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导论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2:17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

大会将围绕新型纤维材料、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及技术纺织品等热点,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额发学术大奖和学术带头人奖,为国内外高层次的纺织理论研究者、纺织科技工作者、纺织生产管理者和纺织技术产业化实施者的零距离接触提供互动空间。现诚挚地邀请您就相关内容投稿并参加此次会议。

一、论文征集范围

(1)纺织基础理论研究;(2)高仿真、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材料;(3)天然纤维的改性研究;(4)聚合物结构与分析;(5)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纺织工业的应用;(6)生物质纤维及其关联技术;(7)纤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8)新型纺纱方法及设备;(9)高性能、智能化的新型机织、针织。编织技术;(10)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11)节能节水型染色,印花技术;(12)纺织品的复合功能后整理;(13)纺织用酶的研发及应用;(14)化学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15)各类高功能技术纺织品(含军用);(16)技术纺织品非织遣、机织、针织和编制成型工艺;(17)技术纺织品复合加工技术;(18)技术纺织品长效功能性整理和多功能复合整理;(19)环保低碳纺织专用机械与器材。

二、论文提交细则

(1)会议只接受原创首发稿,文贵自负。

(2)论文可选用中文或英文书写,但参加“2012年中日纺织学术交流会”的交流论文只能用英文书写。论文的具体格式参见大会官方网站“会议征文”栏目。

(3)作者须在大会官方网站(.cn)在线注册后提交Word格式的论文,会议秘书处会在收到论文后的3个工作日内用电子邮件回复。如在1周内没有收到回复,请重新提交论文或与秘书处联系。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80-04

【作者简介】葛鸿鹄,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228)纺织服装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艺术设计。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与课改创建相结合,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探讨课程开发程序、策略与方法,着力解决本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结构老化、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等重要问题,建构新的课程评价方法等为中心任务。从接受任务起,我们就成立了江苏省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有专业负责人和企业相关的行业专家,以及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小组首先对中职的纺织技术及营销进行专业剖析,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熟练从事纺织品工艺设计、纺织品质量检测与贸易、纺织设备维护和生产操作的技术工人。

一、通过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剖析,确定四门基础平台课程的任务和地位

江苏省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是五门,我们从中选择了“纺织材料基础”“织物结构与设计”“织造基础”“染整概论”四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开发。

“纺织材料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掌握纺织材料的性能是学习和运用纺织技术的基础,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纺织材料识别和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织物结构与设计”“织造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这里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的是掌握对常用纺织材料“识别”和“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织物结构和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织造基础”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指出其前导课程是“纺织材料基础”,后续课程是“织造基础”。“织造基础”是针对纺织品生产的专业技能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机织生产的认知能力、机织产品工艺设计的应用能力,为后续纺织工艺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染整概论”是在“纺织材料基础”“织造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胜任染整工作岗位职业要求奠定基础。

二、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确定课程设计的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指对一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的总体谋划。本专业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为: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本专业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纺织行业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坚持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叙述各课程设计的思路。

1.课程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是通过对各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对应的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对接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遵循基础性原则,结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确定四门课程教学内容。

3.对四门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关系及编排。在这里我们考虑的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怎样遵循现代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习惯,怎样紧贴纺织行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和将来的职业发展,精选、提炼课程内容,尤其是处理好模块总量以及模块之间的结构以及衔接关系、纵横协调;如何实现单元之间的梯度结构关系和教学推进关系,显示模块和单元的双重并行和教学匹配,经过权衡后,作出思路性的、高度概括的简要说明或路径指引。

三、通过共同探讨确定本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重点推敲了专业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关于核心素养的问题,我们学习了教育部2015年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于纺织专业的核心素养,我们通过组织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能手和车间班组长,以及专业的专家委员会一起进行座谈和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达成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核心素养的理解。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我们认为中职的“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总的核心素养应包括:热爱纺织行业,有为纺织事业的发展贡献的精神;求上进,讲团结,讲科学,动脑筋;掌握相应的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具备动手实践能力;有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兴趣。

在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称为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又分为行业的通用能力、职业的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由此提出四门核心平台课程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应该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实践素养、发展素养、安全素养和职业素养。

比如,“纺织材料基础”中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表述是:1.熟悉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2.能辨识纺织材料的种类,能够鉴别常用的纺织纤维,能熟练计算与换算纤维、纱线、织物的有关指标。3.能规范使用纺织测试仪器测试常见纺织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4.能独立思考、获取相关信息,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备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求精精神。我们认为熟悉纺织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是必备的知识点,辨识和鉴别常用纺织材料是学生必备的技能点,这是这门课程的核心所在。

“织物结构与设计”的核心是掌握织物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织物组织图的绘制,熟悉三大基本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形成与特征,能辨认和描述变化组织、复杂组织,能仿制织物组织结构,能初步组织应用织物与创新设计。

“织造基础”的核心是掌握织造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了解机织生产典型工序工艺参数,能规范操作织造生产的典型加工设备。

“染整概论”这门课程的名称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概论的提法在中职教育体系中不太恰当,理论化的程度比较高,但在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中是这样命名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将其作为名称。实际上课程性质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对染整四大工序的了解:在练漂工艺上是掌握织物练漂后各项性能指标检测,在染色工艺上是知道染色方法及工艺要求,掌握染色后织物疵点种类以及色牢度及检测和评级方法,在印花工艺上是了解印花工艺及要求。

四、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反复推敲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我们主要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模块化、项目化的形式,突出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又恰当地考虑到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等时代元素。在文献的引用上对其相似度作了认真而严肃的检查,相应的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我们强调的是专业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又把在“十二五”期间的规划教材和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课程标准来丰富校本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内容。

“纺织材料”这门课,主要分成七大模块二十五个单元,把熟悉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辨识纺织材料的种类、鉴别常用的纺织纤维作为该专业的基本知识点,把能规范使用纺织测试仪器测试常见纺织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作为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内容上,从纺织纤维类型、性能和基本结构入手,了解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而鉴别纺织材料,达到会检测纺织材料的目的,使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胜任相应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各个单元的内容与要求中,主要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的需求,用“掌握”“理解”“了解”“认识”“熟悉”“能”“会”等词语来划分学生的学习程度。

“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对织物结构的认识,特别是常见的三原组织是纺织面料中的基础,而变化组织和联合组织等是在其基础上的变化和复杂化,以期丰富面料的组织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要求上是熟悉基本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形成与特征,能辨认和描述变化组织、复杂组织的形成与特征,掌握织物上机操作的过程与内容,具有初步组织应用织物与创新设计的能力。

“织造基础”这门课是以纺织面料生产的流程为主线,强调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与纬纱准备工艺,在织造上既照顾传统的有梭织机生产与工艺,又兼顾现代的剑杆、喷气、喷水的生产工艺和要求,最后还带有下机织物的整理与工艺要求,使我们的学生能充分地掌握织造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能规范操作织造生产的典型加工设备。在参考课时的分配上也有所侧重,传统的“有梭织机”只安排18课时,“现代织机”安排96课时,也有专家提出把“有梭织机”这部分去掉,但考虑到有梭织机是织造的基础,现代织机是在有梭织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起初学习的“小样机织造”还是“有梭织机”的原理,所以我们的意见是保留其内容但减少1/4的课时。

“染整概论”这门课强调的是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常用染料的性能,会运用染整的四大工序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特别在练漂上,我们列举了棉织物、苎麻、羊毛、丝织物、化学纤维织物等常见织物的练漂技术要求与工艺,强调染色的基本知识与工艺要求,熟悉四种印花工艺和特点,了解常用五种印花设备和特点,掌握一般织物印花工艺,在整理上突出手感整理、定型整理、外观整理和功能性整理,了解轧光、轧纹、电光、增白整理的加工效果和工艺过程。

五、灵活运用实施建议,讲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信息化的运用

第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能力为本位,推行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3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3年11月公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化了专业硕士应以实践为导向,重视理论水平与实践的综合应用[1]。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侧重于染整方向,即以纺织纤维制品为原料,探讨、研究与纤维制品相关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功能化整理新方法与新技术,以培养染整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兼备的人才。

1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染整作为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升纺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重要影响,但近年来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并日益成为制约本行业发展的瓶颈[2]。这主要包括:(1)染整企业生产中水、电、汽能耗高,导致能源紧张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净利润下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2)染整废水排放量大(占纺织行业污水排放量的60%),且废水处理成本较高;(3)部分企业仍以粗放型和低水平方式生产,产品多为常规中低档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尽管国内染整行业产能水平不低,但从纤维制品前处理到染整废水处理各环节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多数染整企业利润走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将相关学科的新技术与传统染整生产技术相融合,借助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染整生产,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助剂的应用,促使染整行业向着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方向发展[3]。近年来江南大学发挥学科门类较齐全的优势,在轻化工程专业硕士教学中推行了基于学科交叉互融的教改研究。目前通过与机械工程、颜色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交叉,培育出了包括新型染整装备、纳米印染技术、纺织生物技术等多个轻化工程专业硕士的教学和研究方向。其共同点在于培养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专业硕士人才,立足于从纺织纤维制品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功能化整理环节,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水、电、汽等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排放,实现纺织品的清洁化生产。

2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复合型专业硕士的培养策略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制,以生物工程技术加工底物为原料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跨学科技术。生物技术与纺织纤维制品的染整加工具有相关性,尤其在最近3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研究的思路是借助于生物酶进行纤维前处理、染色后处理和功能整理。与传统纺织品化学加工相比,生物技术与轻化工程相结合后能降低染整生产排放,实现温和条件下高效节能加工。江南大学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学科方面具有教学与科研优势,其中生物工程为部级一类特色专业、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为顺应生态染整的发展要求,我校结合这一优势将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相交叉,形成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并构建了应用型轻化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2.1导师队伍建设

由于生物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以酶技术为主,因此对导师队伍组成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要求导师熟悉纤维的原料特点,染整加工原理,工艺和设备,纤维制品质量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求导师对生物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如生物酶种类、酶学特性、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等)有相当的了解,力求同时拥有两个学科的知识结构。通过近10年的建设,我校纺织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已建成了符合上述要求的导师队伍。目前纺织生物技术方向的导师队伍由10人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轻化工程专业背景的博士4人、具有生物技术相关发酵工程专业的博士3人。在与生物技术交叉的纤维制品染整加工研究中,能从生物酶的菌种筛选、酶作用机理与酶学特性等方面,与纤维制品酶法加工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课题实施效果,鼓励专业硕士导师走进染整企业,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企业遇到的现场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依托企业设立的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聘请企业内硕士生导师共同参与到课题实施中,以充实师资队伍。

2.2课程体系和平台建设

培养与生物技术交叉的轻化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和研究平台建设是基础工作。为体现专业硕士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科交叉性,教学改革中对原有课程组成、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除了与纺织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外,增加了纤维素与蛋白质化学、纺织生物技术基础、仪器分析等,其中纤维素与蛋白质化学区别于一般的纺织材料学,更多从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层面分析其结构组成与其化学加工、生物酶处理的相关性;纺织生物技术基础是专业知识交叉的主要课程,阐述生物酶种类、酶学特性、酶对纤维的作用机制、纤维结构与酶整理效率相关性、纺织品生物酶应用等内容;仪器分析课程除介绍常见的高分子及纤维材料分析方法外,还补充介绍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测试手段如凝胶电泳、氨基酸分析等。通过上述理论课程学习,为后续纤维制品化学和生物酶加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我校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为基于生物技术交叉的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保证。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不仅拥有常规的纤维材料相关实验设备与仪器,还建立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检测与评价手段,满足了常规从菌种筛选到纤维制品酶处理应用研究的大部分实验需求。以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为基础,我校还联合葡萄牙米尼奥大学成立了生态染整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定期召开纤维生物加工技术学术会议,拓展了轻化工程专业硕士生的研究视野。

2.3构建以染整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论文选题策略

由于轻化工程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论文选题应强化理论与应用实践技能的结合,优先考虑源于工程实际且对节能、减排和降耗有促进和引领作用的课题。我校论文选题立足于企业需求的酶法纤维制品染整加工研究,确立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三个子方向:生物酶前处理;生物酶染色后处理;酶促功能化改性加工。(1)生物酶前处理包括纤维制品的酶退浆、酶煮练和漂白脱氧加工等。其中酶退浆是指采用商品淀粉酶和自主菌种筛选得到的PVA降解酶,取代烧碱法或氧化法进行棉型织物退浆,通过酶制剂水解布面淀粉或PVA浆料来降低前处理废水的COD值。酶煮练应用于棉麻织物和彩棉织物,不仅可达到用碱法精炼的果胶去除效果,而且还避免了传统碱煮练易造成的纤维损伤,对彩棉织物还可减少碱法易造成的色素流失和布面色变现象。在真丝织物加工中,生物酶前处理主要是借助于蛋白酶去除桑蚕丝表面的丝胶。(2)生物酶染色后处理旨在去除深色织物表明的浮色,提高织物的湿处理牢度。与传统高温皂煮相比,采用漆酶与较少用量的净洗剂复配,不仅能有效去除织物表明未固色或结合力较弱的浮色染料,而且生物酶能有效对水洗液进行脱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染色水洗残液的色度值,降低了染色废水处理的负担。(3)生物酶功能化改性是借助生物酶进行纤维制品的功能化加工,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酶法纤维制品功能化改性的内容较广泛,包括以纤维素酶改善棉麻织物外观光洁度和织物仿旧整理;以蛋白酶提高羊毛纤维制品的防毡缩性能,以谷氨酰胺转移酶催化接枝氨基整理剂进行羊毛抗菌阻燃整理加工;以酪氨酸酶进行真丝织物抗菌防皱整理等。相较纤维制品的化学法功能化加工如高温焙烘(如阻燃整理)、含氯整理剂(如羊毛防缩)、含醛树脂(如防皱整理),尽管酶法加工成本略高,但在赋予纤维功能性的同时,能减轻化学法整理易造成的纤维损伤和环境不友好性。在上述子方向论文选题和实施前,专业硕士要先制定课题初步实施方案,探究酶法纤维制品染整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并开展预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在研究中既要考虑纤维制品酶法加工的效果,同时也要兼顾在企业应用中工艺设备、生产成本和加工效率的匹配性。

2.4构建学科交叉复合型轻化专业硕士质量评价体系

传统上对硕士质量与水平高低的评价主要是参照论文,包括完成的硕士论文、发表的期刊论文(SCI、EI、CSCD)的数量与等级。而轻化工程专业硕士是要培养掌握染整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专业知识、拥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专业硕士在培养质量评价方面要与学术型硕士有所不同,不能简单照搬其评价体系[4]。参照既有部分高校实践经验[5-6],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成绩,在实验工作中表现出的对染整、生物技术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对纤维制品酶处理加工过程合理安排和现场操作的技能,此方面企业导师的评价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究能力评价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学位论文阶段性进展和完成情况,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果、预答辩和答辩情况四阶段,结合平时例会课题汇报来综合评判课题工作量与论文水平;另一方面考察是否有与课题相关的学术或发明专利申请。由于多数论文课题与染整生产的相关度较高,因此专业硕士是否可公开或专利需与课题合作企业商榷确定。创新应用能力是指专业硕士在课题研究、实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拓展能力。在纤维酶处理研究和实践中,对能提出新方法、新工艺并有突出业绩表现的创新型专业硕士,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会给予适当的激励与表彰。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3-03

一、纺纱学教学现状

纺纱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其涉及内容广、工程实践性很强,主要讲述纺纱原理、纺纱设备、纺纱工艺、制品质量控制、新型纺纱方法等内容。近年来,由于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实习实践条件的变化,使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机会大大缩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产”与“学”严重脱节,学生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虽然有一部分实验课程,但实验课程多为纺纱理论验证性或演示性实验,学生对工程实践仍然非常陌生,缺少关于纺纱产品开发全过程的综合能力训练,并且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靠暂时性的记忆来应付考试,在考试之后知识就忘记了一大半。在毕业答辩时,部分学生对纺纱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问题都很难回答清楚,如部分同学对于纺纱工艺流程都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述。在对学生表现深感遗憾的同时,作为老师必须思考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另外,用人单位非常注重本科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和经验,通过近年来的观察,发现缺少实践能力的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纺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些现象的产生,影响了毕业生职业理想的实现,使他们在刚刚工作后就会有严重的挫折感,对自身的价值很难作出正确评价;同时也会大大影响纺织企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给人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的印象,影响学校多年来在纺织行业内部来之不易的好声誉。因此,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经过四年的探索,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与工程-社会大系统适应和调控能力。CDIO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总理所说:“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不谋而合[1,2]。CDIO工程教育理念目标为培养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的工程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团队合作、个人能力(自学、创新)、人际能力(交流沟通、协同工作)、社会意识为目标,以科学的专业内容为载体,以自主团队探究式学习,任务驱动教学为手段,实现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听中学”的被动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学术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3,4]。将CDIO理念引入到纺纱学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在已学纺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构思、设计纺纱新产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具体的纺纱工程问题进行课程学习,按照课程进度进行纺纱产品的具体工艺设计生产实施和质量检测及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通过团队合作、查阅资料、教师辅导等方式解决。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中学生亲身经历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等训练,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纺纱学教学中引入CDIO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掌握纺纱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纺纱产品的构思、设计、生产实施过程,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纺纱实践的工作机会,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学生成为新产品创造和执行过程中的领导者,培养高素质纺织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纺织行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服务。

三、基于CDIO的纺纱学教学改革实践

1.工程项目设计和训练。纺纱学总学时为80学时,采取以实用为导向,有重点性筛选授课知识。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组织,确定若干纺纱工程项目,其中项目分为验证性项目和设计性项目两大类。课程有大量的公式推导过程,授课内容采取忽略一些不重要的繁琐公式的推导过程,重点讲述方法和结果。同时,扩充课本中并未涉及的前沿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在课程学习之初,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ProjectTeam),每组分配具体的项目,如某新型纱线产品的纺纱工艺设计(母项目),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即课程学习进程)把此题目分解为若干小题目(子项目),如各工序的纺纱工艺设计,随着课程学习的进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工艺设计内容,逐个完成每个子项目,课程结束时对子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修正,得出最终设计方案,并上交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工艺设计在纺纱设备上完成产品开发和各工序产品性能的测试工作。学生在掌握纺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可以进行综合性应用能力的工程训练。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综合性创新性项目,再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利用以前实验积累完成设计题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纺纱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分组实施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结合工程实际制作教学PPT,引入大量插图及动态模拟、实景拍摄图片和录像,将传统的教学理论形象化,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使学生对纺纱工程的基本理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生产录像能更加具体形象地介绍纺纱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课件中安排“知识点回顾”“课堂思考题”等环节,其中“知识点回顾”能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是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安排“课堂思考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每年备课必更新项,及时补充学科前沿信息和发展动向,适当删减陈旧的知识点,并根据课件课堂教学使用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课件相关内容。

3.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大学生因为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对生产过程没有感性认识,虽然在开课之前进行过纺织专业实习,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性质,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纺纱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内容较为枯燥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纺纱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知识点讲授时,适当设计教学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如何探求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纺纱学中梳理机梳针配置方式对纤维产生的作用问题,教师可以先讲解一或两种梳针配置方式对纤维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让学生先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再画出另一种梳针的配置方式,让学生学习老师的分析推导过程,最终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并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可以从授课内容中选择一部分内容(如新型纺纱原料及性能、新型纺纱机械的发展现状等),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然后在第二节课时一起讨论,让学生上讲台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文字和语言组织能力。

4.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践。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学生依托我校已有的科研平台,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在教师与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协助指导,学生参与查阅和筛选资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阶段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这些工作都贯穿了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理念,同时也符合CDIO大纲中对基础知识、个人技能、大系统适应和调控等能力的培养要求。

5.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向导作用,传统的考核方法一般是通过笔试结果来评定成绩,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很难满足纺纱学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改革考核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打破传统“一卷订终身”的形式,课程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模拟工程案例报告(20%)、学生实践活动和撰写小论文(10%)三部分组成。这种考核方式符合CDIO的理念,可加强学生对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视,以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四、结束语

根据纺纱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基础,对纺纱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做中学的方式,首先学生对纺纱学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并在纺纱理论和纺纱技能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具有了纺纱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也体现出了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CDIO教育模式——“做中学”的引入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毕业后职业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2]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2):15-18.

[3]程淑红,侯培国,屈晓阳,等.基于CDIO理念的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教学研究,2012,(1):83-85.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5

1.1专业教学认识不到位在平时常会听到这样的争论,有些人认为目前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纺织品艺术创意,工艺技术无关紧要,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工艺技术才是企业的生命线.其实这两者在对纺织认识上都存在片面性,把纺织中紧密结合的艺术和技术所体现的价值分离开来.这种认识发生在教育之中说明了教育与社会所需之间的脱节,也体现出纺织教育的片面性和接受教育的人才所学知识与市场的脱节性.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市场的科目,以市场为着力点进行课程设计.当然,这位企业家的说法有点偏激,因为中国纺织业发展离不开这二十多年来纺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纺织行业的推动,当然也无可否认,纺织教育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好的艺术设计需要好的技术来实现它的创意和品质,同样,精致的技术一旦没有了它的艺术支撑,也不会产生很高的附加值.设计艺术是产品的核心,艺术必须与技术达到完美结合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1.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目前我们纺织类院校纺织专业一般都设有纺织品设计模块课程学习,但目前该模块的学习内容更多地注重纺织品结构、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知识,而缺乏形象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学习,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纺织品设计主要指材料、纺织品组织结构和工艺等方面设计,因此设计开发的纺织品无论是在织物外观风格、结构特色还是在花型、花色等方面,都与国外发达水平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与绍兴文化特色的融合.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纺织品设计的学生必须要有对美感的把握和艺术创意设计能力,但在目前的纺织专业课程设置上很少有艺术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由于在教育中过于偏重学生工艺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的教育,导致这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好,艺术思维能力欠缺,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2].而纺织品设计本质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应加强艺术思维的训练,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思维方法上养成创新的习惯,并贯彻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企业和市场的欢迎.

1.3复合型师资人才比较缺乏由于受到传统纺织教学的影响与制约.在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出身于传统工科纺织,大部分还是以单一专业背景的专门人才,传统纺织教学模式局限了个体思维的扩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且有部分从事纺织教学的教师,还是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到理论,很少跨出学校的大门,“闭门造车”、“就事论事”,课程内容各管各讲,缺少市场和实践的锻炼,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

2纺织专业“艺术+工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

冲破传统的纺织教学模式,与艺术学科相关知识交叉渗透,围绕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需求,发展“工程+设计+艺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近几年教学和探索,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2.1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渗透,体现“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纺织教育一般为四年,学生入学时以理工科招生为主,没有艺术基础,要想让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既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又有实际的纺织品设计开发能力,关键是实现学科本身发展的综合化以及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纺织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打破传统不同学科间的封闭,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逻辑和结构关系,在专业上互相衔接,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和绍兴文化特色,融合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建立注重发展“创新思维“加“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除开设纺织材料学、纺织品结构设计、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工艺设计、织物后加工等课程外,同时还加强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色彩、素描、图案、纹样设计、造型基础、电脑美术、绍兴文化历史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及动手绘制表达能力.在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上则进一步强化了纺织品设计类课程,如面料花样设计、纺织品造型设计等课程,强化了学生对织物纹样、色彩搭配、美学欣赏能力.同时在专业基础中弱化与纺织品设计关联度不大的课程.如《工程设计制图》、《电工与电子学》、《纺织机械原理》等课程,由必修课改为任选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在强调“工程”的同时加强“艺术”意识表现,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了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纺织产品造型设计等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图案花纹设计能力,将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色彩设计、面料花型图案设计等与绍兴文化特色充分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符合潮流和时尚的纺织面料,对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将纺织面料由“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创造”,真正实现“艺术+工程+设计”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2.2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要实现知识、能力复合,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艺工课程的共存即可,我们修改了教学大纲,实现了“艺术创意”与“结构工艺技术”内容的真正有机融合,完成学科知识的真正交叉融合.在课程教学上,全面启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步推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纺织品设计课程,针对企业对面料的质感风格要求,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灵感构思,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分组的教学方法、贴近市场的企业导师方式,在不同学科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训练,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由于不同学科的导师组合,推动了不同学科相关专业之间、专业内部各方向之间的相互开放渗透、优势互补,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设计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通过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实现实战式、接地气式的,企业能直接使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3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艺工结合的实践环境.整合知识结构,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中心,建立了色彩、素描、摄影、纺织材料结构性能测试中心、纺织数字化CAD设计中心、纺织产品设计中心、面料花型设计中心、纺织品开发中心、时尚创新设计中心、数字艺术设计中心等实践环境,这些艺工结合相互有机融合的实践环境保证了学生成为合格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多角度训练.在实践环节设置上除了常规的各类实习和课程设计外,还增加了市场和企业调研、纹样调研、纺织品设计开发实训、面料设计师考证要求等实践环节,同时还积极利用绍兴产业发展优势,与当地20多家公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关系.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制式的设计工作室,组建由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学科成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通、实验室和工作室兼用的实践模式.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知识领域的多元化和不断更新,对于纺织学科的教师,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技术审美,首先还应提高教师的眼光和综合素养,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各种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学科教师的组合式授课方法,另外通过邀请企业人才进课堂活动,邀请设计师、企业家来课堂讲课,把他们的最新市场动态、流行趋势、切身体会和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利用校内外联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原创性面料设计开发训练,提高了学生全方位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2.5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发展需求,强化“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艺工结合”的培养理念,利用绍兴产业优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室,通过不同学科导师组合,参与学生指导,而且团队中除了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之外,还有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协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完成从面料创新设计—服装设计—作品动态展示整个过程的表现全套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得到纺织服装企业专家的一致赞赏和采纳应用,通过学生的毕业设计和面料设计大赛直接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师带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形式,为本专业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6

王天凯指出自协会成立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在把握大局、宣传重大行业活动及先进典型、应急新闻报道、舆论引导能力、新闻及其机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和提高。

2012年以来,在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形势总体趋缓,但行业结构调整仍在持续加快推进,行业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必须争取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政策支持,以努力降低行业运行的风险和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中长期来看,未来10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个基本事实决定了纺织行业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民群众对于更高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工业化发展加深纺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纺织产业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创造新优势,这些都将持续不断地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行业完全有条件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未来5—10年将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并且日渐深入的过程。

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围绕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的总目标,坚持贴近行业实际、贴近企业、贴近消费者,着力推进加强理论武装,策划主题宣传,深化典型宣传,拓展宣传渠道,改革运行机制,强化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导向性、实效性和影响力,为建设纺织强国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

五条原则为纲实现宣传工作目标

王天凯强调,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令后一个时期,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要做到:重大主题宣传的声势更强,纺织作为民生产业宣传的落点更实,先进典型宣传的影响更广,主题新闻的效果更好,舆论研判和引导水平更高。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需要我们在思想上积极进取、行动上有所作为、工作上有所突破、机制上有所创新,工作中既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主动性、创造性。具体来说,要注重把握好以下五条:

注重把握好服务大局这个基本前提。认清大局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有所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在始终坚持纺织行业科学发展、不断发挥纺织行业三大历史作用的大局下思考宣传、谋划宣传和推动宣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觉主动,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履职尽责。

注重把握好正面引导这个基本要求。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灵魂,坚持正面引导才能赢得主动。正面引导、把握主动是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不断强化导向意识,切实把正面引导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舆情监测、研判和引导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同时,要防止对纺织行业的片面报道或者“只表扬、无批评”现象,对于不实报道给予及时公开的错误披露和必要的纠正,以便形成全面、客观、公正的服务行业发展的宣传报道氛围。

注重把握好服务消费者这个基本取向。发展纺织为人民,发展纺织靠人民。纺织行业是民生消费品行业,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消费者关系、加深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纺织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服务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是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取向,只有进一步强化消费者观点,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谋划思路、策划宣传,才能推出更多有深度、有份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让纺织行业宣传报道更加深入民心。

注重把握好改革创新这个基本途径。改革创新是动力,也是解决行业新闻宣传工作难题的必由之路。把握规律、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途径,只有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取得新成效。

注重把握好统筹协调这个基本方法。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是推动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方法,只有坚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强化保障机制,形成宣传合力。只有加强协调合作、借力顺势而为,才能真正用足用好行业内外各类宣传资源,拓展新空间、开创新局面。

围绕纺织强国部署近期工作任务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7

培养大量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教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模[1]。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由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纺织企业急需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纺织工程高教无疑将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纺织产业正在进行艰难的转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心病。根据当今纺织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3)掌握必要的多学科知识,能够较好地解决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2]。因此,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纺织人才是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我国纺织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纺织工程专业的高教主要是为纺织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纺织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纺织生产技术,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纺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不能代替实践性教学,两者不可偏废[3]。由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强化学生的纺织工程意识、增强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培养和造就知识深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3.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纺织高校应对激烈竞争的现实选择。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2012年全国有680万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将是一个长期态势。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纺织行业发展也是时好时坏,纺织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够稳定。在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就业前景无疑成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及专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那些能够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人才的高校和学生能在企业顺利获得岗位的高校将在学生生源争夺和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已经成为纺织高校的现实选择。

二、纺织专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学时多,实验、实践教学学时少。

根据对几所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分析,各教学环节所占学时比例大致为公共基础课33%,学科基础课24%,专业课16%,选修课7%,集中性实践环节20%,另外理论课课内实验平均约占理论课学时8%左右。目前,各纺织高等院校纺织工程专业各种实践环节及学时大致如下:专业实验主要有纺织材料学实验(平均32课时)、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平均32课时)、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棉纺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织造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和针织学实验(平均8课时);专业课程设计为纺纱产品设计和织造产品设计(平均2周);专业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平均2周)、棉纺专业实习(平均2周)、棉织专业实习(平均2周)、生产实习(平均4周)、毕业实习(平均4周)、试纺试织(平均2周)和做毕业论文(平均14周)。可以看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学时较少[4]—[5]。

2.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

从所开出的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可以看出,实验内容没有结合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如纺织材料学实验,大多是根据理论课的内容,有关纺织材料性能验证性的实验较多,而对纺织材料进行具体成分分析等内容较少;实验操作和步骤与纺织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异;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偏重于验证各种通用传感器的原理,而没有针对在纺织设备及仪器中各种传感器的设计性实验;现代棉纺技术实验、现代棉织技术实验和针织学实验都存在着内容不够全面、不贴近生产实际的问题,有关产品质量测试实验多,而关于生产工艺的实验很少。

3.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试纺试织和毕业实习都涉及实习经费和实习基地的问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各地各类纺织企业的情况;各纺织企业多为私有性质或股份制企业,学生实习不能给他们带来明显利益,反而会带来影响正常生产秩序和安全等问题,因而企业领导人对学生实多没有积极性,目前主要靠一些教师的同学或师生关系勉强维持。实习基地的不够稳定,造成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不能顺利落实。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8

李瑞,我国化纤元老之一、九三学社原主委、化纤专业留苏硕士。纺织工业部(总会、国家纺织工业局)科技委委员,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东华大学顾问、教授,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名誉主任。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化纤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攻克了许多化纤学科难题,通过不断创新,为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李瑞自1987年纺织部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以来,连任五届委员,并为制定发展技术路线图建言献策。

自主创新发展丙纶

多年来,李瑞致力于我国丙纶发展的自主创新。1980年,在广州首届由化纤局总工程师程光炳发起组织的全国化纤学术年会上,李瑞做了“丙纶赴美、日考察报告”。会后应中科院广州化学所邀请,到新会县进行交流,并无偿调拨了一台VC403纺丝机,以支持新会丙纶行业的发展。1984年,由化纤局、化纤学会主办、新会县协办的全国首届“高速纺”学术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新会丙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过当地政府艰苦奋斗及李瑞的努力下,先后开创了行业“八个第一”,新会从一个葵乡,打造成今天一个近百亿规模的新兴产业“航母”,2007年,中山市新会区获评“中国化纤产业名城”,这是我国首座化纤产业名城。新会丙纶取得的骄人成绩,李瑞的功劳不可少。

1978年,为落实康世恩副总理关于发展丙纶解决穿衣问题的指示,李瑞针对当时“丙纶只能做编织袋”和“辽化引进纤维级聚丙烯(MI7扁丝级)不适合抽丝”的问题,主动如实向部领导报告,并代表化纤局提出“在改造辽化聚丙烯为抽丝及同时建设丙纶实验厂”的建议。部党组采纳后,委派李瑞任化工、纺织两部委“丙纶领导小组”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她与化工部科技局韩淑君组织中石化等四部委联合攻关。她建议采用中科院化学所小试(CR)发明主技术直接在辽化“一条龙”开发,实现产业化。

1989年,“聚丙烯丙纶级牌号70218和70226树脂研制”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同时率先建成辽化丙纶实验厂,带动了全国丙纶(包括纺熔和针刺非织造布等)行业的发展。自1988年至今,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共生产三个牌号丙纶级树脂(由MI7提高到MI35)52万多吨,占聚丙烯总量的55.63%,累积为企业多创经济效益达10416万元。为此,李瑞在1996年荣获中国纺织总会退休金提高10%的奖励。

1992年,在江总书记、温总理等国家和北京市领导的关怀下,受刘衡副部长的委派,李瑞代表中国纺织总会协助规划,列项管理国家经贸委、教委、中科院“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首选项目。南北协作东华大学与广东富华、中科院化学所与北京涤纶(丙)实验室等分获1994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金奖、199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国家经贸委“八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并加以推广应用,推动差别化率由15%提高到25%,2009年达到了46%。2005年我国差别化纤维中细旦、超细旦,涤(丙纶等)比例最大,为150万吨,2010年达到210万吨。

致力于聚酯大型化和直纺技术

针对国内几套规划新建聚酯项目单线规模偏小(<6万吨)的问题,1990年、1995年,李瑞分别与天津石化、上海石化合办,主持召开了天津、上海两届全国学术年会,引领聚酯大型化(>10万吨)和直纺技术的发展。会后,在李瑞的指导下,阿城龙涤率先建成聚酯大型化(12万吨)和1.5万吨直纺长丝及3.5万吨直纺短纤维生产线,被评为“八五”优秀技改项目。

1998年,李瑞与中国化纤工业协会联合主办、阿城龙涤协办,召开了阿城全国化纤学术年会。她组织现场参观,对海南等地进行技术支援,并向全国同行推广应用。目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国产化工程开发,聚酯平均单线规模已达40万吨。“九五”至“十五”期间单位投资成本降至1/10,并已出口创汇,PTA单线规模已达100万吨,为缓解原料进口压力做出很大贡献。涤纶长丝占涤纶总产量64.2%,其中直纺长丝占80%。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合作国产化开发,其成套技术设备覆盖率已占全国长丝生产设备的70%,并已出口创汇。直纺短纤维达90%以上,涤纶占化纤81%,成为中国化纤第一大品种,涤纶产量占世界涤纶总产量的69.1%。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1990年8月9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纺织部科技委副主任梅自强主持召开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北京市纺织工程学会联合专场报告会,邀李瑞作率纺织工业部代表团首次参加第五届加里宁国际化纤会议的“赴苏考察报告”。会后,李瑞关于发展“特种化纤”和“粘胶长丝连续纺工艺”的建议被化纤局采纳。随后,她参与组织了一系列技术交流、出国考察、来华讲学和选项、选点、选技术路线等活动,并立项支持推动产业化。粘胶连续纺长丝占长丝产量的1/10。新会彩艳和烟台氨纶经过十几年探索,“自主开发,洋为中用”,研制成功间位芳纶1313耐高温纤维,现已形成几千吨的产能,用于军工和民用特种防护用品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并已出口创汇。

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统一部署下,李瑞及化纤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撰写论文,为行业领导建言献策。她先后发表了60多篇论文,在1989年学术年会上发表的《2000年化纤新品种和生产技术发展探讨》论文获第一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文中的建议得到领导重视。先后参与组织纺织工业“八五”和“九五”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出版了两部合著。协助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织陈维稷优秀论文奖和化纤论文初评。李瑞还加入中国科协和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农林、轻纺、环境工程学部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纤维”项目组组织的(1993年、1999年和2009年)学术年会并,文中指出:早在1985年,美国已有1586.5吨碳纤维CF和815.4吨对位芳纶(Kevlar)复合材料(ACM)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导弹和军用飞机)。2009年9月应邀作为大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李瑞参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建设和应用技术》研讨会,发表了《战略高技术碳纤维发展现状和建议》论文,会后选登在《化工新型材料》杂志(2009、10、vol、37№10)。

2001年,李瑞代表化纤学术界参加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代表团出席了香港亚洲第六届纺织服装学术会议。2005年应邀任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由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承担的《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项目评审组组长。2007年,李瑞代表纺织学术界应邀参加了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组织的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评审工作任评委。2010年,她应邀出席了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东华大学承办的“东方科技论坛”——生物质纤维和生化原料研讨会。

李瑞与陆俊逸秘书长、刘振中院长共同倡议召开国际化纤会议的建议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正璋副部长采纳后,从1985年起连续参与组织了三届(1、2、3届)北京国际化纤会议,至今我国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30年来,国际合作扩展,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化纤工业与世界直接关联度已达47%,若包括原料和下游产业链在内,其关联度已达87%。

2010年,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经过多方努力,化纤行业有效抵御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同质化、产能过剩、“三高”比例偏低,同时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还需创新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李瑞,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通过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不断的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职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空间。

2、始终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纺织发展大局。

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推动发展为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行业工作重点和企业具体工作实践,渗透到行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方方面面,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精神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纺织工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来,不断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运用理论宣传、舆论导向、氛围营造等多种手段,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改革开放和纺织强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理论导向、组织动员,凝聚激励、疏导化解的巨大作用。

3、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纺织职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思想文化建设的对象是人,作用也在人,离开了人,思想文化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纺织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对人的理解,充分肯定人的作用,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凸显了教育人、引导人、提升人、激励人的功能,体现人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开展工作,围绕促进纺织职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拓展思想文化建设的内容,在重视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也重视做好知识技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工作。

4、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推动思想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行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从实际出发,积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因时而变、主动作为的结果。我们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开创新局面的根本思想武器,从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汲取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积极研究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努力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新发展。

5、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纺织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武装职工队伍,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积极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高尚的企业道德,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坚持围绕行业工作重点和发展战略,以品牌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6、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

要大力倡导多做团结稳定鼓劲的工作,大力弘扬主旋律,坚持不懈地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搞建设,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还要坚持典型引路,既要通过树立不同时期的先进典型和劳动模范,加强典型宣传,引导行业风尚,又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行为基础上不断的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7、始终坚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全行业的力量共同来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思想文化建设作为纺织行业发展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专业队伍的理论素养和践行能力不断提升,在组织思想文化建设上发挥了骨干作用,有效地保障了思想文化建设的推进和开展。各级党组织把思想文化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投身于思想文化建设之中,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要大力推进行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来推动和保证思想文化建设。

上述基本经验,适应了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新时期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的坚持,不断巩固和发展纺织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关于加强和改进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在全面实施《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大力推进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综合当前形势,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走出困境,国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纺织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繁重,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就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思想文化建设的优势,把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纺织强国建设上来。

最近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提出要求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的职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责任点,要做到因事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特别是刚刚杜钰洲会长谈到学习了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后的体会,我也有很深的感触。对此,我们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中央思想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跟杜会长刚才说的这四个要求,即要进一步“高举旗帜、刻苦学习、求真务实、善于合作”,贯彻到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当中去。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凝聚全行业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关键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战略部署上来。要牢牢把握主题,深刻理解和时刻牢记我们党坚定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要紧紧抓住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聚集点、着力点、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进一步提升服务纺织发展大局的能力。

紧密围绕纺织工业中心工作,立足实际,注重实干,不断提升为纺织发展大局服务的能力,是行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要以推进纺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为重点,组织好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围绕纺织强国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和具体的业务工作,发挥思想文化建设的优势和作用。

3、不断扩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是着力点。当前纺织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我们要适应这种趋势,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聚、统一职工中不同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融入到思想文化建设全过程。

4、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长期战略,要突出思想信念教育。

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职工的精神力量,是要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管理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思想,规范员工行为,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5、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思想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加强和改进思想文化建设,体制建设处于核心地位。面对企业文化建设新情况和新特点,只有不断的完善适应新形式要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可以解决新问题,才能取得新成效。加强和改进思想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加强协调配合。要进一步发挥中纺政研会协调服务的作用,完善以企业党组织为领导,党、工、团专职干部为骨干,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6、切实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0

在平时常会听到这样的争论,有些人认为目前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纺织品艺术创意,工艺技术无关紧要,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工艺技术才是企业的生命线.其实这两者在对纺织认识上都存在片面性,把纺织中紧密结合的艺术和技术所体现的价值分离开来.这种认识发生在教育之中说明了教育与社会所需之间的脱节,也体现出纺织教育的片面性和接受教育的人才所学知识与市场的脱节性.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市场的科目,以市场为着力点进行课程设计.当然,这位企业家的说法有点偏激,因为中国纺织业发展离不开这二十多年来纺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纺织行业的推动,当然也无可否认,纺织教育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好的艺术设计需要好的技术来实现它的创意和品质,同样,精致的技术一旦没有了它的艺术支撑,也不会产生很高的附加值.设计艺术是产品的核心,艺术必须与技术达到完美结合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1.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目前我们纺织类院校纺织专业一般都设有纺织品设计模块课程学习,但目前该模块的学习内容更多地注重纺织品结构、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知识,而缺乏形象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学习,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纺织品设计主要指材料、纺织品组织结构和工艺等方面设计,因此设计开发的纺织品无论是在织物外观风格、结构特色还是在花型、花色等方面,都与国外发达水平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与绍兴文化特色的融合.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纺织品设计的学生必须要有对美感的把握和艺术创意设计能力,但在目前的纺织专业课程设置上很少有艺术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由于在教育中过于偏重学生工艺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的教育,导致这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好,艺术思维能力欠缺,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纺织品设计本质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应加强艺术思维的训练,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思维方法上养成创新的习惯,并贯彻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企业和市场的欢迎.

1.3复合型师资人才比较缺乏

由于受到传统纺织教学的影响与制约.在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出身于传统工科纺织,大部分还是以单一专业背景的专门人才,传统纺织教学模式局限了个体思维的扩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且有部分从事纺织教学的教师,还是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到理论,很少跨出学校的大门,“闭门造车”、“就事论事”,课程内容各管各讲,缺少市场和实践的锻炼,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

2纺织专业“艺术+工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

冲破传统的纺织教学模式,与艺术学科相关知识交叉渗透,围绕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需求,发展“工程+设计+艺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近几年教学和探索,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2.1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渗透,体现“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

纺织教育一般为四年,学生入学时以理工科招生为主,没有艺术基础,要想让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既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又有实际的纺织品设计开发能力,关键是实现学科本身发展的综合化以及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纺织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打破传统不同学科间的封闭,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逻辑和结构关系,在专业上互相衔接,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和绍兴文化特色,融合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建立注重发展“创新思维“加“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除开设纺织材料学、纺织品结构设计、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工艺设计、织物后加工等课程外,同时还加强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色彩、素描、图案、纹样设计、造型基础、电脑美术、绍兴文化历史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及动手绘制表达能力.在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上则进一步强化了纺织品设计类课程,如面料花样设计、纺织品造型设计等课程,强化了学生对织物纹样、色彩搭配、美学欣赏能力.同时在专业基础中弱化与纺织品设计关联度不大的课程.如《工程设计制图》、《电工与电子学》、《纺织机械原理》等课程,由必修课改为任选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在强调“工程”的同时加强“艺术”意识表现,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了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纺织产品造型设计等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图案花纹设计能力,将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色彩设计、面料花型图案设计等与绍兴文化特色充分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符合潮流和时尚的纺织面料,对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将纺织面料由“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创造”,真正实现“艺术+工程+设计”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2.2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要实现知识、能力复合,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艺工课程的共存即可,我们修改了教学大纲,实现了“艺术创意”与“结构工艺技术”内容的真正有机融合,完成学科知识的真正交叉融合.在课程教学上,全面启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步推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纺织品设计课程,针对企业对面料的质感风格要求,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灵感构思,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分组的教学方法、贴近市场的企业导师方式,在不同学科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训练,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由于不同学科的导师组合,推动了不同学科相关专业之间、专业内部各方向之间的相互开放渗透、优势互补,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设计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通过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实现实战式、接地气式的,企业能直接使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3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艺工结合的实践环境.

整合知识结构,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中心,建立了色彩、素描、摄影、纺织材料结构性能测试中心、纺织数字化CAD设计中心、纺织产品设计中心、面料花型设计中心、纺织品开发中心、时尚创新设计中心、数字艺术设计中心等实践环境,这些艺工结合相互有机融合的实践环境保证了学生成为合格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多角度训练.在实践环节设置上除了常规的各类实习和课程设计外,还增加了市场和企业调研、纹样调研、纺织品设计开发实训、面料设计师考证要求等实践环节,同时还积极利用绍兴产业发展优势,与当地20多家公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关系.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制式的设计工作室,组建由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学科成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通、实验室和工作室兼用的实践模式.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知识领域的多元化和不断更新,对于纺织学科的教师,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技术审美,首先还应提高教师的眼光和综合素养,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各种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学科教师的组合式授课方法,另外通过邀请企业人才进课堂活动,邀请设计师、企业家来课堂讲课,把他们的最新市场动态、流行趋势、切身体会和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利用校内外联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原创性面料设计开发训练,提高了学生全方位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2.5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发展需求,强化“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艺工结合”的培养理念,利用绍兴产业优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室,通过不同学科导师组合,参与学生指导,而且团队中除了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之外,还有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协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完成从面料创新设计—服装设计—作品动态展示整个过程的表现全套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得到纺织服装企业专家的一致赞赏和采纳应用,通过学生的毕业设计和面料设计大赛直接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师带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形式,为本专业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1

产业转移中的梯度差异

产业梯度转移即产业区域转移,是由于区域间产业发展条件环境存在梯度差异,因此引起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区域间的转移,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在企业认为有效益的地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新兴生产能力来实现的,本质上应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按通常的理解,产业梯度转移,可分为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对某地区而言,可以包括外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本地产业梯度转移到其它地区两个动态过程。由于生产特性决定,可以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是制造类等加工产业,而采掘业等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产业,不存在上述意义的产业梯度转移。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的l叫: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耻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废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来实现的。产业梯度转移会根据产业、产品的技术经济寿命周期,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会呈波浪式发展模式。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推进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实践中容易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该理论忽视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区的事实,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这样做就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了,把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使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实际的产业转移除了价值规律等经济因素以外,还有许多社会、政治等原因,是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因素所致,包括行政以及军事手段的结果。上述理论是从经济比较效益角度分析问题,是有道理的,无论何种因素为主促成产业转移,最终的结果都是推进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通过行政的干予和引导,产业转移中的梯度差异可以变的较小,特别是技术差距的梯度可以缩小,因此加快国家整个竞争力的提高速度,缩短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进程。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说一直在进行着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可以说是各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六十年代的“大三线”建设,几乎国内所有工业部门都涉及生产能力向内地、向中西部的大迁移。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经济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作用是基础的,但其他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行政、环境、安全因素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这些也是国家推进产业梯度转移、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纺织布局东西失衡

纺织工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和主要的制造业之一,在我国近代史上是较早产业化的行业之一。在率先向市场经济过度过程中,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大国,其实质也是承接全球纺织工业产业转移的结果。

我国的纺织工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分布很不均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曾有过多次产业转移,力图使之与人口分步基本均衡,但效果并不理想,并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效益及引进外资等政策的作用下,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东移,该产业更多地集中于沿海沿江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地区的纺织工业比重已远大于GDP以及人口的比重。

据2007年统计资料分析,全国东部地区11省市人口占全国的39.9%,GDP占全国的59.9%,而化纤能力占91%,棉纺能力占66.6%。棉织机占66.2%,其无梭织机占85.4%,毛纺能力占82.0%、毛织机占81.4%,其中无梭织机占84.3%,印染能力占86.3%、服装产量占87.5%;

中部8省区人口占全国的32.2%,GDP占全国的22.6%,而化纤能力占6.6%,棉纺能力占25.2%。棉织机占19.9%,其无梭织机只占10.7%,毛纺能力占10.2%、毛织机占8.9%,其中无梭织机仅占6.8%,印染能力仅占8.6%、服装产量占93%;

西部12省区人口占全国的24.3%,GDP占全国的17.5%,而化纤能力占2.4%,棉纺能力占10%。棉织机占13.9%,其无梭织机仅占3.9%,毛纺能力占7.8%、毛织机占9.7%,其中无梭织机仅占8.9%,印染能力仅占5.1%、服装产量占3.2%;

2007年,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3632元,分别仅为全国和东部地区的72%和39%,与全国、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分别由2000年的2448元和7548元扩大到了2007年的5253元和21324元。相应人均收入也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也呈逐步拉大的趋势,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市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由此也制约了当地纺织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西部地区与全国、东部地区的差距。

由于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布局在东南沿海的过度集中,除造成运输繁忙外,也对沿海地区的土地需求压力、环境污染影响、能源消费等方面形成非常大的压力,近年我国纺织废水占工业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废水排放量由2004年占工业的7.8%提高到2007年的10.2%,COD排放量由2004年占工业的6.7%提高到2007年的7.6%。在纺织废水中主要是印染废水,包括废水排放量和污染量,这也是COD等的主要来源。2007年东部地区印染能力占全国得到86.3%,据此推算东部地区印染废水及COD的排放量占当地全部工业的

比重均达15%以上。

同时纺织产业在东部的大量集聚,也不利于西部地区集聚人气和加快中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并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存在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因此也可以说,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将是我国纺织工业在东中西部地区逐步梯度转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提升、成为世界纺织强国的过程。

加快纺织结构调整

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适应产业梯度转移的需要出发,在“十二五”期间及2020年前,结合各地城市化发展、产业集群建设的进程,应加快推进我国纺织工业的布局结构调整的步伐。

东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跟踪国际最新技术、产品、消费潮流,形成沿海国际高新纺织工业设计、开发、生产、经营、贸易区。从主要是设备生产(OEM)转变为设计生产(ODM)和品牌生产(OBM)。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创汇多、技术含量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利用国外资源、求得纺织工业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好效益。应采取“走出去”战略,运用资本运作方式,到比较效益更高的地区投资建厂,如中西部地区,将工厂建到西部,从国家来讲,可减少每年大量劳力由西向东的大运动、原料(部分原料)和动力(主要是电能)的大量东输以及产成品的大量西运,由此节省的社会成本将会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高度竞争实力的重要基础。资本、技术的西移,并不会削弱东部的经济,反而是东部纺织工业发展的新机遇、新起点,可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促进产业升级。

中部地区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业转移,以产业集群形式、在最少中间生产、运输、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多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纺织工业产业加工链群和产业带。结合老、旧城市改造以及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部地区的纺织工业也应进行大的结构调整,如从城市中心向外转移,尤其是新中国初期建设的几大纺织基地的城市化改造将促使这一转移加快。在转移中应实现:小规模向大规模集中,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型,依据新型科学工艺流程形成最优产业链结构,最大限度降低中间生产环节成本,以发挥最大的竞争优势。同时发挥原料优势,重点是天然纤维的优势,在稳定棉花种植的同时,发展麻类纤维的加工应用和产品开发。

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西部地区不仅有轻纺工业原料,而且有丰富的能源和其他重金属矿藏。轻纺工业大多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就近原料产地,发展深加工,发挥轻纺工业大量安排就业人员的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健康发展。例如在新疆,2020年形成1000-1500万锭的棉纺加工能力估算,按1万锭用工150人计,1000万锭直接用工就是15万人,加上附属人员,可以安排的就业人员会上百万人,这对新疆近2000万人口来讲,就占相当大的比重,就业作用十分明显。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2

【摘 要】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我省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本文通过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用工短缺;纺织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YD045)。

作者简介:张洪营(198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0 引言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是我国纺织大省,也是中国纺织服装重点生产基地,纺织“上青天”就包括我省的青岛。然而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及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深入研究将对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的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1 用工短缺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之明显暴露出用工短缺的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扩大规模带来很大影响。用工短缺主要指“民工荒”,正式提出“民工荒”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后,媒体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一时间“民工荒”成为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并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自2004年出现“民工荒”问题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入。陈民强(2005)指出民工荒的根源就是权利荒,并从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不平等、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限制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李宝元、王泽强(2009)认为“民工荒”主要不是一种总量上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贾先文、黄正泉(2010)就认为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简新华(2010)认为民工荒是与劳动力供求和价格有关的因素,因而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综合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现阶段用工短缺现象的存在的必然性。

2 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用工短缺在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迫使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彻底转变盈利和发展方式,并通过行业洗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茅于拭(2011)指出,那种认为工资上涨会使中国丧失比较优势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势头的观点是短视的,从长远目标来看,“民工荒”带来的工资上涨正在帮助产业升级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同时他认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不是勉强保持低工资政策,而是进行专业升级,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靠技术和创新提升企业的附加值比例。

2.2 消极影响

用工短缺不但减少了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劳动力,也降低了可雇得的农民工的素质,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持续协调开展,降低了企业利润的提高和生产积极性。

用工短缺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我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西部甚至国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和国家转移。伴随产业转移将会使得我省在纺织业的投资不断减少,最终出现行业性或地区性产业空白现象,影响我省纺织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宏观方向。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的体现在两端的研发和品牌,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理论为我省纺织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的转型升级方向。

为了使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本文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如图1。Humphrey和Schmitz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升级的理论路径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方式。

3.1 变革企业理念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开始解冻,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企业丧失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变革,变革理念先行。

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观念, 转移到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价值观念中来,引导企业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品牌内涵价值和内涵,为企业的业务优化和战略转型做好准备。

3.2 实施业务优化

纺织企业实施业务优化战略,实施品牌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发展“四大”战略,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纺织企业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发展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染整以及特殊功能整理;同时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企业的创新内涵。

3.3 加快战略转型

在企业理念变革和业务优化的基础上,加快纺织企业的战略转型,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青岛大学部级新纤维材料技术中心,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加快品牌创新,由品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提升和扩大大众时尚品牌产品制造,借助国际品牌构筑我省服装的顶级品牌和一线品牌。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市场优化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网络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自营等方式,建立和进入主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增加市场份额。

3.4 优化企业管理

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上,优化企业管理。积极引入和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自主品牌培植力度,加强产品设计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坚持走新型制造、精品制造、高端制造道路,把山东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加强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开通管理者的视野,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5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经过优化企业管理和实施战略转型,依托我省纺织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文化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印染、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 & 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我省纺织业通过变革企业理念、实施业务优化、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企业管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我省纺织业在用工短缺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民强.“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兼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13-17.

[2]贾先文,黄正泉.“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J].统计与决策,20010(15):76.

[3]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64-68.

[4]简新华.“劳工荒”的原因、利弊分析与合理应对[J].中国经济问题,2010(3):9-13.

[5]王呈斌,毛晓燕.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