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理论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2:18

价值理论论文

价值理论论文篇1

(一)基于价值派(piemodel)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负债市场价值与股权资本市场价值之和。

即FV=B+S

式中:FV表示企业价值;B表示公司债市场价值;S表示股票市场价值。由于公司债价格虽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但其市场价值总是有一个中心支撑线,即公司债的票面值。而股票价格及其波动却反映的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在此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达到了协调和统一。

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将人们的视线由企业自身引到了证券市场上,将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入了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突出了债务资本投资者与股权资本投资者在整个企业价值生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经济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现代社会中,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企业价值观没有告诉投资者企业价值的真正的源泉究竟在哪里。因此,按照这种企业价值观进行价值管理,投资者在关注证券市场的同时,也必须密切关注着企业自身的各种变化。

(二)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未来时期内期望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之和。该模型建立在持续经营和资产可以被循环用于创造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基础上。

折现现金流量模型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价值的性质,即企业价值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流量索偿权的大小。它的理论依据是: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对其投资者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正好体现在企业能够向其投资者提供足够多的现金流量。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认为企业价值取决于:(1)未来期间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现金流量的多少以及(2)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程度的大小。

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认为决定企业价值的是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多少。仅仅追求某一时期内的现金流量最大化对企业价值的增加并无益处。这种企业价值观有助于消除短期行为,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价值观奉行“现金为王”原则,强调公司价值的概念不是基于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数据,而是基于与适度风险相匹配的已经获得和可能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量(FCF)。公司价值本质上是投资者对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追索权的大小,公司价值也当然取决于公司在当期以至未来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

(三)基于经济增加值(EVA)和市场增加值(MVA)的企业价值观

基于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的企业价值观认为企业价值是企业税后的经营利润与投入资本成本的差额。计算公式为:

EVA=经营利润-全部资本成本

MVA=股权资本市场价值-股权资本投入额

而市场增加值是企业在未来时期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的现值。在强式有效的证券市场上,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是一致的,EVA应该与MVA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价值观认为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就是通过创造出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来最大化股东的价值。它关注于真正的价值即经济利润而不是账面利润。只有当公司收入在弥补了投资人的全部成本之后仍有剩余,公司才创造了真正的价值。

美国管理之父PeterDrucker认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价值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EVA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衡量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而是一种包含战略规划、预算控制、业绩评价、管理报酬、内部沟通、外部沟通等因素在内的一种价值管理体系。

(四)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

托宾q值理论由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1969年在《货币理论的一般均衡方法》一文中提出,并将托宾q值定义为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的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托宾q值完全从市场的角度来界定企业价值,其表达的意义在于当托宾q值大于某一标准时,就表示投资者对该企业的管理前景看好,并愿意用超过该企业资产价值的价格来购买其股票;反之,当托宾q值小于某一标准时,就表示投资者不看好该企业的管理前景,并只有当该企业资产价值的价格低于其价值时才愿意购买其股票。可见,托宾q值具有区分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资本的金融成本的能力,广泛被用于关于企业价值和企业价值管理的研究当中。

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认为企业价值由资产重置更新成本和增长的期权价值两部分构成。如果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其重置成本,则超出的价值也可认为是增长的期权价值。即除了企业的物质资本外,当其具有像垄断力量、声誉、专利权和优秀管理者这类无形资产时,托宾q值就会很高,说明企业价值非常高。

2、价值管理定义的演进

基于上述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由于其不同的对企业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企业价值的方法,而形成了对企业价值内容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关于价值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1994年,当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正在按照传统的绩效标准为创造股东价值的企业战略浴血奋战时,JamesM.McTaggart发表了价值管理理论的分水岭之作《价值命令》,提出了价值管理(ManagingforValue)的观念,构建了股东价值管理的一个全新架构。

特别是AlfredRappaport(1986)提出的贴现现金流模型使价值最大化不仅成为一种管理理念,也变成一种可操作的管理技术,从此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BM)成为战略决策、公司治理、过程控制、业绩评价和并购扩张中共同的声音(汤谷良,2003)。

汤姆.科普兰等早在其合著的《价值评估:企业价值的衡量和管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价值管理的唯一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即股东价值的管理是高层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概述了价值创造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最大化股东价值的方法。

价值管理,又称为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alue-BasedManagement,VBM)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汤姆.科普兰等,2003)。它是根源于企业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新型管理框架(汤谷良,2003)。

价值管理(VBM)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一整套指导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业绩和价值创造激励的战略性业绩计量行动(Mark,2002)。

企业价值管理是一个管理结构,通过评价和管理企业活动去为股东创造长期的价值。并通过股票价格的增加、股利的增长来给予奖励(Marsh,1999)。

汪平在《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2005)一文中对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价值管理的众多不同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关于对价值管理的定义,大概可分为以下三类:

(1)据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的结果的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方法,其推动哲学是通过产生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来最大化股东的价值(Simms,2001)。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个管理框架。该框架可用于计量业绩,更重要的是用于控制公司业务,从而为股东创造出较高的长期价值并满足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要求(Ronte,1999)。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它关注于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账面利润。只有当公司收入在弥补了投资人的全部成本之后仍有剩余,公司才创造了真正的价值(ChristopherandRyals,1999)。

(2)按照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的过程来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它包含了重新定义的目标、重新设计的结构和体系、更新了的战略和经营程序以及修补了的人力资源实践。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不是一个速成的方案,而是一条需要坚持和投入的道路。(Boulos,HaspeslaghandNoda,2001)。

(3)结合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的过程和成果来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最大化股东的财富。公司的目标、体制、战略、分析技术、业绩计量和文化都紧紧的围绕着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而展开(Amold,1998)。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以股东价值创造为公司哲学的核心的管理方法。最大化股东财富引导着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程序,并决定管理者的报酬方式和业绩的监控方法(KPMGConsulting,1999)。

并在综合的基础上,将价值管理定义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为先导,以折现现金流量模型(DCFM)为基本技术支持的,汇合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各种雇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融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价值管理(VBM)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结论。即VBM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它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遵循价值的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从而建立起连接企业战略,并应用于所有对企业价值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和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体系;它要求公司一切决策和行为以是否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为评价基准,并且在实现价值管理的过程中广泛运用了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折现现金流量(DCF)、托宾q值、价值派(piemodel)模型等一系列价值评估和价值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帮助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3、价值管理的特征分析

如前所述,由于企业价值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或控制股东价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过程。到目前为止,在价值管理体系中,形成了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折现现金流量(DCF)、托宾q值、价值派(piemodel)等价值管理模式,尽管在价值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指标,但是关于价值管理仍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以资本市场为依托

价值管理活动的展开几乎都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价值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出现,发端于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活动,更是直接导致了价值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产生和发展。公司杠杆收购(LBO)的发生对公司的CEO,甚至大公司的CEO提了个醒,他们要么通过改善公司业绩来提高公司的股价,要么面对敌意收购的威胁。总之,20世纪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活跃使人们开始史无前例地对公司管理者进行规范(约翰·D·马丁等,2000)。另外,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投资者高度分散,为了有效地聚拢投资者的人气和资金,企业管理当局也将不得不进行价值管理。而且,价值管理的结果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也在于股票市场效率很高的状态下,股票价格能够基本反映公司管理当局的管理绩效。

可见,在经济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现代社会中,将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入企业价值的生成和管理过程中,是企业管理者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必然选择,因而可以毫无疑问地讲,以资本市场为依托成为价值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

价值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认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是价值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

众所周知,股东价值通常包含某一期间股东所实际获得的股利加上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而形成的资本利得两部分。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涵义,并不是股利和股票价格波动而形成的资本利得之和越多越好,或者讲“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是指股利越多越好,股票价格越高越好。相反,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是通过满足股东的最低报酬率要求来实现的,即:如果股利和资本利得之和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报酬率,我们就可以认为企业的价值管理实现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其中,股东的最低要求报酬率就是该企业的资本成本,是该企业进行投资的最低盈利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找到能够带来超过要求报酬率的投资项目,使得项目的报酬率能够大于或者等于股东的要求报酬率,只有这样,项目的净现值才能大于或等于零。才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

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价值管理的管理目标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关于作为衡量价值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选择,到目前为止,一些著名的咨询机构及学者都基于自己对价值及其相关性的理解,创造了自己认为最具价值相关性的核心财务指标,或者其他的可用于价值管理定量分析的工具,例如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折现现金流量(DCF)、托宾q值、价值派(piemodel)等,这些价值管理指标不仅弥补了传统财务指标的短期化倾向,而且为企业融资与再融资创造了良好的筹资环境,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价值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首先必须关注企业未来时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创造,其次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对未来各期的预计现金流量、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两个决定企业价值的基本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重视现金流量,重视资本成本成为价值管理的重要特征。

按照詹森(Jensen)教授在研究冲突的时候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满足了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资金需求之后剩余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的所谓“自由”即体现为管理当局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将这部分现金流量自由地分派给企业的所有投资者,既可以以利息的形式支付给债权人,以满足债权人的报酬率要求;也可以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股东,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在债权人报酬率既定的情况下,自由现金流量越多,股东所得到的现金流量越多,要求报酬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求偿权的次序上看,首先是债权人对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提出求偿,借以实现收益。然后,才是股东提出求偿。如果债权人的报酬率要求得不到满足,则股东就不能获得现金流量。可见,在价值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理财人员必须高度关注企业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情况,并以科学的技术和手段确保现金流量目标的达成。此时,科学的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便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许多国外企业都编有现金流量预算,对未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估计,从而实现对价值管理过程的控制。

所谓资本成本是指企业获利水平的最低限,它取决于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从企业的角度讲,资本成本是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严格遵守的报酬率水平的最低限,达不到这一下限的投资项目按此资本成本折现后的净现值为负,不仅不会增加价值,反而会减损价值;从投资者的角度讲,资本成本则是他们的要求报酬率水平,是投资者根据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和证券市场上的报酬率水平估计、确定的报酬率水平。因此,资本成本又常被称为:要求报酬率(requiredreturn)和折现率(appropriatediscountrate)。可见,资本成本取决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如果企业不能通过实物投资提供这一要求的报酬率水平,投资者就只能放弃在该企业的投资而转投他处。

从技术上讲,折现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现金流量的性质。我们知道自由现金流量包括可以自由地分派给企业的所有投资者的全部现金流量,所以,折现率即资本成本的确定也必须包容所有的融资来源,即股权融资来源和负债融资来源。这样的资本成本即是所谓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经营收益的最低水准,是企业选择投资项目的重要标准,惟有超越资本成本的收益才是创造价值的,这里隐含了机会成本下的经济收益观念。

(四)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子孙后代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价值管理的又一重要特征。与之相对的利润管理之所以逐渐被现代企业所摒弃,关键原因在于利润管理中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破坏了企业赖于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从而造成利润管理企业的普遍“短命”结果。

由于在对企业价值进行的估算中,始终包含一个假设,即估价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状态下进行的。决定企业价值的基本因素除未来各期的预计现金流量、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外,必然还包括企业存续期这一重要因素。即能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不取决于企业在以往时期里所获得的收益,而是取决于企业在未来时期里可能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多少、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程度的大小,以及未来存续期的长短。企业的持续存在,既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最好保障,又是整个社会保持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价值管理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或者说长期性这一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还包括另外一个方面,即未来性。成功的企业价值管理应当懂得重视未来,并且科学地规划未来,树立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观念。关于价值管理的行为,长期的战略性投资决策意义远远大于日常的经营性决策,在投资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出的直接目的即是在未来时期里取得足够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根据长期的战略性决策确定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然后将战略性决策具体化地分解为中期或短期的经营预算。

综上所述,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包含着长期性和未来性两个方面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管理意味着企业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有望获得足以补偿各项成本的、稳定增长的现金流量,从而使股东实现价值最大化。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无从谈起。

五、价值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价值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念、战略层面,集中于企业内部管理,对于在资本市场中价值管理信息的披露仅仅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片段,由于价值管理信息披露方面的严重缺陷,使得有效资本市场远远不能实现,使得价值管理仅仅成为企业的CFO们限于关键事件、关键时点的战略决策与业绩评价,这样就大大局限了实施价值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如何才能够充分发挥价值管理的作用,将价值管理绩效的信息完整、系统地反映于资本市场,将成为未来价值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技术支撑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和披露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

(一)现有价值管理的信息系统支持的不足

在价值管理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信息与验证作用的信息系统是价值管理成功的关键技术支持。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证实作用在盈余意外中得到了体现。即如果管理层没有达到或者超过分析师的预测,股票价格会产生波动,实际盈余与预测盈余很小的差异将导致股票价格剧烈的波动。因而价值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业绩进行披露的信息系统是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上市公司主要通过以利润表为核心的报表体系对外披露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过去交易和过去的市场价格的信息系统,其注重利润指标,确定利润必须是在谨慎原则的基础上已经确定实现的价值。葛家澍和徐跃(2006)在《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中》曾经指出会计不是不也不是不能反映企业的新价值,否则,企业利润从何而来,但确定利润有一个条件——会计的成规,那就是企业生产的商品已被易手,由他人买去。可见,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所能表现的价值是原封不动的各种历史成本的积累,而未曾反映新价值的创造和增加,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预期,其不能予以信任。生产经营过程能够创造价值是肯定的,但必须等到产品被社会承认,通过市场交换取得销售收入时才能实现,即交换是关键。

可见,这种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具有一个严重的局限性就是不能真实、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以及价值管理的信息。例如:股票市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很大差异;企业并购中,资产收购的价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差极大。因而其信息质量或者有用性都大打折扣。

二)建立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

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是采用由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估计的公允价值作为企业资源的价值进行披露,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和发展潜力,是价值管理的有效技术支撑。

价值管理活动几乎都以资本市场为背景展开,而现代资本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信息系统支持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作为建立有效资本市场技术支撑的要求,具有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根本特征。按照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所谓价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随着资本预算中折现技术的运用,财务学家们也接受了关于价值的这一定义。具体言之,企业价值就是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是市场预期的结果。而一般来讲,市场预期依赖两种信息,一是能够验证市场预期的历史信息,二是直接或间接形成预期的未来信息。历史信息通过验证市场预期来修正市场价格。在有效市场条件下,市场的定价是准确的,然而,这种准确性是通过预期—修正—再预期—再修正的过程实现的。

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必将能够提供上述要求的两种信息。一方面,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更加具有预测价值,即它的信息对于提高信息使用者预测未来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未来往往是不确定的,但是人们总是试图去影响未来,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发展。这就要求反映未来的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符合未来变化趋势的可预测的特征。另一方面,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的验证作用更加及时。股票投资者交易的是公司未来的收益,但没人知道未来收益,管理层自己也不能准确知道未来收益。未来收益只能逐步地被已经交易的业务所证实(夏冬林,2006)。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由于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企业的资产价值,它提供的价值信息更加接近市场估价,能够更加及时地验证市场的预期,从而更加有利于价值管理绩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1]TomCopeland,TimKoller&JackMurrin.Valuation:MeasuringandManagingtheValueofCompanies(3rdEdition),Wiley&Sons,Inc.2000.

[2]Ronte,Hanno:ValueBasedManagement,ManagementAccounting,1998.January.Ryan,Jr.,

[3]/methods_mfv_zh.html

[4]Kinney,William,DavidBurgstahler,RogerMartin.2002.EarningsSurprise“Materiality”asMeasuredbyStockReturns.JournalofAccoutingResearch,Vol.40No.5:pp1297~1329

[1]汪平,打造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会计研究》,2005,8:63-66

[2]约翰·D·马丁等著:《价值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汤谷良、林长泉:打造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会计研究》,2003,12:23-27

[4]陈良华:价值管理:一种泛会计概念的提出,《会计研究》,2002,10:53-56

[5]陈志斌等: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会计研究》,2002,12:45-50

[6]夏冬林:财务会计:基于价值还是基于交易,《会计研究》,2006,08

[7]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2006,09:7-14

[8]王庆成,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之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002,06

[9]王平心,吴清华,作业价值分析与价值管理:一个整合框架,第五界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2005,07

[10]李占祥,为企业可持续成长(长寿)而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08

价值理论论文篇2

以最近争论的焦点“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为例。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辩题了,因为学界已经基本上肯定了“服务业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家争论的只是,这个观点马克思已经说过了的呢,还是马克思没说但可以从他那儿引申出来的,还是马克思根本就是反对的。由此引发的另一个比较热闹的辩题,就是我国的私营业主是否存在剥削的问题,大家都认为我国的私营业主是应该存在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争论的只是他们是否在剥削,这种剥削如何定性和定量,于是又去马克思那里寻找根据加以印证。

总之,学界对命题的态度基本是一致的,与目前的经济学大方向并无二致,差异的只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态度。这个态度,总结起来,又不外乎有三种:一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正确的,现在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疑惑,都是源于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够深刻的缘故,所以应该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种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确有不足和偏颇之处,应该被发展和革新,其内涵和外延都应该进行新的拓展;一种则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坚持劳动价值论会走回阶级分析的老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所以它应该被否定或是束之高阁。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命题的理论武器。现在大家对命题的基本态度一致,却对分析命题的理论武器的态度出现差异,这只能说明对理论的整体把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分歧。在实际争论过程中,争论的核心也的确不断地追本溯源,大家都感到不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就无法再讨论下去。于是如“什么是价值”、“怎样的劳动创造价值”、“非劳动生产力是否创造价值”、“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等问题又重新被提了出来,但是进一步的争论却没有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是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基本范畴和理论出发点相混淆的缘故。把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手段直接用来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命题,自然要出问题,反之亦然。二

劳动价值论虽然博大精深,但它的核心就是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这个“劳动”还有许多的规定,比如“抽象劳动”、“生产性劳动”等,这个“价值”也有自己的定义,它的经典表述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我们就来看看实际争论中的一些情况。

首先是关于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问题。

有的学者说:

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实际上不再把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他看来,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劳动是计划分配的……也就不存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过去我们没有注意到马克思这方面的论述。……而西方国家却从实际出发,不拘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认为第三产业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使第三产业得到空前发展,所占比重已超过70%。……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采纳了三次产业的分类,也承认第三产业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跳出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凡是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都视为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1]

这段论述的逻辑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三产业属于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但实际情况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扩大,所以第三产业也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首先,这个逻辑的因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就创造价值。在马克思严密的理论体系中,这只能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效率提高,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并且第三产业分割价值的比重增加了。其次,“国民生产总值”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从来都是以具体的货币来表达的,无法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衡量。第三产业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并不能说明它创造了价值。最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设想的也不一样,以之佐证,颇为牵强。这是想证明劳动价值论仍然正确的。再看另一种论述:

从今日展望,停留于原来的劳动价值论,已不能充分解释新的经济现象、市场现象与企业现象。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以及资本和传统技术不再稀缺,稀缺的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及其载体或称人才。……仅从第三产业的不断成长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渐居首位看,所谓非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多年来引起争论,确有其时代意义。否则,就劳动价值观,生之者寡,分之者众,主客易位,道理上说不通。[2]

这是想说明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的。但是他的理由却很奇怪。难道某种东西“稀缺”了就会引起它的质变吗?技术不“稀缺”,就不创造价值,“稀缺”了,就创造价值了吗?“稀缺”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仍然无法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直接相联。再看一个: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我国学术界一致认为党政部门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主要理由是党政部门属上层建筑领域的范畴,它们并不参与价值的创造。现在看来,这是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及其经济职能,其实党政部门为此而付出的劳动,理应属于生产性劳动。这种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创造高倍数的价值。[3]

“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以及“经济职能”就可以证明一种劳动创造价值了吗?前一个证据明显与结论无关。“经济职能”也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影响了经济为什么就是创造了价值,还“创造高倍数的价值”?论者没有交代。就笔者所知,在马克思那里,非生产性劳动也对经济产生影响,可是它不创造价值。

可以看出,上述说法的逻辑漏洞都出现在同时使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之时。并不是说不可以在两大理论体系间做沟通工作,只是做的时候要慎重,不能拿来就用,直接组接。否则,这样的理论探讨不仅不令人信服,而且没有意义。

其次,关于生产要素问题。如有的学者说:

我们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的源泉。和传统的把其归结为人的抽象劳动,即与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支出不同,我根据我的价值定义认为:价值源泉一方面是人和自然界的结合,白手是不会起家的;另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并且,各种生产要素在不断增加,它们之间的比重和作用在不断调整。最初由土地和劳动起主要作用,到资本、经营管理加入价值创造,再到二十世纪中期科学技术又加入,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而在新经济环境中我要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我认为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根据我对价值及源泉的重新认识,我进一步认为这些要素的作用不是平等的,在不断变化,从而我们又说新的意义上的劳动是价值主要源泉,这就是我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4]

论文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来自

从生产要素的“比重和作用在不断调整”到“加入价值创造”的推理,也就是数量可以改变性质的推理。为什么比重大一点,它的性质就会变化呢?很简单,因为这“比重”和“性质”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正如作者把“价值论”混同于“财富论”一样。在两个理论中,生产要素的“性质”本来就不一样,这与“比重”的变化无关。我们看到,为了确立数量可以改变性质的推理,作者不得不抹杀历史,提出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以前从未“加入”的说法。这是想要改革劳动价值论的。

再次,关于我国私营业主的剥削问题。

有的学者倾向于不存在剥削或是剥削很少。如下列文字:

生产资料或资产作为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虽然不是同劳动相并列的价值源泉,但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中也不能说毫无作用,至少它可以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发挥着同它所代替的劳动相似的作用,因而它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价值。所以,在现代条件下,所有者的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并不全是剥削,其中包含生产资料这种物的社会使用所带来的增值。……过去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的“投资饥渴症”、无数损失浪费等等,都同否认资产能够带来一定回报的观点有关。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谬误。[5]

资本对商品价值的形成“有作用”就说明不全是剥削,这也是一连串看不懂的推理。首先,“有作用”为什么就是“带来一定的价值”?后文说的清楚:“带来的回报”--这就对了,不是“价值”,而是“收益”,那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马克思早就澄清过,此与“价值”无关。其次,资本“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发挥着同它所代替的劳动相似的作用”,因为劳动可以带来价值增值,“因而它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价值。”依此推理,如果全部使用资本,没有劳动,价值创造照样进行。资本和劳动属于不同的生产要素,要是它们之间存在这么简单的替代关系,那就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要素了。倒是西方经济学中大量的理论假设是基于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最后,“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的是资本参与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资本本身可以“带来一定回报”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存在剥削: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二重性的理论,同样适合于对我国私营企业的分析。

随即作者在引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的私营业主的劳动进行了分析之后,承认存在剥削,于是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多次讲过: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现阶段允许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剥削的存在和发展,显然不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长远目标,但它却可以成为我们实现目标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也存在一定范围的剥削,但它并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漫无边际,而且这种剥削还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引导、监督、控制和调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制度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剥削,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不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同日而语。[6]

看起来作者十分正确,但细想却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如果想说明这种剥削应该存在,那么那是我国的政策如此,不是劳动价值论证明如此。作者运用劳动价值论的结论只是承认了剥削的存在,所谓目的好,规模小,这些都不属于劳动价值论。整篇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劳动价值论正确,剥削也应该存在。我可以接受这两个结论,但不能接受这两个结论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理论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指导实践,现在变成了实践指导理论,生拉硬扯,结果只能是牵强附会。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以上只是择其要者,篇幅虽少,但其代表的态度却具有普遍性。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我认为这与理论界的躁动情绪有关。政治经济学遇到了挑战,的确需要应战,但也要首先弄清自己的角色与性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来就是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理论分工,更有不同的独立的理论框架和体系。政治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前者探讨的是公平问题,是人性的解放,后者探讨的是效率问题,是财富的增加。两者各有作用。以政治经济学指导营销,恐难如意,以西方经济学争取人类的自由平等,也是无力。三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里,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而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的报酬是从生产性劳动创造的国民收入中再分配而来的,即从生产性产业工人创造的价值中分割而来的。可是马克思并没有说非生产性劳动分割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有什么不正当。从理论上说,即使分割的比重到了90%,也与它是否正当毫无关系。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要急着给非生产性劳动正名?

这是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价值”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创造的价值比分割来的价值似乎更优越。所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有这种意识,那是因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里的确贯穿着这种意识。

换个角度来看。既然在理论上创造的价值与分割的价值同样正当,那区分它们还有什么意义?直接研究价值分割后的形态不是更简洁了当吗?马克思在年青的时候也曾试图像他人一样如此表述价值,但是他之所以后来发明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又区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都是为了导出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劳动价值论就没有剩余价值论。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不从价值的本质而是从价值的现象开始研究,以价值的最终呈现状态为研究依据,就无法区分劳动与剥削。换句话说,剥削的部分将很容易与非生产性劳动所得混淆在一起。西方经济学就是这么做的。当时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点也很清楚。马克思曾转引一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话说:“关于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学说,看来既是错误的,又是危险的,因为它不幸给一些人提供了把柄,他们可以断言一切财产都属于工人阶级,别人所得的部分仿佛都是从工人阶级那里抢来和骗来的。”[7]当然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断言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也没有断言一切财产都属于工人阶级,但在这个理论中的确突出了生产性劳动的地位,从而特别反衬出了工人所受到的沉重剥削。

因此,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特别从社会公平价值角度进行判断的理论。与之相反西方主流经济学是特别从增加财富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理论。现在学界很多人在争论的问题,是要用劳动价值论去谈增加财富问题。这也不是不能谈,只是不能移花接木地谈。在马克思那里,公平与财富的问题是他早在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解决的问题了。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可以高效率地增加财富,但人不是机器,工人仍在怠工,因为他们的人性得不到实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会充分发挥。人类只有自由了,完全可以实现对象性的人性了,经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时研究如何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学才会真正起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公平和平等,要求劳动创造的价值与报酬相当。因此,界定剥削和剥削量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再进一步说,马克思所关注的对象比普通的经济学更高更远。他本来就是从哲学研究转入经济学研究的。他的哲学研究的是人性为什么受到压迫的问题,他的经济学也是为了揭示这个问题。他之所以要研究经济学,是因为他在研究哲学和政治的过程中发现,人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要揭示的是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的问题,剥削是经济问题,是生物性问题,压迫是政治问题,是人性问题。工人们被剥削走剩余价值,不仅仅是吃不上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性压抑的问题,是做人像做动物的问题。所以相对于贫穷,马克思更重视的是异化--人于动物性。之所以要反对剥削,因为那是异化的根源,是人性的大敌。

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人性解放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最终关注是人性的解放,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终关注是经济的发展。所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不同导向的学问,即是不同社会价值判断的学问,不能直接互通。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确有冲突,基本理论相悖,但那是因为它们分别处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里,对基本的社会价值判断不同造成的。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同一个窝里的死对头。他们之间的争论,只能是一种基本价值判断的争论,如讨论财富增长重要还是公平重要,或者剥削的标准和意义等等,而不应是各自理论体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更不应用一种体系的概念理论解释另一种体系的概念理论,或是干脆相互混杂,因为从它们各自的理论范式中去看,对方的理论都大谬不然。

西方经济学的蛋糕理论就是说把蛋糕做大是至关重要的事,财富增长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兼顾公平,而他们同时又认为效率(增长财富)与公平平等是永恒的矛盾,所以是否存在剥削不是他们要讨论的问题,只要财富增长就完事大吉。政治经济学则是首先把公平问题放在首位,研究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是首要的,而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增长则不是它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因而不管我们是搞何种经济理论的研究,必须能沉进去也能浮上来,只有我们跳出了圈外,用更高的眼光看待学科的立足点和局限性,才会更深刻地发现它们各自的意义,珍视它们各自的价值。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是否还有用?当然。是否需要发展?当然。只是,讨论归讨论,发展归发展,但要沿着它本来的轨迹讨论和发展,不要僭越身份,否则只叫。劳动价值论既然指向的是剥削问题,研究的是公平标准,目标是人性的解放,那么在当代,在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今天,需要研究的事情还少吗?就像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的命题,实在没有什么意义,需要我们研究的倒是服务业所得到的价值是否合理,有多少合理。像私营企业是否存在剥削的问题也是早有定论的,需要我们研究的倒是剥削了多少的问题。而且,我们需要的是像马克思那样的量化的研究。至于剥削是不是对经济有利,也不是我们的课题,我们可以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说一声“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然后大声疾呼反对剥削。实际上,不仅是这些具体的研究十分必要,就是基本理论的推展也十分必要。但推展也要沿着原来的方向推展,研究在当代人性是如何受压迫的,为什么经济这么发达,人们仍然感到不自由?隐藏在那些丑恶和荒谬的社会政治现象背后的是什么样的经济根源?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什么会带来新的异化现象?所以,我们要继承的是马克思在过去做过的工作。

社会需要各方面的理论,反对不平,关注人性是我们的任务。在我国,西方经济学可以用来指导经济,当然还需一边研究和创新,而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用来把握整个国家方向的理论,因为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国民的幸福和未来的发展当然是比经济的增长更远大的任务。

注释:

[1]何伟《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家》2002年第1期第12页。

[2]沈立人《劳动价值论的理念创新与政策整合》,《经济学家》2002年第2期第23页。

[3]何炼成《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经济学家》2001年第6期第47页。

[4]晏智杰的论述,张兴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探索--访经济学院院长晏智杰教授》,《北京大学校报》2001年12月。

价值理论论文篇3

【关键词】新闻价值系统;网络新闻;综合型价值观

新闻价值(newsvalue)是一种度量,用来判断新闻原事(newsstory)和新闻文本(newstext)的意义。由于新闻价值的度量通常拥有多种取向,因此,不同的度量会自然构成一个指标体系,而这个体系被我们称之为新闻价值系统(newsvalues)。任何既有的价值系统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某种同一化的理念(mind),我们通常以“价值观”一词来指代这一抽象的思想倾向。

满足那些指标的新闻或文本被视为是“新闻的”,即是指它具有新闻的属性;而不满足这些属性或满足不充分的,则会被视为不具备新闻属性或新闻属性不明确。鉴于对新闻属性的判断是在富于主观化倾向的形容与描述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度量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主观认同的标准的预设;之所以在理论上承认这种主观预设仍具有论证意义,是因为建立这个新闻价值体系的有关度量的不同指向,早已被一一证明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曼切尔(Mencher)认为,所谓的新闻价值标准,就是决定事件或观念具备新闻价值的因素;麦道格尔(MacDougall)指出,撇开政策考虑作为新闻评判的因素不谈,报纸和其他传播媒介,不论有何差异,他们每天在对千百万事件作出选择时都有确定其潜在新闻价值的大体一致的标准。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即使这些标准可能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已经受到年复一年的经验的考验,并且在一批数目不容忽视的新闻编辑部内盛行。①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曼切尔不仅仅把新闻价值看成是一种对有形对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后者还是一种观念上的差别信号;而麦道格尔的观点则能从语言和逻辑上提醒我们,尽管我们承认一切现有新闻价值标准体系,但是鉴于它在理论上是一种流行——尽管这一流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积淀,被公认为具有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它仍然是可以改进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闻实践的反复积淀,这种改进的必要性日益明显。而在当代,在Internet以超过以往任何媒介的孕育成长速度发展的十数年间,是否已经沉淀下某种智慧与旨趣,让我们能够把握到新闻受众中出现的有关读什么、听什么或看什么的要求?这里,我们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抱着这样的理论兴趣,结合网络新闻发展的机制,来探索网络时代对传统新闻价值体系构成挑战,并演进出新的统合观念的问题。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合

客观性(objectivity)是传统新闻观念的思想核心,也是新闻价值系统的逻辑基础。今天,关于客观性的理念,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客观——主观性”(objectivity/subjectivity)的统合型理念方向发展。

对于新闻来说,客观性是指一个新闻文本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对应的程度。而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以下两个因素是我们在探究新闻的客观性属性时所必须重视的:1.Internet环境对新闻的概念的泛化,即从狭义的传统新闻概念泛化为其他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日常生活和商务。这使得我们对于网络新闻的客观性的评判工作变得比以往更具有未知性和挑战性。2.Intetnet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把关人的缺失感,反映在信息文本的表现上,则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效交融。正如我们在泛传播(pan-communication)的观念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媒介即人”——网络中的受众已不再单纯的是接受者,而演化为媒介的一部分。②因此,对于网络新闻的某些文本形式(如新闻组、论坛、网络调查等)作有关客观性的判断时,仅仅依靠单纯的二元判断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在网络上体验到了大众传播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信源的普遍的匿名性。在由叠加和链接共同作用的“辗转相传”的环境中,任何一个泛化的终端文本、声音、图像、文字、图表、内容、标题、细节的精细程度,都有可能会遭到折射和歪曲。在匿名、把关人缺失、受众大量参与交互、海量新闻信息的多重作用下,网络新闻的客观性在某些特定的文本样式以及总体的文本特质中,表现出比传统新闻更具有脆弱感。也许这正是今天我们在Internet环境下,在享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人本化的新闻信息时,不得不面对着更多的新闻诽谤、谣言、片面报道、失实、滥寄(spam)、噪避(zapping)③及其他涉及新闻法律与新闻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网络新闻在客观性方面弱于传统新闻,我们都会从技术的本质上看到一个明显的先验性的主题:在泛传播的条件下,由于把关人作用的消解,每一个匿名受众都有可能会把参与交互看成是新闻的一部分,也把对传播与再传播的参与看成是一种对新闻资源的良性的开发和利用。不管是在讨论版、新闻组、电子邮件中,还是在文章的转贴、编辑、深度链接过程中,我们都能够发现,由于存在着极大量的个人化影响的可能,我们不得不冒着比传统媒体更严重的失去原创新闻的事实及事实本身的真实的双重风险。并且,我们还会发现,这一理论上的风险往往不幸被现实所证实。④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正是由于传统的客观性观念受到冲击,另一种在Internet上可能会被公认的价值原则在悄悄地浮现。这个新型的传播事业所带来的同一性理念究竟是什么?它在新闻价值观念的判断上可以被公认吗?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如果确实存在某种关键词的话,那么这个词可能会是“宏观真实”(macroscopictruth)或是其类似物。也许,为了与本题相关,我们更应该称之为“理念真实”(truthinmind)。新闻的宏观真实强调从宏大的系统上,如从长时段、事件与环境的关连、时代性上总体把握新闻的客观性,而在Internet上,透过那些技术上具有先验性的密集的失真,我们恰恰能够观照到在Internet的精神深处所蕴含的、本质上的、使新闻信息真实化的能力:1.以多信源的宏观竞争机制消解单一信源的微观的不确定或失真;2.以极广大的受众的主动化的对真相的追求,取代少数把关人对真实性的施予;3.以信息的极大丰富激发受众对于真实的判断力以及受众作为思想主体群落的自组织性。

也许我们终将承认,正是Internet使我们发现了:在新闻媒介中蕴含着人,人本身即是新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客观性的一部分——或者更准确地说,“人”扩展了“客观性”的定义本身。

二、异常性与寻常性的统合

有关异常性(abnormal)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异常——寻常性”(abnormal/normal)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异常性是对新闻报道内容所具有的罕见性或陌生感的度量。从传播经验上说,异常性显著的新闻是指对明显偏离常规和日常经验的事件的报道。我们需要以异常性作为新闻价值标准,是因为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岗哨作用,它监督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异常现象。人类应该在日常行为当中密切关注一切有可能会导致对群体有所伤害或危及社会生活的事件,这些事件被当然地被预设为“罕见的”和“令人感到惊奇的”。这也同时告诉我们,求新求异并不是新闻者的动机,而是受众的源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传播动机。只有吻合受众的动机,新闻的价值才有可能会被确立。

正是从观察受众动机的角度,我们注意到,进入网络时代,异常性的价值观会紧密地与寻常性的概念相结合,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更新的价值链。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使人们在阅读任何奇异事物的报道时,都会比以往更有条件和更有理由追问:这个奇异的消息对于我本人意味着什么?而恰恰也正是Internet在新闻的领域里完成了对这一提问的回答:你可以自助地使用信息仓库、超文本链接和Internet交互,在技术平台上把不寻常的新闻转化为一种寻常的认识。今天,人们在哲学认知上从异常(个别)上升到寻常(一般)的这样一个过程大大地缩短了。比诸以前,人们有更多的材料和更加充分的技术(包括搜索和统计)条件,能够在发现异常的同时,也发现该异常对于他们自身日常生活的准确的意义,甚至具体到可量化的细节。人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和信息的渴望永无止境,网络新闻恰巧能够满足这种巨大的好奇心。从前我们在传统媒体上对于异常新闻的期待总是有所保留的,因为并不是每天都有“人咬狗”的事件出现,但是当全球的信息联网如望远镜、显微镜、传声筒、会议厅那样被造就为一个唾手可得的工具时,人们能够随时了解他们想要了解的事物。因此,今天的网络受众,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新闻受众都更加习惯于经常得到这些异常。这也正可用来解释为什么网络新闻既已开发出如此巨大的功能,但是它仍然能以高速度不断进步。网络新闻在价值观念上并不满足于传统意义的“异常”,而是强调“寻常的异常”。

更为重要的也许是下面这个因素:在全球化的Internet上,新闻受众却是个人化的或至少是分群的,因此他们对于异常性的把握互不一致。几乎每一个受众群都有自己的鉴别标准。在某一方认为是异常的新闻,在另一方看来也许是平淡寻常的,反之亦然。因此,在网络新闻这个一体化的宏大概念中,如果不将定义范围缩小到准确描述的分众群,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异常。考虑到了Internet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信息化人群,这种难以定义的牺牲,也许比以往任何大众传媒都更具有对新闻价值观的演进意义。

三、影响性与交响性的统合

有关影响性(affect)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影响——交响性”(affect/interaffe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影响性是对新闻的题材或观点影响受众的深度与广度的度量。通常我们所指称的新闻,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中所的新闻,因此,一个新闻能否影响较大的社会范围十分重要,影响越深越广,则新闻的意义越突出,反之,则新闻的意义越微弱。在传统媒介新闻中,正如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所阐述的那样,关于事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对多少读者有影响;对读者有多少直接影响;是否会立即产生影响。

而在Internet环境下,对新闻影响力的度量的标准发生了某些变化:1.受众的影响量可以区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追求绝对数量,是指争取影响总数量较多的受众群;追求相对数量,是指对于分众传播的某一层面的受众群(目标受众)来说,要力争在这一人群中占有尽可能大的比例。网络新闻人群影响力的计量,是这二者的总和。2.网际新闻的直接影响不仅仅包括针对直接的受众,而且还包括信息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转载环节。即对于某一网络媒体来说,还包括其他网站乃至传统新闻媒体,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各种传播渠道对于该信息的转载、传达、引用率。转载、传达、引用率越高,说明它的直接影响力越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力的度量特征是:要看它是否能够立即促发交互。交互式影响是网络新闻的一个主要的特质,影响的交互性越丰富、越强烈,直接影响越大。3.迅速产生影响的问题反映在网络新闻的首发与跟进速度上,也反映在是否引人注目,是否便于认知、理解或记忆上。网络新闻的影响的即时性与其影响的直接性是融为一体的,如前所述,它能够以当前交互来实现这一融合。

网络新闻对传统新闻的有关影响性的不同取向,使得构成影响力的不同元素重新列序,并形成新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我们称之为“交响”的影响概念。我们把交响一词用于定义网络新闻的影响力,试图反映网络新闻在影响力方面的几个主要特质:1.新闻的文本能够迅即得到新闻受众的反馈。2.文本的作者、制作者或者本身能够与受众交互。3.受众与受众之间能够交互。4.者与者,文本与文本之间能够经由后台管理,而形成与文本信息直接相关的可利用的组织。从以上意义层面上说,也许,我们仿照affect而对比的使用interaffect一词来指代交响概念更为恰当。在未来,网络新闻对新闻的价值理论及标准会做出较大的调整,而最有可能被传统新闻理论所接受的,正是这种从单一性的影响到交互性的交响的跨越。事实上,从当代新闻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无论是传统新闻媒体还是网络新闻媒体,都在试图走向联合、协作、同一,这也更为深邃地意味着,未来所有的新闻领域都有可能试图向这一价值观看齐,从而实现多向度的新闻的交响性。

四、及时性与全时性的统合

有关及时性(timeliness)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及时——全时性”(timeliness/timelessness)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对报纸来说,这种时效性经历的时间跨度会较大一些,而杂志则更大。尽管电子媒介已经把近代新闻媒介新闻的定时性有效地拓展为及时性,使得时效性的概念比两个世纪以前要先进得多,但在当代,这种价值标准仍然经由“随时化”和“全时化”思想而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

从观念进步的过程上来说,全时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受启发于BBC的随时化新闻服务理念——它为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闻”(newswhenyouwantit)的定义。⑤随时化的新闻服务思想既对正飞速跃进的网络新闻业作出了理念的呼应,又启发我们对网络新闻自身所蕴涵的全时化新闻观作出基本的阐释:1新闻的全时化观念并不主动的来自传统媒介的实践——仅就作为实态而言,CNN早在1985年已开始电视的24小时新闻播出,但10多年间并未很快形成观念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网络新闻时代的召唤。2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以受众(消费者)为导向,而不再以新闻文本与故事(产品)或新闻机构与人员(生产者)为导向来规划新闻运作(生产),这意味着媒介在时间战略上终于可以有能力真正听命于受众的“安排”。3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倡导以受众为本的服务。24小时内每一个收听、收看新闻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因此,既一视同仁,又能区别对待,成为了媒介从观念到技术的新闻服务指针,在时效性上,新闻更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更加及时的更新以及更科学的专题服务与搜索服务。4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历史感,而与此同时,“受众主动式”的深度新闻优势亦展现无遗。5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并不只是针对网络新闻或传统新闻,而是针对一切面向未来的媒介新闻,它与泛介质(pan-media)的网络概念相呼应,⑥从虚指性的观念角度提示了未来新闻时代的最重要的媒介传播特质。

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性”对“及时性”这一传统的新闻价值指向给予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强烈、更深刻、更细腻、更人本,同时也更辩证地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意义。

五、冲突性与冲击性的统合

有关冲突性(conflict)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冲突——冲击性”(conflict/impa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冲突性是对新闻题材及文本所展现的矛盾或戏剧感的强度的度量。新闻故事中的组织之间、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对抗,构成了某种新闻叙述上的本初的张力,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则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戏剧感。它从两个方面满足新闻的受众需求:1.冲突性的新闻总是给人的启示较多,同时,有关冲突的内容强烈地向受众发出警告,使人们关注危险的迫近、困难的出现。2.戏剧化地描绘矛盾被解决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观赏性,能够促使受众的阅读兴趣始终得到保持。

在传统新闻中,冲突性易被媒体叙述成为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陷入脸谱化的境地,正如批评者所分析的那样,媒体似乎在抱着一种处理警察新闻或体育新闻的心理状态进行报道,把人们分成好人和坏人,而且总是认为每一冲突必有赢家和输家。⑦此外,过分追求冲突使得新闻充满了阴谋、暴力、犯罪、战争,这对于社会化的教育显然不利,容易出现那些本来可以避免的负面作用。在Internet条件下,人们(包括大众和分众)仍然像过去一样迷恋于新闻的冲突性,但是与其技术条件和传播的机理相适应的是,这种冲突性和对冲突性的处理方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1.人们已经可以主动地寻求冲突和冲突性的表现程度,分众化的效果使得受众的决策权力更大。他们对于频道、栏目或议题的选择余地更强,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品味或需求来对新闻的冲突性和戏剧感有所把握。2.人们对于冲突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受众、媒介、记者和矛盾的各方“共同介入”文本,通过视觉虚拟的方式,受众可以进入“新闻现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冲突不再是过去新闻事件内部的冲突,而是转化为它的一个广泛的隐喻:每一则新闻都代表了这个世界的缩影,代表了某一个受众对于世界的认知。这种冲突性与其说是新闻戏剧的冲突,不如说是人们内心矛盾的总体表现。3.就媒介的性质而言,Internet能够用更有冲击力的方式来表现新闻内容,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表、讨论和大容量的资料库,受众对于新闻形式力量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冲突性”这个纯粹的新闻价值取向,在今天已经变得更加繁杂、深刻,并且发生了某种偏转,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矛盾的体现,而是包括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视角,形成了对广泛世界和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复合化的冲击之力,我们把这些转化和复合的方向描述为:有关冲突性的新闻价值已走向“冲突——冲击性”的统合。

六、显要性与需要性的统合

有关显要性(significance)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显要——需要性”(significance/necessar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显要性是对新闻报道涉及知名对象的程度的度量。“显要”在汉语里有显赫、重要之意,而显要性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它着眼于外化知名人士和机构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为什么显赫而重要的人物和机构能够产生新闻?除了新闻事件发生于他(它)们身上的概率较大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对于大众而言,名人和著名机构具有很强的召唤力或吸引力,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社会的利益,受众关注显要人物或机构的事迹,即是关注他(它)们所代表的阶层,亦即是在关注受众自身的不断向上增长的需要。

以美国为例,近20年来,新闻的主要旨趣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异,大众的阅读兴趣更加集中在那些软性的新闻,包括那些不太“重要”的新闻,比如名人的纠纷与风流韵事等等。这些相对软性的阅读兴趣在近年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即一方面新传播时代的人们并未放弃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另一方面也对那些琐碎的、普通的,甚至是“无聊的”新闻内容感兴趣。⑧或许,正是这一类的受众倾向导致了当代新闻传播的多元化情境。

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在Internet环境下,得到了媒介技术能力的支持。Internet的分众能力,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阅读需求去寻找他们的所需要的频道和新闻栏目,可以集合自己所需要的、与自己阅读口味相一致的人群,并与他们形成传播交互关系。事实上,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是新闻媒介的题材热点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因。就像在经济学领域里所发生的从生产者导向转化为消费者导向的发展潮流一样,媒介所的新闻有任何一点旨趣上的变化都是由受众市场引起的。在Internet环境下,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将会保持下去,并且以一种看得见的调节方式,来使得新闻逐步地在终极用户那里得到和谐和统一,并且自发地产生某种新的秩序。这就是我们所要论述的有关传统新闻价值观中的“显要性”的价值元素开始向“需要性”方向发生偏移的机理。

这种偏移,目前是以一种“显要——需要性”相统合的形式出现的。在未来将向什么方向变化,一时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种以一个单纯的关键词来规定哪些新闻是受欢迎的、哪些新闻是不受欢迎的价值观念已经过时。

七、接近性与亲近性的统合

有关接近性(accession)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接近——亲近性”(accession/intimate)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接近性是对新闻题材与目标受众生活空间的吻合程度的度量,有学者更直言接近性是指“在报纸发行的广播的区域内发生的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⑨接近性之所以构成新闻价值,是因为人们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总是更感兴趣,并受到打动——事件发生的地点离受众越近,与受众的利益关联就越大。如果对此做一个有趣的推论,那么我们会认为新闻接近性倾向于把物理距离缩短为零:要是某一新闻事件是由受众自己参加的,那么该事件的报道在这一个别受众心目中的新闻价值是最高的。一个较为极端的关于灾难性新闻报道的阐释:灾难事件死亡人数的多少与事件发生距离的远近(以当地为中心)成定比。例如,某个遥远国家因洪水死亡上千人的新闻,其价值相当于本国边远地区淹死上百个人的新闻价值,又相当于本州内淹死十人的新闻价值,还相当于本地淹死一人的新闻价值。因此媒介对于不得不报道的外地新闻和遥远的国际新闻,通常会千方百计地突出与当地目标受众相关的因素,使其带上地方性的色彩。⑩这种相关要么是指在空间上与其接近,要么就是在情感上与之相联系。而从传统媒介来看,想使得信息与最大量的目标受众相吻合,通常的做法只能首选空间上的接近性。

但在网络时代,这种局面已为之改观。这主要反映在:1.技术特征使得媒介新闻可以支持个性化订阅、栏目的互动化以及更强的参与性。这使每一个受众都能够主动地寻求与自己的心理相接近的新闻。同时,他们自己还能够做到使用交互手段使心理距离更加趋近于零。这实际上是在把过去传统媒介甚至不敢想象能达到的出版目的,在一举手间得以实现。2.由于数据库能形成任何一条新闻和其他相关新闻相互联系的便利,使得新闻的本地色彩或者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关联变得更加容易。3.在BBS、新闻组等媒介信息(泛意义上的新闻文本)服务项目中,人们所亲身参与的内容恰恰又多是他们所最关心的新闻,因此在这种样式当中,新闻的拉近性,最大限度地表现为与每一个对象的零心理距离的亲近性。

我们注意到,以上三种特征,无一例外的以心理接近消解了空间距离。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在Internet环境下,对于接受心理的控制是新闻分众化作业的首要问题,而空间性则早已被介质特征所消解。使物理转化为心理,这一媒介特质开创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网络新闻在新闻价值方面改变了从前我们所确认的关于“接近性”的单一原则,使其转化为“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原则。联想到美国自90年代以来,由WaltHarrington等人在传统新闻领域里倡导“亲近性新闻学”(Intimatejournalism)时所强调的“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⑾不能不使我们产生有关网络新闻环境下“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型价值观正在与所有新闻领域里的相关理念形成相互激励的推测。显然,赛博空间以其虚拟性消解了受众以往所依赖的集群法则,并正在试图使信息消费的指向从物理空间重新回到人本身。

八、人情性与人群性的统合

有关人情性(humanity)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人情——人群性”(humanity/communit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人情性是对新闻内容契合人类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人情性又称人情味或人性。按照麦道格尔的观点,人们对于人自身以及对其他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涉及男男女女的各种事件的兴趣就叫做人情味。而汤姆森基金会则认为,人情味是指报道可以更多地涉及新闻中的人的人性侧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情性可以看作是新闻对于人性的展现、挖掘或捕捉,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社会的关联,以及人类独特的情感特征,并进而唤起受众的广泛的共鸣。

有关人情性的基本共识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怜悯。对不幸的人物或人群悲惨的命运给予关注,并提示他们不幸的根源。2.幽默。日常生活当中所出现的喜剧化的特征能够为新闻作品带来相互的阅读趣味。3.故事性或悬念。如前所述,戏剧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吸引力因素。4.对妇女儿童的关注。妇女儿童的处境总是能够被置于一种特殊的视角被观察,对她们的关注能够反映人性中最根本的善意。

人情味的价值指向实际上是在确认,新闻媒体应该用各种手段,从风格和题材上指向尽可能多的人群,并且使他们能够因相同的情感而产生类似的共鸣。这种同一化的努力有时因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使得大量目标对象的理念差异不能被有效地弥合。而在网络条件下,由于大众性和分众性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泛传播意义上的分层、分群的交流,因此,对于人性的指向可以以一种定向方式“本地化。”这既包括个性化服务,也包括网络用户的主动性阅读。如果我们观察网络新闻的总体格局,会发现随着网络新闻的日益成熟,它在平台的开发、新闻栏目的设计,以及受众的交互方面,都越来越倾向于不单纯依靠泛泛而论的人性指向,而不断地“增添”那些能体现“人以群分”思想的人群性议题的传受方式。对于人群的关注既不会过多的抵触人性的基础,又会较为准确地照顾到某一特定人群的传播趣味。

就出版而言,在网络媒介上,它早已不是单向的,而呈现为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编辑的分群化处理也早已被程序设置以及广泛的传播互动所取代。正因为如此,人群性不仅没有使得人性化的意味因为网络新闻的实践而减少,相反,更为它增加了新的、丰富而具有指向性的元素。这不仅使新闻更加具有信息效果,而且,其实在化的能力也比以往大大增强。——比如,你会发现那种“一人有难众人相帮”或者“一人有疑问众人交互解答”的高效的实在化生活场景现在正频繁地发生在网际信息环境中。

结论是:“人群——人群性”的统合理念比之于单一的人情性的理念,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更多地强调新闻价值中的“有用”的部分。“有用”的思想,与其说是在反映人性,不如说是在反映实际生活的需求和特指的实在人群的尊严。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西方某些关于中国的“人权”报道,在某种意义上总是在力图泛化普遍的人性,而忽视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及传播环境中,脱离有人群性专指的新闻价值观,实际上难免会退缩为片面化标榜的高头讲章。

今天,网络媒介的分群能力早已不单纯是一种口号,而成为完全可以用技术来实现的作业内容。小到只有一个人的专指的新闻服务,大到面向一个阶层、一种文化或一个国家。从新闻价值观来说,也许,这种技术上的伟大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为未来新闻指引了更加科学化的观念之路,即从普遍人性的观点迈向“人情——人群性”的统合价值观。

注释:

①⑦⑨⑩除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36页,144页,139页,140页,新华出版社,1998。

②⑥杜骏飞:《网络新闻学》,14-2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及杜骏飞:《泛传播的观念——基于传播趋向分析的理论模型》载《小雅思想网》网站,

③关于噪避(zapping)的译名及传播学意义,参见杜骏飞:《论广告创意的观念》,载《南京大学学报》,1998(4)。

④以图片新闻报道为例,吴心梅在《眼见未必为实——网络新闻图片的陷阱》一文中,即以大量事实举出在Internet上出于种种广泛的原因导致新闻文本:A.自相矛盾,莫衷一是;B.图文不符,张冠李戴;C.细节失误,南辕北辙;D.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等4大类失实陷阱。载《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

价值理论论文篇4

新闻与宣传,这是新闻宣传界使用频率最多,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两个基本话题。应该说,新闻与宣传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谈谈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党委机关报在二者问题上面临的困惑与改进。

一、新闻与宣传从属两个不同的学理范畴,不能把它们作为同一概念混为一谈

在新闻与宣传的问题上,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持“等同论”的观点,即把二者当作一个概念看待。他们认为,新闻活动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担负着光荣的宣传任务,新闻和宣传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意图,表现一种观点,阐述一种主张,因此,二者的功能与作用相互兼融、基本相同。

其实,新闻与宣传从属两个不同的学理范畴,实践上也各有其特点和规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新鲜、及时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人们对新闻的需要程度并不决定于谁需要宣传或谁需要接受宣传,而决定于社会发展和个人认知的程度。换句话说,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传播者的宣传需要,而在于事实本身和当前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程度。向人们提供新信息、新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典型新鲜事物的了解需要,这才是新闻最基本的价值与作用。而宣传是阐述某种主张、思想、观点,以争取受众受到某种教育,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一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通常是一定党派、团体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这就是说,宣传就是政党、集团或个人为了一定目的,向宣传对象阐明思想观点,从而达到控制、影响宣传对象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哲学基础是意识对存在的能动作用。宣传可利用的手段或形式很多,其中,同志对我党宣传工作的四句话概括:“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是对四种基本宣传形式的最好注解。这四种宣传形式是:新闻宣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理论宣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典型宣传(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文艺宣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可见,新闻与宣传是有区别的,如果再具体一些讲,这种区别表现有六点:

1、在目的性上,新闻主要传递信息,满足受众的“新闻欲”。宣传则是阐述某种主张观点,重在说服教育对象;

2、在表现形式上,新闻主要用事实说话,以事服人。宣传则重在讲道理,以理服人;

3、在时间要求上,新闻注重时效,讲究迅速及时。宣传则更多地讲究时机,有抢有压,不一定越快越好;

4、在对事实的把握上,新闻要求越新鲜越好,旧有的事实一般构不成新闻。宣传则新旧事实不论,只要能作为论据说明观点、讲明道理就行;

5、在服务对象上,新闻面向整个社会大众,不受职业阶层的限制。宣传的服务对象大都有针对性,并不要求社会大众都能接受;

6、在价值取舍上,新闻以引起观众的普遍关注,引起人们的兴趣为标准。宣传考虑的则是选择什么样的事例可以说明问题,以对宣传主题有利为标准。

根据以上分析比较,我们对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可以得出两点基本结论:

第一,新闻传播的是事实信息,宣传传播的是观念主张。新闻的使命性相对模糊,它在提供信息后任务即告完成,至于人们是否有行动反应或采取什么行动,由各人自行决定。宣传的使命性很强,它不仅要求人们接受所传播的观念主张,同时还号召宣传对象能自觉地按照宣传者的这些主张去行动。

第二,新闻所传播的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倘若把历史上发生的事实或大家熟知的东西当作新闻,就违背了新闻的基本要求。在宣传中,不管史料或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事情,只要能说明问题都可以“为我所用”。

二、新闻和宣传大都通过相同的手段将内容“传”给受众和宣传对象,二者具有广泛的联系和工作交叉

新闻虽然不等于宣传,但我们并不否认办报纸、办广播电视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为了宣传,换句话说,新闻也具有宣传的作用。尤其是就传播过程来讲,新闻传播与宣传传播都是都是新闻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相同的传媒手段,将内容传授给受众和宣传对象。比如,为了配合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我们常常会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来组织舆论报道,因而本是宣传的内容却成了新闻,而本是新闻的东西却也有着宣传的成分,这样,新闻与宣传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就显得更为广泛。这种情况在各级党委机关报和其他主流媒体的新闻性节目中表现得最为普遍,以党委机关报而言,目前在一版或要闻版纯新闻的稿件就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的东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基本原因在于:

从目的来看,新闻报道虽然是传递信息,满足观众的新闻需求,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样是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即使是学理意义上的纯新闻,如科技信息、社会写真、事件报道等,单篇虽然看不出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但总体上仍然是有其明确的思想倾向的。因此从社会意义上讲,新闻往往含蓄地表达着一定的思想主张去让读者(听众)体会。这种含蓄表达,已经内在地体现着宣传。

[page_break]

从工作需要上看,不管是新闻还是宣传,既离不开“纯新闻”、“纯宣传”,也需要大量新闻与宣传相结合的报道形式。当前,媒体普遍采用的典型报道、述评新闻、工作通讯等就属于这一类,即使消息这种报道形式也是一样,可以说,它们是用新闻要素构成的宣传稿件,新闻与宣传在这里已完全融在了一起。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十分重视新闻传播的宣传功能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纸应该“成为运动的喉舌”的思想,我国从到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舆论导向重要性的论述,都反映出新闻与宣传的不可分离性。即使在崇尚言论自由的西方国家,新闻传播也决不是采用放任自流的方式,而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的,比如:关于党派之间、领导人工作生活方面的报道他们可以随意展开,但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报道却从不马虎。可见,新闻与宣传的交叉融合中外概莫如此,将二者完全分离,不承认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那是不正确的。

三、新闻与宣传的融合构成新闻的宣传价值。宣传价值是主流媒体取舍新闻事实的主要参数

所谓宣传价值,是指一事物(事实、材料)所具有的能够阐释、说明、传输某种思想或观点的作用,这个事实或材料要以新闻价值为前提,并且适应于社会大众的需要,如果连其码的新闻价值都不具备,那么,用它来作宣传、作某种观点的解释,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这就是说,宣传价值建立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之上,宣传价值也是媒体取舍新闻事实的重要参数。

党委机关报是各级党委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党委机关报是,它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编采人员在业务上必须时刻装着两把“尺子”,一把衡量新闻价值,一把衡量宣传价值,由此决定事实材料的取舍。一般来说,那些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事实或材料,一定是各级党报首选的对象,是最佳的新闻宣传,反之,若两种价值不统一,宣传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提高新闻的宣传价值,党报编采人员采编新闻作品时,在认真考虑所选材料是否具备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还必须注意“六选择”:

1、选择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委工作相一致的事实材料;

2、选择时代感强,有当代生活气息的事实材料;

3、选择体现高尚品格、高尚情操、催人向上的事实材料;

4、选择符合大众利益的事实材料;

5、选择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事实材料;

6、选择对大局有利、对稳定有利的事实材料。

总之,注重宣传价值,用宣传价值取舍新闻事实,这是各级党报和主流媒体的基本要求和业务原则。

四、二元价值使党委机关报的困惑显现突出。寻求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最佳结合,是解除困惑的基本途径

不难看出,由于新闻与宣传具有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特性,媒体的二元价值——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便也始终处于对立统一中。对于党委机关报来讲,寻求二元价值的融合统一,是各级党报采编人员经常考虑也颇难处理的业务之一,尤其是随着大量生活类、消遣类报刊的出现,机关报的困惑就更加明显。这种困惑表现在:

——就报纸主管(领导、部门)来讲,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要求机关报努力履行喉舌职责,努力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鼓与呼,因此,报上登什么,文章怎么写,都要认真听取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以充分体现党委政府的意图。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说理性、图解性、教育性的文章在报纸上占了大量份额,报纸的宣传作用大大提高,新闻性相应减弱。

——就读者来讲,读者认为阅读报纸的第一目的并不是受教育,他们大都反对报纸的面孔过于严肃,尤其不喜欢会议报道、、工作动态大量充斥版面。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量大不大,新闻性强不强,知识性、娱乐性、消遣性好不好,是读者衡量报纸的基本标准。因而,可读、可看,便成为读者对报纸的第一需求。

报纸管理部门与读者对报纸“口味”要求上的不一致,使党报在二元价值的取舍上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作为新闻纸,党报采编者要考虑报纸的新闻性,不得不在可读可看、轻松活泼上下功夫;第一方面,作为党委机关报,他们更要考虑宣传性,不得不拿出大量版面来反映党委政府的工作。在当前,不承认党委机关报所面临的这种矛盾困惑是不对的,回避这种矛盾困惑也是不现实的。就党报从业人员来讲,我认为基本的态度和做法是两句话:坦然面对,积极接受;开动脑筋,寻求结合。

坦然面对,积极接受。新闻与宣传相伴而生,只要新闻存在,宣传就不会消失。新闻与宣传的二元价值问题,不仅党报存在,其它所有媒体依然存在,只不过表现程度有所不同罢了。由于党报姓“党”,由于党报也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报纸,所以,无论是党委政府要求扩大宣传性也好,还是读者需要增强新闻性也好,它们都有道理,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因此,党报从业人员完全不必为二元价值问题心存烦恼和埋怨指责,而应以积极的姿态去坦然面对和接受。辩证地看,当一份报纸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社会期望都很高时,说明报纸在社会不同层面的关注度与期望值也很高,这正是报纸的希望和动力所在,是一件好事情。试想,一种以传播色情暴力为主要内容的报纸,人们阅读它除了满足一点新奇心理外,谁会指望它还会有什么作用呢?

价值理论论文篇5

论文摘要:弄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价值创造的贡献原理,对于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获取和保持最恰当的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匹配、充分发挥员工能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增值为组织创造价值。 论文关键词: 战略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价值 近年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理论和实务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价值创造的贡献原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都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模糊和分歧。对这一问题进行澄清,对于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获取和保持最恰当的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匹配、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为组织创造价值。 一、通过获取和保持最恰当的人力资源为组织创造价值 1、成功高效的招聘录用系统保证组织能及时、经济、保质保量地获得组织需要的人力资源。组织根据整体战略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的招聘录用管理系统。这样,组织始终能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具有一种高度的敏感。招聘程序看似是在实际的招聘需求发生时才开始启动,实则内外部人力资源供需的信息处理随时都在进行。这样的招聘录用是主动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因而也是快速高效,成本节约的。最为重要的是,它能保证组织获取的人力资源是组织真正需要的。即新进的员工是合乎组织文化和绩效要求的高承诺、高绩效的“双高”员工。“双高”的实现,避免了组织因新进员工达不到组织的要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和损失。这包括新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达不到组织要求而造成的绩效损失及由此产生的培训费用;新员工与组织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员工承诺不足及高离职率带来的成本;员工与组织、员工与工作的不匹配带来的组织核心能力建设的困难等等。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计划地将组织最需要的员工保留在组织内。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让最适合组织需要的员工留在组织内,二是让不适合组织需要的员工离开组织。为了留住组织需要的员工,组织必须从战略上形成留人的机制。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必须紧紧围绕组织的总体战略并且互相衔接配合,在提高组织绩效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员工满意度。保持组织需要的员工就能保持组织的人力资本并为人力资本增值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及时淘汰不适合组织需要的员工可以更有效地保证组织文化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二、通过战略匹配为组织创造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匹配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 1、导向功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将组织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紧地联系起来。组织的工作分析、工作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等各个方面不再单纯地局限于自身的工作考虑,而是更多地从是否有利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考虑问题。而且,组织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通过各自的方式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意图传达给全体员工(或未来的员工),将员工的期望、态度和行为有意识地导向组织的战略方向。通过保持员工对组织贡献方向的明确性、一致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2、凝聚功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设计,协调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间的匹配和功能整合,有效地避免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价值理论论文篇6

我把影视看作文化产品而不是艺术产品,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可以把它看作四方面力量博弈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念、知识分子的参与、资本介入的过程。四方面力量既是博弈的过程也是冲突和妥协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四个方面在今天要有一个重新解释的过程。

大学要介入批评,大学的特征是什么,更应该提供一个研究性的支持,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对很多批评不太满意,某种原因是后面缺乏扎实的研究性的支持,80年代的文学研究批评之所以那么有力量,是因为它后面有一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支持。那么今天来说,对影视应该加强专业、细致、带有方法论的研究,包括对主旋律的影视片的研究。这样的一个研究出来以后会为媒体的影视批评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向性。

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吕晓明

如果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话,那么它缺失的正是这样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正像西方有的电影研究学者讲的,他们认为电影批评实际上也是一种需要依赖于认知的技巧、需要想象和品位而且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一种实践活动。电影批评、需要有专业的学者、专业的技巧。这是我对现状的看法。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作为电影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的缺失和我们的商业化的社会背景这样一些很难一时改变的原因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和当代的电影批评之间没有形成一种有机的互动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呼唤要有人文深度和人文高度的电影批评,但不是用人文科学去代替电影批评。当前对重要影片的评论很少,对年轻导演的关注很少。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发现和讨论也少。怎么提高电影批评水准?要实事求事,不要拔高和贬低,不要颂扬和反问。

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白烨

我谈谈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第一个不适应——“大片无大评”。我觉得,这几年大片一直很火爆,这从市场上来说是好现象。但是评论太缺乏,其实有很多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比如这些年,这么多编导都在搞古装武侠,是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没有人批评。我觉得大片没有相应批评的话,也是失衡的,像陈凯歌、张艺谋、李安这些导演及其他一些大牌演员,在观众中具有偶像作用,只要是他们的东西,观众会不假思索就接受,没有批评,这样很危险。

第二个不适应——“管播不管评”。国家只依法禁止播出某些不健康的影视片,但不制约评论。电视台有时候会把剧组请来,播出一些花絮,但那些东西和评论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电视台和一般的媒体不一样,在播出的时候应该给予正确引导。其实评论最好的平台就是电视。

第三个不适应——“乱改不顾评”。比如说,对古典名著的改编。早期的一些不错,过了几年,说人家老了,要从人性的角度重新改,重新弄,又不好好来,弄什么选秀。曾经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见过几个“红楼梦中人”的演员,个个都很漂亮,但这和《红楼梦》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完全是一个做秀的事件,选出的演员导演没法用,不合适。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说,没有人批评。

高等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徐甡民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人文环境下面,影评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单独进行,因此,我觉得这是个非常艰苦的工作。我觉得电影的智力在衰退,有点像中国足球,兴致的确很高,但球却一直踢不进,没有长进。不太礼貌的讲,很多电影看起来真的叫拙劣愚蠢,看后坐在那里会生气。如果说对电影那么重要的一个艺术品种还有一点关怀的话,那么我们就觉得影评不得不作出尖锐的批评,这非常重要。在这个当中,我觉得现在高校,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因为影评它还是需要有理论的素养,高校的一些老师、同学的一些影评它的确有一些理性辨析的东西。

当然高等院校影评也有一个问题。过去有个电影叫《有话好好说》,我个人感觉,院校的某些少数的影评也是要“有话好好说”。影评这个东西是说理的,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话语花哨,一定就是把它说到位,说准、说透,不在字眼上。高校的影评文章中很多词汇的出现,比如“语境”,很多文章都用。我们没有发现“语境”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文章怎么写的。当然,用了“语境”包括很多很现代的词汇,也可能完全是好文章,但不要都这样,一种腔调。

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石川

我觉得今天会议的题目本身构成了人文知识分子的一种集体焦虑。以电影工业的角度来看,人文知识分子或者说某种民间话语正在被边缘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在这个工业市场当中无法构成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也就是说,工业不需要听你人文知识分子的评论,或者说,它听了你的评论反而导致它的生产力的一种降低。我觉得这也是很尴尬的一种现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按我个人的看法,主要是现在的中国的电影工业所处的一个文化生态、现实,这个现实充满了各种矛盾。

具体而言,换到大片上,我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对大片的批评、攻击甚至谩骂、贬低。当然,如果从一个艺术分析或者从人文知识分子的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我觉得这种评论是否能够适合现在的需要?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时我也很困惑,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比如说,院校里的学院派批评能不能通过艺术批评方式,帮助创作者提高,慢慢地把我们倡导的理念、思想、价值观演变为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

电影批评是有独立价值的陈思和

批评家的任务不是拍电影,拍电影是导演的任务。电影批评与其他所有的艺术批评一样,都是有独立价值的。它与电影制作的好与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电影制作得不好,供我们批评;制作得好,供我们研究。我并不觉得我们的影视批评有多么糟糕,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影视专业,博士也培养出来了。他们的职责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是为了培养有关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崇高的审美能力。

人文学者如何介入影视批评曲春景

当影像文化铺天盖地的时候,影视批评的孱弱和缺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焦虑感。即便知识分子在精神上有一种介入意识,却很难找到与影视剧主创人员或者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我国导演不像欧美优秀编导那样本身介入理论研究和批评。其次,人文知识分子认为自己不懂电影,因此也不愿轻易介入影视批评。所以造成影视批评缺失的现象。其实,电影批评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影的本体批评,由懂行的专业理论家、批评家操控,面对小众;另一类是影视文化批评,面对社会和大众。理论家批评家不需要研究“用光”和“机位”等问题,其研究对象是市场上普遍民众都能看懂的影视作品,是这些作品携带出来的各种文化内涵。因此,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是这类批评的主体,不用受业内某些有成见人士的影响。有些导演对这一块非常排斥。这种排斥并不是中国电影史一开始就有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发展得非常好,那个时代的电影对人文内涵是有要求的,他们是竭力邀请知识分子介入的。现在这种情况有很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变。

“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是影视批评症结之一吴小丽

李安和姜文同时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前者获得金狮,后者没有斩获。李安是一次次地运用普适性的叙事和普适性的人文关怀,来赢得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观众。姜文就输在电影的普适性人文关怀上。普适性不仅指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的兼顾和融合,更多地是指作品一定要触摸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共同的人性内涵,也就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不被轻易触动的、封存的“结”。如果触动了这一点,电影就带有人性深度,能够赢得观众。

普适性价值同样适用于影视批评。当前影视批评文章并不少,然而很多文章只是各类知识的堆积、学术的炫耀、某种时兴方法论的实验,沉浸在学术的孤芳自赏当中。学术研究式的批评只能存在于高校、研究机构,专业的学术圈里,是研讨会、评职称、博士硕士毕业论文的需求,它们与现实是毫无关涉的。新时期以来,“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问题,也是影视批评的症结之一,人文批评的缺席是思想的缺席和淡出。

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以人文性为核心曾军

专业影评存在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对常识的沉默,对基本的社会伦理问题保持一种沉默,去追求别样的意义。第二个是意义的过度阐释的现象,就是说本来没有,硬要在影视剧里去挖掘各种各样的意义。我引用乔纳森·卡勒一句话来说明目前专业影评的一个问题,他说:“正如大多数知识活动一样,诠释只有走向极端才有趣,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诠释表达的只是一种共识,尽管这种诠释在某些情况下也自有其价值,然而,他却像白开水一样淡乎寡味。”所以那些从事专业文化评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的人,对这些淡乎寡味的意义,很容易就把它们抛弃掉。我的结论很简单,如何让影视批评真正深入到普通观众的心坎里面,能够被他们所接受。普通观众的欣赏趣味就是对人生对命运的一种共鸣。那么,我们的影评,针对编导而言,就应该探讨这种具有普适性的人文关怀如何用镜头语言更好地去表达;面对观众,我们应该探讨如何从中吸取人生的意义。这可能又回到了80年代初启蒙的状态,可能现在回不去了,但是我觉得我们既然要谈人文学者如何介入,那么人文性的强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理性精神的一种批评。

美国电影评论面面观孙绍谊

先介绍美国的一些情况。美国的电影研究成为一个学科是从1960年代开始在大学里出现的,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表现出强烈的理论性和当代性倾向。电影研究在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使其日渐游离于电影创作实践和大众观影行为之外。美国大学开设的很多电影课程和教授撰写的文章都是高深的、很理论化的,基本上发表在学术刊物上,跟现实毫无关系,跟创作和大众的观影行为毫无关系。这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是满足于学术机构里面的知识活动,成了由学术出版、学术研究以及大学课程构成的研究类大学运作机制的一部分。电影理论和电影研究的课程整个有一个内循环的过程,基本上不和创作实践、观影行为发生关系。

和创作实践和观影行为发生关系的是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的介入电影的专门的评论员,这些人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大学里面任职的,他们可能没有博士学位,但却是学电影出身的,形成了一个很专业的队伍。这批影评人绝对是有价值的,观众也养成了一个观影习惯,他们专门看影评人的评论才决定看哪部电影。培养一个品牌的影评人是比较难的。而美国大学的理论传统比起中国来更加浓厚,更象牙塔一些。

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孙善春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经常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影像的阅读者,而没敢把自己当作一个批评家,虽然有时也不得不写一些所谓的批评文字。我们在说批评者缺失的时候,我首先会想到一个阅读者的缺失,认真的、优秀的、非常专业的阅读者的缺失。在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时候,我们都能够非常轻松地变成专家,在电影这个机械技术复制的时代,连卖报的小童他都可以说是半个专家,他也可以谈电影,当然他谈得可能不像我们那么专业。那专业是什么呢?我想专业读者他要读得非常地细致,要有趣,要有美感,要投入时间,要享受阅读的乐趣,一种鉴赏式的古典情怀的欣赏,我觉得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态度。因而,我觉得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

中国电影批评界的分工倪震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基本完成了体制化的分工,现在中国电影批评界从体制分工来讲,大概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第二种是商业性广告性批评,第三种是学院派人文知识分子批评,第四种是网络化全面性的电影批评。实际上这几种都有交叉,比如网络批评里也有很多很专业的很优秀的批评,第一种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也有相当多的教授参与进来,无论从文化政策、产业研究包括艺术本体论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商业性广告性的批评实际上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娱乐记者手中。

在这种定位之下,我们人文类知识分子能做什么,能完成什么功能,能否把学问做到国际性的世界性的水平,能否在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上做到话语畅通。我们就要拿出一个人文研究的姿态和学问的深度来进行表达。最后才是影响创作者。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既能够有一种很好的、温和的、古典式的评论方式,也要适当地关注我们在这个语境里怎样寻找群体性的、和学院派的电影研究应有的阵地。

中国有没有独立的影评毛尖

很多年前看到戈达尔的剧本里面有一句话,电影只不过是金钱罢了。当年觉得很难接受,因为戈达尔电影的美学特征好像和金钱有些距离,但是这几年把戈达尔的后期作品都看了以后,并且随着电影形势的发展,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准确,而且它也可以应用在影评上,“影评也不过是金钱罢了”。今天在国内写影评,有的时候很灰心,泥牛入海可能还是好的结果。所以整个逻辑是,谁砸的钱多,谁的影响力就大。这个逻辑的反向同构或者是反向运作就催生了暴力影评,基本是你砸金钱,我砸板砖。所以在影评界,道德重构成了最艰难也最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悲观的问题。

中国现在到底有没有独立的影评,或者说有多独立,互联网可以吗?我觉得网络影评以匿名性获得欢呼,好像草根影评也占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其实是很不乐观的。大量的心情式影评,没有立场,也很飘忽,这种影评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那种独立影评的地位。所以我宁愿暂时保持不独立的状态。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可以做什么呢?我想大学首先要把电影作为一种阅读,另外大学可以提供电影史的知识,提供更多角度的方法论的知识,不断强迫观众重新体验他本身作为电影观众甚至是电影作者的可能性,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影评需要更多的文化想象力和各种文化知识,包括重新研究电影意识形态和消费市场。

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葛颖

我觉得影评人就这个时代来讲是生不逢时的。因为之前影评人其实在社会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当然他们的人数也少,并不像我们今天那么多。创作界非常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除了影评人这个身份之外,大多数还有其他的身份。还有一个我觉得生不逢时的原因是本来的大众是沉默的,影评人非常有幸地成为了大众的代言人。但是今天随着媒体的发达,大众文化的发达,他们有了表述自己见解的可能和空间,因此我们根本上失落了一个代言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影评人在这个时代被创作者和大众同时抛弃了。

所以倘若我们谋求继续存在的可能,就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以此展开生存的新维度。在公共空间中不断将热点议题引向建设性的方向,将火爆的争论、甚至诋毁谩骂引向逻辑释理,应该成为我们介入大众的姿态。对时下创作界晦明不清的问题,能够提供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帮助厘清一些观念,构建创作方法。我们也可以是创作界的密切监视者,阐释不良的创作动态背后的玄机,进行善意的揭露和警示。

价值理论论文篇7

一.人文精神简述

人文精神,一般指人类的文化精神。“人文”一词起源于14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是文艺复兴文化的主导思想。主要针对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的封建文化,强调发掘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对其语言文字、自然科学和哲学进行研究,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扬神抑人的观点,反对神学禁欲主义和所谓“来世”观念,反对封建等级束缚,反对教会的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等,强调重视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提倡尊重人的独立人格,满足人的欲求,认为人生来平等,肯定个人的品德、才能和努力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启蒙性质。

1979年版《辞海》对人文主义的解释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潮流。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②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人文学的产生,意味着一种以世俗的人为中心,提倡人性或人道的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取代宗教神学的旧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人文精神又可以称为以人间的世俗现象为中心和衡量取舍尺度的批判神学中心的精神。

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体认和效法天地之道,以礼仪去教化和规范社会中的人及其行为,改造和美化社会的道德精神。中国的人文精神尤其强调人在对天道的认识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进退、死生、荣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进行取舍和追求,以美化人的生活,实现人的价值。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是各种文化要素的复合体,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处世哲学、道德意识、审美情趣、人格理想、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爱国主义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二.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

从人文精神衍生出来的人文价值,在各个领域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设计中,它与设计美学关系密切,互为补充,促进了设计中人性化程度的提升。

“设计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的一个窗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从产品到设计过程、设计方法;从物的使用、消费到多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的获得;从设计计划、构想到设计的技术、制造;从物的实用功能到设计的文化品位、艺术形式、风格;从造物的形式到造物的思想与理想;从设计之物的存在到设计艺术风格史、设计美术史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①

人文价值的概念由人文主义思潮中派生,简单说来,即将人文精神赋予在某种载体上,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出来,体现出历史感、文化感、人性感等诸多内涵,最终获得社会认可的一种价值体现。

人文价值概念属于美学的一个组成因素,因此设计中的人文价值,也隶属于设计美学,是体现设计美学内涵的一种重要表现元素,也是当今设计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进步、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时空距离缩小,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同时对本民族的文化发掘和保留,也成为一种趋势在各国出现。表现在设计中,就是各国经过对传统文化中人文价值的提炼和表现后,将之合理地运用于设计中。因此,对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的关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必须具有相应的社会基础

设计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设计不应该只是纹样,就形式而言至少包括造形和装饰两大系。起源研究就不能只看‘原始装饰’而不看工具。因此,说设计起源于人类起源同步,恐怕是合理的。”②由此可见,设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延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再者人类思维水平各时代的不一,形成了不同时代的设计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精神、价值诉求。中国商周重礼器,很明显,这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精神需求,以及认知的价值观有关;同样,古希腊的雕塑重视人体的真实表现,也与其当时的社会制度、哲学思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所造成的审美取向有关,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的成就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来总结,说明当时的艺术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人文价值的表现;再如新中国刚刚诞生,国家一穷二白,在给人民指明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美好的前景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因此,设计的标准化、简单化、直观化就成为当时的首要选择;而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也遇到了与新中国相似的问题,功能主义的出现正是顺应了当时的这种社会现状。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外表朴实,讲求理性、素材简单,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当时能够接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文化和美学风格,这种风格成为当时的一种主流风格。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越战带来的影响,曾经造成那一代美国的年轻人集体颓废,在设计的表现形式上,颓废、困惑、迷惘等各种思潮纷纷出现;另一方面,现代主义在整个西方社会开始衰落,“现代主义死了”的叫嚣喧嚣尘上,也造成西方美学思潮中的集体虚无现象的出现。这种语境下的设计,虚无现象也多有表现。

在当代的消费文化中,消费成为一种交流体系,一种语言的同等物。它既是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和交换结构。人们对于物品的消费不再仅仅基于其使用价值,而是把它当作突出自己的符号,或让自己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的媒介。③设计在其中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设计所创造的物品,体现出了生活方式的全部。而正是这些“为赋予有意义的次序所作的有意识和有动机的努力”,构成了人类的“生活叙事”。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些日常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因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具有了很强的人文意味。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轫的现代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发展出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完成了从对个体关怀到对群体和社会关怀的嬗变,从对科学价值的追求发展到对人文价值的追求。这种对于人文价值追求的回归,与中国一直向往的“如乐之乐,无所不谐”的“和而不同”的美学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应如何体现

传统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财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强调个人内在价值,以及人、物、自然的“关系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阴阳二元性,最终发展为“和而不同”的共生性思想。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最主要的表现思想,不同于西方思想中把和谐作为体现自然规律的数理关系,中国更强调其社会学意义。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的和谐思想符合消费社会中人们对文化意义和沟通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社会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本性。

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存在于把人作为人文主体,在设计的过程中关注消费者使用时所体会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从而使产品具备了某种精神特质和社会理想的状态,设计因此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文性。设计美学中人文价值的体现必须是将设计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从人文角度来讲,设计出来的产品已不仅仅是具有功能性价值的一般物品,它还要具有激发人的情感的功能。正因为在设计中以设计美学为指导,注意到体现其人文价值,因而与人建立起情感联系,具有了生命力,最终具有了真正的人性。

1.对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建筑多采用飞檐形的大屋顶,从设计美学的角度理解,是为了处理和解释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力图实现一种与天交流的心理。再如中国文化中的经典纹样——阴阳鱼,仍然是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阴阳相融,生生不息。

筷子,是东方民族特有的饮食工具,最初出现于我国。一直以来,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它作为吃饭的工具,很少去思考其中的人性因素和文化内涵。但筷子不仅是吃饭的工具,还具有审美的功能。筷子的使用,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动作之美,一种中华传统中的和善之美德,又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中,筷子不仅为我们带来了饮食时的便利,而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学观念,充分体现出了其的人文价值,包含了我们与生活的环境和产生的文化之间的情感关系。

民间工艺中的窗花、门花,孩童的虎头帽、长命锁,在各种木雕、石雕中出现的喜鹊登梅、松鹤延年、平安富贵等题材,都包含了一种祈福纳祥的美学思想,其中的人文价值深厚,传统文化的风情浓郁。

在当代设计文化中,设计美学于人文价值的结合更为紧密。当代的文化,是设计的文化。它既创造了当代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又承担着对人类未来理想的生活方式规划的重要任务。设计不能仅停留在运用现有的高科技成果,而应该借助科技为产品设计提供的物质基础,对未来的社会和世界有更远的预见和超前意识,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方式和更为和谐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在充分实现设计美学的要求之外,将人文价值准确地融入到设计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

设计中人文价值的实现有它的延续性,如“大众”车,20-30年代的口号是为人民的设计,而60年代新“甲壳虫”的出现仍然还是“大众”文化的延续,顺应了使用者感情或文化上的潜在需求;实现人文价值还可以通过寓意来实现,“可口可乐”的成功即是如此,它象征“青年一代”,象征一种新的消费阶层和群体,使其成为风靡美国各个阶层的休闲文化特征,并扩展到世界各地。这些都是人文价值在设计中的作用,是设计美学合理表现的典范。

我国的联想电脑在品牌的建设上不遗余力,成为世界华人新品牌是其不断追求的目标。从最初的“LEAGUE”转变为现在的“LENOVO”,充分说明了其在品牌的设计上的用心。不仅是为了创造一个中国的品牌,还要成为世界范围内都接受承认的品牌,成为世界级的华人品牌,真正实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宗旨。联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中,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广受国内外各层次消费者的欢迎,也成为公认的世界名牌。

2.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需求分析

近几百年来,特别是在本世纪,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科技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手段,这种质的飞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也为产品设计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社会和精神生活领域,科技的功能还是有限的,尤其对人类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如生活的意义、情感寄托、人自身价值的体现等。当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时候,人类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人文科学的领域,科技人文价值的体现是科技走向成熟化的标志,而在设计领域,人文价值的实现同样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产品不仅要考虑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更要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价值需求,即所谓的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因此,仅从技术生产上考虑的产品就必然会忽略人类的深层次需求,解决因以科技为基础的理性产品的负面作用,必须以设计美学为指导的设计理念,合理地认识人文价值的重要性,构建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现代设计体系,获得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统一。

目前,无论学术界还是设计界,对人文现象和人文价值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类既具有伟大的创造力,也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局限性和弱点。对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的重视和开发,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理解人的生存方式、欲望及价值观念的变迁。只有很好地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特点,设计并开发出优秀的产品为人类服务。

三.结语

合理体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是当代设计中应放在首要位置的设计思想,不仅考虑人类本身,还要兼顾到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只有如此,才能使充分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社会性,即传统文化的三维性。它必须借助优秀的设计来展现文化的传承,传递不同文化下的设计价值。这种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承。

设计关注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创造着人类更好的生活方式。设计者不仅是设计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消费者。设计在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前提下,其人文价值的体现也是设计者必须关注的课题。设计不仅是为了使用,更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每一次设计,都是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的实现过程。把握这个过程,对设计者本身来说,就是与消费者的心灵沟通,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的共融。

所谓“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从设计角度理解这个命题,正是基于合理地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这个前提.

注释:

①《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李砚祖,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5卷,第1期。

②《图案设计原理》,诸葛铠,第2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

③《全球化语境下设计的人文价值构建》,张学东孔德宏

参考文献:

《图案设计原理》,诸葛铠,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价值理论论文篇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道德表率,也是其他公民群体竞相效仿的典范。“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朱熹)作为教育别人的教师,只有自己有善行,然后才能帮助教育别人立善行;只有自己戒掉了恶习,然后才能帮助别人纠正恶习的资格;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只有立身为正,才能为人之师。

1.丰厚渊博的知识储备。

学生往往是先佩服教师的渊博知识,然后爱屋及乌,转而“亲其师,信其道”。有作为的教师必定拥有丰厚渊博的知识储备,“腹有诗书语自华”。而要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不仅勤于学习教育理论书籍,还应该广泛涉猎哲学、政治、艺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内涵,丰满形象。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等科普课文,教师必须积累大量的关于天文、交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教学《古诗三首》等文学性强的课文,教师必须阅读大量的有关古诗作品,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上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的教师深知“为人师表”的深刻含义,非常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举手投足。教师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容易培养学生诚实的、踏实的、扎实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收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在阅读课上,学生提出了老师不知甚解的知识,学生为某个问题各执己见而老师束手无策,当出现这些意想不到的尴尬场面时,教师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坦然地面对,知为知,不知为不知,千万不可自欺欺人,从而给学生造成不尊重知识的印象。

3.丰富细致的情感表现。

大家肯定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面带微笑进课堂,绘声绘色一节课;愁眉苦脸上讲台,稀里哗啦无精彩。教师的情感表现直接牵动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变化。在阅读课中,师生情感体验的同步行进至关重要,否则出现“你唱你的,我跳我的”的不和谐现象。教师要善于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情感体验,用自己丰富细致的情感表现影响学生的情感步伐,进而达成一致。像教学《再见了,亲人》之类的课文,一旦离开了教师对精神世界的引领,学生就很难真正感悟到文中的情感因素,更别说要形成良好的情感世界。

4.灵活新颖的授课方式。

呆板划一的授课方式只能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除了内容的选择、技巧的创新,同时离不开教师灵活新颖的授课方式,如小组合作、自我体验、编排课本剧等。虞大明老师执教《五彩池》一课时运用“配风光解说词”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学生受益的不仅是欣赏了五彩池的神奇风光,完成了优美的风光解说词,更大的收获莫过于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保证──学会合作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第斯多惠认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教师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善于学习,主动学习,从而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参与合作学习,促进协调发展。

1.自主探究的必要性。

自主探究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的延续和升华。一个懂得合作学习的人必然首先能独立地进行个体学习。阅读教学课堂不允许学生只会依附老师、同学,应该尽量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表明自己独到的价值取向,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与帮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2.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新课程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合作学习更是适应现代社会高要求的必然趋势。适时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获得启发。合作学习主要运用于接受新知、解除疑惑、意见分歧等环节,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价值取向的引导水到渠成。

三、动力──实施多元评价

新课程评价方法着力改变过去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完美主义、教条主义和工具主义等现象,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机制。

1.反思性评价。

反思性评价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培养他们对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的监控能力,从而使价值取向走向科学。如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观点,可以让他们思考:你的观点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想;你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有何不同,是否需要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观点。再如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参与合作学习的情况,可以让他们思考:你是否主动争取与他人一起亲密合作;你的合作伙伴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和习惯;你希望他/她怎样与你合作等。

2.互动性评价。

互动性评价是以理解与尊重为前提,以耐心倾听为基础,以积极吸纳他人见解为重点,以完善与提高自我价值取向能力为目的。从对象、范围上看,应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评,开展面对面的质疑和评议;可以在组与组之间开展互评;还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互评。教师有意抛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观点,引发学生对“一家之言”展开“百家争鸣”,以使学生感受到“挑战”获得成功的快乐。从内容上看,互评可以是针对某一问题所作的结论,也可以是分析、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情感和立场等。从方法、手段上看,可以是口头陈述,也可以是书面评议;可以是“点击式”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在课堂上随即进行,也可以通过召开专题辩论会进行。

3.赏识性评价。

赏识性评价建立在师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基础之上,是维系阅读教学中价值取向引导的“纽带”,是促使其深入发展的“助推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人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自主与依恋的感觉。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的。当然,赏识性评价不是一味地恭维和奉承。

四、发展──师生互动交流

对教师而言,现代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对学生而言课堂学习不只是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更是展示自我的场所。在课堂的多元“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理念、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在互动中共进。

1.在赏识中交流。

价值理论论文篇9

价值及其源泉问题是每一个从事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学者都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国内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如:物质生产劳动价值论、社会劳动价值论等。[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如:科技知识及经营管理创造价值的问题;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问题等[2]。面对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现象,必须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对其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加深对于价值及其创造的理解,是更好地理解劳动价值论,科学回答这些新问题的钥匙。本文试图从分析价值和价值创造入手,并结合经济现实,对经济领域中价值创造进行解析。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哲学基础

1、科学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古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批判继承,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首先他打破了古典派只从交换价值的形式上看待价值的局限,而从“不同性质使用价值为什么能够在数量上相比较”出发,抽象出价值概念。为此他提出商品的二重性学说,并独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把价值作为一个独立范畴确立下来。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价值创造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大小。并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并指出,“剩余价值的出现既离不开流通领域又不在流通领域,而在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价值增值关键是生产者,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并不创造价值而是转移其自身的价值。”因而,在价值创造源泉上,坚持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真理。[3]

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必须认真分析其价值理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正是这些条件才构成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哲学基础,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钥匙。

2、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一个基础是:价值概念是建立在以人类整体的偏好为价值评判标准的框架之下的。迄今为止的几乎全部学科,只要涉及价值判断的,都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某物有价值完全是因为其对人类有效用,能满足人类需要;反之若某物不能满足人类需要则无价值。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二个基础是:价值的概念是商品用于交换时才产生的。价值概念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人类之间的交换,物品永远只是物品,只具有使用价值。可见,价值是针对交换而提出来的,确切地说是针对人们交换中双方交换物的比例关系而提出来的,是衡量交换是否公平的一种尺度。从这个意义上,价值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也不是在交换过程以后,而是在交换的一瞬间才得以体现的。[4]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三个基础是:价值是表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范畴。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社会关系。”[5]既然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有意义,它表现为交换价值,交换又是建立在双方平等意愿的基础上,所以价值是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人与人交换关系(表现为商品的交换比例)的表现。

二、价值创造的源泉

1、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

为什么土地、资本也同样参与生产过程,但它们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已隐含在马克思对价值和交换的分析之中。让我们先考察交换,在假定交换物品对人类有效用,而且交换双方也为之付出劳动的基础上,来分析商品的交换比例问题。那么,以何种比例交换二物品最恰当呢?为什么一只海狸交换两头鹿,而不是一头或三头呢?这就集中到价值创造上了。马克思正是在前三个基础之下,对其作了科学的回答。既然价值是以人为标准进行评判的,那么就看这次交换对双方是否公平。若公平则成交,否则交换就不能进行。怎样才是真正的交换公平呢?当然又是要从人类本身的判断来考虑。可见,马克思只所以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即是把价值概念建立在“人类为获得该商品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的基础之上的[6]。因此,这种付出理所当然成了衡量交换比例的尺度。但这种艰辛和付出的度量在实践中又是有困难的。因此,马克思只有抽象出一般劳动,认为他们是同质的。进行了这种抽象之后,衡量商品的价值的标准就是人类的劳动。然而劳动还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只有用人类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取代。而人类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不是任何一个人的,而是社会平均的,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2、价值创造的更一般意义上的源泉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建立在以整个人类的福利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价值的唯一的更一般的源泉:“人类为获得该商品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从而价值创造的一般要件就是:第一,主体创造出使用价值。第二,人类在创造该使用价值时付出了艰辛和麻烦。第三,创造价值用于交换。从这个基础上考虑问题,一切效用价值论者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只从个体(效用)出发,而未以整个人类社会(效用)为对象,以个体抹杀了一般。三位一体的公式也是错误的,因为“价值是体现在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上的,只能由人来创造而不能由物来创造”[7],非劳动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为商品的形成付出“艰辛和麻烦”,只是单纯的价值转移。三、价值创造分析——新时期对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和深化

通过对价值理论的前提、价值创造的一般源泉以及价值创造的判断要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据对新时期复杂经济现象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解析。

1、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是否也创造价值,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人类劳动在当代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被消费转移到劳动力中,构成劳动力的价值,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物化劳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具体劳动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也不能创造价值。因此物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不能创造价值,但它对价值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第一、它是劳动过程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没有物化劳动参与,劳动者就无法借助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第二、它构成了价值载体的物质内容,即使用价值。没有物化劳动参与,商品价值就缺乏物质载体。第三、作为上一劳动过程结果的物化劳动是经验的累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8]。

2、科学技术知识不创造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在与过去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所以有些学者便认为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价值,并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论据[9]。其实这是混同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跟价值即这个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毫不相干,更不可能成为创造价值的力量。科技的运用,只是导致使用价值的成倍增长,而非价值的成倍增长。正是科技使人们生产该商品的生产率提高,减少了人们“获取该物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单位商品的价值才下降,而总价值却是不变的[10]。另外,科技的发展导致价值的转移或者说价值的剥削,会产生一个重新分配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但不是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了价值。科技的唯一作用就是广泛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对其他行业剩余的剥削,必然带动社会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人们获得社会产品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和麻烦”减少,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这个价值量降低的过程是人类生产自身摆脱自然束缚的能力增强的过程。

3、经营管理劳动的价值创造

经营管理劳动在企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组织、协调、指挥、监督,是构成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发达、生产环节复杂的生产下,经营管理显得比普通劳动更加关键。管理者虽没有参与使用价值的直接生产,但其劳动与工人一般性劳动构成了企业的“共同劳动”,管理者也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间接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而且其劳动是更加复杂的劳动,需要掌握更加复杂的科技知识和管理方法,是比普通工人劳动更有创造力的劳动。

4、第三产业劳动、私营企业主劳动的创造价值

第三产业劳动也是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理由如下:第一,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产品也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般凝结。第三,第三产业的劳动用于社会交换,满足社会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越来越多,创造的产值也逐渐增加。第三产业中无论是生活服务部门、生产资料服务部门还是其他服务部门,都是创造了无形产品,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作为一般劳动,与工人的劳动或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劳动没有两样。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区别就是其所有权的不同,或者说是价值分配不同,这与其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不能相提并论。判断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要依据价值创造的三个要件。即:主体创造出使用价值、价值创造主体为获得该使用价值付出艰辛、用于社会交换。由此看来,第三产业劳动、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同样具有价值创造的属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变化,价值产生和实现的条件与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但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在现在与将来仍然适用。不能由于一些经济现象的变化去否定劳动价值论,而应该在分析当时经济环境的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使之更加成熟,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冯春安.国内劳动价值论争鸣简评,经济学动态[J].2001(1):154-56

[2]罗润东、秦海英.劳动价值论研讨会观点综述,经济学动态[J].2002(3):46-48

[3]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M].1983:74-84

[4][5][6]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M].1975:64,89,51

[7]邓先宏、傅军胜、毛立言.对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J].2002(5):8

价值理论论文篇10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当时面对的情况又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结台新的实际,深人认识和准确把握一系列相关问题。通过坚持继承与发展剖新,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杜会劳动的认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核。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点:一是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物不创造价值;二是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三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倍数。马克思用“劳动价值一元论”来代替当时风行的“价值多元论”,这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围绕劳动创造价值这一中心.组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与延伸.也是人类智慧和认知能力的科学体现。历经一百多年的实践验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核和基本观点至今仍然闶烁着真理的光辉,是我们必须坚持和继承的伟大思想成果。

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劳动价值论,关键是要科学拓展“劳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依据马克思的解释.一般人类劳动耗费是指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基于这一质的规定性,劳动概念应当拓展马克思井的劳动。主要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这与当时物质生产是主体、非物质生产比重较低的经济结构、以及阶级对立十分尖锐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分工的日趋复杂,以及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劳动概念发生相应变化,“劳动”外延也应扩大在社会主义社会尤其应当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我认为,物质生产的劳动和非物质生产的劳动,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和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总体上都属于“劳动”的范畴。进一步看,可从几方面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一)服务劳动创造价值。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第三产业日趋重要,分布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发达国家都在6o%上,发展中国家均已超过农业(第一产业)和工业(第二产业)。与这种产业结构变动相适应.服务业的劳动。应该从总体上视为生产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于服务劳动剖造价值问题.马克思从一般意义上作了肯定的回答,明确指出服务是商品.服务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价值。服务的价值就是服务劳动创造的。但马克思叉具体区分了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和不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这就把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的范围缩小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分工链条不断拉长,服务劳动范围越来越大。第三产业范围越来越广.包括了商业、金融、保险、信息、饮食、公共管理与服务等等;随着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等部门产业化的发展,从事这些产业的服务劳动也应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二)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马克思高度重视科技劳动在价值形式中、尤其在决定价值置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科技水平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是决定生产力水平高低进而决定价值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价值总量会不断增加,科技发展是推动价值量不断增长的根本动因。科技、知识是人娄劳动的结果。劳动创造价值,用新知识和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20世纪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前十几个世纪的总和。西方国家虎大而丰富的物质财富,都是由高度的科技水平铸造的。从科技发展实践看,科技劳动的范围应扩大,全社会范围内的科技劳动即物质生产领域之中和之外的科技劳动,包括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发明创造、实验设计等,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种科技劳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应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相比,在相同时间内能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科技基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创造和形成价值,而且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劳动力,为创造更多的价值莫定基础和开辟新的道路,也应将其列人创造价值的劳动。

(三)管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曾指出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杜会劳动过程,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具有剥削的性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管理劳动是创造和形成价值的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管理具有多层次性:一是微观的企业管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二是行业管理和中升组织管理,行业管理劳动和中升服务组织者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的组成部分,因而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三是宏观的国家管理、各级政府管理公共经济的管理劳动,也是社会必要劳动的组成部分,因而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关系越复杂,分工越细,管理就越重要.管理劳动包括决策、控制、监督、承担风险所支付的体力和赫力。也是一种复杂劳动。创造价值的管理劳动的范围应扩大,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方面的管理劳动是全社会必要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作为剖造价值的劳动。

(四)精神劳动生产也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从事精神劳动生产的劳动者,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社会发展方向。用科学理论、正确舆论、高尚精神、优秀作品,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使用。从事精神劳动生产的劳动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从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也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从事精神交明建设、包括民主政涪建设的劳动,都应看作是全社会的必要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以上分析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劳动”相比,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劳动,都是社主义必不可缺少的社会必要劳动。二是物质生产劳动向着服务劳动领域太幅度扩展,第三产业成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三是价值创造已由体力劳动为主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高新技术的应用、电赫和机器人的出现,开始替代人的脑力和体力。四是科技劳动者的劳动,对价值的创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高科技武装的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量。五是管理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已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六是精神劳动生产的精神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使用,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只有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才能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

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应该澄清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的区别。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物质要素不创造价值;财富则是由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实际上,马克思早已肯定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有时是把价值自造和财富创造混淆起来了,或者是把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等同起来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舟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不少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流动,职业身份经常变动,社台经济生活多样化的趋势明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带来的巨太变化,劳动形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会更加明显,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发展,还会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把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正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发展和应用。

之所以这样讲的理由是:一、既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又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拓展“劳动”概念的范围。新的社会阶层广大人员,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科教劳动、管理劳动等等,从事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总体上应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他们通过诚实劳动,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它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样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二、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他们的劳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等,也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的财富作出了贡献,他们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论从价值创造还是从财富创造的角度讲.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太人员都应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私营企业主及其所从事的劳动。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丽发展是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国私人企业已达180万户左右,注册资金达13万亿元上,就业职工达2千万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在工业总产值中占38%。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占62%。私营企业主这个阶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太多数人的剖业资本是合法正当的,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起步的,他们的生产经营行为总体上应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但这种劳动又不同于一般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他们的劳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以自己的技术、业务、管理专长等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他们的劳动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他们又其占有的生产资料获得企业利润,取得非劳动收入。财富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各要素所有者当然也要参与分配。过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允许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主的生产要素投入,总体上或者说太多数是劳动收入的积累;用积累的劳动收入去投入、取得非劳动收入,其中还包括风险投资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经济行为。何况私营企业主的收入豫个人及家庭消费、回报社会以外,大部分还要投入扩太再生产,也是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企业主,不是剥削者,而是劳动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成员差异很太,情况比较复杂。他们之中,有些人的创业资本不合法、不正当,坑蒙拐骗、制假赈假、走私套汇偷税漏税,不择手段敛财。这些害群之马的经济行为,既容易误导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认识.又不属于劳动价值论的范畴。劳动价值论不适用非劳动领域,更不适用违法领域。

三、树立新的财产观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人财产也在逐渐增加。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差异,这种“差距现象”是必然而正常的。先富起来的部分人.个人财产较多,除个人消费外,也进行投资活动,转化为生产要素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十人投入的生产要素再参与财富的分配.“钱找钱”、“滚雪球”.以致部分社会成员拥有相当数量的个^财产,使社会成员个人财产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凸现出来。

面对这种新情况,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新的财产观。一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成员个人财产逐步增加,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

我国全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个人财产都在增加。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社会成员富裕程度和财产多寡的差别是必然而正常现象。三是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怍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应当“三看:看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样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在社会成员个人财产普遍逐步增加的情况下.如果简单地把有授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显然是不符台实际的。“三看”的论断.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而完整的判断标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看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包括政治立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等。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为看财产怎么得来的、怎样支配和使用的,获得财产的手段和方式是否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是否诚实劳动、台法经营,财产的使用和支配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回报社会,看他们的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以“三看”作为判断标准,而不以财产多少来判断人们的政治归属,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运用。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创造财富、增加个人财产扫除了政治障碍,并为树立社会主义社会新的财产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确立新的分配观

价值理论论文篇11

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分列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

还有一种整合是相对广义的,即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但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等)、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当这些互相渗透和补充的重要性并不突出,或者已经非常自然,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时,就没有必要专门提“整合”了。反之,就需要强调“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概念,而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与反思的结果。计算机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80年代初也已经有了相当积极的探索。在这20多年中,计算机技术本身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尽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在学校里相对的投入也很大,计算机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学校的主业,即各学科课程的教学,没有享受到多少计算机带来的效益。但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近几年来,更被看做是改革传统教学弊端的重要举措。

如何具体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整合,如何具体实现整合,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一些不同的做法,但最主要的可能还在于对课程整合的目标价值观的微妙差异。

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种观点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在做法上,该课题强调3个要点:一是软件方面寻求合适的教学平台,提倡教师利用现有平台,而不提倡教师人人做课件;二是相应的教师培训,一方面应着重提倡一般化的基本技能培训,如对Office基本组件Word、Excel及Powerpoint的培训;另一方面是学科素养、学科教学论及教育技术理论(如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三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整合。目前这方面的实践比较热门也是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利用美国开发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几何画板”与数学、物理课程进行整合。从整合的目标价值观看,这种观点看重的似乎是被辅助的其他各学科教育(包括突破难、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乃至改变教学模式),而非信息技术教育本身。

另有一种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解主要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整合。例如,可以让整体的信息技术课程由正规的学科课程(排入正规课表、教材)、活动课程(如网页制作、网络知识、电脑美术、编程等兴趣小组)和其他隐性课程(如学校与周边社会的信息环境)来组合而成,并协调这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这一类课程整合有时也涵盖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等。总的来说,这一类整合从目标价值观看,主要着眼于达成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对取得的资料的分析,对已有实践的思考和一些理论推测,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问题,提以下几点,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1)CAI,即计算机辅助各课程教学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各课程整合的主要的并且也是有效的方式,但从更完整意义的整合目标价值观看,这种整合方式也应逐步体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价值。例如,在整合的环节中,可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意识及灵活地检索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展示信息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流行的整堂课以讲为主加大屏幕展示的模式,其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价值就不大,而基于光盘或网络检索的探究模式或实验、调查加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模式价值就很高了。事实上,包括设备投入在内,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本相当高,如果只计被辅助课程的目标价值,不计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目标价值,是很难取得令人信服的效益成本比的。

(2)信息技术学科需要单列的课程,课程设置不宜完全模仿其他传统课程。一种做法是配以一定的主题活动课程,如网页设计、电脑美术等;另一种做法是干脆在课程和教材中安排这些主题,甚至安排计算机辅助的其他学科(如语言、数学、科学、历史等)内容的学习,这种做法其实在美国的小学中被经常采用。信息技术学科自身课程的整合方面还有一个亟待考虑的问题是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整合问题,也即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如何安排和衔接。这个问题近阶段会非常突出。

(3)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目标和任务单独依靠其课程教学本身是难以全面达成的,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专题活动课程的安排、学校及周边信息环境的建设和利用,将非常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4)在各科教材的改革中,也应努力体现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例如,是否需要重选内容、实例、实验、练习等?

价值理论论文篇12

所谓的以利润为核心,除了企业的剩余利润还需要包括价值创造。传统的利润主要讲的是企业自身产品创造的物质价值。当前应用价值型管理模式之后就改变了这种利润概念。价值创造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利润的一部分。在企业的管理中,对价值创造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资金成本、人员投入、投资风险等等,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都受到了价值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使用该项企业管理模式之后,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2以现金流为核心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更加注重价值管理,而价值评价是价值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它主要是以现金流为核心,在理论上影响着大批的学者。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现金流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反馈,而且对企业价值创造进行衡量。此外,这种管理模式还关系着企业在股市中的发展。企业通过应用以现金流为核心的价值型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还能够使企业在股市方面获得更多的收益,利润也会大幅度增长。所以,这种管理模式的使用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的经营,而且还会对企业股东的经济行为产生约束作用。

2.价值型企业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1明确价值目标,做好价值定位

价值型企业管理价值创造是核心,企业创造价值必须有明确的价值目标为指导,只有价值目标明确了,才能够按照目标指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确立进行有效价值管理的战略战术,根据目标做好计划,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将价值创造与价值活动达成共识,为了完成企业的使命而共同努力。所以,现代企业管理如果运用价值型企业管理模式,一定要先将自己的价值目标确定好,企业首先要将现金流量折现值作为最直接的价值尺度,企业以此来确定价值创造目标。并将价值创造目标分解为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根据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状况逐步实现目标。企业的财务目标主要是企业的经济利润,企业的非财务目标主要指客户的满意度、员工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氛围、产品创新能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热情,企业非财务目标的明确,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潜力,促进企业发展。

2.2确定企业价值驱动要素,实现企业管理价值创造

使用价值驱动能够很好的帮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例如在资本规模,销售增长率等都属于价值驱动要素中的,这些要素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帮助企业获知管理风险。这些价值驱动要素存在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要素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随着企业竞争环境以及内部实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业务单位所有的生命周期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经营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分析企业驱动要素一定要根据企业的竞争环境以及企业的价值评估进行分析,只有根据以上各个方面综合判断,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要素才能够最终确定。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为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建立价值驱动要素树形图,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利用、产品开发等提供可控变量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通过有效管理关键价值驱动要素,实现企业价值创造。

2.3树立价值创造为核心理念,落实价值管理组织系统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价值型管理模式,作为企业不仅需要做好价值管理的组织系统的落实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价值管理系统,那么就无法向下开展价值型企业管理工作。各个部门之间必须有效沟通和协调,作为员工也应该积极地配合组织系统的建立,作为领导更应该重视企业管理工作,可以通过逐渐完善企业的奖惩制度,通过组织相关活动,使企业上下都能够认识到价值型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企业的有效地管理模式,组织系统内部的领导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同时把该项工作的开展程度作为领导评估标准的一个方面。营造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培训,明确员工承担的责任,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