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6:20

循环经济学论文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1

1广西茶叶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1促进规模生产,深化经营体制

要确保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当前茶叶产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问题,促使广西市场有效对接,实现茶农增收。将茶叶产业化和循环经济相互结合,不仅有利于增强茶叶产业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深化茶叶生产经营体制,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1.2提高茶叶品质,开拓绿色市场

现代农业生产是以绿色食品为主目标,但目前市场上的广西茶叶产品仍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其出口受到限制。而倡导并发展循环经济能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广西茶叶,对开拓绿色茶叶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1.3减少生态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茶叶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在茶叶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中,通过循环将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重新投入生产或消费环节,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是减少污染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4延长产业经济链,促进农民增收

茶叶是广西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及平台性好等特点,利用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发展茶叶产业,既可以通过延长经济链条而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乡村、养殖业、农产品和交通运输等发展,又能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安定繁荣、和谐发展,最终带动广西经济发展。

2广西茶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广西茶叶发展现状

广西茶叶生产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气候环境与种质资源条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适宜区之一。广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唐代就已种茶和制茶[5],且具有茶树生长期长、开采早、产量高等特点。近年来,广西茶叶发展迅速,2013年全区茶园面积7.22万hm2,排在全国第11位,茶叶产量4.83万t,毛茶产值24.41亿元,加上花茶、六堡茶、茉莉花的再加工产值,茶叶产业总产值约68亿元[6]。此外,在广西80%的产茶县为贫困县,种茶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就地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

2.2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广西茶叶大多是农户经营管理,小规模家庭作坊,生产设备落后,卫生条件较差,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2)品牌效益低。广西有名茶,但名牌少,获得区级品牌称号的只有少数几个品种,市场占有量低,与福建、浙江、云南等省的差异明显,茶叶大多依靠专卖店销售,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3)绿色壁垒。从2000年7月1日起,发达国家提高了进口茶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农药从7种扩大到134种,因此广西茶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的问题。

3广西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企业层面

在企业中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与服务中物质能量的使用与消耗。大力培育广西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推行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从源头降低废弃物产生;改进种植技术,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规范茶叶加工工艺,促进茶叶向绿色无公害产品发展,不仅能使污染排放最小化,还能提高广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3.2区域层面

生态园区是多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法则的实践模式,可同时获得企业经营规模与生态效益。茶叶产业发展应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与其他小规模茶园相结合,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地方品牌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提高广西茶叶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在生态园区引进其他产业,如食用菌栽培、养殖、生态观光等[1],使茶叶生产废弃物转化成另一种生产的投入品,提高物质能量使用率,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构建循环型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农、工、商有机结合产业链及利益共同体。

3.3社会层面

首先,加强茶叶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进一步深入研究循环经济。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能力,拓宽茶叶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减少污染,提高废弃物的再使用率。其次,政府应因地制宜,尽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如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循环经济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绿色消费鼓励制度、生产责任制度等。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促进循环经济依法有效开展。最后,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倡导使用和食用绿色环保产品,在消费后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提高民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促进循环经济社会化发展。

循环经济学论文范文二:高速公路建设中循环经济理念运用

1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公路建设主要是以提高通行能力为目标,90年代以后,指导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经济思维中,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材料开采方式粗放、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设计观念老旧、土地和自然资源耗费量大,水体和空气污染情况突出。

1.1对土地的影响

公路建设用地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是公路主体工程本身和沿线设施用地,会长期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临时占地主要包括施工便道、取弃土场、拌和站、存料场等,这类土地应该在工程结束后尽快进行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否则将造成土质下降甚至荒废。《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中明确了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标准,但是实际施工过程对土地的损害并不是仅此就能够弥补的,而即使是临时占地中的拌和站等场地硬化,对土质和生态的破坏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恢复的。除了占地,施工中对土体扰动会破坏植被、降低土地抗蚀能力,施工垃圾的随意丢弃,弃土弃渣分散堆放都会造成土质的下降,松散的孔隙率在雨水的冲刷过程中会造成附近土地的污染,这些都直接造成土质的下降和耕地农作物的减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1.2对空气、水体的影响

公路施工中的扬尘、施工机械尾气、沥青混凝土的污浊气体排放在空气中,不但污染环境、降低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沿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水中桥墩施工时筑岛围堰对水底的搅动、施工船舶油渍污染水体、施工污水和驻地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都对当地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1.3噪音污染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施工过程中土石方爆破、桩基开挖、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音较强,尤其一些不间断施工的工程,昼夜不停的噪音污染对施工区附近的居民生活影响很大。为了满足人民出行,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改变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破坏自然景观,而大量土地的占用也会破坏地面植被覆盖,造成地表裸露,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增强循环经济理念

2.1循环经济理念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针对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经济提出的,目的是将经济活动调整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循环经济理念核心内涵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转化。循环经济的建立能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缓解浪费,遏制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条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加强循环经济理念,则会降低造价、保护环境、节约国家资源。

2.2在设计阶段增强循环经济理念

路线的整体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对环境的影响,在线路的选择上,尽量少占用农田、良田,避开矿区、学校、文物古迹等地区,要合理保护水资源,做好排水设计。山区公路应尽可能和原地形地貌相适应,尽量避免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线路设计时还要加强景观设计,通过栽种植物补充路线周围的景观。公路绿化后的环境可以调节路面湿度和温度,吸收公路上的噪音、废气和尘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路基设计时可以利用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废料作为路基填料,合理土方调配减少大挖大填,适当布置通道、合并整治河道节约工程占地。路面施工的原材料以水泥、沥青、砂石料为主,设计中要选用优化的材料配合比和路面结构层,推广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以及各种改性沥青等新材料的使用从而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桥梁结构设计中要准确分析结构受力,进行合理的结构尺寸、配筋及节点等设计,不要为了安全盲目增大混凝土等级、提高配筋率,造成资金和材料的浪费。排水系统设计应对水进行合理疏导,将污水引人地面排水沟、污水池等适当位置。照明系统可以考虑采用风能、太阳能等高科技灯具,节能环保。隧道选线要注意隧道位置是否存在矿脉、瓦斯地层和含地下水的地层,避免破坏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弃渣应尽量用于路基填方和桥头路堤填土;宁可利用较远距离的荒地弃渣也不就近占用良田;当必须占用农田时,应先将种植土运走,待工程结束后再把原种植土覆盖于弃渣场以恢复耕种。

2.3基于循环经济的施工阶段环保理念

施工中要尽量保护土地,例如,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及拌和站预制场等施工场地应尽量修建在荒地和劣质地上,严禁在沿线基本农田集中分布的区域和地质灾害路段设置取弃土场,施工营地尽量设置在居民生活区附近不要占用林地或耕地。对于已占用耕地待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复耕、绿化以尽快恢复农田的使用,防止水土流失。施工中要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建筑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要远离水源堆放,防止散漏污染,仓库周围设置排水系统防止雨水侵烛;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需进行收集处理,禁止随意排放;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査,减少或避免漏油对水体的污染。公路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空气污染,水泥、石灰、矿粉等材料应密封存放,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灰土等尽量采用集中拌和,拌和场、预制场应进行场地硬化并远离居民区,运输车辆在物料表面进行覆盖,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除尘,减少扬尘对空气的污染。

3公路建设材料的循环利用

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包括将其他行业的工业废旧物作为施工材料进行利用和将公路自身的废旧材料重新再生进行利用,这种做法可以节约工程造价、保护国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1粉煤灰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炭后的工业废料,它的排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现作为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髙速公路项目中。在_工程里,粉煤灰可以代替或部分代替水泥等胶结材料进行软基处理,也可以作为路基填筑的填料;在路面工程中,石灰粉煤灰类半刚性基层已经成为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主要类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高钙、超高钙粉煤灰可以替代矿粉降低填充料的成本;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掺加粉煤灰的干性水泥混凝土路面能节约25 ̄30%左右的水泥用量。

3.2废旧橡胶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废旧轮胎是污染环境的固体废弃物中最难处理的种类之一,在公路建设中,废旧轮胎粗粒碎屑可作为沥青混凝土的部分骨料进行施工,细粒碎屑可替代部分沥青结合料使用。将废旧橡胶粉用于公路建设,不仅能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品质、延长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而且有利于废旧产品的再生利用。同时废旧轮胎还可以作为安全设施应用在高速公路急弯、连续下坡路段,保护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3.3再生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2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3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循环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和生产模式,更是一种理财观念的更新和财务管理的新课题,引发无限的思考。

一、财务管理目标选择思考

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包括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既是最优选择也是一种趋势。所谓经济效益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其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不同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社会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献能力,这不仅仅指企业依法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收,更重要的是用发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环境的目的。科学理智地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可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二、财务预测体系思考

狭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计划;广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企业在经营决策前对项目建设和发展所作的可行性报告,它主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对项目未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现金流量以及估计需要的资产与所需融资等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作为支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循环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家们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目标,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把提高社会有限的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列入财务预测和经济考察与评价体系,结合经济数据和环境数据分析作出企业决策。

三、增收节支财务管理思考

循环经济含开源节流之意,与财务管理的增收节支有同工异曲之实。

(一)开源与增加收入来源。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方面需要把一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企业成本,在企业未来收益中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承担产品研制、开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投资风险与报酬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政府应尽可能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拨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财政补贴,以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制作、示范试点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不仅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还要运用资金周转原理,科学、合理地整合现有资金,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通过政策性银行优先贷款、低息或无息贷款、延长信用周期、税前还贷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动力和信贷政策支持。

(二)节流与降低成本和节约开支。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垃圾回收和垃圾处理,而是对废弃物的产生通过预防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遏止,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和过程防控。这与财务控制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原理相同。循环经济从企业的产品设计环节的节约原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到企业的产品制作环节的节水、节电、节能源,以降低废品率到企业的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使用寿命尽可能长,应用范畴尽可能广到企业的产品废弃环节的回收再利用,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减量化——环保型(无害化)——资源化”,这就是循环经济企业产品的生产理念,这也是企业降低成本和节约开支(资源)的生态会计哲理。纵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日本在物资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成本运作等方面成绩尤为突出。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成本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新成本革命”绝招有三:一是从汽车零部件采购入手,只要产品符合设计需要,对降低生产成本有利就可被采购;二是统一汽车底盘,对其种类进行大幅度的合并、削减和共享;三是开发出世界上尚未发明的先进技术,并使其成为现实的标准技术。“新成本革命”为丰田汽车公司带来了成本下降3%的巨大经济效益。我国的“邯钢经验”也曾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楷模。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驾齐驱,将成为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我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而“加强成本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和《财政部关于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实施方案》出炉,顺应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本质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徘徊在粗放型线性模式,资源投入率高,资源产出率和利用效率低,我国应制定和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如给予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的产品、对选择绿色外贸导向型、投资环保产业、经营环境公用设施的企业和国内不能生产的治污、环境监测仪器及技术等进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设法降低企业成本和税费开支。

四、财务分析方法思考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成本—效益分析”、实行全成本核算,作为企业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渠道。“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它主要指“3E”分析,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ss)分析。经济性是指从事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效果性是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程度,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资产安全和增值。“成本—效益”分析的理念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和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成本—效益”分析将成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经济分析方法。超级秘书网

五、财务监督机制的思考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4

一、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形成

1、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来源

对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分析是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即基于3R1H四原则的生态经济价值补偿和价值创造。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投入的经济活动,还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主要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物治理和排污成本。这种效益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以不同的规模和形式表现出来。

在企业层次,通过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新业务的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输入端的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形成生产成本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通过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再造等方法实现;二是过程控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这种节约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产品服务化等新型管理方式来实现;三是输出端的废物再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它实际上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的节约和资源再利用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四是末端治理的无害化产生环境管理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引进污染治理技术或开发污染治理新技术带来环境成本的节约以及新技术的专利收入。

在企业间关系层次上,通过产业链接或产业共生,形成价值链条甚至是价值网络,企业不但可以得到上述活动的内部经济,还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包括来自系统集成的价值剩余以及网络合作剩余。产业共生形成的企业之间合作互利,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产业聚集形成区域内资源配置合理和高效利用,节约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过程的资源损耗。

2、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运动过程

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体现出价值运动与资源流动的协同,即在价值投资、价值补偿、价值实现的经济循环过程中,资源也经过投入、回流、恢复的物质循环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三个不同阶段表现出来:一是价值投入与资源配置。循环经济是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来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生态经济系统,而人们要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开发并综合利用资源,进而形成循环经济的价值链过程。包括循环再生技术研发、产品试制、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支撑、生态补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价值补偿;二是价值物化与价值增殖。在资源循环再生过程中劳动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劳动技能作用于物化劳动,通过活劳动的消耗将活劳动物化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及相关的产品生产中;三是价值产出和价值实现。价值是随着循环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质流、能量流得以产出和实现的。

二、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运行的成本障碍分析

决定市场中企业自制和外购决策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二是做到及时适应。而市场适应性不如内部控制更有效(威廉姆森,2002)。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素品质、要素结构和特征,即资产具有专用性。因此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再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而产生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总成本最小。在总成本构成中,企业对组织成本和制造成本控制比较稳定,而交易成本和研发成本,对于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的企业来说,差异比较大,前者处于较高分摊水平且相对不确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循环再生企业比动脉产业企业具有更大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资产专用性。与传统的常规性企业相比,循环再生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专用性资本用于资源再生利用,包括技术型专用资本(如循环再生、替代优化、清洁生产等专用性技术、专用性工艺、专用设备、专用设施以及相应的专用人力资本)和关系型专用资本(如专用性产业配套、产业关联、战略联盟等)。因此,在治理成本上,循环企业面临更多外部交易成本上。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增殖要求在产业组织形式和公共政策层面改善产业链发育和外部性租金耗散状况,从治理结构和产业规制两方面降低交易成本。

三、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

1、影响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的市场条件

要使循环经济顺利推行必须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基本要求,即:循环经济导向的技术革新,确保循环经济生产的技术可能性;再利用和资源化物质的使用价格与其替代要素的价格之差必须足够小(邓永新、沈体雁,2007)。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同样要遵循这两个要求。

不同的技术形态,影响循环再生企业的成本曲线。循环再生技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共性技术,二是专有技术。共性技术可提高循环再生产业的整体水平,导致循环再生产业平均成本下降,产生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专有技术则为循环再生企业独有,将导致该企业循环再生成本曲线以更大斜率表现出来,获得更大垄断利润,产生产业内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设备更新成本、运行成本也较高,使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2、影响循环再生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1)循环再生产品的主要形态。循环再生产品是指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活动而生产的产品。它通常是以再生资源或非初始性资源为基础,通过循环型技术制造而成。循环再生产品可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化产品,即把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再生技术改造,作为其他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或原材料;二是中间产品,通过再循环或再利用技术制造的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三是最终消费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制造的、为最终生活消费提供服务的产品。而循环再生资源价格的真实显示要求三个市场的完善:一是初级资源市场,对初级资源价格要能真实地揭示出来;二是再生资源市场,再生资源的生产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需要把这种正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循环型产品市场,避免非循环型产品对循环型产品的逆淘汰。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类认识程度的加深,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资源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并力求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种崭新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而建立衡量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绿色GDP是关键。如今,绿色GDP核算正在并将以不可阻挡的态势,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1倡导绿色GDP

1.1GDP的局限性

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经济增长指标,它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GDP在判断经济运行态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宏观管理部门了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现行GDP有其局限性,它只反映了经济发展,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代价,也就是说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它不是社会发展指标,这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监测、宏观经济分析及政策的制定带来颇多困难。

1.2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但它是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在GDP核算中考虑自然资源(包括环境容量)的代价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的成本,即在GDP的总量上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资源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意味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把生态影响纳入经济核算框架体系中,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通过绿色GDP的核算指标体系来衡量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因此绿色GDP是一种考虑增长质量和增长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指标。

2发展循环经济

2.1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但增长质量却不高。因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资源投入,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重复利用率也很低。比如从资源消耗看,生产同等资源产品,我国要比美、日等发达国家多动用1~2倍的矿产资源;从能源利用上看,我国新增单位GDP要比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多消化3倍以上的能源;从资源再生角度看,比如水资源,其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另外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想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同时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想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显然,在传统的发展模式里,除非有大规模的技术突破,否则,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因而必须寻求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就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也是消除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泡沫的必由之路。

2.2循环经济的内涵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开放型的单向物质流动模式。在这种经济中,对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是高强度的,而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且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中,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减量化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量消耗以及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是指从生态角度解决产品自身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比如尽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尽量使用修复、翻新后的产品,提高产品及零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各种资源投入;再循环是指对生产和生活使用过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重新变为资源,进行全面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建立闭环的物质循环和经济发展系统,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

2.3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建立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

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管是粗放型的还是集约型的,它们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从单纯的经济目标来衡量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把环境当作一个提供资源、容纳生产废弃物的载体,而忽视环境质量的变化,因而环境保护难以真正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仅仅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不够的,而应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保型经济增长与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把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一个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自觉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体系中去,从而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个目标能同时实现。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企业获得利润而要社会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它是一种生态经济,这也正是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所在。发展循环经济是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就是要建立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

3以绿色GDP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1树立以绿色GDP衡量经济增长的理念

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建立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绿色GDP的理念集中反映了这一倾向,它把环境污染的损失考虑进去,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从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增长转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的增长;要从主要依靠扩大经济建设规模转向主要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强化管理,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实现一种经济、资源和环境多方位优化的增长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为此,对各级政府来说,要根本扭转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将环保质量、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环保的投入力度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纳入领导人的考核体系,以确保绿色GDP能发挥正常作用。对企业来说,要求①树立“零排放”理念、树立绿色价值观,要不断向员工宣传绿色理念,这是建立绿色企业的思想基础;②要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制定既符合客观环境变化又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推进企业绿色化的具体规划;③要尽快建立绿色发展机制,以推动绿色发展规划的实施。而对消费者来说,要加大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崇尚自然和绿色文化,杜绝“白色污染”,努力形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制和社会氛围。

3.2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依靠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①加快制定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与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突出抓好土地、水、能源、重要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②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废物资源充分利用制度,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③加快绿色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建立全国性绿色标准体系;④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增加环境成本的约束力。比如,可充分发挥税收手段的作用,对有利于环保的行为实行减免税,对绿色产品实行低额税;可发挥财政手段的作用,设立专门绿色技术开发基金,重点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3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为此,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增加绿色科技投入和进行知识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这是环保型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只能达到30%,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据统计,我国整个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因此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加绿色技术投入,进行知识创新。②积极探索资源利用循环化、资源消耗减量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推进生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开发包括经济体系生态链技术、产业环节副产品利用技术、废弃物品的回收与再生等产业技术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③全面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注重生产全过程控制、在源头防止污染的防治方法。实现清洁生产,首先要树立崭新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积极尝试和推广绿色设计、生态工艺和技术评估,并不断地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经济实现增长的同时,达到整体环境保护的目的。④政府应当积极支持那些走在生态科技前列的企业。如对实行绿色经营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赠款、补贴。同时,要积极破解那些迫在眉睫的生态科技难题,如保障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总之,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焦必方.环保型经济增长—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国光.中国经济前景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董继斌.绿色GDP与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J].经济问题,2005(1)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062.1;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40-04

循环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近几年的“两会”上,循环经济成为“两会”热点,引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强烈关注。如何把循环经济这种蓬勃发展之势引向更好地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为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律轨道;同时,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实质性阶段。2005年3月,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要加快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全国人大环资委也成立了循环经济立法起草领导小组正抓紧进行起草工作。因此对循环经济立法研究进行适当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特点

笔者选取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系统自1997-2006年11月收录的有关循环经济立法论文进行分类整理,得出图1和表1。通过图1和表1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特点。

(一)立足国情,注意吸取国外的研究养分

中国目前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与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概况与构想等方面。应当说,这是中国循环经济研究在法律领域取得成就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一开始就注意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研究的养分,立足于中国实情与加强本土化整合,走上了一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框架与角度

1. 循环经济立法基本范畴。(1)循环经济立法性质。有学者认为,就手段和机制而言,循环经济法具有经济法和行政法的相关特征和内容;从目的和理念来看,又具有环境法的相关特征和内容。但从立法反应方向来看,它应是同时兼具三者特征和理念的以持续发展经济和有效保护环境为主的新型综合性法律系统。①(2)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与意义。大多数学者对其进行论述主要是偏向于政策性语言,诸如:循环经济的实践提出了新的立法要求,它需要特殊的法律和政策支持,是实现其自身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②,是对环保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大趋势,有利于尽快建立支撑循环经济的科学体系,有助于中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参与国际竞争等等。④(3)循环经济的法律价值。有人认为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法律价值是环境正义,主张人类必须遵循生态法则、维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并且主张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平等享用干净的空气、水和其他自然环境条件的权利,以及免受环境损害的自由⑤。

2.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评述。(1)专门介绍某些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立法。德、日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正是由于制定了一套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使得它成为世界上发展循环经济最为成功的国家。德国是先在具体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思想,然后建立系统整体的循环经济法规,而日本是先有总体性的立法,再向具体领域推进,其法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层次、综合层次与具体层次三层次。虽然两国推进立法的方式不同,但是两国都是既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又有一系列具体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法律体系⑥。关于欧盟循环经济立法,有学者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废物回收管理和再生能源利用这三个层次论述了其制定模式是以专业型政策计划为主导,系统型和分散型立法各具特色,综合采取了技术推进、经济刺激、法律责任等方法⑦。还有学者归纳了欧盟及其成员国循环经济立法以促进废物的回收利用、回用和安全处置为目的,采取了预防优先和回用、回收利用优先于处置的原则,建立了循环名录等制度⑧。此外,还有学者对荷兰、法国等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进行比较,对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参考⑨。(2)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有学者对美、德、中循环经济立法目的、内容和立法特色进行比较⑩;也有学者考察了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清洁生产立法范围、内容等方面情况{11}。还有学者从法系角度进行比较,然后指出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价值取向应由被动性转向主动性以及建立科学的立法体系等建议{12}。此外,有人将西方清洁生产立法模式分为两种:即污染预防型立法模式和循环经济型立法模式,然后再进行国内外比较{13},这些都为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3)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综合比较。这种比较论述一般都是选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典型的德、日等国进行介绍,得出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具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遵循3R原则,实行经济―环境利益双赢发展模式等特点。然后再叙述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最后对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提出一些建议或启示{14}。

3. 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概况。关于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在几乎所有的文献中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但大都是涉及目前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有学者从“三循环”角度认为,在企业层次上,废弃条件设置、回收制度确定等问题有待立法规制;在区域和全社会层次上,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间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该层次缺乏规定;复合层次上现有法律、法规零散抽象,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解决机制{15}。有学者从循环经济立法的阻碍因素来介绍,认为中国目前循环经济立法的阻碍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使得许多理应强制规定的制度流于形式;传统观念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长远的发展目标;技术水平因素――循环经济立法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16}也有学者从部门法角度认为,环境保护的一些新理念、新内容还没有纳入到环保法律体系中,现有环保立法仍主要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而对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重视不够;对环境保护执法和监督机制的规定还不够完善等{17}。还有学者从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动态介绍政策与思路以及地方循环经济立法与区域循环经济立法情况{18}。

4. 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构想。关于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构想在所有资料中占的比重最多且大都从这几方面阐述。(1)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与原则。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是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内核,生态伦理学是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基础,生态主义法哲学是循环经济立法的法理基础。而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原则就是和谐发展,生态安全,责任分担,风险防御{19}。也有人认为,制定循环经济法的指导原则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用法律规定;制度措施要周到有力,具有可操作性;重视经济手段的合理使用与公众参与{20}。(2)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基础与调整机制。有学者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应以效率革命为本、以技术革命为辅,并认为,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制度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21}。也有学者认为法律调整机制的基础是利益平衡,然后提出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机制应包括:行政强制与指导法律手段、经济激励法律手段、公众参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22}(3)循环经济立法模式。关于循环经济立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定基本法先后的讨论中。主张先制定基本法的观点认为:中国要制定一部反映循环经济发展宏观规律的循环经济基本法,并以此统辖各专项法,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根据情况灵活调整两者比例的原则与方法,加强政府推动等{23}。主张后制定基本法的观点认为,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应当采取三步走的分阶段立法模式:先制定废物处置法和资源促进利用法等综合法,修改现有的综合法;再制定有关各种特定物质循环利用的专项法;最后等条件成熟时再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24}。(4)循环经济立法内容。有人认为循环经济立法应包括:1)循环经济的经济激励制度和产品责任制度。2)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和干部考核制度。3)循环经济的科学规划制度。4)鼓励绿色消费制度。5)公众参与原则。6)整合已有的“三同时”相关制度{25}。(5)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层次。最主要的观点有:第一,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应当在以下层次上确认:1)在宪法中规定促进循环型社会发展的原则;2)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3)制定废弃物法等综合性循环经济法律规范以及单行法规等;4)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26}。第二,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应当分为基础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和广泛意义的循环经济立法,对基础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要处理好环境资源基本法与循环经济综合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循环经济综合法与单项法及包含相关规定的环境资源法之间的关系{27}。第三,中国循环经济法律当属经济法体系,且应由直接管制、间接调控和自我调控三层次规范组成{28}。第四,循环经济立法应当从三个层面的物质循环进行,即“小循环”――企业内部原料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中循环”――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大循环”――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29}。(6)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内在结构核心、中心与重心。有人认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核心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其中心就是要使主要由政府、企业等组成的主体建构系统与作为产品、废弃物的物质循环系统这两大系统及其各自包含的子系统和谐运行;现阶段的重心,要侧重于确定政府、企业的相关责任,推进清洁生产,逐步规范公众的相关义务并由此初步完成观念上的革新与转变{30}。

5. 循环经济立法案例研究。这主要是对中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地区进行立法分析。比如有学者对昆明、柴达木等地循环经济立法现状与中国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现状进行对比,阐述这些地区立法的必要性,提出立法目标与构想{31}。

二、简短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依法治国理念贯彻及学界对它的关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如:研究思路狭窄,存在从众心理,大多文献都是先简要介绍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知识,再选取一两个国家与地区的循环经济立法进行描述,然后指出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意见。又如:研究工具陈旧,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而博弈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几乎没有出现,缺乏跨学科研究意识。因此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任道重远!

注释:

①肖剑等:《节约型社会的循环经济立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②童亮:《论循环经济的立法必要性》,《同济大学学报》,第1期。

③李敏:《论循环经济及其立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④迟冠群,周珂:《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必要性刍议》,《南洋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⑤刘芳等:《建立循环型社会法津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发展》,2005年第2期。

⑥叶华:《循环经济国内外立法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3期。

⑦吴良志:《欧洲循环经济政策法律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⑧常纪文:《欧盟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当代法学》,2005年第19卷第1期。

⑨徐静:《德、日循环经济立法》,《经济论坛》,2006年第13期。

⑩陈鹏:《循环经济立法之比较研究――对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建设的思考》,《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第5卷。

{11}俞金香:《清洁生产立法的国际比较及借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2}熊哲文:《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年第1期。

{13}叶华:《循环经济国内外立法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3期。

{14}贾庆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谢军安:《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第1期;邱晨:《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资源与产业》,2006年第3期。

{15}常纪文:《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参见万方数据库系统。

{16}林龙宗:《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若干问题研究》,《甘肃农业》,2005年第11期。

{17}郄建荣:《环保总局局长:循环经济法律与政策严重缺位》,《法制日报》,2005年9月30日。

{18}齐援军:《基于立法,政策推动的绿色GDP核算和循环经济发展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1期。

{19}李毅等:《浅谈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基础与原则》,《企业经济》,2006年第8期。

{20}孙佑海:《制定循环经济法的指导原则和重点》,《国土论坛》,2006年第1期、第2期。

{21}肖国兴:《论循环经济的路径依赖及其法律安排》,《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2}成红等:《论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机制》,《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3}高庆年等:《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法学杂志》;李亮:《发展循环经济应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第2期。

{24}蔡守秋:《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模式选择与范围限制》,riel.whu.省略。

{25}杨航征等:《试论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和制度支撑体系》,《理论导刊》,2006年第7期。

{26}于大伟:《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构建模式》,《经济论坛》,2006年第11期。

{27}梅宏:《论基础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8}俞金香:《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7

一、基于生态学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指出,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从内容上讲,循环经济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上,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和生态平衡理论。尤飞(2003)提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梁山、赵金龙、葛文光(2002)认为,生态经济在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深入和战略的实现过程中可提供八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2.生态工业理论与循环经济。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2005)认为,循环经济最终实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的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Allen.B.R(翁瑞译,2005)提出产业生态部门,特别是企业应该被看做是减轻环境影响的主力军。邓南圣等(2005)提到,循环经济产业主体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苏伦・埃尔克曼(徐兴元译,1999)指出,循环经济的系统组成部分越复杂,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3.商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认为,商业生态学是在对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运行机理进行的探讨,其主要从循环经济的作用、构建重点和实现手段进行。

4.自然资本理论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指出,从社会和自然再生产过程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质是维持自然资本的不断再生和发展,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保持协调。因此,自然资本理论也为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赵斌(2006)指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斯泰因・达勒与莱斯特・R・布朗(2001)认为,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李云燕(2007)谈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运行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并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从运行机制上讲,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性。韦前、荆艳芳(2005)提出,尽管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能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经济形式,但它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对资源循环型流动、对环境污染问题、对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等,却是“失灵”的或是有缺陷的。张小兰(2005)认为虽然循环经济是在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的出现并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而是对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孟宪忠(2001)提到,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反映了一种越是生态环保越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理论上的提升。

2.外部性理论与循环经济。李云燕(2006)指出,循环经济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以资源利用减量化和避免废物产生为经济活动的优先目标,并通过废物再使用、再循环加以强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和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减弱甚至消除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刘华、杜金梅(2004)提到,循环经济为社会创造的外部经济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处理、知识与技术的流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3.资源定价理论与循环经济。诸大建(2003)提到,日趋衰减的自然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要素。牛桂敏(2004)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或多重产权。马中(2005)指出,循环经济的市场实现,就是依靠政府的政策实施。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2004)从传统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的角度出发,将函数中的劳动力投入L和资本投入K看作内生变量,将自然资源投入R和技术水平A看作外生变量,这恰恰体现了人们以往只重视人类经济系统,忽略支持人类经济系统运行的生态系统的传统经济学思维。

4.公共产品理论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提到,资源与环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不可分性,存在着“搭便车”和过度使用的现象,在构建循环经济上,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的公共产品特性,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甚至提供具有很强公共性的循环经济设施、技术、平台的建设。

5.代际分配理论与循环经济。罗杰・拍曼等(侯元兆译,2004)从资源在代际之间的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可以采用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计算,经济分析中普遍采用的代际社会福利函数形式。高辉清(2008)提到,循环经济理论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环境资源产权的主体既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资源与环境代际产权是对于涉及人类整体利益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产权界定的一种制度安排。

6.制度经济学与循环经济。朱红伟等(2005)在一定程度上将市场在资源、环境问题上“失灵”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制度安排上“缺位”。张小兰(2005)把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看成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马中(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它的创新之处有不同层面:一是理念创新,二是理论创新,三是技术创新,四是制度创新。李云燕(2006)政府的作用归结为恰当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设定的资源限量与生态环境阈值的限制,而市场的力量在于如何在这种限制下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基于政府干预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循环经济的外部性与政府干预。刘学敏等(2004)将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归纳为三种:一是征课税金或罚款;二是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三是通过界定环境产权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李云燕(2008)将第三种机制即社会机制引入环境保护。其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既可以依靠市场机制,也可以依靠政府干预,但这两种机制都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社会机制是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补充、完善和监督。

2.循环经济的公共产品性质与政府干预。斯蒂格利茨(1 980)指出,“政府是否应该提供公共产品,这似乎已没有什么疑问”。萨穆尔森(1996)认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平狄克、鲁宾费尔德(2000)提出,“政府生产公共产品较为有利,是因为政府能够定出税或费来支付其成本”。 赫利尔・E・戴利(马杰、钟斌、朱又红译,2001)认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市场不能促使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公地的悲剧”与“搭便车”现象。汤姆・泰坦伯格(2003)认为,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消费上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在环境资源中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一旦公共产品被提出来,即使那些没有为它付钱的人也很难被排除在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之外。

3.效益理论与政府干预。罗杰・皮特门(1999)将循环经济的效益目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三个方面的整体考量。循环经济的效益不仅仅考虑当时的效益,还要保证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协调。效率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促使人们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此应该进行政府干预。但在谈及政府干预的时候,该理论认为,现实中的政府是由欲望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集合,它也具有“经济人”的特征。

四、基于其它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基于变迁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最活跃因素,技术变迁(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变迁取决于技术变迁(创新)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同时,制度变迁又通过促进或阻碍技术创新而影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2.基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刘秉龙、张鹏飞(2006)指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体现了分工的特点。循环经济要求采用新的技术范式。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横向技术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体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李赶顺、王文中(2008)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由一个外部性因素、制约因素,变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素、促进因素,纳入经济运行机制本身的研究视野。

3.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任肖嫦(2 006)从产业价值链理论角度指出,循环经济的运行应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价值链重构的思路应以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二是进行跨产业的价值链分析。李赶顺、王文中(2008)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提出循环经济应对企业的采购环节、生产环节、技术开发环节、售后服务环节以及物流环节等提出综合效益的要求。

4.基于社会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崔兆杰、张凯 (2 008)认为,循环经济将循环利用的理念引进社会生产和生活,提高了公众的思想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广泛参与是发展新型环境管理机制的重要方面。

5.基于系统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崔兆杰、张凯(2008)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循环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循环经济系统涉及经济、循环经济和系统三个概念,它的定义具有经济的特点,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具有系统的特性。张凯(2004)从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的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产业多样化、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完备性以及系统的协调性都对循环经济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即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税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2]刘佐.《中国税制概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8

一、中国循环经济理论实践研究进展与政策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思想引入中国以来,循环经济就得到了国家政府、专家学者和各行业的重视。中国专家学者对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诸大建早在1998年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一书中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理论引入中国,分析了循环经济的行为准则、主要技术、产业体系,并结合上海的情况探讨了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途径。曲格平、解振华、冯之浚、黄贤金等多位学者也研究和探讨了循环经济的内涵、特点、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此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出版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和总体战略目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中国循环经济政策发展现状

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政策的法制建设。2002年

10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4年8月16日,审议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这些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2005年3月,总书记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2005年12月,国家明确由全国人大环资委提出法律草案;2007年8月22日,通过了草案审议;2008年8月29日,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激励全社会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的研究已经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2013年,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层面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为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制定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提出加强政策和制度供给,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和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提升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二、中国循环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国内学术界有关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理论研究

张思锋、周华通过经济学分析论证了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出了中国政府采取的循环经济政策。王凯庆、顾丽姝从法律法规、资源产权、财政政策、环境无害化技术等构建了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毛建明提出了制定循环经济战略、转变政策目标、加快立法、建立政策体系、依靠技术、示范推广、完善制度、编制规划等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李云燕提出通过创新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价格、产业等经济政策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国外循环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借鉴和启迪

徐波、吕颖通过对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和手段的总结,提出从法律体系、经济政策、价格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刘志荣总结了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包括法律法规、财政、税收、行政等在内的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并针对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提出了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吴良志从企业、产业和城市―区域―社会三个层次研究了欧洲国家的循环经济政策和法律,总结并提炼出欧洲的循环经济政策和法律模式。李慧明、郝冀、崔晓莹通过对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比较,系统、广泛地从多方面比较和研究了中、日、韩的循环经济政策。

(三)从不同角度探索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臧漫丹、高显义从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的3P治理模式,建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模型。李华友、任勇梳理和整合了现有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构建了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李菲从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政策。李秋妹从生态文明角度的设计优化了循环经济政策。闫敏重点从企业角度进行了循环经济政策研究。

(四)其他研究

潘铁山通过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分析,结合江苏省循环经济开展的现状,构想了一套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并对潜在的政策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构建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作者简介:杨敏(1983―),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9).

[2]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2002(Z1).

[3]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4] 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孙启宏.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7] 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9).

[8] 王凯庆,顾丽姝.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初探[J] .经济问题探索,2010(10).

[9] 段七零,毛建明.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政策措施[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

[10] 李云燕,郭建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构建途径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1).

[11] 徐波,吕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生态经济,2005(6).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9

[摘要]循环经济是我国城市群建设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及其理论的哲学思想,对把握我国循环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循环经济;哲学思想;中国特色城市群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13

1引言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萌芽的循环经济理论揭开了现代社会管理方式变革的新篇章,使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并驾齐驱的两大趋势,那么我国从90年代起引入的循环经济理论则开启了社会管理新方式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使循环经济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标杆性要求,成为方兴未艾的城市群建设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但是,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循环经济及其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却知之者不多。而笔者却认为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及其理论的哲学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循序发展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2循环经济的哲学思想

2.1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综观循环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笔者以为,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相吻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

2.2循环经济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是降低经济活动中的环境损害,从资源开发到消费品的生产、再生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种革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者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3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与中国特色的城市群

3.1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我国乃至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科学发展观与实施循环经济相结合,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继续向纵深推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2)循环经济的“新农村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实现循环经济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当前,城市和工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已经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了十分严重恶劣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也正在产生大量污染影响环境、破坏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促进大范围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因此,只有紧密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循环经济才能步入良性持续发展的轨道。

(3)循环经济的“多文明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因此,“多文明性”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

3.2中国特色的城市群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城市群的建设普遍体现在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配置密切、主导产业的聚集度高度集中、辅助产业对主导产业的依存不断提高等方面。例如,美国华盛顿城市群,就是以华盛顿为政治中心,以周边服务业、金融业为主体的城市群组建的。

那么,现阶段我国城市群有哪些特征呢?

(1)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含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城市群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因而中国的城市群建设必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时代性。

(2)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历史意识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民族化的精髓,深深渗透于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因此,中国的城市群也必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这是不可逆的。有的地方在城市群建设中搞以破坏民族名胜为代价的大拆大建,这显然是违背民族性的。

(3)民主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民主意识,把优良的民主传统和作风贯穿于城市群建设,使民主精神在城市群建设中开花结果,这是有中国城市群应有的含义。我们提倡城市群多样化,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势按照不同的风格发展,同时,合理吸收外国城市群一切好的东西,这是我国城市群建设所不可忽略的。

(4)群众性。我国城市群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城市群建设的主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城市群。说到底,我国的城市群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城市群,一切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东西都不能带进我们的城市群建设中。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10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 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1.2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

1.3 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 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 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2.2 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1)特定的时空观念。(2)统筹观点。(3)理论联系实践。(4)公众参与。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1)系统的工作思想。(2)制度和技术并重。(3)建立长效机制。(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4、未来展望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11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

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12

一、循环经济会计概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的颁布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强制执行,我国的循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知道,会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左右着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反过来,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行又反作用于客观经济。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已经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产生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的会计理论。在此大背景下,国内会计学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循环经济会计“这一新兴会计的学科。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会计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还是比较多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笔者发现目前国内会计学界关于循环经济会计的研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这与我国目前循环经济所处的发展有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站在循环经济的角度试图从新定义会计的概念、目标、对象、基本前提、基本原则的等内容。通过以下与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的对比分析,本文试图归纳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理论。

二、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基础理论对比分析

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由“本质、目标、对象、假设、基本原则”等五个方面构成。下面笔者将就以上五个方面逐一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下面笔者将就以上五个方面逐一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

1.“本质”方面。传统会计认为会计是一种工具,负责管理企业等经济主体间的经济活动。而从循环经济角度看,笔者认为其会计本质任然是一种工具。只是要把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清洁生产等因素考虑在内。

2.“目标”方面。从目标角度看,传统会计认为:会计主要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为企业的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而从循环经济角度,笔者认为其会计目标是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提高经济效益。除上述基本目标外,还应该包括具体目标,如:向政府部门提供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情况,回收利用废弃资源的效率,原材料中包含的可再生资源比例等。

3.“对象”方面。从“对象”角度分析,传统会计认为其对象主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而从循环经济角度,不能仅仅考虑资金运动,还要考虑除资金以外的其他因素,如废弃物回收利用数量,减少利用的资源数量、生态环境的友好程度等。

4.基本假设。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主体”方面。传统会计认为,会计主体应从会计服务的空间对象考虑,一般指特定的企业或者会计报告主体。至于循环经济会计,笔者认为其主体应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资源密集型企业。因为该类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生产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大。

(2)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至于“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这两个基本假设,循环经济会计也同样需要考虑。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考虑的都是永久经营的企业。

(3)货币计量。传统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核算单位,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态资源的破坏程度,如企业周围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河水里的鱼虾死亡程度,植被的破坏程度都是很难用货币进行可靠计量的。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复合计量方法。

除了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包括自然资源短缺假设,生态环境短期难以恢复假设等。

5.基本原则。传统会计基本原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二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原则。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基本原则。对于循环经济会计,笔者认为还应该包括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原则,生态环境相关原则等。

三、基本理论对比总结

通过上面的陈述,笔者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理论必须从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自然资源角度入手,如果脱离了这两个方面,那么循环经济会计就偏离其本质,偏离了创建这一分支学科的初衷。目前,在国内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循环经济会计基本理论体系初步建立,但是涉及企业具体业务处理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还没有专家学者涉及,这给企业实际业务处理带来了困难。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循环经济会计的重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早日建立起循环经济会计完整的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殷勤凡.循环经济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11).

友情链接