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5 09:23:05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1

2.教育原则:“禁于未发”

朱熹主张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禁于未发”的原则,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蒙”字本意一是指尚不懂事的孩子,二是指事情的未发状态,对不良的道德行为,要防微杜渐,禁于未发。朱熹提出,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针对幼童及早实施正面教育,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样,往往可使之长而性美,习与德成,否则,一旦恶习染成,再实施道德教育,往往积习难改,收效甚微。他认为,道德教育不外乎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存天理”和“灭人欲”。“存天理”,是指从积极的方面培养优良的品德;“灭人欲”是指从消极的方面纠正不良的品德。就这两方面而言,朱熹继承了前人尤其是二程“禁于未发”的德育思想,认为学生的不良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也就是说,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品德远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要费力得多和困难得多。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朱熹特别重视“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他曾在《中庸章句》中明确地提出:“存天理之本然”,“遏人欲于将萌。”[3】(《中庸章句•第一章注》)朱熹认为有两种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将发之际”,二是“念虑之始萌”。指出“念虑之萌,固不可以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1](《性理精义》)作为教育者,必须时时提防,时时警惕,将学生一切不合“理”的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这里所说的强调“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并不等于说朱熹不重视正面教育,而是强调将德育的着眼点放在防患于未然而已。

3.教育方法:“各因其材”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2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道德教育的优秀民族,古往今来的先贤们在德育思想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作为这笔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到中华民族道德观念、政治生活、文化心态、甚至包括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它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重新理解审视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德育方法,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方法,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志趣、才能和特长等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设定教育内容,灵活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先秦诸子主张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先秦诸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因为其看到了受教育者的多样性,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采取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该思想对后来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身教示范的德育方法。身教示范是指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身教体现教育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以榜样示范。先秦诸子非常重视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认为它既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虽然先秦诸子的道德主张各不相同,但都主张身教示范,通过教育者的以身作则体现道德要求,使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

3.情感交流的德育方法。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道德情感在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对教育内容产生共鸣,才能使之形成道德行为。

4.循序渐进的德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循序渐进思想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是符合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的。孔子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二、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因材施教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人及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项“人心工程”,是在解决人的问题。而生活中的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业只有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因材施教的实施。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以智力教育为中心任务,使得高校中的优生得不到优教,而差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另外,大部分高校的科任教师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今天需要借鉴先秦诸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因材施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班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观念、性格、品行、习惯等方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而不是把所有人教育成统一类型的人。因此,德育目标也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而确定。二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因此必须充实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增加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另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更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三是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培训,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高校可以定期委派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外出交流学习,学习更多因材施教的本领。四是教师必须多关心、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关心学生,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并且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2.身教示范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受教育者被教育者所感染,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和敬佩之情,进而模仿受教育者的言行举止。要求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本来就应该是德高身正的示范。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是最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言教与身教想结合,坚持以身作则,这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密切联系群众,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切实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弊端。抓住了这一条,就抓住了党的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抓住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①可见,先秦诸子所倡导的身教师范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要抓好身教示范教育,一方面要抓好教师对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另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干部和党员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是令他们最难忘和影响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德高和身正的老师。同志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②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为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加班人做引路人。另外,大学生还很容易受到其他大学生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校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情感交流法的现实意义。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情感和思想道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借鉴先秦诸子的情感交流法,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注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情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累,受挫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很容易产生一些情感、情绪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以便有效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实施情感交流教育,一方面需要老师保持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经常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情感问题。情感交流主要是以情感人和以情动人,教师的情感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最终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尽量保持积极的情感开展德育,避免消极情感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另外,老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情感冲突,适当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4.循序渐进法的现实意义。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法,是由思想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转化规律决定的。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有物质到精神,有精神到物质,及由实践到认识,有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③。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至于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集体主义”这种内容颠倒的现象。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大道理、远大理想、抽象理论、统一标准讲得多,而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道理、行为规范、现实内容、层次性要求讲得少,使思想道德教育空心化,不能真正深入人心,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规划和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自觉运用这些德育方法,使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释:

①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②.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6-15.

③沙健孙.思想基本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版:50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3

一、增强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

我们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德育可以不通过教师的努力,靠“自发渗透”来完成,而是要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导,才能达到学科德育的目标。当前在以下一些方面应努力转变观念:

1.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主渠道的观点

学校德育的实施,需要建立一整套德育工作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管理、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和校外教育,也包括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些渠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优化德育效果。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存在“教学等于智育,活动等于德育”的片面认识,割裂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对学校德育的实践和研究仅限于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外教育等方面,而忽略了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学科渗透德育的实践和研究。离开主渠道抓德育,“就德育论德育”,这就势必削弱了德育的整体功能,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时效性。

2.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增强“育人”意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对重智轻德、重知轻能、中教轻学的应试教育的否定,必然引起教育观念上的深刻变革。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核心。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关心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分科传授知识”的状况,把教学工作提高到全面育人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师不再只是单纯传授知识,为分数而教的“教书匠”,而是全面育人的灵魂工程师。

二、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还是只教书不育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部分教师中还比较模糊。要达到“育人”目标,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做指导,具备过硬的育人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把渗透列入评课标准,作为教师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样常抓不懈,方能抓出成效来。作为教师:

1. 包括环节中要突出渗透意识和目标设计

实施渗透是一个细致具体的运作过程,要从备课上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有双目标意识。(不但要有在双目标、能力目标、还要有德育目标,)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2.德育内容上要把握好学科特点和适度原则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但因为教材是以知识为体系的,主要是为传授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为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科德育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1)要从文纹理学科档不同特点出发,各有侧重。总的来看,文科教材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思想性同它的艺术性、形象性连在一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理科教材则以逻辑思维为主,其思想性是以抽象的方式体现在科学性之中,有利于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2)除挖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以外,还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补充教材以外的德育内容,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方面的内容。(3)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有所侧重。

3.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以情育人,自然渗透

学科德育注重认知,也要注重情感;注重外部输入,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即内化。因此,学科渗透中情感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的喜怒哀乐能使学生产生心理移位,在教学中有这样的实例:相同的教材,教师的情感投入不同,其效果也大不相同。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创设情境,就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从而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相反,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那么,无论多么感人的教材也会导致教育和教学的失败。柳斌同志在全国“情景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科渗透德育的方法上虽无固定模式,但应根据学科德育的情感性和渗透性原则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然接受,并且古脑入心。切忌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4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可行性

1、中学物理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物理学科是各类学校教育中设置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同样具有非常高的地位。由于物理知识具有精确性、可测性、实践性、客观性等特点,所以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物理教学中可结合教材有关章节介绍我们的祖先对科学技术的申越贡献,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祖国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远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过物理学与哲学的结合点,如物质的运动、物态的变化、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与磁的联系、光的波粒二相性的发展等丰富的物理现象与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可通过物理学特有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以及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激起他们正自与诚实的内在要求等等。

物理学科教材内容中蕴涵有丰富的德育素材,这为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对物理的教学,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要通过其它各种方式向学生进行德、智、体的教育。例如,严谨的物理实验操作、到工厂去进行生产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物理角度分析现象、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工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既能打开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社会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避免了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教学不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使德育的渗透更加生动、活泼,也更有实效。

3、高中物理教学手段多样化

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除使用教材、粉笔、挂图等传统教学手段外,随着科技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如幻灯片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讲解教材来渗透德育,还可以利用形象逼真的挂图、幻灯、音像资料、网络技术等,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对中学物理实施德育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

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性,其中德育工作在地位上“虚”,内容上“远、大、空”,形式上“单调、呆板”,显得苍白无力是原因。物理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物理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不知不觉中完成,即“润物细无声”,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课堂教学中进行无声的德育渗透,避免口号式的说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应针对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因素,要防止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贴形式主义标签。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 、情理法并用原则

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许多实例说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浓厚,教育者的要求就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情感熏陶可以使学生减少心理障碍,防止逆反心理,增强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对客观事物产生激情。但他们阅历浅,经验不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又容易偏激,故一定要以理服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理论,他们的人生信念才会树立得坚定持久。法是学生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教育切忌简单化,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是必要的,理是必须的,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三者并用,德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4、对话原则

实现道德教育的互动,就必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对话”式教学。“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达到视界融合的方式。“对话”是指各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也就是各方相互理解的过程。互动式道德教育以“对话”教学为基本形式,是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实施“对话”式道德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好的引导者,既要保持一定的权威,又要以一种伙伴的态度介入学生当中。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注意方面

1、德育渗透应适度地掌握"分寸"。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5

一、引言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各学科教学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恰当地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是紧密性原则。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它既要与学生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既不能只讲知识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能只顾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知识的传授。教师为完成在知识传授中渗透德育的任务,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逐一列出每一章节的德育渗透点,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二是规范性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另外,语文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作了具体规定,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综合德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及教材,找出他们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这种德育渗透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适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渗透的适宜性。在德育渗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教育产生的综合作用,采取适宜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教师要注意德育过程之间的联系,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使德育渗透取得最佳效果。

四是适度性原则。任何事情都要讲适度,德育渗透亦然。在学科教学中,只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基本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把语文教学变成纯粹德育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的渗透,又不可冲淡和忽略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五是适时性原则。除了渗透点外,渗透时机也很重要。如果德育渗透不是在必要而必需的时候进行,就会削弱德育渗透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选准德育渗透的时机,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巧妙地启发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某些实质,自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感悟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德育教育。如果说思想内容是内核的话,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外壳。作者的思想、立场、观点、态度都寓于语言文字中,尤其是思想很强的政论、杂文、散文等,其思想内容大多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使学生真正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深刻领会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是运用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艺术形象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人手,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并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是通过分析主题思想进行德育教育。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思想评价。因此,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掌握作者思路,写作意图,从而领悟主题内涵。

四是用情景教育来引起学生共鸣。情景化教育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方式。要使学生“心动”而产生情感,教师可选择一些感彩强烈的文章,先理解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时完全进入境界,绘声绘声地把学生吸引到课文里来,使他们在特殊的情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五是用自我教育来深化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通过作文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命题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正确的构思立意。第二、运用演讲进行自我教育。许多教师坚持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不但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管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但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应明白身教的作用。只有教师政治方向端正,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教师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第二政治课”。在进行德育时,不能不顾及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语文课的德育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应象细雨润物一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活动。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水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等.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武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6

一、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依据

所谓“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目标分层”指的是: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根据教育大纲的总体目标,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原有表现为基础,分步确立明确的、有层次的阶段性目标,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充分、有效的发展,以德育的发展奠定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其依据是:

1.因材施教是目标分层的理论核心。因材施教是贯穿于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基本原则,也是被无数教育前辈公认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朱熹曾经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孔子施教,各因其才”、“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欺人也。”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出,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爱好。可见,这是一条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2.循序渐进是目标分层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德育教育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依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有序、有效地提出目标,实现发展。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任何教育都是没有成效的。

3.心理学研究是目标分层的重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肯定、表扬与鼓励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肯定、表扬与鼓励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上进心。肯定得越及时、越具体,越能引发内驱力。当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教师又能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就得到满足,良好行为也可以得到强化,进而就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4.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目标分层的前提条件。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需要决策者,需要管理者,也需要各行业的劳动者。依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学生按照同样一个标准,作出同样的努力,实现同样的目标。

二、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实施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根据生源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可以实施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方法。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年段实施整体目标、因人而异实施个人目标。

1.分年段实施整体目标。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们可以按学年将德育目标这样分层:

第一学年:靠学校制度的强制力量培养学生被动的正确行为。

所谓被动的正确行为,是指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强制力量下,通过班主任老师的强烈监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第一个层次。

可以说,职校新生,没有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纪律约束意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行为控制能力。在应试教育中,他们得不到与优等生同样受教育的待遇,缺乏自尊,不会自爱,没有自信,不求自强。因此,新生一入学,我们就要通过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强制学生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在强化纪律意识、提倡语言文明、培养卫生习惯等具体的方面向学生提出要求。

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强烈监督下,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为三年的德育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学年:靠学生内部的自我监督培养学生自动的正确行为。

所谓自动的正确行为,是指学生在自身的道德意志、自我监督但尚需一定努力的前提下作出的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第二个层次。

在学校制度的强制力量下,学生被动行为一旦形成,他们对自己的言行便会逐渐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道德认识,是让学生自动地形成正确行为的前提。

在这个阶段,教师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巩固已形成的正确认识,并努力将这种认识内化为自动的正确行为。我们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热情地肯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瞬间进步”。

第三学年:逐渐形成即不需要制度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产生的主动的正确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这是个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健全人格的问题。在我们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失败的不沮丧,对成功的不狂热以及正直坦荡、善良朴实和宽容的情怀,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与精神上的共振,激励学生在逐步完善道德和人格的基础上弥补自己综合素质的缺陷,努力达到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严于律已是学生达到德育目标的前提。教师的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以情动人都是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然,学年目标的分层不是机械的、僵化的。学生成长的动态是目标分层的主要依据。

2.因人而异实施个人目标。所谓的个人目标分层,就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班级可以按学生间的差异,允许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个人目标;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制定出阶段性的个人目标。这样,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时时有进步、人人能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鼓励的机会。

因人而异是制定个人计划的依据。我们要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

(1)按学生间的差异分层。如:学生甲不迟到早退;学生乙允许有几次迟到但不能早退;学生丙尽量减少迟到早退的次数。

(2)按个人原有基础分层。如:学生丙可以在第一学期上课迟到、早退不超过三次;第二学期上课迟到三次是上限但决不早退;第三学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允许失误,力求进步”是个人计划实施的原则。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自我控制能力也不一样,在个人计划的实施中,允许学生有失误,但要强调形成进步的趋势。“允许失误”是过渡,不是三年学习的终极目标。在这三年中,班主任最辛苦的就是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瞬间变化,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今天你做值日生了,你进步了”这类表扬。同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高一层要求,如“以后值日生要更认真”等。

因人而异的目标分层操作起来难度较高,它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及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肯定学生品行的进步,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我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的。随着国家肯定和支持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已越来越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致力于职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就能实现大纲的规定,学生就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7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奇妙多姿的世界,因为有了人类而更加丰富绚丽,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神奇又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而形成的,如果理论上仅仅把德育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它有一定的原则性:方向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原则、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原则、“有意”“有序”“有机”“有情”“有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

1.正确的教学思想、教师观。教师要有人格魅力,要有丰富的感情,为人师表,成为楷模。只有教师有美好的情操,高尚的品格,才能在文章中找到切入点,联系点。联系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熏陶,品德教育,教师则影响思想、心理与情感的施教者。语文教师如果不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师观,语文教学不会取得成功。而应当以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挥传统教学中科学的有用成分,突破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束缚,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同时,树立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应在深入理解,钻研教材时对教材体现出的思想与内涵保持激情,用高度的热情,深厚的才识与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寻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他们思想与情感的升华、进化。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品德教育,美感陶冶与行为修养诸多作用融为一体。

2.正确的新学生观。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看待学生。现代社会更注重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到与学生同心同情同感,又要保持施教者的清醒、主动地位;既能与学生融成一片,感染打动学生。又要保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权威。如果说游泳教练最有效的手段是“下水!师生同泳”。那语文教学也同理。语文教师只有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同学习、同感受、同思考、同共鸣,才能使学生进入善举、善思、善得的学习境界如《背影》一文教学,我以前按照教参模式进行,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抓关键词和句进行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让学生分析其中动词所含人物思想感情,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不可替换等等。但是学生们并不认为是这篇名作的精彩片段,反而认为父亲买橘子给儿子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作为语文教师,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当作重要任务完成,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学生并不喜欢,没有真正领会到《背影》这篇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心理很不是滋味。后来再次教这篇课文时,换了教法:我先谈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讲父母对我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我求学道路上支持。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次教学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激动,发言积极,更令人感动的是,有部分学生是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这次学生们精神状态和过去完全不一样,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很投入。在这特别的情境之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轻松分析了文章的语言、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和。其实语文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以人教人,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8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t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9

学校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学校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即由学校管理者组织引导全体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有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制定一些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德育工作,处理德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各种关系。根据德育规律和德育管理经验,学校德育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台的原则

这是根据德育工作的社会制约性这一基本规律制定出来的,即在德育管理过程,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可能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学校管理者在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时,应注意三个结合,即: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党的路线、方针、政案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实现党中央远大理想同实现我国各族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思想修养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方向性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有远大的目标,又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把德育教育变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根据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原则

个性教育又称为人格素质教育,它要求教育者从个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形成其内在的统一,以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它既要促进学生理智、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又要使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到有意的引导,如建立恰当的自我意识,培养广泛的自理能力,由他律走向自律,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和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挫折,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等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多方面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创建良好的学生集体,激发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台的原则

学生个性的不同,接受教育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心理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对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教育时的方法要求也不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是指在德育管理中,教育者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正确的舆论,优良的风气和传统来教育个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单个的学生,首先应当是学生集体。因此,教育和培养好学生集体具有重大的作用。实践证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改变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教育好品质较差的学生反之,会使学生沾染各种恶习,从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正确的舆论、自觉的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学生集体,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指导和帮助学生干部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服务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形成合作、互助、关心、尊重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做好“优秀生”、“后进生”、“一般生”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多样的工作形式,使后进生向前进,一般生变先进,优秀生更上一层楼,所有的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10

    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道德发展论;②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①认知模式的缺陷;②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2.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简要评论:①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②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3.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奖惩教育法?

    (1)奖惩教育法,即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和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奖惩教育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

    (2)运用奖惩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第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第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第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4.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11

(一)

素质教育观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

适应时代要求,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

新课改的教学观

(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

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

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

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

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教师观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a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d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e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五者一社区

记忆技巧:

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

还要去社区终身学。

教师职业的价值

对教师个人:

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他人:

对国家,

社会,

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

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二)

教师行为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

在对待教学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

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

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教师职业道德

(1)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

的决心和“蓬勃向上”

的工作热情,

不断挑战自己,

超越自己。

(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

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全的人格。

(4)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

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

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学习中博览群书,

厚积薄发,

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

作为一名教师,

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

方显教师本色,

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

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导,

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

挖苦、

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

知荣明耻,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

语言规范,

举止文明。关心集体,

团结协作,

尊重同事,

尊重家长。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

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

必须学会学习,

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

成为反思型教师

(3)

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5)

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1)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

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

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

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2)

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教师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能力学习

②专业知识学习

③教育理论学习④信息技术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①系统的终身学习

②校本学习

③成人教育

④媒体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要求:

(1)

培育学习能力,

做学习型教师

(2)

培养反思能力,

做反思型教师

(3)

培育创新精神,

做创新型教师

(4)

培养合作能力,

做伙伴型教师;

(5)

培育科研能力,

做研究型教师。

具备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情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

广博的知识视野

要获得专业的终身发展就要终身学习,

可通过正规,

非正规,

校本专业教育发展

方法有:

专业知识学习,

教育反思,

教育研究

六、教学原则

直观性、

启发性、

循序渐进性、

因材施教、

理论联系实际、

量力性原则、巩固性

七、内发论代表人物

孟子、

弗洛伊德、

威尔逊、

格塞尔、

高尔顿、

霍尔、

董仲舒

的两个儿子(高尔顿、

霍尔)

干嘛要微服私访

八、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

洛克、

夸美纽斯、

福禄倍尔、

裴斯泰洛齐、

孟轲(孟子)

九、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

斯宾塞、

涂尔干、

孔德、

赫尔巴特

口诀

双孔(孔子、

孔德)特(赫尔巴特)

干(涂尔干)

涩(斯宾塞)

十、教学方法

a.

语言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读书指导法

b.

直观性教学方法

演示法、

参观法

c.

研究性教学方法

讨论法、

发现法

d.

实践性教学方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法

动嘴:

教授在讲(讲授)

坛(谈话)

读书(读书指导)

动眼:

眼(演示)

馋(参观)

动脑:

武王思考如何讨(讨论)

伐(发现)

纣;

动手:

二次实(实验、

实习)

战演练(练习)

十一、德育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导向性、

疏导性、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十二、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锻炼法、

陶冶法、

品德评价法。

十三、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

布卢姆:

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布鲁纳: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

布卢姆记忆技巧: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

BABY,

想象着将来会叫爸爸妈妈(认知)

会对人微笑(情感)

会跑会跳(动作技能)

布鲁纳记忆技巧:

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外铄论代表人物:

荀子、

洛克、

华生

记忆技巧:

外出寻找落花生

内发论代表人物:

孟子、

弗洛伊德、

威尔逊、

格塞尔、

高尔顿、

霍尔、

董仲舒

记忆技巧

1:

很多人不懂,

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

霍尔)

为什么要微服私访。

记忆技巧

2:

内(内发论)

服威(威尔逊)

力大格(格塞尔)

外爱做梦(孟子)

——今夜

HI

不停

十四、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

时间线索记忆学制趋势有

5

a.

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

提早入学年龄,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d.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e.

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十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维持好奇心;

b.

根据作业难度,

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妥善进行奖惩;

d.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十六、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c.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d.

树立教师威信;

e.

发扬教育民主;

f.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十七:

教师职业素养

a.

道德素养;

b.

知识素养;

c.

能力素养;

d.

心理素养;

e.

身体素养。

十八、

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

a.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

注重良好仪表、

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十九、

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针

a.

优先发展

b.

育人为本

c.

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

e.

提高质量

二十: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教育学之父,

写了一本书《大教学论》

,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同时,

关于他的考点还有以下几点:

教学原则: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教学制度:

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教学思想:

“泛智教育”

——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教学内容:

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教学方法:

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

系统性、

量力性、

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简答题可以这样背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2.

内部动机的激发

(1)

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

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妥善进行奖惩;

(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

学生学习的特点

(1)

学生的学习主要掌握间接经验;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4.

教师的教学能力

(1)

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2)

表达能力

(3)

组织管理能力

(4)

教学的研究能力

5.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

建立新型师生观(平等尊重)

(2)

树立教师权威(知能机品)

(3)

与学生交往(平等)

(4)

听学生意见(民主、

尊重)

6.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1)

共同的奋斗目标

(2)

有力的领导集体

(3)

健全的规章制度

(4)

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

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7.

教学过程的特点

(1)

间接性

(2)

发展性

(3)

互动性

(4)

教育性

8.

德育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2)

疏导性原则

(3)

知行统一原则

(4)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

因材施教的原则

(7)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8)

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9.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

情、

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2)

XXXX

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

XXXX

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

XXXX

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10.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

学生为本

(2)

师德为先

(3)

能力为重

(4)

终身学习

11.

教师情感智力与品质

(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

(2)

心中要有爱

(3)

做自律的榜样

(4)有热心和幽默感

(5)

有可信任感

13.

怎样上好一堂课

(1)

教学目标明确

(2)

教学内容准确

(3)

教学结构合理

(4)

教学方法适当

(5)

讲究教学艺术

(6)

板书有序

(7)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4.

情绪调节的方法

(1)

敏锐的觉察情绪

(2)

平和接纳情绪

(3)

正确调整情绪

(4)

有效表达情绪

(5)

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15.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连续性

(2)

顺序性

(3)

阶段性

(4)

不平衡性

(5)

互补性

(6)

个体差异性

16.

桑代克试误学说对教育的启示

(1)

允许犯错

(2)

积极鼓励

(3)

多加练习

(4)

不搞突然袭击

17.

教师专业发展的错误

(1)

认真看书学习

(2)

积极投身实践

(3)

培训合作反思

(4)

进行科学研究

19.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

确立校本教育宗旨

(2)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

(3)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

(4)

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

(5)

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

20.

班集体建设的原则

(1)

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原则

(2)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3)

民主性原则。

(4)

开放性原则。

综合素质选择题

1、课程

斯宾塞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概念。

2、关键期

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的习性时发现。

3、形式训练说

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4、德国

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国家。

5、法国

世界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

6、教育

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7、庠(xiáng)

中国最早的学校。

8、《论语》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

9、《学记》

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10、《论演说家的教育》

也叫《雄辩术原理》。

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11、培根

最早提出把“教育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2、美育

最早由

18

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

中提出。

中国,

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

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

以法治教。

2.

20

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

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

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

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5.

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

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7.

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

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8.

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

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

社会本位论观点

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

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

没有其他目的

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12.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广联隐藏创复)

①强烈的示范性

②独特的创造性

③劳动的复杂性

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⑥长期性

13.

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

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

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

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力

14.

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

①关注生存阶段:

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过多的关注别人对己的看法,

从而花大量时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②关注情境阶段:

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

③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

实施因材施教

15.

新教师成长的途径

①加强理论学习,

优化知识结构(职前)

②借鉴他人经验,

加快自身发展(职后)

③参与行动研究,

提高自身素质(进修)

④反思教学经验(自我教育)

16.

制约课程的因素

①社会需求

②学科知识水平

③学

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④课程理论

17.

学习者(活动、

儿童)

中心课程论观点

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来编排

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

④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18.

知识(学科)

中心课程论观点

①有逻辑

②分科目

③掌握学科知识

19.

课程实施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

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

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

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20.

影像遗忘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

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④识记的方法

⑤时间因素

⑥情绪和动机

21.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人理解加工三个方法)

①明确记忆目的,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

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

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重视复习方法,

防止知识遗忘

22.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①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②丰富学生知识,

扩大表象储备

③创设想象情景,

引发想象

④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23.

如何科学掌握概念

①感性材料

②过去经验

③变式④语言表达

⑤实践

24.

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

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定式

④功能固着

⑤原型启发⑥情绪与动机

⑦个体智力水平

25.

学习动机功能

①激发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维持功能

26.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归两成三自)

①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②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③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

④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⑤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⑥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27.

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外表漂亮期待反复看)

①表达明确的期望

②提供明确,

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④有效运用表扬

28.

促进学习迁移教学(三教一学)

①精选教材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④教授学习策略,

提高迁移意识性

29.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①言语信息

②动作技能

③智慧技能

④态度

⑤认知策略

30.

建构主义学习论

①知识观:

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②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③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④教学观:

强调情境式学习、

合作学习

31.

怎样有效对知识进行概括(正反辩论赛科比来启发)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地使用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2.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定摸证书)

①操作定向阶段

②操作模仿阶段

③操作整合阶段

④操作熟练阶段

33.

操作技能培训要求(试讲练范文)

①准确讲解与示范

②合理安排练习、

复习

③充分有效的反馈

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4.

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

①活动的定向阶段

②物质化活动阶段

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④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35.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假设铜人太唠叨)

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同伴群体内部条件:

④认识失调

⑤态度定式

⑥道德认知

36.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①自我中心阶段

②权威阶段

③可逆性阶段

④公正阶段

37.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阶段:

①惩罚与服从②相对功利

习俗阶段:

①寻求认可②遵守法规

后习俗阶段:

①社会契约

②普遍伦理

38.

小学生品德发展特征

①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②言行逐步分化

③自觉纪律的形成

39.

小学生品德的培养

①说服

②榜样

③群体约定

④价值辨析

⑤奖励与惩罚

40.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

情,

意,

行的培养,

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

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

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41.

德育原则(正像制裁一尊书记长)

①方向性原则

②知行统一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④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⑥长善救失原则

⑦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⑧疏导性原则

⑨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2.

长善救失原则要求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发扬积极因素,

客服消极因素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

进行自我教育

43.

疏导原则要求

①讲明道理,

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

坚持正面教育

44.

说服教育法要求

①目的性明确

②富有知识性,

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45.

情感陶冶法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③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6.

班主任了解学生哪些方面

①学生个体

②群体关系

③学习和生活情境

47.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①书面材料分析法

②调查访问法

③问卷法,

谈话法

④观察法(最常用)

48.

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

②健全的组织结构

③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④班级成员之间平等,

心理相容的气氛

49.

常见班级模式都有哪些?

①常规管理:

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②平行管理:

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

③民主管理:

调动学生,

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每个人参与到班级事务

④目标管理:

总体目标、

小组目标、

和个人目标

5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都有哪些?

①备课

②上课

③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④课外辅导

⑤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1.

一堂好课标准

①目标明确

②重点突出

③内容正确

④方法得当

⑤组织严密

⑥表达清晰

⑦气氛热烈

52.

认识论的特点

①间接性

②交往性

③教育性

④简捷性

5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③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54.

教学过程的结构

①心理准备(引起学习动机)

②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⑤检查效果

55.

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巩固性原则

④循序渐进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⑦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56.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有哪些?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7.

启发性原则要求有哪些?

①教师应讲的少而精,

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设置问题情境,

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使学生学会思考

58.

谈话法要求有哪些?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②要善问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

小结

59.

班级管理的原则(材料题)

1)

方向

2)

全面管理

3)

自主参与

4)

教管结合

5)

全员鼓励

6)

平行管理

60.

影响学制的因素

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②社会制度

③人口

④年龄特征

⑤外国学制

61.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当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化

④高等教育大众化

⑤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62.

训练原则(煮花生特见效)

①主体性原则

②内化性原则

③特定性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12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概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探究求索精神,养成热爱生活良好心态综合性课程。其承担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丰富学生经验和情感,发展知识与能力,加深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价值观的功能。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就是形成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因素来源以及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实施条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学校资源、社会资源有机的结合。”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特点

2.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基础,树立学生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生活有良好的心态。所以,它的课程范围很广,不仅涉及了政治、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包括思想教育、科学教育、家庭教育等内容。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社会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课程的综合性也决定了课程活动资源开发的多样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真正与课程和教育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2.2教学的实践性

《品德与社会》涉及着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内容,因此,课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必不可少。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挖掘课程资源,课堂中在多种形式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实施应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感受。不知不觉中,明辨是非,洗涤心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全面提升道德修养。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遵循原则

3.1 教育性原则

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过程应该是基于教育的心态,基于开发的心态对于一切的文明成果进行借鉴与利用,从而能够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尽可能多的课程资源。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资源的教育性的原则,使得资源起到教育作用。

3.2 开放性原则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品德与社会的开放性就要求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进行教材的拓展,一方面选择对于儿童学生既有意义,又感兴趣的题材。对于课程的时间则需要基于实际的情况,允许进行时间的科学的调整,从而使得教学能够得到延伸。教学空间应该突破教材使用的局限,突破教室的局限。对于课程的开放性而言,对于教材的是开放性的文本还是活用的文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也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材的使用具有开放性。实际上,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开放性的教材的编制,为教师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3.3 针对性原则

对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目的就是能够使得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可以顺利的实现。因此,进行考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目标必须明确,对于和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对于各自的特征以及性质进行认识与把握,此时,才可以使得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保障。因此,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必须按照上述目标有效的进行。

四、《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般来说,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4.1调查学生的兴趣类型和活动方式

研究青少年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各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赏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成绩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的有益的参考资料。

4.2 挖掘教师的自身资源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利用程度和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课程的内容取舍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开发者以及课程资源利用的主体,任课教师本身就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

4.3 其他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主旨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使其具有爱心、责任心。所以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生产相结合,要合理开发利用社会、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并在教学时合理利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学生们也无时无刻的接触到媒体与网络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丰富充实课本内容,使内容更加贴切与丰满。

五、《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5.1课程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促进。首先,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开放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信息,这是教科书以及教辅资料无法提供的。其次,课程资源包含了学生的感受、经验、兴趣、知识等。学生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实现了自主学习与探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