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差异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0 14:48:58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1

2继承人的选择

中日两国在继承人的选择方法和制度上有很大差异。

2.1养子条件在中国,夫妻在没有亲生子女或者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会考虑收养他人的儿子做养子。收养对象通常为父系亲属的儿子,称之为“过继”;而日本的夫妻在亲生儿子以及入赘的女婿不够优秀的情况下,会考虑收养他人的儿子做养子。收养对象可以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选择范围比较广。

2.2赘婿要求在中国,夫妻在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会考虑招婿入赘。入赘的女婿一般不改姓、不能入族谱、不具有继承权,而且生下的子女随其母亲姓;日本的夫妻在儿子不够优秀时,会考虑招婿入赘。入赘的女婿要改姓,成为婿养子,而且有家产继承权。

3家族观念

中国的家族主要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集团。这个家族集团不但包括直系亲属,还包括旁系亲属。中国人对家族的延续非常注重血统的纯正,在以“孝”为家族伦理核心的中国家族中,传宗接代被看做是最大的孝顺。俗语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日本的家族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地缘集团。比起血统的延续,日本人更注重家业的传承,从而保证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家”的长期兴盛。日本人的亲属范围比中国窄,一般仅限于直系亲属。家族成员不一定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可以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仆、佃户、雇员等。日本的家族伦理以“忠”为核心,只要对家族忠贞不贰,非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也可以参与祭祀活动,死后也可以葬入家族墓地。

4家业管理及财产继承

在中国的家庭中,家业由父亲管理。除非父亲过世,否则就一直拥有家业的管理权。在财产继承方面,中国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即将家产平均分给所有儿子(有时也包括女儿),长子一般在分配中不具有特殊权利。在日本的家庭中,家业由父亲和继承人共同管理。在父亲有能力管理的情况下,家业由父亲管理。当父亲年纪大了或因病没有能力管理家业时,家业就交给继承人管理,并且继承人可以是入赘的女婿或者养子。日本的家庭财产实行长子继承制,不分给其他子女。而且长子虽然在家庭中拥有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但当长子的能力不足或身体上有缺陷而无法管理家业时,日本的家庭就会剥夺其长子地位而改立其他儿子为长子,或者另立有能力的养子、婿养子为家中的长子来继承家产。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于跨文化传播研究而言,诠释学并非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社会交往与互动所进行的策划或设计的向往,也并非是为了缓和因文化差异所引发的诸如误读、矛盾与冲突而采取的某种方法,它始于对传播这种现象本身以及传播过程中意义的关注。在诠释学看来,人们日常生活究其本质是一个无休止的传播过程,此过程不仅关涉两种或多种思维间单个或多个意义的交换,更意味着其中充满了创造力与不确定性的语义起源。换言之,传播虽然包含预先设立的观点、意图和意义的交换,但这种交换活动只是传播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意即“传播过程本身生成了新的观点、意图与意义”,[1]199进而赋予传播富有创造力的不可预见性,也就是融合的产生。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概念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有研究者受其启发,提出了文化融合理论(cultural fusion theory),这一理论对基于差异文化个体在日常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贡献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基于个体日常交往的跨文化传播

个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是个体生活以及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日常交往是“不同个体主体以个人的名义或角色身份,借助物、语言符号、操作行为等中介在日常生活领域的相互作用和活动”。[2]73它是一种重复性实践,通常围绕日常协作、精神交流(情感和生活经验层面)、日常闲聊、日常游戏等类型展开。在具有日常性特征的交往活动中,个体依凭代际沿袭传承或先在地赋予的习俗、经验、风尚等文化知识自发地进行交往实践。在赫勒看来,“这种活动方式属于人的‘自在的’类本质的对象化领域”。[3]126有学者在探究日常交往的深层内在机理时指出,自发性的交往规范以及天然情感是制约和调控日常交往活动的两大主导因素。前者是“道德和宗教所体现的传统、习俗、给定的经验、常识、自在的活动规则、礼仪、道德规范,这些因素通过家庭和环境的熏陶而内化于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中,成为日常交往活动图式的重要组成要素”。后者是“建构在血缘关系或自然基础上的天然情感,这些带有本能和非理性色彩的因素在人们选择日常交往对象和进行日常交往活动时常常十分顽强有力,有时甚至成为人们根本无法克服和超越的无条件因素”。[4]139由于受到两大主导因素影响,个体的日常交往往成为实际左右家庭、团体、群体或社会交往关系的现实力量;个体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也被引入更大范围的社会交往活动中,甚至自在的个体日常交往原则也会向社会交往领域渗透和支配。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所谓个体指不同文化背景或文化差异下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不同文化个体在日常交往中对彼此差异的感知,促成跨文化传播中意义的生成和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对其身处世界做出富有意义的感知与诠释,并据此在相互交往中做出差异化的表达。而此种建基于差异的文化观念和表征体系的人们所进行的相互交流便促成了跨文化传播。齐美尔在分析群体间的冲突时发现,群体权威的高度集中和群体成员间的团结程度,很大程度上与群体间的冲突和隔阂正相关。正因如此,社会的整体宽容度和置身其中的个体的生存状态就令人担忧。基于此,对社会个体间关系的关照和思考就成为理解群体间差异和冲突的最佳视角。因为,差异文化个体在一段时间的日常交往中会固化并显现出特质性的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又反作用于差异文化个体之间的交往实践。因此,有必要立足于个体日常交往视角,来洞察差异文化个体在物质生活和人际情感层面的日常交往实践与互动状态,探讨相互理解的文化主体之间以及差异文化个体之间相互包容的文化关系的可能性,进而形成从个体日常交往推延至家庭、团体、社会、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社会与公共交往等共同联动的跨文化传播实践。

然而,在现实交往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个体总是立足于自身视角,透过自身文化棱镜去审视他者文化;当审视和认知与现实情境出现了偏差,误读现象便在所难免。依诠释学看来,文化误读的产生源自差异文化个体的“视域”。

二、文化误读:“我之视角”与“他者文化”

跨文化研究的核心是“跨”,这一动态的方法意在强调越过某种局限去扩大视域”。[5]所谓“视域”(horizon),即从一个特定的有利位置向外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组成的视野范围。视域的形成有赖于历史性地赋予理解者和诠释者的“前理解”。依照海德格尔,“前理解”决定着一切理解和诠释行为。“任何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这种先入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被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了的,这就是说,是在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和先行掌握中先行给定的”。[6]8伽达默尔认为,无论是理解者还是解释者,二者的“视域”并不是锁闭和单立的存在,相反是理解在历时中得以交互的场域,二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与其他视域相交融。 [6]8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置身其中的社会文化系统常常出现差异化的角色分配:将同质性个人或群体当做“我们”,而把异质性的角色视为“他者”。分配的过程自然也是被所属文化和传统赋予视域的过程。当我们立于自身视域理解或解释他者文化时,因缺乏了解和认知,难免会陷入偏狭视角而将他者文化囿于“我之视角”的投射和荫蔽中,误读现象的产生便成为可能。尤其当两种文化在面对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有较大差异时,所谓文化优越者常将自身文化系统视作普泛性的标准去规范“他者”,便可能产生“排他性误读”, [7]这是一种标榜自身文化极具普适性,从而包含世间最合理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意识形态。这种误读常常立足于自身视角或维度,人为地建构一套区别于“我”与“他者”的知识或话语体系,通过贬低或污名化“他者”来确认“我”的优越以维系交往边界和文化秩序;它严重损害了差异文化个体之间的正常交往。

所谓“误读”,最初指读者在通过文本对作者本意把握时所产生的偏差。由于作者和读者在时间上存在距离,文本的意义很难被即刻理解,这显示出理解和解释的复杂性,因此其核心问题便是如何规避“误读”。现代诠释学把误读现象视为“偏见”,而“偏见”始自诠释者的“前理解”。海德格尔将“前理解”分为三层:[8]190一为前有,即人对身处世界的诠释与认知源于先在的文化传统所赋予其的规范;二为前见,意即人们从其所属的特定文化中获得关于自我及周遭的认知视域,并以此视域作为理解实践的标准;三为前知,即“具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人在理解之前必然形成了某种先行观念和假定”。 [9]于跨文化传播而言,不同文化个体所秉持的“前理解”必然导致或决定各自在日常交往中的偏见。需要说明的是,偏见并非意味着缺乏合理性与正当性,“实际上,我存在的历时性产生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们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 [6]238在日常生活中,文化个体总是通过意义生产系统去建构文化和世界,而这种建构一旦用符号建立了属于它的边界,就成为一种定型化的排他实践,并且通过不同的表征实践(学术、展览、文学、绘画)生产出一种有关他者的形式,并深深卷入权力的运作。 [10]353无论是具有偏向的意义,还是定型化的排他实践,都可能导致文化的误读。 [11]在诠释学看来,误读并非偶然产生,而是自发地出现并成为诠释学实践的组成要素,因此,误读在一定意义上不可避免。彼得斯不那么乐观地认为,交流似乎是一场毫无保障的冒险行为,“凭借符号去建立联系的任何尝试,都是一场,无论发生的规模是大还是小。我们怎么判断我们已经做到了真正的交流呢?这个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12]259这表明,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个体间的意指并不能绝对直线或等量地促成有效的交往效果,文化误读客观存在却无法规避。

差异文化个体虽受其所属文化和传统赋予的视域影响,在日常交往中存有不同程度误读,但这些误读只组成了现在特定阶段的视域,而且这一特定阶段也因个体不断地对自身所持偏见进行检验或反思而处于变化之中。正是在不断地检验或反思中,或者在新旧视域相遇或融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个体之间基于理解和宽容的文化关系才逐渐得以发展。 [1]199

三、视域融合:差异文化个体日常交往的最佳取向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传播学系教授艾瑞克・克莱默博士受伽达默尔“视域融合”概念启发而提出的文化融合理论强调,意义建构(sense-making)以及整合新信息需要视域与偏见。所谓整合(integration),并非以同化为目标并朝向终极综合(synthesis)的不断前进,而是包含了差异之间的动态沟通,从而使意义不断丰富。 [13]162差异是跨文化传播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不同文化个体在日常交往与互动过程中凭借彼此差异的存在和感知促成意义的生成与表达,也获得意义的理解与共享。差异对于意义生产和文化形构,以及社会身份和主体性的自我主观感觉作用非同小可;“但同时,它令人害怕,是危险的场所,是各种消极情感、分裂、对他者的敌意和侵犯的场所”。[10]353于差异文化个体而言,对差异的感知持积极抑或是消极认知,取决于我和他、传者与受者、言说与聆听等交互主体之间所处的平等状态和互动程度。

虽然带有偏见的预先认同和差异的普遍存在导致不同文化个体在日常交往中误读时有发生,但根据文化融合理论,差异应该得到承认而非被剔除,因为差异是认知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14]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得到凸显,并于个体日常交往与互动中以融合的方式衍生出介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居中文化现象;在此现象的作用下,差异文化个体的日常交往非但不会以线性方式导向同一目标,反而在协调差异并庆祝差异存在的过程中,使得个体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互换模式,而且这种平衡不会只指向同一个最终目标。

因此,若想调整我之视角与他者文化理解的关系,跨出“我”与“他者”通过差异对比所形成的张力,哲学诠释学“视域融合”概念和跨文化传播“文化融合”理论,无疑为差异文化个体在日常交往中所产生的误读提供了超越紧张而努力寻求融合性的更大的新视域。当然,此处所言之融合并非摒弃原有视域,而是要时刻考虑不断地融合他者视域。也有研究者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复杂的“互动性视域”设想。该设想将跨文化传播视为“自我”与“他者”间的互动过程:即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互相观照到视域融合,再反观二者,这样反复地、交互地看待便形成一种复杂的交互解释。[15]并认为,交互参照和反观越频繁,所具备的跨文化特性就越强。可以断言,在诠释学取径看来,基于差异文化个体日常交往的跨文化传播,并非是要取消“我”与“他者”通过差异对比所形成的张力,而是努力在这对张力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美)艾瑞克・克莱默.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M].刘杨译.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5.

[2]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5]周宪.跨文化研究:方法论与观念[J].学术研究,2011(10).

[6](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h鼎译.上海:上海译文

出版社,1999.

[7]熊伟.透视跨文化传播的“误读”问题[J].东南传播,2008(7).

[8](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M].陈嘉映,王庆节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9]邵志华.跨文化语境中文化误读的镜像认知[J].兰州学刊,2011(1).

[10](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现与指意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

[11]单波,薛晓峰.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和谐理念[J].国外社会科学,

2008(6).

[12](美)约翰・德哈姆・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3.

[13]Eric Kramer,Clark Callahan,& S.David Zuckerma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 Integration[M].Dubuque:Kendall Hunt

Publishing House,2012.

[14]Eric Kramer.Cultural fusion and the defense of difference[M].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3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群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运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因而常常使得中西方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总之,忽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交际失败和尴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以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达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

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广泛运用的语言,更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更好地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服务。第二,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解决和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大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第三,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究出版社,1999年.

[3]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4

摘要: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文化的特点,而文化则决定了语言的社会性质以及未来发展。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对文化的研究与理解是语言教学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中日文化有很大的渊源,但也有区别,因此,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应重视对中日文化差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提高日语教学的效率。本文对中日文化的主要差异进行分析,指出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导入中日文化差异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日语;中日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72—02

收稿日期:2014—03—01

作者简介:毛树罗(1986— ),女,四川简阳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语。

文化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语言则是构成文化系统的一种要素,语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因此,语言的学习要与文化的学习相联系、配合,而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文化上联系紧密,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程度很深,但是,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民风习俗、宗教信仰及社会状况的不同,两国的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大学日语教学中,要重视对中日文化差异的教学,充分认识与研究中日文化差异,增强学生对这种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大学日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日文化的差异

(一)历史文化存在差异

早在2000年前,中日人民就有来往,发达的汉朝文化传到了扶桑。在唐朝时,日本许多著名学者、诗人、僧人如鉴真、阿倍仲麻吕等来到中国留学,将中国的建筑、艺术、医学、丝织技术等传入日本,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然而,日本历史的发展毕竟与中国不同,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历史故事与典故,在表达相同意思时,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特色。例如,在赞美心中的偶像时,日语常用“花は桜木、人は武士”,因为樱花是日本国花,代表了美,而武士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统治阶层,代表了其最高精神。相比来说,中国常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赞美一个人的优秀,不同的两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历史特色。

(二)语言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在常用的各国语言中,日语的表达相对比较丰富细腻。在表达肯定和否定意思时,肯定与否定的语气只有在全部说完后才表达出来。例如:“我不想吃寿司。”汉语表达中在主语之后便使用否定词“不”,简洁明了,而日语用法则是“私はお寿司を食べたくないです”,其否定词出现在句末,这就需要对话者在听完说话者整句话后才能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

(三)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文化差异在语言词汇以及日常生活中也明显存在。例如,日本人就餐前通常会说“いただきます”,中国人则没有这样的习惯,在将这句话翻译成汉语时,很难找到贴切的汉语词汇。实际上,在日本封建时代,人们认为食物乃上天或天皇之恩赐,因此,在吃饭时会说“いただきます”,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来源于大自然与自己的辛勤劳动,在用餐时不能忘记劳动者的辛苦及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此句话就带有了崇尚自然与劳动的心理特征。在不了解日本文化的情况下,很难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带来语言交流障碍,或者在使用时不明就里,感到莫名其妙。

(四)观念上的差异日本人的等级观念与等级意识根深蒂固,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等级意识,学习各种礼节。人们见面时都会鞠躬,而根据鞠躬对象的不同,鞠躬也会有时间长短与深度上的不同,日本人如果没有掌握这种礼节,就不能跟别人正常交往。日本人对于等级的区分很明显,在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丈夫与妻子,在学校中,高年级与低年级,在工作中,上级与下级、老员工与新员工、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都有分明的等级关系。以前日本人的等级关系非常严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法律上人人地位平等,等级制度早已废止,但在礼节交往上,人们还是遵守着严谨的等级关系。因此,在日语交流中一定要正确使用“前辈”等敬称。

(五)节日民俗上的差异

日本在历史上从中国吸收了很多先进的文化,其传统节日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但由于受到其本土历史、民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日本的“年中行事”与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不同,一些节日风俗虽然与中国神似,但具体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大学日语教学中进行中日文化差异教学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打好日语学习基础

正确认识中日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这既是文化差异教学的目的,也是有效开展日语教学的基础。通过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在语言交际中避免不必要的常识性失误,正确合理地运用日语去表达。科学的文化相对论是认识到中日文化在本质上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在文化上没有民族对错之分。通常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文化上的共性,但对于文化差异的了解却不够,很容易使用不得体的语言词汇。另外,在日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培养一种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对本国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理解日本文化,理性把握跨文化交流的方式。

(二)充分结合课堂教学,灵活融入日本文化知识

在进行词汇的讲解时,教师要注意词汇背后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利用图片、实物来展示说明,增加学生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加深理解。在课堂上,要向学生介绍日本大众文化,使学生了解其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等基本常识,这就要求教师对中日两国文化足够熟悉。在讲解中要注意自己所用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还要注意语言使用是否正确。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展示日本民俗习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的图片、电影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还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各类语言词汇在各种语境中的具体运用方式,提高日语听说和交流能力。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书籍,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籍和读物,尤其是对中日文化进行客观对比的书籍,了解中日文化差异,防止文化冲突并提高日语水平。

(四)营造优越的跨文化交流氛围,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大学日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合理的语言交流环境,例如,引进日语外教,为学生提供机会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外籍教师代表的是其本国的文化,通过课内外多种形式的交流,学生能够学到许多在书中学不到的知识,直接地感受中日文化的差异,了解日本文化,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另外,通过开设关于中日文化比较的专题讲座,开展日语演讲、辩论赛、影视作品配音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日语应用能力的平台,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提高日语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双成.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文化差异[J].神州,2013(5).

[2]田静.论日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2013(5).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5

[3]罗瑞,唐璞,舒安琴,石芸.两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医学结果的差异性研究[J].天津科技,2014(12):71-73.

[4]赵冬梅.基于已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分析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5(06):50-53.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6

【摘要】:本文为了对团队文化管理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并通过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加以深化,针对A企业的团队文化管理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描述团队管理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为下文的阐述埋下铺垫,主要是对团队管理的概念和类型进行阐述;其次对A企业进行了团队文化管理现状分析,根据所调查的内容对A企业的发展进行总结;再次针对研究A企业所发现的问题一一列出,等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

【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of team culture research, and through the learned knowledge to deepen, against A team cultu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team management and related theory, as explained below buried, mainly elaborates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team management; Secondly has carried on the team to A corporate culture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ent of A summa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Once again list according to found A business problem, and so 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onclusion in the end.

关键词:团队管理,问题,研究

一、团队管理类型

    团队管理的类型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有根据人员规模、人员素质、团队功能等等进行分类,主要目标都是为了使得团队能够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

1、工作团队

   工作团队是指对某一特殊过程负责,成员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而产生积极地协同作用,并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达到团队绩效大于个人绩效。

2、自我管理团队

  自我管理团队是指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通常由10-15人组成。

3、虚拟团队

虚拟团队就是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下,由进行实际工作的真实团队人员组成,并在虚拟企业的各成员相互协作下,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二、A企业现状

A公司成立于1946年8月,由日本B公司和德国C公司共同出资,一家专业生产密封件及减震减压件的全球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450万美金,投资总额2800万美金,日德双方各占50%。截至2012年1月集团在中国的直接雇员人数达到4000多人,其中4%日本籍、4%德国籍、91%中国籍和1%外籍(非中、日、德籍)。这家有着50多年合资历史的集团公司,两个投资母公司都是家族企业。

与很多在华的跨国公司不同,A公司是一家没有本土合资成份的合资公司,公司的多元化的人员结构注定了多元化的文化风格。多文化风格带来了复杂的管理问题,而公司

就是由无数个团队组成,所以管好了无数小团队,就如同管好了一个公司大团队。我们

能从A公司的管理案例中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那我们就可以帮助到

A公司的团队文化管理,使其在华的发展之路走的更顺利和精彩。

三、A企业团队管理问题

(一)团队文化存在差异

    根据共同经营协议,为加强企业管理,执行官由日德双方联合担任,各家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均由日方、德方交替担任。以正、副总经理为首的经理班子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日本管理者的沟通语言较为简洁,意思不明确。但不同的是德国管理层的沟通一般都是比较直接的,明确表达出自己意愿的方式。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会造成沟通中的问题激增,或者导致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却解决不了。这就是团队文化存在差异造成的,所以说不能小看团队文化给一个团队所带来的影响。

(二) 团队管理制度差异

    在团队合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工作,规范团队成员的共同标准应当是什么?西方企业一般是在法律环境比较严格和完善的条件下开展经营与管理,而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依靠国家计划和上级指令来行事,过于拘泥于条文。

在A公司,日本的管理方式主要以按照规则进行,但是这个前提是已经制定好了各个方面的规则,并能予以实施。譬如:日本团队由于习惯加班,认为加班也是自身的职责之一,但是德国团队认为如果加班就应该得到加班费,这就会造成两方面工作时间上的冲突。因为如果日本团队总是组织自行加班那么整体团队队员权益就得不到保障,会造成德国团队队员的不满员,觉得自己合法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因此很可能对工作的积极性减少,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

(三)团队管理考核差异

A公司一直以日式的人事管理理念进行着,体现在人事考评制度上,关注“人”为感受。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员工自身的感受和幸福着指数。但是,在60、70时年代的中国人中,“大家庭”式的经营理念,往往会被理解成大锅饭,功过不分,滥竽充数的消极怠工者屡见不鲜。用“态度决定一切”的理念来考核员工,对于他们那代人或许还行的通,但对于80后90后的新中国人,再用这套已经无法驾驳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适应老旧的管理方式,他们更加需要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差异化的管理,彰显个性。态度固然重要,但结果是决定成败的唯一标准。

四、A企业团队问题解决办法

(一)正视团队文化差异

对于一个多文化的团队,要想统一思想、统一行为,首先要了解彼此,认识差异。本文中阐述了多种文化维度,并因这些种类的文化产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准则等等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反映在企业的工作之中,因为员工之间工作的原因才会造成了团队文化差异的突出,A企业员工的交流不畅正是由于其管理层与下属员工的文化差异。所以在打造跨文化团队的第一步,要正视团队个体成员间的文化差异,同时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差异,实现文化融合。

(二)规范团队行为,建立企业团队文化

一个企业要塑造新人,使其热衷于服务于企业,并形成一个规模群体,需要倚靠团队文化。对于A公司,一直没有系统、明确的企业行为文化,对于各个分属公司而言,每个公司都保留着自己的特色,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风格,不管是德式的、中式的还是其他的。这就说明跨国的文化规范化尤为重要,只有进行了合理的规范化才能使得企业能够在整个国际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三)克服“文化休克”,培养文化意识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7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除了口语间的交流,书面表达也成为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英文写作,又是我国教学中的一个弱项。对中国学生而言,对英文议论文的写作常常感觉无从下笔。中国的论文构思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学生也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在写作英语议论文的时候也常用汉语的习惯来对整篇文章进行构思,相当于将汉语的议论文翻译成中国的议论文。虽然在语法方面没有很大的错误,但是却和西方文化相差较大,使西方对论文的内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双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有益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以西方思维模式来进行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构思,达到中西方不同思维模式的灵活运用。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上的表现

(一)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地域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彼此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中夏天是最为炎热难熬的季节。而西方的英国夏天却是温和舒适的季节。所以,面对“夏天”一词,中国人马上会想象到酷暑难耐的样子。而西方面对“夏天”一词,就反应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虽然这仅仅是地域差异中一个小小的例子,却折射出两种地域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带动思维模式的差异,就如同样是“夏天”,对其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因此在英文的写作构思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相差较远的风俗习惯。就如同“春节”和“圣诞节”,一个是属于中国的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源于西方的重要节日。中国饮食习惯用匙和筷,西方则是刀和叉。中国崇尚礼仪,认为“左尊右次”,这一点对西方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对各国而言,风俗习惯都是复杂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英文写作时,要尊重西方独有的风俗习惯。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表现

人类文化博大精深,宗教文化是其总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崇尚的、忌讳的文化也不同。中国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而这并不存在于西方文化。西方崇尚的多以基督教为主。信奉上帝是最高的神。在文章写作中,对词汇的理解从方面来讲也不相同。龙是中国崇尚的图腾,象征着“高贵,吉祥和神圣”。而西方英语词汇中“龙(dragon)”仅仅是一种低等的爬行动物。由此看来,在英文议论文写作中,思维模式同样要注意西方的信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一)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上有着不同的偏重。也因此,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应用较多,而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用名词多于动词,比较静态化。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想接近西方风格,就尽量用名词来表达汉语里用动词要表达的意思。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韵律,内容结构间的协调。又包含很多修辞方法,一些意义重复的词语被多长使用。而英语强调的是简洁,流畅,具有逻辑性。西方国家的用词要求简明扼要,避免复杂冗长。这点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二)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的句子中必须使用连接词,以体现句子的完整性。而汉语则着重于句子本身的意义。汉语句子本身不以主语为中心,而是以句子表达的意义为主题。而英语则是要求突出主语,不能将其省略。汉语中多采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常用人称来作为主语,运用主动语态。英语则对主体和客体有严格的区分,常用物称来表达事情,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因此,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差别,避免汉语主题的思维模式对英语的句子完整性造成影响。

(三)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文章篇幅章节上的差异

汉语的写作思维方式常采用引言慢慢引出主题,很少直接进入主题。中间内容逐点述说,最后结尾呼应引出结论。受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文章也常用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叙述主题。而西方文化则更习惯于直奔主题,表明态度,突出论点。内容呈直线型展开,与中心思想紧扣,讲究因果思维。在章节段落中,汉语习惯含蓄的连接,没有主题句。而英语则习惯在每个段首都有一句提纲类的语言,其余语言都为之服务。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思维模式合乎英语国家的逻辑方式,阐明观点。

四、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减少中式思维模式的方法。

如何减少中式思维模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西方语言写作中长期探索的问题。针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提出以下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融入西方各方面文化的认知。除学习英语语言本身之外,对西方的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人文风情加以了解。熟悉英语本身的语言背景。尤其重视英语的思维方式的锻炼,明确英汉两种思维的差异性,在写作中摒弃汉语的思维模式。其次,在写作中重视英文论文的结构和风格,做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冗长,不繁杂,注重结构的紧凑。再次,充分利用范本来进行模仿写作,研究英语论文范本的结构,句型和词汇的运用,培养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拓宽写作思路,锻炼英文的思维模式。同时多阅读英文资料,强化英文的思维模式,发现和学会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平时注重英语思维的模仿练习,培养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汉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也可以为论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满足对写作在实践中的需要。

五、结语

写作对语言方面涉及很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的表达,还有思维方式等多种方面的能力。英汉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决定了中心思维模式的差异,极大影响了英语议论文的构思。在今后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要增强文化间跨越的意识,减少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写出让西方人民理解和认可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8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们往往会把语言作为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因此会存在语言的差别。例如:英语中的lucky dog指幸运儿,old dog指老手,汉语中“狗”常表示贬义,如“狼心狗肺”、“走狗”、“狗仗人势”等。这正说明了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教师除完成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外,要增加英语的文化含量,同时把英语中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跨越中英文化的差异及障碍,有效理解其语言现象。

近年来,我国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越来越重视,但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不能很好地传授西方文化,只是抓住课本,把教材中的一些例文、例题进行语法的分析。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进行了反思。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现状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一些教师把重点放在语法、词汇的记忆、句型的分析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之下,教师也不得不把学生的考分放在第一位,从而无暇顾及西方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三、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

中西方文化差异往往影响学生正确理解英语中的词义、句义、习语等,因此在初中英语中渗透这些文化差异的知识尤为重要。

1.通过地理文化差异渗透文化意识

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各异,因此文化就会有很大差异。如:对于中国人而言,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一般“西风”、“西北风”指的是冬季凛冽的寒风。而英国人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因此对west wind的联想总是暖暖的。因此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相关的地理文化。

2.通过习俗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

(1)中西不同的寒暄问候

西方人一般打招呼都用Hello,Hi,更亲切的可以用“How are you?”,西方的寒暄忌询问对方的私事。而在中国见面常问:“你要去哪?”“多大了?”“结婚了吗?”等,这类的问候常常会引起外国朋友的误解,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问候干涉个人自由。因此,教师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文化补充,将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2)答谢语的不同

“Thank you”在英语中的应用比汉语中的“谢谢”要宽泛很多,不仅用于社交场合,更是家常用语,如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父子之间,只要存在感激就可以用“Thank you”,甚至在拒绝别人提供的方便时也可以用“No,Thank you.”。例如:“A: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B:No,Thank you.”

(3)电话用语

在信息时代,电话是一个重要的日常交际手段。“May I speak to somebody?”“Is that somebody speaking?”是西方人的电话常用语,用“This is...”作为回答。而中国人则常常说“我找某某,你是谁”等。由此可见,学生如若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必将闹出笑话。

语言本身就源自于生活,教师要把这些日常生活用语的差异融入英语教学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摄取文化养分。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有关电影,通过观看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从中熟悉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应答方式及内心感情。

四、结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素质,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积极正确传播解释西方国家及其民族文化,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语言中学习文化知识,在文化环境中理解语言知识,从而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会静.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2]黄志华.浅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法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 2015 )08-0255-02

引言

语言、性别、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性别的不同使语言使用者在社会和家庭角色中自然而然地会将自身的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到语言中。决定这种性别差异的不仅仅在于社会根源,同时,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此可见,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是社会语言学有别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日本,受到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女权运动的影响,女权运动先后掀起两个较大的波潮,日本女性反对男权、走出家庭的声浪越来越高,社会角色的转变势必会反映到语言实践中。然而,一直以来,利用社会语言学理论研究日本中女性用语的文章甚少。社会语言学领域对日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涉及了语音、词汇、句法、语言行为与模式、认知能力及言语选择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就日语中的女性用语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根源,主要探讨的是说话人因性别差异而做出的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上的选择。

一、日语中的女性用语

众所周知,日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所谓女性用语,指的是女性常用的语言及其相应的表达方式。日语中也有相对应的男性用语。语言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是日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明显特点。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日本自进入阶级社会起,男性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大权,由于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男权”、“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不参与社会活动。并且,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理想的女性形象是温柔、感性和善良,而对男性的理想形象中多包括坚强、冷静和果断的性格特征。基于这一出发点,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说话方式及言语行为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语言学家认为,男女两性成长在不同的社会语言亚文化背景下,他们从小就要学习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举止和交际方式,这种文化背景则是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日本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其言语行为的种种限制,使其在语言表达方面出现了差异明显的女性用语。

日语中女性用语自平安时代就产生了,只不过那个时代的女性用语多是忌词。中世是女性用语的发展期。室町时代在女官中产生了“女房词”,成为现代日本女性用语的基础。到了江户时代,在幕府的文化政策下,出版业的发展推动了女性用语的发展和繁荣,女性用语也由食物和餐具用语,扩大到女性在家庭中的一切活动用语,女性用语进入全盛时期。进入江户时代,出于对女性柔美特征的追求,女性用语以“女房词”为核心,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江户后期,出版了很多钟对女性的教养、礼仪规范的书籍。但随着女性意识的提高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女性用语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衰退期。

二、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日语女性用语的特征

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使女性的言行受到社会因素和传统文化的种种限制,从而在语言表达方面出现了差异明显的女性用语。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语音语调、词语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其中词汇方面男女用语差异表现最为明显。

1.音质差异明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女的发声器官是有差别的。男性的声带比女性的长、厚,且松弛,这样的差异必然导致了男女性别在音质上有所差异。日语中,男性普遍较多使用舌前音,音质含混模糊,咬字不清,而女性的语音柔美、清晰,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

2.音域男高女低。音高是指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音的高低与声带的大小、粗细、长短、松紧有关。由于男性的声带长且厚,所以发音的平均音高要低于女性。而且南于社会因素、语言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影响,在实际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女性在讲话时往往会人为地降低调门。但男女性别平均音域的高低确实与其在生理特质上的差异有着自然而然的联系;而语调的变化又与音域的高低有着必然的联系。研究表明,女性在语调上的变化范围比男性更为宽阔,更为经常地使用超高和超低调型,因而使得其音域的变化更富有起伏感。

3.在日本,男性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大权,精华理直气壮、发音粗糙模糊,在非正式场合经常使用一些不规则的语音变体,如“ ”等。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地位卑微,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使其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她们不能在社会工作中取得荣誉和地位。于是,日本女性在语音上追求优雅、规范的语音变体,通过高雅的、清晰易懂的标准音和优雅的举止获得声誉,博得人们的欢心。社会地位的差异致使女性说话时句末多用升调,回答问题时也经常带有疑问或征询的升调;男性则使用语气坚决,肯定的降调:

4.词语运用。古代日本时“纵向社会”是个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有着严格的身份制度。人们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阶层和身份来采取相应的言语行为。处于统治地位的男性经常使用一些傲慢、自大、粗俗的词语,甚至是俚语或诅咒语,以显示其社会地位的优越性;而女性由于社会歧视使她们无从发挥自己的才能,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只有依靠她们的仪表谈吐博得荣誉。因此,日本女性除了最求优雅、规范的语音语调外,还特别重视使用礼貌,文雅的词语。由于社会环境和传统理念的影响,日本女性从小就被要求讲话要有教养,语音要准确、语法要规范、举止要文雅、禁止使用俚语和诅咒语言。这是社会观念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特别角色规定,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社会言语行为的正确性期望比男性要高。社会期望迫使女性在说话和接人待物的过程中,比男子更加意识到使用礼貌、规范语言的必要性。

5.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男性常用的人称代词,如“偻”、“俺”等,显得比较傲慢、粗俗,部分词语带有轻蔑或近乎责骂的口气。与此相比,女性经常使用的人称代词,如“

”、“ ”等显得随和亲密、礼貌客气。较之男性经常使用的语感强烈,甚至粗俗的感叹词或终助词,如“ ”“ ”等,女性一般使用“ ”“ ”等语感柔和的感叹词或终助词。女性一般要比男性更多的使用郑重礼貌的人称代词,尤其是使用敬语称谓时,即使是夫妻间的相互称谓上也有明显的差异,丈夫称妻子是使用是上级称呼下级时经常使用的称谓词“ ”,而妻子则是用郑重礼貌的称谓次“ ”。

6.女性偏好使用情感词语。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女性在言语活动中喜欢使用诸如语气词、感叹词和夸张词作为情感的表现手段,以使自己的言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男性和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女性比男性更易于产生情绪波动,也更易于受情绪的感染而影响自己的言语行为。因此,在交谈中,女性对情绪的控制力不如男性,更易于动情,也更易于通过言语表露情感。据统计,女性使用感叹词的频率是男性的两倍。

7.性别用语随时代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也跟着变化,性别用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代表日本近代文化的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作品《三四郎》,分析里面的人物和语言对话,分析作品中男女人物在明治时期(1868-1912年)的对话,我们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明治时期的日本社会,显然存在着各个阶层。各个阶层都会有自己所属的言语,因此一听到对方说的话,便知道他所属的阶层。这在日语中我们暂叫做[位相]。它并不一定只在男女语之间存在,因为时代的不同、阶层的不同,说法也不一样。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10

引言

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有很多,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知识及文化结构等,文学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总要受到外界及自身认识的限制,从而导致其评论的依据、方法甚至角度、态度上的差异,从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出发,英美文化差异在其文学评论中发挥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英美文学

(一)英国文学及其特点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历史、政治、社会发展、文化兴衰等都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推动英国文学不断革新、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英国的文艺复兴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萨里、华埃特、斯宾塞、马洛、海伍德和莎士比亚等。17世纪,英国文学经历了玄学派及骑士派两个阶段,文艺复兴之后,英国文学又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和现代主义阶段。18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崇尚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新古典主义,宗教神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到了19世纪,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气息开始显露,文学家对于个性自由、解放的追求日益强烈。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文学,逐渐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题材逐渐扩大,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展,旨在通过文学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文学被赋予政治、经济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后的英国文学写实比重增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文学除了会受到文学体的影响,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同样不可避免,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自然在不同的文学中留下了烙印,其内容同样遵循相应的文学发展规律,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写实、实验及多维度的特点成为二战后英国文学的一般发展趋势。就目前状况而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同样影响着英国文学的发展。英国文学顺应时展的潮流,更加多元、全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文学繁荣,巩固其在世界文坛的重要位置。

(二)美国文学及其特点

与英国文学不同的是,美国文学的历史较短,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发展的国家,移民较多,因此,美国文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庞大性等特点。美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和二战后。

殖民时期,早期浪漫主义在美国文坛中的地位不容小觑。美洲大陆在殖民地时期经济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文学来源于日常劳动、生活的积累,多是赞颂自然风光、高尚品格的诗歌作品,人们口耳相传,世代延续。早期的浪漫主义与后期的浪漫主义的不同在于,早期的浪漫主义是在写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

一战前的美国文学发展平缓,乡土文学、现实主义相继产生,在美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文学家们将目光从遥远的天堂投射到了现实生活中,现实性不断增强,为日后的美国文学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战后,美国文坛出现了所谓的“迷惘的时期”,由于战争的摧残,美国文学家们开始对人性、社会产生怀疑并开始反省,深入剖析人的灵魂深处的善与恶、罪与罚。

一战后二战前,美国文学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它的第二次繁荣时期。19世纪20年代,美国文坛涌现出各种流派,同时也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高度发展时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方面的种种矛盾。美国文学的现实性愈加突出。到了30年代,左翼文学成为佼佼者,在美国文坛占据主导地位,从30年代后期起,美国文学界再次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每个流派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在这些流派中,现实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美国文学开始对走向世界,对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影响。

二战前的美国文学经历了现代派和南方文艺复兴两个阶段。二战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与此同时,美国文学呈现出多样式的局面。按照文学风格的不同将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十九世纪末,美国文学经过充足的发展,有了自己独立的文学体系,成为独立于英国文学之外世界上又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分支。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伴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文学评论也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出现了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以及规范严格的要求。英美文学评论的主体自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为基础,借助相关的文学理论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从而揭示出英美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其他作家的二度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促使英美文学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发挥自身优势,取得长足进步。文学评论家一般会从文学作品的思想观点、写作手法、创作风格、表现特色等方面着手,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旨、思想,使读者能从正确的思维角度理解相关文学作品。同时,评论家的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了解读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理解,得到客观全面的反馈,帮助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由于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较长,易受到传统的束缚,英国的文学评论一直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徘徊。从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莱特》中的王子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的发问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文学评论在继承与突破之间的挣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学评论家们的文学素养、思维等受到文化环境的束缚,难于摆脱传统观念,使得文学评论的创新不足。

美国文学历史较短,美国文学评论是伴随其产生的。独立战争前,美国的文学评论同文学一样,依附英国文学,受其影响较深,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美国文学日渐显露出其独立性,从而使得文学评论也摆脱了英国文学评论的制约,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美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学的冒险精神、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更加从容和开放,吸收各种有益的思想,不断充实提高。文化上更是不断吸收欧洲、印第安等民族文化的精华,加之历史较短,受历史传统束缚较少、负担较少,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家们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开放的环境中运用各种文学理论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也更易于进行理论创新,视野开阔,面向世界,并不仅限于国内一隅。因此,更加具有开放性与创新性的美国文学评论在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方面,显然较之英国文学评论更有优势。

(二)文化内涵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17到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仍然受文化传统束缚严重,无论是宗教色彩还是荒诞的文学创作手法,都是英国文学继承与突破相互斗争的体现。20世纪后,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英国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文学评论界对以前的文学评论成就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为了适应当代与未来社会发展,根据新的分析结果重新搭建起文学理论框架,整合文学理论资源,为英美文学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美国是一个殖民国家,受到限制,文化传统受到殖民国家的影响,欧洲文学尤其是印第安文学和英国文学对其影响极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便美国文学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学的影响,美国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系,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也因此获得了世界众多文学家的青睐。美国文学是在英国文学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的,然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美国国家历史的特殊性赋予了美国文学更多的自由与独立,这也是其与英国文学的差异所在,美国文学的独立性同样影响着其文学评论的特点。

(三)语言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象征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它是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高度概括,语言的存废,关系着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化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几乎一样,由于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本身的发展与变化,导致了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别。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英美语言差异其实就是英语使用人群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的差异。美国的发展历史短暂,因此其发展受到的历史传统束缚较之英国少得多,创新的阻力也小。这样的历史背景自然造就了美国人勇于突破、敢于挑战的性格。美式英语的活泼创新、张扬轻松的特点,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熏陶之下不断显现,并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美国文学作品之中。

语言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差异对于文学评论的影响的原因就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文学家的提炼与加工的,是艺术化的语言,是经过文化内化后的语言。英式英语是英语语言的“正宗”,其语言经过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更能突显出英国文化的底蕴。美式英语是在英式英语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在集成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融入了美国所崇尚的自由、独立,更加地叛逆与自由,因为美国本身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包括历史、政治和文化方面),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大胆张狂至极,没有丝毫的顾忌,充满了创新的精神,这也与美国一直标榜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国精神相符合。由此可见,一国的文化差异对于语言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文化差异也通过语言间接对其文学评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切皆有可能,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是如此。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很多因素中,文化差异是导致英美文学评论差异的最为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而文化差异又通过文化传统、文化内涵和语言等方面间接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影响。因此,为了英美文学评论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必须注重这几个方面的作用。语

参考文献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11

?

?前言?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就已经看到社会轴心正逐步由政治、经济转向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成为社会组织经营和管理的有效工具。而作为专门研究文化现象的学科即文化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出现也不过只有一百五六十年的历史。?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与本民族的、历史的背景密切相联系。企业文化作为众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各民族不同传统文化的反映。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各个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由于文化特色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区域。企业在一定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差异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长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不能不深深打上这种文化特色的印记,形成与该文化类型和文化区域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大企业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处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的美国和处于东亚儒教文化圈的日本。它们两国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早就了性格迥异的企业文化。?

1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1.1民族心理的差异?

民族心理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情感、爱好、习惯等精神因素的总和。东方文明注重综合,整体思维比较发达,但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时代局限性,细节容易被忽略。而西方文明注重分析,还原论和原子论的方法发达,分析的精密达到了十分深入的地步,但是具有形而上学机械的时代局限性,整体容易被忽略。东方文明注重和谐、同一,西方文明强调个体、对立。东方文明重系统、综合、内倾,西方文明重个体、分析和外倾。?

1.2地理文化的差异?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多发地带,经常出现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的自然灾害,这使得日本人形成了一种能处变不惊的良好心态。日本国土狭窄,可耕地只有十分之一,自然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十分不利,这就使得日本国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促使日本人不能固守本土而生存,而必须学习外来文化,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这也是日本国民教育的宗旨之一。?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文化根基本来就很浅,但正是这样就使得美国文化中缺少思想的禁锢和僵化的传统。美国幅员辽阔,人口较少,由于人口密度小,具备多次改变居住地的条件,多数美国人平均三到四年就迁徙一次。因此,美国人养成了喜欢多变的性格。另外美国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和矿产资源,给美国人择业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美国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求得生存。?

1.3文化渊源的差异?

日本在整个弥生文化时期都是以农耕文明为积淀的国家,被界定在中国文化圈内。但是四世纪末,外来民族带来的游牧文明的闯入打破了这一局面。来自东北亚的骑猎民族进入日本,建立了所谓的“征服王朝”,形成了日本二元性的国家结构。农耕文明所具有的和平、内倾等特征与游牧文明的战斗、外倾等特征并存又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渊源。双重的文明渊源既造就了日本人的农耕文明的“柔性”,又造就了游牧文明的“刚性”。正如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所认为的:“和大刀,是日本文化的象征。”说日本人是具有矛盾的国民性的民族,既喜欢又崇拜大刀,既老实又狡猾。这种双重文明的社会结构也使得日本易于接受变革,这对日本文化以及属于亚文化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在的美国人大部分是当年移民的后裔,所以美国文化传统是当时最先进的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美国在整个移民过程中文化的整合,是以先进的欧洲文化对其他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熔炼”过程。可以说,美国人在建国伊始就站在一个相当高的文化起点上,而美国对欧洲传统的继承是一种高度选择后的继承,美国人吸收了欧洲文明的精华,而又摆脱了欧洲古老的制度束缚,这使得美国文化的发展一开始就具备了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的移民运动到十九世纪的西进运动,美国人都曾与恶劣的环境进行了十分艰苦的抗争。

2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西方学者试图突破传统观念,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做出更为深刻和合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这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上世纪的最大突破。于是,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强调科学和制度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是将科学的制度管理同尊重人的主体及价值相统一基础上的人本管理。西方学者的众多研究表明,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人的最大能力和天赋,如何帮助人们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何在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的千变万化中把共同目标一直继承下去。也就是说,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

被称为“蓝色巨人”的ibm公司在1990年盈利达60多亿美元的情况下,1991年一年就亏损了将近30亿美元,1992年亏损达50亿美元,1993年亏损居然高达80亿美元。然而,lou gerstner1993年接管公司后,对公司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公司1994年便扭亏为盈,2001年便跻身于全球500强并居于前10名。lou gerstner对公司进行改革除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外,主要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东西方企业行为文化差异?

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的行为和员工的行为两个方面。在企业行为文化方面,东西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决策方式上,日本企业大都采用自上而下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集体会议制。美国企业则大多采用强硬的个人主义的领导方式。?

在员工行为方面,由于日本采用长期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因此企业凝聚力很强,对企业也有很强的归属感,愿意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而美国企业员工普遍对本企业的归属感差,一旦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跳槽,以寻求更好的发挥才能的机会。因此美国员工的责任心一般比较差,不如日本员工有工作积极性。?

2.2东西方企业制度文化的差异?

上世纪的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美国学者pascak和athos在《日本管理艺术》一书中提出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他们认为,美国管理模式注重的是3个硬性的s指标,即: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和制度system。而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则是在3s管理模式上增加了4个软性的s指标,即:技能skill、最高目标supreme goal、员工staff和风格style。?

在选择和利用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美国以短期雇用方式为主,始终保持着50%左右的职工补缺率。在提升制度上,美国的做法是,只要认为某人具备某项能力,或者在某项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就给予迅速的提升,把他提拔到相应的位置上,而不考虑这一举动对其他人的心理影响方面。其干部提升路线也是走的专业化经营道路。而日本企业在干部提升制度上采取缓慢的升级和评价制度,职工晋升采用员工序列制。日本员工享受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一方面造就了员工在企业内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两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员工的依赖性。?

2.3东西方企业精神文化差异?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层次,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灵魂。日本企业一直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也是从日本企业开始的。日本企业文化主要受到本国武士精神和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日本企业文化主要是内部团队、社团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企业的价值取向方面,日本在企业内部提倡团结和团队精神。企业上至最高领导,下至基层员工,都以公司的目标为奋斗方向,形成了企业内部家族式的归属感和亲和力,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更能够激发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日本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充满了集体主义协作精神和精诚团结的气氛。日本企业认为个人贡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团结合作,集体的合力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简单相加。?

创新精神也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日本的创新精神和美国创新精神有所不同。日本人善于将创新的风险留给他人,而自己则更愿意巩固和完善现有成果所带来的收益。因为这样可以使得企业节省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成本,避免创新周期过长带来的风险,却又能够带来更为稳定的收入。?

“要不断更新自己”是美国微软集团成功的一个秘诀。微软集团曾投入20个亿运用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科学领域研究,如从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有线电视、因特网、商业软件,到企业内部网络、语言识别系统、三维制图技术及各种操作系统。微软集团还经常招收那些具有超出正常人智利、能够适应软件技术及行业内差不多每月一次革命的雇员。所以说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是美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创新即意味着冒险,既然存在冒险就存在着很高的机会成本,但美国并不因此而压抑员工的创新意识,相反,它们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并对失败抱以非常宽容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孙凯飞.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崔月琴.日美企业文化的源流及主要特征比较[j].东北亚论坛,1998,(4).?

[3]?徐金凤.日本企业文化的渊源[j].中外企业文化,2005,(12).?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12

近年来,到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华南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等地,都是日本企业投资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华开办中日合资企业对中日两国企业和管理人员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但同时,两国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势必会影响到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在经营不佳或失败的跨国合资企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企业中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日两国文化差异以及广州本田成功的跨文化管理特点,总结出四条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措施,为更多的中日合资企业以及其他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提供借鉴。

一、中日合资企业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摩擦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历史上日本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也被看成“同种文化”,总体上都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因此,在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行事风格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中日两国都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中日文化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著名比较管理学家、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泰德(G. Hofstede)将文化定义为:在一个群体中的人的共同的思想意识。他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组成的群体的思想意识积累。不同的群体、地域或国家的思想意识互有差异。因此,在中日合资企业中,当拥有各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摩擦。

(一)经营理念的摩擦

中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中方管理人员难免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加之中日双方所代表的利益立场不同,因此中日双方经营管理人员在经营思想、经营计划、经营方针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认识,从而在经营决策上产生摩擦。

(二)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方面的摩擦

中日两国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源于两国传统的家族观念。由于日本的家族观念是建立在非血缘的身份关系基础之上的,在企业这个“共同体”中共同生活的职工,企业会自然视他们为大家庭中的一员,而员工也把维护企业大家庭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为了企业的需要,员工甚至可以主动放弃个人的利益。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日本职工常常主动加班,并且许多没有明确规定属于某个人职责范围的工作,他们也都很自觉地完成。他们觉得作为企业中的一员,为企业的需要工作是很自然的事情,并以此为荣。而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是建立在具有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小家庭观,凡事都将自己的家庭利益置于最优先考虑的位置。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收入,以维持和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因此,企业付给我多少报酬,我就对企业付出多少劳动和忠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很少过问。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很脆弱,关系也不稳定,一旦有别的企业付给更高的报酬时,员工往往会选择跳槽。

(三)管理方式上的摩擦

根据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这在“好面子”的中国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式的管理不是简单的指挥与服从,命令与执行,而是带有很重的“人情关系”色彩。当员工感到上级“看得起”自己,很给自己面子时,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做事。中国人自主性很强,不喜欢别人强制性地去管他,因此很难适应日本企业的那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

(四)内部员工之间的交际摩擦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个企业环境下共同工作时,由于各种不同价值观、行为方式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日常交际上的摩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沟通上存在障碍。语言的不通给信息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文化因素的干扰使得语言中所携带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有所缺失或改变,这直接造成了沟通中误会的产生;其次是文化优越感引起沟通过程中的抵触。毫无疑问,世上没有绝对的好的文化和差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是受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的,人的自我性使得人们趋向于认同与自身行为习惯相近的事物。所以,中日员工在交流沟通中,可能在无意中就流露出认为自身文化体系优于对方的想法,并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评价体系去评价对方,这无疑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

(五)劳资关系的摩擦

中日合资企业的劳资纠纷一般有以下两类:首先是有些合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很高,企业利润也很高,但是员工的劳动分配率没有得到同步提高。虽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资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比当地同行业的国有企业高一些,但是住房医疗等福利远不如国有企业,综合起来看,员工的待遇并不比国有企业好,但是付出的劳动却要多于国有企业。付出和收入的不对称很容易使员工感到不满,他们会感到是日本资本家在剥削他们,从而引发劳资摩擦;第二是日方的外派人员一般工资都比较高,加上交通费、公假旅游费、住宅补助费、教育援助费以及各种社会保障费等等,其总收入一般要比同等工作岗位的中国员工的收入高出很多。干的是同样的工作,但是收入的差距如此之大,这很容易引起中方员工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劳资摩擦。

(六)人才选拔标准的摩擦

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和中国企业的“论资排辈”现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重视人的资历和经验,但是与日本严谨的选拔标准相比,中国更偏重政治因素、个人历史和人际关系。德才兼备、在上级面前谦虚谨慎、与上级关系融洽的人是中国人提拔的首选对象,有时尽管这样的人在年龄、资历上达不到选拔要求,也可能获得破格提拔。

二、广州本田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分析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是由广州汽车集团和本田工业技研株式会社各出资50%于1998年7月共同组建的,在用11.6亿元收购原广州标志资产的基础上,又增加4.4亿元将原广州标致的生产线改造成“雅阁”生产线,达到了年产3万辆“雅阁”轿车的能力。其后,凭借中、高档汽车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以及竞争缓慢带来的稳固高价,广本实现了源源不断的高赢利。同时,根据“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产能也从3万辆、6万辆、12万辆到24万辆,规模不断滚动扩大。广本自1999年8月开始赢利以来,利润不断增加,成为广州的创税大户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对广州以汽车工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广本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司战略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但是中日合作双方正视彼此的文化差异,进行成功的跨文化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制造“矛盾”,在观念碰撞中促进异质文化的传播。

本田进入中国市场,本地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同时又必须把公司独有的文化和理念传达出去,融合理念。广本前总经理门胁轰二先生说:“广州本田公司的宗旨、企业目标等基本上是与日本总公司是一致的。很多公司内部的原则,绝对不能更改,总部方面已经证实是可行又成功的方法,没有理由不继续坚持下去,这是坚持本田精神的作风。但是传达文化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是事,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工作、平时聊天时充实。每天早上部长以上的干部开会,就每天发生的事说出自己的看法,交流意见,经过这样的沟通,使大家的意见逐渐统一起来。”这听似带有守旧味的典型日本社风,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广本从主管到最高管理层,都是由中日双方均等人数组成。除却股权上的意义,这正是广本精心制造的“矛盾”。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工作人员经常在决策的时候辩论不休,在争论中,各种不同的看法就被提出来,最后经过整合便能产生一个很好的方法。正是通过每天不断的“争论”,本田的企业文化逐渐被中方所接受,并融入到他们的思想中,这对双方在合作中取得一致意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对异质文化的整合创新。

广本合资企业的多文化背景决定它不能简单地移植日本文化,也不能全盘中国化。在将本田的宗旨、文化引进广本的时候,也要注意根据中国的文化和国情进行调整。比如本田提倡尊重人性、重视理论、尊重实践,但要变成中国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就必须结合“以人为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中国式的理念。为此,广本努力创造一种自立、平等、信赖的工作氛围,提倡“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并通过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基本上使每个广本的技术管理人员都有去日本本田学习的机会,从而能让员工更进一步了解中日文化间的差异,并将日本本田的先进管理经验融入到新的合资企业中,通过这种管理文化上的求同存异,最终建成了“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新广州本田企业文化。

(三)建立规范的跨文化协调机制。

1.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中方总经理曾庆洪先生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和日方总经理门胁先生约定:在广本内部有意见分歧怎么吵都可以,但打开门后必须要做到一致对外,大家都要站在广本最大利益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中日双方的总经理都能够直接和各自的总部高层进行沟通,并且双方的高层对各自的总经理都充分信赖,这就使得在广本的合作更加高效。事实证明,这种以广本利益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充分沟通有助于找到中日双方的结合点,促进意见的统一。

2.执行严格的双签制度。

广本是中日双方各出资50%共同组建的,双方拥有同等的权利,各部门负责人也都按照1:1配置,这是本田公司在中国特有的合资方式。广本成立之初,双方就约定在投资决策、人事任免、机构设置、市场定价等各方面都要实行双签。这种制度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比较复杂。当双方有不同的意见时就要统一,因此决策时间可能较长,但是却能够避免一股独大时的单方面决策,可以保证决策总是在双方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广本内部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良好的合作基础保证了双签制度能够被高效、理性地执行,从而也确保广本公司即使经历人员的变动,工作还能继续按轨道推进。

3.建立平等向上的协调机制。

各部门中日双方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就向上反映到总经理处进行协调,如果还不能达成一致,再拿到董事会讨论,最后基本上都能达成一致。协调机制必须体现平等,否则很难真正取得效果。比如在合资企业中比较敏感的、也是比较容易产生摩擦的中日员工的工资问题,在广本的协调机制下,处理得就比较公平合理。对同等岗位的中日员工,实行工资1:1,但由于双方的消费水平不一样,日方员工高出工资的部分则由日方股东进行补贴。通过这样的协调,中日双方都比较满意。

(四)卓有成效的跨文化培训。

广本的员工在刚进公司时都要接受培训,学习本田的历史和本田哲学,公司定期选派员工到日本本田总部学习管理体制或到国外的工厂进行进修,公司还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不同文化地区工作的经理和员工集合在一起进行跨文化培训,所有这些培训都使员工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不同于自身的异质文化,提高跨文化沟通技巧,克服组织的跨文化沟通障碍,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五)正视文化差异,将文化冲突转化成比较竞争优势。

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冲突,但同时多种文化的碰撞也会给公司带来非凡的竞争力。文化多样性使得公司具有快速适应市场偏好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用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和更严格的分析来提高公司的决策能力和决策质量,并且多样化的视角能够提高公司的创造力。正如门胁先生所说“我们企业内部的矛盾颇多,这也正是我们好的一面。我们总是喜欢挑选一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合作者,这使我们经常发生意见的碰撞,这样的碰撞总会产生新的想法”。在广州本田看来,矛盾和冲突的正确对待,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三、启示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中国,其中很多企业都采取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进行投资。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合资企业所重视。总体而言,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应是一个双向选择、双向融合和沟通的过程。中外合资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员工是中国人,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因此对外来文化氛围中的国外企业的管理方式、经营思想等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合资企业双方员工之间的沟通应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同时,中外不同管理模式的融合、交汇过程也应该是长期的。为此,对中外合资企业来讲,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识别文化差异,进行有效沟通。因为文化差异是产生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只有清楚地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沟通中应当立足他国文化,换位思考,相互谅解,相互尊重。

其次,要进行跨文化培训。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组织在一起,通过简短演讲、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形式的跨文化培训,能够有效地打破每个人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之处,尊重异质文化,加强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不同文化间的合作意识和联系。

第三,选派合适的高层管理者,并注意企业自己的跨文化人才培养。合资双方应当选派那些具有相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对异质文化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人担任合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并且注意对企业内部优秀跨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第四,对异质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切不可强行推行任何一方的文化理念,而应当对双方文化进行整合,在取得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战略要求,建立新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文化理念。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资料:

Gee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secon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0.

凌文辁,方俐洛:中国文化与中日合资企业管理,《中国管理科学》,1994年1期。

朱筠笙:《跨文化管理:碰撞中的协同》,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