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4:50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

1.引言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对幸福的理解及实现途径的认识方面急需得到教育与引导。

一般而言,幸福观教育是将幸福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和教育内容,以培养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主要讲授幸福观及获取幸福的途径与方法的教育,即“教幸福、学幸福”。它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心理健康,注重通过幸福课进行获得幸福的知识教育及人文精神培育,从而使受教者成为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了解幸福、懂得如何实现幸福,拥有积极情感体验能力的人[1]。

就研究生而言,加强幸福观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不仅有助于研究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研究生就业与创业,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

2.相关概念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和标准,是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不同的幸福选择在现实中的反映构成幸福观的内涵,幸福的含义和价值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幸福观。要研究幸福观,首先必须对幸福的研究加以梳理[2]。

幸福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西方对幸福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阐释关于幸福的不同观点。其中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英国哲学家贝兰特・罗素的《幸福之路》、英国哲学家詹姆斯・爱伦的《幸福的蹊径》、德国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的《幸福之源》、法国阿兰的《幸福散论》、英国弗格斯的《幸福的终结》等。国内也有很多相关研究,如孙英的《幸福论》、陈瑛主编的《人生幸福论》等。对于幸福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孙英的观点:“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重大目标得以实现,生存和发展达到某种完善的心理体验。”[3]

幸福观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关于幸福的各种观点的教育活动,以至于受教育者能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人生幸福观,是一种培养自由人格的教育[4]。即要让个体学会正确处理幸福与痛苦、个人与社会幸福、当前与未来幸福、创造与享受幸福之间的关系[5]。

幸福观教育在课程建设领域的最佳实践是“幸福课”,也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幸福含义、知道如何并学会创造幸福、提升幸福指数的课程。

3.相关研究

本部分主要从与幸福教育密切相关的幸福观教育和幸福课教育两个层面展开。

3.1幸福观教育研究现状

关于幸福观教育的内容,范双利等W者认为幸福观教育应包含精神、过程、社会、德福一致幸福教育四方面内容[6];王良玉认为应包含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理财教育、理想教育等特殊内容[7]。这些观点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内容,还增强了幸福观教育的可行性。

关于幸福观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鄢永慧等学者都认为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对人生幸福和幸福观的教育或直接缺失,或被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和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些教育内容即使涉及了幸福观,也只是一语带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导致部分研究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扭曲幸福观的重要原因[8]。吴璇认为幸福观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生活存在距离,幸福观教育内涵缺乏明确的定位,与德育关系扑朔迷离[9]。

3.2幸福课研究现状

“幸福课”在高校的实践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的。1970年,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倡导者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率先开设与快乐和幸福相关的课程。之后,英国威灵顿公学、哈佛大学也加入这个行列。随后,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效仿,幸福教育浪潮开始席卷全球,其中以2006年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 Shahar)博士开设的“幸福课”效果最好。该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以锻炼、反思、记录、冥想等有效且易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幸福的方法,成为2006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随着我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幸福课”特别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课形式的幸福课程正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2008年3月浙江大学试水幸福课程,浙大心理学会探索性地向广大学生推出了一门教学生“幸福”的选修课―“幸福课”;2015年9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举办了“梦想成真,幸福人生”的大学生幸福讲堂入学教育,将幸福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让新生入学教育焕发新的活力,这在全国高校尚属首创;清华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幸福课”。

目前,相关研究基本都是从理论层面研究幸福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幸福与教育的关系等,对于实践层面的“幸福课”本身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除杨宇然对幸福课的定位、理论内涵、内容构成的论述[10],冯芳对高校设置幸福课的可行性路径的论述[11],苗元江对幸福课的任务、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的系统论述[12]外,直接针对幸福教育课程建设进行研究的专项课题和成果非常少。这些为数不多的有关“幸福课”的研究仍然偏重 “人”或幸福理念,关注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老师愉快地教,而非“课程”构建本身,在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远没有达成共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

总而言之,国内对于幸福观教育的理论探讨已比较充分,但对于幸福观教育的课程建设,即“幸福课”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践研究方面都十分薄弱。欧美高校在开展幸福课方面的主要做法、创新之处和基本经验,可以为我国开展幸福课提供参考。为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顺应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幸福教育”相关课程的潮流,结合研究生的时代特征、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借鉴国外幸福课的实践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民情和价值取向的幸福课体系。

4.面向高校研究生的幸福课的构建

幸福观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价值判断,对幸福的理解会折射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研究生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面临冲击,有一部分研究生对幸福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而非理性上,价值判断上容易出现偏差,影响了他们追求真正的幸福。

为改善现状,本文从完善教学目标、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学内容等途径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石,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根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立足实践活动开展幸福观教育,以引导研究生顺应时代需求,树立主张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享受与劳动、索取与奉献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并在实践中培养创造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在生活中培B感知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从而自觉将创造、追求和谐社会中的幸福作为自身的行动动机、理想目标、价值取向和生活意义。

4.1完善教学目标

幸福教育核心是解放和激活,一方面解放人的思维和心灵,引导研究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另一方面激活研究生对幸福的追求,使之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局限于认知的收获,还应涵盖其他情感相关的目标,如压力释放、意外惊喜等,从抽象的书本知识延伸到研究生实际学习、生活当中。

4.2拓展教育途径

就研究生而言,科学幸福观的树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引导。然而现实中,这些课程不仅缺失幸福教育内容,还往往与实际脱节,教学效果不佳。要改善现状,促使研究生树立崇尚责任和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可通过以下途径:

4.2.1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课

与以往幸福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在分析人类幸福观积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劳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并发展着的辩证唯物主义幸福观。作为全面的、科学的幸福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研究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课程,不仅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还有助于增强研究生对幸福观形成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吸取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先进经验,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4.2.2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

幸福与德育密切关联,缺少了幸福教育的德育是不完整的,也是注定不会有实效的。突出德育对研究生物质观、利益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融入德育教学目标中,自觉地把研究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坚持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在德育方式上,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2.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幸福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就是关注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应该贯穿幸福能力的提升,最终促进这个社会朝着幸福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幸福观教育,应成为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任务,同时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功能作用。融入幸福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关注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成长,引导研究生在追求、享受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和追求幸福,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4.2.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点

21世纪初,教育部先后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心理健康与幸福正式纳入教育领域。各级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系列课程为幸福课的开设做了理论铺垫与教学准备,但幸福教育涵盖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让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感知幸福、创造幸福。

4.3丰富教学内容

幸福课在内容的选取上,以关注人类幸福的积极心理学为主,同时广泛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乃至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4.3.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思想为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包括人生哲学、道德修养、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生智慧,其中有很多对幸福的追求与思考。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对幸福的最朴素的需求和表达。此外,有儒家“内圣外王”“仁者爱人”的理念,佛家“无执解脱”“灭欲修心”的修炼之道,道家“清静淡泊”“返璞归真”的境界等。以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石构建幸福课,不仅能体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还能提高幸福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研究生对该课程更有认同感,从而更好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思想。

4.3.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幸福观的形成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在“幸福课”教学中,积极引导研究生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对国家、社会、人民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中,引导研究生树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幸福理念,明白“国强则民富、社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的道理,将个人幸福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幸福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幸福梦与“中国梦”“民族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做到既重视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与发展,又兼顾个人发展与幸福[13]。

4.3.3以加强和重视情感教育作为重点内容

研究生幸福教育应当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人生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抽象思维所需要的诸如“聪明才智”、“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又包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诸如“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强大的抗挫折能力”、“感恩的心”等非智力因素,而能否感知幸福更多取决于后者[14]。

基于沙哈尔提出的“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理论,研究生幸福观教育不仅要侧重客观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幸福的获得奠定实实在在的基础;还要侧重主观世界的改造,优化研究生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故而,从内容上看,幸福观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重视感恩教育。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增强大研究生的幸福感,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可以开展类似于感动中国的主题活动,树立典型模范,让研究生找回自己不曾珍惜和感受到的幸福,从身边找到幸福。

其次是挫折教育。沙哈尔认为一定的痛苦和挫折是生活所必需的,它并不影一个人的幸福,相反让我们更加珍惜幸福[15]。只有身心坚强才能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并在过程中获得自信和乐观,因此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解决困难的自信心、恒心和决心,使研究生具有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幸福感的增强。

再次是人格教育。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在我国,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高校教育,都过于注重智育,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应加大对研究生心理需求、个体差异或者兴趣特长的重视,加强人格教育。

4.3.4以优化教学方法作为主要手段

为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幸福观教育需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研究生的幸福体验,增强幸福感知能力,构建积极人格。具体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实现:

首先,以课程讲授为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有关理论的讲解与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有利于研究生快速认知积极人格,加快树立自信、勇毅、创造、正义等优秀品格,提升个人幸福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系统辨析模糊概念和认识误区,从实践中总结获得幸福的方法,并用言简意赅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让研究生真正领会课程的本质,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以素质训练为核心,开展参与式教学。采用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团队训练为依托、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形式,同时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让研究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发自觉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激发研究生个人潜能,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人生态度,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培养积极人格、形成正确幸福观的重要途径。

最后,以主题讨论为重点,融合案例分析教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让研究生加深对幸福的理解,多结合社会热点选取鲜活的幸福相关案例,以研究生关心的幸福、理想、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开展诸如理想与幸福、职业发展与感悟微幸福等主题体验活动,并围绕真实案例进行设疑、答疑活动,帮助其释放积压的负面情绪,唤醒内在的爱与感恩,从而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蒲转莉.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实践及思考[J].成功(教育),2013,01:18-19.

[2]张喜忠.构建幸福课堂追求幸福教育[J].辽宁教育,2012(10):52-54.

[3]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柴素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之道德情感维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28-130.

[5]单连春,刘佳.论审美境界视域下的幸福观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6:32-34.

[6]范双利,刘新秀.加强与改进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11:38-41.

[7]王玉良.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8:20-21.

[8]鄢永慧.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J].世纪桥,2010,19:84-85.

[9]吴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实困境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02:176-179.

[10]杨宇然.心理学视角下高等教育中的“幸福课”实践[J].理论学刊,2012,S1:106-107.

[11]冯芳.浅析高校幸福教育学课程的设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99-203.

[12]苗元江,朱俊杰,王旭光.幸福课程概述[J].江西教育,2013,Z3:21-23.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2

作者简介 孟万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官群,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Richard Wagner,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阅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一、创建幸福班级是时代对班主任

工作创新的要求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所有这些规定,为创建幸福班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3月“两会”召开,“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我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在幸福中国、幸福城市的大背景下,优先发展幸福教育、先让学校幸福起来,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班级是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基石,时代将班主任工作和班集体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高度。创建幸福班级已经成为时代对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呼唤。

二、幸福班级评价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1.我国目前几种主要的班级评价方案

一般认为,班级评价,即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把班级的目标、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纪律、舆论等要素及其性能编织成横向关联、纵向逐层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既指明了班级评价的内容,又为班集体建设提供了操作规范和管理程序。也有人[1]将目前主要的班级评价归纳为如下几种:(1)以评价班级工作为主的评价方案。这种评价方案将班级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各方面因素归纳整理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2)以衡量班集体发展水平为主的评价方案。其中涉及班集体发展的10个方面:①指向性。②组织性和民主性。③舆论和道德水平。④纪律性。⑤团结合作性。⑥学习活动。⑦社会性和劳动积极性。⑧个性和创造性。⑨自主性。⑩工作成就和声誉。(3)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衡量班集体发展程度的评价方案。主要是以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为依据,将班集体发展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松散群体”“合作群体”和“集体”。

尽管以上三种主要班级评价方案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但是,从幸福教育高度来看,尚未体现幸福教育价值取向,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亟需构建幸福班级评价方案。

2.幸福班级评价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幸福班级评价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如同幸福课堂一样[2],首先遵循幸福的一般规律:(1)人本是幸福的灵魂。(2)积极是幸福的扳机。(3)快乐是幸福的真谛。(4)劳动是幸福的源泉。(5)擅于劳动是幸福的阶梯。(6)劳有所得是幸福的保障。(7)兴趣特长是幸福的光芒。(8)人际互动是幸福的沃土。在此基础上,凸显班级的特殊性,即:爱心文化是幸福集体的灵魂,和谐结构是幸福班级功能的载体,积极心理是幸福班级的调节机制,快乐成长是幸福班级的阶梯,幸福课堂内外是幸福班级的主导活动。因此,幸福班级评价里包含幸福课堂和幸福课外指标,考虑到整体逻辑性,对于幸福课堂指标,本文不得不重复强化。

幸福班级评价基本原则:(1)科学性。(2)基础性。(3)简约性。(4)有效性(5)实用性。(6)导向性。(7)发展性。(8)自主性。上述评价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已经在“幸福课堂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3]一了论述,此处不再展开。

三、幸福班级评价标准与指标

1.幸福班级评价标准

关于班级评价,如上所述,国内外文章多有论及,但关于幸福班级的标准,尚缺乏专门深入系统的观点。基于上面论证,高度概括幸福班级内涵主要包括幸福集体、幸福课堂和幸福课外三个方面。由此衍生出幸福班级的8条基本标准,即:爱心文化、和谐结构、积极心理、快乐成长、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满足特需。

幸福集体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爱心文化。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通过理念、班训、班歌、班风以及标识和环境集中体现。(2)和谐结构。分班组建设和团队团体两大方面,进一步具体到班委小组和团队团体建设和功能。(3)积极心理。主要指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包括认知、情感、人际、公民性、节制和卓越6要素,成为幸福的心理调节机制。(4)快乐成长。主要通过发展规划、自主自治、主题活动、班级成绩、班级特色、班级声誉集中体现。

幸福课堂和幸福课外的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爱教爱学。首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正确的课堂观,坚持的学生为中心,注重激活右脑,突出赏识导向,强化寓教于乐;其次,重视动机激发与维持,做到:引起注意,所学内容与学生切身相关,不断促进成功自信,及时强化增加满意满足感。

会教会学。首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体现“631”宗旨,即60%时间自主学习,30%时间合作学习,10%时间教师释疑。一般而言,教材知识点安排和考试难度梯级都明显具有“631”特点和规律,即:学习内容的60%基本上是学生依靠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应地,60%的考试内容也是属于学生必会的“送分”题目;学习内容的30%是通过同学相互帮助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应地,30%的考试内容也是属于学生必须通过一定努力才有可能“得分”的题目;还有学习内容的10%是学生依靠自学和合作学习也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应地看,10%的考试内容也是属于高难度、尽管学生努力也容易“失分”的题目。据此,科学组织教学,让学生当课堂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是优秀教师会教的重要表现。其次,课堂学习模式落实5+2环节,即:学生主动自觉并高效执行前测(pretest)-探究(probe)-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后测(posttest)五个环节,同时,谙于课前预习(preview)和课后改进(provement)两个环节,确保课前、课中和课后一条龙效应最大化。

教会学会。简单讲就是高分高能。高分就是当堂达标测验考出高分,考出好成绩;高能就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同类问题上,能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满足特需。主要通过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弥补课堂个性化和因材施教水平偏低之不足。课外活动既包含学科延伸,又包含兴趣特长培养。学科延伸重点对质优生给予提高,对后进生给予补习;兴趣特长重在依据多元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课外爱好,丰富学校学习和生活,寻求新的兴奋点和生长点,从而成为学校生活和成长的新支点。

2.幸福班级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维度和基本标准,下面列出幸福班级标准和评价框架及核心指标。共分成四级指标,鉴于权重系数分配的慎重性和敏感性,下表中一律略去,受篇幅所限,幸福指数星级标准也一并省略。待具体评价时再单独专门提供。(见附表)

通过加权求和公式:∑WiXi = W1X1 + W2X2 + … + WnXn(其中,Wi为权数),可以分别计算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分项幸福指数和班级整体幸福指数。可与我们开发的“幸福指数透视分析软件”(HIPAS---另文专门介绍)所得幸福班级结果互为印证。前者是明线,需要现场观察调研和人工评分,便于以评促建,但易受主观影响,我们称之为显形评价;后者(HIPAS)是暗线,是我们运用心理投射理论专门研发的系统分析软件,不需要现场观察调研和人工评分,只要将师生按要求自由提供的文本或课堂内外实录转到HIPAS,电脑会自动分析生成文字或实录背后隐藏的真相,揭示出深层客观规律,计算出幸福指数,不受任何主观影响,我们称之为隐形评价。显形和隐形结合,能够充分体现班级幸福指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3

一、问题提出

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有研究结果表明,大约10%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整体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同时受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自尊水平、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客观因素包括学业满意度、家庭因素等。我们拟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为其创造可以改变与调节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的环境。试探能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成都某高校有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2010级新生为被试,随机抽样,共抽取被试450名。前后测分别发放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20份。自变量为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法,因变量为被试在牛津幸福感问卷上前后测所得的分数。

(二)研究工具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采用Argyle于2001年编制的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该问卷由29个题项构成,该问卷既测量了幸福的情感因素,反映了喜悦、得意、满足等积极情绪,也测量了幸福的认知因素(即人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其中α系数为0.89,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

课程共16个学时,分为8周,每周2学时完成。课程内容包括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各个方面,比如构建健康人格(人格概念)、激发自身潜能(能力)、自我认知(气质、性格)、兴趣与动机、寻找自身价值观等。授课方式则更多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以10人为一组的小组,采用包括教师讲授、角色扮演、课堂讨论、课堂训练、实验设计、调查报告、作业完成、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授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所有被试在课程开始前与结束后分别接受测量。所获取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将被试在接受课堂教学前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被试在主观幸福感测量的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前测得分,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被试在主观幸福感上的测量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前测得分,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之后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得到了积极的改变。

四、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同时受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自尊水平、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客观因素包括学业满意度、家庭因素等。

1.授课内容对价值观等的讨论对被试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诸多研究表明,内部价值(自我接纳、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等)比外部价值(如财富、地位等)更有可能使人体验到幸福感。通过在课堂上对价值观等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学生明确自我目标,更好地认知与接纳自我。

2.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写作,使他们具备了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而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如中国等)中,人们保持与周围人群关系的协调有助于使人们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3.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到提升,同时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而这两者都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4.心理健康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能提供多种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渠道,使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和理解自身的消极情感,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消极情绪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如何能更好地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创造积极关注的环境,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地提升来访者的主观幸福感,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本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施俊琦,王垒,邓卫.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描述教育与幸福的关系:“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可见,成就人生幸福是教育的根本要义,也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是教育责任的重要担当者,政治学科又是实施情感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政治课堂中,巧用幸福教学策略,能把课堂建设成学生求知发展的幸福乐园。

1 培育幸福教学理念,引领政治课堂教学开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前进的明灯。在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成为共识的时代背景下,用幸福教学理念引领政治课堂教学开展,是实践教育成就幸福的重要前提。

1.1 幸福职业观:政治课教学开展的思想引领

教师的幸福离不开教育本身,离不开以师为荣的教师职业精神。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态度对待工作和学生,决定着教育的高度。只有拥有幸福职业感的教师,才能在紧张的工作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职业的快乐;只有自己首先成为身心健康、不断完善发展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热衷于用幸福播种幸福的教师,才能真正塑造出懂得幸福、人格健全的学生。相反,教师如果倦怠自己的职业,缺乏教育的精神追求,就会始终在充满压抑、被动、缺乏创新的意识驱使下工作,就会把教师职业作为生存负担来应对。当前,一些教师之所以在较好的物质环境中感受不到幸福,主要是缺乏职业幸福的价值认同,在职业目标和心理目标上失去了平衡点。面对这样的矛盾,作为政治教师,只有树立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的职业精神,才会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赤诚与大爱,才会情注教育科研、心系学生发展、触动学生心灵,才会用百分百的智慧和心血铸造教育的永恒,谱写既属于教师自己又属于他人的幸福人生。

1.2 幸福学习观:政治课教学的内生动力

亚里士多德曾把幸福看作是生活的终极目的。①同样,学生的幸福寓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当代中学生普遍感受不到学习的幸福,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被赋予过多的功利价值。在教学效应中,学生看重的是考试分数,家长注重的名牌大学,学校盯着的是升学率。在多重压力之下,学习不是幸福的,而是痛苦烦恼的。幸福的学习就是要发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发展自己,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作为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想政治学科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幸福缺失的盲区,促使他们插上幸福学习的翅膀。因此,政治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政治学科中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幸福教育资源,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如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的综合探究活动中,可以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或典型的社会事例,放手让学生就金钱与幸福在现实中的矛盾关系展开充分争论。通过争论,既可以矫正部分同学存在的“有钱就幸福”的错误观念,让那“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②使同学明白只有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收入并乐于帮助他人才是真正幸福的道理,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幸福指数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2 营造幸福教学情景,提升政治课堂教学品质

2.1 用心创设幸福的课堂场景

为学生创设幸福的课堂情景,营造宽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被情境所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产生丰富的联想,进入“披文以入情,循路而入境”的学习状态。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智慧、活力和幸福感。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环境,时刻注意角色转换,创新师生互动方式,与学生结成伙伴性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始终能在充满自由、民主、幸福的气息中开展学习,发挥学习能动性。比如,在讲解《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课程中,如果仅从抽象的文字解释学生肯定很难理解。对此,选择一段多媒体片段视频,向同学展示了在法国戛纳召开的第六次G20峰会开幕式情景,看后安排学生分组收集讨论相关信息:(1)与会的中、日、美领导人称呼上有何不同?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2)这三国领导人在该国的国家管理中承担怎样的职责?比较起来,谁行使的国家权力多一些?(3)你怎样评价。《环球时报》报道的:“在一片欧洲‘危机来了’的感叹之中,中国角色更加凸显”③这一话题。这堂课以别开生面的会场情景与切合生活实际的讨论展开,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也掀起学生内心热爱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情感波澜,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政体的知识争辩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体下的优越性认识与幸福认同。

2.2 用爱培育幸福的课堂主体

通过关爱获得幸福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色彩斑斓而又发展着的个体,教师必须以成全每一个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的根本责任,紧紧围绕生本课堂的教育模式来实现对学生的生命与生活的关怀,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爱的对象。老师热爱学生,表现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对每一个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尊重与肯定,对每一个学生本性张扬的宽容与欣赏。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就会使师生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关系中开展教学,就会让学生时刻体验到做人的幸福与自豪,就会极大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学会求知的“天堂”。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提问、热点探讨、检查作业、活动组织等形式尽可能多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探索和感受,在心灵与行为上密切与学生的关系,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催生出无限的课堂生机和活力,使教学达到“乐中学,学中乐”的境界,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教师成功的难忘幸福历程。

3 构筑幸福教学平台,增强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3.1 创设展示擂台,让学生成为幸福课堂的自我设计者

课堂幸福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的课堂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足丰富的想、说、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实践中展示才干和智慧,做到学生能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点拨;学生能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引导学生对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幸福的自主设计者。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活动来展示学生的风采与才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中学会创造幸福。比如,在讲解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时,为了让学生有基层民主生活的体验,在班内进行村务民主管理、民主听证模拟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基层民主管理的积极意义,自主掌握基层民主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唤起学生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提升其参与政治生活的本领。并且,经过组内合作讨论,小组辩说,又能教会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交流与合作的本领,使他们感受到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荣耀与幸福。在教授弘扬与培育中华精神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班级情怀,感受他人温暖,让学生从班内寻找一位值得他感动的人物,写出颁奖词,并让被提及的榜样学生颁发获奖感言。经过寻找感动,培育了学生们的班级幸福意识;经过表达感动,教会了学生懂得感恩他人的幸福认同;经过榜样效应,让学生明白生命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和奉献幸福。

3.2 搭建合作舞台,让师生成为幸福课堂的共同受益者

对于快乐与忧愁的分享,培根有句至理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诚然,要让幸福阳光撒满整个课堂,需要师生在合作中创造与分享。首先,通过师生间多边合作分享幸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不同的,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理解、肯定,以心换心,也必然受到学生的尊重、赏识和欢迎,从而提高课堂幸福认同。比如,每当讲解难点、重点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开展交流、讨论,说出他们的想法和看法,鼓励学生间互相启发,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充分肯定优点,及时弥补不足,让师生在充分的互动中学习知识、感受幸福、分享合作的快乐。其次,通过学生间团结合作分享幸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倡导学生树立竞争对手,而应该让同学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结成互助组,通过相互督促、检查、讨论、总结,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在探究“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学道理时,有学生提出其中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因为‘多’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实现‘兴邦’这一质变。”随即有同学反问:“兴邦一定要多难吗?那不是等于认同难越多越好?”受此启发,笔者顺势解释到:“在这里,多只能作为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量词来理解,题目没能表明出一步步的积累过程?”至此,大家对答案形成了一致意见。通过争辩,师生既经历了思维的洗礼,又获得了对问题的真理性认识。

实践表明,政治课堂中“幸福教学”的策略运用,不仅能够成就“幸福课堂”,而且更能培养提高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的品质与潜能。

注释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0.

③ 摘自环球时报.2011-11-04:001.

参考文献

[1]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蔡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5

幸福观是人生观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如何理解幸福和实现幸福的途径、手段等问题所持态度、观点和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导致当前幸福观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瓶颈,尤其是高职生幸福观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困境。深刻分析这些困境,探索走出困境的新出路,对于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困境

1.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发展给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潮流,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了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大量涌入,以及巨大的竞争与就业压力等情况,这些都给高职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受此影响,在高职学生中形成了一些幸福观的误区,比如拜金主义幸福观、个人主义幸福观、实用主义幸福观等,这些误区对于幸福观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2.当前高职教育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对幸福观教育不够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大发展,目前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同其他高等教育不同,有自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这种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它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劳动人才,要求学生专业能力强、操作技能熟练,能够成为技术型人才,因此广大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在专业课的教育教学方面花很大的功夫,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也大笔投入资金,而在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幸福观教育等方面却比较薄弱,这必然给幸福观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3.高职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幸福观教育面临巨大压力。

现代高职学生的成长恰逢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间,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高职学生一般具有较差意志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缺乏动力;目标不明确,容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等特点,具体来看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淡薄,政治素养低。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关心国家大事,思想颓废,不思进取,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言行不文明;诚信意识差,社会责任感淡化。其次,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高职生由于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贫困和情感挫折等问题,尤其是学习和就业给他们造成的极大压力,往往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如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弱,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最后,学习动力明显不足。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高职院校的门槛很低,一部分高职生的学习基础、水平相对较为薄弱,在学习中的难度加大。高职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都给幸福观培育带来巨大的压力。

4.幸福观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制约。

幸福有其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主观形式主要是人们的“快乐心理体验”元素,这种体验完全是主观行为,以主观心理为基础。幸福的客观形式主要指实现幸福的客观物质内容,任何“快乐心理体验”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心理体验,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来完成这一体验过程,这种客观形式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只有将幸福的主客观形式统一起来,幸福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要培育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层次,又需要精神层面的高度体验。幸福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幸福观教育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德育,有其特殊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不能很好地理解幸福观教育的特殊性,就很难开展好这项教育工作,也会使得学校的幸福观教育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学生内心,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出路

1.以创新为主导,改革幸福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创新,尤其是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幸福观教育始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中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占有重要位置,而如何利用好这一有效途径是当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传统的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多注重理论的灌输,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形势的变化需要。因此,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方式、手段、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涉及幸福观的问题很多,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有力条件,大力开展正确幸福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对幸福生活的正确认识。除此之外,课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同样需要创新,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学术报告等重要载体的同时,积极进行大胆的尝试,将幸福观教育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创造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的环境,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2.强调多元化,打通幸福观教育的多种渠道。

幸福观教育的多元化指的是实施幸福观教育的主体和载体的多元化,比如高职学生的幸福观培育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需要延伸到社会层面,需要社会教育的介入。社会教育在整个高职生的幸福观培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适当地把幸福观教育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高职生虽然是在校的大学生,但是这并妨碍他们接触和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深入的讨论,高职生可以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正确的幸福观。除此之外,如家庭教育的参与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同样重要,高职学生所生长的家庭环境及来自于父母对其幸福观养成的影响也是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幸福观教育必须打通各种渠道,全方位地营造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教育氛围。

3.与时俱进,加强幸福观教育的研究。

理论研究总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当前对于青年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其中有关高职生这部分群体的研究还为数不多。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幸福观教育中总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幸福观教育也必然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作深入探讨,比如社会主义幸福观的内容,幸福观如何同当前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寻求在理论上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29-05

一、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自有教育以来,人们就探索着教育的完美。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看来,教育与对幸福追求的核心意义是相同的。

今天的孩子对物质的拥有虽然远远超过了前人,也得到了社会、家庭几代人的关注与厚爱,但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却不高。在现实生活中,儿童一旦上学,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小大人”,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快乐。一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认知需要缺乏,没有鲜明的个性,精神疲沓;一些学生在家长教师作业、辅导班、名校目标的层层压迫下负担沉重,成了学习上的奴隶,精神上的贫民。

上世纪90年代初,快乐教育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策略。快乐教育或愉快教育最初是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从研究学习方式入手开展起来的,是幸福教育研究的基础。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四小从2002年开始提出并实施幸福教育,至今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另外,无锡市青山高中、北京市密云二小等学校也在幸福教育方面做出了有力的探索。西方经典教育理论涉及教育幸福的论述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我们逐渐认识到:课堂生活和校园生活对于学生而言,不单纯是接受教育的过程,而是其生活、生命的一部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来自于天性的舒展,来自于被尊重和理解的喜悦。学校教育要回归儿童本体,要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以儿童自然天性为起点,让儿童在校园中拥有一份游戏玩耍、好奇探究、遥想憧憬、专注执著和同伴同乐。只有让校园成为学生幸福栖息的乐园,学生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收获成功!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与理性认识下,学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让学校成为儿童幸福栖息乐园的行动研究”,希望通过研究使学校成为儿童生命历程中的“幸福栖息地”。

对于“幸福栖息”,我校个性化的解读是:尽管小学只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短暂停留地,学校教育的视线却要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学校要树立儿童立场,指向每一个学生,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校文化,构建灵动适合的课堂生活,创设自主个性的校园生活,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孩子的每一天都能自信、阳光、快乐、幸福,在此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探究幸福之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明了家长整体呈现出的情况;需要征询教师的意见,摸清自己的家底。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更好地“贴地”,学校对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校教育的视角进行分析,归纳出幸福教育的一些表征,转化为研究的主题,打造幸福教育,促进学校不断提升教育品质。

根据调研主题,我校从“幸福校园”“幸福课堂生活”“幸福校园生活”几方面拟定相关问题,制成了学生卷、家长卷、教师卷。调查内容包括一些个人信息,对“幸福”概念的认识,(学生)幸福指数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如校园环境、人际交往、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班集体建设、亲子互动几个方面。教师卷除了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外,还从工作强度、工作压力、职业期待、工作年限等方面探究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三份问卷均采用随机发放、不记名调查的形式。共发放学生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6份;家长问卷760份,回收有效问卷664份;教师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学生、家长有效问卷数量约占我校学生总数的51%,教师有效问卷数量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2%。学生卷发放时考虑到年级、男女生比例、各种状态的学生(个性、能力、学业水平等),因此,数据统计结果较具有覆盖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关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指数

“如果幸福是10分,你对在校生活的幸福指数打几分?”666份学生问卷中,514人选择很幸福(9-10分),约占有效卷人数的77.17%;127人选择比较幸福(6-8分),约占有效卷人数的19.06%;17人幸福感一般(4-5分),约占总人数的2.55%,只有8人选择了很不幸福(0-3分),近1.20%。可见大部分学生幸福指数比较高,但我们也同时关注到了选择“幸福一般”和“很不幸福”的这部分孩子,探求存在的真实情况,通过研究力图帮助和改变孩子的感受,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你认为学校目前的教育环境能否让孩子感到幸福?”664份家长问卷中,644名家长选择“是”,约占96.98%。说明绝大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有认同感,也与学生的问卷数据比较吻合。

但是对于“幸福”的理解总体还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一、第二层,如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能获得金钱与地位等。人的幸福不能只停留在物质需要和感官刺激的满足上,应上升到高一层次的追求,即获得精神幸福。

(二)关于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指数

在67份有效问卷中,以10分为幸福值满分,调查显示,选择6-8分的共53人,约占79.10%;选择4-5分的有12人,约占17.91%。25人表示压力一般,占37.31%,36人表示压力很大,占53.73%,6人甚至表示压力极大,占8.95%。其中26-35岁、35-45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明显感受压力大,有的甚至出现倦怠的情绪。在工作中没有幸福感的主要原因,位列第一的是“工作繁琐机械”,其次是“人际关系不和谐”。

(三)关于学生校园生活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校内生活感到幸福的原因主要有:(1)良好的校园环境,优质的硬件设施;(2)优秀的教师团队,认真负责的教师群体;(3)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课程和学生活动;(4)较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及较为合理的课业负担。而个别学生感到不幸福的原因依次是:(1)学业负担太重;(2)人际关系紧张;(3)上课听不懂,考试考不好;(4)个别老师太“凶”。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指数,家长和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环境建设方面,建议学校进一步优化学校环境,多种点花草,甚至有学生建议增加游泳池等设施;在课堂生活方面,希望教师能在教学中更关爱学生,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更生动些;在校园活动方面,希望能开展更多的文体活动以及亲子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的体魄,让家长也更了解学校。

(四)关于幸福课堂的特征描述

学生所希望的幸福课堂具有以下特征:课堂纪律好;充满童趣;气氛活泼;生动有趣;劳逸结合;尊重、和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高效轻松。

教师所认同的幸福课堂具有以下特征:活泼;开放;互动;和谐;合理;尊重;轻松;有趣。

表述基本一致,“课堂纪律好”提示教师思考如何建立课堂新秩序,形成一种开放自由下的有序,建立学生的内心秩序。

(五)关于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的老师的特征描述

学生认为具有以下特征的老师能给他们带来幸福感:尊重、关心学生;亲切和蔼;教学有方、知识渊博;幽默风趣;能帮助学生实现目标;严格要求学生。

家长认为具有以下特征的老师能给孩子们带来幸福感:幽默风趣;知识渊博;和蔼可亲;有耐心、有爱心;宽容;有责任心;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认为自己如果具有以下特征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幽默;公平公正;赏罚分明;知识渊博;以身作则;和蔼可亲;有爱心。

可见大家的认识基本相同,而学生更重视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能尊重、关心学生的老师最受孩子认可,其次和蔼、幽默、知识渊博也非常重要。

(六)关于幸福的班集体的特征描述

学生所希望的幸福班集体具有以下特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能够得到老师关心和爱护;能够开展丰富的活动;教室干净整洁。

家长所认同的幸福班集体具有以下特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快乐纯真。

教师所追求的幸福班集体具有以下特征: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温馨;融洽;活跃;守纪。

同样,三方的认识基本一致,能互帮互助、互相关心位列第一,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另外学生提到了教室的环境问题,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七)关于受欢迎的学生活动的特征描述

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具有以下特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在活动中能够得到肯定与鼓励;最好能扩大视野,走出校园;与教师、家长一同参与。

三、调查引发的思考

思考一:学校有必要提升学生理解“幸福”、感受“幸福”的能力

向往幸福,是人的天性。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学认同度高,学生幸福指数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孩子们所感受的幸福可能更多地从感官上获取,还属于一种浅层次意义上的愉悦体验。学校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下提供了学生、家长满意的教育,更要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针对儿童幸福栖息,学校更需要展开自觉、深入的研究,这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追求。

亚里士多德说过,最高的享受是思维深处。学校从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来看,要恰当地引领“幸福”的价值所在,即每一个儿童的主动、健康发展。如对于课业负担的认识,不少学有所成的人士的经验是:苦学不一定不幸福,关键在于你倾注精力的事情是否是你喜欢的。可见我们要更好地研读学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孩子们感受到的幸福更多时候可能是一种瞬间的情绪。而学校提倡的幸福教育既注重学生的过程性感受,更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幸福。尽管小学只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短暂停留地,但学校教育的视线却要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既关注当下生活的幸福,又着眼于长远。

思考二: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家长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同的第一步就是有良好的校园环境。的确如此,良好的校园环境,令人心向往之。如果孩子厌烦了校园,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美丽的、有内涵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这也是很多学校的追求。但我校也在思索,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校园文化设施本来就是为孩子服务的,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的乐园。后期学校将倾力打造“可望而可及”的幸福乐园——开放式图书馆、涂鸦墙、班级环境的布置兼顾共性与个性……可听、可视、可触摸的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成为多种感官结合的体验乐园,弥漫着情趣之美、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充沛地滋润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思考三: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学生在家庭中最重视的是是否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学校是学生另一个温暖的家,学生在校园、班级、课堂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幸福指数。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获得支持性的信息,能够确定自我价值,维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反之则会导致自我价值感的危机,引起焦虑。

学生在班级中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同,因此同学间能团结友爱成为幸福班级的第一表征,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紧张成为学生感到不幸福的位列第二的因素;学生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尊重、关心学生的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比幽默风趣的老师更可爱。同时他们也十分敏感,如果老师的幽默不是建立在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平等、尊重、喜爱的基础上的,作为学生是能马上感受出来的。

为学生营造和谐校园,温馨教室,就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同学之间要在合作中成长,在互助中共同体验成功的幸福;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互为朋友,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理解宽容,学会赏识,这些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着幸福。

思考四: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是学生感受快乐的主要途径。对于学校开展的体育节、葫芦丝音乐会和其他社团活动,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爱。在学生调查问卷中,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幸福的班集体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普遍遵循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听取学生的意见,所以,活动受到大家的认同。事实证明校园活动是能展现学生自己特长的舞台,所以,这也是学生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学校作为社会发展的摇篮,精心设计了很多符合学生成长的活动,为学生营造身心健康发展的土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这是一个爱的世界,在爱和关怀中感到生命的美好,从而从内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拥有这种美好的情感去思考为世界做些什么。校园生活是学生体验和形成幸福感的真正的“精神家园”。

思考五:构建幸福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的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生活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课堂生活的幸福决定着学生学校生活的幸福。我们认为幸福课堂要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应有的关注并得到愉快的学习体验。它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交往融洽,让孩子如沐春风

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持续不断的、高质量的对话。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老师,当这种爱达到一定程度,会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因此,幸福课堂首先应该是具有安全感的,在这里远离体罚,远离伤害,远离暴力;没有冷落,没有疏离,没有孤立;拒绝恫吓,拒绝辱骂,拒绝讽刺。

这里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教师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真正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轻易作出否定评价,更不用自己的想法禁锢学生;同伴之间是友善的,学生置身其中不用担心会受到攻击、挖苦和贬损,彼此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密无间。学生如同在家一样心情舒畅,充分感受身体的安全和心灵的放飞。

这里的学习氛围是友善的、包容的、体贴的、支持的。课堂上不仅充满求知和探究的热望,而且洋溢着一种人性的温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接纳,彼此包容,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在超越功利中彰显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主体精神。

这里的课堂秩序是活而不乱的。老师们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起平坐”,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活动;学生不再被要求挺直腰板,背着手老老实实地端坐着,而是可以围坐在一起,进行交互式学习。课堂本来就是孩子的天地,我们希望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活跃,不受任何限制。

2.开放互动,师生相互映照

幸福课堂应该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充满生命的灵光,蕴含着心灵的敞亮、思维的对话、智慧的碰撞。

它首先是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精心开发设计,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形式开放——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课堂上应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

其次必须是互动生成的。教师在设计中就有“大问题”意识,形成“弹性化”方案,开展“板块”教学。在上课时,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

这样的课堂充满着一种令人回味的意趣、情趣和灵趣,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都是那么鲜灵生动,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探究、师生的互动也都那么趣味横生。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和乐趣走进课堂,享受课堂,同时又怀着憧憬和向往之情期盼着下一堂课的到来。这样的课堂需要的是教师对不同学科整体、系统的认识,对学生不同年龄特征的明晰,对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了解,对不同学生认知风格的掌握,对儿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情况的整体把握。

3.促进自我提升,丰盈充实

幸福课堂教学的结果必须是促进自我实现的。幸福课堂最终要体现人的充分发展,达成每个生命个体的满足与实现。无论是尖子生,还是中间生或后进生,人人都有变化。“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敏者’学得快,‘讷者’学得深,课堂上没有无所事事之人,没有迷茫的眼神,没有忧愁的目光。每一张小脸是那么自信,那么满足,就像拔节的麦苗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霖。”[1]幸福课堂里,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和智慧也得以滋养,教学带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和生命的质感。

从美国哈佛大学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可能要做的事就是承认差异,承认不平等,更多地给予人理解和期待,开启尽可能多的方向,让每个人都得到光亮,都相信能得到自己的光亮。幸福的课堂既要适合所有的学生,又要适合不同的学生。因此,既要有普适性,又要有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思考六:学生的幸福是教育的核心,而教师的幸福是学生幸福的源头

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没有教师心灵的舒展,何以会有孩子们心灵的舒畅?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有学生“幸福地学”。一位教师谈到:首先要让每个教师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样教师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的幸福是学生幸福的源头。

教师的幸福受时代、社会、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作为社会、家庭中的中流砥柱,难免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最影响教师幸福的,还是学生的幸福,因为真正的教师幸福必须建立在学生幸福的基础上,由专业幸福发展为人生幸福!

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指数除了和学校的管理、团队氛围有关外,还与教师的工作能力有关。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新、能力强,工作起来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那么,教师对任何工作都会从容面对,压力自然就会减少。通过近几年专家引领式的教研活动,学校教师整体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然而,实施幸福教育需要一批能够幸福从教,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拔尖教师,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教师必须迈过“理论素养”“人文素养”“研究素养”等几道坎,这样教师队伍才会有质的飞跃。教师要“打磨”,就是要用“幸福从教文化”浸润,这就要求学校对教师进行“个性化培养”,需要对教师队伍状况进行整体分析,用具体化的目标要求,用针对性的举措保证,用适合的平台磨炼。

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思考,让我们进一步明晰了学校改革的方向,寻求让学校成为让儿童幸福栖息乐园的行动之路。当学校心系孩子长久的幸福,关注孩子当下的幸福,当老师眼中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我们的教育才会张扬生命的色彩,充盈生命的温暖,舒展生命的灵性。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和谐的校园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育是师生共赴的生命盛筵,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这是何等理想的教育愿景,西新人将为此而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孙双金.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J].江西教育,2007(8). 责任编辑:丁伟红

Survey of and Reflection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ppiness Index

JIN Song-wu & WANG Ying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7

关键词 中职学校;幸福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105-02

“回到有意义的生活”日益成为中职教育的基本理念。2008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而幸福作为生活的基本价值和意义,作为人生的基本理想和目标,理应成为德育教育关注和作为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支点。由于中职生幸福成长关涉自我与社会、家庭与学校、能力与品格、现实与未来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系统地考察和设计中职幸福教育的要素构成及运作机制,合理构建幸福教育模式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任务。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整个社会有其物质条件日益关注自身的美好幸福,建设 “幸福中国”的新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行动重要指南。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低俗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工具主义、虚无主义等陈腐观念严重损害青少年健康人格;它警醒和催发着教育者要迅速行动起来,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去积极体验生命幸福,发展追求幸福的能力,进而实现自身健康而快乐的成长。通过合理的幸福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中职生的一些人格问题,如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化、就业化的倾问所造成的学生精神的单向度、能力的片面化、理想的平庸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生活的无聊与空虚感。终身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教育要立足当下,谋划未来。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当下的幸福体验,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幸福的能力。

中职生自身能力的欠缺以及就业收入的低微已经导致中职生幸福感的相对缺乏,表现在中职生自爱、自信和自尊等美好品格难以达成上。德育教育要从学生这一成长的困境出发,动员尽可能多的文化和设施资源,以科学的幸福理论为指导,培育其健康发展自身的能力,提高其对人生成长的复杂性的认知,增强其对未来实现幸福的信心,如此将会有效调动中职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一、需求分析

现在,社会普遍喜欢把名利作为评价幸福的标准,这是一种可怕的价值取向。“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过程。很多人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幸福?关键是他缺乏正确认识幸福、努力创造幸福和充分享受幸福的能力。“幸福”作为一种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取。

众所周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就在于职校师生的生存、学习、和工作状态相对消极,幸福感、成就感低下。这种不幸福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也最终影响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完成。老师也因生源不理想而导致较强的职业倦怠感,加上家长与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较低,使得教师更是缺乏事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学生的学业倦怠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目前,全国的中职在校生已超过2200万人,这个如此巨大的群体对于“幸福”的理解偏差将会对这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亟需对学生开展幸福教育。

二、建设目标

“幸福教育”就是要整合全部教育资源,开发各种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载体与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幸福、努力创造幸福、充分享受幸福”的幸福能力。具体目标是:

1.要创造和丰富“幸福教育”下的幸福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活动,创建幸福家园;打造优质教育服务,创建幸福导航中心;结合企业文化,创建幸福班级。

2.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人生幸福导师:构建和完善全员德育体系;提升全员教师的理论素养,完善幸福教育的方法论指导;开启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德育能力互补计划。

3.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幸福的能力: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体系,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和彰显个性品质;创建职业核心能力实训中心,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4.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幸福课堂:建设和实施幸福教育校本课程;彻底转变德育课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改革与创新课程评价的方式与内容,建立幸福指标评价体系。

三、建设内容

1.创造和丰富“幸福教育”下幸福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主题活动,创建幸福家园。以“幸福”为主题开展文艺汇演、校园歌手赛、技能节比赛、辩论赛、摄影比赛、篮球赛、羽毛球赛、演讲赛、心理剧表演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施展个人才能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而且活动效果显著,发挥了重要的德育教育作用;创建快乐驿站、星光大道、幸福之星等,以“幸福、快乐”的氛围引领校园文化,让学生特色活动成为幸福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2)结合企业文化,创建幸福班级。以“幸福”为核心、以专业特色、文化、培养目标为主线,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班集体,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推动“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可以聘请企业界成功管理人士、能工巧匠到学校开展职业能力和职业文化的讲座;将实训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实现在校园中对职场环境的模拟。

(3)打造优质教育服务,创建幸福导航中心。幸福导航中心包括教师事务中心、学生事务中心及社会服务中心,旨在整合各部门的服务资源为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一体化服务,提升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幸福感。

教师事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与协调。教师事务中心的成立实现了服务资源的横向整合,真正体现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使教师从繁杂的非“职业性”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助于凝聚力量,振奋人心,增强幸福感。

为了让学生和家长在办理学生事务时得到更方便、更专业、更热情的服务,解决以前办理学生事务时涉及部门较多、耗时较长等问题,可以专门成立“学生事务中心”。作为一个直接和学生面对面的部门,学生事务中心可以给予学生最大的耐心和关心,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以及自己的生活诉求,学生事务中心会记录起来,然后层层上报,和各部门及时沟通联系,帮忙协调问题,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学校是被重视的群体,学校在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这也是一种幸福的体现。

除了办理学生事务,幸福导航中心还通过学校、企业、家庭、社会联动,邀请各方社会人士担任学生的幸福设计顾问。针对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市场需求、职业发展趋势等宏观环境,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幸福沙龙等活动,进行幸福环境分析;针对学生的个人意愿、能力倾向、个性气质等内因分析,帮助学生制定幸福人生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2.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人生幸福导师。

(1)构建和完善全员德育体系。为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幸福公民,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拟定教师成长规划方案,加强德育队伍培训和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全面教学育人的能力,成为学生人生幸福的导师。

(2)开启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德育能力互补计划。笔者认为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计划主要包括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班主任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三个阶段。前者需聘请企业专家到校为全体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等方面的讲座以及班主任下企业学习。研究阶段鼓励班主任撰写德育案例并结集或者申报相应的校级、市级德育研究课题。最后甄选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和展示平台。企业兼职教师德育能力提升计划主要对企业教师培训德育理论和常识,要求外聘企业人士参与听德育课,有听课、评课记录等。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专业教育思想,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德育理念,达到德育和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效果,实现教育的交互。

3.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幸福的能力。

(1)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体系,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国一直提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由“管束式”向“引导式”教育的彻底转变,并提供学生自己正确面对和解决他们自身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已成为目前中职学校幸福教育的一个重点。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这是一个基于学生内心诉求而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先进的群众性组织,是完全由学生组成、管理,并以积极维护学生权益为己任的学生团体,可以包括膳食管理委员会、学生校车管理委员会、安全与纪律委员会、学习委员会、社团发展委员会、绿色校园管理委员会、重大事件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分支。

(2)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和彰显个性品质。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与素质,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型主题活动或系列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环保、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如学习与践行《弟子规》活动、开展学生环保成果展示活动、在校园多处建立法律教育角、校园警示牌设计大赛等。

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彰显学生个性,中职学校要重点建设与打造学生特色社团。社团的建设与管理主要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治,社团发展的目的旨在通过将学生兴趣爱好与专业发展、校园文化相结合、相碰撞,来达到“幸福校园、快乐人生”的目的。

(3)创建职业核心能力实训中心,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称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方法能力(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自我学习)和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培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根本。劳动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就是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培训毕业生的职业基本素质,为就业服务。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和认证,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平台和抓手,能使毕业生按照职业生涯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能力的基本范围和能力点,在就业之前,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核心能力,并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证,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目标,为自己的满意工作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要建设职业核心能力实训中心,就要有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建立并完善形象设计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心智训练室、户外拓展中心等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室,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团队合作能力、语言及沟通能力以及个人管理能力。还可以联合心理咨询室建成情绪管理中心,帮助学生培养调节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幸福课堂。

(1)建设和实施幸福教育校本课程。幸福教育其实很宽范,要把这一教育在教学中实施,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是让幸福教育贯穿于速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发校本教材,实施幸福教育课程,如“主题班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升旗课程”、“阳光心灵课程”、“荣誉课程”、“仪式教育课程”、“社会服务课程”、“社团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等。

(2)彻底转变德育课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

(3)改革与创新课程评价的方式与内容,建立幸福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校园幸福教育数字化管理评价平台,主要包括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数字化管理平台与行为德育数字化评价工程。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数字化管理平台主要是对学生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进行即时的数字化管理。如德育实践活动的方案和实施要求以及任务下达实现全程网络化,各德育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对整体工作进行数字化上报。行为德育数字化评价工程从学校对班主任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综合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来开展。学校对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予以量化考评,将考评结果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综合过程性评价包含荣誉激励制数字化和学生数字德育管理档案。

改革教育评价的内容,制定幸福德育标准和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及其基本标准和评价核心指标体系,侧重于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多元评价引领“幸福德育”实践,重新构建教师、学生以及班级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

总之,幸福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要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在中职学校校这样的一个群体,实施幸福教育更是刻不容缓,我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中职学校能参与到幸福教育的实践中来,让这个“缺失爱”的团体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怀。

参考文献:

[1]赵欣.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J].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与职业),2007,(9).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8

[作者简介]尤勇(1972- ),男,陕西富平人,西安体育学院体育传媒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65-02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工程,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领先地位,对此,全社会上下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将其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努力践行着。然而,综观德育工作,情况不容乐观。从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在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偏重于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注重社会原则与规范的认同与纳入,忽视了学生个体实际的道德情感与需求,学生不断地被社会化与工具化,这与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不相符;在教育方式上,高校偏重于以知识灌输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脱离了大学生的正当的人性基础,只掌握了知识是培养不出学生善良、正直、诚实的品质的。以人为本是德育工作的本质诉求和根本理念,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植根于人的生活,只有以生活为根本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引导学生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价值体系,追求生活的幸福。

幸福是人天生的追求权利与人生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作为人类行为之本原和始点的幸福是最重要的道德动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原则和规范从“入眼入耳”到“入心入脑”的转变,进而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就需要引入幸福教育。幸福教育的起点是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的观念、看法、标准,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观念,但却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时的表现。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紧密的关系,幸福观是稳定的、系统的、深层的价值选择体系,是一种评价幸福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不了解幸福的真正内涵,就不可能拥有高水平的幸福感。正确的幸福观是人追求幸福的重要源泉,即使处境不利,也能不懈努力追求幸福,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生存、发现快乐。相反,有些人由于树立了不正确的幸福观,即使生活一帆风顺,仍然很难从中找到欢乐、获得幸福感。因此,幸福观是幸福产生、维持和深化的重要条件。

一、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吉林大学“对大学生幸福观认知情况的调查和思考”课题组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学生对于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认识,从人生观的角度讲是积极的。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幸福观念模糊。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充裕和文化丰富,没有经历过父辈年代物质的匮乏与社会的动荡。他们不乏幸福的外在条件,但幸福的观念模糊、感知能力低下,以至于不知什么是幸福,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少大学生在校园中情无所系,无所事事,终日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喊出了“郁闷”的真实心声。

2.病态幸福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世俗的幸福观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人崇拜金钱、权力,注重物质享受,认为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以至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盛行。这些病态的幸福观腐蚀着大学生的精神,消磨着大学生的意志,大学生若以此作为幸福的标准,个人事业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实现将流于空言,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无从谈起。

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关于什么是幸福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的说法,如儒家提出的德福一致观,道家的和于自然的幸福观等,马克思主义在借鉴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理性的幸福观,即精神与物质相统一、劳动创造、集体主义、社会生活。先贤的各种幸福观都有其正确合理的成分,要学习借鉴,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幸福观教育:

1.生命教育。如今校园内外不时发生的大学生自杀及残害他人的事件让我们对生命教育产生了思考。生命是幸福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讲,活着就是幸福。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我们教育的一大遗憾。我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统一的宗教,没有人教我们去理解生命、珍爱生命,这造成了对生命的漠视。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的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终身幸福奠定根本的含义。

2.挫折教育。幸福的反面就是不幸,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坎坷和困难,我们要正确看待不幸,有应对不幸的勇气、决心和智慧。挫折是对人的磨炼,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娇生惯养,没有受过什么委屈,当来到大学独立生活时,面对困难和挫折,显得手足无措,甚者做出偏激举动。要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促使其心理不断成熟,意志更加坚强,通过对不幸的体验和应对,真正体会到幸福的可贵。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大学生社会人的角色的转化,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习教育。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更多的时间是用在学习上的,没有过多的时间和条件去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其中充满着思考和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和创造本身就是幸福。学习中,当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不断深入到新的更高的领域、获得理想的成绩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快乐的。知识的获得、创造的成功,其中的快乐幸福非亲身经历而不能体味。在大力倡导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今天,树立个人终身学习理念的时代,作为大学生,应该珍惜在校学习的大好时机,努力学习,奋发学习,快乐学习,幸福学习,为个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三、幸福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对大学生深入进行幸福观教育并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在认识幸福观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1.将幸福观理论引入课堂教学。马克·凡多伦曾经说过,教育给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最好机会。最佳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共同成长。2006年美国名校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不是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而是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开设的“幸福课”,这门讲授如何得到快乐的幸福课,即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上座率最高的课程。

因此,要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有关幸福理论的有益成分,形成中国特色幸福观理论,并对学生进行讲解。要重点对大学生的病态幸福观进行剖析,指出其危害,从理性的高度,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崇高目标的向往与追求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要让大学生从理性的高度正确对待自身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并不断地把某些低级的需求上升为高级的需求,形成理性、科学的幸福观。幸福观理论课堂教学能让人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内涵,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让人在多彩的生活中多方式的创造幸福。

2.树立典型榜样,进行宣扬示范。通过典型示范、榜样教育,以典型和榜样的美好品质感染大学生的内心,引导他们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观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同时,引导大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讲述奉献故事,分享奋斗经历,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向模范看齐,形成先进带动后进、少数带动全体的共同进步局面。大学生洪占辉家庭不幸,身处逆境,十几年来一边上学,一边照顾自己的妹妹,凭着自己顽强毅力,他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幸福,成为感动中国的当代大学生的楷模。郭明义,鞍钢的一位普通职工,28年如一日,将自己的所得资助贫困学生,他追求的是人生的一种大爱、大幸福。他们用言行为我们诠释了幸福的内涵,也为我们思考幸福观问题提供了颇多启示。

要根据形势发展搜集典型,切合时机推出榜样。社会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出现或发生时,往往是加强和改进幸福观教育的重要契机,此时紧抓时机,推出榜样,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参加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幸福需要教育,更需要体验。理论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获得积极的情感,才能进一步在观念上得以强化,从而自觉转化为个人的行动。所谓体验,一方面指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指社会实践。幸福是一种过程,要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真切体验片刻的幸福。帮助他人,体验奉献的幸福;创造发明,体验成功的幸福;感恩亲人老师,体验人情的幸福等。

4.营造校园氛围,凝聚各方合力。校园文化要将幸福观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台、网络、宣传栏等舆论工具的作用,在舆论的理念、导向、内容上主动对大学生进行或隐或显的影响。改变政治说教过重或纯粹娱乐色彩较浓的倾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谈人生、谈幸福。树立责任意识,宣传科学的幸福观,发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幸福观教育的和谐氛围和优良环境。学校的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做到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自力量,在幸福观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和最优结合,形成教育的整体效应,力求实现幸福观教育的整体性与协作性。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现了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开展德育的切入点和有力抓手,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动机与活力,是德育生活化的具体途径。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更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9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述及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某个阶段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1]目前学术界认为有主观幸福感有三个重要衡量标准,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其中,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是最有效的衡量标准。[3]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4]研究证实主观幸福感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它是长期而非短期的评价,不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它是平稳波动相对稳定的。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根据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分数都高于平均分,而消极情感的分数则低于平均分132。[5]其中在整体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是没有差异的。而进一步调查研究,经济状况只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影响。[6]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等方面。主观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因素、心里参照系、归因倾向、成就动机程度等。

三、增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祖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于我国以后的建设有很大作用。

(一)加强幸福观教育,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理论知识传授的任务,幸福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次高校教育还应加强素质教育,突出人文关怀。很多大学生在校园中他们没有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或者是思想上缺乏明确价值观的引导,都导致他们没有勇于追求幸福意识和能力。[7]

(二)融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梳导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以提高其心理素质,而且能增强大学生抗打击能力,使其在挫折中不断的适应环境,培养其稳定、积极乐观等良好的人格特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由此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以增强。[8]大学生是一个集学习和日常生活于校园之中的群体,而目前生活辅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关注大学生生活动态,在摸清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生活辅导,能有效改善其生活状态从而影响其生活态度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本质上讲主观幸福感的教育是一种价值观认同教育,要使主观幸福感为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教学方法是关键。

1.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多种心理需求

隐形课堂是对校园文化活动一个很形象的诠释,它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具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影响深远等特点决定了其能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多种心理需求,使大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和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并在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享受过程、收获成长、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感受更多的幸福感。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对于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身心的发展除了课堂的学习,更多的来源于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活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能力: 一是组织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健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同时积极探索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在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既增长才干,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2.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幸福感

社会实践,就学校而言,它是指相对于理论教学以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或实践环节, 狭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第一课堂以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或环节。[9]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基本上都是父母的手上宝心头肉,再加上平时待在学校学业功课繁重,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普遍现象。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支农服务、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和勤工俭学社会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并在实践过程中收获感情、收获喜悦,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从而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式,提升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学习也是一个创造幸福的活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0]较高的层次需要是在较低的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由低到高直到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生的价值得以实现,这时,人们将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能进入大学校园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它能满足大学生喜爱学习这样一种社会需要。同时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学习目的的崇高性也能带来幸福感。因此,高校应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对大学生采取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参考文献]

[1]Denier E.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y Bulletin[J], 1984,95(3):524-575.

[2]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3]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 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22-224.

[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3(2).

[5]张 灵,郑 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2).

[6]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

[7]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8]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1).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0

对于儿童而言,课程是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课程是活动,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课程是创造,在一系列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智慧得到开启、潜能得到开发。基于农村孩子幸福童年的适性课程建设在课程的定位上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定位于农村儿童。“农村孩子”是指远离城市,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他们或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或是因父母打工早出晚归而缺少照料,或是流动频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孩子学习比较单一,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又表现出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基于农村孩子幸福童年的适性课程,就是要着眼于这些“农村孩子”的发展,帮助他们张扬个性,发展特长,使其在学校课程文化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幸福。

2.着眼于幸福童年。“基于幸福童年”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幸福,与社会、家长共同携手,为创设“幸福学校、幸福班级、幸福课程、幸福课堂、幸福活动”而探索行之有效的办学理念。通过学校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让农村孩子在多样化的课程学习中寻求个性发展;通过关注孩子的心理特质,让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层次的孩子在学校能够享受到童年的幸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孩子在学校的大家庭中都能茁壮成长,为一生的幸福奠基。

3.强调课程适应性。我校的适性课程建设,强调以“幸福童年”为目标,通过改造和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构建适应每个学生个性需要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的、指向个体全面而独特发展的课程体系。即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特点――“幸福童年”和学生实际发展――“快乐成长”需求的课程。

二、基于农村孩子幸福童年的适性课程架构

基于农村孩子幸福童年的适性课程架构,旨在探索幸福童年适性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以师生的幸福为目的,尊重和爱护师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师生幸福感。“幸福学校、幸福班级、幸福课程、幸福课堂、幸福活动”是学校适性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遵照国家课程标准,我校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即在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上进行创新,形成有鲜明学校特点的学科课程;二是特色活动课程化,即围绕学校特色活动安排,将准备设置的活动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系列化、整体化的设计安排;三是各类课程综合化,即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各学科课程之间内在的关系,按照融合课程理论将他们统一落实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目标上来。

基于农村孩子幸福童年的适性课程架构整体设计图

以语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例,我校将语文课程整合为四个部分:“语文课,8课时/周”“品生课,2课时/周”“儿童剧,1课时/2周”“语文活动课(包括经典诵读、汉字文化、故事会),3课时/周”。

“语文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但在内容设计上进行了校本化改革:一是改革课时设计,第一课时提升认知,第二课时形成语言文字能力;二是改革内容,构建了主题式阅读与课堂教学联动,让阅读养成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是我们的主张;三是“拼音教学改革”,根据“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基本思路,在拼音教学中形成我们独特的拼音教学模式;四是识字教学改革,我们根据汉字自身的特点建立了“寻根识字”的生字教学模式,从一般的“听、说、读、写”四会的目标提升到培养学生的“注意、想象、观察、思维”的认知品质。

“儿童剧”课程以学生“自读、自编、自导、自演、自赏”为主要课程实施方式,以教材的内容为主题,根据主题展开课外阅读与讨论,并将内容活动化。春学期“迎六一”会演,秋学期“迎新年”会演。

“经典诵读”不是简单背诵、记忆,而是通过游戏寓教于乐。建立了“看画说话”“看诗说话”“看画对诗”“以诗对诗”是经典诵读的过程。

“故事会”培养儿童的语言思维以及表述能力。它对于儿童的语言加工能力、语言逻辑思维以及阅读理解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汉字文化课”,根据汉字的表意特征、形声结合的特点以及汉字的形象化特点,我们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它包括:根据字形特点设计的“猜字谜――猜猜我是谁?”,根据汉字的演变规律领略汉字的字美――“看看我多美!”,根据汉字衍生与拓展特点设计的――“我的朋友多”,以及根据汉字字形变化的特点设计的――“汉字魔术”。

三、基于农村孩子幸福童年的适性课程实施

围绕“基于农村孩子幸福童年的适性课程”的建设,我校以项目管理为手段,设立课程开发中心和课程管理中心两个课程实施机构,从课程开发、实施策略、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课程的实施管理。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以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为起点,采用“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程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动预习,精讲多练,归类整理,互动交流。

主动预习――要求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知识转变成问题、将问题编写为练习、将习题按照变式分类归纳整理。

精讲多练――讲就是总结,总结练习的目的与结论;练就是提炼,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原理。就教而言,讲是引导;就学而言,练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能力。

归类整理――纵向的同一属性知识点之间关系,横向的不同知识点之间属性总结。就教而言,是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打通年段之间、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就学而言,是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1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通识教育;本土化研究

自2000年Seligman教授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倡导以积极的视角理解、诠释人类的本质与价值之后,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挖掘人类自身积极力量的运动。进入21世纪之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又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哈佛大学本-沙哈尔博士主讲的幸福课(positivepsychology)超过该校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之后,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育理念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在全球广为传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启动幸福教育实验或幸福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在国内,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实施幸福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引领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的尊严、幸福感和公平感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从侧面反映出“幸不幸福”已经成为当前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诉求,符合民众的内心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在2012年率先面向西南交大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幸福心理学。这门课程先后被列为学校首批通识课、优质示范课程建设。开设一门课程,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课堂上将会分享到什么内容?这是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课程内容既是最基本的教学构成要素,也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我们结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探讨关于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对构建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通识教育之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着眼于人整体发展的教育。最普遍的解释就是通识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或培养通才的教育。通识教育面向人的生活,强调让学生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引导个体思考生活的意义、生存的目的和生命的价值。在当前大学教育偏向工具性价值,忽视发展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生成性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恢复了教育的应然价值,让教育回到“立德树人”的本来使命上来。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2]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着眼于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这与通识教育的使命是相同的。两者都立足于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给人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不同于通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通过培养、提升和健全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生命意义的生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的积极心理学,其彰显了人类在增进自我心理健康过程中积极的一面,修正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弥补了以问题为导向带来的失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必然应该体现通识教育之义,符合通识教育的内在规范性。

(二)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幸福心理学课程践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诠释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应该讲授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自从Seligman教授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之后,研究者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至今已研究出许多富有价值的成果,也有专门的刊物《PositivePsychology》刊登这方面的成果。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心理学的所有学科,修正以往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实现了价值的回归和平衡,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自我、积极教育。这为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探索的空间。自我、人格、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危机应对等都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在这些普遍被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均有涉猎,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在自我方面,不仅提出积极自我的概念,还进行了许多自我的积极方面(如内隐自尊、自我提升、自我接纳、自我调节等)的研究;在人格领域,提出积极人格、心理复原力、坚韧性、自我成长、心理一致感等。这为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为梳理教学内容体系提供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应体现本土化特色

跨文化的研究表明,文化是重要的变量。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轫于西方,探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都根植于西方文化,深受西方价值的影响。这些西方背景下的积极品质的内涵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相应的那些积极品质的内涵并不一样。以自尊为例,舒首立等人对比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自尊含义,指出中国人的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和评价,包括个体自尊、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而西方的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或者情感,具体表现为自我胜任感、自我价值感或者二者的结合。[3]同时,一些在西方心理学文献中被视为消极的心理变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却非常适合。比如,Butler等人研究发现,持西方价值观念的欧裔美国人使用表达抑制策略,会使自己的人际互动活动减少,并给同伴留下负面的印象,甚至会激发其敌对行为,而亚裔美国人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效果则恰好相反。[4]不仅如此,中西方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与西方的幸福观相比,中国人的幸福更多受到人际关系质量以及环境的影响;中国人的幸福强调精神的满足,追求境界之乐,一种值得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国人在谈到幸福的时候,与不幸福互设为背景,两者相互依存。[5]鉴于此,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应该在中国文化背景中重新认识、诠释这些积极品质和力量,另一方面要注重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揭示本土文化有的心理现象。比如,中国人常讲的“人情”、“人缘”、“乐”、“福”、“孝道”、“报恩”、“自强”等。这些品质与中国人的幸福密切相关,但却没有在西方文化中进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可喜的是,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比如,黄希庭等人通过质性研究范式,揭示中国人的诚信包含诚实、信用、信任和责任心四个方面。[6]这为我们讲述中国人的积极品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教学内容应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

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之上。只有学生愿意投身其中,课程才能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自我认识层面上促进自我提升和积极改变。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期望和动机。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征集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初衷和期望。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都期望通过课程教学了解幸福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不幸福?如何让自己幸福?如何在困境或挫折中让自己解脱出来?这些问题实际上聚焦于三个方面:What———幸福的内涵,Why———幸福的原因(机制),How———幸福的方法。其次,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希望了解的积极心理品质。笔者曾经对180名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一些希望了解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以词语作为分析单元对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孝道、善良、谦虚、自信、乐于助人、诚信等积极品质。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融入这些积极品质。最后,还应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多年来学生教学反馈的意见和学生心理困扰的问题来看,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自我认识、压力与情绪管理、人格发展、思维方式等都是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热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从积极的视角来解答学生的这些困扰,引导学生正视这些问题,激发他们自身的正能量。

二、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初步建构

(一)制约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因素

作为一门高举幸福教育旗帜的课程,幸福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体系是制约其课程建设、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积极心理学运动从兴起到现在已有十几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没有一个合理的架构组织其成果。这与积极心理学运动本身的发展特点有关。首先,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只是对心理学的价值进行修正和补充。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积极心理学仅限于探讨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以及积极转化的基本规律,而非研究范式的根本变革。其次,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从一开始,其创始人Seligman教授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研究框架体系,甚至明确反对这样做。Seligman教授从研究的角度提出,可以从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组织和制度三个方面推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7]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成果的丰富,积极心理学陷入主题凌乱的困境。最后,不少学者尝试着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中梳理出理论框架。比如,Peterson、Carr以及Snyder和Lopez分别编写的积极心理学教材,都对梳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遗憾的是,学者们尚未对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达成共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结合我们多年教学的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认识与体验幸福、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认知、积极的人格、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社会环境、压力的积极管理与积极压力、积极的自我改变这八个方面,并以此来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板块。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在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希望能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内心中洋溢着积极精神以及充满乐观、希望和活力,用积极的视角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境,用积极的认知理解人生发展中的挑战,并在自我积极改变动力的推动下,塑造积极心态,铸就健全人格,构建人生的意义。

作者:雷鸣 陈华 汪小容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苗元江,朱俊杰,王旭光.幸福课程概述[J].江西教育,2013:1-2,21-23.

[2]刘惠珍.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J].高教论坛,2007(5):51-53.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2

第四十五中学的幸福教育,就是学校通过课程的设置、教育教学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环境氛围的创设等,使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和感受幸福,提高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为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过程。幸福教育有意识地以文化、科学、艺术与体育等形式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引导师生改善自身。使学生的智慧和人格同步发展,造就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艺术的气质,使学生拥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风格、体验幸福的境界;使教师树立幸福从教的职业自豪感、成就感;构建和谐教育,实现师生共享的幸福。

为充分挖掘具有幸福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内涵,激发全校师生的爱校情结,第四十五中学成立了“学校精神征集小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梳理新形势下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新的“三风一训”,即“爱探索、爱真理、爱创新、爱生活”的校风,“精于所学、喜于创新、严于授业、乐于树人”的教风,“明德、知耻、善思、好问”的学风和校训“崇德、尚智、健体、乐活”。学校精神与幸福教育的目标最终形成高度一致性,就是“培养言行得体有教养的人、感恩生活有良知的人、明礼诚信有责任的人、勤学体健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校成立了幸福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幸福教育特色建设的三年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整体思路是:以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教科研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关键,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创新点,以多样化活动为渠道,以制度激励和资金投入为保障,以促进师生幸福为宗旨。

教师职业的幸福

对教师而言,幸福教育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即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每学期给全体教师免费赠书,并推荐书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两年多来,学校向教师赠书385种1360余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师的20项修炼》《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书籍使教师认识到幸福感源自职业的自豪感、成就感。教师在阅读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学习教育智慧,在学习、反思、实践中提高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并获得职业幸福。在读书交流会上,大家分享阅读中的收获和体会,记录读书感悟和阅读心得,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名为《最是书香能致远》。教师记录职业幸福轨迹的教学反思集《馨语》已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12年4月,学校举办了首届读书节活动。在学科组、课题组读书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推荐8位教师参加读书节交流演讲大会。8位教师或从读书与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角度,或从读书观照情感、精神世界的角度,讲述“读书是这么好的事”。2012年年底,学校“竹香书苑”落成,正式向教师开放。在这里,教师们品一杯咖啡,畅所欲言;捧一卷好书,潜心钻研。学校对教师幸福的关注,从工作状态上升到内心感受。

教育科研引领

学校将创建特色高中校与“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学校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师的职业幸福与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这项研究是结合学校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教师搭设成功的平台,为每一名学生奠定人格和学力发展的基础”来定位的,通过研究使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学校文化乃至教师个人的发展观之中,使教师个人价值观与学校的价值要求相吻合,使教师在思想深处对学校整体产生归属感,对学校文化产生认同感。这项研究更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精神世界,追求教师发展中的自我超越、自我价值实现,强调在追求超越和发展,体验、收获幸福。

助推专业成长

学校完善制度机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学习培训,提供发展的外部条件。2012年,落实教师系列培训计划,开办5次讲座,主题分别为“中学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做一个快乐的好老师”“读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说课”“教育创新论文的撰写”。2012年7月,选派14名学科组组长赴山东等地学访,交流特色学校建设经验,参加全国第二届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返校后作学访体会交流汇报。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请天津市耀华中学心理健康专家张丽珊讲“感悟幸福,做智慧型教师”,请天津市教科院曹瑞博士讲“幸福可以学习”,请天津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讲“高效教学模式”,请天津社会主义学院王竟副院长讲“做一个快乐的好老师”等。

学校制定了新任、骨干、优秀三类教师的培养计划,健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形成了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的系统培养机制,重点研究“敬业—专业—乐业”的教师健康成长策略。在青年教师群体中评选“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校园之星”等,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四十五中读书人物”等,举办“四十五中创优杯赛课” 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收获成就感和自豪感。目前学校在岗教师中有特级教师6人、“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2人,这是学校长期重视教师培养工作的最好证明。

实施情感管理

学校通过优化管理的方式,使管理朝着科学化、人文化方向发展。教师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组织教师合唱团、钢琴培训班、趣味运动会、教师节文艺汇演、春节聚餐会等活动,举办瑜伽、健美操辅导班;每年春节慰问老教师,教师节为教职员工体检,教师生日赠送购书卡;举办教职员工结婚周年庆祝仪式;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我们走进爸爸妈妈工作的美丽校园”活动,使教师子女感受多彩校园文化,了解父母工作的环境。这些活动增强了学校的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为了让教师感受到幸福教育与个人的需要紧密相联,学校为教师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为美术教师胡阶庆开办“万水千山总是情——山水画展”,为音乐教师王潇、举办“潇湘丹韵——独唱独奏音乐会”,激发了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

学生成长的幸福

幸福教育特色在学生身上体现为“一条主线,两翼齐飞”。在教育教学主线上,参照中华传统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的观点和现代教育理念中“关注差异”“多一把尺子衡量”“个性发展”等观点和理论,采取分层推进、共同提高的策略。同时,关注体育、艺术教育,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体味成长的幸福。

在幸福课堂中成长

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课后减负。通过“成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生幸福感策略的研究”“在地理教学中师生共享幸福感策略的研究”等多个市级“十二五”课题研究,着力打造“幸福课堂”,核心理念是“民主、开放、科学、规范、尊重、对话、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将幸福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获得成就感。教师通过及时的、个性化的鼓励和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机,使学生在课堂中感悟成长,分享快乐,感受幸福。

在校本课程中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幸福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在学校的倡导下,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开发幸福教育校本课程——幸福课程,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幸福观,在心灵深处埋下幸福的种子。

幸福课程分3大类:幸福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分别体现了6个主题:健康生活奠基幸福、和谐身心提升幸福、文化探源体会幸福、开阔视野感悟幸福、关爱生命拥有幸福、艺体陶情分享幸福。具体包括:营养与健康、饮食趣味、积极心理学、感恩与幸福、品茗闻香、茶文化、灯谜、旗袍文化、诸子百家、节日文化、品味中庸、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灾害自救、关于生命、急救基本知识、生命瞬间、紧急避险、中医精华、水墨芬芳、篆刻艺术、古月琴音、动画影片欣赏、手工编织等45门幸福课程。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选课平台,全校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学生将选课称为“抢课”,对幸福课程的期待已成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本课程还具有无痕的德育功能,使爱国主义教育和祖国传统文化意识深入学生心灵。

2011年,学校将幸福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成果汇集成《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幸福课程》校本教材,由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在心育特色中成长

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其中开辟了个体、团体心理咨询场所,心理宣泄空间,心理放松训练空间等,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个体、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校园心理活动。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组,每月开展集体教研,分析探讨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本月将开展的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自愿担任心理志愿者、进行同伴互助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2012年5月,学校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全市展示了心育工作的成果。同年,学校被评为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

在艺体活动中成长

艺术教育是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开展校园艺术节、班班唱、牡丹节、书画艺术家进校园、高雅音乐进校园等活动。学校成立了各类学生艺术社团,如合唱团、管乐团、美术社、舞蹈团、街舞社等,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型、多样的艺术活动,力争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一种或多种艺术技能。

2012年,学校参加了第十一届天津市文艺展演比赛,选送的管乐小合奏《乡村的骑士》、重唱《和谐之声》和《kukuleczka》、小合唱《楼兰传说》和《小杜鹃》获一等奖,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校园电视台制作的节目《新偶像时代》获二等奖,舞蹈《黑骏马》获三等奖,成为2012年河东区在市级文艺展演比赛中获奖节目数最多的中学。由于艺术教育成绩突出,学校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强健学生体魄是幸福教育的根基。学校从选项课模块教学入手,编写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形体与瑜伽等8个模块教学计划,学生按照自己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自主选课。同时,把阳光体育与群体活动相结合,把校级体育比赛与班级联赛相结合,把普及与彰显特色相结合,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