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1:22

关爱教育论文

关爱教育论文篇1

安福县华泰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寄宿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的生源主要由划片内招生和全县因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代管的学生(留守学生)组成,为方便管理和学习,学校特设有全托班(吃住由学校托管)。通过笔者,发现这些留守学生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差、厌学、爱上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抓好这几个方面的教育。

1养成教育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感觉情感上亏欠孩子,想在钱物上给孩子更多的补偿,而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自理能力更差,花钱没有计划,很随意,有的学生每周花钱多则几百元,少则也有上百元,而钱却大部分用在吃零食和玩耍上。表面上看,花费钱财是小事,可是用零食代替主食,必然影响学生的健康。天天吃零食也影响其他学生的消费观,破坏学校的环境卫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对他人产生影响。作为班主任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要与家长或其代管亲属取得联系,适当控制学生的“钱袋子”,把钱花在恰当处;其次,进行亲情教育,引导其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应懂得珍惜;再次要在班上狠抓一个“严”字,为此,一要有婆婆嘴、天天讲、经常讲。课堂讲、班会讲、课外看到学生吃零食还要讲;二要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了解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三是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配合班主任工作,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效果显著。但也要注意的是“严”要有张有弛,“严”要有“人情味”,能让学生接受;“严”也应该有“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为学生着想,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真正保护他们、爱护他们的。从而养成学生生活自理、自觉守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长辈是不懂教育,一味地宠着孩子。所以,在留守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等,追其原因有很多,但心理不健康是一个重要因素。盲目模仿、攀比、放纵、好奇、呈英雄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为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掌握有关信息,加强家校联系,发现问题,就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要尽量多一些善意的笑容,少一些漠视的眼光。这样,我们就能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心和宽容,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学习的认识,让他们的心理偏差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每位老师就应该是一名心理医生,医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理想教育

在“留守学生”当中,“读书无用论”非常流行,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厌学、逃学,人生理想不明确也就不足为怪。作为班主任,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要端正学生的思想,树立他们正确的学习观。因此,要让学生明白,读书不是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道精神枷锁,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生活,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世界上没有一种学习是让人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愉悦,会催人上进的;其次,“留守学生”成绩普遍偏差,作为老师应正确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用一顺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年终考核中受影响,就去挖苦、嘲笑、甚至漫骂这些学生。如果这样,只会加重这些学生不配合、对抗、厌学、逃学;再次,还可以通过班级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事例到班上宜读,或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讲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学知识的趣味性,让他们在学知识中感悟人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4激励教育

关爱教育论文篇2

上述文字是我们通常意义上对卢梭名著《爱弥儿》的常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不仅仅深深植根于普通读者的头脑中,更是左右了诸多专业的研究者。

2013年1月,知名学者刘小枫的文章《〈爱弥儿〉如何论教育》发表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阅后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从哲学的视角对《爱弥儿》的全新的解读与审视,颠覆了我们对卢梭这部经典之作的传统印象,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还《爱弥儿》――我们曾经视作教育学经典制作――一个本源。

那么刘小枫先生到底是如何解读卢梭经典之作《爱弥儿》的呢?其新意又在何处?

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关爱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25-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而设置的全新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全校的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文法、经管、理工、艺术等10个学科类别,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95.2%。调查问卷按照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态度、对爱国主义和《纲要》课程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五个核心问题共设计选择题20项和教学建议1项。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一)对历史课程的态度

此项问卷调查表明,高中阶段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认为历史课程是单纯的以记忆为主的课程,不感兴趣、不喜欢的只有0.26%。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对历史是否感兴趣。文科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比仅仅把历史作为一门必考课程的学生高10%,理科生中认为学习历史对高考无意义,无兴趣的仅有6.30%,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是感兴趣的。

(二)对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

1.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涉及国家、民族的大事非常关注。

关于爱国主义的体现,81.50%的学生选择了“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62.07%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上”。对于“热爱社会主义,认真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选择这一项的学生占到了61.68%,居第三位。这表明,大学生对爱国主义观念的态度,集中地体现在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及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但是“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这一选项却只有49.21%,这表明少数学生对于爱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没有理解好,有一些偏颇,这也是我们《纲要》课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2.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

当问及有无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在“很有必要”、“有必要”、“没必要”、“说不清楚”四个选项中,选择“很有必要”、“有必要”的比例超过了90%,选择“没必要”的只有5.51%,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达到了89.9%。由此可见,我校大部分学生是比较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

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他们认为,“新闻等电视节目”是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基地”为第二途径,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书籍、网络、电影、历史馆与展览、长辈口述和音乐。

(三)对《纲要》课程的认识

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中学虽学过,但是应试性的,谈不上认真独立思考,因此,需要在大学进一步系统学习,进而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开设《纲要》课程的重大意义已经得到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认可,其政治理论教育之独特价值并不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复与深化,而是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削弱“历史”内容的恢复和加强。

(四)对《纲要》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的认识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哪一门课程对爱国主义教育影响最大?35.43%的学生选择了《纲要》,33.99%的学生选择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他三门课程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出学生受《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相较其他几门课程是比较大的。

在问到目前《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38.32%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问题,21.78%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手段问题,19.5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内容问题,只有14.70%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态度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学内容、方式、手段方面与学生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对于如何加强《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73.10%的学生选择了“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资料片”这种方式,59.32%的学生则认为要“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5.51%的学生认为应该“组织爱国主义主题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53.02%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上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基本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是正确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同时,大学生总体上对“纲要”的课程目标的认识状况较好,对此课程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新的历史知识、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等重要作用也有相当的认识。但此次调查也表明《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实效性差,“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新闻等电视节目”是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途径,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成为第二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未能完全发挥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为此,必须创新育人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帮助。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吸引力感染力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单一,较多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再加上部分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叠,这就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纲要》课程教师应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有所取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大学生对《纲要》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现实感和生命力缺失

学生在教学建议一项中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纲要》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现实感和生命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到了爱国主义的历史继承性,并没有总结它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

四、针对《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纲要》蕴含着丰富、深厚、具体的爱国主义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尽管较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几门课程中《纲要》课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最大,但仍然有将近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加强此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爱国意识。

(二)深化教学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严重束缚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思考。在《纲要》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众多教学方法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纲要》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的课堂教育。这种方法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抓好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纲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提供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历史内容,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昨天和今天的内在联系,增强理性思考,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历史感、更有吸引力、更有成效。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受学生相当喜欢的教学方式。另外,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阅历,增强体验和感受。总之,教师应该在《纲要》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师队伍建设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教育者做起。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国家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这不仅要求学校必须有一支有爱国情感和高素质的队伍,还要求教师对国家和民族要有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要热爱教师事业。学生要博览群书,知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教育方法,利用多种手段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五、结论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以便进一步加强开展《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对历史课程的态度、对爱国主义和《纲要》课程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等五个方面,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生进行了《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实效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的建议,包括应明确教学目的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史、国情和增强爱国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爱国主义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洪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1,(6).

[2] 樊卡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关爱教育论文篇4

开设《军事理论》课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国防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国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的辩证关系

1.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教育对象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本质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1]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就不可能有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在国防领域的集中体现,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积极的国家认同感、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的爱国义务感,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因此,国防意识所反映的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是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

2.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本质任务所在。国防教育实质上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为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形势需要而进行的国民思想教育。国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培养公民为国家安全和发展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其中,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性。[3]国防教育是增进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激发人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

3.国防教育影响着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意识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国防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实质上是国家意识、国家观念。没有国防意识,就没有国家意识,因而就不可能产生爱国情感;没有国防观念的提高,就没有国家观念的强化,因而就不会有爱国主义的升华。[4]历史证明,和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二、《军事理论》教学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规定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五大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

1.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和平时期,物质充裕,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战争和炮火的洗礼,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国防意识欠缺,国防观念淡薄。大学生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其国防意识和爱国、卫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一方面,对国防事业认知更为积极,情感更为热忱深厚。大学生爱国、卫国、强国的激情更为高涨,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对国防实践,无论认知上还是情感上都呈现出十分积极的变化。中国武装力量建设,尤其是几次大阅兵,使大学生对国防实践情感的认同与体验更为深刻、强烈,而且更具后续影响力。

2.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要系统讲授军事理论课,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心理准备。

三、利用《军事理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1.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加强国防历史文化传统的教学,夯实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国防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思想、爱国事迹,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将爱国之情变成报国之志。这正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最具体、最生动、最感人的素材。通过国防历史文化教育,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尤其是国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和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这些正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的共同底蕴。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蕴藏在国防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运用它教育感化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接受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认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观念。

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坚定爱国主义信念。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播放国庆大阅兵、军事演习等纪录片,深刻阐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展现强大的武装力量,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振奋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从世界军事形势和现代国防、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例中,可以看到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化国难史、民族屈辱史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志。中国国防史和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学习,列举丰富的事例、战例,尤其要对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那段屈辱史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分专题进行讲解,并辅以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这些都将促使他们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通过《军事理论》中的战争史教育,大学生能更直接更集中地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也曾战胜过无数次灾难,更深刻地感受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6]

2.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新要求,紧贴大学生的新思维,采用启发式、体验式、合作式、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首先,要结合战例进行教学。军事理论教学要在阐述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尽量把一些战例和相关事例作为论据,节选其精彩情节进行生动讲解,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融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其次,要抓住侧重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如中国国防部分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军事思想部分应以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世界军事部分应以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最后,要联系世界军事发展动向进行教学。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力求把学生最关心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最新学术动态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军事理论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首先,从军事教育的性质上看,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军事学研究的是战争,战争事关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本身就能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更何况,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上饱经战事、沧桑满目的国家,任何一次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都足以激起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心。其次,通过学习军事思想,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文化和外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树立辩证的、唯物的世界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形成正确的国防意识,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责任感。最后,对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信息化战争、世界军事形势和周边国家安全战略等内容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我军现有武器装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3.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军事理论》课要增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军事理论教学的辐射力、感染力,使军事理论教学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增强其国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讲授我军武器装备,可以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部队或军队院校,参观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加强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军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坚持理论教学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相结合,如讲授近代国防历史时,可播放《甲午海战》等经典影片;讲授高技术战争时,可播放《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影片,通过形象生动感人的影片,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吸引力;提倡教学中就热点问题加强师生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又如讲授打击“”势力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时,可就的现状,利用翔实资料对比分析前苏联解体给人民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危害,介绍在防止“”上所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斗争,让学生互相探讨发言,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分裂祖国的危害性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统一思想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国防教育网站,设立军事爱好者QQ群,构建军事理论教学网络平台,使大学生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掌握更多、更新的军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增强教育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项文荣.国防意识与国防教育[J].国防,1996,(9).

[2]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J].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10,第2版:163.

[3][4]王联斌、汪安恕.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5,(5).

关爱教育论文篇5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65-02

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的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引导人们开展爱国行动的一种实践活动”[1]简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培养爱国情感,增强爱国意识,引导爱国行为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

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对象是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学生,现在主要以90后为主。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2]相对于其他对象而言,大学生具有独立性强,主观能动性强以及比较有主见的特点,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指结合时代特征,高等学校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本身思想和行为的特点,通过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和引导大学生的爱国行为”[3]。如何在高职院校中针对相对于本科类院校素质较低的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同志指出:“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4]从胡主席的讲话中可以领会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关心祖国、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凝聚力和民族自尊心,有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四有”青年。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活比较懒散,缺少艰苦奋斗的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上的不够重视,素质有待于提高等特点,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对于帮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时代的快速进步,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大部分的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一定的民族自尊心,平时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对中国的繁荣和发展持有积极向上的观念,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也反映出不少的问题,主要总结如下:

(一)经济全球化影响,爱国主义意识逐渐淡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科技发展更加迅速,同时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让广大大学生有更充分的资源和更多的途径进行爱国主义学习;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消极的文化和思想涌入中国,侵蚀着广大大学生的思想。尤其是“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貌似看起来是全球一体化思想的延伸,实质上是通过概念的宣传来进行文化的渗透,逐步淡化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更强调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思想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更多的认为自己是应该爱世界,而不是热爱自己亲爱的祖国,更有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西方国家文化,而忽视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这些都淡薄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极大地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新媒体技术影响,爱国主义教育难度增大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在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尤其是除了网络之外其他新媒体的出现给信息传递带来了一定快捷和时效,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消极的、反动的、不良的信息传递其中。针对这些消极信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本身阅历尚浅,没有实际的社会实践经验,难以辨别其中的真伪,故很容易受到新媒体环境中西方殖民文化的冲击,缺乏民族自信,部分学生开始质疑国家和社会,甚至开始动摇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原来的教育是一对多的方式,教育者有很大的主导权,可以向受教育者传递认为比较有用的信息,而新媒体技术拓展了教育的平台,打破了单项传输的方式,而形成了多对多的教育方式,这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有很大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和获取信息。但同时信息的高度共享导致了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者而不是国家和民族本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也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学校环境和自身因素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待于改善

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进行教学,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属于理论教学,没有实质性的实践教学,这样的教育方法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弊病。同时,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缺乏培训和提升的机会,导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爱国主义的教育方法途径比较窄。另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体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文化素质比较低,平时生活散漫,学习不求甚解,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更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多专业则定向选择的来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故很容易忽视非专业课程的学习,由此导致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不够浓厚,爱国主义教育很多流于形式,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有待于变化和改善。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资源,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

努力探索“红色资源”,积极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积极寻找身边丰富的红色资源,如纪念馆、文化遗迹、遗物遗址、书籍刊物等,通过实地的参观和学习,形成视觉上的感悟与体会,同时利用“红色资源”走出校园,走进历史,从历史中去学会感悟和体验,充分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升爱国主义理性认识。同时积极建立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长期的学习和思考,使大学生得到思想上更深一层的认知和了解,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务,需要是实实在在地学习和思考。只有把历史学深入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升和传承。

(二)巩固制度,加强爱国主义队伍建设

爱国主义队伍是进行爱国主义建设的主力。加强爱国主义队伍建设需要从制度入手,加强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爱国爱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又能够积极进取,以德服人。另外,加强队伍的培训学习机制,积极鼓励专职老师外出学习培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探索新方法,寻求新途径,创新新理论。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爱国主义队伍的激励机制,提升待遇和提供职称评审的合理考核制度,提供晋升机会,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三)开展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的作用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有热情去学习的特点,大学应该借助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的力量,如党团组织、思想积极进步的社团等,多开展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可以发挥个人特长、专业特色,开展一些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文艺类活动、校运动会或趣味运动等体育竞技类活动,文明礼仪、英语口语大赛、插花比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也可以体现团队的力量,搞一些活动体现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比如开展班歌比赛,寝室美化大赛、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也可以通过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重大活动,比如清明烈士园扫墓活动,纪念五四的晚会、雅安地震募捐祈福活动、“庆祝国庆”征文活动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到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四)依托网络,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

通过网络平台,根据高职学生喜欢上网浏览信息自主选择学习的特点,积极拓展网络平台,可以开设“红色网站”积极宣传爱国主义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一些时事热点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及时报道,让学生自主学习爱国主义内容;也可以开设网络课堂,通过一些名师的爱国主义讲堂,吸引更多的学生免费学习爱国主义内容,激发学习热情;更可以通过其他的新媒体技术,比如关于爱国主义的博客、论坛、微博、微信、QQ等,进行自由谈论,在相互的讨论中真正认识到爱国主义的内涵,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郑志发,黎辉 .爱国主义教育结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5(12):24.

[3] 张秋艳..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 2008

[4]王顺洪,王文菊.论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关爱教育论文篇6

[ 中图分类号 ]G 64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57-02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也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能够在世界屹立不倒的重要的思想支柱。在中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得引导当代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呢?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的新思路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就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近年来,中央也高度重视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爱国认知是激发爱国情感,引导爱国行为的基础,它是指关于爱国主义的知识和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必须由教师系统传授给学生;但切忌把爱国主义的内容变成一些抽象说教。诸如“伟大”、“优秀”、“崇高”之类的言辞充斥课堂,看似思想教育性很强,而学生味如嚼蜡,无法激起感情共鸣,甚至会引起学生反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创设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主体。例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播放《百色起义》等红,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及共产党员面对困难、面对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使大学生感同深受,了解百色起义前后广西的社会状况,了解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等人对于广西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理解红军为什么要在百色建立革命根据地等知识。

由于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幸福和平的年代,对于战争年代及革命事迹兴趣有限或者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问题、学生查找资料等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研究精神与实践相结合。此外,高校应以社会实践为途径,用真实可信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参观考察改革开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到广西的革命老区河池、百色、崇左等地实地考察,感受当地经济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定了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所以,在教学中结合本土历史及各类资源进行教学,能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广西现有广西烈士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广西图书馆、北海市涠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田东百谷红军村、巴马瑶族自治县烈士陵园等75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是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广西各地、各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不少高校借此机会组织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奋战史,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及现在生活的幸福。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与各基地形成长效的联系机制,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参与面能更广,更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师生关系、校园的面貌、社会的舆论导向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校园文化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包含了政治、学术、文艺、体育等文化知识,覆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高校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项活动中去,如定期举办业余党、团学习班,组织书画比赛、红五月活动、诗歌朗诵会、革命歌曲卡拉OK等活动,结合校庆、纪念诞辰一百周年,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此次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的活动中,广西高校工委就举办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各高校还组织学生通过黑板报、撰稿、演讲、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另外,网络是现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各高校也开辟了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门网页,如“红水河”、“赤水清川”等,让学生方便了解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在特殊的节日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带上花圈到革命烈士纪念碑、韦拔群塑像等地进行悼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高校教育长期肩负重要任务。各高校只有不断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内容、新方法,才能让爱国主义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关爱教育论文篇7

教育爱的含义: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二、研究的意义:

1、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4、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 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 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 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 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 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 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 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 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1、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2、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3、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 and 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 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⑥为基础分析了教育爱的基本组成要素,即亲密、承诺与热情。当这三个要素全都具备了时,此时的爱便是一种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Sternberg)。 Goldstein通过具体的实验及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具体分析了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爱的基本要素等问题。弥补了实践层面研究之不足,她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与观点。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 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 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⑨ 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⑩ 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三)、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三、研究方法:

四、进度安排:

六、参考文献:

关爱教育论文篇8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四化建设的成败和祖国的兴衰。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讲好理论知识,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现状

1.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使得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一定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同时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部分大学生中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过多考虑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以个人为中心,唯利是图;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淡化,历史虚无,民族虚无,为谋取个人利益不顾一切。这些都使得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

2.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弱化了爱国主义精神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便捷的载体和渠道,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也使得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产生激烈碰撞,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集体价值观和国家本位的价值观。某些西方国家试图把自身的价值观强加给我国,并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渠道向我国传播落后的、腐朽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堕落的生活方式。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使其对本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度下降,爱国主义感情弱化,爱国主义意识淡化。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

1.新时期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达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免费论文参考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爱国主义精神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 大学生发展成长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觉悟,校正可能产生的思维偏差和不良行为,逐步成长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让情感上升为信念,帮助他们树立献身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理想化为行动,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确切地讲,是指以教学计划为保证、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有关课程的常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是非常明显的。它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时数,对学生进行考评的方法,使爱国主义教育正规化、制度化。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教育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国际的最新形势与政策,与时俱进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轻松而又愉快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洗礼。

此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也是其他课程教师的职责。每门课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含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应下功夫去深入挖掘,而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反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通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些理工科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历史与成就、著名人物的爱国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免费论文参考网。

2.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还需要以专题讲座和看教学片作为辅助手段。具体而言,内容可以是有关法律方面的,例如,《国防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有关地理方面的,例如《话说长江》、《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有关历史方面的,例如《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大国的崛起》;有关文化方面的,如《中国文化讲座》、《国宝档案》。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到尽可能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培养大学生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认识。

3.利用假期广泛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首先,要针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和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其次,针对部分学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不足,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三,针对学生对工人、农民缺乏感情,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劳动观念淡薄的现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工农群众,进行与工农相结合的教育。

4.利用教育或生产见习、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机会,认真组织大学生在社会岗位上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通过以身作则或争先创优的现实参与活动,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是见习或实习单位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如机关单位的工作制度与纪律,工矿企业或街道社区的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在见习、实习的选点上要注意先进性、典型性,在管理上要严格而有序,同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要及时“消毒”和批判,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5.进行一定的国防和军事训练,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不仅有利于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也有助于养成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风尚,在思想、知识、技能和体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既能建设祖国、又能保卫祖国的一名真正的爱国者。在毕业生当中,还要做好一些大学毕业生参军工作,鼓励、支持和帮助大学生毕业参军,投身到祖国的国防建设大业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1994—09—06[2].

关爱教育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100-03

收稿日期:2013-06-20

作者简介:金素端(1986-),女,广东汕头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不同。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1]在经济全球化与网络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观教育

国家观教育是对国家基本看法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国家观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家基本性质教育。国家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国家性质教育,让个体自觉认识、理性支持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二是国家与个人关系的教育。任何人总要在一定的空间内成长,“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的组织形式,一方面,国家为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依托和载体;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最终靠个人的发展来实现。三是国家在当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但国家依旧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体和利益代表单位,是民族凝聚的最重要力量,只要国家存在,它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人都必须维护国家利益。

2.国情教育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3]理国主义的生成,也必然离不开对国情的了解。国情教育的开展,既要注重相关成就的纵向解读,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口、资源、版图、社会等方面国情的历史与现状,也要注重与其他国家的横向对比,充分认识国家发展的优势劣势,增强民众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国家利益与安全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属点。对民众进行国家利益观教育,首先应使人们明确国家利益的内涵。除了传统的经济、政治、军事利益外,文化、生态利益等也是重要的国家利益。在明确基本利益内涵的基础上,应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进行国家利益观教育,还要求人们树立实力观念,扎扎实实提升自身能力,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准备。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利益和基本条件,进行国家安全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各国之间的开放性前所未有地增强。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资本的跨国界流转、跨国组织的形成及发展等现实,都冲击和消解着传统国家的认同,对各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文化安全造成威胁。由此,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开展,应以国家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引导人们认识国家安全的系统性,关注和维护国家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强化民众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提高人们维护国家系统安全的自觉性。

4.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认同,首先是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5]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推动民族发展、促进国家凝聚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人们进行民族文化成果、民风民俗、民族语言文字及民族理论等的教育,其中尤其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6]。民族历史教育对爱国主义也是不可或缺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的过程、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业绩,增强民众的国家自豪感,为民众解读现实问题提供历史支撑。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主体人格中关于价值意向的深刻和稳定的观念系统,是作为价值活动之标准和导向的信念体系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体,是主体整合价值生活中具体经验事实的背景式价值意识”[7]。相对比于其他认知图式,价值观的稳定性较强,是个体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内在依据。在众多价值观中,社会核心价值观处于关键地位,不仅引导个体社会化进程,也引领社会发展,是不同形态的社会得以相互区分的文化内核。在当代中国,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的是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集体主义,在尊重他人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追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与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抵制不良思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9]。教育原则的正确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预期教育成效的取得与否。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1.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统一

坚持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统一,才能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所谓全面性,指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整体性与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从对象上讲,爱国主义教育应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任何公民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从内容上讲,爱国主义教育既包括对受教育者爱国情感的激发,也包括对社会层面理国主义的引导,还包括对受教育者爱国行为的规范。从方式上来讲,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多样化方式,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统一,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的构建。所谓层次性,指爱国主义教育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而有所区别,这些差异包括身份、年龄、职务、智力水平等因素。例如,根据教育对象身份的不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一般而言,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掌握着政治权力,他们的素质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青年学生则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对这两类人群的要求,应比其他普通民众更为严格。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是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于一身的教育活动。理论教育注重增加个体理论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只有进行科学的理论教育,才能引导理国主义的形成;实践教育则能避免空洞说教、脱离实际的情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与实效性。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主要指爱国主义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意义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理论教育中,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灌输。此外,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引导人们学习相关文化理论,正确看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提高个体分析判断能力,进而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践性原则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应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面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受教育者理性分析与判断适应的能力,促进个体爱国实践的进行。

3.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民族性是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如果一个民族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民族自信心,心甘情愿地接受异族来“同化”,那这个民族就开始走向衰亡。[10]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只有坚持民族性原则,才能更好地凸显国家特色,实现族属区分,强化人们的归属意识。当然,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性,必须同狭隘的民族主义相区分,“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11]。开放性是后工业时代与农耕时代的最大区别,是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体现。科学技术及互联网的全球发展、国与国之间的频繁交往,使国家间的相互开放成为现实,爱国主义教育也必然要坚持开放性。一般而言,开放性环境中经由比较选择培养起来的爱国主义更加稳固。

4.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历史性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有属性。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性首先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受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其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性还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承性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历史性相联系,爱国主义教育也需体现时代性。时代性要求爱国主义教育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作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教育是理国主义形成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朴素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个体有一种主观上的归属和满足,这种情绪体验会使其自发地去进行一些爱国行为。而实现爱国行为由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转变,则需要爱国理性的培养。爱国理性直接制约着爱国行为的理性与否,它要求个体对关涉国家的事件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并经过理性思考,选择合理的行为方式维护国家利益。理性的爱国主义既包括对国家及其职能的科学认识,也包括对国家制度及意识形态的客观审视与判断。事实上,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精神就根植在人们心灵最深处,即便有时它被隐藏甚至被遗忘在某个角落。爱国主义教育能通过鲜明的事实材料,唤起人们的内在驱动力,提升人的主体性力量,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确立和增强个体的爱国主义信念并引导个体将爱国情感和爱国信念转化为合理的爱国行为。在我国,理性的爱国主义也包括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前进、民族发展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更好地走向民族复兴。

2.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与激励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爱国主义赋予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激发这一伟大力量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凝聚和发展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发挥着重要的向心力和吸引力的作用,正是出于对同一个国家的认同与热爱,不同民族的人们才团结在一起,在国家危难之际,放弃狭隘的个人利益关系,同仇敌忾,自觉把爱国与保国、强国结合起来。文化、科技、信息等的全球化传播,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的国家观念,容易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自觉性。爱国主义教育能够通过与时俱进的,包括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促使个体成员积极投身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维护之中。

3.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个体的身份归属意识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交往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然而,伴随着西方文化精品的传播,西方文化垃圾、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在中国也有所泛滥,冲击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体成员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危机。爱国主义教育能通过民族文化教育,让人们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强化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通过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个体民族成员明晰和强化身份归属问题,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激情的存在物”[13]。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2][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169.

[3][4][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187,585.

[5] 杨玉玲.文化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工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7):10-11.

[6]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5.

[7]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十一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42.

[8]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01).

关爱教育论文篇10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关爱教育论文篇11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关爱教育论文篇12

[作者简介] 冯光,浙江嘉兴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主任,教授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兴起了探讨“幸福教育”的热点,但从德育视角展开幸福教育与德性发展有机结合的微观研究,鲜有。笔者认为,德育应该并能够在幸福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实现培养学生幸福感与发展学生德性的有机统一。

一、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

有机结合的理论依据

就幸福的内在本性而言,幸福是对人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需要、行动目的和理想得以实现的心理体验。这是客观的,没有需要和理想的客观实现,就没有幸福。因此,幸福由两大因素构成:一是需要、目的的实现,这是幸福与否的客观标准;二是心理体验,是主观的心理过程。这表明,幸福不能脱离客观的幸福生活状态而存在,同时,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只有被自我觉知的时候,才对个人有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幸福是对美好生活的评价和体验,是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研究逐步从社会层面转向人的层面,现代德育越来越趋向人性化。[1]追求幸福是“无须加以论证的”。是人的先天倾向和人性的一种体现,而德性也是人性的体现。因此,实现德育的人性化,就要求把培养学生幸福感与发展学生德性有机统一起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而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关注社会幸福。和谐社会是幸福的社会,为人民谋幸福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最高标准,是和谐之本。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又要加强道德建设。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必须以道德建设作支撑。这就要求一手抓道德和法制建设,一手抓民生和社会幸福感的提升,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学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同样应该一手抓道德建设,一手抓学生幸福感的提升。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学校德育作为与学生生命个体最为切近、密切的教育活动,理应担当发展学生德性、关怀学生幸福的重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中心应当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应当是僵硬刻板的知识。人不仅需要获得全面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具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人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人本身就是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其潜能的充分展现。因此,教育不仅要将他们训练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教育与人性、教育与幸福之间不仅密切相关,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合乎人性的幸福教育。“所有的教育”当然包括德育,其目标、内容及过程始终体现着德性与幸福的有机统一。

伦理学关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有两大流派。感性主义理论认为:幸福即道德,幸福是道德的目的。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获得了道德,道德是达到幸福的手段。理性主义理论认为:幸福存在于道德之中,人能够在德性修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尽管感性主义理论和理性主义理论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但他们认为“道德与幸福有密切联系”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把两者综合起来,便是道德和幸福的完整联系。这也提示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与发展学生德性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幸福通过德育而获得。

二、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

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的有机统一,还涉及可能性问题。一是幸福能否教育,或德育能否对幸福进行教育;二是能否实现德性教育与幸福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于德育能否对幸福进行教育问题,涉及到影响人幸福的因素问题。尽管影响人幸福的因素极其复杂,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客观因素,二是人自身的主观因素。一般说来,外在条件愈符合人的需要,就愈容易产生幸福感。然而,幸福的获得更重要的还是人自身的生活态度,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感受能力。

狄慈根对幸福的主观选择性有过精辟论述,他说:“现实的幸福是形形的,真实的幸福只是主观的选择,……在各种不同的人中,在不同的时代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极其相反的、但都被认为是致福的事物。在这里是幸福的东西,在那里却是灾难。”[2]由于幸福关涉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因此在相同或不同的境遇中,不同的人感受和体验幸福的程度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和“孔颜之乐”就是例证。现代实证研究也表明,内源性目标的追求(如个人成长、自由、自主、仁爱等)比外源性目标的追求(如经济成功、生理吸引、社会地位等)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这说明个人内在的主观态度对幸福感极其重要。

因此,幸福可以说是一种客观性的主观存在。目前,大家普遍认同个人内部存在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幸福能力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判断幸福的幸福观、感受幸福的幸福品质、创造幸福的幸福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磨砺和培养的。既然是后天的,它就可以通过德育培养。

关于德育能否实现德性教育与幸福教育的有机统一,涉及现实中是否存在兼有德行和幸福两种属性品质的问题,并且这一品质还具有很大的德性容量。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关爱”这一心理品质兼有德性与幸福两方面属性,由此决定了德育可以通过关爱品质的培养,实现德性教育与幸福教育有机统一。

八十年代以后,吉利根等人运用文献法和实证法首次研究确认了“关爱”价值取向的存在,说明道德关系的本质不只是公正,还具有关爱这一要素。[3]后来又有人提出完整而完美的德性除了公正以外,还包括关爱与宽恕。关爱内含爱人。众所周知,儒家道德是以“仁”为核心的,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智、勇等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仁”的体现。所谓“仁”即爱人,爱人与关爱是融通的。同时,关爱还具有广阔的德性发展空间和德性容量,是其他优良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基础。弗洛姆多次论及爱的“要素就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4]。而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这几方面又是相关的。关爱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会负责、学会尊重,有利于促进整体德性发展。

学会关爱也是现代德育的主题和重要内容。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新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关心”。自此以来,学会关心和关爱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走向。从我国现代德育内容看,从爱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到爱党、爱社会主义,无不体现了“爱”的主线。关爱包含了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所有领域。

另一方面,关爱又是积极情感和品质。幸福是一种高级情感,更是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是构成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和实质内容。[5]而关爱的“爱”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情感。爱的本义为亲爱、喜爱,有爱就有幸福,爱与愉悦是连为一体的。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爱”是一种积极情感。认为爱由多种积极情感所组成,包括兴趣、欢乐、满意等等。[6]马斯洛把爱和归属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要。“爱人”正是在爱或被爱过程中获得了“爱”的精神需要满足――幸福。

关爱包括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能力与接受他人关爱的情感和能力。有爱心的人,能积极体察他人情感需要,善于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意义关联,具备敏锐的移情能力和关爱信念,并能将信念转化为关爱行为。关爱他人就是通过这种移情能力并转化为给予他人关爱的行为中,体会到人的本质力量和潜能实现的幸福。弗洛姆指出:“爱是人积极能动的力量。”[7]他从本质上揭示了“爱”这种“给予即潜能的充分实现。正是在给予中,……我体悟到自身的博大、沛然活力、流畅生机,由此感受到无限欢悦。给予比获取更令人愉快”[8]。

有爱心的人还能够积极接受和正确感受他人的关爱,并以恰当的方式积极回应他人的关爱。实证研究表明,人际支持的质量、人际支持的力度和亲密度与人的积极情感正相关。[9]这表明,一个人在遇到困难与烦恼时,能够善于利用各种社会支持的行为,即是在积极地接受他人的关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和能力的体现。因此,可以说,幸福的真谛在于关爱,培养关爱品质既能发展德性,又可以培养幸福感。

三、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

有机统一的德育策略

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的有机统一,使其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必须有德育的现实操作方法和有效策略。限于篇幅,本文提出三种基本策略。

(一)把幸福观教育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幸福观教育是基于对学生幸福关怀的教育。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体现,人生观、价值观对幸福观起统摄作用。幸福观先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因此,把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应以幸福观教育为基础。幸福观教育在内容上,应把幸福目标、幸福标准、幸福追求方式的教育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教育有机结合,把培养学生的幸福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把幸福观教育渗透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之中,可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实现教育效果的良性互动。诸如如何看待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成功与挫折的问题,怎样处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享受与创造的关系,既是一个人幸福观的体现,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受社会环境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功利化特点。特别是在对幸福的理解上出现诸多偏差,核心价值在迷茫中流失。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核心价值对学生幸福观形成的根本性指导作用 以社会核心价值影响学生的行为取向、价值理念或价值目标,为学生幸福观正确导向。

(二)把满足爱的需要与发展道德需要相结合

“爱”这一积极情感的产生与爱的需要满足相联系,道德情感和道德幸福的产生则与道德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马斯洛指出:“正如所有的树木都需要环境中的阳光、水和养料一样,所有的人也都需要从他们的环境中获得安全、爱和地位。……一旦满足了这些初级的需要,每棵树和每个人就以他独特的形式开始发展。”[10]人都有爱的需要,只有满足了爱的需要,人的德性和其他情感才能健康发展。因此,从学生爱的需要出发,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身心和精神关爱,是培育优良情感和德性的基础。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爱护、欣赏每个学生,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以教师的爱满足并培养学生的“爱”,让爱成为“一种努力使被爱者得以成长和幸福的行动”[11],教师的关爱行为才会无形中促进学生关爱品质的养成与幸福的获得。

同时,教师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爱。学生爱的需要一旦满足,则会产生爱的积极情感,这种积极情感经教育者引导,并与道德需要满足相结合,容易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等高级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发展。引导学生在“互助”、“互爱”活动中体验“互助”、“互爱”之乐(积极情感)和道德认同(道德情感),随着这种愉快体验反复进行和积累,由具体的助人(帮助同学)之乐,向为国家、社会、全人类奉献之“乐”移情和认同,以天下之乐为乐,从而形成高尚的人生意境。

(三)把培育自爱德与关爱他人的德相结合

学生自爱的德性是以自尊为核心的。研究表明,自尊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自爱是他爱的基础,高层次的自爱能够表现为他爱。[12]同时,还有研究表明,自尊是影响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最佳因素。[13]因此,把培育自爱德与爱人的德相结合,是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学会关爱,应从关爱学生自己的德开始。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展以培养自尊、自信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德性锤炼”活动,包括关爱自我生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呵护自我心灵健康、热爱生活、自立自强、追求理想等行为的锤炼;另一方面,在“自我德性锤炼”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担任志愿者”、“尊老爱幼”、“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扩展关爱之情。

除开展关爱活动外,“践行关爱”还必须重视学生关爱行为的日常化、生活化、自主化,引导学生自愿自觉地在个人生活中关爱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孝敬父母,在学校生活中尊敬师长、帮助同学,在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实现关爱行为的正向迁移。日常化、自主化的关爱行为是学生形成关爱品质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幸福和德性发展才得以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吴天武.论人性化教育[J].教育探索,2004(1):48-51.

[2] [德]狄慈根.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94.

[3] 岑国桢.吉利根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J].心理科学,1992(4):31-35.

[4][11] 冯川.弗洛姆文集[C].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354,167.

[5] 苗元江,余嘉元.试论幸福教育的起点、核心、目标[J].教育评论,2001(5):7-8.

[6] Fredrickson,B.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J].Review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00-319.

[7][8]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8:107,114.

[9]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27-3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