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教学法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5:05

过程教学法论文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1

2英语写作之过程体裁教学法

(1)提出

从严格意义上讲,过程体裁教学法是一套从国外引入中国的英语写作教学法。2000年,英国的RichardBadger和GoodithWhite两位学者在ELTJournal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成果教学法(theproductapproach)、过程教学法(theprocessapproach)、体裁教学法(thegenreapproach)三者的新型写作教学法。通过分析发现,以上三种教学法各有利弊,但彼此又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有必要将它们结合起来,从而取长补短。虽然Badger和White将这种新的教学法命名为“过程体裁教学法”,但实则是将成果、过程和体裁教学法各自的优势都结合到了一起。

(2)核心观点

Badger和Whit(e2000)指出,过程体裁教学法的核心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写作需要:关于语言的知识(knowledgeaboutlanguage)——成果和体裁教学法所强调的;关于写作的语境和目的的知识(knowledgeofthecontextandthepurposeforthewriting)——体裁教学法所强调的;语言运用的技能(skillsinusinglanguage)——过程教学法所强调的。第二方面,培养写作能力需要:开发学习者的潜能(learner’spotential)——过程教学法所强调的;为学习者提供输入(input)——成果教学方法和体裁教学法所强调的。过程体裁教学法将教师(teacher)、学习者(learners)和文本(texts)视作三种写作输入源,分别作用于写作的不同环节。写作教学应重视写作的情景(situation),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purpose),并充分考虑话语方式(mode)、话语范围(field)和话语基调(tenor),然后再生成正式的书面英语,最后成文(text)。

(3)引入中国

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的韩金龙教授在《外语界》上发表了题为“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一文,详细介绍了Badger和White的理论,并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体裁教学法写作教学步骤”。此举开创了国内过程体裁教学法研究的先河(。赵霞,2010)韩金龙发现,虽然Badger和White对过程体裁教学理论进行了阐述,但却未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步骤。为填补这一空白,韩金龙总结了一个四阶段的教学步骤,即范文分析、模仿写作/集体仿写、独立写作、编辑修订。他还提出运用该教学法所应遵循的四项根本原则,为教学应用指明了方面。韩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与教育人士的注意,随后逐渐出现了关于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各类理论与实证探索。

3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国内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经笔者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十五年间关于英语写作过程体裁教学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理论与应用探索,二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又包括了可行性研究、有效性研究和对比研究)。

(1)理论与应用探索

孙艳华(2006)评价过程体裁教学法为“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新举措”,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体裁,并提高写作效率。郭燕和宋兰(2007)剖析了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如何通过过程体裁教学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艾懿和杨福(2007)认为在雅思写作教学中有必要运用过程体裁教学法,让学生既从微观上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也从宏观上了解语篇建构。刘淑华(2008)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过程体裁教学法的“五阶段操作方法”,并提供了一套评估方案。赵霞(2010)探讨了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应用模式与优缺点,总结了该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张芒(2010)讨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必要性,评价该教学法为符合中国学生需求的有益尝试。任永东和张健(2014)的研究重点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他们分析了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这一阶段教学中的运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学习小组为合作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以个人写作成长记录袋为载体,有效实施过程体裁法写作教学模式”。笔者发现,以上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将Badger和White的理论作为基础,又继承了韩金龙的四阶段过程体裁教学步骤。在探讨教学应用时,尽管有实践者提出了有别于韩的教学步骤(如刘淑华的“五阶段操作方法”、任永东和张健的具体到合作形式、核心和载体的教学模式等),但它们都可被视为是“范文分析——模仿写作/集体仿写——独立写作——编辑修订”四阶段模式的延伸。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研究实则都肯定了韩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步骤的合理性。

(2)实证研究

关于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大致可分为可行性研究、有效性研究和对比研究三类。首先,任荣(2005)对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仍以14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沿用韩的四阶段教学步骤,最后对实验对象的英语作文进行分析,认为该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可行,但也存在着不足。其次,有效性研究。高健、傅克玲和赵耀(2011)通过实验发现过程体裁教学法能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互助学习、丰富学生词汇方面发挥实效;马兰(2006)在韩金龙的四阶段步骤前添加了一个“前写作过程”,通过个案分析与成绩统计实证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黄坚和李梅(2012)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将过程体裁教学法融入到英语写作课的宏观和微观过程设计,确定了该教学法的现实指导意义。再次,对比研究。研究人员在将过程体裁教学法分别与成果过程教学法(孙春玲、冯国平,2009)和成果法(姚香泓,2010)相比较的实验中发现,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写作策略、灵活运用知识、增强写作兴趣方面具有优势。

4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国内英语写作教学领域的发展展望

目前,关于英语写作过程体裁教学法的研究已经从大学课堂延伸到了高中课堂,从理论探索发展到了实证研究,从探究“是什么”转变为“怎么用”。当然,当前的研究仍处于逐渐丰富、尚未成熟的阶段,许多理论有待深究,也期待更多、更有说服力的实证结果。展望过程体裁教学法在未来英语教学中的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向: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8-02

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育理论不断的更新,向着方法论的方向演变,也可以说语文新课程推进过程,就是语文教育理论向方法论转化的过程。本文首先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探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具体任务,并提出研究方法论的意义所在。

一、语文教育方法论概述

顾名思义,方法论就是人们采用何种方式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是人们感知并改造世界的根本所在。教育方法论是在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的,解决在教育中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主要是对语文教育理论实践运用问题的研究,探讨如何将语文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方法。不仅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同时应该知道如何进行具体的培养。总之,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主要是对教育理论的总结,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方法观点等。

二、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任务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目的在于提升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为语文教育提供充足的研究依据。具体来说,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1.历史研究

从语文教育理论演变过程,分析语文教育研究中方法和对象之间关系。沿着语言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的过程,对历史发展与演变中,几个阶段中的特点、矛盾进行分析,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形成的原因、发展意义等进行探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历史研究侧重于对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通过历史过程揭示方法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同时将研究方法论放在科学发展的观点下,找出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可以从语文学科独立开始,并对语文教育中的教材、代表性文献、专著等进行研究,深入的探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过程。

2.结构研究

通过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构建体系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探讨语文教育方法论构建问题。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入手,对方法论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与各学科之间、和各个教育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横向上,一般是对语言教育研究方法论与心理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学科方法论之间的关系,研究语文教育理论在这些学科中的运用,并探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中人文性特点。也可以说横向研究是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本体构成的分析。从纵向上,主要研究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人文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并对学科群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这些研究理论能够为语言教育研究方法论提供充足的动力,对促进我国语文教育方法论走向成熟具有特殊的作用。

3.理论核心研究

在研究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过程中,可以对其核心、结构、特点、理论基础等进行逐一研究,并形成一种研究体系。包括文艺学方法论重点在于批评、鉴赏;而语言学方法论主要是语用学基础等。以这些理论为研究的基础,对现阶段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中的相关研究方法、发展动力、方法和对象之间矛盾等进行研究,揭示语文教育研究的必然性,为语文教育发展提供动力与依据。

历史研究、结构研究以及理论核心研究三个部分的内容,共同构成了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内容。其中,历史研究为方法论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对发展历史的思考,促进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转化问题以及结构关系;理论核心研究集合了前两个部分的基础,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尽管这三项任务不是并列的,但其相对集中,相互渗透,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为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三、研究语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课题,在教育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研究的方向不够集中,很多研究都是停留在表面,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其中,董菊初老师对论方法和方法论进行区分,并在其著作中申明了其研究属于论方法范畴。随后,陈菊先等学者,相继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语文学科发展过程中,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通过方法论研究,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探讨出有效的实践方法,帮助语文教育学突破发展瓶颈,消化研究对象和方法之间的矛盾,保证研究方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研究对象需求。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语文教育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十足的进不,也尽力了多个发展时期,加强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水平,促进语文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能够分清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主要结构,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加以研究,逐渐形成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18-03

“法律文书学”是法律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西方国家的法学教育中,法律文书学是法律方法训练的重要内容,是法律从业者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1]。

一、实践性教学的确立

(一)“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概述

传统“法律文书”的教学采用灌输式的“讲―

学―背―考”教学方式,不但教学效果欠佳,还使学生误解该课程仅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写作训练课。因此,我们要对包括“法律文书课程”在内的众多课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改革,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确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方式。

任何学科的教学均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毋庸置疑,实践性教学对文书制作意义重大。为了实际锻炼学生的能力,“一些法律院系先后有针对性地借鉴了美国正在推行的‘实践性法律教育’的模式,力图把‘经院式’的法学教育转变为理论和实际融为一体的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教育模式”[2]。“法律文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掌握法律技能的专业人才。文书训练还具有“试金石”的作用,既能够全面检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又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文书的掌握程度,实

践性教学自然成为当下各个法律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实践性教学的弊端

实践性方式固然有利于教学,但是一味强调它则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1.文书格式化现象严重。格式化是法律文书课程的主要特征,为了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制作要领,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能够依照格式、模仿范文制作出法律文书即可。这种“工匠式”的制作,造成文书事实阐述不清、理由逻辑混乱的情况。

2.法律文书“不讲理”。说理是法律文书的灵魂,“文书的说理就是要把审理查明的事实和所适用的法律有机地结合起来”[3]。遗憾的是,对格式化的偏重造成“法律文书不讲理”的结果。文书法理论证薄弱,表明制作者思路不清,逻辑不明,如此制作出的法律文书只是增加了当事人对法律文书结果的质疑。“由于法理分析的苍白无力,使当事人觉得胜得茫然,输得糊涂。削弱了裁判的说服力和公信力”[4]。

3.与司法制度改革脱节。法律文书对司法制度的改革具有反映和推动作用。“由于当前法院裁判文书不能全面反映司法活动,说理不充分、透明度不高,不能充分表达司法公正”[5]。法律文书的制作不能脱离司法改革大势,应该顺应司法体制的变动,向社会和公众传达、反映司法制度及改革的内容。

二、重建理论性教学

(一)理论性教学的内涵

理论性教学不是传统“大满贯”式理论教学的重复,它是对应实践性教学方式提出的。过于强调技能而忽视基本法律素养培养,是一种误导学生的功利性实践教学。法律不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还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影响社会精神层面的指导性。“法律规则的背后,是法律的精神,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社会体现的总结和共识”[6]。所以,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是法律工作者所必备的。法学教育必须既重视培训学生的实践,也重视培养其基本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

实践性教学一旦掌握不好,徒使学生仅仅以模仿制作法律文书为目标,而丧失了以法律文书为载体,应用其所学法律理论知识的价值。“虽然可以快速提升文书写作的‘形似’水平,但总是让学生置身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法律文书的质量与法律实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之间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达不到形神合一、事实和法律真正契合的境界”[7]。法律文书教学要从过于强调文书格式化练习的过程,转变为以法学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精雕细琢式的文书制作,既提高文书的质量、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完善教学内容。

(二)理论性教学重建的意义

1.外在因素的推动――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的需

要。“三尺法台决百讼,一纸判决安万民”正是法律文书与司法公正关系的体现。“法律文书既是实现法律目的的工具,也是体现法律水平和实现司法公正的载体”[8]。程序和实体的公正性正是通过高质量的法律文书表达出来的。此外,司法改革的进程总是会体现在法律文书的制作中。例如,控辩平衡原则的确立使得裁判文书中必须通过控辩审三方事实的叙述进行表现。

2.内在因素的催生――“法律文书课程”教学的需要。“司法文书课既不是纯粹的写作课,也不是单纯的法律课,而是以特殊的文书形式表达法律、运用法律、宣传法律、实现法律的专门手段。因此,要制作一份符合法律要求的司法文书,既要有娴熟驾驭文字的书面表达能力,更要求有扎实深厚的法律素养”[9]。首先,事实是法律文书的骨干,对法律事实进行认定则涉及诉讼法学和证据理论的知识。其次,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对于存疑性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剖析,需要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实践中常出现法条冲突、竞合等现象,适用法律时对此若无法理分析,使人无从知道判断的理由,纵然结果公正也难以服人,此时,须以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等法律适用学方法解释理由”[10]。可见,注重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法律逻辑能力的培养,是制作合格法律文书的必要前提。

三、构建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法律文书教学模式

法律文书不但是一门传授文书制作技巧的法学课程,还承载了法学教育培养具有法律精神、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的期冀。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法学专业课程,它甚至比一般的学科更具难度和技巧,教师要兼具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及充沛的写作学、语言学功底和技巧。由此决定法律文书教学必须确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

第一,继续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面对复杂的案件事实和真伪难辨的证据,适用事理、法理进行严谨分析和论证,最后以法律文书的形式给出结论性意见,这是制作文书的必要程序。它是对制作者语言表述能力、法言法语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法学理论修养能力等等综合能力的考验。长期的刻苦训练和实践是达到此要求的唯一途径,所以,“法律文书”教学必须继续使用实践性教学方式。

第二,引入理论研究性教学。首先,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理论知识,“法律文书学”也不例外。其次,法律文书的功能需要以理论研究作为基础。它不但记载、反映乃至于推动多种法律活动的开展,还是法律工作者总结经验、传递法律精神不可或缺的载体。理论研究性教学方式成为培养学生必要理论素养的当然选择。最后,“法律文书”教学本身也需要确立理论研究性教学方式。

法律文书通过文字表述确定纠纷性质、当事人责任,选择适用不同的部门法,均是建立在文书制作者具有较高的法学理论功底基础之上。“法律实践中越来越凸显出理论功底的重要性,无论是法官洋洋万言论证缜密的判决书,还是律师对当事人权益的据理力争,都要求他们利用法学的原理、思维方式进行论证,这无疑对他们的法学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掌握一些法律的操作程序,了解一些法律的规定,而没有通过法律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进行价值衡量和利益权衡的高超艺术,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是不可能的”[11]。所以,理论研究性教学对法律文书课程之内的各种法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双重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以传统的法律文书教学为基础

塑造双重教学方式不是对原有的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目前,仍然要维持“法律文书”传统的“教―学―看―练―改”的教学方式。第一,“教和学”是教师讲授文书格式内容、学生牢记基本的文书制作要素的过程。第二,格式学习完毕,教师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书范本进行分析点评,作为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的辅助资料。第三,选择适当案例及相关资料,由学生练习文书制作。第四,师生共同评阅该法律文书,结合现有问题,强调文书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要点。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枯燥,却能有效地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并且,它便于教师掌握和开展教学内容,因此,它不能轻易被否定。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做一些适当改进。第一,案例选择。由学生自行选取适宜案例,或者教师将热点、真实案例作为练习素材,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将学生制作的文书与真实文书予以对照学习,帮助他们总结制作经验、提高制作技巧。第二,课前即在资料查找、已学知识重温等方面给予学生提示,帮助其形成个人的思路和制作框架。学生在充分准备后制作出的法律文书,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依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二)探索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法律文书”教学方式

单纯强调实践或者理论教学都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切忌为改革而改革,这反而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对教学改革的强调,各个法律院系为了迎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挖空心思增设所谓的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如诊所教育、社区法律咨询、教学实习、法律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实际上,有相当部分的教学实践环节要么是没有能力开设,只能流于形式;要么花费大量资金和学生的大量时间,没有什么明显效果”[12]。“法律文书”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紧扣“法律文书课程”的特点,它是兼具法学和写作学特征的课程,其教学方式必须既有写作技巧练习又具法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就是由教师选取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或者虚拟出合适的案件,将学生带入到人为营造的环境中,针对案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

具体设计则采取小组制,以“感知―理解―深化”的路线进行课程教学。教师设定情境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不同的情境角色并且制作各自的法律文书。例如,在刑事案件发生后,随着案情展开出现了犯罪嫌疑人、报案人、侦查人员、证人、知情群众、公诉人、法官等等角色,学生依据所扮演的角色为“自己”制作法律文书。最终,学生制作的法律文书汇合后,能将案件全貌清楚呈现,表示学生基本掌握了课程内容。

正是通过学生亲自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用文书代替口语对课堂案例陈述、反驳、讯问、辩论、判决,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理解。强烈的亲历性感受,加强了学生对法律文书格式和内容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提高。

2.辩论教学。辩论教学法是针对法律文书课程中面对的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有争议的法学知识点、重点难点问题,设定的课堂辩论环节,为制作高质量的法律文书做铺垫。由正反各方观点的交火和碰撞,客观全面地将争议问题彻底剖析,无疑锻炼、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

“法律文书”是一门通过文字表述、综合性地呈现学生对所学法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课程。制作文书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争议问题阻碍文书的顺利完成,诸如:违法与犯罪的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区分、违约还是侵权的争议等等内容。单纯考虑文书格式和制作数量,而不对有争议的理论点予以解决,肯定不能制作出合格的文书。通过辩论相关的理论争议点,有助于学生对该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正是理论研究性教学方式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如下:首先,确定议题。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议题,并且在上课之前的几天时间发给学生。选择的议题一般都是“法律文书课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或者具有争议性质的理论点;例如,制作不决定书,就会对课堂案例是否能够进行辩论。其次,分组并予以任务分工。议题确定后,划分辩论小组,并且在小组内部指导学生开展任务分工。例如,与不的条件、区别等等资料的查找、议题分析、咨询和论证等等。再次,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小组成员将个人分工所做的工作进行汇报和总结,集体研究出辩论论点和辩论提纲。可能遭遇到的诘问和关键点,提前做好应对策略。最后,学生辩论并由教师点评,最终制作本次课程的法律文书。准备工作就绪,在课堂上规定时间充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围绕法律规则、立法精神、法律文书制作目的等等方面对议题进行辩论。辩论完毕,教师依据学生的辩论情况予以点评,对于未辩清楚的理论要点再次讲授或者提醒注意,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记忆。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在深入研究法学理论相关内容的前提下,通过独立思考和激辩之后制作出的法律文书更具说服性。辩论式法律文书教学不但达到鼓励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目的,而且给学生以施展个人能力的机会。其既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重点、难点问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8]罗庆东,谭淼.法律文书:期待由学科到科学的转变 [J].人民检察,2007,(6).

[2]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 法学,2001,(7).

[3]雷鑫,黄文德.当前法院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 析[J].法律适用,2009,(12).

[4]高洪宾,黄旭能.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J].政治与 法律,2002,(3).

[5]黄胜春,陈祥军.从司法公正看我国裁判文书的改革[C] //诉讼法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64.

[6][11]孙永军.法学本科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辨析[J]. 教育评论,2009,(4).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15-04

一、问题提出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适应国家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遵循高师物理与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规律,遵循科学研究训练和科学研究素质培养规律,结合学院情况,我们对毕业论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等作研究和实践,实践探索构建高师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构建保障体系的实践

1.教学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高等学校应当进行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并且要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切实抓紧抓好,保证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质量。

调研确定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指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②让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体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精神――创新,或者勇于面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常见结局――失败;③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④指导学生获得有一定价值的研究结果。

2.教学模式

基本模式:(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一体化”过程教学模式)+(指导教师选派、论文选题、论文题目审查、论文开题、论文形式审查、论文量化评价、论文答辩、论文成绩评定的“系统规范化”教学质量过程控制模式)。

(1)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一体化”过程教学模式,见图1。

首先要明确基本理念。

传统课程理论的视野主要是投向历史,它建立在人类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可称之为“遗产教育”。正如杨振宁先生指出:“国内培养知识继承性人才,而国外培养知识创造性人才。”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大学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教育实习等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前期课程教学,对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必要的教学要求,似乎科研教学只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任务。致使学生在对科学研究毫无概念的情况下仓促进入教学时数不多的毕业论文教学这一科研训练环节,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理论课、实验课、教育实习等和毕业论文教学应该互相融通、有机结合,以形成合力。一方面,在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和教育实习中,学院和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采用渗透、科研专题课、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加入科学研究教学因素,使科研训练教学有一个层次性、连续性过程,以符合科研能力培养的规律。同时,在学院层面上,学院协调、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另一方面,在毕业论文教学阶段,制定较详细的教学要求即《毕业论文教学要求》,努力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做到在注重论文结果本身显性的价值和质量的同时,关注过程质量,注重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素质培养及可持续能力培养。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协力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制定具体方案。

一是在全院课程中开展科学研究教育“渗透”教学模式实践。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更新、重组内容,引入学科前沿内容;将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成果可以是学院教师自己的)。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学计划的方式(在课程表上定出时间,如光学课程周课时4分为:3讲课+1讨论)要求学院80%以上的课程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研究;实验课的绝大部分课程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理论、实验课程尝试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论文。在教学评价上,重视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等,逐步改变以往纸笔一卷评价、知识一元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方式。

二是在全院公共课(主干课)一一教法课上以专题形式,以教法课教师为主体、以“中学物理(或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方法”为载体,相对完整、系统地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化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核心精神。

三是在全院教师中,发动教师主动性与灵活性,因地制宜指导学生科研训练。这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做法。第一,承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教师,可从二三年级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第二,硕士生导师可将硕士生培养工作下接至本科生,让本科生介入硕士生科研工作,参加硕士生科研专题讨论,接受初步的科研训练;第三,具有科技发明、科技制作经验的教师,可从二三年级选取在这些方面有兴趣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接受科学训练,完成科技制作和发明。第四,在全院公共课――计算机类课程中,引导学生完成设计型任务。

四是在教育实习中指导学生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习小论文。学院的三个专业皆为师范专业,师范教育类课程系列在学院课程体系中占一定比例,持续三个学期。相关教师要利用教育调查教学和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训练,完成一批质量较高的教育调查报告或教育研究小论文,指导学生尝试科学研究。

五是指导教师就所承担课程开展课程及教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开辟学生可以介入(事实上也是相对容易介入)的科研方向、领域。

六是努力建设开放的科研能力素质培养环境。及时通报信息(包括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信息),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报告会、科学讲座等。利用各种媒体渠道传播科学研究信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实验、调查等活动。

七是研究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和《毕业论文教学手册》,在毕业论文教学阶段严格执行。

(2)指导教师选派、论文选题、论文题目审查、论文开题、论文形式审查、论文量化评价、论文答辩、论文成绩评定的“系统规范化”教学质量过程控制模式,见图2。

为了确立基本理念,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进行过程中,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制定出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和

可操作的过程控制模式,是实现毕业论文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过程控制,就可能出现论文不能按时完成、学生不经历科研过程而直接拼凑结果、甚至做假科研写假论文的行为。

同时,在论文质量评价方面,把过程也作为评价内容之一。此外,原教学计划在第八学期安排六周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教学),实践证明,时数和时间段安排都有一些问题。其一,仅仅六周的时间完成科研训练和论文的全过程是远远不够的;其二,第八学期这个时间段受到学生忙于找工作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实际学习研究投入大打了折扣。为此,将毕业论文开始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末,持续两学期。据此,制定以下具体方案:①毕业论文开始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末,持续两学期。②毕业论文课程学分:3学分。③指导教师工作量:5分,生。④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时间流程:师生双向选择(第六学期的第十八周);选题(第七学期的第四周);提纲、初稿、开题(第七学期的第十八周);中期检查(第八学期的第二周);结题、形式审查(第八学期的第十三周);答辩(第八学期第十五周);归档(第八学期期末)。过程控制见图2。

(3)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工作的具体要求,由学院就以下相关文本作出具体规定。一是毕业论文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毕业论文教学大纲》;二是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商量定题。《物电学院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用做指导学生选题参考,便于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的基本知识以及学院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利于选题工作有效开展;三是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毕业论文教学手册》;四是毕业论文评价:《毕业论文考核体系》给出论文量化评审办法(包括:指导教师对论文量化评审办法、评阅教师对论文量化评审办法、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办法及最终成绩评定办法);五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包括学院要求;遴选时间;遴选形式)、毕业论文教学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办法(包括学院要求,时间,形式)、毕业论文教学奖惩制度、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结反馈意见收集及分析要求:《毕业论文教学手册》。

三、实施效果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同时,课题组成员还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主要调查目的为征求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两个方面。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认识态度;②对学院和学校采取的教学质量控制过程模式的评价;③通过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在科学研究方法及科研能力方面的收获;④对做毕业论文的难度、所花的教学时间长度和经济承受能力的看法。

(2)调查结果:87.6%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教学工作重要或很重要,76.9%的学生认为高质量毕业论文意义重大或很重大。45.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从四年级上学期较合适;50.4%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持续一个学期合适;62.0%的学生要求指导教师有硕士以上学历;57.9%的学生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68.6%的学生认同学院双向选择指导教师的方式;59.5%的学生认同学院指导选题方式;45.5%的学生认同学院指导教师在学生需要时给予指导的方式;78.6%的学生肯定了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做得“好”或“很好”;73.6%的学生认同开题报告环节“有必要”或“很有必要”。

91.8%的学生肯定了:通过毕业论文教学,亲身经历了科研过程;学到了科研方法;在科研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所收获。

从调查数据与分析来看,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价是肯定的,但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学生论文质量情况

(1)对学生毕业论文抽样10%,请云南大学物理系、云南民族大学物理系等学校教授进行盲审,盲审结果:毕业论文的综合成绩属中上,但研究难度、创新性等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2001级起,学生的毕业论文已经公开发表80余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正逐年提高,毕业论文整体质量逐年也有明显的提高。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学院本科生为例,就高师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做了近十年的研究及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做了两项工作: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5

【摘要】材料学院开设的《科研导论》是自主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会献检索方法和归纳总结方法,掌握科研成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能撰写论文,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创新思维

自2014年,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开设了自主学习的课程,此课程主要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对科研感兴趣的材料类学生。本课程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方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从科研实际出发,结合科研特点,着重论述典型的科研方法与基本规范,举实例论述科学研究的战略战术与机智运筹,详细论述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专利申请、参加学术会议要求以及经典科研案例。课程将按照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由浅入深地使本科生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的实践与思维技巧,为其本科阶段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较高水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科研导论》作为本科生开设自主性课程的实验课程,通过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生科研的意义、方法、步骤、环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以及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达到提高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拓展知识的目的,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科研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感性方法、理性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和科技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并以“自主学习”为主。科研过程是参与人员自主创新的过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1]。设计建立完整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案、电子教案和教学实施方案,并将教学团队的相关科研项目作为具体科研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性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并建立网站实现与学生互动。教案内容包括:讲授内容、基础内容、拓展内容和典型例题等;全部课程资源上网,基本实现网上教学与互动。

根据课程的任务和培养方案,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科学研究概述[2],重点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涵义、性质和任务,难点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重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一般原则,难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开创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3)科学研究的方法,重点是科学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和作用,科学抽象的一般步骤,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

4)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重点是和科研成果的鉴定方法。

5)科技论文的撰写,重点是课题和学位论文的综述的写法。

6)研究性学习科研,重点是研究性学习作用、本科生科研方略和具体学科的经典科研示例。

在本课程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建立一个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由学术造诣高、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教师团队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的原则,体系学生学习的“讲、练”合一,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专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完善和维护、在教学过程中体系学生学习的“教、学、做”合一,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总结和提高,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3]。利用视频媒体,将抽象内容,用录像、影片等形式进行演绎。最后,认真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术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创作,提高作品质量。

3课程的实践效果

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高,认为本课程非常重要,为他们后期专业课程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积极查阅文献并整理信息资料,比较熟练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网络查询系统,并能有效获取各种数据库所提供的科研和文献信息,为科研活动开展提供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明确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包括职称、学历、进修访学等;组织教学活动,广纳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本课程具备持续、稳步发展的潜力、为本课程的高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学生的“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科研问题主动思考,查阅文献,并掌握快速学习能力,学会分类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科研项目过程的训练和科学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自己的思维分析、总结、归纳、推论。有效的处理实验数据并撰写科研论文,在巩固科学研究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步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4]。

4结语

在《科研导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科研工作就是从不断失败中前进,在教师和学生的勤恳踏实的努力工作下,科学研究才会有所成功。科学研究讲究一点的研究方法,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会让科学研究事半功倍。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杨军,石海洋.浅谈《科研导论课》教学内容创新及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74-75.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4-03

1、引言

高校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是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单位增加,除了办学悠久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办也较普遍,体育类专业办学竞争越发激烈,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其中还谈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提出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可见,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工作已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2.1 选题困难且缺乏新意

国内学者黄汉升口]研究近年来国内体育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发现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准备、随意性大、题目不知所云等问题。通过查阅近五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作为地方院校,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

首先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极为薄弱,文化知识学习兴趣较差,对理论也不够重视,当毕业年碰到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工作,很多学生选题显得极为迷茫,不能选出适当的题目。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除个别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和自身爱好发现研究专题外,很多学生选题更多求助于教师,有些人盲目选题,如同完成普通作业任务,并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个别人甚至在数据库上寻找体育学术论文题目直接挪用,没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和涉及的研究范围。此类选题如果及时被导师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选题指导,问题尚可解决,问题是个别指导教师学术能力有限或疏忽大意,如果开题通过,将导致学生后期无法完成论文,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大改,勉强通过,敷衍了事。

其次论文选题严重重复,近五届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强调不得重复,但由于学生选题方法和途径单一,导致选题重复严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上届学生调查本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下界学生就选择调查其他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还有学生拟定一个唐山市区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尽管学生可能在实践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严格进行调查分析,但这样的题目无新意,而且学生的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结果是学生很难通过论文写作获得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技巧,难以达到培养质量。另外学生选题集中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领域,反复研究,思维不能发散,个别学生选择在体育产业和运动训练领域挖掘新题目,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方向极少有人挖掘题目,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利用实验室完成论文。

最后是选题缺乏监控,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分配指导教师,但随着体育专业的扩招,每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指导教师负担普遍超负荷,导致个别导师缺乏对学生选题的监控,直接结果就是题目过大或者选题偏离培养大纲,从而导致学生以后不得不使用一些不熟悉、偏冷的研究方法完成,常见的实验法等方法反而遇冷。

2.2 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

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

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

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

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7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现象、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同时也是奠定学生扎实教学理论功底、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多样教学技巧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求职时的竞争能力、从教后的适应能力和事业发展后劲。要真正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好,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的关系

从高校师范生教育的课程开设情况看,《中学语文教学法》几乎是唯一的专业课,开设时间为一学期,每周3~4节(48~64课时)。由于它的唯一性,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各种能力、教学训练、教学观摩等都必须在其中解决,事实上,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而杂,《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难以承担起全部的重任。

从现行高校采用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看,大致都由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部分组成,由于课时的限制,每一部分都只对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没能进行知识拓展。这就需要有相关拓展课程来补充。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法》课是骨架,而相关知识拓展课程是血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专门课程丰满起来。

要使“中学语文教学法”承担起上述诸多的教学内容,并从整体上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法”就不应是“一门”课,而应是一个课程体系,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结合起来。这一课程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教学理论为主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二是以教学技巧为主的《语文课堂板书学》、《中学语文教材分析》、《语文教学设计》等课程,三是以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能力为主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观摩课》、《说课训练》、《试讲》等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使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辅相成,形成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的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理论、技巧,全面提高实践能力。在课程开设上,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和公选课等形式。

2012年,贵州省凯里学院曾委派90名师范专业毕业班学生前往天柱县20余所中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由于原任课教师都已离校进行进修培训,顶岗学生在几乎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承担了3/4学期的教学任务。虽然“顶岗实习”在实习方面取得了完全“实战”的效果,但反映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综合能力明显不足,顶岗学生普遍感到“吃力”或力不从心。

究其原因,单一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而不是完整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限。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语文师范教育中只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的情况,建设由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师范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课程,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是最终目标。而要检验一名师范生是否成了合格的教师,是需要通过站在讲台上的实际授课积累经验的。教学法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为师范生奠定良好的教学理论功底,它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师范生除了理论功底扎实之外,还需要有实际授课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实现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应该是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的课程,二者不可偏废。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是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线。改变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授课模式,构建以“实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训课”的方式,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许多学生在课程书面考试中成绩往往不错,但在实习过程中,又表现出不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不能正常地处理语文教材、不能顺利地施教等,这就反映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凯里学院在天柱县“顶岗实习”的学生连续讲课3/4学期,教材中的各种文体都遇到了,但顶岗学生在切换不同文体的教学方式时,常常表现出不自然的状态,其中两点非常明显,一是有的文体不会上,临时请教或上网查对应的教法,二是表现时好时坏。总结反思时,顶岗学生反映出有的文体教学方法没有训练过、备课时头脑里是空白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课和实训课应该结合起来上,讲授了相关理论后,马上进行实训,趁热打铁,及时促使学生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设置上,两节连排或三节连排,每次安排1~2节课为实训课,实训内容随教材的理论部分内容来安排。对于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完善的高校,在相关知识拓展课程中也应采取这种形式,如课堂板书、教材分析、说课等课程。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公选课、竞赛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如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试课、说课、即兴演讲等辅导、竞赛活动,加强师范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师范生毕业后从教,从教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职业。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安排的理论课、实训课,以及各种形式的辅导、竞赛等,只是为最终的从教“实践”做准备。可以说,高校内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还不是该门课程的全部,它还需要将师范生与中学课堂、中学学生联系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体验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才能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三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是高校内的“示范课”,即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邀请中学的教学名师来校上“示范课”,或者观看全国中学教学名师的上课录像,从而感受实践;第二环节是中学课堂内的“观摩课”,身临其境地体验实践,通过“观摩课”了解中学、熟悉中学,将高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学“接轨”,达到理念上的融合;第三环节是“实习”,通过“实习课”,登上讲台,面对学生,真正实施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授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实中,许多高校在第一环节上完成得较好,也较容易开展,但在后两个环节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高校扩招,师范生数量较多,寻找实习实践中学的难度大,另一方面,许多中学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愿意接纳师范生实习实践,即便是“观摩课”,开展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有的高校极少组织“观摩课”,或“观摩课”的随机性比较大,更谈不上科学地开设能将专业理论课与中学课程相衔接的“观摩课”;有的高校不再组织集中实习,而是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实习的时间和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特别是实习时的授课时数、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无法真正落实。

在高校师范教育中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

四、高校师资与中学师资运用的关系

教育行业“实践性”强的特殊性决定了优秀教师或者是合格的教师,不是靠知识的传授、理论的学习就能培养出来的,往往还需要指导教师“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地带。指导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的质量。

目前,高校“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自身教师,他们主要讲授专业理论课及指导学生校内实训;另一类是中学教师,他们主要是到高校给师范生上“示范课”、开讲座,最重要的作用是做实习生的指导教师。

两类教师各有优势和弱点,高校教师在教学法理论上掌握得较系统和全面,理论指导能力较强,但由于其中的大多数没有中学从教经验,缺乏实际授课方面的指导能力,有的教师虽有过中学从教经历,但由于离开中学讲台时间越来越长,对中学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新理念缺乏了解,指导能力也大打折扣。中学教师在实际授课指导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但经验的理论总结常常被忽视。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8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讲解经典案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其中,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法,结合专业,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案例设计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在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其中,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应该将整节教材的知识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融合到案例中。同时,需要保障基础知识占据主要部分,并合理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例如: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Office模块》的知识点时,笔者要求学生利用Word制作与专业相关的通知文件、商业计划书、论文排版等;利用Excel表格制作工资表和课程时间安排表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表格;利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演示文稿和动感宣传片。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笔者在阐述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时,主要是以“办公自动化模块Word的相关知识为例来讲述论文的排版”,下面具体论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课前准备

针对学生已经初步了解Word文档的基本知识,而只是不熟练,笔者设计了“利用Word文档进行论文排版”的实际案例。这个案例基本上包括文字编辑、表格制作、页面设置、目录制作等所学的Word文档的所有知识点,具有较强综合性。其中,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向学生发放一本用Word文档编辑制作的结合本专业的论文范本,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由于论文排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发放给学生的论文范本都是经过Word文档精心制作而打印而成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够利用Word文档将论文编制得如此整齐美观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能力。

2.课堂实施

首先老师展示论文范本。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其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主要原因是本堂课所设计的案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将所有学生按照每6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同时,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位组长,并由组长组织成员探究如何利用Word文档进行论文排版,以确保论文格式的规范性。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主动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全面查找有价值的信息,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在各个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老师再对各个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从而确定最有效的制作方案。最后,要求各个小组成员根据老师总结的内容编排制作论文。这样通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进一步认识。

3.总结阶段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阶段。因此,当学生按照老师总结的内容编排制作论文之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从中选出编排最合格的论文。同时,老师在评价过程中,不管学生的成果如何,都应该尽量从中挑选值得肯定之处,增强学生信心。最后,老师再组织学生就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并要求学生利用Word文档编写小组讨论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课堂教学中所掌握的所有知识。通过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笔者通过结合教材知识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合理设计与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相连的案例进行教学,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整个案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时,各个小组成员的学生纷纷进行讨论交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解决的策略,并通过实际操作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通过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在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激情,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计算机基础课的知识点,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87-02

在当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关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要求,并且对这些目标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要求学生对于阅读材料既要“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又要“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总之,要求学生既要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美,又要品位阅读材料的艺术美。面对如此高的阅读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体会文本。一个比较完整的阅读过程可以分成五个步骤,所以叫做“五步阅读教学法”。

一、“五步阅读教学法”的概念

“五步阅读教学法”是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的教学方法。在五个步骤的阅读过程之中既包含了学生的自学和老师的教学。第一步:学生自读或者教师范读文本。学生自读文本的过程中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教师范读文本的过程中就是学生听读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并且对比较艰深的文本进行句读划分。第二步:学生朗读。学生朗读的过程意义有两个: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学生朗读文本的过程根据学生朗读的字音、句读和朗读情感来检查学生自读或听读的效果;对学生而言,朗读文本是初步感知文本,可以记录文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第三步:讲读。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解答学生在上一步遇到的疑难问题,其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第四步:品读。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一次朗诵课文,对教师而言:通过这个过程根据学生的朗诵情感,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正确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深入体会课文的阶段,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艺术表现力。学生朗诵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把握文章结构,欣赏语言,体会意境,并从中得到写作的启发。第五步:迁移阅读,这个步骤可以根据第三步和第四步作出不同的选择,可以选取其他思想内容相近的文章,也可以选取艺术风格类似的文章,这是一个提高扩展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五步阅读教学法”并不是固定的、死板的按照上述步骤设计教学过程,而是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变化的。如教学比较艰深困难的文言文,例如,苏教版必修五《抱任安书》、《逍遥游》等课文,学生理解课文本身已经比较吃力,就没必要一定进行迁移阅读,加重学生的负担,可以改换成别的形式,第一步可以拆分成两步,学生自读和教师范读都要实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文章整体感知,有利于理解文章内容;或者第五步不要迁移,但是可以变成学生自我吟诵,比如对于像《逍遥游》这样的散文,可以深入体会文章的艺术美感。

总之,五步阅读教学法不是僵化的五步,而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变化的教学过程。但是,五步阅读教学法无论多么灵活多变,有一点始终不变:每一个阅读步骤都是有教学目标,而且下一个教学步骤是紧承上一个阅读步骤进行的。如果上一个阅读步骤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就不能进行下一个阅读步骤。因为五步阅读教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教学过程,它契合了最基本的教学过程理论。

二、五步阅读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理论

自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解释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1]教学过程理论就逐步形成和成熟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过程提法就出现了。其中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准备――感知――思维――巩固――在实践中运用――练习”的教学过程,[2]比较适合语文教学这样注重课堂教学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学科,因为达尼洛夫的教学阶段论符合基本的教学过程理论。基本的教学过程包含了“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六个阶段[1]。达尼洛夫的教学阶段论和基本教学过程理论几乎能一一对应起来。对语文学科来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这三个阶段可以合并成“实践知识”这一个步骤,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检查,但是“理解教材”必须分成“理解教材的质――理解教材的文”两个阶段,同时也契合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既要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美,又要品位阅读材料的艺术美的要求。这样,基本的教学过程理论具体运用到语文中的时候就变成了“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质――理解教材的文――实践知识”这样五个阶段。五步阅读教学法就是根据这个基本教学过程理论来设计来的。

第一步:学生自读或教师范读――引起求知欲。在学生自读或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学生解决了课文中字词句的问题,这样能基本看完课文,但是不能读懂课文,遗留了一些问题而希望把这些问题解决,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第二步:学生朗读――感知教材。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初步感知教材,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自己摘录出来一些疑难的地方,而能朦胧地把握文章的大意。第三步:讲读――理解文章的质。文章对于读者而言,它的思想内容是外显的,较容易掌握。如教师解决了学生的疑难,文章思想内容就能够按照自己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去理解。这一步的朗读在教材串讲之后进行。第四步:紧承上一步的朗读赏析课文――理解教材的文。教材的文就是文章内在的艺术美,赏析文章是层次比较高的理解阶段,所以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同样,这一步的阅读也要放在老师串讲和学生自我感悟之后进行。第五步:迁移阅读――实践知识。这一步阅读并不一定是教材本身,而是课外的内容,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课外作业。这一步是承接上一步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字词句的运用、赏析方法的时间,或者是学生个体对教材的品味。

五步阅读教学法有很强的完整性和实践性,易于让学生接受。因为五步阅读教学法符合人的认识过程。

三、五步阅读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

五步阅读教学法在心理学上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人的认识过程理论。心理学理论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可以分成“注意、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的掌握”六部分内容。[3]这六部分内容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运用到具体教学中就是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其中“记忆”是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4]记忆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但是无需教学过程别是课堂教学中设置专门的步骤。所以,与教学过程有关就是“注意、感觉和知觉、思维与想象、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的掌握”五部分内容,形成了“注意――感觉和知觉――思维与想象――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的掌握”这样层层深入的体系。

注意就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志向和集中。[4]注意规律运用到教学中就是教材引起的学生的注意,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在五步阅读教学法中就是自读或听读。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解释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7]感知规律运用到教学就是学生接收到教材的信息并且对此做出一个直接的朦胧的判断,在五步阅读教学中第二步是朗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他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4]思维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示就是学生接收到教材的信息,并且理解了这些信息内在的含义和规律,就是理解教材的过程。在五步阅读教学法中,思维涵盖了两步――理解教材的质和理解教材的文。知识和学习策略的掌握是具体运用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别强调迁移的作用,有“为迁移而教”[5]的说法。迁移在教学中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可以学习其他的学习材料。在五步阅读教学法中的具体对应对象就是迁移阅读。

五步阅读教学法、教学过程理论和心理学的认识理论一一对应起来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需要指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运用五步阅读教学法。五步阅读教学法一开始并且主要运用于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但是他的运用范围可以在扩大一些。五步阅读教学法可以用于文言文,更适用于诗词的教学;不仅适用于古典文学,也适用于现当代的一些美文。用一句话来总结即:五步阅读教学法适用于抒情类文本。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文澜. 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4、185、198~204

2 弗・鲍良克. 教学论.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61、62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10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美国各种类型的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也纷纷应运而生,通过收录和发表有关远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论文,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影响日益增强。综合来看,现阶段美国正式出版发行的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主要有: 《成人教育季刊》(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成人学习》( Adult Learning)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 The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交互学习研究》(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 、《远程学习管理》( Journal of Distance Learning Administration)、《美国远程教育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Distance Education) 、《教育技术评论》( EducationalTechnology Review) 等二十余种。其中,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Social ScienceCitation Index) 收录的共有两种: 《成人教育季刊》和《互联网与高等教育》。SSCI 根据论文引用次数衡量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因而被收录期刊往往在其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此外,《美国远程教育杂志》主要刊载美国国内远程教育的研究论文,相比前两种刊物,更能反映美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因此,将这三种期刊作为美国远程教育研究论文分析的样本,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前美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实际。《成人教育季刊》创刊于1950 年,由美国成人与继续教育学会编辑出版发行,致力于收录和发表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比较等方面的文章。近年来,《成人教育季刊》加大了对教育实践创新及跨国际成人教育研究论文的刊载。《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创刊于1998 年,由爱思维尔公司出版发行,全年4 期,杂志对所有投稿采用同行评审程序,以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旨在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设计、网络课程的开发、互动在线课程的合作学习与实践、网络教学中的国际化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美国远程教育杂志》创刊于1987 年,由泰勒和弗朗西斯公司出版发行,季刊,全年4 期。《美国远程教育杂志》致力于传播美国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探讨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系统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异步学习、混合学习等问题。

二、三种期刊2007 - 2011 年刊载论文分析

( 一) 论文概况

2007 - 2011 年,《成人教育季刊》、《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和《美国远程教育杂志》刊载文章的数量变化,能够侧面反映美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动态。在这三种期刊中,所刊文章主要为三类: 由编辑撰写的社论、研究性论文( article) 及书评( book review) 。鉴于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将分析样本限于三种学术期刊的研究性论文。因此,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先对三种期刊2007 -2011 年的研究性论文刊载数量进行统计。

我们从上表清晰看出, 2007 - 2011 年《成人教育季刊》共发表研究性论文88 篇,其中,2007 年16 篇, 2008 年16 篇,2009 年17 篇, 2010 年19 篇,2011 年20 篇;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共发表研究性论文144 篇,其中, 2007 年21 篇, 2008 年25 篇,2009 年21 篇, 2010 年45 篇,2011 年32 篇; 《美国远程教育杂志》共发表研究性论文64 篇,其中,2007 年12 篇,2008 年12 篇,2009 年12 篇,2010年12 篇, 2011 年16 篇。2007 - 2011 年三种学术期刊收录研究性论文共计296 篇。

从论文数量看,三种学术期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或许源于不同的期刊编排和编辑的选稿要求。但从总体趋势分析,2007 至2011 五年间,三种期刊的论文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尽管增加的幅度不一。这也似乎从侧面印证了,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远程教育的发展,美国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也在不断地跟进和扩大。

( 二) 研究方法

每种学术期刊都遵循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研究倾向,并在论文的收录上展现出研究风格的独特差异。我们详细研究了三种期刊所涉及到的296篇论文,对每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及从不同方面对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尽管这些研究方法大多为我国从事远程教育研究的人员所熟知,但其应用模式、表现方式等与我们现实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亦即在研究方法的运用及表现等方面,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由于论文在方法的运用上较为灵活,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论文研究方法的归类上,我们按照论文所偏重的研究方法进行划分 。

1.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即指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 P. 188) 依照定义,在我们的统计中,《成人教育季刊》刊载论文未涉及实验研究,而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美国远程教育杂志》所收录论文中应用较多,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了实地实验、标准试验等。在实验设计上,多采用随机对照实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和准实验( quasi - experiment) 。如《远程教育能否成为实验教育的有效途径?》( Are Distance LaboratoriesEffective Tools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其中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的形式,分别测量了以远程教育形式进行实验课程学习的学生和在中学课堂进行实验课程学习的学生,对获取的六学期的成绩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此探讨在实验教育类课程中远程教育形式的有效性。《发展一种测量工具以评估学生对远程教育课程质量的意见》( Development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Student Opinions ofthe Quality of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s) 则表现了另外一种实验研究的模式,通过对学生态度、意见等的测试来验证某种测量工具的可靠性。这些实验研究注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并常常利用建立数理模型等展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让研究显得更为直观和明了。

2. 调查研究

在三种期刊收录的研究论文中,调查研究都占据着重要地位,采用这种研究方式的论文数量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尽管《成人教育季刊》偏重于理论性的研究,但在其近五年收录的论文中,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论文仍占总体论文的一半以上。而《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和《美国远程教育杂志》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论文比例也是最高的。调查研究的方式灵活多样,有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这些研究方式在相关的论文中,或以一种研究方式为主,或二种或三种研究方式相结合,综合运用。抽样的方式以随机抽样为主。通观调查研究在这些论文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首先,重视对调查研究方法的具体描述,在整个论文的主要内容中,一般都会用较大的篇幅对具体的抽样、调查方法等展开论述; 其次,在调查数据的表现和展示上,尽量通过多样的表格和图示来呈现相关的内容,在表格和图示的设计上较为科学、直观,增强了研究论文的表现力; 最后,在讨论中立足于数据描述和分析,能够给予诠释性的论述。

3. 历史研究

在2007 - 2011 年三种期刊所收录论文中,历史研究相对较少。通过统计分析,《成人教育季刊》中有少部分历史研究的论文。另两种期刊集中于对现代及当前远程教育的研究,因此仅《美国远程教育杂志》收录了1 篇历史研究论文,而《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所刊载论文几乎未涉及历史研究。从方法的视角看,历史研究常关注某一特点群体、地区在某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来分析事实的发生原因并揭示这段历史对现时代的影响。如《不为人知的故事: 1920- 1949 年洋鬼子在上海丝绸厂的成人教育》( The Untold Story ofForeign DevilAdult Educatorsin Shanghai Silk Factories ( 1920 To 1949) ) ,主要叙述1920 - 1949 年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所进行的劳工成人教育的情况,分析其中的各种现象和原因,以及对二十一世纪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

4. 理论研究

2007 - 2011 年,三种期刊收录论文对理论研究方法均有涉及,在论文中所占比例仅次于调查研究。而《成人教育季刊》尤为注重此类研究,其统计论文中共有24 篇属于理论研究论文,占总体收录论文的比重为27. 3%。理论研究以严密的逻辑思辨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解释和建构,使其系统化、抽象化,并对远程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具有普遍地指导意义。无疑,从远程教育中所获取的具体的、零散的经验,并不能完全适应远程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对这些经验的理论化改造,将帮助远程教育建构和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理论研究多持一种质化的研究取向,提倡逻辑思辨的方法。如《关于自我发展中自我的理性反思》( TheSelfin Self - Development: ARationalist Meditates) 。但这并非理论研究的全部,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归属为理论研究的论文中,已较为普遍地渗透着量化研究和模型建构,以一种数理化的表现方式来阐述理论性的命题。如《网络沟通中的内容分析: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评估批判性思维的分析模型》( ContentAnalysis in Computer - Mediated Communication:Analyzing Models for Assessing Critical Thinking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

5. 文献研究

可归为文献研究的论文在2007 - 2011 年三种期刊收录论文中所占比例较低,《成人教育季刊》有7 篇论文,《美国远程教育杂志》有5 篇论文均属此类。文献研究强调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符号、数字、图像等各种形式存在的资料,从中发现并探讨相关的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网络学习、教师的教学设计等。对应用文献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普遍采用了内容分析、二次文献等方法,已涵盖了文献研究的各种具体方式。如《巴西远程教育研究方法和主题分析以1992 - 2007 年期刊为样本》(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and Research Topics in a Sample ofthe Brazilian Distance Education Publications,1992to 2007) 。

综上,笔者似可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美国远程教育重视实证研究。具体表现为在统计的期刊论文中,使用历史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论文数量合计为225 篇,占总体论文数量的比例为76%。这些数字和比例已远远超过了应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的期刊论文。显然,客观、严谨、定量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美国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特征。实证研究强调对研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已然成为美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常态,并进一步促进了美国远程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除此之外,虽然各期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量化研究已成为了这些论文的共同选择。无论是实证的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还是倾向于定性描述的理论研究、文献研究等,都强调了量化研究的运用。定量分析已不仅仅是实证研究的专利,理论研究、文献研究等也似乎脱离了纯粹的质化研究的束缚,转而寻求与定量研究的结合,通过数理推论、模型建构来增强其理论分析和阐述的科学性。

( 三) 论文选题及内容

论文选题是研究的方向标,通过对选题范围及内容的梳理,我们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某一学科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学科研究的前沿,以及这一学科领域所涉及的研究广度与深度等。论文选题已成为我们追踪及分析学科研究现状的重要内容。为了较为完整地描述美国远程教育研究的现状,笔者对2007 - 2011 年三种期刊收录的296 篇论文进行了分析,概言之,其选题共涉及以下6 个方面: 基本理论、政策分析、发展历史、外国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网络教学等。

1. 基本理论

有关基本理论的选题在美国现存期刊论文中较为常见,其所涉范围较广,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理论本身。具体分析相关论文,可以发现三种学术期刊收录论文普遍存在一种理论偏好,即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少或几乎未曾涉猎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自身,如远程教育的概念、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质量监控等,而较为集中关注社会运动、社会思潮的新进展及对成人远程教育的影响,或是在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的背景下探讨远程教育活动等。近五年的选题热点如下: 后现论、终身学习、现象学、新殖民主义、社会文化、全球化等。倾向于从较为宽广的理论视野探讨远程教育活动的规律、发展、变化等,从宏观层面对远程教育的发展进行概述。此外,也有部分研究者关注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理论,如建构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等,还有研究人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理论进行了探索,如虚拟教学理论等。这与我国当下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存在迥然差异,我们似乎更重视远程教育领域内教育教学理论及学科理论的探讨。两者在理论研究选题上的差异,或许源于远程教育研究的发展及成熟度不同。我们强调立足于远程教育的研究对象、命题及范围,进而构建远程教育的学科体系,因而理论研究在更多的时候以此为目的,并为此服务。

2. 政策分析

关于远程教育政策分析在三种学术期刊的收录论文中并不多见。就选题内容的侧重点而言,大概有4 篇论文涉及到此类主题。有研究者从宏观层面关注社会、国家公共政策对远程教育的影响,如社会福利改革、扫盲计划等。他们以这些社会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为背景,深入分析特定的教育对象接受远程教育的费用、机会等相关问题,这一类的政策探讨,带有强烈的社会学或公共管理学的色彩,展现了较为宽阔的理论视野。还有研究者热衷于远程教育自身的政策分析,他们从远程教育管理入手,探讨远程教育与主流教育机构的融合、经济领域的远程学习、特殊区域的远程教育( 如监狱) 以及新型远程教育大学的构建等相关政策,期望通过对这些政策的分析,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并规范其管理。尽管探讨的层面和视角存在差异,但两类研究者都将研究视野投向了国外,论文所及也多为联合国或其他国家的公共与教育政策。

3.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是美国远程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三种学术期刊的论文均不缺乏对此类史实的追溯。主要内容和选题包括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成人教育、天主教工人运动中的妇女学习以及远程教育机构的发展历程等。总体而言,有关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发展历史的选题较少,在这些论文中,研究者多关注他国特殊历史阶段的成人教育发展,而较少关注美国的相关历史进程。此外,我们在这些已有的论文选题中发现,研究者关注的特定历史阶段,多为社会矛盾激化、斗争激烈的时期,重视研究这些特定时代背景中的弱势群体如妇女、工厂工人等。而在涉及诸如少数种族、妇女等群体时,其研究重点往往倾向于教育权利、受教育条件、社会公平等偏政治性的议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远程教育研究的教育性。

4. 外国远程教育

作为日益国际化的远程教育学术期刊,开始逐渐重视外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三种期刊的收录论文中,以外国远程教育发展为选题的论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美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国际化。在有关外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论文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涉及国家和地区较为多样,有加拿大、韩国、博茨瓦纳、瑞典、南非、巴西、哥斯达黎加等,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这与我国远程教育集中于研究英美等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二,从研究内容分析,则涉及跨文化、种族、妇女、老年人、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方面的各种问题,题材丰富、视角多元。研究层面有微观的,如《以技术平台构建教学方法: 韩国基于博客学习的案例研究》( A case study of blog - based learning in Korea:Technology becomes pedagogy) ,以两个不同的研究生班为样本,研究了博客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平台对网络学习者及教师的重要影响; 也有宏观的,如《瑞典大众教育模式: 一种民主与殖民的矛盾结合》( Paradoxes ofSolidarity: Democracy and Colonial Legacies inSwedish Popular Education) ,通过对上世纪70、80年代坦桑尼亚民间发展学院的分析,探讨了瑞典大众教育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输出及影响。

5. 在线学习

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同步学习、异步学习、混合学习等各种各样的在线学习方式始终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激发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三种学术期刊收录的论文中,也以这一类选题最多。研究者对网络学习者的行为和心理等展开探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进一步梳理这些选题,我们发现研究者在专注于网络学习的同时,其侧重点却大相径庭,涵盖了在线学习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研究蓝图。有研究者喜欢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因而常常关注电话交互式学习、分布式学习、问题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社交网站中的体验学习、网络环境中的阅读行为、异步学习中的合作、在线讨论、聊天社区中的学习行为等; 有研究者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热衷于讨论性格内外向学习者的远程教育学业成就评估、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在远程教育中的认知发展、在线学习动机、在线项目合作中的社区意识、社会学习理论与在线学习等; 还有研究者重视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着力于研究虚拟学校、虚拟教室、在线特许学校、虚拟教育、远程学习环境、在线社区、个性化的虚拟学习空间、大型网络课堂、同步的网络音乐课堂、网络虚拟实验室等。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11

根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划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属于教育学这个学科门类、教育学这个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二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也称研究方向。然而当今学者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存有不同看法,也正是由于对学科的定位不同他们所关注与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同时与该学科相关的著作也非常的多,通过阅读这些著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关知识与学科动态。以下就试对潘新和所作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王文彦、蔡明所作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对二者共同涉及的内容之一“作文批改”作深入探讨。

一、《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总体内容比较

从《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的内容设置中可以看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们现在已经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进行了整合并达到统一。两本书在阐述内容时都善于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分析,同时也都很注重在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中寻找依据。两本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但是编排及表述方式不同,对某些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且前者更观注学科前沿。具体表现为:

(一)、语文课程性质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三章“课程性质”共两节。对新课标中的定位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了分析,并表示认同。同时也提出课标中的这一定位,虽然符合当前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这唯一正确的形态,而是课程与教学具体形态在课标这一大前提下,呈现多元并存的格局。并对这一定位提出两点特别关照,一是人文性的强调要立足于语文,二是对“工具”要有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设第三章中的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该节中结合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的历史追溯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几个阶段的不同定位进行阐述。最终对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定位也是表示肯定的,与此同时还特别提出“不要泛化人文性”,否则将出现两种难堪的景象。一种是“语文包打天下”,另一种是把语文课搞“四不像”。这里提出的值得注意的观点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提出的一点关照“人文性的强调要立足于语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语文课程目标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四章“课程目标”共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在第三章的二至四节涉相关内容。两本好书都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作了深入解读。《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在解读时将两本课标进行对比整合,并提炼出课程目标体现的三维建构、系统性与阶段性统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统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将两本课标作以分述,并分条归类的进行了细致解读。究其具体的解读内容来看,两本书所体现的观点是大同小异的,但《新课程语文教学论》的表述更加凝炼,可以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解读正是前者提炼出的“三维建构、系统性与阶段性统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具体体现。

(三)、阅读教学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十章主要介绍了课改后,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出现的向真实性回归和多维化发展的新变化。阐述了“自失于对象之中”的阅读现象以及优秀读物吸引读者的“秘妙”。还介绍了学生应掌握的文体、手法、修辞知识;常见的指导鉴赏活动的批评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对文学作品提出“多元有界”的解读观;阐明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及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新模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设第七章主要介绍了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习惯和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引导过程、研读过程和运用过程的一般教学过程,例举了常见的几种阅读教学方法,如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并指出阅读教学中最大失误,是用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结果代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过程,用教师语文能力形成的结果代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

另外两本书还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如《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单列第一章教师素养,第十三章选修课教学,第十五章课程评价,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单列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第六章识字与写字教学,第十章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关于课程的评价在这本书中穿插在其它章节中。

二、作文批改比较与反思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作文进行修改并加评语,目的是为了提高作文的质量。何其芳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同时作文批改的效度直接关系着整个写作教学的效度。在潘新和所作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王文彦、蔡明所作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的写作教学部分都谈到了作文批改的问题。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作者介绍了几种适宜的写作批改方法――巡视评改、朗读评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填写“班级作文批改统计表”、教师的课堂总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介绍了几种作文批改的常见方式――由教师批改如精批细改、全文略改、全文轮改、当面批改;由学生批改如两人互改和小组批改;由师生共同批改如全班集体批改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从两本书介绍的作文批改方法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作文批改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这之于传统的作文批改主体只有教师而言是大有进步的,让学生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无疑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也是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但是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绑架下的人们是否认可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方式?要怎样确保学生批改作文的效度?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

《小学高年级多元化作文评价策略实践研究》这篇硕士论过一项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教师认为作文批改主体是教师,学生没有能力进行作文批改。62%的学生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事,自己只是旁观者或无关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盲目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方式,而应首先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

1、激发学生从事作文批改的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教师传授一些作文批改方法并做示范,让学生从最简单的做起,从对作文片段的批改开始,并对其批改予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成就动机进而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从事作文批改的习惯

当学生对作文批改产生兴趣后再将其逐渐培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个持久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每次作文批改都有至少一种学生批改的形式,久而久之便成习惯。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作文批改是要经常性运用并持之以恒的,否则一次两次随性而发只能是流于形式,没有效度可言。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除第一学段没有说明外,其余三个学段中的写作部分都有关于“修改”的说明。如第二学段习作第7条写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写作第6条写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第四学段作文第8条写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对这部分内容也作了几乎一致的表述。从各个学段的不同说明可以看出,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批改作文进行训练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如针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先采用巡视评改或朗读评改的方式,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进行自我批改。在第三学段时,就应积极采用学生互改的形式,以培养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的习惯与合作精神,如小组批改或二人交换批改的方式。

(三)、以教师的批改促进学生的批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批改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面批来影响学生对作文的批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师独守办公室批改作文,而没有学生在场,没有和学生的互动,那么学生最终见的无非只有教师批改作文的结果,并不知教师的批改过程以及批改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批改只有在与学生互动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促进学生的批改的作用。

(四)、作文批改方式举隅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的写作第3条中写到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另外还在第4条中写到对学生的作文评价结果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也可以用等第,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背景例举以下几种作文批改方式。

1、读后感批改法

读后感批改法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不改动学生的作文,只是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教师在写读后感时可以评析作文的得失,也可根据该篇作文谈开去,如写作素材,创作或者介绍一些与学生的习作相近的名家作品等。这样的批改既尊重了学生的原作,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写作的观注,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因此学生也愿意在根据教师读后感中提出的指导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应用。沈从文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就常用此法。

2、指导――修正批改法

指导――修正法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采用符号与眉批指出应该修改之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这一指导自行修改或者和同学交换互改。这样的方式既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源于朱自清对作文批改的观点,他认为改虽不改,但仍要看,看后用眉批与符号指出应行修正之处,令学生自己修正,或相互订正。

3、利用录音批改法

利用录音批改法就是学生交作文时附带交上一盘空白录音磁带或者光碟,然后教师将自己的口述批改录下,之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反复的听老师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批改。这种方法在国外又叫录放机评价,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何万贯先生首创,经香港及内地五个大城市的中学实验证明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达到个别指导的效果,并且也除去了学生因为与老师当面批改时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从而可以轻松自由的聆听教师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反复听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时间作充分的思考。

4、利用网络进行的多元主体批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给学生搭建一个上传作文的网络平台,可以是建立博客,可以是制作或选择网站,将学生的作文上传,供教师,学生,家长或网友共同批改。这样的既可以集多方面智慧,更显公平性,也便于学生与多方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与修改写作的水平。同时这一方式也为学生的作文批改与学习提供了自由平等的空间,给他们带来了作者、读者和评者的多重身份的体验。

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些作文批改的方式,在教学中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在此就不作重复列举。通过对这两本书的比较研究,我们既看到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该专业领域的研究的一些共性,无论是从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研究内容上。另外我们也看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方向的不同,观注点的不同,对同一内容的理解的不同。这些对一个初入该专业的学习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由此也启示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既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背景,又要了解各家之言,把握学术前沿,从而才可能有科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周纪焕.现代作家语文教育思想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 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过程教学法论文篇12

讲授法是成文法国家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讲授法长期以来也是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最传统和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由某门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系统讲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知识。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方法有下列一些优点:一是高效性。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去获取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教师能够通过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系统性。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能够系统的将经济法学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就可以全面、系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三是成本低廉。教师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当然,讲授法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固有的缺陷,一是教师往往进行的是“灌输式”的讲授,照本宣科,填鸭式的向学生强行注入理论、原理和学术观点,讲授的内容抽象、笼统、不易理解,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和压抑感,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因教学方式的单向性和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学生没有思维和想象力的启发,大部分学生为考试而学,阻碍了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养成;三是讲授法容易培养学生的认同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学习将会走入“抄笔记、背法条、考笔记”的误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四上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处于权威地位,极少有学生会挑战其观点,使其丧失进一步提高自己水平的动力。由于讲授法存在以上一些固有的缺点,使得讲授法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需要,因此,很多教师和学者都主张摒弃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尽管传统的讲授法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但是也有着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替代的优点,如全面性、系统性、简便易行性,因而对其不应完全否定。笔者认为,在经济法学的教学过程中,经济法总论理论性极强的特点比较适宜主要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但应当进行一定的改进以发挥讲授法的优点,克服其缺陷;而经济法分论的实践性特征则更加适宜将讲授法作为辅助教学方法,而着重采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法律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经济法总论的教学应对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改进

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交叉学科,经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极为紧密,对其的学习,必须要建立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不仅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还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对于缺乏系统、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较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法学本科生而言,学习难度极大,因而,学生对经济法总论的系统、深入把握,绝对离不开讲授法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讲授法所固有的缺陷却容易使学生学习经济法总论时觉得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而,教师在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经济法总论的教学时,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改进、创新讲授法的教学形式。一方面,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参与性不强;另一方面,经济法总论的内容理论性极强,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和消化。因而,在经济法总论的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注意授课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语言的抑扬顿挫、生动有趣;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对讲授过程的参与性;否则,学生很容易有疲劳感,教学效果也就不理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有效的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应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处理、图片、声音、视频等有机结合,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1]

第二,教师必须积极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水平。经济性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意味着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与经济生活联系极为紧密,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可谓日新月异,经济领域中的新现象、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更是层出不穷,经济法总论作为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的理论抽象,当然需要对这些有所反映。因而,教师必须积极拓展知识面,尤其是经济学学科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才能避免照本宣科,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采用特定的分析方法2011年第11期中旬刊(总第462期)时代TimesF予以讲授。经济法总论研究的是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的共性原理,主要涉及到的是经济法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这些理论问题,应当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述,以增强讲授的逻辑性、层次性,以便于消化,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经济法的历史发展时,就应当着重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经济法概念、现象及理论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述;在诠释经济法学的基本原理时,必须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外经济法、成文法国家与普通法国家的经济法、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法、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法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法进行讲述;在探讨经济法的理论基础时,必须运用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对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介绍。

第四,讲授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社会现实,增强经济法总论的实践性。经济法总论是经济法分论的理论抽象,理应对经济法分论具有指导意义,体现出一定的实践性,然而,长期以来,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都存在着“两张皮”问题。所谓“两张皮”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喻指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分论联系松散,不能对经济法分论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实践意义。“两张皮”问题的出现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经济法总论没有类似于《民法通则》和《刑法》这样的法律渊源,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在讲述经济法总论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很少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讲述。这使得经济法总论教学过程中,除了极少数对理论感兴趣的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经济法总论与实践脱节,没有应用价值,而缺乏学习的热情。因而,教师在讲述经济法总论过程中,应当注重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案例的互动,既要运用经济法分论案例对经济法总论进行说明,又要用经济法总论去诠释和解决这些案例。

三、经济法分论的教学应着重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

无论是经济法分论中的宏观调控法还是市场管理法,基本上都是以我国实践中存在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为实践基础。因而,传统的讲授法对于经济法分论主要运用的是法律解释学的教学方法,即运用当然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效力解释、法例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阐释基本的法律概念和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立法体系和有关的经济法律制度。这种法条解释的讲授方法,属于成文法国家最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它对于夯实学生基础,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我国经济法分论的立法体系和相关法律规定具有良好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经济法分论教学的需要,因为经济法分论与总论不同,其与法律职业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对经济法分论立法体系和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悉仅仅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能够灵活有效的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法律实践。可是,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法律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普遍有所欠缺,根本不能适应法律职业的需要。因而,笔者认为,在经济法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讲授法的有限改进,而应当着重运用包括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课程实习及法律诊所教育等实践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

(一)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讨论,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运用生动、活泼的典型案例,形象化的阐释相关的理论问题,使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同时,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也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无形中也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司法实践的距离。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点契合了经济法分论实践性强的特点,与讲授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笔者认为,无论是讲授知识点时,还是组织课堂讨论以增强学生对特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均应当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二)辩论式教学法法律职业者不仅要熟悉法律,还要有雄辩的口才和缜密的逻辑金融inanceNO.11,2011(CumulativetyNO.462)思维能力。辩论式教学法作为教师、学生就特定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因而,经济法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准备一些争议较大的理论或者实践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要开动脑筋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辩论并提出新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最后,由教师对辩论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得出一个在法律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某一项法学原理、法律原则或法律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去感受、思考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去亲身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并在这种感受和体验中锤炼出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甚至创新的精神。[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