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7:33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1

2.海南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期许。中共海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六届五次全会拉开了海南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大幕,为加快推进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不仅为包括学校德育在内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海南庆祝第30个教师节大会上,省委书记罗保铭、时任省长蒋定之寄语全省教师,要“以德正行、以身立教,当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守住学校这个道德高地,维护好教育这片精神净土”,勉励大家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当好海南“梦之队”的筑梦人,努力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宝岛人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势在必行。

3.海南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明确了全省教育深层次、关键性问题的改革方向,吹响了全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号角,海南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省教育厅制定的改革实施方案,首要任务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未来五年,着力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德育方式、探索构建学生品德发展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构建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新体系。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保持清醒认识袁正视发展差距袁直面新形势下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海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实施纲要》,紧紧围绕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应对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积极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新情况、新特点,努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中小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育人、服务管理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育人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充分肯定德育工作已有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严重地制约了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这对新时期的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海南全体德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在已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三、把握关键袁统筹协调袁不断提升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德育工作是一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整体工作,也是一个牵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需要认真思考、正确处置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加强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防止四种倾向。

一是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防止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教师主体性的倾向。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学生既是客体,也是主体。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和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因素,德育的效果归根到底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当前,海南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大多只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学生很大程度上只能唯命是从,成为“被塑造”的客体,其结果必然是大大降低德育的效果。当然,强调学生主体性,并不是要教师片面地去迎合学生,忽视甚至否定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师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如果没有教师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德育工作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海南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以“引导”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引发和调动起来。同时,要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辨别和思考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求全体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持言传与身教并举,通过在学识、品格、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做出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二是要处理好教育管理与能力建设的关系,在防止忽视督促指导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提升工作能力的倾向。加强教育管理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小学德育工作成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基本遵循。海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花大力气加强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检查、指导,狠抓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方面,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想方设法,积极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宣传格局,加大对中央、教育部和海南省有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认知认同,积极动员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另一方面,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关心和领导,要主动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同时要加强与共青团、妇联、公安、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打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防止忽视当下重点工作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构建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倾向。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小学德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抓好这项重点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以及其他各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引导学生将“三个倡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建设德育工作长效机制,首先是各校要制定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考评制度,每学期进行评价。其次是各校要健全完善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并按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开展专项师资培训。第三是各校要按标准配备专职德育课程教师,带动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2

我们许多的学校德育干部从接受学校德育工作任务开始,就常常延续上任德育干部的做法,一开始就忙碌于各种活动方案的设计及活动的准备,而对于德育工作到底抓哪些,怎样抓,却没有更多地去理会和思考。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段话从三个方面非常明确地回答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首先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环境,分秒都是德育时间的大德育观;其次,要把实践体验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第三,要以让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第四,德育工作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逐步实施。显然,如果我们把德育工作简单地看成是搞活动是不够的。

二、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我们经常说要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许多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地探索。我觉得,要真正提高德育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我们的学校做到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这里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学生服务什么,也就是说学生有什么需要;二是怎样服务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学校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社会运动的第一动力,是一切行动的生命线。德育工作只有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才能有生命力。老子说:“德者,得也”,朱熹说:“正其义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自在”,这些都说明需要是德育的目的和指向,德育是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生有什么需要

1.爱的需要

社会的急剧变化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当今社会就业矛盾的日渐突出,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为了好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物质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却关心的较少,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家中看父母的冷面孔,在校受到同学的嘲讽,教师的不满,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关心,造成学生心理上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理想的工具,强迫孩子学习兴趣不高的各种技能,如:书法、钢琴、绘画、奥数等,造成孩子身心疲惫,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第三,离异家庭数量剧增,这种家庭的孩子,很多得不到父爱、母爱,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忙于生活奔波难以得到物质、精神上的关心,富裕家庭父母同样忙于财富奔波,得不到应有的心灵沟通。

2.自我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想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的愿望。有些学生因经常犯错误、经历失败,自己本人有摆脱过失走出阴影的强烈需要,而家长和老师往往不究原因,简单地将这些学生列入坏学生、后进生的行列,使他们承受较多的责难,难以摆脱失败的阴影。现行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对人才认识上的偏差,文化科成绩好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素质,往往被错误地看成是“闲活”,使许多学生产生成长的困惑,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娱乐和运动的需要

喜欢娱乐和运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娱乐和运动需要愈加旺盛。学校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之社会、家庭造成的过重升学压力,使学生忙于学业,平时娱乐和运动的时间很少。许多家长不但不提倡学生参加必要的娱乐和运动,相反以各种理由,千方百计地限制学生正常的娱乐和运动,造成学生体质差,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出现畸形的娱乐观。

4.社会交往的需要

大多数学生喜欢与同学或同龄人交往,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日益加剧。而许多家长以孩子交往过多影响学习为由限制孩子之间的交往,使许多孩子难以感受真正的友谊,陷入孤独。5.人格独立的需求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上辈对孩子呵护有加,以避免孩子闪失为由,对孩子处处不放心,事事过问。学校以安全为由,处处限制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对一些玩皮的学生甚至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讽刺挖苦学生,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人格的独立,造成学生人格不健全或是过分地依赖父母和老师,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怎样满足学生的需求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我们的学生当作活生生、有思想的人来对待。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忽视了应按人性本身发展的规律进行德育,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划一的,德育的方式是强迫式、命令式的“我说你做”,用事先设计好的道德规范将学生塑造成学校和老师心目中的理想模型,造成德育低效,甚至无效。德育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高、空、虚的德育要求最终都是无法真正落实的。德育只有在学生正确地满足自己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用学生自己的行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2.设置德育情境诱发德育情感。良好的德育情境是产生良好德育情感的必要条件,有了良好的德育情感,道德认知才有可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升华为道德行为。德育情境包括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尽力优化学校的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净化环境,绿化校园,放置雕塑,布置“小品”,美化墙体,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校园人际关系和校园舆论氛围等等;另一方面,要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整合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化社会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改善家庭的文化环境。

3.实践体验。学生有着强烈的实践欲望,他们想通过实践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更想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实践是学生获得道德感知的最直接路径,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碰撞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外德育基地、社区资源,广泛开展“雏鹰假日小队”、“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实践活动;“当一天家”、“当一天校长”、“消防警的一天”等角色体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探究项目、自定探究课题、自己开展调查研究、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等研究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在发展中满足、在满足中完善自己,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三、德育过程中的几点注意

(一)正确处理学校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矛盾

一所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问题是所有行政领导、教师关注的头等大事。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尽量减少学生的活动,减少学生出校门的次数,甚至规定学生在校内不准奔跑。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有运动和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强烈需求。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对学校最不满的地方是学校管的太紧,希望能增加实践的机会。我想这对矛盾不解决,我们的德育工作会始终难以解脱束缚。怎么解决?

1.给学校松绑

加强学校安全事故的立法工作,明确学校安全事故的责任,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压在学校身上。要完善现行的学生安全事故责任险,把学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一部分由社会来承担。如果是学校疏于管理造成的,学校自然难逃责任,如果非学校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则应由社会来承担责任,由作为学生第一监护人的家长和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责任。

2.给老师松绑

学校要通过建章立制,加各自的职责,不能一味地将压力转移给教师。确实是因为教师原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教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如果不是教师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则教师可以完全不负责任。

3.加强宣传力度,为学校创设健康的舆论环境

要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使社会、家长能正确对待、处理学生校园安全事故,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不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还学校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学校并非一味地想推卸责任,而是希望社会、家长理解学校管理的难处,不要把一些无辜的责任强加于学校,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步履维艰。

(二)学校要求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要求往往是用一把尺衡量,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就是很好的见证。自然,学校的要求有其正面的作用,他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道德要求平台,学生在攀登这个平台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要求。但相反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它很难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全体性。承认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意味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不但要保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力,而且还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予均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平、民主、人人成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衡强对教师的管理,在安全问题上要明确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有些国家甚至主张:“政府决策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于所有人的学校,而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上学读书。每一个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并有权享受好的教育。这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获得‘成功’。”可见,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多数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的做法,已被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所唾弃。

2.整体性。整体性是指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之所以强调整体性,是因为完善人格的培养“不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品行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和手段、确定原因与决策的智能同样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在道德教育中过分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人的整体发展受损。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3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让制度落实到位

(1)完善学校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安全保卫工作奖惩细则、防火、防盗、饮食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堵塞漏洞,确保安全。

(2)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安全工作列入各相关人员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建立健全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学校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按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迅速而有效地开展应对工作,将突发安全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实行分级管理、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学校与年级主任、班主任、一线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二、增强安全意识,制定班级安全措施

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要时时抓安全,事事抓安全。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一套严密的安全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常抓不懈。每天要进行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灭事故隐患,确保学生在校安全。老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充分信任,充分认可。

三、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科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和地震,安全事故有关的内容应该详细的讲解清楚。我想只要老师多讲,真的从心底关心学生,他们会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其次,一定要让学生彻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后果,结合这些身边的事故带领学生分析发生的原因,这些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了解他们的危害,他们才不会犯错。而对于其他的事故,为了防范于未然,经常提上课堂,让他们时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

再者,教会学生临危不变的处事态度,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多花点时间对学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理论上的教育,习惯上的培养,万一遇上紧急状况,也不用担心。

最后,要利用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课,专门给学生讲安全知识,开展防震安全演练火灾逃生安全演练等安全演练活动。

四、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我们学校要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以及每个新学期开学、每周晨会、例会等时机,大张旗鼓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要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学生重视安全的意识。要充分利用主題班会、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要把安全教育与校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并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要把安全、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让学生有一定的课时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五、严格校园安全防范检查

我们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各项制度,加大投入,完善安全设施,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和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与教学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要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倒屋伤人事件的发生,要严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4

然而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因为所在的工作领域有所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德育工作者工作目的的差别。领导层的德育工作者强调的是“大德育”,突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以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的崇高信念为内容,以教条式的灌输、空洞的说教为教学手段,这样的德育效果不仅所获甚微,往往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但这种大德育的教育又是必不可少的,决定着整个德育工作的方向。失去这样一个基本方向,德育工作将会是乱无头绪,无所适从。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所亟须的是“小德育”层面的问题。“小德育”突出的是道德教育,其以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是非观、价值观为内容,多采取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的方式,相对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但是无论是情景教学还是案例教学,能吸引学生注意的往往是案例本身,一旦涉及到理论,不同的学生接受情况又有差异。可见,德育工作者本身的德育目的是存在差别的,只有正视这种差别,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目的进行相对明确的分工,才能保证德育工作有效展开。

我们还发现,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忽视德育客体的差异性,采用统一的理论化政治化的目的进行德育工作,只会让学生丧失对德育课程的兴趣,使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德育目的渐行渐远。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德育工作者就游走于“大德育”与“小德育”之间,为了不失去方向而采用前者教育培养学生;又为了吸引学生和解决实际问题,又不得不以后者引导教学。可见,有必要对高校德育的层次性加以明确。

明确的高校德育目的能够调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动员德育工作者为实现确定目标而努力奋斗。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德育工作的效果是通过实践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应当根据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对德育效果加以认定,所以对其工作效果的考察具有长期性,不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可以作出判断的。另外,德育工作本身的主观性,使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际心态对德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明确高校德育目的及其层次性和针对性,才有利于帮助德育工作者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开展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德育目的的层次性

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需要说明的是,处理下述层次性关系时,并不是绝对矛盾的,而是根据对象的不同作出适当的调整。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7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当今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与问题。

一、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缺乏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

道德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有着规范、约束的作用,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网络道德对人的网络行为产生着规范与约束的作用。然而,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再加上网络上的思想意识复杂多样,导致很难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网络道德标准。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网络行为,但在网络上依然活跃着黑客入侵、病毒传播以及不良信息传播等行为[1]。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也并不了解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因此,其在网络上很容易会出现一些欺骗他人、发表极端言论等不良网络行为。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德育方式比较单一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德育方式来开展德育工作。但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大多班主任往往会采取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大道理的方式,这些理论知识枯燥乏味,而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德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低下,德育效果不高。

3.德育观念较为陈旧

当今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与问题。部分小学班主任没有正确认识到网络对教学与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只看到了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让学生远离网络,这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2]。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一味地给学生传输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并要求学生服从自己,这种德育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没有理解道德知识,从而无法形成自我认识,也意识不到自身在道德方面的问题,德育效果不高。

二、网络时代下,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

健全的、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有利于约束不良网络行为,促进网络的绿色、健康发展,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日常网络交流过程中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做到明辨是非,最终实现道德修养的提高。第一,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在法律层面上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第二,应当加强网络技术方面的建设,尽可能地消除网络上存在的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为小学生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2.应用科学的德育方式

网络上的资源信息非常丰富,我们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探索科学、有效的德育方式,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一,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地对网络知识进行学习,并要熟练掌握基本的网络技能,熟练运用科学的网络技术开展在德育工作。第二,学校应当创设专门的德育网站,通过有效利用网络,来掌握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并给予积极的引导。第三,小学班主任还可以开设德育贴吧、德育论坛,并利用德育贴吧、德育论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知识的普及,以全面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

3.创新德育观念

小学班主任应当采取各种方法,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改变以往理论灌输的德育模式,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网络时代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当将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正确认识到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切忌一味否定网络。此外,我们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创建讨论组,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及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4.丰富德育内容

第一,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可以针对网络上的焦点问题、热点事件进行讨论,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给学生传授积极向上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全面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例如: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观看《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从而进行情感教育。第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当今网络时代下,网络是小学生查阅资料、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从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严格遵守网络道德。

5.提高家长的重视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3]。当今网络时代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十分便利,因此,作为班主任也要采取各种方法向家长宣传德育的重要性,来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家长通过借助网络来配合德育工作,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引导,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结语

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还有利于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文艳.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17-20.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6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

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7

“大德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核心概念,反映其内在属性和重要特征。无论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内涵属性研究,还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整体属性来认识,其核心概念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和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德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德育实践相结合,指导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党的德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科学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围绕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性地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德育领导、地位、目标、方针、任务、原则和育人实践等德育的重大问题,内在形成了发展性、指导性、整体性的科学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首先表现为“大德育观”思想。邓小平同志依据“两个大局”,从整体上设计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对党的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总体布局。他说:“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1]306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确立了他的政治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他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观。他再运用唯物史观、政治观和经济观,分析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际,确立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168的民主观。邓小平同志再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运用其政治观、经济观和民主观,分析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归宿点,确立了“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1]64,“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63的社会观等。这就构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在这一完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内,当然也内含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他说:“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26这就科学表达了在新时期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时代特征下,党的德育思想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坚持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开创党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江泽民同志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他要求全党同志站在“四个认识”高度来认识党的德育工作,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他强调这是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这方面的问题认识清楚了,处理好了,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一个根本的切合实际的基础。”[5]76他还提出了“四人”的德育任务,“四信”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这就从治国的战略大局,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安邦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党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来谋划。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的事业。”[6]“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7]3正是在这样的大势大局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德育观,着眼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大局,阐述党的德育工作服务大局的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强调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7]1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7]11-12这就强化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理政的全局理念,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对于打牢全党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地位;彰显了进行理论武装的极端重要性,突显了开展共同理想教育、强大精神力量凝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从发展的历史观出发,把握时展的大势,深刻阐述党的德育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增强人民和国家的精神力量。他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特别强调作为党的德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说:“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8]重点提出了“两个巩固”的思想。充分表达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的德育工作的大局、大势和大事。同志在新常态下还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他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这实际上就回答了以怎样的大德来治理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综上所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观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道路、理论、制度作出了整体性的全面深刻阐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德育思想,内在地也必然反映其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伟大实践的客观存在,必然反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全面性。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内在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反映了党的德育目的属性和本质,体现了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规格和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这也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穿到底。”[2]106-107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数以亿计的合格人才,一定要把我们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搞上去。特别注重党的事业人才培养和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他说:“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1]380这就明确回答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最根本的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28“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2]256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5]294“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47-648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出发,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0]。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战略高度,科学地进一步回答了党的德育工作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培养“有梦想”、有担当、有本领、有大德、能实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就要求全党同志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领社会风尚。他说:“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党,来引导我们前进。”[2]44“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1]112江泽民同志说:“中央一直强调,全党同志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1]他还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认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这是党的德育工作一项根本任务,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点论述了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用“四有”教育全党全国人民,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培养人。党的德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要切合实际,注重实效,要“接地气”,要“抓铁有痕”。这就针对性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党的德育领导、方针、政策、目标、原则与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并通过一系列党的德育文献、文件和实施意见,直接指导着党的德育实践发展。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这些政策和文件规定着党的德育实践方向,指导着党的德育实践发展,体现了党的德育理论、德育政策与德育实践有机统一的整体性。

(本文可能不完整,需要完整的世界哲学论文,可以联系网站客服)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方法的整体性

任何一种科学思想体系都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思想方法。它反映着思想体系内在联系的基本原理的逻辑关联和思想方法。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就是贯穿着科学的德育观和严谨思想方法的体系。首先是党的德育思想在世界观层面上的方法论,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理论基础。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德育工作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143他还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114其次是党的德育理论结构体系层面上的理论思维和思想方法。一是从新时期实际出发,党的德育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念、原理、观点、原则和方法;二是对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属性与本质的揭示;三是对新时期党的德育价值目标与方针的新规定;四是确定新时期党的德育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五是确立新时期党的德育功能与服务大局的思想方法;六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科学思想体系这六个方面的理论思维和方法论,整体展示了对党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凸显党的德育理论思维与思想方法的大视野与大局观。由此理论思维与思想方法所形成的党的德育人民性与党性统一论、德育本质论、德育保证论、德育功能论、德育发展论等,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体系中逻辑关联的系统性、思维性和发展性。其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战略思维与实践层面上微观的方法论。在战略思维方法论上突显党的德育工作为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战略构想及其战略方法的整体性:即党的德育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原则、战略要求。在这一战略体系中还体现出党的德育战略实施的微观工作方法。党的德育工作要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要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的创建活动相结合,要与国家重大纪念日和重大节日相结合,要与先进典型示范引导相结合,要与现代传媒技术运用相结合等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世界观层面上的方法论,理论体系结构层面上的方法论,德育实践层面上的微观方法论,构成了其科学思想体系理论思维与思想方法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2.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8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观的完整性

“大德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核心概念,反映其内在属性和重要特征。无论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内涵属性研究,还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整体属性来认识,其核心概念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和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德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德育实践相结合,指导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党的德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科学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围绕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性地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德育领导、地位、目标、方针、任务、原则和育人实践等德育的重大问题,内在形成了发展性、指导性、整体性的科学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首先表现为“大德育观”思想。邓小平同志依据“两个大局”,从整体上设计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对党的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总体布局。他说:“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1]306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确立了他的政治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他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观。他再运用唯物史观、政治观和经济观,分析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际,确立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168的民主观。邓小平同志再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运用其政治观、经济观和民主观,分析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归宿点,确立了“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1]64,“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63的社会观等。这就构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在这一完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内,当然也内含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他说:“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26这就科学表达了在新时期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时代特征下,党的德育思想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坚持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开创党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江泽民同志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他要求全党同志站在“四个认识”高度来认识党的德育工作,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他强调这是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这方面的问题认识清楚了,处理好了,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一个根本的切合实际的基础。”[5]76他还提出了“四人”的德育任务,“四信”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这就从治国的战略大局,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安邦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党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来谋划。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的事业。”[6]“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7]3正是在这样的大势大局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德育观,着眼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大局,阐述党的德育工作服务大局的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强调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7]1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7]11-12这就强化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理政的全局理念,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对于打牢全党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地位;彰显了进行理论武装的极端重要性,突显了开展共同理想教育、强大精神力量凝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从发展的历史观出发,把握时展的大势,深刻阐述党的德育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增强人民和国家的精神力量。他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特别强调作为党的德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说:“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8]重点提出了“两个巩固”的思想。充分表达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的德育工作的大局、大势和大事。同志在新常态下还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他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这实际上就回答了以怎样的大德来治理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综上所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观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道路、理论、制度作出了整体性的全面深刻阐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德育思想,内在地也必然反映其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伟大实践的客观存在,必然反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全面性。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内在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反映了党的德育目的属性和本质,体现了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规格和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这也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穿到底。”[2]106-107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数以亿计的合格人才,一定要把我们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搞上去。特别注重党的事业人才培养和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他说:“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1]380这就明确回答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最根本的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28“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2]256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5]294“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47-648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出发,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0]。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战略高度,科学地进一步回答了党的德育工作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培养“有梦想”、有担当、有本领、有大德、能实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就要求全党同志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领社会风尚。他说:“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党,来引导我们前进。”[2]44“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1]112江泽民同志说:“中央一直强调,全党同志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1]他还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认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这是党的德育工作一项根本任务,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点论述了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用“四有”教育全党全国人民,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培养人。党的德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要切合实际,注重实效,要“接地气”,要“抓铁有痕”。这就针对性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9

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超越,其标志是制造并使用工具。伴随着这种创造,“人的意识”不断增强,选择和改进是“意识”烙在工具制作上的人的痕迹。从第一把石斧开始,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制和使用试验后,人必定能选择最适合的动作方向和动作力度,能选择最坚硬的石头作为打制的材料和工具,并不断改进打制的程序,这是最原始状态的“工艺”。而脑神经元已经相当发达的猩猩,即使它也可能偶而拣起地上的石头来敲坚硬的干果,但它的动作完全没有“工艺”意义。如果说动物的这种生存本能也可以称为“生产”,那么,“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1]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也包括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工艺”,工艺凝结着预前、优化、能动等“人的意识”。人类进行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选择(即使是最早的石斧),使“人的本质”一方面对象化为人工自然,一方面积淀为工艺文化。后者给社会的多层面、多领域以深刻的影响。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精神生产部门,工艺的推动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工艺的进步带来产品的优化甚至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科技界、企业界的共识。这一认识很快也移植到教育界,本世纪60年代末,教学技术依托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教育工艺学诞生了。

中小学德育工艺属于广义的教育工艺学范畴,和后者有着共同的理论依托:工艺进步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德育的工具、手段方面借助于现代科技,改进施教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中小学德育效度,是有正向作用的”这一表述应该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说是“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乃是因为以上分析的仅是“德育工具系统”,仅是“技术性考察”。由于德育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德育工艺要研究人的“产出”(表现为人的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物的产出;不是完成一个工件的制作,而是完善一代灵魂的塑造,因此,如果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只作工具性、技术性思考,不仅是不够的,而且是有偏颇的。

任何凝结了先进科技的教学工具(媒介)都代替不了教师的讲授地位。整个德育以至某一德育教程的实施和完成,都离不开施教者教学语言传递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即便是教学技术媒介的设计与运用,也反映了施教者的匠心和情意倾向。施教者的素质(尤其是道德、审美、心理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德育的效度。

无论是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还是德育实际工作的经验,都表明一个规律:要打通受教者接受德育信息的心理通道,往往需要情意手段。工具意义上的技术手段(不是心理技术)无论其科学性如何严密,在情意领域却常常会一筹莫展。何况,德育对象在自我教育层面同时是德育主体,其主体选择、适应和享用功能往往受主体情意的强烈支配。因此,德育工艺不能简单称作德育技术,它是在现代科技介入德育领域的同时仍然不失去教育机智、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感应的德育方法系统。工业技术领域的工艺学理论,一旦给予德育工艺假说以技术论、工具论的影响,就必须同时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改造,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上、从工程与心理的结合上、从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上规定德育工艺的理论构架和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我们这样来表述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在中小学德育目标被正确设定的前提下,如果运用先进的德育工具和技术辅助德育施教,并运用情意手段打通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通道,努力提高德育施教技艺水平,设计完善的德育工艺,改善传统的德育方法,以形成最优化的德育操作系统,就能大大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度。(二)操作定义

中小学德育工艺,可以概括为“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施教过程中,就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德育手段的现代化乃是现代社会德育的必然要求,它既包括工具的现代化,也包括用现代思维及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论来指导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现代中小学德育问题。

作为操作应用研究,中小学德育工艺关注德育过程中所有影响德育效度的参与要素。教育工艺学把其研究对象划定为“教材与教具的构成与功能”、“教授者的构成与功能”、“学习者的构成与功能”三项[2]。其操作模型大致如下图:

(附图{图})

这一模型图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学(教育)流程的大致面貌,揭示了教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它已把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操作定义中最重要的变量都描述了出来,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解析得非常正确。但是,它还没有能涵容教学(教育)操作流程中参与作用的所有要素。我们的研究认为,德育施教过程中发生着重要作用的变量,除了施教者、德育媒体、受教者以外,还有德育情境和德育程序。

德育情境是德育实践赖以发生、运作的物质基础(时空)和德育施、受双方在德育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情感与意志乃至人格互相感应的结合。无论何种德育活动,特定的时空因素、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情绪,都会影响德育效度,或使其得到强化,或使其受到削弱。特定的德育情境会使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受到影响。研究情境对德育的影响,既可从硬环境的作用,亦须从软环境的作用来考察,考察人际的相互作用,施受双方的情意互动。总之,在德育施教过程中,德育情境这一操作要素从开始到终结,即作为背景,又作为工艺环节,发挥着“场”和“力”的双重作用。

德育程序是施教者为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德育对象、内容、要求,整合参与施教的所有要素,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设计并实施的德育活动的方式与步骤。德育程序的设计与实施,能对德育过程进行有力的制导和有效的调控。它的运行在施教者德育机智的辅助与补充下,使德育活动既“顺其轨”又“畅其流”。因此,德育程序必然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视野里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把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操作定义概括为:中小学德育工艺,就是在德育目标确定以后,从追求德育效益出发,研究施教者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德育媒体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受教者的构成与功能,创设使德育信息达到最大可纳量的德育情境,设计并实践能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德育程序,通过整体的、全程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操作,形成能达到最大德育效度的方法、工具系统和教育技艺流程。

二、研究过程及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课题在进行了调查研究、培训教师、组织研究队伍、设定子课题项目等一系列准备以后,于1991年底正式开题。我们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将课题建设向前推进。

(一)理论研究

1.广泛借鉴,完善理论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虽然可以从教育工艺学中汲取理论营养,但由于教育工艺学本身十分年轻,其理论建设尚需不断补充、丰富,因此,我们从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家的实践和论述中挖掘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德育方法,从国外道德教育家的实验和研究中考察操作模型,梳理若干德育施教中的工艺范例,加以分析、提炼,结合中国特点,形成我们自己的工艺理论素材。另外,我们尤其重视当今我国中小学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改革探索,分析他们的成功做法,归纳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而探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建构我们自己的中小学德育工艺理论框架。在借鉴考察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和西方哲学一样,西方道德教育崇尚理性,注重分析,强调科学精神,其德育操作研究的实证色彩浓烈;现在,国外德育工具、设施、教学手段的科技化水平较高。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效率原则、最优化原则和预前性原则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崇尚感性,注重整体,强调人文意趣,其德育操作的审美色彩、情感色彩浓烈,在创设德育情境方面有独到、深刻之处。国外德育工艺中的情境,往往是“问题情境”,即向儿童提供道德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借此训练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中国传统的德育情境,则是浸染着施、受双方情意,负载着德育信息的“德育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施教主体的资质、修养,强调“身教”。中国传统道德还极其重视情感与人性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它既体现为一种道德教育思路,道德教育理念,又表现出道德教育的一种操作样式。”[3]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整体性原则及用人文精神改造工艺,避免单纯技术化倾向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应该汲取中西方德育技艺中的各自长处,其德育工艺研究既注重科学实证意义,又注重人文精神取向,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这一理论认识,对于形成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与操作定义(如前所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2.确立工艺原则,规范控制实验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多数属于行动研究。由于这项研究的特殊性质,其变量控制不可能在严格的“实验室”状态下进行,基于此,总课题组对子课题组采取“准则控制”方式,研究设定中小学德育工艺原则。

(1)可操作原则

德育工艺研究特别关注操作性、应用性,更多地在德育具体、微观的方面进行研究,在行动上、做法上进行设计、选择与实施研究,而不作经院式思辩。中小学德育工艺遵循可操作原则,一方面规范课题研究始终在操作层面展开,避免研究范围的宽泛;另一方面,要求在工艺设计中,决不能脱离实际,而要从中小学现有的德育工作基础出发,在开发德育的硬、软件,完善一系列德育基础设施、工具等建设时,做到因地、因校制宜,土洋结合,追求操作效果,既不能等条件尽善尽美才有所作为,也不能不顾条件限制好高鹜远。

(2)整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忽略德育的任何一个要素和任何一个环节。系统论的“木桶原理”在中小学德育工艺中同样适用:德育工作的效度,往往受那些“短板”——相对消极的、有缺陷的甚至产生负效应的因素影响。只有所有参与德育过程的各工作要素整体优化,方能取得理想的德育成效。整体性原则体现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全员育人机制、全课程领域,还体现于中小学德育的施教区域范围的广泛性和整合性,即在经常、普遍的联系中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

(3)预前性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着中小学德育工艺的能动性。讲求“工艺”的德育,必定十分讲究设计,尤其是可以有所准备的、较为规范的德育施教过程更是如此。即便是随机出现立即需要进行德育施教的问题,预前性原则也要求施教者运用教育机智,调动平时积累的德育施教经验,立即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处理意向和调适机制来解决突发、偶发事件或问题。是不是有预前意识,也就表现了是不是真正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是体现了人的自主自觉的意识活动。

(4)最优化原则

追求最优化是工艺最基本的精神。换一种表述,德育工艺完全可以称作“德育最优化操作”。最优化原则,首先体现在对德育工作的操作设计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设计会有所“损耗”,最优化设计与操作损耗成反比,即设计的优化程度越高,则损耗率越低。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德育工作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德育施教过程不仅是技术性的规则复现过程,更是艺术性的创造工作过程。最优化原则要求整个操作是一个精心实施的过程,是一个相机调控的过程,要求特别重视反馈、即时评价和适时矫正。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对德育工作的自觉总结上,按照工艺精神组织的德育活动,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逐步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不断筛选,不断积累,再在新的实践中不断验证,形成较为稳定的工艺模式。以上所列四条主要的中小学德育工艺原则和其他教育原则,如序列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反馈—矫正原则等一起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各子课题实证研究以指导与规范。理论研究在这一方面也不断发展、完善。

(二)实证研究

1.中小学德育工艺是实际操作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实证。在实证研究方面,5年多来,我们10余个子课题研究项目承担学校(或单位),在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同时推开,坚持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创造、积累了大量德育实际操作经验,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范式,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这一应用研究以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下面是子课题研究项目一览表:

(附图{图})

2.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与德育整体改革紧密结合,使我们的研究既从德育实践中获取永不枯竭的事实之源,又为德育改革注入科研的生机与活力。

第一是德育队伍的优化。

开题之初,我们即通过报告会、科研读书班、小型交流研讨等活动,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德育工作任务和课题规定目标的实现。

许多子课题学校,将校内德育队伍重新调整:班主任、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团队干部等多条德育工作“线”,统一由新成立的德育处管理,形成了德育主体的工作合力。

我们注重社区教育中德育主体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总参离休干部王遐方,多次接受我们邀请,到子课题承担学校做报告数十场。“南海守礁王”、某部参谋长龚允冲,将在祖国南疆飘扬过的五星红旗赠给家乡教育部门,我们组织千名中小学生在1996年10月1日举行广场升旗仪式。平时,我们请法院、检察院干部到学校做法纪报告,请宣传部领导到学校做形势报告。通过一系列活动,使社区德育力量整合进学校德育队伍之中,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主体,在新形势下同时又是受教者(通过教育父母来教育学生)。许多学校的家长学校坚持数年,课程建设完备;另外,家校结合,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形成特色,成效显著。

第二是德育课程建设。

加强主导性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是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一方面抓教材建设,编撰《南通德育人文景观》作为地方乡土教材,还补充若干思想政治课、交往课教材等。另一方面抓教法改革,通过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总结出实事求是说真话、理直气壮讲真理、师生互动融真情、务求实效显真功等原则与方法。

加强辅助型、濡染型课程的德育结合与渗透,各学科均坚持“双纲”(教学大纲、德育大纲)备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求自然渗透和有机结合;所有子课题承担学校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育人的良好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德育格外讲究知行统一,因此加强活动课程是我们课程研究的重要方面,各校创造出许多新颖的活动形式。总课题组则抓综合型大型活动。如组织1995年度优秀中小学生代表赴京参加国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活动。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升旗仪式、在国旗护卫队军营一日生活、拜访老红军孙毅、参观圆明园遗址和芦沟桥等,使学生在短短几天里受到深刻教育。再通过他们回来后的辐射作用,造成更大范围的教育影响面,可以说是一次大投入(财力、精力)换来大回报(受教面大、受教效果强)的成功尝试。

第三是德育媒体、工具和基地建设。

除了上面说到的印刷媒体(教材)外,声像媒体、计算机媒体在各校得到普遍的开发与利用。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市电教馆,将南通地方德育资源、人文景观以及大型德育活动制作成专题教学片,供学校使用;各中小学在德育教学与活动中大量使用投影仪、电视、录像设备和计算机。特别要报告的是我们的德育基地建设。海安县中学的校办农场、江苏省南通中学与军垦系统东方红农场联办基地,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都体现了自主性、主体性特征。海安县中学的农场,被列为江苏省德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学校自办的德育基地。通过个案和行动研究,德育基地已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形成了较规范的运作工艺系统。第四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受教者的心理问题,既关系到德育信息通道的畅通,又是德育工作的目标对象。我们多数子课题承担学校都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课程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考核,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引进和改制适合本校使用的计算机心理教育软件,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工作格局,教育效果十分明显。

第五是德育方法的改进研究。

改进德育方法,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这里讲的德育方法,既指微观意义的操作技艺层面,又指中观意义的方法类型层面,还指带有宏观决策意义的改革举措。开题以后,课题组发动广大教师从成功的德育工作经验中筛选、总结,撰写了大量德育工艺案例,其中不乏方法得当、技艺精湛的施教实录,再反馈到广大教师中,使技艺层面的德育方法成为全体德育施教者共同的工作财富。而“德育性态研究”、“少先队操作工艺”等则属于中观意义的方法类型层面。在决策层面上,总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从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考核的现状与要求出发,提出1995年南通市中考政治课开卷考试的建议,经教委论证后被采纳。这一做法实施后反应良好,省内有的兄弟市也采用了我们的做法。在评价研究方面,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博采众长,结合德育工作实际编制出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考评系列,该工具经试用,得到不少德育工作者的肯定。

三、成果与讨论

(一)课题研究促进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善

1.从子课题研究报告中看,各中小学学生的道德风貌均呈现可喜的变化,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校、市、省级三好生人数逐年增加,参与研究的全部子课题学校都被评为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其中有5所为省级德育先进学校,有5所被评为省模范学校。

2.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参与研究的教师。这些教师的德育实际操作技艺和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伴随着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得到同步增强与提高。他们从科研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推动了教育效益的提高。再由他们去影响带动其他教师,就会形成育人效果不断增大的“链式反应”。

3.实证研究一方面为理论建设提供了大量事实材料,另一方面也通过筛选、试验、再筛选、再试验,形成了相当一批德育实际操作的工艺范式。如德育基地活动模式,心理咨询技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社会化、活动化形式,等等。

4.经过5年多的研究,课题组获得较为丰厚的理论成果:一批有创见的于教育报刊;体现课题研究集成性的成果——《中小学德育工艺论稿》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总课题与子课题全部15个研究报告完成并结集;许多子课题学校编印了自己的论文集、案例集和补充教材。

(二)研究工作走出了自己的探索之路,表现出一定特色

1.教育科研工作、教育实际工作、教育行政工作三方面结合,发挥合力作用,保证了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决策、操作的科学性。

2.参加研究工作的子课题承担学校,有重点中学、实验小学,也有一般中小学;有城市中小学,也有乡镇中小学。多方面的实证研究为课题理论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事实支持,课题也因此而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扩大了成果的适用领域。

3.如前所述,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致力于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探索及二者的结合。德育情境的提出和创设研究,应该是对教育工艺学和德育学的贡献。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三)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的价值

1.从理论建设方面看,作为教育工艺学的分支,我们的研究为这门新兴的年轻学科增添新的研究内容,并以情感性、审美化和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对特别注重科学性、技术化的教育工艺学进行丰富和补充。作为德育学的分支,我们的研究注重通过汲取德育基础理论营养,建构应用理论体系,在操作性、应用性上下功夫,为德育学增强可操作色彩。

2.从德育实际操作方面看,该项研究作为解决德育现实难题的对策性研究,对德育方法系统的改善作用是明显的。中小学德育工艺的实践意义已被许多中小学德育施教者所认识,他们自觉地将德育工艺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用显著的工作成绩证实该项研究的实际价值。

该项研究从开题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如德育媒体工具的优化开发,特别是计算机德育软件的制作与使用方面,研究成果还不理想。这一不足,我们将在今后努力弥补。而德育工艺学的理论体系,则更需要从幼稚走向成熟。

注: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10

关键词: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思考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传承道德文明,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如今,我国的教育方针依旧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不过,处于重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似乎并不令人拍手称赞。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所表露的矛盾更为突出,不容小觑。

一、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德育工作者角色上的矛盾

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除思想政治课教师之外的其他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校内工作者,有意识到自身的德育职责并充当着德育工作者的角色。然而,其德育素养参差不齐,彼此之间也很少有相应的德育问题沟通,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施加着对学生的道德影响。这样便很可能导致学生在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影响其道德阶段的提升。另一方面,上述除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外的其他学校工作者并不把德育作为自己的“份内事”,从而很容易忽视自身在学校工作中所表现的道德行为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从而,这种被忽视的道德影响便成为了原本就处于道德认知低水平的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上的无形阻力。

(二)德育的理论内容泛化

中小学生的相关德育课程中,理论“占半边天”。在这里,笔者想表达两层含义。一方面,德育教师所传达的道德理论内容较多,而以实践的形式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较少。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道德表现,教师也很少作出评价或给予指导。“一切向分数看齐”是现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实际目标。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偏理论,带有较明显的政治倾向,缺少道德教育的本真生动性,不贴切生活现实,德育内容生硬刻板。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热情。以上两个方面都阻碍着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道德水平的评价滞后

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点对象。但在中小学里,其评价体系很单一,并不完善。受我国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小学更多地是关注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表现如何,并没有专门教务人员做跟踪调查并做出道德评判,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也是把注意力放在德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相关道德内容是否内化到学生的德行中去,似乎并没有得到重视。这样的结果就是,无从把握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对德育课程的进一步实施相当不利。

二、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澄清

在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或政治课程中,并无明确规定德育只是其直接任课老师的职责。在《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也提出了对其他学科的德育要求。因而德育并非是思想品德或政治课老师的“特权”,笔者认为所有中小学的校内工作者都是道德的影响者,都在无形中对中小学生起着道德方面的示范作用。班杜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以大量的实验材料突出强调人类的学习多数情况下实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道德教育也不例外。①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也不能把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具体到某个教职工。“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者的完善品格是书本及任何奖罚制度所不可比拟的力量。任何教育者都有责任对学生加以优秀的品格影响。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促进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在德育理论中容纳实践价值

针对德育内容理论化的倾向问题。首先,应从德育教师着手调整。要使德育工作者明白道德教育的重点不在于道德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内化和外行”。马克思认为,品德是一种实践的精神,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是知识的单纯积累,而是来自人的实践。②柯尔伯格在他的《道德教育的哲学》中也表示,“纯粹认知性”的激励是道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但它并不能直接引起道德的发展。个体参与社会团体或社会制度的程度越高,他必须领会他人社会认识机会越多,越有利于其道德水平的提升发展。③所以,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教育不能再局限于道德认知,不能再因为应试教育忽视中小学生的道德实践。其次,德育内容本身的理论性知识偏多、泛政治化。对此,要对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整改。要使德育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旨趣,把德育与日常生活有机联系,增强德育的实际需要,促进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行动。总之,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实践。

(三)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对于道德评价的低效单一情形,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整顿,建立科学的中小学生道德评价体系。道德评价不能再固守在考核上,不能只重结果而轻过程,道德目标要建立在动态的评价体系上,这样才能反映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及时得出评价结果,以便德育工作者参考,调整德育的教学进度,有的放矢的做出相应的对策。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开放式道德评价制度。在新加坡的道德教育考核中,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中的道德框架和条文,与中国的中小学生的考核方式恰恰相反,他们的考核并非以试卷文字的方式进行,而是对每个学生每一学年的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汇总整合进行综合性评价和等级的鉴定。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融入到评价系统中,才更具说服力和有效性,也更符合德育的特点。孟德斯鸠说,“有一种驱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生就是这样的少年群体,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青少年对我国的昌盛至关重要。

作者:张亚丽 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袁贵仁.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5.

②王学俭,刘珂.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15.2.

③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5.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11

中小学德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为解决具体的德育问题,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定的行动准则。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值此改革开放30年之际,回顾总结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必将有益于今后的德育政策活动。本研究即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我国1978-2008年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内容。

一、历史回顾

依据政策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局面)的不同,本研究将中小学德育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形势、教育状况和青少年思想表现这样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下讨论各阶段德育政策群的主要内容。

(一)1978-1982年,以重建为主的德育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确立了“经济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的方针。教育要在调整和整顿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解决如何开展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这一阶段以重建德育工作为目标的德育政策。

首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这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他谈到:“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其次,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教育部等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变了以往德育的混乱状况,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教育部根据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通过贯彻《守则》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熏陶。第二,针对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恢复与开展,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和《关于认真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通知》,并尝试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向各地发出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试行意见》,明确了我国德育实施与保障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力量统合的办法。

(二)1982-1992年,以完善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此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向开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并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讨论。青少年中间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党和政府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颁布了一系列带有革新特点的、以完善德育工作指导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最先完善了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各项规定。它一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其次,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局出发,指出了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任务和内容,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第三,针对各项具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使中小学德育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依据。

(三)1992-2002年,以改进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系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了本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展开。为了解决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此阶段的德育政策以改进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是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两份《意见》提出了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及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要求。据此,国家教委在相继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统一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其次,为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三,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制定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后,在2001年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又出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中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使德育课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德育学习的实效。第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了中小学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四)2002年至今,以深化为主的德育政策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党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制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巩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此阶段,党和政府针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颁布了若干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策。《意见》概括了未成年人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指出了加强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已有成果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另外,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下发了具体的《意见》和《通知》,以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经验总结

30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和教育科学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德育政策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制定路线,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科学认识制定或修订政策,表现出了渐进性政策模式的优点。这样,德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既应对了社会形势需要,又较好地引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使其自身不断地趋于成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了德育规律。尽管4个阶段德育政策的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本身各不相同,但各阶段政策在政策方向、政策立场、政策手段、政策结构和政策具体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连贯性突出表现在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上,前一阶段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后一阶段政策制订的依据。而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正是我国30年里中小学德育政策的经验所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政治方向是统一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政策指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富强、民主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因此,政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将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党团组织直接参与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形下,德育政策应该对社会主义方向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学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出发来规划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德育为首是中小学德育政策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出发点。政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策逐步将德育工作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推向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政策要求中小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其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德育政策就一直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事实上,党和政府是德育政策的决策主体,这本身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政策具体要求领导干部深入中小学,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政府部门给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必要的财力支持;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就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政策实施办法的实效欠佳,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推诿和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反而干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政府部门领导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具体规定。

(四)政策结构完整

如上所述,我国各阶段都既有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又有具体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这些政策又分为综合政策和专项政策。综合政策一般是对某一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专项政策多为对某一项德育内容的系统安排和对某一方面德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另外,我国多数单项德育政策的结构也比较完整,既有对政策制订依据和指导思想的说明,又有对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的阐述,还有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的规定。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篇12

二、从学校班子入手:

学校班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路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教育、德育为首,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但德育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往往容易被片面认识或被淡化,这也是一种错误倾向,学校德育工作覆盖各工作领域,需要学校班子成员去认真思考和统一认识,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班子成员分工抓工作并不是分开德育工作,而是分管领导具体抓,校长亲自抓,每一件工作都含有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涉及到师德师风,涉及到校纪校风,涉及到教风学风,涉及到学校的校容校貌,因此,德育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学校工作的深化。抓学校德育工作从学校班子入手,就应从师德师风、校纪校风、教风学风、校容校貌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调整考虑班子成员各自的分担工作任务,从围绕“一盘棋”的思想出发,以德育工作为扭带,各司其职。在工作中,德育处或分管领导占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负责具体的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的活动方案,组织具体的活动,其他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要以围绕“树师德、铸师魂”的方向开展工作,这样,在工作中就容易朝着同一个方向协调发展。思想认识的统一是抓好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工作中,学校班子成员要经常召开工作通报会,预先通报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以使学校工作在开展中达到上下沟通,和谐发展。德育思想在班子成员脑子里的统一是学校抓好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键,班子成员有了统一的德育职业观,学校就有了正确的德育工作的方向。

三、营造德育氛围,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每一节课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每一节课都涉及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的理想教育,每一节课都考验着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都考验着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都在考验着每位教师,所以,德育工作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开展,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除了课堂主渠道外,还要环境建设方面考虑,则“德育工作”需要创设情景,创设情景的工作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需要创设,校园内要设置校刊专栏、卫生评比栏、学生展示平台、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班级内要有黑板报、评比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等。学校要利用一些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或结合时机要求,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教育活动,喧染德育气氛,例如,结合一些重要节日,“开展文娱表演活动、出版专刊、开展报告会、开展知识竞赛、开展卫生爱国运动、开展体育活动、开展评比活动、召开表彰会、平时有组织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等等,这些都能为学校的德育氛围增添浓厚的德育气氛和为学生思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制定好开展德育活动计划:

这里的“德育活动”是指学校在一个学期中要开展的系列大型教育活动,①如聘请关工作的同志到校作报告、或者开展一场纪念会(三五学雷锋日、四五祭扫革命烈士墓、五一劳动日、六一儿童节、十一建国节、十三建队节、元旦、在延安文艺会上的讲话纪念活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活动,等等。)②如开展一场安全防范教育动员大会(防控非典、防控手足口病、接种麻疹、防台风、防地震、防暴风雨、防交通安全等教育大会,举行疏散演练。)③如开展一场捐资献爱心活动,开展一场革命传统教育大会、法制教育大会。④如举办一场书画展览活动、优秀作业展览活动、举办一场文艺汇演活动。⑤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⑥举行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等等,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属于德育活动的范畴,需要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在学期初提前通盘考虑,制定好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的时间,确定好组织者和参加人员,要确定好活动的教育目的。制定德育活动计划,要结合上级文件精神,要结合教育局的工作意见,要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德育活动计划要列入学校工作周历表,以便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

五、加强管理与监督,保证德育工作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