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0 14:51:14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 化学;课外活动;实践;研究

Key words: Chemistry;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practice;research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87-02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反馈,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探索,取得的经验、体会颇多,但对课外教学言及甚少。为丰富我校学生业余生活,拓宽其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我们成立了化学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化学课外活动。我们的方法和体会是:

1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方法

1.1 成立课外活动小组 ①选拔学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发展,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整个活动仍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活动对象的选择上,我们以本学期初中起点的2010级英护1~5班共240名学生为选拔对象。先由任课教师向学生说明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愿报名,结果报名人数达144人。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经过教师的筛选,确定80名学生为本期活动小组成员,分成四个活动小组。②选配指导教师。根据参加活动的人数,我们选配了四名指导教师(其中理论教师3名,实验教师1名)组成指导教师小组,教研室主任任组长,并把这项活动列入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由于指导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起着组织、谋划和指导作用,因此,我们选择那些精力充沛、组织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教师为指导教师。③举行课外活动小组成立仪式。举行成立仪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在于:在思想上加深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和重视;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由主管领导介绍开展课外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严明活动纪律。

1.2 制定学期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要依活动期限长短而定。我们选定本期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按每两周活动一次制定活动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活动次数、具体活动日期、活动的主题、形式及活动所需时间。经全体指导教师商讨,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将计划打印成册,指导教师人手一份,同时上交教学主管领导一份。

1.3 制定具体活动方案 ①选择活动内容。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活动内容的选编上,本着既要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又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既能联系课堂知识,又能拓宽学生视野的原则,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入其中。活动内容还应具有条理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的做法是:以元素周期表为核心,族为主线,选取其中与所学知识有关且学生熟悉的元素为活动主题,对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研讨。②设计活动形式。学生的能力、素质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提高和发展的。选好活动形式是确保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我们主要采取了讲座、故事、游戏、魔术、试验及制作等形式。③写出具体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按活动目标把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进行统一的过程。我们把每次活动的内容都按以下活动形式进行分解,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培养。如以碳为活动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1.4 活动的具体实施 我们的方法是集中讲座,分组游戏和实验制作。①讲座。讲座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讲座,一方面可以对学生以前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反馈;另一方面又可向其传授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素质,为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故事。故事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所讲的故事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与主题知识相关的故事,如“狗死洞”等。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讲述中外化学家在科学发现种的探索历程。如门捷列夫、雷利和拉姆塞、居里夫人、诺贝尔、凯库勒、侯德榜等如何进行科学探索并取得成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激发其创造力。③游戏。通过猜谜、魔术、传递秘密情报、破案等游戏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④实验制作。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向学生提出一些综合性或带有研究性的实验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如用化学方法从用过的鸡蛋壳中提取蛋衣制取半透膜,将制取的半透膜用于胶体的渗析和渗透压实验。鼓励学生用生活用品或废品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如用蛋壳进行一系列小工艺制作;用各种花的汁液自制指示剂及pH试纸;用输液瓶和空油笔芯制作小型灭火器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还增添了环保意识。

1.5 总结 学期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上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心得体会,对正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找出成功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最终由教研室主任写出总结报告,上交主管部门。

2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体会

2.1 通过化学课外活动的实践及总结,我们体会到化学课外活动有以下作用:①化学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愉快的学习氛围。②在课外活动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活动能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学习态度,是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及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④在活动中加深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师生友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2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要使活动取得成效,应注意以下几点:活动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选好活动形式和内容是关键;指导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总之,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整个活动过程既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知识的发现者、获得者,从中能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化学课外活动适于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应礼文.化学发现和发明[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2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主要表现为:有好奇心,好问,好动,求知欲强,喜欢受表扬等。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不断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好习惯。结合科学教学实际,在课前或课后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去观察、摸索、探究、总结。例如,现行教材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课,教学“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的慢些?”我让学生课后在家里做一个保温杯,第二天我们来检测谁的杯子最能保温。第二天各式各样的自制保温杯来了:有的精美好看、有的保温性能好、也有的粗制滥造……不管作品怎样,但都是学生亲手制作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课外拓展不仅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二、进一步促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科学课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为主。演示实验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但只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他的可见度和清晰度总是有限的,对学生理解概念、认识事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分组实验比演示实验有更大的优越性: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对所研究的对象的可见度和清晰度增大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他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一桌多人,一两个人做,其他人看的现象存在。部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则,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受时间限制,大多数只能一次性完成,而一次性实验很难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深刻的感性认识,只有反复实验,多次感知,才能形成表象,进而抽象出科学概念。课外拓展,特别是在家庭开展小实验活动,可以弥补以上不足。比如,在讲《物体的运动》之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器材。根据教材提示提出以下要求:第一,在有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动、静相互变化。第二,要具备各种转动、滑动、滚动、摆动等运动形式的特点。任务布置后,学生都动起来了,经过几天时间,有的制作了小风车,有的制作了小秋千,有的用线轴和皮筋制成小汽车等等。上课时,同学们拿出自制的实验器材,在老师的点拨下,都能较好的理解力能使物体由静变动或由动变静这一难点,熟练掌握四种运动形式的各自特点。

由此可见,课外拓展(家庭小实验)既可以为课堂教学服务,又可以应用和升华课堂知识。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3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精神和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将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更好的融入物理学习中,笔者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尝试,初步形成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物理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构想和思路。

1.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意义。

1.1物理知识的应用。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可以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潜望镜,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学校或家庭所在区域的光的利用、污染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和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2课内物理学习内容的延伸。在学习了重力之后,可探究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心。在学习了质量知识后,可让学生调查成年人大脑的质量、成年人血液的质量、自行车的质量、摩托车的质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等等。

1.3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的应用。如环保方面的问题、能源方面的问题、保温性能的问题等。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所探究的题目不宜过大,针对性要强,使学生易于操作。

在选择课外探究内容时教师应该倡导学生自己从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定时向学生公布,并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确定探究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探究的课题,自行组建小组,进行探究。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方案的实施进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物理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课的具体形式、内容。

2.1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是我们初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以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科技制作方案或实验方案。各小组在完成方案后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再次讨论修改方案,拿出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形成可行的活动方案后,学生便可以分工准备材料进行实验或制作。另外,教师平时要及时收集和评价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的活动成果。

2.2网络学习和电脑制作。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与物理学习的整合,这已经是探究性学习不可忽略的问题。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还应该包括网络学习和电脑制作。为此,我们和计算机教师协商组织了计算机课外实践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了超声波后,让学生分组在网络上收集或下载了相关超声波知识和应用的大量资料;在计算机课上学习了电子报、网页制作后,让学生以物理学习中某一方面的知识为主线,分组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利用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制作主题鲜明的电子报和网页、网站。

2.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上的一些关于物理现象、物理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的走访、调查。污染(废物品、废水、噪声)的产生、危害以及环保措施方面,如校内噪声的来源、污水的处理;水、电两种能源的利用,浪费及节能方面的知识,如设计家庭节水实验方案等。这种调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总结出这些现象写出调查报告即可。

另外,还可以借助科普讲座、观看科技片等多种形式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总之,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发挥学生的潜力有重要意义。

3.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方法和一般过程。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创新教育,实质上学生的创造性是无法教育的,要靠熏陶和培养,培养创造性需要信赖和宽松的环境。进行活动探究,就是给学生创设一种空间,给出一定的时间,把教学重点逐渐向情商方面转移,当然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便于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实施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组织和过程控制有据可循,也能使学生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是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方案――活动过程――成果――活动报告

教师通过活动前的指导,将活动模式和程序推荐给学生,并提一个示范和参考资料,把研究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

4.实践探究活动中的指导。

4.1活动内容的选择。首先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活动内容,上报教师。然后,教师根据所选的活动内容分组建档。教师所选的课题,应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与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切入口小的问题为主。还应注意两个定位,一是学生定位,所选的课题要与学生的基本状况相吻合;二是方法定位,在校学生所具有的研究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所用的方法要切合实际。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4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在各位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教导处严格按照学期初的工作计划,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注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实效

1.各个学科全员参与,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开学初,鼓励全体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听课,互相学习,研究不同学科的特征,学会将其他教师的有效教学手段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学校通过随堂课、研讨课、优质课,不断打磨、锤炼,通过集体研讨促进青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10月份至11月份,各个学科每位老师轮流上一节校级研讨课,课后,分学科开展评课活动。12月份,举行了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 11位任课教师人人参与,课后,在张秀娟校长的带领下开展评课活动,上课教师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并交流自己从别人的课堂教学中吸取的宝贵经验。本学期,教研室领导分别对我校音乐、数学、语文、科学、美术学科进行调研,在调研活动中,马宁、刘辉平、高娅楠、乔草、张宁、刘彩红、张银缨老师的随堂课,得到了教研室的领导的高度评价。马宁老师参加音乐学科新上岗教师赛课活动,取得协作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进行区级展示。

2.重视平时课堂的过程性指导。本学期,学校领导在尽量参与每一节校级研讨课、优质课活动的同时,坚持听随堂课。在听课议课的过程中,大家及时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于不足,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加强教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作为新建校,新上岗教师较多,且教师总人数少,教研力量相对薄弱,校领导多次为教师们搭建与互助集团校联合教研的平台,向外校优秀教师取经。开学初,语文教研组参与锦艺学校一年级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聆听锦艺王珂主任对课标及教材的解读,并学习优秀教师侯老师对于一年级教学的宝贵经验。除此之外,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还按时参加协作组教研活动, 12月份,乔草老师在协作组执教绘本阅读课《爱笑的鲨鱼》,受到了组内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两位数学教师每周按时参加区中心教研组活动,每次活动之后都及时进行反思,记录下点滴收获。校外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校内教研活动常抓不懈。各学科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做到人人发言、次次记录。

2. 认真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9月份,我校任课教师参与互助集团师徒结对仪式,共有9位教师与互助集团骨干教师结为师徒。10月份至12月份我校徒弟教师及时和师父联系,主动到师父学校听课,并邀请师父为自己的课堂把脉问诊。美术、语文、体育学科都邀请师父老师到学校上示范课,之后徒弟上随堂课,请师父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注重工作效率,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1.认真做好请假、外出人员课程安排,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由于学校教师人数较少,外出学习、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开会的教师较多,做好课程安排,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几乎是教导处每天都要面临的工作。

2.做好质量监控,认真组织期中、期末学业测评工作。11月份,教导处组织了语、数学科的期中测试。12月份,学校配合区教研室分别对科学、体育、音乐学科进行了质量抽测。期末,根据教体局要求,制定了表现性评价方案。我校表现性评价结合PDC项目,通过“我的地铁之旅”主题系列测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体验成长的舞台,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对考试评价不再感觉负担,提升合作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10月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每位教师结合学科特点,依托自身优势,开发出适合自身发展,满足学生需求的10门校本课程:足球、篮球、啦啦操、黏土浮雕画、乐音飞扬合唱团、、创意折纸、变废为宝——小小光盘大变身、金话筒、经典绘本屋、科学实验室。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为校本课时间,时长为一个小时。校本课上,孩子们热情参与,兴味盎然。

五、工作反思

教导处的工作琐琐碎碎,回望这一学期的工作,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5

物理实验教学总的效果并不等于各个要素效果的机械总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等六 个方面。在实验中,我们把这六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做、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各自直接地、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特殊联系间接地、综合地表现出来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进行。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把中学物理的42个学生实验,700多个演示实验,逐一研究,在揭示物理规律的原则下,每一个实验都做一些趣味性改进。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管底没有什么异样。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示实验时,我们吸收少数学生参加演示实验,为做学生实验时培养了一批骨干。这样在演示实验时,同学们观察十分认真,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做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演示浮力的大小,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 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 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我们还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6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xx.8——20xx.10 成立课题组。

2、20xx.11——20xx.1 开题、评审、修改。

3、20xx.2——20xx.2 实验、明确要求。

4、20xx.2——20xx.4 初步总结。

5、20xx.5——20xx.12 归纳模式。

6、20xx.1——20xx.6 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33-02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课外活动的开展,是提高生物科技意识和素质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它对于激发学生的科技学习兴趣和发展科技特长,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搞好生物课外活动呢?

一 确定活动内容,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是搞好生物课外活动的前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实用性也很强,要搞好课外活动,必须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开展课外活动选择的内容应考虑到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

1.活动的内容应尽可能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教学是一个由前向后、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课外活动当然不能超越教学实际,首先应计划好教学的进度,再计划好活动的内容,不能过于超前和超纲。比如,在准备上《酿制酒酿》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提前一周准备好酒饼和糯米,在家长的指导下(有些组是我指导)进行酿酒,等到上课时拿到课堂,许多学生都想尝尝。有的小组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任务,在课堂上要及时找原因,并用显微镜观察这些微生物与酵母菌的不同,许多品尝到甜酒而原来未能参与做的学生在讲完这节课后利用周末自愿组成课外实验小组进行酿甜酒。还有我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萌发种子的实验也是在课前一周完成,学生们看到他们自己或用泥土或用餐巾纸培植的植物都非常兴奋,特别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有用餐巾纸培植的,课后也跃跃欲试。而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种类则是授课当周完成的,这样学生学起来很兴奋,因为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了以前经常见到但却叫不出名称的生物(当然有些生物我也叫不上名称来),也发现了从前没留意到的动植物。

2.活动的内容最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课外活动开展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所在学校是农村中学,所以我尽可能地利用本地生物资源让学生参与生物探究实验活动,在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与人们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如我让学生在村中向父辈的人请教怎么样进行嫁接,然后让想吃甜葡萄的学生尝试进行嫁接葡萄的探究实验,虽然现在学生都毕业了,我没了解到实验的结果,但对当时上课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如种子发芽率的测定、人体血压的测量、观察种子的萌发等,这些内容备受学生欢迎,制定活动内容时应尽可能多增加这些方面的内容,真正让学生从活动中受益。

3.活动内容中应重视学生实践的作用

课外活动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实验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实验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如我在课外活动中,安排学生分别利用扦插方式和播种子的方式种植空心菜,观察哪种方式繁殖得快,结果学生都理解了无性繁殖的优势。

二 因地制宜组织好活动,是顺利开展课外活动的关键

开展课外活动,会碰到时间和经费问题,在时间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应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可以安排在中午及晚学、周末等空余时间,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认可,争得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如我在上《酿制酒酿》这节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家庭作用,用自家的糯米并自买酒饼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外完成。有些实验则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效果比较好,在讲授《解剖鲫鱼》和《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实验时,我是通过学校总务科,由总务主任安排购买并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完成的,然后布置学生周末放学回家后让父母买鱼回去学习解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以前从没注意到的鱼的侧线,很是兴奋,学习热情很高涨。在讲授鸡蛋的结构时,我叫几个学生从家里拿来生土鸡蛋,我则从家里拿几个煮熟的到课堂,让学生仔细辨认平时没留意到的胚盘等结构,从而很快就解决了难点,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方式是开展活动的手段

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在确定活动目标后,可以以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小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单个学生自我调查,观察为目的的形式开展,还可以整个年级、全班学生共同参加来组织活动。其中,以活动小组形式是开展课外活动采纳的主要形式。如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种类及数量由植物栽培小组去做。另外我还不定时地让学生保管放大镜,让学生能随时观察他们想观察、想了解的各种微小的动植物。这些小组的学生在生物教师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如嫁接、扦插实验、观察植物外形、解剖鱼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我在讲授生态系统的类型时,有个知识点讲到生态旅游,我随即讲到了我们

县的旅游风景区——镇龙山的九龙瀑布,讲得学生很神往,但由于不能随便带学生到校外开展活动,没法去考察,甚至有许多学生还不知道这个风景区的存在。

四 形成完整的督查机制,保证活动的长期性,是搞好生物课外活动的保证

生物课外活动,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制订切实可行的督查机制,形成合适评价体系,能确保课外活动的长期发展。教师要及时对做得好的活动小组进行表扬、奖励,对做得不好的小组及时批评,促使改进。我作为生物组教研组长对有益的课外活动给予监督指导,对生物教师组织的活动给予及时总结、评定、肯定阶段性成绩,不足的方面指出改进,以求不断完善,进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生物课外活动能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总之,生物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应注意从内容到方式的精心选择,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这无疑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会起着较大作用。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8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方法,并努力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发展}生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主动、生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并具有丰厚文学素养。

(三)愉悦性原则:在阅读活动中,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主动阅读,勤于积累,灵活运用。

(四)激励性原则: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积累语言,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为学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打好基础。

(五)差异性原则:坚持因材(人)施教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六)轻负担原则:实验在减轻学生负担,不加重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实施,寻求轻负担高效率的经典阅读指导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标

(一)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经典阅读的培养目标。

(二)探索经典阅读的模式,探究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提高教师指导经典阅读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推进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的建设,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形成学校的阅读特色,使得我校学生的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依托课堂主阵地开展经典诵读课的教学策略研究。我们将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经典诵读,为全体学生的必修内容;另一部分为兴趣阅读,为学生选修内容。侧重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探究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提出设定以下4个子课题:《经典诗词吟诵教学策略研究》《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经典现代美文吟诵教学策略研究》《经典中外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和成果总结法为主,辅之以行为观察、文献研究、师生访谈、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主要作法

(一)学习发动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学习理论是搞好课题工作的前提。在校总课题组的指引下,我们分设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子课题组,形成了总课题>子课题>研究个体三级网络。

(二)实践研究阶段(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课题管理上,成立专题研究组,做到组织落实;在阅读书目上,拓展“经典诵读”和“兴趣阅读”,做到内容落实。

(三)总结经验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8月)。写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研究案例,论文,撰写最终课题报告。

七、总结与反思

(一)时间落实。一是统一指导的时间要落实,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二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

(二)活动落实。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多了解社会,多了解课外的知识。生活就是一本摊开的大书,漫步其间,自然增长见识。

(三)检查落实。对经典诵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或“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创建和使用阅读成长记录袋,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9

关键词:审计模拟实验 一类课程 课程建设 心得

计模拟实验课程是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经管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属于集中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开设在第7学期,授课对象为会计学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学生。该课程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的资料,运用审计的原则和方法,亲自进行审计程序和步骤,进而培养学生洞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学院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学院先后在新疆本地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了审计实践教学基地,为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通过在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外勤审计的历练,审计基本业务流程操作能力与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提高,从事审计岗位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一、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开设概况

(一)本课程在经管学院的开设情况

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开设审计模拟实验课程自2009年首次授课至今累计已开课7年。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在我校经管学院的会计学本科专业和审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均有开设。2006年版的石河子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次将审计模拟实习列入经管学院(原称经贸学院)的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会计学专业教学进程表”中,设定在第7个学期开设此门课程,为期2周,2个学分。2009年秋季学期,经管学院首次开始讲授本课程,至2015年12月已开设了8个轮次,讲授本课程教师的职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

(二)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吸收审计学前沿知识,萃取同行开展审计模拟实验的教学精华,运用现代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法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解决审计实务操作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争取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把本课程建设成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方法先进、教学研究成果丰硕的优质课程。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一)学生评价

学生对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组(下文简称课程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效果良好。本课程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普遍认为,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重点难点突出;授课方法得当,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授课信息量大,案例教学效果较好;教学注重同学的参与性,教学效果优秀。

(二)同行评价

同行对课程组教师的业务水平评价效果良好。系领导及同行到课堂听课,总体反应良好。通过课程组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了教学质量,且已形成了一种制度。课程组教师们在相互听课中,认为课程组全体教师都认真备课,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三)专家评价

专家对课程组教师的教学综合评价效果良好。专家评估意见认为,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定位、教学管理、教学水平及教学手段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有关资料比较齐全、规范。课程组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开拓,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三、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建设心得

(一)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组对本课程的内容设置非常重视,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努力完善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日趋优化。审计模拟实验课程主要是对审计实务工作中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到审计计划、实施、报告的整个过程开展模拟操作,以使学生在实验环境中模拟操作审计业务,从而间接接触实际、认识实践,进而提高审计实务工作能力。本课程内容见表1。

上述课程体系是课程组教师经过7个年份累积8轮的讲授经验总结而来的授课内容。每一轮授课时,课程组教师都会将前几轮本课程教师的授课经验吸收至本轮授课过程中,并选用版本更新、内容更适合的最新实验教材,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优秀。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本课程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独立性、自主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组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届授课对象的具体接受情况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启发式问答教学法、案例分析训练法、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能运用恰当的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授课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审计计划工作、风险评估与应对、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等实验模块中效果显著。课程组教师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使用上述4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效果良好,学生呈现出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与学互动良好,教学任务能很好地完成。

(三)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

课程组成员能灵活运用各类教具,科学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并且课件制作精细,更新及时,课程组成员具有独立制作完成会计学基础网络课件、审计学原理网络课件、财务会计网络课件、税法网络课件等网络课件的经验和能力。本课程教学在授课部分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完成实验任务部分目前仍然采用的是手工模拟操作方式。课程组在2009―2011年使用“用友”审计模拟软件让学生进行审计模拟操作,自2012年至今课程组改为采用手工模拟实验方式组织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组尽可能选用优秀的手工模拟实验教材组织本课程的教与学。2012年课程组采用的是审计模拟操作教程,2013年课程组采用的是审计实训教程,2014年课程组采用的是审计模拟实训教程,2015年课程组采用的是审计模拟实训教程。几年来使用不同版本的实验教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选择内容充实、贴近实务的优秀教材,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拥有一个有力的教学和学习的工具,使教学效果得到稳步提升。

(四)持续优化考核方式

课程组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方式、方法积极进行改革,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取得一定效果,受到学生欢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持续进行考核内容及方式的改革。审计模拟实验目前的考核是由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实验报告进行评阅,并结合学生平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考勤、案例与课堂讨论、阶段性任务作业提交的及时性),对每一位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综合评定成绩。实施考核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分组提交作业,即3―5人一组,按组完成并提交作业,因此,在评定总评成绩时需要记录好平时每一位同学的表现情况(考勤、案例与课堂讨论、平时的学习主动性和态度等)以给出个人平时成绩,再评定按组提交的课程任务作业,将二者按3U7或者4U6的比例评定每一位学生的总评成绩。

第二,实施效果良好。上述考核方式总的来说实施效果良好,但仍有待改进之处。比如,按小组考核占总评成绩60%―70%的小组作业成绩难以细致区分每位参与实验成员的贡献大小和表现情况。这是因为,由于实验内容较多的缘故将每个实验班级的学生划分为9―12组左右,每组3―5名学生,教师布置实验任务,由小组组长与组员商量后把每个阶段受领的实验任务分配给组员,共同协作完成每一期实验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以有两种:一是撤销分组即由每一位同学单独完成全部的实验内容以便对个人的实验成绩做出更加准确的评定,缺点是适当减少总体的实验任务量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写作配合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二是可以考虑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将实验任务分为小组部分和个人部分两种:小组部分可以是需要相互协作配合完成的综合实训任务;个人部分可以是审计案例分析或者其他相对独立的实验任务。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更好地区分出小组综合成绩和个人实验任务成绩。这两种方案可以考虑在今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

(五)重视师资基础,培育青年教师

课程组成员包括7名教师,组内全部教师均讲授2门以上课程,课程组成员主要承担除了审计模拟实验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参见表2。

此外,课程组成员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组半数以上教师均指导SRP项目(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学生在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研究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课程组成员经常性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履行教师规范、掌握教学规律,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

(六)积极推进教研与科研建设――以研促教,以教带研

本课程组在注重授课质量的同时,也重视教学研究和相关学术研究。一方面,教师仅仅从事教学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发挥自身的知识、思维优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如此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厘清思路、开阔视野、充实内容、活跃思维,对于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必是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教学研究和相关学术研究离不开教学活动,反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教师面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疑惑积极展开思考,进而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创造新的知识,从而才有可能形成教学研究和学术成果。因此,教学是孕育滋养教研、科研的“土壤”,丰硕的研究成果需要教学这方“土地”。

课程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积极推进教师教研与科研的建设:一是课程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教学方法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择机邀请外校有经验的教师参与课程组的教学经验交流。二是鼓励和要求课程组教师加强教学方法和理论研究。鼓励课程组教师撰写和发表与本课程建设有关的论文。鼓励课程组教师开展与课程建设有关的专项课题研究。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10

二、实验目标

在实施活动课中,我校以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了解、尝试各民族风土人情的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和活动课程改革实践。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我们注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教育活动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活动课的作用。

三、实验原则

我们遵循活动课的整体性、自主性、活动性、趣味性的原则,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科课和活动课的整体功能,从始至终将学生至于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更多的自己设计、组织、操作、交流、评价的活动机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获取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通过操作和参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和投入,在愉悦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四、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组织落实:组织以校长为首,教导主任直接负责,大队辅导员、科技老师参加的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提高认识:学习有关活动课的文章以及外校、外区开设活动课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使大家认识到开设活动课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开设活动课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途径之一,活动课与学科课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具体研究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兴趣。如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

具体内容:两条主线:一是根据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安排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获取知识。特安排了十几个兴趣小组:如合唱组、舞蹈组、书法组、制作组、夹包组、美术组、计算机组、摄影组等。二是开设科技活动课,设专职科技教师,选用《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每周为学生上1-2节科技活动课。

第四阶段:探索完善活动课内容,使活动课更适合素质教育。 组织教师讨论活动课的成功之处,以及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得活动课更受学生欢迎。 要求教师总结活动课的体会以及从活动课中悟到的规律得出的结论。 学校做中期总结。

第五阶段 总结阶段 1、听取学生对活动课的意见及今后的要求 2、老师写几年来活动课的收获和论文 3、学校总结几年活动课的成果 4、学校做结题报告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11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知识,增强师生间的友谊,培养学生健体益智强身的目的,结合学生校实际,特拟定本期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请各班认真贯彻执行. 一、 组织机构 为确保学生课余文体活动健康有序地深入开展,学校成立课外活动指导小组.组长:祁美华,副组长:陈 宏伟,(常务):张芝秀、张珠术,成员:班主任及年级组长,负责各年级课外文体活动的考评指导安全管理工作.下设(1)足球联赛(2)蓝球联赛(3)跳绳、踢毽子(4)阅读、写作与演讲(5)音乐艺术(6)科普实验,文体活动指导小组,组长:张珠术,成员:体育艺术教师,负责学生的文体活动的技能训练及裁判工作. 二、活动组织与要求: 1、组织:课外活动分集体和个人两大类,下设六个活动小组,其小组分别为①足球联赛②蓝球联赛③跳绳、踢毽子④阅读写作与演讲⑤音乐、艺术⑥科普实验. 2、各小组组长: ① 足球联赛、蓝球联赛、跳绳踢毽子总负责:张珠术; ② 足球联赛组组长:黄锐; ③ 蓝球联赛组组长:王勇; ④ 跳绳踢毽子组组长:李岳; ⑤ 阅读、写作与演讲组组长:熊书平; ⑥ 音乐、艺术组组长:张芝秀; ⑦ 科普实验组组长:陈志军; 3、要求: ①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聘请辅导教师组织,辅导评价,填写活动开展清况记录表. ②以班为单位学生报名,力争使每位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 ③各辅导教师按时到位,班主任按时把学生带到活动场.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 2、培养健体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保护,科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 2、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3、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后勤处统一安排,实行器材由小组管理责任制. 4、活动时间:利用每周一、二、四下午第四节课开展45分钟的课外活动. 5、每周活动结束后,都必须认真总结,写出书面的经验材料为今后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五、安全管理 1、每个活动小组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事故为零. 2、活动前认真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每个组认真检查活动器材,?\所是否符合活动的要求,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 4、各活动组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 六、活动的考评办法 为了充分调动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以班为单位,年级实施课外文体活动(除初三外).对开展的活动每周进行到评比(由行政值周负责考评),考核分每周为100分,一期进行总评,此项目作为班的考核的重要材料之一. 考核办法 1、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占20%,按照95%以上参加为优,90-94%为良,80-89%为中,84%以下为差,依次记为20、15、10、5分. 2、按照学校要求进到了活动的设计,并完成了总结材料占20%,按好、中、差依次记20、15、10分. 3、活动内容丰富,准备充分,活动质量占40%,按优、良、中、差依次记40、30、20、10分. 4、安全管理占20%,无器材损坏,安全事故发生为好,无器材损坏,一般安全事故发生为中,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并造成不良开象为差,依次记20、10、不记分. 附:1、东华初中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时间表.(略) 2、 课外活动学生报名表.(略)   3、课外活动开展情况记录表.(略)

课外活动小组经验总结篇12

1.引言

学习的真正目的应该是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姚孝军、陈静、杨亚敏)。而在高职英语学习中,多数学生表现出如下状态,如: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内在的学习欲望;对学习的成果没有内在的要求;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等。这些学生英语学习的各种技能没有得到任何的提高。甚至连好的习惯都没有。这显然与我们的教育目的和初衷相背离。究其原因,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导致此种现状的重要因素。尽管现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似乎都想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策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但这些改革多数局限于课堂,很少延伸到课外。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就应让他们在课内、课外最大限度地进行自主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外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小组式课外调研法的理论依据

2.1PBL(基于问题式学习)理论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意思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PBL理论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情况研究问题,并提出恰当的问题,最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式课外调研法正是要求学习者根据教学内容自觉地设计问题,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PBL理论在学习上的实际应用。

2.2深层学习理论

Biggs(1987)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可分为三种,即深层学习方法、浅层学习方法和成就性学习方法。后来Biggs(2001:133-149)等人在吸收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正了该理论框架,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种:深层学习方法和浅层学习方法。每种学习方法都由两个维度构成:动机和策略。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与英语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浅层动机和浅层策略与英语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采用深层学习方法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或者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通过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理解或求得自身的发展,因此能深入地探究所学内容的含义,理解各有关内容之间的关系。采用浅层学习方法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内在的学习欲望。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他们对学习成果没有内在的要求,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Biggs,1987;Biggs et al.,2001133-149;Scouller,1998:453-472)。因此,为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应该促进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法。而“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采取深层学习方法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姚孝军、陈静、杨亚敏)。Biggs(1996)认为,有助于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法的教学环境有如下一些特征:班级规模较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有小组活动、互动性较强、以问题解决为基础、采用定性的和以课堂表现为基础的考核方式。

小组式课外调研是对高职英语教材每单元所涉及的主题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外探索与调研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完成每单元的学习任务。此类活动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方法训练。每次活动前,由小组成员对本单元所涉及的话题制定出任务并明确成员分工和调研方法。活动期间,记录进程并进行讨论。活动后期,总结调研结果,完成书面报告,并进行小组课堂口头汇报。其他学生在观看汇报时,应填写记录表,并对该组汇报进行提问和评论。同时对小组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这种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基础、有小组互动并采用以课堂表现为基础的考核方式,具备Biggs所说的有利于学生采取深层学习方法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属于深层学习方法。

3.研究实施

3.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试小组式课外调研在提高学习者英语口语及其它技能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探讨该方法实施的可能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3.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09级三年制大专非英语专业两个普通班分析0911、生化0911的学生为对象。他们虽然专业不同,但基础相当。大一第一学期,我将其中的一个班定为试验班(45人),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47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对比跟踪教学。试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完全相同。只不过试验班需要根据课堂教学进程进行小组课外调研活动。

3.3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两个测试指标。第一个试验工具是两次口语测试。2009年9月以“Going to College”为发言主题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制定统一标准(包括发音的标准程度、内容的丰富程度及表达的流利程度等)对试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严格测试评分,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一样本。2010年1月试验结束时,又以“Celebrating the Chinese New Year”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相同方式的测试和统计,作为第二样本。两个样本共同作为第一测量指标。测试结束后,根据试验结果和学生满意度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作为试验的第二个测量指标。

3.4试验

试验期间,试验班、对照班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均按常规教学计划进行,只不过试验班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的进程进行小组课外调研活动而对照班没有。试验方法如下:

一,开始前,向实验班说明此次试验的动机。

二,对实验班进行小组式课外调研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的指导。

(1)学习小组的组建

活动之初,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特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分组时最好让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进行组合,性格活跃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进行组合,以尽量使得各小组均衡发展。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每小组的人数可有所变动,一般以四人为宜。

(2)小组分工

各小组成员除将设计的任务或问题进行调研外,同时还应完成小组内部不同的工作。因此需要进行分工。小组内部通常可这样分工:成员之一负责做小组调研记录,如调研的进程等;成员之二负责组织各成员共同讨论调研中出现的问题;成员之三负责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成员之四负责进行课堂口头汇报。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对调研的程序会越来越熟练,组员之间的分工应根据情况作出调整,以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3)课外调研

1)问题和任务的设计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材都是由不同的单元构成。各单元模块紧扣同一主题展开,目的是要强化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培养。每单元所涉及的主题其实就是一个个真切的学习情境。针对这些情境,学生可设计尽可能多的问题以进行课外探索和调研。每单元教学前,对于该单元的主题及每个教学阶段均应设计问题或任务。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越深入越好。原则上是由学生设计,但一开始,学生可能感觉有难度。教师需要适当给予提示和指导,以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调研的主题。如对于《新视野英语教程》Unit 1“Going to College”这一主题,学生可分阶段设计以下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对主题探索阶段:

①Why do you decide to go to college?

②What’s your purpose of going to college?

③What does going to college mean to you?Having more fun?For a bright future?Living on your own?

阅读阶段:

①How do you spend the college time?

②Do you set goals and work hard for them step by step until you graduate?

③Do you take a course to learn something or only to get a certificate?

④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college life?

2)课外调研

课外调研就是对每单元所设计的问题和任务进行调研。课外调研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各小组成员采用不同的调研方法,如:采访他人的经历;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查阅相关信息对所设计的问题或任务分阶段进行探索和讨论。

(4)归纳总结

各组成员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调研后,需要将调研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

(5)课堂口头汇报

每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将课外调研成果进行课堂表演或口头陈述。汇报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讲故事、将活动内容制作成课件进行汇报等。此活动既应考虑优秀小组的示范作用,又应均衡地给予每个小组以展示的机会。其他小组在观看汇报时,应填写记录表,并准备提问或评论。这一部分可有效地提高口语应用能力。

(6)考核

考核的对象包括每个小组及其组员。对小组的考核主要根据课堂口头汇报的情况而定。此部分参加考核者为教师和其它小组。组员的考核主要是小组内部成员根据调研实施过程中其他组员的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属于组员之间的互评。

4.试验结果与分析

4.1试验结果

测试一中的数据显示,试验开始时,试验班和对照班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都很接近,这两个班的学生的口语水平相当。测试二中的数据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对比试验教学后,两个班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试验班的各项指标大大优于对照班。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小组式课外调研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同时,根据课堂答问和平时考试的情况来看,实验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等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4.2问卷调查分析

试验结束后,为进一步了解小组式课外调研法的有效性及学生的认可度,我对试验班学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此次活动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统计出了试验班学生对待小组式课外调研法的态度。问卷设计如下: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小组式课外调研的训练方法,认为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对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身长远发展都很有效。

5.结语

高职院校正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合作与创新意识,让其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小组式课外调研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诞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同时,本文通过理论综述与试验研究探讨了这一方法对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因此,这一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姚孝军,陈静,杨亚敏.英语学习者学习方法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2).

[2]Biggs,J.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Studying[M].Camberwell,vic.: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1987.

[3]Biggs,J.,Kember,D.& Leung,D.Y.P.The revised two-factor study process questionaire:R-SPQ-ZF[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