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价值观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8:11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1

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工党及其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思想体系的总称,其前身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代表了发达国家的人民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诉求。1951年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大会,成立社会党国际组织,通过了《社会民主主义的目标与任务》的原则宣言,通称《法兰克福宣言》。

这一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原则宣言成为指导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进行理论创新和社会改良的纲领性文件。社会党国际成立50多年来,其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世界上有168个国家成立了社会民主主义党组织,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深远的国际性政治组织。

一、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之要点

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通过奉行传统的价值观与解决现实的全球问题结合起来的方式,以实现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以及世界民主的主张,从而实现自由、社会公正与团结民主的世界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首先,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其观点集中体现在《社会党国际原则宣言》中。《宣言》指出:“社会主义思想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想象力,促进了政治运动的成功发展,决定性地改善了男女劳动者的生活,为塑造20世纪的面貌作出了贡献。”[1](第3页)宣言在肯定社会主义价值的同时,也指明了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不仅意味着基本的政治权利,而且意味着经济和社会权利,包括:工作的权利;享受医疗保险和产期津贴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因年老、丧失工作能力或失业而不能工作的公民有获得经济保障的权利;儿童有享受福利照顾的权利;青年有按照其才能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足够住房的权利。”[2](第7页)这些价值追求指导着社会党人既反对资本主义,因为它造成经济上的浪费,使群众不能享受物质权利,违背了社会党人的正义感;又反对任何形式的集权主义,因为它侵犯了人的尊严。而社会党人的任务与目的,就是“为取消性别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种族集团之间的一切法律上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歧视而奋斗。”[2](第7页)可见,社会民主主义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与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一致的。尽管他们的价值理想和在实践中推行的资本主义改良政策不以资本主义为目标,但他们的改良政策对资本主义稳定、和平、持续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发达国家建立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目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是一致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资本主义由于社会民主主义的改良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充满了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正在资本主义的胎胞里发育成熟。

其次,社会民主主义把实现自由、社会公正与团结民主的世界作为价值目标。他们认为,“今天,社会党国际把为实现自由、社会公正与团结一致而进行的传统斗争同执著地致力于和平、环境保护与南方的发展相结合。”[1](第5页)“社会民主主义是实现自由、社会公正与团结的国际运动。它的目标是赢得一个和平的世界。在那里,这些基本价值观念得到增进,个人能够过有意义的生活,其个性与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人权与公民权在民主社会的基本结构中得到保护。”[1](第5页)他们坚信,“个人权利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根本意义。民主与人权也是人民权利的实质,是人民对长期以来统治着他们的经济结构进行控制的必不可少的的手段。”[1](第7页)并认为“摆脱专制与独裁政府的自由至关重要。这是各国人民与各国社会创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世界——一个民主地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命运的世界——的前提条件。”[1](第7页)因此,他们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当前时代最高任务。

“社会党人为建立一个和平与自由的世界而努力,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人对人或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和奴役,个人个性的发展是人类充分发展的基础,社会党人呼吁所有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为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2](第9页)

再次,社会民主主义主张把奉行传统的价值观与解决现实的全球问题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党国际重申它的基本信念。它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全球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力结构的民主化。从1951年《法兰克福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已急剧变化,社会主义必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实现它始终坚持的那些原则和政治义务。”“今日社会民主主义仍以它形成时的价值观念为基础。但是,对这些价值观念必须进行批判性的阐述,既吸取过去的经验,又展望未来。”[1](第14页)“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目标是使其社会公正和民主的传统价值观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挑战、任务、政治形式和政治工具。”[1](第270页)

最后,社会民主主义把实现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以及世界民主作为价值目标。社会民主主义所主张政治民主就是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它必须保障每一个人有过私人生活的权列。保护其不受国家的任意侵犯。政治自由、如思想、言论、教育、结社和等自由。人民有普遍的、平等的与秘密的选举权,自由选举代表。由多数派组织政府。同时尊重少数派的权利。所有公民不论出身、性别、语言、信仰和肤色如何,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拥有自己语言的集团有权实行文化自治。建立独立的司法制度。人人有权在公正的法庭面前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受到公开审判。”[2](第4页)社会民主主义所主张的经济民主是要实现不同形式的公有制,做到充分就业,增加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实行社会保险与收入和财产的公平分配。社会党主张生产必须是为人民的整体利益而计划的。社会主义谋求用这样一种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在这种制度下,公共利益优先于私人利润的利益。社会主义的当前经济目标是充分就业,增加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实行社会保障和推行收人与财产的合理分配。在“计划”与“公有制”的关系上,社会党认为社会主义的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同重要生产领域内,如农业、手工业、零售业和中小型工业内私有制的存在是可以相容的。“公有制”只是作为调整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不具有战胜和代替私有制的那种革命意义。“不应把各种不同形式的公有制本身看成是目的,而应看成是对决定经济生活和社会福利的基础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的监督手段,也是使效益差的工业合理化,或是阻止私营垄断企业和卡特尔剥削公众的手段。”[2](第6页)总之,在经济方面,社会民主主义的目的,是在实现经济与社会保障和社会日益繁荣的基础上扩大个人自由。

社会民主主义所主张的社会民主是要保障公民的工作权利,休息权利,医药与生产福利的权利,年老、残疾与失业者的保障权利,适当住房的权利,受教育和提高科学艺术的权利,妇女与儿童的权利等等。社会民主主义所主张的国际民主反映了社会党的国际政策。社会党并不局限于社会民主主义在其自身的有限空间,它要把社会民主主义扩大到世界的所有地方去;为此,它提出了相应的国际政策及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维护和平与集体安全,要求严格履行联合国,认为联合国是走向国际共同体的重要步骤,要求促进广大落后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二、对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的种种误解

社会民主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是同根兄弟,前者属于第二国际的“”,后者则是第二国际的“左派”。二者从最初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上的分歧,逐步发展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长期相互指责和意识形态冲突。社会党国际成立后,他们甚至把搞垮共产主义作为与批判资本主义同等重要的价值追求。认为,“共产主义已失去了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斗争中它一度对一部分劳工运动和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吸引力。”[1](第17页)因此,“社会党国际支持旨在通过自由化和民主化改造共产党社会的一切努力。”[1](第17-18页)而共产主义也对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充满了敌视和种种误解。认为社会民主主义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政党[3];是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内进行点滴改良,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4];一般都把社会作为“修正主义”加以批判[3]。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多元指导思想充满敌视和误解。由于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性,反对多元性,因此,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多元指导思想充满敌视和误解。社会民主主义为了实现其追求的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价值目标,一贯奉行“多元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多种途径,反对一元的思想理论基础;提倡所谓多元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议会制,反对无产阶级。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它不要求对待事物的态度严格一律。不论社会党人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或其他的分析社会的方法上,不论他们是受宗教原则还是人道主义原则的启示,他们都是为共同的目标,即为了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而奋斗。”[2](第3页)他们声称社会党国际本身就是“一个民主的、多元化的、建立在各种共有的价值观念团结一致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权力基础上的机构”[2](第418页)。

其次,把社会民主主义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等视为抽象的价值观。认为社会民主主义在国家观上从抽象的民主、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等观点出发,完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把国家看作是超阶级的正义力量,从根本上否定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实质。他们认为国家并不是必然要成为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工具,它可以成为为所有阶级服务的“超级国家”。主张通过和平、民主和议会道路,掌握政权,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革命;虽然宣称自己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党,却把民主、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等抽象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容,认为社会主义没有什么终极目标可言,它只是一项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持久任务。

再次,把社会民主主义的哲学基础看成是人道主义和人性论。以人道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和世界观,以是否符合“人道”、“人性”为原则看待世界,看待历史发展。认为由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无数单个人的美好追求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能推动社会朝美好的方向发展。把希望寄托在“人性”的改善上,主张资本家和工人相互拥抱,实现“人性”的理想社会。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的本性的要求,而非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违反了人性或人类理性。他们反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社会,否认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否认和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

最后,对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观进行了批判。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以达到社会解放的目标。而社会民主主义否认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认为不需要改变现存国家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通过对各个领域的渐进式改革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在所有制思想上完全否认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认为“公有化不会自动地给人们以更多的自由”,只有私有制是“人的自由的基础”。主张建立以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私有制和竞争成分以及公有制和计划成分并存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体系。

三、如何公正地看待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

公正地看待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还社会民主主义应有的本来面目,就需要在方法上摒弃“左”的做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列宁在落后国家开创的革命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在发达国家开创的议会道路,都是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探索社会主义理想的道路,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存在背离问题。同时,也不应在没有顾及到社会民主主义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很大转变的情况下,把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作简单的理论比较,尔后就贸然宣布社会民主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此外,我们还应从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去研究他们的价值观,而不是偏信一些二手的资料和道听途说的东西。

就理论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其多元的指导思想。社会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多元主义的,自认为古典哲学、基督教伦理观、人道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等等都构成其思想体系。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的社会分析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一。例如瑞典社会民主工党主席卡尔松在其代表作《什么是社会民主主义?》(1983年2月)中还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开方程的钥匙,但结果应由当代人算出”。[5](第122页)

就价值目标而言,要正确认识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目标的节节后退。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目标一般是节节后退的。老党在19世纪末建党之初都主张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和建立没有阶级的社会,后来在执政之中受挫后就取消了废除私有制的纲领,改变为发展经济、实行福利政策、改善人民生活、达到充分就业等。从表面看,社民党的价值目标是后退了,但这些价值目标的改变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争取了选民,为上台执政开辟了道路。这恰恰反映了社会民主主义不断与时俱进的品格。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刻在石碑上永恒不变的教条,它是一个注重实效的前瞻性运动,在坚持尚未被时代淘汰的价值观的同时能够适应现实。”[1](第136页)并且“社会主义不是抽象地讨论问题,而是不断地解决问题”。[1](第136页)就价值取向而言,要区别社会民主主义放弃社会主义革命的改良主义本质与其在当前实践中的某些合理之处。社会民主主义否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醉心于渐进改良,这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它主张通过议会民主竞选,多党平等竞争,争取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占领议会多数席位,然后上台执政;在执政期间尽量实行多种改良政策,扩大人民大众权益,增进人民大众福利,不废除私有制,而只限制剥削。这些通过合法斗争、采取改良主义性质的措施,在不具备革命形势的条件下,应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不能完全否定。[6]

就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与共产党的关系而言,应扩大合作,减少意识形态的分歧。各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虽然有反对共产主义、反对共产党的一面,但这种反对主要是针对共产党的“专制”和“集权”,这也不能说人家就完全错了,在共产党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这些方面的大问题,我们应认真进行反思,而不是不讲道理地抵制和拒斥。同时还应看到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捍卫广大工人和人民群众权益、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向往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这四个方面,与共产党拥有共同认识、共同目标。因此,只要我们纠正极左思想、关门主义与宗派主义,完全可能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很多方面结成统一战线。过去,法、意、瑞典等国的共产党都与社会党有过合作的历史经验和历史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完全有可能结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

总之,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国的经验,其所形成的价值观不能说完全是抽象的、错误的,我们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具体地、历史地、科学地认识其价值诉求,从而找到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契合点,为两大政党的合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破除观念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编译小组编.社会党国际重要文献选编[Z].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2]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社会党国际文件集[A].黑龙江出版社,1989.

[3]初文杰.民主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有多远[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4).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2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一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想用今天的机会谈一谈一名药品经营行业的普通工作者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体会。

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要回答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简而言之,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奋斗的,我们人生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回过头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将其精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十一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被进一步拓展为立意更为宏大深远的“中国梦”,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法与目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企业职工,热爱企业,勤奋工作,严守法律和工作纪律,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是我始终坚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爱国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体现的是每一个公民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我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企业,热爱这样一个集体,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与企业的每一名同事一道肩负起保护顾客健康的重任,是我体现这种责任担当的方式,也是我热爱国家的一种方式。

药品经营行业是一个“人命关天”的行业,工作的要求不仅仅是勤奋,而诚信绝不止于“不卖假药”,药品的质量必须得到120%的保证,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时刻遵守法律和工作纪律的严格约束。我已经在这一行业工作十数年,仍然要日日温习工作制度,经常参加专门的培训,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每一名顾客都可以买到安全、对症、有效的药品。

我从事的职业,让我无比的骄傲。虽然清贫、虽然渺小,但是这份职业所承担的责任却是神圣的!我愿倾注我所有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为每一名顾客服务,坚持着“质量零距离、服务零投诉、零缺陷,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只要我们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同情心,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我们有信心打响服务品质,为医药的发展和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爱国而爱企,因为敬业而勤奋工作,因为诚信而严守法律和纪律,因为友善而真诚对待我们的每一位顾客。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可以融入到我们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中去的人生理念。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演讲题目,而是我们作为一名平凡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最好方式。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二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当穿着校服,背着新书,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我有种感觉: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校园绿化,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般的具有活力。再加上同学们的笑脸,这不就是朱自清散文《春》所描述的春的气息吗?

这一切让我倍感亲切,更加珍惜。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人为什么活着?很多同学都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这样回答不对,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别人给予的幸福吗?这样的人生也未必太自私了。此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身上应该承担的的责任。而且我的每一层身份,责任都不相同:做为一个父母的孩子,责任是体恤和孝敬;做为一个学校的学生,责任是努力与发展;做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责任是热爱,建设与奋斗。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继续在世界屹立,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只有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才能汇集明天价值的辉煌。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看到同学们的希望,有的还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远大的目标与计划。可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同学厌学了,晨读静了,自习课闹了,上课是睡着了。当我把惊讶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处之泰然,用三个词语描述了一学期内我们的情状:学期开始雄心壮志;学期期中半涂而废,学期期末销声匿迹。并一再告诉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听了父亲的话,我震惊了,一个人的意志对于走向成功有多么的重要。我也发现了身边的一些同学,成绩差的原因不在于智力和基础,而是在于拥有太多的惰性,缺少坚强的意志。有时课后和要好的朋友谈到意志的时候,有朋友拍着胸脯说:“我要是生长在我爷爷的那一年代,我肯定是一位大英雄。”时世造英雄,的确有些道理。可把它作为一句不愿奋斗的理由,又多么的滑稽可笑。是啊,我们同祖辈,父辈比较,最大的差别是在艰苦奋斗的精神上。虽然我们的艰苦岁月没有了,可在逆境中的奋斗精神不能丢。要知道艰苦奋斗的精神,那是成长的财富,更是让民族屹立的脊梁。

很多长辈都认为我们这一代人自私。或许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索求,或许是我们在得到之时仍没有停下贪婪的“奋斗”,或许是我们在接受父辈们的辛勤劳动时,我们竟没有半点的感动。一个个的坦然,恰恰是我们一点点自私心的显示。我们需要向孟郊一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细细地去感受母爱,感受父爱。当我们用心去感动,当我们懂得感恩,说明我们是在健康成长。

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是父辈们的期待,更是祖国的希望。因为祖国的屹立需要栋梁的支撑,而我们就是明天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大难显示大爱,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坚强与团结;动荡显示富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友好与奋斗。同学们为了民族的希望,就让我们用稚嫩的肩膀,学会承担;让我们拉起细嫩的小手,共同努力,去创造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我坚信,祖国会因为我们而骄傲!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讲话主题是: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谈几个问题:

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作为学生,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什么是正能量?英国人怀斯曼在《正能量》一书中这样解释,所谓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俗的理解正能量就是“正气”,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践上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作为青年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勤奋工作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上。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诚信--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友善--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你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

在我们学校,我们同学身边其实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们有省、市、学校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学期最高成就奖、学生领袖奖、学业优异奖、公民责任奖、追求超越奖、文明班级、学科竞赛获奖者、学校成绩优秀者、青年志愿者、文明守纪、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同学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学校的正能量,这些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在我们的学校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让我们的学校充满“正能量”还要预防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反思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负能量”存在呢?我认为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比如说:旷课迟到、无心向学;损坏公物、乱丢乱仍;不听教育、不思进取;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唯我独尊、不敬师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不文明、不守纪、不规范的行为今天我把它统称为“负能量”,这些“负能量”如果在我们学校大量存在,必然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必然会危及同学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摈弃,我们决不能让这些“负能量”在我们的学校有生长的土壤。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价值观;集中反映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追求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辩证统一。它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基础内容。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表现为一个多元价值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旗帜和主心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颈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价值评价、价值准则的集中体现。

一、荣辱观体现了价值观的内涵,其本质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包含着价值理想、价值评价与价值准则多个方面。其中,价值评价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价值观念形成与最后实践中间环节。而就人类社会伦理思想发展而言,荣辱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问题。社会的荣辱判断、肯定与否定选择,反映着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对发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各种行为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其一,荣誉就是善,就是一种美德。西方哲人芝诺说,“荣誉是圆满的善”,“不荣誉的快乐就不会是善”。这就是说,荣誉是善的表现,而相反只能是不善的。荣誉与善是直接等同的存在。芝诺要求善的实现就是依照道德的生活。而作为道德哲学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则说:“何种善始可称为善本身?是否指那种甚至与其他善可分离而仍被人追求的善:如智慧、见识、某种快乐和荣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荣誉与智慧、见识、某种快乐一起构成了人类最本质的善,或者说就是善本身。追求荣誉与追求善一样,都是人类应该实现的理想与价值诉求。他将荣誉上升到了极高的程度,反映了历史上人类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准则。

其二,荣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质的规定,荣誉体现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的体现均最终实现,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有众多的思想家论证并传诵了这一内容。其中以儒家哲学最为突出,它将荣誉与人生的处世原则、个人修养、功名成就和治理国家结合起来,更加突出了荣誉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三,荣辱反映人的道德价值判断。荣誉感是对于善的肯定性把握,耻辱感则是对于善的否定性把握。前者从正面表达了人类对于善的完满追求,后者从反面体现了对于善的实现承诺。历史上这种将荣辱与道德价值加以联系起来的思想比比皆是。芝诺明确地把荣辱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认为“道德是正当选择的东西,所以我们以不正当的行为为耻,而以道德行为为荣”。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

如上所述,荣辱观的实质是价值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公民的人生价值选择道德判断。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它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真正起到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的作用,才能真正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尚与和谐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在社会(下转36页)(上接34页)主义的条件下,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了个人的人生价值选择必须以社会为坐标去衡量人生价值并加以取舍。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这种社会主义价值选择的具体开展。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首先,在人生政治价值的选择上,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报效祖国和人民、立志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建功立业作为人生的政治价值选择。其次,在人生的经济价值的选择判断上,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也创造了人本身,因此,人生的经济价值的选择,应当以劳动的选择为高境界的标准。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最大的经济价值,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再次,在人生文化价值的选择上,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是人有精神的需要,有文化的创造和追求。文化生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人生的文化价值是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在当代中国,最大的人生文化价值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还有,在人生的道德价值选择上,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应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最后,在人生的法律价值选择上,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法律规范是最重要的社会规范之一,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的正常、健康运转,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当代中国,最大的法律价值,就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我们应当自觉地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为价值导向,正确选择人生的法律价值取向,努力培养自觉的法制观念和守法精神,遵纪守法,依法做人,依法办事,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法律秩序。因此,当代的人生法律价值选择就是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总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蒋硕亮.论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荣辱观

与价值观[J].理论月刊,2009年第03期.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4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特别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就中国而言,诚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P1364,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以“普世价值”为标志的西方价值观在中国迅速传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挑战,造成社会思想混乱,成为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在高层那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被提升到顶层设计的层面。因此,中国要想凝聚精神力量、增进改革共识、争取良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正如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时所说:“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毋庸置疑,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今天的中华文明,其内容丰富、内涵浓厚。文化,即“以文教化”,“以文化成”。《周易・贲卦》中有“彖曰: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要在社会范围内通过文化产生、传承、传播一种共同规范,并得到认同,以此才能成天下。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无疑代表着文化的精髓。新时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秉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前提下,党的十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和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内在统一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概括和时代体现。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外在来讲,“三个倡导”,24个字,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相互联系性,语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洁化、大众化特点。其次,就内在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大成体现。“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概括和表述。作为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政”“民本”“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反映了中国古代《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韩非子“均贫富”、墨子“兼爱”的思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了传统文化中“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厚德载物”“以信待人”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社会下的反映和发展。一言以蔽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中国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最早是在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S・奈提出,指“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对外政策构成其三大要素。由此可见,价值观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超英赶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经济贡献国,硬实力不断增强,但软实力发展则相对滞后。从2012年公布的全球30个国家软实力排名显示,中国从此前的第20名滑落至22名。[3]面对下滑趋势,中国要想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增强中国软实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归根结底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软实力的思想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树立共同理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奋斗目标,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全体公民树立共同理想,就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使中华儿女努力为之奋斗,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其次,凝聚精神力量。诚然,当前社会利益固化、贫富分化等问题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人们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有所高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迎合了社会上的不满情绪,起到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秩序的作用,从而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付诸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最后,建设道德风尚。道德往往代表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价值导向,以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总之,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社会公民树立共同理想、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建设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对当前增强国家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比较落后,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诚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转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如在社会管理、公民政治参与、民主决策、依法治国、公共服务、政府效率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价值观念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挑战,误导社会共识,制约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价值导向、驱动、保障作用。第一,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代表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规范公民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第二,驱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属于文化的范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建设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保障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以存在一种价值共识作为前提,整合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向心力,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系着能否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由此出现了“强势文化压倒弱势文化”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弱化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从而巩固其在世界的霸权地位。普世文明最先见于奈保尔的“后”时代――即全球化运动和各种思潮盛行的时代,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普世文明“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5]p35-4520世纪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南美推行新自由主义,在地区实行和平演变,在中东策动“阿拉伯之春”。进入21世纪,开始重返亚太地区,其目的就是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推动,从而加强其在文化、价值观、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力。对中国而言,一方面,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人民财产受到侵吞、公共事业经营权受到蚕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受到了严重挑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如英语、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麦当劳、星巴克、自由女神等对中国文化市场造成冲击,其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更是渗透到社会中,造成社会思潮多样化。因此,中国要想抵御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党的政策安排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经济建设的一家独大,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等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因为“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6]P144。邓小平就曾说过,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新时期以来,高层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推动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7]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由此可见,我们党已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层面,当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党的政策安排的践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已经被党中央提升到顶层设计的高度,列为新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为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激发改革活力,就必须践行党的政策安排,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这将有利于推进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3]英调查显示中国全球软实力排名降跌两位至22名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http://.cn/china/20121119/112213718961.shtml.

[4]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5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同上书,第720页)在列宁看来,这种危险不仅来自苏维埃政权将丧失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且来自工农联盟的即将瓦解。这样,实行“退却”,“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同上书,第660页)

那么,如何“退却”?新的途径又在哪里?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的征购数;发展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制定新的工资条例,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供给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在企业中推行经济核算制;等等。从价值观意义上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正视在一个农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在此之前,列宁虽也说过落后国家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比较容易,完全建成社会主义则比较困难,但这主要是作为理论上的完整性而提出的,他的着眼点在于论述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列宁真正从现实意义上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困难”,是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

列宁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的经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同上书,第662页),“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到了一定的时候,前进的步子就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同上书,第664页)

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速度“慢得不可估量”,乃是出于非常现实的强制,而列宁接受这一慢速度,表明他对现实的正视。

同样,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出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思想。列宁说:“虽然大工业转到国家手里,靠它供给农民产品的尝试还是没有成功。既然这一点办不到,那么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列宁全集》第41卷第334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选集》第4卷第51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相比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退却”。但是列宁并不把新经济政策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急的权宜之计。他说:“决定下来的这一政策是认真的和长期的”(《列宁全集》第41卷第34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意味着,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俄国这样的农民国家,在国民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这里深刻地体现了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视。

但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建设,是否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将走向通常的资本主义国家”?换言之,它把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推远了,还是拉近了?当时俄共(布)党内有过激烈的争论,一些同志,包括参加共产国际的一些外国同志,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目标的推远甚至失落。时至今日,一些学者还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加剧了”“列宁主义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目标之间的不一致”,它“仅仅保证了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莫里斯·迈斯纳:《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第9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持审慎的看法。一方面,从形式上看,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推远了。但是,坚持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是否带来社会主义价值的真正实现,实践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停止执行,正是实践固有的规律性作用的结果,此后的社会主义运

动史上,这一规律性一再得到体现。因而,上述的批评是欠妥的。另一方面,上述批评中也暗含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落后国家漫长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不致淡化、丢弃?说这一问题重要,是因为确实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的危险性,以及在这种发展的祭坛上牺牲社会主义的各种价值的危险性。

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任务,是与他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终极关怀分不开的。他强调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因而不是什么“蜕化”。他多次提出在苏维埃国家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谁会最终胜利的问题。在他看来,由于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牢固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国家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是必定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提醒全党:“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我们要记住的基本点”(《列宁选集》第4卷第67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就是要防止它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为此,无产阶级必须善于使自己掌握的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在这里,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同的是,列宁显然是把农民与无产阶级一起当作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来看待的,这体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体现了俄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为了确保这一价值主体的先进性,列宁提出要“引导”农民。为此他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关于通过合作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可见,列宁既不像机械决定论者那样,认为经济发展尚未使大多数居民无产阶级化的时候,应该等候,而是提出了联合、团结农民的主张;也不像民粹派那样,认为未经资本主义“污染”的农民是“天然的”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而是提出了引导、改造农民的任务。这其中,无疑同时蕴含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义。

总起来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列宁全集》第43卷第30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生动体现了他对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性的自觉。

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俄国实践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在列宁的晚年思想中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发。

列宁的晚年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于1922年底到1923年初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5篇文章中。在这些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中,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探索,主要是通过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经验,来求解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果能,何以能?道路何在?

十月革命爆发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和孟什维克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批评和攻击。他们据以立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客观经济前提,而俄国目前还缺乏这一前提,俄国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实行社会主义的程度。考茨基曾把十月革命比作一个“早产儿”,并说它是“活不成的”。(《考茨基言论》第295页,三联书店1966年版)普列汉诺夫也说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他“痛心”,认为它会造成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第462、464页,三联书店1980年版)

应该指出,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在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中蕴含着一个合理前提:社会主义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平的。对此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是予以肯定的。他早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为了强调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十月革命后,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列宁也是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了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迂回道路的提出,都表明了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国情的正视。在晚年著作中,他同样说道:“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选集》第4卷第79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但是,和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不同的是,列宁绝无他们身上的“学究气”,他从不对马克

思主义原理作机械的、僵死的理解。在列宁看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是必要的,但并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取得。他指出:

“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是不是因此改变了呢?”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同上书,第777页)

列宁还特意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这样,他就既回应了第二国际理论家和孟什维克的批评,又指明了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革命形势下,首先不失时机地用革命手段取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水平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同于民粹主义,又不同于经济主义,甚至也有别于马恩当年的设想,它的提出,表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果说,列宁的以上论述主要解决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即怎样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此,列宁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样是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国这样小农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将农民的小私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大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困难、最复杂的任务,不解决这个任务,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为此,列宁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系统论述了关于合作社的思想。他指出,改造小农的最好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因为合作社能将农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并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同时,合作社还是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样,建立合作社,不仅仅把小农经济逐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而且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而陷于帝国主义包围的“我们共和国的命运归根到底将取决于农民群众是和工人阶级一道走,忠实于和工人阶级的联盟呢,还是让‘耐普曼’即新资产阶级把他们和工人拆开,使他们和工人拆开”(同上书,第783页)。因此,列宁断言:“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上书,第773页),它在实践中解决了“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同上书,第768页)。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6

【摘要】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大学生调研和实践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义,对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

十八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

党的十报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义方面,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三个倡导”价值理念,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制度取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定向导航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国家治理对公民个体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上述三个方面为国家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起到了定向导航的作用。

二、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助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贯彻和传播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途径。作为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精神宣讲活动,既能极大的发展和锻炼学生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又能服务社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培育和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有机融合,不断为青年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进而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2.有利于全面塑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质。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为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多个方面对我国未来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同时还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作为祖国新生力量的青年大学生有理由站出来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快更强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可以深化其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义理解,从总体上把握主题主线,紧扣时代脉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目标。同时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创新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大学生得以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不断修正自我方向,使其有能力承担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

三、以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助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路径

1.深入借助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精神宣讲等有效宣传平台。

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是培养大学生参与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的有效方式,更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选择合理并且有效的途径进行精神宣传,建立社会宣讲长效机制,把学校更好的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在大学生群体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活动,深入社会,为国家尽力;通过精神宣讲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员更多的了解党的精神,充分了解中国梦,更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更好培养扎实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人和未来接班人。

2.借助网络宣传平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量爆炸的今天,为了进一步助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借助网络论坛、微信平台、微博网站等新兴媒体巩固和宣传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成果,创新实践和宣讲形式,提高实践和宣讲手段,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引导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网络宣传平台宣传引导的重点是青年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引导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导向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升华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提高所有国民的精神素养。由此可见,网络宣传平台不可忽视。

3.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成果。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7

作者:宋春洪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继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为我国人民的社会道德实践生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它们的意义尤其重要。本文试图在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自的含义、重要地位及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努力构建一条在全社会可行的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通道。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自的含义、重要地位及意义

(一)解读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对荣誉和耻辱问题持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荣辱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里又具有阶级性。恩格斯就曾明确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因而,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不同的民族和阶级的荣辱观是不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进步的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在荣辱问题上对人民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容的精辟概括。具体表述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这一概括,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给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深远意义。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占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必然会推动我国社会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长河中,每一种社会形态都蕴涵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统领作用的则是该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该社会的本质和基本价值取向,并指导该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也是这个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系必不可少的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社会基本价值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和建设任务,并且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党在全国人民鲜明地亮出的一面旗帜,它要昭示的是人们在面对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时,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无论如何是不能动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党和国家、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二、正确对待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相辅相成,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一)“八荣八耻”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之一

《决定》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之一。一般而言,一定的价值原则决定了一定的荣辱原则。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荣辱观是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述和生动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而准确的概括和表达,为当前社会成员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和行为准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就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谐文化奠定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中人们的道德领域势必受到冲击。其中不乏是非不分、荣辱不辨等负面现象充斥人们的思想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划清了荣与辱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形成。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一部分人偏离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离开了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人们评判荣辱的价值标准就失去客观性,造成荣与辱界限的混淆和模糊。

党中央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正确的价值观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坚定正确的价值信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分清荣辱的界限并在二者间进行正确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基础,就像一面挥舞的旗帜,指引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正确方向。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认为,“和谐文化,其核心的内容则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基本的规范体系,形成一种能够统摄社会成员信念的社会共同意识,使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中产生共同的方向,这样社会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活动模式和秩序。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向上,追求“八荣”,摒弃“八耻”,做到趋荣避耻,宣扬了一种和谐统一的价值理念;代表着进步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符合,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一致,因而也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一对“荣与耻”褒贬分明,价值取向鲜明对立,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强的直接导向性,在实践上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又是其道德基础。由于以上两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现代社会,人不仅是环境的产物,更是教育的产物。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必须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内化到人的内心深处,才能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使人们摒弃落后、腐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思想上真正明确应该坚持什么和反对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具体言行之中。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即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第二,教育过程的持久性,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时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二)在深化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实践

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最终目的是要以正确的道德价值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明确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但现实生活中,认识是一回事,具体行为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认识与行为脱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则谈不上任何成效。

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实践相结合。事实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成员个人在道德生活中自我选择和自我监督的过程。因此,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任何一个道德个体都应充分认识到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8

总书记在2006年3月份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简明扼要、精辟深刻,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和社会规范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有鉴于此,深入、全面地解读和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增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及其社会价值理念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荣辱观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其内容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不同经济形态间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荣辱观也和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具有内在的历史传承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与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倡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倡的“以德治国”等思想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奋斗实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在整合中华民族已有思想材料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立的。从现实层面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荣辱观思想以及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经验总结的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对党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崇高道德品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和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继承发展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荣辱观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于新时期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创立的,并彰显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的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正好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所倡导价值取向的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进行了整合和重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会主义荣辱观如同一场及时雨,汇聚了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精华,密切联系当今社会风气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一正一反、旗帜鲜明地把道德领域中的是非黑白划分开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修养指明了最基本的底线标准。

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和社会规范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有鉴于此,深入、全面地解读和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增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9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阶段 以人为本 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它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开创了我党彻底摆脱教条主义、独立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任务,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转移。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能力已日趋成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和谐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的进程中,我们党只有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价值理念进行理论创新,对和谐社会阶段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才能真正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本文重点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塑造问题。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成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它既克服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机械的教条式的理解,又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因为“以人为本”具有里程碑式的本质内涵,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深刻理解两个最基本概念。

其一,“人”这个概念。“人”包括: 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人”在哲学上有三个对应物,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一个是国家社会。无论是物、神,还是国家与社会都是因有了独立人格的个人而具有存在价值,可见,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具有本原性的决定意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作为哪一种类的人都没有因其具有独立人格,从根本上摆脱对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的依附。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物。由于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由于人们在知识、技能、生理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人们对物的依附程度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弱者对物的依附逐步演化为对人——强者的依附。在某种意义上,人与物依附关系的实质即人对人,人对于社会的的依附。二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神。历史上,人曾长期作为神的奴仆。在宗教改革之前,人与上帝的勾通须经教会的中介,个人不允许有自己的思考,只能接受教会强加给人们的信条。新教确立了内心自由法则,使信仰者与上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个体的解放与觉醒,使人摆脱对神的过度依附。人对“神”的依附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人的精神依附。由于不同形式的精神依附都来源于人的征服本性,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历史惯性,所以,人为的制造精神依附成为上帝之后的精神鸦片,精神征服者在征服别人时并没有获得精神自由,反而成为精神的附庸。可见精神依附是个性发展道路上最难以克服的、来与人性自身的精神障碍。三是人之所以依附于国家社会。洛克指出:“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人们组成这个社会仅仅是为了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个人,个人在组成社会、建立国家时,并没有将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交给国家,因而国家也无权剥夺这些权利。但是,国家社会通过神的力量或独立个体的权利自愿委托掌握公共权力后,就成为一种超越自我的支配性力量,独立个体因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成员获得了庇护,但也因此逐步演变为类存在意义上的、社会群体性的、无个性的个体。

其二,“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是物质,人的世界的“本”就只能是人——人本。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既是“本原”的本,又是“根本”的本;它既回答了人是国家与社会的本源和载体,又回答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人类关注的问题。“本”就是始原、发源,是其他一切的根据和标准,是规定性的力量。“人本永恒”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本原和目的,赋予人独立和自主的地位。人如果不能独立,就不能彻底摆脱工具地位,就不能真正把人作为目的。因此,讲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人的独立和个性解放问题。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是不会进步的,这已为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自从形成社会和国家以来,人不但要面对人与物的关系,还要面对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国家和社会等各种关系,在诸种关系中的人并不总是主动、自由和独立的,包括哪些能利用公共权力的阶层也一样没有摆脱对权力的依赖成为权利的仆从。马克思早就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它揭示了独立个体与国家社会的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肯定了独立个体对国家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既是指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又指独立个体特有权利本原。人作为本原和终极目的既不应屈从于国家和社会,又应自觉依法摆正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人的自由和自主既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本原和依据,又应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源泉。

“以人为本”,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它既区别于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所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人民反对专制,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又区别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所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中国古代有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但是,这种“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幌子,其真正目的在于更好地“役民”、更顺利地实现其统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种“民本”思想的样板,它实质上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君本”思想。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学说反对神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捍卫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虚构的、无差别的、抽象的 “共同人性”的理论预设基础之上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它既是对传统的、教条的,近乎于圣明教义的反思,又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 “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以保障人民社会主人翁地位为前提的、以维护人民权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它不仅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国家地位,而且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力量,成为我们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出发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把增进全社会利益,保障每个人权利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的创建,规范制定,政策的实施的终极标准,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最终归宿。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阶段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人的尺度来评判历史进步的;社会历史是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不断表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主要在于:一是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确立自己的价值,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三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和谐一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国家和谐,这些执政理念的改变,首先表现在具有支配能力群体自觉摆脱权力依附后的感悟,主动挣脱对“物”的膜拜后独立意识。其次表现在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和本原权利的回归。第三表现在普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阶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彻底摆脱“本本”依赖、阶级依赖、权力依赖和政绩依赖,真正围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的开始。 由此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只有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才能真正产生法的规范和制度的力量,才能真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手段。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这两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所有的发展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动力和目标。只有坚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给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曾经把战争时期行之有效的阶级斗争的方法运用于经济建设上,把肃反的手段运用到思想建设上,把服从作为组织手段运用到各类管理上,把政策作为法条运用的党的领导方式上,把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统统融化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一切本末倒置,把人民当作工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手段问题。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反放的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上我们党对教条机械式的信仰,精神依赖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勇气的丧失,依赖精神凝固了全党的个性思维,对“物”的严重依赖和控制,泯灭了个体的所有个性后,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也荡然无存。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要从思想上自觉地摆脱这种“精神依赖”

三、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作为处在生产力和社会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如何发展时强调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人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形成的制度范围内发展自己,依靠这一制度确保人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完善、不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依然在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也不可避免带有初级阶段的痕迹,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原”性价值观将逐步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反映在经济政治体制之中,体现于法的理念之上。“以人为本”在建设和谐社会阶段中处于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超越和谐社会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的,独立于国家于社会之外,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条件和发展环境。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互动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互动是人的“本原”地位决定的,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事实上,“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政策和措施,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在不断协调中实现。然而,在处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上,由于受历史的、现实的和人性自身的局限,往往以人的社会性掩盖了人作为个体和主体的“本原”意义,以阶级性取代了个性,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代替、侵害或牺牲主体权利。反过来说,当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被替代后,阶级、国家和社会仅仅是从受制于每一个个体转变为某个个体或某个阶层的附庸。人依附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是因为人作为个体力量的孱弱,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控制人和依附于人,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人的本性使然。

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历史发展是新陈代谢的不息过程,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正因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水准与交往程度的限制,人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它必须与社会和群体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因历史的局限,而忽视用民主的手段保障人的权利,用法治手段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价值标准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确立了人本原性和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制度框架、行为规范的原发点和生长点,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诞生,它从根本上走出了“本本社会主义”和“理想社会主义”的盲区,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真正的从理论走向现实,从天堂走向人间,从世界回到了中国。“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独立个体权益作为发展的根本,把最高纲领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立足于和谐社会阶段,以此衡量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既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现阶段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保证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符。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10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阶段 以人为本 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它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开创了我党彻底摆脱教条主义、独立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任务,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转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能力已日趋成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和谐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的进程中,我们党只有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价值理念进行理论创新,对和谐社会阶段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才能真正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本文重点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塑造问题。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成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它既克服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机械的教条式的理解,又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因为“以人为本”具有里程碑式的本质内涵,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深刻理解两个最基本概念。

其一,“人”这个概念。“人”包括: 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人”在哲学上有三个对应物,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一个是国家社会。无论是物、神,还是国家与社会都是因有了独立人格的个人而具有存在价值,可见,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具有本原性的决定意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作为哪一种类的人都没有因其具有独立人格,从根本上摆脱对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的依附。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物。由于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由于人们在知识、技能、生理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人们对物的依附程度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弱者对物的依附逐步演化为对人——强者的依附。在某种意义上,人与物依附关系的实质即人对人,人对于社会的的依附。二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神。历史上,人曾长期作为神的奴仆。在宗教改革之前,人与上帝的勾通须经教会的中介,个人不允许有自己的思考,只能接受教会强加给人们的信条。新教确立了内心自由法则,使信仰者与上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个体的解放与觉醒,使人摆脱对神的过度依附。人对“神”的依附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人的精神依附。由于不同形式的精神依附都来源于人的征服本性,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历史惯性,所以,人为的制造精神依附成为上帝之后的精神鸦片,精神征服者在征服别人时并没有获得精神自由,反而成为精神的附庸。可见精神依附是个性发展道路上最难以克服的、来与人性自身的精神障碍。三是人之所以依附于国家社会。洛克指出:“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人们组成这个社会仅仅是为了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个人,个人在组成社会、建立国家时,并没有将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交给国家,因而国家也无权剥夺这些权利。但是,国家社会通过神的力量或独立个体的权利自愿委托掌握公共权力后,就成为一种超越自我的支配性力量,独立个体因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成员获得了庇护,但也因此逐步演变为类存在意义上的、社会群体性的、无个性的个体。

其二,“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是物质,人的世界的“本”就只能是人——人本。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既是“本原”的本,又是“根本”的本;它既回答了人是国家与社会的本源和载体,又回答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人类关注的问题。“本”就是始原、发源,是其他一切的根据和标准,是规定性的力量。“人本永恒”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本原和目的,赋予人独立和自主的地位。人如果不能独立,就不能彻底摆脱工具地位,就不能真正把人作为目的。因此,讲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人的独立和个性解放问题。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是不会进步的,这已为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自从形成社会和国家以来,人不但要面对人与物的关系,还要面对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国家和社会等各种关系,在诸种关系中的人并不总是主动、自由和独立的,包括哪些能利用公共权力的阶层也一样没有摆脱对权力的依赖成为权利的仆从。马克思早就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它揭示了独立个体与国家社会的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肯定了独立个体对国家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既是指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又指独立个体特有权利本原。人作为本原和终极目的既不应屈从于国家和社会,又应自觉依法摆正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人的自由和自主既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本原和依据,又应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源泉。

“以人为本”,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它既区别于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所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人民主权反对专制,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又区别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所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中国古代有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但是,这种“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幌子,其真正目的在于更好地“役民”、更顺利地实现其统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种“民本”思想的样板,它实质上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君本”思想。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学说反对神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捍卫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虚构的、无差别的、抽象的 “共同人性”的理论预设基础之上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它既是对传统的、教条的,近乎于圣明教义的反思,又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 “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以保障人民社会主人翁地位为前提的、以维护人民权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它不仅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国家主权地位,而且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力量,成为我们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出发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把增进全社会利益,保障每个人权利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的创建,规范制定,政策的实施的终极标准,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最终归宿。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阶段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人的尺度来评判历史进步的;社会历史是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不断表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主要在于:一是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确立自己的价值,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三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和谐一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国家和谐,这些执政理念的改变,首先表现在具有支配能力群体自觉摆脱权力依附后的感悟,主动挣脱对“物”的膜拜后独立意识。其次表现在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和本原权利的回归。第三表现在普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阶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彻底摆脱“本本”依赖、阶级依赖、权力依赖和政绩依赖,真正围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的开始。 由此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只有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才能真正产生法的规范和制度的力量,才能真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手段。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这两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所有的发展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动力和目标。只有坚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给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曾经把战争时期行之有效的阶级斗争的方法运用于经济建设上,把肃反的手段运用到思想建设上,把服从作为组织手段运用到各类管理上,把政策作为法条运用的党的领导方式上,把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统统融化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一切本末倒置,把人民当作工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手段问题。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反放的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上我们党对教条机械式的信仰,精神依赖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勇气的丧失,依赖精神凝固了全党的个性思维,对“物”的严重依赖和控制,泯灭了个体的所有个性后,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也荡然无存。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要从思想上自觉地摆脱这种“精神依赖”

三、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作为处在生产力和社会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如何发展时强调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人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形成的制度范围内发展自己,依靠这一制度确保人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完善、不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依然在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也不可避免带有初级阶段的痕迹,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原”性价值观将逐步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反映在经济政治体制之中,体现于法的理念之上。“以人为本”在建设和谐社会阶段中处于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超越和谐社会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的,独立于国家于社会之外,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条件和发展环境。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互动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互动是人的“本原”地位决定的,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事实上,“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政策和措施,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在不断协调中实现。然而,在处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上,由于受历史的、现实的和人性自身的局限,往往以人的社会性掩盖了人作为个体和主体的“本原”意义,以阶级性取代了个性,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代替、侵害或牺牲主体权利。反过来说,当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被替代后,阶级、国家和社会仅仅是从受制于每一个个体转变为某个个体或某个阶层的附庸。人依附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是因为人作为个体力量的孱弱,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控制人和依附于人,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人的本性使然。

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历史发展是新陈代谢的不息过程,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正因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水准与交往程度的限制,人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它必须与社会和群体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因历史的局限,而忽视用民主的手段保障人的权利,用法治手段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价值标准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确立了人本原性和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制度框架、行为规范的原发点和生长点,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诞生,它从根本上走出了“本本社会主义”和“理想社会主义”的盲区,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真正的从理论走向现实,从天堂走向人间,从世界回到了中国。“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独立个体权益作为发展的根本,把最高纲领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立足于和谐社会阶段,以此衡量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既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现阶段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保证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符。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11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2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价值层面上的具体表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核心价值体系得到高度概括和提炼升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意。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的指导地位,助推我国价值哲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深厚的现实价值。

一、相关内涵的科学界定

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映的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效用、意义、关系和某种需要的满足。核心价值指的是一定社会群体中人们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或价值原则,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指导地位,表明某些事物对人们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的有用价值。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通常是在统治阶级的号召或倡导下形成的,它对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提升本民族的认同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在一个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所谓价值观,就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是在价值评判、价值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言行准则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原则立场、价值评判、态度需求等。价值决定价值观,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反映价值本身。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理念,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尺度和理论守则。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哲学层面和价值领域的根本表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稳固的生产关系及价值目标追求的集中映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和价值升华。它纵观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现实运动、根本制度和社会形态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驱动和内在需要,是一个相对稳固的思想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

从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重于横向解析的话,即偏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领域方面的内容的话,那么核心价值体系则更倾向于纵向解构,即更倾向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等意识层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稳固深厚的价值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

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为自为阶级,由自发斗争转为自觉斗争,其目的就是要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本身就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在价值层面的同义表达。这一最高价值观本身就内蕴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表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抉择。

马克思在依据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从宏观的社会场域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即在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微观个人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内在地包含着个人生活得到富裕、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文化修养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内容。可见,既注重国家的整体利益,又不排斥个人的合理诉求,既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权利,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才能真正得到最后实现,才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彻底性和人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这种社会主义能集中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它时刻折射出公正、平等、共享和改善民生的人文理念,因而它本身就具有内化为大众信念、外化为群众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生活能力的诉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规律性的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目的性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合规律性的又是合目的性,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爱国是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表现出来,爱国也就转化为热爱一种社会制度的行为,在现实中国,这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爱国从本质上看,也属于一种集体主义,或者说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集体主义。因为国家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集体,是单个集体的社会化。所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就是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旗帜。体现时代进步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和主义的重要品质,能够被人民群众以一种平等的主体姿态、共同持有的自觉信仰、精神价值取向和现为规范准则,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征。

另一方面,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和价值准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三、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关联性,又各有侧重点,相互区别。从某种角度上说,二者是表象和内容、外延和内涵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递推式演进。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和最高抽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精神,决定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走向,引领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范式和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人民群众把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坚实感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章龙.冲突与建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社会主义价值观篇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27-03

[作者简介]熊浚(1986―),女(土家族),湖北建始人,硕士,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讲师。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大学生除了自身成长,还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有正确的理想与信仰,能够明辨是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刻与国家荣誉站在一条线上。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发展目光投向青年,青年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树立中华民族共同理想。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确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心系祖国未来,服务社会,加强道德建设和品格塑造。

“共同理想”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理想是价值观的灵魂,包含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对于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理想是奋斗的动力,每个大学生的个人理想都不同,但是对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大学生需要正确冷静地看待我国国情,包容我国在发展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积极提高个人素质,提高个人道德水准,不断努力,奉献社会;在生活中勇敢面对挫折,诚信待人,知法守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当代大学生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关注政治热点、国内外时事,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但是他们普遍容易冲动,行动力强而欠缺思考,行事不计后果。[1]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之中不乏道德楷模,如东北大学的刘家霖,也有对人冷漠、对社会怀恨的学生,如药家鑫、马加爵。这说明,部分大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在道德和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他们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当前社会中有三种价值观并存,一种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团结奉献、积极奋进为主要思想,以集体主义、奉献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另一种是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产生的重功利、重背景、重文凭的价值观;还有一种是西方文化影响之下产生的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多重价值观的冲突导致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失衡的问题。如果不能重新引导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会危机重重。

(一)“90后”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90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正义感、爱国情操、奉献精神,充分表明这一代人中存在的是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他们能够坚持正确的理论信仰,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但是部分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下,变得追名逐利、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而且这样的价值追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上学是为了就业,而不是为社会的发展,他们考研、考公务员皆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可以说,这种趋势导致大学生道德滑坡,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2]当代“90后”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念迷茫、价值观扭曲、道德感下降、奋斗精神淡化、合作观念差、心理素质低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95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95后”大学生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思考问题充满独立性,自我意识强,但是他们的心态普遍不够成熟。他们的父母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给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95后”大学生喜欢依赖父母,大多数时间与网络打交道,有盲从心态,对社会关心较少,缺乏集体意识。他们普遍习惯于使用网络语言,喜欢凸显自己的个性。与网络传播方式相似,“95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也呈多元化。他们不愿意接受主流思想,喜欢非主流文化;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热衷于线上交流。网络让他们能方便地获取知识,他们认为课堂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法,大学仅仅是获得文凭的地方。这种思维让很多“95后”大学生虚度四年的大学时光。他们中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也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3]

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原则

要凝练出既被大学生群体所广泛认同,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这是不可偏离的中心。第二,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单一强调社会群体的发展而忽略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部分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大学生的认同。而单一考虑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这样建立起来的价值观根基不牢,容易受到冲击。第三,注重理想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有现实意义,能够给大学生以指引,不能简单地以标语形式出现,而应该是有实际内容的表达。第四,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必须能够被广大大学生认可,必须能够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舆论的冲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五、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策略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大多数学生对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念有认同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鼓励他们与教师沟通;教育范围从马克思主义到社会主义信念、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促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他们长期与学生打交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他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班团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授给学生。大学生心思细腻、情绪波动激烈、自我控制力较弱,辅导员在帮助他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他们,与他们形成共同的情感联系,促使他们对事物做出科学的判断,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使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

(二)拓宽传播渠道,加强网络引导

除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发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刊物等多种媒介的作用,进行广泛的宣传。网络在信息时代是无所不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好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是网络。网络信息传播快速,在网络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定约束措施,设立表彰制度

制定相关约束政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例如,结合考风考纪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的学风,严惩考试舞弊,杜绝学术论文抄袭行为等。表彰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当一个人受到赏识和肯定之后,不仅对于这个人,对于这个群体里的其他个体也有同样的鼓励作用。同理,一个大学生的价值观如果得到了肯定和认同,他会得到继续践行价值观的动力,而且会影响周围的人。要注意的是,对大学生的表扬必须落到实处,要与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精神文化紧密相连,注意表彰的可行性,不能纸上谈兵。[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这项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只有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大学生成长为中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王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教师角色效应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6):3-6.

[2] 周素勤,徐承英.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学理论,2011(3):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