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网点负责人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5:11

基层网点负责人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1

基层网点负责人2020年度述职报告【1】

按照行党委的工作要求,现将我部20_年上半年主要工作事项做一小结,同时,将下半年的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文明优质服务工作

对我行各营业机构的窗口服务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始终是我部的一项中心工作。为不断提升我行的整体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服务工作促进分行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今年4月,按照新一届分行党委的指导意见,在原有的服务工作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我部重新修订并出台了新的《_银行_分行文明优质服务工作管理办法》。与老办法相比较,新的管理办法体现出服务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且紧密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办法条款精细,操作性强,更加切合我行的管理工作实际。几易其稿后,在20_年4月中旬召开的全行文明优质服务工作会议上颁布执行。

新办法颁布后,我部立即安排本部服务督导组及辖内机构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办法细则,并依据总行最新修订的《营业网点服务规范》,责成专人对照自查。对于自查出来的服务软、硬件问题,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则及时与上级行工会沟通,汇同分行职能部门集中研究解决。同时,我部还外聘服务监督机构,按照新办法的要求,对全辖各机构的服务状况进行明查和暗访,并将检查情况按月通报。尽管办法仅实施2个月,但,从上半年的服务检查结果看,我行的服务质量和总体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上半年,在做好服务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我部还指派部分机构,积极参加省银行业协会和市委文明办组办的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并于今年4月和5月,先后接待了省银行业协会、省行服务督导组以及省行首问责任制检查组对我行服务情况的验收和检查,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业务技能培训和测试工作

组织辖内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测试,是我部的另一项重点工作。鉴于今年全省系统准备于9月份it蓝图上线,分行电教室用于蓝图培训,无法组织全行员工集中技能培训,我部在年初就向全辖发出通知,要求各机构化整为零,组织所属员工加强技能训练,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总行验收测试。6月9日至18日,按照省行工会的总体安排,我部又集中组织了分行员工的技能测试,全行500余名员工踊跃参加,实际测评40余场,实际参测800余人次。本次测评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经统计,有20_名员工达到了不同技能种类的一级能手水平,全辖参测员工合格率近100%。

3、对外宣传工作

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我部还担负起分行的部分对外宣传工作,及时将分行的各类工作新闻事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总、省行和分行网站及内部电子刊物踊跃投稿,扩大分行的影响力,提升我行的知名度。根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我行向行外媒体发出稿件近20_,登载率100%。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去年末,我行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标兵,今年初,市委宣传部代表省级政府来我行举行授匾仪式。我部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不仅周密做好接待、准备和系统内部的宣传工作,还全力配合辽宁日报新闻站记者对我行的新闻采访,通过在辽宁日报发布对我行的新闻专访,来扩大我行的对外影响。

4、职工权益工作

按照分行党委的工作安排,我部于今年3月,积极联系体检医院,组织全辖员工集中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集中组织员工接种乙肝疫苗,目前,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今年5月,我部还按党委的要求,负责组织员工行服承揽加工厂商的招标、考察工作,并于5月底,完成了订购合同的签署,和全行120_名员工的量体工作。

5、党务工作

根据省行党务工作部的统一部署,上半年,我部还积极组织行内各党支部,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市机关工委的入党培训。目前,参加培训的11名积极分子均顺利结业,拟纳新人选已呈报分行党委。

6、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为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活跃员工文化生活,上半年,我部主要组织安排了以下及项大型文体活动。

春节前夕,组织召开全行20_年度双先双优表彰大会暨迎新春联欢晚会;3月初,为纪念3.8国际劳动妇女节,组织全行女员工开展了书画摄影竞赛活动;5月中旬,组织全行员工开展“绿之约”主题登山活动,等等。上述活动的成功举办,大大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向心力,和分行党委的凝聚力,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7、其他工作

6月中旬,省行举办全省20_年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指定我行全程承办。我部按照分行党委的指示,从活动的前期准备,到活动的顺利开展,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活动结束后,我部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省行及分行党委的赞许和好评。

二、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虽然我部重新修订了非常详尽的服务工作管理办法,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考评线条还显粗犷,考核精细度还有待加强。

2、在省行举办的20_年度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中,我行仅获得团体总成绩第四名,这一成绩,与我行在全省的定位不相匹配,员工的业务技能训练工作力度亟待增强。

基层网点负责人2020年度述职报告【2】

20_年对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我迈进了工作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这一年我带领分理处的的各位同仁,在支行领导的关心、爱护和大力支持下,以高度的责任感,恪守职责,务实开拓,将分理处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年来,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从基础业务入手,着力于柜员素质的培养,保障分理处工作的稳健推进。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会计主管工作的基础。今年我根据总行“三化三铁”要求,对分理处原有责任、制度修旧补新,明确新的责任、目标,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充制定了相应的手工登记簿,对分理处强化内控、防范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监督检查,做好会计主管工作的保证。在年内加强考核,制定详细台帐,实行柜员工资与绩效挂钩的机制,按月考核差错率,并督促整改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并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再对症下药,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

(三)配合会计事后中心传票外包工作,坚持规范化管理。自我行开展传票外包业务以来,严格按照会计事后中心要求,指导柜员进行传票整理与编号工作,加强日间对柜员传票的复核工作,使我处柜员的传票识别率稳步上升,柜员识别率由最初的50%上升至80%到90%以上,得到了会计事后中心领导的表扬与肯定。

二、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内控管理,规范经营,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一)为更好的完成支行交予的年度财务工作,我严格按照农总行财务制度规定,认真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及时准确的进行各项财务资料的报送,并于每月、季末进行详细地财务分析。

(二)在员工中经常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爱农行、服务农行、奉献农行的职业道德。并按总行要求,积极查找差距,制定严格的管理监督体系及奖罚制度,使员工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做到依法办事,合规经营。

(三)立足我分理处业务灵活这一优势,不断开拓客户市场,主动向客户宣传我行的业务特点和优势,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次,开阔思路,努力发展中间业务,组织柜员全面营销我行电子产品及理财产品等,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恪尽职守,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我在抓好业务和管理的同时,切实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与学习,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业务,掌握新规则。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抵制消极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帮助主任、柜员及三方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分理处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团结合作,不搞个人主义。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繁细而又平凡的工作中,有收获,也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带领我们分理处员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在工作中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虽然我在20_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需要在20_年工作中加强和完善的方面。成绩只代表过去,20_年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协助行领导,做好本职工作,使分理处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来迎接其他商业银行的挑战!

基层网点负责人2020年度述职报告【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我所在的岗位是_行的服务窗口,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本行的形象。我的工作中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和放松。众所周知,__的储蓄所是最忙的,每天每位同志的业务平均就要达到近两百笔,接待的顾客二百人左右,因此这样的工作环境就迫使我自己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按照行里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实际操作。三个月中始终如一的要求自己。

由于我是新来的,在业务上还不是特别熟练,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当我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十分虚心的向老同志请教。对待业务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自己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自己不会的学会。今后想在工作中帮助其他人,就要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由于不够细心和不够熟练犯过错误,虽然赔了钱,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这份工作的积极性,反而更加鞭策我努力的学习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2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银行xx基层网点负责人xxx,今天,我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中行党委为我提供的种种机遇,也感谢同事朋友们一贯的帮助支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银行合规企业文化的建设”。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和启发!

作为一个人,我们都本能的渴望生活过的幸福美满,万事顺意。作为一名中行人,我们幸福的源泉就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去创造良好的效益,同时防范和规避风险。多为国家和企业做贡献。道路有两条:只有努力发展业务,才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努力去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合规文化,才能更好的防范和规避风险。业务发展和合规文化,就像鱼水之情,鱼儿离不开水,没有鱼儿,水便也失去了应有的灵性和活力。因此业务发展离不开合规文化。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所谓的合规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凡事合乎规则和常理。放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它还有更深沉的内涵和外延。现在在我们银行业中有存在这样一些现象。表现为:一些地方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的做法,为完成短期的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管理,有的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目标和任务,忽视合规经营风险;一些单位有章不循,不执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现象突出,虽然大量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身上,其深层次原因是操作人员合规守法意识欠缺,反映出肤浅和缺失,没有渗透到日常管理和决策中。这需要我们中行人警惕!

如今,经济在飞速而迅猛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风险。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不遵守商业游戏规则的行为,屡屡发生。曾几何时,那高悬于公堂之上的“合规文化”,在利令智昏的灰尘里,成为仅供观赏的卷轴。在我们银行界,有很大一批曾经忠实奉献的干部,没有经受住诱惑而不惜违纪违法,将自己钉上人生的耻辱柱,让自己和国家蒙羞蒙耻。还有其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案例,都在令人扼腕的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时刻刻刻提醒着我们,必须建立合规文化,并矢志不渝的去遵守和实施。

有一句名言,叫做思想有多高,心就能走多远。一种好的思想文化,对于行动,意义之深不容置疑!作为我们每一名中行人,都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心境上的淡泊、宁静,就没有行动上的明志、致远。如果没有以合规文化为先导,稳健经营就没有立足点!也更没有内控管理可言。所以,建立合规文化,是我们规范操作行为之必然,是提升管理水平之必然。

目前,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中行,不讲合规,想到那干到那,靠拍脑袋决策是没有出路的。也是没有财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合规也是效益,合规也是生产力,培育合规文化是保证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治本之策,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完善中行全面风险管理,健全有效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中行实现战略转型、提高发展质量、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

为此,一要从我们领导层做起,从根本上消除无所谓、捆手脚、放不开等错误观念,法律和上级文件规定严格禁止的事项,就要严格遵守,不能以“改革”的幌子踏“雷区”。对没有明文规定的,要充分利用,大胆的试,大胆地闯。同时要教育全体员工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制度意识,从正确的导向和良好的习惯抓起,培养合规文化意识,其中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就是一种导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二要重视合规文化的培训,要将合规文化建设,同职业化精神、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塑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搞好规划,潜心研究,并付出实践。要加强学习,从服务礼仪、服务技巧等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把创优服务与合规经营的关系理顺,形成规定动作、示范动作,把优质服务贯穿于中行的整个业务活动和领域,把合规文化建设贯彻于中行每个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把合规文化理念扎根于整个中行的管理与决策之中。

三要搞好风险关口前移,逐日排查,逐月分析,随时排除和堵塞各种隐患和漏洞,以防患于未然,练就驾驭各种风险的本领。

四要抓保障。要加大辅导和督查力度,加大问责力度,严禁我们的工作人员违规经营,加大处罚力度,增大违规成本,使合规者得益,违规者受损,以达到令行禁止,确保合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合规文化是是我们中行企业文化的延伸,是需要我们全体中行员工认同和遵守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该企业行业化、个性化的具体体现。就我们中行系统来说,概括地讲就是十二个字,即“敬业、守纪、规范、务实、和谐、创新”。作为我们经营者和管理者,就是围绕这十二个字把它细化、量化、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形成一种信念、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因为合规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至关重要。一个没有经营思路的企业缺乏灵气,一个没有经营活力的企业缺乏人气,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缺乏底气。

我作为一名中行人,一个经常与客户和社会打交道的中行基层网点负责者,更应该理解基层银行网点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握其实质和内涵,不抱怨,不放弃,不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3

通过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区级相关部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责任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区、街道(区级相关部门)、责任单位三级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工作格局,实现火灾事故“三降低”目标。

二、工作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以区政府为中心网格,以各街道为基本工作网格平台,以企事业单位、居民院落(小区)、商业楼宇等基层单位(以大吸收小的原则)作为网格终端节点。区政府中心网格负责全区消防安全管理的领导和协调,构建全区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形闭合式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基层消防应急处置体系等组的消防安全管理基本体系;各街道、社区建立网格内各终端节点的消防安全管理数据库,负责检查、督促辖区内各终端节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各终端节点建立详细的消防安全管理资料,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编制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方案。建立消防重点安全监督责任人制度。消防部门的监管责任人负责协调、指导、督促消防重点单位的监管责任人及相关部门对口监督管理责任人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三、工作内容

(一)工作职责

1.区政府中心网格职责(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区消防大队)。区政府落实消防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负责全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组织管理,制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中心网格的组部门和具体牵头承办部门,落实具体工作措施;每季度召开区安监委、区防火委消防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分析消防安全形势,研究并协调解决全区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建立重点单位基础数据库,并实施重点监控;每季度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充分发挥消防部门专业技能培训指导作用、新闻媒体宣传导向作用、以及我区消防夜校的功能作用,扩大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人、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社区群众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2.各街道网格平台职责。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将网格化管理列入日常工作内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强化消防网格信息化建设,借助城市管理系统构建网格信息化平台,完善消防监督网格信息化建设。各街办、社区要建立并完善各网格点的基础数据台帐,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各网格的责任人,以及责任目标。负责辖区内所有终端网格节点消防安全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按照“一楼一档”、“一院一档”或“一个单位一档”等模式分别登记建档,形本级消防安全管理数据库,要求在今年一季度基本完数据统计工作,二季度继续巩固完善数据资料,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督促各网格终端节点完善消防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并健全防火档案。各街道要对辖区内的重点防火单位实施重点监控,定期开展网格内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的消防监督检查,收集火灾隐患信息,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案并及时上报政府中心网格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协调督促相关单位或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整改。配合区安监办、区消防大队加强对网格内的责任人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法规常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辖区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3.网格终端节点职责。各企事业单位、居民独立院落、整栋楼宇、独立门牌号等基层单位要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或管理组织,明确本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居民小区、商业楼宇的物业管理部门(业主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要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完善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网格各终端节点要建立并健全本单位、本楼宇的消防安全、人员档案等基础情况台帐,对消防安全工作有计划、安排、总结,健全消防安全检查、整改情况台帐,健全消防宣传、会议、设施器材档案。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或管理组织负责督促相关责任人对本区域内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用电、用气是否规范等,并将巡查情况通过信息平台报给辖区街道办事处或网格指挥中心;企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督查,加大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4.消防工作职责。区消防大队负责对辖区内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管、日常检查和业务指导,重点监管辖区内的A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其他B、C类消防重点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辖区派出所负责监管,并健全责任范围内的消防基础数据,加强对社区民警的消防培训,提高监督执法水平。

5.各相关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各相关部门领导要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制定行业管理的标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管;其他相关非行业主管部门应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对口指导、协调、督促。

(二)消防重点单位的安全监管。我区消防重点单位由区消防大队指定专人负责监管,督促消防重点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其他消防非重点单位、居民院落等按属地管理原则由辖区派出所明确所领导、消防民警和社区民警负责相应责任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三)建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区监察局、区目督办、区安监办、区消防大队负责对辖区内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业务指导、综合协调,查处各类安全事故,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每季度召开一次上述部门参加的消防安全工作联席会,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我区消防安全工作。

四、工作要求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4

一、对公业务经营机构与基层网点联动方面存在问题

(一)对公业务在部分基层网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对公业务经营机构与基层网点联动的原动力不足

1.业务转型给部分基层网点的公司业务带来较大的冲击及影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层网点的公司业务。

2.公司业务职能整合不当可能会进一步弱化基层网点的对公业务结算服务能力和公司客户服务质量,基层网点的联动能力受到削弱。

第一,公司业务职能整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重点公司客户的经营重心上移,但由于地理位置使客户更愿意将结算账户仍放在基层网点,若相关利益补偿机制不到位或不合理,基层网点服务上移客户的积极性将得不到有效调动,从而影响对这些上移重点客户的柜面结算服务质量。第二,基层网点对公司业务可能出现关注不够、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客户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第三,基层网点提供优质对公结算服务的能力可能会被进一步削弱。首先,由于人随事走,原来基层网点中熟悉公司业务的行长与客户经理大多被充实到上级机构,现在的网点经理大多是私人业务出身。即便是原来熟悉公司业务和拥有客户关系资源的行长转岗为网点经理,长时间不做或不关注公司业务,其业务能力也会迅速下降,客户关系资源也会被闲置或浪费。其次,公司业务地位的下降及相对激励不足,部分优秀对公结算柜员也转岗到私人业务条线。优秀从业人员的流失削弱了基层网点提供优质对公结算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基层网点对公柜员专注于结算业务,再加上人手紧、产品不熟悉,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也不习惯对公产品的柜面销售,相对于个人条线,对公柜员的柜面销售能力明显偏弱。

3.不重视人民币结算业务、忽视柜面营销以及疏于管理和指导,经营单位与基层网点联动的原动力同样不足。

第一,结算业务尤其是人民币结算业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作为建行服务客户的一种手段,没有真正作为一种产品来进行管理和经营,从而导致了整个公司条线对基层网点渠道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第二,无论相对于个人条线还是相对于客户经理渠道和电子银行渠道,对公产品的柜台营销及网点渠道建设都十分滞后,其短板效应会逐渐显现。

第三,在公司业务职能整合的过程中尤其在整合初期,各级经营机构由于市场拓展及经营压力、人员紧张及素质不适应等各种原因,很有可能只专注于直营客户的经营及重点客户的拓展营销,而疏于对基层网点的规划、考核、指导与管理,也难以对基层岗点反馈的需求、信息及上报的业务做到快速及时地反应,从而影响公司业务的营销拓展。

(二)对公业务经营机构和基层网点在公私业务联动方面的脱节问题

1.直营客户集中后,对公经营机构将注意力集中到公司业务,如果考核激励本身也不配套,可能造成对公经营机构忽视对私业务的联动营销,从而影响了对公客户的价值创造。

2.对公司客户高管人员的个人业务服务是维护拓展公司业务的重要手段,对公司客户高管人员的个人业务服务主要由基层网点来提供,如果基层网点与对公经营机构信息沟通不畅,难以对这部分特殊的个人客户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又或者是缺乏激励机制造成服务不到位,则会大大影响客户的满意度。

(三)对公业务经营机构和基层网点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脱节问题

对公经营机构集中了大部分优秀客户经理,基层网点只负责对公结算业务,使得基层网点信贷业务工作内容和考核发生变化,信贷经营职能消逝,主要工作转向客户资金结算和支付,关注重点发生了变化,信贷经营机构和基层网点之间根据分工共同管理信贷资产将容易出现脱节问题,主要表现为:

1.基层网点不再主动关心和分析客户的信贷需求,经营机构客户经理在授信和项目贷前调查就失去了一条信贷需求信息采集和分析筛选的重要渠道。

2.由于信贷资产质量不在基层网点反映和考核,弱化了基层网点贷后管理的职能,基层网点对客户资金流动监控的主动性受到影响。

3.一批专业技能强、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客户情况的客户经理随业务上移到经营部门,基层网点缺乏掌握信贷业务管理关键点的专业人员,对客户资金的异常变化缺乏敏感度,不能及时有效地把信息反馈到经营部门,丧失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最佳时机。

二、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对公业务职能整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与改革,既要积极推进又需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在改革方案的制定和推进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联动问题,为今后公司业务的发展奠定好基础

1.对公业务经营职能整合涉及面广,且过程复杂,它牵涉到计财、人事、会计、风险、后勤保障等各个部门,内容涵盖了战略定位、模式选择、流程优化、团队建设、网点再造、科技平台重塑、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方方面面,因此无论是经营机构还使基层网点都必须对这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种清醒正确地认识,尽快适应职能定位的转变。在整合过程中,各分行领导要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既要明确职能整合的目标,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整合原则与整合范围,充分考虑今后对公业务的联动问题,选择合适的整合模式,不能强求一刀切;既要积极认真地研究、论证与推进,又要与其他改革及资源配置配套进行,整体推进,切忌单兵突进。

2.任何一种体制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公业务职能整合同样会影响或损害各级经营机构与基层网点的实际利益,必须兼顾两者的利益分配,必须充分考虑基层网点与转出单位的利益补偿。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减轻因客户转出对基层单位造成的利益损害,调动其参与整合过程和今后联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强化对公业务考核

1.对公业务指标列入基层负责人KPI考核指标中。对公信贷业务集中后,基层网点负责人容易将关注点只放在个银目标和日常操作风险的控制,从而忽视对公业务的维护拓展。因此,必须将对公指标纳入基层负责人KPI考核,在考核机制上就确立了基层网点的发展方向及联动要求。

2.对公条线应加强对基层网点资源配置的力度,加大对基层网点公司业务拓展维护的激励考核。相对与个人业务条线,对公条线对基层网点的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同时也没有个人条线买单制那样直接有效。因此在职能整合过程中,要兼顾经营机构、经营团队与基层网点的利益分配,适当加大对基层网点的资源配置,如人员、费用和对对公柜员的激励力度,强化其与对公业务经营机构联动的主观能动性。

(三)集中对公经营机构与基层网点的优秀人才组成任务型团队,充分发挥对公经营机构与基层网点各自优势,加大对重点客户的营销拓展

为实现对重点客户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可普遍采用任务型团队的方式来组织营销。任务型团队营销在近几年已在全行被广泛采用,对公经营职能整合试点的河南、湖北等行也普遍采用并取得了良好收效。

基于客户对营销层次、服务的全面性、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一般需求,以及我行内部对风险控制、收益与成本控制、协调组织等方面的要求,涉及网点服务的任务型团队,其人员组成一般应基本包括对公经营机构与基层网点人员,再视不同客户、不同任务、不同营销目标,吸纳技术支持等其他相关人员来共同面对市场、服务客户、营销产品。团队中,行领导、对公经营机构人员保证了营销层级和营销效率;基层网点人员贴近客户,保证了日常常规维护和服务,从而提高了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对客户的深度开发。

为提高团队营销成效,各行应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在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周边支撑、考核评估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要特别注意通过利益补偿、收益分享等方式处理好条线、层级、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团队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组建任务型团队,建立优秀人才的灵活调配机制,突破现有人才瓶颈和体制瓶颈。

(四)加强对公、私业务联动考核,建立有效的公私联动机制

1.加强对对公经营机构和基层网点的公私联动考核。可以采取对于适合公私联动的产品如:工资、电子银行、信用卡、企业年金等双边下达指标;在公司信贷审批前提及条件中设置对私业务指标要求等措施。

2.建议在所有网点的结算系统内建立起公司高管类个人客户的识别标志,自动视同个银VIP予以服务和维护,并且纳入对应的联动考核指标,从业务费用和人力费用上实行较高标准的买单制,激发基层网点服务这部分客户的积极性。同时,应积极开发多样化理财产品,满足公司高管类个人客户的理财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提高对纯对私网点提供公司业务拓展信息的奖励力度,挖掘这些网点从个人对私服务中联动公司业务发展的潜力。

(五)从改革创新、体系建设、制度执行和系统工具等方面入手,在信贷管理方面建立科学的上下联动机制

1.坚持改革和创新,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对公信贷经营职能整合所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通过体制和机制改革、流程再造、清晰的分工和责任、有效的激励和问责,多渠道、全方位监控客户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在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着力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2.明确经营机构和基层网点的责任和分工,明确各部门贷后管理职责,突出信贷经营机构和基层网点在信贷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信贷经营机构是信贷管理的实施部门和管理部门,基层网点协助配合,两部门各司其职,形成贷款管理的合力。信贷经营机构侧重于风险监控、风险分析、风险预警和风险防范,基层网点负责结算、客户资金监控和信息报告。

3.制定科学的业务处理流程,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报告线路,密切监控客户资金流动,采用单笔资金流动报告和按月或按旬统计报告的方式,使得经营机构能及时掌握客户资金变化情况,为风险监测和评估提供依据。特殊情况,在不影响效率和服务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大笔资金流出审批制度。

4.实行有效的激励和问责。基层网点是信贷经营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对公经营机构是利益共同体,通过建立包括贷款质量指标在内的信贷利益分成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网点的积极性。同时,严格问责制度,对隐瞒问题、发现预警信号未及时报告或未及时处理,造成信贷资产风险加大或损失的,应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5.加强对基层网点负责人和客户经理的信贷业务知识培训。从财务经营分析、风险预警、风险管理模型、贷后管理实务、信息采集与利用等方面培训基层网点,提高基层网点的敏感度和防范能力。

6.利用系统工具,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对客户的风险监控。优化对公信贷信息管理系统(CMIS),提高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CR)的管理能力,实现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DCCS)连接,实时监控、识别、预警、跟踪和评价贷款的风险隐患,实现对贷后管理的持续、动态监督。

(六)从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对公柜员三个层次入手,加强对公条线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5

网格精细化管理以区政府为“一级网格”,街道办为“二级网格”,社区为“三级网格”(在“三级网格”内划分若干责任片区),责任片区为“四级网格”(“四级网格”下辖楼院、单位场所),楼院、单位场所为“五级网格”。明确层级网格精细化管理的责任人、职责和任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服务及时的动态消防管理网络。

(一)区政府“一级网格”。区政府区长为全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消防安全的副区长为主要责任人。由公安、消防、安监、工商、教育、卫生等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对全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监管、指导、检查、考核、协调,并实行区长、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分包街道办制度。

(二)街道办“二级网格”。由街道办党政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综治办、派出所、工商所、安监科、治安巡防队等工作人员组成,成立消防工作站。主要负责对“三级网格”、“四级网格”和分包单位消防工作的督促、指导,及辖区整体消防工作的组织、协调。

(三)社区“三级网格”。由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牵头负责,社区、巡防队、治保会等工作人员,以及社区民警组成,成立消防工作室。主要负责日常检查巡查、集中排查整治、定期消防宣传,对分包“四级网格”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四)责任片区“四级网格”。由社区派驻专门人员牵头负责,社会单位管理员、小区物业管理员、保安员、巡防员、居民楼(院)长、消防志愿者等组成,成立消防工作组。主要负责开展消防巡查、检查、宣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楼院、单位场所“五级网格”。是全区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网格,也是基层网格化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责任人是辖区居民楼院的楼长、社会单位、“九小场所”的负责人、业主,主要负责本楼院、单位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明确七类主体,层级细化落实消防网格管理责任

(一)区政府。具体责任主体为区消防安全委员会,主要负责全区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的总体领导和协调推动,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消防工作任务,对本辖区消防安全状况的分析研判,对二级网格消防管理工作的指导、督导、检查、考核,组织开展全区各项消防排查整治行动。公安、消防、安监等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认真履行《省消防条例》所规定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二)街道办。主要负责辖区内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的组织领导和推动落实,加强应急救援队、安全巡查员、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以及辖区消火栓、消防器材、消防通道、火灾应急指挥平台等消防基础建设。

(三)综治办。主要负责发动巡防队员、保安队员、治保员等综治力量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宣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完成街道办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街道安监科、派出所。街道安监科主要负责组织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并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对相关问题按规定及时向派出所、消防大队移交处理;派出所按照规定履行社区、“九小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

(五)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本级社区居民家庭、单位场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火灾隐患处理等相关工作,督促居民家庭、所辖单位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社区“五个一”建设,完成街道办安排的其他消防安全工作。

(六)其他社会消防组织。应急救援队、安全巡查员、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积极发挥灭火救援事故初期处置、消防器材管理维护、消防检查巡查、消防安全宣传以及其他社会消防服务职能。

(七)辖区单位。主要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居民、员工开展消防宣传培训、检查排查、隐患整改。

三、强化六项工作,提升基层防控火灾的综合能力

(一)落实日常检查巡查。各层级网格消防力量要采取白天和夜间、重点和一般、突击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形式,经常深入到辖区单位、居民家庭,开展以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灭火器具、用火、用电、用气、用油为重点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巡查,保障辖区消防安全。

(二)组织集中排查整治。街道办要按照上级统一安排,组织所属网格结合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和季节特点,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排查整治和各类专项治理行动,全力清剿火灾隐患,惩治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提高火灾防范水平和抗御能力。原则上,每个街道办每月要自行组织开展一次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

(三)加强消防设施建设。要加强社区警务室、消防工作站、消防工作室、消防教育培训基地设施器材,以及应急救援队、消防巡查员、消防志愿服务队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消防设施装备的配备;各街道办和社区要加强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和使用;要在辖区重点部位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定期维护保养和更新,确保完整好用。

(四)开展宣传培训服务。街道办和各社区每月确定一个工作日为消防宣传日,以消防安全宣传“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为载体,开展消防宣传培训服务。要通过建立社区消防体验中心、张贴防火公约、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橱窗及居民楼道设置消防警示牌等有形消防宣传阵地,服务群众需求。

(五)规范台帐登记管理。各层级网格消防管理人员要对辖区单位规范台帐登记,实行“户籍化”管理,按照职责范围对辖区排查单位基本情况逐一登记;要建立隐患排查工作情况登记,对所排查单位存在火灾隐患情况及其处理情况逐一登记;要建立宣传培训工作情况登记,对辖区消防安全培训情况逐一登记。

(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街道办要依托信息化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强化日常管理和调度指挥功能,提升基层网格化管理水平和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要逐一明确辖区各类社会防控力量在应急处置机制中的职责分工和应急处置程序,制订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实现火灾事故及早发现、有效处置、群众满意的效果。

四、健全七项制度,规范消防网格化日常管理工作

(一)逐级分包制度。区政府领导负责一级网格,区直部门主要领导分包二级网格,街道办领导分包三级网格,社区居委会领导分包四级、五级网格。街道办对辖区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社区对本社区消防安全负总责,街道、社区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全部深入四级、五级网格开展检查巡查、隐患排查和宣传培训工作。消防监督员及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别沉入基层网格,配合指导街道办、社区开展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

(二)联防联治制度。公安、消防、安监、工商等职能部门要健全完善联动执法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各街道办要充分整合社区安监科、公安派出所和综治办等监管力量,共同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组织开展以“户户联防、部门联查、片区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联防工作,完成层级联防联治体系;要采取户包户、店包店、部门包路段等形式,实施消防安全互联互防,提高防范和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积极构建“安全共享、风险共担”的工作格局,实现消防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行业自律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定期检查制度。各街道办要组织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检查,认真排查火灾隐患,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按照确定的责任片区,每月对辖区单位、场所和住宅区进行火灾隐患排查。保安、巡查队员和多种形式的消防队员每天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开展消防巡查检查。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违规行为,该移交的由街道办消防工作站负责统一向公安派出所移交处理。社区民警落实每周一查制度,专项行动期间,按照上级部署配合做好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四)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街道办建立消防联席会议制度。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各街道办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由社区安监科、工商所、派出所、综合办工作人员以及辖区重点单位等组成。消防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通报辖区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分析消防工作形势,交流消防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应对措施。联席会议内容要做好记录并及时存档。

(五)宣传教育制度。认真落实《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消防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各街道办、社区每季度组织专业人员对本辖区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和灭火演练,提高其开展消防检查、消防宣传、处置火灾和自防自救的能力。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到消防站参观,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素质。督促辖区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重点岗位从业人员参加消防专门培训,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六)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各街道办要对辖区内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更新,确保完好有效。每次检查、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器材要进行记录,并对灭火器材的品种、数量、购置时间、有效期限等登记造册,建立档卡。公共消防设施、器材未经社区消防工作室同意不得移动。消防设施发生故障需停水抢修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做好防范措施并告知居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圈占、埋压、拆除、损坏、停用、挪用消防设施器材。

(七)督办移交制度。各街道办工作人员在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中,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严重火灾隐患,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履行书面移交手续;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即报告辖区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由公安机关提请政府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五、落实三项保障,推动消防网格化管理长效运行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6

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是将市场主体按地域划分为最基本的管理单元,配置专门监管人员,履行特定监管职能,落实相应监管责任的基层监管模式。通过实施“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综合监管、责任到人”的责任区监管(又称网格化监管),有利于明确层级关系,下移工作重心,进一步促进工商监管职能的到位;有利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基层工商的监管效能;有利于全面规范监管行为,促进工商干部履职尽责,进一步降低基层监管的责任风险。为进一步完善基层执法体系,有效实施分类监管,探索建立责任区监管机制意义重大,现以本人所在“局所合一”模式霍尔果斯口岸工商分局为例,分析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网格化监管现状及问题

“局所合一”是我局为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面落实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责,在不受有限的人力资源影响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人

力资源、监管资源,从而实现局、所工作职责同步进行形成的工作特点,具体表现为“专人专岗,一岗双责”,干部既要履行分局工作职责,又要依法履行基层工商所工作职责。每名干部身兼数职,在履行本职岗位职责的同时,兼担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的监管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内容:在履行本职业务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均承担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的职责。按照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各级职责要求,科(所)长在具体实施县、市(区)局(分局)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职责的同时,还要开展工商所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职责。安排部署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抓好辖区内监管服务责任区巡查监管、行政执法、服务等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等工作,同时,还要具体承担和履行监管服务责任区职能和任务,负责实施对监管服务责任区各项工作的督查和考核。

目前,霍尔果斯口岸工商分局在编干部14名,由于基层监管人员紧缺,将相关科室合并,精简科室,分设企业注册登记科、企业监督管理科及市场经检队三个科室。企业监督管理科及市场经检队两个科室共有干部4名,科长1名,全盘负责两个科室日常工作及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企业监督管理科干部2名,具体负责企业监管,消保维权及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市场经检队干部1名,具体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经济检查、商广告监督管理及合同监督管理、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全面推行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作为一项崭新的监管模式,有具体的职能要求,在“局所合一”的情形下,如何扎实落实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我局实现网格化监管的基本原则及方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确定基数,科学划分区域。我局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个体工商户981户、各类企业407家。我局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已经初步推开,在对市场主体数量实地清查摸底的基础上,将辖区1495个市场主体以主干道及主街道为划分界限划分为2个监管服务责任区,4个责任区间明确责任区监管干部4名。

(二)明确分工,落实监管责任。由科(所)长根据工作目标制定总体工作计划,运用综合软件分配工作任务,实行主协办双岗双责,两人一组负责一个区间。每个区间主协办人员深入区间落实市场主体资格、食品安全、商品交易市场分类监管,农资市场和商标、合同监管服,广告违法行为检查,消费者申诉举报处理规范,直销日常监督及打击传销和行政执法,掌握区间经营者的情况,保证每一个片区都能同时落实巡查、监管、办案、处理申投诉等。

(三)确定重点,实施分类监管。责任区间主办人员对主办区的经营主体的经营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每个区间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注册商标、重点行业、以及诚信单位、守重情况、食品经营、农资经营等做了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晰。目前有注册商标51枚,重点行业 户,守重企业3家,热点行业 户。

(四)信息管理,移动执法。充分利用综合业务软件经济户口管理模块,由科(所)长制定日常工作计划,各监管区负责开展检查的运行模式开展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由区间主办人员利用移动执法笔记本通过网络无线连接的方式在执法平台将检查结果在检查当场直接记录到入到综合业务软件。

(五)是设定标准,月查季考,规范绩效考核。霍尔果斯口岸工商分局从六个方面入手,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标准,规范绩效考核程序,制定了、工作纪律、廉政风险防范、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行为、行政处罚行为、消费维权行为的监管服务责任区考核制度,不断强化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各项工作。在具体的考核中实施月查季考的考核模式,责任区每月开展一次自查,促使基层监管责任区各项工作全面落到实处。

网格化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但还存在网格化监管并未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监管人员对 辖区市场主体的情况没有能完全按照“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工作机制要求,做到主体明,底数清;

(二)有的市场巡查频次未充分结合辖区市场主体经营特点,巡查内容不全面,有关巡查监管信息也未能全部及时录入计算机;

(三)有的监管人员与辖区经营户主动沟通较少,未能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统一;

二、网格化监管问题的成因

造成网格化监管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不足等主观因素,又有体制转型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热情。网格化监管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全新的科学监管模式,是实现“四个转变”的有效载体,是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一种变革。但网格化监管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监管人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少数监管人员对网格化监管的意义认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对待上级布置的工作存在消极应付的心态,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宁可少一事,不愿多干事,宁可听从上级安排,不愿主动行政,往往被动应付,导致网格化监管的各项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

(二)基层人手紧缺,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人手紧缺是主要问题,加科长在内只有四名执法人员,满足不了目前监管市场和服务市场主体的需求。网格化监管标准高、项目多、程序规范,必然占用一定的人力,加上岗位本职工作,人手紧缺已成为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的桎梏。另一方面,少数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网格化监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干部中,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干部,工商业务知识不够全面,对网格化监管认识比较模糊,对网格化监管涉及的主体准入、商标广告监管、合同监管、消费维权等综合型业务知识掌握不够,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少,业务知识不足的干部,一时还难以独挡一面。

(三)制度保障不够,缺乏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网格化监管是一项全新的监管模式,其推广、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基层干部通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外,还要求上级能够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推行网格化监管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现有相关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等制度,但尚未形成全面规范、科学有效、操作性强、可行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机制。

(四)工作较多,任务偏重。工商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执法部门,监管领域较宽,工作较多。上级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通过逐层下达,最终全部要靠基层来实施,监管责任压力也随之传递到基层,任务指标逐年递增。

(五)突击任务较多,长效机制短板。网格化监管是一项长效的监管机制,不是一项临时性的专项整治活动。许多整治工作本应纳入长效监管机制,但上级时常以临时性的、专项性的突击整治代替长效的监管,因而必然影响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导致网格化监管的长效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六)设施投入不够,监管手段落后。网格化监管是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完善必要的软件。

三、网格化监管的对策

网格化监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科学的监管模式,是建立在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传统监管手段的一次变革。工商部门应以停收“两费”为契机,大力推行网格化监管,实现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有力监管,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落实和完善网格化监管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网格化监管的落实提供思想上的保障。国家总局提出“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等四个转变。网格化监管正是顺应了以上的要求,将监管责任明确到人,消除监管的盲点,强化动态的、长效的监管,同时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因此,应将网格化监管作为实现“四个转变”的突破口,切实抓好网格化监管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网格化监管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从而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

(二)科学部署,减负基层,为网格化监管的实现提供时间保障。网格化监管未能有效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忙于杂事、临时性的事务较多。因此上级应科学统筹各项工作,在部署工作和检查落实时,应尽量将有关工作安排进行整合,提出规范性的长效性的要求,并精简会议,注重实效,为基层落实网格化监管提供时间保障。

(三)重心下移,强化基层,为落实网格化监管提供后勤保障。针对基层人手偏少、软硬件不足的状况,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行重心下移,为基层配备与辖区监管任务相适应的执法人员,弥补基层监管力量的不足。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7

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是将市场主体按地域划分为最基本的管理单元,配置专门监管人员,履行特定监管职能,落实相应监管责任的基层监管模式。通过实施“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综合监管、责任到人”的责任区监管(又称网格化监管),有利于明确层级关系,下移工作重心,进一步促进工商监管职能的到位;有利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基层工商的监管效能;有利于全面规范监管行为,促进工商干部履职尽责,进一步降低基层监管的责任风险。为进一步完善基层执法体系,有效实施分类监管,探索建立责任区监管机制意义重大,现以本人所在“局所合一”模式霍尔果斯口岸工商分局为例,分析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网格化监管现状及问题

“局所合一”是我局为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面落实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责,在不受有限的人力资源影响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人

力资源、监管资源,从而实现局、所工作职责同步进行形成的工作特点,具体表现为“专人专岗,一岗双责”,干部既要履行分局工作职责,又要依法履行基层工商所工作职责。每名干部身兼数职,在履行本职岗位职责的同时,兼担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的监管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内容:在履行本职业务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均承担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的职责。按照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各级职责要求,科(所)长在具体实施县、市(区)局(分局)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职责的同时,还要开展工商所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职责。安排部署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抓好辖区内监管服务责任区巡查监管、行政执法、服务等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等工作,同时,还要具体承担和履行监管服务责任区职能和任务,负责实施对监管服务责任区各项工作的督查和考核。

目前,霍尔果斯口岸工商分局在编干部14名,由于基层监管人员紧缺,将相关科室合并,精简科室,分设企业注册登记科、企业监督管理科及市场经检队三个科室。企业监督管理科及市场经检队两个科室共有干部4名,科长1名,全盘负责两个科室日常工作及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企业监督管理科干部2名,具体负责企业监管,消保维权及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市场经检队干部1名,具体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经济检查、商广告监督管理及合同监督管理、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全面推行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作为一项崭新的监管模式,有具体的职能要求,在“局所合一”的情形下,如何扎实落实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我局实现网格化监管的基本原则及方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确定基数,科学划分区域。我局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个体工商户981户、各类企业407家。我局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已经初步推开,在对市场主体数量实地清查摸底的基础上,将辖区1495个市场主体以主干道及主街道为划分界限划分为2个监管服务责任区,4个责任区间明确责任区监管干部4名。

(二)明确分工,落实监管责任。由科(所)长根据工作目标制定总体工作计划,运用综合软件分配工作任务,实行主协办双岗双责,两人一组负责一个区间。每个区间主协办人员深入区间落实市场主体资格、食品安全、商品交易市场分类监管,农资市场和商标、合同监管服,广告违法行为检查,消费者申诉举报处理规范,直销日常监督及打击传销和行政执法,掌握区间经营者的情况,保证每一个片区都能同时落实巡查、监管、办案、处理申投诉等。

(三)确定重点,实施分类监管。责任区间主办人员对主办区的经营主体的经营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每个区间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注册商标、重点行业、以及诚信单位、守重情况、食品经营、农资经营等做了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晰。目前有注册商标51枚,重点行业 户,守重企业3家,热点行业 户。

(四)信息管理,移动执法。充分利用综合业务软件经济户口管理模块,由科(所)长制定日常工作计划,各监管区负责开展检查的运行模式开展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由区间主办人员利用移动执法笔记本通过网络无线连接的方式在执法平台将检查结果在检查当场直接记录到入到综合业务软件。

(五)是设定标准,月查季考,规范绩效考核。霍尔果斯口岸工商分局从六个方面入手,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标准,规范绩效考核程序,制定了、工作纪律、廉政风险防范、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行为、行政处罚行为、消费维权行为的监管服务责任区考核制度,不断强化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各项工作。在具体的考核中实施月查季考的考核模式,责任区每月开展一次自查,促使基层监管责任区各项工作全面落到实处。

网格化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但还存在网格化监管并未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监管人员对 辖区市场主体的情况没有能完全按照“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工作机制要求,做到主体明,底数清;

(二)有的市场巡查频次未充分结合辖区市场主体经营特点,巡查内容不全面,有关巡查监管信息也未能全部及时录入计算机;

(三)有的监管人员与辖区经营户主动沟通较少,未能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统一;

二、网格化监管问题的成因

造成网格化监管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不足等主观因素,又有体制转型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热情。网格化监管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全新的科学监管模式,是实现“四个转变”的有效载体,是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一种变革。但网格化监管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监管人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少数监管人员对网格化监管的意义认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对待上级布置的工作存在消极应付的心态,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宁可少一事,不愿多干事,宁可听从上级安排,不愿主动行政,往往被动应付,导致网格化监管的各项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

(二)基层人手紧缺,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人手紧缺是主要问题,加科长在内只有四名执法人员,满足不了目前监管市场和服务市场主体的需求。网格化监管标准高、项目多、程序规范,必然占用一定的人力,加上岗位本职工作,人手紧缺已成为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的桎梏。另一方面,少数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网格化监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干部中,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干部,工商业务知识不够全面,对网格化监管认识比较模糊,对网格化监管涉及的主体准入、商标广告监管、合同监管、消费维权等综合型业务知识掌握不够,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少,业务知识不足的干部,一时还难以独挡一面。

(三)制度保障不够,缺乏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网格化监管是一项全新的监管模式,其推广、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基层干部通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外,还要求上级能够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推行网格化监管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现有相关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等制度,但尚未形成全面规范、科学有效、操作性强、可行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机制。

(四)工作较多,任务偏重。工商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执法部门,监管领域较宽,工作较多。上级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通过逐层下达,最终全部要靠基层来实施,监管责任压力也随之传递到基层,任务指标逐年递增。

(五)突击任务较多,长效机制短板。网格化监管是一项长效的监管机制,不是一项临时性的专项整治活动。许多整治工作本应纳入长效监管机制,但上级时常以临时性的、专项性的突击整治代替长效的监管,因而必然影响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导致网格化监管的长效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六)设施投入不够,监管手段落后。网格化监管是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完善必要的软件。

三、网格化监管的对策

网格化监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科学的监管模式,是建立在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传统监管手段的一次变革。工商部门应以停收“两费”为契机,大力推行网格化监管,实现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有力监管,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落实和完善网格化监管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网格化监管的落实提供思想上的保障。国家总局提出“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等四个转变。网格化监管正是顺应了以上的要求,将监管责任明确到人,消除监管的盲点,强化动态的、长效的监管,同时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因此,应将网格化监管作为实现“四个转变”的突破口,切实抓好网格化监管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网格化监管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从而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

(二)科学部署,减负基层,为网格化监管的实现提供时间保障。网格化监管未能有效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忙于杂事、临时性的事务较多。因此上级应科学统筹各项工作,在部署工作和检查落实时,应尽量将有关工作安排进行整合,提出规范性的长效性的要求,并精简会议,注重实效,为基层落实网格化监管提供时间保障。

(三)重心下移,强化基层,为落实网格化监管提供后勤保障。针对基层人手偏少、软硬件不足的状况,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行重心下移,为基层配备与辖区监管任务相适应的执法人员,弥补基层监管力量的不足。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8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创业、尊重创业、促进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优越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机制、完善运行程序,实现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活动范围

局机关各科室、市老龄办、直属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作重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继续开展“亲民、为民、利民”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民政宗旨教育。把形势教育、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政业务教育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亲民、为民、利民”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爱民之心。

2.制定并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民政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3.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带头示范作用,局领导分头挂点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通过走村入户、上门倾听的形式,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更全面掌握民情,解剖和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难题,为基层排忧解难,推动和指导所分管的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并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组织开展民生工程落实活动

提高城乡低保保障对象补助水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就业,使其自食其力。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扩大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儿童大病医疗专项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优抚安置科、社会事务科、救灾救济科)

(三)组织开展低保规范化管理年活动

1.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城市低保户开展一次“拉网式”普查,坚决清退“关系保”、“人情保”,以“应退尽退”促“应保尽保”。

2.在清查中对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重新按收入情况确定救助金额。

3.坚决纠正分户保、合户保现象,低保证和救助金领取证(折、卡)必须由低保户自己保管,不得由基层干部代管代领。

4.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抓好落实。

5.进一步完善档案和救助数据,符合完整、规范、及时更新的要求。(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

(四)组织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创建活动

1.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负责单位:办公室)

2.继续开展民政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在全市民政系统12类基层窗口单位创建13个(每县市区1个)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负责单位:监察室及有关科室、单位)

3.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拓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覆盖面。在全市打造13个(每县市区1个)精品农村社区。(负责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4.继续推进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向民政部争取“蓝天计划”项目1-2个,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项目13个;加强联系沟通,强化督导,有力推进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

5.集中力量抓好居家养老示范点,具体指导并达到中心城区2-3个、县(市)城区1-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负责单位:市老龄办)

6.积极启动全市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就业服务指导,为退役士兵提供创业服务绿色通道。(负责单位:优抚安置科)

7.服务社会组织创业发展。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降低登记门槛,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共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负责单位:民间组织管理科)

(五)组织开展民政政策宣讲活动

1.继续更新完善“吉安民政网站”专栏,采用问答式,宣传民政法规政策。印制宣传册发放到基层和服务对象。

2.局机关组织宣讲团赴基层宣讲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社会福利企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负责单位:办公室、监察室、优抚安置科、社会福利科、市老龄办)

(六)继续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活动

1.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落实到位。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再梳理,公布项目表格和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图。加快构筑全市民政系统网上办事平台,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2.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省民政厅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和《省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等文件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3.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通过民政网站、电子屏幕适时公开民政政务。继续实行和完善“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的服务方式。(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4.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负责单位:监察室)

5.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严肃查处影响机关效能、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为巩固机关效能年活动成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决定2010年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活动范围

局机关各科室、市老龄办、直属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作重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继续开展“亲民、为民、利民”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民政宗旨教育。把形势教育、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政业务教育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亲民、为民、利民”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爱民之心。

2.制定并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民政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3.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带头示范作用,局领导分头挂点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通过走村入户、上门倾听的形式,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更全面掌握民情,解剖和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难题,为基层排忧解难,推动和指导所分管的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并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组织开展民生工程落实活动

提高城乡低保保障对象补助水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就业,使其自食其力。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扩大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儿童大病医疗专项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优抚安置科、社会事务科、救灾救济科)

(三)组织开展低保规范化管理年活动

1.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城市低保户开展一次“拉网式”普查,坚决清退“关系保”、“人情保”,以“应退尽退”促“应保尽保”。

2.在清查中对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重新按收入情况确定救助金额。

3.坚决纠正分户保、合户保现象,低保证和救助金领取证(折、卡)必须由低保户自己保管,不得由基层干部代管代领。

4.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抓好落实。

5.进一步完善档案和救助数据,符合完整、规范、及时更新的要求。(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

(四)组织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创建活动

1.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负责单位:办公室)

2.继续开展民政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在全市民政系统12类基层窗口单位创建13个(每县市区1个)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负责单位:监察室及有关科室、单位)

3.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拓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覆盖面。在全市打造13个(每县市区1个)精品农村社区。(负责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4.继续推进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向民政部争取“蓝天计划”项目1-2个,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项目13个;加强联系沟通,强化督导,有力推进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

5.集中力量抓好居家养老示范点,具体指导并达到中心城区2-3个、县(市)城区1-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负责单位:市老龄办)

6.积极启动全市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就业服务指导,为退役士兵提供创业服务绿色通道。(负责单位:优抚安置科)

7.服务社会组织创业发展。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降低登记门槛,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共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负责单位:民间组织管理科)

(五)组织开展民政政策宣讲活动

1.继续更新完善“吉安民政网站”专栏,采用问答式,宣传民政法规政策。印制宣传册发放到基层和服务对象。

2.局机关组织宣讲团赴基层宣讲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社会福利企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负责单位:办公室、监察室、优抚安置科、社会福利科、市老龄办)

(六)继续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活动

1.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落实到位。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再梳理,公布项目表格和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图。加快构筑全市民政系统网上办事平台,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2.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省民政厅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和《省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等文件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市××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区委区政府惠民措施48条的精神,按照区委杨书记提出的“规范有证、清理无证、加强监督、消除隐患”的要求,加快推进我区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网点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和林和街、珠玑街达成废品回收行业进社区整治布点的实施方案,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服装,整体推进林和街、珠玑街辖区内废品回收以站对点的网点规范化建设。以林和街、珠玑街各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民警负责协调各物业公司、住宅小区回收点的布点工作;由供销联社引入有经营资质的废品回收龙头企业,负责将辖区内各社区回收点的废品清运。供销联社按照*市关于回收站、点统一规范要求负责社区回收点的建设,使林和街、珠玑街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基本达到合理设置、规范建设、规范经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流动收购人员无序经营、随地摆卖、无序管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治安、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回收点进社区的试点工作,然后进一步总结经验向全区推广。

二、土地开发工作

成立了联社和基层社两级土地开发领导小组,加大了项目开发工作力度,使开发现有几块历史用地的各项手续正在进一步完善。

三、开展多种经营工作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市××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区委区政府惠民措施48条的精神,按照区委杨书记提出的“规范有证、清理无证、加强监督、消除隐患”的要求,加快推进我区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网点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和林和街、珠玑街达成废品回收行业进社区整治布点的实施方案,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服装,整体推进林和街、珠玑街辖区内废品回收以站对点的网点规范化建设。以林和街、珠玑街各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民警负责协调各物业公司、住宅小区回收点的布点工作;由供销联社引入有经营资质的废品回收龙头企业,负责将辖区内各社区回收点的废品清运。供销联社按照*市关于回收站、点统一规范要求负责社区回收点的建设,使林和街、珠玑街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基本达到合理设置、规范建设、规范经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流动收购人员无序经营、随地摆卖、无序管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治安、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回收点进社区的试点工作,然后进一步总结经验向全区推广。

二、土地开发工作

成立了联社和基层社两级土地开发领导小组,加大了项目开发工作力度,使开发现有几块历史用地的各项手续正在进一步完善。

三、开展多种经营工作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11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113-03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政党―社会关系重构以及政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郑州市管城区基层党委政府在这一背景下,不断进行探索,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经验。

一、管城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背景

郑州市管城区构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战略和实施过程显然是与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城市治理的创新等多重要素联系在一起的。

(一)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核心要求

新时代下新的社会重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服务型政党的时代依据。社会多元性与开放性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态发生变化,以顺应现代社会管理的需要;它一方面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与外在他组织的关系,即中国共产党从以往的社会组织化模式,逐渐向组织社会化模式转变,放权社会组织空间,转变自身组织定性,从执政转向服务;另一方面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与内在自身组织的关系,即中国共产党从主张层级间严格的等级控制―服从关系模式,逐渐向联动服务的关系模式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格局的条件下,我们需要从整个战略理念上,来重新认识和思考党建的重要意义和功能,从而解决在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变迁基础上,落实和表达中国共产党如何有效执政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1]。

基于这种时代要求,任何一个政党要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必须在整体性政党纲领重塑方面和社会动员机制方面确立有效、合法和持续的制度模式。对于单一执政党的国家而言,宏观的政党建设关系到执政合法性与国家建设的展开方式,而服务型政党建设则关系到基层社会的动员机制的有效性和社会建设的进展路径[1]。在某种意义上,服务型政党建设关系到整个政党建设的推进,关系到整个政党建设的战略进展,关系到执政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具体实现[1]。同时,它更关系到政党与社会、群众的关系,增强政党的“领导力”,从而加强其“执政力”与“统治力”。

(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政党建设的逻辑正是在改革开放大逻辑之下发生的,是公权力主动有限度地退出社会的产物。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的改革开放呈现两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方面,国家公权力有限度地从社会中退出,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社会意识、社会阶层呈现多元化趋势;自改革开放启动到1990年代,中国改革的重点是国家公权力主导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这种“有意识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一种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出现,这个社会秩序又反过来促成了私人领域的兴起和扩展”,由此催生了多元的社会阶层、利益团体与意见团体[2]。另一方面,虽然“在中国内外部发生的事情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提示:经济改革将导致社会力量的兴起。”但这一过程是由国家公权力主导的,“而常常正是中国领导人给社会力量提供了机会,使其在政治上强大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导人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相反,领导人必须调整政治体制,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形势,然而,这种调整是自主的,没有任何社会力量的外部输入。”所以,改革开放使社会呈现多元异质丰富开放的景象,但是社会的多元化与自主程度又是有限度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实际上存在一个双向运动。一方面是社会越来分殊化,也是利益群体、思想观念的分散化;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出现一个中心化的趋势。”其中,最为关键的所在是国家公权力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上述变化也是由国家公权力主动地有限度退却造成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使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整合面临挑战,它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流动性增强,原来高度行政化的社会管理体制,如户籍体制、就业体制,受到全面冲击;二是随着传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位一体的单位组织式微,社会成员从传统的以单位为最终依归的存在转化为以社会为最终依归的存在,从而使其主体性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三是在传统的组织之外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而这些组织都还没有纳入原有的党的组织网络。面对挑战,党只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延用现有的组织整合模式,强行整合变化了的社会,但是这种整合必然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社会发展为代价;其二是依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调整党整合社会战略和方式。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必然选择后者。”[3]因此,我们看到,社会的巨大变革急迫地要求社会管理的创新,而社会管理的创新无法离开作为国家与社会重要组织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再造。这便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统治”到“执政”,再到“服务”四大转变的历史依据与现实依托。

(三)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是群众路线与协商民主的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指出了群众路线和协商民主的两大任务,即“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4]。同时,在民主层面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5]也就是说,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具体路径是通过群众路线与协商民主而展开的,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目前的社会治理与创新中,服务型政党建设就具体化为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强化党组织与社会群众的联系纽带,使得党的群众路线工作能持续深入和有效开展,从而实现党组织对社会多元力量和利益的整合;二是如何把群众路线的开展与实现协商民主的推进[5],融合到党建这一长期的历史任务当中去,使得党内民主与社会自治实现有机结合。

二、管城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推进网格化管理进程,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传统城市管理中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行政控制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将街道作为一级政府机构,但是却没有给予街道足够的资源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统合管理,街道只好将大量的行政和社会性事务压向居委会,出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居委会负担过大的同时丧失了其作为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功能。网格化管理就是针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意在将街道和社区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在这些小网格中注入条线划分的行政资源,把人、地、事、物、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使政府社区管理能够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另外,在各个网格中,充分整合体制外的单位和资源,为网格的治理贡献更多资源。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一种革命和创新,通过人员下沉、工作下沉,加强对单元网格的事件巡查,使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和及时处理基层社区出现的问题,加强政府对城市问题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全区基层组织建设自上而下分为四级网格:一是全区区域,为一级网格;二是乡镇、街道层面,为二级网格;三是村(社区)层面,为三级网格;四是现阶段各村(社区)划分的网格片区,为四级网格。

网格化中每级网格的职责任务分别为:一级网格长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职责为全面负责全区基层组织建设网格平台建设和运行;领导责任网格各级基层组织建设网格工作有效开展;负责责任网格群众工作队管理和长效机制落实督导工作。二级网格长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层干部,主要职责为指导督导责任网格内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组织责任网格内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摸底工作;指导责任网格党组织制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负责协调处理责任网格内基层组织建设疑难问题;负责定期组织基层组织建设巡回督导检查;负责定期组织下属三级网格长开展业务学习和召开例会;负责责任网格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日志、撰写调研报告等工作;下沉一个村(社区),联系有关乡镇、街道。三级网格长为区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和乡镇、街道、部委组工干部,职责主要是负责责任网格运行全面工作;指导责任网格内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在责任网格内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摸底工作;指导本网络内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开展业务工作;负责责任网格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日志、撰写调研报告等工作。四级网格长为各村(社区)级以下网格片区党建负责同志,主要职责为负责落实上级网格安排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负责责任网格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排查、上报、处理和反馈工作。

网格化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一是信息收集,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走访交谈等方式,尽快熟悉所在网格基层组织建设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建立台账,针对每一个问题,建立一个工作台账;三是明确任务,系统梳理问题,深入分析根源,提出解决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确定整改时限;四是任务处理,根据管理权限,按照“逐级处理、逐级上报”原则,及时解决本级权限能够治理化解的问题;五是处理反馈,下一级网格在问题处理完毕后,及时向上一级网格进行反馈;六是核查结案,上一级网格就下一级网格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专项,销号结案;七是综合评价,根据问题处理情况和实际成效,上一级网格按照“好”“较好”“一般”和“较差”给予评价,并将结果计入网格化管理档案。全面的层级和网格划分覆盖全区各个角落,人员下沉和工作下沉能够使得政府主动发现问题,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紫荆山南路街道志愿者进网格,强化大党建服务力:结合网格化管理,街道推行“亮出党员身份,推进网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每周将辖区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和居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格因社进行分解,协调各部门、志愿者及社区党员为群众提供针对。街道党工委组织辖区“志愿帮扶”“文明护绿”“义务巡逻”“宣传教育”“家政服务”“文化团队”等15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计291名党员志愿者进入辖区12个二级网格和44个三级网格,成为“编外网格专管员”“网格民情联络员”,协助网格长及时收集网格内居民群众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信息。“党员志愿者进网格、入楼院、系群众”主题活动惠及居民群众3 500人次,深受党员群众的欢迎,社会反响热烈,多次被中央、省、市、区新闻媒体报道,其中“蔬菜直通车”志愿者便民服务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第13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播出,并被大河网报道。志愿者活动进网格系列报告相继在郑州市组工信息、《郑州日报》专题报道,区两办信息及创先争优信息也相继宣传。实现了街道、社区、片区、楼院、栋五级联动网格对辖区党员群众提供“365全天候”心贴心服务,在辖区逐步形成共议网格建设事项,共谋社区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以党建经费和资源助推社区社会建设

为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没钱办事”的难题,全面提高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管城区委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的经费投入,按照每位党员100元的标准,设立党建服务专项资金。党建专项资金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推动党建创新、党建示范点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党内组织生活、活动阵地建设、党务干部培训、党建专项活动、关爱贫困党员和表彰激励等方面,其他非党建活动不得在基层党建经费中开支。针对此,各街道党工委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将上级拨付的党费专项经费以及街道配套党建经费用于服务党员、丰富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街道党建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实行额度分级管理制,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党建专项资金的一个主要的用途在于社区党建基础设施方面。按照“七室两站一厅”、不低于500平方米建设的标准,各街道党工委努力建设拥有“七室(即社区党组织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党员电教室、党员谈心室、多功能会议室、档案室)、两站(即党代表联络站、综合党委驻社区工作站)、一厅(即党务政务受理服务大厅)”的社区阵地,全面提升社区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党建阵地“教育党员、凝聚群众、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使社区党建的硬件设施条件更上一层楼。

(三)以基层组织负责人党建述职制度强化基层建设责任意识

近年来,管城区根据基层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向上级党组织述职、组织点评,向党员述职、民主测评为主要内容的“两述两评”制度,定期召开基层党(工)委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建设述职制度,其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牢固树立“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的意识,坚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促进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改进作风、恪尽职守、敬业履职,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在述职中,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详细汇报研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基层党建协调指导、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带头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及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上级组织的评议。同时,基层党组织开展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时,还邀请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做到“开门述职”,增进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了解,形成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党建工作的良好格局。

三、结语

从我们社会所处的大背景来看,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既是顺应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服务民众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应有之义。管城区这些年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形成和探索了一系列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虽然这些经验还有待于总结提升,进一步理论化、体系化,但是丰富的实践经验无疑为河南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提供了良好借鉴和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韩福国.“开放式党建”:基于群众路线与协商民主的融合[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7).

[2] 黄华.对“信念论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机制的考察――以“半夜鸡叫”的文本演变为例[C]//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

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3] 宋道雷.城市力量与国家转型[D].上海:复旦大学,2014.

基层网点负责人篇12

为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强化水政执法责任,坚持“重心下压,工作前移”,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挖掘队伍自身潜力,明确目标,责任到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基层执法管理水平,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和谐的水行政执法环境,为水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责任主体及网格划分

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政执法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全区水政执法管理的安排部署、方案审定、检查指导、工作考核等各项工作。基层各水管单位、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和农民用水户协会承担网格化管理的具体任务,以灌区、乡镇、村及农林场为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区共分7个灌区,1个工业园区,37个乡镇,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449个农民用水户协,3796个村民小组,以层层划分网格,明确网格化管理人员、职责和任务,对网格内的水资源管理和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划分区域,网格管理,责任到人,建立考核管理体系,形成全区水政执法全覆盖。基层各水管单位依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制定网格化管理办法,明细网格区域责任人。

三、管理职责

1、区水务局分管领导是网格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定期对网格责任区内水资源管理、水权落实和水政执法工作进行研究、督查指导,协调解决水事矛盾纠纷。

2、水政执法大队定期对网格责任区内水资源管理和水政执法等工作进行核查,及时发现并配合基层水管单位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对基层水管单位进行执法监督,配合基层水管单位打击违规取水或破坏水利设施行为。

3、灌区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及灌区干部职工为网格化管理的一线责任人,负责辖区内水资源管理及水权监管工作,按网格区域进行巡查,监督指导各农民用水户协会发挥积极作用,严格水权落实,加强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的运行管理,及时发现水事违法案件线索,并在第一时间向本单位水政股和水政执法大队报告。

4.灌区水管单位水政监察员,要定期不定期开展责任区工作巡查,要制度化,常态化,并建立巡查台账,发现破坏水利设施、违规取水等水事违法案件的,要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进行调查取证,并向水政执法大队报告。

四、工作要求

1、各灌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细化水行政执法网格划分,以站、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农民用水户协会、村民小组及农林场等为单元,层层划分网格,明确网格化管理人员、职责和任务,确保不留死角,实现全覆盖。

2、各灌区要加大巡查力度,水政监察员在责任区每月巡查不少于5次,灌区责任人巡查不少于3次,水政执法大队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以巡查记录为依据。特别是用水高峰期,要加大巡查次数,昼夜开展巡查,对因巡查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违法违规取水、破坏水利工程的,一经查实,按网格管理责任区逐级实行责任追究。

3、以网格为单元建立信息台帐,实行一网格一台帐。信息台账作为水行政执法网格管理责任核查依据,要求详细记载巡查时间、巡查区域、巡查内容、参与人员、处理措施等。信息台账对查处的案件实行备案登记,做到内容详实、依据充分,以便为案件复查提供可靠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