形成有益于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为成长为一名爱读书、善读书者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幼儿园教育的文化情境中制订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不仅需要吸纳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也需要考虑我国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和早期阅读教育的独特要求。

1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首先,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应当建立在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上。近20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研究者充分认识到,儿童语言教育的成功是教育者充分了解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结果。儿童阅读能力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教育者需要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的阅读能力发展要求,形成一个逐步推进的早期阅读目标体系。Ⅲ

其次,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应当建立在了解和统整国际范围内各种有关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必须反映当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能真正促进儿童通过早期阅读教育向一名成熟的阅读者方向发展,并为儿童成为一名好的阅读者作好经验准备。

再次,充分考虑中国文化和教育情境的特殊需要。我们在构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时还必须充分考虑汉语文化情境的特殊性,充分关注幼儿园集体教学的需要。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早期阅读教育有别于其他文化情境中的早期阅读教育,特别是有别于西方国家基于个别化或小组化学习的早期阅读教育。根据集体教学情景需要,我们要充分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如何帮助儿童学习阅读,如何提升不同年龄儿童的阅读能力,如何根据不同水平儿童的学习需要开展活动。只有符合中国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实际需要,我们的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才能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产生现实意义。

2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的结构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阅读教育是在为幼儿提供充分而丰富的口头语言发展机会的同时,引导幼儿接触书面语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萌发书面语言意识和行为。

在开展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汉语儿童早期阅读与汉字习得过程研究”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有关汉语文化情境中儿童早期阅读行为和汉字习得过程的认识。我们认识到。汉语儿童在早期可以在与非文字材料的互动中产生对阅读和文字的敏感性,从而经历从前阅读发展为阅读、从前识字发展为识字、从前书写发展为书写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探讨,我们初步制定了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体系。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可由前阅读行为、前识字行为和前书写行为三个方面构成,并经过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完成对幼儿早期阅读行为和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重点应是帮助幼儿作好“阅读准备”“识字准备”和“书写准备”――从培养幼儿对书本和阅读的兴趣到让幼儿深入准确地理解读本内容,逐步将口语语法和书面语法对应,并对此产生敏感性,有效地理解书面语言;从关注具体的印刷符号到理解汉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视觉图像,能够逐渐通过寻找线索来区分出文字,识别并读出所认识的汉字:从喜欢拿笔在纸上涂画到觉察和了解汉字字型特征,逐渐尝试书写汉字。

3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的应用

从上述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结构看。我们希望汉语儿童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成为热爱阅读的、不断发展的、趋于成熟的自主阅读者。为此,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需要为幼儿创造更多非正式的与文字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在非正式的与文字的互动中获得书面语言意识的发展,通过早期阅读教育逐步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经验。

早期阅读教育可从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三个角度,培养幼儿对阅读、文字和书写的敏感性,帮助幼儿形成阅读、识字和书写行为。四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分别针对2~6岁幼儿。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四个阶段的区别并非是绝对的年龄差别,教育者可根据教育对象的经验水平选择相应的教育目标。比如,在组织3~4岁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倘若这些幼儿从未参与过早期阅读活动。那么教师就要将第一阶段的目标纳入教学过程。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本班幼儿阅读水平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语言教育内容既包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专门活动内容,也包括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以及其他领域活动之中的语言教育内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内容亦同此理。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图画书学习阅读,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学习阅读,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阅读,早期阅读渗透于幼儿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

已有研究认为,图画书阅读应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主要内容,图画书是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儿童图画书,为幼儿创设与图画书上的书面语言信息进行充分互动的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零碎阅读经验加以提炼和深化,产生对汉语书面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并逐步理解书面语言规则。由此,根据既定的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幼儿通过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系统地学习,就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在选择早期阅读教育内容时,以多元的内容、多元的价值、多元的形式和多元的审美为尺度,构建了儿童图画书的内容方阵。为幼儿选择了

四种类型的图画书――JL童诗歌图画书、儿童故事图画书、儿童散文图画书和儿童科学知识图画书。从多元阅读的角度看,这四种类型的图画书在阅读内容、价值观念、文体形式和审美表现等方面都具有独特功能。

选择儿童诗歌图画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阅读一批优秀的中国民间儿歌和诗歌。这些图画书中的汉语儿歌,有相当一部分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谣。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儿歌在千百年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不断锤炼,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儿歌,除了它们所融汇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之外,还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语言艺术学习形式,诸如数数歌、游戏歌、绕口令、时序歌、猜谜调、连锁歌……我们将这些内容健康、主题单一、语言凝炼、韵律优美的儿童诗歌,配上独具民间艺术风格的绘画,将之引入幼儿早期阅读视野,让幼儿通过阅读这些图画书,在学习早期阅读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和语言的丰富多彩。

儿童故事图画书是故事与图画的美妙结合体,也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中颇受教师重视的读本材料。近年来,有些儿童图画书作者和编辑引进日本的名词,将我们惯有的图画故事书称之为“绘本”。实际上这个来源于日文片假名的名词,远不如中文原有的“图画故事书”定义清晰贴切。图画故事书通常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图画故事书中的图画与文字各司其职:图画的线条、颜色描绘出文字所无法叙述的意境,文字的清晰表达又弥补了图画难以直观显现的思想及时空变化。图和文存在着一种潜在的交互关系,图文的交互作用增强了故事主题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一个视觉欣赏和文字阅读相互交汇、融为一体的完整作品。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每一次的翻页都有可能引发他们的想象,产生如放电影般的连续性效果。儿童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与图画故事书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是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故事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身体验的过程。

儿童散文不像故事那样必须具备完整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它可以通过某些生活事件片断来表达所思所感。譬如刘旭恭的儿童散文图画书《下雨的味道》,描写一群小动物在放学的时候遭遇了一场雨:“快下雨了,有没有闻到下雨的味道?什么是下雨的味道?”它们琢磨着下雨的味道:“是不是像海边吹来咸咸的风,像电饭锅打开时热热的气息,像小牛吃的嫩嫩的青草?”等到雨真的下下来以后,小动物们无比兴奋。散文中有一系列排比句描述:那雨――穿过面包店和书店;那雨――穿过杂货店和花店;小鸡、小鸭、小猫和小狗都在雨中快乐地冲澡。最后小动物们想:回家后要先洗个热水澡。再喝碗红豆汤。原来,下雨的味道就是湿湿的、黏黏的、凉凉的!儿童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它介于叙事体故事和抒情体诗歌之间,让幼儿从有限的篇幅中体味出言近意远、耐人寻味的美。配上别具风格的图画后,汉语清新生动而富有抒情意义的语言形式,就可以通过特别的符号载体向幼儿传达一种悠长优美的生活图景。阅读儿童散文图画书,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种激荡人心的美。

近两年来,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界开始关注学前儿童对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阅读。已有研究发现,早期习得的词汇是否丰富对儿童未来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科学性词汇的习得对于儿童未来的学业和语言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早期阅读教育研究中,我们对不同类型图画书中的语言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其中语义网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图画书有不同类型的词汇。例如,中班科学知识类图书《昆虫躲猫猫》,第一页呈现的就是“螳螂穿着绿色或褐色大衣。静静地躲在叶片和草丛间。只要小虫子闯进来,螳螂就用大镰刀一样的前脚,一下子夹住小虫子,把它吃进肚子里”。图画书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告诉幼儿许多昆虫具有的特殊本领:“很多褐色的蝴蝶和蛾。都长得很像枯叶子。有的连叶脉都一模一样。它们爱和小鸟玩躲猫猫,你的眼力比小鸟好吗?”科学知识类图画书不仅集中出现科学性概念词汇,而且有比较明显的说明性语用方式。与此同时,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往往采用非叙事性结构。图画的画风清晰明了。因此,科学知识类图画书是早期阅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阅读内容。

三、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组织策略

在个别化教育和集体教育情境中,幼儿的学习动机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国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书面语言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在幼儿园班级集体教育情境中怎样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通过与幼儿园教师的共同研究,我们发现,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情境下,教师组织早期阅读教育活动时有以下几个主要策略。

1 统整阅读目标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建立了由三个方面四个阶段构成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早期阅读教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阅读发展的阶段要求来统整教育目标。换言之,教师要仔细思考早期阅读教育的内容,将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教育要求统筹安排到教育活动目标中去。

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的确蕴含了为实现幼儿多方面发展所需的学习机会,不过,教师教学的重点目标到底放在哪里,需要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比如指导幼儿阅读图画书时,我们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加强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观察、理解,调动他们的经验加深对图画书中重点内容的认识:如何帮助幼儿掌握图画书中重复出现的重点句式,并尝试用同样的句式表达,将口头语言与图画书书面信息对应起来:如何自然而然地将图画书中出现的汉字凸显出来,采用相应方法提示幼儿,让幼儿体验寻找文字的快乐;如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简单的画面,表达自己对图画书内容的想法,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感受富有创意的阅读过程。每位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早期阅读教育活动时,都应认真地问一下自己:我打算让幼儿获得哪些有关阅读的经验?假如教师能充分思考并针对上述问题制定适合本班幼儿阅读水平的教育目标,并在这些教育目标中融会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教育要求,那么我们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一定特色鲜明,能够帮助幼儿有效地学习阅读。

2 组织系列活动

我们主张将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组成系列活动。围绕一本图画书进行的阅读学习应该不是一次照本宣读的读书活动,教师可以以儿童图画书为主要教育内容,围绕图画书阅读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这样的系列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图画书内容,有更多的机会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获得更多的感知汉字的经验,并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前书写。

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往往包含诸多环节。教师要紧紧围绕图画书内容设计和组织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设计的系列活动往往是一个“大拼盘”,例如,先将图画书读给幼儿听,继而进行科学活动、社会活动、体育活动、音乐活动或者美术活动。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丢失了阅读,这是目前我国幼

儿园早期阅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优秀的教师会将设计和组织早期阅读系列活动建立在深入理解图画书内容、冷静思考幼儿的阅读重点的基础上。在正确把握重点的前提下,教师才可能采用适当的活动方式组织幼儿逐层深入地学习探索,自始至终保持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3 鼓励创造表现

在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很高。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教育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我们认识到。原有的教育对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确关注不够。面对21世纪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我们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为此,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应尝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创造性发展平台,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亦不例外。我们应当鼓励幼儿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创造,从小获得探索创造的愉快经验。

我们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充分关注活动内容所提供的探索创造学习机会。引导幼儿在学习理解图画书内容的同时,用多种方式去想象创造,并用语言或其他符号表达自己的想象创造。比如在引导幼儿阅读不同类型的图画书时。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理解内容或记忆背诵为重点的教法,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类型图画书中语言的构成规律,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想象新的情境内容,用适应阅读内容风格的语言谈论和讲述图画书内容。在指导幼儿阅读图画书之后进行富有创意的活动,引导和鼓励幼儿谈论自己的相关经验,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这样的活动既达到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教育目标,又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性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总之,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有策略地鼓励幼儿表现和创造,引导幼儿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或其他表征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新内容。

4 激励评判思维

评判式思维能力对于我国儿童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文化较少关注培养儿童独立观察、评论、分析、判断、论证等审慎思考和决定的能力。评判式思维能力的发展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对自己负责,不人云亦云,也意味着一个人获得了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课程中,我们应当结合我国文化情境的特点。对幼儿评判式思维的萌芽和发展给予特别关注。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9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除了良好的物质硬环境,还需要有放松舒适的心理环境,即阅读软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何亚柳指出:幼儿阅读环境可分为家庭阅读环境和在园阅读环境,它们同时包括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的心理环境。隐性的心理环境主要表现为教师态度、师生关系、家长态度、亲子关系所构成的人际环境等。因此阅读软环境是存在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地点,教师态度、师幼互动、家长态度、亲子关系、阅读指导方法等软性环境。

目前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软环境,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班阅读软环境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阅读软环境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三个幼儿园6个大班共计204位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对6个班的12名教师进行访谈,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家中陪伴幼儿阅读的家长身份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在家进行阅读指导的家长主要为妈妈,且学历层次较高,大专及大学本科层次的家长所占比例高达5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家庭早期阅读中虽然父亲因工作、自身性格语言特点等因素,很少参与到幼儿的阅读活动中,仅有25%,但幼儿的阅读活动主要指导者仍是其父母,这就为阅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家长的购书观念

从调查中可以得出,87.5%的家长认为经常购买图书,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62.5%的家长也会根据幼儿的喜好购买图书,这样就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这些都是构建良好家庭阅读软环境的基础。

除此之外,家长的阅读指导活动也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问卷的开放式问题中,多数家长都认为阅读活动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也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审美、想象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等,也有少部分家长认为阅读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幼儿识字,帮助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

(二)幼儿园阅读软环境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师阅读的教育意识缺失

教师没有意识到早期阅读教育是时时、处处存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的,没有意识到“阅读无处不在,时时、处处皆可阅读”。除了在区角活动时,幼儿会自发地去图书区阅读以外,其他幼儿阅读的时间基本都发生在过渡环节,这时教师就不能给予相应的指导。

2.教师阅读指导能力的缺失

教师在进行阅读活动时,重视以讲故事、朗诵散文诗歌等为内容开展的正规语言活动,而容易忽视幼儿的自主阅读。即使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却不知道怎样组织阅读活动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最佳发展,也不知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指导以及如何评价阅读教育效果等。

3.教师不能有效帮助家长科学指导幼儿阅读

在一日环节中,教师与家长见面就是入园和离园的时间,都是家长忙着上班,老师忙于送孩子的时候,很难有十分连续的时间让教师专门对家庭阅读活动进行指导,即使教师在家长园地粘贴了类似的文章,也很少有家长能耐心阅读,或真正领悟文章的真谛。

总体来说,在幼儿园阅读软环境上,教师对阅读重视程度不高,没有较强的阅读指导能力,不能组织有效的阅读活动。

三、大班家园共建阅读软环境的指导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幼儿的阅读环境虽然有很多有利因素,例如家长素质高、较重视阅读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应紧密配合,做到以下方面:

(一)改善家庭阅读软环境

1.树立正确的家庭阅读态度

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阅读行为,家长需要对大班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和赞赏,并关注大班幼儿的需要,购买适合幼儿的书籍,注意每天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时间,并积极参与进行阅读指导,组织有效的阅读活动。家长的关注有利于幼儿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经常“阅读图书”的习惯。

2.树立正确的家庭阅读指导观念,使用有效的指导方法

家庭阅读活动首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因此父母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心理特点,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使其喜爱阅读活动,产生积极的阅读态度,这是指导幼儿阅读的关键。

3.营造轻松的家庭阅读心理氛围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许多家长都希望幼儿通过阅读进行识字,闲暇时还会与朋友们的孩子进行比较谁家的孩子识字多,这都给幼儿的阅读活动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因此家长要创设一种良好的阅读气氛,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气氛、心理平等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活动。同时家长要以幼儿为主体进行阅读互动、游戏延伸和平等交流,营造开放、宽松的阅读软环境。

(二)打造优质班级阅读软环境

1.树立教师阅读活动新观念

无论在正常的语言教育活动或区角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有角色转变的意识,在教育实践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地去观察图书画面,感受故事发展的情节,使幼儿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真正拥有自主阅读的大空间,能够通过自身的探索阅读和思考,从而获得感知体验,真正获得活动的乐趣。

2.提高教师阅读指导能力

教师应通过图书阅读、日常阅读、表演活动等多元阅读方式,有效引导幼儿在与书籍、同伴、成人的互动中习得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应运用阅读书籍、观看表演、制作图书、创编剧本、参与游戏等多种教育组织方式,引导幼儿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语言符号与美术符号、音乐符号等进行有效结合,增强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实现幼儿阅读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合理利用空间环境,加强阅读教育意识

幼儿园对阅读活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幼儿园可利用有限的开放空间,打造开放式的阅读环境,例如在走廊上展示有意义的绘本,在户外墙壁上展示幼儿自制的图书等等,这样不仅为幼儿提供了阅读的机会,让幼儿在入离园、户外活动或午间散步时可以与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随意阅读、讲述,同时加强了家长、教师的阅读意识,也为家长、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指导机会,进而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师幼互动,从而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阅读活动。

总之,为大班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软环境,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0~9岁儿童阅读环境的调查报告[J].少年儿童研究,2011(16):12.

[2]何亚柳.幼儿阅读环境现状调查[J].成功:教育,2007(3):50-51.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10

阅读是幼儿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在幼儿园期间,幼儿可以借助书中相关知识来进一步了解社会,并在幼儿园相关教育的辅助下,更好地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与学习,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故此为深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本园积极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阅读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培育幼儿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以期让幼儿喜欢上阅读,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并借助书籍的力量锻炼幼儿思维,拓展幼儿认知,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概述

1.幼儿园早期阅读简介

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社会认知不足,故此需要教师等进行有效的引导,而针对幼儿阅读,幼儿园则采用教师是引导的方式,将幼儿年龄与特征合理地选择书籍,让幼儿进行文本阅读。幼儿通过图片反馈的信息与文字之间的搭配,了解书籍中的故事梗概,通过图书让幼儿了解到何种行为不对,而错误的行为又会造成哪些影响等等。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其动机就是为了让幼儿尽早地接触图书,了解书籍中的内容,对阅读产生兴趣,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幼儿今后的阅读能力。

2.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影响作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曾明确地指出了培育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目标,故此,结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锻炼幼儿正确阅读行为,告知幼儿保护眼睛,故此,探究幼儿早期阅读,锻炼幼儿早期阅读良好行为是深化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方式。

探究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影响作用,从中不难发现,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早地接触图书,以便于在幼儿大脑思维尚未发育完全之前,激发幼儿大脑运动活力,锻炼幼儿脑部神经,以开拓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还可为幼儿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幼儿阅读能力,培养幼儿阅读良好行为习惯。

二、改革教育活动发展方式提升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有效性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曾指出,幼儿健康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结合幼儿发展特性,不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满足不同阶段幼儿动作发展的要求,故此,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要求,应积极改革幼儿相关教育活动,以期不断推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有效性。

1.变革思想,与家长共同为幼儿早阅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关于幼儿早期教育活动,部分家长存在认知偏差,很多家长认为阅读是小学阶段应开启的教育方式,因此往往忽视了幼儿阅读的重要性,进而丧失幼儿早期阅读的关键时期。针对此种现象,幼儿园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开启家园合作模式,通过两者的共同努力来加强幼儿的文化素质培养。

2.丰富活动,在活动教育中逐渐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使世界丰富多彩,为了激发幼涸缙谠亩列巳ぃ应逐渐丰富早期阅读教育活动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加强与其他幼儿之间的沟通,让幼儿在书籍海洋中,扩展幼儿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形式。还可利用幼儿园当前相关教育资源,如,可在走廊周边悬挂耐磨性较高的幼儿读本,且设置幼儿感兴趣的读本,此种方式一方面促进了幼儿园文化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则可让幼儿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自己喜爱的读本。

3.正确引导,锻炼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教师是幼儿的引路者,故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开展幼儿早期阅读过程时,告知幼儿应保持阅读室的安静与整洁,幼儿在阅读时应尽量保证书籍的整洁,降低图书损坏几率,若有图书坏损应及时报告教师,教师进行修补。与此同时,在幼儿阅读后,还应告知幼儿将图书放置到原来的位置,或者整理好统一交给教师,最后由教师安放。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借助信息化辅助幼儿开展阅读,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幼儿读本,以此从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综上所述,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此幼儿园应大力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并通过家园合作与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此外,幼儿园还用不断丰富阅读教育活动方式,让幼儿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并借助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阅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11

从国际上看,美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阅读研究,并对六岁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具有阅读能力的儿童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进行交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学者认为早期阅读不仅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儿童智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一位学者米亚雷也提出:阅读就是理解,就是判断。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均提倡在幼儿阶段进行早期阅读,加强早期阅读已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早期阅读在国内引起了学前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早期阅读是幼儿掌握与运用信息的第一步的观念已达成共识。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幼儿园对早期阅读研究都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有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问世。目前在早期阅读领域存在这样几种不同的观念:一种观念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儿童口头语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不必操之过急;另一种看法认为阅读等于识字,并主张幼儿提前识得一批字。

我们认为早期阅读是学前语言教育的重要方面,选取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阅读过程中有机渗透识字,让幼儿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认字。在注重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幼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幼儿表达、感受、倾听、分享的能力,让幼儿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二、研究目标

1.幼儿:

(1)为幼儿选择符合各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创设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持久的阅读兴趣。

(2)开展多种方式的早期阅读活动,提高农村幼儿的阅读能力。

2.教师:

(1)通过研究,探索出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形式和途径。

(2)改善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形成一套富有成效的幼儿早期阅读指导方法,打造我园早期阅读特色课程。

三、研究内容:

(1)开展关于“桃园幼儿园家庭早期阅读现状”的调查。

(2)设计“提高农村幼儿阅读能力”的方案。

(3)创设与幼儿年龄相适宜的阅读环境。

(4)在幼儿园丰富的阅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指导。

(5)开展家园亲子阅读活动,促进家园携手,为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而努力。

四、研究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幼师认识,明确研究目的。

早期阅读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而一提到早期阅读,诸多的商业运作出现了识字课本、识字读物满天飞的现象,导致许多家长包括教师走入识字的教育误区,使幼儿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也丧失读书的兴趣。其实早期阅读的概念何其广泛,是指那些与阅读和写作有关的一些技能,包括口语发展,对书面文字和口语之间的理解,识别简单的字词,手眼协调、小肌肉动作发展以及阅读兴趣的发展等。我们在开展研究之初,首先着重培训教师有关早期阅读的理论知识,改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对早期阅读的概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明确研究的目的,使研究活动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并带动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共同投身于幼儿阅读活动中去。

(2)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思考。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其主体应该是“师生共同体”,即幼儿园中的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幼儿的实际及自身的特点而对幼儿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活动中的培养研究,更注重实践中的尝试,包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孩子阅读活动的细致、深入的观察,了解存在于孩子阅读活动中的需要,然后在实践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切实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本园幼儿家庭阅读现状、对教师在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的指导进行调查。

(2)个案研究法:建立《幼儿阅读成长档案》,教师观察并记录个体阅读情况及个体心理变化,施以个别辅导。

(3)文献检索法:对国内外相关早期阅读的文献资料加以系统检索,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园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研究方法。

(4)行动研究法:以次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不断调整研究思路,使研究更有价值。

六、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

1.对本园幼儿家庭阅读现状、对教师在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的指导进行调查。

2.设计“提高农村幼儿阅读能力”的方案。

3.进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

4.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家庭早期阅读环境。

(二)第二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

1.在中期汇报的基础上完善实施方案;

2.举办家长学校,利用多种活动向家长宣传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

3.在幼儿园丰富的阅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指导

(三)结题鉴定阶段:(2008年7月~2009年6月)

1.开展家园亲子阅读活动,促进家园携手,为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而努力。

2.收集课题有关材料进行汇编;

3.撰写结题报告,组织结题活动。

七、研究过程及成果

(一)创设温馨迷人的书香环境,激发幼儿持久的阅读欲望

(1)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为幼儿提供阅读的物质保证。

要想让幼儿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那么优秀的幼儿读本必不可少。近年来,我园抓住创建优质园的契机,多方筹措,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建幼儿图书资源库,打造丰富的阅读环境,为幼儿的阅读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依据优质园要求,幼儿图书必须达到生均10册以上,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购进一部分故事类、科普类、文艺类图书,同时积极动员社区、家庭为幼儿提供优秀的幼儿读物。在我园邻近地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一位经理人听说我园图书还有一定的缺口,立刻为家乡幼儿园捐赠了三千多册图书,彻底改变了我们农村幼儿园图书严重缺乏的旧面貌。我们还倡导家长让幼儿将家中的图书带来与大家共享,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如何为幼儿选购图文匹配度高、插图精美、富教育意义的多种多样的书籍。由于家长的大力配合,班级的图书袋常换常新,“旺旺跳蚤小书市”“亲子阅读角”越办越兴旺,经常可以见到幼儿与家长流连于此、温馨共读的场景,幼儿图书室里摆放整齐的书架,淡雅清新的地毯,活泼俏皮的卡通小板凳、柔软舒适的靠垫为幼儿用心营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就连花园里的蘑菇小桌、小凳子也成了幼儿读书的好去处,“理发店”“医院”的等待区、休息区到处可见可随手翻翻的图书,精心打造、灵活变通,寓教育于无形之间,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有了优秀的读本,我们还要巧妙安排时间,让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去体验。我们每周每个班级均安排了一节专门的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让孩子在科学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阅读的技能,掌握阅读的要领,平时区域活动我们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图书角活动,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区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社区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我园地处新镇区中心,毗邻文化站,我们充分利用文化站丰富的图书资源,经常组织幼儿参与文化站的读书活动,让幼儿走出园门,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开阔幼儿的阅读视野,丰富了幼儿的阅读体验。

(2)教师乐读精思,循序渐进指导幼儿阅读活动,形成和谐温馨的阅读心理环境。

阅读物质环境的创设固然重要,而积极互动的精神环境的创设也不容忽视,其中教师的影响尤为重要,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的老师能带出一批批好学上进、酷爱阅读的幼儿。那么如何培养教师成为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呢?我们在购进大量教工图书之后,开展了“桃园书香”“暑期教育名著精读”等活动,促进教师从我做起,热爱读书,与书为友,学习先进理念,拓宽教育视野,从而将先进的理念引进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精神环境的创设,主要还体现在开展与幼儿年龄特点相宜难易适中的阅读活动,如小班幼儿以阅读简单的图卡为主,辨认周围环境中简单的汉字,表现出对图书的兴趣,中班幼儿则进行图文匹配,并点认对应的文字等,大班幼儿则应掌握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能根据故事的插图或部分情节预期故事的发展情节等。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在愉快而有创意的学习中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最终养成阅读习惯,成为成功的自主阅读者

(二)科学指导,家园配合,切实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在开展早期阅读研究活动初期,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早期阅读教育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现象一:某老师开展阅读活动,自始至终一直将阅读材料放在视频仪上,小朋友端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述,间或回答一些老师提出的问题;现象二:老师利用故事大书进行故事讲述,尽管故事画面非常优美生动,可幼儿完全被老师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所吸引,并没有去细致观察图书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去细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现象三:有的老师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设计了许多教具、学具,活动开始,一件接一件教具的呈现,看得幼儿眼花缭乱,阅读的过程反而是一带而过,看似花哨,阅读的效果却不是很好。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了我们的老师对阅读的内涵、阅读的目标、阅读的指导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们必须借助学习、研究、交流等科研手段,让教师尽快走出误区,提高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的艺术性。

1.加强早期阅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

首先我们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幼儿阅读理论概念。我们采取集体学、分组学、个人学的形式鼓励教师学习理解幼儿阅读的真正含义,以及我园该如何实施阅读教学;其次,深入学习《纲要》关于语言教育及前阅读教育理论知识。充分透析《纲要》规定的要求与内容,理解其真正内在意义,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并进行了《纲要》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教师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再次,我们多次邀请市教研室幼教研究员及先进的姐妹园来我园进行早期阅读课题研究的指导,通过多方努力,我园教师的早期阅读研究水平得到了提高,指导早期阅读活动的能力得到增强。

2.提倡人人参加早期阅读课题研究活动,个个探索早期阅读教育规律。

我园将早期阅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以集体备课为平台,组织教师对早期阅读活动设计进行集体备课,通过“一课三研”的形式,即一个年级由一人担任本周的早期阅读活动主备课人进行备课,然后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活动设计定稿,在各班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大家互相观摩,进行自我反思及集体研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探索出早期阅读的指导规律,在年终再开展年级与年级之间的交流,互相切磋在活动中得出的经验,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3.多途径构建幼儿阅读氛围和机制,促进幼儿多元阅读能力的发展。

根据《纲要》精神:“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确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新观念,摒弃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运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方式,我们尝试运用设疑法、角色扮演法、情境设置法、回归自然法等,充分调动幼儿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早期阅读活动变得更丰富、更精彩。我园还通过“故事大王”“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语言能力增强了,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所看图书的内容,养成了按要求取书和放书的习惯,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有了一定兴趣,促进了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幼儿心智的发展。

4.倡导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参与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全面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农村家长素质比以前高,对家庭教育比较重视,能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在早期阅读调查中发现,我园孩子的家庭图书、碟片的拥有量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出许多,平均图书拥有量是8本,碟片近10张,但在家庭早期阅读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重碟片轻图书”现象,幼儿回家看碟片的时间较长,看图书时间短,“重看轻说”,在幼儿阅读过程中,家长陪伴的时间少,幼儿缺乏交流、表达的机会。我园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家长请进幼儿园,一是请来专家为家长开设早期阅读讲座,向家长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介绍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二是让家长现场观摩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从中获取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让家长参与早期阅读活动,不仅对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更是能增进亲子之间浓浓的爱意。

(三)亲子共读,打造早期阅读新特色。

1.开展家园共读快乐书系列活动。

(1)建立“家园阅读档案袋”,在档案袋中设有阅读意见反馈、阅读时间的记录、阅读方式的记载、阅读过程中孩子和家长的提问语言的简短记录等内容,通过看书、借书等活动,帮助家长和幼儿共同建立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2)开展“亲子读书日”的活动。每月一次的“亲子读书日”活动,在“家长故事会”“亲子阅读剧场” “图书交换角”的活动环节中吸引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参加阅读活动,互相交流指导早期亲子阅读中家长和幼儿阅读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方法。

(3)开展亲子自制阅读读本活动,培养阅读过程中的亲子对话习惯。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且贴近生活的主题,在不同年龄段尝试进行亲子自制阅读读本活动。利用班上、家中破损或脱页的图书,家长和孩子共同重新进行创作、整理、剪贴、制作,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对画面进行阅读理解,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最后装订成册,形成阅读读本。

2.收集亲子阅读活动中各年龄段具有典型阅读行为习惯特点的案例,并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亲子阅读行为习惯的指导策略。

3.教师指导下的亲子阅读,让家长、教师、幼儿在书香环境中得到提高,从2009年开始,为了提高家长指导孩子阅读的能力,让图画书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我们每月组织家长来园参与一次早期阅读活动,循序渐进教给家长指导亲子阅读的策略,参加活动的家长,认真观摩班主任老师的阅读活动,从怎样解读图画书、如何指导孩子按序号阅读、图画书对孩子情感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教师对家长如何在家和孩子一起阅读进行了指导,告诉家长:阅读是精神养分的供给,能让孩子更充实、更快乐!家长对来园参与阅读活动很感兴趣,认为对家庭阅读很有帮助,不仅为家长打开一扇开启孩子阅读智慧的窗口,提高了亲子间的协作,更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八、研究后的思考

(一)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漫长的完善过程

尽管本课题研究已将结题,但我们的课题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专家的引领,需要我们在实践研究中认真琢磨,更需要我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借鉴同类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以使我们的研究活动更加深入开展。

幼儿园教师读书篇12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36―01

“书香幼儿园”的创建是涵养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近几年来,我园在文化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着力营造书香飘溢的浓郁氛围,彰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特色,对幼儿个性的陶冶、情感的激发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以文化视野创建育人环境,精心营造书香氛围

1. 发挥园区空间的书香文化宣传功能,创设书香教育环境。首先,在园门口的宣传栏中,张贴宣传阅读活动的海报,通过保教楼门前的电子屏,用游动字幕打出宣传横幅,号召幼儿和家长“好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好”。其次,在家长和幼儿中征集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并将征集到的内容用广告贴纸的形式在全园的每一根圆柱上展出,让这些语言以一种安静、典雅的姿态展示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家长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欣赏和阅读,激发幼儿、家长对于阅读活动的支持与参与。再次,还选择了一批比较有教育意义、能启迪童心的绘本进行喷绘,在幼儿园的楼道墙上进行了粘贴,使幼儿和家长可以随意地阅读、自然地感受,形成了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

2.创建幼儿图书室和亲子阅读室。为给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我园创建了幼儿图书室和亲子阅读室,购进了大量幼儿喜闻乐见的读物。同时还倡导家长、幼儿开展了图书捐赠活动,鼓励幼儿把读过的旧图书捐赠给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项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园内的图书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开辟班级阅读角。我们要求各班在教室中比较安静的区域构建别具特色的阅读角。在进行区角活动时,用进区规则限制人数和阅读时间,尽量使读书的幼儿不受干扰。平时可以让幼儿随机地、自由地进区阅读。阅读角的建立既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又充实了幼儿的在园生活。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大力营造书香特色的人文环境

1. 以“早期阅读”教学为载体,大力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从根本上着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我们在全园开展了早期阅读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订阅读活动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活动。幼儿园规定,早上10:50各班统一进行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活动,每天的纯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并要求大家严格遵守。

2. 通过班级阅读角,广泛开展同伴互助阅读活动。各班的阅读角为班级幼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我们鼓励幼儿在区角与同伴一起感受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并提倡幼儿之间合作学习、合作阅读,共同探讨和交流对同一本书的看法和理解,这种交流中存在的共鸣和争论,势必对幼儿的阅读产生进一步的刺激,从而让幼儿彼此影响和引导,共同沉浸在阅读的愉悦中。

3.通过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一是创建亲子阅读室,在园内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每天有一个班会利用下午幼儿离园的前半小时轮流到亲子阅读室进行亲子阅读活动,阅读活动结束前要求亲子共同填写阅读感言录;二是鼓励家长在家经常定时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并为孩子营造温馨自由的家庭阅读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喜爱的书,使他们在家庭中也置身于书香中;三是通过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我们的阅读教学形式,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活动。

三、以“读书月”为载体,拓宽书香特色外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