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6:20

电子工程师论文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1

在中职电子电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电子电工类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特征,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这是提高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走上更好的工作岗位。

一、电子电工教学要重视理论课教学

1.理论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在电子电工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让学生认真完成理论课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充足的理论底蕴,能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性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因此,对于电子电工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容易。教师要根据职教生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在他们具有的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训练,让他们在基础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电子电工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积极性和潜能都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相关联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让知识讲解变得更加精彩和轻松。

二、电子电工教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实训

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电子电工课程是一门技能型的课程,教师要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要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要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层次的特点,讲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动手、动脑能力,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如,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维修技术时,要让学生掌握不同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2.教师要分阶段实施技能教学目标

教师对学生进行电子电工技能的教学时,要分阶段实施技能教学目标。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对实训产生浓厚的兴趣;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实训训练;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阶段对学生实施技能教学目标。如在电工实训房,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分工,并协助教师进行器材、工具的分发,同时在学生完成实训之后要注意对万用表、尖嘴钳、时间继电器等器材的保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树立了自觉管理以及合理分工的意识,还强化了职业技能。

3.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熟悉器材,并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

电子电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熟悉不同型号、不同结构的电子电工器材,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电子电工实训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对电子电工器材的结构、性能特点以及主要参数指标进行有效解读并能够牢记。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通过实物的出示,让学生熟悉相关的器材,并学会将这些器材正确安装使用。

三、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实践边进行理论学习

1.边实践边进行理论学习,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职学生因为文化基础的限制,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边实践边理论教学的实训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电子电工的有效教学。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基本元器件的识别开始,一边出示实物,一边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师要打破学科和行业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复合型技能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2

一、引言

高职开设的电子工程制图课程不仅理论性较强而且实践性也较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电子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素质。QQ 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QQ群所基于的腾讯QQ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更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利用 QQ 群搭建师生间互动平台,通^学生的问题留言,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解决电子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高职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中,由于AutoCAD知识点多,命令多,例如绘图命令、编辑命令、文字标注、尺寸标注等,内容多且应用性很强。虽然课堂上老师进行集中讲解后,学生进行练习,但是短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如此多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另外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千差万别。部分职业高中生源的学生参加过《电子工程制图》的学习,基础较好,上手很快;而其他一些学生几乎零基础,且学习能力一般,这部分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还有在班级人数设置上,一个班级的学生规模在50人以上,而指导老师只有1名,指导老师想要兼顾到对每个学生指导也比较困难,造成师生之间互动少。

三、利用QQ群开展高职电子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辅助应用

3.1利用群公告通知

教师可用群公告在线辅导时间、作业情况和上机操作的通知等。尤其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信息,可以事先通过群公告,便于学生第一时间知道。

3.2利用群聊天进行答疑

在QQ群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不是那么清晰明确,在虚拟的网名下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问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或者语音描述,并与老师相互讨论,进而创造出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空间。同时学生可以把问题发在群聊中,由学生自行讨论解决,增加了学生间的互助,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当遇到比较普遍的问题,或者学生自己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详细的解释。学生还可单独把问题发给老师,通过与教师私聊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只要老师或者同学上线,就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讨论并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

3.3 利用群多人聊天进行分组交流

学生可以创建多人聊天的讨论组并邀请部分群成员参与小组讨论,讨论组中的消息只有讨论组成员才能看到。这样就避免群内信息混杂,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4利用群作业进行提交作业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基本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电子工程制图课程要求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作业,学生就可以在做完作业后直接提交。便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学生的作业。

3.5 利用群投票进行教学调查和评价

教师通过发起群投票来开展教学调查和评价,学生也可以通过群投票来对教学进行。通过教学调查和教学评价,教师很容易掌握教学情况和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建议。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6利用群文件共享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将教学软件、学习的PPT、视频、文档等资源文件上传到群文件中,以便学生随时下载查看,辅助学生学习。在QQ群中,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文本、视频、图片等各种格式文件的实时/离线互传。此外,腾讯微云提供了海量数据的远程存储,教师可预先上传文件至云端,发送分享链接供学生随时下载和调用。这些资源除了便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使用之外,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如果需要相关知识可以继续学习,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结语:电子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衔接后续专业课程,以及相关基础课程的应用和巩固产生直接的影响。利用QQ群的群公告、群消息、群讨论组、群邮件、群投票和群文件等功能对电子工程制图课程进行辅助教学,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教学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群的实用功能也会在辅助教学中有越来越深入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一、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多而复杂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发展的情况。该课程在理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本文对电工电子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

二、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理论专业基础课,掌握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公式较多、内容又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实践少。所以学生学起来很费力费时,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在课前必须备课充足,多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上课学习的知识都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分不开的。比如:在电工方面,老师通过家里节能灯电路的连接进行举例进入课堂。还有遇到课本里面难以理解的一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实际运用来掌握。在电子技术方面,讲到P型半导体中以什么来导电?学生就不能理解空穴这个概念。老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如:教室最前面有一个空位置,让同学们逐个向前移动,空位置就到最后面了,空穴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的兴趣都是来源于具体情景,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老师把问题情境化,解决问题作为课堂上教学的重难点来教学。这样课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还有老师在讲到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语言的技巧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设计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从一种兴奋状态到达另一种兴奋状态,让他们的求知欲在不停的思考中得到满足,人的体力和精力就比较充沛,思维能力也就比较灵活。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给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内容中给学生设置悬念,这样就会是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都凝聚在一起,让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提出实行自主学习、自定目标、自我解决、自我评价等方法。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育家曾说过:“没有感情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前提,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教师和学生之间既可以做朋友又可以做师长,经常要对学生嘘寒问暖,要善于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要让学生愿意和老师在一起交流。这样老师就可以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情况,让老师真正做到教导的作用。

4、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都存在理论知识过多,公式太多,而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的现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很难理解。比如:在电子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分析时,在黑板上讲解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比较形象、多样、新颖、直观的特点,这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内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然后在机房进行电路的仿真,最后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动手能力的操作;实验结束后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电路能正常运行时,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增。多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锻炼学生职业技能;在考核体系中,增加技能测试考核,并将项目操作考核所占比例加大,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了解每一节课的目标以及内容,教师就要相应的准备与每一节课对应的问题,老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对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来做题目,给做对的同学相应的加分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处处为人师表。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充分备课,严格执教,体现教师的认真负责的精神;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使问题不断明朗化。

三、总结

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本文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总之在教学过程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和研究出来的,那教师就不要去提示,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更多的去表现自己。

参考文献:

[1]王芝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方法分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

[2]廖江.浅谈电工技术教学改革[J].应用技术,2009,(23):113-115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4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77-02

2010年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在此背景下,必须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在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资助下,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对象,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应用案例教学法,改善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满足社会的要求。

一、“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运动控制系统”的先修课程,在专业培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从国内各高等院校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教学内容陈旧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型电路、控制方法和应用在教材中并未提及,造成学生学与用脱节,该问题在毕业设计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2.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授课方式仍大行其道,课堂氛围沉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许多学生将学习目标降低为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这与卓越计划中“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相背离。

3.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院校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有的还利用各种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波形。但多媒体的利用并不充分,基本上还是教师演示给学生看,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学校的相关教师或教学团队纷纷尝试教学改革。三峡大学开发了电力电子电路flash动态演示课件,直观生动地再现了电路的动态特性;[2]重庆科技学院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综合起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过程,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3]合肥工业大学采用从果到因的逆向思维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4]北京科技大学提出了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5]上述“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为广州大学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工程生产实际给出若干案例,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在教师地引导下组织文献查阅、研究和讨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例的设计后,通过报告的形式汇报研究成果,汇报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掘者,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因此已经在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6,7]

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综合了电子技术、电路、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综合性。同时,“电力电子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达到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新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为:

1.提出课题(案例)

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课题小组,小组可由教师划定,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根据“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选取实践性较强的5个案例,分配给5个课题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个课题,课题的选择由各组自行协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电力电子技术”,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注意案例的难度,案例不能过于简单,需具有挑战性,但也不能难度过大,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甚至令学生失去兴趣。经过实践,笔者给出的第一批5个案例为:级联式晶闸管整流器的设计、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设计、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矩形波交流电源的设计、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的设计。当然,案例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向上一届学生索要案例设计结果,同时考虑到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每一届教学中都将对案例进行修改或更换。

2.研究学习

各课题小组根据案例的要求,进行分工合作,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判断案例涉及教材中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深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学习方法,通过图书馆、期刊网等文献检索工具的帮助,查阅相关文献,对课题进行拓展学习。由于课题涉及的电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较多,需要学生阅读较多的文献。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和讨论,并进行材料的整合并为报告做准备。

3.仿真研究

由于学时以及实验条件所限,学生无法对每个设计出的电路进行实验研究,为了检验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可采用仿真验证的方法。目前,有多种仿真软件可以仿真电力电子电路,其中最常用的是Matlab/Simulink和PSIM。这两种软件已被许多教师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学生动手使用的并不多,实际上,这两种软件易学易用,学生无需在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案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用设计的仿真程序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设计完成后,要给出不同拓扑结构、不同控制策略、不同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下的主要波形,并由此确定最佳拓扑和参数。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与教师交流。

4.报告讨论

报告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课程结尾阶段进行。由于学时的限制,为每个案例分配的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课题组推举一位报告人,报告人应在报告前做好PowerPoint讲稿,报告时用5分钟的时间介绍案例的要求和设计结果。余下时间由全体学生讨论设计的合理性,学生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由报告人进行解答,报告人解答不了的,由该课题组的其他成员解答。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加以把握,最后对案例设计的结果进行点评,并记录学生在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

5.撰写小论文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每个学生提交一份与案例相关的研究性小论文,教师应要求每个课题组内各成员间的小论文内容有区别,即应侧重于自己所研究的那一部分。

6.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小论文的质量。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为课题组的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以“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为例,可将案例拆分为若干子课题,如: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三相逆变电源的设计、常规SPWM调制方法研究、梯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鞍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等几个子课题。在小组成员较多的情况下,可令其中一部分同学用Matlab/Simulink仿真,其余同学用PSIM仿真,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相互独立的任务,还可将不同仿真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

四、案例举例

本节以“矩形波交流电源的设计”为例来说明案例的实施效果。

教师给出的案例为:矩形波交流电源在原油脱水等工业现场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案例中矩形波电源的设计指标为:输入为三相380V/50Hz交流电;输出为单相矩形波,幅值5kV~20kV可调,频率0.1kHz~20kHz连续可调。要求学生设计出系统框图、主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并对原理进行仿真,给出仿真波形。

经过研究、讨论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其中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此外,学生画出了主电路,并选择IGBT作为降压变换器和全桥逆变电路的开关器件,选择SG3525作为控制芯片,选择EXB841作为驱动芯片,画出了控制和驱动电路。

学生的设计方案得到教师的肯定。但是在仿真中,学生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调节输出矩形波的幅值,这是因为教材中电路原理讲得较多,而与控制有关的内容有限。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的论坛提出这一问题后,教师及时给出了建议,即将采样得到的矩形波幅值除以变压器变比后得到全桥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此幅值与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相同,与给定电压比较后得到误差,再用PI调节器产生占空比信号。学生获得建议后并经过小组的进一步讨论,最终得出了仿真结果。

此案例将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完成此案例后,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

五、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一个学期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理念相符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法的实施与有限的学时存在矛盾等,笔者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2]孙坚,王强.数字环境下“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方式的改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5):115-116.

[3]飞,李正中,邬红,等.工程案例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01-102.

[4]杜少武,张毅,黄海宏,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逆向思维教学法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4):94-97.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8-0108-02

1民办高校电子电工基础实验的现状与特点

1.1民办高校的政府导向性

在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早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积极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5]我校也响应省教育厅的导向,着力培养“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人才。

1.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确立

广州商学院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如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整体都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既有较高文化素质也有敬业精神并承担社会责任感,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需要进一步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通过本科学习学生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得自身成为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6]

1.3 我校电子电工实验室的现状和配置

实验室有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30套、电工实验箱35套、数字双踪示波器30台、直流稳压电源30台、信号发生器30台、频率特性测试仪10台、数字万用表80个、实验模块板、烙铁、剥线钳等各类实验设备和工具若干。

1.4 我校电子电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开设情况

可开设的实验包括《电子电路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电路分析》等课程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五十多个,为学生提供了电子技术的实验场所。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传统电子电工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得不到重视

我校是一所民办高校,到现阶段为止我校大部分的电子电工基础实验课程仍然保持着理论课教师充当实验教师,没有专业的实验教师为实验课辅导教学。鉴于此原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初次接触高校实验课,理论老师在不熟悉实验室的情况下,只能在实验课堂上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介绍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规则、实验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原因就是希望学生多动手,但是又担心学生动手实验时缺乏适当的引导,导致实验不能很好地进行。老师讲得多留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自然就相对少了。理论老师在实验教学缺乏学生创造性培养,没有系统的实验课程认识,所以我校电子电工基础实验课程大多都以教师为主导,然后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演示方法或仅按照实验教材规定的步骤进行简单的实验结果验证,没能很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理论基础不很扎实的情况下,学生没办法充分的利用除去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之外的时间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对实验数据进行的分析显得非常不严谨,无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研究思维。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单纯为了按时完成实验内容,敷衍了事,更有甚者抄袭别人的实验数据。理论课老师在实验课时大多数仅能给予学生理论推理,而学生在实验课接触到的实际操作问题没办法得到很好的解答,这样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大大降低,认为做实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3]

2.2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实际问题,实验教师如果没有长时间接触实验室仪器,没有很好的研究实验课程合理性,是很难在实验课程进行实际辅导。我校的电子电工基础实验课程往往以实验结果作为依据来评定学生的实验能力,虽然部分教师在上实验课时都会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可是这种观察记录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完成了多少实验内容和完成的顺序是否按照了实验指导书的既定顺序进行而不能反映学生对实验故障的处理情况。举个例子:某个学生在实验时出现了故障或错误,他原来想自己分析解决,但由于对实验研究的不严谨,仅仅因为担心解决实验故障花费时间,会来不及完成实验指导书既定的实验而影响平时成绩,所以便不再思考解决方法,只是单纯的拆掉线路重新接线,这样做的后果便是白白地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故常处理机会,最后由于不细致的实验操作导致实验无法完成的学生甚至抄袭别人的实验数据来应付老师。我能理解作为学生来讲,他的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实验操作还不够熟练。所以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犯错不能避免,既然无法避免出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利用这样的机会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自主排除故障。在出现问题时对故障的处理态度和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要求来说,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4]

3就如何解决电子电工基础实验的思考与设想

3.1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1)配备实验教师。首先实验课程应当配备相应专业资质的实验教师,在实验课开始前简明扼要地介绍实验室基本状况,利用前期的实验课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规范实验流程,由浅到深地开展实验课程,对于学习本课程需要储备的知识点着重讲解。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交流学生对于本课程的理论理解程度和实验动手程度。电子电工基础实验课程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现今流行的仿真软件,模拟实验操作和流程,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课程的推进夯实基础。实验教师也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实验课程相关课件、实验指导课程、接受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反馈,并利用网络手段在课后时间和学生及时互动,尽可能为其提供完善的实验教学服务。[1]

2)合理化编排课程。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及时以实验课程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实验内容是实验课程的命脉,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交流学生对于本课程的理论理解程度和实验动手程度。实验老师应该努力使基础实验课程内容紧密贴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讲解以后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然后根据社会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精简验证性实验,多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占比。我校的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内容还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实验为辅。对于现有的综合设计型的实验由于实验内容较为陈旧,学生可以简单地从网络及书本上找到完整的资料按部就班地完成设计任务,这样使综合设计失去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为此我校也做了一定的努力,提出了更新与优化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内容的想法,老师应尽量使实验内容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接轨,提高综合设计的实用性、趣味性、综合性。[2]

3)完善考核机制,实验报告增加实验问题解决。实验报告的内容上只需对核心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作简要说明,然后详细记录实验过程遇到的实验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法,严谨地把控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误差分析,最后实验报告应该突出实验创新及收获体会等部分。实验老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判断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才是最后的考核重点。[3]

3.2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经过实践教学,发现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缺乏有多个方面,其中突出有以下三点:第一,部分学生认为电工电子实验是基础课,没有专业课对以后的就业帮助大,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有所松懈甚至反感。学生的这种想法既然客观存在, 老师必须根据社会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强调电子电工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不仅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合理化安排, 还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第二,实验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不应该是神秘的表面的,很多学生对于电子电工实验室仅停留在实验仪器的表面使用,而没有深入了解电路的运作和实际产生的功能及影响整体电路的外在因素造成的误差判断。第三,很多高校都积极引进了多种仿真软件辅助实验教学,甚至主要使用仿真软件用以取代实物实验。这是一个时代进步带来的技术创新,同时也相应地忽略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即仿真软件对实验仪器及环境的过于理想化,无法模拟出实际产生的外界因素影响的实验误差,从而导致学生在面临着电路误差时的判断失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更替很快的专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仅靠理想化的仿真实验或者仅靠实验仪器的实际操作都不足够,应当两者相结合,同一个实验两种实验方法,引发学生无穷的创造性,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创造力的开发与动手能力于一体的电子电工实验课程是民办高校所迫切需要的基础实验课程。[7]

3.3 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

我校现阶段仍保持着实验室仅在有实验课的时间开放实验室。鉴于我国很多高校都逐步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的先进做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讨研究实验课程上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加深学生对实验室设备的操作认识,让学生自主动手,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希望我校能够很好地做到实验室资源利用,更好为教学服务。[8]

参考文献:

[1] 王中训,张振义,陈瑞平,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C].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67-70.

[2] 邓保青.普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N].科技信息,2013(5).

[3] 巢云.对民办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9):164-166.

[4] 王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N].实验室科学,2015(2):140-144.

[5] 吴迪,毕胜,谭克俊.建设创新型、信息化、开放性的电工电子实验室[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3):20-23.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6

1.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1998年设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自开设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十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电子信息行业急需的人才。2012年6月,经市级专家组对本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后,该专业被入选校级“卓越工程师”试点培育计划。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具备信号检测、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工程等专业理论知识及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最终具备“基础实、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培养造就一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模块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学院按照“综合化、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的原则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要求突出专业定位与特色,形成以“信息流”——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类型课程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模块整合,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在教学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课程组成,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还有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支撑,加深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课程组负责,同时邀请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参与讨论制定教学方案与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衔接与整合,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中,通过校企合作与工程教育完成人才培养。其中本专业课程体系中“EDA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虚拟仪器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是本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

3.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

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须与相关企业更紧密结合,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所推广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关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相关方向,只有紧跟最新的工程技术发展,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应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以工程项目驱动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紧密结合,形成“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将教师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实践环节或课外科技活动中完成教师所承担的实际项目,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4.结语

与国内著名高校相比,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培养特色不突出;因此还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由我系教师申报的天津市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获得立项资助。凭着“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契机,同时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办学经验,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坚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等,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7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的具体设计中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行动或项目为导向,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过程与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目标的统一。本文就我们已经开发出来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定位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也是对此科目感兴趣的学生或者准备考取有关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人士的参考课程。本课程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涉及电子商务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平台、电子商务模式、电子支付、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安全问题。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操作技能,教学设计由基础理论引入,着重技能的实操训练,教学中融入职业考证的能力要求,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并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平台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自主网络化学习和互联网平台的创业训练,从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1、在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主要考虑了本课程作为商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全面介绍相关的概念、实践运作过程等。注重了相关专业知识的介绍,通过简练的理论介绍,使学生能很快拓展知识面,对电子商务的理论构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学内容注重与传统商务管理类课程的衔接,并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商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多学科的交叉,做到了教学内容经典与现代的结合。

注重引入电子商务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充实理论教学内容,并对课程进行“嵌入式”内容开发,使理论教学涵盖劳动部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证所要求的主要理论知识点,通过课后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强化理论学习的效果。

2、在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按照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思路,要求实训模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并能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相衔接。每个教学单元都设有相应的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熟练程度。实训项目尽可能借助互联网上真实的商务环境和资源完成,增加一些有时代气息的最新电子商务应用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将课堂实训任务延续到课外的互联网创业和职业考证;通过建立各类实验平台与模拟系统、实用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过程性考核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建立起电子商务的整体认识,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熟悉电子商务购物流程,掌握实际操作中网络营销技能和电子支付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能够将将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工作实践和网络化生活,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电子商务基础技能的现代商务管理人才。同时通过本课程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广阔应用前景,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灵感,培养出对专业后续课程(例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商务沟通与谈判、网络营销实务、网上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安全等)的兴趣。

四、《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形成:1、正确全面的认识电子商务,分析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能力。2、开展网络营销相关操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沟通的能力。3、网上支付结算安全防范的能力。4、简单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能力。5、基于网上资源的自学能力。

(一)知识要求:1、熟悉电子商务的各种基本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2、熟悉Internet商务的基本组成,掌握C2C、B2C、B2B等电子商务模式的交易流程与特点。3、掌握网络银行的业务特点,熟悉网上支付的常用工具。 4、了解电子商务安全交易体系的构建,掌握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方法。5、掌握网络营销的4C策略,掌握网络营销的推广方法。6、了解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的新技术。7、掌握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8、了解电子商务法律相关规定。

(二)技能要求:1、区分电子商务的类别。 2、B2C、B2B、C2C的交易。3、网络营销策略的宣传与推广。4、网上的电子支付。5、网页的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等。

(三)素质要求:1、认真踏实,勤奋刻苦。2、富有敬业精神,有团队合作意识。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4、良好的心理素质,经得起压力和挫折。5、富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富有创新与挑战力。

五、《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师资的培养

1、学习职业教育理论,积极开展院校交流,提升教学能力

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加强专业教师与相关高等院校间的交流与学习。安排教师学习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和经验;安排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学与改革的交流,如听取姜大源等高职教育领域知名专家的报告。开阔了教师眼界,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从而推进了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强化专业技能,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推进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或者行业资格认证考试,申报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等。

3、推行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专任教师每年至少30天的下企业锻炼任务。经过脱产锻炼,教师对企业的运作和专业的认识得到提升,职业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鼓励经验丰富教师到企业去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实现和企业的双向合作。

4、拓展校企合作,大力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聘请到来自电子商务领域的中高级人员走进课堂,共同担任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移山.基于工学结合的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23-01

1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队伍现状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还未完全到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技能型人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知识老化,接受新知识能力不足,缺乏双师型电子专业教师,难以满足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和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资格培训力量比较分散,培训社会化程度低,很多学校一直没有找到妥善的解决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和方式等问题,学校对外培训比较分散,为社会培训规模都较小,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计划,相应的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电工电子专业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数量、素质、结构等都不适应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水平低,没有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梯队,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电工电子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并能够承担“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家教师,严重制约着现代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2 电工电子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培养技能目标

电工电子专业应建立起以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为首、以较高水平“双师型”骨干教师为骨干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梯队。在这个梯队里,有的教师具有高级教师职务,这些教师既能讲授电工电子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培养技能目标:(1)以结构工艺和生产工艺为主熟练的装配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2)以电子焊接技术为主熟练的电子焊接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3)以元器件识别和检测为主品质检测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4)以电路原理为主调试和维修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5)以机电一体化为主熟练的PLC和低压电器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

3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1 从企业引进专业教师

职业院校要积极从电子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充实教师队伍,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3.2 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

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聘请企业专家和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作为培训教师,把在职专业教师培训成“双师型”教师。

3.2.1 培训形式

(1)随堂培训。教师随同学生一起上实训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法,每堂课中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动手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使教师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

(2)集中教学实训。对于一些较大的实训项目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包括认识实训、电工技能实训、电子技能实训、单片机综合实训、PLC综合实训、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小家用实训等都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进行。每学期安排2~3个项目,每个项目安排1~2周时间,教师停课进行整周的实训操作。实训项目的设置尽可能模仿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考核评价模式,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对教师技能和行为规范同时加以培养。

(3)顶岗实习。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教师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体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在企业实习中,要对教师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教师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教师培训成绩册。

3.2.2 培训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准确定位培养技能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使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模拟教学,提高教师实训技能。

(2)结构优化原则。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构建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三融合”课程体系,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考核评价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相融合。以“三融合”为原则建立服务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课程,以培养教师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建设以职业工种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按时参加培训并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拓展自身的职业水平。

(3)强化实践原则。将专业技能比武引入培训课堂,通过讲任务、讲要求,制定“专业技能大比武细则”,形成课程标准。按任务引领方式,指导课堂教学,按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制订比武标准。以赛带学、以赛带培、以赛带训,使教师养成注重技能实践的学习习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考核评价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相融合,通过培训强化职业操作技能,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注重创新原则。强化学术性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任务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用模拟企业生产实践的教学环境吸引教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岗位和工作任务整合专业技能点,实现岗位与课程的对接,使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接轨并实现网上教学与学习。

(5)坚持校企合作原则。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对于电工电子专业教师,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实验实训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使他们也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

4 结论

职业院校通过积极从社会上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任教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出专业“双师型”教师,为电子企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满足我国电子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9

1.引言

地方技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定位与教学实践对于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存在形式则是很高水准的,模拟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而目前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师资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摆脱坐而论道的旧框。

2.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存在问题

2.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但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授大多是照本宣科,他们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学的前沿知识,更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让学生学到应用型的知识,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生搬硬套,只讲理论,没有与理论学习相配套的完整的实践,讲解内容枯燥乏味,应用性不强,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比如我们第三学期的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理论和实务的学习,让我们能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然而教学中这门课程并没有设置公关实习环节,因而做不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师资力量薄弱

技校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就我们学校情况看来,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动手能力结构分布不合理。职业教育的实践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大多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教师没有受过正式和系统的专业培训。二是实践教师缺少培训机会。在平时实践教学中不了解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技能,知识难以更新、技能难以提高。三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缺乏有效措施。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的人员。同时,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只有3、4个,且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模拟电子技术学理论的学习,也没有任何模拟电子技术职业的从业经历。

3.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与创新对策

3.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M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66-01

前言:对于工程教育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单纯采用理论教学时,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无法有效的解决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电气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的教学科目,教学过程中,工程训练的方法必须要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并符合现代化电气工程的特点与需求。在电气工程训练中,通过与电工电子技术训练的融合,可有效的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电气工程与电工电子技术概述

(一)电气工程

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其中一项核心性的科学就是电气工程,同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电气工程也是关键性的学科。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来说,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因此,在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中,电气工程教育和科研十分重要。传统定义认为,用于改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相关科学的总和即为电气工程,但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定义中所涵盖的工程行为越来越多,电子、光子相关的工程行为基本全部包含在内,由此一来,各个院校在进行电气工程教学时,学科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重新构建,以便于提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走入社会、迈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充分的满足需求[1]。

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电气工程训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用电安全常识、电工电子基本技术知识及实践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电气工程训练的开展,保证培养出来的电气工程师不仅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同时,综合素质良好,充分满足岗位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电工电子技术

在电工电子技术中,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比如电路的定义、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三相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等。该门课程的实践性非常高,教学过程中,应先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理论知识,从而有效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成为优秀的电工电子技术人才。

二、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原则

针对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经过科学的分析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改进之后电气工程训练的教学环节为四个: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教学模块为六个:元器件认知、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四个教学环节中融合六个教学模块,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两大教学原则:第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比重应科学分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应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电气工程训练的实践性非常强,在传统的实践训练中,采用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学,由此一来,学生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中,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比较差,不但影响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就业。对此,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作出改革,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变枯燥为有趣,直观的将电气工程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比如多媒体课件、实物等,教学过程中,不要采取灌输式,而是要采用启发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进行基础实践教学时,教师亲自演示实践过程,同时,融合理论,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3];在进行创新实践项目教学时,坚持渐进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丰富考核标准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各不相同,除了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之外,考核学生时,标准也应该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等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由此一来,可以促使学生为了达成教师的要求而积极的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教师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科学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比重,提升考核的合理性,真正的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不断的提升自我。

(四)建立全面的奖励制度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的效果。电气工程训练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并设置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及竞争意识。对于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或小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或小组,教师应该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进而促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和改进,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工艺操作性训练时,教师可将学生分配成多个小组,由各个小组自行加工、装配、检测等,同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由此,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可以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提高实训效果。

结论:电气工程训练的实践性非常强,与电工电子技术训练相结合之后,教师应在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科学的开展实训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11

引言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中职院校的首要教学目标,向社会输送全面技能型人才是主要教学思想。电工、电子专业是相关学科最为基础的课程,其基础性强、理论广、实践性高且具有实用型,学生学习这一专业是必须理论和实践并行的。当前中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严重,面对当前社会需要电子技能型人才的形势,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必须予以重视并且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叙述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现状,并结合现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析。

1.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面对当前电子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势,中职院校培养电子类人才的教学方法应该改善,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有更多就业优势。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三大点进行叙述。

首先是学生问题。面对如今学生是主体的课程改革,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细致研究。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失利人群,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素质不高,且知识基础不牢靠,无较高的自律意识,给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带来影响。而且电子电工学习难度大,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无效果,并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对此科目的学习兴趣缺失,严重影响之后的电工电子学习。

其次是教学问题。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层次的接受程度。中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而电工电子专业的知识较为抽象,有的学生易于接受而有的学生并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学校根据课程设置的相关教学计划并不能有效执行,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学生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占用实践课程教学时间,使其对电工电子类的教学理论重实践轻的情况,而这并不适合电工电子专业学习。

最后是设备问题。电工电子专业学习离不开实验设备,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实验设备并不能让学生做到“边做边学”[1]。学校经费少,不能配备相应的实验教学设备,抑或学校同一类型设备少,学生不能全面地进行实验设备操作,另外对现有实验设备的维护不全面,以及不能及时维修损坏的实验器材等问题都导致学生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效率得不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亦得不到提高。

2.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2.1培养学生兴趣,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面对当前社会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质量不断提高,中职院校对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改善。而实践课程是和理论分离不开的,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基础,对实践活动太过于盲目,亦不能提升此专业的学习效率。针对中职院校学生特质,增强其素质教育及培养其对电工电子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关键。电工电子的学习目前并没有施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一科目较为抽象化的特点,有一些课题可以展开这一教学方式。教师将理论课堂搬到实践课堂,用实验验证方式讲解学生的电子理论知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并且让学生实时操作,及时领会知识要点。如讲解电工技术课程中的《电机控制电路》时,实验室当做理论课堂,对着实物向同学讲解,在低压电器的结构、动作原理和作用以后,开讲控制电路,并且一边讲电路图一边和同学连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而且让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在讲解与操作的时候能更好地进行知识衔接。再者,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实验操作,练就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践方式深化理论理解,让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得更为彻底。

2.2明细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案。目前中职院校施行“2.5+0.5”模式,学生实际在校有两年半的时间,而在这两年半间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培养技术型、设计型人才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对于两年半的学习需要建立学生最初以仪器仪表使用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基础性实践课程,延伸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设计性和综合型实践课程活动。具体可为,一年级学生开设较为基础的实践课程,如设单相照明电路、电子技能训练,可以包括相关电子器件的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及基础电子线路的焊接等。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年级的基础铺垫之后,可以根据专业分类的不同进行相关实践课程,如电动机的拆卸与装配、画图软件的应用、音视频技术、制冷技术等[2]。三年级的上半年可以进行综合型模块化训练。教师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的含金量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深度,针对电工电子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多促进相关教学交流。教师针对学生指定贴合学生实际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且自身对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予以重视。

2.3增添实验设备,优化实践环境。先进的教学环境,优质的实验设备,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及增强器设计、操作能力的关键条件。学校从多方面加大实验设备投资,根据教学具体实践内容及计划,增添相关实验设备及实训基地。在数量及设备种类上符合学生电工电子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如低压电器安装实验室、制冷实习室、电工电子实训基地、PLC实验室、电子综合实验室等都是电工电子实践课程必备的实验室[3]。另外,对于实验室建立相关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实验室采取不同维修、维护方案,避免设备损坏。

结语

本文对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弊端进行相关叙述,并且针对当前电子类人才培养形势对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方案进行深入探析。希望本文可以对中职院校培养电工电子类的高技术、精操作人才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电子工程师论文篇12

[作者简介]于军(1973- ),男,吉林梨树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单片机技术。(吉林 吉林 132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电子电气基础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和2011年吉林化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构建电工电子分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培养‘三实二创’现代工程师” (课题编号:JY2011A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29-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课程组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和一些有益的成果,对其他课程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工科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工程性与实践性。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子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多,理论性强,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学完课程后,知识不知如何应用,造成学习效果差、学习积极性低等现象。课程教学亟待深化改革,探索实践。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自2005年引入中国以来,短短几年对中国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以产品项目研发到产品项目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建立一体化的相互支撑和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项目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CDIO教学大纲》和《CDIO标准》是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两个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CDIO教学大纲》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提出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一是深入强调工程教育以技术知识与学科基础为根基;二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引领新产品、新流程和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能够理解科学与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战略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CDIO标准》在“如何培养人”方面采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通过CDIO的12条标准指引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法,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工程背景(标准1)、课程发展(标准2、3、4)、设计实现经验和工作平台(标准5、6)、教学和学习方法(标准7、8)、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标准9、10)、评估(标准11、12)。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很多工程教育改革相比,是一个国际性较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课程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CDIO模式的教学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现有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理论分析,忽略工程性和实践性;第二,传统的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于新器件、新技术的发展。此外,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学时少,内容覆盖面广,基本概念抽象,电路形式多样且难懂等。学生在学完后,普遍反映入门难,知识得不到应用,造成学习效果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为此,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确定了以模拟电子技术的CDIO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具体见130页表。

CDIO工程项目重在强调器件外部特性,淡化器件内部工作原理,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工程性,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学习转变,在讲授知识点时实施以工程项目为内容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中实施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CDIO工程项目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工程思维、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四、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

CDIO工程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讲授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以相应配套政策制度为保障,努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见下图。CDIO模式课程体系的优点是:采用分层次、多样化授课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讲授与课外辅导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之间的矛盾;注重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CDIO模式的教学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授课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框架内进行,需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灵活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授课教师首先提出工程项目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增加工程实践动手机会,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模拟电子技术教育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为了使CDIO工程教育授课形式统一,教学行为规范,课程组教师课前要进行研讨,总结经验,找出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方式进行。

六、CDIO模式的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电路图示多、实践性强、分析和设计手段新等特点。课程组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电子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板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2.利用仿真技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受实验设备、器材的限制,实践教学无法在课堂上正常进行,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Multisim10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是能够代替电子实验室中多种传统仪器的虚拟电子实验室。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一边讲解理论内容,一边通过Multisim10软件仿真向学生仿真电路功能,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解决了实验条件不足的困难。利用仿真软件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方法技术,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3.利用网络技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在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背景下,课程组教师采取研制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基于校园网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包括课程信息、学习指导、电子教案、例题精解、练习思考、测试园地、教学讨论区、资料下载等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课程组教师组织网上教学和讨论、课外辅导和答疑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手段,为开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提供了平台。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框架内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程组教师要力图做到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七、CDIO模式的实施过程

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为:项目要求―实物演示―分析任务―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发现问题―完成项目/理论分析―评估总结。

实践证明,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专业能力和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将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3]王革思,赵旦峰,张朝柱,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5).

[4]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5]高雪梅,孙子文,纪志成.CDIO方法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0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