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5:11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1

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全面普及推广传统戏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区中小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着力推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衔接,开创具有徽州特色的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

二、 基本原则

按照《安徽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试行)》要求,选择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组织省、市有关事业单位、国有和优秀民营院团进学校演出,严把戏曲剧目内容质量关,精心选择或创编一批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黄山人文精神的优秀剧目进校园演出。

三、目标任务

积极探索创新“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体制机制,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和戏曲专家培训等试点城市文化工作,“十三五”末,实现全区中小学校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的目标。

四、主要内容

以徽剧、京剧、黄梅戏等我区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为重点,通过“徽剧进校园”、“戏曲专业知识培训”、“少儿戏曲实践”、“优秀民营剧团评选”等推进我区“戏曲进校园”工作。

1、组织“徽剧进校园”活动。邀请市徽剧艺术传习所开展“徽剧进校园”活动与区内两所中小学合作,组织省级徽剧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老师或辅导员,分别以兴趣班和普及教育方式开展徽剧教育,扩大学生戏曲爱好者队伍,探索总结徽剧传承模式,拓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式。

2、组织戏曲专业知识培训。与教育部门联合,对学校音乐教师、戏曲院团专业演员等进行戏曲专业知识培训,为“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建立专业教师队伍。

3、开展少儿戏曲实践活动。与市徽剧艺术传习所、市文化馆等联系,组织少儿参加戏曲表演培训、演出,发现少儿戏曲人才,组建少儿戏曲演出队伍。

4、参与优秀民营剧团评选。在戏曲普查的基础上,参加全市组织的优秀民营剧团评选,内容包括资格认证、演职员队伍状况、节目质量审查等,对获得活动“优秀民营剧团”称号的剧团纳入送戏进校园范围。

五、实施步骤

1、20xx年9月至20xx年底,制定实施方案,“戏曲进校园”覆盖全区30%——50%中小学。

2、20xx年,实现全区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全覆盖。

3、20xx年底,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 “戏曲进校园”活动全覆盖。

六、保障措施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为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培育戏曲文化素养,推动戏曲文化传承。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发放仪式,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同志,宣传部副部长同志,文广新局局长同志,教体局副局长同志,大家欢迎!会议共有六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第一项:由小学学生代表发言,大家欢迎!

 ...............

第二项:请文广新局局长同志宣读《活动实施方案》,大家欢迎!

...............

第三项:请教体局副局长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

第四项: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同志致辞,大家欢迎!

………………….

第五项:下面进行读本发放仪式,请学生代表上台。

………………….

县委宣传部组织人员编印的戏曲读本《戏韵》,将戏曲基本知识、脸谱艺术、经典入门唱段、豫剧经典剧目等纳入教材内容,希望我们各中小学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把读本利用好,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具有特色的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为文化发展凝聚力量。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让我们走进戏曲并衷心期待戏曲在我们手中代代传承,历久弥新。今天我们特邀了一支非常专业,装备齐全的民间艺术团队,为大家带来一场戏曲的饕餮盛宴!

第六项:请大家欣赏“戏曲进校园”活动专场演出,请各位领导入座。

谢谢大家! 

 

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新县高中隆重举行新县“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这项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所有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广大师生探求传统优秀戏曲文化、积极参与戏曲教育普及表示热烈的欢迎!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璀灿明珠和无价瑰宝,是最具群众性、普及性、代表性的传统艺术。戏曲文化蕴藏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目的就是要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营造师生广泛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的浓厚氛围。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忘民族之根,激发爱国之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下来,更好地发扬光大。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既是深入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弘扬优秀戏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文化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民生工程。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我们决定在全县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确定了“一年推广、两年普及 ”的工作思路,力争两年内实现全县中小学校所有学生,每年能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艺术演出的目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戏剧进校园”活动的序幕。下步工作中,宣传部门要抓好牵头协调,做好顶层设计,认真统筹规划。文化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演出团队,精选剧目台本,开展好演出活动,组织讲解戏曲知识,吸引和熏陶孩子们喜欢戏曲,爱学爱唱爱演;要组织戏曲艺术工作者与学校结对子,帮助建立兴趣小组和戏曲社团,让戏曲文化在学校扎根成长。教育部门要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借助音乐课堂和艺术教育活动等,积极推进戏曲文化进课堂,增加戏曲理论和表演教学内容,把戏曲专业师资培养纳入教育培养序列,制定活动日程安排,做好组织保障和安全保障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的经费保障工作。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3

小时候,看见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很老土,赶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赏了戏曲后,我才被戏曲震撼了。

黄梅戏,清道光年间诞生于安庆,以其动人婉转的唱腔,醇厚甜润的韵味,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载歌载舞的欢快表演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仅100多年,这个传唱于乡间草台的小戏,就迅速崛起为全国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名播海内外。黄梅戏最早起源于安徽交界的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民歌。这里的东北部上去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边采茶边编唱民歌,俗称黃梅采茶调。清代乾隆年间,黄梅县遭受水灾,灾民外出逃荒,靠卖唱为主谋生,一路传播进入毗邻的安庆府宿松、望江怀宁等县。在这里,它犹如一颗饱满的种子埋入沃土,很快就生根发芽。简单通俗的采茶调逐渐吸收了安庆民歌和民间音乐的艺术营养,与“花鼓”、“花灯”等民间艺术相结合,借鉴徽剧的表演艺术,运用安庆柔和易懂的方音讲唱,加上受到当地民俗风情的影响,到清朝道光年间,终于脱胎换骨形成了一种新的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一种独具安庆地方特色的民间戏种——黄梅调,亦称黄梅戏,并迅速在安庆各地流行。据天柱外史氏《皖优谱》载:“江亦南亦有之”,“他省无此戏也。”在黄梅戏形成初期,由于以编演反映爱情生活内容的小戏为主,一直被官府视为“淫戏”屡遭禁演。黄梅戏民间艺人只能在乡村搭个简易的“草台”偷偷演出。但这种“草台”小戏却受到下层贫苦百姓的热烈欢迎,因为剧情贴近于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贫苦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抒发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因而愈禁愈广为流传。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梅戏终于闯入了安庆、上海等城市,能够正式登台演出了,但艺人们仍未摆脱受歧视、受迫害的凄惨命运。尽管历经坎坷和磨难黄梅戏这朵乡间的艺术消化在人民群众的精心呵护下,始终顽强的生长,并先后产生了蔡忠贤、胡普伢、丁永泉、查文艳、潘泽海等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艺人。1953年,黄梅戏终于唱岀了安庆。安徽省委决定,从安庆将严凤英、王少航、丁永泉等一批著名的黄梅戏演员调到省城合肥,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继徽剧之后,正式成为安徽省有代表性的地方大戏。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4-01

高甲戏、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打城戏被誉为泉州地方传统戏曲的“五朵金花”,这些传统地方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构筑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竞争力,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有利土壤。当前,随着泉州“东亚文化之都”、“亚洲艺术节”等活动的成功开展,泉州传统戏曲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更是一时成为热点。

在我市,研究闽南文化的学校有很多,但研究泉州戏曲艺术的比较少,而且都比较单一,有的以“梨园戏”作为校本课程,有的以“打城戏”作为校本课程,有的以“布袋戏”作为校本课程,但也只是作为普及教育,并没有真正地把它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我校以丰泽区所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举措为契机,在原有的《海丝泉州》校本课程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挖掘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的资源效应,开展了《泉州传统戏曲进课堂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课题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传承,其发展规律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因此,让广大青少年全身心地沉浸在传统戏曲的优美世界,感受戏曲魅力,体味戏曲韵味,从而钟爱戏曲艺术是我们开展泉州传统戏曲进课堂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做法:

一、编写校本教材《泉州传统戏曲简要读本》,并把它纳入课程教学管理体系

校本课程是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泉州地方传统戏曲文化编进教材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凸现学校文化特色,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此次我们共编写了《泉州传统戏曲简要读本(文字版)(绘本版)》两套校本课程(绘本版供一至三年级使用,文字版供四至六年级使用),并把它纲入课程管理,每周一节课,以行政手段为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进课堂保驾护航。

二、泉州传统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和思想教育结合的重任。戏曲中有美育,有历史,有时代风尚,有传统美德,其中的积极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从2014年开始至今,我校已经陆续完成了“海丝馆”、“海丝文化墙”等校园文化建设。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加工,制作成专题学习网页或者黑板报手抄报进行展览;在学校广播站开辟戏曲专栏;在学校张贴戏曲表演家及戏曲作家照片;在学校文化艺术长廊制作戏曲展板,使地方传统戏曲艺术在小学校园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校园独特的风景。

三、让课堂成为传统戏曲文化教育的主战线

戏曲是一种集诗、乐、舞、舞台美术、化妆、服装等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而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两者相结合,省时省力,又高效。因此,我们注重整合课程资源,进行系列综合性学习。音乐课上,学唱选段;体育课上,学习身段;美术课上,描绘脸谱;语文课上,赏析唱词;班队课上,通过开展故事会、演讲、作文赛、手工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戏曲世界,让学生在骨子里折服于戏曲博大精深的魅力。还可以通过写训练日记,阅读整理戏曲资料,写研究小论文,使学生熟悉戏曲,爱上戏曲。

四、请进来,走出去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成立不同戏曲小剧团,学习戏曲表演。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力量,邀请梨园剧团、高甲戏剧团、木偶剧团演员进校上课,或者组织学校教师深入艺术学校或艺术团体进行观摩学习。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计划、定活动内容,面对面地指导学生的“童子功”的训练,训练内容可包括戏曲唱腔、身段、化妆、服饰等。

五、主题活动增信心

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如戏曲艺术节、戏曲文化座谈会、戏曲知识的擂台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进而爱上戏曲,沉迷于戏曲,成为戏迷、票友。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5

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就其初衷而言,显然在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然而从具体实施办法看,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其一,把京剧简化为京剧曲目,划入音乐教育的系列,由音乐老师来教授,这一方面把综合性的戏曲艺术简单化,使其难以展示原有的风采、魅力;另一方面又让普通的音乐教师勉为其难。“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多数是以声乐、器乐或舞蹈为专业的师范毕业生,极少有京剧方面的训练”,“专业演员要四年科班以上,几天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②。

其二,“京剧进课堂”在全国范围推广,难免以京剧一霸独尊的地位,客观上造成对诸多地方戏曲的“歧视”。2008年,多家媒体曾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对于不同地域来说,忽略地方戏曲的价值与作用,一刀切地推广京剧进课堂,不仅不切实际,而且有悖教育规律。《人民日报》记者就认为,15首京剧曲目进课堂,其效果与其说在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启蒙价值,倒不如说在于彰显传承传统文化的标志和导向意义3。

为了不使戏曲艺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落空,笔者认为,在“京剧进课堂”之外,还应双轨并行地开展包含各类地方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这样,既表现出对教育导向性的认可,又体现了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作为“京剧进课堂”的有益补充,因而“戏曲进校园”更具现实意义,理应受到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大力的支持。

与规范化的“京剧进课堂”不同,“戏曲进校园”应突出灵活、自由的特点,遵循不限年龄、阶段、剧种、曲目、方式和形式的原则。具体地说,不限年龄、阶段,是指“戏曲进校园”的“校园”,不仅包括中小学、而且包括各类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有更充裕的自由时间、更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和理解力、更广阔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因而,大专院校理应成为“戏曲进校园”的重阵。与中小学中简单的京剧赏析课相比。大学里的戏曲研习不仅条件成熟,而且效果显著。依托于中文、艺术等人文学科,高等院校不仅可以开设多层次的戏曲课程,而且可以成立形式多样的戏曲研习社或兴趣小组。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戏曲社团。不仅影响大,而且水平高,充分体现出大学校园在普及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不限剧种、曲目,指“戏曲进校园”不应硬性规范,而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异地开展活动。避免像“京剧进课堂”那样仅仅局限于课堂和15首“戏歌”。“戏曲进校园”,应从更广阔的视角还原戏曲艺术综合性的魅力,重视戏曲的地方特色及其与地域文化的深刻联系。例如在陕西,京剧的影响远远弱于秦腔、眉户等本土地方戏。在当地,京剧的现场演出,极其“罕见”,但秦腔等地方戏则司空见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剧社演出的话剧《镀金》惯。由此,“戏曲进校园”,当然应以本土地方戏为主导。在广大的县、乡、村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不仅师资困难,而且学生兴趣也大成问题。但若是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情况则大相径庭。不少县、乡的中小学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地方戏曲启蒙和熏陶。有些学生甚至还参加过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的“戏迷叫板”之类的比赛。因而突破“京剧进课堂”的匡范,让地方戏进校园,不仅省钱、省力,现实可行,而且契合学生口味,容易取得实效。

不限方式和形式,是指“戏曲进校园”应大胆借取社会各界的外力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机制来普及戏曲艺术。比如“秦腔进校园”,就不是仅仅把十几首秦腔唱段请进来。可以请进来的,还有专业戏曲演员的指导和辅导。他们不仅教授唱段、示范动作,而且可以带来专业的戏曲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以及不同规模的专业性现场演出。突破课堂的狭小空间和强制性,“戏曲进校园”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应遵循整体普及和重点提高的思路,以剧社小组或兴趣班的形式,让真正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活跃起来,然后再去辐射、感染其他学生。一言以蔽之,“喜爱”比“学会”更重要。

二、立足大学。转变观念,让“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

虽然大专院校理论上应是“戏曲进校园”的重点阵地。但从实际现状看,戏曲在大学校园的情景可谓相当惨淡: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高校剧社几乎都是话剧社团,戏曲社团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几个少数城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以“说话”为主的话剧,形式通俗、技巧简单、易学易练,便于普及。戏曲却不同,唱、念、做,技巧综合性高且难度大,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也繁冗复杂。要言之,戏曲既难学难练,又费钱费事。

其二,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产物,话剧形式、内容既有强烈的现代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很易与大学生产生共鸣。戏曲则因其诞生、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明显和当代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对大学生而言,传统占绝对优势的题材局限、程式繁冗的表演程式、一板三眼的缓慢节奏,使得戏曲不能像话剧那样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艺术工具,而只能沦为被远观和敬畏的对象。

其三,对年轻、活泼、开放的大学生来说,流行歌、摇滚乐、先锋话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都以其新颖、现代的形式让他们的青春激情得到一种尽情发挥和宣泄。但戏曲则相反,由于过于的阳春白雪和传统古雅,大学生们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望而生畏”。不少地方戏,由于风格过于粗犷、质朴,观众群体又集聚在农村,因而和京剧相比,它们受到大学生的排斥、拒绝或奚落、嘲弄往往还是双重的。这种文化心理定势,对于地方戏的普及、弘扬,无疑会造成很大的现实障碍。

由上述现实看,“戏曲进校园”要真正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地域的特点努力更新观念、转换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到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笔者认为:

首先,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和大专院校的教育者紧密结合,把“戏曲进校园”活动看成一个既关乎学生素质教育又关乎戏曲艺术发展的“双效共赢”举措。为此,笔者强烈呼吁教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加强合作;各级各类学校和戏曲院团也应强化联系和往来,以宏观的视野,立足长远来落实“戏曲进校园”的具体措施。尤其是高等院校,应真正从素质教育和文化振兴的角度看待这项活动,不应视其为一种无关痛痒的热闹、点缀或麻烦、累赘。对于戏曲院团而言,应更加积极主动走向校园,把校园看成普及戏剧文化、培养潜在观众、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绝佳阵地。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有规模地走进校园,演出、讲授、教唱、宣传和普及中华戏曲。

其次,高校中戏剧、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摆脱对戏曲,尤其是本土地方戏的漠视、轻视和歧视,积极关注、研究、弘扬地方戏曲。现在高校里开设戏剧概论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虽然不少,但许多教师秉持的却是狭隘的“小戏剧观”。他们在潜意识里把戏剧等同于话剧,把戏曲等同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而传奇又简单地等同于案头的剧本文学。亳不夸张地说,不少戏剧课教师,基本是半个“戏盲”――即只知剧本文学而其他一概不知、只讲戏剧文学而其他一概不讲的“戏文”老师。因而,要不使“戏曲进校园”落空,就很有必要先对相关的专业老师进行“扫盲”――不仅要扫知识、技巧的“盲”,更要扫观念和认识上的“盲”。戏曲院团应积极协助高校教学,辅导、辅助相关专业教师来了解、掌握地方戏曲基本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技巧。要让老师首先了解、喜爱,然后再去影响、感染学生。

再次,戏曲自身的发展、提高,也是“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的关键。以陕西为例,作为我国梆子鼻祖和中华戏曲百花园最耀眼的奇葩之一,秦腔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毋庸讳言。秦腔当前的发展,无论从创作实践、理论研究还是产业运作方面看,都遭遇着不小的困境和问题。现实诸多课题,需要创作界、理论界、教育界、管理界来合作“攻关”,研究解决。在这方面,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值得认真借鉴和吸取。当然秦腔自身的艺术改革、理论创新和传播实践也需要不断地总结。这其中,“戏曲进校园”首先要从理论上加以厘清、从机制上得到保障。

三、筹建地方性戏曲学院,让戏曲“进驻”校园。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戏曲进校园”是一个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的“由外到内”的过程。但如果从立足戏剧和教育互动、融合的新立场来辩证地理解这项举措,即不仅仅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而且要让其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言之,戏剧不但要“进”而且要“驻”校园。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及戏曲自身的艺术专业教育了。

严格地说,“戏曲进校园”应是一项以学校素质教育为本位的举措。戏曲自身的专业教育――如编、导、音乐、舞美人员的培养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我们把二者联系起来讨论,实际上是受两则事例的启发:一是上世纪初西安易俗社的建社宗旨,二是当代中国戏曲学院开设“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的成功实践。易俗社之所以区别传统的江湖社班、不同于其他秦腔剧团,关键就在于它将戏曲和教育紧密结合,不同俗流的更高追求。正如其社名所示,易俗社是“一个‘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0的新型现代剧社,它完美地将戏曲专业教育、剧团商业演出和大众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始于1996年的“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继承了易俗社的思想遗产,坚持把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素质提高相互渗透。其开始几届的对象,主要是京剧界一些已有相当演出经验、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演员,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15个地方剧种。经过10多年的摸索,这项工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效果。优秀的青年演员经过研究生班的学习、提高,不仅演技大有长进,而且整体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升。他们学成回到各自的院团里,作为骨干栋梁不仅促进了当地戏曲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中华民族戏曲瑰宝的继承、弘扬、改革和创新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我国当今的戏曲教育,除了位于北京的中国戏曲学院这所唯一的专业性的戏曲高等学府外,其他地方的戏曲专业教育大多遵循剧团演员培训班和普通专科艺术学校两种模式,基本都存在层次低、口径窄,重技能、轻文化的问题。这种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提高。目前,京剧从本科到研究生等各层次的教育机制已基本完善,但各种地方剧种的演员培养,还徘徊在传统戏班传授和普通专科教育交杂混合的初级水平。泱泱中华,各类特色迥异的地方戏有数百种之多,单靠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远远不能满足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骨干栋梁人才的进修、提高,单靠一个以京剧为主导的“青研班”,无疑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呼吁和建议,各个地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应考虑筹建本省地方性的戏曲学院――这种遵循高等教育和戏剧艺术的规律,依照中国戏曲学院模式建立的现代型戏曲教育高等学府,应该走教、学、研、产相结合的路子,在优化社会各方有效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各种戏曲多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唯有藉此坚实的平台,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整体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才能真正变为现实。注释:

①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页。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6

桂林市第五中学坐落在交通便利的环城北一路旁,背靠清秀的观音山,学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占地面积达80亩。学校是教育教学设备齐全、师资雄厚、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特色鲜明的全市直属第一所普高独立高中。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

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桂林市第五中学正式成为一所独立高中,从此迈开了全面独立高中建设的新步伐。近几年,桂林市第五中学按照“立德树人,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学生文化学习与个性化发展培养并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自2012年,五中被广西教育厅批准为广西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试点学校之后,我校更是加快步伐成为广西美术、音乐样本学校,为创建普通高中艺术特色学校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本着以特色课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发展思路,更将弘扬传统文化引进课堂,把“地方戏曲进校园”作为特色课程,开发戏曲校本教材,以点带面,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彩个性,丰富学校的内涵。

二、措施与成效

桂林市第五中学“地方戏曲进校园”的活动遵循“一年普及、两年提高、三年见效”的目标,传承地方戏曲精粹,推动学校学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戏曲,打造地方戏曲特色课程。近几年在桂林市教育局和文化局的联合推动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市戏剧创作研究院的专家们组织中小学音乐老师培训、走进学校展示展演、指导学校排演剧目和交流演出等形式,系统地指导和推动地方戏曲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我校师生受益匪浅,对我校戏曲特色课程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用课程打开特色发展之门

有特色课程做支撑,学校特色就有生命力。通过认真分析校情,把握学校亮点,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开发“地方戏曲进校园”的校本课程,以课程为钥匙打开特色发展之门。

学校首先营造戏曲艺术浓郁氛围,戏曲元素的文化墙及宣传栏的戏曲知识的普及,在校园广播系统里增加地方戏曲音乐的设置,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更是注重对音乐教师的培训,聘请桂林市曲艺团专家到校讲座,鼓励音乐教师边学边教,边教边学,形式多样且有效地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设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普及课”“拓展课”“培尖课”三课结合。“普及课”是让音乐教师把地方戏曲与音乐鉴赏课相结合,戏曲音乐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听觉上对戏曲有一个感官的认识,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对戏曲作品的审美认知,让学生初识戏曲的魅力;“拓展课”是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和戏曲课程相关的讲座,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及教学,通过专业教师讲解戏曲作品以及与戏曲作品有关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戏曲知识;“培尖课”是挑选优秀的学生参加相关的艺术活动,并邀请校外的知名专家、著名演员、民间艺人进行排练指导,扩大学生的戏曲知识面,并结合学校特点,让学生参与到戏曲的创作和编排中。正是让地方戏曲进课堂的形式,使得五色课程的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用研究性学习铺设特色发展之路

在“地方戏曲进校园”特色课程实践中,为了提升特色办学的层次,从基础的实践走向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桂林地方戏曲本就是民间艺术,而民间艺术的精华大多在民间,所以传统的民间艺术教育,更宜实施校外教学的模式。在学校的课堂上只是学到理论方面的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去参加地方的民间节日盛会,带领学生深入乡间田野去观看民间艺人的演出,学生实地采风对戏曲的传承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使学生对民间戏曲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于民间戏曲文化的功能、内涵、种类、风格和作品资源,有真切和客观的感知与理解,将教学与传承更好地结合起来。

“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

(三)用社团搭建特色展示的舞台

桂林五中在2012年3月成立了戏曲社团,社团的成立不仅弘扬了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五色课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一个创新。社团从高一新生开始每年招新,并选拔优秀团员参加剧目排练,4年的时间逐渐在学校艺术教学中彰显了它的独特魅力,成为五中独有的校园文化,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课堂是推广和普及戏曲艺术的主阵地,为了保证社团活动的常态化,社团活动课也就是“培尖课”,每周二下午的两节社团活动就是固定的教学和排练时间。

戏曲艺术是视听的完美结合,悠扬婉转的唱腔,色彩斑斓的服饰,秀丽多姿的脸谱,丰富多彩的道具,无不体现出戏曲艺术的魅力。学校精心选择教材,认真备课,听赏的教学曲目也都是桂林地方戏曲中的名段。例如,广西文场所唱曲目内容多取自明清的传奇小说,如《玉簪记》《白蛇传》《西厢记》等。近年来创作了一些歌颂桂林山水风光的抒情小段,如《画中游》《仙境怎比我桂林》《七星夜游》等。零零落是广西代表性的曲艺形式之一,流行于桂北官话地区,因帮腔衬词为“零零落”得名,多演唱民间故事如《祝英台》《孟姜女》等,和一些抒情或讽刺性小段。长的可唱两三月,短的只需三、五分钟。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创曲目如《新官上任记》《车站轶闻》《红棉似火》《腊梅花与点子多》等。桂林弹词又名“广西说唱”“广西说书”。其自弹自唱的实验性曲目《根深叶茂》首开桂林弹词纪录。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乐趣,指导老师经常发挥自己的演唱特长,给学生示范演唱和表演,并以欣赏与剧情介绍相结合、学唱与表演相结合等方式开创了丰富的戏曲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员们从最基本的吊嗓、走台步开始,到念白、唱腔、身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用活动拓展特色发展的空间

2012年桂林五中戏曲社团成立,当年就精心组织学生参加2012年桂林市首届中小学地方戏剧、曲艺比赛,以原创桂林彩调剧《五中花开满园香》获得高中组一等奖。2016年桂林市中小学地方戏剧、相声、小品比赛中,桂林五中再次以原创桂林渔鼓《桂林五中美名扬》获高中组一等奖。此次原创剧目《桂林五中美名扬》,将学校办学特色巧妙融入渔鼓唱词中,展现了桂林说唱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被推荐参加桂林市“周末大家乐”的表演,获得桂林市民的赞许和肯定。

通过“地方戏曲进校园”特色课程的开设,学生系统的训练、活动的开展,他们不仅爱上了地方戏曲,还在戏曲演唱、语言表达、舞台表演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集体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交流,逐渐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队的精神。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内在品质提升了,更进一步增强了对祖国、民族、家乡音乐的喜爱。

三、特色课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桂林五色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色课程的开设也使五中为创建普通高中艺术特色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思考和解决。

1.学校没有专业的戏曲教师,依靠外聘教师和专家对学校师生进行培训不是长久之计,特色学校的深入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师资。

2.社会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现象,导致大部分家长忽略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校在特色办学中最大的焦点、最矛盾、最突出的问题。

3.戏曲表演中,看似简单的打碟子、舞彩扇、转手巾花、敲渔鼓等动作,认真学起来还得花费不少功夫,高中阶段学生学业紧张,排练时间不够多,能力的提升就存在困难。此外,地方曲艺是依字行腔的,这个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把握总是不到位,也就是说的“桂林话”不够正宗。而且适合学生的曲目太少,老师创编仍有困难。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7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教育价值,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人生的喜怒哀乐、显示善恶观念,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在华夏大地,无论乡村还是城镇,皆有戏曲表演,无论引车卖浆者,还是王公贵族、商贾文人,皆多戏迷。时至今日,我们的中小学生在繁忙学习之余,也应接受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熏陶,戏曲进校园应该成为每所学校的必修课。

一、 戏曲进校园的必要性

我国戏曲最原始的雏形是古代歌舞和巫师表演,经过岁月的打磨和筛选,在南北宋之交形成“永嘉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形式,它拥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于一身,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戏曲具有高度审美价值。戏曲表演从化妆到衣着都有很深的讲究,不同的脸谱颜色表达不同的人物个性,不同的衣饰装扮表现不同的身份地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任何一件艺术品,从本质上看是具有审美意义的,对于中国戏曲而言,便更是如此。

戏曲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古典戏曲文学继承了中国诗歌的表达方式,“意在言外”,运用中国诗歌传统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采用托物比兴、情景交融的造境方法,包括借景言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抒情性渗透进题材选择,情节安排,人物刻画,文字加工,以及舞台呈现,演员表演等一切戏曲组合因子。舞台设置简单,但通过表演者的表演,往往让观众身临其境,产生情感的共鸣,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戏曲进校园”正是想通过戏曲这种具有深刻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给予学生美的欣赏,并通过表演者的表演理解其中的价值表现,获得思想教育。

二、戏曲进校园的教育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

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脸谱艺术上。戏曲脸谱是戏曲艺术中面部化妆表演一种独有的程式化方式,它的设计审美又体现在设色、图案等方面。在设色方面,戏曲脸谱大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色彩为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也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用以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特点等。这种指代的功能,把色彩象征作为手段,使人一眼便能辨别出善恶美丑、聪慧愚蠢。其次,在图案设计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说明功能,包含了对人物形象、性格品质的典型总结。比如包拯脸谱上常以月牙表示“日断阳,夜断阴”,象征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此外,戏曲演员身上穿着的服装同样能体现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服装上的花纹、图案色彩缤纷,美丽动人。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戏曲表演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表演,没有设置与场景相仿的道具,仅有的是伴奏音乐和演员的表演,其表达形式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主要通过演员的动作来体现场景。比如说骑马,演员有的道具仅仅是手里握的马鞭,他们通过肢体做出骑马时摇晃动作,使得观众觉得真的是骑着马在奔驰。京剧《三岔口》,明明台上灯火通明,两位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使观众觉得的确是在黑暗中一般,生动逼真。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便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虚拟式的表演就要求学生在欣赏戏曲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够让当代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育化有着积极影响。

(三)戏曲学习能够加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这个学习高度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对一切的要求是要够简单,够快,但戏曲是慢的,悠长而平缓的。他需要观众静心去体验和理解,其中的奥秘也需要观众缓缓的思索,欣赏戏曲能让学生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正因如此,如果能让年轻人静下心来走进戏曲艺术的世界,不仅能提升他们对于传统文学的理解,更能培养其性情。让当下浮躁的年轻学生,更沉稳、更专注。

三、 让戏曲进校园进一步发挥教育价值的措施

(一)明确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是为了把戏曲这种传统而又独特的艺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收到美的教育,让中小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要培养表演出色的演员。目前一些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往往是集中教授部分学生,打造一两个表演节目,再到校内外表演,显示戏曲进校园的成果。事实上,全面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才能为未来培养戏曲艺术观众与传承人。

(二)让欣赏美成为每个孩子的权利

戏曲进校园要以所有学生为对象,而非给少数学生创造机会。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仅要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还要体现在戏曲进校园中。对每所学校来说,应力争让所有学生都与戏曲结缘,要么能欣赏到多场戏曲演出,要么能参与戏曲学习与排练,让大家都能乐在其中,或学在其中,或演在其中。然而一些学校的戏曲进校园,往往只囿于戏曲社团,参加了社团的少部分学生才有机会参与,不曾参加社团的绝大多数学生则只能置身事外。

(三)创新教育思维,获得家长肯定

戏曲文化虽具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但它毕竟没有纳入考试考核的范畴,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家长形成了一种考试成绩至上的思想,戏曲进校园,就要面临民众和学生家长的质疑:传统戏曲虽是文化瑰宝,但毕竟和学生当前的学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学校要创新教育思维,多给家长宣传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和价值,成绩很重要,但远不及具有良好审美观念的未来,因为生活的美是需要发现的,这种能力是成绩替代不了的。

结语

戏曲进校园是对我国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手段,只要大家普遍认识到这一行为的价值,相信戏曲进校园发挥的教育意义和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8

淮北地方高校应开设地方戏曲专业,充分吸收同类戏曲教育专业的优秀培养经验,从淮北地方戏曲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淮北地方戏曲教育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具备和掌握淮北地方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淮北地方戏曲舞台、影视等艺术活动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专门人才;培养从事淮北地方戏曲普及与推广的德智体全面合格的群众文化艺术人才。在教育中采用全新的培养手段和方法,实行新做法,按照“全程规划、分段培养、因材施教、个性辅导”的教学步骤,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高标准、培养人才严要求,将“口传心授”的传统戏曲教育方法纳入高等学校戏曲教育的科学模式中,扬长避短,凸显专业特色,为安徽戏曲文化传承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与此同时,淮北地方高校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聘请戏曲专业师资任教,组织淮北地方戏曲科研讨论,邀请戏曲表演艺术家来学校讲课教戏或辅导排练。开设相关戏曲课程,如:《戏曲赏析》、《戏曲表演基础》、《地方戏曲音乐舞蹈》等,引导教育大学生了解中国戏曲,认识中国地方戏曲,普及淮北地方戏曲。教育大学生从戏曲中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音乐舞蹈、舞美表演等等,从中汲取知识营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引领大学生丰富审美体验、提升精神境界,从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富有人文内涵的校园文化。

淮北地方高校要建设大学生戏曲社团,拓展淮北地方戏曲学生观众

在高校成立大学生戏曲社团,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社是一个典范。光裕戏曲社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个拥有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扬剧、豫剧、锡剧、评剧、苏州评弹等多个剧种,自发成立,自主管理,自力更生举办各种类型活动的校级学生社团,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光前应种书中粟,裕后宜耕心上田。”光裕戏曲社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特色社团,以弘扬戏曲艺术,丰富校园活动为己任。光裕戏曲社团每周都有固定的活动:周六下午是戏曲排练,邀请艺术家或资深社员亲自来校指导;周五晚是戏曲欣赏,播放各剧种经典剧目,组织艺术讨论。例如,播放各个剧种的《西厢记》然后请专家来进行深入的阐述。此外,社团还组织社员去南京市文联戏曲培训班、雨花老年大学戏曲班学习,不定期观看各类戏曲演出,广泛开展和省内外戏曲艺术家的交流。社团聘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以及江苏省京剧院、江苏省锡剧团、南京市越剧团等表演艺术家为该社的指导老师,每周请表演艺术家来学校讲课教戏或辅导排练。社团还与南京其他高校的学生戏曲社团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展开了丰富的交流。除了举办一年一度的“南京高校戏曲社团联谊演唱会”之外,还积极参与各高校戏曲社团的活动,并在网上建立网站与论坛,进行活动通知、活动总结回顾、艺术探讨、演出资讯及社员交流等各项活动。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团和社员多次在校级、省市、部级的评比中获奖。社团举办的“戏韵流觞”、“曲韵韶华”等戏曲专场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也受到媒体、专业艺术院团、艺术家、戏迷以及高校兄弟社团的一致好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很多同学都成为了疯狂的戏迷。他们通过学习感受到戏曲艺术中蕴含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中华传统道德,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不懂芭蕾舞但是不能不懂中国戏曲。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大学校园的学生是戏曲传承与发展的生力军,可以说中华戏曲文化的未来如何掌握在未来观众的手中。笔者认为,淮北地方高校也应如此。校团委可成立大学生戏曲社团,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可先从淮北地方戏曲做起,开设戏曲类公选课程,聘请地方戏曲专业的教师、演员来学校讲课教戏或辅导排练,为学生讲解示范,言传身教,每年坚持排演一些大学生较容易接受和喜爱的戏曲作品(比如排演一些短而精的折子戏),作为学校的文化活动与对外交流的品牌和窗口,广泛开展戏曲表演、艺术交流等各项活动,形成一种文化氛围。相信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淮北地方戏曲的兴趣,取得显著的成绩。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01-03

高等戏曲艺术院校是培养戏曲艺术人才,开发学生艺术创造性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重要土壤。高等戏曲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师资的构建,依托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以学生为本”是高等戏曲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出发点

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们大都表现为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努力体现自身的创造性。而作为戏曲艺术院校的学生与普通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特点上略有不同。高等戏曲艺术院校正是从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机制。

1.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高等戏曲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上并不单纯追求个性化,而是在学生个体条件的基础上讲究感觉悟性、风格流派以及师承关系等等。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状态,“辩材定向,‘材’是指学员的技艺特点,‘向’是指学习哪些流派,做到学员的技艺特点与所学流派特色相近,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果。”[1]因此,沈健瑾教授在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就讲到,刚进学校不分行当,都学青衣,随后由于外形以及性格的因素,老师便把她划入花旦的行列。后来,由于个子长得高,学校又将她归入闺门旦、刀马旦进行学习。这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剧目,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学校也强调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对每个学生唱念做打各种技能的全面培养。不管是学武生的、学武花脸的,还是学老生、小生、铜锤这些文行的,一样要上武功课、把子课、基本功课,腰腿、打飞脚都是一样的要求。不是说文行的武功课就可以弱一些,学武戏的就可以不学唱。因而,陈国为教授就曾提到,戏曲学校毕业的老旦演员,可以胜任《目连救母》这样繁重跌扑技巧的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基本功素质方面的全面性。

2.人物塑造、锻炼实践

戏曲艺术是靠演员在舞台上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完成的,因而其教学内容中很大程度上是实践性的。学生要想将老师所教的理论熟练运用,不仅需要刻苦练功的顽强意志、勤于思考的钻研精神,还需要大量的生活观察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因此,学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大量舞台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通过教师自身的舞台经验让学生了解人物塑造的重要性。孙桂元先生就曾提到,在塑造人物上要抓住人物的典型面,丰富其他侧面。比如在《汉宫惊魂》中为了能将“姚刚”这个人物少年封侯,年轻气盛的特色突出,他在整出戏贯穿了这一人物特点。与此同时,他又分析到性格暴躁的人也有感情脆弱的一面,姚刚谁都不怕,但唯独怕姚期。因而,为了突出二人的父子深情,更为了使人物更加丰富立体,孙桂元先生在处理姚刚拜别父亲的时候,采用了“跪步”,瞬间使一个粗莽的形象中夹入了一丝丝深厚的亲情,令观众看起来更为感人。

刘长瑜女士也讲道为了能够更加正确地表达人物情绪,在舞台上灵活运用京剧中的程式也很重要。例如:圆场,是为了表现人物情绪较为激烈时使用的一种行走方式,在传统戏中运用在焦急寻找,快乐游玩,激动的怒斥等行为中。在《红灯记》中李玉和被日寇抓走,铁梅听奶奶讲完革命家史后,心情异常激荡,难以平静,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想起革命者的无私英勇,激起继承革命的斗志。这时的人物情绪正好可运用圆场这一程式来过渡,这也是从内涵和形式上最为接近传统表现方法的程式,但又有别于传统的花旦“圆场”,步幅较大,快而稳,表现了铁梅思绪翻涌后继承革命的决心,既符合了人物,又符合京剧韵律。

3.强调基础、博采众长

在生源方面,高等戏曲艺术院校的学生有的来自戏曲中专、有的来自专业院团、有的则是已经在专业领域内获得一定成绩的演员再次进修。因此,在学生基本构成上和其他艺术院校也有较大的不同。在某些班级中,我们可以看到,年龄跨越非常大,既有十六七岁刚刚从戏校中专毕业的“小”学生;也有自己的子女都已经上小学的,自己已经踏入社会、工作过许多年的,社会阅历丰富的“大”学生。此外,某些班级中,学生的专业差距也比较大。如虽然统称表演班,但其中有豫剧表演、晋剧表演、昆曲表演、越剧表演等,剧种的不同,学生们的专业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也有较大区别。因此,高等戏曲艺术院校强调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问题上,刘习中教授就提到:“老师在教戏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条件的差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条件好的要重点培养,条件弱点的也要帮助他学有所成。条件好的学生可能学东西很快、表现力也强,那么重点就要抓他比较弱的那一部分加强训练,条件弱的学生,他可能基础素质差,那么在教他的时候,老师就要放慢一点节奏,让他扎扎实实、稳稳当当地打好基础。”[2]

此外,虽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但是高等戏曲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强调“博采众长”。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虚心学习的态度,能够在不同专业、不同流派的学习过程中以人之长克己之短。马名群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时,就曾说,“不要有门户之见”,可以多方借鉴。学习的开始是模仿,但是需要学生不断打开眼界,触类旁通,所谓“学死了,用活了”,通过形式追求到精髓。

二、“以教师为主体”是高等戏曲艺术院校园文化建设支撑点

与普通高校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在高等戏曲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是小班教学,甚至是一对一的教学情况。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就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度,教师的主体地位被自然而然地确立起来。因而,在高等戏曲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支撑点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从思想道德文化、学术文化、文体艺术文化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校园文化。

1.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执着于专业、凝聚于艺术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它规定着高校校园文化的方向。高等戏曲艺术院校的教师往往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展现出自己对于戏曲艺术的热爱,并将之融入血液中去。他们传递给学生的是,你们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技巧,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领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带动青年学生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地努力。例如宋富亭老先生曾在78岁高龄时,录制传统戏《刘唐下书》。这本是一出很普通的架子花脸,但是他到了晚年仍然在琢磨如何把这样一出一般用来打基础的戏改得更合理、更有艺术性,使表演技巧的使用更加符合刘唐这个人物,将“死”的程式变为“鲜活”的舞蹈语汇。宋老先生不仅改良了剧中人物刘唐的脸谱,使之更加符合“赤发鬼”既丑陋又狰狞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从剧情和生活出发,对“走边”的舞蹈、亮相、造型等表演套路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创造。这种对于戏曲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于青年学生来讲不仅仅是给了他们学习的榜样,更是将对于戏曲艺术执着精神的发扬。

2.学术文化建设――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

学术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决定了一所高校教师教学的风气,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关键点。在戏曲艺术院校中,讲究直观教学,老师必须能够很好地给学生做示范,同时对学生加以启发。杨韵清教授在讲授《失街亭》的“三报”时,不仅要亲自示范,让学生生硬模仿,还要通过这一剧目启发学生领悟强调戏曲中的层次性,让学生明白“三报”的人物情绪皆不同。第一报时,诸葛亮已经预料到,因为马谡的战略布局就是失败的,所以语气比较平淡低沉。第二报,“司马懿大军离西城不远”!真来了,这就是稍有点惊了。等到第三报,大军已来到城下,这时候内心的潜台词就多了,诸葛亮也有点沉不住气了。这样“三报”的递进关系就明晰了,一层一层台阶式地上去了。学生只有真正领悟到他们所学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所要表达、传递的东西,才能在演绎中做到最为精准的表现。这就给高等戏曲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提出了要求,不仅要会演戏,而且要勤思考,善启发。当教师们在钻研表演技巧,分析学生们遇到的问题时,也是对自身能力的升华。刘长瑜女士就说道,教学过程也是反思自身艺术创作中的不足和遗漏的途径。例如,她扮演的花旦行当多是青春少女,在声音的要求上必然要甜美清脆。而很多学生在唱念中发“梭波”辙时,声音好听了,但字就不圆润了。从学生身上发现了问题,检查自己的演出录像、录音,也存在这个缺憾。做演员时没有觉察,一带而过。通过教学,反复比较,寻找差距,总结出了是口型的问题。不但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也使自身在演绎技巧的掌握上更为牢固和坚定。

3.文体艺术文化建设――注重合作,联动专业

文体艺术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很多高校来说,文体艺术文化建设常常与学生的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然而在艺术院校,“文体艺术”就是学生们的专业,就是他们的主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专业建设与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专业学习的推动作用,形成良好的文体艺术文化氛围,呈现出更多、更为优质的文艺作品。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党团组织活动,激发大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发挥专业特色的同时,注重专业思考。在校园内部活动中,可以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一方面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相关艺术领域的认识和关注,使学生们在文体艺术创作中了解到互助、协作的作用,避免文体艺术活动陷入纯粹的娱乐性质。在校园外部活动中,如国庆、奥运等主题鲜明,意义重大的社会性文体艺术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注重文化建设的延展性和继承性,使学生不同年级之间有传、帮、带的运转意识,增强学生整体的凝聚力。

三、“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高等戏曲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戏曲艺术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高等戏曲艺术院校力求培养造就高水平的艺术人才,为我国的文化繁荣、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因而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上。

1.传统文化的继承

高等戏曲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并非可以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因为这种继承是潜移默化的,是渗透在学生的具体学习、实践当中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学了一出戏,就是继承了传统文化,而是说在长期的戏曲学习侵染中,对于传统文化点点滴滴的理解和领悟。例如:学习昆曲表演的学生,由于从年幼时期就必须学会背诵《牡丹亭》等文学作品中的大段唱词,辞藻之精妙,音韵之雅致,让这些学生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之中。对他们来说,古文并不陌生,古语并非难懂,他们是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将传统文化吸收了进去。再如传统戏《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手持牙芴根本不能抬头看太后,这是当时的礼仪。学生学了这出戏,就必然要去了解每个动作背后所赋予的文化意义。此外,学生们由于长期集中接受传统专业教育的影响,在加之他们的专业情结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愈加浓烈,造就了他们也有主动了解、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愿望。这也是他们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成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2.民族文化的传递

戏曲作为一项重要的民族文化,其传递过程不仅仅停留在舞台上。为了推动戏曲艺术的传递,高等戏曲艺术院校不断探索多种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在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带动戏曲艺术的传播。例如高等戏曲艺术院校依托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平台,带领学生到各地进行戏曲考察,了解戏曲发展生态,增强学生戏曲理论知识。此外,高等戏曲艺术院校长期与一些小学合作,开展“中华戏曲进课堂”活动,组织部分本科生到社区小学中,为小学生传授戏曲知识、戏曲唱段。所谓教学相长,很多学生反映,通过教学活动,让自己在专业上更加孜孜以求,同时也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避免一些“坏习惯”教坏小学生。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并非舞台实战演出,但是却达到了锻炼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因此,充分发挥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戏曲这种民族文化传递给更多地民众,扩大受众群体,提升戏曲的吸引力。

3.戏曲文化的创新

为了让戏曲有所发展,吸引更多的观众,高等戏曲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当然创新的难度是很高的,它需要在非常扎实的基础上,共同商讨、构建、磨合的情况下,实现多个领域,如导演、剧本、舞台、表演的多重结合,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刘秀荣教授在回忆现代戏《四川白毛女》的创作时,就提到这是对演员的一次锻炼和升华。因为当时用京剧来演现代戏还是一个新课题,如果还沿用京剧传统的一些程式化的手段,就不能很好地塑造这种现代人物,甚至会格格不入、不伦不类,给观众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如何用京剧的技巧、艺术手段来塑造现代人物成为当时大家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而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很多现代题材的剧目,通过京剧、越剧、川剧等很好地呈现出来,大大促进了整个戏曲领域在内容题材方面的扩展,促进了戏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高等戏曲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支撑点、落脚点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依托于传统文化的良好平台,才能有助于培养高水平的戏曲艺术人才,进而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10

同样,当代大学生受社会商业化、功利化思潮影响,很容易走向一种价值迷乱的状态,传统戏曲文化中的善恶等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识别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以此纠正他们的社会行为。当大学校园里的行为主体都能够有着较为明晰的道德观,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身份行为,自觉认同于所处的校园环境,那么,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必将很快呈现。当然,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不仅仅需要道德人格健全的行为主体,更需要能追求自由和美的创造主体。同样,戏曲文化除了道德教育功能外,还具备了多维度的审美价值。戏曲文化在审美的情境中能让人获得精神的超越。戏曲审美中,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在戏曲审美活动中,人容易唤起一种纯净的审美体验,这种体现区别于外在社会的物质欲望、功名利禄。但人获得这样的审美感受时,很容易就实现一种精神的超越感。正如席勒所说:“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再黑夜茫茫。只要人的内心平静,世界上的风暴就不再喧响,自然中斗争的力量也会平息在静止的边界上。”中国戏曲文化中,无论汉代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唐代的歌舞戏《踏摇娘》,还是元明的《窦娥冤》《牡丹亭》,其中的艺术情感都能使人获得审美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在审美想象的空间里实现自由超越的境界。当代大学生急需要这种审美人格的教育,具备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品格,才能面对当今社会众多的世俗幻想能坚守内心。戏曲文化中既有对善的人文诉求,也有对美和自由的精神引导,最终塑造出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人格建构对于他们所处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容易陷入一种简单的知识灌输模式中,“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特定的职位做好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很显然,一味的知识灌输只是塑造一种工具性的人才。到了今天,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高校也受到社会经济利益的侵蚀。在日益功利化、趋同化的价值引导下,很多高校被社会物欲追求、空虚自私的气息感染,高校校园文化也正面临着深刻的价值危机。戏曲文化中坚守人的道德底线、善美合一的精神内涵无疑恰恰能对这种现象起到一定程度的纠偏作用。如各类包公戏中,包公这一形象刚正不阿、坚毅果断,尤其在权势面前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可以对当下大学生的人格取向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精神,精神构建就是教育的绝对使命”。在电子媒介充斥校园,图像技术日益占据学生心灵的这个时期,戏曲文化作为一种以美的形式来孕育学生善的精神和真的本性的文化载体,必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艺术形态。

二、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精神积淀

所谓校园文化精神,指的是校园文化应具备深层次、历史性的的文化内核和价值主导。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一经形成就具备稳定的品质。它体现了校园主体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并成为校园行为方式的主导理念和文化皈依。校园文化精神能够感召大学生选取符合校园文化身份的价值追求和学习方向,是一所大学教职工、学生获取自我文化认同的精神依据。当前,由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体制变革、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碰撞等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这直接导致高校文化价值观发生重大偏移。面对社会外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压力以及学生求学目标的现实化,高校教育的基本主导思想发生变化,很多高校的理想化价值目标变为直接的现实利益获取。此外,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外界物质化的价值取向影响,这一切都影响了高校的教育行为方式。高校也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理想“虚”待、封闭办学、一元追求、依附行政主体的教育方式,而走向实际需要、开放多元、独立自主的更为丰富的教育生存状态。一方面,高校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摆脱单一文化空间“象牙塔”的限制,走向广阔的外部社会环境,积极拓展自己的实践能力,敢于发挥学校个性,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校与社会的衔接;但同时,在一个并未完全形成成熟的教育理念时段,受外部环境商品化意识及功利化倾向影响,再加以地域、专业类型、学校层级等个别差异,很多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发生严重的商品化、功利化偏移,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判断相应发生重大偏差,为利益化价值主导。这一切使得高校的育人文化目标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高校的健康发展也遇到诸多问题。

很显然,这种视域下的戏曲文化传承对于高校,尤其是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建设意义重大。有别于各类浅表化、运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精神重在内涵建设,强调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是当代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形态,当被引入高校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使命;同时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有效地抵制媚俗、低俗、庸俗的低级文化形态,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品位和品格。要克服当前高校价值取向日益复杂、德育权威受到严重冲击的客观现实,我们应努力吸收、发挥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涵。首先,高校肩负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责任,坚持文化育人的教育方式,培养完整人格的大学生。高校应以强烈的使命感去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杰出位置。中国戏曲艺术文化内涵丰厚,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典型艺术形态。当代戏曲作品中,很多戏曲改编自名著经典,或来自民间流传。前者可以此加强对传统经典的了解和传承,后者对现代社会中很可能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化有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被很多高校所忽视。事实上,不同层级的高校虽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但根本的主导目标应集中在“育人”。

高校以文化育人,但人才培养并非仅是纯粹工具化的技能之才。高质量的高校人才培养应摆脱单一工具化倾向,而应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新时期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在政治上有坚定的信仰立场,对社会有热忱的人文关怀,知识结构上有广博的专业素质,品格上有崇高的道德情怀。作为一门诗意化的艺术形态,戏曲艺术在文化育人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弥补纯粹工具理性人才培养的缺陷,积极塑造人的感性层面,丰富人的情感思维,健全人格结构。特别是一些地方戏曲,充满人情、人性内涵,人文情怀明显。如越剧《陆游与唐婉》《桃花扇》,在带给受众美仑美奂的视听享受的同时,还能促发人的生命思考,对文化的深沉感受。其次,高校长期的发展应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盲目追求工具化教育理念,遵循生态、伦理文化。地方高校更不应该逃避自己对地方文化的责任,努力避免片面地、功利化的利益寻求,以牺牲地方社会责任来获得学校和自身短视的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以越剧、黄梅戏剧目等地方剧种为代表,一般都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强化地方的文化个性和地域认同感,为地方的文化建设出力,同时也能形成自我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很多地方戏曲文化都积极拓展体现地方文化风格的剧目,如黄梅戏极力打造安徽的历史文化品牌,优秀剧目如《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大乔与小乔》等充分展示了安徽地域文化的精神品格。更以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为代表,将《徽州女人》等大戏带入高校校园,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精神养分。在高校,无论是地方戏曲,还是京剧国粹,这些精典剧目往往都能获得师生的追捧。古典传统剧目如《群英会》《天仙配》《红楼梦》等已经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镌刻在人们脑海中。当大学生接受时,便从这些戏曲艺术中感知到这种文化记忆,丰富自己的文化主题内涵。当代新编如河北梆子《赵树理》、越剧《孔乙己》、黄梅戏梅花奖获奖剧目《半个月亮》《徽州女人》系列等优秀戏曲不仅仅给广大师生带来审美的享受,更使他们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促使他们了解地方文化个性,找到文化身份的归属感。戏曲文化所带来的这一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极大地凸显了每个校园自身的文化个性的集体呈现。这些文化行为将高校和地方文化相连接,极大地促进地方高校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建构。总之,将戏曲文化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中,结合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高校要在戏曲艺术中寻求文化传承、创新与当代教育理念的契合点,坚持自我的文化个性与时代教育目标相统一,借此建构属于自我文化身份的校园文化精神。

三、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安徽农业大学戏曲文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文化育人的目标。从安徽农业大学的实践来看,开展戏曲文化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文化育人这个主线。这就要求学校科学规划戏曲文化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工作,长期坚持,整体推进,切实统筹好戏曲课程的教育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关系、戏曲文化活动与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戏曲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积极搭建实施戏曲文化教育的工作平台,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营造学唱戏曲的氛围。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前提下,弘扬主旋律、高品位的优秀戏曲作品,突出文化育人的宗旨,将戏曲文化的弘扬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引导相结合,实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最终建构起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特点和学校文化个性的校园文化形态。安徽农业大学从最初的京剧欣赏课,发展到现在的黄梅戏欣赏、中外名曲欣赏、音乐视唱与指挥、中外钢琴名曲欣赏、影视音乐鉴赏再到创办服装设计与艺术专业,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唱演再到唱响校园,从校园活动到走进电视直播间又到全国大赛的舞台,师生们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始终坚持文化育人这条主线不动摇,切实将文化育人这条主线贯穿戏曲文化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将素质教育作为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全校上下齐抓共管,教师们各展才艺,学生们踊跃选学,各类课程累计参学学生达3万多人,涌起安徽农业大学戏曲文化教育的新风,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推动着安徽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安徽农业大学采取多元化手段开展戏曲文化教育。

(一)构建戏曲文化教育的教学平台

首先编制教学大纲,自编教学读本。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大纲结合学校自身资源条件和戏曲教学的基本要求制定,自编与选修课程匹配的普及读本,供选课生课后阅读。同时学分认定。教务部门结合实际对戏曲类专业理论课程的学时学分给予认定。安徽农业大学近年已稳定为每个课程24学时(1.5学分),并明确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施的比例为1:1。实践教学包括音像资料欣赏和习唱、表演两部分。此外组织团队教学。以京剧为例,京剧剧目包括传统戏和现代戏等,传统戏中有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中有“四功”“五法”等,仅由一、两人来完成是力不从心的。学校充分利用老师们的特长,组织团队进行教学。除了开设专门的戏曲类课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探索将戏曲文化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学、绘画、艺术设计、园林规划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学校打造戏曲文化教育的实践平台

积极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让有兴趣的同学能够亲身感悟戏曲艺术的魅力,让有戏曲潜质的同学能够真正提高唱演的水平,这是学校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校支持组建了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如大学生戏曲社、民乐团、大学生京剧队、大学生管乐团、黄梅戏队等,每个社团都安排有指导老师,定期指导业务并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活动,如“新年戏曲晚会”“京剧专场演唱会”和各个社团的迎新生文艺晚会等。学校每年还鼓励和指导高水平的学生参加各类戏曲比赛,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和学校的教学成果,在大学生中树立标杆。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11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陕西省校园戏剧发展现状、内涵功能、价值意义和实践模式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传承文化思想与艺术精神是校园戏剧的职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韩鲁华在发言中指出:我们民族的戏曲,比如秦腔,是最能负载本土、民族文化及其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自然不能缺失了她。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还应当是文化传承的场所。这些年高校教育的遗憾之一,就是重知识传授而轻视了文化思想与精神的传承,特别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时兴的、时效的东西,很新鲜,可能更具冲击力,但必须与民族的、本土的东西融合,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我们学校开办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并且将秦腔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并非臆想,而实在是从传承秦腔这一民族的、本土的文学艺术门类角度考虑的。如果今天我们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可能有一天包括秦腔在内的中国的戏曲,就不再是活的生命文化体,而成了标本。标本再好,也是缺乏生命质感的。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冯西哲指出:中国自“五四”以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争议比较大,一是全盘保留,一是全盘否定,要么极左要么极右。我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基不可动摇,对不符合现代人性的成分进行改造,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科学理性的道路。戏曲是中华民族诗性化的戏剧形式,将民族的哲学、道德伦理和所有的民族样式集纳于其中,并不同于话剧歌剧等舶来品。中国传统戏曲承载的正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正向价值体系,也恰恰是我们当今被遗落的美德。这些年之所以戏曲再度在民间中兴,就是民间复兴传统的集体审美呼唤。我们的文化立场应当在民族文化基础上来建构校园戏剧文化。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蓉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表明,文化的春天来到了,我们进行校园戏剧文化建设,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自信应当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戏剧进校园虽然存在一定困难,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戏剧自身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普及与提高。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校园戏剧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根本的文化建设,我们会一直做下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雒社扬在发言中讲到,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对戏曲很陌生,也很少读戏曲剧本、看戏、进剧场,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戏曲,接触太少,一旦接触,就会喜欢上戏曲。如何传承戏曲,我以为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国家出资把戏曲艺人养起来,传授技艺,从青少年起开始培养,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是收到的效果却大不一样。中国话剧的普及就是从校园戏剧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校园这一平台,做好普及与传承戏曲这一课题。

 

不断探索实践是校园戏剧持续开展的关键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字民在发言中提出了校园戏剧活动持续发展策略:1.打破学科教育和专才培养的狭隘思维,从人文素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的多视野来深刻认识校园戏剧的价值,探索校园戏剧教学和实践的有效模式。在校园戏剧实践中,应该强化实践环节,切不可局限于案头,止于书本,进行“死”的戏剧知识鉴赏,而应加强硬件建设,提供必要经费支持,把学戏、演戏、看戏有机结合起来。2.以大学为中心和重点,向中小学辐射,努力构建中国当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大学,除了戏剧表、导、演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外,应该增设戏剧艺术教育专业,大量培养戏剧师范生。3.拓展戏剧进校园的单向思维和狭小视角,把戏剧“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不仅要“进”校园,而且要“驻”校园。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党总支书记冯巍在谈到开展校园戏剧活动的体会时指出:1.举办校园戏剧节是推动戏剧进校园的好做法。从2007年开始的“陕西省校园戏剧节”,成为学校戏剧活动被重视,有影响,有保证的大平台、大阵地,使校园戏剧活动从自娱自乐走上了有组织、有目标、有保证的新高度。2.剧目排演,对参与学生人文知识、表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是一个难得的提高锻炼机会,对参与者思想境界、道德素养、组织纪律性等是一个引导教育过程,更是一个难得的实践促进。3.校园戏剧活动的推动不仅仅是进校园,还应该进课堂,从校园走进社会;校园戏剧活动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这样才能守住校园戏剧活动阵地,保证活动连续不断,水平不断提高。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段丽琨在发言中说:将戏剧进校园和社团活动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于以兴趣为先导,志同道含,因而大学生热情高涨,这几年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被社会关注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形式灵活自如,运行有效,还能发挥以点带面的功能。学院也可以通过这个载体,发挥教育功能,传达教育思想。

 

院校的重视与支持是校园戏剧发展的有效保障

宝鸡文理学院学生代表汪晓龙在发言中谈到:我非常喜欢戏剧,2009年我们的比较戏剧工作坊成立了,学校非常支持。今年在学校已经连续办了9场演出,非常辛苦。存在的问题是资金短缺。学校领导不是很重视,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每次演出90%的资金都是我们的生活费。今年我们将契诃夫的三个独幕剧改编排成了一个话剧《契诃夫笔下的爱情》,连续半个月晚上不睡觉排练,道具都是自己做,虽然辛苦但我们乐此不疲。西北大学学生代表陈志在介绍该校小黑剧社的成长历程时谈到,非专业院校的戏剧爱好者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建议能举办专业戏剧讲座和表导演基础训练课等,让同学们有更多接触、学习专业的机会,还有经费问题是制约校园戏剧创作的一个大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代表毕庆在发言中说:由于秦腔编剧专业刚刚成立,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专业实践,需要提供平台、设备及费用支持。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12

一、改称“戏曲进校园”更具科学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京剧虽然在我国戏曲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但是并非唯一。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口,戏曲种类达三百六十余种之多,仅仅“京剧进校园”,是“见树不见林”。我认为,除京剧外,应当允许各地根据当地民情、民俗,因地制宜地选学一些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因此,把“京剧进校园”的提法改为“戏曲进校园”更具有科学性。

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民族传统艺术,中国戏曲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甚至武术、杂技、服装、雕塑、灯光等多种艺术成分于一身,在表演方面要运用唱、念、做、打、伴等多种艺术手段,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无论是博大精深的“国粹”京剧,还是典雅如幽兰的昆曲,抑或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田园牧歌式的花鼓戏、高亢激越的梆子、低回委婉的越剧,可谓风格各异,绰约多姿。“戏曲进课堂”,让学生从小接触一些高雅的戏曲艺术,对于建设校园文化、改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忠、孝、礼、义、智、信等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多彩,思想积极向上。诸如岳飞、杨家将之类的精忠报国;寇准、包黑之类的秉公无私;老程婴之类的舍己为人,等等。即便是那些神仙鬼怪题材的,也无不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对信义的坚守、对真善美的讴歌、对假恶丑的鞭笞。它既是对社会生活的典型性的概括与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想性的向往和指导。这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当今世界正步向全球化,外来文化正在造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在东西方文化较量中,中国戏曲受到剧烈冲击。很多地方剧种后继乏人,不同程度地淡出。近几年已有上百种地方剧种“人亡艺绝”。“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喀布尔博物馆的这个题词,值得我们警醒。因此说,“戏曲进校园”,对于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守住我们的民族文化阵地,弘扬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把学生带进戏曲艺术殿堂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如何发挥音乐教学功能,把学生带入戏曲艺术的殿堂,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戏曲欣赏水平,是摆在每个音乐教师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由浅入深,解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中学生的乐理知识普遍较弱,教学歌曲都有困难,让他们学戏曲、唱京剧,真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在戏曲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采用化整为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先教授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浅显易懂的、旋律欢快的选段,调动起他们学习戏曲的积极性。比如“黄梅戏”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它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通俗易懂。在戏曲教学中,我先向学生教唱这样的段子,然后再教唱相对较难的豫剧、吕剧、京剧等唱段。《唱脸谱》中涉及的京剧专业知识比较多,如脸谱、人物、“四击头鸳鸯瓦”等,只作简单介绍,这样避重就轻、由浅入深,让学生从生疏、发愁到熟悉、爱好,把他们一步一步地带进高雅戏曲艺术的殿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