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旅游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5:57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1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体现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60-02

一、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

蒙古,《旧唐书・北狄传》作蒙兀,《新唐书》蒙瓦[1]。居住在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蒙古这一名被世人所认,蒙古民族的历史也开启了新的一页[2]。锡林郭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中心地带。蒙元时期,这里曾是蒙古帝国政治中心,始建于1256年的元上都遗址就位于现在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3] 。锡林郭勒是蒙古语,意思是丘陵上的河。盟是源于清朝时期的会盟,蒙语楚古勒干的汉语翻译。历史上的锡林郭勒由五个部落组成,由西向东为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各分左翼、右翼两旗。旗是清朝时期的行政、军事单位。1958 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

现在的锡林郭勒盟包括北部的苏尼特、阿巴嘎、乌珠穆沁部落和南部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子旗等察哈尔部落。察哈尔部落自始就是达延汗的直属部族[4] 。这些部落虽然在历史上有游牧变迁的情况,但在锡林郭勒这快土地上生产、生活了几百年,传承了蒙古族的古老民俗文化,尤以游牧文化、博克、长调著称于世。所以本人认为锡林郭勒文化从文化渊源上看是多元游牧文化,是一个没有间断过的完整性文化;是从汗庭文化到哈喇楚文化汇溶的生态文化。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是目前为止保留传统游牧文化完整的地区,这里的草原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这里的牧民还保留着传统游牧文化,他们祭祀、居住、饮食、节庆等方面的文化与八百年前的没有多少变化,可以说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都仍然保留着淳朴、古老、自然的内涵。在传统礼仪、民族服饰、饮食文化和祭祀、民居、歌舞、婚嫁、节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是现今保留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最完整的地区。这种完整和在其他地区从人们的记忆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就是现在锡林郭勒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她的可贵之处。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5]。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就是在锡林郭勒境内生产生活的民族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但现在锡林郭勒境内有二十多个民族在生活,以谁的民俗为主呢?这里主要论述对象是以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苏尼特部落、阿巴嘎部落为代表的原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因为锡林郭勒地区是蒙古族历史上占有特殊位置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民俗文化不但有蒙古族传统文化、还具有独特的地区性特点,这里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结构、语言的一般特征、村落模式、宗教以及艺术和服饰风格等等”[6] 都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我认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面貌。

二、锡林郭勒旅游资源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7]。

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8]。这里谈到的是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地方特色,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以锡林郭勒自然生态环境、人文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锡林郭勒文化、旅游与一体的符号及行为方式。她的特点应该是以锡林郭勒地区生活的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阿巴嘎部落、苏尼特部落、浩奇特部落的历史,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为“图景”和符号的民俗事象性文化活动。

当今的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属于高层次旅游,旅游者的目的较明确,要求也相对高。文化旅游是和当地民俗民风分不开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就是给游客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让他们了解和满足对这一文化的好奇和求知心理,甚至神秘感。本人2009年8月份,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实训基地――锡林郭勒九区湾旅游度假村亲眼见到来宾排队大喝迎宾队伍所敬的银碗酒的场面。如果换个其他场合肯定人人都躲着,但现在人人都等着哈达和奶酒,为什么?文化在吸引,礼节在作用,人们很愿意接受。

三、锡林郭勒民俗旅游资源

如上所述,锡林郭勒民俗资源是比较丰富、从民族学、民俗学的那个角度去说都比较典型的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具备地域文化的特点,我在这里想谈点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地域文化作为稀缺资源和经济的关系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当然主要是从旅游业的角度去观察和论述。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9]。根据这个论点我们可以研判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是对锡林郭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或稀缺资源,是一种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本人为什么说,民俗是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呢?因为民俗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她本身不具有资源的特性和产生经济效益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型地存在着,她的文化内涵是无形的,如果想把这个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或作为一种资源对经济产生影响时必须通过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旅游。确切地说民俗文化旅游。如果在旅游活动中把当地民俗作为一种产品来做她就可以成为一种资源,而且是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是唯一的,不可多得的。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游客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民俗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把另一种民俗,让人接受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在于什么做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扬弃,把好的呈现给游客,这就要做到精品。把我们锡林郭勒民俗文化作为资源,当成资产,那我们的旅游业的前景和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因为,“资产的内涵是经济资源”[10]。锡林郭勒文化有她的特色,也就是说,锡林郭勒的特色文化,有敖包文化,那达慕文化、博克文化、察哈尔奶食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间祝颂词文化、长调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完整;这是世人所认可的。

近几年,随着建设文化大盟工作的深入,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回复有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在旅游业取得有明显的成效。据有关资料介绍,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分类主类共8类,亚类有45类,基本类型有65类,单位有186之多。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有主类4类,亚类有11类,基本类型有34类,单位有108处。从评价等级来说五类两处,四类两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各1处。三类的共有19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15处。我们从分类和评价等级来说,旅游资源属于相当宝贵的,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们只能通过开发、挖掘来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趋于完善。

元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个都城,他比北京作为都城的时间还早,被称之为“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根据马可波罗记载,是当时世界瞩目的大都会。学者们认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风格以及朴实性、地域性、神秘性与充满人情味等特征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元上都作为文化遗产怎样展示她的文化内涵?以及她的神秘性?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现在元上都遗址里有――殿的主址和八百年老榆树外,配套建设了浮雕、敖包。更有意义的是2009年请来了查干苏鲁德以及祭祀模式。我认为,我们的元上都还应该有她的博物馆或展厅,这里有文物、数码复原影像(图)、绘画、雕塑、影视作品等。还有忽必烈的夏宫――从1337年始,在上都的失剌斡耳朵(黄宫)举行盛宴。现在可以恢复成旅游产品。在元上都遗址周边一定距离内还应有1~2个牧户群,展现蒙元时期的白马群和牛羊成群的景象。饮食、乐舞、礼俗、服装等方面复原蒙元时期的盛况。

在元上都申遗工作方面需做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工作,这里所说的文化遗产是指在游牧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而不是现代社会中新产生的民间文化。如舞台化的查玛舞、博克舞、服装表演等。

蒙元文化苑的完善,贝子庙的修缮和广场的维修、锡林九曲湾、希日塔拉度假村等都是围绕蒙古族传统文化来进行的。但是在软环境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挖掘、开发和规范。

蒙古族有崇九尚白之俗,以九为吉,以白为洁。如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时建九脚白旗;忽必烈后元朝皇帝每岁六月二十四日驾幸上都祭祀,用牲畜九头(马一匹、羯羊八只)等传统习俗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旅游产品。所以我们应该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或建立一种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69.

[2]特木勒.锡林郭勒蒙餐文化初探[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1):11.

[3]呼日勒沙.草原区域文化分布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248.

[4][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88.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6]孙秋云.文化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6.

[7]中国旅游文化大词典[K].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唐宇.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3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重点说明两者之间辩证地存在着统一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5

一、体验经济与民俗旅游

(一)体验经济的内涵

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性化的方式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

(二)参与体验型民俗旅游发展的必然性

民俗风情旅游,从性质上说,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文化旅游的基本含义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民俗风情旅游,从类型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参观观赏型、了解领略型、参与体验型。以往的民俗风情旅游往往是走马观花,更多的是参观观赏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游客更希望进行体验式旅游,从中得到不同寻常的那份经历和感受。体验式旅游即“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中感悟快乐”的一种旅游模式,那些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地方特点同时又与娱乐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倍受旅游者喜爱。

二、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幅员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在境内川流不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被誉为“长江上游的金三角”。由于凉山州的广大民族地区在解放前还处于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社会,黑暗的社会制度,封闭的地域和原始落后的生产力,虽说阻碍了凉山的发展进步,但同时也让凉山古老彝族民俗得以传承保留下来,因此,凉山彝族文化才能作为国际精品旅游资源,以丰厚、久远、古老、完整而闻名于世。

(一)节令民俗

1、火把节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每年农历6月24日举办的火把节被誉为“眼睛的节日”,彝族火把节也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的活动持续三天三夜,分为迎火、赞火、送火,彝族人民举起燃烧的火把,借助火的神灵,祛除病害,驱除邪恶,主要活动有:火把狂欢夜、“朵洛河”选美、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等。

2、彝族年

彝族年是凉山彝族又一大节庆盛典,被誉为“嘴巴的节日”,彝族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10月至11月之间,根据彝族“十月历”来定,彝族年持续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和汉族过新年类似。彝族年期间彝族同胞相互串门喝酒,走亲访友,开展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

(二)婚俗

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都还保留着彝族完整的结婚习俗,彝族婚俗被誉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婚礼”,因为讲究多。虽说繁琐,但却带有许多欢乐,充满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步骤已经删减,但大多数依然被筵席下来。婚俗步骤主要有:占卜合婚、订亲行聘、确定婚期、婚前禁水、抢婚、不落夫家等。

(三)服饰与漆器民俗

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服饰制作工艺”、“漆器制作工艺”是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又一大亮点。

1、服饰民俗

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特。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加上凉山交通不便,各地方之间交流甚少,因此,彝族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且,彝族服饰制作工艺分为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手工工匠制作,其颜色、花纹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2、漆器民俗

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颜色一般由红、黄、黑三色构成,漆器是手工制品,工序繁杂,产品包括传统的餐具、酒具及新开发的茶具、旅游纪念品、现代室内装饰器具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及实用性。

(四)饮食民俗

彝族饮食主食主要是玉米粉、荞面、麦面等做成的粑粑,菜肴方面种类很多,极具代表性的有坨坨肉、酸菜仔鸡汤等,坨坨肉做法是将猪牛羊鸡肉砍成拳头大小下锅炖煮,因肉块状像坨,因此称之为“坨坨肉”,并且,会根据宾客的尊贵程度来选择牛羊猪鸡,坨坨肉是非常具有彝族特色的一道菜肴,也是彝族同胞接待宾客时不可缺少的。就餐时还必须遵守许多的礼仪,比如就餐时席地而坐,按长幼顺序安排座次,宾客先用餐,主人后用餐等等。

(五)毕摩文化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被称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凉山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人们求学、求医都十分困难,这也就促使毕摩在凉山非常活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姑,美姑也是毕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6

【关键词】民俗旅游;体验型;开发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入大发展时期。从审美关系论、体验经济学等理论角度来看,传统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下旅游者主体地位重视不足的局限性正日益凸显。结合民俗旅游的特点,我们积极探索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新模式——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一、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

审美关系论下的旅游者主体地位:近代哲学家康德从美的特质出发,确立了审美的主体性,把人视为审美主体。在传统开发模式中,旅游者只是被动的参加者、了解者,其主体性严重失落。而在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下,将产生两方面的变革:其一,旅游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成了整个民俗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创造者,从低层次的被动参观、了解变化为高层次主动体验、创造。其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观念和思路上的被动的、消极接受的旅游者地位的结束,开始了旅游者作为觉醒的、创造的、主动的审美主体的历史阶段。

“体验经济”语境下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体验经济”是一种开放互动式的现代消费形式,就是要“使消费者在其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美好、难忘的个性化体验经历。”体验一直是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在体验经济语境下,民俗旅游开发要注重思考如何在民俗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者审美需求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

二、现有开发模式及其不足

根据陈南江、吴月照的《论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当前,民俗旅游开发主要有5种基本模式:

(一)精华荟萃式: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进行展示,如深圳的“锦绣中华”等。这一模式在加工复制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甚至可能歪曲民俗文化;从旅游者角度看,缺乏可参与性。

(二)复旧再造式:对现已经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场景的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等。这种模式最的难点在于“再造”的逼真性。

(三)原生自然式:在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选择一个典型的、交通比较便利的村落,向旅游者展示村民的自然生产生活和村落的自然形态。这种模式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原生文化因素可能产生异变。

(四)浓缩改进式: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精华的景区。这种模式真迹经过改造必然产生变异,丧失了对有些游客的吸引力。

(五)短期表现式:包括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

总的来看,上述发展模式中,真正可以让旅游者参与体验的仅有原生自然式和短期表现式的民族节庆活动。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大发展时期,传统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这种局限性必将日益凸显。因此,目前民俗旅游发展中,如何尊重旅游者在民俗旅游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游客参与体验性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当前,我国民俗旅游仍处于低水平的展示型阶段,尚未迈进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旅游大发展阶段。只有充分尊重旅游者主体地位,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才能推动和促进民俗旅游业持续、高效发展。

(一)概念。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是一种注重凸显旅游者在民俗旅游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开发模式,是一种民俗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直接参与、体验全过程的开放式旅游活动。它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民俗旅游为内容,以各种活动为形式,以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为目标。民俗景观、民俗活动、各种有形和无形服务既是旅游者体验的对象,也是向旅游者提供体验的媒介,相关人文和社会资源则是这种体验的基础。

(二)特征。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以最大限度实现旅游者的独特而深度的体验为目标,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强调主体性。如在服装表演、山歌演唱等民俗活动中,旅游者作为接受主体,其参与程度对于这些民俗活动表现的美的再创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强调互动性。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改变了以往旅游者只是被动接受产品和服务的角色,通过策划各种旅游活动,形成旅游者与民俗风情的审美互动,旅游者与表演者、服务人员之间的协作与互动。

第三,强调综合性。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并非一种完全独立的开发模式,它需要与现有的各种民俗开发模式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

第四,强调特色性。要实现旅游者独特而深度的审美体验,就必须有强烈吸引力、高度参与性、鲜明特色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如在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渝东南可优先开发特色饮食、老街老寨、农民画、民歌、秧歌等旅游项目,建设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民俗旅游区,提高苗族、土家族风情文化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吸引游客参与娱乐。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是一种积极适应体验经济的时代潮流,充分尊重旅游者主体地位,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的开发模式。它是以具有体验特性的民俗景观和民俗活动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实现旅游者的独特而深度的体验为目标,运用体验化的手段开发、设计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主体性、互动性、综合性和特色性。

参考文献

[1] 温纯如.康德美的特质与审美主体性论要[J].学术界, 1994(4):10-14.

[2] 徐勇明.雷星晖.叶婷婷.“后世博”的体验经济与服务创新初探——以上海为例[J].经济论坛,2011(3):99.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7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袭的生活事象。河南是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成为河南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凭借此资源优势,河南的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一、河南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民俗旅游资源根据其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

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例如郑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留在这块土地上的商城遗址,与古罗马的竞技场和巴比伦的通天塔相比,意义不相上下还有巩义——杜甫家乡的天井式窑院;开封的小吃夜市;洛阳的水席。

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村落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礼仪民俗和岁时节日民俗。例如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洛阳的唐三彩、牡丹花会;开封的菊花花会;少林、太极等。

3.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包括信仰祭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等。例如二月二祭龙王、三月三黄帝祭祖、浚县正月的古庙会、淮阳太昊陵祭祖庙会、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春节期间的耍社火;豫西的剪纸、豫北的女红、豫南正月十五点灯盏等等。

二、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资源特点

1.传承性强。深受中原文化熏淘的河南民俗自其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其间没有受到外来民俗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替代。例如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逐步演化为“寻亲”、“合八字”、“订婚”、“换帖”、“传大启”、“下聘礼”、“抬嫁妆”、“完婚”、“闹房”、“回门”等固定婚俗,并延续至今。朱仙镇的木板年画从宋代传承至今;春节期间的耍社火、豫西的剪纸、豫北的女红、豫南正月十五点灯盏等,都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着、发展着。

2.内容丰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中国论文网。 中原民俗文化在长期生产生活历史中形成许多习俗,并优化传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例如太昊陵庙会、洛阳花会、信阳茶叶节、马街书会、开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间节会至今不衰河南民俗文化,开封的盘鼓和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濮阳和周口的杂技等民间艺术享誉中外。

3.影响广泛。 河南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三月祭祖扫墓,五月端午节插艾叶,七月七观星,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广泛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华夏和世界华人族群。

(二)开发现状

在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薄薄的一卷《清明上河图》,被全世界视为瑰宝,根源在于其承载的厚重文化以及荡漾在其间的风土人情。而曾点燃中华文明火种的中原大地,那绵延数千年的民俗风情、特产风物又岂是一纸《清明上河图》能完全涵盖的?

“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位民俗专家这样描述河南民俗资源的博大精深。据调查显示,洛阳河洛大鼓、宝丰马街书会等历代传承的民俗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古意盎然的淮阳太昊陵庙会、浚县正月庙会等在全国都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但是除此之外,游客很少参观河南各类庙会、社火等民俗旅游项目,“包装粗糙、内容简单、产品雷同、缺乏参与性”等“软肋”制约了其发展,大同小异的秧歌、高跷、捏面人等表演形式缺乏新意,而一些游客真正想看的地道民俗节目如笑伞、马皮舞等却被“雪藏”,难得一见,更不用说观赏大型专业的表演队伍了。

(三)存在问题

1.观赏性差,分散独立。

中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为体现真正的民俗内涵,多是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观赏性不强;再者河南民俗文化目前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存在地域限制,未形成多层次的民俗文化旅游圈,因此造成了资源重复开发的现象。[1]

2.产品雷同、缺乏特色。

河南目前大多数已经开发的民俗产品具有单一观光型特征,而且产品雷同、内容简单、包装粗糙、缺少参与性。例如:员外招亲、抛绣球;踩高跷,吐火河南民俗文化,捏面人等,而真正代表河南民俗文化内涵的内容,未被开发利用,这样就阻碍了河南民俗旅游的发展。

3.挖掘深度不够,缺少民间精品。

河南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但除少数民俗文化如:洛阳河洛大鼓、宝丰马街书会、淮阳太昊陵祭祖庙会和浚县的奶奶庙会在全国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力外,其他民俗精品不多,挖掘深度不够,许多珍贵的民俗文化未被整理成真正的精品。

4.“伪民俗”现象泛滥。

“伪民俗”是指子虚乌有的民俗,即某些旅游企业或部门为了某种目的而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风情。例如一些封建迷信被假以文化之名成了景区买点;低俗、暴露的表演被掺入地方民俗演出等等。

5.部分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濒临灭绝[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开放,很多民俗文化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一代,受异域文化的影响,不愿意接受和发展民俗文化精华,使得一些民俗文化日渐萎缩,后继无人。例如皮影、糖人等会制作的人很少,新乡的马皮舞目前仅有一人能够完整表演。

三、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挖掘、突出中原文化内涵的河南民俗旅游

中原民俗文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河南民俗旅游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

(二)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卖点,不致被替代。发展民俗旅游要突出河南的“地域特色”,吸引众多游客,满足他们的“求奇、求异、求乐、求和”的心理要求。例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实景再现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游客进入园区就进入了宋代都城“汴梁”,展现出清明时节宋都繁华的民间景象;还有《大宋*东京梦华》的实景演出,有七百多演员参与、运用大量的科技元素制造梦幻般的意境,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千年前繁华的大宋帝国,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3]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问题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利益带动、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这样可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河南民俗文化,打破地区之间的旅游壁垒及部门、行业、所有制相分割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同时还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因为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在保护我民族的根脉。

(四)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

1.以河南的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大旅游观为指导,横向整合各地民俗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河南民俗旅游业。

祖根文化游中国论文网。联合淮阳太昊陵,新郑轩辕故里和安阳内黄二帝陵,建设祖根文化旅游区,形成常年活动的文化载体;策划大型文化活动,使祖根文化活动与节事旅游活动相结合.各地的姓氏文化节和恳亲联谊活动要通过策划提高文化档次,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项目共享相应的常规活动载体.重点开发太昊陵和太昊文化园,黄帝故里旅游区,二帝陵园旅游区等。

武术文化游。 联合登封少林和焦作温县打造“武术文化之都”的形象,继续办好少林国际武术节、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提升中原武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对武文化资源的转化不能仅停留在术的层次,还要注重武学内涵的挖掘;针对不同的市场,开展时间长短不等的武文化健身游;建设武术博物馆或武术文化苑,集中展示河南历史上各门派武术源流和特色;

中原庙会文化游。河南各县每年的庙会数量少者百余,多者盈千。如林州,年会231次,温县243次,滑县249次,新密450次,禹州609次等,无论从规模或从数量上看,这在全国都是非常惊人的。

以郑州商城民俗庙会、浚县古庙会、淮阳太昊陵朝祖庙会、新乡百泉庙会、桐柏县盘古庙会、登封中岳庙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为主,组建全省庙会共同举办的中原庙会文化游。

例如:2009年河南省108县联手成功举办了 “春满中原”庙会大联动暨牛年商都民俗庙会,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拉开帷幕,全省有千台庙会迎新春。 “春满中原”活动以郑州商都民俗庙会、浚县庙会、淮阳庙会、马街书会等著名民间庙会为龙头,全省庙会大联动,形成春节民俗文化的大看点。

民间四大传说文化游。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的故事发生地全部在河南:孟姜女和范杞梁在杞县;牛郎、织女在南阳、鲁山;白娘子、许仙在鹤壁和博爱青天河;梁山伯、祝英台在汝南,这些地方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塑造民间传说民俗游览地,串联在一起做大宣传,共同搞好民间四大传说文化游。

还有中原民间美食文化游;茶文化游;中原杂技之乡游;中原古街古镇游;民间艺术文化游等等。

2.纵向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河南民俗文化,突出一地区特色民俗文化,带动其他民俗项目,形成综合民俗旅游实力,拉长旅游时间,做到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一年四季都有看头,避免出现过去民俗旅游“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现象。

(五)编制全省民俗旅游规划[4]

截至目前,全省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旅游规划,这与河南的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旅游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应尽早编制全省民俗旅游规划,横向、纵向整合民俗旅游资源,盘活河南全省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河南民俗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河南民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六)加强民俗旅游的宣传工作

加强对河南民俗旅游的宣传工作,借助一些知名的民俗节事向国内外推广、宣传,扩大河南民俗旅游的知名度,打造河南民俗旅游的品牌。例如正月十三的宝丰马街书会、三月三新郑黄帝故里祭祖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浚县古庙会等等。

河南的民俗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只有发挥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做大做强河南民俗旅游业,才能使河南民俗旅游业上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薛莹.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心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2]焦金英.河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SWOT模式分析和开发体系策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

[3]李晶,韩雪.略论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J]. 焦作大学报,2007,24.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8

大湘西地区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三个市州辖2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196平方千米,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在当地居民的共同劳作和生活交往中,大湘西地区形成了大批优秀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节庆、民间艺术等各方面,湘西民俗文化经过不断的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湘西因其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应旅游发展趋势也迅速加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程中来,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并为大湘西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出现了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批游客的涌入不仅打破了大湘西原有封闭的文化氛围,干扰了大湘西民俗文化原有质朴的秩序,还加速了大湘西地区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导致某些传统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等。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结构单一且雷同、开发设计层次低、市场调研环节薄弱、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不够等,严重阻碍了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步伐。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

(一)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必须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重保护就容易受损乃至消亡,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正切中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要求。当前,湘西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旧以粗放型的开发方式为主,部分地区将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和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促使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的前提下,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盲目和过度开发,导致大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基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提出,对于指导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所强调的是,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方式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开发地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的完整性。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具体思想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二)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具体思想体现

1、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是在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旅游开发活动的,只开发不保护,无异于杀鸡取卵,最后只剩下没有灵魂的存在物。而只保护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得不到有效利用,文化内涵得不到永续发展。因此,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思想,做到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在遵守旅游社区土著居民的文化演进规律、、民族习俗等前提下,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最大化的目标,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合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律,有序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只有适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相结合,才能使大湘西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应有价值体现的同时实现当地人民求发展的长久愿望以及满足外地游客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旅游需求。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兼顾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在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中是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整体性关系。从经济角度看,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者要尽量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在相同投资的情况下,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从社会效益看,为旅游者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或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从文化效益看,开发是将区域民俗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加以保护和保存。获取经济效益是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目的,但决不能为了扩大民俗文化旅游业而片面、无视科学规律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忽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而应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注重不能损害当地的社会安定、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可持续开发理念贯穿整个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科学统筹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复杂工程,开发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旅游客体,还包括旅游主体和旅游介体。因此,要协调好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减少甚至避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所产生的问题,则必须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从整体的高度进行协调。一方面,既要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主题的科学定位和形象宣传,还要协调好相关经济部门之间的配合;另一方面,又必须统筹到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资源本身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还应涉及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协调配套。只有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才能把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者有条不紊地开发好,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概述

模式(Pattem)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模式是对某一类问题的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作出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如何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开发,日渐成为学术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对历年学者们关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相关研究的认真梳理发现,传统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原地浓缩模式。它属于一种原地模拟型开发模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且独特的地区,由于旅游进程的加快,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使得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开发商运用人工方式,有意识地修建一些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主题公

园。②原生自然模式。以民俗文化村落为典型代表,它是一种就地展示型民俗村落,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居住、饮食、节庆等,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求。③资源凝聚模式。以民俗博物馆为代表,它是一种静态的开发模式,对传播民俗文化,满足旅游者体验民俗文化需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④短暂表现模式。由于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的时间,如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等,采取此种模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吴必虎、余青提倡引人生态博物馆模式,即将整个社区作为一种开放的博物馆,对社区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马晓京“针对生态博物馆的模式”,提出了“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构想”,并提出了小规模发展、游客限制、局部开发的原则;师杨振之则根据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得“前台、后台”理论,提出了“前台、帷幕、后台”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主张通过利益再分配,用前台创造的“收入”补偿后台因丧失发展机遇而付出的代价。从实践来看,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形式,它忽视了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性,所以效果不容乐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实现既定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其“局部开发”和“小规模开发”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民俗旅游地发展经济的需求,也无法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民俗旅游开发的根本矛盾。而“前台、帷幕、后台”开发模式,由于其主张利益再分配方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很难调动起前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积极性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感,以及压抑后台保护区居民求进步和发展的需求,注定该理论在实践中得不到具体运用。因此,选择何种开发模式,还需要学者们以新的理论视角对民俗文化旅游进行探讨,使理论研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式

无论是传统的原地浓缩模式、原生自然模式、资源凝聚模式及短暂表现模式,还是学者们提出的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旅游村、“前台、帷幕、后台”模式,通过对其认真的梳理和分析,都有其各自适应开发的优势及不足。而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中,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自身地域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套用哪一种开发模式,或教条地照搬书本上固有的开发模式,这样只会将民俗文化旅游业引入绝境,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乃至枯竭。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如何寻得一种既能发展地区经济,又能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是现阶段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急需实现的主要目标。

鉴于上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何种模式作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时,应根据大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及其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结合考虑,在明确开发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有区别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既不固定是一种开发模式的单独运用,也不是多种开发模式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旅游开发地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综合开发,从而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点、线、面全方位结合的一体化开发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要素的功能,从而形成整体合力,更好地实现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科研理论,提升旅游价值,还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机制

(一)改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区域合作力度。

由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隶属于湘西州、张家界、怀化等三个不同行政区,缺乏一个涉及旅游发展各部门的统一管理机构,造成政出多门的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空间协作性差,整个大湘西地区没有形成联动优势,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规模的形成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大湘西地区要打破行政区划体制观念的束缚,促进三地市政府间交流合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能力,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规划和开发,防止盲目和无序竞争。尽快建立一个涉及整个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主管机构,来参与制定和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协助地方政府编制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加强对特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使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迈进。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面,则根据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市场属性进行综合规划,发挥区域联动优势,实现市场共享、共同经营。此外,可以利用整个大湘西的力量和联合优势,加快湘西州、怀化与张家界旅游资源优化整合,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来提高张家界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度、组合度和整体优势度,实现整个大湘西地区人、财、物和各种民俗旅游要素的最佳利用,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赢得广泛的市场和创造最大的效益。

(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明确产权所有关系。

社区居民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和参与者,本应享受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主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致使社区居民无法获取民俗文化旅游所带来的效益,挫伤了他们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以至于使更多真实的民俗文化正悄然失去。为此,大湘西地区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合格的利益相关者,使其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同时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协调;另外,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做到权、责、利公平清晰,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经营,通过享有完整的产权,行使使用收益。此外,政府还应建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产权评估体系,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进行合理有效评估,为社区居民参与产权划分提供明确的依据,从而保证社区居民应得利益不会被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强势主体所侵占,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积极性,推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整体营销水平。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9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色色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10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11

话语分析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从80年代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研究话语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形成了其跨学科的特点,淡化学科界限,研究范畴彼此内化,话语研究理论研究注重在另一领域的理论运用。后现论视域在后现代文化多元社会中使话语更具有开放性、无限性,使之置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必然。话语分析、实践研究成为参与社会变革、干预社会生活的研究亮点。该研究领域涵盖面广并且极富挑战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其实践性特点在应用研究领域如语言与社会环境构建研究中极具应用价值,语言与旅游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一、话语研究与都市旅游文化

1 国内外话语与旅游环境构建研究述评。国外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话语分析的社会实践。著名的有Van Diik对话语分析与种族歧视、意识形态等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对新闻报道宏观及微观的分析等,M.A.K.Halllday等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除文学话语外还就非文学话语分析进行探索,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外在语言研究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转型期的旅游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澳大利亚、印度注意保护土著语言及母语,实行多语、多元文化旅游政策。传承本民族的民风民俗,使语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旅游经济建设、开发。文化旅游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极大地起到了美国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美国也进而成为文化旅游大国。事实上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旅游经济强国,除官方语言英语外,在特定区域通行着各种语言,如土著语言、唐人街的汉语、拉丁区的拉丁语等。正是这种各具风情的不同语言民俗文化构成了美国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推动了美国旅游业持续、高效发展,在世界旅游经济中占有强势地位。

相对而言我国话语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刚刚开始关注语言与社会建构及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总体来说还相对滞后。语言对社会环境的建构问题研究属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语言与旅游环境的建构问题鲜有研究,研究文献稀少。

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话语研究关注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形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视角。其跨学科视野可以在研究旅游经济发展上形成新的突破。众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语言能够建构社会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价值具有提升作用。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文化旅游借助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重中之重。在旅游文化研究领域,以往的话语研究大多停留在文本分析层面,如旅游广告、旅游指南、旅游景点介绍等,把话语作为一种旅游工具,亦或是把方言话语停留在保护研究上。还没有把方言话语与民俗作为整体把它看做一种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本身来研究。方言话语作为地域性文化的载体与民俗一起构成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运用话语研究理论试图从构建方言话语与多元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视角进行探索。根据天津市旅游业总体规划,特别是我国即将进行的京杭大运河流域旅游开发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把方言话语与民俗结合作为非物质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并举。提升、构建天津方言话语与民俗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价值。

二、生态旅游文化:方言话语与民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文化活动。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罗常培认为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语言既然是社会组织的产物,当然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才能格外发挥语言的功能。因此语言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语言的多样性是决定文化多元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又促进语言的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石,方言话语与民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方言话语与民俗在现代性语境下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研究与城市旅游经济建设结合为旅游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运用话语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当今中国重大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新的跨学科研究的热点。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更强调语言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与再现,研究语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生态哲学作为后现代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已然成为人类研究自然与人类关系的重要命题。罗尔斯顿通过一系列的哲学论述建构起自然价值论即人与自然都各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自身价值并不超越自然价值。我们应该给予她(自然)以应有的尊重。谈到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文化应该走向自然,强调自然与文化互补。自然养育了文化,缺失了自然品格的文化无疑是沙漠,人类与自然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这种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孕育了特色鲜明、差异明显的多元文化。他笔下的自然与人类既是互动的,又拥有自己的独立品格。他把自然纳入文化的最高范畴——哲学之中。整个自然的世界都是那样——森林和土壤、阳光和雨水、河流和山峰、循环的四季、野生花草和野生动物——所有这些从来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支撑着其它的一切。人类傲慢地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可这些自然事物是在人类之前就已存在了。每一种生命体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示其对生命的珍视。根本不管他们周围是否有人类存在。他说实际上,我们人类也是自然史的一部分。哲学家应该不仅仅是考察城邦、考察文化,而必须把有活力的生命也纳入哲学思考的范畴。罗尔斯顿以其对自然与人类辩证关系的深刻洞见把人类对终极意义的追问融入到自然之母的怀抱。由于生命的自然属性。它的意义部分地在于它的自然性。自然产生了价值,没有什么比它更接近终极的存在。他鞭笞神学家只致力于对上帝之城进行改造而忽视对自然的关心是一种堕落。方言与民俗是伴随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生态文化,是具有活力的自然文化的一部分。

2 旅游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以方言话语为栽体,是生态性的活的自然文化。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累积起来的智慧结晶,反映了人与自然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发展、共同演进的进化过程,方言话语中的民俗意蕴承载着人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谐和发展的美好愿望。发展生态旅游文转贴于 化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发展旅游文化的多元性,突出民族特色。原生态方言话语与民俗是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节点又是非物质的旅游文化资源。伴随自然环境发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旅游文化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仅是一些古老建筑的丧失,与此同时古老文明文化面临消亡。方言作为地域性文化的载体,随着以代际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一起逐渐湮灭。例如以天津方言为载体的天津民俗、民间传说等;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方言更是如此。天津的年俗、婚俗文化就是极有特色的两大亮点。每到旧历年天津的年味最浓,这无非是天津的民俗使然。从腊月天津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主妇们总喜欢给家里备上“年糕”,谐‘音“年年高升”:而且年夜饭不少于十道菜,天津市人喜双数,象征“十全十美”;“莲”与“连”同音,“鱼”与“余”同音,因此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极受欢迎。我市民间旧时婚礼习俗,在新婚夫妇进洞房前,由一年长的女性亲属向寝帐撒枣栗和花生,并唱和:“一把粟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花着生,又有儿来又有女”,这是利用“枣”谐“早”。“栗子”谐“立子”,而取‘早立子”的吉意;用花生,谐“花着生”之意。天津市的年俗、婚俗极能引起外国友人、外地游客的兴趣。但目前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作为品牌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充分使用天津方言,展示天津有别与其它地区的语言文化特色,形成天津文化旅游资源的个性化特征,从而使天津方言对天津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起到提升作用不失为对天津市旅游业的一大贡献。

三、旅游文化民俗研究:提供借鉴,保护利用。

京杭大运河流域有些方言、民间俗语和民俗文化也亟待抢救与挖掘,不少原生态民俗已很难找到第一手资料。根据国家京杭大运河开发的总体规划,为京杭大运河流域天津段的有效研究、利用提供实践及理论依据。以话语理论对社会文化环境构建作用的研究成果深化方言话语与民俗对旅游环境的构建研究,运用文献法挖掘方言与民俗的旅游资源,开展京杭大运河流域天津段方言及民俗学调查,升华以方言为载体的民俗旅游文化价值,使之成为生态型的旅游文化资源。运用话语研究理论,挖掘方言话语中蕴含的生态民俗文化。例如:我国重要的节气冬至节,大运河流域就有不同习俗;北方民间流行的小曲《打枣杆》传到南方改称《挂枝儿》,显示出华夏文明的魅力。方言话语与民俗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形式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把方言从工具性的存在上升为本体性研究,从而深化生态旅游民俗资源价值,增强地域性的旅游业资源独特性,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业产品升级。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外国语[J],2003(3)。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109-109,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美),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杜2000,1。

[4]M.A.K.Halliday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Arnold(Publishers)Limited 1978

[5]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大众社2006.6。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篇12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而从本质上来说,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旅游这一产业的活动领域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文化旅游成为了专有名词,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这一专有名词并没有固定的定义。

说到旅游,必然要提到旅游资源,所谓的旅游资源,是指凡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精神上、物质上需求的各种自然、人文等资源。其中,文化资源只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此同时,文化资源作为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资源,都对旅游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重视和投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发展,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之中,民俗文化非富多彩,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俗舞蹈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保存、传承、发扬和创新。从民俗舞蹈的角度上出发,无论是对于优秀的民俗舞蹈作品,还是正宗的民俗舞蹈的传承者,都要加大对他们的重视。而对于民俗舞蹈而言,不论是如何去创新它,都要保持其精髓的东西,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民俗舞蹈的审美价值

民俗舞蹈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从提升国家、民族的文化竞争力上来说,还是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在旅游行业里发挥了自己重要的社会价值。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民俗舞蹈的发展更是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文化旅游关注的焦点。

首先,从精神层面上说,文化旅游视域下的民俗舞蹈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民俗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而且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化旅游视域下,重视发挥民俗舞蹈的审美价值,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心得到净化,对民族的自豪感会增强。此外,民俗舞蹈的表演可以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促进整个社会大环境对文化资源的认同和重视。

其次,从物质层面上来说,民俗舞蹈的发展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极大的利益价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形式各样,有着极大的观赏价值。随着旅游产业的开放,各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的旅游界限已经打破,很多旅游者都会慕名来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观赏其特色。而民俗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近些年来对旅游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甚至很多国外友人都不远千里迢迢来我国只为观赏一下舞蹈的风姿。所以,民俗舞蹈除了在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交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提升旅游地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提升民俗舞蹈审美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