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2-08-24 00:53:07

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篇1

一、德育管理者应具备德育社会观

德育区别于智育。德育的难点在于德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无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德育社会观,要求我们从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上去观察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中去思考对策,坚持德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把握青少年思想起伏变化的轨迹,审时度势地加以引导,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进取。

二、德育管理者应具备德育功能观

学校德育从根本上说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它既要根据祖国和社会的需要培养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又要完善人的本质,培养良好的人格个性,以满足青少年思想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学生具有符合四个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同时,通过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内心世界,使他们的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更趋高尚。这两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的。树立全新的德育功能观,会使我们进一步解放德育改革的思想,在继承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内容,创新方法,使学校德育更贴近社会,贴近青少年自身。

三、德育管理者应具备德育素质观

在职业教育阶段能否为青少年打好做人的良好基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他们一生的幸福。对于那种脱离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的形式主义,只重说教不重养成,不注重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的种种做法,必须认真扫清。我们必须把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素质上来,切切实实地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作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四、德育管理者应具备德育层次观

德育管理篇2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提高,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形势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提出,标志着一个教育新时代的到来。置身于时代的变革之中,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中心工作中的整合功能,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点圆式”工作法是指以有利于全局利益为原则,以岗位需要和既定的岗位目标定点,工作者以点为圆心,以最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半径绕点画圆,不满足于达成既定岗位目标,而立足于本岗位的需要积极探寻并达成新的岗位目标的工作方法。

“既定岗位目标”外部有许多暂时未知的可以做的工作,它的内部也有许许多多的工作环节。根据串联环节的不同可以将点圆式工作法分为两种主要操作模式摘要:一是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内串联最多的工作环节;二是既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外寻找新的岗位目标,又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内串联最多的工作环节。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都是在自身职责权限范围内以已知为点、以寻找并达成未知为半径画圆。

学校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点圆”工作系统,根据“点圆”系统的开放性和整体性,我们可以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分为对外的外延管理和对内的内涵管理两大工作体系,运用“横向协作”战略开展对外的工作,运用“系统推进,全面提高”战略进行对内的管理工作。

一、运用“横向协作”战略开展德育工作的外延管理

(一)战略的基本内容。就是将学校内部的德育工作确立为“点”的内容,将和学校德育工作相关的外部环境的沟通工作确立为“圆”的内容,形成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体现在学校通过加强和家庭、社会的协作,建立开放式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综合育人功能。通过和其他兄弟院校间进行交流,借鉴和吸纳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不断推进德育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落实这个战略的主要依据

依据之一摘要:当今的德育管理应是一个开放的管理范式,它是学校通过对可利用的显性和隐性资源的充分开掘和合理应用,以求得管理最优化的过程。传统的德育管理注重校内的德育资源管理,忽视了对校外的德育资源管理,用“冰山现象”来分析,就是仅对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进行管理,而忽视了对海面以下的更具开发潜能的资源的管理,对校外资源管理就是要充分挖掘信息、社区、校外实体的资源。依据之二摘要:不同学校由于受德育工作者素养、德育工作环境、德育工作指向对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德育工作方法、流程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存在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依据之三摘要:社会、家庭是学校之外两个重要德育支柱,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成雕刻大理石。他说摘要:“有许多力量参和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假如这些起教育功能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然而每个雕塑家都有自己的性格、风格和优点、短处,有时一个雕塑家对另一个雕塑家的技艺和创造持批评态度,不仅力图用刀子在未加工的大理石上精心雕刻,而且总想对另一个巧匠刚刚做好了的地方乱加修补……刀子如同利剑相互交锋,大理石碎屑飞舞,有时整片整片从雪白的大理石上劈落下来……”这样的情景昭示我们,假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得不到及时沟通和协调,它将对学生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成功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而且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的德育工作由于受环境制约,具有互补性。学校在教育理论、培养目标、实施方法及对学生特征分析等方面较社会、家庭有优势;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广阔实践基地,多角度对学生的渗透教育等较学校、家庭有优势;家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个性了解等较社会、学校有优势。仅就这一点而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必须协力行动才能形成德育教育合力,产生共振效应,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效益。

(三)实施途径

体现在和兄弟院校的协作方面,可以就某一德育专题进行共同探究,互派德育教师讲授德育课程或做德育学术报告,定期不定期开展德育经验交流,创办“德育论坛”,就德育资料、德育课件、德育探究成果等德育资源进行共享。

体现在和家庭的协作方面,应积极建立高效、快速的信息沟通渠道,学校可通过给家长寄发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通知单,信函电话联系、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借助校报网络等宣传媒体使家长明晰学校的教育方向、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分配政策、教育方法及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那些不同特征,学校采取哪些办法保证教育质量等等,使家长能有针对性地配合。

体现在和社会的协作方面,要努力实现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在各用人单位设立相对固定的联络点或通过实地访谈、调研等方式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及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的优缺点,组织人员开展专题探究,提出针对性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熟悉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等,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利用“系统推进,全面提高”战略开展德育工作的内涵管理。

(一)战略的基本内容。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关注圈”由小到大的变化,体现为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放眼于未来时代的要求去洞察、分析、探究德育工作,扩大对于学生的关注半径,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而且关注学生的明天,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重视对德育发展态势的管理。

(二)战略的依据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而且必然带动思想文化、道德及意识形态的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的冲突随着社会变迁既有新的融合,也有新的挑战,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反映到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理念、价值观的衍生中来,所以,我们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站在发展的角度去审阅新问题,探究分析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才能真正承载起时代赋予德育工作的使命。

(三)实施途径

第一个层面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长,以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德育教育四个子系统为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建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生德育实施体系。如单就德育教育的目标而言,我们可以把大学一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大学第一步,做个合格大学生”;大学二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专业第一步,做个有志有为的年轻人”;大学三年级目标定为“迈好人生第一步,做个合格的毕业生”;大学四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职业第一步,做个合格的建设者”。这样,四级目标环环相扣,就使大学生的言行有了准则,努力有了方向。又如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大学新生由于处于大、中学交替时期,对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缺乏了解,这一阶段我们应加强管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二年级以后,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主要是鼓励他们参和更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活动,给他们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

第二个层面摘要:各班以年级德育实施体系所确定的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作为点,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划圆。在总目标下建立符合各班实际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近期目标及长远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应当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以此来检查指导行动,督促规划本班的各项工作,积小成大,创造性地逐步向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和总的共同目标靠拢。

第三个层面摘要:在班级按“点圆式”工作法规划好自身“圆”的大背景下,各宿舍结合实际,并依照点圆式工作法的理论指导,将自身德育工作的各个职责层面也进行切块定点。

第四个层面摘要:在第三个层面的基础上,每名学生自觉地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需求,自我拟订德育生涯规划,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点圆”工作体系。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的同时锻炼了自我,在被管理的同时又受到了教育,不仅做到了人人参和,人人管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而且还能够从中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既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德育成为“主体育德”的过程,又充分体现了点圆式工作法中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和活动育人的功能”。

德育管理篇3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部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管理篇4

针对性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自我教育效能的立足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白水高中领导在对全校千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基础上进行剖析,发现学生思想品德方面至少存在“三种不足”:

1.盲目崇尚西方物质文明的思想有余、了解本民族历史和现实进步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他们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农村进行参观考察,用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当教材,并应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的发展速度、国家发生的深刻变化,用历史延续性发展的观,或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优越而道路曲折,从而坚定了学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租借阅读有害读物的较多,及时获取健康精神食粮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白水高中这时地开展了“中国精神”读书系列活动,先后阅读了《中国精神》、《邓小平文逊、《雷锋的故事》、《中华五千年》、《爱我湖北》等几十种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确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从而启迪了学生的心灵、开阔了学生思想的新天地,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收到了“激爱国情-明报国志-履效国行”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增强了抵制黄色文化腐蚀诱惑的能力。

3.享乐主义抬头,攀比思想严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

对此,白水高中采用讨论的方法,选出“随便倒饭菜对不对?”、“在穿着上攀比好不好?”、“应取什么样的苦乐观?”、“新时期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专题交给学生多次讨论。通过讨论,广大学生对“浪费可耻,贪图享受是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建设事业的传家宝”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出现了“比学习不讲吃穿,比贡献不图享受”的良好风气。

把握两个环节,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1.把握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事务这一环节,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自我管理。他们坚持做到三点:一是授权管理。即用其所长,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任务,提出管理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行之有据,验之有规、改善以往授权管理所带来的放任自流现象。二是放手管理。即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事务的能力。如:主持召开班会、团会,组织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参与学校轮流值周和班级轮流值日活动等,并鼓励学生干部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三是指导管理。不放任自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及时加以指导,并使学生干部承担管理中工作失误的责任,使其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对“值周班长”的管理,让基础年级的每个学生都当“值周班长”1~2周,接受班主任指导和其他同学的监督,用这种方式大面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把握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层次这一环节,实施分层达标。在实践中,白水高中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分为5个层次,即: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体活动、群体活动和特定环境中的自我管理等。其中,校外活动、个体活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是最能衡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弱的关键。白水高中针对不同活动,提出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如:在校外活动中提出“遵守公德、模范守法”的要求;在个体活动中提出“严于律已、勤勉向上”的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头脑冷静、明辨是非”的要求,并进行分类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达到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目标要求。

利用三个渠道,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是现代学校开展“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白水高中从疏通三个渠道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

1.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自己动手去干,诸如洗衣服、简单的购物等,不等不靠,不让家人包办代干,并鼓励学生寒暑假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及勤工俭学,增强了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

2.参加校内外服务性、公益性劳动。如整理寝室内务、美化校园环境、打扫街道卫生等公益性劳动,这些都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任务,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我服务。“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合作、相处的能力。

3.组织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参加生产实践。白水高中充分利用农村中学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农场劳动,培养学生种茶、植树、养鱼的技术。同时,白水高中还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开展了以“识图、摄影、无线电修理、食用菌栽培”等实用技术理论培训工作。通过劳动技术课的理论学习,加上亲自参加生产实践,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均能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为其走向社会尽快这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矗强化四个措施,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白水高中领导认为:“四自”能力中,自我教育是基础,自我管理是起点,自我服务是提高,自我约束是巩固和内化。四者环环相扣、层层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白水高中做到了“四抓”:

1.抓养成教育。每年秋季开学,白水高中进行一次新生入学教育,讲校史校情,讲学校好传统好作风,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同时,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打印成册下发,学生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执行。还进行了《守则》、《规范》知识竞赛,开展了“学《守则》、《规范》、重行动、比比看”的活动,使学生把注重行为规范训练变成一种自觉行动,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2.抓典型教育。结合创先评优活动,树立“学雷锋标兵”、“白水十佳学生”等群体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进行正面教育。由于这些典型是学生熟悉的,真实的,因此对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指导力。白水高中还把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整理成册,下发到各班,典型引路,带动一般,对全校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3.抓后进生教育。这里所讲的后进是指思想素质差,这些学生有的受过纪律处分,有的是操行评定不合格者。这部分人,自我约束能力极差,人数虽不多,但能量不小,影响较坏。白水高中采劝不歧视、不放弃、耐心疏导、帮带结合”的方式进行转化,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其在尊重人格、充满理解的环境中产生自我心灵的震憾,不断克服自身缺点,重塑一个新的自我,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德育管理篇5

二、为何要加强高中德育管理

加强高中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其最终目的。鉴于此,必须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纵然近年来人们对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其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人文关怀、急功近利的现象日益突出;另外,将德育隔离于知识教学之外,割裂二者的联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三、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1.创设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作用;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管理篇6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摘要: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把握,在“把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探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功能。学生把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摘要:

德育功能熟悉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和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洁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和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功能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续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把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定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假如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续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条线索摘要:

其一摘要: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本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要求的发展,作为封建势力特征的那种学校德育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正如杜威所言,它企图“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①这实质上是一种静滞的教育形式,它企图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结果必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抹杀和泯灭。世纪之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这种传统德育发起了猛列的冲击。在他实用主义观点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新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②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聪明和道德发展”,③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其良好的判定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探究,结果表明摘要:儿童在学校中把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和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宣告了这种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探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摘要:

1.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定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四周的成所人的道德判定的能力。”④于是道德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摘要: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摘要: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仰”,⑤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取向,富有强烈的民主气息。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他的“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走得更远,他们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和道德判定,重视道德推理、判定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练习,以形式意义上的练习往返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把握,提出摘要:“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⑥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希望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注重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牵引到解决道德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目中无人”,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是各个理论派别的一致共识。

其二,和主旋律形成鲜明反差是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德育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化,“回归规范教育”的新动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校德育一直在批判道德灌输中发展壮大,试图建立一种“无灌输的德育”,它实质上体现了人类主体性的觉醒(从关注外物到关注自身、尊重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新问题摘要: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但是,单纯地反对灌输,进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授,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最突出的摘要:没有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的指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怎样才不至于走上放任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去?青少年怎样才不至于卷入极端个人主义漩窝?这些新问题偏又是单纯反灌输的一腔热情所无法解决和克服的。结果,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年龄却日益下降,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义务感、责任感。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新问题(甚至是全球性新问题),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再次进行反思和检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呼吁摘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分责任”。70年代后,伦理学家们提出“回到规范去”的口号,强调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大意义,各国又复重视学校德育课程中内容方面的建设,开始了对单纯反灌输的反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摘要: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形成,则是各国力图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又一具体表现,报告强调摘要:“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已势在必需。”它们都从一个对立面论证了社会主导性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前车之鉴昭示我们以德育的历史逻辑摘要:道德灌输不能为我们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但因反对道德灌输而全盘否定道德规范的系统传授,削弱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的作法则是因噎废食,同样不足效法。只有立足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德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三、新德育模式论纲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规范的教授而不至简单的灌输?怎样处理好具体规范学习和一般道德能力发展之间的难题呢?

我们认为摘要: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新问题的关键。

第一,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功能。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论理也罢、奖罚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德育理论家们强调尊重个人独立的价值判定,培养具有自主道德思维的个体,主张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在其解决道德冲突中逐渐成熟,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怎样使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要求,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道德需要呢?我们设计了如下新德育模式摘要:教育者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理解,在教育者创设的道德冲突、自身的道德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发现这种体系是合理的,能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于是产生认同感,道德规范被巩固下来,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或者在运用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引导下,学会主动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它体系开放,吸收其合理内核,发展和改造原有的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更新、不断完善、愈趋合理的状态之中。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接受(内化)—[]—再实践的学校德育模式摈弃了道德的绝对论,较之单纯地采用某种较为“先进、合理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规定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定,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历史逻辑。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和同化其它合理成份的“同化点”,使学生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而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放任自流。这样,现时代道德规范的传授就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人、禁锢人思想”的枷锁,而为人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行深层次道德思索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第三,强调学校德育为学生个体品德构造的主体,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社会的代言人和成年人,也具有主体性(且是较为成熟的主体性),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不甚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价值的存在,因为摘要: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授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相反,教师时刻不能忘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去提升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使之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同时,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合理和否,又取决于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引导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任意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师生间是一种“你和我”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主被动、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是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性,或者两者的主体性张扬得不合理,势必会回到传统的灌输或放任自流上去。

德育管理篇7

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人们逐步把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光聚焦在德育管理上。由我主编的《德育哲学研究丛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德育管理论》是其中的一部。《德育管理论》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志军教授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德育管理始终是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德育管理问题,虽有少量著述发表,但随着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前后人类世界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深刻变动,加强系统研究和创新性开拓,仍属一个重要的前沿性迫切性课题。在我看来,德育中的“管理”乃至一切合理性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或者说是某种社会共同体性规范,它本身就具有德育的意义。因为它总要现实地或潜在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怎样做是合理的、怎样做是不合理的,因而总是蕴涵着人的价值观导向和思想道德追求。好的管理,一定会使人习惯养成好的德行。单就德育管理而言,它“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德育要素”(参阅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在这里,重要的还不在于发挥管理的约束功能和惩戒作用,而是通过管理,自觉规范、组织德育活动,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有序性、制度化、组织化的程度,使之成为德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实践表明,只有把广大德育工作者组织好、调动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与“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做到“爱”与“严”、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的统一,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加强德育的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才能增强德育的整体实力和有效性。可以说,赵志军教授创作《德育管理论》,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力图解决这一重要课题。

作者认为,加强德育管理研究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变化。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很大考验;从教育自身来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人,学校德育工作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必然要做出深刻变革。新的形势下,德育工作究竟应该怎样加强和改进?这是德育管理研究需要回答的课题。德育的社会条件变化要求德育管理思想、德育管理理论随之发展。

《德育管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回答了德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作者综合哲学和管理学两个研究视角,从德育资源的有限性与德育任务的艰巨性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德育管理的本质,揭示了德育管理的六条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德育管理的价值以及德育管理的思想先导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从而进一步回答了德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

作者论述了德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坚持哪些原则才能使德育管理更有效的新观点,主张不能把一般管理原则简单套用到德育管理上。根据德育管理的本质和基本原理以及国家对德育的要求,结合德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即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坚持德育目标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德育的多管齐下原则和坚持德育工作有效性原则。 作者认为,德育管理包含许多环节,如调研、预测、决策、计划、执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检查、激励、教育、评价、总结等等。他将德育管理内容系统归结为五个重要方面,阐述了德育目标管理,德育计划管理,德育组织管理,德育队伍管理,德育过程管理的内涵、作用和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德育管理内容体系。同时,从德育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高校德育领导体制、做了深人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领导体制的意见。

在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上,作者认为,德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不管而管、自然而然、无为而治。为此,他提出要搭建定向驱动、自动调控、长效运行的德育管理新机制,并充分阐述了德育管理导向机制、德育管理激励机制、德育管理协调机制、德育管理约束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旨在联接德育管理主体、德育管理客体、德育管理目的、德育管理环境和德育管理信息等五个要素,使其构成有机整体向着实现德育管理目标的方向运行,促进学校德育协调、有效和可持续地发展。

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德育管理的绩效,作者阐述了德育管理的主要技术。主张管理是实践的哲学,德育管理技术是德育管理体系中实用性最强、最贴近实际、对管理效果影响最直接的要素,也是德育管理研究最欠缺的问题。认为德育管理最需要提高四项技术:德育管理者自我提高的技术,德育人员甄选及任用的技术,德育管理中的沟通技术,德育管理中的授权技术。对每项技术作了细致、具体的阐述,以作为德育管理研究的落脚点,为提高德育管理的实践水平、增强德育管理的实效性提供技术支持。

德育管理篇8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这场巨大的变革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能自觉地按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全面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目标素质化。德育目标素质化首先表现在增强目标的前瞻性。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功能在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全面的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着眼于未来,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不仅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还必须重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真正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德育目标素质化还表现在促进德育目标内化为品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确立德育目标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在校表现,更要考虑到学生终究要由学校步入社会,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学生能否清醒地分辨真假、善恶、美丑,这才是学校德育效果的客观检验。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我们所要求的效果,既要“形于外”,更要“成于心”,要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实际提高。

二、德育过程具体化———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达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途径。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制很不科学,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是重视教育的“结果”,常常忽视教育过程,特别是重视以分数表现的考试成绩,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也同样存在着无视教育过程的倾向:对德育的认识,往往片面理解为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德育目标上,只有方向性目标,缺乏过程性的到达目标;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为了应付形势的需要,以一律的内容、形式去进行一律的活动。如让学生死记硬背时事要闻以表示关心国家大事,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以维护良好的纪律,通过反复的演练以展示班会的生动,用突击打扫代替经常保洁来换取学校或班级卫生的荣誉……这样做,表面上德育工作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也可能取得一时较好的结果但这个过程过于简单,不仅实际效果不大,而且会引诱、助长教师、学生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没有科学的教育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必须看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寓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正是通过教育过程的积累才形成自身良好的素质。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暂时的结果更应注重德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它们统一于德育的总目标之中。学校德育必须始终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旗帜鲜明地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旋律,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学生,把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德育的总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必须牢牢把握,并贯穿于德育的整个过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否则就无法保证学校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但面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又必须突出德育要求的层次性。

首先,必须要求适度。适度的要求是增强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方面都应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不打架,不骂人,爱清洁,认识国旗等。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五爱”为核心内容,着重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高中又上了一个层次,加重了思想政治法律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指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其中,小学和初中是极重要的阶段,几个层次的德育工作在这里重复和衔接。如果不研究德育对象,盲目提高要求和增加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次,必须因材施教,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德育的要求。在学生群体中,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除此之外,由于遗传、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德育工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全体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心理特点、思想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家庭概况、学习环境等,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的关系,二者是“一以贯之”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统一关系,这里要注意把加强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与基本道德、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把实效性简单地理解为“立竿见影”,当看不到这种效果时,就产生畏难情绪;或认为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是“实”,思想政治教育是“虚”,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三、德育渠道多元化———处理好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

德育管理篇9

在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目标设定不合理,大都设置得过高,从而导致目标很难实现,进而影响了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认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对社会是非认知还存在不足,要根据他们不同的身心发展状况制订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首先,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比如要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课时不要交头接耳、吃饭时不挑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等。在具有良好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尊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使用文明用语,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等。在以上教育的基础上,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分辨是非、荣辱,并具有基本的责任意识。为此,学校制订了创新德育模式、优化德育过程和提升育人实效性的德育工作目标。

二、德育内容应当与时俱进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对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探索不同的道路。特别是各个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学校也在努力构建“创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前,要想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成功,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合作,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因此,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论是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当教育学生彼此之间多互相合作帮助,而不能养成自私自利的习惯,使小学生能够正常地交流、学习和生活。比如,学校组建了“红领巾小区”假日小队,广泛开展对社区居民的服务活动;当某个问题不会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请教,通过合作学习,在学习上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增强德育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文化娱乐活动。”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减轻学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同时,作为学校领导,应当组织开展一些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

三、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德育管理篇10

本人对精细化管理有这样一个初步的认识:管理制度化,考核数量化,运行流程化,操作标准化,品质精良化。也就是在日常管理中,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德育管理也属于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管理也同样要精细化。前些天,我打开内网主题班会的一个视频文件,里边的气氛一下子感染了我,触动了我的灵魂。

视频1:207班的主题班会“让世界充满爱”。会场气氛随着主持人声音此起彼伏,随着主题歌的歌声而走向高潮......当我看到同学们自觉地、充满自信地、开心地流露在脸上把父母给的零用钱、省的伙食费放入募捐箱时,当我得知一个班的学生们竟捐了一千伍佰多元时,我好感动,我的心灵仿佛得到了一次净化。他们中有的人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还是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把关爱给了更需要帮助的同学们。

有句歌词唱的好: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爱使我们心灵相通;爱使世界不再孤单。让你我伸出温暖之手,让世界充满爱,让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

视频2:201班主题班会“保护环境”。当我再一次看到同学们自信的面孔,坚信不移地在横幅上签上自己的承诺和心愿,我又被他们的行动所感动。“有了美丽的环境才有健康的人类,有了人类才有文明的社会,环境-―人类-―文明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不能离开水、空气、阳光、树木等等,这些资源一旦缺少,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是啊!人类向往美好的环境,期待清新的空气,这是人类享受的权利。同学们争取这样的权利,愿意投身于这样的活动之中,使自己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进一步升华,从而意识到“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的一切危害自然行为最终都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多么精辟的语言。通过参加活动,他们有了忧患意识,忧患地球,忧患人类,忧患国家,忧患身边的环境,我们真该为同学们拍手叫好。

环保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连保护环境的意识都没有,就更不要提什么保护环境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也是靠后天养成的。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胡乱丢废弃物,把丢弃的物品分类放进垃圾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们大家不要为了自己的方便,给我们的环境再添任何伤疤了,要知道臭氧层正在被破坏,人类生存正在受到威胁。

德育管理篇11

教育管理的多端性是指由于学校组织构成的多样、成员角色的多重以及学科的相对独立而导致在管理中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和职能组织。管理的多端性表明了教育管理发展有多维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端者,头也。多端就是多头、多元。它是与简单、划一相对立的概念。

一、多端性的内涵

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是教育管理的多端性的内涵。

行政管理。一般是指国家规定的教育领导体制和管理机构。在我国,党委对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讨论,做出决定。所谓重大问题,就是那些带有思想、政治倾向性的问题,业务工作中带有路线、方针、政策性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行政首长负责,通过学校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集中群众集体智慧,发扬民主,保证党委领导下的民主办学原则的贯彻,这是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导体制。

与这个领导体制相应产生的行政指挥系统,是指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行政指挥机构。这个机构由校长、副校长、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的校一级的办事机构所组成。副校长、教务长、总务长等都是校长的助手,其工作对校长负责。各处室依据校长的指示处理学校行政管理事务,它们不是一级领导机构。在管理过程中,行政指挥系统负责制定学校的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等具体工作,确定全局性的工作措施,领导全校下一级单位。在学校党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后,一个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全过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行政指挥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完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行政机构设置和工作要实行个人责任制,进行科学的分工。

教育行政管理包括学校中的人事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育人事行政在教育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与任用符合教育需要的各种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育和教育管理人才的培训和提高;以正确的考核与奖励手段,促进师生不断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合理设计,安排学校教育组织结构,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定期向师生传达党的声音,讲述世界政局和国内形势,积极引导师生勤奋、好学、尚真、笃行、报国。通过定期举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师生与祖国同跳脉膊,励精图治,建立起和谐安定的校园。

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运转的主轴。

教育之所以叫做教育,学校之所以叫做学校,就是因为它以教学为活动内容,以师生为活动角色。一所学校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有师生和教学,它就一定是学校。一所学校可能十分摩登,就是没有师生和教学,那它就绝不是一所学校。

学校的产品是人才,学校的生产是育人。不育人,不出人才,这个学校就是破产的、倒闭的“工厂”。教育就是学校产品生产的方式,学校生产的产品不同于工厂和农场。在工厂和农场,生产的过程同产品的出现同始同终。产品出现了,生产过程就结束了。人才培育不是这样,产品出现了,过程还在继续。学校产品的生产者是教师,他的生产特点是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而在空灵中收获。他会改变学生的观念、信仰和素质,但改变后的学生不归他所有。相反,只有把学生交给社会,被社会公认接受、认可和记下以后,教师才收获喜悦。学生以学校为亲,学校以学生为荣。出了学生,但出不了人才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正如生产了产品,但没有名优产品的企业一样,是不合格的或没有前途的企业。因此,人才至上关乎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学校因教学而设,教学存则学校存,教学旺则学校盛。学生因教学而来,学生依靠教学才接受熏陶和哺育,教师依仗教学才实现自我和价值。教学优秀则学生优秀,教学出色则教师成名。教学是学生成才的苑圃,名师产生的沃土,校长施展管理才干的舞台。因此,办学的行家总是以抓教学为己任,教学为先,有如天大。

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教学工作来进行和运转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学校工作区别于其他各个系统的工作的最本质的特点。

教学管理工作的任务就是遵循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所担负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管理不能忽视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因此要实行备课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批改作业管理、课外辅导管理、成绩考核管理等。

管理教学又叫管理教学研究。这不仅是因为搞好教学必须研究,而且因为在学校中,特别是有水平的学校中,科学研究也是学校出色工作的出色部分。有道是,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拳头。抓好了教学,学校就能站得稳;抓好了科研,学校才能打出去。因此,从广义上讲,教学管理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

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除设置专门管理教学的机构——教务处之外,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科研的机构——科研处。

科研管理的任务是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科研的计划管理是科研管理中的中心环节。计划管理包括科研选题、科研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财务管理。这是一项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计划管理、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教育事业费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财产物质资金管理、财务决算、财务监督和检查等七项工作。

计划管理是根据国家下达的任务要求和社会需要,在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后,制定出学校的经济计划,用它来组织和协调学校的全部教学、科研、生产、后勤各方面的经济管理活动。学校的计划按时间长短可分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按计划的内容可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预算资金收支计划、科技费用收支计划、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学校基金收支计划、代管科研经费收支计划、生产财务计划、劳动工资计划、物质供应计划、其它预算资金收支计划等。

在前面叙述的七项管理内容中,除计划管理外,重要的是教育事业经费管理,它包括劳动工资、助学金、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科学研究费、教学行政费、外事活动费和其他公务开支费等。

实施财务管理,除抓住计划、决算环节外,在内容上以教育事业经费管理为重点。此外,抓好财务监督和检查,则是学校资金充分、合理、有效使用和安全的保证。

后勤管理又叫总务管理,或者叫物资设备管理。它是在校长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后勤人员协调一致的工作,为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备,抓好师生生活而进行的出色工作。

办好一个学校,不但要有好的决策人——校长、书记,而且还要有一批好的管理骨干。其中,包括一个好的总务主任,或者叫后勤处长。“政以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后勤处负责全校师生的吃、喝、拉、撒、睡,没有奉献精神和专业学问是万万不行的。

后勤或总务管理,实则是学校财产物资管理,它要管好教室和实验室的设备、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设备、体育卫生的设备、校舍校具的维修和保管,此外还有学校生活管理,包括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办好食堂,改善伙食,关心师生,搞好福利,等等。

随着教育与新兴科技的并举发展,当今电化教学、远程教育也相继盛行,因此电化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校外基地、校办工厂、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也纳入了学校后勤管理的范围,并成为重要部份和更新周期较短的更加专业的管理。

教育管理的多端性内涵如图1所示。

二、多端之间的关系及伦理需要

在教育管理的多端性中,行政管理是指挥系统,教学管理是中心工作,财务管理是办学保障,后勤管理是办学支撑。要把一盘棋搞活并旗开得胜直到最后夺堡,关键在于通力合作。

现实中我们屡见这样的情形,搞行政的强迫命令,使从事教学的伤了元气。搞教学的自以为是,使搞后勤的心灰意冷,没有热情。搞财务的津津乐道,沾沾有喜,不关心教学和后勤的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扯皮制时,最后又集中到行政管理者的头脑中,左思右想,矛盾不化解,困难遂成堆,于是,校长、书记无法喘气。反之,如果各个部门各执其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那么,政通人和,渠道畅通,和谐运作,良性循环,学校就日益昌盛,教育就蓬勃向上。

协调好管理多端之间的关系,除了制定相应的职责规定和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外,校长、书记的分工和引领部门上道也是一个好举措。

应该说,在上述几种举措中,呼唤道德的调节,请伦理出面调停,各自用伦理精神自律,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伦理是协调管理不同端点之间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是内在需要。

试想,在行政管理部门,提倡并实施了方便让给别人、麻烦留给自己的道德信条,那么,行政部门必定会心无二虑地去为教学、后勤服务。什么叫做管理?管理就是服务。什么叫做服务?服务就是心甘情愿去做事。显然,做官当老爷是与服务精神背道而驰的。

又如,如果教学管理部门倡导了清贫乐道、烛光照人的道德精神,那么,从事教学的教师必定是潜心学问,不致于浮躁下海,更不会走穴谋财,于是就会归顺行政领导的安排,与行政部门配合,同谋育人之业。即便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中遇到了困难,也会群策群力,马自奋蹄,迎难而进。

又如,财务管理如果坚守节约为荣、奢费为耻的道德信念,那么它不仅会计划用财,而且会节流开源。过去,在我们党的传统中有一种优良传统,叫做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孔子的“三思而行”中的第三思也是这么说的,“富则思穷故而能施”。“施”什么?把多余的钱用在济贫事业上就是施。搞财务管理的部门能够如此德性,必定会感动师生、感动上帝的,又何愁教学、后勤、行政之间不协调工作呢?

又如,搞后勤管理的,若是把服务育人牢记心中,不仅能把所管的财产设备如数家珍,爱惜一器一材,而且会将师生的饥饱冷暖放在心中,关怀备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后勤干部是“先行官”,用道德精神尽心工作的干部是“先进人”、“德性官”。

德育管理篇12

德育的实效性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指学校的德育要求能内化为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的程度。学生思想品德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内在因素,学校德育管理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外在因素。学校德育管理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制度、教师德育素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管理。本文拟从创新德育管理的视角,探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若干途径。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

学校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实效性价值判断的标准和依据,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南,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有利于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一是要使德育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生活要求。二是要使德育目标满足学生品德健全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追求真、善、美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学生进取的动力,道德发展的源泉,也是接受教育、参与活动的基础。学校的德育目标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德育目标,特别是德育行为目标的制定要广泛地听取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三是德育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学校德育目标标准既不能超出,也不能低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目标要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实现。只有这样,德育目标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二、创新德育管理制度

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对德育管理行为的硬性规定,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度保障。多年来,学校德育管理制度在遵循主体性和全员性方面及制度的人性化方面都有所缺失。学校德育管理在注重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忽视了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的德育管理行为和责任;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接纳程度与学校德育目标的一致性:在重视制度钢性的同时忽视了制度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显性的德育管理制度总是不能内化为师生潜在的道德意识,学校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收效甚微。因此,学校应明确规定教师和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规范德育管理,让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德育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断创新德育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德育制度的实效性。

(一)建立全员育人制度

学校全员育人制度就是明确全校教职工的德育工作职责,让教职工主动参与学生管理。同时,制定教职工参与全员育人考核制度,对全员德育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情况列入学校年度考核范畴,以此形成学生管理全员化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三位一体”育人制度

学生的思想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学校不仅要有全员育人意识,更要有全程育人意识,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资源育人。为此,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校通”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明确要求班主任定期和家长交流,任课教师适时和家长交流。学校要和执法部门合作,优化校园周围环境。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校外德育资源,建立校外德育基地。

(三)坚持德育管理的人性化

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提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怀备至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用公正无私、勤恳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形成班级和年级的凝聚力、向心力;用正值、大度、宽容、慈爱的胸怀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更要在生活上和思想动态上关心学生,为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思想上的疙瘩,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信、可亲、可敬的人。对于违纪学生,我们要做到预防在前,惩戒在后,严格按制度行事,做到惩之有理、罚之有据,让学生心服口服。同时在惩罚之后,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学生在正视错误的同时又不失去进取的信心。

三、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教师的德育素质包括政治思想、教育观念、心理状态、育德能力和人格魅力。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主体,其自身德育素质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政治素养

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的教师,如果他在教学中能经常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应关注教师的政治素养,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转变教育观念

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最受教师青睐,成绩差的学生总是令教师头痛,应试教育产生的这种学生观在一些教师中根深蒂固。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学生观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使教师改变这种错误的、陈旧的学生观,除教师自身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学校要改变对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的评价方式,不能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指标。对教师自身而言,要树立全员发展、全人发展的学生观。教师对学困生要做到:感情投资多一点、学习指导多一点、锻炼机会多一点、肯定表扬多一点。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要全面,要从发展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调整教育心态

教师的教育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学校很多青年教师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顺境中成长,有强烈的自尊心,心比天高,做事急于求成,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他们往往把因生活和工作中的不顺产生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形成师生情感上的对立。为了防止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教师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进行必要的心理移情换位,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处。

(四)提高育德能力

教师的育德能力包括解学生、把握德育内容、灵活运用德育方法、心理辅导、后进生转化、德育环境创设、德育研究等能力。教师育德能力的提高一是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实践。二是要有计划地进行专项培训。三是传、帮、带。一些学校在新老班主任之间进行师徒结对,签定师徒合同是提高青年教师育德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五)增强人格魅力

如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还要有得体的言谈举止。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价值的参照系,从点滴人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丰富文化底蕴,强化教师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愈丰富,其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愈鲜明,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教师追求知识的精神就会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为教师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在政治学习中引导教师处理好职业与事业的关系,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使之形成令学生钦佩的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生。

四、创新德育工作内容

中学德育工作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具体的德育内容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德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加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要直面社会现实,严防德育内容的空洞性和单调性,开展一些能感动学生心灵的活动,实现德育认知、德育情感、德育意志、德育信念、德育行为的统一,保证德育内容的实效性。例如,我们可以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模范英雄的感人事迹来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可以请人们公认的道德模范来校做专题报告,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可以聘请公安部门的领导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

五、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德育方法是德育内容产生教育影响的手段,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以往德育工作方法单调、形式化比较突出,特别是德育过程没有遵循生活化原则,德育实践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脱节,制约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学校德育实践应在遵循生活化原则的前提下,注重挖掘德育资源,做到课堂渗透有新意、课外活动有新路,关注学生真实全面的学校生活,充分利用德育机会,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一)创新班团活动

改变传统的班团活动课,使之不再只是班主任训话和班级工作安排课。让班团活动课成为学生辩论、演讲、研讨、交流的场所,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

(二)创新德育活动

学校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时代特征的德育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爱心积累活动,让学生以班为单位收集校园内的各种垃圾,交学生会统一组织出售,将所得款项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就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德育活动。

(三)开设校外德育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