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毕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4:54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多元;美感;民族;人本 

当下新课改中有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即“多元兼收”“美感核心”“民族特色”及“以人为本”,不少学校已将其逐步运用于基础音乐教学理念之中,使现代化音乐教学逐渐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这对于克服纯客观主义的旧知识观,以及促进音乐课程知识的更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剧创始人——黎锦晖的创作实践为基点,对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进行相关解析。 

一、多元兼收 

当代音乐教育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及“多元兼收”,而这种思想和理念能否与音乐教育相协调,是我们顺利开展新课改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基于音乐教育的学科内涵,我们应该提倡综合性音乐教育模式,即音乐与相关的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整合等。如果从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来看,我们还需要以一种更加果敢的开拓性视野来学习、理解和尊重一切有利于我们国家发展的,他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音乐艺术成果。 

黎锦晖根据儿童心理反映整体性强的特点和“学国语最好从唱歌人手”的指导思想,于1921年在开封一师及女师附属小学用国语尝试进行“过渡的教学法试验”,集唱歌、音乐、诗歌(童谣)、舞蹈(自由体操)、即兴创作于一体的独创性的教学模式。将带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或神话题材,形象地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给儿童提供了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机会。这些生动的艺术教学方法是建立在自身发声器官和肢体语言的基础上的,与今日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奥尔夫声势教学如出一辙,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孩子们直观地体验音乐诸要素(如速度、力度、音高等)的变化和情感的抒发,促使和提升儿童个体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黎锦晖还亲自编订《小朋友》儿童读物,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歌曲、图画、故事、谜语、戏剧、笑话、小说及小朋友们自己的作品,即以“陶冶儿童性情,增进儿童智慧”为主调,把教育由有限的学校小讲台扩大成社会大讲台,将音乐与儿童文学、美术、游戏相结合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 

在对待本国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方面,黎锦晖继承了蔡元培先生的“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思想:他借鉴外来音乐的创作技巧以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自己创作的“母体”;在表演形式上,他认为凡是易学易练的(如江湖杂技、民间游艺、武术花招、舞台动作)一概吸收进来,丰富了儿童音乐的表演形式;在学校办学思想上,他“主张教学中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授,又要努力吸收外来新兴的音乐艺术文化”。这些新的思想观念对当时的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音乐教学活动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一个孤陋寡闻,只懂一点有限专业知识的人,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综合化的音乐教育改革趋势越来越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我国音乐教育实施新课改出现的种种问题,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很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对于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远离美育轨道的艺术课程改革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二、美感核心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2

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国学前教育史、外国学前教育史等。

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教育、新能源、专业服务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教育/培训/院校;

2、新能源;

3、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4、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5、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6、互联网/电子商务;

7、广告;

8、娱乐/休闲/体育。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幼教、幼师、早教老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幼教;

2、幼师;

3、早教老师;

4、幼儿园园长;

5、教师;

6、课程顾问;

7、美术老师;

8、幼儿园老师。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基本的学前教育管理能力,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编制教学和游戏活动方案,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教学及评价活动成效的技能;

2.具备初步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3.具备理解幼儿、教育幼儿与发展自我的能力;

4.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儿童;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3

临床医学各个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很多临床研究也都是在临床基础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另外,和儿童打交道的也不仅仅是儿科,像其他学科,如外科、五官科、检验、影像、产科等也经常要面对儿童患者。例如,小儿胸片检查,小婴儿多数存在胸腺生理性肥大,胸正位片可显示动脉段增宽,如果不了解小儿这一生理解剖特点,可能做出错误的诊断报告;外科在接诊儿童患者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较多的是临床用药选择、药物剂量、液体入量、液体滴注速度、不同年龄生命指标正常值变化等。目前许多成人疾病或老年性疾病的儿童期预防已经受到重视,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与儿童时期的饮食有关;成人的心理问题也与儿童时期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卫生有关[1]。

实行二级毕业实习责任制管理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4

幼师的就业方向幼师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会进入教委所属的幼儿园担任前勤的带班教师,还有的进入私立幼儿园,早教机构等等。幼儿园目前学历要求不高,老师应具备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工作经验!需要老师有耐心和职业道德,需要老师更好的掌握孩子心理学,在孩子遇到不同问题的时候,老师能够科学、正确地去引导孩子。

学前教育和幼师区别幼师:

幼儿教育是通俗的说法,泛指3-6岁阶段。

学前教育要求城市达到学前教育3年,农村欠发达地区要求学前一年,即所谓的学前班,发达地区如上海则是逐步要求学前6年,涵盖0-3岁,这又包含所谓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5

童年学:童年研究的新可能空间

儿童学:一种可能的建构

儿童文学的问题是个叙事问题

精神涅槃:红色儿童文学的成人仪式

创意为王——论图画书的艺术品性

丰子恺儿童漫画与儿童图画书

论中国图画书的艺术传统

魔法如何发生:魔幻文学的文本表征

安妮、艾米莉和加拿大文化精神

论童话结尾的可读性与可写性

中日儿童文学的碰撞与发展可能

儿童学:学科体系及其当代建构

儿童是谁?——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儿童

浅析《彼得·潘》的模糊叙事策略

试论《水仙月四日》中雪婆子的形象

我国儿童政策体系的框架建构及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的“问题”与“问题化”

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实践反思与政策选择

亲子关系对儿童网瘾影响相关性调研

三寸金莲:对旧中国女童身体文化的再反思

宋元小说中儿童形象塑造的情节模式探析

台湾电影《阵头》里的青少年元素探析

试论“十七年”战争儿童小说中的小英雄形象

图像重构:香港《儿童乐园》图画书的转化

儿童阅读:可能的世界与自我的建构

当代电视传播中的童年影像消费现象批判

儿童文学中的镜子意象:自我认同与他者目光

国内高校首届儿童电影节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

关于日本国内的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和研究

中国高校首个儿童文学系首届毕业生毕业

试论中国当代少年小说中缺席的父亲形象

“互动说故事”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2007上海国际少年儿童艺术节在沪举行

宋元小说中儿童形象塑造的情节模式探析

台湾儿童文学学术发展情况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中日儿童文学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院举行

中国儿童文化产业的早期实践——以商务印书馆为例

选本类型与选编策略——关于儿童文学选本出版的思考

文化与天性的结合:加强童年研究和媒介研究之间的对话

老问题,新答案?——有关儿童与新媒介的历史和当下话语

“同中之异”——张天翼儿童文学与之比较

“祛魅”时代的神童——论《世说新语》中的童年文化

碎片的狂欢——论图画书《乱78糟》的拼贴艺术及其意蕴

“长项”与“瓶颈”——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整体布局问题

作为白日梦的成年仪式——《炼金术士》与《根鸟》的比较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6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以英语为主,并且英语教育几乎贯穿于学龄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中。“幼儿英语”指3~6岁幼儿学习的英语;“儿童英语”、“少儿英语”词义有差异,但所指无根本区别,都用来称呼12岁前孩子学习的英语。相对于“中学英语”、“大学英语”而言,人们对“幼儿英语”、“儿童英语”、“少儿英语”的了解较少,却十分关注。

儿童英语教育既让人喜欢又让人担忧。可喜的是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外语教育。现在,国家从战略的高度上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由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7月和2007年9月颁布实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这将引导我国的英语教学逐渐走上科学、系统的发展道路。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儿童英语教育在儿童英语培训市场和巨大利益驱动面前是否能够稳定发展,是否能够将儿童英语教育初级阶段的可能风险降低到最小。

二、关于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时期是否该学习英语的争议

我国“儿童英语/少儿英语”教育,尤其是“幼儿英语”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成熟的教育规划、有效的教学方法,还缺乏合格的教学师资、科学的教材。同时,对于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时期是否该学习英语目前还有一些争议。

德国人吉泽拉·施密德-舍恩拜因认为,“在自然环境里,幼儿在三、四个月内就把外语学到近乎讲本族语的人那样完美,其说话之自在,学习之迅速,竟使家长、幼儿园教师和语言学家等一再惊叹不已。”[1]p17众说纷纭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假说”是1967年由德国语言学家、神经学家Eric HEinz Lenneberg (1921–1975) 提出来的。假说认为人的发育早期是其语言稳定发展期,过了这个稳定发展期(5岁至青春期),语言习得将变得比较困难,最后也不会怎么成功。[2]这一假说常常被用于讨论在第二语言习得早期学习者的年龄与其语音学习的关系等方面。尽管目前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但许多人认为,长远地看,第二语言早学早好,免得过了一定年龄段就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来学。中国多数人保守地认为,无论怎样,家长和学校应该在孩子学习和掌握母语的关键期,采用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接触最道地的英语,培养其对英语的兴趣,甚至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玩游戏、表演剧等生活化的方式来帮助幼儿习得英语。

英语专家李观仪不赞同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也不支持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她担心低龄儿童在母语还远远没有学好、思维能力也还远远没有发展的时候同时学母语和英语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3]p53

三、当前儿童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人们对于儿童阶段的英语学习存在争议,国内英语培训领域却红红火火,包括学龄前、课外辅导在内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频繁出现在各种广告媒体上。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儿童英语培训的市场发展最为旺盛。这侧面反映出民众对儿童英语教育的巨大需求。当学校包括幼儿园无法正常提供优质的儿童英语教育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时,儿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就在这一领域里担当了主要的角色。

1、儿童英语教育师资十分匮乏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出台儿童英语教师资质认证体系,参加过儿童英语师资培训的教师不需要教师资格证书就可以从业。我们先了解一些英语培训机构的儿童英语师资情况。新东方实用英语学院举办的少儿英语师资培训可以被看作儿童英语师资培训领域的代表。然而,据新东方实用英语学院网站公布的资料表明,新东方少儿英语师资可以通过自己的培训课程遴选出来的优秀学员—获得“新东方少儿英语师资培训优秀证书”的学员—担任。其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少儿英语教学法及教材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歌曲童谣、游戏教学、自然拼音教学、TPR教学、实践及实习;英语语音及朗读、英语听说交际。其培训课程学制最长为四个月。而其招生对象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英语专业学生、四级以上英语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及从事少儿及幼儿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人员。而真正符合要求且有敬业精神的少儿英语专业师资不仅在新东方非常紧缺,在其他培训机构、幼儿园、外国语学校等也非常匮乏。一方面由于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生本身缺乏儿童英语教学实践经验,也缺少相关教育理论知识;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儿童英语教育的专业思想不够坚定,随时会有中途离开的可能。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因缺乏必要的英语技能和教学技能而无法成为优秀的儿童英语专业教师。

2、儿童英语教育方向的专业教育几乎是空白

儿童英语教育教学作为一个教育类别,有其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内在培养具备英语专业以及儿童教育心理学双重知识背景的儿童英语专业师资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儿童英语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落后于英语教育的发展;大学或研究机构缺乏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和理论方面的研究,缺乏对国外引进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相关教材和二语习得相关理论的研究等。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7

曾几何时,我们周边许多年幼儿童的父母不知不觉中把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思想,推及自己在家庭中的育儿行为。他们总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作比较,比比自己的孩子多学会了多少词汇,多参加了什么培训班,多学习了什么技能……其用心之良苦,着实让人感动。不过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举,偏离了儿童发展规律,干扰了儿童正常的发展路径,再多的教育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甚或适得其反。

科学的育儿行为应以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为指导,尤其是要以毕生发展观为指导。

一、什么是毕生发展观

通俗地说,毕生发展观以贯穿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作为指导思想来看待儿童每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概言之,毕生发展观要求我们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要关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及其潜在机制。譬如,一名在两岁时与母亲关系冷淡的儿童,却可能在二十岁时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位在二三十岁时基本不管孩子的父亲,却在六七十岁时对照管孙子乐此不疲。诸如此类的现象,从外表看来变化十分巨大,这两种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为什么存在或不存在关联正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欲探究的。毕生发展观强调应以不同时间尺度来考察个体在每个时间段的得与失。

其次,以毕生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各年龄阶段的成长问题。毕生发展观试图确认个体在各个年龄阶段,在情绪、认知和生理等领域的成长趋势。例如,道德发展,婴幼儿期的移情和同情心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概念发展,青少年/成人阶段的各种道德信念和道德自律发展,中老年期的基于道德推断的生活智慧发展,等等。

其三,确认各种生活事件的发展意义。毕生发展观从许多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个体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诸如游戏、爱、工作、家庭、性和死亡等一般经历。毕生发展观认为,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事物的涵义和影响是随个体角色和责任的变化而变化的。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其四,确认并解释发展的多样性。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既探寻用以解释儿童期、青年期和成人期之重要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变化模式,也关注发展差异,包括因个体经历不同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发展变化差异。毕生发展观强调应尊重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相应地,切合毕生发展观的教育应从社会文化差异和个别差异出发。

二、毕生发展观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1.重新解读儿童早期发展的隐义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始于生命之初,儿童青少年是主要发展阶段,成年期处于稳定,而老年期则是衰退期。而且,人们往往把儿童发展设想为某种加法计算,即任何时候让儿童学会某种技能,就意味儿童取得一分进步;同时认为儿童发展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变化,可以沿着某一方向累加,因此要求儿童学习的东西越多,他们最终达到的发展高度就越高。这种观点成为许多教育行为的潜在认识基础。众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越早的时候学习越多的内容,孩子就一定发展得越好就是一个例证。

毕生发展观则以更为全面的眼光来审视发展,认为发展并不简单意味着功能的增加,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而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也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设想的那种单一的线性变化,相反,这种连续性可能是源自选择、优化和补偿等不同发展机制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遗传倾向的差异、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个体的成长史等诸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走向、发展速度和最终达到的功能发展水平。即使是出生伊始的婴儿也并非一块可以由我们在上面任意图画的白板,相反,他们是带有特定遗传倾向,并且必然面临着诸多交织着获得与丧失过程的发展任务的动态有机体;而儿童早期阶段的发展不只是简单地为该阶段的认知和社会化任务服务,它还为以后年龄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认识儿童早期心理不成熟的适应和长远可塑性

用于刻画人类发展过程特殊性的特征中,除了漫长的生理和性成熟期外,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极其漫长的认知成熟期。为什么人类的认知能力像生理能力一样,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不成熟状态?如果说儿童有许多东西要学,那么具有漫长的生理儿童期伴以相对成熟的认知系统,岂不更具有物种优势?对此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将不成熟等同于无能,把漫长的不成熟期简单视为能提供更多学习和社会化机会的时间,相应地,在教育实践上许多人试图通过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强化指导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儿童的不成熟可能具有其自身的适应功能,有助于儿童达到更高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成就。例如,幼儿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将来的表现往往持比较乐观的(当然往往比较不现实)的预期,并且较少根据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来预测自己将来的表现,这种不成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可能有其独特的动机功能。因为这种无视自己局限而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可能鼓励儿童去尝试各种他们目前尚不能掌握的更多样和更复杂的行为,从而促进长远的认知收益。因此,年幼儿童的早期认知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偏向,或许正是这种认知不成熟适应的某种体现,从而他们可以不受自己的认识的影响,更多地将心理活动投向周边的环境现实,亳不气馁地进行各种探索。而养育者急着促使孩子尽快成熟,或许将造成孩子过早丧失这种适应功能和长远可塑性。

3.尊重发展差异是各种育儿举措的前提

诚如育儿谚语所言,“每个家长都坚信教养的作用,一直到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许多父母往往难以意识到儿童发展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他们往往倾向于夸大自己或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喜欢将纯粹基于自己成长经验的发展预期、养育理念和教育举措,无差别、强制性地实施于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家庭成员在育儿实践中产生的许多冲突,诸如父母之间的冲突、祖父母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冲突、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增加的亲子之间的冲突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源自不同养育者没能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发展差异。

正如前面所述,毕生发展观强调发展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也来自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且由于一个人的发展受社会、环境和历史变化的影响,一代人所经历的发展经验可能不同于另一代人。儿童生长发展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生物势力(遗传和有关健康的因素)、心理势力(内在知觉、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知、情绪和个性因素)、社会文化势力(人际、社会、文化和种族等因素)和生活周期势力(相同事件对不同年龄的个体有不同影响)四方面因素的作用,共同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倾向、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显然,家庭教育只有切合儿童的发展实际,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积极的做法,要求父母(和祖父母)通过有效交流,克服养育过程的自我中心化、功利化倾向,致力于创设支持性、适应性的家庭环境,以充分发展孩子个性和能动性。

三、毕生发展观视角下的儿童早期教育原则

当然,要把系统的毕生发展观全面贯彻于家庭教育实践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渗透如下原则或许并不是太困难。

1.和谐为本,促进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

毕生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儿童心理的可持续发展尤其依赖于心理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只重视智力发展而轻视社会性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事例对儿童心理发展失衡可能具有的危害性作出了很好的注解。许多学业优秀学生(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心理系统是如此脆弱,很小的一点挫折便能轻易摧毁他们的生活信念。对这些孩子你能指望他们发展到什么高度,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之才”?在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对儿童早期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的关注甚或应强于对早期“智力开发”的关注。

2.关注儿童内心体验,促发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保健与激励功能

长期以来,源于认知科学的主导,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儿童的情绪情感等内心体验的健康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来或许源于对“焦虑和孤独时代”的担忧,以及新近“情感科学”和“情感教育科学”的快速发展,儿童早期的情绪情感发展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情绪情感发展在心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保健和激励功能。在这个层面上家长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保健方面,注意儿童早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发展不良倾向,预防他们出现情绪发展障碍;激励方面,重在引导儿童充分发展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体验,例如培养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主动探索与发展,最终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新环境和各种发展任务,并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

3.基于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儿童的内在认知动机

正如一些进化心理学家所言,物种进化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活动可能与物种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是好奇心和自主探索活动,另一个则是与好奇心密切相关的游戏倾向。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游戏倾向,正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譬如为了了解一个瓶盖的性质,一个两岁幼儿可以反复敲击、啃咬、抛抛捡捡,并乐此不疲。但是,我们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致力于用外在动机替代儿童固有的内在动机,过多用奖惩来左右儿童的认知探索,使儿童逐渐失却自主发展的认知激励系统。就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言,早期教育应着眼于奠基,而奠基的根本在于基于儿童个别差异基础之上的内在激励系统的建立和自主调节习惯的养成。

4.理顺家庭层级.建设健康家庭环境系统

由于现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选择,充满更多的变数.因此家庭系统对环境影响所具有的缓冲作用就更为重要。家庭环境系统健康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源,而家庭环境系统的健康有赖于几个层级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种种关系(如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成员之间的多边关系)是否协调,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是否协调,家庭教育能否有效抵制不良社会文化氛围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8

学术高度决定了本届高研班的毕业质量和历史地位。这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表现出勤于思考和勇敢探索的精神风貌,他们要在理论上追求建树和创新,以求对未来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思考。本届高研班举行了若干场学术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形式亦多样。其中大型学术研讨活动包括“批判与建设――儿童文学现状分析”、“中外儿童文学的形象塑造”等。学术论坛共有5次,系学员们自发组织起来,对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和当前儿童文学所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主题研讨。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9

在中国作家的笔下,从来就不缺少母亲的形象。“母亲作为女性文本和男性文本中最常见的性别角色,隐含了女性意识等信息,她不仅是一种伦理象征,同时也构成了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文化审美空间。”

在中国当代文坛,毕飞宇被称为最关注女性命运的男性作家,在他塑造的大量女性形象中就包含了形色各异的母亲形象。在这一系列的母亲形象中,以往论者关注最多的就是《哺乳期的女人》中的惠嫂。这个充满朝气、富于生命力的年轻母亲给儿子喂奶时的那种迷人的母性深深吸引着只衔过母亲一次的旺旺。在断桥镇只有通体笼罩着母爱光环、温情善良的惠嫂理解旺旺的对母爱的渴望。她“蹲下身子,撩起上衣,巨大浑圆的明白无误地呈现在旺旺的面前”,她要让旺旺对母爱的渴望得到满足。

如果说《哺乳期的女人》中的惠嫂形象继承了五四以来对伟大而圣洁母爱讴歌的传统,那么《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中同样作为母亲的童惠娴则会让读者对母爱有更多一些的思索。童惠娴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耿东光,小儿子是耿东亮(小名亮亮)。童惠娴“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这个二儿子身上。”在耿东亮的身上,童惠娴将母性发挥到了极致,将母爱的施予发挥到了极限。在小说中,毕飞宇通过几个典型的细节呈现童惠娴是如何施予母爱的。

第一个细节是喂奶。“耿东亮吃母亲的奶水一直吃到五岁。”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只要见到亮亮的母亲,就以其回过头来,用目光转到绿色木马后头找到耿东亮,齐声说:‘亮亮,吃奶。’” 身为母亲的童惠娴可不管这些,把亮亮抱到没人的地方,放在自己的腿上,“把上衣上的第二只扣子解开来,拖住自己的,把放到二儿子的嘴里去,用一种半哼半吟的调子说:‘我们家亮亮吃妈妈喽。’儿子便衔住了,母子便俯仰着对视,两只黑眼珠对了两只黑眼珠。幸福得只剩下母乳的灌溉关系。”对作为母爱施予者的童惠娴来说,这一幕无疑是充满了幸福的。但对母爱的承受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对这样的喂奶场景,“五岁的亮亮越来越惶恐,越来越厌倦。这样的日子似乎都没有尽头了。”亮亮先是尝试着吸干母亲的,这种努力失败后,开始用坚决的抗拒来对待母亲的喂奶行为。虽然抗拒的结果是亮亮选择了妥协,说着“妈妈,喂奶”趴在母亲的怀里,但过去像泉源一样的乳汁竟从此干涸了。“干涸了”的童惠娴紧紧地抱着亮亮,带着泪眼说了句“你到底离开我了”。在童惠娴与亮亮这母子二人之间,喂奶与吃奶有着不同的意义。对幼小的亮亮来说,吃奶是生存的必要活动,但当他逐渐长大,吃奶就不再是生存的必需品,反而意味着“惶恐”、“忧郁”与“厌倦”。对童惠娴来说,喂奶是身为母亲哺育幼子的自然行为,是天然母性的最好体现,是无尽母爱的施予过程,但当亮亮不再需要吃奶时,坚持喂奶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亮亮没有听懂的那句“你到底离开我了”,最真实地传达了童惠娴坚持喂奶的真实心理:喂奶是一种母爱的灌输,是母与子建立情感连接的重要方式,也是母亲维系与儿子亲密感情的重要方式。一个“离开”道出了童惠娴作为母亲对儿子的依恋,道出了母亲对儿子长大即将成为独立个体的无限忧伤。

第二个细节是吃鸡蛋。上了大学的耿东亮每个周末都需要回家,这是母亲童惠娴关照过的。“耿东亮在十点半钟回到家,第一件事情便是吃鸡蛋。吃下这两个鸡蛋母亲才会让儿子上床睡觉的。母亲的理论很简单,天天在学校里头唱,哪有不耗‘元气’的?耗了就得补。儿子说吃不下。吃不下也得吃。‘妈陪着吃,当药吃。’耿东亮知道是拒绝不掉的。母亲所要求的必然是儿子要做的。”作为常识,人们知道当食物的摄入超过了身体的需要,再加上情感上的抗拒,“吃”就不再是个充满美好意味的动词。对耿东亮来说,吃鸡蛋俨然成为一种负担。读者也很容易从“喂奶”和“吃鸡蛋”这两个细节中找到某种关联。当事双方,母亲童惠娴始终是一个情感的付出者,是母爱的施予者;儿子耿东亮自然就是情感的接收人,是母爱的承受人。同时,耿东亮无论是对“喂奶”还是“吃鸡蛋”都存在着内心的抵触与抗拒。“吃鸡蛋”也成为童惠娴继“喂奶”之后找到的另外一个满足母爱施予需求的法宝。

心理学上说,“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耿东亮需要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如吃饭,然后还会有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等等需要。作为母亲的童惠娴,用她的全副母性、全身心的投入,给予了耿东亮充分的生理上的需要满足,“喂奶”和“吃鸡蛋”便是明证。但也正是这个作为母亲的童惠娴,在年幼时“不让耿东亮下地。耿东亮望着满地飞跑的小朋友总是想参与进去”,“母亲不让”。在耿东亮的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并不顺利,一定程度上他“爱和归属”的需要被扼杀了。到了上大学,耿东亮“和女孩子一对视他的脸便红得厉害,心口跳得一点都没有分寸。耿东亮在女孩子的面前自卑得要命”。这种需要被扼杀的后果,一直延续到他在面对与筱麦的“爱情”时表现出失魂落魄、手足无措,也导致他最终被“干妈”罗绮做了人生的“全面引导”。

“父母就是养育孩子全方面成长的个体。”孩子的全方面成长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包含了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作为母亲的童惠娴,在满足耿东亮生理需要方面做得一如惠嫂般伟大、无私,但在满足其心理成长需要方面却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事实上,童惠娴无私无尽给予的母爱变成了耿东亮成长道路上的束缚。在这一对母子之间就形成了母亲追、儿子逃的场面。耿东亮更将对母爱的逃避扩展到对炳璋的逃避上,因为炳璋的行为太像母亲了。童惠娴用“过分的母性与近乎蛮横的母爱” 将耿东亮赶出了家,赶出了学校,赶到了社会上。

总而言之,《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作为毕飞宇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同此后的作品一样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母亲的关切,同时也用童惠娴这一形象诠释了丰富而复杂的母爱。这部小说对母爱的书写也让读者对一贯以伟大而圣洁的面目出现的母爱有了更多的思索。

【参考文献】

[1]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2]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A].毕飞宇作品集(陆)[M].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3]毕飞宇.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A].毕飞宇作品集(叁)[M].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1995年,乔纳森・范伯格在慕尼黑举办了一次具有广泛意义的大型展览“天真之眼”:儿童艺术与现代艺术家。将许多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与儿童素描作品放在一起,此展览的日的是向人们展示现代艺术家受儿童艺术影响的程度,甚至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范伯格说:“为了能直接的表达,很多艺术家借用儿童画中的语言,有的甚至窃用了儿童画本身,他们转向孩子式的思维模式,按照这种方式更直接的体验周围的世界,毫无疑问,许多艺术家想要用‘儿童之眼’去寻找一生都在寻找的那种本质的表达”。

唤醒原初――包罗・克利(klee)与儿童艺术

克利在《教学笔记》中记下了他对艺术的想法和心得,曾感慨到:“我想成为一个新生儿……哪怕变的更加原始”。在克利的作品中,时常会看到好像是儿童画一样一些形象。克利从各方面(原始艺术、儿童艺术)寻找符合他心底里的追求形式,他要重新获得童年是单纯的心态唆使。他常常看他的儿子菲利克斯(felix)作画,把一些奇妙的造型记在心中,在自己作画时会不自然的勾勒出这些形象,加以组织,成为他作品中的感情符号,他和毕加索不同的是他所着迷的是那些抽象的灵动的线条,他也不像毕加索那样激动地有了感觉就立刻表现出来,他会让那些因素在自己的身体里慢慢滋生,直到成熟,所以看到他的画不仅有儿童的稚拙,还有成人的理智。

对于克利,创作是追求纯朴为始终的目标,当他发现那些儿童语言与自己有共鸣时,开始反省自己曾经所接受的教育的得与失,并不断的以“儿童视觉”克服自己。他也常常运用预防现成的观察方法和有秩序的于―法,指引自己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克利认为:“直觉决不能被代替的”。在进行极其深度的简化的同时,克利有幸把他进行创作的一切方法忘记的一干二净,当然,再某些油画作品中,这位做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家必然表现出其规范来,但是很快,就主要由灵感来展开他的诗情画意。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最近二十多年中,没有任何画家表现出如此神秘的相遇,销魂和带有如此稀有的激情”。他的主要传记撰写入威尔泰・哈佛特芝先生这样评价克利“他是个有新感受的原始人”。克利履行着“就像孩子们游戏时模仿我们一样,我在模仿出生地和创作着世界的那种力量。”克利一拿起笔便以极端的自由奔放冲入奇思遐想的即兴创作之中,这样的作品无法被吸收仿造,而永远都是创世纪。他一直都认为人们努力画一幅画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他说:“人们在学习,在通过寻找本原去认识某种事物,去研究可见物的史前形象,然而这不是高水平的艺术,因为神秘在高水平上才刚刚开始。”下面是他心态上和形式定位上的两个例子。

《猫和鸟》(1928)在这幅画中克利用了比喻的方式,猫代表猎人,鸟代表被捕获物。被捕获得猎物困在猎人的心中,用一个简单的二维方式区分内外部的方法已经在原始艺术中沿用了几千年,克利超越了用动物的内脏器官和野兽吞噬猎物的方式描述捕猎,而是创造了一个精神的视觉等价物,克利将一个月亮在眼睛与鼻子的中间,一只鸟画在猫的前额,用这种东方神秘的情节组构出他的画面。猫是他最喜欢的动物,画这幅画时,他并没有刻意画猫,他只是随意的画线、圈和色形,然后发现猫的形象出现在画布中。

《魔法公园》在这幅作品中,克利好像是直接搬用了儿童的手笔,画面中央有一个孩子的形象,孩子、房子、四周的墙壁皆似信笔涂鸦,颜色用的很表现,散发着原始色彩的魅力,但又明显表现出穿越时空的灵异气氛。

克利并非有意显得幼稚,他要寻找纯粹的表达方式:他发现那些无知的孩子的画是那样的有启发意义。他很珍惜和看重孩子的能力,他曾经说他不能教他的儿子菲利克斯画任何动西,因为就是孩子才能看到这些形状基本含义跟其中的美。

与形式共嬉――巴勃罗・毕加索与儿童艺术

若说克利对线的自由痴迷,那么毕加索则对儿童艺术中独有的结构所痴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儿童艺术就深深影响了毕加索,他们用图示模仿物体,并勾勒轮廓线以努力表示出一个物体的重要性的特征,他们用自己的一套形象体系表达眼前的真实,对毕加索来说,对儿童画感兴趣的正式这种独特的形式结构语言,与他所追求的画面真实性相一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我们还会发现,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形式是出人意料的,基于天真的观察,他们并不关心在他们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中,人的眼睛、鼻子、嘴的顺序是否符合客观形象,这些器官混乱的分布在整个画面上。这种方法不是儿童的夸张或变形(他们的思维还没达到这种阶段),而是将环绕各个面的观察全都画在一个平面上的“愿望”,不但不是夸张,而是渴望更“真实的”意图:眼睛所看到的任何印象、部位都不想遗漏。正如毕加索自己所悟到的:并没有抽象的艺术,也没有什么“具象”或者“非具象”艺术。陈丹青说:“毕加索不曾夸张……比较所不曾变形,看局部他画的眉眼、鼻翼、嘴唇、耳轮,均及其准确,他只是将五官移位重组。像孩子那样,毕加索既看到女人的脸面、前胸,也记得他们的颈背,后臂,他要同时同在的全给画出来。而且正是重视观察处处参照模特儿的当场写生。于是“像”得可怕、可笑、可爱。用立体主义的理论属于“同时性”,当然也可解释毕加索这种将各个“面”同在的画成一个品面的意图和效果。但理论从来不是毕加索的兴趣,也不是他的“话语”方式。“像个孩子那样画画”才是他“泄漏”真理(或“窃取”真理)的方式。我想陈丹青早已经向我们揭示懂得毕加索绘画艺术的方法和真谛,只是我们在重新思考儿童艺术,回顾得那一瞬间才明白其中真伪。毕加索也并没有伟大到哪里去,而只是他及时敏锐地发现而已。毕加索很谦虚地说:“我没有创造什么,我只是发现。”所以在教学中,针对这一点的了解,学生们会更清晰的了解毕加索的艺术。

寻找原粗――杜不菲与儿童艺术

杜布菲是二战后欧洲美术界一位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在他那个时代美术界中,也是一位极具独创性的人物。他受到克利观念的影响,更受到疯人和儿童作品的启发,创作了一批令人震撼的作品。相对于上面两位艺术家,杜布菲借鉴儿童艺术中朴拙的原生态的东西,并把它夸大。杜布菲广泛收集了儿童、心现正常的人、精神疲患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的作品。他把这样的作品成为“粗美术(ruleart)”,为了推广这种美术,甚至创办了一个粗美术馆。他非常推崇这种没有受过文明熏陶的美术,在它之中看到了一种没有受到污染的高度创作性,它那种白发的、潜意识的、反审美的因素,特别令杜布菲着迷,所以他本人的创作,也带有粗美术的特点与倾向。

如《巴黎景观:欢乐生活》(1944)等,不难看出 当时杜布菲作品的特色,在构图处理、形象描绘、色彩运用等方面,均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儿童作画的方式相似,―切都是从明确传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出发。路西.史密斯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我觉得杜布菲总结了战后那一时期视觉艺术领域内的许多主要倾向。那优先关注美术家内心世界的态度,那抛弃传统的美术主张的态度,他的这些态度都是指向未来的。”

简・米罗的童年节奏――简・米罗与儿童艺术

简・米罗的画之意境观赏起来要比克利的更加深远、静谧、广阔,好像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被净化了似的,还有一份莫名的轻松,或许是他受到日本禅宗的影响吧。虽然其他艺术家依然自大量图像资料中,发现了史前艺术、民间美术和童稚艺术,以及情绪的种种波动,然而,米罗却无须,走出他的世界,就能获得那份未经雕琢、自在呈现的特质,相反的,他可以向内探求――对内敛的艺术家而言,诉诸内心似乎是天生本能。诚如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们,米罗也渴望表现永恒与本质的事物,他的做法是遵循原始艺术作为灵感源头的潮流, 以回避传统学院派的模式。他说:“因为那条道路已在历史上定位了。我开始时是画写实,但是慢慢地把自己留给更多的其他可能性。”所以绘画对他来说,是脱胎换骨。在创作《农场》时,米罗为了极力避免落入窠臼,经历一段艰苦的阵痛期。他画了无数次,撕了无数次,终于慢慢摆脱所有外在的影响,继而探向加泰隆尼亚(他生长过并记忆犹新的处所)的精髓。而后他又无数次尝试着摆脱掉复杂,以追求当时艺术中的朴实纯真,1921年,米罗以纯真为诉求的艺术作品获得前卫艺术认同,视为其代表性类别之一。他的绘画作品中, 比较常见的那种螺旋式曲线,或许是他保存了自己童年的游戏性的玩味,也或许那是诗性的随意,在画面中表现出诗中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省略号,这种螺旋的线更能体现自由和轻盈。他也许:是摆脱了通常那个时个《艺术家的内在要求和冲动,而保留了童年作画时的一种游戏的精神。一个访者这样结论:“就和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一样,在五六岁时就具有成人的智慧,难道米罗在他六十或者七十岁的时候,就不能保存属于孩子的天真和纯洁么?”对于米罗来说,他非常高兴这位访者的评价。事实上米罗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从来没有欺骗自己,如果他的图画就像一个非常小的小孩,我想他是充满童心的,但是作画时要加入他多年的经验,直到最终和他的天真融合为止。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35-02[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4SB06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慧(1983―),女,四川荥经人,硕士,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外语教育。

一、引言

某高职院校试图将培养目标从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转为培养幼儿英语教师为主,英语教育专业改为英语教育专业学前方向,这是因为英语教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减少,从2008年开设两个班共60人到2014年的一个班28人,生源的减少使得英语教育专业危机感倍增。

生源减少的根本原因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因此,该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受到局限。具体表现为:1.该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这些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农村教书或者参加“三支一扶”等支教活动;2.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须参加各县市的公招考试竞聘相应的教师岗位,竞争惨烈不言而喻;3.退而求其次的毕业生参加各幼儿园或者培训机构的招聘活动,也频频遭遇红灯。公立幼儿园青睐于幼儿专业技能更胜一筹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把目光投向私立的双语幼儿园或者培训机构,而这些岗位的不稳定因素颇多,所以最终投身其中的毕业生寥寥可数。如此一来,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就很严峻,人才培养方案亟待改变。

那么,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型是否奏效呢?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竞争力如何?

二、文献回顾

(一)ESP理论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外语教学法。Strevens的定义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是由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所决定的”。(蔡基刚,2013)

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英语专业细分,比如商务英语、体育英语、旅游英语等,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梁雪松的研究(2006)指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可具体分为三类:一是外语语言类,即学生的主修专业英语+其他专业;二是学生主修的理工类专业+外语;三是双学位类,即专业本科+外语本科或外语本科+专业本科双学位。

本着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该校没有盲目地开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而是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主,为当地尤其是郊区和农村培养英语教师。虽然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没有找到满意工作,当地教育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依旧,但是该校并没有放弃专业建设,正一步一步地探索。就目前的情况看,该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属于第一类,学生主修英语,附带学习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这一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不少,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上。梁雪松的研究(2006)表明依照这种模式培养,今后毕业的学生既不是通才,也不是专才,易陷入“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的尴尬境地。

(二)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了解学习者对学习的要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郭志斌,2006)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中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培养学习者的教学能力,对该问题的认识将贯穿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

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只是形式,新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音乐和舞蹈64课时,美术48课时,这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大多数没有艺术基础的学生来讲最多学到些皮毛而已。此外,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两门至关重要的课程各只有48课时,提升学生幼儿英语教学能力的课程儿童英语教学法开设在第四学期,仅64课时。

在对该专业2013级的学生(40人)进行访谈后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并不满意,这样的课程安排完全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对这部分学生做了进一步的问卷调查,60%的学生毕业后最期望的职业是小学英语教师,12.5%是公务员,12.5%是自主创业,5%是幼儿教师,余下学生没有就业期望。结果表明培养方向的转变似乎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

三、具体措施

本文从该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对转型后的英语教育专业进行课程设置的进一步分析。

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英语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初步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小学及幼儿园英语教师。就业方向初始岗位:小学、幼儿园和培训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岗位。

发展岗位:小学、幼儿园和培训学校的英语骨干教师及相关领域的管理岗位。从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表)来看,本专业强调同时培养小学及幼儿园英语教师,这是不现实的,同样的一套课程体系不可能同时培养出适应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的合格教师。小学生是学龄儿童,幼儿园的是学前儿童,这两类儿童认知阶段完全不同。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靠感觉获取经验。在1岁左右,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图式的功能。

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征外在事物,会使用不具保留的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即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了解水平线概念,能使用具体物质操作来协助思考。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开始会类推,逻辑思维达到较高水平,开始具有抽象思维。

学前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学龄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不一样的指导作用。 换言之,对这两个不同阶段的儿童应该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在培养方案中,本专业合格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核心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以及儿童教育、组织、管理能力。这里提到的儿童并没有区分学前和学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本专业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专业课中的英语语音、英语语法、综合英语、英语听力及口语属于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只能起到巩固基础的作用。其中综合英语和口语课是重点课程,综合英语在前三个学期开设,而口语贯穿四个学期。这样的设置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一目的并不明确,花费四个学期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专业课中还有三门新开设的课程:儿童英语文学阅读、儿童英语教学法以及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这给授课教师带来了困扰。这些课程是针对学前儿童还是学龄儿童来展开教学呢?只有一学期32个课时,这些课程的价值如何体现?

此外,对某市四所英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进行访谈后了解到目前对受聘教师最看重的是亲和力和活泼开朗。这是一个人的性格外显。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开设有助学生性格成长的课程。在学生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性格的成长远比知识的堆砌有积极向上的推动力。

综上,这次培养方案的改革只是名字上的更改而已,实质上并没有改变现状,课程的设置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改善作用,建议专业相关负责人能够从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出发,进一步调研,做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

儿童心理毕业论文篇12

1.毕业生就业困难

近年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困难,毕业生大量改行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自认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去幼儿园工作似乎是“大材小用”,因此不愿意去幼儿园就业。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许多学生受到了高等教育,接受了几年的专业训练,但不能将自己所学用于本专业,而为了生存却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摸爬滚打,这不能不说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2.学生难以适应幼儿园工作

在招生方式上,学前教育专业放宽了招生限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报考本专业,无需专业测试和面试。正是招生方式上的问题,使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该专业领域,在接受一系列教育之后,很多人依然难以胜任幼儿园的工作。

3.招生困难

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或者难以胜任实际工作的情况下,这种负面效应显得非常明显,许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已不能完成每年的招生计划,有的甚至停止了招生。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重构

1.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学生观念的转变

早期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有三级培养目标,即(1)培养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教师;(2)培养幼儿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3)培养幼教科研人员。程少波等人的研究认为[3],应该把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早期的三级目标改为四级目标,即一级目标: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二级目标:培养幼师幼儿教育学科教师;三级目标:培养幼教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四级目标:培养幼教科研人员。这种分级的目标定位更适合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要求,也实现了学前教育师资由“教书型”向“科研、管理兼容型”的转变。傅淳的研究认为[5],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5]。这种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各高师院校来说,各校的教学基础和学术积累是不同的,因此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在不同的院校有所区分。办学多年的院校可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二级以上,而近年来兴办本专业的一些院校可注重培养实践型的教师,这样的层级区分可以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

在调整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观念的转变。以往大多数人都认为学前教育的师资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就足够了,所以很多本科的学生没有人愿意去幼儿园任教。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在师范教育模式由原来的三级向二级转变的发展态势下,小学教育的师资逐渐要实现本科化,学前教育也不例外。事实上,在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学前教育师资已实现了本科化,甚至有许多硕士、博士到幼儿园去工作。正是有了他们来自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才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另外,从教育方法来看,由于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学前儿童各种喜欢的活动中去,让他们去感受、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开发潜力,要求教育者既能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又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从这些要求看,原有的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幼儿教师,是很难胜任新世纪学前教育领域的这一重要任务的,培养学前教育师资自然就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新世纪,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要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必须重视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唯有如此,这一专业才会实现供需协调和持续发展。

转贴于

2.招生方式的变革

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如何招生,李淑贤的研究认为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招收在职幼儿教师、幼儿园园长、幼教工作看;二是扩大保送生的比例;三是保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学生的全面质量[4]。用这样的思路来招生,的确可以保证生源的质量。但就学前教育的现状来讲,第一类学生更多的是通过职后教育的方式来提高的,因此在高师的职前教育中比较少见;第二类学生随着幼儿师范学校的紧缩和升级,人数也在减少。所以,要保证本专业的招生,依然需要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中选择。根据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招收一些具有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特长又热爱学前教育的普通高中和职高毕业生。学前教育有其独特性,能弹会唱、能跳会画是其重要的专业素质,因此,在中学阶段有这些特长的学生更符合本专业的要求。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也是本专业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在招生过程中这些因素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在幼儿师范学校的招生考试中,既有文化课的考核,也有学生技能技巧的测试和面试,反映出对这一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要求。但在目前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中却没有这一环节,似乎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有些脱节。因此,不同的院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招生时应有所侧重。

(2)招收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进入本专业学习,既有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提升,又有扎实的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学习,经过几年的教育和培养,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技能技巧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3课程实施模式的更新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日趋完善,既有高师教育所要求的基础文化课程,也有本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教育实习。就课程设置来讲,已基本能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但在课程的实施模式上还可以改进。根据培养目标,可以采用“2+2”或“3+1”的课程实施模式,即在大一和大二阶段所有同学都进行本专业的普修,完成文化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技能技巧课的学习,到大三或大四明确划分专业方向,根据个人的特长确定各自的专攻方向,重点掌握学科课程,从而实现“基础+特长”的培养模式,这样的课程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分级培养的目标。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技能技巧,又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才会有的放矢。

4.教学方式的创新

(1)教学时间上:要在以上课程实施模式指导下,将教育见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打破原有教学计划中到大三、大四见习和实习的模式,从大一开始就要结合课程学习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及其他托幼机构见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幼儿。以往学生在学习学前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时,总觉得很抽象、很难理解,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没有把理论和幼儿的实际相结合。学前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没有更多的了解幼儿的机会,学习理论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利于实现这种转变。

(2)教学空间上:要改变以往的学习只在课堂内的做法,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幼儿中,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学习,从而实现真正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3)教学手段上:应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教学,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无法亲临的一些实践活动展示给学生,通过观摩、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途径上:要依然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姜勇等人提出了“虚拟现场”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师范类学生常碰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大问题”[6],这将是今后教学中的一个新的尝试方向。

一个专业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亦如此,以实践来促进理论的建设和完善是本专业发展的根本。在新世纪,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努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慧中.新中国幼儿教育50年简史[M].北京: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1999.

[2]曾国.略论新时期高师学前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3]程少波,梁冬妮.略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1994(6).

[4]李淑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深化改革的要点[J].学前教育研究,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