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设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2:41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1

引言

三电平(ThreeLevel,TL)整流器是一种可用于高压大功率的PWM整流器,具有功率因数接近1,且开关电压应力比两电平减小一半的优点。文献[1]及[2]提到一种三电平Boost电路,用于对整流桥进行功率因数校正,但由于二极管整流电路的不可逆性,无法实现功率流的双向流动。文献[3],[4]及[5]提到了几种三电平PWM整流器,尽管实现了三电平,但开关管上电压应力减少一半的优点没有实现。三电平整流器尽管比两电平整流器开关数量多,控制复杂,但?具有两电平整流器所不具备的特点:

1)电平数的增加使之具有更小的直流侧电压脉动和更佳的动态性能,在开关频率很低时,如300~500Hz就能满足对电流谐波的要求;

2)电平数的增加也使电源侧电流比两电平中的电流更接近正弦,且随着电平数的增加,正弦性越好,功率因数更高;

3)开关的增加也有利于降低开关管上的电压压应力,提高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适用于对电压要求较高的场合。

1TL整流器工作原理

TL整流器主电路如图1所示,由8个开关管V11~V42组成三电平桥式电路。假定u1=u2=ud/2,则每只开关管将承担直流侧电压的一半。

以左半桥臂为例,1态时,当电流is为正值时,电流从A点流经VD11及VD12到输出端;当is为负值时,电流从A点流经V11及V12到输出端,因此,无论is为何值,均有uAG=uCG=+ud/2,D1防止了电容C1被V11(VD11)短接。同理,在0态时,有uAG=0;在-1态时,有uAG=uDG=-ud/2,D2防止了电容C2被V22(VD22)短接。

右半桥臂原理类似,因此A及B端电压波形如图2所示,从而在交流侧电压uAB上产生五个电平:+ud,+ud/2,0,-ud/2,-ud。

每个半桥均有三种工作状态,整个TL桥共有32=9个状态。分别如下:

状态0(1,1)开关管V11,V12,V31,V32开通,变换器交流侧电压uAB等于0,电容通过直流侧负载放电,线路电流is的大小随主电路电压us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小。

状态1(1,0)开关管V11,V12,V32,V41开通,交流侧输入电压uAB等于ud/2,输入端电感电压等于us-u1。电容C1电压被正向(或反向)电流充电(u1<us,或放电us<u1),C2通过直流侧负载放电。

状态2(1,-1)开关管V11,V12,V41,V42开通,输入电压uAB=ud,正向(或反向)电流对电容C1及C2充电(或放电),由于输入电感电压反向,电流is逐渐减小。

状态3(0,1)开关管V12,V21,V31,V32开通,交流侧输入电压uAB等于-ud/2,输入电感上电压等于us+u1。电容电压被正向(或反向)电流充电(或放电)。

状态4(0,0)开关管V12,V21,V32,V41开通,输入端电压为0,电容通过直流侧负载放电,线路电流is的大小随主电路电压us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小。

状态5(0,-1)开关管V12,V21,V41,V42开通,交流侧电压为ud/2,正向(或反向)电流对电容C2充电(或放电),电容C1通过负载电流放电。

状态6(-1,1)开关管V21,V22,V31,V32开通,uAB=-ud,正向(或反向)线电流对两个电容C1及C2充电(或放电),由于升压电感电压正向,线电流将逐渐增加。

状态7(-1,0)开关管V21,V22,V32,V41开通,交流侧电压电平为-ud/2,正向(或反向)电流对电容C2充电(或放电),电容C1通过负载电流放电。

状态8(-1,-1)开关管V21,V22,V41,V42开通,输入端电压为0,升压电感电压等于us,两个电容C1及C2均通过负载电流放电。电流is根据电压us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小)。

2硬件电路设计

从图2可以看出,在输入电压频率恒定的情况下,要在变换器交流侧产生一个三电平电压波形,输入电压一个周期内应定义两个操作范围:区域1和区域2,如图3所示。

在区域1,电压大于-ud/2,并且小于ud/2,在电压uAB上产生三个电平:-ud/2,0,ud/2。同理,在区域2,电压绝对值大于ud/2,并小于直流侧电压ud,在电压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上产生两个电平:ud/2和ud(或-ud/2和-ud)。相应电平的工作区域如表1所列。

表1相应电平的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

1

2

1

2

us>0

us<0

us>0

us<0

高电平

ud/2

ud

-ud/2

低电平

-ud/2

ud/2

-ud

为方便控制,这里定义两个控制变量SA及SB,其中

根据表1可以设计一个开关查询表,如表2所列,将其存储在DSP中,当进行实时控制时,便可根据输入电压、电流信号,从表中查询所需采取的开关策略。

表2查询表

SA

SB

V11

V12

V21

V22

V31

V32

V41

V42

uAB

1

1

1

1

1

1

1

1

1

1

1

ud/2

1

-1

1

1

1

1

ud

1

1

1

1

1

-ud/2

1

1

1

1

-1

1

1

1

1

ud/2

-1

1

1

1

1

1

-ud

-1

1

1

1

1

-ud/2

-1

-1

1

1

1

1

整个控制系统以一片DSP为核心,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

锁相环电路产生一个与电源电压同相位的单位正弦波形,ud的采样信号通过低速电压外环调节器进行调节,电流is的采样信号通过高速电流内环G1进行调节,电容C1端直流电压u1与电容C2端直流电压u2分别通过两个PI调节器进行调节,补偿环G2用于补偿两只电容电压的不平衡。

检测的线电流命令is与参考电流is*比较,产生的电流误差信号送至电流内环G1,以跟踪电源电流变化,产生的线电流波形将与主电压同相位。

3软件设计

系统采用两个通用定时器GPT1及GPT2来产生周期性的CPU中断,其中GPT1用于PWM信号产生、ADC采样和高频电流环控制(20kHz),GPT2用于低频电压环的控制(10kHz),两者均采用连续升/降计数模式。低速电压环的采样时间为100μs,高速电流环采样时间为50μs。中断屏蔽寄存器IMR,EVIMRA和EVIMRB使GPT1在下降沿和特定周期产生中断,GPT2则仅在下降沿产生中断。

整个程序分为主程序模块、初始化模块、电流控制环计算模块、电压控制环计算模块、PWM信号产生模块等五大部份。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

4仿真结果及实验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73-01

一、教学整合的意义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育部大力推行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数字电路与EDA技术》这门课程就是将数字电路和EDA技术的教学进行整合。

数字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的数字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能够设计一些逻辑功能电路,并为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数字电路的设计,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以逻辑门和触发器等通用器件为载体,以真值表和逻辑方程为表达方式,依靠手工调试。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专用电子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基于EDA技术的设计方法成为数字系统设计的主流。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在EDA软件开发平台上,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仿真等,最终对特定目标芯片进行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

EDA技术的设计方法正在成为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主流,作为即将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电类专业的学生只懂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不懂如何设计电路,会限制就业的岗位。实际上数字电路和EDA技术是不能分家的,因为前者是理论基础,后者是工具,将两者整合既能学好理论又能提高实践技能。如果作为两个课程分别学习则不适应高职高专的学制长度。因此,将数字电路与EDA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是高职教育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探讨

在整合后的课程中我们把EDA技术贯穿于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全过程。例如,在讲授门电路时,就开始用EDA软件仿真演示,熟悉用原理图输入一个简单门电路的过程,通过编译、功能仿真检验门电路的功能,可以加深学生对门电路知识的理解;在讲授组合逻辑电路时,引入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方法,并介绍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在讲授时序逻辑电路时,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综合性的电路设计,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设计空间。在开始讲解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时,可以通过引入简单的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使学生从宏观上对EDA设计方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建立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下面简单介绍组合逻辑电路中的二选一数据选择器的EDA设计流程:

(1)编写硬件描述语言(以VHDL语言为例)。在EDA编程软件中输入设计源文件,如图1所示。

(2)逻辑编译。逻辑编译过程包括检查设计源文件是否有误,进而提取网表、进行逻辑综合和器件的适配,最后形成编程文件。

(3)功能仿真。通过模拟仿真测试电路的逻辑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仿真波形如图2所示。

(4)锁定引脚。将程序中各端口名称与硬件电路中的各引脚对应。

(5)编程下载。功能仿真成功后,就可以将设计好的项目下载到逻辑器件中,实现既定的功能。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制定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项目,例如,基本门电路的设计、数据选择器的设计、全加器的设计、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数字钟的设计等。通过各个项目展开知识点的讲解,包括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EDA技术的入门、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原理图的设计方法、硬件描述语言的描述方法及软件仿真和硬件下载等。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边学边练,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教学可以一部分安排在数字电路实验室,一部分安排在EDA实验室,比如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字电路可以安排用数字电路实验箱进行一般的实验验证,使学生知道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如何验证一个电路的功能,从而对数字电路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在EDA实验室,学生可以学习用EDA技术设计数字电路,包括原理图或硬件描述语言的输入、编译、功能仿真、引脚分配、下载等。

三、教学效果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3

作者简介:徐银霞(1979-),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04-02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硬件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知识,熟悉各种不同规模的逻辑器件,掌握各类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数字计算机或其它硬件电路分析与设计奠定基础。[1]“数字逻辑”课程教学一般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的一些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是教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别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就“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方法做一次探讨。

一、“数字逻辑”课程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决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影响随后的实验及实践能否顺利进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式教学、课堂讨论、电路仿真演示以及硬件描述语言电路设计等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任务式教学

明确任务,使学生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教学过程中将 “数字逻辑”课程的知识点归纳整理成若干个任务。比如数字电路按逻辑功能分成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主要的问题是电路分析与设计两个方面。按电路规模要求重点掌握的是小规模和中规模电路,所以任务主要有小规模组合电路的分析、小规模组合电路的设计、中规模组合集成芯片、中规模组合电路分析、中规模组合电路设计;小规模时序电路分析、小规模时序电路设计、中规模时序集成芯片、中规模时序电路分析、中规模时序电路设计等等。对于每一个问题明确任务,分析解决办法,归纳一般的解答步骤及注意事项,举例证明方法的可行性。比如对于中规模组合芯片的学习,仅以数据选择器为例,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芯片资料,阅读资料找出芯片的功能表、输出表达式,逻辑图和引脚图以及典型应用。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该芯片的全部知识要点,还可以掌握中规模组合集成芯片这类芯片的学习方法。此后,对于所有此类芯片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行查找芯片资料来掌握,节约了课堂时间,学生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2.增加课堂讨论

精讲多练,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为提高学习效果,在提出任务、介绍原理及方法后,布置课堂练习。学生可以一边练习一边自由讨论,已理解的同学在讨论中充当老师,可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而没有理解的同学可以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比教师反复讲解的效果好。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电路仿真演示

在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且难以理解。借助Multisim11.0仿真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模拟和课堂演示,可以直观地显示电路的功能和时序电路的时序波形。比如在讲解中用16进制计数器74161实现12进制计数器时,其中复位法可通过置0或者异步清零两种方法使得计数器从11回0,但置0法必须在计数到1011时使得置数端为0,异步清零必须在计数器为1100时使得清零端为0才能保证计数器为12进制。如果仅用理论讲解学生比较难理解,但通过仿真演示后学生能够恍然大悟。因此仿真软件的使用可以使“数字逻辑”理论课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学生在遇到疑问时也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学生通过直观的仿真结果,对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透彻的分析,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促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引入硬件描述语言

硬件描述语言用软件编程的方式来描述电子系统的逻辑功能、电路结构和连接形式,适合大规模系统的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引入课堂,比如在讲解逻辑门、数据选择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单元电路的原理之后,给出模块对应的硬件描述语言,演示仿真波形和综合结果。学生从仿真波形中观察信号的逻辑变化,对数字逻辑电路的掌握更加透彻,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Verilog HDL语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硬件描述语言,易学易用,学生只要有C语言编程基础,便容易掌握。编程也可以实现电路设计,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字逻辑”的实验教学

“数字逻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通过数字电路设计实验,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步骤,学会借助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排除实验当中遇到的各种故障,从而独立分析设计各种规模的数字电路。实践教学中将传统实验、仿真实验与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三种类型实验相结合,三者互为补充,提高实验效果,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传统实验

传统实验项目一般利用面包板及用中小规模芯片完成电路设计。其接线模式可以使学生直观了解数字电路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掌握电路测试、调试以及维修技能。但是部分学生视这一过程为简单的连线工作,往往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造成实验课就是反复的接线和碰运气,学生不能驾驭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畏难和退缩心里。在实验课前要求学生书写预习报告,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原理图设计、芯片选型,上网查阅芯片资料,掌握阅读芯片资料的方法,进行实验方法设计,可以避免机械化操作,学会排除故障,增强操作信心。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问题,导致实验结果出错:可能是电路设计或连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实验设备或实验器材出现了故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借助实验仪器找到故障点,发现问题之所在,并想出解决办法。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学生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实验课正是锻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实验中应该向学生讲明排除故障的必要性,并引导其对独立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兴趣,增强其信心,令其克服畏难情绪。一旦学生掌握了排除故障的方法,独立解决了问题,他们就会很有成就感,甚至就此对排除故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实践表明学生能自主完成所有设计,自主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逐个排查故障点,最终完成电路调试。

2.仿真实验

传统实验适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一些中小规模电路的构建与测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则比较费时,如数字钟、抢答器、拔河游戏机、彩灯控制器等。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常常因一根导线连接错误、一个连接点接触不良,就致使实验受阻甚至无法完成,给学生以挫折感,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不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Multisim11.0是一个集原理电路设计和电路功能测试为一体的虚拟仿真软件,其元器件库提供了数千种电路元器件供实验选用,其中包含了数字器件。虚拟测试仪器仪表种类齐全,如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直流电源、数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可以设计、测试和演示各种电子电路。[4]采用Multisim11.0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创建各种电路,从而摆脱实验箱的束缚。实践证明将Multisim11.0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硬件描述语言开发数字电路

当数字逻辑电路及系统的规模比较小而且简单时,用电路原理图输入法基本足够了,但是需要手工布线,需要熟悉器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线特点,才能达到设计要求。当电路规模大时工作量会相当大,实验时间往往不能保证。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广泛应用,硬件描述语言已成为数字系统设计的主要描述方式,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可以实现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到分析设计性实验课的转变。利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数字钟、抢答器、交通灯控制电路等的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进行编程、仿真、综合和下载到可编程逻辑器件中运行以观察结果。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行设计其它数字电路进行仿真、下载调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还通过举办电子设计竞赛、综合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到手机,从数字电话到数字电视,从家用电器到军用设备,从工业自动化到航天技术,都采用了数字电子技术。[5]因此“数字逻辑”课程对于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式教学,增加课堂讨论,借助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演示,利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复杂数字系统设计;在实验教学中将传统实验、仿真实验和硬件描述语言实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丽君,张晓东,鲁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67-68.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31-02

串行序列检测在通信领域应用广泛,因此,教材中对这种电路的设计进行介绍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数字电子技术教材介绍的串行序列检测电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作者在2003年全国高校电子经验交流会上就指出了问题并提出了多种修订方案[1],该文也引起了一些老师对该问题的注意[2]。但当时论文中给出的修订方案与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图描述不一致。同时,作者最近在图书馆查阅了最新出版的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其中的串行序列检测电路设计仍然是采用以往教材中的设计方法,都没有进行功能验证,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本文有必要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另外,串行序列检测电路设计作为数字电子技术的一个经典实例,欠缺一定的基础知识,比如串行通信的概念、异步串行通信帧格式概念、串行通信的检测和同步问题等。作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查找资料熟悉上述基本概念,然后设计串行序列检测电路,掌握上述基本概念后,个别同学自己就会发现以往教材中设计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执行多年,效果很好。

一、传统串行序列检测电路仿真

大多数数字电子技术教材都是设计了110或111的串行序列检测电路,多数教材中得到的111序列检测电路(要求检测到连续的3个1时输出Z=1)如图1(a)所示,利用MaxplusⅡ仿真的结果如图1(b)所示。图1(b)中箭头表示在CP的上沿检测串行输入X,检测到第一个有效的1时进入01,检测到第二个有效的1时进入11状态,此时输出Z在检测到连续两个1时输出变量Z就1,显然与设计命题要求不符。其他序列的检测也有类似情况,即不是在有效的检测时刻输出1。

二、改进的串行序列电路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3]中提出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分别给出了Mealy型和Moore型状态图,这样可以得到正确的设计电路。但这种方法的状态图与传统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图不一致。传统状态图是反映时序逻辑电路状态转换规律及相应输入、输出取值关系的一种图形,在状态转换图中以圆圈及圈内的字母或数字表示电路的各个状态,以箭头表示状态转换的方向,相应输入/输出标注在转换箭头上,图2给出了传统的两状态变量的部分状态图。本文根据串行序列检测的特点,即输出是由检测状态S确定的,当检测到有效序列,无论下一个串行输入X为0还是为1,都输出1。则可以将状态图表示为如图3所示的传统形式,进行可重叠序列检测,图4是医电93班吴鹏同学按照改进方法设计的111序列检测电路及仿真结果,由图4(b)可见,只要检测到有效数据串就输出1,结论完全正确。

三、实例安排顺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这一实例所有教材都是安排在基于触发器的时序电路设计部分,因此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最近几个学期在时序逻辑电路分析、设计、寄存器等所有知识介绍完之后,让学生开始查串行通信资料、做序列检测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电路功能,并做PPT在课堂上介绍。多数学生对串行通信概念、帧格式、波特率、帧同步等问题都介绍的比较清楚,个别同学对序列检测电路还设计了几种方案,其中包括了参考文献[1]中提到的用移位寄存器、输出与检测时刻同步等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路,部分学生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热情,对数字电子技术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建议各教材在补充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将这一实例放在时序逻辑电路一章的最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即使再多教材使用了再久的实例,也需要进行实践检验;建议教材中基于触发器的时序电路设计步骤中,应该增加“电路功能验证”一步,如果有这一步,就可以避免之前教材所设计电路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宁改娣,杨栓科.串行序列检测同步时序电路设计探讨[C].全国高校电子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3.

[2]陈文楷等.讨论式教学方法如何引入课堂[C].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会年会,2005.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90-02

数字电路课程和模拟电路课程是电子学领域的两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对于学生理解这两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及进行创新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综合应用为核心,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重点”的培养目标,近年来,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教学都放在了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展,同时将数字电路实验室和模拟电路实验室合并,成立了数模复用实验室,为学生加深电子学领域的理论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相应的,这两门课程的实验内容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数模结合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本文以数控迷你小风扇和数字温度计为例,具体阐述数模复用实验室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现过程。

1 数模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设计原则

传统的数字电路实验和模拟电路实验的开展一般都是以特定的目的、孤立的功能单元而开设。数字电路的实验包括各种常用芯片的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不涉及任何模拟电路部分;模拟电路实验包括分立元件(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性能及简单运用,不涉及任何数字电路部分。这种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案存在以下两大问题:一是实验的目的一般都是理论知识的实验验证,缺少对学生兴趣的考虑,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数字电路实验与模拟电路实验“各自为政”,致使学生在完成实验后感到知识不连贯,不能综合理解和运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知识体系,以至于很难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基于以上问题,数模综合实验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兴趣主动性;二是数模综合性。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主动性,使学生愿意开始干,愿意投入干,干完后有成就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对完成实验的主动性更强,对所学数字电路理论知识和模拟电路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性就会更好,从而能够保证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达到最初的实验设计目的,即加深学生的理论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体现数模综合性设计原则的实验应包括数字电路部分、模拟电路部分、以及数模(模数)转换电路部分。一般有两种形式,如图1、图2所示。在数模转换(DAC)综合实验中,通过输入数字控制信号,如调节风扇遥控器,该信号经过数模转换电路,转换成模拟信号,一般的数模转换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都比较微弱,无法驱动外部执行装置,因此,该微弱信号需要再通过模拟放大电路,进行电流或者电压等功率放大,最终驱动模拟执行系统,如调节风扇转速等。在模数转换(ADC)综合实验中,通过采集外界环境中的模拟信号信息,如风扇转速等,一般,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比较微弱,需要通过模拟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模数转换,最终将该信号进行数字显示。模拟放大电路不仅能放大模拟信号,还能够减小模数转换电路部分的转换误差,从而更精确的进行数字显示。

2 实验项目数控迷你小风扇的设计

风扇在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学生对这个项目不会产生陌生感,而且该项目具有很大实用性,容易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本项目的设计要求是:设计并制作一个数控迷你小风扇,风扇的转速控制通过数字输入。电路设计框图如图3所示。参考电路设计如图4所示。大二学生还没有接触过键盘输入控制电路,因此,本项目采用自锁式开关这种简单的器件进行数字输入控制。例如,希望转速能够达到100转/分,就可以利用8个自锁式开关输入“01100100”,开为“1”,关为“0”。数模转换电路应用DAC0832数模转换芯片:根据输入的八位二进制,输出该二进制所代表的电流值。框图中的驱动部分对应电路设计中的一个射极跟随器,输入微电流控制发射极输出电压,在发射极端接负载小风扇,驱动其运转。三极管可以采用最普通的9013。

3 实验项目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温度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多见。本项目的设计要求是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温度计。为了保护大二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测量温度范围定位20~29摄氏度。设计框图如图5所示。十进制的“2”为固定数字,学生只要设计并实现温度个位数的显示即可,参考电路设计如图6所示。温度传感器LM35可以探测周围环境温度从而输出不同电压,输出的电压值随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变化,例如,20摄氏度,LM35输出0.20 V,25摄氏度,LM35输出0.25 V。LM741运算放大器电路部分虽然没有电压放大,但是增加了电路的带载能力,增强了模数转换部分的输入稳定性。ADC 0809模数转换芯片根据输入的电压值,输出代表其电压值的八位二进制。74LS573锁存器:OE脚为使能端,LE为锁存端,当LE为1时,D端的数据输出到O端,当LE为0时,D端的数据无法输出到O端,O端输出上一个状态的数据。74LS283全加器对输入的四位二进制数进行加减法,实现转码功能。74LS48根据输入的四位二进制数驱动数码管,显示相应数字(0~9)。

4 结语

数模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可以促进学生电路领域的理论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本文作者所在的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将数电、模电实验室合并,成立了数模复用实验室,为数模综合性实验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本文提出了数模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并提供了实际实验教学的两个项目供兄弟院校电学实验室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静,刘杰.数模、模数转换电路的综合实验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115-118.

[2] 陈林,潘旭,陈乔,等.虚拟仪器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83-86.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200-02

作者简介:孙利华(1979-),女,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和EDA技术。

0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实用性很强[1]。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与逻辑功能,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最终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较合理的电路。所以,该课程既包含了逻辑性强的理论又包含了很多具体实践应用环节。在讲授数字电子技术时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但实际教学中受实验硬件条件的限制,实验课课时安排较少或时间安排不合理,无法做到老师讲的同时让学生操作,使学生缺乏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直观认识。Multisim 软件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借助Multisim 软件对数字电路工作进行仿真演示,使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Multisim10概述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Multisim向用户提供一个全方位功能强大的电子虚拟实验平台[2]。软件自带了型号丰富的元件库和功能齐全外形逼真的各类主流虚拟仪器,可完成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调试,用户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观看到逼真的电路运行。该软件简单易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各高校电子类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Multisim10 在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加板书,学生缺乏对数字电路的直观认识,教学效果欠佳。特别是在讲授编码器、竞争与冒险、触发器等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学生会因为不理解,要么死记硬背,要么丧失学习兴趣。若引入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基本RS触发器是进入时序电路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是学好时序电路的关键,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过程,特别是触发器“不定”的工作状态。教师可以在Multisim软件中搭建如图1所示电路,由两个与非门构成基本RS触发器[3],借助小灯泡的亮与灭来演示RS触发器的“置1态”、“置0态”、“不变”和“不定”四种状态。其中,当R、S均置0时,触发器的输出都为1,两个灯泡都等于1,当R、S都回到1时,两只灯泡则不停地交错闪烁,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不定”的状态,让学生对该状态有了直观认识,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3Multisim10在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把Multisim10应用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开展一些学校实验室因为实验设备、经费等方面原因无法开展的实验;可以避免真实实验操作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可以提高实践环节中实物搭建电路的成功率,降低仪器和元件的损坏率。

3.1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一般是让学生在试验箱上验证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试验箱上已集成好所有元器件,学生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实验指导书用导线把器件连接起来,往往是电路接了一遍,仍然不了解工作原理。若能在使用试验箱前先在Multisim

中对电路进行仿真,有助于学生理解电路的原理,不仅了解应该怎么接电路,还能知道为什么这么接。以集成计数器74LS190逻辑功能验证实验为例,可以在实验前让学生在仿真软件中搭建如图2所示电路。当把开关E置为0,F置为1时,电路实现十进制的加法计数器的功能。通过电路仿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74LS90芯片各引脚的功能,知道每个引脚应该如何接进电路,以及共阳极和共阴极数码管的区别,还可借助如图3所示逻辑分析仪仿真结果理解74LS90的QA、QB、QC和QC与时钟信号的对应关系。教师可以把仿真软件中的电路、虚拟仪器和试验箱上的元器件、仪器结合起来讲解,可提高学生在试验箱上搭建电路的成功率,降低元件的损坏率。

3.2设计性实验

在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之后会安排设计性实验教学环节,也就是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所学过的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芯片,搭建电路并制作出实物。例如,设计一个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要求:①假设汽车尾灯部左右两侧各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② 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③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④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⑤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点亮。学生拿到设计题目后,可查阅资料,首先在软件中搭建出电路,如图4所示,进行仿真以检验设计是否满足题目要求,仿真结果达到要求后再利用实物焊接在实验板上。该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达到设计性实验的目标。

4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 将仿真软件引进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可以把抽象的理论通过软件搭建的电路形象化,许多普通高校实验室中不易接触到的仪器设备可以方便地从软件中选用,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3],提升学生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创新精神,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郭映.Multisim仿真软件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7).

[2]张新喜.Multisim 10电路仿真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李若琼.Multisim在 “电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2011,24(2).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0-02

为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各界对当代大学生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要求,2012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新版专业目录中重新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并提出了各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课程的示例。数字电路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和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数字电路及数字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该课程对于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等学好后继主要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4]。本研究通过立体式实验课程设计,把理论教学与实验课、课程设计、实训课程结合起来,大学一年级开始初步接触专业课程,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课程的积极性、创造性,并进一步降低了实验教学成本,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安排、学时分配和考核体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传统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模式和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引入数字芯片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Quartus Ⅱ软件和FPGA开发板的实验内容和具体教学安排。

一、数字电路课程分析

在教学安排方面,数字电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课程,基本上不需要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复变函数等前期理论基础。因此,可以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四年制本科);大一的短学期中可以安排“数字电路实训课程”,通过数字电路实训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大二的第一学期中可以安排“数字芯片设计课程”或“集成芯片设计课程”,在此课程中首先学习VHDL语言,然后再学习Quartus Ⅱ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上机实验,并通过FPGA开发板来学习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基于以上基础,大二的第二学期学生可以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校内外各种设计竞赛,并在大二开始为即将学习的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时安排方面,数字电路理论课程可以安排3学分/48学时,实验课程1学分/16学时,共4学分/64学时。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形式可以包括笔试、实验课程、综合性创新设计等。该课程的考核可以包括:①期末的笔试,考核基本知识,理论课程成绩占60%;②实验课程成绩占15%;③平时成绩占5%;④综合性创新设计成绩占10%。

二、数字电路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数字集成芯片是在半导体表面上以CMOS门电路设计的现代化电子产品,由于CMOS门电路直接设计数字芯片时会出现时滞性、占用芯片面积、耗电量、结构复杂等一系列问题。而CMOS门电路的各子系统是利用与、或、非、同或、异或等逻辑门电路模拟化,同时实际设计的数字集成芯片内部电路图结构是无法看到的。因此,数字电路课程历来是学生感到“抽象”的课程。在数字电路实验课程方面,长期以来普遍利用74LS系列芯片实现理论课程上学到的触发器、译码器、选择器等组合逻辑电路,通过该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逻辑电路的功能及测试技能。但是,传统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①形式单一、方法呆板,虽然利用74LS系列芯片实现理论教学上学到的逻辑电路,但是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对数字电路课程感到“抽象”的问题;②理论与实践脱节,在理论教学上,教师一般采用理论波形图来描述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结果,一般不采用总线(Bus)波形图描述多位数的信号。在实验教学上,一般采用模拟开关描述二进制数的输入信号,并LED灯描述一位数的输出信号,因此,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上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实际数字集成芯片的设计和信息处理环境;③缺少互动性和创新性,学生自己提出某系统的逻辑控制及流程之后,利用基本的74LS系列芯片实现系统级别的数字系统时芯片的使用数量、输入信号的控制、输出信号的分析等会面临较大的困难,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数字芯片设计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字电路实验课程中,为了实现进一步系统化、程序化、可视化的实验,可以利用传统的实验课程和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备来完成。Quartus II是Altera公司的综合性PLD/FPGA开发软件,支持原理图、VHDL、Verilog HDL以及AHDL等多种设计输入形式,内嵌自有的综合器以及仿真器,可以完成从设计输入到硬件配置的完整PLD设计流程。利用Quartus II软件的原理图模块(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可以补充完成数字电路实验课程。数字电路实验课程设置方面,如果整个实验课程以16学时来计划,前8学时可以做传统的基于74LS系列芯片完的成硬件系统设计与测试实验,后8学时可以完成基于模块化方式的上机操作实验。其中,Quartus II软件安装与波形图分析占2学时,组合逻辑电路与全加期占2学时,选择器和译码器/编码器占2学时,综合设计实验占2学时。实验内容方面,首先让学生利用Quartus II软件的原理图模块(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设计相关逻辑电路图,利用Quartus II软件中的“功能仿真”功能验证所设计逻辑电路图结构是否正确,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功能仿真过程验证逻辑电路图的结构设计。其次,建立时序图框架,设置时脉信号、清零信号和输入信号,通过Quartus II软件中的“时序仿真”功能验证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连续性和正确性。同时可以利用FPGA开发板实现该系统,并利用逻辑分析仪验证FPGA输出信号的正确性。在上机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针对某一个逻辑电路,在教材上说明的理论波形图、Quartus II软件仿真出来的波形图、逻辑分析仪实际仿真的波形图等3个图形之间为什么存在输出信号的延迟?②设计某系统时,基于C语言等软件系统设计和基于FPGA等硬件系统设计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③占用芯片的面积和耗电量大约多少?④原始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结果和卡诺图、布尔运算等方式简化之后,对集成芯片的运算速度、占用面积和耗电量差异多少?⑤理论课上没有提到的多位数的总线(Bus)信号怎么理解?

随着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社会各行业对当代大学生的独创性、复合型要求越来越提高。相反,目前普遍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本文基于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了传统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了一种软/硬件系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方法。本文提出的实验计划及安排可以营造有利于学生的激发创新激情,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82-202.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33-02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及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自己动手设计调试实用的数字电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Multisim12.0仿真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模拟和演示,对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透彻的分析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采用Multisim12.0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方便的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创建各种电路,摆脱实验箱的束缚。Multisim12.0软件的使用使得数字逻辑理论课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实验操作更加灵活方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1]。

一、Multisim 12.0软件的特点

Multisim12.0是一个集电路原理图设计和电路功能测试为一体的虚拟仿真软件,它为数字电路仿真提供了丰富的元器件模型,如时钟信号、各类门电路、各种集成组合逻辑器件、时序逻辑器件等,同时提供了种类齐全的虚拟仪器,如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逻辑分析仪、逻辑转换仪和直流电源等。Multisim12.0仿真软件具有详细的电路分析功能,可以设计、测试和演示各种电子电路,它将原理图的创建、电路的测试分析、结果的图表显示等全部集成到同一个电路窗口中,具有和真实环境一致的可视化界面,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实验工作台,与实物操作几乎相同[2]。

二、Multisim12.0应用于“数字逻辑”课堂教学

在“数字逻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且难以理解,借助Multisim12.0仿真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模拟和演示,可以直观地显示电路的功能和波形,把理论知识和电路运行结果加以对照、分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解用逻辑门设计小规模组合电路时,一般是按照逻辑功能分析、真值表、表达式和逻辑图的顺序设计电路,然后举例讲解。以一个三人表决电路设计为例,假设用A,B,C分别表示三个输入变量,同意用1表示,不同意用0表示,F表示结果,通过用1表示,不通过用0表示。通过列真值表、表达式和化简等步骤得到输出表达式F(A,B,C)=AB+BC+AC,若用与非门实现,则F(A,B,C)=,可以画出相应的逻辑图。如果教师仅仅在黑板上或者多媒体课件中画出逻辑图,相当于纸上谈兵,学生可能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解题方法,甚至是死记硬背设计步骤,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在multisim12.0仿真软件中绘制出电路原理图,将输入端分别连接3个开关用于输入高低电平信号,输出端连接一个发光二极管用于显示结果。通过切换开关状态,按照真值表的顺序改变输入高低电平信号,观察发光二极管亮、熄的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电路工作结果,之前讲解的设计方法便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还可以利用仿真软件中的逻辑转换仪得到组合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快速判断电路的正确性。

此外,还可以讨论一下如果用其他类型的逻辑门实现该逻辑功能电路,比如与门和或门或者或非门,又该如何将表达式变形?如何绘制电路原理图?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都会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也会迫不及待地去利用Multisim12.0软件进行验证。同时,鼓励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用数字电路制作一些小发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并利用Multisim12.0软件实现和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

三、Multisim12.0应用于“数字逻辑”实验教学

“数字逻辑”课程实验中传统实验项目一般利用面包板及用中小规模芯片完成电路设计,适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一些中小规模电路的构建与测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则比较费时,如数字钟、抢答器、交通灯控制器、密码锁等。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常常因一根导线连接错误、一个连接点接触不良,致使实验受阻,甚至无法完成,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利用Multisim12.O可以实现数字电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修改调试方便。学生可以随时在任意装有该软件的计算机上进行实验设计和测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3]。

在时序电路设计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数字秒表电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验,理论分析可知,整个电路由秒脉冲产生电路,计数电路和译码显示电路三部分组成。第一步用555定时器和电阻电容构成多谐振荡器,由公式T=0.7(R1+2R2)计算求得适当的电阻值,使得输出波形频率为1kHz,利用3片74LS90芯片级联构成1000倍分频器将多谐振荡器输出信号进行分频,从而得到秒脉冲信号。虽然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电阻值,但是要想调试出精确的秒脉冲信号,需要在电路搭建好之后利用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等仪器观察输出波形,测量输出频率或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阻值。第二步选择两片74LS161芯片实现60进制计数电路。74LS161芯片为16进制计数器,利用清零法分别实现6进制和10进制计数器,然后用乘数法实现610进制计数器。将第一步调试好的秒脉冲信号作为输入计数脉冲,计数器的输出可以连接8个发光二极管,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熄规律判断电路输出是否满足要求,也可以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计数器输出的8路波形判断结果的正确性。第三步采用两个共阴极七段数码管进行秒表显示,由两片74LS48芯片作为七段字型译码器,将第二步中两个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分别送译码器,两个译码器的输出分别连接两个七段数码管,通过译码器译码和驱动七段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

由设计步骤可知,整个数字秒表电路的设计制作需要用到10个以上的集成芯片,电路连线多且复杂,调试过程需要调整电阻值,需要用到电源、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等设备。如果采用传统的硬件实验方法,学生需要事先查找大量资料,画出粗略的硬件电路图,准备所需芯片和足够的导线,然后在面包板或者实验箱上直接搭建硬件实物电路,借助实验仪器观察结果。由于实验室只能提供有限的元器件和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若所选用芯片不合适,或者电路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或者哪个芯片有问题,又或者哪一根线不通,有时候很难检查出具体问题,即便检查出来又可能要重新设计电路,在四个学时内实验很难完成。不少学生往往会为了完成任务直接照搬其他同学的电路或者要求老师直接给出可行的电路图,然后只是机械按照硬件电路图连线。连线完成后如果发现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也只是简单地直接拆除和重新连线,因为不理解电路工作原理,根本就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实验过程就变成了重复地拆线和连线的简单劳动。大多这样的学生即便实验做完了,可电路工作原理却完全不懂,根本达不到通过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

相反,如果使用仿真软件,学生在了解基本原理后就可以在仿真软件平台上选择元器件直接搭建电路,可以任意选择芯片而不必理会材料消耗、可以放心大胆地连接电路而不用担心电路连接错误而造成器件损坏的问题。仿真软件中提供的电源、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等可以任意选取使用,这样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问题和调试电路。比如在秒表电路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任意调整电阻值,借助仿真软件提供的示波器调试出精确的秒脉冲信号;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各种型号的计数器芯片设计分频器和60进制计数器;也可以采用共阳极数码管和相应的译码器设计显示电路。

通过软件仿真实验,选择符合要求的元器件,设计出满意的电路,然后在实验箱或面包板上搭建硬件实物电路,通过实物电路验证实验结果,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利用仿真软件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各种设计方案,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和培养创新能力。

四、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借助Multisim12.0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演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使得数字逻辑理论课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实验教学中利用Multisim12.0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使得实验操作更加灵活方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5]。因此,有效利用Multisim12.0仿真软件能够对数字逻辑课程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银霞.“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104-105.

[2]黄智伟.基于NI Multisim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N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121-02

数字电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数字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常用集成电路芯片的使用,实现简单数字应用电路设计,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学习和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数字逻辑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数字电路是现代电子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从一般的数字逻辑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到复杂的信号处理系统,无不留下数字电路的身影,因此掌握数字电路分析、设计方法和测试方法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要求。

1、对数字概念的建立是该门课程的重要基础。

数字电路是真正接触数字逻辑、数字概念的第一门课,这部分概念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比如: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和EDA等。

(1)逻辑量概念和逻辑运算是数字电路的基础,逻辑量是用来表示事件是否发生的物理量,在具体电路实现上用高低电平来表示逻辑量0和1。逻辑关系表示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具体电路方面用各种门电路来实现。

(2)编码方法、二进制概念、算术运算是数字逻辑的具体应用。用多位有序逻辑量排列来表示不同的符号和不同的数就形成了编码,其中二进制是表示数的一种常用方法,这时的0和1也变成了数,但是其运算电路实现仍然是用逻辑电路来实现的。

比如一位全加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二进制运算器,其运算规则是按照二进制运算进行的,每个变量的值,代表真实的二进制数0和1,但是其实现电路有时按照逻辑电路来实现的。

假设一位全加器的输入信号两个加数分别为Ai,Bi与低位进位Ci-1,输出信号分别为和Si与进位Ci,则得到真值表如下。

由上述逻辑表达式就可以得到一位二进制全加法器,如果有多个这样的二进制全加器就可以实现多位二进制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

2、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是数字电路教学的主要内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主要包括各种门电路和一些常用组合逻辑电路,这部分内容是逻辑运算关系的具体实现,也是一些常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原理理解和应用的具体实现,特别是译码器74LS138和数据选择器74LS151的理解和应用。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主要包括触发器原理介绍、由触发器构成的时序电路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数字电路教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用时序电路来解决具体应用问题时,如何把具体问题转换成电路设计问题时一大难点。其中两个重要的集成电路模块是移位寄存器74LS194和异步复位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是按照电路中有无触发器来区分的两种电路形式,实际时序逻辑电路中往往肯定包含组合电路,按照一定的分析和设计思路,就可以顺利完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图一是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分别实现全加器的电路图,我们在输入端用拨动开关来表述不同的输入信号,在输出端用发光二级管来表示输出结果,这样非常直观,利于同学们的理解。

(b)用74LS151数据选择器实现

图1 全加器实现与演示

3、积极改进教学内容,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

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计手段的进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教材的主要内容和20多年前没有大的变化,强调数字技术的基础性,在门电路、集成电路方面花了很多的篇章,这也是现在同学们学习时比较难掌握的部分,但是这一部分也是绝大部分同学今后很少用到的部分。另外一方面,现代设计所需要的CPLD、FPGA知识和HDL语言没有介绍或介绍不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弱化门电路和集成电路的教学,强调集成电路的功能和接口条件,在介绍集成电路芯片的同时,介绍其Verilog HDL描述。这样对照硬件和软件进行学习,相互印证,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这种学习方法,可以适应硬件设计的软件化设计趋势。

4、积极改进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数字电路教学中多讲解各种实用电路的设计和实验,可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字电路理论教学内容,增强同学们感官认识和动手能力。现在数字电路实验特别是多个集成电路芯片的实验因为接线问题,常常影响同学们的实验效果,甚至得不到所需要的结论。另外硬件实验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资源和硬件资源,并且以后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是软件仿真工作,因此仿真工作是很多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通过老师演示,学生自己仿真,花时间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Mutilsim软件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不仅可以满足数字电路的仿真还可以满足模拟电路的仿真要求,系统提供了大量的信号源和测试设备,使系统的运行看起来非常逼真。系统还可以实现硬件描述语言编程的仿真,还可以进行CPU软件编程程序的仿真,因此建议同学们掌握Mutilsim软件的使用。(如图2)

图2是60进制计数器的电路,图中不仅包含由两个74LS161组成的60进制计数器,还包含了两个数码管驱动电路和两个7段数码管。这样通过仿真软件实现具有下列优点:

(1)可以方便地修改60进制计数器的各种设计方法,只需简单修改就可以实现同步计数电路、异步计数电路、同步置零、异步清零等计数器控制策略;

(2)可以方便地实现其他进制的计数器,如果采用74LS160电路可以更简单;

(3)进一步理解数码管驱动电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进一步理解数码管的模块的连接方法。

本文针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数字电路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并用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

参考文献

[1]谢剑斌,李沛秦等.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电气电子教学学报,Vol.32,No.6,2010.12.

[2]张振亚.数字电路教改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5,2011.5.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10

指导教师评语

余雨晴的论文《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基本完成了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论文介绍了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并设计了基本的网站雏形。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开题报告有实施方案,并按要求完成外文翻译,设计基本合理,对网站建设提出了个人见解,作者基本掌握了网站建设的基础理论。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余雨晴的论文《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基本完成了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论文介绍了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并设计了基本的网站雏形。网站设计基本上合理、科学,表明作者基本上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余雨晴的论文《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基本上完成了网站的设计任务,设计基本上合理、科学。该生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答辩时能基本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及格。

2、杨婷

指导教师评语

杨婷同学的论文《PLL技术及其应用》,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在详细分析PLLIC电路的基础上,利用锁相集成电路设计了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运用LM音频锁相环芯片设计,同时结合定时器芯片和三端集成稳压器等组合而成,设计合理。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对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电科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杨婷同学的论文《PLL技术及其应用》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论文在详细分析PLLIC电路的基础上,利用锁相集成电路设计了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是运用了LM音频锁相环芯片设计,同时结合定时器芯片和三端集成稳压器等组合而成的电路。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电科专业相关的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杨婷同学的论文《PLL技术及其应用》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论文利用锁相集成电路设计了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电路,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3、王锐

指导教师评语

王锐同学的论文《基于FPGA技术的电子密码锁》,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设计)任务。论文采用EDA技术通过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数字密码锁进行了设计,描述了数字密码锁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设计流程、模块划分及总体和各模块的VHDL源程序,并且给出了数字密码锁设计的仿真结果。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王锐同学的论文《基于FPGA技术的电子密码锁》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基本上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主要工作包括用EDA技术通过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数字密码锁进行了设计,描述了数字密码锁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设计流程、模块划分及总体和各模块的VHDL源程序,并且给出了数字密码锁设计的仿真结果,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没有具体实现。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王锐同学的论文《基于FPGA技术的电子密码锁》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认为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基本流畅,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本文尚存在全篇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完全实现等缺陷。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4、周洋

指导教师评语

周洋同学的论文《纯音听力计的设计与实现》,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从听力计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现状出发,基于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分析,论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和纯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实现过程。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周洋同学的论文《纯音听力计的设计与实现》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基本上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从听力计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现状出发,基于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分析,论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和纯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实现过程,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周洋同学的论文《纯音听力计的设计与实现》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基本流畅,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本文尚存在全篇结构不够合理、设计没有完全实现等缺陷。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5、李思静

指导教师评语

李思静同学的论文《调频电路及其设计》,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采利用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发射接收技术及高性能的专用发射与接收集成电路,设计了一套基于BA和CXA的小型无线调频立体声系统。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较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能出色完成外文资料的翻译,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李思静同学的论文《调频电路及其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论文采利用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发射接收技术及高性能的专用发射与接收集成电路,设计了一套基于BA和CXA的小型无线调频立体声系统,表明作者很好的掌握了调频通信方面的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李思静同学的论文《调频电路及其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作者设计了一套基于BA和CXA的小型无线调频立体声系统,作者很好的掌握了调频通信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好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流畅,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优秀。

6、王莉

指导教师评语

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对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流畅,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7、赵霞

指导教师评语

赵霞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较好地完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及留言板模块和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与编程。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赵霞同学负责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赵霞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网站设计合理、科学,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赵霞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较好地完成了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设计合理、科学。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8、周星

指导教师评语

周星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较好地完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及留言板模块和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与编程。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周星同学负责网站页面的设计和留言板系统的设计。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周星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网站页面的设计和留言板系统的设计。网站设计合理、科学,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周星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较好地完成了网站页面的设计和留言板系统的设计,设计合理、科学。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9、蔡凌云

指导教师评语

蔡凌云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数字调频发射机的数字调频调制模块部分的设计。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蔡凌云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数字调频发射机的数字调频调制模块部分的设计,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蔡凌云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数字调频发射机的数字调频调制模块部分的设计基本合理。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0、张佳富

指导教师评语

张佳富同学的论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基本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以及应用做了介绍,设计了基本合理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张佳富同学的论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基本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以及应用做了介绍,设计了基本合理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佳富同学的论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基本合理。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1、李薇

指导教师评语

李薇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系统在DSP方面的设计。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李薇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系统在DSP方面的设计,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李薇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系统在DSP方面的设计基本合理。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2、宋治桦

指导教师评语

宋治桦同学的论文《射频功率放大器》,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设计任务。论文通过图例和对比进行分析,阐述了射频功放的基本理论;在研究了射频功放的工作状态、负载和调谐等外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宋治桦同学的论文《射频功率放大器》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基本上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在研究了射频功放的工作状态、负载和调谐等外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宋治桦同学的论文《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认为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3、邹元杰

指导教师评语

邹元杰同学的论文《基于单片机STCCLED点阵显示》,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系统以STCC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温度测量,实时时钟芯片和数据存储技术并配合软件,实现了温度的测量、时间、数据掉电不丢失等功能,最终很好地完成了规定任务。该生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实际动手能力强,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邹元杰同学的论文《基于单片机STCCLED点阵显示》,选题具有实际意义,完成了规定的任务。系统以STCC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温度测量,实时时钟芯片和数据存储技术并配合软件,实现了温度的测量、时间、数据掉电不丢失等功能,最终很好地完成了规定任务。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11

 

EDA技术是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性、工程性的专业课程。将数字电路设计从简单元器件单元电路设计,EWB软件仿真提到了更高一级的可编程操作平台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两门课程分开,先上数字电路,后上EDA技术,分两学期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减弱了课程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学生对数字电路理论的认识程度。通过对EDA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实训的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EDA技术基础及其实验系统,从数字系统的单元电路,如译码器、计数器等入手,加深对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的认识,逐渐完成数字系统设计。

1. EDA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1 EDA技术

EDA技术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毕业论文格式,是一种能够设计和仿真电子电路或系统的软件工具。采用”自顶向下”的层次化设计,对整个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功能划分,系统的关键电路用一片或几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系统行为级设计,最后通过综合器和适配器生成最终的目标器件。图1为一个典型的EDA设计流程。

图1 EDA设计流程图

1.2 EDA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EDA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配有输入输出器件(开关、按键、数码管、发光二极管等)、标准并口、RS232串口、DAC和ADC电路、多功能扩展接口的基于SRAM的FPGA器件EDA硬件开发平台,使得在电子设计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可以进行模拟验证,保证设计过程的正确性。从而使数字系统设计起来更加容易,让学生从传统的电路离散元件的安装、焊接、调试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在电路的设计上。同时,采用EDA技术实现数字电路设计,不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也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方便学生对电路进行修改、升级,让实验不在单调的局限于几个固定的内容,使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2.课程教学改革实施

2.1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本着体现巩固数字电路基础,掌握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原则来处理和安排EDA技术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从EDA技术概述、VHDL语言特点、VHDL语句等入手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以设计应用为基本要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将EDA技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描述语言、软件开发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其中,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载体,硬件描述语言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主要表达手段,软件开发工具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智能化的自动设计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则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下载工具及硬件验证工具。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实训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2.2课程改革措施

以电子线路设计为基点,从实例的介绍中引出VHDL语句语法内容。在典型示例的说明中,自然地给出完整的VHDL描述,同时给出其综合后的表现该电路系统功能的时序波形图及硬件仿真效果。通过一些简单、直观、典型的实例毕业论文格式,将VHDL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解释清楚,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地掌握VHDL的主干内容,并付诸设计实践。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VHDL语言教学模式和流程,将语言与EDA工程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数。表1为课程具体内容及实训学时分配。

 

能力

目标

学习情境

项目载体

课时

QuartusⅡ开发工具使用能力

QuartusⅡ开发环境、实验系统

二选一音频发生器设计

6

VHDL语言编程能力

VHDL语言基本结构

计数器电路设计

6

VHDL语言并行语句

8位加法器设计

8

VHDL语言顺序语句

7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

8

VHDL语言综合运用

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8

层次化调用方法

4位加减法器的设计

4

综合开发调试能力

8位16进制频率计设计;

十字路口交通灯设计;

数字钟设计;

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等。

(任选一题)

20

总计

数字电路设计论文篇12

现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特征就是对所有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并由此构成数字系统。所谓数字系统,即对数字信息进行传送、加工、处理的电子设备。一个数字系统既可能是一个小而简单的,又可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如:数字钟是一个数字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也是一个数字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采用传统设计手段完成复杂数字系统设计越来越力不从心。以FPGA/CPLD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设计方法,代表着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重庆邮电大学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从培养能在通信与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提出了层次型的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完善了数字系统系列课程内容,理顺了课程之间的衔接,提出了数字系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建设要体现三个特性: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学科知识的前沿性和工程实践的应用性,并已将课程改革写入专业的培养方案,在2011年9月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

1.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

教学团队以现代设计手段和方法为主线,重塑了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经典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为基础,以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和设计课程教学为提升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相融合的体系结构,在经典数字电路教学中注重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在电子技术应用和数字系统设计中强调学科知识的前沿性和工程实践的应用性。具体层次见图1。

图1 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图

1.1注重数字电路基础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课程素养。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关于数字系统经典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的课程,因此,课程的教学以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主线、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为主体。

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数电课程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上采取了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通信与信息类专业侧重系统级应用,实验以综合设计为主;计算机类侧重外部逻辑关系和可编程PLD、淡化内部电路原理,实验以应用为主;自动化类侧重控制观念和电气特性,重视A/D、D/A内容,实验以应用控制型为主。

针对我校通信学院和光电学院强化班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教学团队开展了数电课程的双语教学,旨在让学生提前掌握专业词汇,提高阅读外文文献和自学现代电子技术的能力。自2005年在光电学院强化班进行试点开始,至今已送出6届1000多名学生。

1.2强化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由“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6门课程构成现代设计方法和理论层次。该层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在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中,教学团队提出开放的思路、打破单一课程限制。如:在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时间内,有步骤地推进FPGA初级应用训练(原理图的设计训练);在FPGA教学时间内,有目的地联系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专业背景课程,强化FPGA在数字系统、通信领域等各方面的应用能力。

其中,“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为重点建设课程,课程涵盖知识面广泛,强调系统综合性设计。特别根据电子竞赛相关内容模块,添加了电源设计、信号源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用数字系统设计的能力。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2.1形象、生动的理论教学方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研讨,团队形成了案例教学法、比喻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思维训练法等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以“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为例,谈谈各种教学方法。

2.1.1案例教学法。如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学完组合逻辑与触发器后,以三人抢答器为例,先从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入手,分析其功能,找出其缺陷,再添加触发器,改进其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设计电路和改进电路的意识和愿望;在讲了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之后,以MULTISM为仿真软件,演示组合逻辑电路竞争冒险的险象及消除方法,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提交仿真作业;在讲完计数器后,以电子钟设计为例,串讲前面所讲的译码器、计数器、数码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1.2比喻教学法。在讲卡诺图化简时以“擒贼先擒王”来说明圈圈得越大越好;“不打落水狗”来说明保证每个圈中至少有一个小方格不被重复圈过。

2.1.3启发教学法。触发器的讲解过程中,从RS触发器入手,讲其特点、优点,引导学生发现其电路的缺点,从而提出改进电路钟控RS触发器,再进一步分析其电路优点和缺点,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改进电路,引出钟控JK触发器、钟控D触发器,进一步引出主从触发器。随着电路一步一步地改进,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再以人生哲理为例,引发学生从电子技术的改进过程中思考人生。

2.1.4思维训练法。在讲中规模计数器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过程中,以画状态转移图为工具,引导学生从复位法、置位法及进位输出置最小数、级联等多种方法设计电路,实现学生设计电路的思维训练,从而完成数字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教学任务——任意模制的计数器均可实现。

2.2以自学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系统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经过多年的摸索,对数字系统设计系列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

2.2.1加大实验课时,调整理论、实验课时所占比例。如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56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16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嵌入式系统(16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DSP原理与应用(20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30学时理论+26学时实验)。

2.2.2从2006年开始我们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学校拨款、企业捐助的方式,建立了基础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教学基地两级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上采取传统实验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形式。教师讲授基础入门知识,除必须完成的实验项目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行安排实验时间、实验内容。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课程为例,必做实验包括:QUARTUSⅡ简介与应用、带使能端的计数器的设计、数控分频器的设计等,采用传统实验方式,由教师讲授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学生按部就班完成。该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主动性较少,主要目的在于设计流程、软件开发、硬件平台的掌握。选作实验包括:基于LPM-ROM的四位乘法器设计、序列检测器的设计、数码管扫描显示电路、硬件电子琴设计、数字频率计的设计等。学生还可以自行拟定题目,与教师商量后进行。该部分实验采用开放实验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动手设计能力。

3.日常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机融合

教学团队把相关课程与各类课外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多渠道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从课程学习中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建立系统化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和开放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多数学生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电子设计和应用能力,具有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最基本的素质。在此基础上,选拔条件更加出众的学生进行后续的集中培训。

其次,根据各届竞赛的题目和要求修改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在“EDA”、“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等课程会根据的新技术的发展增加相应的技术讲座。“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为新开设课程,重点在于系统性应用综合知识,在基本模块讲完后,进行综合性实际项目的设计,其中就包括精心选择的各类电子竞赛试题。各类科技活动对推动课程教学的各项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我们与中国电子协会合作,进行全国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多渠道提升学习动力,营造科技氛围。

4.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我校通过引进、国内外进修培训,以及采用“以科研促教学”、“以科技竞赛促师资队伍”、“理论实践教学双肩挑”的模式,加快教师队伍的成长,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在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自编教材12本),自制实验设备(自行研发设备6项),尤其是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和参加各种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5.结语

数字系统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课堂教学成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在课外科技竞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以来,教学团队教师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重庆市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2008年以来,参加重庆市盛群单片机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创意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2010年,参加“高教社&XILINX杯”重庆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7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重庆赛区一等奖2项。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寻求如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威,姚富安,刘勇,南新志.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

[2]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

[3]邹虹,贺丽芳等.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